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發菩提心文講話》 省庵大師法相 師諱實賢。字思齊。號省庵。常熟時氏子。世業儒。幼出 家。嚴習毘尼。尋入講筵。明性相之學。參念佛者是誰話。 四閲月。忽然開悟。曰。我夢覺矣。自是機鋒迅利。才辯 縱橫。晝覽藏經。晚持佛號。燃指於阿育王山佛前。發四 十八大願。感舍利放光。作勸發菩提心文。激勵四眾。誦 者多為涕下。於雍正十二年四月十四日面西寂然。送者 麇至。忽開目曰。吾去即來。生死事大。各自淨心念佛可 矣。合掌連稱佛名而逝。贊曰。 悲心廣大。菩提心文。四十八願。願力宏深。 行解真實。瑞應超倫。蓮宗一脈。賴以常存。 勸發菩提心正文 古杭梵天寺沙門實賢撰 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及當 世淨信男女等。惟願慈悲。少加聽察。嘗聞入道要門。發 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 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 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故華嚴經云。忘失 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故 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今為大眾 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云 何名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 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 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既不求利養名聞。 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 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 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 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有罪不 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 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 名之為偽。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 如是發心。名之為大。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 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若於心外見有 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勛不忘。知見不泯。如是 發心。名之為偏。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 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 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 如是發心。名之為圓。知此八種差別。則知審察。知審察。 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云何審察。謂我所發心。 於此八中。為邪為正。為真為偽。為大為小。為偏為圓。 云何去取。所謂去邪去偽。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 圓。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 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今言因緣。 略有十種。何等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 故。三者念師長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眾生恩 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靈故。八者懺悔業障 故。九者求生淨土故。十者為念正法得久住故。 云何念佛重恩。謂我釋迦如來最初發心。為我等故。行 菩薩道。經無量劫。備受諸苦。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 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地獄。佛復悲痛。欲 代我苦。而我業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 種善根。世世生生。隨逐於我。心無暫捨。佛初出世。我 尚沉倫。今得人身。佛已滅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預 出家。何障而不見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 使不種善根。何以得聞佛法。不聞佛法。焉知常受佛恩。 此恩此德。丘山難喻。自非發廣大心。行菩薩道。建立佛 法。救度眾生。縱使粉身碎骨。豈能酬答。是為發菩提心 第一因緣也。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三年。懷胎乳 哺。推乾去濕。嚥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紹繼門風。供 承祭祀。今我等既已出家。濫稱釋子。忝號沙門。甘旨不 供。祭掃不給。生不能養其口體。死不能導其神靈。於世 間則為大損。於出世又無實益。兩途既失。重罪難逃。如 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眾生。 則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濟。不惟一人父母。 人人父母。盡可超升。是為發菩提心第二因緣也。 云何念師長恩。父母雖能生育我身。若無世間師長。則 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 於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今我等粗知禮義。略解 佛法。袈裟被體。戒品沾身。此之重恩。從師長得。若求 小果僅能自利。今為大乘。普願利人。則世出世間二種 師長。俱蒙利益。是為發菩提心第三因緣也。 云何念施主恩。謂我等今者。日用所資。並非己有。二時 粥飯。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費。此皆出自他力。 將為我用。彼則竭力躬耕。尚難餬口。我則安坐受食。猶 不稱心。彼則紡織不已。猶自艱難。我則安服有餘。甯知 愛惜。彼則蓽門蓬户。擾攘終身。我則廣宇閒庭。悠游卒 歲。以彼勞而供我逸。於心安乎。將他利而潤己身。於理 順乎。自非悲智雙運。福慧二嚴。檀信沾恩。眾生受賜。 則粒米寸絲。酬償有分。惡報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四 因緣也。 云何念眾生恩。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 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 豈無報効。今之披毛帶角。安知非昔為其子乎。今之蠕 動蜎飛。安知不曾為我父乎。每見幼離父母。長而容貌 都忘。何況宿世親緣。今則張王難記。彼其號呼於地獄 之下。宛轉於餓鬼之中。苦痛誰知。饑虛安訴。我雖不見 不聞。彼必求拯求濟。非經不能陳此事。非佛不能道此 言。彼邪見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 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是為發菩提心 第五因緣也。 云何念生死苦。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常在生死。未得 解脫。人間天上。此界他方。出沒萬端。升沈片刻。俄焉 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獄。畜生。餓鬼。黑門朝出而 暮還。鐵窟暫離而又入。登刀山也。則舉體無完膚。攀劍 樹也。則方寸皆割裂。熱鐵不除饑。呑之則肝腸盡爛。烊 銅難療渴。飲之則骨肉都糜。利鋸解之。則斷而復續。巧 風吹之。則死已還生。猛火城中。忍聽叫嗥之慘。煎熬盤 裡。但聞苦痛之聲。冰凍始凝。則狀似青蓮蕊結。血肉既 裂。則身如紅藕華開。一夜死生。地下每經萬遍。一朝苦 痛。人間已過百年。頻煩獄卒疲勞。誰信閻翁教誡。受時 知苦。雖悔恨以何追。脫已還忘。其作業也如故。鞭驢出 血。誰知吾母之悲。牽豕就屠。焉識乃翁之痛。食其子而 不知。文王尚爾。啖其親而未識。凡類皆然。當年恩愛。 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為母而今為婦。舊是 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則可羞可恥。天眼視之。則可笑 可憐。糞穢叢中。十月包藏難過。膿血道裡。一時倒下可 憐。少也何知。東西莫辨。長而有識。貪欲便生。須臾而 老病相尋。迅速而無常又至。風火交煎。神識於中潰亂。 精血既竭。皮肉自外乾枯。無一毛而不被鍼鑽。有一竅 而皆從刀割。龜之將烹。其脫殼也猶易。神之欲謝。其去 體也倍難。心無常主。類商賈而處處奔馳。身無定形。似 房屋而頻頻遷徙。大千塵點。難窮往返之身。四海波濤, 孰計別離之淚。峩峩積骨。過彼崇山。莽莽橫屍。多於大 地。向使不聞佛語。此事誰見誰聞。未覩佛經。此理焉知 焉覺。其或依前貪戀。仍舊癡迷。衹恐萬劫千生。一錯百 錯。人身難得而易失。良時易往而難追。道路冥冥。別離 長久。三途惡報。還自受之。痛不可言。誰當相代。興言 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應斷生死流。出愛欲海。自他兼 濟。彼岸同登。曠劫殊勛。在此一舉。是為發菩提心第六 因緣也。 云何尊重己靈。謂我現前一心。直下與釋迦如來無二無 別。云何世尊無量劫來早成正覺。而我等昏迷顛倒。尚 做凡夫。又世尊則具有無量神通智慧。功德莊嚴。而 我等則但有無量業繫煩惱,生死纏縛。心性是一。迷悟 天淵。靜言思之。豈不可恥。譬如無償寶珠。沒在淤泥。 視同瓦礫。不加愛重。是故宜應以無量善法。對治煩惱。 修德有功。則性德方顯。如珠被濯。懸在高幢。洞達光明 映蔽一切。可謂不孤佛化。不負己靈。是為發菩提心第 七因緣也。 云何懺悔業障。經言犯一吉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 犁中。吉羅小罪。尚獲此報。何況重罪。其報難言。今我 等日用之中。一舉一動。恆違戒律。一餐一水。頻犯屍羅。 一日所犯亦應無量。何況終身歷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 矣。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為優婆 塞戒。尚不具足。何況沙彌比丘菩薩等戒。又不必言矣。 問其名。則曰我比丘也。問其實。則尚不足為優婆塞也。 豈不可愧哉。當知佛戒不受則已。受則不可毁犯。不犯 則已。犯則終必墮落。若非自愍愍他。自傷傷他。身口併 切。聲淚俱下。普與眾生。求哀懺悔。則千生萬劫。惡報 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八因緣也。 云何求生淨土。謂在此土修行。其進道也難。彼土往生。 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難故累劫未成。是以往聖 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末世修行。無越 於此。然經稱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則莫若執持 名號。言多善。則莫若發廣大心。是以暫持聖號。勝於布 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歷劫。蓋念佛本期作佛。大 心不發。則雖念奚為。發心原為修行。淨土不生。則雖發 易退。是則下菩提種。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長。乘 大願船。入於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是為發菩提心 第九因緣也。 云何令正法久住。謂我世尊。無量劫來。為我等故。修菩 提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因圓果滿。遂致成佛。既成 佛已。化緣周訖。入於涅槃。正法像法。皆已滅盡。僅存 末法。有教無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競爭人我。盡逐 利名。舉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義。 僧是何名。衰殘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覺淚下。 我為佛子。不能報恩。內無益於己。外無益於人。生無益 於時。死無益於後。天雖高。不能覆我。地雖厚。不能載 我。極重罪人。非我而誰。由是痛不可忍。計無所出。頓 忘鄙陋。忽發大心。雖不能挽回末運於此時。決當圖護 持正法於來世。是故偕諸善友。同到道場。述為懺摩。建 茲法會。發四十八之大願。願願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 心心作佛。從於今日。盡未來際。畢此一形。誓歸安養。 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得佛日重輝。法門再闡。僧海澄 清於此界。人民被化於東方。劫運為之更延。正法得以 久住。此則區區真眚苦心。是為發菩提心第十因緣也。 如是十緣備識。八法周知。則趣向有門。開發有地。相與 得此人身。居於華夏。六根無恙。四大輕安。具有信心。 幸無魔障。況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場。 又聞佛法。又瞻舍利。又修懺法。又值善友。又具勝緣。 不於今日發此大心。更待何日。惟願大眾。愍我愚誠。憐 我苦志。同立此願。同發是心。未發者今發。已發者增長。 已增長者今令相續。勿畏難而退怯。勿視易而輕浮。勿 欲速而不久長。勿懈怠而無勇猛。勿萎靡而不振起。勿 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鈍而一向無心。勿以根淺而自鄙 無分。譬諸種樹。種久則根淺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則 刀鈍而成利。豈可因淺勿種。任其自枯。因鈍弗磨。置之 無用。又若以修行為苦。則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則勤勞 暫時。安樂永劫。懈怠則偷安一世。受苦多生。況乎以淨 土為舟航。則何愁退轉。又得無生為忍力。則何慮艱難。 當知地獄罪人。尚發菩提於往劫。豈可人倫佛子。不立 大願於今生。無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諫。而今覺悟。將來 猶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憐。苟知而不行。尤為痛 惜。若懼地獄之苦。則精進自生。若念無常之速。則懈怠 不起。又須以佛法為鞭策。善友為提攜。造次弗離。終身 依賴。則無退失之虞矣。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 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 堅。願力最堅。大眾誠能不棄我語。則菩提眷屬。從此聯 姻。蓮社宗盟。自今締好。所願同生淨土。同見彌陀。同 化眾生。同成正覺。則安知未來三十二相。百福莊嚴。不 從今日發心立願而始也。頤與大眾共勉之。幸甚幸甚。 予茅靜遠居士書 省庵大師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過訪居士。適遇他出,悵然而去,尋歸回龍。茲又一 月餘矣,因數子相勸,卻講法華,特到杭請經,因得致書于足下。居士造橋 事畢,可謂莫大之功。然居士之心,好善無倦,一善甫完,復作一善。美則美 矣,其如生死大事何。苟不以生死大事為急,而孳孳為善。所作善事如須彌 山,皆生死業緣,有何了日。善事彌多,生死彌廣,一念愛心,萬劫纏縛,可 不懼耶。居士世間公案、久已參透。西方淨業、久已修習。然而生死心不 切,家緣撇不下,人情謝不去,念佛心不專。何也。將名根不斷耶,抑愛念牽 纏耶。于此二者,宜加審察。苟不把家緣世事、一刀斬斷、六字洪名、盡 力提起,卻望娑婆之脫,安養之生,難矣。不生安養而欲,脫生死,不脫生死 而欲免墮落,抑又難矣。縱一生兩生不失人身,濟得甚麼事?嗟乎!居事慧 心如此明利,家緣如此豐足,賢嗣如此賢能,事事適意,尚不能放下萬緣, 一心念佛。為天負人耶?為人負天耶?不以念佛為急,而以世間小善為急, 不以生死大事為先,而以人天福報為先。是不知先後也。居士雖不求福,而 常作福,雖欲出生死,而反入生死。皆由不知所緩在彼,所急在此,致使北 轅適越,卻步求前也。居士今日要務,惟當謝絕人事,一心念佛。加以齋戒 二字尤為盡美。大抵西方佛國,非悠悠散善所能致,萬劫生死,非因循怠惰 所能脫。無常迅速,旦暮即至,安得不為之早辦耶?衲所知者甚寡。知識之 中,求可以語此寧者尤寡,捨居士一人,而深以期望者,誰哉?倘不以人廢 言,幸加努力。若曰,吾不能也,則亦無可奈何矣。 謹按。修淨土者,非不需作諸功德事。(無量壽經謂,念佛而廣修功德者 為上品,不修功德者為下品)惟當以無所住心,隨緣而為之耳。若不專 心念佛,而惟孳孳專以世間小善為急,人天福報為先,是大不可。 勸發菩提心講話 一、緒言 竹林禪寺的華嚴佛七,今年已是第三次了。我記得,第一年的佛七開示是向各位介紹華嚴經在佛教歷史上弘傳的經過。華嚴經在印度的傳世,是由龍樹菩薩從龍宮裡誦出來的。傳到中國的華嚴經有三種:第一種是六十卷華嚴,是在晉朝時代翻譯的;第二種是現在大家所讀誦的大經,是在唐朝武則天皇后掌政時翻譯過來的,那是八十卷的華嚴經;第三種也是唐朝翻譯過來的,是一部四十卷華嚴經。它是普賢行願品的廣譯本。華嚴宗則是在唐朝初葉,由初祖杜順和尚開始創立,一直到三祖法藏賢首國師,才正式地完成它。後來每個朝代也都有高僧大德來弘揚華嚴經,發展華嚴宗,使它成為中國佛教的一大宗派。我們能信仰佛教固然是要有很大的善根和福報,才能得到的;而我們能讀到華嚴經,聽講到華嚴經,那更是不可思議的善根福德因緣了。這是第一年的華嚴佛七向大家介紹的佛法內容。 第二年的佛七期間,我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大家常常讀誦的華嚴發願文。