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三十要則講話》 成一和尚 簡介 成一和尚,字覺因,號成一,別號壽民,生於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二月二十八日),祖籍江蘇泰縣人,俗姓王,名汝康。受光孝律寺法,號聞虛,字瑞定。十五歲,因病未能升學,感悟人生多苦,遂投縣屬觀音禪寺,隨春遠和尚出家。三年後,入泰縣光孝佛學院就讀。民國二十九年,受具足戒於寶華山隆昌寺妙柔和尚。三十一年考取上海中醫學院。畢業後,於上海玉佛寺創辦佛教施診所,以醫術濟世。 民國三十七年渡海來臺。建議並助其業師張少齊居士,創辦覺世圖書社,流通佛經,四十一年隨師祖南亭和尚於臺北市創立華嚴蓮社。隨後受聘出任頭城念佛會會長、並當選宜蘭縣佛教會會長,主編覺世旬刊,五十三年於桃園大溪,創建僑愛佛教講堂,宣講《淨土三經》,皈依成師座下者千數以上。出席世界佛教僧伽大會、世界佛教學術會議、國際中醫學會議、中國哲學會議等。六十一年繼南亭和尚出任蓮社第三任住持。改建華嚴蓮社平房為五層連地下室六層大樓。七十一年南公圓寂,師繼續華嚴經講座,為佛學院學僧,講解自〈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普賢行品〉、〈如來出現品〉、〈離世間品〉、〈入法界品〉、〈十地品〉等,又於所屬分支道場僑愛佛教講堂、美國華嚴蓮社宣講〈淨行品〉、〈普賢行願品〉、《華嚴發願文》、《華嚴綸貫》、《三聖圓融觀》等。每於華嚴共修會中,為信眾開示經文大意;師除弘法之外,並從事教育、文化、醫藥學術研究,參與智光商工建校、(一九七五年)創辦華嚴專宗學院、領導中國藥用植物學會、中國宗教徒協會、倡立世界宗教徒協會、中華民國宗教教育協會等事業。曾於七十四年五月,榮獲美國東方大學頒贈名譽哲學博士學位,受聘出任文化大學佛學研究所副所長,智光商工學校董事長、華嚴蓮社董事長、華嚴專宗學院院長、佛學研究所所長、現任萬行雜誌發行人、大溪僑愛佛教講堂董事長、美國米爾必達市華嚴蓮社董事長等職。民國八十二年十月十六日舉行傳法典禮,受法弟子十五人,為千華第三十八世,光孝寺第十八代傳人。又於八十三年十月十四日將住持一職交其弟子賢度法師擔任,自則禁足靜修及專心寫作,著有《慧日集》三冊、《為什麼要念佛》、《環島弘法日記》、《出家三十要則講話》、《勸發菩提心文講話》、《華嚴文選》、《成一文集》、《成一法語集》、《淨土法門集》、《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講記》、《彌勒淨土法門集》、《華嚴佛七開示錄》、《華嚴發願文講記》、《藥師佛七開示錄》、《華嚴經品會大意淺釋》、《華嚴綸貫略釋》等書。民國八十五年於浙江奉化,溪口雪竇寺彌勒佛像前,發願大力倡導彌勒淨土法門,建設人間淨土,拯救娑婆眾生為志願。為完成先師祖南公遺志,結合台北華嚴蓮社、僑愛佛教講堂、美國華嚴蓮社之力量,自七十九年至八十五年十一月二日間,將祖庭泰州光孝律寺進行修復,已成山門、天王、最吉祥殿三大主建築及部份廂房! 另於八十四年至八十六年十月二十五日,完成海安營溪觀音禪寺其披剃常住之復建工作。八十四年八月成立「華嚴經疏鈔新修會」,集合華嚴專宗研究所之畢業生,進行整編工作,使華嚴祖師所遺留下來的智慧財産,能以現代語文方式,重新出版問世,方便學子。目前成師如體力許可,時間方便,仍在自己道場或自己弟子道場,方便結緣。弘彌勒淨土法門,以建立人間淨土為願志。 ○祖師訓誨出家三十要則 出家要真參禪。參透未生以前。一日凡軀脫落。靈光普蔭人天。 出家要勤念佛。念念要生彼國。念到不念而念。彌陀不從他得。 出家要虔禮佛。消盡平生罪業。趙州二王供養。便是這個法則。 出家要持戒行。戒是佛祖正令。受戒不守毘尼。徒勞喪身失命。 出家要去聽教。不然開口亂道。胸中半字不留。佛祖開顏頷笑。 出家要常念經。惟誠報答四恩。信口念出・字。自成大藏全文。 出家要敬師長。隨力隨時供養。百孝不如一順。不可回頭倔強。 出家要學老誠。第一不可誇能。猖狂硬氣粗疎。神人一見生瞋。 出家要教徒弟。不可隨他遊戲。諄諄教養成人。好作佛門大器。 出家要除懶惰。凡事向前去做。你若避懶偷安。人神那得衛護。 出家要學定力。直把私心盡絕。單單提個話頭。自然萬緣俱息。 出家要近善人。死心蹋地相親。學些好樣在肚。自然脫俗離塵。 出家要離惡友。一惡般般出醜。王法不怕惡人。惡人披伽帶杻。 出家要輕財物。不可千方百計。一口氣若不來。一文拿他不去。 出家要甘淡泊。自古三常不足。莫嫌淡飯黃虀。古人纓絡炊粥。 出家要斷煩惱。一了千百俱了。終朝煩煩惱惱。驢年那得悟道。 出家要明因果。粒粒施主辛苦。吃了若不修行。做牛做馬還補。 出家要和大眾。慎勿互相爭鬨。聚頭說是說非。空把光陰來送。 出家要吃些虧。又要帶三分呆。心似寒灰枯木。是非從何處來。 出家要常知足。莫管衣衫淡泊。若想他人財物。不顧自己福薄。 出家要顧常住。一針一草勿棄。隨心恣意侵損。伽藍與你算計。 出家要趁少年。諸般要去向前。當此膂力強健。耕轉祖業田園。 出家要起得早。遲了修行不了。明朝又有明朝。明朝壽命難保。 出家要口謹默。不可多嘴饒舌。若然惹是招非。地獄少你不得。 出家要立主意。務使頓明心地。妄為顛倒攀緣。阿鼻誰人可替。 出家要忍人辱。忍辱天下和睦。此章佛祖真傳。忍辱少罪多福。 出家要遠俗家。俗家人事如蔴。杜絶塵緣煩擾。自然別有生涯。 出家要斷妄心。妄心好事難成。若依妄心行事。必有禍患臨身。 出家要達道理。切切只盡自己。謙和每讓三分。相見人人歡喜。 出家要信佛法。三藏一口呑卻。方知源遠流長。可接佛祖一脈。 出家三十要則講話再版自序 出家這一名詞,大家都知道,它是指那脫離自己家庭,進入寺院去當和尚的意思。這種制度,始於印度,印度梵文把出家叫做波吠儞野(ARANYNKA),譯意是出離在家之生活,修沙門(勤息)之淨行也。 出家應具備幾項條件?第一,要得到父母的許可,父母不聽許,不得出家。維摩經弟子品曰:「我聽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第二,要發菩提(覺道)心,方可出家,菩提心者,覺悟聖道之心也。不發心等於沒有目的的,所以不能出家。維摩經方便品曰:「維摩詰言,然汝等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此意謂發了菩提心,就是出家,不一定要具形式。或曰:修學佛道,何以一定要出家?釋氏要覽引毘婆沙論云:「家者,是煩惱因緣;夫出家者,為滅垢累,故宜遠離世俗也。」出家必堅誓願,乃能有成,普曜經云:「釋迦如來,初欲出家,而發四願:一、願濟眾生困厄,二、願除眾生惑障,三、願斷眾生邪見,四、願度眾生苦輪。」佛陀出家實具無比之大悲心,非為自求也。然則出家功德,又如何耶?出家功德經云:「佛聞鞞羅羨那王子之音樂,證彼七日命終,使阿難勸其一日一夜出家。王子命終之後,七返生於六欲天,二十生中不墮惡道,進修佛法,當得辟支佛果。」 鞞羅羨那王子,是釋迦世尊俗家的堂弟,為愍其墮落,所以才要阿難尊者去勸他作一日一夜的出家,因為出家儀式中,首先要發菩提心,皈依三寶,然後秉持淨戒,依法修行,時間雖短暫,但一念至誠,懺悔、發願、受戒。功德足以滅罪增福,成就善根。二十生中不墮惡道,並非難事。因為王子已經秉受三皈具戒,深植出世善根,下世轉生人天,當能常遇善緣,而培修福慧,其道業增進,煩惱不興,遠離俗緣,進升聖階,所以不但不落惡道,而且「當得辟支佛(獨覺)果」,若再回小向大,發菩提心,修出離道,則大覺佛果,必然成就。由此看來,徑山禪師稱「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是有其理論根據的! 根據以上佛經、祖語的提示,出家功德誠然不可思議,然而要怎樣才能修好這「了生脫死,轉凡成聖」的大功德事呢?我以為既然發心出家,就要堅定志願,發菩提心。讀經以長智慧,持戒以淨三業,禮佛以懺悔業障,靜坐以停息妄心,念佛以求增福德。少作世俗攀緣,多辦弘法事業,一切依法修行,杜絕貪圖名聞,常懷慚愧之心,時存報恩之想。如能做到這幾點,出家功德一定完成。此我個人淺見,再看看古人怎麼說,蓮池大師雲棲崇行錄云:「出家容易守規難,信願全無總是閒,淨戒不持空費力,不遇明師也徒然。修行容易遇師難,盲修瞎鍊總是閒,自作聰明空費力,不成道果也徒然。學道容易悟道難,不下功夫總是閒,能信不行空費力,空空論說也徒然。」這三首偈,指出了確定出家、修行、學道的要旨。行者不妨參考,可知我言非妄也。 時丁末運,法弱魔強,求一個胸懷正念,不慕虛榮的真修行人,殊為不易。因此我在七十四年開春間,雜事稍閒,迺在陪同學過堂吃飯時,選朝暮課誦附文——「祖師訓誨出家三十要則」一篇,作為開示題材,希望以古德的出家經驗訓示,作為各人修學準則。從三月十日開講,到四月十九日講完。有同學圓識者,他將我的講話做了錄音,並加整理,送萬行雜誌發表,各方反應不錯,到七十八年應諸方要求,經高明道居士發心整理付梓,諸家寺院、學院,紛紛函索,不久即贈送一空,今賢度法師印行萬行叢書,求予再版流通,並要我寫篇序文,以為介紹,我覺得目前寶島佛教空前繁榮,佛書出版品琳瑯滿目,但偏重理論發揮,獨少實修言論之提倡,既然大家認為本書尚有再版價值,不妨印出結緣。因乃尋出一些佛言祖語,著之卷首,以增加讀者信心,就把它當作序文,也無不可。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夏曆正月二十日成一脫稿於華嚴蓮社退居寮 過堂開示——出家三十要則講話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日 現在因為我把住持的責任交給了別人,可以不參加世俗的應酬雜事,所以有時間和大家過堂吃飯,講講佛法。古代祖師曾為我們出家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注意的修學事項,訂出三十條要則,每一條為一偈,希望新學比丘注意研習。若能依之而行,於道學進修,定當有所助益。所以我想,就以它做題材,來和大家做一番研討。他那—— 第一偈偈文:「出家要真參禪,參透未生以前。一日凡軀脫落,靈光普蔭人天。」 古代的佛教叢林,大抵以禪宗為最普遍,所以禪門的祖師開導學人第一要則,就是參禪。我們平時早課以後的靜坐,也就是練習參禪。其實參禪一法,不只限於坐下來參,會參的人,觸事都是禪機。所謂:「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參禪要下真功夫,不要裝模作樣。真參禪,時時刻刻都在參,所謂佛身遍滿於法界。遮那如來以法界為身,一切處、一切時都能見到如來法身。所以古代學者問祖師:「什麼是西來意?」也就是:什麼是禪?祖師說:「靜心觀察意。」人能靜下心來觀察禪意,方是真參禪。 什麼叫做「參透未生以前」呢?這是過去祖師很切實的一個參法。怎麼參呢?心沒地方擱、不會參的人坐下來,就會打妄想。祖師指導我們參:「父母未生我以前,我是什麼東西?」這話頭是個引發禪機的楔子,拿它來做禪機悟達的誘導工具,但是沒辦法作出具體的答案,只能抱住這句話頭一直參下去。父母未生以前,我是什麼???參到有那麼一天,「凡軀脫落」,就是悟道時刻。脫落是一個譬喻,譬如裝水的水桶,一旦底板脫落了,嘩啦一聲,水就流出來。禪門形容人開悟,就叫「桶底脫落」。 凡軀脫落,即是將我執忘去,我與萬物融為一體,乃至萬物與我俱不存在,只有一片空明。桶底脫落,就表示通了,悟了,明白了。這時見到了光明,自性心體就顯現了。有了如此的成就,便有資格登大寶座,說法度人,叫做「普蔭人天」。 現在想坐大道場的人很多,而能說法度人的人很少,因而使今日佛教成為虛有其表的現象。所以我希望我們同學,在沒有說法度人的本事以前,先不要忙著去坐大道場,這是對我們非常重要的提示。如果每個出家人都知道,怎樣來修行,怎樣才能夠說法度眾,那麼自然而然地會遇到增上緣,道場也就不難成立了。願各位多向這些地方用心,求取智慧增長,福德增長,使我們心靈的智慧之光,能夠普蔭人天。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日 第二偈偈文:「出家要勤念佛,念念要生彼國,念到不念而念,彌陀不從他得。」 禪師修行是用自力、直截了當的方法。能用禪功的人,比較容易開悟,所以中國佛教徒一開始,就注重修禪。達摩大師東來以後,他特別推行所謂「禪宗」。到了六祖慧能大師以後,整個的中國佛教,幾乎全被禪宗所掩蓋了。 禪宗修行的方法很簡單,不過,不會修的人也將耽誤一生。所以第一要則說,要能夠參到父母未生以前,要能參到凡軀脫落,才能夠靈光普蔭人天,自利、利他。這種法門不是一般人所能修行的,所以在東晉時代的慧遠大師,特別提倡淨土念佛法門。他集合當時的名流、高士,劉遺民等一百二十三人,在江西盧山結社念佛。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為目的,世人稱之為「淨土宗」。遠公法師因為專修淨土念佛法門,所以三十年從不下山,以防浪費光陰,散亂心意。 開學的時候,我曾說過:「我們做學問,要能夠死心蹋地。」念佛修行更要死心蹋地勤念才行。我們想想看,三十年不下山,是個什麼樣的功夫。所以祖師開示我們出家第二條要則是:「出家要勤念佛,念念要生彼國,念到不念而念,彌陀不從他得。」一個出家人,以修行、了生死為第一件大事。最好是能參禪,所以參禪放在第一。不能參禪,就念佛,故念佛放在第二。這並不是法門有高低,而是眾生根機有利鈍。根基利的,會運用禪法,當然以修禪為捷徑。不能參禪,不要緊,我們可以念佛。可是念佛也不能隨隨便便念。念佛有三要件:第一、要有信心。這是個他力法門,必須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念佛一定會生極樂世界,相信念佛成功了,西方三聖就會來接引我們。第二、要發切願。必須時時願生彼國。念佛需勤念,不只是上殿時念,下殿就不念;不是想起來時就念,不想起來時就忘了佛。要時時刻刻地念,達成一心不亂的功夫。所謂時時願生彼國。時時念佛,就是希望能生極樂世界。世間任何榮耀的事情都不稀奇,唯一的期望就是能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念佛行者,要把念佛、布施等正行和助行,通通回向極樂世界,這就是切願。第三、是要力行。楞嚴經上說:「如子憶母。」譬如嬰兒未能自立,一旦失去了母親,就會哭叫。我們念佛也就和嬰兒念母親一樣,時刻不離。楞嚴經又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們念佛時要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收攝入一心。耳不亂聽,眼不亂視,口不亂言,心不亂想,身不亂動,舌不貪味,將之收歸一心,所以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使現前的一念心中,沒有絲毫的妄想,唯有一句佛號,心念清淨,使它一剎那、一剎那接上來的都是清淨心。如此繼續向前念下去,念到不念而念,不要作意地念。但能念到心不離佛,佛不離心,也就差不多成功了。 有念而念是什麼?即是想到念才念,或是有目的而念。不念而念,是時時刻刻都在念,心不離佛,佛不離心。這種功夫,我們要多學習,方能成功。在抗戰時期,我的先太師公智光老和尚避難到泰城光孝寺去住。剛好我和妙然法師等幾位同學都在那裡。老人家給我們同學成立福田工讀社,白天給我們上課,一方面又帶領我們織布、種菜,提倡生產報國。在織布的時候,他時常提醒我們「阿彌陀佛忘了沒有?」經老人家這樣一提,我們大家立刻就念起佛來。工作時,大家就這樣念佛,沒有任何妄想。種菜時,也是一樣,老人家常常提起:「阿彌陀佛念了沒有?」自從那時候起,我走路時念佛,坐上車也念佛。要念到不念而念,阿彌陀佛就是我心。所以說:「彌陀不從他得」,那即是証得自性彌陀。中峰國師說:「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我們能將自性彌陀念成功了,就叫做一心不亂,能夠念到一心不亂,眼前就是西方。這種功夫是最現實的。只要能記住,時時刻刻不要忘記念佛。從這開始,時時刻刻地發願,堅定信心,我想信,絕對有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見阿彌陀佛,證無生忍。這是祖師開示我們修行的第二要則。希望大家把握祖訓,老實念佛,直到成功,才不辜負我們出家本願。我們大家來試試看吧!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二日 第三偈偈文:「出家要虔禮佛,消盡平生罪業。趙州二王供養,便是這個法則。」 禮佛就是拜佛。律藏說,真正如法地禮佛,可以得到三十六種佛的利益,最大的利益就是消除我們的慢心。慢心是六根本煩惱之一。所謂貪、瞋、癡、慢、疑、邪見。六大根本煩惱,慢居第四,昨晩我們講過,一個有慢心的人不能接受別人的指導,就不能進步。不能進步,也就不能成功。所以慢心是學佛最大的障礙。 消除慢心,要在平常培養我們的謙德。人能謙虛,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培養謙德,掃除慢心,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禮佛做起。我們如何地自大,只要一見到佛像,總會覺得,自己渺小。一個狂妄自大的人,一到莊嚴肅穆的佛殿,看到了巍巍堂堂的佛身,自然產生慚愧心,慢心無形中就消失了。這是只僅於看到佛像而已。假如再進一步來禮佛,那麼便可將慢心消除盡淨。因為我們在瞧不起別人時,怎麼會對他敬禮呢?更何況是誠心誠意地五體投地來頂禮呢?現在面對莊嚴、偉大的佛像,恭敬之心油然而生,所以我對佛像敬禮。當五體投地地拜下去時,那麼心理極端誠懇。所謂誠則明矣。誠明在心,我慢自然不復存在了。 禮佛要虔。「虔」就是虔誠,禮佛不虔誠,就難得感應。佛經將禮佛一法分為七種。這七種拜佛方式,是從禮佛者心理上區別的。最好的一種禮法是:我們在拜大悲懺的時候所觀想的那首偈:「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釋迦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釋迦前,頭面接足歸命禮。」能禮佛的人,所禮的佛像,都是緣生而無性的,所以說是性空寂。既然是空寂無相,所以能禮、所禮感應道交,稱法性而交融。