《智光老和尚遺著》 論著 覺人救世之佛教 佛之設化,其重點在以智覺人,覺故不迷,不迷,則乖謬之行為絕,行為絕,則苦拔而樂生焉。 如諸經所論,可知能解決世人生活與安定社會之問題,而臻於美滿康樂之畛域者,唯有佛教。 一、覺人之佛教 佛之設教,旨在覺人救世。故藥師經云:「為拔業障所纏有情。」又云:「利益安樂,諸有情故。」又云:「幽冥眾生,悉蒙開曉。」又云:「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地藏經云:「願我盡未來刦,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又云:「若不先度罪苦眾生,令至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故佛教之千經萬論,其中心思想,皆以眾生為主。蓋眾生自無始以來迷而不悟,迷故,對宇宙人生之真理,不能曉了。因而發生若干謬妄思想與乖悖行為,致影響其美滿之生命,而為生活環境上之各種苦迫所纏,不能自拔,終日沉淪於苦海深淵,甚可憐愍。佛與菩薩是大智慧者,是先覺者,觀眾生苦如已苦,觀眾生迷如已迷,故戚然憂之。因施設種種教化,隨其根性品類之差,而覺悟之,解脫之。此與一般信我者生,不信我者死,不究竟宗教所持之理論與行動迥異。蓋佛教重慈悲,「慈悲」二字,含有與樂拔苦之義。苦拔而樂生,為天經地義之理,焉有不懺罪拔苦而即得生之理乎?故佛之設化,其重點在以智覺人,覺故不迷,不迷,則乖謬之行為絕,行為絕,則苦拔而樂生焉。佛教理論之崇高與思想之偉大者在此。吾人不信宗教則已,若信,則必須平心靜氣,摒棄陳見,以從事各教教義之探討,而後擇其理論完滿而高深者信之,方免邪迷之譏。 二、救世之佛教 四、誠實語。五質直語。六、調和語。七、柔軟語?八、不淨觀。九、慈悲觀。十、因緣觀。上而兩項由一至三是身行上的。由四到七項是屬於語行的。第八到十為意行。 本著三皈、五戒、十善,去推廣發揚,或者是念佛,或是持咒,或學禪,或學教,隨各人根性所喜,能求深入,則沒有不達到目標的。婦女們能夠精進不懈的,家庭社會國家都會受到影響。現在正是世風幻變,險惡萬狀,人心失了正軌,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正望慈行婦人,有德童女,勇猛精進,本乎佛法展轉傳化,自利利他;消弭惡濁刼運,淨化社會。 人的回環(一) 一、因 果 因果的範圍,最廣火,極精深,貫澈古今,該通內外;遍一切時、一切地、一切境、一切識。有善、惡、染、淨,漏與無漏。有綜合的,分析的;有單純的,複雜的。是故從全體宇宙萬有諸法,到個體的人,以及非人等的都脫離不了因果的範圍。 二、因果的解釋 因的意義是正因,或曰直接因,第一因;而緣則指一般的有成事功能的外緣。又「親能生起為因,疏能助起為緣」。因是第一因,緣是次級因,果是因緣和合生的。例如:播種在地上,因土地、日光、雨露,以及其他等等的影響長成一棵樹。此處種子是因,地、日、雨是緣,樹是果。見佛教哲學通論。 三、因果之環 因果相生,如環無端,本無起時,亦無止日之意思。故人之有生即死,最為顯著的證據。人格是個體裡面時常有變動的混合物,在業力支配之下構造成形的。其確狀就是十二因緣或名十二有支,支即分義,見俱舍論。 四、十二因緣 「爾時菩薩,觀眾生性,以何因緣而有老死。以何因緣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為本,若離於生,則無老死。又復此生,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因於欲有、色有、無色有、業生。又觀三有業從何而生,即知三有業從四取生。即知四取生從愛而生。又復觀愛從何而生,即知愛從受而生。又復觀受從何而生,即知受從觸而生。又復觀觸從何而生,即知觸從六入生。又觀六入從何而生,即知六入從名色生。又觀名色從何而生,即知名色從識而生。又觀識從何而生,即知識從行而生。又復觀行從何而生,即知行從無明而生。若滅無明,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減。」三世因果經。 十二支裡面的前二支指前生,以下八支指今生,最末滿支指來生。 玆將順序略釋如下:(小乘的教義) (1)無明——指前生之我,因無明,或惑,而有種種熱欲。(煩惱) (2)行——指前生之我,因有種種惡欲所造的善惡業。 (3)識——指今生之我,方托母胎,最初有識之時(成胎之頃)。 (4)名色——指人在胎中,五根或六根出生之時。名在此處,單指發展未完成之胎兒,所具的低級心動作,名色則合指受胎後,四星期之胎兒之物質的及精神的狀態。胎兒之發育分五期或五位:(1)羯邏藍「凝滑」;(2)額部曇「庖」;(3)閉戶「肉團」;(4)鍵南「硬肉」;(5)鉢羅奢法。「形位」在名色期內的胎兒,已經過前四位及五位之一部分。 (5)六入——指人方出母胎,諸根完成,但未使用。 (6)觸——指嬰兒初與外面世界接觸。即落地後二年或三年內之時期,此之嬰兒,其心識很蒙昧,未能注意到主觀的世界。(不知向身的苦樂) (7)受——指五、六歲後的幼孩,初覺自身,有快感與苦痛。此後他的精神的與身體的機能往前發展,一直到十歲,才能感得肉體上五官之欲。 (8)愛——指十五、六歲以後的人,初受欲望與愛染之束縛。此時他始知道貪戀可愛之物,然猶未知努力求之,即使有肉慾的經驗,然猶未有滿足之強固心願。 (9)取——指二十或三十歲的人,欲望與愛染,越來越強,此時他已不能壓抑他們已經是有永久性了。此支實在不過是前一支(即愛支),更濃厚化而已。 (10)有——指人被自己的欲望指使,有種種行動,因而造成來生之善惡業。有生於取,然今生之有,實即前生之行,而生今生者;今生之行,亦將引起來生,而為來生之有。故此處所謂有,兼表實有,與行之二義,即緣起生存,或業生存之謂。 (11)生——指人來生之托母胎,重出現於有情世界,受善惡業的果報。 (12)老死——指來生之人,將有一切肉體生活所不能免的,災難與敗壞。 五、惑業苦 惑業苦,為因果的三元素。惑,或曰諸熱欲;業,或曰諸惑及諸熱欲之見於行事:苦,不善之行必招生苦。在十二支裡面,無明、愛、取,可為惑類。行、有,可為業類。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可為苦類。眾生皆由心念頭數上,認識不清,因而不知不覺的起惑、造業、受苦。若不急求明白心地,尋個辦法,則投出投沒,升沉萬端,無有了期。依於過去的業因,受現在的果報。依現在的(兼過去的)造作行事業因,受未來的果報。如此的生死流轉不斷,其中或善或惡,福非福等;均由自作自受。眾生迷謬,不能自覺。惟有依佛法的途徑,求個準無明,登大覺的解脫道路。 六、業力 十二緣起用來解釋個體之因果程序全部,其意義都含在「業力」一名詞內。俱舍論中關於業力幾個重要術語。 (一)順現法受業:即此生即須受果報之業。 (二)順次生受業:即來生始受果報之業。 (三)順後次生受業:即第二生以後某生,始受果報之業。 (四)定業:即受時分有定之業。 (五)不定業:機緣成熟即能受果,然無定時之業。 (六)自受業:即果報純須作業者,自受之業。 (七)異受業:即果由自他共受之業。 (八)本地業:鄭果報在來生受生地之業。 (九)環境業:即果報來自來生環境之業。 新上座部人,把業就時間、功用、和果報輕重,該三點上區分。每一種業又再分成四部。故有十二單位。 A、就時間區分 (一)急效業:即果報不出今生之業。此種業,如被他力所制不能生果,即不復有效。 (二)緩效業:即來生始受果報之業。此業如因他因牽,制不在來生生效。亦不能再有效。易言之,此種業之果報如來生不現,即永不能現。 (三)無定期效業:即將來某一生必受果報之業。此種業之有效期限,長於前兩種業的,故無論何時皆可生果,除非造業者在果報未出現之前,己證湼槃,此業因而變成不效業。 (四)不效業(已有業):此包括前面三種業中因自身力量薄弱,不能生果者,或與更強盛的業力相抵銷者。 B、就相上區分 (一)能生業,此種業能令想,隨即退隱於密,他將來是否繼績活動,全看他是得助,或被抵銷,(看以下兩種業)此處所謂想,是指有支的活動作,即照時間區分,應該算緩效業的,在今生所生之果報。 (二)能持業:此業能助前一種業(能生業),使所生現象,得到穩固的地盤。 (三)能消業:此業能使前兩種業無效,善業惡業,此業均有力取消。 (四)能毁業:此種業,較能抗業更強,故能將正在活動著的業,以及待發的業,連根能拔去,使之不能生果。 C、就果報的輕重區分業 (一)極重業:此種業能駕馭其他各種業,故得極重之名。牠有時是屬於善業類的,有時是屬惡業一類的,但牠無論是善或不善,皆可以生或為能生業,或為能持業或為能消業,或為能毁業。不善的極重業,在自家的果報沒造成以前,能障善的重業使不能動作。 (二)近死業:此指能決定來生性質之業。一人如有善或不善之極重業,則此人生的苦樂,自然歸極重業決定,然極重業若闕,則生物死時,無論何業最先現前者,即有此功能,且因而得近死業之名。 (三)習慣業:此乃同一言、思、行,屢有之後所生之業。習慣業所具之力,弱於近死業;而且此業若能戰勝其餘諸業,即自為近死業。 (四)累積業,此包括無始以來所積諸善不善,非善非不善業。其實他就是:每有情物,無量無邊之全部過去所積之業。然累積業,非常之多,則其動作之道,非全智者,絕對不能確知。 七、身口意 身、口、意三,為因果和業力的主要機構。意志為主因,身與口為助緣。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以此可知今所受到的果,是前者種的因,現在種的因,又為將來感受的果。故人之最要緊的,是審慎初因。初者即是時時刻刻最初起心動念的,須要覺察,所以學佛,就是求覺,古云「不怕念起,只恐覺遲」,即是這個理由。而業力與因果,有時像相提並論,有時好像因果含在業力,若說業力是行動的(或行事),這是用業表結果之義,結果是指善人得好報,惡人得的壞報,此專指行為有報應的因果律觀念全部。 業為身、口、意的習慣者,久習成熟是為力,故有有業而無力者,即是業未成熟耳。八識規矩頌云「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動身是行為(或行事),發語是言說,獨為最,是專指心音為其主動。引業即能引六道總報之業,如妄殺、偸盗、邪姪、多分者,即能引入地獄、餓鬼、畜生報,十善業能引入人天報等。滿業即能招感六道別報之業,如同生人中而各各的身相有好有醜,命有壽有夭,資財有貧有富等,同生人中,亦隨別業而報有劣有優,同生地獄、餓鬼、畜生中而受苦有輕有重等。既中總業令生某道,復由別業令在彼道享受差異,如有多人,前生同以某種善業俱生人中,而一人好施故得則富,一人鄙吝故得貧窮,一人貞良故得容色端正,一人性蕩故爾身相醜陋。總業如師作模,別業如資填彩。業力牽,即是此心意既能動身發語造引滿業招總別報,是故有情眾生,生死相續輪轉諸道,皆此心意的思想業力所牽引。然此心意的思想作染為最,而轉染作淨亦為最。所以了別一切法,修習一切聖道,轉凡入聖,亦俱由此心意識的思想力。故可應之曰:動身發語獨為最,福慧莊嚴乘願行。由此親之,則心意識,是罪魁,是福首,皆彼為之,應深長思,不可忽不可忽。 八、心意識 心意識,為思想之所依者。上面所說的因果和業力,是人生常情,普通思想的雜染順轉分。取材於佛教哲學通論暨八識規矩頌釋論。向下所說是人生逆轉清淨分。順轉是常人凡情雜染的流轉,由思想上不覺,或錯覺或邪覺的,現在談逆轉至清淨地的,亦由思想上從警覺,而正覺,而圓覺。是故諸大乘經論上,皆說造作染的是此心,造作淨的亦是此心,更無他物。永嘉證道歌云:「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此是說順轉雜染的意瓜。今既談逆轉清淨的方法,當應之曰,儲法財,積功德,亦皆由斯心意識。若能善用之,則為聖賢才志,不能善用之,則為平庸愚劣,參看各種經論唯心唯識之理實。 九、菩提心 菩提譯云覺道,就是要時時刻刻警惕覺悟自己本來良心的道理,應如那蓮藕,雖在污泥中而不染著污泥,由此當知吾之眼所見的色相,耳所聞的聲音,鼻齅的香臭,舌所嘗的鹹淡,身所觸的冷煖,意所攀攬的印象。應如眼鏡照物,不留形跡,心念思想上,認識物是無知的,我是有知的,於一切事物境遇上,既不貪著,亦不厭惡,並且處處融事歸理。昔者文益禪師與後唐李存孝帝看牡丹云。「擁毳對芳叢,由來迴不同,豔色隨朝露,清香逐晚風,髮從今曰白,花是去年紅,何必待零落,然後始知空。」斯乃即色明心,在富貴時有權有力,正好行菩提,莫待有病衰老,方知警覺,裴相國云「諸天正樂,修羅方瞋,鳥獸有梟境之憂,鬼神懷憂愁之苦,可以整心慮,取菩提,惟人道為能耳」。此皆言逆轉清淨的因,思想控制環境的力。湼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二,如是二心先心難」,斯言發覺悟心難,成道果即此之心,故不難。因人無二心,做法差耳,餘參看各種菩提心經與論及文等。 十、弘誓願 弘誓願,就是廣大甚深志向的願望,為思想所趨的目標,向來染因的業力,既深且廣。故今之發的誓願心。更加要豎窮橫遍,才能對抗染因,銷滅業力。語云「諸般將不去,惟有業隨生」。此是說不知起發開創誓願的人,只得隨業力牽引流轉而已。今者特地了知發起弘誓願心,必能隨願所成。古云「堯何人也,舜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又有所謂「有志者事竟成」,皆指有願必成的意思。華嚴普賢行願品義云。「家具財產,六親眷屬,一切的一切,無復相隨,惟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云云」人有願心,即是自有主宰,終能轉染還淨,隨願所成。沒有誓願的人,只得隨業升沉,不能自主。誓願是由正覺光明心生,決乘願所之,與菩提因相應。業障是從妄覺念發,故暗昧不能自在,所以說「菩藤(覺道的人)畏因,眾生(眾緣合聚而生,如父精母血,自己靈知,)畏果」。是即常人與非常人的分別。「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此種誓願,何等的偉大。人皆以為難,不知一切惟心,萬法惟識。了知人生心識,是亘古亘今無盡,何患其其他有超越吾之心識者乎?參看各種發願的典籍。 十一、懺悔 懺悔,譯云悔過;刷洗前非,蕩滁胸襟,矢志自新之意。各種的罪業,如霜露一樣,有了智慧,等於太陽光出能銷霜露似的。故云「定業不可轉,三昧加持力,無始諸障碍,一切皆消滅」。