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講記》 一、前言 華嚴經在佛教的經典中,算是一部很大的寶典,不但部帙大,且其所含的義理幽寥深邃,超言詮領域。幾十年中,雖未能聽講全部華嚴,但以前先師祖南公老人領導共修時,倒也片段片段聽講過一些有關「理實因果,法界緣起」方面的道理。本人在繼任華嚴蓮社住持以後,代老人家領導信徒共修,也曾稟承老人家慈命,每於當天所誦的經文,作提要的說明,我深深感到,華嚴經越念越有意義,越講就越感覺其深不可測。過去因寺務的關係,當南老人宣講本經的時候,未能連貫聆聽、研究,那時總有個依賴心,認為若遇到困難問題時,請示老人家就可以解決,而今這個希望落空了。現在,應學院同學及信徒大眾的敦促,要我繼續先老人的遺志,把華嚴經接講下去,為了報佛恩,報師祖恩,祗有勉為其難。不過,在開講以前,不得不抱著惶恐的心情來和各位研究。但願三寶加被,在諸位的擁護下,能以完成此一大業。 二、概說 「華嚴經」在我國共有三種異譯本: 一為:佛馱跋陀羅尊者(三五九—四二九)譯出的六十卷本(俗稱六十華嚴,舊華嚴); 二為:實叉難陀尊者(六五二—七一○)譯出的八十卷本(俗稱八十華嚴,新華嚴); 三為:般若三藏譯出的四十卷本(俗稱四十華嚴)。 此中,四十華嚴並非完本,只不過是六十華嚴,或八十華嚴入法界品的廣譯本。我們現在講的版本,是實叉難陀尊者翻譯的八十卷本華嚴經。 「華嚴經」的整個內容,分為:四分、五周。四分是:信分、解分、行分、證分。「信分」是最初的六品經文。即:1.世主妙嚴品;2.如來現相品,3.普賢三昧品;4.世界成就品;5.華藏世界品;6.毗盧遮那品。從第七品「如來名號品」到今天我們所要講的「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以及後面兩品「普賢行品」和「如來出現品」,總共三十一品的經文,都屬於「解分」的部分。 「解分」的內容,在敘說學佛的程序,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個因位的修行歴程。今天我們所要說的「隨好光明品」,是屬於妙覺位置的經文。在行布的法門來說,則已到妙覺果海,從三十三「佛不思議法品」開始,以下五品經文(佛不思議法品、如來十身相海品、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普賢行品、如來出現品),都是在解答華嚴經開始的時候,許多問題中有關成佛之問。而第三十三「佛不思議法品」,是說明佛果上之不思議法;第三十四「如來十身相海品」,是講佛身相好功德。至於第三十五「隨好光明功德品」,則在說明隨形妙好的功德,這三品經所明,皆為佛果上的功德。以上屬于差別因果,下面的「普賢行品」及「如來出現品」,則屬于平等因果。 「行分」是第三十八「離世間品」;「證分」是第三十九「入法界品」。 「五周」是:1.「所信因果周」;2.「差別因果周」;3.「平等因果周」;4.「成行因果周」;5.「證入因果周」。 第一所信因果周,共有六品經,自「世主妙嚴品第一」至「毘盧遮那品第六」,第二差別因果周,共有二十九品經,自「如來名號品第七」至「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第三平等因果周,共有二品經,即:「普賢行品」第三十六和「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第四成行因果周,只有一品經,即「離世間品」第三十八;第五證入因果周,也只有一品經,即最後的「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可見我們現前正在所講的「解分」裡面,就佔有兩周,即:「差別因果周」和「平等因果周」。 「周」是環節的意思,就是一個部分。例如在「所信因果周」的信分裡面,所講的是:信、住、行、向、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個位次的道理。在「差別因果周」裡面,則更具體詳細地,說明五十二個位次的因果修行過程。「平等因果周」雖然只有兩品經文,但其內容依據,仍是闡明五十二個位次的道理。「成行因果周」,經文雖只有離世間品的一品經文,但乃「躡解成行,六位頓修。」依然在說明五十二位次的進修內涵。最後的入法界品,為屬於「証入因果周。」敘述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的過程,其內容還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個位次的修行歴程。這也顯示了佛陀運用無漏妙智,以五種不同的方式,巧妙的演出了這圓滿周詳的成佛法門。吾人讀華嚴大經,於此應有概念上的認知。以上是華嚴經的整個內容之輪廓。 三、科文簡介 這品經文的分科,簡單說明於下:清涼國師解釋華嚴經時,將此品經文分成兩大段。第一大段是說明全品大意,乃簡略的作介紹;第二大段為廣辨,乃廣泛的解釋其內容:第一大段是本品經文開頭的幾句話,此亦分二:㊀先標果好「爾時世尊……而為眷屬」;㊁舉因對顯分二:1.光照分齊「佛子我為菩薩……微塵數世界」。2.光所成益又分二:先令離苦淨宿善益「彼世界中……踴躍稱慶」。後轉報生天得聞法益「從彼命終……來生此天」。 第二大段廣辨分二:第一、廣淨宿善益,這是解釋菩薩淨宿善益的一段。此段經文由「佛子!菩薩足下……生兜率天」。(先導師南公老人講到此處。)第二廣聞法益,這是說明地獄眾生蒙光生天,聽聞佛法得到利益的一段。這段經文很長,分六段來說明:1.略標勸誨,勸是勸誘,誨是教誨:「既生天已……汝當敬禮」。2.聞已生疑,聞法以後,發生疑問:「爾時諸天子……微妙之音」。3.總示所因,要把原因指出來:「是時天鼓……之所成就」。4.正明勸教,開始向從地獄中,因觸到佛光而生到天上的諸天子說法:「諸天子!如我……無依印三昧」。5.依勸詣佛,諸天子依照天鼓的勸說,要到佛陀那裡去聽聞佛法,此段經文很長,故分為五小段:(1)獻供不遇:「時諸天子……欲申瞻觀而不得見。」(2)聞其所在:「時有天子……處摩耶夫人胎」。(3)觀見下生:「時諸天子以天眼觀……承事供養」。(4)發心欲往:「諸天子眾……欲下閻浮提」。(5)教見佛儀:「時天鼓中……一切罪惡悉得清淨」。此中復分為二小段:①先教識受生,令捨曲見:「時天鼓中出聲告言……無染著」。②教發心悔過,令其必見,文分三節:❶先標教誨:「諸天子汝等……悔除所有諸障過惡」。❷徵問其方:「時諸天子……悔除一切過惡」。❸如法正教,本節又分二部份:A、明發聲之因:「爾時天鼓……發聲告言」。B、後正說教誨,中分五:(A)別觀業空:「諸天子……無有疑惑」。(B)總觀四障:「諸天子……悉不可得」。(C)別破見惑:「諸天子……悉令得見」。(D)對業觀報:「諸天子……亦復如是」。(E)總結懺益:「若如是知……悉得清淨」。6.見聞益深,中分二:(1)先明餘眾益:「說此法時……無上菩提之意」。(2)正辨當機益,文分二:①先一重益:「爾時諸天子……皆於佛身上住」。②展轉益,此中分二:❶聞香益:「其諸香雲……清淨善根」。❷見蓋益,亦有二:A.正明得益:「若有眾生……河沙善根。」B.攝化轉益,文又二:(A)明得位益:「佛子……善根力故。」(B)後成德益,分二:Ⓐ喻:「佛子……悉益如是。」Ⓑ合中分二:🅐正明得益:「菩薩摩訶薩……清淨肉眼。」🅑顯境分齊,此中有三:🄰假設譬喻以顯境多:「佛子……經八十返。」🄱正明能見:「如是一切……微塵世界。」🄲結德有歸:「寶手……之所成就。」。 四、解經題 分三:(一)經題。(二)人題。(三)品題。 按照一般講經的規矩,在解釋經文之前,先要解釋經題、人題及品題。今天這華嚴大經,原是由先師祖南亭導師所主講。上列三題,雖然都已講過,本可不必再講。但是,現在聽眾當中,不一定跟以前完全相同,同時,先導師示疾三月,停息日久,同學們日久疏忘,在所難免。因此,實有重加講解之必要。 (一)經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現在先講經題,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字,是這一部經的名字,向來解釋經名,有所謂:人、法、喻。「單三、複三、具足一」的七種說法,例如單人為名的,如「阿彌陀經」,單法為名的,如「涅槃經」;單喻為名的,如「寶積經」;以人法為名的,如「文殊般若經」;以人喻為名的,如「如來師子吼經」;法喻為名的,如「妙法蓮華經」;以人法喻為名的,如「大方廣大方便一乘勝鬘獅子吼經」:本經亦是以人法喻三合而立名者,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喻。清涼國師說:「題稱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即無盡修多羅之總名。」因華嚴經是佛所說法的根本法輪,所以清涼國師所說,並不為過。現在再將經題七字之含義,分別解釋如下: 大者,是約法之當體得名,有常和遍的兩種含義。常約時間,超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遍約空間,包容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的十方。 方者,約法之定義得名,有軌和持的兩種含義。軌是軌道,諸法皆有一定的軌道,人們可以就其軌道而產生了解;持是保持,諸法各各保持它特有的個性,而不相混濫。 廣者,約法之用而得名,有包和博的兩種含義。包約廣容,猶如虛空,包含萬象;博約普偏,力達一切色非色處。 其實,大是說法之體,方是說法之相,廣是說法之用;而此法非它,乃指生佛平等的一真法界心。 佛者,約人得名,梵語佛陀,華言有覺、照二義。覺則破長夜之迷夢,照則朗萬法之義理。又、佛是能覺悟的人,前面大方廣則是所覺悟的法。 華者,約喻得名,有感果、嚴身的兩種意義。感果是修得萬行圓滿,即能成功佛果的意思,如桃李等花,先開花而後結果;嚴身是眾德具備莊嚴法身的意思,如金花、玉花,俱能嚴飾身體,使增端莊氣氛。 嚴者,約功用得名,有資助與莊飾的兩種意義。資助是佛身的廣大體用,鑑機利物;莊飾是莊飾佛陀真(法)應(化)佛身的嚴好,滋潤群生。 經者,以能詮得名,有攝化與保持的兩種意義,攝化者,攝納諸法之義理,化導迷途之眾生;保持者,保持諸法無盡之性相,起無邊之妙用。 這部經,因為有如上所說的道理,所以將此經定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 另外還有一種解釋,大是指的遮那之體,方是指的遮那之相,廣是說的遮那之用,佛就是毗盧遮那佛,華是代表普賢菩薩,屬于大行,嚴是代表文殊菩薩,屬于大智,大意是說明,人假若要成佛,就必須先以文殊的大智,去實踐普賢的大行,用來莊嚴毗盧遮那佛果上的體、相、用三大,所以將這部經,定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 (二)人題 實叉難陀譯 以下再來解釋人題。人是指翻譯這部經的人,這部大華嚴經,是在唐朝武則天女皇時代,由于闐國高僧實叉難陀尊者,將原本梵文譯成華文的。在這部八十卷的華嚴經未譯出以前,東晉義熙年間,佛陀跋陀羅三藏,已經翻出了一部六十卷的華嚴經。當時的學者們,常常的以華嚴經翻譯者未全為念,幸好武則天皇后,是一位信佛甚虔誠的聖主,她知道了這件事,頓發大心,於證聖元年,禮請于闐國實叉難陀尊者、華僧義淨、弘景、圓測、法藏等大德,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梵文,兼補舊譯諸闕,總四萬五千頌,合成唐本八十卷,是為新經。武后時幸譯場,並親綴序文。武后讚此新經有言曰:初譯之日,久旱幸感甘露呈祥;開講之辰,大眾同感地震之瑞。大經的感應,真不可思議! (三)品題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 現在解釋品題,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如來者,是佛的十種通號之一,有法報化三身之別:一、法身如來,就是諸法的「如」義,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此約諸法本體而說,諸法體性平等,沒有來去及增減等相故。二、報身如來,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此為地上菩薩所現之千丈盧舍那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三、化身如來,是乘薩婆惹乘,來化眾生,故名如來。以為應凡夫乃至地前菩薩所現之身,如釋迦文之丈六身,乃至隨類化身都屬此身。如來是所莊嚴的人。隨好是能莊嚴的德,光明是利生的用,功德是由好發光,由光利物所產生功德。這一品經的內容,是在說明一位功圓果滿,得證無上正覺的如來,佛身上的隨形妙好所發出的光明,這光明能給眾生開迷成覺的利益,這種利益就是諸佛利生的功德,所以定這品經文,為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品者,類也。這一品經文,就是在闡明如來隨好光明功德一類底道理。 五、正釋經義 這品經文,是承接上品「如來十身相海品」而說的,因為相、好二字,是有連帶關係,相、好都是佛身上的莊嚴。相,也叫做大人相,好比是事物的質體;好,也叫做隨形妙好,就是那事物質體上的紋采。上品敘說如來的身分上,具有九十七種大人相,如說「如來右手有大人相,名海照雲,眾寶莊嚴……」等,都是描述那些大人妙相的類別。本品則再分別的從如來身分諸種妙相上,指出各種不同的妙好來,增進眾生對佛果莊嚴的欣樂之心,從而努力進趣出離之道。所以這一品經文,要在如來十身相海品之後來說。如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大人相,以及隨形妙好呢?那是一種德行的表徵。依三乘教說,一個修行者,從凡夫到佛果,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修行各種功行,還要花一百劫的時間修諸相好。依一乘教說,要經「塵點」劫的長時間,修行十度萬行,方能成佛。可見佛身的相好莊嚴,得之殊非易易!其價值也是無法估計的。 現在來解說經文:本品經文分兩大科,先略顯,後廣辨,略顯中分二: ㊀先標果好,文曰: 「爾時,世尊告寶手菩薩言:『佛子!如來、應、正等覺,有隨好,名圓滿王。此隨好中出大光明,名為熾盛,七百萬阿僧祇光明而為眷屬。』」 這一品經及前阿僧祇品的兩品經文,皆毗盧遮那如來親口所宣,因為阿僧祇品乃在說明因行的終點,而隨好光明功德品,則是說的果法究竟;因行深廣,果法難思,恐不為淺識者之所接受,所以佛乃曲隨方便,金口親宣。顯示其真實性也。寶手菩薩,是這一品經的當機眾,所以佛在普賢菩薩說完了如來十身相海品之後,接著招呼寶手菩薩,告訴他說:「佛子!諸佛如來,應受人天供養,完成正等正覺的大聖者,除了具有九十七種大人相之外,在那些相上面,還有很多很多的隨形妙好。它的名字叫做圓滿王,這種隨形妙好當中,能出生一種大光明,名叫熾盛;在這一主光之外,還有七百萬阿僧祇光明,作為這主光明的眷屬光明。 文中以寶手菩薩為當機者,因寶手菩薩主此法門故。又、為欲使聽眾寶重此法門,起信手故。有隨好者,舉總相也,也就是指足下好而言,因後面的足下好,也叫圓滿王的原故。此足下好,名圓滿王者,以其德、用,俱周備故。由此好放光攝化眾生、利益眾生,均最勝而又自在故,所以稱之為王。此好所放之光,名熾盛者,因此光如同日光,能照益萬物,且能統攝諸眷屬光,故以為名。其眷屬光,以七百萬阿僧祇為數者,顯其多也,還有稱七百萬阿僧祇,不言六、八者,此七,意指淨七支,修七覺分,照七地等種種有關七數之修也。 ㊁舉因對顯,文曰: 「佛子!我為菩薩時,於兜率天宮,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 舉因對顯者,彰顯如來相之與好,皆殊勝非凡而不可思議。言其相,有所謂三十二相、九十七相、十蓮華藏世界海微塵數大人之相;「相德深廣,言不能備」;隨好之德,更難思量。佛陀隨好光明,皆具勝德,此處不言他勝,但舉足下一光,能令地獄眾生超生天界,頓證十地,其所顯勝,殆無能比。又足下一光,乃屬果光,本不可說,所以寄因以顯,因光成益。一光之益如此,多光之益可知;足光之益,勝且異常,眉光、口光之益,更勝妙矣!如是展轉顯勝,無非令物生希有心耳。此對因顯勝之文,復分兩科: 1.光照分齊。 佛陀告訴寶手菩薩等說:「佛子!在我當初做菩薩的時候,住在兜率天宮中,放出大光明來,名叫光幢王,這一種叫光幢王的光明。