能禮者的自體性和佛的自體性就能如感斯應。感應,要在這能、所禮雙方面,都體會到那不是真實的,而是假相、假名,才是真正的感應。所以當一拜佛拜下去的時候,就觀想到佛身遍滿法界,我身亦遍滿法界。如善財童子進入彌勒樓閣,頂禮彌勒菩薩時,彌勒菩薩身遍法界,善財童子禮拜的身形同樣地也遍滿法界。有一尊彌勒菩薩,就有一位善財童子。這稱為稱性融遍。如此的禮法,就可得到不可思議的感應。此為最上乘的禮佛。另外有一種禮法是:看到別人禮佛,我不禮佛,不好意思,於是跟著禮。這叫敷衍禮。還有一種最不好的是我慢禮。他是心不甘、情不願地去佛殿禮佛。那種禮佛真沒意思,更談不上功德。 總之,禮佛之時,心不存任何要求、期望。有要求、有期望的禮佛,不但不實際,而且功德亦將打折扣。真實禮佛是禮自性佛。藉外在莊嚴的佛像,引發吾人的自性佛。這是禮佛必須有的觀念。 禮佛消盡平生罪業,是禮佛最大的利益。因為禮佛具有懺悔之意。藉禮佛的功德,懺除平生罪業,故此種功德不可思議。譬如趙州從諗禪師,是中國佛教禪宗當中一位虔誠禮佛的典型人物。因為他一生虔誠禮佛,所以他活到八十多歲,還在遊方參學,受到當時兩位帝王(唐僖宗、昭宗)的恭敬供養。他得到如此不凡的際遇,全是由於虔誠禮佛的功德而感得。所以祖師說:「出家要虔禮佛,消盡平生罪業,趙州二王供養,便是這個法則。」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三日 第四偈偈文:「出家要持戒行,戒是佛祖正令,受戒不守毘尼,徒勞喪身失命。」 我們出家學佛,以戒、定、慧三無漏學為基礎,而上求、下化,續佛慧命。「戒」是三學之首,為出世智之修行法要。「戒」有三種。一者,遺教經所說的波羅提木叉,中文譯為「別解脫」。別是各別,持一條戒,就得一條戒的解脫。二者,毘尼或鼻奈耶,中譯為「律」、或稱戒律。律為僧團共同生活的約法,如同國家的法律。國家的法律是人民共同生活的約法。三者,屍羅,中譯為「戒」。戒具有禁止的意思。止稱為止持,同時還有作持。止時,即不可做,故說:「諸惡莫作。」作持,則是應該作,即是「眾善奉行」。譬如在所住的地方四十里內有法師講經,而不前往聽講,那就犯戒了。應該做不忘做,這就是作持。 止,我們曉得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不捉持金銀生像寶物、不著香花鬉、不歌舞唱伎或故往觀聽,不非時食、不坐高廣大床等。止持具有不應作的意思,就是止息一切妨害身心的行為。凡是妨害我們修道的一切罪業,都要止息下來。作,是幫助道業成長的運作。凡能幫助我們修行成功的一切善業,都要量力運作起來。所以出家第四要則,要我們修持戒行。「持」是受了戒以後,堅持不懈的意思。 出家修道,如照律藏的規定,五夏以前(即出家後五年內)需要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准聽教、參禪。可見佛的出家制度,對於戒的重視。現在台灣佛教界,就是這一方面欠缺,沒有地方可讓人修持五年的戒法,也沒有人肯依律虔修,研究戒法,所以受戒者雖然很多,可是持戒的人卻很少。因為在短短一個月的戒期中,時間又都消耗在教演禮儀上,真正講戒的時間不多,而且講的時候,新戒子不一定聽得懂。因此佛讓我們以五年時間,專心研究戒律。對戒學有了真正認識的基礎,然後再去聽教,研究教理。或者參禪,切實地修行。這是出家修學的步驟。如此將無始以來煩惱習氣斷除,把我們的僧格培養起來。經歷此種過程,就不會轉變當初出家的發心意志,一舉一動也就沒有那些俗氣。所以持戒對出家修行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出家修行為何一定要持戒呢?因為戒是佛陀的正令、佛教的命脈。所謂有戒住,正法方能久住。佛陀創教,歷代高僧、祖師傳教,就靠這個命脈在維持。在佛陀將入滅時,一些尚未證果的比丘,如阿難尊者等,只知道傷心痛哭。有德行長者之稱的大迦葉尊者,勸導阿難尊者說:「你跟隨佛陀最久。現在不是哭的時候,該趁佛陀未入滅之前,去請教幾個問題!」阿難尊者擦乾了眼淚,照著迦葉尊者的指示去請教佛陀。第一、佛住世時,依佛而住;佛滅度後,依誰而住?第二、佛在世時,大家以佛為師,佛入滅後,該以誰為師?第三、佛滅度以後,要集結佛陀遺教經典時,經首第一句話安什麼詞句?第四、僧團裡有些不守規矩的惡性比丘(六群比丘),如何對付?阿難就請教了這四個問題。佛陀回答這些問題說:「一、依四念處而住。二、以戒為師。」佛滅後佛弟子能遵守戒律,就如佛在世一樣。第三個問題的答案是:「經首安『如是我聞』四字。」所以佛教每部經首都是「如是我聞」。第四個問題,有關對付惡性比丘,則採取「默擯」方式。對治壞人,如果不理他,他便沒有辦法了。佛陀回答了這些問題之後,大家就較安心了。以戒為師,戒法能行,就和佛在世一樣。故說,戒是佛陀正令。 「受戒不守毘尼,徒勞喪身失命」:受了戒之後,要能持戒。所謂受戒容易,持戒難。「持」,長時間的執持。假如受戒,不能嚴持戒律,那麼雖然出家又受戒,只是空勞一番,空忙一團。不僅徒勞,還會因持戒不如法而徒然喪身失命,更不要妄想證得法身慧命了。因為我們出家人,所謂「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受十方施主的供養,若不能持戒修行,那是要負因果責任的。所謂「三心未了,滴水難消。」戒經又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不能了道,披毛戴角還。」這是接受施主供養而不能持戒修行的嚴重果報。因此,祖師將持戒列為出家的第四條要則。今天我將它說出,讓大家曉得戒法的重要。戒法是維繫佛法的正令,它延續佛陀的法身慧命,所以聖嚴法師說:「三歸、五戒是通往人天的護照。」它能保持我們的人身不失。希望大家重視這個問題。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四日 第五偈偈文:「出家要去聽教,不然開口亂道。胸中半字不留,佛祖開顏頷笑。」 聽教、參禪,是出家修學必要的歷程。在前面我已講過,古來出家人習慣上,在五夏以前要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許聽教、參禪。專精戒律,是要學習一切有關出家生活的威儀規範,必須把它學習透澈,將身心上所有的俗氣、習氣都磨掉,將道氣培養起來,一舉一動才像個出家人。然後進一步去受戒、聽教、參禪,這是進入出家生活的正規教育。教不聽,不能明理;禪不參,不能悟道。時下台灣地區的環境,出家人很少能夠循這種正規教育來修學。因此現在的出家人,不但內心很少能悟道明理,就是外在的威儀教相也談不上。走沒有走相,坐沒有坐姿,僧袋一背,中掛一穿,滿街跑。這在世俗人的心目中,如何對僧寶產生恭敬心呢?也許你們並不注意這些問題,我常常在街頭看到。這些不注重威儀的出家人使我感到很痛心!我們到泰國去看看。泰國的出家人滿街可見,可是他們很注重威儀,他們的衣著是一樣的,不會穿短衫,一定披他們的南傳袈裟,不背僧袋,僧袋定是掛在左手肘彎上。他們能保持這樣的威儀,所以普遍受人恭敬。 在求學時期,佛學院是我們佛教僧侶唯一接受教育的機會。可是現在復興基地上,有幾所佛學院能注重到學生的威儀呢?我不知道。但是我們過去受的是這樣的教育,我也覺得,唯有如此,在僧團中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僧才,在外相上才能莊嚴起佛教的形象。所以我一再要求同學們,不背僧袋。不過,有少數的同學陽奉陰違,在這裡不背,但一出華嚴蓮社就背起來了。這不好,這表示不能接受我的教育。因為他們也許認為,在這裡還要念書,不得不遵守一下我的規定。其實我希望同學們不要這樣,不要當我看不到的時候就背。我們要建立好風氣、好制度。我們假若沒有機會受這種有意義的教育,沒有話說;既然有機會受這種較嚴格的教育,也知道那種隨便的樣子不好,我們當記住,受過現在僧教育的知識青年,有義務把佛教的壞風氣扭轉過來,佛教能否在社會上使得人更尊重,應該由我們做起。千萬不要認為,這很拘束,穿短衫多方便,穿長衫拖拖拉拉不方便。我始終覺得有好的教育,應該要堅持奉行。我們自己若感覺到,佛教有些不合理的現象時,應主動地設法加以改革,佛教形象的好壞,是每一個佛教徒應有的責任,不要只圖個人的方便,破壞了整個團體的形象,應該曉得,那些被社會瞧不起的出家人會影響到我們全體。如果我們自己表現了莊嚴的威儀,使佛教的形象在社會大眾心目中樹立起來,無形中就達成了我們傳教的效果。我們沒有辦法到處去講經說法,感化眾生,而以行動來獲得人家的好印象,轉變以往人家對佛教的那些不好的觀感,也是一樣的功德無量。這件事,希望我們同學能切實做到。你們常常說,不要辜負師長讓你們來念書,不要辜負院長對你們的栽培。能夠將我們的話聽進後,依教奉行,是最好的報答。我們不要你們回饋什麼! 聽教,現在臺灣到處都有教可聽。不比古時,想聽一座經,得跑很遠的路,先去向那講經的常住討單。現在的出家人,福報大,坐在家裡,等法師來教我們。但是這分福報得來不易,是過去多生多世在佛法當中種下的善根,應該知道珍惜它。既然有聽教的機會,必須認真地將所聽到之法加以吸收、消化、應用,依教奉行。 若不聽教呢?所謂:「不然開口亂道。」因為教理不通,對佛法不了解,所講出來的都是外行話。這種不肯求學,而隨俗浮沉的出家人很多,也是佛教徒之所以不能建立正信的原因。這種情形,有待受過僧教育的我們,來負起改善的責任。 過去我的先曾師祖智光太老人,曾住持過江蘇數一數二的大叢林焦山定慧寺。該寺原本是個講教的叢林,後來因學習風氣衰敗,而變成聽教、參禪都不認真。只上上早晩殿、念念佛,就好像這是出家人的唯一生活。在民國初年有位學者上山遊覽,見過知客師後,表明有問題想請問方丈和尚。因那時叢林裡的方丈和尚是不隨便見客的,大都由客堂關照。當知客師稟明之後,方丈和尚方出來和學者寒喧。那位學者很有禮貌地請方丈和尚開示,何謂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因這位方丈也是未曾受過教育,平素不曾注意這些問題。於是他便回答說:「華嚴經一部、金剛經一部……」那位學者搖搖手說:「好了,師父!不要說了,不是這十二部。」這位方丈很難為情地送走了客人之後,就發心想興辦佛學院,但是寺中大眾嫌麻煩,一齊反對而沒有成功。後來智光太老人,因和太虛大師在衹洹精舍學過教,也念過上海月霞老法師主辦的華嚴大學,他當了焦山的住持之後,也再提起要辦佛學院的問題,大眾也是很反對。智太老人說:「我情願將方丈讓我法弟當,我要專心辦佛學院。」大家聽說,智太老人要提前交方丈位,他的法弟便說:「好了,讓大和尚辦佛學院吧!」所以焦山佛學院,是智太老人犧牲方丈名位而創辦的。這也是智太老人歷史上一段佳話。前面那段笑話,是過去大家不學,丟人現眼的故事,也是開口胡言亂道的引證。 「胸中半字不留,佛祖開顏頷笑」:半字不留,應該解釋為沒有學問的意思。不過,這裡的半字不留,不能解釋為胸無半點墨的說法,而是悟通了佛法以後,如實證知法無實體,心不執著,所以不留半字。尚未通悟的人,得到一點知識,就拿出來炫耀。真正學通的人,所謂「大智若愚」。所謂「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那裡還會妄想執著呢?悟到了此種境界,就是佛祖一樣了。佛祖之所以開顏頷笑,因為他得到真正的繼承人了。聽教啟悟真理,功德無可倫比。希望大家多多努力,現在多聽經教,將來有機會多講經說教,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天師範。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五日 第六偈偈文:「出家要常念經,惟誠報答四恩。信口念出㘞因字,自成大藏全文。」 今天發現各位飯吃少了,很多人只吃一碗,是不是太緊張了?古人說:「放開肚皮吃飯,立定腳跟做人。」念書歸念書,吃飯歸吃飯,這是兩回事,吃飯不應為瑣事而牽累。早上是一天的開始,應把元氣充足,故應多吃一點,不必趕時間,我會等你們吃完後,才開始講。我希望,明天每人要吃兩碗,甚至於吃三碗稀飯。 經、律、論三藏,經藏是詮定學,律藏是詮戒學,論藏是詮慧學。多看經能生定,看經也才能明理。佛陀所說的教法,我們所理解的道理,必須以經文來印證。看經可以使我們心定。燃上一支香,打開經文,對著佛陀聖像,看上一卷經,可說是無上的受用。古人非常重視看經,不但出家二眾,將看經作為必修的功課,即使在家居士,也很重視閱讀佛經,連政府官員都不忘記看經。清朝末年的兩廣總督林則徐,是位虔誠的佛教徒,也是位很有名的好官。當時兩廣總督必須兼辦外交。林則徐奉命禁煙,將所收到的幾十箱的鴉片,放火燒盡,觸怒了英國人,而發動戰爭。但林則徐也不是弱者。他奮力抵抗,將英國人打敗。由於當時交通不便,郵電未設,傳遞消息比較遲緩,愚昧的滿清政府一聽外國人打來,非常地恐懼,連忙派欽差大臣向英人求和,因此鬧出歷史上一個大笑話。打勝仗還向敵人求和,真是千古奇談!而且在求和的條件中還附帶准許,英國人在中國內地做生意,設倉庫、設洋行。我們國家自從那一仗之後,就陷入了貧窮的命運。作為這一仗領導人的林則徐,也是無可奈何,因為遇上那種昏庸的政府,他有什麼辦法呢?但是他還是不忘記他的修行功課。他沒有太多的閒時間看經,只好把經文抄好,帶到轎子裡面去看,如此地利用上、下班坐轎子的時間來看經。他的金剛經念得很靈驗。據說有一次,他死去的部下託夢給他太太,要她請林大人念一卷金剛經,超度他。林大人滿口答應了。第二天一大早就在書房為他死去那位部屬念金剛經。這時佣人送茶進來,驚動了他,於是他便擺擺手,表示不要,再繼續念。當天夜裡,那部下的太太又得了一夢,她丈夫對她說,林大人念的經沒有用,因中間多了不用二字,要她請林大人再念一次。第三天這位部下的太太,將夢情告訴林大人,請林大人再為她丈夫念一卷經。林大人一聽後想起,原來是佣人送茶來時,他擺動手勢,心想:「不用!」便將這心想的不用兩個字也加進經裡去了。於是他說:「好!我再念。」這次他把書房門關鎖起來,不讓佣人進來,很誠心地念了一卷金剛經。第四天夜裡,這位過世的部下就來託夢,感謝林大人說:他已仗大人念經的功德而超生了。 所以這念經的感應,真是不可思議!不過在念經時要誠心念,心存報恩,唯精唯誠,專致一心,不打妄想,真誠念經,確能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所謂「四重恩」就是:三寶恩、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父母是生我們肉身者,從小撫養我們到成人,付出無盡的心血,三寶則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沒有三寶,我們就不會知道學佛,那麼法身慧命,也就永遠不能生出;國家是我們依賴生活的保障,假如沒有國家,我們就沒有辦法安住學佛、安心修行;眾生是幫助我們修學佛道的助緣,我們不事生産,整個社會大眾都在提供我們的生活必需。以上這些恩德,都是我們要報答的。一個沒有報恩思想的人,多麼可怕!我們只要回想一下,上面所說的那四種恩情,都是我們賴以生存、生活的保障和維護,除了唯物邪說的無神論者,沒有不知道報此四大恩德的。我們知道,在所有報恩行動中,以精誠懇切為第一。所以祖師說,惟誠報答四恩。這就是說,只要誠心念經,就可以報答四恩了。 「信口念出.字」:念經和念佛一樣,經文念熟了,隨時都可記起經文,不念而念、常常念。經文熟記在心,就可以不用作意,而信口念誦了。 「自成大藏全文」:但能誠心念到經上一個字,就等於念整部的大藏經一樣,功德不可思議。若是不誠心念,就是念遍了整部大藏經也沒有用。所以我們出家人,一有時間,即要誠心看經,以增長福慧,報答四恩。.音和上聲,努力出聲也,如牽船者,奮力拉船所發出來的哼聲。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六日 第七偈偈文「出家要敬師長,隨力隨時供養。百孝不如一順,不可回頭倔強。」 出家學佛,三寶是我們的歸依處,善知識、明師、良友,是我們的保姆。所以供養三寶,尊敬師長之事,定要認真做到,也唯有這樣,才能使學業、道業,順利地成長。師長們苦心教育,從一個字、一句話、一篇文章,乃至一個理論,都希望他的學生,能夠明白、貫通,從未有師長保留他的學問,而不肯傳授給學生的。師長總希望學生能成功、學好、出人頭地,荷擔如來的家業。這種苦心並不亞於父母對子女的愛護和希望,所以恭敬師長,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有時候,師長教導學生,可能是較嚴厲,而不稍假借。這是基於要啟發學生用功。無論他是用什麼方法,但他的出發點,相信絕無惡意,相反的,倒是一片愛心,即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等將來,你們也會為人師,就可體會到這層道理。當你遇到學生不聽話,甚至於做出某種反抗時,心中是什麼滋味?當能體會得出來。但儘管如此,師長是從來不和學生計較的。雖然有時遭遇到學生不禮貌,他們不但不會記恨,而且更不疲不厭地諄諄善誘。再施教育。此種希望學生成功的慈心、愛心,是值得我們敬仰的! 師長具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人類文化的開發、民族文化傳統的延續,是做為一個成功師長的教學大前提,所以他們定會盡心盡力教育下一代。因此「恭敬師長」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尤其是出家人,更加要恭敬師長。我們不但從他那裡學得一般知識,而且還求得出世智,養活法身慧命,此等恩恵,比世俗師恩要高一層、重十分。所謂能尊師,才能重道。我自辦學以來,一直鼓勵同學們,不但對在學院的老師要恭敬,同時也要恭敬自己的剃度師父。時下我們教中有一壞現象:出家徒子念了幾年佛學院後,往往不肯再回到師長身邊,甚至不再聽從師長的訓誨了。有時師長訓他幾句,不但不能虛心接受,甚至忿然離師而去,亳無顧念剃度之恩。這可以說是佛門目前最可悲的現象。師道不存在,僧團更無發展的希望。有時候師長也許沒有能力教育徒弟,但是做徒弟的應該明白師道之尊嚴,當知剃度師父等於生身父母一樣。要不是師父替我剃度,我就不能棄俗出家呀!俗語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狗最忠於主人,絕不因主人的茅房不好,而另覓高門大戶去。我們為人子弟的,絕不能因為師長無學問、沒錢財,就忘恩負義,離他而去。