三昧譯云思維修,又云靜慮,又云正定;即是思想澄清廓澈,何者應為則止之,不應為則止之,不一切之所惑亂,而能控制一切的義思。又云「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此則是名真懺悔。」此乃專重理懺,然事亦必該攝於理中,何以故?因為事藉理以建立,理藉事以彰顯。要知真交妄澈,必須理事雙修為厥中。華嚴普賢行願品云「言懺悔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刼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身口意)。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此為懺悔最緊要的提綱。參看慘悔儀文等著。 十二、皈依 佛法僧三寶,為一切有情清淨功德之根本,欲求達到究竟圓成的人格,非先皈依三寶不可,是為發心、立願、懺悔、回向等基礎。 佛即覺義,梵語佛陀,此云覺者。由最先悟明本有覺體之者,依之更開拓創發始覺的用,著著轉染成淨,經過斷惑證真的階段。遂說一切惟心造,萬法惟識變的真理。同時普遍的宣告一切有情皆有本覺,多方的激勵開發始覺相似覺,分證覺,直至究竟自他圓成的工夫。吾人今知本具的覺心,乃佛垂示,故應皈依。 法即方法,有軌持的意義;佛範人心,生發智慧,執持性淨,令勿差失。如經律論上所記載的,譯經、解經、講經、讀經、聽經、印經、寫經、參禪、念佛、持咒、禮拜、香花供養、讚歎隨喜、精勤苦行、廣興福利、如是等法,皆令人有所遵依,滅妄顯真,非法莫憑,故應皈依。 僧之一義,該通聖凡,聖即菩薩,羅漢。凡即剃髮染衣,出家受戒,承奉佛法,以身作則,隨方設法,弘護教法,令人生信,滅惡增善,啟發覺心,作引導者,故應皈依。 三寶,寶即希有尊貴義;世寶有代價,佛法僧三寶,令人轉染成淨,息妄證真,識心達本,是無代價者,故喻之以寶,俾人皈投依據。參看大乘理趣六波羅密經皈依三寶品。 十三、回向 回即轉義,向即趣義,即是放大心志,發展力量。如回小向大,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等義,例如:「回此功德如法性,廣大清淨等虛空,普利一切眾生界,究竟同成無上道。」參看華嚴經十回向品。 人的回環(二) 由「一、因果」至「六業力」與(一)全同,故略去。 此上十二因緣和業力。乃佛敘哲學通論,根據俱舍論之解釋。 從認識論出發的因緣觀 宇宙何以能成立,人生何以能存在,佛的答案極簡單。只有兩個字,「因緣」因緣這兩個字怎麼解呢,佛典中的解釋,不下幾百萬言,今不必繁徵博引,試用現代通行的話解之,大約「關係」這兩個字和原意相去不遠。佛自己解釋「因緣」最愛用的幾句話是,『有此則有彼,此生則彼生,無此則無彼,此滅則彼減』這幾句話又怎樣解呢。他是表示宇宙一切現象都沒有絕對的存在,都是以相對的依存關係而存在,依存關係有兩種。一同時的,二異時的,異時的依存關係,即所謂『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此為因而彼為果。同時的依存關係,即所謂『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此為主而彼為從。但是從某一觀點看,固可說此因彼果,此主彼從。換一個觀點看,則果又為他現象之因,因又為他,現象之果,主從關係亦然。所以不惟沒有絕對的存在,而且沒有絕對的因果主從。一切都是相對的,由此言之,所謂宇宙者,從時間來看,有無數之異時因果關係。從空間來看,有無數之同時主從關係。像一張大網,重重牽引,繼續不斷,互相依賴而存在。佛教所謂『因緣所生法』就是如此。 再詳細點講,佛所謂「同時依存關係」者,最主要之點是,「主觀的能認識之識體,」與客觀的所認識之對象,相交涉相對待而成世界。佛經裡屢說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這兩句便是因緣論的根據。今引雜阿含經卷十二的一段。 『佛說,譬如有根束蘆(束蘆係印度一種植物,中國像沒有)。互相依倚才能植立,朋友們,緣名色而有識,綠色而有名色。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正復如此。朋友們,兩根束蘆,拿去這根,那根便豎不起來,拿去那根,這根也豎不起來,名色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正復如此。」 我們想了解這段話,不能不先把「名色」兩個字解釋一下,佛說一切眾生之存在,都是由「五蘊」的因緣和合。五蘊者,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識,色蘊謂之「色」,受、想、行、識四蘊謂之「名」,色者指宇宙間一切物質及人身上眼耳鼻舌身諸器官。名者指心理活動的狀態,簡單說,色是指物質的和生理的現象。名是心理的現象。這兩段把人生活動之全部,都包含盡了,實為認識之對象。佛家給他一個總名叫做「名色」。我們何以能認識這些名色呢。那種本能就叫做「識」,主觀的要素——識,與客觀的要素——名色,相對待相接觸,名之曰「因緣」。但最當注意者,主觀客觀兩要素,並非有現成的兩件東西,如兩個球呆呆相碰。依佛所說,主觀即搆成客觀之一條件,客觀亦即搆成主觀之一條件。離主觀則客觀不能存在,離客觀則主觀不能存在。故曰『識緣色,名色緣識,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宇宙萬有,皆藉此種認識論的結合,而得有存在之相以供我們研究,佛所謂『因緣所生法』者如此。所以極端的唯物家說萬有不過物質集散現象,與極端的觀念論家說萬有不過人心幻影搆成,由佛看來,都非「如實」之相。 所謂「異時依存關係」者,即佛成道前七日在菩提樹下所發明之「十二因緣觀」——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人在一期,到老死而終結,老死總是人世最悲哀的事,故印度所有宗教和哲學,都以脫離老死為目的。——佛教是否亦以此為目的,另一問題。但佛以為若想脫離老死,不可不先知老死之來源,於是即以此為觀察之出發點『為什麼有老死,有「生」故有老死,為什麼有生,有「有」故有生……,乃至為什麼有識,有「行」故有識,為什麼有行,有「無明」故有行』如是像剝蕉一般,層層剝進去,剝到盡頭,以「無明」為最初的動因。從無明到老死這十二件,都是以因果連鎖的關係,組織成人生之一期。其中最主要之樞紐,則尤在「識」與「名色」今列皋十二件之原文及其略釋並示其相緣之關係如下。 ①無明 無意識的本能活動。 ②行 意志之活動 ③識 能認識之主觀要素。 ④名色 所認識之客觀要素。 ⑤六入 感覺的認識機關——眼耳鼻舌身意。 ⑥觸 感覺。 ⑦受 愛僧的感情。 ⑧愛 欲望。 ⑨取 執著。 ⑩有 世界及各個體之物理的存在。 ⑪生 各個體之生存。 ⑫老死 各個體之老死。 佛在菩提樹下作如是思惟,⑴老死及與老死連帶而起的憂悲苦惱,是人類所不能免的,這些都緣何而來,當然因為有這⑵生命,生命從那裡來呢,這問題便是「緣起觀」(因緣觀)的出發點。人生之所以生,條件很多。依佛說,最主要條是「有」佛家對於的有解釋,所謂「三界有」指器世界及有情世界,(器世界指地球乃至恒星系,有情世界指人類及其他生物)必須有此世界,然後身命有所寄託,故列為第三件。「有」從那裡來呢,佛說『有緣取』取者執著之意,佛以為苟無執著,則三界不過物理的存在,和我們不生關係。(例如戲場只管熱鬧,我今不打算看戲,那戲場便不是我的世界)執著從那裡來呢,佛以為由於有愛——即欲望,欲望即生命活動之發源也。欲望從那裡來呢,曲於領受外界現象而發生愛憎的情感,故『愛緣受。』怎樣能領受而生情感呢,由於與外界接觸而有感覺,故『愛緣觸』,必有感覺機關才能感覺,故『觸緣六入』感覺機關以何為依存呢?由於五蘊和合,故『六入緣名色』名色便是生命組織體之全部。「名」指受想行識四蘊,包含一切心理狀態,前文已經說過,「識」本是四蘊之一,屬於名之一部分。但佛從認識的立場特提出「識」為認之主觀要素,其關係略如一家族中有主人,主人本家族之一員。但以主人治家,主人與家便立於對待的地位,佛之別「識」於「名色」意蓋在此。如此『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前表所示「識名色」之關係,是為因緣論主要的關鍵。再往上追求,我們的識——即認識活動,從何而來,由於有意志,佛謂之「行」行又從那裡來呢。佛以為是由於無意識的本能活動,叫做「無明」。 以上十二因緣,為佛教一切原理所從生,若詳細解釋,則七千卷大藏經皆其註腳。我現在所說,不過粗舉其意而已,要之,佛以為一個人的生命,並非由天所賦予,亦非無因而突然發生,都是出自己的意志力創造出來。現在的生命,乃由是過去的「無明」與「行」所構成,當生命存在期間,「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剎那剎那,展轉相緣,增長「無明」的業力,又造出未來的生命,於是乎繼續有「生」有「老病」,後此說一切有部詳細解釋,謂之「三世兩重因果」這些道理,耍懂得「業」與「輪廻」的意義之後,方能明了,今將 業與輪廻依一般人的常識,所謂生命者,以出生之日起,到死亡之日止,截頭截尾,無來無去。從佛家的眼光看,人生若果如此。那麼,我們之出生乃偶然間突如其來,這便是「無因論」死了之後,什麼都沒有,這便是「斷滅論」佛以為兩種論都不合理,於是用他的智慧觀察,發明「業力輪迴」一大原則。 「業」大約是各人憑自己的意志不動的活動。活動的反應的結果,造成自己的性格。這性格又成為將來活動的根基支配自己運命,從支配運命那一點說,名曰業果或業報。業是永久不滅的,除非「業盡」--意志活動停止,活動若轉一個方向,業便也轉個方向而存在。業果業報決非以一期的生命之死亡而終了,死亡不過這「色身」--物質所構成的身體循物理的法則由聚而散,生命並不是純物質的,所以各人所造業,並不因物質的身體之死亡而消滅。死亡之後,業的力會自己敺引自己換一個別的方向別的形式,又形成一個新生命,這種轉換狀態名曰「輪廻」,懂得輪廻的道理,便可以證明「業力不滅」的原則。 業的形象究竟怎麼呢。諸君聽見過,那些收藏宜興茶壺的人話嗎。茶壺越舊越好,舊茶壺而向來所泡都是好茶則更好。為什麼呢,每多泡一次茶,那壺的內容,便生一次變化,茶吃完了,茶葉倒了,洗得乾乾淨淨,表面上看來什麼也沒有,然而茶的「精」漬在壺內。第二次再泡新茶,前次漬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能令茶味更好。如此泡過二次三次乃至幾百幾千次,每次漬一點每次漬一點久而久之,便不放茶葉,拿開水沖進去,不到一會,俱然有色有味,可以當茶喝,吃鴉片煙的人亦然。他們最講究用舊槍舊斗,非此不過癮。因為舊槍舊斗漬有無窮的煙精。這種茶精煙精。用佛家話,便可以說是茶業煙業。我這個比喻雖然不十分確切--拿無生命的茶煙比有生命的人當然不能確切--但循此著想,對於業的形象也可彷彿亦一二了。我們所有一切身心活動,都是一剎一剎那的飛奔過去,隨起隨滅,毫不停留。但是每活動一次他的魂影便永遠留在宇宙間不能磨滅。除非所得果報已經和他對沖抵銷,這便是業力不滅的公例。一種活動,能惹起別種活動,而且能令別種活動,生影響,起變化,這便是業業相引的公例。每一次活動所留下的魂影,便行成自己性格之一部分,支配自己將來的命運,這便是自得的公例。 業又有「自分別業」「同分共業」之兩種。茶壺是死的,呆的,各歸各的,這個壺漬下的茶精,不能通到那個壺。人類不然活的整個的,相通的,一個人的活動,勢必影響到別人,而且跑得像子一般快,立刻波盪到他所屬的社會及人類全體,活動留下來的魂影,本人漬得最深。大部分遺傳到他的今生他生或他的子孫,是之謂「自分別業」還有一部分,像細霧一般,霏灑在他所屬的社會乃至全宇宙,也是永不磨滅,是之謂「同分共業」例如我們說「清華學風」,說「中國國民性」,這兩句話怎麼解呢,你想叫清華學校拿出他的學風給你看。那是拿不出,看不見的。然而「清華學風」這樣東西是確實有的,問他從那裡來呢。當然不是上帝賦予的。當然不是無因而生的,全是清華成立以來,前後全部師生,各個人,一切身心活動所留下魂影。霏洒在清華學校這個有機體上頭,形成他一種特別性格。例如我今天晚上在講堂講兩點鐘書,便也替清華造了一部分的業。諸君剛才在運動場打球,便也替清華造了一部分的業。所有種種活動,都能引起清華裡頭自己或別人同時或將來的別種活動,且能規定其活動方向之幾分。這些活動魂影,一點一點積起來--像宜興茶壺裡茶精一般,便成了所清華學風者,中國國民性亦然,所謂同分共業,其意義大概如此。 以上所說,業的意義大概可以明瞭了。以下再講輪廻的意義。 輪廻即流轉之義。依佛的意思,人生時時刻刻都在輪廻中,不過急性,有慢性,慢性的叫做「生滅」或叫做「變異」,急性的叫做「輪廻」,(輪迴不過各種變異形式中之一種)你看,我們肉體,天天變化,我身上的骨肉血,不到一個禮拜已經變成了街上的糞泥塵,何止生理上如此,心理上的活動,還不是時時刻刻變遷。現在站在講堂上的梁啟超和五十年前抱在他母親懷裡的梁啟超到底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也很可以發生疑問。這種循環生滅之相,我們便叫他做輪廻也可以,不過變異得甚微而且甚慢,我們不覺得不驚異。這種循環生滅,常人以為到死時便全都停息。依佛的觀察則不然,只要業力存在,生滅依然相續,不過經一個時期,畫一個段落。到那時忽然現一種突變的狀態,給他一個特別名詞叫做輪迴。 所謂三兩重因果便是如此,這樣看來,輪廻恰像蠶變蛹,蛹變蛾。表面上分明三件東西,骨子裡原是一蟲所變。說蠶即蛾也不對,說蠶非蛾也不對。說蛾即蠶也可以,說蛾非蠶也可以。 還有一個譬喻,一棵樹經一期的活動,發芽、長葉、開花、結子,子中所藏的核,便將這樹所有特性全部收集在裡頭,表面上看,核裡一無所有,葉也沒有,花也沒有,但他蘊藏著那能引起開花發葉的「業力」,所以碰著機緣(例如種植)便會創造出一棵新樹,新樹與舊樹,也類似一種輪迴了。假定這核係桃核,栽出來的新树當然也是桃,不會變做李。但是,倘使換一塊地土去栽,另用一種新肥料培養他,將來所結桃果,便會別是個兒。假使把平果樹給他接上,那桃又必帶有平果味。將來把這個新核再栽出新樹,又必結出帶平果味的桃子。這個譬喻,可以說明佛家所謂「種子現行相熏相引相生」的道理。桃核即「種子」,即十二因緣第一支之「無明」核是前身桃樹的結晶。