能照到十佛剎微塵數的世界。」(這是譯白)。這段文在說明毘盧遮那如來做菩薩時,在兜率天宮為度眾生而放出光明,其光所照到的範圍,遍滿十個佛剎微塵數的世界。兜率天宮是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其天分內、外兩院。外院為天民所居,內院則為菩薩寄位之處。毘盧遮那如來未成佛前,亦寄位在此天。佛剎是指一尊佛的化區而言,佛經以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尊佛的化區。微塵數是佛經的大數目字,這裡所說的佛剎微塵數世界,就是把一個佛剎碎為微塵,有一粒微塵就有一個世界,毘盧遮那菩薩所放的光明,普遍的照到十個佛剎微塵數的世界,這顯示菩薩的慈光普照,廣利眾生。因光尚且如此,果光就更難思議了。 2.光所成益,分二科: (1)令離苦淨宿善益。文曰: 「彼世界中,地獄眾生,遇斯光者,眾苦休息。得十種清淨眼,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咸生歡喜,踴躍稱慶!」 這一段光所成益文中,還應分為兩小段:從彼世界中到踴躍稱慶的第一小段,說明先離苦淨宿善益。毘盧遮那菩薩所放慈光,照到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所有眾生皆蒙利益,即連那些世界中的地獄眾生,遇到菩薩慈光的,所有眾苦悉皆休息,並且得到十種清淨眼,耳、鼻、舌、身、意諸根,也同樣獲得清淨;那些地獄眾生,皆大歡喜,踴躍稱慶!這是譯意。這段經文,旨在顯示地獄眾生的宿因,就是說那些地獄眾生,目前雖墮在地獄受苦,但他們過去世中都曾親近過善友,聽聞過佛法,並且心不放逸,曾有過很深的修行,但因不達因果交徹之理,毀謗一乘圓教,致以謗法因緣墮在地獄。今遇慈光,使彼過去聞法所成金剛道種,作為得度因緣。所以能從地獄出來,且得十種清淨六根,此即宿善益也。 (2)明轉報生天得聞法益。文曰: 「從彼命終,生兜率天。天中有鼓,名甚可愛樂。彼天生已,此鼓發音,而告之言:『諸天子!汝以心不放逸,於如來所,種諸善根,往昔親近眾善知識,毘盧遮那大威神力,於彼命終,來生此天。』」 上一段文,專為揭示宿因!而這一段文,則在結因屬果,地獄眾生命終生天,乃至獲得清淨六根等諸勝益,皆往昔近善友、聞善法、種善根所致。特假天中一面名叫「甚可愛樂」的天鼓,發出說法的音聲,說其前因,令其開曉。又恐人懷疑,何以一光能成如是勝益?故特續以「毘盧遮那大威神力,於彼命終,來生此天」。其實自種善根乃是主因,毘盧威力,乃助緣耳。略顯文中淺釋已竟。 (二)廣辨分二:㊀先廣淨宿善益,文曰: 「佛子!菩薩足下千輻輪相,名光明普照王。此有隨好,名圓滿王,常放四十種光明。中有一光,名清淨功德,能照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隨諸眾生種種業行,種種欲樂,皆令成熟。阿鼻地獄極苦眾生,遇斯光者,皆悉命終,生兜率天。」 這一段文,除了說明菩薩光明,能益地獄眾生,令生天外。還詳細的提示出了菩薩光的出處、數量,並且說明此菩薩光,能普照更多的世界,能普益更多的眾生。文中「千輻輪」乃菩薩足下大人相之一,「四十種光明」,表四十行位諸菩薩眾,無不照故。「中有一光」,以一況多,置廣說略故。光名「清淨功德」者,淨眾生之惑,成諸佛之德也。前光令地獄眾生得十種清淨六根,亦同此意。前舉地獄,未名何獄,此舉阿鼻,以重況輕也。菩薩具足一切光明,今但放足下一光者,意欲摧毀下界惡趣眾生之苦輪故。有此種種勝義待宣,所以毘盧如來,又復招呼寶手等諸菩薩說道:佛子啊!毘盧遮那菩薩,足下有千輻輪相,名叫「光明普照王」;在這千輻輪大人相上,有隨形妙好,名叫「圓滿王」。這圓滿王妙好上,經常的放出四十種光明,其中有一光,名叫「清淨功德」,此清淨功德光明,能照遍一「億那由他數的佛剎微塵數世界」;能在那麼多世界中,隨順一切眾生的「種種業行,種種欲樂」,通統都使於佛法中「皆令成熟」;即使那最苦的「阿鼻地獄中」,受著「極苦」的「眾生」,祇要是「遇斯光者」,「皆悉」能使他們在地獄裡的壽「命終」了,而讓他們「生」到「兜率天」上去。 ㊁後廣聞法益中,分為六段:1.略標勸誨;2.聞已生疑;3.總示所因;4.正明勸教;5.依勸詣佛;6.見聞益深。 1.略標勸誨。文曰: 「既生天已,聞天鼓音而告之言:『善哉!善哉!諸天子!毘盧遮那菩薩入離垢三昧,汝當敬禮。』」 廣聞法益六大科中,第一段略標勸誨,就是上面這幾句經文,意思是說那些地獄眾生,幸蒙毘盧遮那菩薩慈光攝照,在地獄裡壽命終了,生到兜率天宮以後,聽到從天鼓裡面發出來的聲音,告訴他們說:好啊!好啊!諸天子啊!你們之所以能離地獄苦,生到此天,皆是毘盧遮那菩薩慈光攝照的緣故。現在毘盧遮那菩薩入了離垢三昧,想必又要演說大法,你們應當前去向他敬一個禮,表示崇敬和感謝啊! 毘盧遮那菩薩,就是毘盧遮那佛的因位之名,此在前段經文已有說明。毘盧遮那是梵語,譯成國語為光明遍照,因位、果位都是一樣。光明表自覺,照表覺他,遍照表覺滿。華嚴圓教,因、果不二,發心時即成佛時。所以果位的佛,三覺周圓,因位的菩薩,也同樣三覺周圓也。離垢三昧者,三昧譯成國語為正受,或正定,垢就是煩惱垢染,離去一切煩惱垢染的靜定,叫離垢三昧。佛、菩薩,在說法之前,皆先入定。一以觀察眾生的根機,一以啟開化導眾生的教材。蓋定能生慧也。所以毘盧遮那菩薩,入此離垢三昧,也是要說大法的象徴。 2.聞已生疑。文曰: 「爾時,諸天子,聞天鼓音,如是勸誨,咸生是念:奇哉希有!何因發此微妙之音?」 當諸天子們,聽到天鼓發出聲音,要他們去向入了離垢三昧的毘盧遮那菩薩,作禮致敬的勸誨時,大眾心理上,都生起了一個懷疑的念頭:奇怪啊!希有啊!有什麼原因,空中會發出這樣微妙的聲音來呢? 3.總示所因。文曰: 「是時,天鼓,告諸天子,言:『我所發聲,諸善根力之所成就。』」 這個天鼓,似乎已經知道,諸天子們心中的疑念。於是又發聲告訴諸天子說道:你們大家都覺得奇怪,是嗎?這種無形無相的天鼓,怎麼會發生這種宣揚佛法的微妙之音來的呢?請你們不要懷疑,我老實告訴你們吧,「我」之「所」以能夠「發」出這樣勸誨你們的「聲」音,這完全是我過去生中,種下的「諸」種「善根」的「力」量「所成就」的。這就是我無相天鼓能發音的緣故啊! 4.正明勸教。分四:(1)以己喻佛,顯無我無來。文曰: 「諸天子!如我說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自說是佛,不著於我,不著我所。諸天子!如我音聲,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業報成佛,亦復如是,非十方來。」 天鼓雖然已經向諸天子,說明了它之「所以」能發聲的原故。但恐怕諸天子還不能完全明白,所以天鼓又告訴諸天子們說:毘盧遮那菩薩,於善根成就,證得法性空理,故能作出「非聲現聲,聲現非聲」的道理,來打破他們心裡面疑念。並且藉此機會,對他們正式施教。所以接著又呼喚諸天子,而告訴他們說:菩薩證得法界緣起真理之後,能於諸法不起執著。例「如我」現在對你們說法,雖有「說我」及說「我所有」的假名,「而」我決「不」會真的執「著」有「我」,也「不」會執「著」有「我」之「所」有的。不但我是這樣,「一切諸佛」,也「亦復如是」這樣,「自」己雖然「說是佛」,但是也跟我一樣地,「不」執「著於我」,也「不著」於「我所」有的。天鼓說了這一道理之後,又招呼「諸天子」說道:例「如我」所發出的「聲音」,也是一種緣起法,它是根本沒有來處的,既「不」是從「東方來」的,也「不」是「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而「來」的。推而廣之來說吧,即使是諸佛成佛,也「亦復如是」的是由因緣成就,歷劫修行諸功德善「業」感「報」而成佛的呀,並「非」是「從十方」而「來」的呀!以上這幾句話,是天鼓拿他自己來比喻諸佛,是「無我相」,以及「無我所相」的,也是「無來去相」的。 (2)以他喻己,顯來即無來。文曰: 「諸天子!譬如汝等,昔在地獄。地獄及身,非十方來,但由於汝,顛倒惡業,愚癡纏縛,生地獄身。此無根本,無有來處。諸天子!毘盧遮那菩薩,威德力故,放大光明。而此光明,非十方來。諸天子!我天鼓音,亦復如是,非十方來,但以三昧善根力故、般若波羅密威德力故,出生如是清淨音聲,示現如是種種自在。諸天子!譬如須彌山王,有三十三天,上宮殿,種種樂具,而此樂具,非十方來。我天鼓音,亦復如是,非十方來。」 天鼓在上文,為諸天子,說明了毘盧遮那菩薩,及一切諸佛的成佛,也跟它的發聲一樣,完全是由於諸功德、善業、因緣的感報和示現,其中並無我及我所的我相,也並非是有一種東西,由十方世界而來的來相。天鼓說完了這個以己喻佛的譬喻之後,恐怕諸天子還不能澈底了解。所以又再一次的招呼諸天子,告訴他們,來即無來的道理。這段經文中,共有三個譬喻:第一個譬喻說:「諸天子」!「譬如汝等」,往「昔在地獄」中時,那「地獄」以「及」你們的「身」體,並「非」是從「十方」世界而「來」的,「但」都是「由於汝」等多生多世的「顛倒」思想,所造的一切「惡業」,以及那「愚痴」的煩惱所「纏縛」著,不得自在,而感「生地獄」之「身」。但這惡業所感的「此」地獄之身,既「無」有一定的「根本」,也「無有」一定的「來處」。因為此地獄之身,既是從惡業所感,惡業就是因緣法,因緣法無有自性,所謂緣聚則生,雖來也無有來相可得。與我天鼓發聲,是從功德善根之力所感,同樣的也是無有來相可得啊!這是天鼓用「以他喻己,顯示來即無來」的第一喻。這時天鼓接著又發音,說出第二個譬喻,它說:「諸天子」!由于「毘盧遮那菩薩」,發揮「威德」神通「力」的原故,「放」出「大光明」來利益眾生,而「此」所放出的大「光明」,並「非」從「十方來」,也是菩薩的功德、善根、因緣之所顯現。天鼓又發聲告訴「諸天子」說:我「天鼓」向所發生的「音」聲,也「亦復如是」,並「非」有一特定之音,從「十方」而「來」,「但」不過是「以」宿世「善根」的功德「力」量的原故;以及我所證得的「般若波羅密」智慧,所產生的「威德」神通「力」量的原故,所以才能「出生如是清淨」的「音聲」,也才能「示現如是種種」的「自在」表現。這是天鼓用「以他喻己,顯示來即無來」的第二喻;這時天鼓,為了使諸天子,對這緣生無性,無我無來的究竟真理,得到澈底的了悟,所以接著,又招呼諸天子,向他們說道:「諸天子」!「譬如」那「須彌山王」,擁有著「三十三天」的「上」等「妙」好的「宮殿」,還有那「種種」的娛「樂」之「具」,你們以為那些極其上等而微妙美好的宮殿,以及那種種的娛樂之具,怎麼會有的呢?我告訴你們吧!做為須彌山王的忉利天王,他所擁有那一切的妙好享受,也是他的宿世功德善根之所感報,並「非」是從「十方」世界而「來」的呀!那麼,我總結一句話告訴你們吧:「我天鼓」所發出來的聲「音」,「亦復如是」,是由我所修積的諸種功德、善根力量,之所感招而顯現的呀!同樣地,並「非」是先前即有特定的說法之音,從「十方」世界運轉而「來」的呀!應知一切都是緣生無性,雖來而無來相可得的呀!這是天鼓用「以他喻己」的第三個譬喻。 (3)以己況佛,顯難思之境。文曰: 「諸天子!譬如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盡抹為塵,我為如是塵數眾生,隨其所樂,而演說法,令大歡喜!然我於彼,不生疲厭,不生退怯,不生憍慢,不生放逸。諸天子!毘盧遮那菩薩住離垢三昧,亦復如是,於右手掌一隨好中,放一光明,出現無量自在神力,一切聲聞,辟支佛,尚不能知,況諸眾生!」 天鼓為了要使諸天子,對佛菩薩的不可思議神通境界,獲得進一步的了解,以它自己,為那無邊世界中的無盡眾生,隨宜說法,而不憍不厭的殊勝業用,來比況毘盧遮那菩薩,住離垢三昧的自在神力,這些不可思議的自在神力,都是佛、菩薩的境界,雖是聲聞、辟支佛的小乘聖者,也對它莫測高深,何況是凡夫眾生?這個譬喻的用意,是要諸天子們,不要以凡夫心智,來懷疑諸佛、菩薩的難思聖境,所以那天鼓,在發聲說完了上面三個譬喻之後,又再招呼諸天子,向他們說道:「諸天子」!你們要知道,諸佛、菩薩的自在神力,是不可思議的,諸法緣生無性的真理,也不是一般的凡夫心智,所能了知的,你們對我上面所說的三個譬喻,能領悟嗎?如果還有問題的話,我現在再說一個譬喻,以增進你們的了解吧!「譬如」有一「億」個「那由他」那樣龐大數目的「佛剎微塵數世界」,我們把它「盡」皆「抹」碎而為微「塵」,然後「我為如是」這樣多的「微塵數」的「眾生」,「隨」從「其所」好「樂」,「而」為他們「演說」諸佛甚深的妙「法」,使「令」他們,都能得到廣「大」的「歡喜」,「然」而「我」對「於彼」輩眾生,祇有施與無限的關懷與化導,從來也「不」曾起「厭」惡之心;也「不」會產「生退怯」的心理。雖然他們是那樣地愚昧無知,但我也更「不」會對他們產「生憍慢」的心理,而不去接近他們。有時那些眾生,太過於追求、貪著於五欲的享受,不肯親近善友道法,甚至於對佛法產生懷疑,或者不信的態度,但我還是悉心地加以誘導與鼓勵,從來「不」會因他們的難調難伏,而產「生放逸」的心理,鬆懈我的度生工作!「諸天子」!汝等應該知道,「毘盧遮那菩薩」,「住」於「離垢三昧」當中,攝化眾生,也「亦復如是」這樣的,不因眾生難調難伏,而鬆懈疲厭!同時毗盧遮那菩薩,從「於」他的「右手掌」心的一種「隨好」當「中」,「放」出「一」種「光明」來;從那光明中,「出現無量」的「自在神」通之「力」。這種神通威力,具有無比的利生作用。凡是遇到那種光明的人,皆能頓起覺慧,進修佛道,離苦得樂。而此光明神力之妙用,「一切」的「聲聞」聖者,及「辟支佛」聖者,「尚」且「不能知」曉,何「況諸」般普通的「眾生」,當然也就無法知其奧妙了。 (4)正勸往詣,誡不應留,分二:① 先總誡勸。文曰: 「諸天子!汝當往詣彼菩薩所,親近供養,勿復貪著五欲樂具。」 上來天鼓對諸天子,說明了「正明勸教」一科中:一、以己喻佛顯無我無來,二、「以他喻己」顯來即無來,三、「以己況佛」顯難思之境等諸種道理之後,現在要對他們說第四小科中「正勸往詣,誡不應留」的話了。這又要分成兩段來說:第一、先總說誡勸的話:「諸天子」!「汝」等應「當往詣」,到「彼」毘盧遮那「菩薩」的「所」在去,「親近」那位大菩薩,以求開示;「供養」那位大菩薩,以修福德,「勿」應「復」再「貪著」於「五欲」的享「樂」之「具」,而沉迷在放逸境界之中,失去出離生死苦,獲得涅槃樂的良好機緣! 次為廣釋,分六小段:❶順釋,文曰: 「著五欲樂,障諸善根。諸天子!譬如劫火燒須彌山,悉令除盡,無餘可得。貪欲纏心,亦復如是,終不能生念佛之意!諸天子!汝等應當知恩報恩!」 廣釋之文,旨在說明勸教所以,分六小段加以說明:第一小段為「順釋」。也就是從正面說明。要諸天子往詣到菩薩所去,親近供養。勿因貪著五欲之樂,坐失出離生死良機。為說明貪欲之敝,更引喻以明。所以天鼓接著為諸天子解釋道:一個學道的人,根本就不應該貪著五欲之樂。因為一旦貪「著」了「五欲」之「樂」,就必然的會「障」礙住修「諸善根」的功德;不修諸善根功德,出離生死的結果,是永遠不會得到的!天鼓恐怕諸天子,一時不能明白這一道理,特再舉喻為他們說明。因而又招呼「諸天子」道:譬如當這個世界,到了壞劫的時候,那無情的「劫火」,燒毀「須彌」高「山」,完全燒光,「悉令除盡」,「無」有一點剩「餘」的東西「可得」!而凡夫眾生的「貪欲」煩惱,一旦纏縛住了修道人的自心,也「亦復如是」的能令眾生迷失本性,「終不能生」起「念佛」的「意念」來,修諸善根功德,以求出離生死苦海!貪著五欲之樂的後果,實在令人可怕呀!「諸天子」!「汝等應當」知道,菩薩之所以這樣,不厭其煩的勸教你們,純粹是出於大慈大悲的恩德表現,汝等應當「知恩報恩」才對呀! ❷反釋。文曰: 「諸天子!其有眾生,不知報恩,多遭橫死,生於地獄!」 這第二小段經文為「反釋。」就是從反面指出,眾生不能知恩報恩之錯失。所以天鼓又再招呼「諸天子」道:「諸天子」!「其有」一些愚昧的「眾生」,「不」能「知」道諸佛菩薩,救度眾生的大恩大德,立意圖「報」其深「恩」大德,反面去貪著五欲享受,不知醒悟。這些愚痴的眾生,「多」數會「遭」到「橫死」的,死後依業受報「生於地獄」,受無量苦,殊堪憐愍! ❸示其恩相。文曰: 「諸天子!汝等昔在地獄之中,蒙光照身,捨彼生此。」 第三小段為「示其恩相」,就是天鼓把毘盧遮那菩薩,對諸天子所施恩德的行相,加以表示出來,讓諸天子知所感懷。所以天鼓又再招呼諸天子道:「諸天子」!「汝等」還記得嗎?你們往「昔」墮落「在地獄之中」,受無量苦,本無出期。都是承「蒙」菩薩慈悲救拔。從其足下千輻輪相中,所放圓滿「光」明王,「照」燭汝等地獄之「身」,汝等遇斯光者,皆悉「捨彼」地獄之身,而來「生此」兜率天上,此等深恩大德,千生罕遇,不可不知也,亦不可不圖報也! ❹勸往增善。文曰: 「汝守今者,宜疾回向,增長善根。」 這第四小段經文,為「勸往增善」。天鼓在說明了毘盧遮那菩薩,悲心救苦的大悲願力,要諸天子,放棄五欲樂具的享受,仰體菩薩的深心,知恩報恩而後。