華嚴發願文亦名修學華嚴發願文,它實在是我們修學華嚴的人必須要有的心願,因它指示了我們修持的方法。因此,我特在去年的佛七期當中,把它向大家做了一個粗淺的介紹。 今年我選擇了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省庵大師所著作的勸發菩提心文,來作為佛七開示的題材。「菩提心」這三個字,聽過佛經的人大概都知道。也可能有一些人,雖然是信仰佛教,但是還沒有聽過這個名詞。那麼,什麼是菩提心呢?菩提心又為什麼這樣重要,要祖師寫成文章,來向我們大家介紹呢?其實,假如已經歸依了三寶的人,我們的歸依師父都已經帶我們發了菩提心了,可能是我們自己沒有注意這個問題。那麼,菩提心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常常念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種大願,就是菩提心的全部內容啊! 假如還不明白什麼是菩提心的話,讓我再舉個例子來說吧!我們在讀誦金剛經的時候,常唸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那句經文,就是菩提心的完整句意。這句話翻成中國話,是「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兩字可以翻成「道」,也可以譯成「覺」(智覺的覺),因為它有兩種含義,而我們中國文字,無法一句話說出兩種意思來,所以保留它原來的語音「菩提」。還有,這個菩提心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學佛的重點在能修道,也就是在覺悟。怎樣子修道,又如何覺悟,是學佛最要緊的兩件大事。要想明瞭這兩件大事,就必須把菩提心先把握住。這菩提心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共同具有的心性。原來我們的心有真心和妄心之分。妄心就是我們想東想西的那顆心,真心就是用來保持我們身體發動的靈明覺性。我們要明白的,除了妄心以外,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真心。這真心在華嚴經裡稱為一真法界心。這一真法界心是一切諸法生起的根本源流,所以我們經裡有兩句話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就是說,世間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從這個真心顯造出來的。譬如,華嚴經中有一首偈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這個心,我們叫它做真心,或者叫它菩提覺悟之心。此一真心,我們眾生和諸佛都是一樣具有的,而且此心在諸佛身上沒有增加一分,在眾生身上也沒有少掉一釐,所以般若心經說:「不增不滅。」我們瞭解了這個心,依照此心去修行,就是直向菩提道,我們若忘記了這個心,不能依照此心來修行,我們就是眾生。 佛就是為了使眾生明悟這個心的緣故,所以來此世間,出家、修行,並且在他成道以後,來不及地告訴我們說,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而眾生之所以不能成佛,就是眾生不能把握住這個心,眾生的心中充滿了煩惱、妄想。假如眾生瞭解了這個心,並且能將心上之無明、妄想袪除掉,他就是佛了。照這樣說來,這個菩提心對我們學佛是如何地重要,我們就可想而知了。 因為我們做眾生的人——所謂六道之凡夫,都可以叫眾生——六道凡夫眾生,生命很短暫,煩惱無窮,是很可憐的,可以說,没有一天是幸福、快樂的。人間的人有時可能也有些快樂,但是這種快樂是很短暫的,不是真正永恒的快樂。在諸佛、菩薩看起來是如此。就是天上的天人似乎是很快樂,但是實際上,他們也有苦惱的地方。而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的眾生,他們的苦惱就更多了。 人只要有智慧、有靈性,誰不想來脫離痛苦,而追求幸福、快樂呢?人就是因為有這樣一念心,才懂得來追求宗教之信仰,以求離苦得樂、轉凡成聖。不過宗教太多了。到底要信仰那一種宗教,才能夠使我們達到目的呢?可以說,每一個宗教都認為,它的教義很好,可以為人解決問題。但真正研究起來呢,那是靠不住的。宗教能不能為人解決問題,有兩個重要的理論之分界:第一種是心外求法,第二種是以心為宗。心外求法,就是不從根本去用思想,認為自然界有一種力量,能為我們解決問題。這種宗教,佛教稱它為外道。如西方天主教、基督教,他們認為一個上帝能拯救他們。事實上,上帝能不能救他,而上帝又在那裡呢?這是一種不可知的問題。我們目前臺灣宗教界,也有一種相信外力的,如一貫道之類的人。他們相信有所謂的無極老母或天上聖母等神明。像這種信仰也是無根據、不可靠的。這些在心以外要求一種力量來幫助他們的人,是沒有辦法得到結果的,所以我們佛教稱這種心外求道之人為外道。因為佛教主張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都是我們的心識所變現的,這種道理是無法改變的。我們的問題是要靠我們自己來解決,靠神,靠天,靠無極老母等他力,是靠不住的。所以在仁王經上說:如果有人說,心以外有法,能為我們解決生死問題,那就是外道所說的話。那麼,照這些理論看起來,追本窮源的說起來,只有我們佛教,這個叫我們明心見性的宗教,才能解決眾生的生死問題。因為要明心見性,所以我們特別重視此一菩提心。不但是重視它,而且菩提心是我們成佛、作祖,解決生死問題的最根本的大法。所以我覺得,我們有必要把菩提心弄明白。我們必須依照菩提心去修行,以求解決我們的生死問題。同時我也希望,每一位學佛的道友,要一起把菩提心弄明白、發起來。 二、文史 這一篇勸發菩提心文,是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省庵大師寫出來的。他這篇文章雖然不很長,但其中的道理,卻說得非常懇切、非常重要。民國初年,我們全國佛教高僧中有一位大師,法號叫諦閑。他曾經在天童寺講過這篇文章,推崇這篇文章說,它雖然不是經、律、論三藏,但是它所包含的意義,和經、律、論所含的義理一樣重要。上海范古農居士曾將諦老講的要義記錄下來,就是現在書坊流通的「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講義」。據說,有很多人,在讀這篇文章時,都很感動,甚至有時會情不自禁地流淚痛哭起來。所以這篇文章感人的程度,是不難想像的了。 菩提心的要義,我們剛才向大家說明過,大家應該瞭解菩提心的意義。「勸發」就是:菩提心,大家都應該要發,而我們都不知道去發,所以現在省庵大師要用苦口婆心的語句,來向大家勸導、誘發。 這篇文章的作者省庵大師,這個「省」字,應該讀做「醒」,省就是省察的意思,用心來省察我們的心。「庵」,如佛教廟宇中,比丘尼住的寺院有時稱之為庵,比丘住的寺院則通稱為寺。臺灣的廟宇中,稱庵的較少,在大陸則較常見。省庵大師原本法名叫實賢,另有外號為思齊,省庵是他的別號。他是江蘇省常熟縣的人,俗家姓時。十四歲時發心出家。本來他在俗家時,儒家的書籍也唸得很好,後來到寧波的阿育王寺,去拜佛陀的舍利,看到佛舍利放出紅光,而感動得發心出家。阿育王寺是中國較早的一間古寺,也是中國唯一藏有佛陀舍利的一間大寺。這間寺位在浙江寧波縣。我們在座的居士中,也可能有寧波人。寧波有阿育王寺、天童寺等等。上個月我帶了一個三十多人的朝聖圑,到普陀山拜了觀世音菩薩,又到阿育王寺去拜了佛陀舍利。說起來也很奇怪,每個人看到的舍利都不一樣,不但不一樣,甚至有的人看幾遍,也看不到,所以非常懊惱的也有。至於我個人,我覺得還很幸運,可以說是蒙三寶的加被。當我去頂禮舍利之後,一眼就看到舍利所放的一片紅光。我非常感動。同去的法師和居士,多數人也都看到了。據說,看到紅光較好,最怕是看到黑色,那表示不好。幾年前曾有一位學者到阿育王寺去禮拜佛舍利。他看到的是黑色的光,心裡就覺得難過,所以發願在山上拜了三七二十一天的佛,誠心懺悔。後來果然讓他看到白色的舍利光。總之,阿育王寺的舍利是佛陀不可思議的聖蹟。假如各位有機會到大陸去,最好去禮拜一下。 當年省庵大師在看了佛陀舍利所放的紅光之後,就發心於佛涅槃日燃指供佛。同時效法阿彌陀佛,也發了四十八條大願,並且修習淨土法門。他寫了很多經論的註解,而這篇勸發菩提心文,可算是流傳最廣的一篇好文章。 省庵大師是清朝初年,康熙皇帝二十四年八月初八出生的,於雍正十二年二月十四日圓寂,一共住世只有四十九歲。他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祖師,所以後代弟子們,將他尊為淨土宗的第十一代祖師。寫這篇文章時,他一共舉出了十大理由,來勸導我們發菩提心。這十大理由都是與我們有切身的關係,而且很容易讓我們體認到。因為我們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明天再來說明正文的部分。 三、釋文題 「勸發菩提心文」:昨天是簡略地說明這篇文章的內容,並且也向大家講解了菩提心的意義,今天要來解釋正文。首先解釋文題,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勸發菩提心文」。菩提心是成佛的正因,正確的修學佛法,必須先發此菩提心,既然菩提心如此重要,那為什麼還要「勸發」呢?因為我們一個人在做任何事時,有的時候會猶豫不定,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該做這件事,而它又是非常有價值的。因此需要有先知先覺的人,來勸誘及鼓勵我們發起心來做。「發」就是發動、發起。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先立定一個心願,然後再由這個心願來發動,而現在我們要來修行菩提大道,完成無上佛果,非要先發菩提心不可。所以祖師要來勸我們發菩提大心。文,就是一篇文章,普通稱什麼經或什麼論,現在因為祖師很謙虛、客氣,不肯稱之為經或論——實際上它有經、論的價值——僅稱之為「文」。以上是文題。 四、釋人題 「古杭梵天寺沙門實賢撰」:「古杭」就是浙江省杭州縣,是一個古都。因為在南宋時,高宗在此做過皇帝,所以稱古都。省庵大師曾任梵天寺住持過。這間寺是很有名的大寺,建立在宋朝時代,到了明朝還很興旺。「沙門」二字是印度語,翻成華語為「勤息」,指的是出家人,意謂出家人修行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實賢」是大師本來的法號。「撰」是撰述,寫文章,古時稱做撰述,就是把我們想表達的意思敘述出來。以上是人題的介紹。 五、釋正文 (一)序分 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及當世 淨信男女等,惟願慈悲、少加聽察。 「不肖」是省庵大師很謙虛地表示,認為他自己並不是一個聖賢,只是個普通人,所以稱自己為「不肖」。「愚下」者,表示沒有什麼知識,也没有什麼地位,只是凡夫,而不是聖人。「僧」是出家人的一個代表稱謂。大師的法名叫「實賢」。「泣血稽顙」者,就是說,他寫這篇文章時,心裡非常感動。感動什麼呢?就是大家只知道信仰佛,但是不知道要發菩提心,而不發菩提心,就不能成正等正覺的佛果。所以為了這件事,他非常感動,寫起這篇文章來,尤其在寫的時候,心情太過於激動,他甚至哭起來了,哭得眼淚中夾雜著血絲那樣地悲切。「稽顙」,就是向人頂禮。因為大師有話要向大家表白,在說話前先向大家頂個禮,希望大家能夠聽他演說。「哀告現前大眾」:大師在演說發菩提心的大道時,懷著一種非常悲哀的心情,告訴現前在座的大眾以及當世淨信男女等。「現前」是沒有時間性的,在當時可以說現前,而我們現在講經,也可以說現前。在當時這大眾是專指出家人而說;「及當世淨信男女」是指當時在座聽講佛法的居士、男女信徒等,所以這篇文章是對四眾弟子講的。還有,這「當世」二字也可作「當來之世」講,所以省庵大師這篇文章,也是為當來世眾生而說的呀!「惟願慈悲、少加聽察」:希望你們大家發起慈悲心來,聽我講幾句話。因為我講的話也許不太有價值,但是我自己覺得,它對我們修學佛法是很重要的,所以希望你們能少加聽察。聽是聽聞。我們來聽經,是屬於聞、思、修三慧中的聞慧。察是將所聽得的道理來加以考察、思惟。思是思慧。聽了以後,再來考察,看看有沒有道理。如果你覺得它很有道理,就可以依照著去實行,那就是修慧了。所以聞、思、修三慧,都從聽經聞法獲得。 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 這幾句話是標明,心願是修行的一個先導。省庵大師還是以非常謙虛的態度來表示說,我要請的話不是我個人的己見,而是聽從前人所說的,所以說嘗聞前人說過的話。「入道」,就是進入菩提妙道、要進入菩提妙道的門戶。「發心為首」,就是首先要發起菩提心來,才能進入菩提妙道的大門。「修行急務,立願居先」我們發心學佛的人,大家都知道是為了修行,但是修行最重要的事務,就是要先行立起一個大悲願,立起大悲願來,方能進修自利、利他之行,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發心,沒有立願,那根本入不了妙道之門,也修不成二利之行了。譬如說,我們大家都知道有阿彌陀這尊佛,阿彌陀佛怎麼會成佛的呢?正因為他發了四十八種大願,然後依願修行而成佛的呀!還有,像消災延壽藥師佛,他也是在因地上發了十二種大願,然後依這十二種大願來修行,所以才成為人人敬仰的佛陀。由此可知,發願是修行最重要的急務,所以說「願立,則眾生可度」。因為假如能把我們的大悲願心建立起來,那麼,我們就可以度眾生了。大乘佛教,尤其是學習大乘佛法的菩薩,他是以利生為事業的。利生,就是要來度眾生,而度眾生,就必須要先立起大悲願來啊!至於「心發,則佛道堪成」者,我們發心修行,目標就在成佛。假如你没有發菩提心,修行就沒有目標,那佛也就成不起來了,所以要把菩提心發起來,佛道才能夠完成。這幾句話非常重要,它是這篇文章的中心,也是修行成道的重要條件。 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 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 這是反過來說的話。就是說假使不知道發心的話,你的修行是沒有結果的。「苟」是假使或倘若的意思。假使不這麼做——不發廣大心,不立堅固願——你即使經過微塵數劫,還是出不了生死輪迴,雖然有修行,也是徒勞無功。修菩薩道是要「眾生無邊誓願度,佛道無上誓願成」。度無邊眾生,成無上佛道,這都是非常偉大的事。現在我們不知道要發起這個廣大心來,也不知道要立下這個堅固願來,那度生、成佛的大事就沒有你的份了。所謂「堅固願」,就是立願後一定要做到,不要發了願以後,過了一段時間,就把它忘記了,這樣就不堅固了。所以「發廣大心,立堅固願」,是學佛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 倘若不能這樣做的話,那麼「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你即使去修行了如微塵數的劫數那麼長的時間,依然還在輪迴當中,不能了脫生死之苦,這是因為你没有發出三界的心、成佛道的心,所以你就是修微塵數劫那麼長的時間,你還是在生死道中受苦啊!所以說:「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你雖然知道要修行、信佛,但你的修行沒有目標,而且只是修的人天福報,那麼,這種事情是徒然辛苦一趟,没有究竟的結果可言。 現在舉一個例子來說吧!我們想到大陸去朝山拜佛,既然發了這個心,就要採取行動,要買飛機票,辦理出國手續等,然後還要實際跑到五臺山或峨嵋山去,你的目標達到了,才算有所成就。不然你只是嘴巴說:「我想去朝山。」一直在說,但是你沒有實際的行動,或者你本來要去朝五臺山,結果你走錯方向,走到歐洲去,那也不到目的。所以說:「徒勞辛苦」,白忙一場了。 我們學佛修行也是一樣,假使根本就不發心、不立願,或者雖發了心、立了願,但是不依心願去實行,那就自然没有結果。没有結果,徒勞無功,有時還會帶來後世的不良果報。 故華嚴經云:「忘失了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我們學佛的人大抵都曾發過菩提心,但不知它的重要性,把它給忘記了,而雖然去修行各種善法,這種善法的背後沒有菩提心的正因,所以它的結果就變成魔業,魔業成就,當然就不再成佛了。這裡有一個故事,話說,從前有一位菩薩,他開始學佛時曾經發過菩提心,但是後來他忘記自己的菩提願心,而去追求人天的福報,修了十善業(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這十種善業修起來,它的果報是感得生欲界天最高的一重天——他化自在天做天主。做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不是很好嗎?但是在佛法來說,人天福報雖好,但仍在生死道中。學佛修行是要了生死、成佛道的呀!這兩條路,生死是魔業,成佛才是正果。如果信佛修行是為追求人天福報,那就是魔業,也就不是佛道了。 從這個故事看起來,修行人把菩提心忘記了,就會走上魔道。本來發菩提心是可以成佛的,後來因為把菩提心忘記,就成了魔道。魔道眾生因為違背因果而行事,所以不能得到正法,不能得正果,他們只知貪圖人天享受,直到有一天人天福報享盡了,還是要墮落到三塗惡道去受罪。忘失了菩提心,尚且會有這麼大的損失,假使根本沒有發心,那更談不上圓成佛道了。所以我們要記住華嚴經上這幾句話。我們做任何一種修行,或做任何一件好事、功德,都要以菩提心來做出發點;就是說,我做的每一件功德,都要把這個功德迴向到真如實際、佛果菩提,乃至一切眾生,這就是不忘記菩提心的一個修法。 忘失尚爾,況未發乎? 這是祖師對這段話的警惕語。他說,忘記了菩提心,尚且不能成就菩提道,而且成為魔業。何況你根本沒有發菩提心呢? 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這幾句話是這篇序文的結語。我們應該知道,欲學佛修行,要學出世的如來乘(乘就是車子),必須先要具發菩薩願。在法華經中有一個譬喻說,我們如果要出三界,要了生死,佛教有四種車子可乘。第一種是羊車,是羊力能拉的車子,那比如是小乘聲聞所乘的車子。第二種是鹿力能拉的車子,是辟支佛乘所修的法門,也是種小車子。第三種是牛力能拉的車子,是權乘菩薩乘的車子。權乘菩薩不是究竟大乘。這種行者是乘比較大的牛車來出三界的。第四種是大白牛力能拉的車子,法華經上形容它為最好、最莊嚴、最快速、又最平穩的車子,要出三界、成佛果的修行人,才能乘這種如來乘的大白牛車。 所以省庵大師說,假如我們想修學如來乘的法門,必先具發菩薩四弘誓願。我們中國人所學的都是大乘法門,所修的也都是大乘法門。因為恐怕有人不曉得發這種大乘菩薩願,所以我們這一次來提倡,並且把省庵大師這篇妙文介紹給各位,希望每一位大菩薩都能把這種菩提願發起來。「不可緩也」,就是不能再拖延了。這篇文章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我剛剛講的這是序分當中的前段,後面的一段,留到晚上再繼續講吧!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今為大眾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云何名為邪、正、真、為、大、小、偏、圓耶? 勸發菩提心文,講到這裡,已經向大家介紹了心、願為修行的中心。所謂發心可以做入道的重要門徑,立願乃是修行的急務。然而心要如何發呢?願要怎麼立呢?在這第二大段裡,就要詳細地來加以說明。 所謂心願要發起來、建立起來,有很多不同的差別行相。這許多不同的差別行相一定要指示出來,才能讓我們知道,它的種類有多少,功用有多大,然後才可以知所趨向。所以省庵大師接著上文說道:「今為大眾略而言之」,就是要簡單而大略地把發心立願的差別行相指示出來。