把舊桃的特性(即業)全部收集在裡頭,故亦種業種。無核則新桃不會發生,所以說『一切眾生皆由業轉』核的本身蘊藏有開枝發葉的原動力,便是第二支的「行」,假使那核煮過或泡過,種子焦了爛了,失卻原動力,便不會生長。原動力是種子能發生的條件,所以說『無明緣行』無明是種子,行是種子固有之屬性,所以兩項可以統名為種子。這兩項都是從過去世遺傳下來,新桃樹未出現以前,核的木自有這作用,這便是能生的因,那核栽在地下,本身的原動力將他所含特性發動來和外界環境相感應。於是發芽長葉開花結子,乃至葉落根枯,到這樹的一期生活終了,都謂之「現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都是現行的變化。種子靠現行的熏習力才能逐漸開發。否則,核只是核,不會發芽,芽只是芽,不會長葉花等等。現行也靠種子的熏習力,才會踉著自己特性那條線上開發上去。桃核開發出的是桃不是杏,杏核開發出的是杏不是梨。這便是種子現行相熏相引,一期生活的現行中,內力受外界刺激起種種反應,原種子也跟著變化,漸漸形成這一期的新特性,例如桃樹接上平果,便成了含有平果成分的特種桃,此外因氣候土質肥料人工等等之特殊所資,以形成其特性者不知凡幾。這種特性總合起來,--即「業」之總和,全部分又蘊藏在新結的核裡頭,為下一次別棵桃樹的新種子,十二支的最末兩支--「生」「老死」,即他所生的未來之果,這便是前節說的「兩重因果法則」拿現在的話講,講種子可以勉強說是遺傳,現行可以勉強說是環境。(但佛家所謂種子現行比生物學家所謂遺傳環境更廣)稟受過去的遺傳,適應於在環境為不斷的活動,活動的反應,形成新個性,又遺傳下去,業與輪廻的根木理法大概如此。(注意,拿樹來比人,總是不對,因為樹是沒有意識的,所以「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道理,拿樹譬喻不出來,人類活動以「識」為中樞,識之活動範極廣大,事項極複雜種子受熏習而起的變化,亦與之相應,當然不是一棵樹一期生活之變遷所能比了。) 我們若相信佛說,那麼,我們的生命,全由自己過去的業力創造出來,也不是無因而生,也不是由天所命。在這生命存在的幾十年間,又不歇的被業力所引。順應著環境,去增長舊業,加添新業,一切業都能支配未來的生命。近之則一秒一分鐘後一日後一年,後幾十年後的未來,遠之則他生永刼的未來,循自業自得的公例,絲毫不能假借。 以上所說,業與輪廻之意義大概可以明白了,依我所見,從哲學方面看,此說最為近於科學的,最為合理的,因為我們可以借許多生物學上心理學上的法則來烘托證明。從宗教或教育方面看,此說對於行為責任扣得最緊而鼔舞人向上心又最有力,不能不說是最上法門。 華嚴要義(六相十玄) ①大海一滴水,可比性海緣起中一法。以一滴具百川味,可比一法中,具無盡之義。 ②不起樹王狹也,羅七處于法界廣也。不起正羅,正羅不起,故曰自在,比配徑尺之鏡,影現千里。 ⑧一室喻性海。室內千燈,喻性具諸法,共照喻諸法互為緣起。燈隨盞異,一一不同,喻法各有體。燈隨光通,光光涉入,喻力用交徹。常別、一多歷然而不混。常入、互相容涉而無礙。 ④此若攝彼,彼便即此。彼若榀此,此便即彼。攝他他無體,故有相即門。像似也。百般之具,瓶盤釵釧。凡用金作,體侬一金,見物須知金,見金須知物,諸法無差別。(彼此相即)其性本無殊,法非法亦然(法無差別)體性無有異。 ⑤隱顯,如天女化身舍利子,片月,缺月也。半明喻顯,半暗喻隱,中空喻性海圓融。兩分之月,晦明相並,喻緣起諸法。如是正以性海緣起,能令法法皆融,故得隱顯俱成而自在也。 ⑥琉璃瓶內外通徹,喻一念,屬觀心,有通徹義故。芥子在瓶,微細相容,喻一切法門,在一念正觀心中,有微細義。難可分析故。有相容義,同時安立。 ⑦十法界,皆性海緣起法也。舉一界為能攝,餘九界為所攝。性海無緣,未起法故。逢緣乃起,已起為能攝,未起為所攝。前起後起,重無盡,交相映現於性海中,現珠喻已起為能攝,餘皆影傳喻未起為所攝。 ⑧法門,一切事法總名為門。以能生智解。顯法層叠。隨記一事,即見一切無盡法,如雲起長空,喻託一法門,起遍長空,又長空喻一法門中,即見一切無盡法。隨應說法,如沛然為雨也。 ⑨前念後念,圓滿無量劫,融通無量劫,一念無量劫,劫劫即一念,一夕之夢,喻一念時最少也。經一世喻無量劫,時最長,事最多,如黃梁南柯。 ⑩法法為主,法法為伴,故遍周,北極比主,星圍例伴,君臣民三人也。修君德則君,盡臣道則臣,能安樂則民人。可比人人可君可臣可民。是則法法主,法法伴。1同時(一攝一切同時具足)2廣狹(約行)3相容(約理)4相即(約心)5秘密(約緣)6微細(約相)7因陀羅網(一中具一切,一切中復一切)8託事(約智)9隔法(約時)10(約用)。 六相(約房屋喻)總(舍,一位舍多)別(椽,多位非一)同(椽柱泥磚瓦等,多位不相違)異(椽等隨各自形諸位各各異故)成(椽等合義得成由此諸位緣起成故)懷(椽等各住自法,本不作故。各位各各,住自性故。) (約人喻經喻)總(個人,華嚴八十卷)別(手腳頭目各別卷卷經文各別)同(眼耳鼻舌手腳共同一身,卷卷經文同是一部經)異(諸根功用各異,11卷信41解7行21證)成(八萬四千毛孔,一時成了。八十一卷經文,卷卷皆成就)壞(諸根各居其所不紊。經文卷卷有前有後不亂) 總同成 圓融義 別異壞 行布義 混融六相十玄 唯心所現故:一、真心具德,能現諸法,性德所現,名為性起,性起唯性,故能混融無礙。二、妄心為緣,能現諸法,隨緣所現,名為緣起,緣起無性,故能廻轉運用。 法無定性故:唯心即無定性,小非定小,大非定大,小非定小,故能容太虛而有餘,以同大之無外故,大非定大,故能入小塵而無間。以同小無內,例廣狹一多染淨等。 緣起相由故:一、不自一、緣多而有。多不自多,緣一而有。互為緣起。相由無一則多無由名。無名則一無由稱。修法界觀,於此深明諦解故有如此相即相入而無礙也。 法性融通故:諸法之性,謂真如也。以真法性之理,融通諸法之事,故無礙也。又諸法即法相事也。性即真性,理也。 如幻夢事故:如一手巾幻馬、巾、法性,幻師能起惑造業。幻馬依他等境、馬生、馬死,謂依他所作無性,凡夫執有,二乘執法,菩薩無礙。修因得依悟心。本性、寐想、能起緣、現夢想,緣所起法,有而非有。緣起不實,夢為實。迷者執有執無。 如影像現故:一依水現影,喻性起諸識。二依鏡現像,喻變萬法。諸法與萬法,不過如影如像。妄現無實,迷者執有執無,心法皆成障礙。悟證如幻、如影,境智法爾融通。 因無限量故:因多得遠,因果相稱,但修一緣起之因,則果中尚尚如緣起無礙,況有無限之因,無邊行海皆備修也。 佛果證窮故:因無分別智,冥契真性體用。證法在已,法爾能令諸法混融無礙。佛地善根所起之法,妙極自在,是故一即一切,無有障礙。 深定大用故:三昧定力,能令於小處而現大法,無有障礙。香海澄停,天下色身形像,皆於其中而有印文。智海清淨,識浪不生,至靜至明,無心頓現。 神通解脫故:靈明莫測曰神,於法無礙曰通。所作無障礙曰解。任運無礙曰脫。一智慧離障。二禪定離障,三業用離障。 六相注重緣起無礙。十玄注重,重重無礙,圓融無量無邊無盡。 自行三大要 一、近善知識,發菩提心。 善知識者,知佛法之綱要,認識學者之機宜。故當親近承順。於自身心,生求度想。於善知識,生船師想。於所說法,生舟檝想。於所修行,生到岸想。善知識者,能淨汝志。堅汝願。長汝善根。開汝智慧。依之發菩提心。梵語菩提,此云覺道。道即真理。即覺悟吾人本源心地。故菩提心,能清一切煩惱垢濁。如水清珠,能清濁水。譬如一燈,入於闇室。百千年闇,悉能破盡。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入於眾生心室之內。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業煩惱,種種闇障,悉能除盡。 二、廣學多聞,以圓慧解。 廣學而識博。多聞能斷疑。識博則心量寬。疑去而正信生。正信有力。必由周遍澈底有所明了,非一知半解即可滿足。須於事物之差等,分析精粗。義理之偏圓,辦別同異。如是,則色之與心。空之和有。何者是虛。何者是實。而常、無常。碍、無碍。自可審定,是謂慧解圓明。 三、悟澈真理,親證本體。 悟澈真理者,自己反問追究。眼所見,耳所聞,心所思。若事若理,究竟甚麼是真。甚麼是妄。真妄,究何自而生。何自而滅。生滅時,是何模樣。不生滅時,是何模樣。如此久久;反觀默照。如人飲水,冷煖自知。動靜閑忙,都能把握得力。不為境遷,不被情移,是謂親證本體。 化人三大要 一、以身作則,方便應機。 以身作則者,須自能身體力行。同時以善巧方法,便宜於人。令其進步。但自縛不除,能解他縛者,誠未之見。故畫餅不能充饑,說食豈可當飽。然為人之方便,則又在斟酌乎情理輕重。決擇於機教相宜。引人入勝,是為中肯。 二、行四攝法,真俗融通。 四攝法者,一布施:謂財施,法施,無畏施。二愛語:以言語悅人聽聞,令生歡喜,相親相近之心感。三利行:關於身心,有益無損,諸種有利者,令其隨力隨分行之。四同事:謂隨和混俗,和而不流。漸漸引攝,同歸正覺。須知真理與俗事,並重等觀。不偏頗而融會貫通。是為至要。故曰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三、一門深入,圓成行願。 一門深入者,令其博而約,大而精。所謂一行為主,餘行助之。俾能速急圓滿,成就所行之誓願。不致泛濫無際,流浪生死,隨業漂沉。斯乃心為業遷,不能自由自在,名曰業力纏縛。發菩提願,乃為心能轉業,乘願受生,自由自在,名曰願輪解脫,願為有主義,憑體性之智用以施設,是清淨的。業為無標準,任妄識之縱橫而造作,是染污的。此願與業,皆為一心之左右耳。故曰,一法諸法宗,萬法一法通。若無誓願,即失指南針矣。所以云,一門深入,圓成行願者,旨在乎是。光陰有限,歲不吾留,剎那即成異世,行願是否能繼纘不斷,是又大大值得檢討。然撫心自問,思之,更思之。其中之進退,究操縱於誰歟。希猛省。 生前三大要 第一、少說話,多念佛。須要做的事快快做成,應該吩咐的事早早吩咐。莫留戀人間富貴,勿羨慕天上快樂。關於做善舉事業,勸化人起信心,隨力隨分做之。主要在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見佛聞法。 第二、立定主宰,不聽他人口頭轉,不隨他人腳跟移。人情應酧,可省者省,不必遷就,勉強敷衍。年齡衰老,光陰有限,勿再空過。心中於道有疑者,立即請問明白,不可含糊自誤。 第三、時時反問自己,阿彌陀佛在心否?佛像在目否?行、住、坐、臥都念佛否?忙閑總不忘記否?凡所做的善舉事業:念經、念佛、持咒、禮拜、靜坐等功德,悉皆發願廻向,現在家屬平安,將來莊嚴淨土。更祈臨命終時,預知時至,心不顛倒,蒙佛接引。 臨終三大要 第一、自知精神氣力不支時,快將一切要說者說清,要交代者交明,約幾位知心同情最親切的道友在側,時時輪換提念阿彌陀佛。助念佛者,不得閑談雜話。設佛像室,備能開目見到佛像。 第二、家屬兒媳女等不得哭泣,靜靜的隨從道友輪換提念阿彌陀佛。如至神昏識暗耳目欠靈,須靠近耳邊,高聲念阿彌陀佛。 第三、自己氣力不能沐浴更衣,切勿勉強搬動。等待周身熱氣退盡。不可以手摸其身,斷氣後,須三小時之頃,再行搬動沐浴更衣,奉安正寢處,七七四十九日,以天天念佛,助其蓮品高增為要。 註:父毋恩至重大一生心血在兒身上 為兒者平時固宜孝敬無違 而於父母臨最後關頭 尤宜遵其所囑 以報功勞於萬一 夫妻之間 情最深切 甘苦與同而其誰先臨最後關頭 尤宜注意其所囑 以盡千秋之感 道友者 專以佛號法語相提告 助其生西之正念 切勿輕於道義而重世情 一髮千鈞 此其時已 法語 新北投居士林觀世音菩薩聖像開光法語 佛性無南北 世相有古今 人分真和俗 體實同一心 今天為居士林觀世音聖像上供開光之慶。承蒙各位護法信心弟子齊來參加,因緣殊勝,頗覺法喜充滿,居士林原屬基隆靈泉寺所有,而林舍年久失修,今春由黃姓齋姑,與該寺訂約,僧妙然負責重新修建,擺佈一切,因此各位護法,及諸弟子,有發心塑像者,有物資莊嚴者,所以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諸仁者,要知觀音,本是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在稱為觀世音菩薩,今則開光一事,殊難索解,世有舉行此儀式者,有不舉行此儀式者,若道可不舉行此儀式,則舉行者為頭上安頭,是為多事。如言必須要舉行,而世慣多有不舉行者,則彼秉燭焚香,禮拜念誦者,那就等於零。談到現在替菩薩開光,試問光由何處開起,又從何處發生,倘說菩薩本來無光,要藉人來開光,是菩薩不如凡夫,拜他念他做甚。假若菩薩原來有光,不過藉人做做儀式,則像屬泥塑木雕,或五彩金色鑛繪,光又藏在何處,我們既稱學佛者,常須參究參究,是一回什麼事,不要等同兒戲,照字面來講,開是開發、開顯、開示,光是光明、光暉、光照,簡直說,就是應說明白開光的意義。諸仁者要知道,觀世音果分上,三十二應,隨類化身,是不可思議的,我們與之相差太遠,現在就因分上來說,因有正因了因,正因菩薩,與我們的是同,惟了因有別,菩薩澈底明了,由正因而增上緣,而等無間緣,悉皆充足,所以一直感果,中間無有諸委曲相,故曰行深觀自在菩薩,我們眾生的了因不夠,於理於事,含含糊糊,不能明澈,所以雖遇增上緣而等無間緣而有冏,加之中間委曲之相,千差萬別,是因為行不深,觀不自在,此其所以凡夫依然凡夫,故不能長足邁進,可慨可悲,至於開光一事,本是增上淨緣,不同邀約看電影逛花園,一切娱樂等,這種不是淨的增上緣啊。那麼從這裡觀察體驗,融會貫通起來,當知我們心的正因,是圓滿具足,如摩尼寶珠一樣,照理照事,無障無碍,重重無盡矣。由此應曉得,理藉事以彰顯,事藉理而建立,所以清涼國師說理隨事變,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無碍,楞嚴經上,地水火風空見識七種,皆稱名大,一一周遍,各各圓融,隨拈一法,體即法界,所謂頭頭上見,物物上顯,心心相印,凡聖不隔。設單就理說,金剛經上,色見聲求,是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或專以事言,法華經上,鑄畫佛像,莊嚴塔寺,供養行道者。如是乃至低頭合掌,隨喜贊嘆,皆成佛道。此中道理,譬如對面猜掌,是了是了又是了。實消息尚屬他知,請人搔背,上些上些,再上些,真痛癢還須自認,到這裡,大家應猛著精彩。目前世界的局勢,方驚惶恐怖著,我們的國難,正水深火熱中,我人眾生的痛苦,尚未到極點嗎?