進一步把話轉向本題,又再向諸天子說道:「汝等」現「今」應當修行「者」,「宜」應速「疾」發「回向」心,修回向行,以圖「増長善根」,成就佛道!回向行,是菩薩所修之大乘行,前憑宿世善根,蒙光超脫,得生天上。今者更勸發大乘心,往菩薩所。修自他兩利的回向之行,以增廣宿世善根,進趣菩提聖果。 ❺示法令修。文曰: 「諸天子!如我天鼓,非男非女,而能出生,無量無邊,不思議事;汝天子天女,亦復如是,非男非女。而能受用,種種上妙宮殿、園林;如我天鼓,不生不滅;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不生不滅。」 這第五小段經文,是開示佛法令其修行。修行佛法,首須正智、正觀。若能觀知我人,非男非女的假相,是為體悟人空之正智也;蓋男女之形,緣起性空之假相也。若執以為真,即非正智矣。若能觀知諸法,非生非滅的實相,那就是體悟到法空的正智了。蓋色、受、想、行、識之色心諸法,亦復緣起性空之假名也,若執以為實,即非正智矣。天鼓在為諸天子開示了勸發修行的道理之後,更以非男非女、不生不滅二喻,引發他們的正觀、正智。所以又招呼他們道:「諸天子!」若要修行大乘正道,首先應知人、法皆空的道理,然後才能產生正觀、正智,以悟入正理。譬「如我天鼓」,既「非男」子相,亦「非女」人形,原本是無有實體的緣生之法。但以因緣聚合,「而能出生」起「無量無邊」的「不」可「思議」的功德「事」來,對汝等天子天女,產生勸發和激勵的作用;「汝」等「天子天女」,也「亦復如是」的,並「非」屬於「男」形,亦「非」屬於「女」相,這現前的男女形相,祇不過是因緣聚合的假相而已。不過,這種假相的存在,並非全無作用,當因緣會遇時,它照樣地也能受用那「種種」的「上」等「妙」好的「宮殿」和花「園」樹「林」等的美好環境。祇不過這種因緣聚合的短暫享受,是毫無意義的,一旦事過境遷,曲終人散。你會感到更加空虛,益發無趣。因為這時候,不但外境幻滅了,你的人生又在那裡呢?這不就是佛陀所說的人空嗎?至於外在的美好環境,不出佛陀所說的色、受、想、行、識的五蘊法界。色蘊代表物質的法界,受、想、行、識四蘊,代表精神法界,物質與精神,簡稱叫做色、心二法。這色心二法,它包涵了我們人生的一切。不過它的生起,也同樣地是因緣聚合,而沒有實在的個性。所謂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等同天鼓一樣,從本質上說,它是沒有生滅的,所以說它也「如」同「我」天鼓一樣,是「不生不滅」的。我們若能了悟這五蘊法界的不生不滅,你就得到人、法二空的真理了。能悟得人法二空的真理,就能進入諸佛的涅槃大道了。 ❻勸修成益。文曰: 「汝等若能,於此悟解,應知則入,無依印三昧」。 這第六小段經文,即為「勸修成益。」天鼓在上一小段,把佛法的二空真理,向諸天子開示之後,於此作一結勸。同時帶著勉勵的口吻,對他們說:「汝等」諸天子,假「若能於此」等人、法二空的真理,認真潛修實證,一旦得到真正的覺「悟」和了「解」,那就好了,你們的修學就成功了!你們「應」該「知」道,你們就能超然於「能之與所」的對待法之外,無拘無束,無縛無著,情不能限,物不能移,即俗即真,任心自在。你們就得到了「無依」的智「印」,安住於不收不攝的「三昧」大定之中了。 5.依勸詣佛。分五:(1)獻供不遇。文曰: 「時,諸天子,聞是音已,得未曾有!即皆化作一萬華雲,一萬香雲,一萬音樂雲,一萬幢雲,一萬蓋雲,一萬歌讚雲。作是化已,即共往詣,毗盧遮那菩薩所住宮殿,合掌恭敬,於一面立,欲申瞻覲,而不得見。」 此段經文,為「依勸詣佛」的第一小段。當時諸天子,接受天鼓勸導之後,即紛紛依教,備辦諸供養雲,前往禮佛,以報深恩。可是「獻供不遇」。究竟他們想獻供給什麼人呢?關於這些,以前先導師南公已講過,我們現在,不妨再回頭溫習一下。在此品經剛開始時的第三行中間,有一段文說:「佛子!我為菩薩時,於兜率天宮,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彼世界中,地獄眾生,遇斯光者,眾苦休息。得十種清淨眼,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咸生歡喜,踴躍稱慶。」這一段文就是毘盧遮那世尊,告訴寶手菩薩說的,毘盧遮那世尊,他在因中為菩薩時,在兜率天宮(即知足天,分內院和外院,外院為一般天人所居,內院則是快要成佛的寄位菩薩,等待成佛因緣時所寄住。)放出了光明,這光名叫光幢王,他的光明照到了十佛剎微塵數世界,這十佛剎微塵數世界的「佛剎微塵數」,乃表本經的大數目字。在華嚴經裡面,遇到數目字,往往不講一個兩個,十個八個,或一千一萬一億,也不講恒河沙數,它都是以比天文數字還大的,佛剎微塵數做單位。剎就是一尊佛的化區,也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將之磨碎而為微塵,每一粒微塵有一佛剎,如許多的微塵,如許多的佛剎,如許多的世界。現在毘盧遮那菩薩的佛光,照到十個佛剎微塵數的世界,所有地獄中受苦的眾生。那些地獄裡的眾生,遇斯光已,立刻就能離苦得樂了。他們身上所有刑具都隨即脫落,所有的痛苦,盡皆解除,而且得到十種清淨眼,十種清淨耳,十種清淨鼻,十種清淨舌,十種清淨身,十種清淨意。所有的諸眾生等,盡都歡喜踴躍稱慶!這許多人在地獄裡命終之後,都上生到了兜率天宮。此時,毘盧遮那菩薩,卻已下降人間,住於摩耶夫人胎中,等待降生了。只有一面天鼓,名叫甚可愛樂。這鼓很有意思,不要人家敲它,而它竟會發出聲音來說法,真是不可思議!這些地獄眾生,聽到天鼓告訴他們說:你們不要放逸,要到毘盧遮那菩薩的地方去聽法。所以才有這段文的由來。 這段天鼓說法的經文,請大家注意,「有佛子如何如何的……」那就是佛陀說的話,有「諸天子如何如何的……」那乃是天鼓說的話,順便在此作一交待。另外就是,本段「獻供不遇」的經文前面,還有一段教誡的話,即「依勸詣佛」的經文,乃依天鼓勸誘,要去覲見菩薩,所以他們先化作許多花,許多香,許多寶蓋,以及許多歌唱等諸供養具,目的就是要前往供養毘盧遮那菩薩,想親近他,向他求法。所以從地獄出來的眾生,才上生到毗盧遮那菩薩的宮殿來;不想菩薩已不在宮中,而降生人間去了。乃有「獻供不遇」的情形發生的呀。 (2)聞其所在。文曰: 「時、有天子,作如是言:『毗盧遮那菩薩,已從此没,生於人間,淨飯王家,乘旃檀樓閣,處摩耶夫人胎。』」 現在我們講到第二小科「聞其所在」的經文了。當這一群從地獄出來的諸天子們,化生以後,到天宮來,要拜見毘盧遮那菩薩而未遇,正當在那惆悵焦急的時候,有位原本住在兜率天宮的天子講話了,所以經文說:「時有天子,作如是言」。就是說:『你們不是要見毗盧遮那菩薩嗎?我告訴你們吧,「毘盧遮那菩薩,已「從此」隱「沒」,降「生」到「於人間」去了。生在那兒呢?生到「淨飯王家」去了。他現在正「乘」著「旃檀樓閣」,「處」在「摩耶夫人」的腹「胎」中呢!』這也就是兩千五百二十六年前,四月八日那天,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迦毘羅衛國,淨飯王家,誕生的故事。「摩耶夫人」就是淨飯大王的皇后。也就是釋迦世尊的生母啊! 依據歷史的說明,我們遷就人間的知識,對於佛陀的誕生,作了如上的說法。這種說法,若是在教判中而言,是屬三乘教的說法,也就是權乘教的說法,乃不究竟的說法,而非一乘教之說。關於圓滿究竟的一乘教,記得導師在『釋教三字經講記』中,以及晉朝才子王渤所作『釋迦如來成道記』的文章中,均有這麼一段記載。成道記說:「盡法界身,本無出沒,大悲願力,示現受生。」盡法界身,乃是佛的清淨法身,是諸佛的真身,也是理性之身。這法界之身,是沒有出沒之相的,不像我們今天生人間,明兒生天上,在六道中輪迴不已。已證得清淨界、法性真理的諸佛,是不再有分段生死的。其生,乃大悲願力,驅使他去受生,是示現受生。何謂示現?蓋盡法界身,本是無生無滅的理性身,理性身本無生,即無生而無不生,故憑其願力,可以時時現身,處處受生。可見這和我們眾生,有著很大的區別。因眾生轉世受生,都依一生中所作所為的業力支配,乃屬被動的轉生,而諸佛或是八地以上的菩薩,是經由變易生死,可自由乘願受生。就是說,什麼地方的眾生,因緣成熟可以得度,佛就示現受生到彼處去說法、教化、成熟眾生。這即是一乘教和三乘教之所說的不同點。在華嚴經偈讚中有四句話,就是說明佛受生的情形的。即:「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諸佛在菩提樹下從來沒有動,但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了,眾生心裡面想到佛,佛就在那兒的眾生面前顯現。「隨緣赴感靡不周」,什麼地方有眾生,佛就會在什麼地方出現,常常出現在有緣得度的眾生面前。當然,如果你沒有善根,無緣得度,就是佛出現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佛,這是比較高深的理論。這裡順便提示一下。 另一個說法,就是我們不是隨便可見到佛的,如『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有形有色的彩畫佛像也好,泥塑木雕的佛像也好,都不是真正的佛。要想見到佛,必須心裡邊有佛,才能見到佛。若心裡沒有佛,把所看到的畫像、塑像當作佛,這就是邪見。這裡諸天子準備了許多供養具,要想見佛卻未遇,乃因其以色見聲求的心理去見佛,所以見不到。那麼,何時才可以得見佛呢?必得證悟了法性真理時,才能真正見到佛。歷史上有名的蘇東坡居士有兩句名言:「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你要見佛嗎?佛到處存在,溪聲是法音,山峰是法身,你知道否?要想見佛,得有修養的功夫,這一點希各位契入。至於說諸天子到天宮見不到佛菩薩,必得原來在宮裡的天子告知,才曉得菩薩下生人間成佛去了。這就是他們甫從地獄出,功夫還未到家,只是個初機,所以為之方便說,因此這段科文標為「聞其所在」。 這麼說來,也許各位要疑問了,奇怪呀!我在別的經上明明看到有文說,佛從兜率天下降到人間,在淨飯王宮,處摩耶夫人胎,在藍毘尼園出生,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以後經四十九年轉法輪,八十歲時般涅槃,為什麼說佛身到處都存在呢?不錯,這一連串的問題,在佛傳中稱為八相成道,這是一個成規。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成道,所共同有的形式,但我們現在所研究的是『華嚴經』,華嚴一乘圓融高妙的地方,願各位把握,才不致拘於事相權乘,而理不出頭緒。 (3)觀見下生。文曰: 「時、諸天子,以天眼觀,見菩薩身,處在人間,淨飯王家,梵天、欲天,承事供養。」 這是「依勸詣佛」這一科中的第三小段。當諸天子,聽了原住於兜率天宮的天子,告訴他們說:毘盧遮那菩薩,已經下生人間,在淨飯王家,處摩耶夫人胎中,而且快誕生成佛了的話以後。他們循著那位天子的指示,以天眼來觀察,而曉得了菩薩的所在。何以甫由地獄出來的這些天子,就能用天眼觀察呢?我們要知道,生到天上的天人,就會有五種神通,五通中的第一通,即是天眼通,所以當他們從天子口中,聽知到菩薩去處以後,即能以天眼觀之。這裡說天子們,看到了毘盧遮那菩薩的身相,處在人間,淨飯王家,梵天、欲天的天子及天人們,都在那兒承事供養著菩薩。「承事」:凡所須要之事,都樣樣服侍周到。「供養」:所須資生之具,亦樣樣齊備奉獻。「梵天」:即色界的十八梵天。「欲天」:就是欲界的空居諸天。佛教把三界分為二十八重天,欲界有六重天,此界眾生均有男女情欲,唯傳情方式不同,經中有偈說:「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淫。」地居天形交,忉利天以風為事,夜摩天抱持,兜率天執手,化樂天視笑,他化自在天但視。梵天就是清淨天,色界共有十八重梵天,修四種禪定,報生此中,此界已無男女情欲,唯存色身故稱色界。初禪有三天(梵眾、梵輔、大梵),二禪有三天(少光、無量光、光音),三禪亦三天(少淨、無量淨、遍淨),四禪則有九天(無雲、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再向上無色界是四空天,此界眾生純粹住在精神的狀態中,所謂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如此加起來共二十八天。佛教中一般權乘講生天,即是生到此二十八重天中。此中欲界第四天,叫兜率天,中文譯為知足天,也有翻為都史多天、或兜率陀天,乃音譯之差別。毘盧遮那菩薩,由此天下生人間,淨飯王宮,雖然尚處在摩耶夫人胎中,但菩薩受生,和一般眾生受生並不一樣,經上說:菩薩在胞胎裡面,照樣說法度眾生,所以有梵天來承事供養,有欲界的天子、天女們,來為他承事供養,這是最後生菩薩的境界。 (4)發心欲往。文曰: 「諸天子眾,咸作是念:我等若不往菩薩所,問訊起居,乃至一念於此天宮,而生愛著,則為不可!時、一一天子,與十那由他眷屬,欲下閻浮提。」 這時候諸天子們,用天眼遙觀,知道了毘盧遮那菩薩的所在,非常歡喜。便都發起了這樣一個心念:今「我等若不往菩薩所」,敬致「問訊起居」之禮?現在正是我等,該到毘盧遮那菩薩所去供養、問法、請法的時候了。既已知道菩薩的所在,就應該前去。假如不往菩薩所問訊起居,甚或貪戀這天宮中的享受,妙樂之美好環境,而不肯下生人間,去親近供養「菩薩」。這是不對的!反過來說,也就是大家都發心要到人間去了。「問訊起居」:這是佛子們,禮敬佛陀的一種儀式,在法華經的多寶塔品,有記載說:多寶如來,於久遠劫前即已成佛,是一尊古佛,他有個心願,囑咐弟子們,於他湼槃後,將他的遺體全身,起塔供養。將來遇有佛說法華經時,他要乘這多寶塔,到該處聽法華經,並為該佛作證,證明該佛所說法華經,確是諸佛成佛的法門;因此當釋迦牟尼佛,在說法華經時,多寶如來亦循例來為他作證。由於多寶佛另有一個願,凡是欲宣說法華經的佛,必得把他分身各界的許多佛,都集會到靈山會上來,然後他才現出全身,為作證明。所以法華經上,佛有三變淨土的說法。因為釋迦佛的分身佛太多了,此娑婆世界的環境,既狹小又有著種種的不莊嚴,無法供養那些分身佛,所以釋迦佛運用神通力量,暫把此界眾生安置到他方世界去,把娑婆世界變為淨土。如是三變,使成清淨光明的佛土,十方一切諸分身佛紛紛來集,多寶佛這才出現在諸眾生前;這時諸分身佛各各遣派弟子,向前去問訊多寶世尊說:「起居安隱否?世事可忍否?眾生都能發心聽法華經否?四大調和否?無諸病惱否?」這就是見佛的禮節。猶如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旦見了面,或是學生見到了久別的老師,都要問訊一下「近來好嗎?身體無恙嗎?」一樣。這裡說天子們要去見菩薩,見到了以後,也得用這些禮節致敬。所以大家都要「往菩薩所,問訊起居」。若是不這樣,而有「一念於此天宮,而生愛著,則為不可」!天宮的環境,確是妙樂無邊,而且是每上一層,那享受的比例也循序增進,所以一生天上,有時會不想再到人間來,環境太舒服了,享受都來不及,根本無心聽經或學佛。因此,佛教向不主張生天,情願到人間做人,因為人間眾生的生活,苦樂參半,苦時才知奮發向上。而認為生天這種人天福報,為三生怨,天福享盡仍要墮落。只有生於人間,才好修行,可以種善根。在華嚴經、維摩經和勝鬘經等,都特別強調修行者,應建設人間淨土。莊嚴佛土,成就眾生,也只有在人間才可完成菩薩道,所以真學佛人,要發願轉生到人間。這些天子們,也有了這念頭了。他們認為,不應有常住天宮的念頭,更不應該對天宮這許多享受生愛著。此「時一一天子」:就是這些天子們,個個都有這想法。這些人都有著深厚的善根,並非普通人,不要以為他們甫由地獄蒙光照觸而出,罪障深重,福薄慧淺。此中有一問題,根據清涼國師的解釋說:這些人,過去都是三乘學人,(三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及權乘菩薩)他們也曾聽經、聞法、修行;由於不信一乘法,起輕慢心,犯了毀謗大乘之罪,造了惡因,乃墮到地獄中去。今幸遇毘盧遮那菩薩放光,這就是智慧之光。他們蒙光攝照,心地開朗,善根成熟。所以罪根消失,而能生到兜率天宮來。而且還是生在內院,補處菩薩住的處所。這是佛力加持,也是他們宿世善根的力量之所感招。所以此諸天子,一聽說毘盧遮那菩薩下生人間,他們才會有不迷戀天宮福樂,要到人間去親近聽法的想法和意願。 我們聽聞佛法,剛剛開始,很難接受此等真理,尤其是三乘教、一乘教的區別,更不容易弄清楚;三乘教聽慣了,認為那是近乎人道根性的說法,而認為一乘教,曲調太過高玄,往往懷疑它是人想像出來的,甚至認為大乘非佛說。學者們過份在學術上、理論上,去訓詁考據,也容易犯此過。