我常記得,民國以來,挽回佛教頹勢、開拓佛教新機運的太虛大師。他在當時,不但普受佛教界尊重,即在政府裡面也常受重視。因為他的學養很深,在國際上德望也很高。但他很恭敬他的師長。抗戰勝利之後,他跟隨政府回到了南京,將佛教會的事情作一番規畫之後,就立刻趕回家郷,去看他的師父。他師父的法號,他出家的寺院有多大,都沒人知道,但是他專程回去看他師父倒是真的。當時的佛教雜誌都有報導。一所無名的小廟、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師父,怎麼會受到一位大法師如此的恭敬呢?顯然這位大法師,接受了中國傳統的教育,給後人留下尊師重道的榜樣。這也是出自於他的真心,從他高度的修養流露出恭敬師長的表現。所以在理論上而言,我們應供養師長;在事相感情上來說,我們更不應該背棄師長。假如你辛辛苦苦地度了一個徒弟,三言兩語之後,他就離你而去時,你心中留下什麼滋味?不難想像!所以我們必須記得,這尊敬師長的古訓。 「隨力隨時供養」:對師長供養,是在我們已經修學成功,或者有了能力的時候。在尚未學成,或沒有能力時,只要努力上進,依教奉行即可。待學有所成、能力所及時,隨時隨力供養師長。這是一種恭敬,也表示不忘師恩。「隨力」就是隨自己能力所及,表示心意即可,不一定要供養多少。「隨時」就是選以適當的時機,或者按照師長所需之時。最近香港一位法師傳來一個消息說:我念佛學院時的監學老師,德號淦泉。還健康的住在上海,去年剛過了七十歲。我得到這消息之後,特別請這位法師替我帶三百五十圓港幣,供養他老人家。這麼多年,我們都沒有聯絡,不知他的情況,一旦得到消息,興奮萬分,寫封信,帶點錢,聊表懷念及報答師恩之意。可惜我們不能相聚,不過能通個消息,心裡也很安慰。這也可算是隨力隨時的供養啊! 「百孝不如一順」:我們中國人對於父母、師長,自來講究孝順。孝是效其德行,順是順其教誨。但孝不如順。所謂順,即是順從的意思。正的要順,逆的也要順。對父母師長的言教,即使有所反感,那都是不恭敬的表示、不禮貌的行為。故說百孝不如一順。 「不可回頭倔強」:有時候,做弟子的表面上恭敬,但一離開師長後,什麼師訓都忘光了,甚至於對師長的教誨、訓導,不能接受,倔強反抗。這都是不應該的,也是不孝順的。這都違反了做人子弟的道理。祖師講的這些話,都具有他深刻的用心。故維持師道,就是為了延續佛教的命脈。我們當學生的,都應該這樣去體會!去實行!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七日 第八偈偈文:「出家要學老誠,第一不可誇能,猖狂硬氣粗疎,神人一見生瞋。」 做人的基本條件要老實、誠實、不狂妄。一個人能夠做到誠實,他就不會虛偽;能做到不狂妄,他就會謙虛持重。所以祖師在出家第八要則說:「出家要學老誠」,也就是教人學習做人的基本條件。一個狂妄的人,憑一點小聰明,而自高自大,瞧不起別人。此種人不僅不會受人歡迎,甚至天神、地神、護法神,都要厭棄他。所以為人不可誇能炫己。相反的,一個有謙德的人,方能與人相處,才能從別人那裡學到好處。我們時常看到,自滿狂妄的人,令人退避三舍,恥與為伍。故古人說:「滿招損。」狂妄自大自滿者,永遠得不到人際間的親和關係,更學習不到做人的道理。一個人生活在這社會上,不可能是萬能的。何況世界知識日新月異,隨時都可能遇到從未見聞的新境界,是自己所無法弄得清楚的,所以必須時時刻刻,虛心地學習,才是成功的第一要訣。孔子之所以成為一代聖人,就是他有「教不倦、學不厭」的精神。所以當他初入太廟時,對每一件不知道的事,都要問個明白,不懂即問,沒什麼好難為情的;也不認為,向在下位的人發問,有失身分。假如自視甚高,以為問了下位的人,覺得差恥,因此寧可不懂,也不去請問人家,那吃虧的還是自己。古人最重視「不恥下問」;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不懂的事情,請問人家以後,就明白了。從此也就不再因為不懂事理而羞恥了。老不懂,又以請問人家為羞恥而不肯請問,那才真正可恥哩!因為人人皆能、皆會,唯有你不能、不會。多難為情啊?所以我們要隨時學習才是。我們出家人,參學成功的第一要訣,就是要謙虛、誠實,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知道了一點道理,便瞧不起別人,甚至不屑一顧,不願意去請教人家,這是最吃虧的事。由此看來,我們在參學的階段,不必怕難,只要學好老誠、虛心,就可穩操成功左券。因為,一個老實誠懇的人,無論走在世界上那一個角落,都會受人歡迎;一個狂妄自大的人,準是到處被人厭棄。當知,一個自己覺得了不起的人,事實上那是在暴露他的淺薄、無知!所以祖師要訓誡我們學老誠,遏止自誇才能的狂妄性。否則,一任自己猖狂、硬(粗)氣、疏懶、粗心浮氣、狂妄自大,莫說是人見到他,會生瞋恨之心,就是天神見了,也會對他討厭的呀! 律藏經典中說:我們學佛歸依三寶之後,就得到三十六種護法神的護持。受戒之後,每受一戒,就有五位護法神隨身保佑。所以我們無論在任何場面,吃了虧、受了辱,但對我們是不會有損害的,護法神清清楚楚地看到我們、護持著我們。俗語所謂的:「吃虧,就是佔便宜。」我們反過來說:一個人不誇能、不猖狂、也不粗疎,固然是美德,但是太過柔弱也不行。太柔弱了,遇到任何事故,自己都不能站起來擔當、解決,也不好。因此,我覺得,做人要外圓內方,有大丈夫的氣概,方能承擔大事。我們出家現丈夫相,受過菩薩戒,就是菩薩、丈夫,是條頂天立地的漢子,不可以再有那扭扭捏捏、站不起來的樣子,必須要有男子漢的志向。過去歷史上有很多比丘尼、善女人,她們學佛悟道,不讓鬚眉。故過分顯得懦弱、什麼事都需要人家來照顧的人,不能自立,甚至於容易養成依賴性,不能自己做主,那還說什麼荷擔如來家業?僧團裡儘可是六和同住,但基本的精神,還是要自己照顧自己。自己照顧好之後,才能照顧別人。能照顧別人最好,但不要期望別人來照顧自己。有的人過分地柔弱,好像別人不來照顧我,不來理我,就感到很委屈,或者去糾纏人家。這種沒出息的表現,不但別人討厭,自己也顯得沒有氣概,那是要不得的! 做人要中道。狂妄固然不好,太軟弱也不行。做人基本能夠外圓內方,自己有個分寸,外面對人儘可能很客氣、禮貌、謙虛,但是必須站穩自己的中心立場。所謂不卑不亢。在什麼場合講什麼話,才不會受他人的輕視。能拿出幾句話來糾正人家對我們錯誤的觀點,而且又不傷他人的尊嚴。這很重要,必須運用得恰到好處,自己的尊嚴才能樹立起來。例如去年,我率領中國宗教徒聯誼會亞洲訪問團,在印度訪問德里大學校長辛格先生時,因為我們從未見過面,他對於我們這遠方來的客人,固不相識,對臺灣的情形,更是陌生得亮無所知。談話中他問起,臺灣人口有多少。我說,有一千八百萬。他聽了之後,帶著不屑的口吻說:「我們新德里有七百萬市民。」他似乎在內心裡表示:你們這麼幾個人,能成什麼大事呢?他的話裡就有這種輕視我們的意思。當時我就及時糾正他,我說:「我們臺灣雖只有一千八百萬人口,可是卻沒有一個人失業、沒工作,沒有一個人在樹下睡覺。」因為我們看到新德里,到處都有閒人在樹下睡覺。我這句話糾正了辛格校長的觀念。他馬上笑了起來,笑臉上還含有幾分歉意!因此,我們需要學習講話的技巧,以那不卑不亢的態度,來糾正他人對我們的錯誤觀念。若沒有這方面的修養,被人輕視了,那是一種尷尬的事情,也是一件丟臉的事情!總而言之,做人的基本態度,固然不要太狂妄,也不要太柔弱。採取老實、誠懇的態度和方法,應付人際關係,不但是到處受人歡迎,也是做人成功的要訣。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八日 第九偈偈文:「出家要教徒弟,不可隨他遊戲。諄諄教養成人,好作佛門大器。」 徒弟是我們的下一代,也是未來佛法的傳人。做師長的既然度了徒弟,就應該盡到教養的責任,使他成為佛門的法器。所以祖師把教養徒弟,列為出家第九要則。 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世俗人早已知道要給子弟作必要的教養。若養而不教,即是父母的過失。為人父母的人,如果沒將自己的子女教養好,讓其成為社會不良分子,社會將會蒙受他的禍害。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對子女的一舉一動——吃飯、穿衣、言談、舉止——都需要有所教誨。我們由一個孩子的表現,即可知道其家庭教育的良窳。 中國人講究的是所謂「詩禮傳家」。雖然是農業社會,但亦非常重視教育下一代。四書五經中說禮法,做人的一切標準、社會的一切道德、人倫的道理,在禮記更是講究。所謂社會的秩序、制度,有所謂「長幼有序,禮別尊卑。」之訓示。 在學校教育方面,老師要把學生教好,才算盡了責任,否則,所謂教不嚴,師之惰,那就是誤人子弟了。人一定要經過教育,方能成器。當然,人的智能有賢有愚,但為人師者,若能善加誘誨,不能認為,那人智商低,沒出息,就放棄不教。現在一般學校中,有所謂放牛班的教育分別,就是把智商低的學童編成一班,任其鬼混。結果形成了成千上萬的流浪青少年。這是國民教育的一大敗筆!所幸現任教育部長,據說將此制度改革了。本來孔子就講究「有教無類」。上根利智者,固然要教,鈍根愚魯者,亦不能不教,這樣才能盡到教育責任。佛陀的教育最平等,連最笨的周利槃陀伽,他笨到唸「笤」忘「帚」的程度,但佛陀還是耐心地教導,使其開悟證阿羅漢果。可知,施教不嚴,則為師長者難辭懶惰之咎。並不是學生能不能成人的問題,是施教的方法有問題,沒有真正下功夫。因此我們出家人要使佛法一代代地流傳下去,不要一代不如一代,那就完了。我的先高高曾師祖玉成太老和尚,最重視教育問題。我們家鄉一般的寺廟,都很重視寺產的添置。富有的可能擁有一千或二千畝田地,坐享地主生活,子孫不上學受教育,所以都不能成器。玉太老人卻不這麼做。他住持的宏開寺,只留一百多畝田,僅夠維持住眾的生活。假如有多餘的錢財,則拿去修理鄰近的破廟。宏開寺子孫六代同堂,差不多有五十多個人。當玉太老人八十多歲要圓寂時,兩個月前即預知時至,寫信召回在各方任住持、當家及教學、參學的子孫,訂期開始念佛,每天六支香。待至念到四十八天時,他老人家感到疲憊,臥床休息,就在第四十九天的上午十時說偈而寂。這是因為他用心仁慈,修持有功的成就。他平時每天早上跪誦大悲咒四十九遍,從無間斷,因此而影響了家郷的許多出家青年人精進修學。我之所以能出來參學,也是受到他老人家的慈悲關照。他對於出外參學的人都很鼓勵、勗勉。我是他的第六代孫。當學院放假的時候,我回去向他老人家禮座,他總要關照廚房為我們加菜。臨告假出外參學時,他一定要給川資及零用錢。這種鼓勵,使我不但不能忘記,並且更加知道感恩、上進。所以玉太老人,可以說真是一位注重教育徒子的好榜樣。 「不可隨他遊戲」:為師長的既然把後輩度出了家,就應該善加教誨,使之成人,以盡為師者的責任。不過為子弟的也要能接受教誨,方能配合。如今一般出家人,往往因為生活容易解決,而放棄了修學的機會,到處流浪遊戲。這種佛門敗類現在很多。一心只想自由,一點苦都不肯吃。但是不受拘束的自由,往往變成下流,不會有什麼成就。能夠經得起艱苦的進修,才能多學一點佛法,將來也才能出人頭地,荷擔如來家業。所以,我們既已出了家,必須不怕吃苦,不要只想自由,而忘記了出家的初衷! 「諄諄教養成人」:做師父的度了徒弟之後,不僅是要負責供應其衣、食的養,並且還必須不厭其煩地教。「養」是維持他的色身成長,「教」是使他的法身存活,因此教比養更重要。所以祖師說:「諄諄教養成人」,就是教育徒弟,要像孔子說的不厭不倦地「諄諄善誘。」此種功夫之目的,在於使他成人,使他完成道德修養,成為一個真正的出家人。 「好作佛門大器」:做師父的真能把徒弟教養成功,成為佛門龍象,那就盡了為師的責任了。臺灣目前的佛教界,正缺乏這種精神。師父很少注意教徒弟,任由他到處流浪、攀緣,所以無法造就出人才來。佛教無法振興,反讓邪教風行。這是我們的失敗,不能不痛加檢討!要糾正這一歪風,必須受過教育的師長們能發心,主動地送徒弟到他所認為較好的佛學院去唸書,並且要跟學院配合,努力促使僧教育進步。世俗人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出家人也應該要有。試想:當你看到徒弟成功時,你心裡一定會感到無限地安慰;若是看到徒弟在外面流浪,你也一定會很痛心啊!不過,做徒弟的也要知所努力,我們不但不要辜負師長的一片愛心,更要配合師長教徒弟這優良的祖訓,擴大影響,使得一代比一代更有出息。佛教振興,才有希望!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九日 第十偈偈文:「出家要除懶惰,凡事向前去做。你若避懶偷安,人神那得衛護。」 好逸惡勞,是人的天性。但是古往今來多少成功者,皆由勤勞中來,從未聽人說過,懶惰可以有所成就的。所以祖師要我們排除懶惰的習慣。精進勿懈,人神都能助你成功。懶惰的反面是勤勞。「勤」在走向成功的歷程裡,佔著絕頂重要的地位。人生旅途中,難免遭遇種種難以克服之困難。這些困難所形成的障礙,必須用「勤奮」來解決。俗語說:「一勤天下無難事」,又說:「勤能補拙。」實乃至理名言。有些人智商較低,但他只要肯下功夫勤學勤練,總有一天定會達到成功的目標。孔子說:「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人能這樣努力,沒有不成功的。 有些人比較聰明,教一次即會,但是愚笨的人,也沒有關係,只要他肯學,老師教他一百遍、一千遍也不會厭煩。勤,能使人心情愉快,延年益壽。社會上的百歲「人瑞」,每當重陽節受表揚時,訪問他養生之道,大抵都回答說,習慣於動,喜歡工作。尤其是鄉下的老人,勤勞工作,都較長壽。最近巴基斯坦,有一位一百三十歲的人瑞,跟一位三十七歲的女人結婚。一百三十歲的人還能結婚,那他的身體一定很健康。當他被問及養生秘訣時,他說:「無不良嗜好,不吸煙、不喝酒。唯一的嗜好就是好動,喜歡工作。」可見,勤勞好動對身體健康,確是有幫助的。相反的,懶惰易使人衰老,缺少生氣。人能時常注意到自己的生活環境,養成整潔的習慣,不但不亂丟垃圾,而且舉手之勞的清潔工作,也須隨時去做,累積福德。小小的動作,就能莊嚴自己的生活環境。不要怕做事,有時候動動手腳,對身心是有益的。假如凡事自己都不動手,要別人代做,那就失去了自己種福修德的因緣。佛教史上有位袁了凡居士,本來命中注定短命、無子。後來雲谷禪師勸他積福修德,既而不但得長壽,且竟生兩子皆得功名。做好事,不在乎大小,隨手撿去路上的瓦石或香蕉皮,善心雖小,但功德卻是很大的。 有句話說:「好人是不會寂寞的。」除去懶惰,勇往直前地去做好事,總是會有好結果的。避懶偷安的人,不但令人厭惡,而且天神亦不擁護。以前大陸上寺院,有供出家人過午吃飯的習慣。有個懶和尚,就常到大寺院裡去,等著吃飯,吃飽飯後,就走,不肯幫忙常住做事。日久了,行堂師父就想整治他,便用提早二十分打板開飯的計策,讓那位懶和尚吃不著飯。那位懶和尚真的連續三天都趕不上吃飯。他因此而生懺悔心,心想,他從未替常住做什麼,沒積福德,所以趕不到齋。因此,他發心了。就在此時,他看到寺前空地上,雜草叢生,便捲起袖子來除草,美化環境。有一天,寺裡方丈和尚,發現寺前環境被整理得很乾淨,同時看見這位不曾相識的和尚正在工作,便上前問他,這位和尚很慚愧地說明原委。方丈和尚聽後很讚歎,便留他在常住掛單,加入參學行列,隨眾學習。這位和尚入眾後,非常認真學習,後來受方丈和尚記莂,繼任方丈。由此可知,「好人不寂寞」,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不偷安,發心做事者會受人恭敬。相反的,懶惰的人,不但被人家瞧不起,連天神都怨他。可見,袪除懶惰,培養勤勞的習慣,是修積福德的要道。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二十日 第十一偈偈文:「出家要學定力,直把私心盡絕。單單提個話頭,自然萬緣俱息。」 今天這一偈是談修行的功夫。我們出家的目的在於修行,如何將行為修學端正、心理修學乾淨,這是做一個出家人,重要的修行目標。「修」字有二義,一、修削,將不好的削除。如雕佛像時,定須將粗糙、破碎部分的木材除掉,留下需要的部分,這叫修削。二、修補,將不足之處補起。我們的身心活動,由於無始以來的習氣,所表現出來的身口意三業行相,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這就是我們的缺點;或者有些是我們不懂、不會做的事,那我們必須時時注意,將之修補起來,這都是修補。所以修行身、口、意三業的行相,以心為原動力,先將外在的二業修好,再深入到內部的心行。使三業清淨純潔,道業自然成就。 定力是內部心行的一種功夫。我們不可否認,每個人的心都很亂,能夠時時刻刻,將佛號放在心裡的人,可能是有,但不會太多。有多少人能接受善知識的開導,常做自我檢討的功夫?我們要出人頭地,須將修行功夫作好,常常有自照的念頭,才不辜負這一世發心出家。過去在大叢林裡一起修學的大眾,初學而不會用功的人也很多,但是有班首、維那等各種執事隨時指導,或者大家互相提醒、督促,所以大眾都很用功,你個人也自然而然地要用功,不能懈怠了。 戒、定、慧三學,是修學佛法的基礎。定由戒而得,慧因定而生。但有許多人守戒,不知修定。譬如有人持午、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這些在我們僧團裡,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有沒有定力就很難講。因為他不會用功,不注意看住自己的話頭,常常忘記自己修行功夫,將眼睛往別人身上看,只注意他人的缺點,找人家麻煩,搬弄是非,閒談雜話,這都是修行人之大忌。所以我們平常要注意,遠離那些喜歡閒談雜話的人,要是你也跟著閒談雜話,那很顯然你也是沒有修行。我們檢討一下,自己是否如此。毎次我看到兩位同學在一起說話,無非是閒話家常。這是不好的,要是真有問題討論,三言二語即可解決。就是打電話也是一樣,盡量避免說閒雜話,否則不但浪費電話費。還耽誤了修行功夫,盡是無謂的損失。須知光陰的寶貴,所謂無常鬼不饒人。不趁現在多學一點,讓一分一秒寶貴的光陰從眼前溜過,一旦死亡臨頭,兩手空空,豈不可憐而又加可悲?! 學定力,自先要把私心盡絕。與人爭長較短,自讚毀他,都是私心作崇,目的在於抑人揚己。還有那些喜歡挑撥離間,搬弄是非的人,也無非是私心用事。何況,古人說:「來說是非者,即是是非人。」那是人所不齒的下流渣滓,其人格已超過私心範圍,不足道了。故無論那一方面的私心,最好不要有。時時刻刻照顧自己,多看些有益的書,將所學作成筆記,或寫成生活日記。