正須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古有人問,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那一隻正眼,今有人看開光,但看光從何處開起,到此可算對開光的意義,略略說明了,且作個結論吧。 通身手眼盡放開 澈照根源絕點埃 萬里障雲風捲去 一輪明月仍還來 淡水清水岩清水祖師開光法語 禪宗說有南北 實際該通古今 若問箇中消息 只須當下明心 今日淡水地方人士,邀某來為清水祖師尊像,行開光的典禮。溯清水禪師,乃宋時福建安溪小姑嶺人,因證我佛大覺之心宗;距今百有餘年前,有閩僧某,送禪師尊像來臺淡水地方供奉。用意在直指人心,悟明各人自己本有的覺性,所謂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皆以此為出發點。玆雖去聖時遙,猶幸地方人士,重新裝塑尊像,以為人羣提高驚覺之目標,先後的善意,如出一轍。況今世界局勢,危機四伏,人心動盪難安,而大陸上諸同胞,日處於赤化毒燄之中,存亡莫測。今之崇奉清水祖師者,乃是正本清源之道,人人用智慧的心水滅煩惱赤焰。變禍亂為福善,化災難呈吉祥,氣轉鴻鈎,咸歌大有之處,海不揚波,同樂昇平之世。諸仁者欲知乎此道,確是個個本具的;只要負起責任,莫顧左右而言他。然則即今開光又作麼說呢? 祖師金容相好滿 清光到處悉皆圓 水源汜暢流不盡 赤焰灰飛滅無餘 北投中華佛教文化舘殿宇落成佛像開光法語 十方三世佛 同證一法身 應化重重別 處處萬象春 今天為中華佛教文化舘殿宇落成,佛像開光之慶,佛像者釋尊教主牟尼佛,消災延壽藥師佛,接引導師彌陀佛,觀音勢至二菩薩。歡知諸佛菩薩已證法性之本體,其相好光明是不可思議的,現在舉行開光之儀,乃為增進護法信士之福慧二嚴耳。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以相顯無相,全事歸理之談。法華經云: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以成佛道,又云:若以為佛故,建立諸形像,刻雕成眾相,皆以成佛道,此以無相顯相,全理成事之說。華嚴經云:雖知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此顯相與無相不相離,理事一如的中道觀,其建設殿宇裝塑聖像者,皆由明得這個意旨,故從一念淨信中,成就如斯功德莊嚴。然則即今開光一句,又作麼說哩? 佛面猶如淨滿月 圓光普照於十方 靜修佛堂佛像開光法語 佛是正覺 人心所宗 裝塑聖像 功同真容 今天是靜修佛堂各位護法信士裝塑 彌陀、觀音、勢至、地藏四尊聖像,開光典禮。 據諸大乘經所說:佛有二身焉。一曰法身,二曰色身,法身者,由戒定慧慈悲大願之所成就;色身者,由聞思修施忍大力之所積聚。斯二者相須而成,互為因果。法身本體,元同虛空,無有障碍,遍一切處,不可分別,清淨慧是。色身相好,莊嚴奇特,超脫無比,因諸功德喜捨之所具足故。是以一切眾生或見其躬,或聞其名,或觸其光,乃至心所憶念,俱得利益! 然而色身福報是有相的,法身智慧是無相的,但是有相有漏是有限,無相無漏是無邊。願諸仁者從有相有漏有限的色身,悟無相無漏無邊的法身,能得有無相融,色心自在,則今日創設佛堂,塑像開光,功德亦廣大周遍矣。即今開光一句,又作麼說呢? 佛光普照常安樂 裝塑功德最吉祥 祇園精舍釋尊玉像開光法語 誕生王宮裡 出家萬行全 福慧二具足 菩提果海圓 今天為祇園精舍,由緬甸信眾贈奉的 釋迦文佛玉質尊像,開光大典。各位護法,特來參加其勝。當然人人希求佛光普照,透過一切眾生的煩惱黑暗。使心地光明與佛光明相交映,則前途幸福,成無窮無盡的安樂自在了。往昔釋迦世尊,為求人生的真諦,控制生老病死的痛苦,達成究竟湼槃快樂的緣故。所以棄捨王位的尊貴,跑到雪山苦行六年。一旦徹證菩提正覺。即大聲的感嘆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於此可知我們眾生能澄清妄惑。就能常覺不迷。從此福慧日增,而穢惡心滅,淨善心生,美好的環境現前了,所謂凡心能同佛心,自然感得天地徴祥,時和世泰,人壽年豐,快樂的報果。清涼國師說: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處處證真,無一塵而非佛國。此為明證。而今開光又作麼說哩。 佛光遍處盡三際 普照十方塵剎中 高雄棲霞精舍釋迦文佛聖像開光法語 王宮降迹 雪嶺修因 談經說法 旨在明心 今天係棲霞精舍月基法師率眾善信,裝塑釋迦文佛尊像開光典禮。距今二千五百年前,釋迦文佛,乘大悲願力,示誕生於印度淨飯王宮,及其稍長,學習文事武功諸藝術,莫不皆有獨到之特識。一日,出外遊覽,見社會煩囂情狀,人生生老病死等苦,欲求解脫而無由;於是棄王宮,逾青城,棲雪嶺,訪諸仙,遂聞所說,皆非究竟,因之詣菩提樹下,寂然靜坐,誓期自悟。一旦豁然大覺,如蓮華開,似睡夢醒,從玆宇宙萬有,人生真諦無不了了明明。嘆曰:「奇哉,奇哉!大地一切眾生,無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由是方隨設化,應機施教,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處處顯示一切唯心之旨,在在標表萬法唯識之宗,眾生得度者,如恆河沙數。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云:「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證如來無量智慧,利益一切眾生」。斯則佛像開光,即為引發人心之智慧光明,表達於事,以利乎眾,即今且作開光一句:咦!一念寂照光通達 晝夜六時恆吉祥 高雄市棲霞精舍地藏菩薩尊像開光法語 昔為高麗金喬覺 今主九華大道場 大願欲空地獄苦 因圓果滿自酧償今有楊左熙春居士裝塑地藏菩薩尊像,舉行開光典禮。地藏菩薩,乃高麗國王太子,姓金名喬覺,年廿四歲,捨王位而出家為僧,於唐永徽四年,航海至中國安徽九華山,一坐七十五年,唐玄宗十六年,七月卅夜成道,九華地藏營來源,即斯之故。此為菩薩之近迹如此。至於菩薩之遠本,廣載地藏菩薩本願經。舉九華為菩薩的道場,及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之義,是迹的一種表現。若約本的廣義,菩薩大願無盡,隨方設化,普度眾生,豈可以九華山一方,地獄一處能盡菩薩之願哉。所以菩薩掌上持明珠,表欲盡眾生之心,若明珠之光亮透澈,無絲毫之滯礙,手中執錫杖,是顯聲振一切處地,無不具曾驚覺令勿遲疑之義,即今開光一句,又怎麼說呢? 金錫聲振大千界 明珠光照諸眾生 為東初行者掩關法語 文字觀照與實相 真妄縛脫是對抗 諸法有無皆名言 只在心頭能透亮 今天臘月八日,為教主釋尊文佛,二千餘年前之今日,在菩提樹下,夜觀明星,般若心光,照耀天地之時。東初行者,擇于斯日,在此掩般若觀,確是千載一遇之殊勝因緣。蓋般若本非關與不關,惟其欲求般若故須以掩關為方便,可以屏除雜事,使精神集中,心境一致。從事於三藏十二部之探究,由文字般若,練習觀照般若,終期以顯現實相般若。往時有個德山祖師,他對于金剛般若經,作了一部青龍偃月鈔,行腳時,把這部書挑在高肩擔上,路倦肚饑,向一賣餅婆婆要餅作點心。婆云,這擔內是甚麼,山曰金剛經註解,婆云,我有一問,師如答得,我當供養餅以作點心,否則不供養。山曰你問。婆云:金剛經上,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不知師要點那個心。師瞠目啞然既無以對,遂焚其書。往參馬祖大師,專侍奉,叅究觀照般若,直待親證實相般若,然後杆木隨身,到處說法,開發人心本有之智,風盛一世,稱之曰德山棒。今東初行者,童真出家,歷學諸方,編輯過佛教雜誌,住持過大叢林方丈,閱歷經驗深矣。去春到臺,息影此處,將忽二載矣,遠察國際的動盪搖揚,近窺海內的波瀾浩漢,頓然發心掩般若關。欲從已躬下事實行透過一番,親見本來的面目,然後始能打破外人的疑團,所謂從外入者,不是佳珍,須由自己胸中流出,乃能蓋天蓋地去。古有所謂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終日鑽故紙,何日出頭時,此種借喻發明,足為龜鏡。現在國運多厄,正需人人之般若大放光明,才能度此苦厄,各自還鄉,歸家隱坐。此種消息端仗專心行者,先作前驅,一個至真能力充分般若放光,則其他一切人的般若皆隨之放光,光明及處,災障全消,一處如是,則處處皆然,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因果理實緣起如是。楞嚴經上說,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就是這個道理。莫道此是理論,非是事實,前者有個錯答不落因果之落字,墮五百世野狐身,即理論而成事實矣。又枯樹生耳之酧,千載佳話,傳之不滅,此為事實中之事實。世俗有句金石之言,所謂世上無難事,只在專心人,玆有專心行者,必能感應道交,獲大成就。行見世界昇平,海不揚波,各遂所願,即早還鄉,親點本有家業,何樂如之。而華嚴經上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東初行者須力體此言,將心印經,將經證心,不即不離做去,他日必能,於般若中,照耀人心,掀天動地在。不見須菩提,岩中晏坐,遂感諸天散花嗎,這就是個榜樣。今天各位大護法,齊來參加掩關典禮,都拭目以待,東初行者,其勉旃。然則即今封關一句,又作麼說。 般若心光空內外 正法眼藏亘古今 一念萬年何晝夜 諸緣寂湛且長吟 為東初行者開關法語 歲月不暫停,時光如流水。諸位來賓,曾記三年前,臘月八日來觀東初行者,閉關之禮,現一轉眼間,三年期滿,今日又蒙各位來觀出關之禮。這是閉關者與本寺的當事人,極誠感謝各位擁護三寶的熱誠。今提前兩日出關,以免各位分應各方法會之奔忙,各位都為般若關而來,且談談般若關,般若本無關閉與開啟,亦無有限期,今以人能宏道,故就人而有應時節因緣的說法,所以說有閉關與出關的時節。般若本是印度語,在五不識中,屬尊重不譒,普通有譒為智慧,但尋常有世智辯聰,屬八難之一,好行小慧,屬偏一隅之私。但般若無比擬,般若無名而無所不名,般若無知而無所不知,此僧肇法師說得很詳。然則般若究何所指,從方便言說上談,般若確是的指一切凡聖等各個的本有心體。分而言之,名有千差萬別的不同,而體只唯是一。無形狀,非青黃赤白,非男女等相,在天非天,在人非人。而能現天現人,能男能女,非始非終,無生滅,無虛實,故曰般若。六祖大師說其量廣大,偏周法界,用即個個分明,便知一切,一切即一,去來自由,心體無滯。華嚴清涼國師說,般若非心外新生,自性乃本來具足,吾人于一切時,一切處,念念寂而常照,即般若顯,又名般若行。若是念念固執,妄自為是,即般若隱,又名般若絕,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陀,有著即煩惱,無著即般若。再詳而言之隨見聞覺知轉變,緣六塵境界遷流,名具縛凡夫。不為妄心驅使所縛,不被妄境搖動所惑,是為解脫人。對一切境,心無靜亂,不攝不散,透過一切聲色,無有滯碍,名為道人。善惡是非,俱不運用,亦不愛一法,亦不捨一法,名為大乘人。不被一切善惡空有垢淨有為無為世出世間福德智慧之所拘繫,名之為佛。所以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所謂無為法者即是般若,不屬有為造作故。差別在人的行解有淺深,非法有親疎內外。世之普通人,愛惡心習以為常,而不自覺,故般若隱,如見到功德天,相貌漂亮,即歡喜而愛敬之,以為吉祥生福,願不捨離,見到黑暗女,形容醜陋,即討厭而畏懼之,以為晦氣生禍,願永不逢。那知他二人,是嫡親同胞姊妹,一胎所生,互不相離。般若顯者,說黑暗女功德天,二俱不受,更有別之者說,『不敬功德天,何嫌黑暗女呢。』此中般若的現顯相去幾何。法華經上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此上言般若的體。後有禪者悟而續之曰,春到百花開,黃鶯啼柳上,乃說般若的用。今天為般若關啟關,即以此為說話帖耳。到此又作麼生啟關門呢! 三年坐關忘出入 一開門來見天涯 萬象森羅盡流露 何奇擊竹笑桃花 為守成行者掩關法語 彌陀佛號無量光 念念相續大吉昌 念到情識都盡淨 方信安樂是西方 今天是守成行者發心坐關之吉日,各位特來參加盛舉,以觀其三年有成。行者幼年出家,華山具戒,光孝佛學院優秀之生,畢業後,上海靜安佛學院聘為訓育生任。迨至慈航法師來臺圓光寺辦學,聘為教授。已而,本淨蓮院聘來常任主導,曾幾何時家風為之一振,殿宇煥然一新,今特掩關,定期三年,專心彌陀一行,其他助之。 夫念佛一法,本極單純而該攝,絕待而圓融,以單純故簡而易行,以該攝故法法全收。絕待則超越一切法門無與等者,圓融則廣收萬行無出其外者。所謂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處處證真,無一塵而非佛國,依正混融,自他無碍,他日以此彌陀之德用,振宗風,利辩品,其功能益大矣。即今封關一句,又作麼說呢? 淨念彌陀超塵刼 光明寂照恆吉祥 為宏慈法師閉關法語 巍巍妙法世希有 譬比蓮華不染塵 大經轉到親切處 始信衣珠本自珍 今天是宏慈行者,閉法華關之吉日。各位來此參加,足證佛法即在人心,有不思議的發展氣象。宏慈行者,幼年出家,華山具戒,常州天寧寺習禪。迨至慈航法師來臺,於汐止彌勒內院辧學,行者乃依止焉。行者品學俱優,為佛門青年中可造之材。今掩法華關,擬欲探究佛說一代時教,俾得自己有箇入處,然後腳踏實地,再為為人。 蓋法華乃為佛之一大事因緣,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稱會權入實教。機熟者為之授記作佛,機生者為之培植菩提道種,將熟而未熟者為之成熟。此地原有華嚴關(妙然行者在右邊閉華嚴關)之肇其始,喻之日出初照高山;今法華關之繼其終,比之日沒還照高山;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洞山云:互相回互者,此也。即今為之封關一句,又作麼說呢? 靈山一會今再現 是故此處最吉祥 為妙然行者開關法語 華嚴法界 重重無碍 因果互融 一多不壞 今天是妙然行者閉關三年圓滿之日,各位護法檀越,同門高士,俱來參加開關典禮,誠為盛事。當斯末際,佛法垂秋,人心不古,能發恒心,閉關三年者,實為難能可貴!