還有的只信一尊佛,也就是他們所常供的佛像,就和佛出生的當地人差不多,黑黑痩痩的,我們蓮社二樓前面,就有一尊緬甸製造的這種佛像,不像我們中國的佛像,依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觀念塑成,面如滿月,兩耳垂肩,目有紺青色,額鼻高廣而直,等等許多大人相。倘若你要告訴他這是佛像,他不見得會接受。所以在這許多地方,都很容易犯上謗佛毀法的過失,聽經、看經,各位宜多留心! 「與十那由他眷屬,欲下閻浮提」:閻浮提是印度話,或叫瞻部洲。以佛經的地理觀,將此世界分為四大部洲,以須彌山為中心,山南面是瞻部洲,東邊叫勝神洲,西面是牛賀洲,北邊叫俱盧洲。有人以為須彌山就是喜馬拉雅山,這種說法,若以聖教眼光看,是不能接受的。若勉強接受,便犯過錯!根據佛經上說,俱盧洲的人壽一千歲,而我們現實環境剛好相反,不但沒有一千歲,連百歲也不到,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所以佛經用人間常識考據不得。既然佛經這麼說,我們就信佛的話,他所指的須彌山,也許另有所本,你我程度不到,莫妄下批評。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環境,就是南瞻部洲。這些天子們都發了心,帶著他的十那由他數的眷屬們,要到南瞻部洲,迦毘羅衛國,淨飯王家去。向佛致敬! (5)教見佛儀。分二: ①先教識受生,令捨曲見。 ②後教發心悔過,令其必見。今①、文曰: 「時、天鼓中出聲告言:『諸天子!菩薩摩訶薩,非此命終,而生彼間,但以神通,隨諸眾生心之所宜,令其得見。諸天子!如我今者,非眼所見,而能出聲。菩薩摩訶薩,入離垢三昧,亦復如是,非眼所見。而能處處示現受生,離分別,除憍慢,無染著。』」 當這許多天子們,將要動身前往淨飯王宮的時候,天鼓又告訴他們,怎樣子見佛,如何去了解菩薩受生的真相,然後再教他們要發心悔過,才可見到毘盧遮那菩薩。假如不發心悔過,整個身心充滿罪業,便見不到佛菩薩。而且若把毘盧遮那菩薩降生,當做是實在的佛,那也是錯誤的。這第五小科「教見佛儀。」整個的含意大抵如此。 這段文,有法、有喻、有合。經典上的文字,結構組合,往往先把理論標出來,怕我們不懂,又舉出譬喻來加以說明,然後再合法義,加以肯定。所以說法、喻、合。「時天鼓……令其得見」這段就是理論(法),大意是說:在你們動身以前,我先告訴你們幾個要點,你們要曉得。「菩薩摩訶薩」,指的是毘盧遮那菩薩,它是等覺地位的菩薩,乃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並不是真正的從天宮壽終了,而降生到人間的;他怎麼去的呢?「但以神通」。菩薩是以神通的功德力而去的。「隨諸眾生心之所宜」,菩薩要到什麼地方去,往往是順應眾生的要求而去的,眾生盼望見到諸佛(菩薩),這是感,諸佛(菩薩)應念而生,那是應,眾生心不感,佛(菩薩)就不會應;所以隨諸眾生心之所宜,「令其得見」,眾生心裡喜歡佛法,希望見佛(菩薩),佛(菩薩)就赴感而生,使令得見。這是一個要點,不要弄錯了。不要以為毘盧遮那菩薩,是天宮命盡了,才下生人間的。這是天鼓所說之法。但還怕天子們不懂這受生真義,所以有向下「諸天子……而能出聲」這段譬喻的施設。拿我自己做個譬喻吧,我是誰呢?我就是天鼓。我這天鼓,名叫甚可愛樂。「非眼所見,而能出聲」,你們雖然看不見我的形相,可是你們已聽到我的聲音了,且聽我說了許多佛法不是嗎?這就是一種神通妙用,諸佛菩薩的神通妙用,也是這樣的。毘盧遮那菩薩的降生人間,也是神通行為。那麼菩薩這玄妙神通,是如何得到的呢?後面合法文中,就來說明了。「菩薩摩訶薩……無染著」這裡面道理很多,也很深。菩薩摩訶薩,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他證得了「離垢三昧」;垢即塵垢,代表生死煩惱。在生死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有形有色,有來也有去,離垢就是離去了這生死血肉之軀,唯識法相宗稱之為分段身。八地以上的菩薩,才得變易身,亦即八地方得離垢三昧,不受分段生死之苦,離了生死塵垢。「亦復如是」:也是這樣依著神通力無形無相。「非眼所見」:非肉眼所能見;這種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所以必得佛眼乃能看見。「而能處處示現受生」:這是個法性真理,法性是無生的,但無生而無不生,單是「無生」的話,便是死的,斷滅的,要落於唯物思想的斷滅見。「無生而無不生」,才能使神機活現,佛法的玄妙不可思議即在於此。真如法性,無在而無所不在,你想要找他,則找不到,不想找他,他到處都是。古人有首悟道詩云:「鎭日尋春不見春,嶺頭踏破幾重雲,意興闌跚歸來後,春在枝頭已十分。」想想看,到那兒去尋春呢?家中沒有?尋不到春,到郊外去,高山上的雲都被踏破了,也沒找到春,只好意興闌跚歸來吧,沒想到滿院梅花簇簇,喔,原來春就在這裡。這是用事相來表達他悟道的真理。若是一味向外馳求,真理又在何方呢?必得向自己內心上去體悟,所以說「無生」。你在事相上找不到,「而無不生」,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處處都是佛啊。你若沒有這種資格,就看不到佛了。這些入了離垢三昧的大菩薩,他能處處受生,就是無生而無不生。凡須要佛法的地方,他就能現身說法。這種生是「智生」,是根本智的受生,故「離分別」,根本智即無分別智,亦即「般若智」pra jna佛經說不二法門,或說一合相,就是指的這個。離分別,分別什麼呢?分別是眾生凡情,這是個好的世界,那是個不好的世界;這是好人家,那是壞人家;這東西是美的,那東西是醜的。這些分別,都是凡夫心的作用。若證得了無生理,得到了根本智,就能不分別,這與入離垢三昧是相呼應的。「除憍慢」:沒了分別心,當然不再有憍慢心,凡夫才有憍慢心,一個凡夫,一旦教他生到王宮,那還得了,做了王子、公主,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高傲起來,連皇帝老爺也不怕。證得平等真理的菩薩,他在什麼地方都一樣,不會有憍慢心的。「無染著」:他更加沒有染著心。王宮中那許多金衣玉食的享受,固然值得貪戀,加上梵天、欲天的供養,更是人間那得幾回聞,但是離垢地的菩薩,他一點也不貪著。「分別、憍慢、染著」,那是我們凡夫眾生最易犯的的毛病,我們學佛的人,應在這上面多下功夫,多向菩薩學習。 ②教發心悔過,令其必見。分三:❶先標教誨。❷徵問其方。❸如法正教。 ❶先標教誨,文曰: 「諸天子!『汝等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淨治其意,住善威儀。悔除一切業障,煩惱障、報障、見障。以盡法界眾生數等身,以盡法界眾生數等頭,以盡法界眾生數等舌,以盡法界眾生數等善身業、善語業、善意業,悔除所有諸障過惡。』」 本科係從「依勸詣佛」的第五小節,「教見佛儀」中來的,第一小科「教識受生,令捨曲見。」前面已講過。天鼓發聲,告訴地獄出來的諸天子們,菩薩的受生,是無分別智的隨緣赴感,依願力受生,而非如我等凡夫之分段生死,令天子們掃除這不正確的見解。今第二小科為「教發心悔過,令其必見」。要見佛的先決條件,第一要發大菩提心,才能見到佛。第二要悔除所有身心業,才可見到佛。所以教發心悔過,令其必見。見佛的預備功夫,要從發心悔過開始。 這是教「發心悔過」中的一小段「初標教誨」。這裡邊還分四小節:一、發菩提心:「諸天子!汝等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諸天子」是天鼓所發聲音,招呼從地獄裡邊出來生到天宮的天子們所說:「汝等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你們若想要去人間,到淨飯王宮,去參禮毘盧遮那菩薩,得先具備身心的修養。如何修養呢?就是先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又叫道心、或覺心,乃是一顆成佛的心。此中「發」「心」是中國話,中間九個字則是外文,「阿」翻無。「耨多羅」翻上。「三藐」翻正等。「三菩提」翻正覺。合起來為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果。它超越一切天中之天,聖中之聖,故曰無上。合乎這個真理才叫正等。正覺即真正的覺悟。一般說覺悟,可分成很多等級,過去好做壞事,而今聽了經,或受了朋友勸說,洗心革面不做了,這就是覺悟;覺今是而昨非,唯這種對人生過去行為的覺悟,乃低淺的人乘之覺。上面還有行十善業的天乘之覺,乃至聲聞覺、緣覺覺、菩薩覺,這裡所指的正覺為佛覺,智慧達到最高真理的標準,才是正覺、圓滿覺、究竟覺。要見毘盧遮那菩薩,得發如此澈底的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方可見得。在本經五十八卷上有這樣兩句話:「菩薩修諸善業,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終成魔業」。各位在皈依三寶的時候,師父都已帶你們發了菩提心,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句話,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心的誓詞,也是菩提心的內容。乃是成佛的根本。凡是有良知良能的人,都喜歡做好事,亦即是修善業,但修善業要有菩提心做根本,否則錢花再多,力出再多,沒有回向真如實際的佛果功德,僅成人天福報。最後反而成為三生怨,即經上所說的魔業。因為今生修善業,來生得人天福報,將來福報享受盡了,仍要受輪迴苦,不能成佛,所以變成魔業!因此,想要見佛,得先發菩提心。 第二個教誨為:令淨三業。「淨治其意,住善威儀。」淨治其意,這是意業。住善威儀,是身業、口業。身體的動作,嘴巴講話,心裡思想,這三個地方發出來的作用,佛經上稱為三業。在普通人來說,身體喜做殺盜淫的惡事,嘴巴則愛說粗言惡語,或喜罵人,或挑撥離間,或搬弄是非,甚至寫誨淫誨盜的文章,都屬口業。意業乃思想不正,這最可怕,如否定因果的邪惡思想,給人類帶來無窮的禍害,其思想若蔓延下來,使整個世界不知有多少人們,陷於邪見的痛苦中,可見修好意業之重要。「淨治其意」,治乃修治,要把身口意三業修治清淨,嘴上多說有意義的話,身體常作自利利他的好事,心裡邊還存著一個自利利他的志願,如此才能淨住善業,「住善威儀」:三業都清淨了,威儀具足了,才可以見到毘盧遮那菩薩。 第三項教誨是令懺四障。「就是要懺悔」,懺除去「一切業障、煩惱障、報障、見障。」心理上如果盤據了這許多障碍,那是見不到佛(菩薩)的,故應懺悔。「業障」就是上面所說的身體所做許多惡業,阻碍我們不能和好人來往,做不出好事,更不能走向湼槃大道,所以稱之為「障」,乃障道之業。「煩惱障」,煩惱是心理上的病態,煩是昏煩,惱是惱亂,不正常的心理,能令人昏煩惱亂,不得清明。比如貪心、瞋心、愚痴心、我慢心、疑惑心,以及許多邪知邪見心理,這六種為根本煩惱,前面五個,貪、瞋、痴、慢、疑叫五鈍使。邪見中又分出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合稱五利使。疑心重者,最易生煩惱;我慢則自高自大,瞧不起人。貪、瞋、痴三種心理,是為三毒,更是煩惱的根源。身見執著此身為我、為實在,又叫我見。邊見,乃是執於一邊的見解,或執有、執常,或執無、執斷,不能圓融。邪見者即邪惡不正的思想,不信因果真理。見取見,執著我的見解,不論正確與否,不肯接受公論,明知不對,也不肯放棄其邪惡思想。戒禁取見,這種見,來自守戒之執著,守戒本來是為防非止惡的好事情,但某些宗教,給人類制定不正確的戒條,如印度之婆羅門教,有些教派制定要持牛戒,不殺牛甚至拜牛,使得印度滿街上都是牛糞。持狗戒、持蛇戒等等,沒有道理的戒規,被其邪知所限而誤認其為真理,此為戒禁取見。這五利使力量很強,但容易斷;前面的五鈍使,雖力量較弱卻難斷。這五鈍使、五利使,合為十使,是煩惱的總綱。另外還有隨煩惱,其中大隨八個,中隨煩惱兩個,小隨煩惱十個,這些都是障礙修行的根源,能障湼槃果,所以叫煩惱障。「報障」指眾生的果報而言,六道中的眾生,能順順利利的學佛、信佛,研究佛法的,只有人道中有善根的眾生,天道中則只有欲界的四天王天、忉利天、兜率天內院等處的善根眾生,能聞法,其他的天人像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等,乃至色界的十八梵天,無色界的四空天,大都躭於天福,無法修行,這皆是報障。最顯著的為三惡道的眾生,若墮在地獄,其苦無比,一日一夜萬死萬生,連要發心學佛都沒機會,更別說研究佛法或拜佛了,經典、佛像那裡來。人間的牢獄也一樣,你要做這些修學佛法的事也不可能,因為他們都已失去自由啦!所以我人應當小心,切莫去做犯法的事。餓鬼道眾生,一天到晚找東西吃,填不飽肚皮,受飢餓病難折磨之苦,亦無暇顧及學佛。畜生道愚痴無智,有幾個畜生在念佛念經的呀?鸚鵡似會學人語,但他就是念佛也是無心,更不曉其意義。另一種乃邪見眾生,毀謗正法,曲解教義,甚至佛在其前也不肯信,那些無有善根的人,業障深重,永無學佛機會!佛在世時,有一城東老母,即是如此,儘管與佛住得很近,卻不肯信佛,不但不肯見佛,甚且仇視佛,這就是報障。還有一闡提人,也是沒有絲毫善根,他壞事做盡,信佛免談,根本發不起信心。闡提翻中文意為含眾惡,和涅槃(含眾善)恰恰相反,故無法走上成佛之道,此皆報障。「見障」這種人知見不正,他不信因果,不信來生,常自鳴得意地說,我什麼教也不信,就信睡覺。說什麼今朝有酒今朝醉,有錢不肯做功德,就趕快花光,不是吃就是喝,這種人很多。另外就是斷見論者,不信神佛,撥無因果,這些就是見障。以上這種種障,有如烏雲障蔽明月一般,把眾生的菩提道心都障住了,使眾生見不到佛(菩薩),故應懺除。 第四小段是教運心普遍:「以盡法界……悔除所有諸障過惡。」要懺悔過業,不是馬馬虎虎就能懺悔得乾淨的,要以普賢菩薩的大願心,普遍的,澈底的懺悔,才能清淨。所以經文說:要以「盡法界眾生數等身、等頭、等舌、等善身業、善語業、善意業」來悔除諸障過惡。「法界」者,有法之界,這是無量、無邊、無數的;有法界的地方,就有眾生,而眾生的身體,眾生的種類,也是無盡無數的,以無盡的身來懺悔,有一眾生有一頭,故亦無盡。以盡法界眾生的舌頭來發露懺悔,心中要誠念:「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要念我過去的無知,造下種種惡業,今得善知識開導,我已明白,希能仰仗三寶慈光加被,將之懺悔清淨。「眾生數等善身業」,身業的懺法是五體投地,兩手、兩足和頭皆著地禮拜,如此懺法才會發生力量。「善語業」,嘴裡要把一切罪業發露出來,使絲毫都不覆藏。「善意業」,意地要運心觀想,有口無心,或身到口到,而心不到的懺悔,都沒有用。很多人迷迷茫茫跑道場,不得其法,所得利益也有限,俗氣改不了,道心發不起來,即此道理。要真正懺悔,則必得清淨身口意三業,才能得到力量,密宗講究三密相應,身業手結密印,口業口誦真言,意業心存觀想。如此又叫瑜伽,能三業清淨相應,才能達到澈底懺悔的目的!「悔除所有諸障過惡」,諸障指上面四種障。過惡,所有的過失及罪惡。都以如此之法,虔誠的來懺除,使得清淨。 這是所有佛弟子,都應該這麼做的,切莫以為,天鼓僅是對那些地獄出來的諸天子說而已。我們也應了解,懺悔的對象、懺悔的方式,以及懺悔的目的,然後才能達到懺悔的結果。以上這一大段經文,是「教發心悔過,令其必見」的第一小科,先標示教誨,也就是屬於天鼓發出的教誨,天子們聽到了教誨以後,當然也有了反應。因此他們不但願意依教奉行,而且更進一步的,希望知道懺悔的詳細情形。如何才如法,才能成功?所以有向下這段經文的施設。 ❷徵問其方。文曰: 時、諸天子,聞是語已,得未曾有,心大歡喜!而問之言:「菩薩摩訶薩,云何悔除,一切過惡?」 雖然天鼓已教誨過了,但是他說得並不詳盡,所以天子們再次啟問。「時、諸天子,聞是語已」,這是那些地獄出來的天子們,聽了天鼓的教誨以後,都感覺到「得未曾有,心大歡喜」!心裡太高興了,因為這些話,他們從來也沒聽說過,那曉得自己,犯有那麼多的罪過。當然最人興奮的,還是這些罪過有懺悔的方法,且懺悔以後,還有見佛(菩薩)的希望,懺悔以後,才能見到菩薩,這些話從來也沒有人為之啟示過,所以感到「得未曾有」。「而問之言」:心裡面高興了,提起問題來便發問道:「菩薩摩訶薩,云何悔除一切過惡?」雖然我們聽了天鼓的開示,懂得應該懺悔,可是我們都是初發心而已,要怎麼修,才能成為菩薩中的大菩薩呢?這些大菩薩們,是怎樣來把一切過惡除滅掉的、懺悔掉的呢?請你告訴我好嗎? ❸如法正教。分二:A.先明發聲之因。B.