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淨土法門續篇》 〈彌勒淨土法門續篇〉 彌勒行者 今年春夏之交,接獲大陸弟子來信,他們現在都在發心進修彌勒淨土法門了,但苦於参考書缺乏,無法廣勸多人發心修行,來信要我提供。 我那一本彌勒淨土法門集,從五年前即曾寄給他們結緣,但因現在人數增多不夠分配,又因大陸郵件寄遞殊多不便,甚至有時會被沒收,這使我們很感為難。今年春天,我回家鄉弘法,曾籌一些經費,交由舍侄王興存居士,請他發心代為印行結緣,但又苦於缺乏較新的資料。正在此時小徒明度法師,他最近有人寄給他一份演揚彌勒法門的錄音帶,上下兩卷,收聽之下,由來那是我在二○○一年二月十七日在舊金山市南灣區聖荷西米爾必達市,聞思修居士林結的法緣。我收聽之後,感覺到這篇講稿內容比較充實,於是請他助我錄出,幾經校對,得一萬七千多字,內容除介紹彌勒菩薩在娑婆世界應化。乃至作為釋世尊的傳法門人,將來候補釋尊來娑婆成佛。這段因緣講解得比較詳細,方便於釋尊的末法弟子研究悟解,乃至切實修行,希望能盡此一生認真進修,成就道業,上生兜率淨土,跟隨彌勒慈尊繼續修學,將來並能跟隨彌勒慈尊下生娑婆,建立佛國。得受菩提之記,完成學佛修行的菩提大業,這是多麼令人振奮的大好良機,因特請明度法師及許佩蘭居士助我整理,幾經校對,乃完成此稿,即將付印,特敘其原委如上。並感謝明度法師、許佩蘭居士之大力贊助。 佛曆二五四八年九月二十日於華嚴蓮社知足居 〈兜率淨土之殊勝〉 太虛大師 太虛大師說:兜率淨土,殊勝有三: (一)十方淨土,有願皆得往生,但何方淨土,與此界眾生最為有緣?則未易知。彌勒菩薩一生補處,以當來於此土作佛,教化此土眾生,特現兜率淨土,與此界眾生結緣,故應發願往生兜率,親近彌勒也。 (二)兜率淨土,同在娑婆,同在欲界。變化淨土,在同處同界,即與此處此界眾生有殊勝緣,最易得度。他方淨土,汎攝十方眾生,而此彌勒淨土,專攝此土欲界眾生也。 (三)彌勒淨土,是由人上生,故其上生條件,是由人修習福德威辦。即是使人類德業增勝,社會進化,成為清淨安樂人世;因此,可早感彌勒下生成佛,亦即為創造人間淨土也。 按:傳說,近代佛教領袖太虛太師,曾有將浙江省,寧波奉化市溪口雪竇寺,彌勒道場,改為彌勒山之議,使國內原有之佛教四大名山,成為五大名山。後因戰爭及大師先生兜率,致其遺願,未果實現。弔以為憾!去年冬天,成一率團朝普陀山,順道溪口,上登雪竇寺,朝禮彌勒慈尊,赫然發現,寺前豎一石碑,上書「彌勒山」三個大字,並註此為佛教第五大名山云云。一見之下,不勝喜躍!此固喜虛大師之遺願得償,亦喜見大陸佛徒,皆宗奉彌勒慈尊也,謹書此,以告夫教中崇仰彌勒慈尊之諸大德,分沾法喜! 〈彌勒菩薩的簡介〉 南亭大師 農曆正月初一日,相傳為彌勒菩薩的誕辰。初一日正值春節,各報紙例行停刊休假,本刊因而提前一週,借重笑口常開的彌勒菩薩來為讀者諸君預祝「皆大歡喜」。編者蓮航法師囑我寫一篇有關彌勒菩薩的文字,以為點綴。因而,就我所知的作一簡介,以貢獻讀者。 一、彌勒的釋名 彌勒是印度話彌勒帝隸、梅低黎等的譯音。這是他的姓氏,名阿逸多。綜合起來譯成國語,為「慈氏無能勝」或「慈無能勝」,因為彌勒菩薩在過去多生多劫中,他的修行,都測重在「慈」心利物。偶爾現作國王身的話,也多用「慈」的政策來化育萬民,這正適合我國堯、禹、湯、文、武、成、康、周公、孔子以來傳統的「王道」,而「慈」的含義是「與一切眾生樂」。中國佛教大小寺廟所有的彌勒菩薩塑像或畫像,尤其是大陸上各大廟宇頭山門裡,都是供養著笑口常開的彌勒菩薩。所以遠近香客一跨進山門,就見到「笑佛兒」,無形中就給你一種愉快的印象。香客們的憂悶、瞋恨,受到菩薩的無言之教,那能不化熱惱而為清涼呢?我想,彌勒菩薩之所以轉變而為「笑佛兒」,就是從「慈」演繹而來。 二、彌勒菩薩的身分 彌勒是釋迦世尊座下的大乘弟子,曾經受過釋尊的記別,繼承釋尊的法王法位,為賢劫千佛之第五位佛。他在若干年後,下降娑婆世界,在龍華樹下成,三會說法,度無量眾生。現在呢?據彌勒上生經上說,卻後十二年,彌勒在釋尊滅度以前而先行滅度;滅度以後,上生兜率天,住在兜率內院淨土中;等待時節因緣一到,即下降人間。而迦葉尊者,正捧著釋尊的傳法信衣——金縷袈裟——在雞足山入定,等候他呢!因此,我們有時候又稱彌勒菩薩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實際上他是一位等覺菩薩,又名補處菩薩。 三、華嚴經上的彌勒菩薩 華嚴經上以文殊為長子,普賢為少男,蓋一表大智,一表大行。唯有智、行二門,方得證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而彌勒菩薩在華嚴經上的地位,並不下於文殊和普賢。因為彌勒菩薩是善財童子所參禮的五十三員善知識之一。如德生童子、有德童女說:「有一廣大樓閣,名毘盧遮那莊嚴藏,從菩薩善根果報生,……。彌勒菩薩摩訶薩安處其中,為欲攝受本所生處父母、眷屬及諸人民,令成熟故。」善財童子因他們的介紹而得參見彌勒菩薩,獲得開示,即身而入彌勒樓閣,親見無數的妙好莊嚴,使善財童子之身分與他相等。彌勒菩薩也曾對善財童子作自我介紹說:「善男子!我從生處摩羅提國而來於此。善男子!彼有聚落,名為房舍,有長者子,名睢波羅。為化其人,令入佛法,而住於彼。又為生處一切人民,隨所應化,而為說法,亦為父母及諸眷屬、婆羅門等,演說大乘,令其趣入,故住於彼,而從彼來。」又說:「我為成熟兜率天中同行天故,為欲教化釋迦如來所遣來者,故此命終生兜率天,我願滿足得菩提時,汝及文殊俱得見我。」 四、法華經上的彌勒菩薩 佛在說法華經之初,釋迦世尊兩眉之間放著白毫光明,遍照東方萬八千佛土,而且大地忽然有六種震動。彌勒菩薩自己對釋迦世尊的放光猜不透為了什麼。同時,在會的大眾,大家都面面相視,似乎都在對釋尊這一突然的舉動——放光、動地——表示疑慮。彌勒菩薩,為了打破此一疑團,鼓起勇氣,向老前輩文殊菩薩請教。文殊乃以他過去世的經驗告訴他說:「這是佛欲說法華經的徵兆。」過去世有佛,名日月燈明。文殊菩薩是上首弟子,名叫妙光。日月燈明佛說完法華經以後,不久即入滅了,將佛法咐囑妙光。不過妙光法師座下同時有一弟子,名字叫求名,貪著利養。雖復讀誦眾經,而不通利,多遊族姓之家,棄捨所習的本業。文殊菩薩說到這裡,很不客氣地說:「你知道嗎?那個時候的妙光法師就是我,而求名菩薩就是你。」 五、瑜伽師地論上的彌勒菩薩 大小乘十宗當中的法相宗,以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為其根本經論。而瑜伽師地論卻是釋迦世尊滅度以後八、九百年之間,阿瑜陀國的一位大乘菩薩,上生兜率天宮,請彌勒菩薩說的。瑜伽論記卷一上說:佛滅後「九百年時,有出家士,名阿僧怯,唐云無著」,應中印度阿瑜陀國國王邀請,於國之城西五百里處,營立禪省。無著菩薩領數百人,止住其中,授以禪法。無著為人,位登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請說此論。慈氏菩薩隨無著機,恆於夜分,從知足天降於禪省,為說五論之頌。於時門人或見光明,不見相好,不聞教授;或見相好,不聞教法;或有見相好而聞聲教者。然時代懸遠,名既湮滅,唯有無著,天人共知,感慈氏化,堪受諸教。 六、中國的彌勒菩薩 (一)南朝的博大士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載:「善慧大士者,婺州義烏縣人也。齊建武四年丁丑五月八日,降于雙林鄉傅宜慈家,本名翕。梁天監十一年,一六,納劉氏女,名妙光,生普建、普成二子。」二十四歲,與里人稽亭浦漉魚為業。傅每得魚,沉竹籠水中而祝曰:「願去者去,願留者留。」遠近鄰人,皆非笑之。會有天竺僧達磨謂傅曰:「我與汝毘婆屍佛時同發大願。今兜率天衣鉢見在,何日當還?」因命傅臨水觀影,見大士圓光寶蓋。大士笑謂之曰:「鑪鞴之所多鈍鐵,良醫之門足病人。度生為急,何思彼幾乎?」嵩頭陀指松山頂曰:「此可棲矣!」大士乃躬耕而居之。乃說一偈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有人竊盜他的菽麥、瓜果,他更送他一隻籃,讓竊盜者裝載而去。日常躬耕,夜則行道,見釋迦、金粟、定光三如來放光,襲其體。大士乃自言:「我得首楞嚴定,當捨田宅,設無遮大會。」大通二年,唱賣妻子,得錢五萬,以營法會。當時有一位慧集法師,聞大士法,竟得悟解,嘗謂人曰:「我師彌勒應身乎!」大士恐其惑眾,予以呵斥。大士致書梁武帝。帝迎之,見於同泰寺,往復辯論甚多。帝曾請大士於壽光殿講金剛經,大士登座,執拍板唱經,成四十九頌。陳天嘉二年,大士於松山頂,遶連理樹行道,感七佛相隨,釋迦引前,維摩接後。唯釋尊數顧共語曰:「為我補處也。」時有慧和法師者,不疾而終。嵩頭陀於柯山靈巖寺入滅,大士懸知曰:「嵩公兜率待我,絕不可久留也。」時四側花木,方當秀實,忽然枯悴。太建元年己丑四月二十四日,示眾曰:「此身甚可厭惡,眾苦所集。須慎三業,精勤六度。若墜地獄,率難得脫。當須懺悔!」又曰:「吾去已,不得移寢床。七日後,有法猛上人,持像及鐘來鎮於此。」弟子問曰:「諸佛涅槃時,皆說功德。師之發迹,可得聞乎?」大士曰:「我從第四天來,為度汝等。次補釋迦。至於傅普敏是文殊,慧集是觀音,何昌是阿難,同來贊助我也。大品經云:有菩薩,從兜率天來,諸根猛利,疾與般若相應,即吾身也。」言訖,趺坐而終。壽七十又三。 (二)五代時候的布袋和尚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上說:「明州奉化布袋和尚者,未詳氏族。自稱契此。形裁腲脮、蹙額、皤腹,出語無定,寢臥隨處,常用一枝禪杖,擔一布囊。凡是隨身應用的東西,都裝入囊中,不管到什麼地方,看到東西,就向人乞討。那怕是魚肉,都在所不忌。曾經臥在雪地之中,而雪不沾身。每遇到天將欲雨,他就穿一雙濕漉漉的草鞋;或天將亢旱,他就穿一雙高厚的木屐。居民往往看他腳上穿的,而占陰晴,百不失一」。因此,大家都感到奇怪,而加以尊敬。保福和尚曾經問他:「如何是佛法大意?」和尚放下布袋,叉手而立。又問:「是不是僅有這些,更有向上事沒有?」和尚提起布袋,便行。某日,和尚在街頭立。有僧問:「和尚在這裡作麼?」曰:「待個人。」僧曰:「來也!來也!」和尚曰:「汝不是遮個人。」僧曰:「如何是遮箇人?」和尚雙手舒展,曰:「布施我一文錢。」和尚有偈曰:「一鉢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覩人少,問路白雲頭。」梁貞明二年丙子三月,和尚於嶽林寺東廊下,跏跌而逝。逝前留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又曰「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其後,他州有人見和尚亦負布袋而行。於是競圖其像,以充供養。民國十年至二十年之間,上海王一亭居士善畫布袋和尚像。筆者三十六年在天童寺藏經樓上,見佛龕後身,懸布袋和尚坐像,在左、右、前三方視之,其目睛皆和看者相對。真神品也。 (三)故事式的彌勒菩薩 大叢林裡的大齋堂,為僧眾早中二時進食的地方。在規矩上必待開梆過後,各堂各寮口的僧眾,分別魚貫而入,向兩側對面而坐。堂之中靠近屏門則設高座高案,以備方丈領眾應供,而浙江天童山天童寺則不然,因為在某一任方丈時,中午開飯時到,僧眾皆已就坐則方丈將到。管理齋堂的僧值師一看,法座上有一位方面大耳僧,端坐其上,但不是方丈。嚇壞了,趕快吆喝他下來。方面大耳僧置之不理,僧值無奈,疾以手指箝住他的耳朵,向下拖。誰知,他那耳朵,越拖越長。這時方丈進堂了。方丈是有識之士,趕快喝止,疾命移借他處的椅桌,安置在格子之內。於是,方丈與方面大耳僧,互相向而坐,一齊進食。結齋偈唱過以後,方面大耳僧忽然不見。方丈遂命塑彌勒像,供之案上,方丈內向坐,遂為定制。此為筆者三十六年,在天童寺講圓覺經時所目覩。 (四)戴毘盧帽的彌勒菩薩 筆者的故鄉泰縣,城內外有八家叢林。西門城內為西山白雲寺,是應赴經懺的門庭。某一天的晚上,信徒請放燄口的人家多了,僧眾人手不夠分配,維那師臨時到客單上看看,有沒有人。正好看到有一位方面大耳、儀容莊嚴的客僧,在跏趺而坐。維那師很客氣地告訴他的原委,請他參加某姓信徒家的施食佛事,並且請他坐正臺主法。談口未及終了,而主法僧不見了,可算神龍見首不見尾,猜疑一頓,也就罷了。誰知,第二天的早晨卻發覺,頭山門彌勒菩薩頭上戴了毘盧帽,大家這才驚異到是彌勒菩薩的顯靈,也許在開玩笑。自此以後,西山寺的彌勒菩薩,就加塑了一頂毘盧帽,和寺裡十三層不露天的寶塔,成為泰縣的古蹟之一,為遊覽者必遊之地。 (五)粉身碎骨、代眾生死的彌勒菩薩 我們泰縣的城區,在社會上流行著一句歇後語——北山寺的笑佛兒,「抬不進城」——形容某一事物體積龐大的意思。北山開化禪寺在北門外一里許,天王殿向南。泥塑彌勒佛尊像一軀,的確碩大無朋,而且深具藝術價值。二十八年,日本飛機第三度森炸泰縣,北山寺的天王殿彌勒佛像被炸得粉碎。縣城绅士們在四面楚歌、百無聊賴之中,常常以扶乩來消除苦悶。在轟炸以前若干日,彌勒菩薩忽然降壇說:「我將以粉身碎骨來代替百姓。」當時不解所謂。事後,有盧姓绅士,是北山寺的護法,趕忙去北山寺,以這一靈異,告訴當時的方丈,方知乃彌勒菩薩顯靈。 (六)菩薩護佑,日軍的炸彈沒傷到光孝寺 說也奇怪,這一天敵機三架,轟炸的目標是光孝寺、北山寺、永寧寺。北山寺炸得最慘,而炸光孝寺的那枚炸彈,是在空中爆開的,所以光孝寺的彌勒菩薩像,絲毫無損,祗有那一丈多高的韋馱神像,被震倒仆地,院中樹木被彈片割斷,和刀切一樣,但沒有死傷一個人。光孝寺駐軍,有躲在天王殿上的,警報解除以後,跑出來,都變成石灰店老板,渾身雪白。彌勒龕上有副形容一團和氣的對聯,聯語說:「眼前都是有緣人,相敬相親,怎不滿腔歡喜;世上儘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人與人之間,完全由於愛和恨交織而成的一個複雜的社會。假如拿如彌勒菩薩的大肚皮來容忍恨,來銷鎔恨,使之統統都變成愛,那是,多麼和合而歡喜的世界啊! 好了!彌勒菩薩的事跡散在眾經之中,他的靈異更是遍佈了全國。都如奉化、雪竇寺,就是有名的彌勒菩薩道場。篇幅有限,彌勒菩薩應化事迹太多,現在祗就我親身聞知及所接觸到的一些靈驗聖迹,簡介如右。 成一按:當我將所著彌勒法門集稿件收齊,交廠打印的當天夜裡,次日凌晨三時許,忽然聽到神似先師祖南公聲音說了一句話:「要不要寫一篇序啊?」我被這一句熟悉的語音驚醒了,看錶,時正三點五十分。立即起身盥洗禮佛。隨後就想,南公老人想必也支持我出這一本集,所以才來提示我。繼想,要寫序,請誰寫呀?再一想,要不就到南公全集中找找看,老人生前有沒寫過有關彌勒的文章。如果有,就用老人的文章代序吧。於是立即到書櫥中找到全集,乃信手抽出一冊,一翻,第二篇就看到老人寫的「彌勒菩薩簡介」一文,我一時驚喜萬分,想不到南公會這樣慈悲加持於我。乃立到複印機旁,印出該稿,準備付印。 以上這篇文章,是先師祖南公當年,應某一雜誌社新年號徵文而寫的特約稿。其中蒐集有關彌勒菩薩的應化事跡,頗為詳實,尤其故鄉三大寺彌勒大士的靈異,則為他方人士無由得知者,因特敬錄於前,作為老人慈加序文,以廣介紹,並餉讀者。雲水散人,乃南公之筆名。 成一敬識 〈釋迦世尊對我們的關懷〉 彌勒行者 釋迦世尊為化娑婆世界為佛國淨土,曾不辭辛勞來過娑婆八千次,最後這一生,才把我們交給彌勒菩薩,此一大恩大德,不可不知! 經中佛說:我大恩教主釋迦世尊,體念娑婆世界眾生,非常苦難,誓願化娑婆為佛國淨土,先後來娑婆八千次,化導愚蒙、最后後生中,將佛法傳給彌勒菩薩,交代兩大任務:第一要他將來也到娑婆世界來成佛,使五濁惡世變為莊嚴的佛國淨土。第二要他把釋迦世尊的後代弟子也度成功,乃至祇念過一聲佛的人,都不要放過,佛陀對我等這樣的慈悲關懷,我們能辜負佛陀的慈悲恩德嗎?敬請娑婆佛子,趕快發大心修要道,以求生兜率淨土為志願,認真進修為切要!千萬不要錯過此一大好際遇為要! 南無彌勒尊佛! 〈請修彌勒淨土要說的幾句要緊的話〉 各位法師、居士,您們好: 請您們稍坐一會兒,聽我說幾句要緊的話!那幾句話的重心,就是勸您們修「彌勒淨土法門」,求生彌勒淨土。理由如下。 第一、基於責任問題,我們應修彌勒淨土法門。 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彌勒菩薩,他是我們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的首席大弟子,釋迦牟尼佛在臨涅槃之前,把佛法全傳給了他。並指定他將來到娑婆世界來成佛,把娑婆世界變成佛國!把現在娑婆世界所度化的眾生,凡是在他佛法中,種過一點兒善根,那怕只念過一聲佛、上過一枝香的人,都要彌勒佛在他說法的龍華三會中,把他們度成功!反過來想一想,彌勒是佛的大弟子,我們也是皈依釋迦牟尼佛的一位小弟子呀!化娑婆為佛國這種大事,我們也有責任啊!我們不能漠不關心,或者修其他淨土法門,一走了之啊!基於做佛弟子的責任問題,所以我們要修彌勒法門。 第二、基於效果問題,我們應修彌勒淨土法門。 原來彌勒佛將來成佛之後,要在龍華園中開三次大法會,說法度人。第一次大法會,他要度成功九十六億人了脫生死;第二次大法會,他要度成功九十四億人,成就菩提道; 第三次大法會,彌勒佛再說大法,他要度脫九十二億人,出離生死輪迴,成就佛道。這二百八十二億被度成功的人,就有我們在內,也有我們過去的父母、師長、兄弟、姐妹、夫妻、眷屬、同學、同事、親朋、好友在內!這是一件千載難逢的殊勝因緣!千萬不能當面錯過! 這裡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問題,我要特別的告訴各位!我們修其它念佛法門,將來往生淨土,祇你一個人去,你的父母、師長、諸親眷屬,都沒有份。唯有修彌勒淨土法門,將來跟隨彌勒佛下生,建立人間淨土,才能使現在的這個五濁惡世,變成清淨莊嚴的佛國淨土。所有娑婆世界的眾生,到那時候,就都成為佛國裡的諸上善人了。這是非常難得遭遇的一件殊勝因緣,千萬不能隨便錯過! 第三、基於機會問題,我們應修彌勒淨土法門。 還有,更重要的一句話,我要特別提醒各位,請各位特別注意!佛陀在他的許多經典中,常常提醒我們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現在我們既得人身,又聞佛法。若不把握此生,隨便度過,那就又要墮落輪迴,流轉生死。假如那樣就苦不堪言了。佛也曾說過:「人身難得而易失。從人生轉世再得到人身的人,如人指甲上的一點土;而從人生轉世失去人身的人呢?如大地上那麼多的土。」真是不成比例。我們要特別小心噢!千萬不能大意噢!佛說的話,不是隨便說的噢!最好是謹記佛訓,把握此生難得的機會,修學彌勒淨土法門,發願往生兜率淨土,臨命終時,就能蒙佛接引,上生兜率淨土。一生兜率,馬上就能見佛聞法,隨佛修行。待至彌勒下生成佛時,我們即可隨佛下生,助佛宣揚法化,成就人間淨土。再入龍筆三會,親聞彌勒如來開示法要,並蒙彌勒如來,授與我們菩提之記。到那時候,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道業,拿到畢業證書的時候了。最後,敬祝各位,菩提道建立,菩提果早圓! 〈彌勒淨土法門〉 ◎成一在美國聞思修居士林講 各位大德居士,大家好! 承蒙貴林各位大德不棄,要成一來談談佛法,但因這兩年身體不怎麼好,所以一直沒法承命。今年入春以來,覺得健康已漸康復,精神好像還可以,所以特別來貴林給大家結個法緣。我這次來跟各位談的是「彌勒淨土法門」。 一、教主親傳彌勒淨土法門 這個彌勒法門,是我們教主釋迦牟尼佛,在他臨涅槃以前,特別宣示的。他老人家怕我們娑婆眾生,這一生佛法沒有修好,再去輪迴轉世,經過轉世以後,假使再因隔陰之迷,把今生所修學的佛法統同忘記,那就難以繼續修行。同時呢,大家應該知道,我們教主釋迦牟尼佛,特別關心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因為娑婆世界是所有世界當中,一個特別苦難的地方,所謂五濁惡世。我們教主當初他在然燈佛座前受記時,選擇成佛的世界的時候,他就選擇了娑婆世界,主要的他希望把娑婆世界能夠變成佛國淨土,讓娑婆世界眾生脫離苦難多多的環境。所以這一生,世尊他老人家成佛在這個世界,但是他要示同人相,當時的人的平均壽命,大概是八十歲,因此他老人家也只過了八十歲,就要離開這個地方。他本來可以常住一段時間,又怕人家懷疑說,「成佛」還是要佛來成,普通人不能成佛。所以他祇活到八十歲就離開我們而去了。他在離開以前,就想到我們這些後代弟子,怕我們一轉世就忘了修行工夫。同時他還有一個最高的目標,就是要把娑婆世界變成佛國淨土。讓我們這個世界,同時結束五濁惡世的痛苦。因此他臨終以前,決定把佛法傳給他的首席大弟子彌勒菩薩。要他發心將來也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成佛,要他把我們在釋迦牟尼佛法當中,修行沒有成功的後代子弟,度脫成功。跟隨彌勒菩薩上升到兜率天彌勒淨土去繼續修學佛法,將來彌勒佛下生在成佛時,我們可以龍華會上得受菩提記,這是我們教主釋迦世尊最大的一個慈心悲願,而且希望徹底的把我們的這個五濁惡世,變成一個清淨莊嚴的佛國淨土。佛陀的這個大慈悲心,實在是令人太感動了!因此,我們這些娑婆世界的苦惱眾生要把握住這個萬劫難逢的機會,認真修行,發願往生,不要辜負他一番慈心好意! 二、彌勒淨土法門在東土生變 當我們出生在五大的中國,所有的佛弟子們,在彌勒菩薩的慈悲教化影響之下,求解脫眾生的生死痛苦,求改變生活環境,大家遵循世尊最後的遺言。所以從佛教弘傳的歷史來說,彌勒淨土法門在釋迦世尊離開以後,是第一個被弘揚出來的淨土法門,我們中國的佛法是從西域傳過來的,當時所傳的淨土法門也祇有彌勒淨土法門,它先後在中國流傳了四百多年。那個時候大家都是崇奉彌勒菩薩的。這是我們的幸運!可是非常不幸的是好事多磨啊。在晉朝的時候,當時有些政治野心家,假藉彌勒下生的說法,說是釋迦老佛已經退位了,現在是新佛掌盤了,意思是說老皇帝應該推翻了,新皇帝應該出來了。事情鬧得很大,還發出這幾次戰爭!這樣一來,本來清淨莊嚴的彌勒淨土法門,被污染成一個造反的政治問題,因此大家就不敢再修持彌勒淨土法門了。修行本來是求解脫,求莊嚴國土成就眾生的。但是他們想要造反就不憑真正的經典說話,一知半解的大作文章。所以這樣一來,我們的彌勒淨土法門,就被大家冷淡下來不敢修了。事實上,彌勒慈尊,要到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才能夠到這個世界來成佛。當時佛教有一位高僧道安大師,他是修彌勒淨土最成功的一位大師。他也是最熱心宏揚佛法的一位大師,他曾經三次分散弟子,到沒有佛法的地區去弘揚佛法。道安大師的首席大弟子叫慧遠,慧遠大師得到一本鳩摩羅什新翻譯出來的阿彌陀經,因大眾不敢再修彌勒淨土法門,所以他就依據這一本阿彌陀經,來宏揚西方淨土。彌勒淨土法門從那時候起就被冷落了,因為大家怕被沾上政治問題啊。 三、太虛大師重新倡導彌勒淨土法門 一直到民國初年,太虛大師出世以後。他是一位真正的大乘佛教行者。依照菩提心的要求,上弘佛道下化眾生。尤其當時的社會環境,也是顯得非常的不安定。於是他就想到應該是提倡修行彌勒淨土法門的時候了。民國政府成立以後,政治民主軍隊國家化了,再沒有人可以養兵造反了。這個顧慮沒有了,正好提倡彌勒淨土法門安定人心了。可惜他老人家只住世六十年,民國三十六年他就在上海圓寂了。可以說還沒能把他的志願實現,他就圓寂了。只留下一個理想,留下了一篇彌勒經的講記。上生經及下生大成佛經的講記,不過他有一個願望在大陸現在是實現了。他曾經在先總統蔣公的故鄉,寧波溪口那邊的雪竇寺當過住持,他弘揚彌勒淨土法門,並想將雪竇寺改為第五大名山。