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壹、緣起 台中縣沙鹿鎮竹林禪寺,住持達教法師發菩提心,弘揚正法,於民國七十九年七月初開始,每年均禮請華嚴專宗學院院長 成一長老,蒞臨貴寺宣講《華嚴經.十地品》。此一經會,將繼續下去,直到〈十地品〉講完,才宣告圓滿結束。 一、宣講〈十地品〉之緣由 今天來此與大家結法緣的因緣,是由於本寺住持達教法師的發心,要成一來這裡與大家一起研究《華嚴經》。因為《華嚴經》有八十卷,是一部大經典,要從什麼地方開始講起呢?這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經過周詳的考慮之後,若從頭開始講起,一定會覺得不容易把握住經典的要義。因為《華嚴經》的第一分是「舉果勸樂生信分」,是講佛果的境界,佛果的依報、正報的莊嚴,以及佛出世的本願,境界是相當地高,所以不容易把握住它的要點。 《華嚴經》第一部分「舉果勸樂生信分」是屬於信分,第二部分「修因契果生解分」就屬於解分,這是佛告訴我們修學佛法的層次。在「修因契果生解分」這一部分,還要再分成兩大段落,前一段落是說菩薩修因發願的部分,後一段落是說菩薩行道證果的部分。修因發願的部分,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由於經文很長,其中〈十迴向品〉的內容境界,讓我們聽起來覺得佛法真難行,所以考慮暫時先不講。而行道證果這一部分,重心以六度開為十度,作為行道的骨幹,在證果這一方面,修行到了初地以後,就能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就是有修有證。這一部分研究起來,不至於有一種空談的感覺,所以選擇〈十地品〉來跟各位研究,這是第一個原因。 還有一點是時勢的要求,我們修學佛法,重在能夠利益眾生,這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我們要如何修學佛法,研究佛法,才能夠使社會大眾得到佛法的利益,這是目前學習佛法的趨向,同時也是政府當局以及社會大眾所需要的甘露法雨。因為大家都知道,目前自由的台灣寶島,由於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使得人倫道德方面,趕不上物質文明的進步,所以社會發生令人憂心的現象,例如治安的惡化,風氣的敗壞,使得有心人士,感覺有需要加以輔正,來加以改善的必要。 在總統就職之後,第一件大事,就是加開治安會報。內政部長配合總統關心社會治安的要求,在四月二十七日開始,不辭辛勞,訪問佛教、天主教等各大宗教的領袖,希望我們宗教界的人士,能夠協助政府改善社會風氣。讓大家能夠生活在自由民主,豐衣足食,安和樂利的社會裡。本人也是受內政部長拜訪囑託者之一。也許一般人認為,這是一種榮譽,但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責任。政府交付給我這份大責任,我應該努力去完成這個任務。於是,我考慮到或講經,或講開示,都隨時把握機會,將消息傳播給大家,讓我們全體的佛教徒,都來面對這個事實,了解目前社會的情況,負起佛教徒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重責大任。基於這個要求,所以我們決定講《華嚴經.十地品》這是第二個原因。 〈十地品〉的內容,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菩薩道,修學菩薩道的主要功課,就是十波羅蜜,(通常是六波羅蜜,或是六度)就是等於有十條大船,把我們從凡夫的此岸,運送到聖人的彼岸,學佛的人只要修好這十種的大法,就可以達到轉凡成聖,離苦得樂的目的。可是現在的人們大抵不肯向這方面追求,而一味地貪求世間的欲樂;因此,深深地感覺到社會大眾,都迷失在其中。換句話說,大家除了賺錢之外,還是賺錢。有辦法賺錢的人,愈賺愈多;沒有辦法賺錢的人,就挺而走險,有用搶的,有用偷的,有用騙的,用盡各種手段,以種種不法的行為,取得非分的利益,所以社會紛亂不斷。 若大家都修學十度法門,首先,學習如何布施?學習如何不妄求?並且將我們多餘的財物,拿出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菩薩道的展現。平常大家都沒有注意這個問題,都不知道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佛教徒有義務也有責任傳揚佛法,使大家從心理上徹底的改變,令貪心變成布施心,令瞋恨心變成慈悲心,令愚痴的心變成智慧的心,那麼我們的社會將呈現祥和的境界。 〈十地品〉在《華嚴經》當中是非常重要的課程,從凡夫轉為聖人的過程,經過修學聖人的課程,方能達到成佛的境界,所以〈十地品〉的經文,在《華嚴經》未傳到中國之前,就有很多別譯的單行本。譬如《十地經》、《菩薩斷集經》、《兜沙經》、《菩薩業經》等,很多這類的單行本。自從《華嚴經》翻譯之後,就很少有人再去讀它,因為那些經文不完整,而且翻譯的文字不優美。雖然這些經文還保存在《大藏經》裡頭,但研究的人不多。 《十地經》不但受中國人重視,而且在印度亦受學者所重視。誠如有名望的學者,如天親菩薩曾造《十地經論》,龍樹菩薩造有《十住毘婆娑論》來解釋〈十地品〉。