後正說教誨。今A.先明發聲之因。文曰: 「爾時,天鼓以菩薩三昧、善根力故,發聲告言:」 天鼓對大家講了不少話,但他是無形無相的,能發聲的原因,是從何而來的呢?這話乃是天鼓主動的說明發聲的原因。「爾時」,指諸天子向天鼓請問之時,而天鼓回話的當兒。「以菩薩三昧、善根力故」,天鼓發聲的力量,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菩薩三昧的善根力量。這菩薩三昧,在前面已經提到過共有兩種:一是離垢三昧,另一種是無依印三昧。此二種三昧,皆是能使天鼓發聲的力量。離垢三昧,乃遠塵離垢的地上菩薩所修證的;無依印三昧,是對一切不再起執著。依為執著義,無依就是無執著。對善惡境,沒有絲毫的貪染、排拒,像一面明鏡一樣,乃是一個超凡的境界。三昧此云正受。受為領受,這有喜受、樂受、憂受、苦受、捨受之分,遇美好境界產生喜受、樂受;遇不可意境,產生憂傷、痛苦之感受。平常的中庸之境,平平淡淡,無所謂苦或樂,即為捨受。無依印三昧,乃不受諸受的正受,菩薩證得離垢三昧以後,才能進而得此三昧。此時的心,如一面明鏡,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一切事物,皆清清楚楚照見,但不起分別。可見要得此三昧,並非易事,不知要參多深的禪經,供養多少佛,讀多少經論,集合這許多的善根才能成就。證得此三昧以後,能夠非身現身,無形無相而演說法。這就是修行的成就,只要肯下功夫,努力精進,證此三昧後,便能運用各種神通力量去做佛事。這裡天鼓向諸天子說明,能發聲就是這個三昧之力,而此三昧力量,所發出的聲音,是清淨的、正覺的。此段文字,專為說明發聲之原因。 B.「正說教誨」。分五:(A)別觀業空。文曰: 「諸天子!菩薩知諸業,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而共積集,止住於心。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菩薩如是,決定明見,無有疑惑。」 這一段經文,是分別的來觀察所有罪業、惡業;它的體性是空的,罪業儘管多得不得了,但並沒有實在體性,並非許多罪業,盤踞在我們身上,而懺悔也決不是像搬東西一樣,把過惡從身上搬開。修學菩薩行的菩薩們應該知道,「諸業」——所有的善惡業。業字在前面已說過,即身體所有的造作好壞事業的行為,口中所說出的各種是非言語,心中所想出的種種善惡念頭,都叫作業。它留下來的影響力,驅使我們向四聖道:聲聞、緣覺、菩薩、佛;或者六凡道: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諸趣去受生,所以不能小看它。這個地方所指的,是對罪業、惡業而言。「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再加上、下是為十方,表示這些罪業,不從十方來。「而共積集」,這麼多罪業都積集起來,好像開大會一樣。「止住於心」,住在心裡,你不要以為東西太多,心住不下,不會的,業並沒有形體。它「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凡物有形體就有住處,無形體當然沒有住處。但它又是無在而無所不在的。那它怎麼會有的呢?但從顛倒生,思想一顛倒,妄心就動了,惡業於焉產生。可見一念妄心,就是一個顛倒心。「菩薩如是決定明見,無有疑惑」,菩薩是依照這種見解,來決定明見,弄清楚其真相,不把罪業、惡業,當成是有形的東西來看待。所謂「罪業如霜露,慧日能消融」。罪業這東西,原來並無實體,有如草上露,瓦上霜一樣,智慧的光一照,它就消溶於無形了,所以說罪性本空。也只有空,才能懺得掉;若有實體,便無法懺掉。像衣服穿髒一樣,洗得掉,假如它本來是用黑的紗、青的紗所織成的料子,那你便怎麼洗也洗不掉了。這一段經文,就是菩薩如是的別觀業空。毫「無有」所「疑惑」的啊! (B)總觀四障。文曰: 「諸天子!如我天鼓,說業、說報、說行、說戒、說喜、說安、說諸三昧。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說我、說我所、說眾生、說貪、恚、癡,種種諸業,而實無我、無有我所。諸所作業,六趣果報,十方推求,悉不可得。」 四障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和見障,這一段都把它點出來了。「諸天子」!天鼓再告訴大家:「如我天鼓」,好像我天鼓一樣,在這裡「說業」障、「說報」障,你們都聽到了。這是行者要修治的對象,也是應懺悔的對象。貪恚癡是煩惱障,我、我所,屬見障。而說「行」即是善行,戒是指戒律,能持修善行,則不嫉妒別人;喜即隨喜,乃至說安等等,都是對治法門,以善行來對治一切惡行,而且要持戒來止惡,要能隨喜別人。菩薩對眾生之教化,未信者令信,未安者令安。眾生心不安者太多了。禪宗初祖達摩,從西天來到中國,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由於他一來,就遇著梁武帝問功德的事,對談不契,從此閉口不語。他有個弟子神光,朝夕侍候他,希望從這位怪人身上,得點佛法利益,但達摩卻從不理會。於是神光沉不住氣了,有一天,他拿把利刃,將胳臂砍斷,手捧肉臂,跪於達摩跟前。師問,何故如此?神光曰:弟子心不安,請師為我安心。師令其拿心來,為他安心。大家注意,這不是平常話,這是在說法,神光不解,真的去找心,但找不到心。第二天早晨,回稟達摩,弟子找不到心。師曰:找不到最好,我已替你把心安了!神光言下大悟!要知道,何以找不到心,就把心安了呢?原來心是無形相的,既然心都找不到,還有什麼安不安的呢?知心不可得,所以叫安心。眾生最大的不安,就是不明白這道理,是故應為其安心。「說諸三昧」,這是說定,這也是對治心不安的方法。「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諸佛菩薩度化眾生也是這種方式,他也說我,說我所,這也是障。等於說業、說報一樣。「說眾生,說貪恚癡種種諸業」,這是煩惱障,我,我所屬見障,種種諸業為業障。「而實無我、無有我所」,一般凡夫知見,總認為身體就是我,身體以外,能佔有的東西是我所,而實際上我在那裡呢?不妨反觀一下,這身體死了以後,就不能動了,我又是什麼?我所有的東西呢?更靠不住,這身體是四大五蘊所成,地、水、火、風,那個是我呢?色、受、想、行、識,色是我嗎?受、想、行、識是我嗎?這麼一觀,知我是空的。我所有的身外之物,當然也是空的呀!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但身外物帶不走,連這臭皮囊也帶不了,所以說都是假名。就連眾生、貪瞋痴種種諸業,也都是從顛倒妄想而生。把握了此一原則,知道「而實無我」。「諸所作業」,我們所有的一切作為。「六趣果報」,造人業生人道,造天業生天道,造鬼業生鬼道,造地獄業便墮地獄道,這許多林林總總的宇宙萬有,一切諸相,「十方推求,悉不可得」。他的本性都是空的,是幻作、幻受的,所以十方推求,「悉」皆「不可」有所「得」啊。 (C)別破見惑。有三喻:Ⓐ鼓無生滅隨聞喻。文曰: 「諸天子!譬如我聲,不生不滅,造惡諸天,不聞餘聲,唯聞以地獄覺悟之聲。一切諸業,亦復如是,非生非滅,隨有修集,則受其報。」 這是正說教誨的第三小段經文,旨在「別破見惑」。見惑是煩惱的別名,另有個常和見惑在一起的叫思惑,其區別為:迷於理的煩惱叫見惑,思惑乃迷於事的煩惱,或叫修惑。見惑者妄執偏見,對理論不通,是理性上的煩惱,易產生不正確的觀念及思想。思惑則對世間萬事萬物不清楚,不知其生起的正因,對事相上的不明,易造諸惡業,而令人流轉生死。此段的大意,是要把見惑的一切煩惱,分別的說個明白。諸佛出世一大事因緣,就是要開示眾生,使能悟入佛之知見。先把我們的思想觀念弄正確,才能走上正途,摒棄迷昧,走入正覺。在任何一部經裡,其中心思想,中心理論,都不出這個大前提。這一品經的中心,也是要研究這個問題。從「依勸詣佛」開始,就在說法,告訴我們怎樣了解人生,如何走上解脫之道。可說是本品經的主要核心。譬如說要見佛,得先把觀念弄正確。諸佛菩薩的受生,是怎樣的一個情況。我們要怎樣才能見到諸佛菩薩。要想見諸佛菩薩,先得清淨身心。尤其各人在心理上,要把其所作惡業懺悔掉,然後以一顆清淨心、平等心、深心、廣大心,去禮見佛(菩薩)。至於懺悔呢?首應先認識十種順生死心,和那十種逆生死心。眾生若是順著生死心發展下去,就會在生死道中輪轉;若欲離生死道,走向涅槃城,那就得發起逆生死心,要回頭轉腦,溯流而上,便是返妄歸真永出輪迴;若順流而下,便是無窮無盡的生死苦海。十種逆生死心,翻破十種順生死心,行相如下:(一)正信因果,破一闡提。前面講過,一闡提性的眾生,眾惡做盡,久遠沉輪,故要以正信因果來翻破他。(二)自愧剋責,翻無慚無愧。此種人大雅不拘,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很危險,故要常發慚愧心,自愧剋責,自己的妄想,把無慚無愧的心降伏住。(三)怖畏惡道,翻不畏惡道。惡道乃三惡道,要常起怖畏心,大意不得,否則一入三塗,超出無期,痛苦無邊,所以要有怖畏心來對治之。(四)不覆瑕疵,翻覆藏過失。有種人自視聰明,他做了壞事,犯了過失,怕人知道,偷偷摸摸的,不肯告訴別人,以為無人知曉,實乃自欺欺人。古時有位叫楊震的學者,他當官時,屬下夜裡來向他行賄賂,並謂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會沒人知,所以他住屋的堂名為四知堂。做了過惡,隱覆不讓人知叫覆,這是一種瑕疵,好比美玉上的毛病,欲蓋彌彰。佛門中講究,有罪不用怕,祗要肯懺悔就得清淨,老老實實,誠誠懇懇的向佛菩薩披陳,坦白所犯,以對治覆藏過失的心理。(五)斷相續心,翻惡心相續。有許多人犯了過錯,知所警覺,馬上回頭,也有的人根本無悔過之意,一味錯下去,才有惡心相續,所以應將此種相續心斷除掉。(六)發菩提心,對治惡心遍佈。做壞事的人,常起惡心,我們應發菩提心,來警覺自己,轉凡成聖的路上走去。(七)修功補過,翻縱恣三業,修功德來彌補過失,這是正確的修行方法。否則,放縱身、口、意三業,滿腦子邪惡是非,那是出離不了生死的。(八)守護正法,翻無隨喜心。隨喜心在佛者而言,是很重要的,自己固然要做好事,做好人;看到人家有好的表現,也應隨喜、讚嘆。不可嫉妒,鄙視人家,破壞人家,要守護正法,做人沒有隨喜的心,是不能修善行的。(九)念十方佛,翻順惡友心。儒家講,損者三友,益者三友。不知發心學佛者,常喜與惡友為伍,交壞朋友做壞事,乃惡習使然。交好朋友做好事,則似處處吃虧;而人怕吃眼前虧,就喜歡和光同塵,順流而下去做壞事。時常做壞事、犯過錯,總有一天惡報難逃。故應遠離惡友,常念十方佛。(十)觀罪性空,破無明昏暗。剛才講過罪性本空,此乃前一章,教發心悔過的補充。第一段的經文,亦有發正覺心,翻罪惡心的意思。經中天鼓告諸天子說:菩薩們能知業性本空,不從十方來,其原因是業無自性,由顛倒生、而造惡業受惡報。若造善業則乃智慧生,感受善報,菩薩知此真理,故可免業報苦。此中有個要點,罪性本空,方許懺悔;若罪性不空,便不能懺悔。這雙重意義若懂,才不致迷惑。犯了過錯,整日心神不寧,或者以為做了就算了,不去管受果報的事,這都是錯誤的想法。應知雖是罪性本空,但幻作幻受,因果仍是存在,這道理應該弄明白。第二段總觀四障中,亦在說明此理。否則罪性本空,何以還有四障?天鼓說業、說報,就是講的罪業行為與果報呀!還要說戒,來行善止惡以對治之。且要說喜、說安,來隨喜、安定之。又說諸三昧,助入禪定,以對治業障、報障。並且諸佛菩薩,也一樣在說相同的道理。說我、我所之見障,說貪、恚、癡種種諸業障、煩惱障等。這事相宛然,怎是罪性本空呢?這其中有一要點必須知道,雖有種種事相,卻是事有理無,幻作幻現。佛法有說理、說事的兩面,務必弄清楚。不然方才明明說我,說我所,現在又說而實無我,無我所,可真就要被搞糊塗了。諸所作業,六趣果報,也都是事有理無,相有性無。經云:生死亦幻化,涅槃等虛空。就是事有理無的說明。否則,定性生便不會死,定性死就不會生。因為緣起幻化,才現有生死的假相,這主要在說明何以有業報、生死、煩惱等之觀念。 今第三段經文,乃說明諸天子聽了上兩段話,產生了問題。本來以為業報生死為實有,繼而聽說業性本空之理後,又以為什麼都沒有了。如此便要墮斷滅見。因此,這段經文,旨在糾正這斷滅見。「諸天子,譬如我聲」,這是本科中第一個譬喻。「鼓無生無減」,是隨聞喻。天鼓說法,只聞其聲,不見形相,故無生滅之相。「造惡諸天,不聞餘聲,唯聞此地獄覺悟之聲」:這裡指出,從地獄中蒙毘盧遮那菩薩光照,而超生到兜率天宮的諸天子們,當時在地獄中,別的聲音聽不到,只聽到從菩薩光中,發出的覺悟之聲;因說性有,而生滅之相不可得。「一切諸業,亦復如是」,我們所造的善惡業,也是一樣。「非生非滅」,性體上看不到,故非生滅。「隨有修集,則受其報」,但若造了這些善惡業,還是會受報的。這就是「罪性本空,業果不亡」的道理。千萬別說罪性本空,犯過無妨,而儘量做壞事。這是對治撥無因果的大邪見的。所以雖看不到生滅之相,見不到其實在個體,但天鼓聲,或一切眾生餘音,乃至一切諸業,皆同一法理,其感果的功能,都永遠存在。凡是有因,必定能感果,這是肯定的。以上為第一個挽救執空性的斷見。下面第二個譬喻的設施,為的是要救常見。 Ⓑ聲無去來喻。文曰: 「諸天子!如我天鼓,所出音聲,於無量劫,不可窮盡,無有間斷,若去若來,皆不可得。諸天子!若有去來,則有斷、常;一切諸佛,終不演說,有斷、常法;除為方便,成熟眾生。」 眾生的執著,不是執有,就是執空。聽說空,便以為空無所有,而落斷滅見;聽說有,便以為諸法實有,又落於常見。這斷、常二見,均屬邪見,斷滅見固然會給我們帶來大災害,而常見也有大缺點;他認為所有的東西一成不變,佛永遠是佛,眾生永遠是眾生。這麼一來,人便不容易向上,以為沒有成佛的希望了。古來有兩句俗話說:「仙家還是仙家做,那有凡夫做仙家?」這種思想就是常見。佛教要破這兩種邪見,立中道觀,不住常見、不住斷見,不著有、不著空。中觀論曰:「諸佛說空法,為離於有見。」一切諸佛說空理,如心經說五蘊皆空,仁王經上亦說有十八種空,這些空,都是以否定之法來顯真理,而不是空無所有。眾生就是把一切看得太認真,處處執著,以為諸法實有,因此人間才有種種紛爭,有見戡不破,造下紛爭的惡因,給眾生帶來無窮的生死痛苦。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九年,以二十二年談般若,其內容全在談空。法華經所謂二十年除糞,到最後是畢竟空,何故說這許多空呢?因為眾生執情太重,是障碍成佛最大的阻力,所以諸佛出世,一成道就說:「大地眾生,莫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太牢固,而使佛性不能證得。」如來的智慧德相,是非常有價值的,人人都擁有它,這是一個成佛的心。佛性平等,六道眾生不差一絲一毫,大家都有神通妙用,無量功德。卻因為妄想執著太多,而不起作用,不能證得。所以要以空理、空性,來戡破妄想,告訴我們這世間的一切,都是幻化的,不實在的。然而這道理,並非一說大家就懂,就能接受。因此佛陀要以二十二年的時間,來說般若,以遣執情!佛對眾生如此談空說有,無非是為引導眾生,入於中道。但是,諸天子聽了前面說罪性本空後,又說業果不亡,便以為是有兩個道理:一個是有的,常的;一個是無的,斷的。為了糾正其兩種偏見,所以要說這段經文。天鼓再一次招呼諸天子說:「諸天子!如我天鼓,所出音聲,於無量劫,不可窮盡,無有間斷」。這就是以第二個譬喻,來顯示法性真理,如天鼓的音聲,是個理性,是諸佛所要說的性空真理,此真理是永遠存在的,他無量劫來不可窮盡,無有間斷,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這個法性理體,「若來若去,皆不可得」,它無來去之相故。你如果想在真理上找來去之相,那是找不到的。真理是諸法性體,普遍存在,無生滅去來之相。我們應該肯定這個道理,理性上是空無一物的,而事相上雖有也是幻化的;故事相上也找不到不變的實體,它是即相即性的,事在理就在。因而經文說皆不可得。「諸天子!若有去來,則有斷、常」,為什麼真理沒去來之相呢?假如它有去來之相,就有斷、常兩種理論存在了,「去」而不來即斷見;「來」而不去是常見。犯了斷滅見,認為什麼都空了,便無惡不作;有了常見,認為一切即永恆,沒有轉凡成聖的希望,這兩種都是過失。若真理上有去來相,則有斷、常,那就不是真理了,所以說無去來相。「一切諸佛,終不演說,有斷常法」,一切諸佛所說的真理,是非斷非常的中道法,不來也不去,不生亦不滅,不有也不無,不斷亦不常,這即中觀論的八不中道思想。今此大經中似乎是有常有斷,但那是方便,不是真實。今此華嚴圓教,乃佛陀所說全部真理,不會有斷常、去來、有無等對待法的,是唯一中道。