因為雪竇寺所供奉彌勒佛為主佛的。據說他這一想法,還是泰洲光孝寺常惺法師建議的。因為大師將彌勒菩薩上生、下生二經的講記已整理完成,準備出版,要常公為他寫一篇序,常公乃就中國佛教之四大名山依理推演,認為四大名山中仍缺一東方道場,理由是南方有普陀的觀音表大悲屬水,西方有峨眉的普賢大行屬金,北方有五台的文殊大智屬火,中央有九華的地藏大願屬土,獨缺東方木尚待補全,若將溪口的雪竇寺彌勒的大慈道場補上,則四方四智,一切圓成,不僅可以貫通中印之哲學思想,且可使彌勒教義得以重興,豈不妙哉?大師頗然其說,他住持雪竇寺之後,乃決定將奉化雪竇寺列為五大名山之一。 四、天下第五大名山——雪竇寺 太虛大師想把中國四大名山,再加一個彌勒菩薩的大慈在雪竇寺,而為第五大名山,這個願望,還沒實現他就離開我們了。不過他這個願望並沒有落空,我在八年前曾去朝禮過雪竇寺,我一走進雪竇寺,就看到大門前豎了一塊石碑,上面書寫著”天下第五大名山”我看了以後非常高興!也為我們的虛大師感到安慰。因為他的理想,雖沒在他住世的時候實現,可是終於實現了。所以我們現在要朝大陸的名山啊,除了原有的四大名山之外,現又加上奉化溪口的雪竇寺,一共五大名山,可以去朝拜。雪竇寺修的非常莊嚴,這可以說是彌勒淨土在現代復興的一個徵兆。 臺灣在日本統治的五十年當中,從來沒有傳過戒,真正的出家人很少,有幾個也是跟日本人學的。成一於三十七年剛到台灣的時候,到台北市幾個寺廟去禮佛,那時的寺廟完全日本化,台灣的和尚跟他們學,早上披上一件海青,頸上掛了一條代表佛衣的帶子,到寺院去上班,下午下班後就回家,那個形像表示說,當時台灣沒有真正的佛教三寶了,一般人叫佛教為齋教。他們把寺院叫齋堂,台灣話叫「菜堂」,出家人被叫為吃菜人,在家居士也這樣被叫作吃菜人,女性拜佛人叫菜姑。這樣的情形在台灣光復以後,一直到三十八年,成一函請我的太師公智光大師,及師公南亭老人從大陸來台灣,另外也有幾位名山的方丈大和尚來了,一般的出家人也有幾十位,靠近百位法師來了,三十九年,中國佛教會在台灣恢復辦公,南老人被請任秘書長。四十一年就開始傳戒了。智太師公被請為說戒和尚,從那時候開始,台灣佛教才又回歸到中國佛教的傳統。這是一段有價值的歷史,台灣佛教有了三寶,同時也恢復了彌勒法門的弘傳。 五、彌勒菩薩未學佛前本是一位學外道的智光仙人 下面我們來介紹彌勒菩薩,稱他彌勒佛也可以,因為他既是菩薩身,也是一位候補佛。我來介紹彌勒菩薩學佛乃至成道的歷史,他在無量劫數以前哪,是一位修仙道的人。名字叫「一切智光明」仙人,當時也有一尊古彌勒佛出世,這位古彌勒佛在講「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講這部經的時候非常轟動,聽眾很多。這個修仙道的智光仙人,也參加聽經,他提出好多問題,古彌勒佛一一給與答覆,古彌勒佛是圓滿三覺的大聖者,一個修仙道的人所提的問題,對他來說不成問題。一件件一樁樁都答覆的很圓滿,所以智光仙人才信眼了,並且不修仙道了,馬上皈依古彌勒佛。並且發願將來成佛也叫「彌勒佛」。他的老師古彌勒佛說:這沒問題。徒弟若是用師父的名字,表示我的佛法就傳下去了。佛教裡面不僅徒弟可以用師父的名字,就是歸依的時候,大家都用同一個名字,都是可以的,没問題的。法華經上有1200多位皈依的佛弟子,同時叫日月燈明佛。智光仙人出家以後,很認真修行,修慈心三昧,智光仙人本來也是一個相當有善根的人,他一生下來就不食眾生的肉,更認真的修慈心三昧。有一年,地方發生大旱災,五穀都枯死了,大家都沒飯吃,只得找陸地上的野獸,水裡的魚蝦來充饑。當時在他修行的地方不遠,有一隻母鹿,生了幾隻小虎,母鹿很有善根,一日偶見智光比丘餓倒在法座上,母鹿不忍心,就回去跟小鹿們講,他說難得有這個機會,我們去供養修佛法的仙人。這是一位修行成功的菩薩,只要能完成菩薩道,我們的生死是不在乎的。於是鹿媽帶著小鹿,找了些材火,在智光比丘附近生起火來,跳進火堆把自己烤熟了,要來供養智光比丘。智光比丘得知後,不禁大哭起來道:不行!不行!我怎麼忍心吃這些東西呢?祝你們早生天界或轉人生!我生下來就不吃肉,何況現在我已皈依三寶,修的又是慈心三昧,我怎麼忍心吃眾生肉呢?謝謝你們!我寧可餓死也不吃肉!這就是彌勒菩薩的悲願心。這一段就是說明彌勒菩薩出家修行的經過。 六、彌勒菩薩在中國示現居士身 (一)彌勒菩薩在中國現化人身有兩次 一次於六朝蕭梁時,現居士身於浙江義烏,為傅大士,建道場於雙林,有雙林語錄垂世。另一次於唐末僖宗朝,現比丘身於浙江四明。為一布袋僧,袒腹含笑,隱德如癡。經常有十八童子環遶嬉戲。 傅大士在齊建武四年丁丑五月八曰,降生于婺州義烏縣,雙林鄉傅宣慈家。本名翕。字玄風。號善慧。年十六,納劉氏女妙光為妻。生普建、普成二子。二十四歲時與鄉里人抓魚,抓到魚時。將魚籠沉入水中,祝禱著說:想去的就走吧,想留的就留下來。別人都以為他腦袋是否有問題,笨笨的。有一天傅大士遇見天竺來的一位僧人叫嵩頭陀的,對他說:「我與你曾在毗婆屍佛前,發菩提願,今我有兜率天宮的衣鉢在此,你何日當還?」於是西域沙門嵩頭陀,引傅大大士到水邊觀看倒影,只見圓光寶蓋,並法從甚為數眾多,傅大士心中感悟了,笑著說:「急什麼?你沒看我打鐵趁熱,鈍鐵還這麼多?度眾生比較重要,我好像良醫門口,病人掛號排隊的人滿為患,這些事更急。那有時間想回天上的事呢?」嵩頭陀指著松山頂說:那好吧,這兒你先住著。因就雙稠樹下創庵而居,名曰雙林。自號『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大士躬耕而居之,乃說出一首法身頌傳世。法身頌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這四句偈與大士所頌,另外還有一首佛法頌,偈曰:「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祇這語聲是。」此偈常為後世禪師當話頭參。湛然圓澄大師曾說:「間聞傅大士法身頌。一切經義。便能記持。」 大士亦有心王銘傳頌後世,是真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唯證乃知,餘人莫能測其高深,心王銘其中有偈云:「水中鹽味,色裡膠青,決定是有,不見其形」等,亦皆為後人坐禪、觀心參悟之道。 善慧大士在雲黃山種植蔬果,或者幫人傭作,晝作夜歸。若有人盜採稻粱菽,麥黍稷、蔬菜瓜果等作物,大士即與他籃子或籠子盛裝回去。儘管白天如常的營作,夜間則行修道。與妻妙光敷演佛法,苦行七年,得見釋迦、金粟、定光三如來。放光照其體。大士乃曰:「我得首楞嚴定。」大士登松山頂行道時,曾感七佛在前引導。維摩接後,唯釋尊數數顧與大士共語,說大士為補處佛也。至大通二年。弟子越來越多,大士為了開導更多的人,乃示現賣妻子,得金五萬兩設齋僧大會。 當時有弟子慧集法師,聞法悟解。曾說:「我師彌勒應身耳」。大士唯恐惑眾,遂呵叱他道:「不得亂道!」 (二)大士何曾解講經 誌公方便且相成 梁武帝最初請寶志公講經,志公對皇帝推薦說:「自有傅大士善解經義,可請講之。」武帝問:此人今在何處?志公回說:「在魚行賣魚。」於是武帝即召大士入內。 武帝聽說大士很有神通,下詔之後,便令人鎖起宮中諸門,想藉此考驗一下大士的神通能力。大士來到,以木槌輕扣一門,宮中諸門悉為洞開。大士毫不遲疑,一直走入善言殿,武帝正在此殿中等候。武帝一看傅大士果然神通不凡,很想知道他的道力是跟誰學到的,便問道:「敢問哪位高僧是你的老師?你師於何人?從於何人?事於何人?」傅大士回答:「我從無所從,師無所師,事無所事。」武帝沒辦法,只好設宴款待一番,請居鍾山定林寺。 後來武帝詔傅大士入壽光殿,請講《金剛經》。武帝問大士,欲請大士講金剛經。要何等高座。大士對曰:「不用高座,只須一具柏板。」傅大士於講經時,一拍座前茶桌而起,梁武帝莫名其妙。志公問:「陛下還會意麼?」帝云:「不會!」志公云:「大士已經把經講完了。」傅大士便走到武帝跟前,一邊拍武帝面前的茶桌,一邊唱出一首共四十九句的頌歌,唱罷起身而去。志公問武帝曰:「皇上可識得此人否?」。帝言不識,志公告帝曰:「此人是彌勒菩薩分身,下來助帝揚化。」武帝聞情大驚訝。真是,如五家正宗贊所說:「一揮案上俱無取。直得梁王怒眼睛」還好,大士遇到志公為他辯護,否則就會像當年達摩,見武帝那樣,機緣不合,而被迫嵩山面壁去了。 (三)法地動則一切法不安 《佛組統紀》有云:大同元年。梁武帝幸同泰寺設無遮大會,勅於重雲殿為善慧大士別設一榻,請他講三慧般若經。公卿畢集,天子至,眾皆起迎,大士渾然不動。御史問傅大士說:「你如何不臣迎天子?不友諸侯?」傅大士答說:「敬中無敬性。不敬無不敬心。貧道若動身。則法地動。一切法不安矣。」梁武帝直說:「善哉!善哉!」 (四)傅大士著道冠、儒履、釋袈裟之三教服裝 一日,傅大士頭戴道冠、身披袈裟、腳穿儒鞋,上朝見梁武帝。武帝問:「你是僧人嗎?」大士以手指道冠。武帝又問:「這麼說你是道士了?」大士以手指儒鞋。武帝道:「原來是個儒士啊。」大士又以手指僧衣。弄得武帝一頭霧水,莫名其妙! (五)傅大士開始創設輪藏經,便於大眾得親法寶 大同十年,傅大士設大法會。菁為眾生懺滅罪苦。速得解脫。傅大士想,自佛教傳入中國以來,佛教經典日漸增多,已有不可勝讀之勢。針對這一問題,他想,人們雖信仰佛教,但許多人根本不識字,沒辦法讀經;或有人雖能識字,卻沒閑暇閲讀。他於是建造一大佛龕殿,中心立一圓柱,自圓柱向四面八方伸出幾排經架,上面置滿各種佛經,稱為輪藏。他對人說:「有人如能進入輪藏之室,便可生生世世為人;能旋轉輪藏,不計其數者,所積功德與誦讀佛經無異。」自此之後,中國佛教寺院,很多都設置輪藏殿,而於輪藏之前則塑立傅大士像,作僧衣道冠儒履打扮。後來佛印禪師賦詩贊曰:「道冠儒履釋袈裟,和會三家作一家。忘卻率陀天上路,雙林安坐待龍華。」 (六)傅大士趺坐而終,靈骨安葬雙林 大士於陳宣帝大建元年四月,告普建、普成二法師等曰:「我從第四天來。為度眾生。此身甚可厭惡,眾苦所集。汝等慎護三業,精勤六度,行懺悔法,免墮三塗。若墜地獄,卒難得脫。」又曰:「我從第四天來為度汝等,將來次補釋迦佛位。」他又在大品經註云:「有菩薩從兜率天來。諸根猛利與般若相應。即吾身是也。」言訖,趺坐而終。至二十四日入于涅槃。世壽七十有三。闍維收舍利。頂骨葬雙林。今成大道場。大士所留偈語,並行於世。 七、彌勒菩薩在中國梁朝曾示現比丘身 (一)彌勒菩薩在中國梁朝曾示現比丘身 彌勒菩薩除示現傅大士的故事外,他還示現了一次比丘身,也留下一些有趣的故事。五代梁時,彌勒菩薩現大胖比丘身,是在浙江奉化縣一個大廟岳林寺(原名嶽林寺)。梁貞明二年(916)三月,師將示寂,於岳林寺東廊下端坐磐石上,而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遂入滅。 五代後,梁開平年間,四明奉化(浙江省)突然來了一位行為怪誕的和尚,沒人知道他從那裡來,出語無定,隨處寢臥。這個大胖和尚,法名叫契此,又名長汀子,喜歡以錫杖荷一個大布袋,去到街上走走,逢人便行乞化,見物便討,討來的東西,隨手便放入布袋之中。說也奇怪,那隻布袋似乎有了魔法,無論放進多少東西總是不會滿。這位師父他是誰?從哪裡來的?大家誰也不知道,他身上似有一種神祕的東西。好在奉化地方,民風淳樸,人們見他生活窘迫,只要他乞討,能給便給了。這樣,那位奇怪的和尚,便在奉化住了下來。因為不知他姓名,又見他那一口布袋終日不離身,人們便稱他為「布袋和尚。」 (二)布袋和尚的布袋中,有些什麼寶貝呢? 在布袋和尚身後,經常跟著一大群孩子,與他一起嬉鬧。他與孩子們很合得來,在孩子們的眼中,什麼都是有趣的。有一天,孩子們突然使起壞來,追著布袋和尚滿街亂跑。他們是想看看布袋和尚的布袋中,到底有些什麼寶貝。布袋和尚被追得沒辦法,只好在大街上把袋中的東西倒了出來。哪裡是什麼寶貝,不過是缽盂、木鞋、豆腐飯菜、瓦碟石塊而已。孩子們大失所望,布袋和尚的興趣卻來了。他把倒在地上的東西,一件一件地撿起,口中不停地念道:「這是什麼?噢,是飯缽。」「這是什麼?噢,是盂盆。」