正文說:「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上面說的這八種行相,可以把它分成邪與正、真與偽、大與小、偏與圓四對來說明。四對八句是發心立願的不同行相,下面就來解釋一下,然後什麼是邪和正,真與偽,大跟小,偏同圓,就明白了。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這一段文字是在說明邪心的行相。這些話是指一般人說的。在這個世界上有這麼一類的修行人,看起來他也相當地認真,一向都在做著修行的工夫。不過他們修行的方法沒有經過知識的指點,没有能夠得到正確的門徑。他們不知道參究自己的心性,只知道向外務去發展。因為佛法講一切唯心造,成佛是要靠我們這個心,做眾生也是由我們這個心。所以真正修行,首先要把我們的自心弄明白,才是正途。若不在自心上下功夫,而只是在外表上去做作,就不對了。這種做外務工作的人,目前在佛教界來說,實在是相當地多。就以我們臺北的信徒來說吧,他們一個月可以接到好多張的通知單,這裡也要做法會,那裡也要裝金塑像、起廟造塔,或是印經放生等等的活動。這些信徒,有些是很喜歡地在做,也有些會抱怨。喜歡做外務的人,他有什麼作用呢?下面就要來解釋。 「或求利養,或好名聞」:上一句是偏重對出家人來說的。因為有些出家人,每天都在忙於應付一些經懺佛事或法會,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心性的證悟,可能是想多認識一些信徒,可以多化到一些緣,多得到一些利益、供養。或好名聞,是偏重於對在家人說的。有些在家人信佛以後,不思求師訪道,只知到處參加活動,作一些功德。其目的不是為了修布施行,而是在想讓大家知道,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大施主、大居士。這是兩種偏好追求外務的行相。一個真正修行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記得我的大師公智光老和尚常對他的弟子說,你儘管接到多少法會通知,但你不妨先衡量一下,是我應該去的才去,不應該去的就不要去,因為學佛不是在做應酬、交際。然而什麼地方應該去?又那裡不應該去呢?我的看法是,如果這個地方講經,如果這個道場是在宏法、修行辦道,有真善知識在主持、指導,我們應該去參加,因為參加了可以在那裡求到福德,求到智慧。印光大師是近代的高僧,他老人家告誡他的弟子說:「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不要亂跑,常念生死、無常,阿彌陀佛聖號常常放在心上。一句佛號念好了,功德就很大了。」這是幾句非常重要的法語。日本的佛教比較有制度。他們的信徒,在那個寺裡歸依的,就到那一個寺裡去參拜,所以他們不會跑東跑西。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制度。 「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這種情形大概是指一般到寺廟裡燒香、拜佛的人說的。一般人到廟裡燒香、拜佛、做功德,大抵都是希望佛祖、菩薩保佑他的家庭幸福、平安,子女乖巧、聽話,身體健康,事業發達。這些都叫做現世的欲樂。如果他懂得做功德,將來可以得到好的果報,他就會把希望寄託於將來的善果報。這種做法並不是完全不對,只是與我們學佛的中心,有一段很長的距離。 「如是發心,名之為邪」:因為求現世欲樂,或為求未來果報,或為求名聞、利養,這些都與修學佛法的正因沒有發生關係,所以說,它是邪。這種發心是一種貪婪迷妄的邪曲心理,不是真正學佛的人應該有的心態和做法。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另外一種人,他也發心學佛,但是他與剛才所說的那種人的心態是不一樣的,而且是剛好相反的,就是說他既然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圖欲樂、果報。那麼,他發心的目的是什麼呢?第一、他是為了了脫生死,因為我們眾生無始以來一念不覺,流浪在生死當中,這頭出,那頭沒,痛苦不堪。今天幸而聽到佛法,有了出苦的法門,很希望利用這一生的光陰,趕快修成功、出生死。不過,要真正地了脫生死,也有幾種差別。聲聞人的修行,主要就是為了了脫生死、出三界。但是他是只為自己了生死的自了漢。所以下面一句緊接著「為菩提」——為了要證得無上菩提果,所以才發心來修行。那是修學大乘佛教,它是要以菩提心為基礎的。我們的生死大事固然很重要,但是發起菩提心來,除了要解決個人的生死問題,還要解決一切眾生的生死大事。這樣發心才是大乘菩薩的精神。能夠念生死苦、發菩提心,能夠「如是發心」的話,那就「名之為正」發心。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切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真正發心學佛的人,要像這文上所說的去做。大乘菩薩就是要「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既然發了菩提心,就要真行菩薩道;既然立下了堅固志,就要填滿大願海。成佛這條道路雖然非常地遙遠,需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抵達,但是已發心的行者,不會因為成佛的時間太長遠,而生起退怯之心。為什麼呢?因為佛道雖然長遠,但是今天我們有幸,能夠走上了這條成佛之道,遲早總有到達目的地的一天。「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普賢行願品說:眾生無盡,眾生的煩惱也無盡。要度盡眾生,自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般人談到度眾生都很害怕,但發了菩提心的人是不會害怕的,因為眾生是我們成佛最重要的資本。在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裡面說:「⋯⋯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沒有眾生,我們學佛的人就無佛可成,因為眾生是我們修福、修慧的對象。我們要有機會來為眾生服務,才能修到福德和智慧。有了這樣的瞭解,那麼眾生不管怎樣多,我們也不會對度眾生這個工作,生起厭惡、倦怠的心來了。 從前有一個故事說過,有一位老和尚,帶著一位剛出家的小沙彌,出去行化。走在路上,照規矩,小沙彌是要走在老和尚的後面,替老和尚拿東西、背包袱的。當時小沙彌拿著東西在路上走著,看見田裡耕田的牛,不但要喘大氣,而且還不時被主人鞭打,很辛苦。他一念慈悲心發起來了,心想:「眾生很苦。將來我要來度他們,使他們離開痛苦的畜生道,超生善趣!」那知,這位老和尚有他心通,知道小沙彌發了大悲心,馬上把小沙彌的包袱接過去,並且說:「小沙彌,你到我前面走,包袱給我來背!」小沙彌有些莫名其妙。但師父既然吩咐,就依教把東西交給師父,走到師父前面去。過一會兒,小沙彌看到很多的鳥都在田裡覓食。他心裡又想:「哇!那麼多的眾生,怎麼度得了啊!我看,還是趕快修我自己的心,早一點了脫生死算了!」那知,他這種心一發,老和尚又知道了,於是又對小沙彌說:「你把包袱拿去,到我後面走吧!」 這個故事說明了,發心度眾生的就是大乘菩薩,不發心度眾生的是小乘自了漢。菩薩才是值得人們尊敬的大士。我們修學大乘佛法,要發菩薩心、立菩提願,要有如登萬仞的高山,必窮其頂的精神。山不管怎麼高,我既發了心要登,就一定要爬上那個最高的山頂,才算達成我的心願。又「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好像要爬上九層的寶塔,不要因為這塔很高就不爬了。一定要到達它的頂層,才算成功。「如是發心,名之為真」,一個發真心行菩薩道的人,就要具備這樣勇猛無畏的精神,堅忍不抜的毅力,為佛道、為眾生來發心,這是真正的發心。古人說:「行者必至,為者必成」,確屬至理名言。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這種發心是一種虛偽的發心。虛偽發心的行相是有罪業,不知道去懺悔;有過錯,不肯去改正。過是無心所犯的罪過,罪是有心所犯的錯失。一個人既犯有罪過,就要能去悔改,所謂:「知過能改,善莫大焉。」這種起碼的做人的道理,都沒有能做到,或者故意隱瞞自己的過錯,都是一個修行人所不應有的行為。所以說,這是一種虛偽的發心。要知道,我們心理上的罪與福,就好像是天秤上的輕重量,不成正比例的。罪重的人,福就輕;福重的人,罪就輕。真正的修行人要不斷地懺悔,把罪過懺悔掉,福德才會增長起來。所以我們假使遇到不如意的事,例如身體不好啦、家庭不和啦、事業不順利啦等等,不要去求神問鬼,也不要去算命、卜卦,趕快自己來對佛懺悔,趕快來做功德。懺悔了業障,做起了功德,命運自然就會改善。還有懺悔必須要時時刻刻地來做。每天早晚拜佛,就不要忘記懺悔,因為罪業在我們心靈上,就好像我們所穿的衣服上面的污染一樣,天天洗,衣服就會保持乾淨,天天懺悔,我們的心靈就會保持清淨。心靈清淨,没有罪業,我們的福德就增長起來了。因此,我們假如真正想學佛,但是不肯懺悔,或不會懺悔,或有過失,怕人知道,不好意思就不去懺悔,那都是最沒有智慧的人,這也就是一種發虛偽心學佛的人。 什麼叫做「內濁外清」呢?就是有一類修行人,專門裝模做樣,外表做得好像很認真、修行很了不起的樣子,但是他的內心實在是充滿貪、瞋、癡的。還有一種修行人「始勤終怠」,就是他剛開始學佛的時候,好像恨不得馬上就要成佛的樣子,不眠不休,可是過不了多久,五分鐘熱度一過去,他就佛也不想念了,香也懶得上了,甚至於不太願意再繼續修行下去。這叫做始勤終怠,也是一種發虛偽心的表現,不是真正的發心。 以上這兩種修行人,「雖有好心」,信佛修行,但是「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這種人學佛,還是在佛門裡想求得名利。名利心夾雜在道心當中,當然不是真正發心了。「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這些信佛修行的人,雖然他也在寺廟裡做功德,甚或也歸依了三寶,可是他犯的罪過比他所修的福德還要多。一點點的功德被罪業抵銷掉了,就等於沒有做功德一樣。像以上所說的這幾種人的發心,就是虛偽的發心。這種發心,當然不可能達到成佛的目標了。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這一段文字,是在說明發大心的行相。我們佛教主張四種無盡。第一種是虛空無盡,第二種是世界無盡,第三種是眾生無盡,第四種是眾生的業無盡。這裡所講的眾生界,是指所有在六道裡輪迴的一切有情。眾生的範圍有了盡頭或有了邊際的時候,我的願也就盡了,而事實上眾生界是没有邊際、沒有盡頭的時候,那麼我的願,也是沒有窮盡的時候。「菩提道成,我願方成」,菩提道就是覺悟的佛道。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證菩提果,成菩提道。所以我的願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成就呢?要等到我成佛了以後,才算成就。「如是發心,名之為大」,像這樣的發心,就叫發廣大心。為什麼發這樣的心,就叫發廣大心呢?因為我們行菩薩道,修學佛法,最主要的兩件大事:一、上求諸佛的大覺,而菩提道就是諸佛大覺之道;二、下度六道的眾生,所謂下化眾生。如果這兩件事都做圓滿了,我的願心也就圓滿了,我所修的大覺佛道也就圓成了。所以這種願心叫做廣大心啊!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這個小就是剛才那個大的相反,這種發心,是指小乘聖人而說的。小乘聲聞、緣覺的聖人啊,他們發心學佛,是急於求了生死,因為他們把三界看得太苦了,好像把它當成牢獄一樣,把生死也看得太苦了,視同冤家一樣。生死的事情的確是很苦的,為了要解除這兩種痛苦,所以要想趕快離開這痛苦的世間。這是聲聞、緣覺聖者的發心。這個三界,是指我們眾生生活的環境。第一種就是欲界,我們人乃至六道的眾生,都在裡面。欲界也有天,有六重天。昨天所說的魔,就是欲界最高的他化自在天,這是第一重。第二重叫色界天,色界天有十八重梵天,色界天人要修十善,還要修定,叫未到定,就是還未達到佛境的定,是一種修凡夫定而生的天。還有第三重,叫四空天或無色界天,這種天人就是生活在純粹的精神狀態中。天上的人沒有什麼痛苦,可是他還在生死輪迴之中。那無色界最高的一重天的天人,壽命有八萬大劫,八萬大劫過了以後,他還是要輪迴六道生死的。所以說,三界也並不是頂好的地方,因為三界還是不究竟、不永久的。 修聲聞、緣覺乘的聖者,他不要在三界內生活,更厭惡生死的輪迴,所以他只希望,自己趕快脫離生死的輪迴,別人的生死,他根本不管;他只要自度,不度眾生。這樣的發心,就是發的小心。 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勛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偏就是執著於一邊。執著心外有法的人,我們叫他外道。真正的佛法講「萬法唯心」、「三界唯識」;一切都是心識之變現。所以,主張心外有眾生可度、有佛道可成這種學佛的人,就是佛理沒有通達,而產生了錯誤的偏執,所以要度心外的眾生,要成心外的佛。有這種偏執的人,就有一種功利的思想,他把度眾生當成一種功利的事業。他覺得,眾生是他度成的。實際上,眾生也好,我們自己也好,我們的心、佛和眾生是一體的,心外無佛、無眾生。佛與眾生都在我心裡。所謂自性是佛,自性是眾生,眾生是自性自度。佛教裡有兩句話說:「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佛自己不認為他能度眾生,他只是告訴眾生一種成佛的方法,實際上眾生是自己度自己。假使佛告訴我們的是成佛的方法,而我們不依照那方法去進修、去求證,佛也沒有辦法幫助我們成佛。 這種有佛、有眾生、我能度眾生的偏差觀念,不把它消除掉,功利思想的偏執不肯丢棄掉,那他發心學佛,就是發的偏心,偏者,偏在一邊,不是中道。這就不是真正合乎佛的宗旨而發的心了。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圓是圓滿,發圓滿的心。假如有一類學佛的人,他知道自性是我們的平等心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一真法界心,就是自性。自性是眾生,所以我們要發願去度他;自性是佛道,所以我們要發願去成就他。自性是每一個眾生都平等具有的。依照佛陀的聖言量,我們知道,自性可以成眾生,也可以成佛。一念覺悟,就是佛;一念迷昧,就是眾生。所以根據這個平等的思想,眾生本來是佛,佛才要度眾生,眾生也要知道自己是佛,要發起圓滿心來,進修成佛。 這個自性平等的思想,在六祖壇經裡,發揮得很周詳。五祖弘忍大師為六祖慧能尊者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的時候,慧能尊者頓然大悟。他脫口說出好幾句發自自性的話。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自性上一切的功德,都在我們的自心上圓滿具足,這種境界就是佛陀所證的圓滿佛果。 如果你能瞭解自性的功德,你就能達到「不見一法離心別有」。這是在加強心外無法的道理。我們的心量如虛空一樣的廣大,心體之大超越了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限制,超越了空間——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的限制。所以我們要拿出這種如虛空一般的心量來發願。因為心包太虛,一切眾生都在我心中,諸佛的功德也在我心中。度眾生是我份內之事,成佛道當然也是我份內之事,所以說:「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而無虛空之相可得」。虛空本來就無形相可得,我們的心性也不可以拿出一個長短、方圓的形相來看的。這樣的發心就叫圓,圓滿的發心就是這樣。 在座有好多位都受過菩薩戒,受戒的時候,戒師問過我們的話,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無一眾生不度,對不對?」你們都回答:「對!」所謂眾生無邊,我們都要去度,這種口氣多大呀!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口氣呢?因為我們的心如虛空一樣,所有的眾生都在我們的心裡,都要去度他。不要說:「眾生太多了,我度不了!」要瞭解當時我們回答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無一眾生不度」這句話的意思。 過去禪宗有一位祖師,一天在看經,有一位學者來參訪他,一看到祖師在看經,就向前請問說:「您老人家還在看經啊!」他的意思是說:「你是一位祖師,你已經悟道了,還需要看經嗎?」祖師給他回答的話很有意思,他說:「沒有什麼啦!這不過是遮遮人眼罷了!」這句話是句普通的客氣話,好像在說這沒有什麼,人家以為我也在修行,其實這不過是遮遮人眼罷了。不過這句話裡面,含有很深的禪機,就是說,經是佛的法身,我在這裡看經,等於是我的心和佛的法身相應,盡大地,就是我的一雙眼睛;盡虛空,就是佛陀的經卷,法界心性,就是這樣普遍而廣大的意思,也就是楞嚴經所說的:「心包太虛」的意思啊。 知此八種差別,則知審察;知審察,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 發心的八種不同,我們瞭解了以後,要如何在這八種的發心裡去選擇、去審察一番,怎樣的心可以發,什麼樣的心不要發。知道審察了,就知道去、取。去就是去除,取就是進取。大家都認為不好的「邪心、偽心、小心、偏心」,我們要努力去除掉它;我們要發的心是「真心、正心、大心、圓心」四種心,這就叫做去、取。 云何審查?謂我所發心,於此八中,為邪,為正?為真,為偽?為大,為小?為偏,為圓? 這就是叫我們自己來審察一下,我們所發的心,在這八種心裡面,屬那一種心呢?不消說,當然是要發正心啊!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大概是不會發邪心的。我們學佛一定是要發真心,也絶對不會發偽心。依照研究的結果,我們發現,偽心比邪心所形成的罪過還要大呢!因為邪心的行相粗顯,很容易辨認出來,同時他如果受人規諫,或者良心發現,還可以改正。而偽心就不同了,它是存心欺騙人,偽裝外表,使人不易察覺,實際上,他的所作所為,無非是圖謀個人的名聞利養,這是最要不得的一種心態。還有,我們在八種心裡,要發的是大心,還是小心?是偏心,還是圓心呢?這四種心比較深,是依照佛法來發的,而前面說的那邪、正、真、偽四種心,則在先幫我們理出一個正確的觀念。當然我們是不會去學羅漢(發小心),甚至也不懂得阿羅漢的修行方法。我們是要學菩薩,因為大乘佛法是教我們要行菩薩道,要度眾生的。我想,我們在座的各位不會發小心、偏心,一定會發大心、發圓心的。但是過去也許沒有那麼詳細地瞭解、辨別,經過省庵大師給我們這麼詳細的說明以後,我們就更加地會得到一個正確的方向了。 我們臺灣是個佛教的聖地。現在全世界大家都知道,臺灣佛教非常興盛。臺灣同胞在宗教信仰這方面,根據內政部國民宗教信仰所做的登記顯示,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都信佛教。這幾年來,我們參加中國佛教會或中國宗教徒聯誼會活動,我們也經常和天主教、基督教人士聯絡,或一起工作。據說,天主教和基督教所擁有的信徒加起來,才六十萬人。我們臺灣總人口有兩千萬人,真正有宗教信仰的,除了六十萬人以外,可以說都向內政部登記為佛教徒。不過這百分之七十五的信徒當中,分子就很複雜,因為道教混在裡面,一貫道也混在裡面,現在還有什麼理教、天德教、軒轅教等等,這許多人也都不排斥佛教的價值,而他們真正懂得佛教是什麼嗎?這就很難說。