關名華嚴,華是因,嚴是果,就是備萬行之因華,莊嚴一乗之佛果。 妙然行者,三年坐關,慢遊華藏性海,於二六時中,持誦禮念,精勤不息,動靜相調,行解並重,佛法世法等觀,有為無為双照,其所著的碧雲集一書,可以知其大概。 若是深透毘盧玄門,超越威音那畔,逆順皆方便,延促都自在,則又視其出關後,運文殊之智山,填普賢之願海,充實法界,彌滿六虛,總成華嚴一真法界之方便。所謂得始即得終,窮終方圓始,即今開關一句,又作麼說呢? 三年坐關今朝滿 萬重行門他日圓 為煮雲行者掩念佛關法語 一句彌陀 阿伽陀藥 念念恒如 必生極樂 今天是煮雲行者,掩念佛關之吉日,行者,江蘇如臬籍;本邑定慧寺出家。南京棲霞山具戒。求學於焦山佛學院,列為品學兼優,解行並重之高材生。南海普陀山任知客職務,著有普陀異聞錄,饒有趣味。民國三十八年來臺灣,做環島佈教工作,印有講演集,頗能通俗,有益初機。高雄佛教支會,選為理事長。鳳山蓮社,推為領導師,成績卓著。並著有佛教與基督教比較一書,裨益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不少。 玆為專心念佛,求生淨土,定期坐關三年。古云:有志者事竟成。恰巧妙然行者,出關伊始,將現有關房成就之,以全其志。經云:有如是因,必感如是果,信有然矣。 現今念佛一法,可謂廣大周遍矣。然而尚有唯心淨土,唯境淨土之別執。不知唯心理也,唯境事也。以唯心故,理不碍事;以唯境故,事不碍理。事不碍理故,方能依中現正。理能融事故,乃可正中現依。依正混融故,薄地凡夫有生淨土之期。理事圓通故,永心念佛有成就福慧之望。明乎此,則一句彌陀,即理即事,即依即正,苦在其中。念佛人,須恁麼信,恁麼念,方是不思議中不思議也。 行者,弘法有年,飽經世故。能急流勇退,專心念佛,求生淨土。可謂非常人,有非常事。誠為難能可貴。即今封關又作麼說呢? 彌陀一句清淨福 信願行三法身香 為守成行者啟關法語 說來念佛似容易 不斷能常有幾多 不隨藏海翻識浪 始得心心念彌陀 今天是守成行者,三年閉關,圓滿的吉曰。各位內外護法,長者居士們,齊來參加,慶祝成就,實是因緣殊勝的一會。 念佛一法,在中國行之最久,信者最眾,若男若女,若老若幼,出家在家,遇到艱難困苦,無計可施的時候,必喟然感歎念一聲阿彌陀佛。但是不逢困絕,那就不念阿彌陀佛了。此為有事有佛,無事無佛的愚笨者的想法。 不知為求心地光明,智慧開朗,破除黑暗煩惱,生死業障,須要念佛。為求將來,乘願往生淨土,蓮華化身,親見彌陀,聞法證果,世世生生,自度度人,同成佛道,須要念佛。 今之守成行者確能為菩提願,坐關三年,一心念佛,三年如一日,可謂有恒心,有專念者矣。故感得身心泰然,修德有進,誠為難能可貴。可賀可慶。即今開關一句又作怎麼說呢。 三年坐關今天滿 一朝開門萬念圓 為守成行者二次掩關法語 出關還又入關中 便是勤修不滯空 一句阿彌全法界 發得蓮華十倍紅 今天是守成行者,繼續發心再行坐關之吉日。各位篤信佛教之士,來作護關之淨因,互成福善之良緣,誠可慶賀。 守成行者,既已坐過關,則日常修行工夫,當然進步非淺,現在又繼續坐關三年,行見加工用行,必能做到身心純熟,自性光明,照見萬法。無邊依正,剎海賓主,頭緒分明,等量無差。正為身心,依為世界,賓為護關,主為坐關,總是一光。於此光中,念念彌陀佛,願願法界身。則自他之淨因無際,緇素之福緣無涯矣。即今封關一句又作麼說哩? 奇哉一句彌陀佛 處處咸呈大吉祥 四十四年基隆靈泉寺戒期上堂法語 (一) 入道能通理 方堪消信施 沙彌戒步穩 後二可堅持 今天本寺沙彌妙湛(法雨寺住持)因受沙彌戒時,特設上堂大齋供眾,玆舉一箇沙彌的榜樣,作為例證。唐時趙州從諗禪師為沙彌時,抵池陽參南泉,值泉偃息而問曰:近離甚處?諗答曰瑞象。泉曰還見瑞象麼?諗曰:不見瑞象,只見臥如來。泉便起坐問:汝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諗曰:有主沙彌。泉曰那個是你主?諗近前躬身曰,仲冬嚴寒,伏惟和尚尊候萬福。眾異之,許其入室。諸沙彌等,還知諗沙彌的顯示麼?泉和尚異之,異在甚麼處?如有知者,試出說看?今之說法者,從甚處說?聽法者從甚處聽?知道端的,即可領會去。否則,且聽因齋慶讚一句 沙彌發心羅漢讚 古震揩背師明心 (二) 三學戒為首 六度施為先 了本無遮限 福慧遍大千 阿那律陀尊者,往昔因中,供養辟支佛一缽飯,感九十劫無貧如意報,乃至證得阿羅漢果。今有陸軍總司令,孫仲能暨夫人清揚設上堂大齋,為祈國民安,氣轉鴻鈞,風調雨順,人壽年豐,四時光慶,八節康寧,請為說法。供養十方三世諸佛菩薩,一切賢聖六道,齋及戒期中全體大眾,若與阿那律陀尊者之往因功德之量比較之,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大眾要知布施功德,因甚麼有這樣大的力量呢?噯!豈不聞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何以故?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譬如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之虛空無邊際;施者之心量等虛空,無住相布施,故福德亦如是不可思量。而受施者,不住色受,則心地光明,果如日月麗天廓周沙界,如是一色一香悉皆周遍。故曰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即今因齋慶讚一句又作麼說哩? 二人興供多人食 三德齊修眾德成 (三) 自性清淨心 無量功德地 方便善開發 廣大悉具備 今有臺中慎齋堂張德煦女居士設上堂大齋供佛齋僧並報皈依師善慧長老之恩請為說法。夫生身父母之恩固難酧,而法身師長之恩尤難報。何則?生身是人情,法身是真理,人情有邊際,真理無盡期,如來大藏經,卷卷皆說真理,句句盡言真心。尊宿語錄,字字見諦,行行超宗;因甚麼得不會去?此事本來人人具足,個個不無,不欠絲毫,不剩絲毫。佛常在吾人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未嘗間歇,乃至風動雲起,鴉鳴鵲噪,鳥啼猿叫,溪聲水流,鬱鬱黃花,青青翠竹,常助吾人發機。所謂山色無非清淨色,溪聲盡是廣長舌。有如是奇特,如是功效,大家究取,正法久住,世間增益,人天壽命,國運永昌。斯則今日之齋,功德大,而福澤報恩亦廣矣。即為因齋慶讚並報恩罷。咦! 風柯法樂演妙諦 綠竹蒼松盡酧恩 (四) 財法二施等無差 在家出家原一身 心融萬有無罣碍 妙契至道天地春。 佛說布施有三種:一種財布施,以物質惠給人,能捨慳貪,遠離貧窮,感富饒報;一種無畏布施,以勢力援濟人,能除怯弱,離恐懼,得權貴報;一種法布施,以語言文字,顯示真理,令人明了,生發正智,超越偏邪愚痴,證中道圓滿報。今有慎齋堂等設上堂大齋供眾,期在福慧二嚴,三施悉備。金剛經云:若人能生一念淨信,如來悉知悉見,此一念淨念,其福德不可思議,何以故?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且這個淨信,即是無實無虛,離一切法,即一切法,人人本有,各各不無,倘有偏執,即成誤咎,大智度論云:昔有二人,同時發心修行,一人專修福,一人專修慧,結果,修慧者證得一個窮羅漢,無人供養。修福者投入象胎,瓔珞其身,國王騎坐,稱為富貴象王。釋迦世尊見之,因說偈曰: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福慧二俱修,乃能成正覺。當知福慧二嚴,究從何處著手,各人試找看。今且因齋作箇注腳。 布施作福多歡喜 持戒清淨定慧生 四十七年臺中靈山傳五戒上堂法語 法筵大啟 戒事弘開 人天歡喜 皆讚奇哉 律藏中釋尊說戒緣起,初由舍利弗問,過去七佛,何者佛法得久住世,何者佛法不久住世。釋尊答以結戒得久住世,不結不說則佛法速滅。今者本寺住持德真、監院德欽同心協力,興創寺宇,開設戒壇。在家二眾,來求皈戒者,濟濟一堂,近二百人,道風可觀,咸稱盛事。玆又設上堂大齋供眾,啟請山僧陞座說法,令諸人得個屍羅妙法,無表色的戒體。戒相是歷歷可觀,戒體則綿綿密密隱隱顯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謂正法久住者賴此,以戒為師者賴此,真妄交徹即凡心而見師心理事双修依本智以求佛智者,一切的一切都賴之,然則如何是自知? 戒德山高福壽大 毘尼海湛智慧深 四十八年臺中寶覺寺戒期中上法語 (一) 法性等虛空 人人悉皆同 猛然頓覺了 不離一念中 華嚴如來出現品云:譬如大海,其水潛流四天下地,及八十億諸小洲中,有穿鑿者,無不得水。而彼大海,不作分別,我出於水。佛智海水,亦復如是。流入一切眾生心中,若諸眾生,觀察境界,修習法門,皆得智慧,清淨明了。而如來智平等無二,無有分別,但隨眾生心形異故,所得智慧各各不同。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即是這個道理。今天本寺護法三寶弟子洪宋浙、姜本浚等,設上堂,大齋供眾,期望自己大眾人等,從諸有為中親見無為。且更希各具法眼,向自本心,穿鑿求之,至於用力之久,必有豁然貫通法喜充滿之時,性水漫流之日。幸勿忽忽悠悠即今因齋慶讚一句又作麼說呢? 法水充滿於法界 福田豐隆廣無邊 (二) 福德非無因 賢聖是可徵 佛種從緣起 是故說一乗 今有三寶弟子王淨華設上堂大齋供佛及僧志期人眷安和四時吉慶請上堂說法,本人愧無以應,只好將平日所誦大經,拈來應之。經云: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碍智,即得現前。譬如塵含經卷,衣裡明珠,須借佛祖聖教指示開出之。然後乃知無價寶珠本有,大千經卷非外。永嘉大師云:無價珍,人不識,如來藏裡親收得。這如來藏,即是各人具有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體用。要修福,即萬福來朝,要學慧,即眾人宗仰。然此中神妙,究何所在?古人說:諸法空故我心空,我心空故諸法同,諸法我心無別體,祇在而今一念中,即此一念為齋慶讚! 布施齋戒心田淨 福基祿位廣無邊 (三) 禪非坐臥 不離坐臥 一有所著 當下錯過 今有臺北市信佛弟子黃王圓通、諸華仙、殷金秀芳 邰召甫,設上堂大齋,供佛及僧,敬求福壽吉慶,請為說法。 南嶽懷讓禪師,於唐先天二年往衡嶽,居般若寺,開元中有沙門道一,在衡嶽山,常習坐禪。讓知彼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甚麼?一曰:圖作佛。讓乃取一甎,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麼?讓曰:磨作鏡。一曰:磨甎豈得作鏡耶?讓曰:磨甎既不能成鏡,坐禪豈得作佛。一曰:如何即是。讓曰: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牛即是,打車即是。一無對。讓告以禪非坐臥,佛無定相。一於言下,如飲醍醐,即行禮拜,更問法要,心開意解,侍奉十秋。夫禪本頓法,立地便成。惟一太滯於坐,執佛定相,故讓禪師,特為遺彼滯執之情耳。情凡盡處,即名無住心體,無滯無著,莫攝莫收,任運日,遇緣而應,即是道人。即以是意為 慶讚: 希施福田體無著 功德名為大圓覺 (四) 鐘皷齊鳴 法樂交加 人天浩浩 法性無差 今有三寶弟子,淨道、淨良、本智、淨寶、淨常、淨茂,因今天正授沙彌戒,故特請上堂說法,供佛齋僧,志在植福,長智慧,起居吉祥,一切自在。夫出家兒,佛戒子,合作麼甚?此是本有之理,未為分外,識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若識心皎皎地,實無絲毫障碍。譬如鼕鼕鼓,一頭打,兩頭鳴,所謂千聖同儔,古今不異。鏜鏜鐘聲,一處擊,多處聞,音響有生滅,聞性常湛然。未審何以如此?良由法界無邊,心亦無際,無事不彰,無言不顯。如是會得,喚作般若現前,理同真際。一切山河大地,森羅萬象,無處不是顯現的榜樣。古人說:頭頭上見,物物上顯,各人會取好。且因齋慶讚: 淨心齋供稱法性 廣大福田等虛空 (五) 從來真是妄 今日妄為真 真妄名相待 何關本來身 古德上堂,專為決擇法要,顯露心光,俾學者斷疑生信,頓覺本來。今有三寶弟子劉淨道、陳淨良、侯本智、李淨常、黃淨茂五人,設上堂大齋供佛齋僧,期福慧双修,知行增進,人皆以為供佛齋僧是一種布施結緣,培植福報而已。斯未審古人說法,有時即色明心,如靈雲見桃花,香巖聞擊竹,是其例也。有時非色非心,若馬祖之於大梅,此其證也。現在上堂,究以何明之?只好以無名明之,無名之明,隨人如何呼之,即如何應之,皆無可不可。所謂無始終,無內外,強立名,為法界耳。若執無名,則身子被訶。不碍於名,則文殊攸讚。況名字性離,即名亡名而大教興。所以道,為開示未悟之者,不妨立名。古人有本來無一物,及百草頭上西來意的話。今日之齋,說是即色明心,大家喫得飽,福德多,聽得懂,智慧大。說是非色非心,更好於有漏中明無漏,從幻有裡見真諦。清涼國師云:真妄交徹,即凡心以見佛心,理事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即此可為中心柱子。今因齋慶讚注腳。咦! 即色明心無漏福 全心顯色慧無邊 (六) 比丘是因羅漢果 住持三寶作福田 廻心趣向菩薩道 歷劫何勞計月年 按四分律藏,世尊說戒緣起,初由舍利弗啟問,過去七佛,何者佛法得久住世,何者佛法不久住世。世尊答以結戒說戒得久住世,不結不說則佛法速滅,是乃比丘戒之所由興。今 設上堂大齋供佛齋僧,植福長慧、人眷安和,四時吉慶,請為說法,即以新求比丘戒之功力,迴向設齋之者而為說法節目,諸求戒者能保持戒行清潔,即是正法久住之因,堪作人天福田,乃為毘尼永昌之果。故戒法為僧伽之命脈,佛教之慧根。具此命根才可住持三寶,應供人間,同樹無遮之會,等招無限之福也。此釋尊以遺囑以戒為師者在此,波離特以戒名者亦在此。戒為三學之基,四儀之主。無基則為枯定狂慧,無主則成行屍走肉,故防非止惡,摧邪顯正,由因感果,捨此末由。蓋亦草繫鵝珠之風猶在,戒品法身之格長存。行見自行化他,紹隆三寶,雖歷恒河萬劫而不變也。即今因齋慶讚一句,又作麼說? 戒德山高福壽大 毘尼海湛智慧深 (七) 真妄同源 縛脫並肩 生滅滅已 寂照現前 釋尊初成正覺時,即大嘆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妄相,但以妄執著想,不能證得。