這是什麼?噢,是瓦片。」這是什麼?噢,是磚頭。」等等,直到他把地上的東西檢完了,口中的話才叨念完畢。最後,不知從哪兒弄來一塊糞便,用紙包著說:「啊呀,這不是彌勒內院裡的東西啊?怎麼跑出來了?」說罷也隨手放入布袋之中。這下可把孩子們嚇跑了。因他說糞便不是彌勒內院的東西,世人因傳說他是彌勒菩薩應化身。他並有首偈語說:「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可為其一生之寫照。 布袋和尚雖然奇怪,卻也有許多好處,他為人隨和,乞討的時候也不過分,一般總是只要一文錢。二是他能預言天時、人事,而且凶吉皆有靈驗,譬如預先知道天氣,說天要下雨的時候,他就提著鞋赤腳走路,人家一看就知道要下雨了;若是看他穿個高腳的木屐到街上去走,或是他到橋上去睡覺,表示天氣會放晴。經幾次下來非常靈驗,人們只要注意他的打扮就知道,天氣的好壞啦。這也是一件奇異的事。 有一次,布袋和尚在街道上呆呆站著。正好有一位僧人路過,僧人便問他:「你站在這兒幹什麼?」布袋和尚說:「我在等個人。」僧人說:「等人?是等我吧?我已經來了。」布袋和尚便伸手入懷,摸出一個橘子遞過去。那僧人一看有橘子吃,急忙伸手去接。可是布袋和尚卻把手縮了回去,說:「噢,你不是那個人」。 又一次,一位僧人想看看這位布袋和尚有何修為,問道:「什麼是佛祖西來意?」布袋和尚放下口袋,叉手站在那兒,一句話也沒說。僧人又問:「只這樣,没別的了嗎?」布袋和尚又將布袋揹上肩,拔腿便走。那僧人看對方好像是個瘋和尚,也就起身離去了。哪知剛走幾步,卻覺背上有人撫摸。僧人回頭一看,正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伸手對他說:「給我一枚錢吧!」這種種表現,頓富禪意,但一般人不容易理解。 (三)布袋和尚與虛空同年 原來布袋和尚來浙江以前住在閩中,有位陳居士對布袋和尚供奉得很周到。陳居士曾問他年紀多大,他回答說:「我的布袋與虛空同年。」居士又問:「師父你走了,若有人問起你的作風,如何應對:万可不墮他人是非。」和尚以偈回答道:「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却肚皮常忍辱。放開泆日暗消磨。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要使此心無罣礙。自然證得六波羅。」又問,和尚有法號否?他又答以偈曰:「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打開遍十方。六時觀自在。」又問:弟子愚魯。如何得見佛性?他以偈答曰:「這箇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又說:「我有三寶堂。裡空無色相。不高亦不低。無遮亦無障。學者體不如。求者難得樣。智者解安排。千古無一匠。四向四果生。十方盡供養。」當晚,師復書一偈於居士之門曰:「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無一塊泥土。無一點彩色。工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體相本自然。清淨常皎潔。雖然是一軀。分身千百億。」後來,布袋和尚不想在閩中待了,便來浙江到了奉化。他到了奉化四明,便與蔣宗霸居士來往,出入飲食相互往來尤密。他教蔣宗霸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作為日課。世因呼宗霸為摩訶居士。一日。他在長汀溪中沐浴,蔣摩訶幫他擦背。忽見他背有四目,炯然光粲。摩訶驚駭,對和尚頂禮說:「和尚是佛!」布袋和尚忙叫小聲,告訴蔣摩訶說:「千萬不要讓別人知道。」 (四)布袋和尚示寂二三事 因為和尚身體無恙時,有鎮亭長以為師整日無所事事,每遇布袋和尚則即加詬辱,並且搶奪那布袋將之焚燒,明日他又搭上那布袋,去來自如,如此三奪三復,他仍舊又褡上那布袋。因此,亭長也覺悟到有些怪異。於是布袋和尚示寂時,鎮亭長買棺木為和尚收殮,以贖懺其前此不敬之罪過。當時抬棺的人雖多,卻抬不起來。另有童氏居士,素來敬重布袋和尚,見狀以新棺易之,抬棺的人雖不增加,此時棺木卻輕而若羽。於是鄉人設大齋會送其歸寂,建塔於封山之原,其山皆巖石。石之窪穴皆和尚遺跡也,有卓錫處,有置鉢處,置鉢之穴。其深淺小大如其鉢。而水常盈其中。雖大旱時卻不見乾涸。可謂奇蹟也。據傳說:當他入葬之後,仍有人在他鄉路上見過他。他對人說:「我不小心把一隻鞋帶來了,得趕緊還回去。」說完就走了。那人回到家中,方知布袋和尚已經去世,便把自己在路上見過布袋和尚的事說了。大家不信,跑到山上挖開布袋和尚的墳一看,果然只剩下一隻鞋,人已不見了。這是布袋和尚的一些靈奇。 八、佛說彌勒上生經與彌勒菩薩 現在我們根據彌勒菩薩上生經,來說明彌勒淨土法門的實相內容,彌勒上生經就是我們教主要傳法授記給彌勒菩薩的一本經,經中說明要他將來來度我們的一部寶典。我們來看經文當中,有一段彌勒上生的記錄,上生經說: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彌勒,聞彿所說,應時即得百萬德陀羅尼門。即從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住立佛前。 這是彌勒菩薩在這本經上出現,聽佛陀講經,希望佛陀給他授記,他知道佛陀有意要他將來也來娑婆世界成佛。經文接著又說: 爾時優婆離,亦從座起,頭面作禮,而白彿言: 『世尊!世尊往昔,於毘尼中及諸經歲,說阿逸多次當作彿。 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 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彿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 優婆離是這部經的當機眾,尊稱為優婆離尊者,譯成中國話叫「近取、近執」他出家前,是皇宮中的理髮師,當時印度人民有四種階級,而佛陀提倡平等,所謂「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平等沒有高下」。所以優婆離雖是理髮師,照樣剃度出家,和其他的王子出家一樣的平等地位,這是佛陀表示眾生平等的一個作法。優婆離尊者所問的這幾句話,是因為大家對阿逸多(阿逸多是彌勒菩薩的名字)不了解,彌勒菩薩他所修的是慈心三昧,從他一發心開始他就不傪苦行,專以慈心度世救人。而小乘行者,從發心開始就以修苦行為求道的方便。印度佛教學佛的人,早期修苦行的方法奇奇怪怪,有認為泡在水中九十天可得解脫,有以為用兩手掛在樹上九十天可求解脫,也有以全拔去頭上之髮。拔光了就成道了,這些名堂多的不得了。不過,這是婆羅門教怪方法。 彌勒菩薩他不修那種法門,他要修慈心三昧,眾生已經是很苦了,再叫人修那種苦行,那叫人受不了!所以彌勒菩薩與眾不同,而且他發心學佛,比釋迦牟尼佛早四十劫,結果釋迦牟尼佛還提早九劫成佛。當然這些事並不是小乘學者所能理解的,所以有這麼一段經文說明,釋迦牟尼佛對彌勒菩薩的重視,何況說他馬上就要成佛,實在令人難以相信,因此引起小乘學者們的懷疑了。現在我們來看看,佛怎麼來答覆這個問題。上生經文又說: 佛告優婆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應供、正遍知,今於此果,說彌勒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善提記。 此人從今十二年後,命終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 這就是我們教主釋迦牟尼佛,授彌勒菩薩菩提記的因緣。說明他將來也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成佛。此人從今十二年後,立即上生兜率陀天。而釋迦牟尼佛為彌勒菩薩授菩提記莂以後十二年,他也就要圓寂,入般涅槃了。下面還有兩頁經文,介紹兜率天宮彌勒淨土的莊嚴相。其實佛國淨土都是非常莊嚴的,這是毫無問題的,我們就不去講它了,各位可以自行閲讀。 九、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因緣 經文又告訴我們說: 佛告優婆離:『彌勒先於波羅捺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中誕生,卻後十二年二月十五,還本生處。結跏趺坐如入滅定。 身紫金色,光明艷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 其身舍利如鑄金像,不動不摇。 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密。字義炳然。 時諸天人,尋即為起眾寶妙塔,供養舍利。』 這是說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的經過,受記以後,彌勒菩薩就上生了。彌勒菩薩受佛陀的記莂,將來要來我們這個世界成佛,對我們來說,這是很了不起的大事情。因此我們要注意,未來我們修學的環境,就是在兜率陀天的內院淨土。我們這一生以後,就會上生到兜率陀天去。從這兒開始說,就是修學彌勒淨土法門,計分三品往生的情形。「波羅捺國」,昔佛成道初轉法輪處,華語江遶城。因它的城外邊有條江圍繞著。「劫波利」,中國話的意思是捉髑髏鬼。「波婆利」,譯為大護。此段經文說明彌勒在印度的出生處。彌勒菩薩誕生於江繞城「劫波利村大婆羅門家」,祖先是婆羅門族。印度民族有四種階級:一、婆羅門,二、剎帝利,三、吠舍,四、首陀。婆羅門,此云淨裔,他們的祖先是由梵天口生故極清淨。婆羅門說他們是梵天嘴裡面生出來的種族,是很清淨的。梵天是色界第一天,也是很清淨的一天。所以叫做淨裔,就是淨族的後裔。彌勒菩薩在這大婆羅門家中誕生以後,還有一段故事。因為他一生下來就不同凡眾,首先他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妙好。相師一看,哇!這小孩將來了不得,在家一定作大王,出家也會成佛道(像釋迦牟尼佛小時候,悉達多太子一樣)這消息傳到當時的國王耳邊,國王擔心江山不保了,就想要除掉他,傳旨命宰相抱小孩過來看看,宮女得知訊息,通知宰相把小孩趕快送走,不能留在家裡。於是小孩連夜被送到南印度他舅舅家,他舅舅在南印度一個小國家當國師,修行很好,學問很淵博,阿逸多就跟他舅舅一起生活。舅舅的學生很多,阿逸多也和舅舅的學生一同讀書學習。後來國師舅舅聽說釋迦牟尼成道了,希望他的學生也去皈依學佛,彌勒菩薩,從此成為釋迦牟尼佛座下的首席大弟子,他小時候就有這麼一段故事。 結跏者,即以雙膝趺坐。此定為聖者滅受想定,萬緣俱寂,了了常照。舍利,此云堅固子。首榜嚴,此云健行;三昧、即三摩地,此云等持,般若波羅密,此云智慧到彼岸,為證真如根本之智慧也。謂此定慧能摧滅一切煩惱,唯佛及等覺菩薩乃可證得之。釋迦世尊度生已竟,入般涅槃,肉身分化成無數舍利,普受人天供養。彌勒度生未周,所作未辦,故留全身舍利,表示仍須度生也。如鑄金像,坐而不臥,表更有所作故。如六祖慧能等肉身不壞,均此意也。這一段是說彌勒菩薩他上生後,肉身不壞成全身舍利,如鑄金像,坐在那裡不動不搖的。圓光當中有首楞嚴三昧,和般若波羅密的字義,都映現在光明中。這時候的天人,就立即為他建起眾寶妙塔,來供養彌勒菩薩的舍利。這是彌勒菩薩上生的經過。 上生經文又說: 時兜率陀天七寶臺內,摩尼殿上獅子床座。 彌勒菩薩忽然化生於蓮華上,結跏趺坐。 彌勒菩薩上生到兜率陀天,兜率陀天分內外兩院,外院是一般的天人住的地才。內院是候補佛,在那兒寄居,等待成佛的時節因緣。