所以我們希望,在座各位居士聽了這篇發菩提心文以後,能去向大家說明,什麼是真正的佛教,佛教的標準在那裡。譬如說,我們臺灣在剛剛光復之初,本有很多人信佛教,但是臺灣佛教有先天派、龍華派之分,這種也是過去的一貫道這一類的宗教,實際上說來,並非真正的佛教。所以我們要發心來選擇、審察一下,一方面要審察我們自己,同時也要審察一下我們的佛教徒。我們不要排斥他們,我們要把他們引歸真正的佛教。 云何去、取?所謂去邪、去偽、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圓。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 這幾句話是辨別心願之行相,作為建立修行標準的總結文字。就是說,我們學佛的人,應該從這八種心中,來一個分別和選擇,以決定我們學佛的方向。如何去除掉那些不要的心,又如何把需要的心進取過來。省庵大師指示我們,選擇的標準是要去邪、去偽、去小、去偏。這四種心,我們不要,要去除掉它。反過來,我們要取真、取正、取大、取圓這四種心,這是我們要進取的。假如真正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這是發菩提心的一個最重要的抉擇,不可不知! 那麼,關於邪、小、偽三種心,我們已有了認識。至於那偏心,還不甚了解。到底什麼是偏心呢?簡單地說吧,心外有法是偏心。有一種人偏執於他的一宗,例如修淨土的人,就喜歡排斥其他的法門;如修三論空宗的,就一定要一切都空,不能有有的主張,如果有人主張有的教法,就要遭到他的批評,甚或破壞,這都是偏。真正的學佛呢,應該瞭解,既然都是佛說的,佛法在中國流傳衍化,計有八個宗派,這八個宗派當然有其不同的主張,我們都應該兼收並蓄、包融合作,如果堅持自是非他的心態,那都是偏。那種偏執的心,我們不要發。 佛教裡有空宗與有宗。有宗是屬法相唯識這一派,是玄奘大師所創立的,又叫慈恩宗。空宗是嘉祥尊者所領導的,就是三論宗。這兩宗的思想是站在相敵對的立場,一個主張有,一個主張空,彼此互相糾纏。實際上,我們學佛法的人不該有這種偏執的思想,因為空的道理是佛說的,有的道理也是佛說的,佛是站在兩種不同的角度來發揮真理,我們用現代的話來說,空宗是用一種否定的方法來顯示真理,有宗是用那肯定的方法來顯示真理,而目的都是一樣的,只是用的方便不同而已。要知道,所謂空,是空其相,並不空其性。而有哩,也一樣祇是有其假相,而並非有其實性,這叫做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有什麼可分的呢?假如拿佛說的妙法,來偏執己見,就不對了。這是對偏心的一層,更詳盡的解釋。前面說,心外取法謂之偏,那是對外道講的;現在說偏執一宗的偏,是對佛教徒說的。 (二)正宗分 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今言因緣,略有十種。何等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師長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眾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靈故;八者,懺悔業障故;九者,求生淨土故;十者,為念正法得久住故。 佛教主張一切諸法的生起,都要仗因託緣,因緣具足,事法建立。發菩提心,這件成佛正因的大事也不例外,所以說,菩提心是諸善中王,要使它發生起來,也必須要有因緣,才能夠正式成就。菩提心的含義,我們都已懂得了,這是一個成佛的正因。說它是「諸善中王」者,是所有的世間、出世間的善法中品位最高、價值最大的善法,所以稱它為諸善中王。世間的善,譬如世間的好人好事,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好人好事以一忠、二孝為最基本。所以說世間的善事,能夠對國家盡忠,能夠對父母盡孝,這就是一個好人好事的表現了。另外若對國家盡忠這一方面來發揮呢,孟子有所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能夠做到成仁取義,這是一種世間最大的善事。那麼,這種善法做起來,就成為社會中的好人,成為國家的忠臣,成為一個家庭的孝子,受到人們普遍的尊敬,這是世間善法中最有價值的表現。我們要知道,這是一個由誠心表現出來的孝德。還有一種是不做的好事。什麼事假使不做,就不會傷害到他人,對自己可以積存德性,那也是一種好事。什麼事情不要做呢?儒家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這些約束行為的規定,能使人格提昇,品德完美,這是一種不去做它就能成就的好事。 我們佛教出世間的善事就更多了,如三歸、五戒,這是一個完成人格的基本好事。假如再進修十善法,那就可以生到欲界天上去,享受天福。這是欲界天的好事。第三種是修上二界的四禪八定。四禪就是色界天所有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是一階一階上升的程度,不過這種禪叫未到定,這是生天的條件。所謂八定,除四禪以外,還有無色界四空天。無色界天人進修空無邊處定、色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四定,合稱四禪八定。修四禪八定的人可以生到色界、無色界。第四種修戒、定、慧,加上四諦、十二因緣法的修學,可以完成二乘聖者的功德。第五種就是修六度萬行。華嚴宗講修十度萬行,再加上發菩提心,這是菩薩乘的善法。菩提心是成佛的善法,所以說,菩提心是諸善中王。所有的世間、出世間的善法當中,以菩提心的價值最高,因為它能使我們成佛,所以說是諸善中王。省庵大師說,發起菩提心要具備十種因緣,這十種因緣,就是這篇文章的正宗分,所要發揮的主要意義所在。 第一種的大因緣是「念佛重恩故」。我們很幸運能夠得到人身,我們更幸運的能夠聽聞到佛法。佛陀對我們有轉凡成聖、拔苦予樂的恩德。假如我們沒有得到人身,就無法得到佛法;我們没有得到佛法,就永遠沒有辦法去超脫生死輪迴的痛苦,也永遠没有辦法得到轉凡成聖的機會了,所以說,佛陀的恩德是太重大了。這一點的詳細內容,後面正文有說明,現在祇為大家先講一個題目而已。 第二種的大因緣是「念父母恩故」。我們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恩情,所以要發菩提心。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我們大家都知道,尤其是結過婚、生過孩子,為人父母的人,就更加瞭解了。父母在生我們、養我們的時候,他們所付出來的代價和愛心,是非常之大的,所以一個人如果不知道報答父母的深恩,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說,他簡直不夠資格做為一個人。 第三種的大因緣是「念師長恩故」。為了要報答師長的恩德,所以要發菩提心。師長對我們的恩德,我們都很瞭解,因為我們都曾受過師長的教誨。以一個在家人來說,從師長那邊接受教育之後,我們方才知道禮義,並且得到書、數、技藝等各種知識,能學到謀生的專長。這都是師長給我們的恩德。我們出家人的師長恩德就更大了,因為師長度我們出家,增長了我們的法身。再加上教授師、羯磨師、和尚、阿闍黎來為我們授戒,成就我們的戒身,增長我們的定、慧之身,從而得到三學增上,進修梵行,使我們離苦得樂,轉凡成聖。所以出家的師長對我們的恩德就更大了。 第四種的大因緣是「念施主恩故」。施主是布施我們的資財,讓我們維持生活,可以安心修道的人。在佛經上說,一個出家修道的人,他的生活所需,如衣服、飲食、房舍、醫藥等資生之具,皆靠施主布施,無欠無缺,方能安心行道。施主有財施護法的這種大恩德,所以我們要發心報答。 第五種「念眾生恩故」。眾生是指六道當中的眾生,他(牠)們對我們也都有恩。因為佛教講輪迴,我們無始以來在六道輪迴當中,一會兒到天上,一會兒到人間,一會兒到牛胎,一會兒到馬腹,所以到處都有父母。我們過去世的父母就在六道輪迴當中。我們要發起心來,以佛法來報答他們,要使他們都能夠依法修行,超生淨土。這是報眾生恩的重要方式和理念。 這個六道輪迴轉世的事,現在人可能會說:「我沒有看見過,我不相信!」我想起一個故事:在清朝中代的時期,大約一百多年前的時間,在大陸浙江省的東部,有一位屠夫姓陳。他的家庭非常窮困,靠殺豬來維持生活,一直過著清苦的日子,而他有一位妹妹命好,嫁給一個有錢的人家。因此每當那位屠夫哥哥缺錢的時候,就向他的妹妹借錢周轉。 在他身體好的時候能工作,把錢借去暫時周轉一下,等有錢了再還給她,這樣有借有還,倒沒什麼問題。後來因為哥哥年紀大了,又常常生病,生活就愈發艱難起來。有一次他病得很重,向妹妹借了十塊大洋來醫病,但是沒有能力工作,所以這十塊大洋錢還不起了,內心感到很痛苦!妹妹看了這個情形,也很同情他,就說:「哥哥!你不要擔心!那十塊大洋就算我送給你好了,不要你還了!」這是一句寬慰的話,但是親兄弟明算帳,借錢時還是立了一張十塊大洋的借據,妹妹雖然說不用還,但是借據沒有毁掉,所以借貸的事實還是存在的。這位陳姓的屠夫不久就死了,為了還這筆債,就投胎成一頭豬,到他的妹妹家去。 在他(陳屠夫)過世的第二年,要過農曆年的時候,這個陳屠夫的兒子和他的太太,在一天夜裡,兩個人同樣做了一個夢,夢到他的先生回來,跟他太太說:「明天我妹妹家有人要來帶大寶去殺豬,你教大寶殺豬以後,不要在他家吃飯,但記住向姑媽要那張十塊大洋的借據把它毁掉,因為那頭豬是我變的。我就為這筆債而無法轉世做人,現在以一條豬的生命來償還這筆債。」第二天早上母子二人把做夢的情形告訴對方,竟然是一樣的夢,所以母子兩人很傷心地痛哭起來。正在這個時候,妹妹家裡真的來人請大寶殺豬了。大寶只好把眼淚擦乾,跟著來人去到姑媽家去殺豬。豬殺好以後,姑媽說:「大寶!今天不要趕著回去,留在這裡吃了午飯再去!」大寶說:「姑媽!我今天不能吃飯,一定要回去。𡂿,我想起來了,爸爸生前向您借十塊大洋的那張借據,請您把它拿出來毁掉。」他姑媽很奇怪地說:「大寶!你怎麼忽然提起這件事來呢?」大寶於是向她姑媽說明了夢中的情形,姑媽聽了,很傷心地說:「傻孩子!你來的時候為什麼不講呢?你如果講了,我們就不殺這頭豬了。既然這頭豬是你爸爸來投胎的,我們也不忍心來吃牠,就把牠抬去埋葬了吧!」姑媽同時也就把借據從香爐下面拿出來毁掉了。 這是一個輪迴轉世記載得很詳細的故事。這種輪迴轉世的事情,在現代世界上也常常有人發現,而且還著之於書來介紹給我們知道。這種事實不論是在印度或歐洲、大陸等地方,都有發生過,而這個陳屠夫的故事,我記得比較清楚,所以提供給大家參考。為了這個理由,所以我們要念報眾生恩。要知道,我們的親眷無始以來,在六道當中輪轉的一定不少,所以我們佛教主張戒殺、放生,也就是因為有這一方面的道理。我們假如把眾生任意殺來吃,那就可能傷害到我們過去生的父母眷屬。誰願意殺害自己的父母、眷屬來充當口腹呢?何況佛說,他們都有一天會成佛的。我們不食眾生肉,提倡戒殺、放生,就是愛惜這個佛性,同時也不忍心殺害未來佛的緣故啊! 第六大因緣是「念生死苦故」。生的痛苦,我們忘記了。一個人剛生下來的時候,懵然無知,所以什麼也不知道。死的痛苦,我們還没有經驗,也無法說出其中滋味。但是我們看到人家死的時候,那種痛苦的情形是非常令人難受的。古人說,生的時候好像一隻烏龜,活生生地把牠的殼脫掉一樣。殺烏龜據說是用一支木棍,從頭的地方把它的肉敲出來,這叫做生龜脫殼。那樣的痛苦是不難想像的。而死的時候,就像一隻活活的牛,把牠的皮剝下來一樣,那就叫做活牛剝皮。那樣的痛苦,也算得上是最悽慘的了。所以說,生死的苦,我們不讀佛經,還不知道。讀了佛經以後,我們明白了生死苦況,所以要在這一生當中,把生死了了,不再受生死苦,這是最重要的。所以祖師要我們念生死苦,發起菩提心來修行。 第七種大因緣是「尊重己靈故」。我們讀了佛經,知道我們每個人的靈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把它叫佛性,而且每個眾生都有佛性。這是我們教主釋迦牟尼佛的偉大覺悟所發現。我們真要感謝他!佛陀是一個人經過修行而成佛的。我們也是人,而且也有成佛的靈性,我們為什麼不學佛修行?為什麼還要在生死道裡,受這輪迴之苦呢?把我們這種成佛的靈性埋没掉,實在太可惜了!同時我們應該想到,佛跟我們一樣地有此佛性,而佛因能發心修行,所以他成佛了。我們雖有佛性,但不肯發心修行,寧願長期流浪在生死道中,太不知慚愧了!為了要尊重我們自己的靈性,尊重我們的佛性起見,所以我們也要發起菩提心來修行啊。 第八種大因緣是「懺悔業障故」。我們眾生之所以沈淪在六道中輪迴受苦,就是因為有無始以來的業障,使我們不知醒悟,所以長劫輪轉,永無了期,糊裡糊塗,造了很多的惡業。倘若是上等的惡業,就會墮地獄;中等的惡業,就要墮餓鬼;下等的惡業,就要墮畜生。因為有了業來障我們的菩提道心,所以也不知道發心修行,太可憐了!現在,我們很幸運地遇到佛教,讀了佛經,知道這個懺悔法門,我們應該趕緊依自誓法懺悔。懺就是要向人說明我們所犯的罪,這叫發露。悔就是自己內心來改過,不要再做了。這就是懺悔業障,也是發菩提心的重要因緣之一。 第九大因緣是「求生淨土故」。因為在娑婆世界學佛,生命短暫。想要一生成佛,不容易;轉過一世,又恐怕會忘記繼續修行。所以佛給我們開了一個特別方便的法門,讓我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淨土中去修行,因為生到極樂世界,就可以得不退轉,一直到修行成功以後,再來度眾生,等於留學一樣。我們華嚴宗叫我們生到華藏世界。華藏世界也是淨土。生華藏世界的範圍比較寬,主要的目的是要去度眾生,要跟眾生結緣。所以佛經有說:「未成佛果,先結人緣。」又說:「自未得度,先度人者,是菩薩的發心。」所以我們華嚴宗是以完成菩薩的萬行為修行的重要科目,並不積極地求了脫生死,而是希望修菩薩道,所以鼓勵大家,要迴向往生華藏世界,廣度眾生! 這裡可能有人會懷疑:「佛經說,生西方極樂世界可得不退轉。那生華藏世界,萬一迷失了,怎麼辦?如果退轉了,就要墮落了。那生華藏不就等於沒有保障了嗎?」這一點,我必須加以說明。往生淨土,信、願、行三資糧最為重要。所謂業不重,不生娑婆;願不切,難生淨土。基於此理,吾人求生淨土,願力為先。若人願力真切,則往生必能如願。以是大家在每天念佛時,固須發願迴向,就是做每一件功德的時候,都要發願迴向華藏世界,跟求生西方極樂一樣,以極誠懇的心情,發深切的大願。願力如果具足成就,我們臨終將轉世的時候,全依此願力而轉。如果行人的願力與彌陀如來相應,則生西方極樂淨土;若其願力與毗盧如來相應,則往生華藏淨土無疑。還有什麼退轉可擔心呢?因為眾生是由業力的牽引,是被動的,是非去不可的,而菩薩的願力是自動自願,即使是去受苦,也是自願的。為了度眾生而受苦,菩薩是不會畏懼的。這種仗願往生還是自在的。 第十大因緣為「念正法得久住故」。佛法住在世間,眾生就有出苦的希望。所以華嚴經要我們每個佛教徒,發心紹隆佛種,住持正法,使正法常住世間,眾生就有得度的希望。為了要完成這個大功德,所以我們也要來發菩提心。我們要使正法久住,必須弘揚佛法,這是很重要的。這個地方如果原來已經有佛法,我們要加強來弘揚它。這個地方如果一向沒有佛法,我們要趕快把它建立起來。 譬如說,在民國三十七年,我剛到臺灣的時候,臺灣各地的寺廟裡,只有金剛經、早晚課誦本,很少有作研究佛法的經書。那麼,我就跟我一位姓張的老師商量,我們來流通佛經。於是就到上海三家佛學書局去,要了目錄來看,那些是可以流通的經書,那些是可供研究的論著,一批一批地請到臺灣來,成立覺世圖書文具行,流通法寶。從三十七年的十二月開始,到三十八年的四月底、五月初,上海無法再出書為止,這期間我們請了幾十萬元代價的經書到臺灣來流通。所以說,最初臺灣光復以後,能有佛經流通,是我和張老師到臺灣來以後,對臺灣佛教的一點小小的貢獻。這也就是使正法得久住的一種用心。所以佛陀規定,出家弟子要弘揚佛法,在家居士要護持正法,目的也就是要令正法得以久住,不要讓人間失去佛法。發菩提心的十種大因緣,簡單地介紹如上。 云何念佛重恩?謂我釋迦如來最初發心。為我等故,行菩薩道,經無量劫,備受諸苦。 省庵大師告訴我們,要發菩提心必須要有特殊的因緣,他在這篇文章裡舉出了十大因緣,現在我們講的是第一個大因緣——「念佛重恩」。佛就是指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佛對我們有很大很重的恩德,因為眾生輪迴在生死道中,苦不堪言,釋迦牟尼佛,本是很久以前就已經成了佛的古佛,他不要在常寂光中享受寂靜之樂,而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再度的發慈悲之心,降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中來,「示現成佛」。 釋迦牟尼佛從過去學佛開始到成佛,固然是為了救度眾生,他為了求取佛法,不知受了多少的辛苦,這一次再到娑婆世界來示現成佛,也是非常的不容易,而佛的這些作為,他都是為了我們眾生啊!所以說,他對我們的恩德很重。釋迦牟尼佛,最初發心學佛的時候,跟我們同樣的是凡夫身,然後,他因為觀眾生苦而發菩提心,於是他開始修學佛法,行菩薩道,終於完成了大覺佛果。 這「釋迦」二字是佛的種族名,譬如說我們是大漢民族,釋迦牟尼佛是釋迦族的人。「如來」是佛的十種通號之一,他本來的名字叫喬達摩.悉達多,譯成中文叫一切義成的意思,一切的善事都會成功,一切的真理都會悟達。這是他在俗家時用的名字。「如」,是佛他所悟到的真理;「來」,是來教化眾生,所謂「乘如實道,來化眾生」。如果從比較理性的方面來解釋,釋迦就是「能仁」的意思;就是能行仁道,愛好和平的意思,也就是具足大悲心的意思;如來是證到真理來度眾生,這本是一種大智慧。所以釋迦如來這個名號,包含了以大悲心、大智慧來關懷一切眾生,把人類從神權信仰的困伏中解救出來,走向理性的光明大道。 佛在最初發心的時候,是以大悲心為出發點,因為佛看到眾生在六道中受苦,在生死輪迴中無法自拔,所以才發心學佛。他本來是一位王子,而且依法定的權利,他應該要繼承王位,根據歷史記載,他的父王已經決定在一個星期以後,就要把王位傳給他,可是釋迦牟尼佛,他因為是古佛再來,他懷著一顆大慈悲心,為救度苦難眾生而來的,他不是貪圖人間榮華富貴的人,因此在他十九歲快要接受王位的那一年,他決心出家修行,這是一個需要最大勇氣和決心,才能完成他普度眾生的心願的偉大表現。 佛的出家修行,不是為自己或他人,而是為了一切六道輪迴中的眾生,所以說「為我等故」,這是省庵大師代表我們稱我等。在今天來說,佛陀當初的放棄王位尊榮而出家修道,為的就是我們社會大眾,以及一切受苦受難的人類,乃至六道一切眾生。 出家以後就要行菩薩道。根據釋迦牟尼佛的歷史來說,佛陀在出家修道的過程中,首先去參訪當時的一些宗教家、哲學家,例如專修苦行的跋渠,還有修上二界禪定,冀圖生色無色天的阿蘭伽蘭,及郁頭蘭弗等名家,這不是為別的,是為了追求真理,為了在神權的信仰當中,開出一條理性的修行大道,所以先去訪問了好多位宗教領袖和學者,並依他們的理論作實際的修行。經過了五年的遊學、苦修,卻都沒有得到結果,所以決定到深山去修禪定的功夫,同時也效法婆羅門修苦行,一天只吃一頓飯,刻苦的用功,經過了六年的時間——他明知道修苦行不是真正能夠覺悟的方法,可是為了順應印度當時社會的風氣(印度當時的修行人,大都是修苦行的),所以他也修苦行表示他也在修行,但實際上他卻是用參禪的方式來悟道——終於在他三十歲那年的十二月初八日的凌晨,看到了滿天的晨星而大徹大悟,這就是佛陀成道的一個簡單的情形。 正文中說「行菩薩道,經無量劫,備受諸苦」。這是講佛過去修行的情況。學佛就是要行菩薩道,我們前面都已講過,行菩薩道有兩件大事,第一就是上求諸佛的大覺,第二是下化苦惱的眾生。這上求下化,是修菩薩道要做的大事。因為菩薩道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所以說要經無量劫,就是依照菩薩所說的十大願王,修滿了普賢萬行,福德滿足了,智慧滿足了,福慧二嚴成功了,才是真正成功的時候,所以要經無量劫的長時間。備受諸苦,就是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所遭受的苦難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上有記載,釋迦牟尼佛過去曾經為了半偈而捨身。