千萬莫以為畢竟空,就一切皆空無所有,或認為結果存在還是有的,是常的。實際上,萬法緣生,事有理無,不常不斷,中道的真理我們應認清。「除為方便,成熟眾生」,這麼深的理論,要使眾生馬上接受,是不太可能的,除非上根利智,善根深厚的大心眾生,可以頓悟契入。普通的凡夫眾生,你要引導他悟入佛道,都得以權巧方便,慢慢教化,令他善根成熟。所謂「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法華經上有化城之喻,便是這個道理。化城祗是佛道的中途站,不是目的地。但最後還是要開權顯實。所以說除為方便,成熟眾生。這裡所說聲無去來的譬喻,也是開顯佛陀本懷的意思。向下這一段譬喻,乃在補救說了中道,不來不去之理以後,到底業報的存在,又是怎麼回事呢? Ⓒ鼓聲隨心喻。文曰: 「諸天子!譬如我聲,於無量世界,隨眾生心,皆使得聞,一切諸佛,亦復如是,隨生心,悉令得見。」 這是本科第三個譬喻。譬如我天鼓的聲音,它是隨心所現的。你們諸天子應該知道,在無量世界裡面,我這天鼓之聲,如有眾生得度緣具,它就「隨眾生心,皆使得聞」,只要有眾生希望聽到我的聲音,我此音聲也就能隨時給他聽到。有感就有應,這是法性普遍於一切法界的道理。「一切諸佛,亦復如是」,一切諸佛的示現,也是這個樣子。「隨眾生心,悉令得見」,祗要你想見佛,你心裡有佛,馬上就能見到佛,此即萬法唯心之理,所謂「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萬法皆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對於業果存在的問題,由此可以解決。佛教的理論重心,就是生死、涅槃,等於空花水月,不要把它當作是實在的,一切都是因緣幻起,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懂了這個道理,就不會再於幻有、緣生諸法上,妄起分別執著了。 以上一路來,討論有關業報、生死、我、我所,及理性的斷、常、中道等諸多問題,我們應該都懂了,但是業報在我們心理上幻現,又是個什麼情況呢?向下再舉兩個譬喻,來加以補充說明: (D)對業觀報。有二喻:Ⓐ 鏡像體虛喻。文曰: 「諸天子!如有顧梨鏡,名為能照,清淨鑒徹,與十世界,其量正等,無量無邊諸國土中,一切山川,一切眾生,乃至地獄、畜生、餓鬼,所有影像,皆於中現。諸天子!於汝意云何?彼諸影像,可得說言:來入鏡中,從鏡去否?答言:不也。諸天子!一切諸業,亦復如是,雖能出生諸業果報,無來去處。」 「頗梨」:此為古譯,實即玻璃。這是一個譬喻,就好像有一面大玻璃鏡,他的名字叫做「能照」。「清淨鑒徹」,鏡子很乾淨,能夠徹照一切。鑒者照也,徹者一切透徹,無論什麼東西,它都能照得清清楚楚。「與十世界,其量正等」,十世界乃十佛剎微塵數世界,這鏡子與十佛剎微塵數世界一樣大小,故曰其量正等。「無量無邊」,十佛剎微塵數世界,究有多大?無量無邊,鏡亦如是。「諸國土中一切山川,一切眾生,乃至地獄、畜生、餓鬼,所有影像,皆於中現」,此大鏡子它能照物,一切國土中一切的山河大地,一切眾生,以及眾生道中的地獄眾生、餓鬼眾生、畜生等等,所有影像,都於中現。這是第一個譬喻,再來合法,「諸天子!於汝意云何?彼諸影像,可得說言:來入鏡中,從鏡中去不?」各位天子啊!在你們意下以為怎麼樣呢?那許多影像,你可不可說它是來到這鏡子裡,或從這鏡子中跑出去呢?「答言:不可!」,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說:不可以的、不可能的。「諸天子!一切諸業,亦復如是」。既然肯定說一切影像,不是從外邊來到鏡子,也不是從鏡子出去的,鏡子的大小又和虛空一樣,那這些影像又從那兒來,往那兒去呢?可知是無去來相的。諸天子呀!一切善業、惡業,也是這樣的,「雖能出生諸業果報」,雖然能夠從眾生所造的諸業產生果報,善業產生善報,惡業產生惡報,這是無疑的,但這不過是在事相上許可它的存在,其實是一「無來去處」的。如果要找它的來去相,肯定是不可得的。現象界的一切就是果報,一切果報的顯現,由於有業因,我們受果報從那個業因來,那個業因去;從那個地方來,向那個地方去,都是沒有辦法看到的,完全是那業因的影響力所感招,而不是有具體的東西可見的,所以說無來去相。一切都是妄心的幻現,等於鏡子照物一樣,有東西來了他就照,東西去了就沒了。這是第一個譬喻。 Ⓑ幻師惑眼喻。文曰: 「諸天子!譬如幻師,幻惑人眼,當知諸業,亦復如是。」 幻師,就是魔術師,以變魔術取樂眾人的人。「幻惑人眼」,他擅長以技巧,能不動聲色,無中生有,幻化出許多東西,活靈活現,取樂於人。不明究裡的人,便往往被他迷惑了。要知道,業來感果,也是一樣。是一種幻現,妄心的幻現,沒有實體可得,你若當真,那就被它迷惑了。以上兩個譬喻,都在說明業果幻現,這也是本經對於業果的看法。到此,正說教誨的重心已經講完。 (E)總結懺益。文曰: 「若如是知,是真實懺悔,一切罪惡,悉得清淨。」 這第五小段經文,是「總結懺益。」說明懺悔以後,得到的利益。我們要懺悔罪惡業,首先要認識業報的理論,業報的理論弄清楚了,然後依法熏修,才是真實的懺悔,所以說如是知。如是知,也叫如實知,如實知,就是如其實際理體之知。簡言之,就是真知。不是膚淺的知。天台宗有所謂十如是之說,即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能夠通徹的知其然,及知其所以然,才是真實的懺悔,一切罪業也就能全部清淨了。普賢觀經有首偈曰:「一切業障海,但從妄想生;若要懺悔者,端坐念實相」。這首偈,可以拿來說明本段經文。「一切業障海」,眾生業障深重,這是常聽說的,且被大家所肯定的一句話。古人說:「業不重,不生娑婆。」這說明了,凡到娑婆世界來受生的,其業障深重,如海一樣的深廣無邊。「但從妄想生」,其業障雖多,但不是實在的,是從妄想所生起的,妄念幻現,妄想顛倒所生。「若要懺悔者」,如果要想把這些業障懺悔掉的話,應常「端坐念實相」,也就是坐下來,把心收回來,什麼都不看,什麼都不想,反觀內心的實相,實相無相,而又無所不相,所以叫實相。這是很玄的道理,在我們內心,一念不動的時候,心性的本體顯現的當下叫實相。現在動的時候就是妄想。如同水與波,風平浪靜時,即水的實相。心理上許多妄想妄念停息下來,才能見到心性的實相。心性的實相沒有實體,沒有真,沒有妄,沒有業也沒有報,能這樣了知,抓住心源,業障就懺悔掉了。這麼說來,罪性本空我們承認,業果不亡也要承認,業性儘管是空的,業果並不是沒有的,有業還是要受報,雖是幻作,但仍要幻受。此處再來研究一下,既然有業一定要受報,又何必懺悔呢?且已經有了業一定要受報,那修行又有什麼用呢?要知道,這懺悔的作用和功德,是很大的,因為發心懺悔之時,你已不可能再造業,惡業資源就切斷了,這是第一作用。第二個功德作用,是當你發心懺悔時,已開始修善業,善業力增強,惡業力就減輕了。這善惡二業,是互相消長的,如同天平一般,慢慢的善業的力量越多越強,惡業的力量就越小越弱了,乃至不發生作用。到這個程度,就是受報,也很輕微了。佛教不許可把因果觀念破壞,所以三乘教裡說:釋迦佛也要遭金鎗、馬麥之報。釋迦佛曾經為了救世,而受到人家傷害,也曾接受一個國王的邀請,帶著弟子去接受供養,並到其國度裡安居,結果國王把此事忘了;佛陀和一大群弟子們,被下人安排在一個馬廐旁邊居住,沒有飯吃,由馬伕發心供養,每天把餵馬的食料,拿出一部分來,煮飯供養他們,如此經過了三個月的安居期。這是佛說馬麥的故事,說明眾生有業就得受報,就連佛陀也不能破壞因果。又有位禪師,人家問他,悟道以後,還落不落因果?他未經思索,脫口而說不落因果。因而受了五百世野狐身之報,這是因為不落因果這句話,破壞了因果定律之故。後來遇到明師,求其超度,明師告以不昧因果,野狐當下警悟,獲得解脫。不昧者,不抹煞也。可見這因果觀念,我們是要異常小心的。有些人不信有來世,撥無因果,這是很可怕的見解,這也就是見惑。有關這見惑、思惑的斷證問題,也順便在此一提。依小乘教來說,初果羅漢斷八十八使見惑,這見惑煩惱力量很猛、很強,容易犯,但也容易斷。只要接受善知識的糾正,馬上就可改正過來,故當他接受佛法正理以後,便可馬上斷除,而證初果。思惑就較難斷,小乘聖者於斷欲界九品思惑的前六品,證二果,以後逐漸修至四果阿羅漢時斷盡。故說「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大乘見惑於登初地時就頓斷了,思惑則要一地地的慢慢斷除,至等覺後心,用金剛智喻定,斷除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方告斷盡,進登妙覺圓成佛果。所以,八識規矩頌說:「分別二障極喜無,俱生二障地地除」。這些心理上的煩惱障,學者在修懺悔的時候,是必需要掌握它的理論重點的。 本段科文是從廣辨當中的「廣聞法益」科而來。其內容分為六科。前段較長的經文,是第五科「依勸詣佛」,這裡「見聞益深」,是在說明聽完了佛法以後,不是空談,也不是空坐,而是能得到很深很多的利益,只是要能聽聞佛法,見到諸佛,則利益是無邊的。這裡所說的「餘眾益」和「當機益」,是說有兩種人,一是從地獄裡面,蒙光照耀而上生兜率天宮的這些諸天子,他們在這一品經中屬當機眾,可說這品經文,是專為他們說的;但兜率天宮裡面,還有其他六欲天的天子、天女們,他們也聽到了佛法,得到了利益。現在,我們先把這些餘眾所獲的法益說一說,然後再說當機眾們所得之益。 6.見聞益深。分二:(1)先明餘眾益。(2)後辨當機益。今先,文曰: 「說此法時,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兜率陀天諸天子,得無生法忍,無量不思議阿僧祇,六欲諸天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六欲天中一切天女,皆捨女身,發於無上菩提之意。」 正當天鼓為諸天子,說完了這些懺悔業障的大法真理的時候,「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這都是些大數目字,那由他國語翻億,在這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一億個、十億、百億、千億、萬億、一百千億的佛剎微塵數,無法計算清楚有多少的;這許多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所有的「兜率陀天子」們,(每個世界中都有兜率陀天,也都有天子。)在聽完了業果循環,及依法懺悔,得福生天等大法後,各皆獲得「無生法忍」的成就。無生法忍,生是破除了人我見所得的智慧;法是破除了法我見所得的智慧,對於這種智慧能認定不疑,堅信不移,是為忍。可說這些天子們都得到了二空智,證得了二空理,這是個很大的成就,很大的利益。「無量不思議阿僧祇六欲諸天子」,在會諸天子當中,除了兜率陀天子以外,還有許多六欲天的諸天子們,兜率陀也是六欲天之一,但以善根深厚,故皆獲得無生法忍,其他諸天子,僅能依法發起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為他們此時都已知道了學佛的好處,更知道了生死的根源在業,造業一定要受報等佛法真理。所以要立志修出世道,知道要了脫生死的話,首先要發菩提心。天子聞法後,天女也不落後,所以另外那些「六欲天中一切天女」「皆捨女身,」「發於無上菩提之意」。一切的天女,是從四天王天開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六欲天中所有的天女。本來他們都以天女身享樂,此時也都捨棄了女身,而現丈夫相,發起菩提心來學佛。法華經上說:女身有五種障妨碍學佛: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主,五者、佛身。所以捨女身,現丈夫相學佛,很快可以證果,同時他們也都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些都是餘眾所獲聞法利益的情形。這中間有個問題,天鼓是在我們這個世界,對從地獄出的諸天子說法,何以有如此多的其他世界眾生獲利呢?這個奧妙我們也應該要明白,前面經文曾說:「菩薩摩訶薩,入離垢三昧亦復如是,非眼所見,而能處處示現受生。」又說「諸天子!如我今者,非眼所見,而能出聲」。天鼓能出聲,但看不到其形相,菩薩能處處受生,我們也看不到,這就是菩薩的三昧力量,能使餘眾受益的原因。同時天鼓音,是法性之聲,無方所,亦無邊際,那是能普聞一切世界的圓音,故此界說法,能令他方世界眾生普皆蒙益。 (2)後辨當機益,分二:①先一重益。②展轉益。先中二:初得法益。後見佛益。今初。文曰: 「爾時,諸天子聞說普賢廣大回向,得十地故,獲諸力莊嚴三昧故。」 佛每說一部經,都有幾種不同身份的聽眾,一、是常隨眾,就是時常跟隨世尊,遊化人間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大弟子,不管講什麼經,他們都會在座,因時常跟隨,所以叫常隨眾。二、是當機眾,一部經專為某人而說,或為某部份的人而說,這特定的對象,就是當機眾。三、是影響眾,這類聽眾,本來對此一經所要說的道理,早已明白,但為利益大眾起見,仍然很熱心的來聽法,目的是,為了莊嚴道場,影響大家發心來聽法。假如一個道場,聽經的人不多,冷冷清清的,那就表示佛法不興隆;反之,人眾濟濟,才是道場興隆的現象。而這些並非佛本身的問題,也不是說法者的問題,這就在於護法者的責任了。我們參加了一個團體,就希望這個團體好,用種種方法愛護這個團體。信仰宗教也是一樣,既然信了佛教,就希望佛法興隆,這類聽眾,即基於此一原因,發心來聽經的。另有一種為發起眾,就是為首代表請法的一眾,如金剛經上的須菩提請法,佛陀要說法了,有時放光現瑞,或是做任何表示,弟子們有了反應,便頂禮請求世尊說法,這叫發起眾。可以一人請法,也可以多人共同請法。佛住世說法時,便把聽眾,分有這許多種類,而且都有功德,尤其是當機眾,一部經聽下來,他會有很大的收獲。阿難尊者,在聽了楞嚴經以後,雖在聽經的當時,受了很多委曲,甚至被佛陀呵斥,然而他聽了以後,魔障消除,慧眼頓開,這就是聽經的好處。不管是常隨眾也好,影響眾也好,在尚未證果以前,我們都還是要時常聽經、聞法,才能增長智慧,做自利利人的工作。在菩薩戒本中說:菩薩戒弟子,如果四十華里以內,有法師在講經而不去聽,也算是犯戒的。此乃用限制,來鼓勵弟子們學法。佛陀真正說來,千言萬語,千經萬論,只為兩件大事:一是要弟子們修福德,二是要大家修智慧,福慧修圓滿了,就可以成佛!因而佛陀有一聖號,叫「兩足尊」,就是福足、慧足的意思。假如你不聽經,便不知這道理,修行便不得要領,所以這裡特別指出,聽經聞法的功德、利益和重要性! 前面說過,這品經文,主要在說明,諸天子接受了天鼓的勸誡,到毗盧遮那菩薩座前去求見、供養,去聽聞佛法的輾轉過程,諸天子依照天鼓的指示:「若要見佛,先要懺悔」。不能以一個骯髒的煩惱心;或有所得的凡俗心去見佛(菩薩),把多生多世的罪業懺悔了以後,身心清淨,才能真正見到佛(菩薩)。前面的這幾段經文,都是在說明這一點。諸天子接受了教誡,發起了大心,以盡虛空,遍法界眾生數的身、口、意三業,把無始以來的罪業、惡業、煩惱障、所知障等業障都懺除了,具備了見佛(菩薩)的條件,也就是聞法的利益。這法雖非毗盧遮那如來所親說,但借天鼓說的這些教誡,就是佛法。諸天子接受勸誘、教誡,依法懺悔,這過程中已獲得了很重要的佛法,也得到了甚深的法益!雖然文中沒有說他們已見到佛,而實際上他們已從天鼓聲中,聽受了佛法,所以這一科,叫見聞益深。前面已講過餘眾獲益的情形,這裡再來說明當機眾的獲益經過。 這裡的當機眾,就是指從地獄中,因蒙佛光照,而上升兜率陀天的諸天子們而言。 這段經文,在華嚴疏鈔中,清涼國師對它有意見,認為本品並無談及廣大回向,而且是因為聽了普賢菩薩廣大回向的道理,使諸天子得證十地,獲諸力莊嚴三昧,因為本品前文,未言十地及諸力莊嚴等,今忽牒前,令人有突如其來的感覺。在此我們要如何來通過這段經文呢?澄祖以為應言:「聞說普賢廣大回向故,便證得十地,獲諸力莊嚴三昧。上句得位,下句成行,分得十力,為莊嚴故」[一]以為,欲疏此義,應自回向義釋之。良以菩薩修十回向時,是經過十住、十行等,二十個位子之間的事修而成。從十信滿心以後,進入十住,正式成為一個堅強的佛教學者,然後依法修行,經過二十個位子的自修,進入十回向位。華嚴經上說:十回向的菩薩,此時已不純粹是為了自利,他一方面進修更深的佛法,一方面分出道力普利眾生,把修學的成果擴大,這即回向的意義。所以這個地方,可以說並非突如其來。在前面天鼓的諸多教誡裡面,可知也有賢菩薩自利利他的開示法門在內,雖沒在文字上明顯的標示出來,但當知「得十地故」這句話,若不經十回向的修行階位,是不能到達十地的。