學問是累積起來的,需要用心地去耕耘,不要老是靠他人來催促,因各人有各人的事情。希望大家將私心擱下,從根本上盡絕它,毫不保留。除了與學道有關、與弘揚佛法有關而外,其它的事,都不要浪費時間去想、去說。 「單單提個話頭」,是真正用功的方法,指不離話頭直參下去。如參「什麼是西來意?」或者「父母未生以前我是什麼?」古人是這樣參成功的,我也應該這樣參,時時刻刻將話頭提起。如西洋哲學家牛頓,因看到諸物落地,而想,落地諸物為何不再飄向空中?久久深思其理,終於悟到地心引力的真理。可見將問題仔細地探討、深思,總有一天定能想通。這是參話頭的好處。同時參話頭也是遏止妄念最有效的利器,所以我們若想悟通真理,那就朝北門路走下去。窮究不捨,自然萬緣俱息,得個轉身日子。一個人若能時刻將話頭提起,少說雜話,自然妄念不起。亡念和野草一樣。故最初用功時需提起精神,以話頭來壓住它,不讓他生發,慢慢的功夫成熟了,它自然不起。萬緣俱息,心水澄清,心地靈明,智慧即由此而啟發。說不定你就能在某種偶然的機緣下,大徹大悟。到那個時刻,就是你收回辛苦代價的時候了。故我們必須向著這方面下功夫,不要以為隨便參個禪,多自在!要知道,那都是妄想。記住!常提起話頭,著實用功,才能打死妄念,才能得大收獲!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二十一日 第十二偈偈文:「出家要近善人,死心蹋地相親。學些好樣在肚,自然脫俗離塵。」 善人,是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華嚴經中稱為善知識。善知識是我們學佛的增上緣,明師良友,是我們成就佛法不可或缺的助手。故華嚴經中有好幾章經文,都在說明善知識的重要。如善財童子,因文殊師利菩薩的指示,自發心學佛後,就一路參學,終於走完一百一十城的路程,參訪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識,就以此一不平凡的五十三參,使他能即身成辦菩提大道。所以祖師提示我們,出家學道要能親近善人的要則。 善人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分辨善人?一般認為「有學問、有修養」的人就叫善人。我們佛教中除上列學德外,還加上一項能利人的條件,那才是標準的善人。儒家則以:「友直、友諒、友多聞。」三德,為善友的條件。這和佛教的說法差不多。有直心的人,可能嘮叨一點,但他心直口快,不存奸詐、虛偽,看到好的,即讚揚,壞的便規勸,甚至鞭策我們向上精進。這是好人、好朋友,可以與他交往。有寬容心的人,能體諒他人的辛苦,原諒他人的過錯,這種高度修養者,也應該是我們親近的對象。多聞的人,學問廣博,我們跟隨他學習,能增廣知識領域。孔子教我們在選擇朋友時,以此三種人為標準。對於那種專門逢迎,常掛笑臉、心存奸詐者,最好能提防三分,甚至於遠離他。因為跟這種人交往,不但學不到好處,而且只有被帶壞的分。古人說:「與善人交,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時常與好人交往,以他為榜樣,如行走於朝霧之中,雖不至於被淋濕衣服,但也能受到滋潤。這是說明和善人在一起,舉止言行,皆受其薰習,自然改正以往諸多壞習慣,學他的端正行儀。這是親近善人的利益。 「死心蹋地相親」:既然認定他是善人,就得認真跟隨他學習,不要見異思遷。古代的祖師親近一個善知識,常常一住就是一、二十年。長期地追隨,目的在於多學一點做人做事的學問。但是時下的青年人不同了,稍微懂得一點,就到處亂跑,所以難成大器。因此我常要求同學們,千萬不要違背自己的師父,辜負好師長,要尊師重道,好好地修行。一個人學問都沒有學好,還修箇什麼行?!那種為自己圖方便、懶惰、放逸、怕人管的人,最沒有出息!因此,我們既然遇到善知識,就要死心蹋地地親近他,望能學有所成。 「學些好樣在肚」:我們的好榜樣既然是位有學問、有修養、有道德的善知識,那麼他的言行各方面,都值我們來學習。所謂好樣在肚。「肚」是代表心字,就是學得善人的好樣之後,要銘記於心的意思。總之是將善知識的行儀、談吐、學識、領眾技巧等等方法,牢記於心,以便將來自己受用。 「自然脫俗離塵」:這就是說,一個人學到了善知識的好榜樣以後,依教奉行,在道業上就會有所成就,自然不再有受人輕視、不合禮儀的言行發生。言行高雅、舉止端莊,處處都能脫俗離塵。如此一來,外表既能脫俗,內心自然清淨。有了內外一致的修養,菩提道也將成熟。若是不會參學的人,雖然出家有年,還是一身俗氣,到處高談闊論,大雅不拘,一點莊嚴的氣質都沒有。這種人,是因他沒誠心跟人學習之故,人家教他的,他不能記住,常常做個庸俗不堪的人。多麼可惜!所以我們若要做一個脫俗離塵的出世大丈夫,就得將善知識的榜樣、教誨,好好學習牢記,並依教實行起來。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十三偈偈文:「出家要離惡友,一惡般般出酸。王法不怕惡人,惡人披枷帶杻。」 惡行、惡狀、惡佞的朋友,要遠離他。和惡人在一起,即使自己不做惡事,也會受到牽連、侵擾,沒辦法安心修行,所以惡友親近不得。名譽是人的第二生命。你若遇上了惡友,行為有了越軌的表現,人格就有了污點,永遠無法昂首人前。如現在,大有為的政府,常常調查其主管官員的資料,看看是否有什麼不良記錄。若有不良記錄者,決不會為善政、做好官的。那他的升遷就成問題了。 「一惡般般出醜」:惡人的所作所為,令人不順眼、厭棄、遠離。孔子教我們選擇三種良友,同時他亦教我們分辨三種惡友,即: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此三種人,絕不能交。 言便辟者:此種人,行為大雅不拘,喜歡到處說大話,不接受師長的管束,有時不得已勉強接受,但一旦離開了管理人,就毫無忌憚地表現出放逸的態度。這種不守法,不服從,為人所不齒的惡人,跟他交朋友,總會受累,故須遠離。所謂善柔,和便辟正好相反,即是一副軟綿綿的腔調,為取得他人的同情,常常展露他阿諛諂媚的個性。他自己行為不正,又要取得他人的愛憐,沒有光明磊落的高尚人格,最沒出息。在法華經安樂行品中,將此種人稱為不清淨人。世俗對這種人給予「人妖」的名稱。親近這種人,很容易引起他人的誤會,認為我們也沒出息,不守戒,使我們的人格,容易蒙受損失。我們除了不跟這種人交往之外,自己本身更應大大方方,方方正正,頂天立地,男人就像個男人,女人就要有個女人的樣子。 便佞,就是「巧言令色」,專門恭維別人,想盡辦法佔人便宜。此等人親近不得。但是人總是喜歡聽好話的,他就抓住人們此一弱點,來向你討好、獻媚。如先太師公智光太老人,從前有個在商場中很會自我吹噓的歸依弟子,每天下午下班後,就來向太老人頂禮請安,盡說些他在商場中如何得意的事。老和尚從小出家,沒有社會經驗,聽後,便讚歎他說:「好!你有辦法。」就這樣子,老和尚將他平常儲蓄下來、準備將來帶回大陸重修家鄉寺廟的錢,全部交由他去存放生息。當老和尚圓寂時,這位徒弟來了,並不為師父圓寂傷心,或表示協辦喪事,卻第一句話就問及,老和尚日常用錢有沒記帳?我們知道他問這句話的用心,乃回說:「有!正在查。」當時(民國五十二年)我們查出太師公存款約有四十多萬,這些老和尚曾交代,是留作日後重修家鄉道場用的。現在竟落在一個市儈手裡,於是老和尚的其他信徒就此商議,成立一個董事會保管,要他表明態度。他竟說:「那些存款,是老和尚要他將來帶回大陸去的。」不肯拿出來。後來幾經商量,連哄帶騙地說明本金不動,再由信徒們捐一些錢,然後成立獎學金基金會,推他為董事長。條件是,要他將那四十多萬元存款的利息,取出做獎學金,以紀念智太老人。他總算勉強答應了。這種人好不好?當然不好!現在據說,他已敗得很慘。這是巧言令色,不識因果的人的下場。 以上這三種惡人,我們最好遠離他,不與之交往。否則跟著為惡,遲早將會受國法制裁。要知道,法律是不怕惡人的,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內,人人自由。惡人的下場是披枷帶杻。這種實例很多,如最近發生的第十信用合作社蔡案,即是最鮮明的例子。所以交朋友要謹慎,多親近善人,遠離惡人,即是所謂明哲保身最好的教訓。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十四偈偈文:「出家要輕財物,不可千方百計。一口氣若不來,一文拿他不去。」 「財」是金錢、貨幣,「物」是生活所需的資生之物。出家人以修道為第一要務,佛說我們多生以來流浪生死,受盡千辛萬苦,是由於我們自己不覺,也不曾有機會親近善知識,和佛法結緣,所以出苦無期。這是很痛苦的事。淨土宗第九祖省庵大師說:若將我們無始以來,輪轉生死中的骨頭堆積起來,比須彌山還要高;將血集聚起來,比四大海水還要多。可見我們受了多少生生死死的苦難。在六道中生死流浪,一定是苦多樂少。現在,我們總算幸運,也許多生多劫前,曾在佛法中種了一點善根,所以今生才能得到出家的機緣。此一了生死、出三界的機緣,千生罕遇,萬劫難逢,千萬別讓它從我們的手中溜過。人生難得,佛法更難聞,能出家更是難中之難。佛說世界眾生,失去人身的,如大地之土那麼多,得到人身、保持人身不失者,只有如指甲上堆的那麼一點點土。這種得數的差異,根本沒有辦法比擬。所以,我們應當發勇猛心,立堅固志,不要隨便錯過這解脫出世的良好因緣。 財物是大家所喜歡的。誰不想有錢,好應用自如。好房子、衣服、飲食……,那個人不希望享受。可是這些於生死無補,反使人陷於懈怠。蓮池大師說:「出家要能淡泊」、「出家人最好常帶三分病。」才能體會無常,降低慾望,飲食夠營養就好,不必貪好口味;住能不露、不曝就罷,何必華屋、高樓。 從前,有位祖師住在一棟漏雨的房子中。一個下雪天,信徒看到雪粒從破洞飄入,勸他修葺或者重建,他說:「沒關係,我還有一邊可以避風雪,沒時間去修它。」古德就是有這種輕財物、重道德心的高度修養,所以被尊為祖師,也是我們的高標的、好榜樣。 「不可千方百計」:沒有道心、大志的出家人,他不可能真正為了生死大事下功夫;等而下之的愚蠢庸僧,則千方百計為衣、食、住謀,耽擱了大好前程。這種怪現象,不只是目前台灣有,就是過去大陸上,也不是沒有。有些有錢的護法太太們或者寡婦、姨太太無聊,便到寺廟中去找儀表較莊嚴的出家人。若是道心較不堅者,看到有錢,就隨她走了。這種例子,我看到的不只一樁。因此我師公南老人常說:「我們吃千家飯,不吃一家飯,管他是有錢的護法、大官的太太、沒錢的信徒,我們要一視同仁。」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我謹記慈訓,從來不計較來參加共修的信眾,要寫功德與否,也從來不去信徒家登門拜訪。因為我們不想他的什麼東西,我也不要錢,留錢在身邊,只有增加禍害而已。故留錢不如留道,留一些佛教社會福利事業,作些教育、文化、社會救濟的功德善事,為佛教裝裝門面,也帶領信徒們修學、布施。若是一個人出家以後,還去千方百計地弄錢,都比俗人還不如,根本失去了出家的意義。 「一口氣若不來,一文拿他不去」:人生不過幾十年,一口氣若不來,縱然有了千萬、億萬又有什麼用,一文錢也拿不去。這些道理,人人知道,但是卻很難通過貪的這一關。能有幾個人不為金錢動心,不為金錢而攀緣權勢?我們出家修道,最好能在這方面注意,不要「一念之差,萬念失準!」輕易失去解脫的因緣,錯過跳出生死的機會,多麼可惜!故祖師很坦誠地提示這些話,要我們痛加警惕。因為大家在道理上,都知道貪財無益,但到利益當前,卻很少人能放得下,甚至有些人,一直擔心沒有錢用,千方百計去找錢,真是何苦來哉!我記得東初法師講過一句話:「有人就是看不開,經常為錢不夠用煩惱,但直到那口氣絕時,褲腰袋裡,卻還藏著用不完的餞。」所以俗語有一句話說:人為財死。浪費生命,都是為了貪財。有些做大官的,也是因為一念之差,貪贓枉法,結果弄得身敗名裂,不僅丟人現眼,還得背因果債。今天我們出家學佛,在這方面,要能拿穩方向盤。佛法中,祖師們,處處提醒我們,故我們應該要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不要做貪財的蠢物。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第十五偈偈文:「出家要甘淡泊,自古三常不足,莫嫌淡飯黃虀,古人纓絡炊粥。」 出家人要能守得住淡泊生活。為何要過淡泊的生活呢?當知出家人以道為重,生活的維持,以不飢、不寒為主,不應講究享受美好。這種甘淡泊的生活,大部分的出家人都能做到,因此一般父母不肯讓子女出家,也就是怕兒女在佛門裡受苦。其實淡泊的生活,並不是代表苦,只是不去刻意地在生活上追求享受而已。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孔子是一個世間聖人,他對生活的要求尚且有這樣的標準,何況我們出家學佛的人,原本就是以了生死、出三界為目的。五欲是生死的根源,不能將五欲的追求放下,反其道而行者,那麼如何能了得生死,出得三界?簡直就是南轅北轍、緣木求魚。因此祖師特別提出甘淡泊的要則。 「甘淡泊」:是指不貪求享受,生活安於淡泊,養成習慣,使修道生活平淡自然。所以古德日常在衣、食、住三方面,盡量要求其簡單。因為,若在這方面有所不自知足,而去刻意追求的話,那道心也就越去越遠了。當今社會經濟繁榮,物質享受提高,世俗人癡迷,一直處於盡情享受、浪費之中,不知止足。出家人,除了在外相經營寺廟的擴充之外,內在裝置亦很講究,講究到使用上品的地氈、高級的沙發。我看了,覺得很過分。我們出家人,都是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的不事生産者,生活所需靠信徒供養,即使我們這裡不靠信徒,靠經懺佛事,但經懺佛事得來的錢,也是因果錢,若不將它用在佛法的弘揚上,而花在生活的享受上,那也是一種罪過。所以先曾師祖智太老人,生前從不使用沙發,我們的用具都是人家丟棄的木椅、木桌,拿回來修理得好了再用。到了蓮社改建完成時,經信徒一再要求,才接受他們奉獻了兩套藤椅。至於地氈,南老人也從不肯用,後來信徒為他勉強買地氈,結果惹他生了很大的氣,所以老人家生前,一直不肯使用它,將它收起來。後來老人家圓寂,我們想,既然買回來了,退也退不掉,只好就把它舖在祖堂裡。但這並不違背老人之意,而是物盡其用的作法。兩代老人家這種儉樸的遺風,很值得我們效法,我們出家人的生活越簡單,越有時間用功,也越能降低貪欲妄念! 「莫嫌淡飯黃虀,古人纓絡炊粥」:粗茶淡飯,原是修道人的本色。相傳宋朝大學士范仲淹貧微時,借住寺院中讀書,飲食自理。他經常煮一次粥,畫成三分,以充三餐,而僅以黃虀菜下飯,因而留下「斷虀畫粥」的歷史佳話。這種不嫌淡泊的精神,令人欽佩!禪宗也有一位永覺祖師,山居修道。因志在道業,時間寶貴,所以用野菜連根和米煮粥,這種不用刀切,不用油鹽炒而煮成的菜粥,米連菜葉看起來很像纓絡,故稱之為纓絡粥,成為後世修行人的模範。這些在學業、道業上,能夠有成就的典型人物,皆是從不講求食、衣、住中熬出來的,衣食以能禦寒、充飢即可,毫不講究。我們出家修道的人,要能甘淡泊,守寂寞,才能進修道業。何況,既然已經出了家,又不必在社會上求發展、趕時髦,就不要去講究吃、穿、住。若再盡情於此中用心,就太沒出息了。應該將心安住於道業上,才是真正的如來子弟。同學們!請記住「甘淡泊、守寂寞」這六個字。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三十日 第十六偈偈文:「出家要斷煩惱,一了千百俱了,終朝煩煩惱惱,驢年那得悟道。」 煩惱是心理上最麻煩的毛病。這些毛病使我們頭腦不清、心神不寧,昏煩惱亂,無法入道。因此斷除煩惱,是出家人學道、修道的根本要著。 根據唯識學的分析,煩惱有六根本煩惱,八大隨煩惱,二中隨煩惱,十小隨煩惱。所以我們一生中,就在這些煩惱的纏擾之下,糊裡糊塗地動錯念,做錯事,換來無邊生死的痛苦。諸佛菩薩慈悲,智照於此,故處處提醒我們,修行以斷煩惱為要。煩惱不斷,生死難了,佛道難成。所以祖師提示了這斷煩惱的要則。 煩惱,當然不是說斷就能斷,必須了解斷煩惱的方法及層次,然後依法修行,逐步地斷除。八識規矩頌和五教儀都有詳述斷煩惱義。五教章也詳說斷證:大小乘學人皆分三道而行,以斷惑、證真。聲聞乘以初發無漏智而觀四諦理,斷一切見惑,即證初果,為見道位;更觀諦理,而斷一切修惑,證預流、一來、不還之三果,為修道位;證理斷惑究竟,更無法可學,為無學道,即證阿羅漢果。這是小乘學人的斷證。菩薩乘人的見道位,在初僧衹終,頓斷分別起之煩惱、所知二障,謂之見道;入見道位,為初地之入心。初地住心以後,乃至第十地,漸斷俱生起之煩惱、所知二障,而入修道位;三界的見思惑障斷盡,再斷無明習氣,斷惑證理,兩皆究竟,即入證道位,而成佛果。這是三乘教的講法。但是一乘圓教則說:初住菩薩,即可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圓教修行本是圓修圓證,也就是說:一修一切修,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各種教下所講的斷證皆不同,這就要視根機而應了。小教根機,依小教的行位修行;終教的根機,依終教的行位修行……。總而言之,斷煩惱是學佛修行第一要義。 「一了千百俱了」:若能根據教理,將煩惱的種類和斷煩惱的層次弄清楚,就能悟到「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萬法皆從因緣所生的道理,那即是一了千百俱了。 「終朝煩煩惱惱,驢年那得悟道」:若不在斷煩惱上面用心,即使剃了頭,更了衣,現出家相,心還是和俗人一樣,終日為是非糾纏,煩煩惱惱的,那要到「驢年」方能悟道。驢年即是不知那年,因為十二生肖裡,並沒有屬驢的一肖,這句話的典故來自禪宗祖師,在比喻那些根本沒有希望的人。以往禪師,批評那些只知看經,不知參禪悟道者,常用「驢年去」一句諷刺之。傳燈錄九古靈章說:「鑽他故紙,驢年出得。」看經者循文數墨,不曉得去參究妙理,煩惱終朝不斷,事與人謀不離,根本沒有悟道的希望。所以禪師才諷刺這些不知參禪的人,說他驢年出得。其實根本沒有驢年,也就是說他一輩子悟不了道。 由八識規矩頌、五教章中,我們瞭解煩惱的種類和斷煩惱的方法。能不能斷煩惱,會不會斷煩惱,就全在於自己了。圓覺經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就是煩惱、妄念。不怕妄念生起,只要它一生起,我們馬上照察,不讓它發生作用,這是斷煩惱最好的辦法。希望大家能照顧話頭,時常察覺煩惱的生起。這是遏止煩惱的利器,我們試做著看吧!