這個故事說:有一天佛陀在深山中修行的時候,突然聽到有羅剎鬼談論佛法,說了兩句偈,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被釋迦牟尼佛聽到了,覺得這是一個真理,但是只說了一半,意義不夠完整,應該還有兩句才對,於是就向羅剎鬼請教,請他把另外兩句說出來,羅剎鬼說:不行!我現在肚子餓了,沒有氣力再說了。佛陀說:那怎麼辦?我去替你準備吃的東西,你要吃什麼呢?羅剎鬼說:我要吃肉,吃人的肉!佛陀想了一下說:啊!在這個荒山野外沒有別的人了,只有我啊?我可以給你吃,但是你要把下面的兩句偈說給我聽。羅剎鬼說:好!你要守信用,我才可以說給你聽。佛陀說:你放心,我是個修行人,不會打妄語的,於是羅剎鬼說:「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釋迦牟尼佛聽到了這兩句偈語,心裡非常高興。既然答應了羅剎鬼,就必須遵守諾言,所以就從山崖上往下跳,準備犧牲自己的生命讓羅剎鬼吃。誰知這位羅剎鬼是天人化現的,不是真正愛吃人肉的鬼,他是為了試驗釋迦牟尼佛的道心,是否真誠而化現的。經過這番考驗,發現他的求法精神,確實是值得敬佩的,於是在半空中就變了一朵大蓮花,把釋迦牟尼佛給接住了。這是說明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不惜犧牲生命,追求佛法的偉大作為。這是為什麼人呢?當然還是為了我們眾生。 修學佛法,目的是為了要覺悟諸法的真理,求道就要有這樣的決心,我國聖人儒家孔子也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死有什麼了不起呢?人只要聽到了真理大道,這一生就不會空過了,所以學佛要有這種求法的精神才能成佛啊!佛他承受這麼多苦難的折磨和犧牲,都是為了我們眾生,所以佛對我們的恩德是很大的呀! 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地獄,佛復悲痛,欲代我苦;而我業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種善根,世世生生,隨逐於我,心無暫捨。佛初出世,我尚沈淪,今得人身,佛已滅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預出家?何障而不見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種善根,何以得聞佛法?不聞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丘山難喻。自非發廣大心,行菩薩道,建立佛法,救度眾生;縱使粉身碎骨,豈能酬答?是為發菩提心第一因緣也。 佛在教化眾生的時候,把眾生看做是他的獨生兒子一樣,那麼樣的去關懷、照顧,希望他能成龍的那種心情,從上面這幾句話不難看得出來。我們眾生因為心上有貪瞋癡的煩惱,所以會造出種種的惡業。當我們在造惡業的時候,佛看在眼裡,痛在心裡,這些眾生這樣的愚癡,壞事做了以後是要受報的啊!佛是懷著非常沉痛的心情哀憐眾生,所以想趕快用方便的方法來教化我們,使我們轉迷成悟,不再造作惡業;而我們愚癡,不知信受。眾生大部份都是愚癡的,而且往往自作聰明的認為,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這些大道理不信也沒關係,所以依舊我行我素,只知道去追求滿足自己的慾望,自己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至於造下業來,受不受報,那是將來的事情,不去管他。這是一種愚癡的心態在作祟,以致於不肯信受佛所說的話。這是一件非常令佛痛心的事情。 我們現在的社會裡,就充滿了許多罪惡的現象,而我們的政府非常的寬大,法律也是非常的輕,所以犯罪的人就越來越多,甚至連十幾歲的學童,也知道偷人的東西,搶人的東西,這種現象令有心的人非常擔憂。有人認為,治亂世要用重典——就是加強法律的制裁,但是政府還在考慮,不能隨便的判人以重罪,甚或處人以極刑,最好是加強感化。政府一再希望我們宗教徒,能貢獻一些力量,為社會多做一些感化的工作,而我們宗教徒,當然是義不容辭了,我們聽了佛經,懂了佛理以後,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把因果報應的事理,多多的去向社會宣揚,使得大家能夠有所戒懼,進而轉惡向善,這是一件大功德事,希望大家都能夠發心來推動,功德無量!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三年,懷胎乳哺,推乾去濕,嚥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紹繼門風,供承祭祀。 這一段文是解釋發菩提心的第二大因緣——念父母恩。父母的恩德大家都知道,但是由於時代潮流的變化,大家可能對於感父母恩的觀念比較淡薄。其實父母恩是不容忽視的,所謂「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這兩句是古人在詩經上感念、歌頌父母恩德的文字。還有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所謂一、忠,二、孝。一個人能夠為國家盡忠,能夠對父母盡孝,這就是社會上的好人,尤其是能行孝道的,更是格外令人尊敬,所以古人曾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一個人能孝順他的父母,也一定能忠於他的國家。「哀哀」二字,是悲痛至極的意思。我們感念父母的恩德,一想到我們就很感動悲切,父母對我們的恩德太大了,父母生我們、育我們、哺我們、護我們,這都是詩經上說的話,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的,父母把一個一兩尺長的娃娃小兒,扶養成人,要花費多少的心血啊!剛剛生下來的嬰兒什麼都不知道,一切都靠父母細心的來照顧,假如父母不付出愛心,我們就不可能成長為人。總而言之,父母的恩是說不盡的。 「劬」也就是「勞」,「劬勞」兩字是形容父母的辛苦。父母辛苦的形象,在下面這段文中,描寫得很詳細。「十月三年,懷胎哺乳」,就是嬰兒先在母胎裡住十個月,三年是哺育的時間,就是從出生到滿三歲,嬰兒固然靠母乳維生,其他一切也都要靠父母來照顧,所以十月三年是最辛苦的時期,尤其是做母親的人,她的辛苦更勝於做父親的人。懷胎的時候,一個幾磅重的小孩背在身上,要經過很長的時間,一個孕婦那種辛苦的樣子,我們常常可以見得到的,有時候腳也會腫起來,有時候好像不甚負擔的樣子,尤其到了臨產的時候,更是性命交關,遇到難產就非要開刀不可,古時候醫藥不發達,遇到難產就要喪失生命,所以我們為人子女的成長,可以說是父母用性命換得來的,這種恩德是無法形容得盡的。在哺育嬰兒的時間當中,一切都要細心的照顧。「推乾去濕」,這就是說的嬰兒的便溺,無知的他當然不知道自己來處理,即使用尿布,有時衣被也會被污染,做母親的趕快把濕的床褥拿掉,換上乾的,就是這種生活上最體貼的照顧,母親是不厭其煩的。「嚥苦吐甘」,苦的東西自己吃下去,甘美好吃的,對嬰兒有幫助的東西,都拿來哺育嬰兒。這兩句就是說明,衣食生活各方面的照顧,經過這樣細心的撫育,嬰兒才得漸漸長大成人。我們從出生到自己能獨立生活以前,這段時間,父母對我們所付出的辛勞,從這幾句話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正文「指望紹繼門風,供承祭祀」,這兩句話是人們生兒育女的希望,希望生下來的兒女,能夠傳宗接代,紹繼門第家風。我們中國傳統的社會,以前都是以宗法社會為基礎,家庭為社會的中心,家族有家族的門風,每一個家族都有他的傳統家世的風範,希望這家世的傳統風範,不要在子孫的手上衰敗下去,只可以一代一代的興盛。門第家風寄望於自己的子女來紹繼下去,這是宗法社會民間普遍而重要的希望。另外一種就是供承祭祀。父母百年歸天以後,需要有人來祭祀,這供祭的人,當然是自己的子孫。儒家所謂的三個孝道的重點,第一父母生前要侍之以禮,第二是父母死後要祭之以禮,第三是葬之以禮。這些事情都要仰賴子孫來做。一個為人父母的人,生前沒人侍奉,死了以後,又没有人去料理他的喪事,那是最悽慘的場面,所以生兒育女,最重大的希望,就在這兩句話中,為人子女的不可不注意。 今我等既已出家,濫稱釋子,忝號沙門。甘旨不供,祭掃不給;生不能養其口體,死不能導其神靈;於世間則為大損,於出世又無實益,兩途既失,重罪難逃! 這段文字,是說明出家人,對父母恩德不能報答的缺失。省庵大師說,現在我們已經出家了,濫竽充數的稱釋迦弟子,因為出家以後,就跟釋迦牟尼佛同姓,我們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就稱釋子,而我們實在不夠資格稱為釋迦弟子,有一點冒充、混濫的意味,所以說「濫稱」。「沙門」是印度話,翻成中國話叫勤息,意謂出家人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我們出家人該用心在這兩件事上,所以叫做沙門,我們有没有做到這一點呢?沙門這個稱號,用在我們身上,也感覺很慚愧。「忝」就是不夠資格的意思,因為我們的條件不夠,沙門這兩個字,用在我們身上,簡直是一種玷辱,所以說「忝號沙門」。這是省庵大師的一種謙虛的語氣。「甘旨不供,祭掃不給」,父母在世時,不能供給他好的飲食,死後祭掃也不能做到,這樣說來,身為人子者,確實有愧。父母在世的時候,不能以甘旨之奉來養其口體,父母死了以後,我們也没有這種道德,去引導他們的神靈往生淨土。我們在社會上没有成為一個好國民,對於父母又不能盡到孝道,在出世來說,又不能使父母得到佛陀的法益,「兩途既失」,就是世、出世間這兩方面,都沒有盡到責任。這樣想起來,我們愧為沙門,愧為人子,所以很重的罪愆,將來總是要受報的,所以說重罪難逃。 如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眾生。則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濟;不惟一人父母,人人父母,盡可超生。是為發菩提心第二因緣也。 這裡我們出家人,要自己檢討一下,如果有這種不能報答父母恩德的缺失,就要趕快來修行彌補。依省庵大師說,惟有百劫千生,常時修行佛道,十方三世,去普度眾生,方能達到報答親恩的目的,而且如果發了這種願心來修行,那麼不但是一生父母的恩德能以報答,就是生生世世的父母,都能得到利益而且得到拔濟,並且不只是一個人自己的父母,就是普世間人人的父母,也都可以得到佛法超生。所謂「一子出家,九族昇天」,就是這個道理。 剛才祇說到我們要在百劫千生當中,都去行佛道,都去度眾生,但是沒有實際的說出怎樣去報答父母恩德的方法,我想我們信佛出家的人,假定說父母需要我們來奉養照顧時,我們不妨把接受信徒布施的一部份的資財,拿來奉養父母,這個應該不算犯戒的,出家的子弟依法是可以奉養父母的。假如父母過世了以後呢?要能導其神靈求生淨土,就是要以佛法超度他們,在生前除了奉養他們的衣食之外,還應該要勸他們學佛、念佛,這是最重要的。因為唯有學佛、念佛,才能得到解脫,所以蓮池大師說:五鼎三牲這樣隆重的祭禮,也不能報答父母的恩德,要父母親能離開塵勞垢染,子女的孝道方算成就。也就是說,父母親能脫離生死的塵勞垢染,你的孝道才算真正盡到了。 以前有一個出家人,在他要出家時,他的母親非常的反對,但是他還是勉強的出了家,他的母親非常的想念他,常常難過的哭泣,結果没有好久老母親就病倒了,而且不治死亡了。兒子出去參學,並不知道他母親已經死了,等到他學成回來,想到要去看他的母親時,但是他母親已經過世了,於是他非常的傷心,跑到母親的墳上去哭、去禱告,希望能有機會再看到他的母親,在他苦苦禱告的時候,忽然聽到空中有人向他說:「你到阿育王寺去禮拜佛的舍利,拜完五千零四十八遍,你就可以看到你的母親了。」𡂿!他聽到了這些話以後,轉悲為喜,趕快的依這個方法去做,而且很誠心的去拜,才拜到四千一百拜的時候,就看見他的母親在空中,跟他說話了,他母親說:「好了!你的誠心已經感動佛菩薩,我已經得到佛光的濟拔可以超生了。」這是出家人為了報答母親恩德而得到的感應,這是值得我們參考的,我們依照佛法修行,的確可以使得父母超生淨土的。以上所說,是念父母恩,為發菩提心的第二大因緣。 云何念師長恩?父母雖能生育我身,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 這段文是祖師提醒我們,要知道報答師長的恩德,因為師長能傳授我們知識、學問,出世的師長,更能度我們出家、使我們戒品沾身,成為釋子。更能長養我們的智慧,這是一種成就法身的功勞。生育我們是靠父母,這是生養血肉之身的功勞,而我們法身慧命的滋長,就要靠出世師長了。世間的師長教我們禮義,教我們科技知識,禮就是做人的道理,義可以說包括了一切生活軌範。如果沒有世間師長,我們就不知道禮義,不能得到知識學問;假使沒有出世間的師長,我們就不知道佛法,不能覺悟我們的自性,也無法了解那使我們離苦得樂、轉凡成聖的大道理。如果不知禮義這個問題可大了,一個人不知道做人的道理,也不懂得謀生的技能,等於一個異類者,就好像牛馬一樣的蠢笨,沒有學問、没有知識,蠢蠢然的和一個畜生差不多。人生還有什麼價值?還有不了解佛法的人,固然自己沒有辦法了脫生死,在社會又不能提供福國利民、淨化社會、安定人心的力量,那就跟一般俗人没有兩樣了,那麼雖然出家,也就失去出家的意義了。 今我等粗知禮義,略解佛法,袈裟被體,戒品沾身,此之重恩,從師長得。 現在我們已經出了家,也得到了師長的栽培,世俗的禮義我們曉得了,佛法的真理,我們也略略的有了一點了解,而且受過了佛的大戒,披上了佛祖的袈裟法服,戒品沾身,可以成就定慧解脫。這種重恩,都是從師長那裡得來的呀。我們應當報答師長的深恩! 若求小果,僅能自利,今為大乘,普願利人,則世出世間二種師長,俱蒙利益。是為發菩提心第三因緣也。 我們很難得的出家了,我們應該發菩提心、修普賢行、求佛大道。假如發小乘心、希得聲聞小果,那麼你只能自利而已,那種作為,是大乘佛法所不取的;我們中國佛教,不重視那種修行,因為我們中國傳的是大乘佛法,我們都是大乘佛法的學人,我們把大乘佛法研究通了,發大乘心普利人天,因為大乘佛法的精神,是要自利利他的,假如能夠懂得大乘佛法,或者能夠依照大乘佛法來修行,那麼世、出世間二種師長,俱能蒙受佛法利益。因為如果依大乘佛法來修行的話,世間師長的恩德,你固然可以報答;出世間師長的恩德,你也報答了。這兩種師長,都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了。這念師長恩,就是發菩提心的第三種因緣啊! 云何念施主恩?謂我等今者,日用所資,並非己有。二時粥飯,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費,此皆出自他力,將為我用。 這段文字,是說明第四因緣——念施主恩。施主,就是布施我們出家人生活所需的人,習慣上把他叫施主。實際上在家居士也應該有施主,他的施主就是他的祖先,祖先給他留下了財產維持生活,這也是一種布施的行為。所以施主應該分為出家人的施主,和在家人的施主之分。前面所說,傳授我們世間知識、出世間佛法,以滋長我們法身慧命的,是師長的恩德;維持我們這個血肉之身的滋長,提供生活所需的,就要靠施主了。所以施主恩放在第四大項裡來說。我們的日用所需,完全靠施主的布施而來,我們從早到晚,一天當中,用的吃的穿的種種物品,都不是我們以勞力去換得來的,二時的粥飯,出家人早上吃的粥,和中午吃的飯,春夏秋冬四季所穿的,上衣下裳,以及生病時所須的藥物,看醫生的醫藥費,身上穿的用的,嘴裡吃的喝的,這許多的費用,一切生活所需,此皆出自他力;總說一句,這許多都是由施主及其他善心人士的勞力所得,提供給我們使用的。 彼則竭力躬耕,尚難餬口;我則安坐受食,猶不稱心。彼則紡織不已,猶自艱難;我則安服有餘,甯知愛惜?彼則蓽門蓬戶,擾攘終身;我則廣宇閒庭,悠游卒歲。以彼勞而供我逸,於心安乎?將他利而潤己身,於理順乎。 這一段文字,是說明施主謀生的辛苦,而我們則是不勞而獲,坐享現成的。祖師用兩相比較的情況敘說,來激發我們的慚愧心、向道心。 種田的農人,耕田鋤地非常的辛苦,用盡了氣力,忙了一輩子,要想維持一家的溫飽,都還不容易週全,這是一種貧苦社會,農耕生活的現象。我們今年到大陸去朝山,一路上還看到大陸北方,許多的農村,還在用人力來拖犁,用鐵扒去耕田鋤地,那種辛苦的樣子,看了令人心酸。南方比較好,都是用牛甚至有用耕耘機耕田。因為長江兩岸水利很好,跟台灣差不多,從前的農村生活,確實是這樣的清苦。 我也是個農家子弟出身的人,小時候,我的父母到了夏天,要插秧耕田時,真是忙得不可開交。農夫的生活是這樣的辛苦;而我們安坐受食,不用費勞力去工作。但是有些沒有慚愧心的出家人,還會說這個菜不好,那個飯不好,還在那裡挑東挑西的,這就太不應該了。 「彼則紡織不已,猶自艱難」,織布廠的工人,為了供給人們衣服,日以繼夜的在紡紗織布,辛勤的工作,可是他們身上穿的衣服怎麼樣呢?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一年到頭都在紡紗織布的人,可能穿的是破衣服,一年到頭為人家蓋高樓大廈的人,自己住的可能是破房子,所以這就叫做艱難。「我則安服有餘,甯知愛惜」,我們出家人,由於有信徒大家求福,不斷的供養布施,所以不要去操勞,很舒服的有飯吃有衣穿,各種日用所需的物資,有時還有剩餘,卻没有想到它的來處不易,而來愛惜他一下。 「彼則蓽門蓬戶,擾攘終身」,蓽、蓬這是兩種枝幹很高的植物,它可以代替木材用來編織門扇,住在山裡或鄉下農村的人家,常用這種東西來編成門扇,那就叫做蓽門蓬戶。古人的詩中有兩句說:「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還有成語說,假定我們家裡有貴客臨門,我們會說「蓬蓽生輝」,這是形容貧窮的人家,有貴客臨門,使我這個用草材編起來的門戶,也會生起光彩來。就是說供養我們衣食的施主,不一定都是豪門大戶,有些是住在草蓬茅屋裡的貧苦人家。那些窮苦人家,終身擾擾攘攘的辛勞工作,自己卻住在草茅屋裡;而我們則「廣宇閒庭」,廣是廣闊,殿宇建得高大廣闊,庭院建得很空蕩,我們住得寬大高廣舒適,跟他們那些貧窮的人家是無法相比的。他們是辛苦終身,而我們是悠游卒歲的過一輩子。拿他們的辛勞的資財,來供養我們這些不勞而獲的出家人,我們雖然是仗佛光明得到供養,但是仍應該懷著醒覺之心,有所思量,才能夠安心修道。假如認為接受供養是理所當然的,那就不對了。 「將他利而潤己身,於理順乎」,拿他們辛辛苦苦才得到的財利,來滋潤我們的身體,供養我們的所需,這在道理上講起來,似乎不太順適,我們不勞而獲是不合理的呀! 自非悲智雙運,福慧二嚴,檀信沾恩,眾生受賜。則粒米寸絲,酬償有分,惡報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四因緣也。 這裡就是叫我們要發心,我們接受了施主的供養,就要想辦法去抵銷這個功德,要發起大悲心來廣度眾生,發起大智心來弘揚佛法,以大悲心來修福,以大智心來修慧,福慧兩種的功德都做得很好、很莊嚴,擅信自然可以從而沾到我們的恩惠了。因為我們講經給檀信聽(檀就是檀那,信就是信徒,施主的意思),我們在弘揚佛法,這就是在修慧。他們聽講到經典佛法,也就能增長智慧。我們在什麼時候讓信徒得到福德呢?這應該這樣說,信徒把錢拿到寺裡來,寺裡住持人,依其意願,把錢用在寺務上,俗語說:「錢歸山門,福歸施主。」這樣,施主就得福德了。同時因為我們每天早晚課誦,都把功德迴向給施主,所以他們一定能夠得到福報哦。 前面這段文,祖師的用心,是用來激發我們的慚愧心、向道心,並不是說,所有的出家人,都是白白的接受信徒的供養。在叢林大寺院裡吃飯,是在齋堂過堂吃飯,齋堂的牆壁上有一幅對聯,用來警策出家人的,聯語是這樣寫的:「一飯一粥當思來處不易,寸絲寸縷應念物力維艱。」這是過去的祖師,時時刻刻的在這一方面的教誨,要常常念到施主所供養的東西來處不易,不可以隨便浪費掉。還有一幅對聯,是給我們能夠消化施主供養的方法,聯曰:「寸香得力斗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難消。」