彌勒佛是特別為我們在兜率陀天開一個臨時的好像速成班,在那兒等待我們上生以後教化我們,這是一個特殊的因緣,我們要把他特別記住。我們發願修彌勒淨土法門,這一生以後,就可以到那兒去參學。等到彌勒菩薩在第四天上的壽命,四千歲屆滿了以後,他就要下來娑婆世界成佛了。四千歲以人間的歲月來說,覺得太長,以佛菩薩的眼光來看,還是非常快的。這個時間在阿含經等說,要五十六億七千萬年,玄奘大師所譯的上生經,尤其他的大弟子叫窺基大師,(窺基大師是一位中國最有名的佛學家),他寫過玄奘大師所譯的經典一百部以上註解,上生經他也有註解。我們如何取決呢?我們根據經說:四天王天一晝夜等於人間五十年,忉利天一晝夜等於人間一百年,夜摩天一晝夜等於人間二百年,兜率天一晝夜等於人間四百年,用這樣去推算出來。正確數字就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不要擔心這個問題,只怕我們不能上生兜率,假如我們依法修行升上兜率,很快就可以跟隨彌勒下生而受成佛之記了。 經文又在此提出說明: 閻浮提歲數五十六億七千萬歲,爾乃下生於閻浮提,如彌勒下生經說 這是說彌勒菩薩下生的一個年代,到那時候我們彌勒菩薩就下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在彌勒下生經說的比較詳細。他說彌勒菩薩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下生成佛,這個數字算起來也很快,尤其是和西方極樂世界比較起來的話。西方淨土是九品往生,要上品上生的人啊,才能一往生馬上花開見佛,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第二等上品中生的人,可以生西方,但要在蓮華裡面待一天一夜。華嚴經告訴我們說,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天一夜,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小劫的時間。一個小劫也就等於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人間的歲月從十歲開始,每過一百年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然後每百年減一歲,一直減到人壽十歲,這樣一增一減叫作一個小劫。一個小劫對娑婆世界來說是一個長時間中的短時間,對西方極樂世界來說那更短了,只有一天一夜。雖然是一天一夜,我們在彌勒淨土就能往生了,這樣說我們就佔了便宜了,為什麼呢?一個小劫以後,彌勒佛就下來開龍華三會啦,我們就可以參加受菩提記啦,也就等於拿到畢業證書啦,這樣的便宜千萬不可隨便錯過啊?十、我們再來了解一下上中下品往生的內容,先說”上品往 生“ 佛告優婆離,是即名為彌勒菩薩,於閻浮提沒,上生兜率陀天因緣。 我滅度後眾等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花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 如是等人應當至心。雖不斷結如得六通。 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 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弘誓願。 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於蓮華上結跏趺坐。 百千天子作天伎樂。持天曼羅花,摩訶曼陀羅華。以散其上。 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閽浮提,廣修福業來生此處。 此處名為兜率陀天。今此天主名曰彌勒,汝當歸依。 上面說的是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的一個經過。下面再說明,佛弟子修行彌勒法門。上生兜率淨土的一個條件。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就是布施,威儀不缺,就是持戒,掃塔塗地,就是忍辱。以眾名香妙花供養,這是精進。行眾三昧深入正受,這是禪定。讀誦經典,就是修般若智慧,這幾句話就是修六度,六度法門是修學佛法的一個基本功課。上品往生的條件就是修六度。把六度修好,就具備有上生兜率陀天的資糧。上生西方淨土要把佛號念的一心不亂,然後還要有善根、福德因緣。而上生兜率,只要把六度修好,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好就可以了,當然皈依三寶,和受持五戒,念彌勒佛名,受八關齋戒。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具備上面幾個條件,修六度、念彌勒佛名、發願,於蓮華上結跏趺坐。這是上品上生。這些新發心的彌勒行者。上生以後有天人來接引,有彌勒菩薩來接引,這些天人還異口同聲的讚歎,百千天子作天伎樂。持天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華,以散其上。讚言:善哉善哉!男子!汝於閻浮提廣修福業,來生此處。此處名為兜率陀天。今此天主名曰彌勒。汝當歸依。天子所散的曼陀羅華,就是順意花。 十、往生以後有些什麼利益呢?上生經上說: 應聲即禮,禮已。諦觀善薩眉間白毫相光。即得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 是時菩薩,隨其宿緣為說妙法。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 如是等眾生,若淨諸業,行六事法,必定無疑,當得生於兜率陀天上,值遇彌勒。 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 於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諸彿。 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於諸佛前受菩提記。 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攝行人,即時超越九十億劫的生死之罪。上生以後,行者得見彌勒菩薩,為他說法,得堅固道心的利益。淨身口意三業,行六度波羅密,在龍華三會上,第一會就能參與聞法,彌勒菩薩成佛以後,就是賢劫第五尊佛,現在是賢劫,賢劫第一尊佛就是弗沙佛,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是賢劫第四尊佛,彌勒佛就是第五尊佛。所以我們將來生到兜率天上以後,就可以順利的見到賢劫的這些佛。乃至未來星宿劫的諸佛,都能接引我們,給我們授記。這都是修六度法門上生的利益。六度我們大家都有修,「布施」我們都會作;受了五戒,「持戒」不成問題;「忍辱」,不跟人家計較;「精進」,我們不浪費光陰,常以香花供佛,要馬上念佛或者看經,這是精進修行的方法,要能夠做到。要時時刻刻的,把聽的經記在心裡面,佛號記在心裡面,不用腦筋的時候,一句「彌勒尊佛」佛號就提起來。睡覺以前一聲「彌勒尊佛」,醒來以後也是一聲「彌勒尊佛」,這樣的功夫用下去,保證成功。而且還有很多好處。這一生當中你會避過一些危險。我有這個經驗,我自從海內外弘法以來,坐飛機、坐輪船、坐火車、汽車,國內國外到處跑,都没有遇到過什麼危險,没有什麼困難。自然而然的,它什麼問題就都解決了。例如我到大陸去修兩個廟,花掉了兩百多萬美金,錢從那兒來的,我也不知道,我從未為它愁過!台灣兩個道場,美國一個道場,也是一樣成功的。所以你只要有修行,什麼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發心就是功德,這是我的經驗。所以呢,這個彌勒法門,就更加重要了。我們要發心,把這個世界變成佛國。把這些苦難的眾生,都變成佛國裡的太平人生。不然,現在提心吊膽,世間仿彿充滿恐怖,世貿大樓剛剛被炸掉了,又來一架飛機失事兩百六十多人又死掉了,好苦啊!在臺灣呢,一個颱風,一個地震,一個水災,不知要死多少人?近兩年,發生幾百年來不曾有的大水災,今年也有了,還有九二一大地震,這裡的人幸運沒遇到過。不然老早骨頭可以打鼓了。所以修學佛法,比買什麼保險還有效!以上講的是進修彌勒法門的上品生的內容。 十一、中品往生的修行條件是什麼呢?上生經又說: 佛告優政離。佛滅度後。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是諸大眾。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聞已歎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如箭無異。 但得聞是彌勒名者,命終亦不墮黑闇處,邊地邪見,諸惡律儀。 恒生正見,春屬成就,不謗三寶。 這是佛四眾弟子。也是僧團裡面的代表人物。比丘是男眾出家人,比丘尼是女眾出家人。優婆塞是男居士,優婆夷是女居士。天眾,龍眾,天是三界廿八天,(無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欲界六天。)這些天人都很有修行。「夜叉」譯為勇健鬼,有地行夜叉、空行夜叉等。「羅剎」譯為捷疾鬼,這種神的行動很快速,比坐飛機還快。「乾闥婆」樂神名。其身出香,不食酒肉,唯以香為食,亦云香神,此是天帝俗樂之神,演世俗樂,忉利天主有兩種樂神。「阿脩羅」,叫非天,這一類的眾生,它有天人之福,沒有天人的德性。好鬥爭。「迦樓羅」是金翅鳥,這種鳥身形很大,它的兩隻翅膀展開以後,有三百三十六萬里。取龍為食。「緊那羅」奉持帝釋而司奏法樂。通常演的是十二因緣,四諦、六度,這些法樂。「摩睺羅伽」這是大蟒蛇,人身蛇頭,也是個樂神。此等異類皆歸化於佛之威德,成為佛之護法,住於諸佛之受用土,護持佛及佛法,所以它們都是護法神。 下面再來說一般信佛的人,說八部眾及四眾弟子,沒有詳細列出他們修行的項目來,為什麼呢?四部弟子自然有修行的德行,按他的功課修行,那一個出家比丘、比丘尼不修行的,那一個男居士、女居士不修行的?都要修行嘛,所以就沒有把他們的修行的項目列出來,反正他們都是修行人。尤其八部眾,它們主要的修行就是護持佛法,專門照顧修行人。尤其八部眾,它們主要的修行就是護持佛法,專門照顧修行的人。所以我們皈依三寶,就有三十六位護法神保佑我們。這個功德了不得啊!所以不管你走到那兒都能遇難呈祥,平安保險。所以皈依三寶很重要。而且级依三寶,是上生兜率陀天必備的修件。所以皈依三寶,然後再修五戒、六度,十善,彌勒法門就修成功了! 所以說這些人,佛說經的時候,就說他們只要能夠聽到彌勒菩薩的名字,聽到以後心生歡喜,哦!彌勒佛這麼好!我們跟他學。對他恭敬禮拜。這一類的八部眾以及四眾弟子,命終之後,如彈指頃得往生,因為這些修行人,他們的修行項目,都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具備了。 另一種人往生就更簡單,但得聞是彌勒名者。命終亦不墮三惡道,三惡道就是地獄、餓鬼、畜牲,「邊地」就是荒野的地方,沒有文化處。「邪見」的人,什麼都不信,人叫他去信佛,他說我什麼也不要信,祇信睡覺,這種人沒善根,作事情很難成功,凡事愛計較的人,愚癡沒有智慧,整天因為計較和比較,弄得患得患失的,只怪他們沒善根。懶惰懈怠和愚癡煩惱多的人,怎麼會有善根呢?所以我們要勸人去聽經、去學佛,早日修學佛法,早日成佛。 