若能息妄想,離執著。則一切智即得現前。有問之曰:現前如何?今答之曰:實際理地不受一座,萬行門中不捨一法。一切時中,視聽尋常,質直無偽,方便隨緣,任運接人,但情不附物即得。楞嚴經云:理雖頓悟,事必漸修,悟理雖是最要,而修事亦為重要,所謂理事双修,福足戀足,是究竟佛。若執理廢事,或執事廢理,皆名半瓶醋耳。吾人學佛,必也福慧齊進,是真佛子,堪紹佛位。 理事双修成解脫 福慧兩足天中天 (八) 至道廓徹 毫無滯壅 一歷耳根 永為道種 古人謂人性猶水也,抉諸東則東流,抉諸西則西流。世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斯皆言人之性,活潑無定止,以志趣習慣是尚,佛說聞薰為種,本無定性,則眼所見、耳所聞、心所思,要以誓願為依歸。故四聖六凡,皆繫之於心,一心散之則包太虛,周沙界收之則在一微,藏隣虛。假使不收不放,在甚麼處。大家果能會之,則活活潑潑,無中邊,絕內外,自他不隔,聖凡無間,棄之不得,求之不能,斟酌名言,徙勞心力。諸佛法門,時常如是,譬如大海,千波萬浪,未嘗暫住,未嘗有,未嘗暫無,浩浩地,光明自在。臨濟禪師云:沿流不止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離相離名人不識,吹毛用了即須磨,以玆慶讚: 布施福田無涯際 聞薰道種更無邊 (九) 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 心霞本似盤走珠 未審何故任痴騃 潙山仰山,一日行至荒野,潙指田問仰,曰:這丘田,那頭高,這頭低。仰曰:却是這頭高,那頭低。偽曰:你若不信,向中間立,看兩頭。仰曰:不必立中問,亦莫住兩頭。潙曰:若如是,著水看,水能平物。仰曰:水亦無定,但高處高平,低處低平,大家還委悉古人問答的落處嗎?金剛般若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潙仰的往復問答,即指佛說的是法平等之法。是法平等,的指無實無虛之法。大家現前的一個識精圓明,還道是實是虛,若道是實,非物質可比,若道是虛,分明知南識北。若有會取者,則齋不虛受,福被群眾亦大矣。玆且慶讚一句 無為無差別 修證任高低 (十) 佛法無人說 雖慧莫能了 親近大導師 始覺無剩少 湼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二,如是二心先心難。發心者,最初從自心中生起的警覺因心。畢竟者,乃由歷劫修行的末後所感的成果。人皆以為發心易而成果雛,佛獨以為發心難,何則?發心為因,成功為果,蓋無無因之果,有果必有因,故曰親能生起為因。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斯乃世因。恂恂知識,起我梵行,是為佛因。世因有限,佛因無涯,以生滅之色身,勤修無生滅之法身。華嚴入法界品云:善知識,如慈母,出生佛種故;如慈父,廣大利益故。承事一切善知識,應發如大地心,荷負重無疲倦故。應發如金剛心,志願堅固不可壞故。佛智遍在吾人心,教令除妄乃出現。今因齋慶讚重說偈言: 布施福田菩提種 戒珠月滿涅槃根 (十一) 修行植福 菩提為因 始從玆發 終達本心 今天是本寺護法菩提場信眾,設上堂大齋供眾吾講華嚴經的文句,略顯菩提心的功能德用。經云:如水清珠,能清濁水,故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能清一切煩惱垢濁。此言菩提心的功能。 又云:譬如一燈,入於間室,百千年闇悉皆破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入於眾生心室之內,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業煩惱植種闇障悉能除盡,乃言菩提心的德用。 又曰: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其本一燈無減無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普照三世諸佛智燈,而其心燈無減無盡,蓋言菩心之無有盡際。諸仁者還知菩提是甚麼奇特,何以有如此之力量呢?且聽一偈: 菩提梵語此云覺 福慧二嚴應當學 (十二) 世法須為佛法計 法輪未轉食輪先 贏得二諦融通後 堪與賢聖相比肩 法華普門品,由無盡意菩薩請問以何因緣名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云:何由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世尊告曰:眾生一心受持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令其得無量無邊福德之利。又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於恐怖急難中,又稱施諸無畏者,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無量無盡菩薩,即以寶珠璎珞而供養之。此乃拊物顯理藉境明心,蓋理賴事以彰顯,事仗理以安立,釋尊拈花華,五祖敲礁,同一意旨,況觀世音菩藤,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者耶?故二十五圓通以耳根為透此土之機,大家信之,即永為自行化他之要門。即今因 慶讚一句曰: 妙智福聚無量海 圓通感應偏十方 (十三) 禪河浪靜 尋水迷源 無住無著 自在靈泉 昔日靈山會上,釋尊拈花,迦葉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湼槃妙心,付囑於汝,汝善護持,流傳勿替。後人有問:當時世尊傳的甚麼與迦葉,迦葉因個甚麼,展轉相傳,綿延不絕,以至於今。其中答此向者,有以謦欬作聲應諾為是者,有以默然誡諦為是者,有以擎拳豎臂,揚眉瞬目或從東過西者,種種推敲,以為顯示。今日大眾,如何會取,大概以緘默箅了。噯,難怪,難怪,古人云: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許聽教忝禪。現在大家在此,一夏尚不夠,既學戒儀,又聽經律,更說忝禪,可謂由一夏而作多夏,變多夏為一夏矣。一多相容,長短互攝,斯謂華嚴一乘圓頓大根,方有此境。是乃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也。明乎此,則一切無碍。玆因齋慶讚一句: 福田廣潤靈苗秀 性空世界法法收 (十四) 供佛齋僧植福田 一念淨信功無邊 聞法生解明心地 還須行願期生蓮 今為某善信供佛齋僧,請為說法。譬經云:昔舍衛城外,有一婦人,信心純淨,佛至門乞食,婦人以飯著佛缽中却行作禮。佛言種一得十,種百生千,種千生萬,種萬生億,得見諦道。其夫不信,默於後聽,佛祝願已,夫曰:瞿曇沙門,言何過甚,施一缽飯,乃得爾福,復見諦道。佛言:卿從何來?答從城中來,汝見尼拘陀高幾許耶?答高四五里,歲下數萬斛實,其核大如芥子。佛言:汝語過甚,何有種一芥子,乃高四五里,歲下數萬斛子。曰世人共見,其實如此。佛言:地是無知,其報力尚爾,何況人是有情,觀喜持一缽飯上佛,其福甚大,不可稱量。夫婦二人,心開意解,同皈佛道,證得道眼。諸仁者還知麼,一念淨信,不可思議,只在一念動機,故曰初發覺心便登正覺。即今因齋讚一句,又作麼說? 受齋須知供齋意 自覺應更轉覺人 (十五) 禪是佛心 教是佛語 不滯諸相 萬物為侶 今有高雄龍泉寺住持隆法師率領信徒設上堂大齋供眾,請為說法。華嚴離世間品云: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上句:恐依文字,資狂慧,諍雄辯,成為說食數寶,畫餅充饑之流。下句:恐離文字,稱杜撰,捏妄言,成為空腹高心,邪慢之靠。假使文字為人之障碍,則一大藏教,何以流通?設若文字為人之究竟,何以直指人心,宗風普被?法華經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此以言顯無言也。金剛般若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以相顯無相也。清涼國師云:雖空空絕迹,而義天星象燦然,此以無相顯相也。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瀾浩瀚,此以無言顯言也。可見心法之妙,顯則十界俱彰,隱則一念不生。卷舒自在。有覺之者,則功裹十虛,德遍沙界。以之為慶讚,福亦大矣。咦! 心融妙理無剩少 道契真如何高低 (十六) 百丈門風在鼻頭 靈光獨耀騰古今 古靈學得揩背術 頓令本師能明心 今有臺北市信士李儒德居士,設上堂大齋供佛及僧,培植福田,靈苗茂盛,人眷安和,四時吉慶,請為說法,昔有福州古靈神贊禪師,本州大中寺出家,受業後,行腳遇百丈開悟,却回受業,一日本師澡身,命贊去垢,乃拊背曰:好所佛堂,而佛不聖;本師回首視之,贊曰:佛雖不聖,且能放光。又一日在窗下看經,蜂子投窗紙求出,贊覩而偈曰: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本師聞而異之,復告眾設齋,請赞說法,贊登座拊尺曰:今欲報慈德,舉唱百丈門風以酧之。蓋讀經看教,不能宛轉歸就自心,徒塞悟門,如果明得鑒覺自性,照破一切有無諸境,不被境轉,即有解脫自由自在分。如此,乃知禪也教也皆由自心,須在身體力究耳。知心不可思議,則法功德亦無量矣。 無邊剎海 毫端不隔 十世古今 只在一心 (十七) 供佛齋僧植福田 一念淨信功無邊 聞法生解明心地 還須行願則生蓮 今為某善信設上堂大齋供眾,請山僧說法,玆拈雜譬喻經上一段故事以應之。經云:昔金衛城外,有婦人,清信純具,佛自至門乞食,婦以飯著佛缽中,却行作禮,佛言種一生十,種百生千,種千生萬,種萬生億,得見諦道。其夫不信,默於後聽,佛祝願己。夫曰:瞿曇沙門,言何過甚?施一缽飯,乃得爾福,復見諦道。佛言卿從何來?答曰從城中來。汝見尼拘陀樹高幾許耶?答高四五里,歲下數萬斛實,其核大如芥子。佛言汝語過甚?何有種一芥子乃高四五里,歲下數萬斛子。曰:世人共見,其實如此。佛言:地是無知,其報力尚爾,何況人是有情,歡喜持一缽飯上佛,其福甚大,不可稱量。夫婦二人,心開意解,同皈佛道,證得慧眼。此上所說的功能德用,皆由理隨半變,寬廓非外,事得理融,寂寥非內故。人人一心本具足事理,要在其發覺耳。故曰:沒有天生彌勒,自然釋迦,各須努力自悟。即今因齋慶讚一句,又作麼說? 受齋須知供齋意 自覺更應轉覺人 (十八) 三壇戒法現已周 從此位入僧數中 慕果修因勤精進 紹隆三寶作梁棟 楞嚴經云:自來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自覺巳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現在新求菩薩戒者且先內發菩薩心,以斯行六度,趣佛果,外現比丘,弘毘尼,護正法。常知住持三寶是比丘相,護持是菩薩形,或六道龍神等狀。不見觀音菩薩云: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此是究竞菩薩,亦是古佛再來,輔佐釋尊教主之設化,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扶持,即是展轉因緣互助之義。現在諸仁,乃為初因發意的名字菩薩,未可與果地菩薩較也。只可由因感果,果徹因源,以理論可云一念頓悟,從事說必曰漸次進,歷劫修,因圓果自滿是決定義。諸仁勉之: 三壇戒品已沾身 因圓果滿光騰騰 大仙寺新戒初見開示 俗云:有緣千里來相逢,無緣對面不相識。今諸求戒者,皆由各方雲集於此,同求佛戒,可謂有緣矣。然有緣必有因,無因不能成緣,當以修因為最要之法門,故曰未成佛果,先結人緣。而人間因緣實乃展轉,互相為依,如環之無端,週而復始,永無既極。須知輪迴六道,因果分明,吾等佛子,尤應廣結善良之緣。若修純正之因,一切邪因惡緣必須遠避,方可深入佛門,早證佛果。試觀,舉世人類,六親眷屬之順逆,盡皆宿昔之善惡因緣,歷歷循環,一絲不爽。今諸求戒者同會一處,求受戒法,可謂正因有力,轉緣成熟使然,亦即三寶興隆氣象也。毘尼母經云;戒律興,正法得久住;戒律廢,正法減。諸仁發心求戒,即是擁護正法。今與諸仁初見,所要叮嚀者三,第一誠心禮懺,懇求三寶加被。第二須聽堂師教誡,習學律儀。第三同求戒諸仁,依六和敬法,訓練三業純淨,方堪納受戒法。諸仁者能依教奉行否? 靈泉寺戒子初見開示 今天與各位新來求戒諸人,初次相見,可謂有緣千里來逢矣。然有緣必有因,無因不能成緣,是故修因為第一要義。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當知因是最初發動的一念,緣乃中間行為的造作,果為末後結成。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肇公云,成山假就於始簣,修途托之於初步。皆言重在慎因,因歪則果曲,蓋謂欲得美滿的好果,須在造作賢善的良緣,出發純淨的正因耳。且人生因緣,實乃展轉互相為依,如環之無端,週而復始,永無既極。須知六道升沉,因果分明。吾等佛子,應結清淨之緣,覺照純正之因。一切邪因惡緣,必須遠避,方可直入佛乘,不紆曲也。試觀舉世人類,六親眷屬之順逆,盡皆由宿昔的善惡因緣,歷歷如環,絲毫不爽,今諸人由各方而來,同會一處,求受戒法,可謂正因有力,淨緣成熟,得結此果。亦即三寶興隨之氣象也。毘尼母經云,戒律興,正法得久住;戒律廢,正法滅。各位能發心求戒,即是擁護正法之因,今師資如法授受,即是淨緣成熟,行見三壇戒法具足,常修梵行,即是結果。智光回憶民國十三年春,本寺善慧長老,曾偕信眾多人,往遊焦山,與有一面之誼,今忽忽三十年矣,本人來為說戒,斯亦因緣表現之成果耳。玆要叮嚀各人者三件事,第一誠心禮懺,懇求三寶加被。第二聽堂師教誡,習學律儀。第三依六和敬法,調練三業,如此無違,方堪納受戒法,各人能依教奉行否? 壇主示 四維八德,為國民之準則;三學五教,是佛子之宗綱。國民不盡皆為佛子,而佛子本是國民。故為佛子者,奉持戒法,同時遵守國民道德之教條,所謂二諦融通,佛法世法兼顧也。