如果在一寸香長的時間裡,能用心的參禪悟道,那怕是一斗的黃金也消受得了;但是如果不能用心去參究現在、過去、未來這三種心,不能了悟,那麼即使是喝了信施所供養的一滴水,都難以消受得起。所以說,假定我們能來修福修慧,福慧二嚴具足了,我們就能夠報答施主的恩德,眾生也能受到恩惠,假定我們經常的弘揚佛法,大家聽了以後都懂得因果的道理,那麼這個地方的風氣就會改變了,喜歡做壞事的人就會反省自己,做了壞事是難逃因果的報應的,如果有這種成就,就等於眾生得到了恩惠了。如果這個地方没有人弘法,大家沒有善惡因果的觀念,那麼小偷常常來光顧,強盗搶劫,銀行商店也保不住,如果把小孩子抓去綁票,那大人就要遭殃了。所以說,如果大家都能接受佛法真理,眾生就有福了。 如上所說,我們真的做到了這樣的功德,那麼「粒米寸絲,酬償有分」,就是說信徒布施我們的一粒米、一寸絲,都能得到他應得的福德智慧的果報;假如我們不能夠依法修行,那就惡報難逃了。經中有一句偈語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不能了道,披毛帶角還。」就是說你隨便受人供養,而不認真修行的話,那來世就要做牛做馬去還給人家。上面所說的念施主恩,就是發菩提心的第四種大因緣。 云何念眾生恩?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 眾生的恩,意思比較難懂,一般人没有這種觀念,佛經上很重視這個問題,因為佛教主張六道輪迴,我跟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生生世世互相為父母眷屬,既然如此,那麼彼此都有恩情在,所以要互相照顧、彼此關懷。我們要報眾生的恩,也是發菩提心的條件之一。 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放? 我們人因為轉世有隔陰之迷,就是投胎轉世之後,會把過去世的事情忘記了。神話小說書上說,我們是因為喝了孟母的迷魂湯,這迷魂湯一喝,就什麼都忘了。不過說忘記了也好,假如沒有忘記,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混亂了。但是,忘記了是人為的因素所造成的,而六道眾生彼此的恩德確不能忘記。既有恩德,理當要報。 今之披毛帶角,安知非昔為其子乎? 今天那些披毛的畜生,帶角的牛羊,又怎麼知道,我不是牠以前的兒子呢?換句話說,那些牛羊豬馬,或許就是我前生的父母呀! 今之蝡動蜎飛,安知不曾為我父乎? 輭動蜎飛,就是那些小蟲類。小蟲很可憐,也不大被人重視,人家看到了,隨便可以把牠弄死的。但是牠是一條生命,而且說不定牠前生,還曾做過我的父母親人哩,所以我們要護生,要戒殺、放生,就是怕傷害到過去生的父母親人啊! 每見幼離父母,長而容貌都忘;何況宿世親緣,今則張王難記。 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在幼小的時候,就離開了父母,到長大了以後,容貌都改變了;小時候的模樣都忘記了,這是很自然的事,何況隔了一世,過去世的親戚關係,現在姓張姓王,根本就都記不得了。 彼其號呼於地獄之下,宛轉於餓鬼之中,苦痛誰知,饑虛安訴? 我們看到過去的親人,有的可能在地獄之下受苦,一日一夜,萬死萬生。「號呼」就是受苦而發出來的痛苦聲音。還有那在餓鬼道受苦的眾生,飢火中燒,終年累月得不到飲食,那種痛苦,不是人所能忍受的。這些受苦的眾生,他們的苦痛有誰知道呢?他們明明有親屬,但是親屬也無法去照顧關懷他們。他們的苦處,又能向誰去訴說呢?所以眾生一墮落到了三惡道裡,就一定苦不堪言了。雖然有宿世的親緣,但是大家都不記得了,也沒辦法去求他們幫忙。 所以,地藏經有說:我們有時會做到奇奇怪怪的夢,那就是我們前生的父母、親人,在惡道裡受苦的一種感應。我們要做清明法會、盂蘭盆法會,來普度這些鬼道的眾生。度鬼道眾生,也等於是度我們過去親緣的一種方法。所以假如遇到機緣,希望大家要發心參加這些法會,可以超度過去世的親人,可以救度那些無祀孤魂,那是有道理的呀! 我雖不見不聞,彼求拯求濟,非經不能陳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 我們雖然看不見、聽不到,地獄裡痛苦求救的聲音,但是那些惡道受苦的前生眷屬,他們一定會希望他的親戚朋友,來拯濟救拔他們。世俗間的人,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唯有佛經才能把這方面的事情陳述出來;没有宿命通、他心通的人,也無法說出這方面的事情,只有佛陀具有三明六通,才能將這些道理告訴我們。 彼邪見人,何足以知此? 尤其那些無信仰者,不信因果的邪見之人,他們認為人死了,就一了百了,那裡還有輪迴這些事情,所以跟他們就無法來談論這些事情。可是他們儘可不信,但是因果報應的事實,還是存在的。我在一本歷史故事書中,看到一篇輪迴轉世的記載:有一位叫田三牛的農夫,有一天在田裡放牛,突然間牛發了獸性,用牛角把他觸死了。觸死了以後他就很著急,想到怎麼會到了陰間了,於是他就發足狂奔,奔到大概一二十里以外的城裡,正好一個孕婦快生產了,他只看到一道小門有光線露出來,他就趕快跑出去,那知道一出去就變成一個嬰兒了。因他沒有去喝那個孟母的迷魂湯,所以前生的事他記得很清楚。 鄉下人生孩子都在家裡,也没有請醫生,臍帶沒有辦法割斷,這小嬰兒突然開口講話說:「拿剪刀去剪嗎!」而且他看到有一把剪刀剛好掛在牆壁上,又說:「剪刀就掛在牆壁上,你們趕快拿來剪嗎!」小嬰兒突然開口說話,把大人都嚇壞了,認為這孩子一定是個怪物,得趕快把他弄死算了,可是他祖父一看是個男孩,捨不得,他說:「我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孫子,不要弄死他,先養起來再說。」從此,田三牛他就不敢再開口說話了,因為大家認為嬰兒會講話是怪物,會被弄死的,所以到了七八歲他還不敢說話。 後來他的祖父很著急,知道他會講話,但是不敢開口。有一天把他帶到田野没有人的地方,就跟他談判,他說:「三牛,你跟我說没關係,祖父會保護你,你開口講話沒關係的。」經過祖父的安慰後,小孩真的開口說話了,他說:「我叫田三牛,家住汾縣,我家裡有太太、有兒子,你不相信可以去打聽一下,就知道了。」但是祖父怕田家真的有人會來找麻煩,所以並不急著去打聽。但是後來這件事情被張家的人傳了出去,田家的人知道田三牛已經轉世到玉池縣的張家。後來因為田家為了財產問題,兄弟之間發生了爭執,没辦法來解決,因為田契是田三牛收藏保管的,家裡人找不到,打官司無憑證,眼看就要敗訴,後來田三牛的妹夫想到,唯有到張家去找,如果張家那小孩子,真的是田三牛轉世的,他一定記得田契放在什麼地方,這樣問題就可以解決了。結果他就真的到了張家,張家小孩一看他的妹夫,就趕快上前跟他相認了,而且告訴他的妹夫,田契放在石窟的當門的石縫裡頭。這樣就證明了田三牛真的轉世到張家了。於是田家大大小小都跑到張家來認親,跟一個七、八歲大的小孩子相認,有的叫他舅爺,有的叫他丈夫,這種場面真是既滑稽又尷尬。這件事發生在現代,故事的人物有名有姓,可作輪迴佐證。 是故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佈,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是為發菩提心第五因緣也。 由於經典歷史的記載,六道輪迴轉世的道理,是不容懷疑的,所以在菩薩的眼裡,就連螞蟻,也把牠當做是過去的父母、親屬,不會隨便去傷害牠,而且眾生都有佛性,是螞犧將來牠也有一天會成佛的。所以對一切眾生,都要想辦法來利益他們,要念他們對我們的恩德,要報答他們。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第五種大因緣。 云何念生死苦?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常在生死,未得解脫。人間天上,此界他方,出没萬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獄、畜生、餓鬼。 發菩提心的第六種因緣,就是要我們念生死苦。本來大乘佛教的菩薩發心,就是以大悲心為出發點,念眾生苦發菩提心,現在發菩提心,要以念生死苦來做為激發大心的因緣。就是自念從曠劫以來,一直到現今此生,經常都在生死六道輪轉,從未得到解脫過,生死是我們最根本的大苦。唯有發心學佛,斷煩惱,出三界,方能了脫生死,轉凡成聖,才能得到究竟的解脫。 「謂我與眾生」,這裡的我是指省庵大師,我跟一切的眾生,佛以下的九法界都可以稱眾生。眾生者,眾緣受生,眾多生死,眾處受生,有時候連佛我們都可以稱他為眾生。佛是無上的眾生,法華經說佛種從緣起,因為要成佛也是眾多的因緣修成功的。菩薩是大道心的眾生,聲聞、緣覺、小乘聖者,稱為自了漢的眾生。人間的人稱為苦樂相間的眾生,天上的人是享樂的眾生,修羅是瞋心好鬥的眾生,三惡道的是受苦的眾生;而我跟這許多的眾生,同樣都是在六道輪迴當中,受生死之苦。 我們從曠劫以來,曠劫就是很長遠的時間。在佛經說我們眾生,由於當初一念不覺,妄心動起,從而就起貪、瞋、癡,造殺、盗、淫,這是禍源開始,然後越來越大,就這樣一路下來,以致無法回頭轉腦,所以常在生死,未得解脫。我們眾生在輪迴中,修善業就感到人間、天上去受生;有時候在這個娑婆世界,有時候可能又到了其他世界;說的近一點,有時候生在中國,有時候在韓國、日本也不一定;有時出生,有時死亡,故言出没萬端,也記不清多少次數了。一會兒做好事升到天上,一會兒造惡業墮到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總是不離六道輪轉。這是一個生死輪迴的情況。就是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獄、畜生、餓鬼,這就是那種輪轉的情形。俄焉,是時間很短暫的意思,等於說一會兒。 黑門朝出而暮還,鐵窟暫離而又入。登刀山也,則舉體無完膚,攀劍樹也,則方寸皆割裂。熱鐵不除饑,呑之則肝腸盡爛;烊銅難療渴,飲之則骨肉都糜。利鋸解之,則斷而復續;巧風吹之,則死已還生。猛火城中,忍聽叫嚎之慘;煎熬盤裡,但聞苦痛之聲。冰凍始凝,則狀似青蓮蕊結;血肉既裂,則身如紅藕華開。一夜死生,地下每經萬遍;一朝苦痛,人間已過百年。頻煩獄卒疲勞,誰信閻翁教誡?受時知苦,雖悔恨以何追?脫已還忘,其作業也如故! 這段文字,是描寫我們在地獄裡面受苦的情況。描寫地獄的情形,梁皇寶懺寫得最清楚,地藏經也有比較詳細的說明。普通一般說刀山劍樹,鐵丸烊銅,所謂八寒八熱地獄,這十八層大地獄、五百間小地獄裡的受苦情形,是不忍細說的!現在祗舉幾點大家比較熟悉的,我們也就能體會到它的苦況了。 三惡道裡暗無天日,所以稱惡道。惡道的門稱「黑門」,世間眾生行善的少,作惡的多,每年政府表揚好人好事的代表,才六、七十個人,而我們一個晚上可以去抓幾十幾百個罪犯。每個地方的監獄都已關滿了,有些人在服刑時表現好,可以把他假釋出來,沒好久他又犯罪,再被抓進去關了,所以說朝出而暮還,而眾生在三惡道的黑門之前,進進出出的又不知有多少次數了。 「鐵窟」也是指的地獄,罪犯在那裡受刑的期滿了,離開沒好久,又造業再被送進去受苦。「登刀山也」,一個罪人被送上刀山,一座山上到處都是刀,踫到了身體就會割傷,所以說「體無完膚」;還有一株樹上長滿了利劍,爬在那上面,連身體內臟都會被割裂了。這是刀山、劍樹兩種地獄的情景。 地獄裡面沒有飯吃的,要吃就是將鐵餅燒得又熱又紅讓你吞下去,那五臟六腑都會被燒爛了,口渴的時候把銅燒鎔了給你喝,烊銅喝下去,骨肉都給燙糜爛了,這是烊銅灌口、鐵餅充飢的地獄。 另外一種鋸解地獄,就是把一個人用一種很鋒利的鋸子,一段一段的鋸開,鋸斷了又自然復合起來,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刑罰,這種刑罰是非常的殘暴,可是地獄裡的人,還有一種業報,就是罪沒有受完死不了,地獄有一種巧風,就是業風,因為你的業力沒有受完,所以死了以後,經業風一吹,就又生還過來。 又有一種地獄是火坑地獄,人死了以後,到了猛火城中,獄卒就把他丢到火坑裡去燒,那一定要大聲的哀叫,而且叫聲一定非常悽慘,或是將罪人丢到油鍋裡去煎炸,那也是苦不堪言。有一個故事說:有一位縣官他死後到了陰間,閻羅王問他說:「你在世做官時,有没有做壞事?」縣官說:「我在任內從來沒有做過壞事」,「那麼你有做過好事没有?」他說也沒有。閻羅王就命獄卒把他丢去油鍋裡煎。縣官不服說:「我沒有做壞事為什麼要罰我下油鍋?」閻羅王說:「你身為縣官應當為百姓造福,要做好事,因為你不做好事,没有盡職,所以要下油鍋。」 另外一個故事是一個人很慳貪,一輩子都很小氣,不肯布施做善事,死後墮到地獄裡,閻羅王說:「你喜歡佔別人的便宜,慳貪吝嗇,應該要丢到油鍋裡去炸一炸。」這個人到地獄裡還是很會打算盤,他說:「用一鍋油炸太浪費了,我只要用一兩斤油煎一煎就夠了。」這雖然是講笑話,但是確實能讓我們了解做惡業的人,他到了地獄裡,還有惡性難改的事實。 「冰凍始凝,則狀似青蓮蕊結;血肉既裂,則身如紅藕花開」,這是寒冰地獄的情形。到了寒冰地獄裡不要好久,全身都會冰凍起來,而且還會裂開,像青蓮花蕊一樣糾結起來,身體血肉模糊一片,像紅藕花開一樣。地獄裡的時間跟人間不一樣,我們人間的時間和天上的時間也不一樣。 譬如說我們佛教講二十八重天,最低的一重天叫四天王天,四天王天上一晝夜,是我們人間五十年;第二重忉利天,也就是三十三天,那兒一晝夜是人間一百年,上升一天就長五十年,那麼地獄裡跟四天王天比較的話,四天王天一百年等於地獄一晝夜,四天王天一晝夜等於人間五十年,那麼一夜一晝萬死萬生,這是多麼漫長而痛苦的日子啊!一朝苦痛,人間已過百年,這是大概的計算時間。 我們眾生在地獄受苦,而地獄裡的獄卒也很麻煩辛苦,因為如果我們没有人去受苦,獄卒就清間一點了。閻羅王並非都是很凶狠的,其實可能是很慈悲的,他常常的勸我們眾生不要犯罪,他也請高僧到地獄裡去說法,他也禮拜地藏王菩薩,他不是專門用刑罰整人的凶神惡煞,而其主要目的還不是要人改過向善?但是犯罪的眾生惡性難改,都不肯相信閻羅王的教誡。 「受時知苦,雖悔恨以何追?脫已還忘,其作業也如故!」這些可憐的眾生,到了地獄裡受那許多刑罰的時候,當然知道很痛苦,每個人都要悔恨不該犯這許多罪,可是悔恨有什麼用呢?一切都已無法挽回了,從地獄裡面受罪刑期滿了,出來以後,又把獄中苦楚忘記了,他依舊的去造殺盜淫等重大惡業,不久又要墮落下去了。所謂朝出暮還,這就是眾生沒有辦法改過遷善的事實。以上是說明地獄裡的苦況。 鞭驢出血,誰知吾母之悲?牽豕就屠,焉識乃翁之痛? 以前有一位婦人,在世的時候不做好事,有一次還偷了丈夫的錢去送情人,她生了一個兒子,在兒子三歲的時候她就死了;因為他偷丈夫錢的原故,所以死後墮到驢胎,變成一頭驢子,到丈夫家來還債,在丈夫家工作了十六年。 有一天,這匹驢子背了很重的糧食回家,因為驢子已經十六歲,老了走得很慢,她的兒子——就是小主人心急,用鞭子去鞭打牠,打得牠身上都出血了,驢子受了痛鞭後,回過頭來向她兒子看看,流出了眼淚。但是牠不會講話,兒子也不曉得被他打的是他的親生母親,等到夜晚驢子就來給他託夢了,告訴他說:「我是你的母親,因為我生前偷了你父親的錢,所以要在你們家作苦還債,十六年了,我的債也還清了,可以脫苦了,以後請你別再鞭打我了。」這是鞭驢出血的故事。 另外一個故事,是發生在浙江華安地方,有一個屠夫要死的時候,自己割他身上屁股上的肉來吃,股肉已經吃完了,又把身上其他地方的肉割下來,叫兒子把那些肉用鹽醃起來,這樣做了以後,才痛苦地死去。死後過了三年,屠夫人家養了一頭肥豬,差不多兩百多斤重,過年的時候,要把豬殺了去賣肉。那天夜裡,這頭肥豬託夢給他的兒子,說:「這頭豬是爸爸我投的胎,來償前世殺生之報的。」兒子既然知道這頭豬是父親所變,就不忍心殺牠把牠放生了。所以說「牽豕就屠,焉識乃翁之痛」,就是說當兒子要牽這頭豬去殺的時候,那裡會知道被牽的豬,就是他的父親呢?這也是一件令人心酸的事情。 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爾;啖其親而未識,凡類皆然! 周文王是一位聖人,當時商朝的紂王統治天下,在諸侯當中,以西伯侯文王最有賢德,由於紂王荒淫無道,四方諸侯想推翻掉紂王,擁護文王來統治天下。這件事情被紂王知道了,就把文王幽囚起來,囚在岐山羑里的地方,但紂王還是不大放心,這時有一臣子向紂王獻計,說:「人家都說文王是位聖人,我們來考驗他一下吧,如果真的是位聖人,我們就把他殺掉,如果不是聖人就放了他。考驗的辦法,是把文王的兒子伯邑考殺掉,然後把考的肉拿給文王吃,如果他是聖人,他一定會知道是他兒子的肉,他如果不肯吃兒子的肉,就證明他是一位聖人,我們就把他殺掉;如果他吃了,表示他不是個聖人,就把他放了。」紂王聽信了奸臣的話,果真殺了伯邑考,把肉煮給文王吃,文王心裡知道是兒子的肉,但是為要通過這項考驗,還是忍痛吃了兒子的肉,紂王以為文王不知道兒子被殺,認為文王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物,没有什麼了不起,就把文王給放了。所以,文王是因食子肉而免去殺身之禍。這大概是封神榜的故事。 其實文王是聖人,他當然知道是兒子的肉,但為免殺身之禍,也無可奈何。這是形容眾生在六道裡輪迴不已,互相食啖,骨肉親屬都不相識,一旦墮在畜生道中,就只有任憑宰割的份,因為我們沒有宿命通,不知道彼此前生的來歷,所以才會互相殘殺啊! 當年恩愛,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為母而今為婦,舊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則可羞可恥,天眼視之,則可笑可憐。 這是說我們凡夫在六道當中,因為轉世有隔陰之迷,根本不知道過去的事。從前是恩愛的夫妻,現在變成冤家也不一定,過去是仇人,現在變成骨肉親人;前生是母親,而現在把她娶回來做媳婦;前生也許是公公,今生卻成為丈夫。如果我們有宿命通知道些情形,會感到很羞恥的。這種親屬關係混亂的事實,如果以佛的天眼來看,我們眾生真是可笑又復可憐! 糞穢叢中,十月包藏難過;膿血道裡,一時倒下可憐! 以下這幾段文字,是描寫人生的生老病死的四大苦惱,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事,除非念佛修行有了真實的功夫,可以減少一些疾病的痛苦,假使能預知時至,可以減少一些死時的痛苦。但是這生老病死問題,是佛陀出世所要為我們解除的一件大事,所以我們發菩提心,也要以此為一大因緣,念生死苦。這段文字,主要是在講人道裡的生死苦狀。 我們生的時候,最初住在母親的胞宮裡面,嬰兒在子宮裡成長需十個月,依照佛經的說法,胞宮處在小腸之下大腸之上,上下腸子裡都是糞溺,我們一開始來做人的時候,就是住在一個污穢不堪的地方,而且裡面不見天日,不通空氣,那種難受的味道,我們無法想像。而我們生的時候,是從母親的產門而出,這時要流血流膿,而且是倒下來從頭先生出來的,這種情形真是既骯髒又可憐。這是第一種生苦的情形。 少也何知?束西莫辨;長而有識,貪欲便生。須臾而老病相尋,迅速而無常又至。 在少年的時候,兒童時期,糊里糊塗,什麼也不知道;等到長大了,受過教育以後,有了知識了,就把出生時的痛苦,全都給忘記了,所以只曉得追求人生的欲樂。没有好久人生一轉眼就過去了,剛剛還是一個翩翩少年,不要多久,就變成一個龍鍾老態的衰殘老人了。年紀老了,病也就跟著來了,眼睛花了,頭髮白了,牙齒掉了,全身骨頭酸痛了,所以說「須臾而老病相尋」。這種老的情況,過不了好久,很快的就要見閻王回老家了,所以說「迅速而無常又至」。 風火交煎,神識於中潰亂;精血既竭,皮肉自外乾枯。無一毛而不被針鑽,有一竅而皆從刀割。龜之將烹,其脫殼也猶易;神之欲謝,其去體也倍難。 這是說,人到臨死的時候,「風火」是形容身體上的病狀,四大不調。依照佛經上的說法,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合而成的,到臨死的時候,四大分張而不能調和,火大風大膨脹時,就是發燒,或喘息困難,病得很厲害的時候,神識也不清楚了,假如病了很長的時間,由於不能吸收營養,疾病的消耗,使得我們的精血也枯竭了,最後剩下皮包骨的乾枯之相。臨死的時候,全身每一個毛孔,好像被針在鑽刺一樣的痛苦,我們身上有耳鼻口腔等七竅,每一竅都好像利刀在割一樣的難受。