「諸惡律儀」持戒的生活就叫善律儀,不持淨戒的生活、無所不犯、無惡不作,那就叫惡律儀。比如說喜歡殺生啦,喜歡偷盜啦,那就叫惡律儀。恒生正見,這種人雖然没有大修行,但他見到彌勒佛以後,有佛法的修養,常以正見來為作人作事的標準,他所得到好處,除了恆生正見,還有眷屬成就,不謗三寶。眷屬能夠團圓,不謗三寶就是信奉三寶,就能有機會遇到佛,也就能夠往生兜率淨土。這是一種中品往生的品類。 十二、下品往生的條件,又怎麼樣呢?經上說: 佛告優波離。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是善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是諸惡業速得清淨。未來世中諸眾生等。聞是善薩大悲名稱。遂立形像,香花衣服,繒、蓋、幢、幡,禮拜繫念。此人命欲終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花。來迎此人。此人須臾即得往生。 佛經上說這種人,他雖然把所有的戒都犯了,造了很多的惡業,可是他是在無知的情況下犯的,只要能夠聽聞到彌勒菩薩的大悲名字,今生能夠見到彌勒菩薩,能夠誠心懺悔的話,來世也能供佛,拜佛,修諸功德,這些無意犯的惡業,速得清淨。佛教是最慈悲的,不怕犯戒,只怕不懺悔,犯了戒,只要誠心求懺悔就行,所以早晚禮佛時,要念「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的懺悔偈,隨偈文作觀,誠心懺悔。不管今天有沒有犯錯,反正每天懺悔,你心地就是清淨。過去多生多世的惡業也會消掉。每早晚拜佛,不要忘記懺悔、發願,還要迴向。現在我們來說迴向,迴向兩個字,簡單的說就好像是學生向老師交作業一樣,通過了你的成績滿分了、及格了,就可以畢業了。念高等學位的人,把論文繳了,就能夠拿到學位對不對?我們修行也是一樣,從皈依開始,皈依等於入學了,然後依法修行,把所有修的福業、慧業,要記住福慧雙修,不是單單光念佛,也要去作好事修功德。凡好事不管大小,有機會就做,每天早晚拜佛就要迴向,這樣功德就不會錯過掉。太虛大師曾說:凡是修彌勒淨土法門的人,只要能具備這些修件,就能夠達到往生兜率淨土的目的。眾生不管犯了多少大罪過,只要肯懺悔,只要能夠遇到彌勒菩薩,能夠恭敬禮拜,發願、迴向,就可以成功,所以彌勒淨土的修行是很方便的。這是下品往生的內容。 假使我們能夠遇到這許多機緣,聽到了彌勒菩薩的名字,隨我們的力量來布施、供養,造立彌勒菩薩聖像、用香花、衣服、繒蓋、幢幡等,這許多供養品來供養。這些功德也能夠變成往生的助緣。彌勒菩薩照樣的放光接引,行者就能往生兜率了。 還有什麼是「奉德普勸往生」呢?經文告訴我們說: 佛告優波離。汝今諦聽。是彌勒菩薩,於未來世,當為眾生。作大歸依處。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 我們這些人,都是皈依彌勒菩薩的,將來也都是能得度的眾生,也都能成為彌勒菩薩的弟子。彌勒菩薩是眾生的皈依處。「無上道」就是成佛之道,只要能夠皈依彌勒菩薩,恭敬供養,將來都可以成就佛道。所以彌勒菩薩的法門最方便、最容易,最適合我們現在工作繁忙的人修的。念佛没能念到一心不亂,沒關係;犯戒只要能誠心懺悔,就能清淨。這種往生的條件。對我們來說,真是太好了,所以我們很有緣、很有善根,我們能夠遇到這樣一個方便法門,大家不要隨便錯過喔!要認真的修起來。三皈、五戒、十善、是修這個法門的基本修件,是上生兜率天的基本條件。這個大好的機會,請大家不要猶豫,要把握機會,把它修成功! 南無彌勒尊佛! (錄音整理明度法師 許佩蘭居士) 〈彌勒菩薩 為中印度人〉 ◎海天 ——為紀念太虛大師上生五十周年而述 經云:「一佛出世,千佛護持。」佛紀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由欲界第四天兜率內院,降生娑婆世界南閻浮提的印度,彌勒、文殊等亦隨之下生人間。當時,波羅奈王,名波羅摩達。王有輔相波婆利,生一男兒,具三十二相,眾好圓滿,身紫金色,姿容特殊。輔相見兒倍生喜悦,即召相師占相之。相師一見,歎言:「奇哉!相好真足,功德殊滿,智辯通達,出踰人表。」輔相益喜。相師復問:「自從生來,有何異事?」輔相答:「言其怪異常,其母素性不夠善良,其懷妊以來,悲矜苦厄,慈潤黎元,等心護養。」相師喜言:「此是兒志!」因為立字,故號曰:「彌勒」。 父母喜愛得其愛兒,歡喜無量,其兒名稱,合境普聞。國王波羅摩達,聞之心懼,對宮中人言:「遙念此兒,名稱遠播,身相顯赫,若有高德,未來必奪我位,乘其未長,當早除之,以免後患。」如是計已,即敕輔相:「聞汝有子,容相有異,你可將來,吾欲得見。」 時宮內人,聞兒暉問,知王欲圖〔不軌〕,甚懷憂念。其兒有舅名波婆梨,在波梨富羅國〔南印度〕,為彼國國師,聰明高博,智達深廣,五百弟子跟隨問學。於是輔相憐愛其子,懼被其害,乃作密計,遣人乘夜密送之與舅。舅見彌勒,睹其容止,倍加教養,敬視在懷,其年漸長,教導學問,一日諮受,勝於終年,學未經歲,皆通經書。時有天人,自天下來,為波婆梨說佛及僧功德,今在王舍城鷲峰山中。當時,波婆梨一百二十歲,感年老邁,即遣十六弟子投見釋迦佛出家。〔賢愚經〕 彌勒童年有一段不幸因緣,為僧不廣讀經書,尚甚鮮人了知。凡讀《華嚴經.法界品》,皆會誤解彌勒為南印度人。要知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即開始說《華嚴經》。所謂:「華嚴最初三七日,眾生隨類各得解。」但也有鈍根之輩,或未能盡解其義,或小處失照。而講此經時,波羅奈王亦尚未故世;說不定還在座下聽此經也!故印光大師編印《靈岩山功課本》中讚彌勒偈云: 過去曾為智光仙 慈心三昧妙難宣道承釋尊傳正法 補處上生兜率天心識窮証法界性 無量功德一時圓接引多眾生內院 龍華三會授記先彌勒之童年,曾寄養於舅父波婆梨家,後因舅父年邁,派遣十六弟子投佛出家。佛與彌勒累劫因緣甚深。往昔因中曾互為師徒,今生又為佛弟子,但各人願力不同。《彌勒所問本願經》云:「佛告阿難:『菩薩有二種莊嚴,二種攝取。所謂攝取眾生,莊嚴眾生:攝取佛國,莊嚴佛國。彌勒於過去世修菩薩行,常樂攝取佛國,莊嚴佛國。我於往昔修菩薩行,常樂攝取眾生,莊嚴眾生。然彼彌勒修菩薩行經四十劫,我時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由我勇猛精進力故,便超九劫,於賢劫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難,彌勒菩薩往昔修行菩薩道時,作是願言:「若有眾生,薄婬怒癡成就十善,我於爾時,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難,於當來世,有諸眾生,薄婬怒癡成就十善,彌勒菩薩當爾之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菩薩本願力故。」 彌勒菩薩為古彌勒佛再來人,如觀音曾為正法明如來,維摩居士曾是金粟如來,為廣度眾生,願力使然。《彌勒上生經》:「優波離而白佛言:『世尊往昔於毗尼中,及諸經藏,說阿逸多次當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說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 佛告優波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應、正遍知,今於此眾,說彌勒菩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此人從今十二年後,命終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 佛告優波離:『彌勒先於波羅奈國〔中印度〕,刼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中誕生。卻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還本生處,結跏趺坐,如入滅定。身紫金色,光明豔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其身舍利,如鑄金像,不動不搖,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蜜,字義炳然。」 優波離尊者為小乘之心器,來揣測大乘之上機,不知彌勒是法身大士,故有此疑問。十二年後,振示永遠超越生死之因緣,命終必上生兜率天宮。 讚佛偈云: 彌勒如來檀金色 白毫相光百寶豔摩尼殿上跏趺坐 晝夜恒說不退法度諸天子上生眾 圓滿覺行盡無餘五十六億七萬歲 降生閻浮化群倫南無兜率內院 補處行圓 大慈悲父 當來下生 彌勒如來 南無彌勒如來 太虛大師於民國三十六年夏,沒於上海玉佛寺,今年為大師上生五十周年紀念,故綴此文告知海內外,彌勒信仰諸同人。 丁丑年佛誕於誰住堂 (此文刊於慧炬雜誌三九六期) 〈太虛法師之人間淨土思想〉 周紹良 太虛法師(一八八九—一九四七)精研至教,著述等身,在他的著述中,提出了「建設人間淨土」的思想,這是深有啟發意義的新的提法,是值得重視的。長期以來,佛教被一般人認為是空門,是出世,忽略了入世的一邊。太虛法師從現實的觀點,提出建設「人間淨土」,正是針對這種認識顯示佛教的「積極精神」。 太虛法師在他的《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講要》中詳述了人間淨土的思想。他說:兜率淨土之殊勝 兜率淨土,殊勝有三:一、十方淨土。有願皆得往生,但何方淨土與此界眾生最為有緣?則未易知。彌勒菩薩一生補處,以當來于此作佛,教化此土眾生,特現兜率淨土與此界眾生結緣,故應發願往生兜率,親近彌勒。二、兜率淨土同在娑婆,同在欲界,「變化淨土」在同處同界,即與此處此界眾生有殊勝緣,最易得度。他方淨土泛攝十方眾生,而此專攝此土欲界眾生。三、彌勒淨土是由人上生,故其上升是由人修習福德成辦,即是使人類德業增勝,社會淨化,成為清淨安樂人世,因此可早感彌勒下生成佛,亦即為創造人間淨土。 這裡明白指出由於三種殊勝,奠定人間淨土的因緣,都是有現實意義的。 關於第一殊勝,《佛祖統紀》卷三十引《西域記》文曰: 波羅奈國彌勒受記成佛處。佛告彌勒:三會說法,其得度者,皆我遺法植福眾生,在家出家,持戒犯戒,皆蒙化導,證果解脫。這說明諸佛應世,綿歷無窮: 關於第二殊勝,唐玄奘法師曾說過: 西方道俗並作彌勒業,為同在欲界,其行易成,大小乘皆許此法。(《法苑珠林》卷十六)這說明在印度及我國,崇信彌勒淨土思想不獨較早,而且是比較普遍的。 從這兩項看來,可見太虛法師的說法,是符合佛教基本教義,和有其理論依據的。 關於第三殊勝,太虛法師提出了由彌勒淨土信仰可以創造人間淨土,使佛教在實踐中與社會淨化相聯系:一由於上生者修習福德,有了成就,因之促成人類德業增勝,社會進化,使此土成為「清淨安樂人世」,即人間淨土。二由此可以及早感動彌勒下生成佛,使此土成為像《經》中所述的彌勒下生時的清淨安樂人生,即人間淨土。為使佛教在實踐中與社會淨化相結合。太虛法師還說到: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強調面對現實「人生的」人格問題,因而以五戒十善淨化人生,雖未上生,亦成人間淨土: 若精持五戒,勤修十善,由此雖不上生兜率陀天,亦可增長人類道德,促進社會進化,以成人間淨土。這是以五戒十善創造人間淨土,以現實世界的淨化代替上生兜率。這更深化了人間淨土的積極意義。 太虛法師主張以五戒十善建立人間淨土,在他《佛法救世主義》一書中,更有詳盡的主張:在書扉頁有太虛法師親題「實行大乘佛法,建設人間淨土」兩語。