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第十七偈偈文:「出家要明因果,粒粒施主辛苦。吃了若不修行,做牛做馬還補。」 我人學佛,最重要的是能明白因果。因果是我們從學佛開始,到成就當中,所謂一刻不離的進修練索。華嚴經第二分,即是修因契果生解分。由此可知,因果是佛教的中心,佛教以因果為宗,所以祖師為我們立下明因果這一課。 因是原因(種子),果是結果。若想得到一個好的結果,必須先選一粒好種子,將種子作適當地培養,讓它循序發展:發芽、抽枝、開花、結果。在這成長的過程中,雖事相上有精粗,但物性是不變的。所謂因賅果海,果徹因源;有如是因,即得如是果。因此菩薩修行,從未考慮到結果如何,睢有特別重視如何修因,故說「菩薩畏因」。眾生卻不明白這推因的道理,任性地發展,一旦造了惡因,得到不如意果報時,往往痛苦不堪,悔不當初,這即是「眾生畏果」。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不僅錢財、衣、食的取得,須重視因果,乃至一起念,一行動,都得重視因果。一個人是否能成為普受大眾歡迎之正人君子,就得看他的用心正不正。世界上有許多世智辯聰者,他們認為:耍手段、搞勢力、捉掌權勢,是得人擁護之捷徑。但是萬萬料想不到,用手段、捉掌權勢,糾合起來的群眾基礎,是建立在利害關係上,那是非常不穩固的。相反的,若以真誠的人格、修養,照顧大眾,不存任何酧報之心,此種以真誠心形成的基礎,是建立在感情上、道義上,那才是堅實的、永恆的,所結合的群眾力量,是自然的親和力,可明顯地知道,成功或失敗,只在最初的一念之間。古德說:「因地不真,則果遭迂曲。」好的結果,必須從培養好種子中獲得。這是因果的定律。 「粒粒施主辛苦」:我們日常生活所需,皆仰賴十方施主供養,因我們都是一群不事生産的大眾,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吃飯只不過是生活所需的一部分,其實這也代表一切。當我們飲食時,應當想到粒粒米都是施主辛苦得來。古德有首感念農夫辛苦種田的詩說:「鋤荷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這句感念施主辛苦的話,即是從這首詩引申出來的。 「吃了若不修行,做牛做馬還補」:我們出家修行的人,得到了飲食及資生之具,就當知道認真修行。施主是因為我們修行,才供養我們,希望求得一點功德,把我們當做福田,那我們接受了供養,就不要辜負他們,必須時刻不忘修行。並且也只有不忘修行,才能不動是非之念,或在別人頭上打歪主意。何況既已發心出家,時刻認真修行,都還恐怕來不及了,那有閒功夫,去爭是非人我。要是不思修行、用心於自己的道業,只顧想著如何去追求名聞利養,那恐怕來生做牛做馬,也還不了施主他們的辛苦供養。所以說,你享用了人家的供養,沒法替人消災增福,那麼來生將要做牛做馬,去辛苦還補人家了。 古德有首警策我們的偈語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不能了道,披毛戴角還。」也是這種意思。所以我們得到出家這機緣,能手捧佛經,面對佛像,是經過多生多世的用心培植才能得到的。必須好好地把握這機會,將道業、修行,放在第一要務,除棄一切私心、妄想。因為一個人,儘管擁有再大的名利,總是難逃生死大關。我們既然從佛經中明白了這項真諦,就得將名利之心放下,提起正念,修學佛道才是! 日期:七十四年四月一日 第十八偈偈文:「出家要和大眾,慎勿互相争鬨。聚頭說是說非,空把光陰來送。」 我們既然出了家,又能得此機緣在一起修學,就像一家人一樣。本著六和敬的佛制原則,來處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合相處,不但使自己在道業、學業上順利前進,並可使大眾安心修行。僧團的「僧」字,梵語叫做僧伽,譯成漢語是和合的意思。能和合無間地相處,實行佛制的六和敬法,才是處眾的要則。六和敬是: 一、身和同住:是指大眾同住,身體的要求方面。如住的房間、床舖、座位,在凡夫的心理是講究舒服些、方便些、美好些。但常住準備這些東西,是盡量使大家能安住就好。如我們佛學院是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辦起來的。房子剛剛蓋好,設備未全,先導師南公提起辦學,正合我多年來的心願,籌備不到一個月,就開學了。床舖撿的是智光商工學生宿舍廢棄的上下舖,都是木床。因那時還不是現今高度工商業發展時代,床多半是木製品。至於用上下舖,是因地方不大之故,所以睡起來,比較不舒服。但一、二屆的同學,也都能體諒常住的境況,將就地住了。後來舊床壞了,也漸漸添購了些新床,本來是可全部換新,但總覺得能用的東西丟棄太可惜,所以讓同學將就點。現在總算改善很多。房間由原來的通房,改成現在一間一間的隔房,而且又添新床,但因床舖有新、有舊,大家總喜歡新的、舒服些,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未曾有人為爭床舖,發生不愉快之事。更難得的是,被請出來服務的職司人員,仍舊睡上、下舖。能在同住生活方面不計較,行方便,且能反問自心,多為他人的立場著想,便可安然無事了。 二、口和無諍:學佛修道的人,在口業上,最好不談無意義之言,不出口傷人,不挑撥是非、離間感情。有時我偶而發現,兩位同學在那邊竊竊私語,要是所談論的是屬學業、道業上的問題,那倒無所謂。如果所談的是人際是非,則有待檢討。希望你們要有辨別是非的觀念,和排除是非的修養,最好遠離那些喜歡談論是非的人。所謂是非終朝有,不聽自然無。聽那些無聊的是非,只有使你動煩惱,有百損無一益,故我從不喜歡與人搞是非。在蓮社這麼多年,都以端正大家一個觀點立論,即是佛堂是讓大眾修習道業、解脫煩惱、修福修慧的場所,並非談論是非之處。因此凡有信徒對我說:「師父!有人稱讚您。」我說,那沒什麼,不敗當。若說:「師父!有人批評您。」我說,沒關係,人總要有人批評,我必須自行檢討。人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的要求,尤其身為當家人。我們家鄉有句俗話說:「當家三日,狗也嫌。」因他處處需謹慎,責任心重,不慷他人之慨,當然難免引起某些人不滿。因此我們只要站穩腳跟,問心無愧,即可不怕任何批評。口業在十善業中佔有四條,可見其重要性。希望大家注意修口德,不但不出口傷人,更積極的用和合語,不挑剔他人瑕疵,更能調解他人紛爭,與人相處,盡量原諒他人,本著此方針為人處事,何懼於他人之批評,何況古德有「聞過則喜,聞過則拜」的遺風,可資學習。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聽人指點我們的過失,應歡喜地接受,感謝他提供我們自省的因緣。千萬不可存報復心理,否則是非就來了,弄得大家身心不安,這不是修行人應有的態度。 三、見和同解:佛教雖有各種不同的宗派,但皆以圓修菩薩道,成就佛菩提為目的。不可存有自是非他,自認高人一等的心理,而應跟大眾採取同樣的見解,不標新立異、強出風頭。要知道,佛說過: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四、意和同悅:這是心理上的修行。大家共處一堂,彼此應當相敬相愛。要知道,有緣才能同在一塊兒修學,應彼此互相照顧、關懷,千萬不可隨便鬧意見。 五、戒和同修:既然同樣受持佛制的戒律,就沒有彼此高下之分,菩薩都應遵守佛制,何況我們比丘、比丘尼呢?戒是大眾生活的規範,沒有特別重視那條戒律的分別。戒是維持僧團秩序的法律,大家應無條件的共同遵守。 六、利和同均:在僧團中所得到施主、常住的供養,悉聽主事者平均分配,不應再有貪多嫌少的表示。 能夠做到以上這六點,便可在僧團中與大眾和合相處。因此祖師以和合大眾,為出家修學第十八要則。 「慎勿互相爭鬨」:爭鬨起因於不和,大眾相處,如果有了爭鬨的情事發生,即容易傷了團體和氣。自利心重、自以為了不起,都是凡夫心態,也是發生爭鬨的導火線。我們若想安心修學以完成道業,進而達到超凡入聖、轉迷成覺的最高目的,那就得在修六和敬的大前提下,戒除爭鬨,互相尊重,和氣相處。 「聚頭說是說非,空把光陰來送」:這是一般人最易犯的毛病。二、三個人坐下來閒聊,談正經的很少,說是非的最多。真正有道心的人,光陰寶貴得很,自己修學、辦道都來不及,那有閒功夫,去說長道短?何況說是說非,那簡直太無聊,只有傷感情、動煩惱,對修學道業毫無益處。希望大家注意,盡量做到不談是非。否則,如果是非心太重,光陰虛度,雖出了家,進入學院,加入僧團,也不會學到什麼東西,那豈不太可惜!當知,還有多少人在佛學院門外,沒有參學的機會。今天我們幸運,有緣出家,到處受人供養,又能得到這求學的機會,就得好好修學,才不辜負出家的初心,以及發心求學的本願。希望大家能以此互相勉勵。古人說:「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日期:七十四年四月二日 第十九偈偈文:「出家要吃些虧,又要帶三分呆,心似寒灰枯木,是非從何處來。」 人家說:「吃虧就是佔便宜。」但是一般人都不肯吃虧,而又喜歡佔便宜。這是人私心太重的弱點。在我們學佛者來說,就需要能吃虧,因為學佛以普度眾生為務,想佔眾生的便宜,怎能度到眾生呢?尤其在團體生活中,苦差事,別人都不願做,我來做。出風頭的事,人人爭著做,我情願退讓三分,這叫吃虧。但有時不一定這樣做就是吃虧,實際上也是人生一大考驗,孟子告子篇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能擔當國家、社會重任者,無論遭受任何苦難,皆能毫無怨言。我們有沒有這種心胸呢?一個主管或做父母、師長的人,想讓其部屬、子女、弟子們,能有所成就,不可以一味地驕縱他們。因那不是愛,只有害而已。真正愛部屬、子女、弟子的,為培植他們能養成堅強、獨立、刻苦耐勞之心志,所以就不妨先讓他們吃點苦,磨練磨練,唯有經得起磨練的人,才能成大功、立大業。如大舜是位很有德行的孝子,遭受繼母不平等的待遇,穿不暖、吃不飽、當苦差,他都能甘之如飴,毫無怨言。有一天,舜父堯帝發覺他身上穿著蘆花袍,而責其繼母。舜立即跪到父王前,為其繼母求饒:「勿怪母親!弟弟年幼,體弱,需以綿衣暖身。我年長體壯,用不著它。」大舜能夠吃虧,又毫無怨言,並且還能衷心地原諒他的繼母,這種人實在難能可貴。所以他不但讓繼母改變其自私心,並且後來成為一代聖君,留芳千古。由此故事看來,可知吃虧並非毫無代價。我們平常做人,須以古聖人這種德行為效法對象,打破無始以來自私自利、佔便宜、出風頭、佔上風等等心理毛病。 「又要帶三分呆」:所謂帶著三分呆,就是要有退讓、謙虛的涵養,不跟人爭長短、計勝負,誠心誠意,守己守分。能有這樣的修養,成功必定屬於你。 「心似寒灰枯木」:人之所以凡事放不下,無非是虛榮心、好勝心在作祟。若能將這些不正常的心理除掉,修得對境心不起——如寒灰,不再燃燒,如枯木,不再發芽——修養到這種境界,妄念已被打死,自然不再產生無明煩惱,而虛榮好勝。同時,他還必然會走上成功的大道。 「是非從何處來」:能做到以上的修養:與世無爭,處處謙讓,那是非自然不會生起。是非之生起,無非是由於自是非他、損人利己、互不相讓。我們若想免除是非的干擾,就得在這方面用心學習。同時必須瞭解,在一個團體裡面,若有了是非,大眾就不能安心修學辦道。所以不但要注意自己的修養,同時亦要避免將是非帶給大眾。古德曾說:「寧動千江水,勿動道人心。」即是此意。攪動千江水,無任何害處。但若擾亂了道人心,那罪過可就大了,不但虧損自身德行,也妨礙了他人道業的增進。所以這條和合大眾的要則,可以說是一種與大眾相處時,心理建設的規範,亦是一種自我高度的修養,希望大家多多注意、學習。 日期:七十四年四月三日 第二十偈偈文:「出家要常知足,莫管衣衫淡泊。若想他人財物,不顧自己福薄。」 「知足」,大家都知道這名詞。它是我們中國人,特別重視的生活方面的修養。佛陀住世時,也常常提出此問題。在中國民間流傳的兩句話,所謂「知足常樂,能忍自安」。很多人受它的啟示,端正了自己的品德。知足者,知道滿足,滿足我們的欲望。這欲望包括了生活方面的衣食用物。因為欲望是無止境的:沒有房子住時,盼能有一個窰洞就好;有窰洞後,希望有間茅屋;有茅屋後,還希望有間瓦屋;然後又希望瓦屋變洋房。欲望步步升高,沒有止境,即使住在洋房裡,亦不會就此覺得滿足。用錢也是一樣。無錢時渴望有錢,想像有錢多好;有少錢,想多錢;有多錢,想更多錢;貪得無厭。衣服也是如此。有粗的,想細的;有細的,想好的、想更好的。實際上這都是不合理的欲望。衣服的真正作用,不過是禦寒遮羞,能夠達此目的也就足夠了。飲食,能療饑、解渴就可。住的房子能遮風避雨,防止蛇蟲,也就可以了。用錢也是有得用就好,何必貪多呢?一個人如果常在追求物欲上用心,那麼心為形役,我們的心為我們的身體做奴隸。每天從早到晚為它忙,把大好光陰花在這上面,細想起來,那真是一種不可彌補的損失、浪費。假如將此心拿來向學、向道,定有很好的成就。所以祖師要我們常能知足。 「莫管衣衫淡泊」:穿的衣服淡泊一點。粗布衣,祇要穿得整齊,洗得乾淨就好。漢時,有位學者官居三公(國家中央次高級官員),他非常地節儉,一般人都用綢用緞,但他還保持用一床棉布被單。所以「三公布被」這個典故,我們可為千古典範。這就叫做淡泊。不講究生活享受啊! 假如不這樣做,不肯甘於淡泊,而一心追求美好,卻不知該衡量自己的收入,如果入不敷出,就會動別人的腦筋。如近日報上競相報導的十信案。蔡家之所以失敗,殃及國家社會,使十萬以上國民受到生活的威脅,此種人不僅本身身敗名裂,尚且須負很大的因果、法律責任。他的出發點就為一個不知足,貪得無厭的心理害了他,他恨不得能把整個國家社會的財富擁為己有。結果妻子兒女以淚洗面,在社會人們面前抬不起頭來。這不幸事件之造成,無非是因為不知足,一念錯誤的心理所引起。所以妄想他人財物,動他人腦筋,都是錯誤的觀念。去想他人的,不如反觀自己:我的命運有沒有享受那種高級生活的福報?何不恪遵孔聖「君子素其位而行」之遺訓。你本來是貧賤人,卻夢想過富貴人的生活,那就要自討苦吃。或許你儘可利用自己的小聰明,把他人的錢弄來享受,但這因果債是難逃的。報應並不光是一句口頭禪,也絕非迷信。所謂「不是不報,是時機未到」。天理昭彰,善惡心行,終究要受報的! 所以我們回想祖師提醒我們的話,也看看這個世界、社會,再仔細想想,出家的我們,又該如何來處理自己的生活呢?所謂「知足常樂」,但願我們都能做到此一標準。 日期:七十四年四月四日 第二十一偈偈文:「出家要顧常住,一針一草勿棄。隨心恣意侵損,伽藍與你算計。」 第二十一條的出家要則,是要我們愛惜常住物。所謂「常住」,是出家大眾修行的地方,也叫做「道場」,即希望大眾依法修行,能使佛法久住世間之意。 常住既是我們依賴修行之道場,也是我們的生活的依止處。凡所有用物,都是我們修道的資助,所以我們要愛惜它,不可以浪費、侵損。我們大叢林庫房裡有一幅對聯寫著:「愛惜常住物,如護眼中珠。」要求住眾們,愛惜那些常住的東西,猶如保護自己的眼珠一樣。我們的眼珠,若受到一粒細沙的侵損,那麼眼睛就不能看了。所以用它來形容愛惜常住物的重要意義,是最恰當不過了。 我們修行人,生活要淡泊、不求享受。因為常住的一切皆靠施主供養、布施。施主布施、供養我們這些生活資具,無非是希望,我們無後顧之憂,俾能專心學道、修道。我們的道業成就了,也就是成就了施主的功德。假使不知珍惜常住的資生之物,那就辜負了施主的一番善心。因此祖師要我們顧惜常住。 一般人都有自私心理,往往惜己損公。認為公物可隨便使用,多用一些,甚或損壞,都沒有關係。我們家鄉有俗語說:「抱的兒子當兵,打死是別人家的人。」自己沒有兒子,領養他人的孩子,去當兵了,父母也不太關心,因為他不是親生子。一般人對於使用常住的用物器具,也都會存著這種心態。如果凡事得自己掏腰包,那便知道心疼、愛惜了。其實不該這樣認為,別人的東西,用了無所謂,反正毋需我花錢買。要知道,愛惜公物,不浪費公物,便是惜福。站在修福的立場來說,也應該愛惜常住物。同時,若是常住東西多了,那正可以多成就幾個人辦道。所以顧惜常住物,有很深遠的意義,不容我們忽視。 一針一草,都不要隨意拋棄。這是形容最小最賤的東西也要愛惜。過去工業不發達,用柴火燒水、煮飯。少了一把草,水就燒不開、飯就煮不熟。因此祖師才這樣說,甚至一針一草,都要珍惜。 「隨心恣意侵損」者,若不心存公德,任意破壊,或佔為己有,那實在太罪過了。想當初,我上佛學院參學時,在做清潔工作的時候,不小心打破了一隻大花盆。雖然是不小心打破的,但仍是依照常住的規定照價賠了。當時雖然我身上帶的錢不多,但為了重視因果,只好自己苦一點。 眾生常犯有貪心的毛病,看到中意的東西,就想佔為己有。那是不明因果之故。要知道,常住物侵佔不得:「伽藍與你算計。」那是說,寺院裡都供有護法韋馱及伽藍聖眾諸護法神,以護人護法。過去大寺院將護法韋馱供在天王殿中間的後面,跟彌勒佛背對背坐。前面供彌勒佛,面朝外,表示歡迎信徒們大家來拜佛、修福。後面供的韋馱菩薩,則專門監察出去的人,是否有帶走常住物事。若有,他便會出來阻止。下面將韋馱和伽藍菩薩,大略介紹一下: 韋馱尊天菩薩是南天八大將之一,也就是四天王三十二將的主帥。當初在靈山會上,受佛陀的囑付,擔負教法外護的大任,統率東、南、西三洲諸護法神,共同以衛護僧伽,救濟一切眾生為本誓。所以自古以來,凡是建寺院,必定供奉韋馱菩薩,以崇敬韋馱菩薩,護持正法的功德。 伽藍聖眾菩薩,則是衛護僧伽藍的眾神。七佛經上說:「有十八神,護衛伽藍,其名曰:美音、梵音、天鼓、歎妙、歎美、摩妙、雷音、師子、妙歎、梵響、人音、佛奴、頌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遍視也。」這些尊神,他們的本誓與韋馱菩薩的誓願略同,因此佛寺中每與韋天並列供奉。沙彌得度經說:「伽藍土地,增益威光,護法護人,無諸難事。」由此可見,這些護法神的威靈顯赫。衛護道場,讓出家僧眾,能夠安心辦道。 今我國寺院多有以漢將關羽為護法伽藍神的,這實在是由於關雲長一生忠義、正直聰明。他於成仁之後,曾顯靈於玉泉山上,先求智者大師為他授戒,再求神秀和尚教他參禪。得度之後,立誓護法。這是他被奉為護法伽藍神的由來。而舉關雲長為眾伽藍神的代表,不也是很適當的嗎?! 日期:七十四年四月五日 第二十二偈偈文:「出家要趁少年,諸般要去向前。當此膂力強健,耕轉祖業田園。」 少年的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代。一個人的造化、成就,大致在此時期,故出家要能趁此少年時期,努力修學。 少年時期是十歲到二十歲之間。十歲之前,是童年前。