龜在被烹殺的時候,屠者用木棍從硬殼中把肉捅出來,這種痛苦比人臨死時的痛苦,似乎還要來得容易一些。 而人當臨死的時候,除了身體上疾病的痛苦以外,心理上的痛苦更大,最主要有兩種痛苦,一種是人忙了一輩子,一生辛苦的積蓄下來不少的財產,尤其兒孫滿堂舒服的日子,一旦要丢下來心理如何捨得?人到了要死的時候,這一方面精神上的痛苦是很大的。另外就是人死後要到哪裡去呢?這種没有目標的恐懼,依照傳說人死了要到地獄,要變餓鬼等等的說法,也是令人害怕的一種痛苦。向前去前途茫茫,向後看丢不下自己一生的成就,這種精神上的痛苦,比肉體上的痛苦,更甚不知幾多倍,所以說「神之欲謝,其去體也倍難」。 心無常主,類商賈而處處奔馳,身無定形,似房屋而頻頻遷徙。 我們的心,要想做一個不變的主宰,那是辦不到的,因為人在六道裡面輪迴,那是隨業而升沈的,譬如說,我很想來世再來做人,可是我今生所造的是畜生業,或地獄業,那死了以後,只有隨業往生了,那是沒有辦法由自己做主的。造了那一道的業,就得往那一道跑,好像作生意的人,為了貿易有無,只好東奔西走,什麼地方有生意可做,就到什麼地方去謀生,没有辦法選擇一定住處的。眾生在六道裡面,是以天人的身形最好,其次是人道比較好,只要他六根健全無病無痛,也像一個小神仙一樣的快樂,不過你不一定能把握住你的形像,好像租房子住一樣,租期一到你就要搬走,下次住什麼樣的房子還不知道呢?也許是高樓大廈,也許是茅屋一間,都很難說。所以眾生隨業受生是很苦惱的。以上是說明我們死後的一種情況。下面的一段文字,是說我們往返六道的次數之多。 大千塵點,難窮往返之身;四海波濤,孰計別離之淚?峨峨積骨,過彼崇山;莽莽橫屍,多於大地! 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塵數點,也無法與我們往返於六道之中的次數相比。人在生離死別的時候,都會痛哭流淚,這些與眷屬親人,生離死別時,所流出來的眼淚,比四大海水還要多,我們無始以來六道輪迴的情形,現在都忘記了。假如依照佛經看起來,真的好慚愧哦。我們眾生多生以來,死後所留下來的骸骨,堆積起來,比高山還要高;如果把無始以來,眾生所遺留下來的屍體堆積起來,恐怕整個大地也無法容納得下,可見生死次數之多。 向使不聞佛語,此事誰見誰聞?未覩沸經,此理焉知焉覺? 一般人,把生死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人本來就是要生、就是要死的嘛,又何必去研究它呢?假定我們不去聽經,不讀佛經,從什麼地方能夠知道這些事情,又有誰見到這些道理呀?現在,我們很幸運的知道了人生真相,就應該要有苦惱無邊,知所警覺,不能說不聽經還好,聽了這些道理,反而弄得心裡好難過。要知道,這生死大事,不會因為你不知道就没有的,那些苦惱,總是要解決的。所以,我們知道了這件大事的嚴重性,就應該要發心修行來了脫生死,不要依舊隨著生死流轉下去,要切斷生死之流,方能走向正覺之道。 其或依前貪戀,仍舊癡迷;祗恐萬劫千生,一錯百錯。 「其或」就是假使,我們聽了佛經所說的道理,没有反省到生死之苦,仍然貪戀世間上的五慾之樂,還跟以前一樣的愚癡迷惑,假使這樣下去,恐怕萬劫千生,依然還在生死道上,輪迴不已,永遠沒有回頭的機會。那就是一錯百錯了。 人身難得而易失,良時易往而難追。道路冥冥,別離長久,三途惡報,還自受之。痛不可言,誰當相代? 佛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人轉過世來,要想再得到人身的機會,少得可憐,好像指甲上的泥土一樣的少;而失去人身的機會,就好像整個大地的泥土一樣的多。這是不成比例的。可見人身是真正難得的呀。今天能有機會來聽經聞法,這種時機也是稍縱即逝,一旦失去了,要想追回來就難了。生死道上,是没有一定的目標的,也是無盡期的,雖然是親骨肉,也是不容易相聚在一起,三惡道一進去了,所有難以言宣的苦痛,都要自己承擔,誰也無法代受,即使是再要好的朋友,或者是再恩愛的夫妻,到那個時候,大家也都祇有自顧自的了。 興言及此,能不寒心? 祖師說:講到這裡,有關生死道中的情形,說了那麼多了,大家想一想,那樣痛苦的生死問題,能不令人寒心嗎?聽了這番說話,而能不動心的人,這種人不是木頭人就是石頭。祖師用這兩句話,來結束這一章書。 是故宜應斷生死流,出愛欲海。自他兼濟,彼岸同登。曠劫殊勛,在此一舉。是為發菩提心第六因緣也。 從上面所說這些事實看起來,我們應該趕快痛下決心,把眾生的生死流予以切斷,生死流切斷了,眾生才能跳出愛欲之海。可敬愛的眾生們,不要再迷戀糊塗了,我們趕快發起菩提心來,自己修行,也要勸人修行,希望大家都能從生死此岸,登上般若之船,渡過煩惱大河,登上涅槃彼岸。要曉得,世間上任何的功勛,也比不上了生死、證涅槃,這件大事來的偉大。你要想成就這曠劫以來的第一殊勝功勛,就要看你能不能痛下決心,在此一舉而成功了。這是發菩提心的第六種大因緣——念生死苦。 要想出生死流,以我個人的觀點來說,首先要了解佛法的真理,正知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是幻有而不實在的,連我們的身體,也是四大假合而成的,先把這個道理弄清楚了,我們到時候,就不會貪戀世間的一切榮華富貴,家庭眷屬財產名位,這些都可以放得下;你如果不看穿,不看開,你就會執著,就有痛苦,就跳不出生死流了。向前我們趕快把握住修持的功夫,要念佛就老老實實的念佛,不要東跑西跑,不要想東想西的,看破並不是壞事,也不是消極,你心裡一定明白,世間上的事,就是如此的虛幻不實啊。 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傑、帝王將相,那一個没有享受過榮華富貴、萬貫家產,而他們現在又在那裡呢?等到一口氣透不過來的時候,那是一分一毫都帶不走的,所以我們不要貪財,只要生活過得去就好了,多餘的錢財,拿出來做功德,是最好不過的了,錢多了不用留給兒孫,讓他們去享受,造惡業、起紛爭,增加他們的罪過。其實,兒孫自有兒孫福,不需再為兒孫作馬牛了。因為現在教育水準提高了,就業機會也非常平等,不需要再為他們操心,把這一方面的顧慮去除了,你就能跳出愛欲海、生死河。 我們要下定決心,把念佛的功夫做好,一早一晩,懺悔發願,立定志向,只有西方是我的歸處。就算有人說,來世讓你當皇帝、做總統,你不要去西方啦!皇帝、總統,沒什麼了不起的,幾十年過去還不是白骨一堆,我還是決心要去西方,才是究竟的歸宿,要有這樣堅定的信心,能這樣,到臨死的時候,一定沒有痛苦,平常沒有煩惱,就可以少生疾病,要健康,就要看破、放下,人家說,老人要有三空,可保健康長壽,那就是:頭腦要空空,不要想東想西;第二肚子要空空,不要吃太多東西,只要營養夠了就好了,尤其現在很多加工加味人工食品,都是防腐劑,化學藥品,吃多了將來身體縱然可以不壞,但是生死不能了啊!第三口袋要空空,有錢把它拿來做功德,不要貪錢,錢貪多了,害人也害己。真能做到這三空,你就心無墨礙了。這是我個人的一種想法,提供給大家做参考。 云何尊重己靈?謂我現前一心,直下與釋迦如來無二無別,云何世尊無量劫成正覺,而我等昏迷顛倒尚做凡夫? 這段文字,寓有比較深的理論,「己靈」是指我們的佛性,一般世間人說靈性、靈魂,佛學上講佛性,雖然我們平常没有去注意它,但是依照佛法來說,佛性是很有價值的,釋迦牟尼佛,就是因為覺悟到自己的佛性,所以他可以修行成佛,而我們今天也同樣有這種本能,但是我們不知道,所以我們不能修行成佛,而且還在生死輪迴,在昏迷顛倒中,做一個世俗凡夫。 祖師今天要提醒我們,注意自己本來具有的靈明覺性。我們現前的一心,並不是那個想東想西的心,而是能夠主宰指揮我們的妄心的主人,我們之所以能夠想,那就因為有這一個真心,真心就是一個平等的法界心。這個真心在眼睛我們可以看,在耳朵我們可以聽,在身體可以動,在心就可以想,這就是一個真心的表現。 這個真心,跟釋迦佛陀同樣有的,佛他因為把它覺悟了,所以他在無量劫來早成正覺,已經成了佛。佛當初覺悟到真心為煩惱所蒙蔽時,立即發心、修行,將真心上的煩惱斷掉,讓它的光明透露出來,智慧發揮出來,跟佛一樣。我們凡夫不知道這個道理,糊里糊塗的到現在,還在昏迷顛倒的做一個苦惱的眾生,我們明明有資本成佛,而自己不會運用。真丢人!真慚愧! 又佛世尊,則具有無量神通智慧,功德莊嚴。而我等則但有無量業繫煩惱,生死纏縛。心性是一,迷悟天淵,靜言思之,豈不可取? 諸佛世尊,具有無量的神通智慧。而我們看看自己,卻是一個無量業障煩惱繫縛著的苦惱眾生。折磨人的生死輪迴,就是一種報障纏縛,煩惱就是煩惱障,業習就是業障,我們說願消三障諸煩惱,就是要把這三障除掉,三障一旦除去,我們就成佛了!那麼要怎麼除三障呢?就是用諸佛的三德——神通解脫德、智慧般若德,福德莊嚴就是法身德。用佛的三德,來對治我們眾生的三障,諸佛是三德而我們是三障,雖然心性都是一樣,但是一迷一悟,卻有如天淵之別。所以要除去我們心上的三障,使三德顯發出來,仔細的思想起來,我們會覺得自己很可恥、可憐。 譬如無價寶珠,沒在淤泥,視同瓦礫,不加愛重。 佛說我們眾生,身中都懷有一顆無價寶珠——就是我們的佛性,但是這顆無價寶珠不能放光,因為它埋在污泥裡,我們也不知道去重視它,甚至把它看做瓦礫一樣,絲毫不加愛惜它,真是愚痴啊!這個譬喻,加強了我們的信心,讓我們對自性心增加了解,而不致於再忽視它。 是故宜應以無量善法,對治煩惱。修德有功,則性德方顯。如珠被濯,懸在高幢。洞達光明,映蔽一切。可謂不孤佛化,不負己靈。是為發菩提心第七因緣也。 照上面這段文看起來,我們知道應該怎麼樣做囉。應該要發起心來,修學戒定慧等許多的善法,來對治煩惱。我們原有的自性功德,顯不出來,要借修德的功夫,才能使性德顯發出來,譬如把烏雲撥開,讓月亮顯出光亮,也等於我們的寶珠,埋在污泥裡,我們現在把它拿出來洗乾淨,把它掛在高幢上,讓它的光芒四射,映蔽一切。這樣可以說,就不辜負佛陀的教化,也不孤負我們自己的靈性了。佛陀的光明出現,一切外道的邪說,就都被佛光所照攝住;如果眾生的佛性顯發出來了,也是可以映蔽一切煩惱魔障的呀!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第七因緣,我們應該特別的注意這點。 云何懺悔業障?經言:犯一吉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吉羅小罪,尚獲此報,何況重罪,其報難言。 古人說:「業不重不生娑婆,願不切不生淨土」。我們要離開娑婆,首先要懺除業障;要生淨土,第一就要發願往生。願很真切就能夠往生淨土,但是有業障在,就會障礙我們的修行,我們前進的道路,所以必先將障礙除去,我們才能穩穩地奔向菩提大道。「經言」,是指菩薩戒經,裡面有一句話說:犯一吉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吉羅是七聚禁戒裡最後一條,具足應稱突吉羅。這句印度話,譯成國語叫惡作,就是作不合理性的罪惡事情。不過這種是小罪,共有一百條,雖然是很微小的罪,可是犯了它以後,也會有很重的果報。 四天王的壽命是很長的,我們昨天講過,人間的五十年,是四天王天的一晝夜,四天王的五百歲,那應是人間的九百萬年。只要犯一條吉羅小罪,就要墮在泥犁當中九百萬年。泥犁就是地獄,或翻成無福處,没有福報的人去的地方,就是犯人去的地方。吉羅罪尚且要得到這樣的果報,何況重罪?我們戒經當中,最重的罪惡,就是殺盜淫妄這四條根本戒,假如犯了四根本大戒,那墮落到地獄中去,就無法計算時間了,所以重罪不能犯,就是其報難以言盡啊! 今我等日用之中,一舉一動,恆違戒律;一餐一水,頻犯屍羅。一日所犯,亦應無量,何況終身歷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 這段文是說我們很容易犯罪,而且我們所犯的罪實在太多太多了。現在檢查我們自己,平常在日用生活當中,一個不注意就會犯戒。我們常常容易犯的,腳下不小心踏死了蟲子;或者身上癢癢的,用手一拍,那曉得是隻蚊蟲吃了一肚子的血,被打死了。這些都是無意之中所犯的。或者說話不小心說錯了,得罪了人或損了自己的德行;作事有時不小心做錯了,對我的人格有損,對國家社會有損。這些一舉一動,都是犯罪的機會。所以我們要很細心,很有修養,要維持自己不犯罪,是很困難的。就是說我們日常一舉一動,一不小心就容易觸犯戒條。 有時候一餐飯是施主供養我們的,我們沒有給他們祝福、祈願迴向,或者沒有心存五觀,也算是犯罪。飲水的時候,水裡有很細小的蟲,應先濾過,否則,燒開水時,小蟲就會被燙死,如果喝生水時,小蟲就直接被喝到肚子裡去,傷害了生命,這也是犯戒了。吃一頓飯,喝一口水,都會犯戒的,這些是指我們日常生活行為上的。有時候是犯在我們心理上的,無始以來我們的妄心很容易蠢動。看到好的東西就想貪,想佔為己有,這一念的貪心,佔有慾也是犯罪;或者人家做了什麼壞事,我們跟著隨喜喊好,也是犯罪。因此別人做了不好的事情,不要隨便去附和,人家錯了,我們跟著叫好也錯了,錯了就是犯戒。還有一種不好的事情,就是我們自己不做,叫人家去做,也是犯罪的;有的時候明知是一件壞事,持戒人說,我自己已經受了戒不能去做,所以叫別人去做。但是教使別人去做,那也是犯戒,戒經上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用這三種方式去完成壞事,都算犯罪。 我們眾生一日所犯的罪是無量的,無法計算的,何況終身?從一念不覺,流轉到生死以來,把所犯的罪,一起計算起來,真是不可言盡矣。大迴向文裡說: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雖在日常生活當中,也要特別小心。 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 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其中唯有酒戒是看情況可以開方便的。如果生病,醫生開藥需要酒時就可以開,但平時不可以喝。戒經上說:無故點滴不得沾唇。五戒要守持得清淨是很困難的,可以說十個人有九個人會觸犯到五戒,而且有些人犯了,還把事實隱藏起來,怕人知道,這是不對的。依律,應該在犯了五戒以後,要趕快向師長、同戒,發露懺悔。發露懺悔以後,罪業就會減輕,如果把罪行隱藏起來,就會罪加一等了。 五戒名為優婆塞,尚不具足。何況沙彌、比丘、菩薩等戒,又不必言矣。 優婆塞翻近事男,就是男居士;優婆夷翻近事女,就是女居士。在座的諸位,如果受過五戒的就是優婆塞、優婆夷,你們的戒師在傳授戒法時,一定給你們講了不少有關的道理。五戒尚且不能具足,這是在指我們出家人。意思是說,五戒都不能守持清淨,何況沙彌、比丘、菩薩戒等。這是說現在人持戒不夠清淨。沙彌戒有十條,比丘戒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有的地方說三百八十條,有的地方說五百條,菩薩戒出家眾是十重四十八輕,在家菩薩戒是六重二十八輕,這麼許多的戒,又怎麼能夠守得完全清淨呢?一定沒有辦法具足守持。因此,有些出家人甚至不願意以比丘身份修行,情願做一個沙彌。如明朝憨山大師,就曾經有這種心願,因為戒條太多了,很容易犯的。如果十條沙彌戒能守持得清淨,就不錯了。這是說戒多難守的意思! 問其名,則曰:我比丘也;問其實,則尚不足為優婆塞也,豈不可愧哉! 這是省庵大師的一種自我檢討,也是對僧圑大眾檢討的一種沈痛的話。一般的人,大概都是這樣的。因為戒這麼多,我們要把它守得清淨,確是很難的事。可是假定不守戒,你又不能成為一個比丘、比丘尼,受了戒以後,不能完全守持,這怎麼辦呢?應該要常常有一個慚愧心,能夠不犯的盡量的不犯。我們佛教界一般的情況是這樣的:你問他的名,他說我已經受過具足戒了,是不錯,他頭上也燒了戒疤了,但是你觀察一下他的實際呢?連一個優婆塞的資格都沒有。你說慚愧不慚愧,所以說「豈不可愧哉」。 當知佛戒,不受則已,受則不可毁犯;不犯則已,犯則終必墮落。 我們應該知道,佛所制的禁戒,不受也就算了,假使你發心去受了,那就不可以毁犯。受了五戒就要守五戒,受了沙彌戒就應該守沙彌戒,萬一犯了戒就一定會墮落,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我記得在江蘇鎭江地方,有一間金山寺,是一個大叢林,是一家有名的禪宗道場。有一位比丘,剛剛發心出家,很勇猛精進,而且受了比丘戒。受了戒以後,就到金山寺去參學,但是金山寺的生活太嚴謹,他受不了就離開了,後來自己弄了一個小茅蓬住在裡面。出家人住茅蓬也是在修行啊!可是他不修行,他把所有的戒都犯了,但是他每天吃飯一定要唸供養偈咒。有一天夜裡,有一位護法神來跟他託夢說:「師父!請你明天吃飯時,不要再唸供養偈咒了好不好?」比丘驚問:「為什麼?」神說:「你現在所有的戒都犯了,你的護法神也都離你而去了,現在因為吃飯的供養偈咒你還在唸,所以我還要護你的法,你要知道,你是一個很髒的人,我跟著你很難受啊!如果你慈悲一點,不要再唸偈咒了,那我就可以走了。」這位出家人一聽,原來守戒的功德這麼了不起啊!他馬上發起勇猛心來,再去受一次戒,而且受戒以後,持戒非常嚴格,非常清淨,後來真的成為一代高僧。 所以說受戒以後,持每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法神來保護你。受了三皈依,就有三十六位的護法善神來保佑我們。我們在修行的時候,這些護法神都會來保佑我們,所以我們受戒不是吃虧的事情,是很有利益的事情。我們自己可以感覺到,我們如果出去旅行,或者做什麼事業,能夠順順當當,這都是護法神在保佑我們,要不然出門一趟,遇到飛機失事啦!車禍啦!種種意外或困難,那就是沒有得到善神的護佑啊!我們出去一般都是很平安的回來,這可以說是護法善神常常在護持我們。雖然不可能說微細的戒都能守得很清淨,但是不應該犯的戒律,是要謹慎小心才是!看起來是有些不方便,但是實際上持戒的功德是很大的,而且得到的利益也是無窮的。 還有一點也需要讓大家知道,佛陀在制戒的時候,曾經很慈悲的講過一句方便的話,他說:「我所制的戒,將來在其他國家,不能一一遵守的時候可以捨。」我們中國人向來是瞧不起乞丐的,依印度的佛制古規,和尚要出去化飯,而中國的佛教,是漢明帝派使臣到印度去請來的。請來的兩位高僧當時被供養在賓館裡,常然不肯讓請來的國際大師出去化飯,而且還以最上等的飲食供養他們。譬如說洛陽城外的白馬寺,就是當時接待外國高僧的地方。 尤其中國北方,冬天氣候非常寒冷,晚上不吃東西,是不能抵禦嚴寒的,從外國請來的高僧,絶不能讓他們受餓受凍,所以持午這條戒,從那時起可能就開了方便。佛說的話,是慈悲方便,我們當然不以此為藉口,但是我們中國和尚,在宋朝以後,要自己謀生,有時候沒有辦法完全守戒,只可說是能守多少盡量的守,不能守持的我們自己要憑良心、要知慚愧!佛也會在常寂光中,來慈悲寬恕我們,如果真要硬性規定,兩百五十條戒一定要守得乾乾淨淨,那恐怕要坐在家裡專門修行,不能外出做弘法度眾的工作了,這樣一來,寺廟的經濟沒有辦法維持,度眾生的活動也就成問題了。 傳說:大陸上現在正在修復寺廟,寺廟的行政由政府管理。如果所有的寺廟都讓政府來管,廟壞了也讓政府負責修理,裝金塑像,都是政府出錢,出家人也不用動腦筋來化緣,甚至没飯吃,也是政府拿錢供養,假如真的這樣,我倒情願去過那種出家生活,因為這樣一來,我不用去為營理寺院而東奔西走,那麼犯戒造罪的機會就可以減少很多了。所以中國的出家人,有時候很為難的,談持戒只好盡心去守持,能守多少就守多少。 若非自愍愍他,自傷傷他,身口併切,聲淚俱下,普與眾生,求哀懺悔。則千生萬劫,惡報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八因緣也。 省庵大師,在觀察了這種情況以後,非常的感嘆,能夠持淨戒的人太少了,要用什麼辦法來挽救這種頹風呢?除非自己生起憐愍心來,心想:我好慚愧,這樣子我很對不起我自己,同時也生起憐愍他人的心來,告訴大家,大聲疾呼的說:犯了戒要受報的呀!這種因果是很大而難逃脫的呀!有了這種憐愍心,感傷的心,慚愧心就自然發起來了,身口都很痛切的去禮拜諸佛,去發露懺悔,而且要由內心發露出來,聲淚俱下的對佛陳白,我犯了什麼戒,我要懇求三寶加被,佛祖慈悲,許我懺悔,自己要懺悔,也與一切眾生來求哀懺悔,這樣做了以後,就可以減輕罪業了。假如不這麼做呢?千生萬劫遲早總是要去承受惡報的,所以這懺悔業障,祖師訂為發菩提心的第八因緣。 云何求生淨土?謂在此土修行,其進道也難;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難故累劫未成。