兩旁更題「淨化主義是佛教正信會會員的方案凡會員必須身體力行。太虛」書內目次:「一曰淨化主義」。內容分三編,上編為《心的淨化》,有《立志》、《修行》、《成德》各六項,包括受三皈依、五戒、十善至《趣大覺》等;中編為《器的淨化》,有《人世》、《天界》、《聖居》各六項;下編為《眾的淨化》,有《人類》、《有情》、《法界》各六項。值得特別提出的,是在《心的淨化》中,首先指出「佛法本是救世」這是書名《佛法救世主義》所由來。也說明人間淨土是以積極入世為宗旨。其次在《器的淨化》中,把科學技術、農、礦、交通、體育、醫藥、娛樂等都納入在《人世》這一節中,具體表現了他主張的「促進社會進化」思想,也體現了「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這一基本教義。 從太虛法師這一所題來看「建設人間淨土」是創立的目標,淨化主義則當是實現人間淨土的方案、方法或途徑。從淨化內容來看,包含至廣,終極於心歸「趣大覺」,器歸「法性淨」,眾歸「無窮眾」,遠遠超越了使人間「成為清淨安樂人世」和「早感彌勒下生成佛」的涵義。終極的淨化是佛教的旨歸,包含著淨土的各個層次;人間淨土是人間的淨化,是以上各個層次的基礎,隨淨化的深入可以通入上層,所以彼此並不矛盾。人間淨土原和他方淨土是相對說的,有即此便是,不待外求的意趣,特別是重在「增長人類道德,促進社會進化」這一重要意義上。 太虛法師建設人間淨土思想,在佛教傳統上是有其淵源的,我們從佛典中大致可以了解的是: 第一、人間淨土消除了世間與出世間的對立,顯示了不須外求他方淨土,只此人間便是。這完全符合佛教根本教義的本意。故《維摩經》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是人間淨土思想的理論基礎,禪宗六祖進一步指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壇經》)表明佛法對世間與出世的處理,是即世而出世,決不是脫離世間而求出世。 第二、人間佛教、人間淨土,是「佛教自我之深」的基礎,高層次的理論與實踐,都是在這一基礎上的深入和發展,永遠不能離開這一基礎。 教有大小二乘,西土每每分弘。此土魏晉以來,或分或兼。後皆廢小,獨弘大乘(明智旭《法海觀瀾》)。然據佛教「自淺之深,略分五等: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五、一乘顯性教」。就人天教內涵而言:「佛為初心人,令持五戒,得免三途(三惡趣),生人道中;修上品十善及施、戒等,生六欲天;修四禪八定,生色界無色界天,故名人天教」。唐宗密《華嚴原人論》由於我國歷史上專弘大乘,小乘雖曾兼弘,不居重要地位。至於人天乘教,僅於少數古德著述中提出,致一般人心目中以為佛教只是出世空門,與世間法及人間没有多大關係。實則佛教教義,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法在世間」,初可通後,人間佛教、人間淨土正是基礎。 第三、民間信仰,一般動機不出祈望「賜福、解厄、消災、保命、延生」等,古代印度也可見到此項資料。如龍樹大士至南印度,彼國之人,多言福業,大士為其說法。「遞相謂曰:『人有福業,世間第一。徒言佛性,誰能覩之』。」(《五燈會元》卷一)由於佛性非人所能見,佛理甚深亦眾所能解,而群眾所希求僅是擺脫現實苦難,及得幸福生活。這反映在佛說法上之具體方式,就是「隨他意語」之方便教,只有在對能解甚深義之最上乘人及初機漸次根熟時,始開示如來知見,其表現體形式則是「隨自意語」之圓頓教。(參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三) 例如將淨土看成跟此土相同之世界,是一既無苦難唯有享樂之世界,將往生視為由此往被之新生命之誕生,此乃佛陀「為實施權」之方便施教。 曲為鈍根凡夫,須示苦樂,令生欣慶,「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喻如正厄飢寒之國,忽聞飽暖之鄉;方沉幽暗之崖,戶見光明之境。豈不身心踴躍,捨故即新!但得往生,終成解脫,方便接引,當如是耳。(《彌陀疏鈔》卷二)《阿彌陀經》教示,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命終即得往生極樂國土,它的真實含義是: 妄想之念能害我法身,傷我慧命,乃毒也。今教念佛,乃以毒攻毒。念佛之念,念念生滅,未與般若相應,亦毒也。以念佛之毒攻妄想之毒,即以念還攻於念,念一佛名換彼百千萬億之雜念。以心緣歷,字字分明,前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不為貪嗔煩惱諸念之所雜亂。事上即得,理上未徹,惟得信力,未見道故,名事一心。即此是定,有定無慧,只是事上淺定,能伏妄而未能破妄。(《彌陀疏鈔演義會本》卷一、三)由此可知,念佛意在教人「一心不亂」,雖是小根,亦可得事定,能伏妄想之念。此是「捨故即新」,如同「往生」,亦即現代所謂「獲得新生」。小根、大根各自以自解依佛說而行,往生有高下不等之成就。 眾生雖不明佛理,佛雖隨他意以苦樂對比,令生欣厭,但總以引導眾生以戒定慧完成此願,若有願無行,終成虛願,故是「為實施權」,終歸於實。《彌勒上生經》云: 若有欲生兜率陀天者,當作是觀:繫念思維,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維十善,行十善道。此乃功德回向,願生彌勒前者,當作是觀。 汝等及未來世持戒修福,皆當往生彌勒菩薩前,為彌勒菩薩之所攝受。 文中言「以此功德回向」「此功德」即「持戒修福」,回向意含「作觀」發願。太虛法師所云精持五戒,勤修十善,可成人間淨土,其思想根源實本於此。 第四、彌勒淨土、彌陀淨土,都不是人類肉眼所能得見,亦非人類所認識,如同地球之客觀世界,然則究竟應該如何理解,使之明白易曉?經論中認為此乃「自證智境界」從佛法之整體,是將其理解為佛法所歸之實果,以戒教禪密為其真因。也即由戒定慧修證而得之證智境界。太虛法師之人間淨土思想 大藏法海甚深無量,統論修證法門,浩瀚有如塵沙。若簡括而觀之,可以五門收盡:首律宗,明修造之始,如游佛海,先資戒航。次諸教,明開解之途。次禪觀,明實踐之行。繼密宗,明證秘藏。終淨土,明自他同歸之地。此五明包含全部大乘八宗,其中「諸教」含有相、空、台、賢四宗。塵沙法門,未有不具戒者,未有不正解者,未有不罵行者,未有不證密者,未有不歸淨土者,故五門收盡。淨土乃秘密藏究竟安穩之處。眾生根性不同,樂欲亦異,或因持戒而淨同居、方便、實報、寂光四土,或因習教、解甚深義而淨四土,或因禪觀,直悟自心而淨四土,或因專修三密,專持咒印而淨四土,或准以一門而淨四土,或以二門,三門,四門而淨四土。非有戒教密,則非淨土真因,非有四種淨土,則戒教禪密無實果。(明智旭《法海觀瀾》) 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自戒定慧修證所得實果,是相應之三土,人天依五戒、十善、四禪、入定,而修。是否可以稱為人天果?依「人天教」之內涵而言,是與小乘等一樣應稱為果,達摩對梁武帝語中已有「人天小果」一詞。 人間淨土包含在同居淨土之內,在佛教教義中是有所依據、有實義者。 第五、依戒定慧修,可以理解為改造內心境界,但如何會出現淨土這樣似乎外部世界之現象?佛教之終極理論指出,一切萬法俱由萬法之實體法性即真如自然顯現。法性並非創物主一類尊神,而是「天然之性,非造作之所得」。唐,湛然《始終心要》無論是色法、心法、四聖六凡、世間、淨土等森羅萬象,無不以法性為其實體而顯現。因此,四聖六凡,淨土穢土,其涵義是:「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語出《金剛經上,而徹乎諸聖地,上亦與之俱,下而徹乎六凡,下亦與之俱。良以四諦、十二因緣、四攝六度、五戒十善,萬行紛然,乃至八萬四千諸塵勞門,唯是一心,真實性中無差別故。見明株宏《阿彌陀經疏鈔 所謂「是法」,乃指法性、真如等同體異名之絕待統一實體,法性之中,聖凡平等,更無二性。法性無高下,故能徹乎高下。聖凡非一陡,而有四聖六凡不同,乃在用心各異。四諦乃聲聞法,十二因緣乃緣覺法,依此而證,即生方便土;四等慈悲喜捨等緣一切、六度施戒忍進定慧是菩薩法,依此分證,即生實報土,圓證生寂光土;五戒十善是人天法,依此而得人天小果即生同居淨土;「萬行紛然」,總收四聖,「八萬四千塵勞」,總指六凡,即生同居穢土。故《維摩經》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淨土為法性之體現,乃隨內心狀態而發生之反映,非生淨土之決定性因素;用心各異,乃淨化自心之程度差別,方為生於何土之決定陡因素。 第六、人間淨土還可以由人間穢土轉化而成,不復存在人間穢土。 彌勒尊佛出世時,即在人間過去諸佛成道之處,時閻浮提其地平正,如琉璃鏡。八萬四千眾寶小城周遍天下,七寶樓閣,八功德水。其土安穩,無有怨賊、劫竊、水火、刀兵、饑饉之難,有明珠柱雨寶環珞,眾寶羅網彌覆城上。風吹寶鈐演說歸依佛法僧,人壽逾八萬歲,日受妙樂,深遊禪定,如三禪天。人常慈心,恭敬和順,皆由彌勒慈心教導,持不殺戒故。有香美稻,一種七獲,百味具足,入口消化。人民既老,自然行至樹下,念佛待盡,生大梵天及諸佛前。 以上見《佛祖統紀,為淨土教義更易為人所了解其內涵。統而言之,有如下幾種涵義: 1.娑婆此云堪忍,以此中眾生,堪能忍受三毒煩,輪迴生死,不厭離故。世之含意是指遷流不已。人壽增至八萬歲,已成頂峰,於是年遞減,至二萬歲時,即入「五濁惡世」。五濁之世即居穢土,無五濁之世即居淨土。詳《彌陀疏鈔演義會本》卷四釋迦佛出世時,人壽百年,為五濁惡世,彌勒佛出世時,人壽八萬歲,所居之土勝妙嚴淨,即是人間淨土。 2.《阿彌陀經》言:「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是大阿羅漢」,即是通上三淨土。彌勒佛三會說法,得阿羅漢者為數眾多,實亦兼含。 3.更重表意義,是無五濁之善世,並非與五濁惡世並存,人間淨土可由人間穢土轉化,即非淨、穂始終對立,而是所居之土可以轉穢為淨,眾生修行可望達到如佛無異。 4.彌勒下生,於「邪見不起 時分清淨」無五濁之善世,故得國土勝妙嚴淨,這正是太虛法師「早感彌勒下生」和嚴持善戒人間淨土」之思想淵源。 印順法師是太虛法師入室弟子。印公提倡的人間佛教思想,是對太虛法師人間淨土思想的繼承、深化和發展,對佛教未來的發展,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在紀念印順法師八十六歲壽辰之際,特拈出此題以為之祝。海朝音月刊轉載今印公老人已九十三歲嵩。 亦藉此文祝:印老人如千歲寶掌禪師一樣高壽,廣度眾有情,隨緣住世,不捨有學之僧士。 〈上生兜率淨土的勝義和行法〉 慧嶽 前言 凡是佛教徒,悉皆知道有「佛國淨土」一語。蓋淨土田心想,在佛滅後五六百年頃公元二、三世紀頃的印度,是主張十方諸佛國,皆是淨土的,並非決定獨指何佛土為最善只是隨人的根機好樂修證而已 在中國,關於淨土思想,極樂淨土與兜率淨土,是同於後漢公元三世紀頃時代傳來,在當時民間的信仰亦同時發展,至於隋唐以來,因有遠公、善導等諸大師,竭力提倡弘揚極樂淨土的緣故,極樂淨土乃比兜率淨土盛行於世。 根據教理:極樂淨土的念佛法門,是注重念力堅固,念到一心不亂,就可以得到彌陀如來的不思議佛力而得接引。此法門誠是專依靠彌陀如來的不思議神力,似屬情感濃厚的法門。兜率淨土法門是依「法相唯識」而建立,誠屬理智的法門。現時是科學昌明,注重理智的時代,故佛教欲適應現時人心的需要,弘揚理智的法門,比較情感的法門更為重要,所以彌勒兜率淨土法門,大有提倡之必要。 一、彌勒菩薩本誓深重 大日經疏云:「慈氏菩薩,從久遠劫來,修慈四無量心,故以慈稱。」