這段時期,大部分兒童都很天真,並不知所謂前途。十歲之後,漸漸懂事,才會為自己的將來打算。故此時期是人生最寶貴的時期。一個人是否能有所成就,大致以此一時期的有否努力修學為定,所以中學、大學教育,都在此時進行。如在這十年當中,沒有受好教育,或者自己不知道努力,那麼到了二十歲以上,固然還可以受教育,但二十歲以上,記憶力已不如這時期,心也較難專一了。所以我們要趁這少年時期來打好人生的學業基礎。出家人能否成就道業,也在於是否能善用此一時期的寶貴光陰。 我們本省的出家人較少能在少年時候出家,所以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比較遲緩些,難怪在文字的知識方面,不如一般大專學生。至少他們(一般大學生)的想像力、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都較敏捷,因他們自小學而中學、而大學,無間斷地依一定程序接受教育。況且能考上大學的,又是頂尖兒的人物呢!因此,我們辦了多年的佛學院,自認辦得還很認真,但並未能造就出幾位出類拔萃的人才來,究其原因,就在於所招學生素質不足。雖然大部分具有高中、高職的學歷,但非一畢業,就來報考。大抵是工作了一段時間,學業荒廢了許多,所以教起來、學起來都很吃力。這只能說是大家的福報不夠。為了彌補這個缺陷,只有希望同學們自己少打妄想,將心好好地定下來,認真學習,希望能有點成就。 從各位的週記上可觀察出,你們的心還是在打妄想,是非暗潮此起彼落。這不是好現象。孔子說過:「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凡事先檢點自己。別人的行為,可做為我們的借鏡,千萬不要為那些無聊的閒事起煩惱。我們已上過唯識學,知道煩惱的起源,也明白如何斷煩惱。說到「斷煩惱」,那是我們修學佛法重要的開墾心田工作之一。猶如農夫除草,須將田地翻鬆,將草根清除,方能使荒田變成良田。希望各位,為了彌補無法能於少年時,循序修學的缺陷,好好地珍惜現在,摒除萬緣,專心修學!時間過得真快,一星期、一個月、一學期地過去。屬於我們的人生光陰,有幾個星期,有幾個月,有幾個學期,有多少學年呢?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兩句話,雖然每個人都知道了,但不知用來警惕自己,也是徒然。所以祖師特別提醒我們,趁年少時好好修行。 「諸般要去向前」:少年時期,是個盡量吸收知識的時期,所以說諸般,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都要向前去努力學習,以求進步。不能停止在一點既有的成就上,必須前進、前進、更前進。這樣,才能完成學佛大業。 「當此膂力強健」:膂力代表我們的體力。少年時期體格發育,猶如樹枝的嫩芽,充滿著青春活力。利用此人生的寶貴時期,讓人的生命之花,儘量地開放,才不致虛度此生。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開花的時期,但能否充分地開展,得視我們的努力與否而定。所以接下來這一句更重要。 「耕轉祖業田園」:自釋迦教主,為我們留下這一片培植佛慧的田園,經歷代祖師努力地深耕,使這片蘊育佛法的田園,禾苗競發,充滿生機。可惜,如今這片田地,已漸呈現荒蕪狀態了,復興祖業的責任,就落在我們身上。願身為佛教青年的每一個人,共同來努力耕耘吧! 佛法傳來中國的初期,非常蓬勃地發展,一直發展到有十三個宗派之多。祖師們根據一經一論,將其要義發揮出來,表示這部經論的中心思想,希望大家依這個思想來學、來修、來證。所謂同氣相求,於某一經論抱同樣愛好的學者聚集多了,就形成一個宗派。在當時計有成實宗、俱舍宗、地論宗、律宗……。禪宗稍微遲一點,天臺宗比較早。華嚴宗是在中國佛教發展到快成熟的時期,才發展起來的,所以華嚴宗的判教,是最完善的一個判教。另外還有慧遠大師開的淨土宗,嘉祥大師開的三論宗,道宣律師開的律宗,不空三藏開的真言宗。真正地是百花齊放。那佛法的泉源,我們可以想像,是多麼地旺盛,多麼地興隆,真正所謂的結實累累。 到了晚唐武宗滅佛以後,唯有禪宗一家,尚能苟延殘喘,其他宗派都衰敗不堪。所以祖師要我們趁此少年體力強健時,將祖田、祖業,耕轉過來。我們每天念:「佛日增輝,法輪常轉。」不要將它當口號或標語,隨便喊喊,就算了,要積極地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身為出家人,這偉大的佛教田園,就是我們的家業。若讓它荒蕪下去,就是我們的羞恥;反之,它茂盛了,則是我們的光榮,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所以這件事,我們應該多加考慮、努力進取,時時提醒自己,才不辜負出家的一番初心。也才算盡了自己的責任,大家一起來,為我們的祖業田園,提供一分開發的力量吧! 日期:七十四年四月六日 第二十三偈偈文:「出家要起得早,遲了修行不了。明朝又有明朝,明朝壽命難保。」 睡眠,在人生來說,是恢復精神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是睡眠休息,要有一定的時間。最好是適可而止,不能貪多。有時候好好地睡一下,那怕是一小時、兩小時,即可恢復精神。躺下去最怕的是心不能定,胡思亂想,那就睡不著、睡不熟,精神不能恢復,而且越覺昏沈。我們就必須找出原因來,培養出躺下就入睡的習慣。如此一來,不管如何辛苦,只要熟睡個幾小時,即可恢復體力及精神。 人生能活八十歲的,就已算不錯了。如果把這八十歲的時間算一下,差不多有一半的時間,是在睡眠中過去。所以,雖活了八十歲,實際上等於四十歲而已。在這四十年當中,再除去幼小時期、生病的時間,應酬、送往迎來的時間,剩下來讓我們真正用功修行學道的時間,能有多少呢?假如再不珍惜,還要再睡個懶覺,就太浪費了。看夏朝的大禹皇帝說:「愛惜寸陰」。因為古時無時鐘,看太陽的影子,移動一寸,他就有一寸的時間打算。到晉朝時代的陶侃,就比較更進步了。他主張:「愛惜分陰」。所以他們都能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人物。 生命對我們來說,固然是很寶貴,但延續生命的就是光陰。它好像魚與水一樣,所以我們在晚課時,所念的普賢菩薩警策偈裡面,有「如少水魚」這樣的一句話,表示光陰一天天地溜走,形同養魚的水,一天天地減少。魚池裡水乾涸了,魚就不能活命了。人若沒有了光陰,壽命也就完結了。因此,我們要懂得愛惜光陰,那就是珍惜寶貴的生命。 通常叢林的生活,晚上差不多十點就寢,早上三點半起床,四點上早殿。若是加香打七的時候,只有睡三個多小時,充分地利用時間修行。人的精神是磨練出來的。要是精神懶散,還能修什麼行呢?我們能於此生得到這修行好機會,可說是千載難逢。試想:我們輪迴六道生死中,若不是過去生中,在佛法大海中結過殊勝因緣,今生那有機會聞法,又出家修行呢?可是因我們過去生中,沒有認真修行,所以才會再度輪轉生死。也許我們會說,我們是乘願再來,可是我們的成就和表現,是不是乘願再來的菩薩呢?總之,是仗了過去在佛法中種了一點善根,所以今生才有緣遇到佛法,而且能夠出家。但是過去的修行,功夫不夠,所以生死未了,今生不能再不了了,否則袈娑下失去了人身,那就太可悲了!所以大家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修行不能成就,那是我們最大的恥辱和損失。 「明朝又有明朝」:這種抱持著今朝修不成功,還有明朝的心理,最不保險。人生有多少個明朝呢?若是今生不能修好,把希望寄託在來生,那是很危險的,很靠不住的,因為大事未明,一念迷昧。所謂:「三心未了,滴水難消。」那麼來生就得披毛戴角來償宿債了,那能如此安安穩穩、四事具足地專心修行呢?不要妄想明朝,明朝最不可靠,把握現在最為實在、重要! 「明朝壽命難保」:古德說:「人命無常,在呼吸間。」人不論年老年少,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所以一口氣不來,生命完結,明朝的壽命就難保了。這明朝是指來生。這句話對我們修行而言,是一個很大的警策。希望大家把它念熟,不要等閒視之,相應於日常生活中。其實,學佛、聞法,不在於貪多,主要能將所聞的一點一滴,實踐起來即可。孔子所謂的「為政也,不在於多言」,即是此意。衹要能依教奉行,沒有不能証悟佛道、了脫生死的! 日期:七十四年四月九日 第二十四偈偈文:「出家要口謹默,不可多嘴饒舌。若然惹是招非,地獄少你不得。」 這條要則的重點,是祖師要我們「謹言慎行」。語言是人類聯絡感情的橋梁。一個人的學問、德行修養,可從他的言語談吐中觀察出來。倘若講話沒有分寸,語詞粗鄙,令人不堪入耳,這正表示這個人沒有修養;若是言之有理,措辭文雅,則給人一種學養深厚的印象。佛教講對機,孔子也說:「可與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言,失言。」因此佛陀在說法時,若機感不成熟,寧可不說,免遭毀謗。這就是祖師要我們謹默的要義。 平常我們做人,自我修養,都要謹言慣行。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我們學佛也是一樣。假如一切舉止威儀,輕浮、不莊重,不能依師言聖訓而修持,那所修所學,也必不能堅固、踏實了。 「不可多嘴饒舌」:喜歡講話,這是人的天性。雖然也有不喜歡講話的人,但那畢竟是少數。叢林裡有句警眾話說:「開口元氣散,舌動是非生。」所以多嘴饒舌,絕非好事。世間許多是非,都是源於那些好講閒話、搬弄是非的人,為了表現自己,換取人們的恭敬供養,而妄言妄語,挑撥離間。這種人所造的業因,在華嚴經上有明白的說明:「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例如痦瘂失音,口齒不清,甚至所有言論,不為人重視等,這都是前生講了他人是非,受過三惡道的重報後,再受輕報、餘報,乃至轉世來人間受報的情況。因此我們既知妄語導致墮地獄、受重報諸苦,為了免除人際關係方面的不愉快,以及避免來日受惡報,就應該記取祖師的訓誨,謹言慎行,切莫任意多嘴妄言,製造惡因。 妄語之罪,除上所說外,尚有兩舌、惡口、綺語三種,也都能構成墮入地獄三途的惡因。因為兩舌者,對此說彼,對彼說此,挑撥離間,製造是非。此種行為,最易傷害朋友間的感情,擾亂社會和諧,它所招玫的現報、後報,皆極嚴重。參看《華嚴經》上這麼記載:「兩舌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弊惡。」我們能不謹慎嗎? 另外,惡口者,粗言惡語,任意罵人。尤其瞋心重者,容易犯此罪,現報、後報也都不輕。華嚴大經上說:「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瞋心罵人,果報如是。可不慎哉?! 至於綺語,那是心存矯飾的一種小人行為——阿諛諂媚,討好他人。貪鄙心重的人,易犯這種罪業。此罪的過失,足以危害社會人群,所以感得的果報也相當重。華嚴經裡這樣說:「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綺語是為討好他人,佔人便宜,報也很重! 以上口業的四種過失,人最易犯。犯了,招致苦果,多生受報,不容忽視!故祖師特加警策,所謂「地獄少你不得」,絕非虛語。 日期:七十四年四月十一日 第二十五偈偈文:「出家要立主意,務使頓明心地,妄為顛倒攀緣,阿鼻誰人可替?」 我們無始以來,在六道中頭出頭沒,輪轉生死,苦不堪言。假使我們有神通(宿命通)的話,能知道過去世,那些對於曾在地獄受萬死萬生的諸種刑苦;或在餓鬼道中終日得不到湯水、食物,飢火中燒,形容枯槁的煎熬;或在畜生道為人拉車耕地、拖物負重,橫遭殺戮等苦,必定會痛哭流涕,慚愧萬分。既然輪迴如是苦惱,就應該尋求一個出離之道,以便能離苦得樂,了脫生死。我們現在生得人身,既聞佛法,又現僧相,應該趁此難得的機緣,痛下決心,打定主意,將生死大事,做個徹底地了斷。如果依然執迷不悟,不求出離苦輪,那簡直是無可救藥!因此祖師提醒我們,趁年輕時,要立下大丈夫向道修行的志願。 「務使頓明心地」:出家修行,主要目的,在於悟明心地,轉凡成聖,解脫生死。所以,既已發心出家,務必要能達到此一目的,才有出離苦海、證成大覺的日期。 「妄為顛倒攀緣」:既知道出家人崇高目標之所在,那麼達到解脫的要道——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應視為當務之急,把握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精進行持,以期早日達成出家學佛的目的。假如不能依教奉行,還以凡夫心去顛倒攀緣,貪心用事,想依附有財有勢的人,佔點便宜,得點好處,身為出家人,果真還有這種顛倒妄想,忘記出家的本意,把生死大事置於一邊,那就真夠可憐!而這樣做的結果會如何呢?那就是「阿鼻誰人可替」了! 「阿鼻誰人可替」:這句話說得相當嚴重。阿鼻,是地獄名,指的是無間地獄,是所有地獄中最苦的一處。因為無間二字,是無有間斷的意思,就是一墮入此獄,就無間斷地受苦,直到刑滿為止。這是犯極重罪所墮的地獄,獄中所受極大的苦報是:一日一夜,萬死萬生。 我們僧團有兩句話說:「只怕沒修行,不怕沒供養。」出家人絕不會餓死。真正刻苦的修行者,不但餓不死,而且自然四事供養具足。如過去北投山上有位出家人,沒有房子住,整天坐在樹下念阿彌陀佛,他不出外化緣,也不四處亂跑,一直在那裡念佛,差不多過了兩三個月後,就有地方上的人,替他建一所簡單的房子。他有了房子住後,仍然繼續不斷地念佛用功,不但不顛倒攀緣,甚至連法號都不告訴人家,供養他的信徒們,就尊稱他為「阿彌陀佛」。後來大家為他建寺,就定名為彌陀寺,也就是現在位處北投山上,淨良法師所住持的那一間很幽靜、莊嚴的彌陀寺。 另外,還有水果師廣欽老和尚,也是一樣。他不食人間煙火,只吃水果,一心修行,不是參禪,就是念佛。在他初來臺灣時,上無片瓦,下無立錐,而現在呢?南、北都有一座大道場。所以我們出家修行,只要有安住的地方,就應該定下心來辦道,專心修行,完成清高而又偉大的人格。若是一天到晚在外奔波,為生活傷神,這種人縱有所成就,也可憐得很。出家修行,主要目的在於明心見性,並不是為了求權勢、討生活的。所以祖師特別提出,我們要立大志,不攀緣! 日期:七十四年四月十二曰 第二十六偈偈文:「出家要忍人辱,忍辱天下和睦,此章佛祖真傳,忍辱少罪多福。」 「忍辱」,是菩薩道十度之一。它是對治瞋恨煩惱的唯一利器。整體來說,我們心理上最強烈的三種根本煩惱,就是貪、瞋、癡三毒,那是菩提路上重大的絆腳石。其中,「貪心」,大家都知道它的為害力,所以小乘學者所修的五停心觀指示,多貪眾生修不淨觀,以除貪欲。「瞋心」,也是修行的一大障礙,其破壊力並不亞於貪心。因此五停心觀中,特別強調,多瞋眾生修慈悲觀。「癡心」是不明因果、不辨是非的煩惱。眾生因它的障蔽心光,所以難登菩提路。五停心觀則指示,多癡眾生要修因緣觀。 所謂慈悲,即與樂、拔苦之意。忍辱,也是慈悲的一面,只不過慈悲是積極的,忍辱是消極的。不計較一切,逆來順受,難忍能忍,懷著寬容他人的雅量,對於他人的無理取鬧,亳不在意,並以憐愍的態度相待,想辦法找適當的機會,勤誘那飛來橫逆的施與者,回心向道。 「忍」字,向來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修養工夫之一。春節的對聯中就有這麼一幅字:「一勤天下無難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只要肯勤勞,沒有作不成功的事;家堂能互相容忍,即不起摩擦、爭執,必有太和之氣降臨。可見忍辱,不僅佛教重視,即使中國聖人也提倡,所以祖師要我們在這方面多下點工夫。下面接著說修忍辱行的好處。 「忍辱天下和睦」:由於修忍辱行時,對於他人加諸於我們身上的,那些不善的言語行動,都來一個逆來順受,處之泰然。如此,無論走到任何道場,都能與同參道友,和睦相處。 「此章佛祖真傅」:忍辱婆羅蜜,是大乘六度法門之一、菩薩萬行中,重要的一行,是佛陀親口宣揚的真傳法寶,我們必須依法修行。方不負佛陀的慈恩。 「忍辱少罪多福」:修持忍辱,還能減輕我們的罪業,增長我們的福德。因為,一個人若能不與他人爭長短,時刻只知檢點自己,那麼自然不會造出任何罪業。既然不斷檢點自己,一定慈悲仁讓,與人廣結善緣,到處受人歡迎,福德也相對地獲得增長。因此我們若想得到好同學、好同事、好眷屬,減輕罪業,增長福德,就得認真地修忍辱行,因為那確是減罪增福的一大助緣啊。 日期:七十四年四月十三日 第二十七偈偈文:「出家要遠俗家,俗家人事如蔴,杜絕塵緣煩擾,自然別有生涯。」 「出家要遠俗家」:這件事,祖師們非常重視。因為,我們既然出了家,就得專心一意地修學佛法,以期轉凡成聖,了脫生死,別再三心兩意,為俗家事牽掛不斷,常常往俗家跑,耽擱了自己的道業。果真如此,又何必出家。 「俗家人事如蔴」:俗家的人情世故,非常複雜,如亂蔴一樣,永遠理不清楚。若出家了,再去應付那些在家人的俗務,除了增加煩惱外,還會耽誤修行的工夫。我們必須瞭解,出家修行多麼不易,怎能隨便浪費修行的光陰呢?要知道,出家有幾種不同的層次。我們現在出家,只是出離生死的初步。在這個階段中,熟習出家生活,放棄世俗的親緣,就是在菩薩道上建立基礎,然後再逐步向前進行。所謂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階位,漸次升進。其實不僅是三賢位的菩薩要出家修行,乃至十地位的菩薩,仍然要出家修行。因為出家才能真正地轉凡成聖,完成離俗出塵的願望,也唯有出家,才能專心一致地修學佛法。假若不懂得出家的重要性,依然干涉俗家的家務事,那就只是耽擱了自己大好前程而已。也許有人會認為出家人太過自私,不近人情。其實並不是我們不顧親情,不孝順,相反的,這正是真正的孝順。明朝蓮池大師曾說:「真孝順,要令父母出塵離垢。」勸父母學佛、聽法,令他們同證菩薩道,是我們應盡的大孝。用世間的一切衣、食、財、物,供養父母固然很好,不過這衹能對他們的生活問題有所助益,但無補於父母趣向菩薩道,有時候反而助長其貪戀心,而阻礙父母向道,那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我們修行,最怕塵緣煩擾而耽擱。假定能在這方面做適當的遠離、擺脫,對俗家事能不管的,就盡量避免參與,這樣才能無牽無掛,自然就能安心辦道,如此才是真正「別有生涯」。