是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 求生淨土的理由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修行進道很難,因為障礙太多,例如先生要出家,太太不同意,太太要出家,先生不放手,這都是障礙;出家找不到好師父,因緣不成熟等,都是問題。尤其要找到一個很好的地方來修行,就像竹林寺這樣的地方,真不容易找得到,所以說進道很難。如果往生到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做我們的導師,直接跟我們說法、講經,還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做我們的助教良友,時時刻刻的教誡我們,提攜我們,那很快就可以進道了。 所以淨土修行成佛容易。因為容易的原故,一生彼國就能夠把它修成功了;而在娑婆世界,累生累劫也不容易修成功。所以往聖前賢,許多學者,從印度的文殊、普賢、馬鳴、龍樹等大菩薩,乃至中國創立淨土宗的慧遠、善導等諸祖師,大家都在提倡。由這些聖賢提倡弘揚了以後,大家都知道淨土法門是最穩當,最方便的法門,所以淨土宗在中國的佛教界,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許多經論都是在倡導淨土法門,譬如華嚴經也有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法華經也有勸生淨土的話,寶積經、文殊般若經、淨土三經,還有起信論、大智度論、十住論、往生論,這許多經論,也都是在提倡淨土,提倡西方淨土,處處都指導我們歸向極樂世界。可見淨土法門的殊勝。 末世修行,無越於此。然經稱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則莫若執持名號;言多善,則莫若發廣大心。是以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歷劫。 在末法時代修行,是以淨土法門為最可靠、最方便、最殊勝。不過在經典裡面說,要生淨土,不是說一說就可以達到,而是要有條件的。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必須要像大阿彌陀經上說,除了念佛的正行以外,還要修布施持戒等助行——就是要修六度萬行,讀誦大乘經典——這些助道的福德因緣,才能成功。在這裡所言「多福,則莫若執持名號」,印光大師說:一句阿彌陀佛聖號,包括了三藏十二部經典,所以說持名念佛的功德最大。 「言多善,則莫若發廣大心。」前面講過發菩提心是諸善中王,發廣大心就是要發菩提心,你能夠發起心來念一天佛或一句佛,比那做一百年的布施功德還要大。因為念佛的時候,心就跟佛一樣;做布施的時候再多,心裡不一定有佛,心裡只想到他須要錢用,我拿錢給他用。我們如果夾雜了一個名譽心、虛榮心在布施,那就更糟了,那你布施的功德還沒有罪過大。但是你一發廣大心,超過修行歷劫,華嚴經上說:發心時就是成佛的時候。因為你發了心,佛就在你心裡,所以說超過歷劫。 蓋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發,則雖念奚為?發心原為修行,淨土不生,則雖發易退。 我們念佛的目的,就是希望要能成佛。可是你沒有發大心,你發小乘心,那你念佛做什麼?因為心中沒有佛種子,你只想成一個阿羅漢,那你念得再多也沒有用啊。發大心就是要能生淨土,你如果發的不是生淨土的心,那你的心很容易退失,所以發心要發生西方的心,這個願心假如發得很真切、很誠懇、很堅定,除了生西方以外,什麼地方都不去,什麼好東西、好享受也不要,要有這樣堅定的心願,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有希望、有把握了。 是則下菩提種,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長;乘大願船,入於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是為發菩提心第九因緣也。 這樣說起來,那麼下了菩提種,就是發了菩提心。菩提種下到田裡面,還要加以耕耘,用念佛的犁來耕耘,就是用念佛的功夫來配合你的道心,你的道果就自然會增長起來。乘上了大願之船,航行到淨土海裡面去,西方就決定可以往生了。這就是發菩提心第九大因緣啊。 云何令正法久住?謂我世尊,無量劫來,為我等故,修菩提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因圓果滿,遂致成佛。 這是發菩提心的第十種因緣。「云何令正法久住」者,因為佛陀的正法,假如能夠久住世間,那麼世間的眾生,就有正法可以來指導,做身心方面的修養,從而依法修行,而得以離苦得樂,轉凡成聖,所以這確是非常重要的一大因緣。佛陀所說的法是依真理、正義而宣示的,有事有理,有因有果。尤其佛法主張世間萬事萬物的生成,在時間上是因果關係,在空間上是因緣關係,這是一個最正確的思想,所以佛陀發明了正法真理,兩千五百三十多年以來,一直都為許多世界學者所稱讚,廣為人類所信仰奉行,真正依法修行,成聖成賢,成佛作祖的人不知凡幾。 因為在佛陀還未出世以前,人類所有的宗教,都是信神、信天、信上帝,自己没有主張,神、天、上帝這種神權的思想,是一種原始的信仰,可以說完全是依靠他力,依照這種信仰來實行,是得不到真正成就的。所以佛陀放棄了傳統的宗教修持方法,而改以六年的時間,用禪定的功夫,去深入的思考,他才証悟到諸法因緣生的道理,諸法是因果生的關係,這才是一個正法。這是從佛陀的大覺海中流露出來的,合乎正義真理的究竟正法。 要使正法能弘揚在世間,人類都能依循正法,講因果、講因緣。講因果就是我們做任何事情,要先從因上來考慮,因正果就正,因邪果必邪,佛教有兩句話說「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犯罪作惡,受到惡果報時才會害怕,做好事得善報當然歡喜。好與壞的結果,完全是從因行開發出來的,所以菩薩他不考慮果之善否,而考慮因之正與不正,因正果自然正,因成果也自然能夠成,這是佛法的一個中心思想。懂得因果的道理,我們做事就會慎重。「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是大家都會講的一句話,好的開始就是因好,才有好的結果,就會成功,佛教講三世因果的道理。 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思想維繫我們中國社會的和平,幾達兩千年之久。佛教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它的價值。能夠懂得因果,就是對佛法了解了一半了,還有另一半就是因緣,因緣也很重要,我們整個國家社會,都是因緣和合的結合體。因是主要的條件,緣是次要的條件,主要與次要不是絶對的,有時候次要也會變成主要,如我們人要生活下去的主要條件,是衣、食、住、行、育、樂,還有陽光、空氣、水,看起來不是很重要的東西,但是如果三分鐘没空氣,人就會窒息了,所以說萬法是没有實體的,佛教所強調的無我思想,就是由萬法因緣生所發展出來的,如果大家都能了解這種因緣生萬法的道理,在消極方面就不會去跟別人爭鬥,在積極方面大家都能互敬互重,和平相處。 人是有緣才能相處在一起,要結善緣,更要惜緣。有了緣,就會互相關懷,互相照顧,這樣社會上人我的關係就會很和洽,就不會有動亂,這是對國家的一種偉大貢獻。如果依此佛理來修行,對我們個人來說,也是很快可以獲致成功的。 佛陀叫人修行要修戒定慧,不是說天天拜佛就能成功,拜佛是一種助行,正因要修戒定慧,戒就是有所不為,有所為。不為是不好、不合理的不做,有所為是為那好的,是人類所需要的要去做。有了戒,我們的生活就有規律,就上軌道了,那麼心也就會定下來;有了靜定,我們就會產生一種深沈的思想,也就是發生智慧;依戒定慧的穩固基礎,才能完成對佛法的根本覺悟;理性覺悟了,再加上普賢萬行的修學與實踐,待福慧兩皆具足,那我們就成佛了。所謂佛法的真理,大概就以這三點來解釋。完全依照佛法來修行,這裡面没有迷信,也沒有教人走歪路,或投機取巧;那一類不好的思想,在佛法中是不存在的。佛法完全是給人類一個正知正見,我們依照這個理路去做,就是正因,就是正法。這種正當大法,對人類是有很大幫助的,所以我們希望這正法能夠長久住在世間,永遠的流傳下去。 怎麼樣才能令正法久住呢?「世尊」是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陀,他是世間上人所尊敬的一位聖者,出世間的聖人也一樣要尊敬他。他是世、出世間所尊敬的一位聖者,所以被稱為釋迦牟尼世尊。當初他也跟我們一樣,也是一個普通人,他就是希望要為人類,開出一條正法的光明大道來,從神權、迷信當中把人類救度出來,所以用無量劫長遠的時間,來修菩提道,菩提道就是覺悟的大道。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難行也要去行,難忍也要去忍,可以說吃盡了很多的辛苦。 佛在梵網經上說,他因要完成佛果,利益眾生,曾八千次來回娑婆行菩薩道,教化眾生。直到把所謂普賢萬行都圓滿了,然後方才完成了無上佛果,因圓果滿,這樣才是真正的成佛。這個佛成來大不易。譬如我們出國留學,在未拿到學位之前,所要承受的困難和辛苦,大家都可以想像得到的,為了要完成學業,所要付出的代價有多大。我們的釋迦世尊成佛也是一樣,他没有老師,憑他自己的智慧,去想去悟,經過多少劫數的漫長時間,付出了多大的辛苦代價,我們也可以體會得出來的! 既成佛已,化緣周訖,入於涅槃。正法像法,皆已滅盡,僅存末法,有教無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競爭人我,盡逐利名,舉目滔滔,天下皆是。 這是說釋迦牟尼佛陀,住世八十年,在世間教化眾生的工作因緣,已經做圓滿了,所以要示現進入涅槃境界。而他一生所有的教法,留傳在世間,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叫正法時期,要經過一千年;這個時期和佛在世的時候差不多,大家仍然依照佛法修行,出家弟子弘法,在家弟子護法。有修有證,三寶隆興。一千年以後,這種情況漸漸淡下來了,就是剩下一種形式,没有實際弘法的工作,或真正修行的功夫,修多證少;這是像法期,也要經過一千年。最後是進入末法時期,要經過一萬年的時間;此時修證俱少,正法的精神沒有了,像法的樣子也沒有了,而呈現出一種鬥爭的形相,雖然也有佛像,也有經書,但是拜佛的時候不是為了求正覺而拜,是為了求功名富貴、平安發財而拜,佛法沒有人去研究,即使少數人去研究,也是分河飲水,各自建立門戶,彼此互相爭鬥,這些都是末法時代的形象。末法時代眾生很可憐,大家是非分不清楚,為了名利,人我之間互相競爭,舉目滔滔,天下皆是。 省庵大師住世,是在清朝初年,已經進入所謂末法時代了,現在比那個時代也好不了多少。在末法時代信佛教的人很多,但是佛教的教義是什麼他不知道,也不知佛是何人;那些經典把它放在經櫃裡,經典裡說些什麼也不知道;僧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只曉得是來化緣的和尚,他的工作好像只有化緣,只有念經。佛法的衰敗,到了這種地步,真正很悲哀的。所以說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覺淚下。佛法衰敗了有心人就會傷心,佛法不住世間,不但是佛教衰敗不堪,世道也會跟著衰敗下去。正道不興,邪道就橫行,人類就會陷于痛苦深淵,所以祖師為了這些事情就會傷心流淚! 我為佛子,不能報恩。內無益於己,外無益於人;生無益於時,死無益於後。天雖高,不能覆我;地雖厚,不能載我。極重罪人,非我而誰?由是痛不可忍,計無所出。頓忘鄙陋,忽發大心。 省庵大師眼看到佛法衰敗,他很傷心難過,自己想到他也是佛弟子之一,但是不能報答佛的恩德,怎樣才能報答佛的恩德呢?興隆三寶,弘揚佛法,才能上報佛恩,佛陀不一定要叫我們去燒香、蓋大寺、塑金身,真正要報佛恩,要在能說法度眾,所謂「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有報恩者」。你要報恩就要把佛法講演出去,讓大家覺悟,没有第二條路可以報恩了。 「內無益於己者」,就是說我自己是一個出家人,向內反省沒有做到一個出家人應有的工夫,對外面社會的人也没有產生什麼幫助。我生在世界上,對於時代中的人類,沒有什麼利益;我死了以後,也沒有什麼可以留給後人的。這樣想起來,我這個人,簡直一點價值都沒有了。天雖然高,不能覆我;地雖然厚,不能載我。天地之間,没有容我的餘地了。我簡直是一個極重的罪人!所以想到這裡,實在痛不可忍,我想不出一個好的辦法來,想到了極點,突然忘記了我自己是一個粗鄙而又孤陋寡聞的人、不學無術的人,但是為了要報佛恩,我忽然發起菩提大心來了,我要來恢復佛教,我要努力振興佛教,我要盡我的力量,要使佛陀的正法,能夠久住世間,這是省庵大師,他所發的大菩提心。 雖不能挽回末運於此時,決當圖護持正法於來世。是故偕諸善友,同到道場。述為懺摩,建茲法會。發四十八之大願,願願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從於今日,盡未來際,畢此一形,誓歸安養。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得佛日重輝,法門再闡。僧海澄清於此界,人民被化於東方。劫運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是為發菩提心第十因緣也。 這一段文字,是省庵大師看到佛法衰敗後的感觸,而發心來做大法會。在法會當中,他發四十八條大願,每一願都要度化眾生,要興隆佛法,他下了千劫不變的長遠心,以及都要成就佛道的心。省庵大師他的心願,堅定如此,他誓願要想振興佛法,又想到先要來建設自己,在娑婆世界修行不容易成功,有心要度眾生,要想成佛,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要修念佛法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留學,一旦留學成功,登上了九品果位,再回來娑婆世界度化眾生。他想:我修行成功了,就有我的功德神通,再來發揮我的大悲志願,莊嚴佛土,成就眾生。這樣就能使得佛日重輝,法門再闡,僧海在這個世界再次澄清,人民普遍獲得如來的法化;末法時期可以再延長下去,不讓它在這個短時間內就消滅掉,如來正法得以久住於世。這是一個無比偉大的誓願,也是省庵祖師他用心良苦的具體表現。所以說這是正文:此則區區真實苦心,是為發菩提心的第十因緣。以上說的是發菩提心的十種因緣。正宗分竟。 (三)流通分 如是十緣備識,八法周知,則趣向有門,開發有地,相與得此人身,居於華夏。六根無恙,四大輕安,具有信心,幸無魔障。況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場,又聞佛法,又瞻舍利,又修懺法,又值善友,又具勝緣,不於今日,發此大心,更待何日? 這一段文章,是這一篇發菩提心文的結束語,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流通分。以上這一小節文,是省祖要我們反躬自省。內容敘說我們修行及發心條件均甚優越,若不及時發心修行,未免可惜。首先是十大發心因緣皆已具備,對發心內容之大小真偽邪正偏圓八法,又已審知,目標鮮明,用功有方,並且大家同得人身,又生中國,身心健康,無諸魔障,這是得天獨厚的大好條件,何況又多已出了家,受了戒,修行有道場,聞法有良師,而最大的幸運,是能夠瞻仰到佛陀的舍利,又跟多眾同修懺法,善友、勝緣,千載難遇,今日若再不發大心,真不知還要等待何時? 惟願大眾,愍我愚誠,我苦志,同立此願,同發是心;未發者今發,已發者增長,已增長者,今令相續;勿畏難而退怯,勿視易而輕浮;勿欲速而不久長,勿懈怠而無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鈍而一向無心,勿以根淺而自鄙無分。譬諸種樹,種久則根淺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則刀鈍而成利。豈可因淺勿種,任其自枯?因鈍弗磨,置之無用? 以上這段文字,是結語當中的第二小節,大師不惜苦口婆心,普勵大眾。文從「惟願大眾」,下至「今令相續」。大師誠勸大眾發菩提心,立弘誓願,沒有發心的,今天開始發;已經發心的,今起令其增長;已經增長的,今再令其相續不斷。發菩提心,立宏誓願,要天天發,時時立,不是一發一立就算了的,要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所說:「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這樣無有間斷的發下去,立下去,久久成習慣,那就不會怯弱而後退了。 「勿畏難而退怯」,下至「勿以根淺而自鄙無分」。這是幾句鼓勵的話。因為修學佛法,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善根的人,不要說教他發心修行,很難接受,就是教他先起信心,也是非常困難的,除非像省祖這樣,一句一句地比對苦勸,或能起信。「勿畏難」等八句話,是安慰之詞,等於母親鼓勵幼童學走路一樣,幼童膽怯不敢跨步,其母在旁壯其膽曰:跨過來,不要怕!幼童因母親這一加持,一鼓作氣,跨過去了。初發心學佛者也是如此,必仗佛菩薩及善知識安慰、鼓勵,方肯發廣大心,立堅固願,而無所畏懼也。「譬諸種樹下」,至「置之無用」等句,是省祖於安慰鼓勵之後,再舉喻激勸,勸大眾要以種樹及磨刀的精神與耐心,來培植各人的菩提心苗,使令成長,開花結果;來磨利智慧寶刀,斬除葛藤,荊棘障礙。俾能順利走上正覺大道。 又、若以修行為苦,則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則勤勞暫時,安樂永劫;懈急則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這幾句話,是結語中的第三小節。乃省祖用苦樂二事相比較,勉勵大眾要忍一時之辛苦,以換取永劫之安樂;切莫偷一世之安,以招多生之受苦。這一對比之價值,何啻暮鼓晨鐘! 況乎以淨土為舟航,則何愁退轉?又得無生為忍力,則何慮艱難?當知地獄罪人,尚發菩提於往劫;豈可人倫、佛子,不立大願於今生?無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諫;而今覺悟,將來猶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憐;苟知而不行,尤為痛惜!若懼地獄之苦,則精進自生;若念無常之速,則懈怠不起。又須以佛法為鞭策,善友為提攜。造次弗離,終身依賴,則無退失之虞矣。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大眾誠能不棄我語,則菩提眷屬,從此聯姻;蓮社宗盟,自今締好。所謂同生淨土,同見彌陀,同化眾生,同成正覺。則安知未來三十二相,百福莊嚴,不從今日發心、立願而始也。願與大眾共勉之。幸甚幸甚! 這一段文字,是結語中的最後一段,可分兩小節,「況乎以淨土為舟航」下,至「則無退失之虞矣」。這是省祖勉勵大眾用功的話。語重心長,字字珠璣,若能依而起行,沒有不成辦大菩提業者。若等閒視之,則覿面錯過,殊可惜矣!「勿言一念輕微」下,至「幸甚幸甚!」是又結語之結語,省祖至再叮嚀,千囑萬咐!希望大眾同修,記取箴言,起而力行,應知明心即成,無願不酬!心願立而方向正確,修行篤而成功在望!則不負此生能遇佛教,能皈依三寶,能發心出家,能受持禁戒,能親近明師,能得聞佛法,此之因緣,確非等間,自應恪遵佛語!謹依祖訓,精進修持,上報佛恩祖德,下濟有情眾生。伏願:多生父母,從此入聖超凡;累世親姻,自此承恩獲福!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講於沙鹿竹林禪寺 學生賢度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