夫戒法者,在家有五戒,菩薩戒,出家有沙彌、比丘、菩薩戒,其戒文雖有四眾之不同,輕重多少之各異,而其教發菩提心,立弘誓願,心地光明寶戒,大圓覺性妙境則一。故曰:事有千差,理無二致。華嚴賢首品云:戒為開發菩提本,學是勤修功德地,於戒及學常順行,一切如來所稱美。戒學既為佛所讚美,則諸求戒者,不僅為賢善佛子,抑乃良好國民之顯實也。按諸戒法之授受,先後計有壇為最謹嚴,洵非輕率可言,必也人地時俱達嚴肅之境,方堪授受。以人言之,三師七證,須行解有素,弟子必經羯磨審核遮難,教授檢驗儀相,七證應答其成,壇址應先劃界,隔絕喧雜,莊嚴設備,時間須在寂然人靜,不許未受戒者竊聽,具此三種嚴淨,斯為如法。諸戒子受此如法戒,即名得戒。今玆戒幢既建,梵行應立,從此三寶之光榮,四生之得度,且有厚望於戒子焉。 代教授諭 夫比丘戒者,乃住持三寶之基礎,弘範四方之標幟,釋尊成道,詣鹿苑,度五人為比丘,意旨宏深,實為比丘戒之始。故其授受之時,必須特別端嚴肅靜,審慎周密,諸戒子應即嚴淨身心,諦聽秉宣戒法,用能覺悟戒之體,認識戒之相,了別戒之用,明白戒之數,始可堅定信念,袪除輕忽,乃名授受契合,如法得戒,更應體念勝緣難遇,善知識難逢,當以爾之至誠,靜聽法音,細瞻儀容,心莫忘失,則三寶之興隆必將繫諸爾身。 散文 十普寺觀音佛七疏文 切念!人生精神與時方空界,關係綿密,相織妄成。由斯舉心動念,身口意形成三業,出入胎常輪六趣,善惡升沉,無有已時。深思諦觀,迷者多而悟者少,緣此之故,火陸災成。昧其因以食其果,悲痛悽慘。以是黑闇加強,魔外熾盛。無已,惟有請求在臺同人,一心一德,仗大覺之光明,普發十二大願,乘觀音之慈力,常效三十二應,近求國基之鞏固,準備反攻,堅足人心之一致,解其倒懸,行見慈風掃蕩,障雲消除,慧日常明,萬慮都蠲。修羅捨盡瞋心,我人息諸苦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廣發菩提,即俗明真,興慈運悲,轉凡成聖。更希各地陣亡將士,受害人民,同仗經聲佛號早登彼岸,此界他方均蒙利益。法會功德,至誠無遮,見聞隨喜,善益日增,盡此業報之身,同希極樂之國。伏願佛光普照彌十方而永佈,慧日常明期存亡以俱利。時和世泰,同臻大有之慶,人壽年豐悉唱昇平之歌。隨願所成同圓種智,心欣嚮往咸歸樂邦。地點:南昌街十普寺,時間:已丑秋九月十三至十九日 凌雲寺觀音佛七疏文 切念:今之劫運,濁惡極矣;否極泰來,古有明訓。大陸同胞,生則痛嬰萬苦,死則備受殘酷,自有歷史以來,其禍害未有如此之普遍而層出不窮者。雖曰魔焰熾盛,蓋亦吾人宿世同業之所牽引。弟子等,自來臺灣,尚得一隅之偏安,又寓清淨風景之山,體念自他之業感,願向菩提;期存亡而兩利,旨歸樂邦。由是邀約清淨禪侶,正信居士,就於山寺,啟建觀音道場七永日(中略)良以大士妙行,救苦救難,廣大靈驗,善應諸方,有求皆應,無感不通。伏願佛光普照破赤焰之毒化,悲願拔濟拯鐵幕之愚蒙。經聲佛號使業障以全消,鐘鳴鼓響令凶頑為吉兆。時和世泰人發壽域,法會勝緣同希正覺。發起人王寬震王寬素 地點:淡水觀音山凌雲寺 時間:辛卯秋九月 泰山鄉觀音佛七疏文 伏以: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於毫端。末世弟子飯粥僧某甲,謹為啟建觀音七期之三寶弟子,竺淨康、周淨達、周淨莊,及襄助隨喜參加諸弟子等,上叩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前觀世音菩薩座前陳詞:切念,眾生業苦,時時變遷,往復循環,無有已時。良由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古有明訓。今之大陸淪於赤禍,正水深火熱之中,人民流離失所。生存者,難於苟安,戰戰競競,前途莫測;死亡者,曝屍露骨,九泉含冤,何人追薦。夫生與死,為人道之第一要務;迷和悟,判升沉之先河。同人等,宿生何幸,得以來臺,尚沾一隅之偏安。偶思大陸宗親眷屬,能不凄然泣下者哉!因之展轉沉思,無能為計。惟有結合緇素,同志人等,啟建觀音七期之法會,遵規則以修持,誦念普鬥品,大悲等咒,諸聖名號,行住坐臥,四威儀中,謹運一心,仰仗 圓通自在之威德,普門示現,期自己和他人,蒙拔苦而與樂,轉迷途為覺境;希此土並他方,化凶頑成吉兆。區區微忱,七日告圓,所集香花法供,專為廻向中華民國萬歲!蔣總統萬歲!大陸及臺灣等島生存諸同胞,往生淨土,蓮品上進。法界之內,九種十類,咸沾利樂。伏乞佛光普照,轉戾氣為慈祥;悲力弘施,化干戈為玉帛。和風捲障雲以全消,心光遍太虛而為量。人人心開智慧,真知灼見;個個福基昌隆,永固堅牢。右干 三寶證盟功德文疏。時維 民國四十一年農曆九月廿三日起至十月初一日圓滿 地點臺北縣泰山鄉黎明村半山雅五號周宅。 臺南大仙寺同戒錄序 蔣總統手著中國之命運一書,嘗云:中國國民道德的教條,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中國立國的綱維,為禮、義、廉、恥,名八德、四維,是為做國民的標準。佛教的教條;在家者,有三歸,有五戒;出家者沙彌有十戒,比丘有五篇戒,菩薩有三聚戒,名目雖殊,而同以歸戒為根本。夫綱維廢而國必亂,戒律毁而教必衰,此必然之理也。玆以戒言: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而教主 釋迦文佛,最後囑咐以戒為師。是知能受戒,能持戒,乃能師資相承,永紹慧命;否則即非佛子矣!況又受徒眾,據座說法者歟。戒有開、遮、持、犯、止、作的明白條文,如國家之成文法律然,其形式雖略有不同,其意義在納行為於軌範則一也。 戒、定、慧三學,乃佛立教的綱宗,而戒居其首;聞、思、修是學佛下手入門的方法,而其要領皆不離乎戒。戒是行為的規範,行人由之得定。定乃思想的指南,行人由之發慧。慧則鑑別邪、正、真、偽、大、小、偏、圓的圭臬以至無分別,無取捨,從心所欲不踰矩,實皆淵源於戒耳。從聞而思,思而修,修者即是應作的銳意前進,不應作的當即息滅,戒之本義在是焉。今臺南縣白河鎭大仙寺傳戒,呈請中國佛教會聘光為說戒者。集諸仁於一堂,有此因緣,曷勝慶幸。今既受戒為佛子矣,必須行佛事,紹隆三寶,不但為真佛子,亦且為好國民。故佛弟子之遵行戒律,與國民之應守八德、四維,一以興國,一以興教,實殊途而同歸。且佛法以教人從自心的覺悟為根本,同時感化他人為目的,是受戒諸人均負有弘法利生普度人天的大責重任,務各秉此戒法,勿荒勿怠,方不負此次同受戒,同為佛子之本旨,所謂戒和同修,見和同解也。尚冀一心一德,為國家為佛教而努力,勇猛精進,由庸愚而進才智,即平凡以達賢聖,願共勉旃!是為序。 中華民國四十二年元月二十日江蘇鎭江焦山定慧寺智光說於大仙寺戒壇 基隆靈泉寺同戒錄序 佛法僧之興隆何繫乎,曰繫於戒定慧,用能葆其師資相承而不墜也。蓋師資相承必以戒為先,無戒即無以言定慧,而佛法僧又將安所託哉。故曰法道能弘必大德僧伽之土,華嚴明法品云復次於去來今佛所說之法,所制之戒皆悉奉持,心不捨離,是故能合佛法僧種永不斷絕,須知奉行佛戒,即是紹三寶種,秉承戒法乃名為僧。為僧必具戒法,習學定慧,興隆三寶,則佛子受戒之心,即為佛門升堂入室之基。而世人對於僧伽之毁譽,亦視其戒行之全缺,與否。其戒行全者,則敬護之。其戒行缺者則厭棄之。因而戒法之輕重,已照然若揭,無所隱諱矣。孟子曰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換言之,人必自重,而人後重之,斯謂道在人弘人能弘道耳。 基隆月眉山靈泉寺,乃臺省有名古剎,善慧長老為開創鼻祖功績斐然,門下分燈數十處,緇素信仰者眾,可謂光被遐邇者也。今值其圓寂十週年紀念,住持德融長老,繼踵先志,重振家聲,擁護戒法,舉行傳戒事儀,以善慧長老為得戒和尚,邀光為秉宣戒法者,光愧德薄學疎,謬膺斯席,惟有竭誠謹將戒之止作持開遮等綱要釋之,梵語毘奈邯,此云調伏,謂調練三業,制伏過非。或云保解脫,依持戒法,保任解脫。或云別解脫,依持一戒有一戒之解脫。或云戒律,戒者戒其心,律者律其行,心為發號施令之主動,身為執行履踐之被動,所謂受戒在於心,搭衣表其相耳。且戒有止持、作持、止犯、作犯、止者先所禁制,不許之義。如反偷常,違法律,破戒條,毀教義,皆所不許曰止,即持戒。作者本所讚頌,應作之義,如孝父母,忠國家,敬師長,護教綱,斯所應作,曰作,即特戒。止犯者遇善不喜,好事中斷,曰止即犯戒。作犯者逢惡生歡,甘作歪事,曰作即犯戒,止持作犯,略義如此。更常認識戒之開遮,開者如過午不食,皮衣不著,然遇身有疾病,或遠行及作重事,或年老由寒,須例外應食應著,遮者如根大戒是所禁制,絕對不無疑,不害擬意。夫開遮有方便,但不得假借方便而自誤,慎之慎之。 受戒者,應繼續學習定慧,方能識是非,辨邪正,明逆順,即於戒之開遮,持犯,應作不應作,有所抉擇。如能戒法純熟,身心自獲安泰,達則雖兼善天下而不誤,窮則將獨善其身而不怠,不誤不怠,庶可漸進賢聖之域矣。 諸戒子等,皆宿植德本,善緣成熟,故得一時會集於此。雖有出家在家四眾不同,戒條輕重多少不等,而其同發心,同受戒,同立誓弘願,同達心地光明寶戒,大覺性妙境圓則一也。故曰事得理融,千差攝入而無礙,理隨事變一多緣起之無邊。 今則戒幢高豎,光榮三寶以恒春,慧燈杏燃,照耀四生而長明,葉葉流芳,燄燄相續,是有厚望於諸戒子,諸戒子勉之。 中華民國四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 臺中寶覺寺同戒錄序 佛教之戒律,猶國家之法律也。國家法律,在於建立社會秩序,保障人民安樂。佛教戒律,在於建立僧伽行為甚礎,保證心地解脫。梵語波羅提木叉,此云保解脫。謂能持戒律,保證不為煩惱所繫縛,而能得解脫,又云別解脫。謂能持一戒,即有一戒之解脫。是知戒律重在心,法律重在身,心防制在未然,身懲制在已然,二者相資,不可須臾離也。 戒條名目雖多,攝之不出三聚。三聚者何,一攝律儀戒,行住坐臥,一切律儀,無不攝之,沙彌儀,四分律屬之。二攝善法戒,所行之行,能攝身口意所作善法,及聞思修三慧,六度等法,三皈五戒等善法屬之。三攝眾生戒攝受一切眾生,廣行慈悲,與樂拔苦等事,梵網菩薩戒屬之。第一為自行之規範,第二為自行與化他之標準,第三為化他之表率。蓋於自行化他中,尤應衡量者,戒條之輕重焉。 昔之高僧大德,對於住持三寶者,其責之也重以周,曰,寧持戒而死,不犯戒而生,是以草繫鵝珠之風尚矣。 對於護持三寶者,其資之也輕以約,宋文帝,謂求那跋摩曰,孤愧身循國事,雖欲齋不殺,安可為法也。跋摩曰,帝王與匹夫所修當異。帝王者,正其出言發令,使人神恍和,則風雨順時,風雨順時,則萬物遂其所生也。以此持齋,齋亦至矣。以此不殺,德亦大矣。何必輟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乎。帝撫乃稱之曰,俗迷遠理,僧滯近教,若公之言,真可謂天下之達道,可以論天人之際矣。 張無盡曰,帝王公侯,有大恩德,陶鑄天下者,則可矣。士庶之家,春秋祭祀,用之以時者,尚可懺悔。圓顱方服者,承佛戒律,受人信施,而反例塵俗,飲酒食肉,非特取侮於人,而速戾於天,亦袈裟下,失人身,是為最苦,忍不念哉。 由是觀之,責之重以周者,故不怠。待之輕以約者使人樂為善。不怠,則住持三寶者,戒珠光輝。樂善。則護持三寶者,易於勇為。善哉古德對尊法護教,因人而異其輕重,其用心可云至矣。 佛遺教曰,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湼槃後,以戒為師。人能求受淨戒,即是紹三寶種,師資相績,增益壽算。故曰今演毘尼法,續僧伽命脈。 今臺中寶覺寺,智性長老等,擁護法城,啟建戒壇,集諸求戒者於一堂,邀光蒞寺秉宣戒法,令諸戒子,依佛教之戒律,而循國家之法律,以之立身處世,自行化他,表裡相資,誠為毘尼久住,正法永昌之朕兆。 昔何尚之曰,若有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傳此風教,遍於宇宙,則仁人百萬。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能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百刑息於國,其為元首者,則不治而坐致太平矣。顧言五戒之攻效,既如上述,之況受十戒,百戒及梵網大戒者乎。此其所以遵佛制之助國家,潛移默化,淨覺人心。厥功亦大矣,諸戒子勉之。 中華民國四十八年四月八日焦山智光。 何張蓮覺夫人八秩明辰紀念册序 夫有超人之智慧,能為先知先覺,始克拔世邁俗,有所建樹。其囿於世俗常情,不能種善因廣修福田,雖畢其生以富貴,以壽考,以至老死牅下,亦何異於芸芸眾生乎?何張蓮覺夫人者,一代坤儀,蜚聲香島,僑居者皆普蔭慈雲,萬家生佛,可謂富榮極盛矣!夫人生而福慧穎異,性天渾樸,不為俗情所囿,智足以辨是非,而有獨特之行;德足以拯災危,而多悲憫之願。黌序開莊嚴之淨土,明燈獲無盡之心傳。終為蓮苑生色,以善果植菩提矣!回溯民國初年間,夫人以其慧業善根,頓悟人生如夢幻泡影,「生亦苦,死亦苦,果何為乎?疑莫能決因遍游中國各大名勝、僧寺、勝跡,崇敬三寶,探求真理,而終歸於佛。復於港澳間設經壇以宣講佛法為倡,俾社會人士能以佛性覺知佛法,殆亦吾人求覺悟之學,以善因之獲」善果歟。因是不辭遠道,日惟延聘佛學講師於港澳間,公開講說者以為恒。時民國十八年,光亦以虛聲應邀主講壇者年餘,因得晋見夫人,並知其德與量。猶憶為其題名人紀念册,得有「人知西方淨,誰識東土蓮」之句,以示崇敬。嗣後夫人更宏其誓願,欲以香島化為香國,思所以建寶閥以垂永久,重慈航以秉修持。不惜殫心竭力,經之營之,歷有二十餘載,終於香港跑馬地,創設東蓮覺苑一所,為紹隆佛法僧之根盤。其所謂東蓮覺苑者,以有嘉耦曉生爵士助其成,故以東蓮二字命名,用念其締造之艱,蓋亦紀實也。該所落成後,尋又設覺苑董事會以昭大公而謀永久,並繼建寶覺中學,為收社會失學子女者重,而寶字實為夫人之母諱,乃用以報恩以崇孝道,此非僅一家之私,其所以為末俗人心化澆漓為敦厚者,洵無一非慈航也。他如創辦義學、夜學,以恤貧民,港澳各地所在多有,玆不縷述矣。雖然,微夫人肇其端,則無以觀厥成,不有繼之者,則何以弘其願以垂永遠。今夫人雖西歸極樂,而董事會諸公,及爵士曉生先生哲嗣克家,並長女等,更將夫人之德業發揚光大之。而其表姪女林楞真女土,負責主其事,兢兢業業,努力以赴,樹百年之大計度無量之眾生,斯誠夫人之遺澤慈蔭矣;第以香島為歐亞薈萃之區,舉世觀瞻所繫,因有夫人之正覺,始發為東土燦爛之花;得有覺苑之莊嚴,始復見西方琉璃之境。夫人以心作佛,無負此生,謂為無量壽,誰曰不宜。廼虛空有盡,大願無窮,滅度眾生,誠非易易。