所謂「別有生涯」,即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真正的走向菩薩大道。這是一件值得我們注意的大事。有許多人不明此理,出了家,仍不忘俗事,甚至不察因果,將常住的錢,拿給俗家父母用。雖然是基於一番孝心,為父母解決問題,但這是最多只能當做一種貸款,讓他們在急需時周轉,等到他們環境好轉了,還要連本帶利地還給常住。因為俗家父母,並不是出家人,他們沒有這分福德,享用十方常住的財物。如果私自接濟他們,那是盜用常住,違背信施供養三寶的初衷,只有造成父母墮地獄的惡因而已,多麼的罪過!既然出了家,最好是割愛、辭親,專心於道業,成就菩提佛果,令九世所有的祖先,皆能仗此功德,而超生佛國,脫離輪迴。這是我們出家人著力修行,供養父母,超度祖先,盡究竟孝道的一個不同凡俗的地方。因此祖師要我們遠俗家,不招惹俗家人、事麻煩的深義,希望我們都能夠注意這個問題。 日期:七十四年四月十六日 第二十八偈偈文:「出家要斷妄心,妄心好事難成,若依妄心行事,必有禍患臨身。」 「斷妄心」,是我們出家學佛,修行心地工夫的根本要著。依據《大乘起信論》的說法,我們的一真法界心,原有兩門分別,一是真如門,二是生滅門。其中,生滅門就是指妄心起作用——由於一念不覺,即真如不守自性,妄心浮動而起。由此而有眾生生死流轉,及真如熏妄心,逆流還滅的現象。在唯識學,八識規矩頌中說:「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它把這真如自性心,叫做阿賴耶識,譯為藏識,是真心、妄心和合的一個識心。藏識的本體不動,而是由前七識對境生起的識心在作業。例如:眼根緣色塵而起眼識,耳根緣聲塵起耳識,鼻緣香氣起鼻識,舌緣味起舌識等等,六根為六塵境界所鼓動而攀緣不息,將平靜的藏識海,掀起了狂風巨浪。這風浪一經掀起之後,就一波波地向生死門頭去發展,形成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的生滅門。我們的生死就是從此而來。而修行就是逆此生死流,而還歸到真如門去,唯識學叫轉八識成四智。這轉識成智的功夫,就是把做為生死的無明妄心,先給撲滅了,然後妄識等就順序不起,這就是轉迷成覺的還滅門,仍舊回復到法界心體,所以祖師要我們斷妄心。 「妄心好事難成」:有了妄心,就有分別心去分別美醜、是非、人我……,所有困擾、煩惱、惡業,都是由分別心而起。既然有了困擾、煩惱,那麼好事必然不成,惡業接踵而興。 「若依妄心行事」:倘若仍然依照妄心去行事,那即使聽聞了佛法,也是我行我素,不能提高警覺,深自反省,任由貪、瞋、癡的妄心當家做主,如此發展下去,其結果如何,自是可想而知。 「必有禍患臨身」:現實人間裡,大家都聽任妄心用事,因此產生許多是非、煩惱。我們試想,往往只是說錯一句話,出錯一個主意,或思想略顯偏差,就會弄得身敗名裂。社會上有多少人,本有高尚的地位、美滿的家庭,但因妄心用事,被那些別有居心的野心分子所利用,以致家破人亡,而還不起正念,不知懺悔,真可憐!今天我們既然出了家,又學了佛法,那最好就是依法修行,發菩提心!上弘佛道,下化眾生!目前我們政府,依憲法規定,維護宗教發展,保障信仰自由,我們在祖先為我們留下的這一片美好河山裡,大家應該努力,發揚我們的佛教,淨化社會人心,使之了悟佛法真理,趣向正覺佛果,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正念,應修的正業! 翻開歷史,往往不幸事件的發生,皆因當事人不能潔身自愛,唯圖虛妄名利,而招致家破人亡。可見妄心一動,後果即不堪設想。因此我們修行,更要徹底地摒除它,時刻作觀。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照顧念頭,正確的,就任由它發展;迷妄的,就當下止息,如此即可提前轉識成智。否則正道不修,妄心用事,不但不能轉識成智,生死的禍患,就如影隨形而來。你看,多麼可怕! 日期:七十四年四月十八日 第二十九偈偈文:「出家要達道理,切切只盡自己,謙和每讓三分,相見人人歡喜。」 我們做人要通達道理,處處盡自己的本分,待人謙虛禮讓,方能與人和睦相處。我們從無始以來,因為自私心、我執觀念太重,積習太久,所以總是看到他人的過失,而不曉得自己的缺點。一旦自己有了缺點,被人家指責時,不但不服氣,還要想盡辦法來辯解,真是沒有道理之至! 相傳上古時代,有一位仙人身揹捎馬袋,專管人間善惡。捎馬袋原有兩個袋囊,一前一後地揹著,前袋裝自己的過錯,後袋裝他人的過失。有一天,仙人喝酒喝醉了,將隨身攜帶的捎馬袋揹反了,將裝他人過失的袋子放在前面,裝自己過失的袋子放在後面。本來古聖人所定的制度,是將裝自己過失的袋揹在前面,裝他人過失的袋揹在後面,用意是時刻檢點自己。由於這位仙人酒醉糊塗把袋揹錯了,所以從那時起,人們只知對別人吹毛求疵,掩飾自己的短處。雖然這只是一個神話故事,不過它正說明了人心的弱點。 祖師要我們時刻提醒自己,既然已出了家,凡事都要通達道理,隨順人情,憑良心、盡本分。該做的盡力去做,不可逃避;不該做的不做,避免增添不必要的麻煩。 「謙和每讓三分」:對人要謙虛和氣,凡事讓人三分,這是待人處事最基本的原則。假如大家都抱著此種態度,那麼理想的六和合僧團,很快就會在人間出現。 「相見人人歡喜」:既然彼此以禮貌相待,互相尊重,互相謙讓,人人守分寸、守禮節,大家都能做到通情達理的境界,那麼我們這個修學佛法的團體,即可和合無間,皆大歡喜了。 日期:七十四年四月十九日 第三十偈偈文:「出家要信佛法,三藏一口吞卻,方知源遠流長,可接佛祖一脈。」 照常理而言,應是對佛法有了信仰以後才出家。這裡為什麼祖師說:「出家要信佛法」?似乎意味著出家後才信仰佛法。這個問題有待研究。 過去的中國佛教,從南北朝至隋、唐、宋、明間,要出家,必須通過國家考試及格,發給度牒,方准出家,故當時出家人水準、素質較高。到了滿清入關之後,異民族為達到其統治的願望,因而開放出家的禁制。那時中國舊社會裡,佛法興盛,寺院林立,兒女多的父母,都願意送一兩個小孩去出家,所以造成孩童出家的風氣,年幼的沙彌,也就特別多。由於沙彌年幼,對佛法的認識還是一片模糊,根本談不上信不信。這是過去的一個事實,同時也是滿清政府,為中國佛教理下的一顆衰亡種子。直到民國初年,才有法師、居士,出來辦僧教育,讓出家人對佛法先行生起信仰,然後再求瞭解佛法,而後依解修行,依行求證,漸漸步入學佛正軌。 出家若不信佛法,那更不用說瞭解佛法。既然對佛法了無概念,那所作所為和世俗人有何不同呢?過去偏遠縣市的鄉下,有些廟裡當家的和尚,因不懂佛法,所以他的廟裡什麼神都供,只要有人拜即可,致使一般佛教信徒,弄得神、佛不分,真是罪過!而且,為了增加生産,廟裡甚至還飼養豬、羊、雞、鴨等牲畜,所做的事情,都帶幾分世俗的迷信行為。試想:讓他們來住持佛法,佛法怎能不衰亡呢?因此祖師特別強調,出家要信佛法。 「三藏一口呑卻」:信了佛法,而後再研究佛法,聽講經、律、論三藏教典,做深入地研究消化,一口呑卻無遺,然後依法修行,才能自覺覺人,自度度人。又由於三藏所詮為戒定慧三學,是修行佛道的基礎,唯有三學增上,才能理事圓融,橫超三界,永出輪迴。頓悟佛乘,圓滿大覺。 「方知源遠流長」:對於佛法住世的歷史,身為一個出家的佛教徒,必須先弄清楚。然後方能做到所謂的「光前裕後」。我們的祖宗,當時開創了人世間文化財產的光榮歷史,揭去人們迷信神權的罩蓋,拋棄尊榮的地位,過著披星戴月、堅持林下水邊的修行生活,憑著他那股堅強的毅力,偉大而深厚的悲心,參透了宇宙的奧祕,揭示出平等解脫的佛教真理,將人類從神權至上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來,讓廣大的眾生生起自信,使他們確信每一個眾生,都是這世界的主人。這種不世出的偉大事功,是我們的祖宗(佛陀)所創造出來的。我們很榮幸,做了這位光芒四放的祖宗的子孫,我們不能沒有出息。我們應該奮發圖強,光前裕後,才不愧做為佛陀的子孫! 「可接佛祖一脈」:佛祖一脈香煙,我們必須承繼下去。中國聖人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們出家人雖不講究傳宗接代,可是佛法的慧命,也要我們繼續承接下去。這荷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的責任,是身為佛陀子孫的我們,應盡的要務。否則,讓此救人救世的佛法,在我們的手中斷送,我們豈不成為千古的罪人嗎?希望我們都是承先啟後的大丈夫,都是「承接佛祖一脈」的大菩薩! (圓識記) 度化世人為己任的成一法師 佛教世界.記者維 72.9.20 一個真正的出家人,應該堅守著為佛教獻身的堅貞意志,孜孜於教義的研究及宣揚,以期度化世人,而不應該有一絲一毫為自己名利打算的念頭。 出家將近五十年,現在擔任臺北市華嚴蓮社董事長的成一法師,在這半個世紀的時光裡,一直秉持著這個原則,並不斷地勉勵後來的出家人,以及廣大的佛教信徒。 現年將近七十歲的成一法師,是江蘇泰縣人,十五歲便從縣屬觀音禪寺的春遠法師出家,開始了他的出家人生活,在這漫長的出家人生涯中,和其他的出家人比起來,成一法師可算多彩多姿的,但是,他所擁有的一切經歷,沒有絲毫違背了出家人所應遵守的戒律,相反的,卻是為佛教作了更大的獻身,救了更多的世人,也度化了更多的世人。 出身於光孝佛學院的成一法師,在民國三十一年,又考取了上海中醫學院,畢業後,開始了他名符其實的懸壺濟世的工作,首先在上海玉佛寺,開設佛教利生施診所,內設內、婦、外及小兒四科,免費替人治病、並贈送藥物。 這位終身為人義診的成一法師,從不自誇他醫術的高明,但事實上,自他開始行醫至今,確實可用「活人無敷」四個字來形容,他承認自己對內科疾病較有研究,但是對成一法師認識較深的人,都知道他還會外科手術,這是在一般中醫師當中,極少有人會的本事,只是由於近來西醫外科的發達,他不再替人施用這種手術罷了。 地址設在臺北市濟南路二段四十四號的華嚴蓮社,至今還不斷有人上門求醫,為了能有效的服務病患,成一法師還特約了附近的幾家中藥舖,遇有貧困的人求醫,可以憑條免費取藥,然後由華嚴蓮社按期結賬。 早在上海求學時代,成一法師還過了三年的記者生涯,應江蘇青年通訊社之聘,專門探訪宗教新聞,雖然只是兼任性質,但也對宣揚佛教,作了不少貢獻,他也為此結識了許多上海新聞界的朋友。 民國三十七年,成一法師來到臺灣,初期助其業師張少齊居士開設覺世圖書社,流通佛經,此為台灣有佛學研究資料之始。民國四十一年,隨其師公南亭老法師創華嚴蓮社,迄今已有三十二年。在這中間,他出任過頭城念佛會的會長,當選過宜蘭縣佛教支會理事長,臺灣省分會理事,臺北市分會常務監、理事,五十七年,他曾出席在西貢召開的世界佛教大會,世界佛教服務社會協會。六十年他代中國佛教會率團訪問東南亞;六十二年他又率團出席在韓國召開的世界佛教青年會;六十七年,訪問美國佛羅里達州兩所州立大學,並各贈該兩大學大藏經一部,他代表中國文化大學,訪問佛羅里達州,拜會州長葛拉漢及州務卿賀史東,應兩所州立大學之邀,舉行贈經儀式。並講演佛法,完成了一次文化交流及國民外交;六十九至七十一年,他出席過在日本、韓國召開的世界佛教學術會議。 自從主持華嚴蓮社以來,成一法師的出家人生活,開始有了劇烈的轉變,如今他除了仍保有他一向堅守的出家人胸懐,以及從無私欲以外,其他在身心上的勞頓,幾乎是一般俗人所難以企及的,他終日忙碌,每天早晚參禪、禮佛,其它的時間,則完全放在佛學教育及佛教事務上了,成一法師始終認為,目前我國的佛教,有太多的事務必須去推動。 另外,他還忘不了對中醫中藥的研究,以期能對世人提供更大的貢獻。目前,成一法師所具有的職務是,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董事會董事長兼住持,華嚴專宗學院院長、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智光高級商工職業學校董事長,中國宗教徒聯誼會常務理事、桃園僑愛佛教講堂導師、中國藥用植物學會理事長、新中藥雜誌社發行人。當然,這些都與度人救人有關,在他來說,這是責無旁貸的。六十九年,中醫藥界在臺北召開世界中國醫藥學術大學,成師被邀擔任主席團主席。 其他的如利用各種機會,為人解答佛學問題,國內各廣播及電視臺,遇有佛教問題,往往請成一法師主講解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設在華嚴蓮社內的華嚴專宗學院,這是我國第一所採取大學教育制度的佛學教育機構,每一學生,必須要在四年當中,修滿一百三十至一百五十個學分,才能畢業。華嚴專宗學院,是成一法師在民國六十四年十月創辦的,以「弘揚華嚴大教,培養弘法人才,端正佛學思想,建設人間淨土」為宗旨,招收思想純正,無不良嗜好,身體健全,有普通高級中學或中級佛學院畢業之出家女眾青年,修習華嚴經、五教儀、唯識學、因明學、國父思想、中國哲學、印度哲學、中外歷史、國文、英文、日文、佛教史、攝大乘論、大乘起信論、華嚴教義章、書法、美術等課程,以四年為期,對成績優異有志深造者,並可由學院當局,資送出國留學。 華嚴專宗學院每期招收正科生二十名,預科生十名,並於今夏增設研究所,招收研究生十至十五名。在學期間,膳宿、書籍、學雜費等全由學院供給,成績優異者,並可領取獎學金。課程方面均聘請大學教授,及有高深學術素養的出家法師擔任講授。 成一法師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從事中國藥用植物的研究,他自己擔任中國藥用植物學會的理事長,這個學會擁有會員一千七百餘人,遍佈臺灣各地,並已分別在高雄、台北、桃園、新竹等縣市,成立了分支會,他們是把台灣出產的藥用植物,除了盆栽培養試驗之外,並分別將採集來的草本,製成臘葉標本,或浸液標本,提供愛好中醫藥人士研究參考。 一向嚴守出家人生活的成一法師,每天早晨四點半起床禮佛、打坐,八點半到華嚴專宗學院授課,以後就是處理社務及院務,晩餐後唸經打坐,而每逢星期一、三、五晚上七點至八點半講華嚴經,平常也直到十一點以後才能就寢,如此日復一日,極少變動。 身體顯得異常健朗的成一法師,他的養生秘訣很簡單,只求心無煩惱,起居飲食定時定量而已。 成一法師對中國佛教的現況感到滿意,他認為現在佛教雜誌的出版,已超過二十餘種,佛學院也有十幾家,講經的地方也逐漸增多,寺院及出家人也在逐年增加,尤其能在政府輔導之下,大力配合從事社會福利工作,如設立孤兒院、養老院、佛教醫院,以及發動冬令救濟運動等,這都是佛教日趨蓬勃的明證。 成一法師是一位苦幹實幹的佛教長老,他認為要做應做的事,說做就做,他於六十八年就將僑愛佛教講堂空地上,建造華嚴僑愛兒童村房舍,五百餘建坪,同時改建僑愛佛教講堂,於七十年六月完成,開始收容孤兒,現在孤兒有三十餘名,消息一經傳出,各方人士稱道不已。他認為要發展佛教,必先從佛教教育著手,現在有很多人在辦佛教教育,但很少依照正規方式進行,形同補習班,若能予以制度化,規定修習年限及學分,則必可使我國的佛教教育,在世界上樹立起良好的規範。 成一法師贊成由中國佛教會,成立一個佛教問題解答中心,一則可以澄清許多外界對佛教的誤解,同時還可以積極地推動佛教的傳教工作。 他呼籲所有的佛教徒,要多研究佛經教義,不但可充實自己,又可為人解答疑難,尤其應多聽講經,多參加法會,多閱讀佛教雜誌,進而能夠發表心得,交換心得。那樣才能使佛教文化向前推進。附錄古德警策訓誨文 本書應諸方要求予以再版流通。付梓前夕,忽接讀者建議,囑將朝暮課誦後面,所附的許多古德開示法語中,再選幾篇附在書後,好讓讀者多得一些修學啟示與指導。我覺得這個建議相當有價值,尤其目前本省佛教環境中,原本就缺少初出家者的養成教育道場,所以每年受戒者多,而留教者少,課誦本後,所附諸篇,皆歷代祖師的精神講話,警策言詞,不但有益於初學佛者,即寺院住持、當家,讀之亦能從而獲得處事、接眾之道,因特順情選錄:中峯國師訓誨文,終南山道宣律師賓主序等諸篇,著之於後,以饗讀者。 成一於八二、四、十二 中峯國師訓誨文 既到出家地位,聽我諄諄訓誨;前生修得為僧,今生豈能容易。第一要發道心,晨昏切莫貪睡;誦經報答四恩,禮拜自求福慧。每日作務勤勞,真心兼管常住;早晚自己工夫,心靜事業好記。莫道終夜不眠,須要更深早起;時常日久揩磨,漸漸明通心地。粗衣淡飯隨緣,莫學奢華富貴;無錢莫去強求,有錢不可輕費。親俗莫去攀緣,朋友莫交財利;無事莫過他門,飲食莫擇粗細。出去幹事竟歸,切莫兜三惹四;知命守道存心,端端安分一處。饒你走盡天邊,那有皮寬大樹;但要慈善溫柔,莫學猖狂硬氣。好人可以相親,惡人切須迴避;客來動問公私,待茶陪坐啟對。寫字學體學真,誦經匸熟要背;學得藏在胸中,切莫未會先會。經行叉手當胸,趺坐脊梁挺起;尋常習慣自然,不必裝威作勢既然動靜如斯,又要心口相應;口不道其非言,心不懷其惡意。般般老實至誠,自然使人尊貴;苦行受得在前,日後必然次第。若享安樂在前,後來恐防不濟;要做賢達好人,依我這般行去。要做世諦下流,如自隨心任意;我先二三十年,不曾依得此偈。硬強不聽好言,常常被人說背;錯過事業千般,至今方得理會。若能依得此偈,定到龍華三會。潙山大圓祐禪師警策法語 夫業繫受身,未免形累。稟父母之遺體,假眾緣而共成。雖乃四大扶持,常相違背。無常老病,不與人期,朝存夕亡。剎那異世。譬如春霜曉露,倐忽即無,岸樹井藤,豈能長久。念念迅速,一剎那間,轉息即是來生,何乃晏然空過。父母不供甘旨,六親固以棄離。不能安國治邦,家業頓捐繼嗣。緬離鄉黨,剃髮稟師,內勤克念之功。外弘不爭之德,迥脫塵世,冀期出離。何乃纏登戒品,便言我是比丘。檀越所須,吃用常住,不解忖思來處。謂言法爾合供,吃了聚頭喧喧,但說人間雜話。然則一期趁樂,不知樂是苦因,曩劫徇塵,未嘗反省。時光淹沒,歲月蹉跎,受用殷繁,施利濃厚。動經年載,不擬棄離。積聚滋多,保持幻質。導師有勅,戒勗比丘。進道嚴身,三常不足。人多於此,躭味不修。日往月來,颯然白首。後學未聞旨趣,應須博問先知。將謂出家,貴求衣食。佛先制律,啟創發蒙。軌則威儀,淨如冰雪。止持作犯,束斂初心。微細條章,革諸猥弊。毗尼法席,曾未叨陪。了義上乘,豈能甄別?可惜一生空過,後悔難追!教理未嘗措懷,玄道無因契悟。及至年高臘長,空腹高心。不肯親附良朋,惟知倨傲。未諳法律,戢斂全無。或大語高聲,出言無度。不敬上中下座,婆羅門聚會無殊。椀鉢作聲,食畢先起。去就乖角,僧體全無。起坐忪𢥃,動他心念。不存些些軌則,小小威儀,將何束斂後昆?新學無因倣傚。才相覺察,便言:我是山僧,未聞佛教行持,一向情情存矗糙。如斯之見,蓋為初心慵惰。饕餮因循,荏苒人間,遂成疎野。不覺龍鍾老朽,觸事面牆。後學咨詢,無言接引。縱有談說,不涉典章。或被輕言,便責後生無禮。瞋心忿起,言語駭人。