不過在天鼓教誨的這些過程中,已具足信、住、行、向這些層次階位了。這就是華嚴圓融的地方,而普賢在本經來說,乃表圓滿因行,故於此可知廣大回向,亦即圓滿因行之義。現在,這些天子們,因聽了天鼓說法,生到兜率內院,其修行階位,已是「得十地故」的階位,並已得諸力莊嚴三昧,「力」—佛果上的十力。佛果上有十力智,如:知是處非處智力,知三世業報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種種解智力,知種種界智力,知一切至所道智力,知天眼無礙智力,知宿命無漏智力,知永斷習氣智力等,這是佛果上的力量,不共於菩薩或二乘,但在華嚴教而言,地上菩薩就有此力了。所以這裡說獲諸力莊嚴三昧,這莊嚴三昧,是由種種道力所得之智慧顯發,登地以後,能見真理,證法身。十地以後,等覺後心,以金剛喻定,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即位登妙覺,圓滿成佛。所以證入十地,已得此莊嚴三昧,因而這段經文可以交待。 ❷後見佛益,分三:初明見佛因。文曰: 「以眾生數等清淨三業,悔除一切諸重障故」 諸天子的這種見佛之因,怎麼種下去的呢?就是前面天鼓的教誡,說悔除一切煩惱障、業障、報障、見障。以盡法界眾生數等身,以盡法界眾生數等頭,以盡法界眾生數等舌,以盡法界眾生數等善身業、善語業、善意業,悔除一切諸重障故。這就是諸天子能見佛的正因。所以這裡說「以眾生數等清淨三業,悔除一切諸重障故」。「眾生敷」,是怎樣一個數字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先要知道,佛法有四種無盡:一、虛空無盡,二、眾生無盡;三、眾生業無盡,四、眾生煩惱無盡。這在普賢行願品裡可以看到,十大願中,每個願都說「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而虛空界、眾生界、眾生業和眾生煩惱都不能盡,所以普賢的願行亦無窮盡!可見這清淨三業,是無盡數的,有一眾生就有一清淨三業,多少眾生就有多少清淨三業,以此無盡數的眾生清淨三業,來悔除一切諸重障,然後方能見佛。也唯有悔除了這些障我菩提道的煩惱障、業障、報障、見障以後,才能真正見到佛。華嚴經有偈曰:「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趣,淨心所向皆無礙。」意即假如有人想要了解諸佛的境界,首先要把心意弄乾淨,一點一絲的煩惱,都不能存在,好像萬里晴空般的乾淨深邃無碍。所有一切心中的妄想,及諸趣果報,無論好壞都要遠離,使心裡坦蕩蕩,無擋無礙,才能見佛。能見佛的原因和意義大抵如此。 B.正明見佛。文曰: 「即見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七寶蓮華,一一華上,皆有菩薩結跏趺坐,放大光明,彼諸菩薩,一一隨好,放笨生數等光明。彼光明中,有眾生數等諸佛,結跏趺坐,隨眾生心,而為說法。而猶未現,離垢三昧,少分之力」 上來已以眾生數的清淨三業,認真而誠懇的懺悔,所以馬上見到這許多瑞相,「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七寶蓮華」,這是大數目字,無法計算,「一一華上,皆有菩薩結跏趺坐。」什麼菩薩在這朵朵蓮華上結跏趺坐呢?就是毗盧遮那菩薩。「跏趺坐」此是印度語,譯成中文有二義:一、叫降魔;二、為吉祥。降魔坐法把左腳跏在右陛上,左手亦放在右手上,吉祥坐法則相反,右腳跏在左陛上,右手亦放在左手上。我們的佛像,大部採用吉祥跏趺坐;也有結降魔坐的,此種坐法能使天魔外道不敢驚擾,但蓮社萬佛殿的這些佛像,屬二者兼有,既吉祥又降魔。這裡說菩薩都在蓮華上結跏趺坐,「放大光明」:這所放的光明,為跏趺坐上佛腳所放之光。彼諸菩薩一一隨好,放眾生數等光明」,這些光明代表智慧,菩薩有了高度修養,證得高度智慧,所以一一隨好中,皆放光明。「彼光明中,有眾生數等諸佛,結跏趺坐」,我們唱阿彌陀佛偈讚時說:「光中化佛無數億。」可做這裡的註解。菩薩光中現了佛,佛的光中現菩薩,這即光光相照,主伴圓融。這裡說菩薩光明中有眾生數的諸佛,我們常聽說心淨國土淨,在佛菩薩的境界看來,一切眾生實皆佛也。「隨眾生心,而為說法」,眾生喜歡聽什麼法,佛就為他說什麼法,觀音菩薩普門品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佛菩薩都是很慈悲的,具有大智慧之力用,能隨眾生意而為說法。同時,佛是以圓音說法,他每說一法,都能令所有聽者,感覺是在為他而說。天人聽了是在為天人說法,世人聽了是在為世人說法,大知識者聽了是大學問,沒知識的人聽了,認為很有道理,這就是佛說法辯才的巧妙。我們現在雖福報薄,無法一聞千悟,也不能有佛那種能力。但也不用氣餒,今於佛法中種善根,將來還是會有希望。就像這些地獄眾生,得佛光注照,馬上超生天上。但諸位應知,這不是偶然的,他們過去對佛法都曾下過一番功夫,有過一番修行的。只差一點,就對一乘圓教,沒有能夠接受,甚至起了毀謗,而墮到地獄去的;然由於根基深厚,所以時機成熟時,能蒙光頓超,這就是證明。這些眾生福報,感得諸佛隨其心意而為說法,令人看來是個不可思議的勝境。然經文曰:「而猶未現,離垢三昧,少分之力」。我們前面說過,菩薩入了離垢三昧,能處處示現受生,也說過證得離垢三昧的人,已能了生脫死,這在小乘為阿羅漢;大乘教判,則屬八地以上的菩薩,離了分段生死,其功德力是無量無邊的。華嚴經說:不可說不可說轉,諸天子雖證到十地,但還不圓滿,還不能現離垢三昧少分之力;若此離垢三昧,全部力量現出來,那境界就不是我們這陋劣的心力,所可想像的了。這是見佛不可思議的地方。 C.敬心興供。文曰: 「爾時、彼諸天子,以上眾華,復於身上,一一毛孔,化作眾生數等眾妙華雲,供養毗盧遮那如來;持以散佛,一切皆於佛身上住。」 在這裡,我們可以想像得到,諸天子們的心情,是何等的踴躍歡喜!好不容易見到這許多佛、菩薩,又聽到諸佛說法,令他們心開意解,這是多大的福報,多大的幸運啊?所以大家都喜不自勝!故很恭敬地來獻供養。「以上眾華」就是天子們聽了天鼓教示,準備了許多供具,要去見佛而未見到時,所準備的那些上等妙花,當然尚有許多香、寶蓋等,這裡舉華來代表一切。但雖有這麼多供品還感到不夠,「復於身上,一一毛孔,化作眾生數等妙華雲」,這是由於所見的佛,有眾生數那麼多,而前所準備的一萬華雲、一萬香雲……乃至一萬歌讚雲等,當然以有數的供品,要來供養無數的佛,肯定是不夠的。所以要於每一天子的身上,一一毛孔裡,再發出眾生數的眾妙華雲。這是奇蹟,是神通作用。「化」,無中生有叫做化,為什麼諸天子們的毛孔能化供具呢?這在華嚴,就是事事無礙法界,事和事本來是有礙的,水是水,火是火,水火不能相容;冰是冰,炭是炭,冰和炭碰在一起,定有一個不能存在,不是冰被炭溶了,就是炭被冰滅了。但事事相客,這是就理上來講,因為一切法都是緣起法,既是緣起法,同一理性,當然能夠無礙。由此會之,便能入理。若我們親證此理,我們也可以化出種種香花雲的。可惜!今天我們只能依如來聖教量來說說。再說以花供佛,除了美化環境,莊嚴道場外,最主要的作用,在於花和果有因果關係,供花代表修因,因修滿了就有結果,結就代表成佛。以香供佛亦有道理,香代表德行,劉禹鍚的陋室銘有句話說:「唯吾德馨」。雖然他居住在簡陋的房子裡,但能「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因為大家來拜訪他的道德,仰慕他的學問。佛教裡有五種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此乃諸佛的五分法身香;燒香供佛為修德性,修德性要向佛菩薩看齊,冀能證得五分法身。「持以散佛」,在印度的習俗,他們慣於把花散於佛身及佛四周,這裡天子們,也拿這些花持散於佛;一方面供養佛,一方面肯定自己的心得。「一切皆於佛身上住」:這些供養具—花、香、幡、蓋等,都住於佛身上。此中有一問題,即一佛身上如何能住那麼多的諸供養具呢?要知道,佛以法界為身,所以這些花散於空中、地上,也就展轉益等於散在佛身上,不可單指為住於某一尊佛身上而已。以上為明第一重益。 ②展轉益,分二:❶聞香益—內分法、喻、合。❷見蓋益。今❶文曰: 「其諸香雲,普雨無量佛剎微塵數世界;若有眾生,身蒙香者,其身安樂。譬如比丘,入第四禪,一切業障,皆得消滅。若有聞者,彼諸眾生,於色、聲、香、味、觸,其內具有五百煩惱,其外亦有五百煩惱,貪行多者,二萬一千;瞋行多者,二萬一千;痴行多者,二萬一千;等分行者,二萬一千,了知如是,悉是虛妄;如是知已,成就香幢雲,自在光明,清淨善根。」 展轉益,就是從一種利益上,輾轉成為很多的利益,一重益是總數,輾轉益,就是分別的詳明聞香益、見蓋益,乃至由其他方面所得之益。其能獲益的脈絡,我們也應追尋一下。本品經的起源,在於毗盧遮那如來,於隨好中放大光明,名為熾盛,有七百萬阿僧祇光明而為眷屬。如來告訴寶手菩薩,在他當菩薩時,於兜率天宮中,常放如是光明,叫光幢王,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令諸世界眾生,遇光息苦,而得十種清淨眼、耳、鼻、舌、身、意。本品上承十身相海品,從大人相產生隨好光明功德品,再由佛身各種隨好上,放出無數光明來,利益眾生。經上說:從足下放隨好光,這是以最下一種光明產生無量功德來比況;若放出多重光明來的話,那不可思議威德勝力,就更偉大了。這一重光放出來,不但地獄眾生,息苦生天,而且在天鼓的教詔、勸誘過程中,雖不是毗盧遮那如來親自向他們說法,而事實上,他們已經聽聞了全部佛法。所以能獲得許多利益。而且,不但地獄天子得益,連其餘諸天的天子、天女,也都得到許多佛法利益,這在上面已經講過。地獄天子所得的利益,除了前面總說的利益外,這裡更要一一詳明,他們從各方面所得到的利益。 「其諸香雲」:這是輾轉利益中的第一小段,叫「聞香益」。諸香雲指他們準備的供養具之一,這些香,因為是無量數的,所以分不開,形成雲朵一般。「普雨無量佛剎微塵數世界」,化出的這些供具,是無計數的。而要供養的如來,又是充滿於法界的。所以在無量佛剎微塵數世界,如下雨般的散佈,(這裡的「雨」字當動詞講,有散灑的意思。),供養眾生數等佛剎微塵數諸佛。供養佛,眾生也會沾光,所以向下說「若有眾生,身蒙香者,苴身安樂。」在這無量數世界中的眾生,若有善根,能得接觸到這些供養佛的香具,其身就可得到安樂。這一小段是法的說明。向下有段譬喻,要來解說安樂的情形:「譬如比丘,入第四禪,一切業障,皆得消滅。」由這句話可知,眾生嗅到這香氣,及聞到這香味,所得利益之超脫,譬如比丘修四禪八定,所得的輕安一樣。「比丘」是佛的出家二眾弟子中的男眾弟子。「第四禪」為色界天之第四禪天,捨念清淨地。佛經中把三界劃為九地,我們現在所居的這世界,是欲界的五趣雑居地,又名凡聖同居土,因為這現實的世界中,有凡、有聖,五趣乃六道的濃縮,天、人、地獄、餓鬼、畜生,若加修羅,則作六道。但事實上,因為五趣中,都有惡心的修羅趣眾生,所以說五趣。在色界有四地,即初禪天的離生喜樂地,二禪天的定生喜樂地,三禪天的離喜妙樂地,及四禪天的捨念清淨地。色界天人初修禪定,已遠離了情欲身,所以叫離生,得到禪定之喜樂。第二禪天定功深了,叫定生喜樂地。第三禪天則粗的喜感已沒了,進入更微細的妙樂享受,叫離喜妙樂地。第四禪天的功夫更上一層,不但前二禪的喜受沒了,就連第三禪的禪樂妙味也捨掉了,所以叫捨念清淨地。可說已無這些心理上的負擔,此時的精神一片寧靜,一點念頭也沒有了,這在佛學術語上稱為輕安。修禪定或念佛,心上一念不生,試試看,那時的精神純屬一片解脫境界,和虛空溶成一體,其中滋味,真不足為外人道。現在這些身蒙受到香雨的眾生,便能得到如比丘修四禪的安榮。當然,上面還有無色界中的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不是本處所要研究的,且略之。修得四禪者,是否一切業障盡滅了呢?還沒有,若都滅盡那就成佛了。第四禪的定功,只有伏住煩惱而已,如石頭壓青草,雖暫時不生,但一旦將石頭移開,遇有陽光、空氣、水等助發機緣,它仍會再生長起來。所以四禪天的禪定功夫,祇把煩惱伏住而已。前面說過,「若要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罪業如霜露,慧日能消融。」這是理懺。我們多生多劫以來的罪業,除了在佛前依法薰修,仰仗佛菩薩慈光,消除業障外,就是要以理懺的功夫,坐下來,不念佛,不念法,不念經,甚至不要香花燈燭等供具,只念實相,實相無相,用心念無相。若真正念到無相的功夫,也就是這捨念清淨的功夫了。此時的罪業猶如草上霜,葉上露,只要慧日一照,便能消除掉了。理懺是如此,事懺則要一步步來,千萬別以為到了四禪天,一切妄念捨離了,不必再修了。應知捨念乃是暫時不再造業而已。向下是合法,也分兩段說明,一、顯所滅;二、明能滅。第一、所滅的就是煩惱。滅去煩惱,淨其善根,就是利益。「若有聞者……等分行者,二萬一千。」這一段經文,在說明八萬四千煩惱,為所滅的對象。其算法如下,經說:貪、瞋、痴和三毒等分,各有二萬一千。細分之,則眾生根本煩惱有十個(貪、瞋、痴、慢、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每一煩惱裡面,又各具十個煩惱,十十計為一百。以三界來分應為九品,此中上三品最重,故占三分,中品及下品較輕,各占一分,成為五分,再乘一百而為五百,五百再分內五塵(眼、耳、鼻、舌、身)和外五塵(色、聲、香、味、觸)而成五千,這五千煩惱再迷於四諦而成兩萬,加上內外五塵本具之百煩惱而成一千,所以合為兩萬一千,乘以貪、瞋、痴、及等分,而成八萬四千之數。 以上這是煩惱累積的數目字,是印度人比喻煩惱很多恨多的意思。在『華嚴疏鈔』裡面,這八萬四千的煩惱,都由貪、瞋、痴等根本煩惱,又加迷了內外五塵而發展起來的。這許多煩惱,障碍修道,所以要對治。第二說明能滅:「了知如是,悉是虛妄。」煩惱雖多,但我們應該知道,那都是妄心幻現的,它無實在的體性。「如是知已,成就香幢雲自在光明清淨善根。」這是說,若能確實知道此理,那得益可就大了。「香幢雲」表高顯,「自在」表無罣礙,「光明」表示他的智慧,「清淨」乃表脫離一切煩惱,此中共含有四種功德,可見這善根之不同凡響。「幢」就是古時寺廟前豎立的高柱子,上掛著絲帛之類所成的長幡,和莊嚴的彩帶,這幢又叫剎竿,讓人老遠就可看到佛寺,因曰高顯。其作用有二:一者、標示,引導眾生走向佛門;二者、降魔;魔和佛始終對立,佛強了魔便消聲匿跡;要是魔強了,佛法不易推展。所以要豎立剎竿以制魔。考究的還在幢上安寶珠,夜晚會放光。如今這種莊嚴事,卻被外教學去了。如回教寺就有豎幢,基督教則把他們的教堂屋頂,建得特別高,佛教本身反而少見了。此處是說明眾生聞了供佛的香氣以後,能獲得此四種功德,所成就的善根。這香幢雲所顯示的自在、光明、清淨、善根,是屬於第九地菩薩的善根。 ❷見蓋益,分二:先正明得益。後明攝化轉益。今先,文曰: 「若有眾生,見其蓋者,種一清淨金網轉輪王、一恒河沙善根。」 這是屬展轉益的第二科,見蓋益。這裡面也分兩科:現在是第一小科,正明得益。見蓋所得益,為實報莊嚴之利益。聽經聞法,依理進修,自然能得法益。從地獄出來的諸天子們,從天鼓聲中聞法,依教奉行,懺悔諸障,然後再見佛、供佛,此即依法修行。在華嚴經中,講究的是修普賢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說: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這些都是修行的德目,雖本品沒有一一列出來,但有興供,有懺悔業障,還有廣大回向,可說他已概括了一切。尤其本品經文的重心,是在懺悔,因為懺悔業障,是修行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罪業若未懺除,福智無由產生。佛子們經過順、逆十種心的翻轉磨瑩以後,返本還源,因而化現諸供養具,供養佛、菩薩,也能得到各種法益。這是因為環境把我們帶向光明的、清淨的、完全脫離煩惱的境界中去的結果。聞香能得有如四禪比丘的輕安自在,見蓋則更能「得到一清淨金網轉輪王的善根」的利益。轉輪王又叫轉輪聖王,佛經上說:有四種輪王——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鐵輪王喻十信菩薩,能感此身來攝化世界;十住菩薩感銅輪王,十行菩薩作銀輪王,十回向菩薩為金輪王。但這裡金網轉輪王,應指十地菩薩位,因為以下經文說:「遇其光明,必獲菩薩第十地位。」在六十華嚴譯為「白淨寶輪王」。而叫「清淨金網輪王」者,依瓔珞經說:初地以上的菩薩,現身為轉輪聖王,金、銀、銅、鐵四種輪王,而以琉璃寶輪王稱之,並以寶數增加,來區別其地位。如初地是七寶輪王,二地……八地依次列增至十三寶輪王,每一地增加一種、或二種寶,到八地便不再增加了。