又云:「一切如來,必住四無量心,廣度眾生,此四無量心,從如來種性中生,能令一切世間不斷佈種,故稱慈氏。」我們必須知道,諸餘佛土,悉建在娑婆之外,唯彌勒如來,本誓願力不可思議,特為加被下凡,建立彌勒淨土於堪忍國土娑婆之中,實為超越諸聖,承繼釋迦世尊的付囑,誠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唯一的救世主我們亦當遵應本師釋迦世尊的遺囑,速求往生兜率淨土,皈依慈氏如來,才不違本師一片的老婆心 二、兜率陀天宮的殊勝 十方三世的補處菩薩,將要成佛時,為預備薰修莊嚴勝業,必先生到兜率內院。 內院的莊嚴,微妙特甚。彌勒上生經云:「兜率陀天,有五百億天子。每一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羅蜜,為供養一生補處菩薩,悉以福力,造作宮殿,各各自檀摩尼寶冠,化作五百萬億寶宮。一一寶宮有七重垣,皆是七寶所成,每寶皆放五百億光明。其光化出,有五百億蓮花,其化轉作五百億七寶行樹。其樹葉有五百億寶色。其色有五百億閻浮檀金花。其寶光中出五百億諸天寶女。一一寶女,住立樹下,執百億寶,無數瓔珞,出妙音樂,從樂音中,演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 其寶樹上,生果如玻璃色。其色具諸光明,左旋右轉,流出眾音。其音演說:大慈大悲等,甚深妙法。 又一一垣牆,高六十二由旬,厚十四由旬,有五百億龍王,常繞此垣。每一龍王,雨五百億七寶行樹,莊嚴垣上,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接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外院的勝妙既如是內院呢?不必說,當然更為殊勝。 內院是彌勒補處菩薩之所住處,不受三災,但受諸樂,所謂:「濁世中的淨土」。彌勒上生經云:「有四十九重微妙寶宮,一一攔循,萬億梵摩尼寶所共合成。諸攔榍間,自然化生無量億七寶蓮花,一一花上有無量億光。其光明中,具諸樂器,不鼓自鳴。此聲出時,諸女自然執眾樂器,競起歌舞。所誅歌音,演說十善、四弘誓願。諸天聞者,皆發無上道心。」由斯可知,內院勝過外院多矣 須知內院的殊勝,皆是補處菩薩,內證聖智所得,菩提勝緣听莊嚴的。在內院中央的摩尼寶殿師子妙寶座上,有微妙寶帳,以五百億眾寶妙花嚴飾的美麗無比;更有他方世界的百千梵王,成隊而來,手槔梵天餘,恭懸於寶帳之上;又以寶網覆蓋頂上,禮拜圍繞。 大聖彌勒慈尊,則結趺坐在寶帳之內,為夭眾宣說妙法。大聖慈尊,身量高有十六由旬,從頂上的肉髻中常顯出微妙紺琉璃色光,尚以毘楞伽寶(具云釋迦毘楞伽摩尼寶Sa-Kriabhilanghamairatna,譯為「能種種現如意珠」,其價值勝過充滿四天下的華貴寶珠),為作天冠,所謂威嚴,慈悲備至。更由佛的三十二相中,一一帶有五百萬億種的寶色;再從形妙八十隨好中,各各顯出八萬四千旳光明寶雲,使所見者讚歎欣慕不已。 寶殿內所集的,悉是化佛菩薩,緣覺聲聞,及諸天眾,圍繞護持,在寶殿外周圍,金光明耀奪目,且自有梵音,遠播天空,晝夜常鳴,其勝妙難以比擬,故佛說:「若我住世一小劫中,廣說一生補處菩薩所處宮殿莊嚴,不能窮盡。」 三、求生兜率天的修法 大凡佛教修持一切法門中,不出「信願行」,欲求生兜率淨土,亦不例外,故信願行三者,亦為求生兜率淨土的三資糧。 一、信:信是斷疑生解之謂。須知佛法如大海,由信而深入。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我們若不具信心,則如是殊勝的兜率陀天,終不能得到。 蓋兜率淨土是彌勒菩薩,受釋逐世尊慇付囑,為欲度釋尊佛法中未得勝緣,而修得解脫者所建立的。大寶積經摩訶迦葉會云:「爾時世尊,即伸右手,以摩彌勒菩薩摩訶薩頂,作如是言:『彌勒我付囑汝,當來末世,後五百歲,正法滅時,汝當守護佛法僧寶,莫使斷絕,更令一切眾生,悉得解脫』。爾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光明遍滿。」由斯我們當信如來金口宣說,應如是修持,將來決定上生兜率淨土,是絕無疑慮的。 二、願:願是發願。法苑珠林云:「凡夫力弱,習惡固多,其心怯弱,初學佛法,恐畏退散,故當常發大願,扶持是行;乃至終身,無有障惱,遠種善根,願共含識,自在往生,彌勒內院。得至佛前,隨念修學,證不退轉。」由此可知求生兜率淨土,必須常發大願:「願為當來救度一切眾生,盡此報身後,而得生內院,親見彌勒慈尊,聽聞妙法,得證不退轉果。」 玄奘大師云:「西方道俗,善作彌勒業,為同在欲界,其行易成故。」於是大師,一生常修彌勒行,在般涅槃時,發願上生內院見彌勒佛。同時對大眾說偈云:「南無彌勒如來,應正等覺,願共含識,速奉慈顏南無彌勒如來,所居內院,願捨命已,必生其中」 三、行:行是實行,所謂實際修持兜率淨土法門。兜率淨土法門,攝機最廣,行持最易,古德云:「一念齋戒,能為上品之修因,一稱慈氏聖號,便成彌勒眷屬。」 上生經云:「若有比丘,及一切眾,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應持五戒八齋,及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利養,慘十善法,一心思惟率陀天上,上妙快樂,作是觀者,名為正觀。」又云:「上品十善,謂一念頃;中品十善,謂一食頃;下品十善,謂旦至午,於此時中,心念十善,亦得往生兜率天上。」 傳說:昔時有一野狐,心念十善,即時生到兜率陀天。畜生如是,何況人為萬物之靈?尤其是從宿世來,多種善因,現世又能得聞佛法,如是修持,決定上生兜率是無疑慮的。總之,欲求至速成就彌勒業者,當修六事行法: 1.精勤修習福、敬、恩、悲田中,所作事等。 2.威儀不缺,堅守諸戒,常稱聖號等。 3.獻地掃塔,莊嚴道場,整修佛像等。 4.香花供養,四事雜物,隨意給濟等。 5.勤修有漏凡夫行三昧,聞思定等。 6.廣讀大乘經典,演說修習十善行等。 具備以上所述六事,則上品上生的行者,其中修一二種,亦可得上生兜率淨土,亦得親見彌勒如來,聞法證果。 四、臨命終時能得接引 凡是信仰兜率淨土,而能修持六事行法者,其人臨命終時,必能獲得彌勒慈尊的大悲不思議力,由頂門放出眉間光;遣令無數的天子,雨曼陀羅花,來至眼前,奏鳴天樂,散播異香,歌樂導引,迎上雲路,須臾之間,即到兜率陀天,安詳的坐在寶蓮臺上,身心得到泰然自在。諸天子散花奏樂已,盡對初生者賀喜云:「善哉善信士,你於閻浮提,能廣修福業,精勤六事行,得上生此處,此處名『兜率陀天』,天主『大聖彌勒尊』,你當至速版依,聽聞妙法,速證不退還果。」 人生最怕是沒有歸宿,我們能修持最簡便的六事修行法,就能蒙佛接引,得到安然。豈不是便宜中的便宜? 五、古今大德們的往生 兜率淨土法門,因簡易,得報殊勝,故博得古今大德們的欣慕,悉以往生兜率淨土,親近彌勒如來為第一義。如玄奘大師云:「西方道俗,大小乘師,悉皆稱許,修彌勒法。」於是印度的古德們,如無著、天親等菩薩;在我們則有晉代道安、唐代玄奘、窺基大師等,到現代如太虛、慈航虛雲大師等,很多的大德們,皆是發願往生兜率內院的。根據虛雲老和尚,所說:他在民國四十年三月十二日早,親自從兜率內院回來,他說:「……兜率內院,莊嚴瑰麗,非世間有;我見彌勒菩薩在座上,宣說『唯心識定』;在聽講的人眾中,有十多人是我認識的,如江西海會寺志善和尚,天台融鏡法師、岐山恒誤公、百嚴宮寶悟和尚、寶華山聖心和尚、讀體律師、金山觀心和尚等,我聽後,合掌致敬……。」見虛雲和尚年譜一四四頁 由此可知,兜率淨土,是欲界的無盡寶藏,唯一的樂土,我們不速求生內院,待至何時? 六、結論 兜率淨土法門,另有密宗所傳的彌勒法,現在避繁不再贊述。 當知,時際末法的今日,魔強法弱。善知識難遇,法門難修;唯有修彌勒業,求生兜率內院,親近彌勒如來,為最容易修證的法門。一生就到內院,無有品位的差殊,更無遲速的階漸。此誠是末法中,諸修行者的方便中最方便的法門!經云「我涅槃後五百歲,法欲滅時,無量眾生,渴抑如來,發無上菩提心,願生兜率陀天,奉侍彌勒如來,證不退轉。將來同下閻浮提內,龍華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是釋迦世尊,為末法的我們而宣說,故祈有志之士,宜應速發菩提心,勇猛進修彌勒法,現生即得往生兜率內院,將來又得親赴龍華初會,聽聞法要,蒙佛授記。這豈不是勝事中的最勝事嗎? 復次現代高僧太虛大師,亦極提倡彌勒兜率淨土法門,於是將奉化雪竇寺晚課的回向偈:「四生登於寶地 十地」,改修彌勒業唱云:「四生昇於兜率,三有托化內院,……兜率內院慈氏尊,大智大悲濟含識……南無兜率內院一生補處,當來下生彌勒尊雜 上兜率宮,同赴龍華會,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河薩,摩般若波羅蜜」。 由以上所引,玄奘、太虛等大師,所崇奉的純誠,信念的專一,願生的至切,誠為我們後學當須效法的。 ◎附錄讚禮彌勒慈尊發願文 玄奘大師依經譯出「讚禮彌勒慈尊四禮文」,如左: 至心歸辛禮,當來彌勒佛。 諸佛同證無為體,真如理實本無緣,為誘諸天現兜率,其 猶幻土出眾形。 元無人馬迷將有,達者知幻未曾然,佛身本淨皆如是,愚 夫不了謂同凡 知佛無來見真佛,於茲必得永長歡,故我頂禮彌勒佛,唯 願慈尊变有情, 願共諸眾生,上生兜率天,奉見彌勒佛。至心版命禮,當 來彌勒佛。 佛有茌思自在力,能以多剎內塵中,況今現處兜率殿,師 子床上結跏坐。 身如檀金更無比,相好寶色曜光琿,神通菩薩皆無量,助 佛揚化救含靈。 眾生但能至心禮,無始罪業定不生。故我頂禮彌勒佛,唯 願慈尊变有清。 願共諸眾生,上生兜率天,奉見彌勒佛。至心歸命禮,當 來彌勒佛, 慈尊寶冠多化佛,其量超過數百千,此土他方菩薩會,廣 現神變寶窗中。 佛身白毫光八萬,常說不退法輪因,眾生但能修福業,屈 伸臂頃值慈尊, 河沙諸佛由斯現,況我本師釋文。故我頂禮彌勒佛,唯 願慈尊度有。 願共諸眾生,上生兜率天,奉見彌勒佛。至心皈命禮,當 來彌勒佛, 諸佛常居清淨剎,受用報體量無窮,凡夫肉眼未曾識,為 現千尺一金軀。 眾生視之無厭足,令知業果現閻浮。但能聽經勤誦法,逍 上生兜率淨土的勝義和行法 遙定往兜率宮。 三塗於茲必永絕,將來同證一法身。故我頂禮彌勒佛,唯 願慈尊度有情。 願共諸眾生,上生兜率天,奉見彌勒佛。 回向 願生兜率淨土中 蓮開即見慈尊容 聞法修行成妙道 龍華三會願相逢 〈彌勒淨土法門修行禮佛、發願、回向法〉 早晚功課或誦經禮懺後,至誠一心,禮佛、發願、回向、三版依。 一、至心頂禮南無本師毘盧遮那佛 二、至心頂禮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三、至心頂禮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 四、至心頂禮南無大乘彌勒三經 五、至心頂禮南無兜率會上諸佛菩薩 六、至心頂禮南無龍華會上諸佛菩薩 七、弟子以此禮佛懺悔誦經功德迴向彌勒淨土,惟願今此一生當中,身心健康,福慧雙修,上弘弗道,下化眾生,更願此生臨命終時,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一心念佛,求生彌勒慈尊兜率淨土,將來更願慈氏如來放光接引,隨佛下生,參與龍華三會,親聞法要,得受菩提之記 回向偈 願生兜率淨土中蓮開即見慈尊容聞法修行成妙道龍華三會願相逢 三歸依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心 自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级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