一朝臥疾在床,眾苦縈纏逼迫。曉夕思忖,心裡恛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從茲始知悔過,臨渴掘井奚為?自恨蚤不預修,年晚多諸過咎。臨行揮霍,怕怖慞惶。縠穿雀飛,識心隨業。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無常殺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時不可待。人天三有,應未免之。如是受身,非論劫數。感傷歎訝,哀哉切心!豈可緘言,遞相警策。所恨同生像季,去聖時遙。佛法生疎,人多懈怠。略伸管見,以曉後來。若不蠲矜,誠難輪逭。夫出家者,發足超方,心形異俗。紹隆聖種,震攝魔軍。用報四恩,拔濟三有。若不如此,濫厠僧倫。言行荒疎,虛霑信施。昔年行處,寸步不移。恍惚一生,將何憑恃?況乃堂堂僧相,容貌可觀。皆是宿植善根,感斯異報。便擬端然拱手,不貴寸陰。事業不動,功果無因克就。豈可一生空過,抑亦來業無裨。辭親決志披緇,意欲等超何所?曉夕思忖,豈可遷延過時?心期佛法棟梁,用作後來龜鏡。常以如此,未能少分相應。出言須涉於典章,談論乃傍於稽古。形儀挺特,意氣高閒。遠行要假良朋,數數清於耳目。住止必須擇伴,時時聞於未聞。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親附善者,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狎習惡者,長惡知見。曉夕造惡,即日交報,歿後沈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忠言逆耳,豈不銘心者哉?使能澡心育德,晦跡韜名,蘊素精神,喧囂止絕。若欲參禪學道,頓超方便之門。心契玄津,研幾精要。決擇深奧,啟悟真源。博問先知,親近善友。此宗難得其妙,切須仔細用心。箇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此則破三界二十五有,內外諸法。盡知不實,從心變起。悉是假名,不用將心湊泊。但情不附物,物豈礙人?任他法性周流,莫斷莫續。聞聲見色,蓋是尋常。遮邊那邊,應用不闕。如斯行止,實不枉披法服。亦乃酬報四恩,拔濟三有。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往來三界之賓,出沒為他作則。此之一學,最妙最玄。但辦肯心,必不相賺。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頓超。且於教法留心,溫尋貝葉;精搜義理,傳唱敷揚。接引後來,報佛恩德。時光亦不虛棄,必須以此扶持。住止威儀,便是僧中法器。豈不見倚松之葛,上聳千尋?附託勝因,方能廣益。懇修齋戒,莫謾虧踰。世世生生,殊妙因果。不可等閒過日,兀兀度時。可惜光陰,不求升進。徒消十方信施,亦乃孤負四恩。積累轉深,心塵易壅。觸途成滯,人所輕欺。古云: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若不如此,徒在緇門。荏苒一生,殊無所益。伏望興決烈之志,開特達之懷。舉措看他上流,莫擅隨於庸鄙。今生便須決斷,想料不由別人。息意忘緣,不與諸塵作對。心空境寂,只為久滯不通。熟覽斯文,時時警策。強作主宰,莫徇人情。業果所牽,誠難逃避。聲和響順,形直影端。因果歷然,豈無憂懼?故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故知三界形罰,縈絆殺人。努力勤修,莫空過日。深知過患,方乃相勸行持。惟願百劫千生,處處同為法侶。乃為銘曰: 幻身夢宅 空中物色 前際無窮 後際甯剋 出此沒彼 升沈疲極未免三輪 何時休息 貪戀世間 陰緣成質 從生至老 一無所得根本無明 因茲被惑 光陰可惜 剎那不測 今生空過 來世窒塞從迷至迷 皆因六賊 六道往還 三界匍匐 早訪明師 親近高德決擇身心 去其荊棘 世自浮虛 眾緣豈逼 研窮法理 以悟為則心境俱扣 莫記莫憶 六根怡然 行住寂默 一心不生 萬法俱息凡為僧者,宜寫置坐隅,朝夕玩省。初出家人,即令熟讀,毋使遺忘! 終南山道宣律師賓主序 夫損己利他者,蓋是僧家之義也。害物安身者,非為釋子之理也。有賞善罰惡之能,斷是非不平之事。若是先人後己,契諸佛之慈心。如或爾死我活,乖六和之妙行。為主者,倘存仁義,感十方納子之雲臻。若乃私受人情,招千里惡名之遠播。為賓者,懷恭執禮,有義而到處安身。苟取狂圖,無義而隨方惹怨。今者,幸生中國,得賴空門。脫萬丈之火坑,拋千里之羈網。如囚出獄,似鳥開籠,履布金積玉之場,住七寶無殃之地。天龍恭敬,神鬼欽崇。非桑蠶而著好衣,不耕田而飡美饌。何須結怨饕利,非禮圖財。求蝸角之虛名,閉人天之坦路。取龜毛之少利,穿地獄之深坑。積恨結於今生,受波吒於後世。縱使滿堂金玉,牽纏自己危身。直饒羅綺盈箱,鬬亂子孫業重。少求儉用,免逼迫於心田。知足除貪,播馨香於意地。或住梵剎,或掛雲堂。莫論他非,但省己過。若有才高之士,把三藏以研窮;志淺之流,覽五乘而課誦。切莫口行慈善,肚裡刀槍。面帶笑容,心藏劍戟。貧者不恤,老者不憐。忘慈親鞠養之深恩,乖師長提攜之厚徳。如斯之意,退十方檀越之信心。執假迷真,惹四海英賢之譏誚。是以叮嚀勸諭,仔細精專。聞之者,破我慢之高山。覽之者,塞昏迷之巨海。皆悉稟信,普願回心。只宜來世勝今生,莫遺今生勝來世。奉勸大眾,疾須覺知。大限臨頭,悔之莫及! 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學問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實。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耆舊為莊嚴。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眾以謙恭為有禮。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寶王三昧論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欲易生。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損道義。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九、見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則癡心亦動。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是故聖人設化,以病苦為良藥。以患難為消遙,以遮障為解脫。以羣魔為法侶,以留難為成就。以敞交為資糧,以逆人為園林。以布德為棄屣,以疎利為富貴。以屈抑為行門。如是居礙反通,求通反礙。是以如來,於障礙中,得菩提道。至若鴦崛摩羅之輩,提婆達多之徒。皆來作逆,而我佛悉與記莂,化令成佛。豈非彼逆乃吾之順也,彼壞乃我之成也。而今時世俗,學道之人,若不先居於礙,則障礙至時,不能排遣。使法王大寶,由茲而失。可不惜哉?可不惜哉?! 宋仁宗皇帝御題讚僧賦 夫世間最貴者,莫如捨俗出家。若得為僧,便受人天供養。作如來之弟子,為先聖之宗親。出入於金門之下,行藏於寶殿之中。白鹿銜花,青猿獻果。春聽鶯啼鳥語,妙樂天機。夏聞蟬噪高林,豈知炎熱?秋覩清風明月,星燦光耀。冬觀雪領山川,蒲團煖坐。任他波濤浪起,振錫杖以騰空。假饒十大魔軍,聞名而歸正道。板響雲堂赴供,鐘鳴上殿諷經。般般如意,種種現成。生存為人天之師,末後定歸於聖果矣。偈曰: 空王佛弟子 如來親眷屬 身空百衲衣 口吃千鍾栗 夜坐無畏床 朝覩彌陀佛 朕若得如此 千足與萬足 明憨山大師費閑歌 講道容易體道難 雜念不除總是閑世事塵勞常罣礙 深山靜坐也徒然出家容易守規難 信願全無總是閑淨戒不持空費力 縱然落髮也徒然修行容易遇師難 不遇明師總是閑自作聰明空費力 盲修瞎鍊也徒然染塵容易出塵難 不斷塵勞總是閑情性攀緣空費力 不成道果也徒然聽聞容易實心難 悔慢師尊總是閑自大貢高空費力 聰明蓋世也徒然學道容易悟道難 不下工夫總是閑能信不行空費力 空空論說也徒然閉關容易守關難 不肯修行總是閑身在關中心在外 千年不出也徒然念佛容易信心難 心口不一總是閑口念彌陀心散亂 喉嚨喊破也徒然拜佛容易敬心難 意不虔誠總是閑五體虛懸空費力 骷髏磕破也徒然誦經容易解經難 口誦不解總是閑能解不依空費力 日誦萬卷也徒然禮懺延壽、誦經延壽 梁・寵法師,年二十八,遇道人法願謂曰:君年滿四十當死,無可避處。惟有祈誠諸佛,懺悔前愆,或可冀耳。寵引鏡驗之,面有黑氣。於是鬻衣鉢,市香供,東抵海鹽光興寺,閉門禮懺。杜絶人事,晝忘食息,夜不解衣。迄年四十,歲暮之夕,忽覺兩耳腫痛,其夜懺達四鼓,聞戶外人言,君死業已盡。遽開戶,寂無所見,明晨黑氣已除。兩耳生骨,居常禮佛,百拜為限。後有疾,不能起,猶於床上,依時百過,俯仰虔敬,年七十有四而卒。 梁.智藏,吳郡人,住鍾山開善寺。遇相者謂曰:法師聰明蓋世,惜壽命不長,正三十一耳。時年二十九,於是罷講,探經藏,得金剛尊經,竭誠誦讀,禮佛懺悔。晝夜不輟,至期,忽聞空中聲曰:汝壽本盡,以般若功德力,得倍壽矣。後見前相者,驚異莫測。藏陳其故,始知經力不可思議。 贊曰:脩短分也,禮懺誦經而延壽,則宿命之說廢矣。噫!還帶而夭相除,渡蟻而貴形現,人力尚可回天,況三寶不思議力耶?獨恨精誠不能如二公耳。鼓橐籥而為經,交杵碓而成禮。亦何怪乎,感應之無由也。 憨山大師禪宗要法 若論此段大事因緣,雖是人人本具,各各現成,不久毫髮。爭奈無始劫來,愛恨種子,妄想情慮;習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實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裡作活計,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萬語,種種方便,說禪說教,無非隨順機宜,破執之具,無實法與人。所言修者,只是隨順自心,淨除妄想習氣影子。於此用力,故為之修。若一念妄想頓歇,徹見自心,本來圓滿。光明廣大,清淨本然,了無一物,名之曰悟。非除此心之外,別有可修可悟者。以心體如鏡,妄想攀緣影子,乃真心之塵垢耳。故曰:想相為塵,識情為垢。若妄念消融,本體自現。譬如磨鏡,垢淨明現,法爾如此。但吾人,積劫習染堅固,我愛根深難拔。今生幸託本具般若內薰為因,外藉善知識引發為緣。自知本有發心趣向,志願了脫生死。要把無量劫來,生死根株,一時頓拔,豈是細事?若非大力量人,赤身擔荷單刀直入者,誠難之難。古人道:如一人與萬人敵,非虛語也。大約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實受用者少;費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蓋因不得直捷下手處。只在從前聞見、知解、言語上,以識情搏量,遏捺妄想,光影門頭做工夫。先將古人玄言妙語,蘊在胸中,當作實法,把作自己知見。殊不知此中,一點用不著。此正所謂「依他作解,塞自悟門」。如今做工夫,先要剗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諦信自心,本來乾乾淨淨,寸絲不掛,圓圓明明,充滿法界。本無身心世界,亦無妄想情慮。即此一念,本自無生。現前種種境界,都是幻妄不實,唯是真心中所現影子。如此勘破,就於妄念起滅處,一覷覷定。看他起向何處起,滅向何處滅?如此著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當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隨他流轉,亦不可相續。永嘉云:要斷相續心者,此也。蓋虛妄浮心,本無根緒,切不可當作實事,橫在胸中。起時便咄,一咄便消。切不可遏捺,則隨他使作,如水上葫蘆。只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邊。單單的的,提此一念。如橫空寶劍,任他是佛是魔,一齊斬絕,如斬亂絲,赤力力挨拶將去,所謂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者,無念也。能觀無念,可謂向佛智矣。修行最初發心,要諦信唯心法門。佛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多少佛法,只是解說,得此八箇字分明,使人人信得及;大段聖凡二途,只是唯自心中,迷悟兩路。一切善惡因果,除此心外,無片事可得。蓋吾人妙性天然,本不屬悟,又何可迷?!如今說迷,只是少不了自心,本無一物。不達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礙,故說為迷。一向專以妄想生滅心,當以為真。故於六塵境緣,種種幻化,認以為實。如今發心趣向,乃返流向上一著,全要將從前知解,盡情脫去。一點知見、巧法用不著。只是將自己,現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全是自心中,所現浮光幻影。如鏡中像,如水中月。觀一切音聲,如風過樹。觀一切境界,似雲浮空,都是變幻不實的事。不獨從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慮,一切愛恨種子,習氣煩惱,都是虛浮、幻化、不實的。如此深觀,凡一念起,決定就要看他箇下落。切不可輕易放過,亦不可被他瞞昧。如此做工夫,稍近真切。除此之外,別扯玄妙、知見、巧法來逗湊,全沒交涉。就是說做工夫,也是不得已。譬如用兵,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古人說:參禪提話頭,都是不得已。公案雖多,唯獨念佛、審實的話頭,塵勞中極易得力。雖是易得力,不過如敲門瓦子一般,終是要拋卻。只是少不得用一番。如今用此做工夫,須要信得極、靠得定、咬得住,決不可猶豫。不得今日如此,明日又如彼。又恐不得悟,又嫌不玄妙。這些思算,都是障礙。先要說破,臨時不生疑慮。至若工夫做得力處,外境不入。唯有心內煩惱,無狀橫起。或慾念橫發,或心生煩悶,或起種種障礙。以致心疲力倦,無可奈何。此乃八識中,含藏無量劫來,習氣種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現出來。此處最要分曉,先要識得破、透得過。決不可被他籠罩;決不可隨他調弄;決不可當作實事。但只抖擻精神,奮發勇猛,提起本參話頭。就在此等念頭起處,一直捱迫將去。我者裡元無此事,問渠向何處來,畢竟是甚麼?決定要見箇下落。如此一拶將去,只教神鬼皆泣,滅跡潛踪。務要趕盡殺絕,不留寸絲。如此著力,自然得見好消息。若一念拶得破,則一切妄念,一時脫謝。如空花影落,陽燄波澄。過此一番,便得無量輕安,無量自在。此乃初心得力處,不為玄妙。及乎輕安自在,又不可生歡喜心。若生歡喜心者,則歡喜魔附心,又多一種障矣。至若藏識中,習氣愛根種子,堅固深潛。話頭用力不得處,觀心照不及處,自己下手不得,須禮佛誦經懺悔。又要密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以諸密咒,皆佛之金剛心印。吾人用之,如執金剛寶杵。摧碎一切物,物遇如微塵。從上佛祖心印秘訣,皆不出此。故曰:十方如來持此咒心,得成無上正等正覺。然佛則明言;祖師門下,恐落常情,故秘而不言,非不用也。此須日有定課,久久純熟。得力甚多,但不可希求神應耳。凡修行人,有先悟後修者;有先修後悟者。然悟有解證之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見,於一切境緣,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觸途成滯,多作障礙,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參也。若證悟者,從自己心中,樸實做去。逼拶到山窮水盡之處,忽然一念頓歇,徹了自心。如十字街頭,見親爺一般,更無可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參實悟。然後即以悟處,融會心境。淨除現業流識,妄想情慮,皆鎔成一味真心,此證悟也。此之證悟,亦有深淺不同。若從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識窠臼,頓翻無明窟穴,一超直入更無別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證者深。其餘漸修,所證者淺。最怕得少為足,切忌墮在光影門頭。何者?以八識根本未破,縱有作為,皆是識神邊事。若以此為真,大似認賊為子。古人云: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於此一關最要透過。所言頓悟漸修者,乃先悟已徹,但有習氣未能頓淨,就於一切境緣上。以所悟之理,即起觀照之力。歷境驗心,融得一分境界,證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顯得一分本智,是又全在緜密工夫。於境界上做出,更為得力也。 磬山天隱修禪師法語 既為大僧,當行大事。立志要高,願力要深,膽氣要大,心行要細。心行若細,念念入微。見到一念未生之前,則不被境緣奪去,而為粗心浮氣之所動作也。膽氣若大,始可擔荷潑天門戶。他日普化羣品,能以無畏說法也。願力若深,百千法門學而不厭。總遇諸魔障難,於中不動毫端。了了分明,一一順受,勇猛精進也。立志若高,則無速求見聞知解,塞自悟門。不到徹頭徹尾,大休大歇田地,決不肯應時流,埋沒自己也。若四種成就,豈是泛常小根小莖,祗圖熱鬧門庭,不揣道力未充,德業未辦,見地不徹,學問不廣,背己逐物,徒衒虛名而已矣。 普為出資者、流通者、閲讀者、迴向曰: 以此印經功德,迴向法界有情。同入真如法性,共培菩提勝因。建立正覺知見,破除荒誕迷信。堂上樁萱並茂,共致世界和平。莊嚴清淨佛土,度盡苦海眾生。臨終正念不昧,兜率淨土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