『六十華嚴』譯為白淨寶輪王似較恰當。這裡稱金網,乃形容寶飾之多,網就是帝釋天宮的帝網,顯重重無盡之義。華嚴經常以因陀羅網,和摩尼珠寶網,來形容重重又重重,無盡又無盡。若有眾生,於毗盧遮那菩薩道場中,見到這些寶蓋,就能得到一恒河沙數,十地身分的寶輪王善根;這十地位若依事修,得經過二阿僧祇劫以上的修行,才可到達。進一步就是等覺位,而將要成佛道了。因知此善根之深厚,且不但只是一個十地之善根,而且是一恒河沙數個的十地善根,更不可思議!一個人見到所得利益,已是如此之多,若由他轉化,影響學佛大眾,再由大眾,輾轉利益他人,如此一重再一重的利益眾生,其深廣可知。 後、明攝化轉益,分二:一、先明得位益—內有Ⓐ法、Ⓑ喻、Ⓒ合三段。二、後明成德益。今先,分三:Ⓐ法。文曰: 「佛子!菩薩住此,轉輪王位,於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教化眾生」 在得位益中,分為三段,1.法。2.喻。3.合。今第一先是解釋法,乃毗盧遮那如來告訴寶手菩薩的話,我們前面講過,凡稱「佛子」,都是如來說法。「稱諸天子!」則是天鼓說法。這裡,如來告訴寶手菩薩說:「菩薩住此轉輪王位。」就是十地位,他已具有一恒河沙數的轉輪王善根。故能「於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世界中,教化眾生」。諸佛子見到寶蓋,證得十地位後,可以轉輪王身分,到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去教化眾生。此中有一問題,即菩薩要見蓋,也不是那麼容易,若非本身具有如此大的善根,那是見不到的。一旦善根具足,觸境而悟,等於母雞孵小難,那小雞快成熟了,在蛋殼裡啐殼,而母雞在外邊幫他啄開,雛雞就出來了。禪宗術語叫「啄啐同時。」因為菩薩具有這麼大的功德力,所以能到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去教化眾生。那麼,他又如何住此轉輪王位呢? Ⓑ 喻。文曰: 「佛子!譬如明鏡世界月智如來,常有無量諸世界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化現其身而來聽法,廣為演說本生之事,未曾一念而有間斷。若有眾生,聞其佛名,必得往生,彼佛國土。」 這一段經文,是以譬喻,來說明上面善根的深廣性。「佛子」,也是如來招呼語,「譬如明鏡世界月智如來」,這明鏡是一個佛世界的名稱,其佛名,號稱為月智如來。他的座下,常有無量世界的四眾弟子,化現其身前來聽法,「廣為演說本生之事」,月智如來應時廣為許多四眾弟子,演說本生的故事。本生,是諸佛說他過去因中,修行的過程,叫做本生;假若是諸菩薩,說他過去修行的故事,則叫本事。兩種境界不同。「未曾一念而有間斷」:月智如來積極、認真的為四眾弟子說法,一時一念,皆不中斷。「若有眾生,聞其佛名,必得往生,彼佛國土」。如果有一有緣眾生,聽到月智如來的名號,就能承佛願力,往生到月智如來的明鏡世界中去。這個譬喻,是說明菩薩見蓋所感得的輪王善根的不思議功德,他因具有月智如來這種方便,成就利益眾生的廣大自在法門。 Ⓒ合法。文曰: 「菩薩安住,金網轉輪王位,亦復如是。若有暫得,遇其光明,必獲菩薩,第十地位,以先修行,善根力故。」 這裡說明了輾轉功德的又一童利益,這是合法的一段經文。這些因見供養佛的寶蓋,而登上十地位的菩薩們,不但獲得了一恒河沙數,十地善根之利,同時更具足了,如月智如來的利生方便功德,當再有眾生暫時遇到他的光明時,又可以獲得菩薩第十地位的果報。這等於聽到月智如來的佛名,便能生到明鏡世界一樣不可思議。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功德呢?「以先修行善根力故」,這就是原因了。不但這些金網轉輪王位的菩薩是如此,就是後來第三度依法修行而再得益的十地菩薩們,也是已經千萬億劫,生生世世種了善根的緣故,加上聞到圓教大法,起了圓修之行,因此而有如此超越的勝妙結果。這就好比燭光一支點過一支,而都能同時煜亮,並不因點燃的第一支會亮些,而後來的亮度就少些,這就是佛性平等的道理。但有個條件,那就是菩薩本身,必要時刻注意培養深厚善根。俗語說:「天助自助者。」若不具備向上的條件,就如城東老母,雖佛現其前,他也不得度。更不要說聞佛名或遇佛光,而生到那個佛世界去了。這一點我們聽經聞法,是應該體會得到的。 (B)後成德益,分二:Ⓐ喻Ⓑ合 先喻。文曰: 「佛子!如得初禪,雖未命終,見梵天處,所有宮殿,而得受於梵世安樂。得諸禪者,悉亦如是。」 這是說明修行功德利益中的一個比喻。佛再告訴寶手菩薩,有關這些見蓋、聞香及輾轉獲益的佛子們,他們獲益頓超的情形,就如同修禪定者,達到初禪的境界,雖然命尚未終,而能見到梵天處的宮殿一樣。初禪是離了欲界粗顯的生死,只有尋伺的微細心念存在。但他以一個欲界的身體,色界初禪的功夫,卻能見到梵天處所的宮殿,「而得受於梵世安樂」。「得諸禪者,悉亦如是」,初禪天的行者能如法,二禪、三禪天的行者,當然也一樣,雖然身在欲界,而能享受上界的禪樂。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可以說離了我們這色身,是無法談修行的。就是禪定功夫,深到上達諸禪天,但也還沒有離開這個欲界的身體,所以說「離世覓菩提,猶如覓兔角」。釋迦佛還是在人間成道的,但是他的境界,與法性身相契合。這是理,希望各位修學佛法的菩薩,能理事圓融。在此再一談華嚴教理:我們說修華嚴行是圓修圓證,發心的時候,就是成佛的時候,這也是一種實際的境界,因為那是願力使然,所以可以跨越,不需要歷階而升。何以故?因為這是一個理性的匯通。若以海水做比喻,可能更易明白。海水是鹹的,即使用一莖小草,去沾一滴來嘗嘗,它的鹹味也並不因量小而減少,就是這個道理。頓超之理,也是如此,故顯菩薩頓證,雖未轉凡身,卻已證見十地境界,這就是法性圓融,也是圓教遲速自在的意思。以一攝一切而言,三祇可一念而階;若以一切攝一來說,則塵劫不離於當念。以下再來合法: 後合,此中分二:初、正明得益;後、顯境分齊。今初,文曰: 「菩薩摩訶薩,住清淨金網轉輪王位,放摩尼髻清淨光明,若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薩第十地位,成就無量智慧光明。得十種清淨眼,乃至十種清淨意,具足無量甚深三昧,成就如是清淨肉眼。」 因為合法,又回到十地菩薩的清淨金網轉輪王利益上來了。「菩薩摩訶薩」,十地菩薩當然是大菩薩,菩薩在十地位上的時候,能放出摩尼髻的清淨光明。「摩尼髻」就是以摩尼寶嚴飾的佛無見頂髻,表高顯義。此處之光表智慧光,楞嚴經上說:「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湧百寶光。」這清淨光明,是為利益眾生而湧放的。「若有眾生遇斯光者。」如有眾生遇到這佛頂髻放出的光明,「皆得菩薩第十地位。」這是重疊前面的「菩薩安住清淨金網轉輪王位……若有暫得遇其光者,必獲菩薩第十地位」之句。「成就無量智慧光明」,十地位的菩薩,其智慧光明,當然是無量的,此表德依地而成。「得十種清淨眼,乃至十種清淨意」:這裡是指六根清淨,由眼、耳、鼻、舌、身、意,各得十種清淨功德,六根清淨的功德也是無量的。法華經法師功德品說:聽聞佛說法華經以後,可以得到八百眼功德,一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一千二百舌功德,和八百身功德,一千二百意功德。以如許多的功德,來莊嚴色身。由於華嚴以十個為圓滿數,所以說十種清淨六根,意指無數無盡。「具足無量甚深三昧,成就如是清淨肉眼」,菩薩並非成了佛以後,才得到這許多三昧,成就這許多功德,而是不離色身的,也可說一切眼都在這肉眼上具足。又這也是比況,肉眼能具此無量功德,則天眼、法眼……佛眼所具功德,更是說不能盡。這是以有形的肉體,來說明正面所得之利益。後面再說顯境分齊,更顯得利益境界之廣闊。 後、顯境分齊:文中分三:一、假設譬喻;二、正明能見;三、結德有歸。初、假設譬喻,分三:今a.明一重廣大。文曰: 「佛子!假使有人,以億那由他佛剎,碎為微塵,一塵一剎;復以爾許微塵數佛剎,碎為微塵。如是微塵,悉置左手,持以東行,過爾許微塵數世界,乃下一塵;如是東行,盡此微塵,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如是十方所有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悉以集成一佛國土。」 在譬喻中,先明一重廣大,其境界之廣闊,令我們無法想像。經上有時要顯境界廣闊,就用此種方式。「一佛剎」,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乃一佛之化區,把億那由他個三千大千世界磨為微塵,再「一塵一剎」,一粒微塵一個佛剎。「復以爾許微塵數佛剎碎為微塵」,再把這許多微塵數之多的佛剎,磨為微塵,然後把這些微塵全放在左手上,拿著向東方行進,「過爾許微塵數世界,乃下一塵」,經過了第二次磨碎的微塵數世界那麼多佛剎,才下一塵;「盡此微塵數」,直到手上這些微塵下完為止。「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這即包含東方以外的九方,都像往東方行的那種做法,「如是十方所有世界,若落著微塵,以及不曾落著微塵者,悉以集成一佛國土」,這表此佛國土之大,其境之廣,凡落著微塵或沒落著微塵的那許多佛剎,都總合集成一大佛國土,這是顯示佛土無量無邊之大。 b.問答方式,顯其廣大。文曰: 「寶手!於汝意云何?如是佛土廣大,可思議不?答曰:不也!如是佛土,廣大無量,希有奇特,不可思議!若有眾生,聞此譬喻,能生信解,當知更為希有奇特!佛言:寶手!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譬喻而生信者,我授彼記,決定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獲如來無上智慧。 由這段問答中,可顯示出廣大佛土的境界不可思議。佛問寶手菩薩說:你的意思怎麼樣呢?像這樣廣大的佛土,可以心思口議嗎?這段經文,寶手菩薩是當機眾,所以佛要問他。寶手菩薩回答說:不也!這樣廣大無邊的佛國土,那是任何人也無法想像得清楚的廣大。「不可思議」!它真是大得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若有眾生,聞此譬喻,能生信解,當知更為希有奇特」。這是寶手菩薩的補充說明。這雖是個譬喻,但是,假如有一眾生,於此種境界,能夠生信、能夠了解,那麼,這個人是更加希有奇特的了!可說不是普通的人了。「佛言:寶手!如是!如是!」,佛陀同意寶手所補充的說法。說道,「如汝所說」,誠如你之所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譬喻而生信解,我授彼記」。善男子、善女人,這是佛經上常用以稱呼這些有善根,樂於親近佛法的男、女信眾。這裡佛陀肯定了寶手菩薩的話,不但承認這些聽了此一譬喻,能生信解的人,是希有奇特的,而且還要為他們授記。「授記」,是佛經中十二種體裁之一,是佛陀肯定他弟子的修行成就,預計他們將來成佛的時地等事。法華經上許多學、無學人,以及尼眾弟子們,在追隨佛陀一輩子修學佛法以後,最後,佛陀全給他們授記,預記他們將來於多少劫數,親近供養多少位佛,修滿福德智慧以後,在某個世界成佛,度多少弟子,住世多少年代等等。這也叫預記。「決定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決定能成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當獲如來無量智慧」。佛果的智慧是無量的、無上的!可知這段譬喻,只有佛陀才能了知其境界,所以說若有能於此等理論生信解者,當可獲得如來無量的智慧。也就是肯定此人決定成佛! c.復積前數,重顯廣大。文曰: 「寶手!設復有人,以千億佛剎微塵數,如上所說,廣大佛土,末為微塵。以此微塵,依前譬喻,一一下盡,乃至集成一佛國土,復末為塵。如是次第展轉,乃至經八十反。」 這是再把前面的比喻加強,更顯其勝。「設復有人」,假定再有這麼一個人,「以千億佛剎微塵數,如上所說,廣大佛土」,把剛才譬喻中所說的,那麼無量廣大的佛剎,再加上一千億倍,再把它末為微塵,然後再如同前面的做法,去十方撒播,然後又把那些落著微塵或者沒有落著微塵的佛土,總集成一大佛土。這樣做八十次,這個世界,可真是不可說又不可說,不可說轉的廣大了。那麼,能知道這個無限廣大世界的人,那就更加稀有奇特了。 二、正明能見。文曰: 「如是一切廣大佛土,所有微塵,若菩薩業報,清淨肉眼,於一念中,悉能明見。亦見百億廣大佛剎微塵數佛,如頗梨鏡,清淨光明,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 這是一段點睛的文字,以上之大數目字,變成那麼多無限廣大的佛土來,目的在顯示菩薩的威德神力,而且如許廣大的佛剎,肉眼能見,已是超勝。又何況能在一念的短時間中,悉皆見到呢?這同時也是在顯示華嚴圓教一念具足無邊法界之玄妙。舉一念可攝無窮劫,也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多相入、大小無礙的圓融境界。「菩薩業報清淨肉眼」,這是表示當下即是這種境界,雖是業報之身,但修得一切業障淨盡,肉眼清淨了,自然具足一切智眼,所以於一念中,悉皆能夠明白看見了。 不但能見廣大佛土,也能見到這廣大佛剎微塵數世界中的無量諸佛。這就表示,這些修行成功的菩薩們,他們已經具足佛眼了。前面我們說過,那些地獄出來的天子們,因習性未除,宿業未盡,故見不到佛。而這裡蒙金網輪王光照的菩薩,不但一念中能見諸多廣大佛土,且能見到這許多諸佛,這就是明證;證明他們確實在光光相照中,獲得斯種廣大利益,也證明佛法無邊,佛性平等。「如頗梨鏡,清淨光明」。頗梨鏡是不留痕跡的,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物來能照,物去無痕。這又表明見無相見,且心無來去,所以是清淨光明的。此也表示蒙佛光照的眾生,業盡而後所證的境界,這是與佛同等的又一力證。 🄲結德有歸。文曰: 「寶手!如是皆是清淨金網轉輪王,甚深三昧、福德善根之所成就。」 本品經文,到這裡全部講完了。這一段經文,是本品經文的總結。蒙佛光攝照的眾生,怎樣能夠得此諸多功德的呢?當知此諸功德,皆是清淨金網轉輪王的甚深三昧、福德善根所成就的。那福德善根又是由于聞香、見蓋,所感得的十地果報。俗語說:「無情說法有情聽」,華嚴一乘圓教的境界,就是這樣。世間一切事物的演變,無不是在恒演毘盧如來的妙法圓音。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應該在這種不思議的境界上面,往佛法真理上會去。所謂「百草頭上祖師意」。如果能於這種境界上面有所會得,那所得的功德便無窮無盡了。這裡還包括著「因賅果海,果徹因源」的道理。就是說,只要種下因去,果報是絕對不會失去的。這許多菩薩,不離當處,而成佛果。更證明我們大家,成佛有望。經中所說的這廣大境界,可說是乘法界性,大而無涯。楞嚴經說:「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虛空在此大覺心海中,等於一小水泡而已。而其廣大理論,卻建立在「法界性」的性體上。而這法界性體雖遍一切處、遍一切時、遍一切地,卻又不離我人當前一念心,能掌握此心,便知古人說的:「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是怎麼一回事了。因此,最後佛陀再招呼寶手菩薩說道:「寶手!如是皆是清淨金網轉輪王,甚深三昧,福德善根,之所成就。」這幾句結束的話,就是科文所標示的所謂「結德有歸」的一個總交待。 這品經文,好像未能翻譯完全的樣子,這是清涼國師所下的判語,因為說完展轉益之後,沒有結歸本光及隨好力,更未顯現大地六種震動等神變瑞相,以顯法益。或許由於展轉益中,已說明了種種不可思議功德,就把這些結語省了,也未可知。不過,譯經大德,用「結德有歸」的幾句話,來做為「如來隨好光明的功德成就。」也算有了交待了。 總之,華嚴經的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到此已可說是簡單的解說完畢。本人學殖荒疏,又加事務繁忙,無法廣事參考,於大經深意,漏誤在所難免,尚祈諸方先進知識,不吝惠予指正。是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