今吾佛弟子,生當斯世,凡能仰止夫人德量者,請以信、願、行,三法為宗,戒、定、慧。三攝為本。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同發為菩提心,俾能弘道而救劫,此又光所馨香頌禱者也。 民國四十三年冬月之吉,值夫人八秩明辰,謹綴斯語,以申頌祝! 五燈會元簡易集叙 五燈會元一書,乃禪宗寶典之結晶。初發心者觀之,皆以卷帙浩瀚,文詞繁蓐,不能引起興趣,無怪其望而却步也。玆選輯其中,簡便易明,饒有義味者,集成一册。以供讀者之鑽研,用能起其好樂同究的旨。夫禪宗,貴在直指人心,見自本性。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禪是佛心,教是佛語。又云,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通教不通宗,如蛇鑽竹筒,宗教二俱通,如日住虛空。蓋言內外一如,禪教並重,不可偏墜。圭峯云,佛說頓教漸教。禪開頓門漸門。二教二門,各相符契。豈比夫空守默之癡禪,但尋文之狂慧者也。然本因了南心而辨諸教,故懇情於心宗。又因辨諸教而辨修心,故虔誠於教義。教也者,諸佛菩薩所留之經論也。禪也者,諸善知識所述句偈也。斯言心與言行須互融,佛和祖之相承應並重也。裴休序云,諸宗門下,皆有達人,然各安所習,通少局多,故數十年來,師法益壞。以承禀為門戶,各自開張,以經論為干戈,互相攻擊。情隨函矢而遷變,法逐人我以高下。是非紛拏,莫能辨析。則向者世尊菩薩,諸方教宗,適足以起諍,後人增煩惱病,何利益之有。故圭峯大師,捧佛日而委曲互照,疑曀盡除。順佛心而橫亘大悲,窮劫蒙益。故涅槃經迦葉菩薩曰,諸佛有密語無密藏。世尊讚之曰,如來之言,開發顯露,清淨無翳,愚人不解,謂之秘藏。智者了達,則不名藏。此其證也。故王道興,則外戶不閉,而守在戎夷。佛道備,則諸法總持,而防在魔外。不當復執情攘臂於其間也。乃言禦外侮,固法城,是為宏護法道者之責任。此中所選,師資問答語句。無非附物顯理,藉事明心。要令學者,悟自心性,活活潑潑,圓滿融通。自由自在,無一點猶豫,無絲毫執礙。由是而立身處世做事,均能通權達變,當機立斷。不為理迷,不為事惑。猶如明鏡高懸,能照燭無遺類。亦似朗月在波心,能澄澈無垢障。且明此一真不變之本體,隨緣應付之妙用。其放之則彌六合,若大樹垂蔭,可以廣其福利矣。而卷之則退藏於密;如片月含暉,可以深其修養矣。如是則生生世世,在在處處,莫不皆由自心之斯從。以玆而輔助持誦禮念,愈覺精進靈通。著述講說,愈覺慧解圓澈。戒律開遮,愈覺嚴密周詳。在寂寞時,不覺其閑。處勞碌時,不覺其苦。由是鑽研寶典,進而窺其全豹,則昔之視為浩瀚秘奧者,將頓覺饒有義味,得其指歸矣。蓋禪之力用,即為定慧,定慧由於一心。故釋迦世尊所以直指人心,見性即成無上正覺者,旨在乎是。 觀音七期誌感並悼廖化平居士 臺北縣觀音山凌雲寺,在夏曆九月十三日至十九日這七天,啟建觀音法會,發起人有王寬震、王寬素、朱鏡宙、廖化平、釋覺淨等。並以王寬震為首。七期前數天,承蒙發起人的美意,接光至山主七,安單於法堂樓上。 其時各方擁護道場,雲集於觀音山的大德道友,已經不少,有浙江普陀佛頂山的慶規長老,本省獅頭山的如淨長老,新莊廻龍山寺團體清修女眾,內地旅臺的守成法師等不下數十人。 觀音法會的發起人能在今日發起觀音法會,是大悲心的流露,因為法會的原旨,不是為了自度,而是度人;不是為了自利,而是利他。發起人的宗,詳下修建疏文,疏文云: 「切念今之刼運,濁惡已極;否極泰來,古有明訓。大陸同胞,生則痛嬰萬苦,死則備受殘酷,自有歷史以來,其禍害未有如此之普遍而層出不窮者。雖曰魔焰熾盛,蓋亦吾人宿世同業之所牽引。弟子等,自來臺灣,尚得一隅之偏安,又寓清淨之山林,體念自他之業威,願向菩提;期存亡而兩利,旨歸極樂。由是邀約清淨禪侣,正信居士,就於山寺,在月之十三至十九曰,啟建觀音道場七永日,持誦普門聖號,及諸咒章,早晩功課,中午妙供,於中供天一堂,焰口一臺,所集種種功勳,專為回向大陸各地及臺灣等島諸同胞。生存者,免難消災,咸享安寧;死亡者,承斯善利,化往蓮邦。良以大士妙行,救苦救難,廣大靈驗,善應諸方,有求皆應,無感不通。伏願佛光普照,彌十方而永佈;慧日常明,並存亡以俱利。時和泰同,臻大有之慶;人壽年豐,悉唱昇平之歌。隨願所成,同圓種智,心欣嚮往,咸歸極樂。主七沙門智光,住持沙門覺淨,修齋三寶弟子王寬震等頓首具疏。」 我們從這疏文中看來,就知道愛人之心,唯有宗教徒表現得最為懇切,最為虔誠! 在法會的前一日,發生了一件是國家的損失也是佛教的損失的最不幸的消息,那就是發起人之一的廖化平居士在九月十二日這一天與世長辭了。 廖居士在對國家的功勳,自有歷史的記載,無庸我們來饒舌。我們只談他為佛教護法奔波的精神,也就夠人欽佩了。 廖居士做佛教的事,不為名,不為利,更不是為了虛榮讚嘆,他的這次辭世,固然是佛教的損失,但就他這次辭世的因緣,却也是殊勝希有。 是十二日的中午,細雨朦朦的落著,廖居士知道我已來山上,他特地趕來我住的樓上相談,他到了樓上禮佛以後,與眾頻頻點首,並與光互問平安,其時適覺淨住持領眾至觀音像前上供,光即刻移座窗下,廖居士亦隨我移動座位,甫將就座,他忽然打了一個寒噤,即連哈呵,身不自主,其學生陸世民在側,趨前扶特,他的面已白酵,呼吸已停,等到請山下西醫趕來,用聽筒探試,他的心臟都已停止了。 廖居士的往生,只在幾秒鐘間,往生時毫無痛苦,因他平日修淨土,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同時廖居士嚮應為七期之生因與助緣,結果七期在即,無病而終,七期中,大眾為之回向誦經,國防部為之忙辦善後,所以在廖居士個人講,他早遲皆不往生,正在各方高僧大德雲集一處啟建法會的時候,他撒手便去,了無掛礙,這豈不是真正解脫了麼。 智光這次主持觀音法會,和廖居士有這段因緣,真令人感慨系之。發起人等皆云此次因緣殊勝,生亡兩利,廖居士之告終,其因緣固為希有,但更足證明觀音七之因緣功德不可思議。至於法會期中,次第如法,燈花數度結蓮,發起人讚不絕口,真是皆大歡喜,特爰筆記之。 九月二十日寫於觀音山法樓 追念守培老老師 守老江蘇泰縣人,早歲參方,遇鎭江超岸寺圓覺老和尚,授以心印。厥後苦心孤詣,直究上乗,專探唯識、般若、淨土、戒律諸部,數十年如一日,其能清苦淡粕,冷靜自處,寡言緘默,潛心修持者,殆亦生有自來也。 乃德益日高,而請益者日益眾,莫不得其肯要,故各方請為講經說戒者,公亦隨緣應之,未嘗言勞,豈非沉潭月影,任意撮摩歟! 公善書法,下筆蒼老有力;精繪事,尤長於畫梅。所撰詩文、著作數十種,未嘗出以示人,而知之者亦甚尠。公不欲自彰其名,超脫庸眩,固為戒定慧之表現,實乃清風亮節有足多者。 蓋佛法宗綱,須先自己用一番工夫,然後從本人胸中流出,則應世度人,自無名不符實之虞。楞嚴經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殆言其宿植德本,因有此大心大力之作風。華嚴十迴向品云:「自於梵行不能清淨,不能令他而得清淨」,斯乃以身作則,謹言謹行之標榜。而公於斯二者,俱為獨到之,誠末際之僧寶也。 公之道香馥郁,遐邇俱聞,正宜與法門作大主宰,何期頓息緣事而入寂光,使水雲失其依止,令人天增其悽惶!願輪既轉他方,緬懷前哲,哀悼殊深!謹誌數語,以資紀念。 太虛大師七十冥誕 大師宿有自來,學貫古今,心融內外,真化不移,何妨出沒。其行願之廣大,悲智之親切,為吾儕之所應紀念,而繼績努力不可稍懈者也。 回溯師與光之因緣會遇。初由南京揚仁山老居士,創辦祇桓精舍,招收比丘十二名,居士十二名,時在清光緒三十四年秋,金山仁山法師,偕光就學精舍。翌年為宣統元年春,師亦就學精舍。此為最初相識之始。當時彼此皆為幼僧,焉知其各人將來之成就。仁山法師豪爽喜直言,師則誠默愛閑靜。光皆敬之重之,曾幾何時,精舍經費,日見支絀,故於宣統二年暑假期間,教務因亦停頓,各人均不能磬其所學。師因此往南海普陀山,閱大藏經,而光與仁山法師亦被選入江蘇僧立師範學校。從此星散,天各一方,聚晤無期,曷勝繫念。 民國元年,師與仁山法師,創立佛教協進會於金山寺,預作僧伽之進展。時光在泰縣佛教僧儒釋初高兩等小學任校長,故未能參加協會。而協會亦不久因經費缺乏,宣告中止。此時師覺求諸人,不能自由自在,曷若求諸已,得箇根本解脫。於是師往普陀山掩關,仁山法師往楊州高旻寺參禪,光亦辭小學而往滬上華嚴大學。 民國六年秋,光至常州天甯寺習禪,師以所編之覺社叢書季刊見寄。始知師之慧光流露,照耀寰宇。此正維摩經云,以不見相而見也。 民國九年秋,武昌佛學院成立,師任院長,函光往鄂助教,適光掩關於泰縣北山寺,知武昌佛學院為佛教最高學府,僧材寶藏,師為大冶爐鞴,鍛鍊人材,作推行佛化之先鋒,而光不能追隨其後,以盡棉薄,曷深於悒。 民國十三年夏,泰縣光孝寺常惺法師,請師蒞泰講維摩經,時間僅三星期,而潮音獅吼,法雨普滋,妙辯無碍,蘇北社會人心為之淨化不少。當時師欲往歐西佈教,慮海潮音月刊,或有中斷之虞,時有王誠普居士,初聞法音,深受薰淘,毅然以負責按期出刊為已任,可見師感化之偉大,誠有不可思議者矣。 民國二十四年春,光創焦山佛學院,秋初會同仁山雪松等請師蒞鎭江伯先公園,講演七日,不惟當地僧伽對師推崇備至,而地方社會人士亦覺師之學問淵博,不同凡響,此乃實至名歸,有以致之。 民國三十五年夏,師舉辧全國佛教僧伽會務訓練班,欲借焦山定慧寺為基礎,光則竭盡棉力以助其成,師在焦小駐,終日聚談,不僅士別三日,刮目相看,而人事推遷,亦不盡滄桑之感。 民國三十六年三月十七日師竟寂然長逝於上海玉佛寺。嗚呼人事無常,生命在呼吸間,釋尊言之詳矣。惟師之畢生努力,為法為人,從未稍懈,可謂行願常存,悲智永在矣。佛言: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入滅後,以經律為師。今師雖去世,而有著作等身(太虛大師全書)足可仰見其悲智常存。師之足跡遍環區(太虛大師環遊記)亦徵其行願永在。總之師之典型存在,即師真化榜檬未嘗須臾離也。 吾儕今日之所紀念者,感師之能扭轉佛教之關捩,所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也,此種體用兼舉,理事双彰,誠為難能可貴。又感師之座卞,諸大緇素弟子,仍以師之努力而繼績努力不稍懈。殆亦僧伽教育中興之日,淨化人心之時,將不久必能復見於今日,則師在常寂光中,蓮臺座上,見其行願重重,悲智叠叠,此土他方,咸放光明,同演法音,亦當莞爾而笑矣。 常惺法師二十週年紀念 法身常住,與天地同悠久,色身隨緣,順死生而去來。去來繫之以願力,則非隨業以飄沉,死生秉之以悲心,則是為度生而去來,此之為出家之雄者也。 常惺法師者,住世四十有三,而其建立宏法利生事業者過半。知其為乘大願力,行大悲心,擁護法城,隨方設化而來,故獅座之所之,親教得益,發菩提心者,不知其幾何人,是則師其出家之雄乎。 民國三年秋,月霞老法師,創華嚴大學於滬上愛灑園,師負笈來學,與余單次相隣,故得課餘之暇,相與論佛法之典衰,僧伽之隆替,由斯彼此之志愈契,而交誼愈深焉。未幾學校以故遷杭州,師追隨不捨,誓探華嚴教海,以為自行化他之基礙。 民國六年秋,余偕亭與師三人,同至常州天甯寺,究心禪觀,以杜鑽網孔竹筒之譏。七年春遐山法師,應焦山講楞嚴經,約余三人為助講,經畢,靄亭為夾山竹林寺記莂,余仍回天寧,師則詣四明觀宗寺,從諦閑老法師,習天臺教觀。於各宗學理頗為涉獵,博綜羣籍,貫通性相,而總匯賢首宗範,由是慨然有昌明佛法為己任。 民國八年,常熟破山與福寺辦學,請長教務,凡諸規制,擘劃為多。九年秋,安慶馬莂平廳長,及迎江寺竺庵長老,聘主辦佛學校。學侶雲集,成績斐然。斯年冬,余掩關泰縣北山寺。恰值光孝寺多故,住持託余介紹師到泰記莂,於是外侮之風遂息。 民國十三年夏,迎太虛法師至寺講維摩經,士女皈依者,數以千計,誠極一時之盛,蘇北佛法為之一振者,胥出師之謀劃。 十四年夏,受廈門南普陀之請,創閩南佛學院,規模宏大,稱為華南最高學府。 民國十六年夏,受雲南王竹邨總長請,赴昆明說法,四眾響風皈依者數千人。當時滇省不靖,乃復組救護隊,親歷烽火,拯救無算。 民國十八年春,在滬南園簡氏故廬,參加修密,並講顯宗。繼而杭州招慶寺,僧講習所成立,迎師長教務。次年北平柏林寺,台源和尚,請師主辦柏林佛學研究社,並編有佛教評論月刊。暑期講經會,達半月之久。復與朱子橋將軍等同禮五臺,所過之處,隨宜開示,無不獲益。 民國二十年,主持光孝寺。值蘇北水災,助政府設收容所,收容難民千餘,盡瘁賑濟。光孝寺,亦值荒歉,虧乏之餘,力任艱鉅。仍設學校,不忘僧教育。 民國二十二年秋,宏傳戒法,頓使光孝寺呈中興之象。聞風歸佛者,數以千計。海陵信佛人士,至今欽慕弗衰。 民國二十四年,任中國佛教會秘書長,凡各省分會,有質疑諮謀者,師從容處理無不當,而辯才之敏捷,辭令之圓融,尤令人推服不已,故緇素志者,咸以整理僧制,復興佛教相屬望。 民國二十六年冬,師得肺疾,略血時見,翌年夏,復延及肝臟,至冬忽感劇。竟於農曆十一月二十四日長逝矣。回憶師之畢生心願,為法為人,未嘗一曰稍懈,而足跡所遍,四眾欽仰,所遺著作業由法系門人曇光彙集編印,殆所謂行願常存,悲智永在歟。 今歲農曆十一月廿四日為師二十週年紀念。佛言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入滅後,以經律為師,今師雖去世,其遺範典型,是資矜式。而師之座下諸大緇素門人,又能繼其遺志,同演清音,殆亦大法復見於今,師於常寂光中,蓮臺座上,亦必莞爾而笑矣。光不學無文,曷足以彰法範,僅捃數言以誌紀念。 題天目山人書金剛經 金剛般若何指乎?曰;金剛喻金之剛,最堅固,能破一切障碍也。然則又何者如金剛乎?曰:吾人現前一念之真心,亘古今而不磨,歷凡聖而不滅,善、惡、苦、樂依之升沉,進退由之。在日用而不覺,求之不得,棄之不能,釋尊為立其名般若,廣行布度之施,而六塵境界,名為住心。善化四生,而不見能所相,名為淨心,斯為般若之體用焉。今天目山人,居然能書此經,豈非悟金剛般若之要妙乎!不然何橫、豎、點、撇、擦之用筆,前後一貫,大、小、肥、瘦有若此之均勻乎?蓋書經不為字句行間轉,故能轉得字句行間,由此讀經,可明金剛般若矣!故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章嘉大師象贊 靈山付屬,乘願度生,十有九度,示現弗停。慈悲廣運,純粹以精,牖民覺世,演教傳經。行符六度,道啟三乘,萬流鏡仰,四眾欽承。化緣暫息,明德惟馨,載瞻遺像,永念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