所以關於〈十地品〉的經論,傳譯到中國之後,一度為中國學者所重視研究,並且成為地論宗一門宗派。地論宗曾經是研究華嚴的中心之一,在東晉時代《華嚴經》首次翻譯,經過杜順和尚研究開發成立華嚴宗,由此因緣杜順和尚成為華嚴宗之初祖。從此地論宗便歸攝到華嚴宗,漸漸地研究地論宗之人就少了,並不是說地論宗沒有研究價值,而是地論宗只是《華嚴經》的一部分而已。這段歷史證明〈十地經〉(〈十地品〉)是古今中外學者喜歡研讀的一品經,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此次選擇〈十地品〉與大家共同研究。 二、《華嚴經》簡介 介紹此次講〈十地品〉的因緣和動機之後,再為整部《華嚴經》作概括的說明。首先要瞭解《華嚴經》是一部何種性質的經典?何時傳入中國?在中國流傳的情形又是如何? 根據華嚴學者的研究,《華嚴經》是教主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第二個七天說出來的一部經。這部經主要的內容,是佛陀將成道所覺悟的宇宙真理以及修行的過程,成道的方法介紹給我們。因為境界太高,理論太玄,範圍又廣,不是一般人所能夠瞭解的,所以《華嚴經》在佛陀滅度之後,經阿難尊者以及文殊菩薩等大菩薩,在南天鐵塔結集起來,就把它深藏在龍宮。在佛涅槃後七百年,有一位龍樹菩薩出世,龍樹菩薩是一位智慧非常高,而且絕頂聰明的人。在讀完世間所有的典籍之後,感動了大龍菩薩,給他介紹龍宮裡面的大乘經典。據說龍樹菩薩在龍宮住了三個月,讀誦很多大乘經典,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華嚴經》。 龍樹菩薩在龍宮讀到的《華嚴經》有三種版本,第一種是上本《華嚴經》,上本《華嚴經》的內容,說起來幾乎無法令人相信,因為它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的偈,有一四天下微塵數的品。我們聽《華嚴經》首先要有心理準備,《華嚴經》所說的數字,超過世間一般常識的數字。三千大千世界是我們常聽的名詞,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很多的世界,將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微塵;微塵就是很小的沙粒,甚至於比沙粒還小,像空中飛舞的灰塵那就是微塵。要多少微塵才能堆成一個世界呢?世界的微塵並不是我們的心量所能掌握,何況是十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塵,只會令我們更加糊塗。 據經典記載,偈就是以四句經文為一偈,等於我們中國人作詩一樣,四句有平仄的文章,合起來稱為一首詩。印度人記錄經文,以四句為一偈便於讀誦。一四天下是佛的地理觀,一個世界的組成單位,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有四大洲。我們現在曉得世界有五大洲,佛經說有四大洲;須彌山東邊是東勝神洲,南邊是南瞻部洲,或南閻浮提,西邊是西牛賀洲,北邊是北俱盧洲。上本《華嚴經》的品數,有一個四天下微塵數那麼多,根本不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人所能讀誦的。 三千大千世界又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呢?就是一尊佛所教化的區域,前面說的一個須彌山,一對日月,四大部洲,合起來就是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就是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就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是大千世界,這樣的累進,合起來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總言之,這個範圍很寬廣,就是一尊佛教化的範圍。 中本《華嚴經》有多少內容呢?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這個數字比較接近我們的知識,雖然比較接近我們的知識,但是一部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的經,並不是我們娑婆世界的凡夫所能讀誦的。 下本《華嚴經》有多少內容呢?有十萬偈四十八品,更接近我們的心量,所以龍樹菩薩就把下本《華嚴經》記誦下來,帶到人間流通。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下本《華嚴經》,只有三十九品,就覺得經文很多了。 三、《華嚴經》之傳譯 《華嚴經》有三種譯本,有《六十華嚴》、《八十華嚴》以及《四十華嚴》三種。現在我們用的版本是《八十華嚴》有三十九品,它就是下本《華嚴經》的翻譯。從十萬偈的《華嚴經》翻譯出來,在梵文有四萬五千偈,所以三十九品還未翻譯完全。此處有一個必須知道的常識,就是印度人寫文章,喜歡用演繹的方法,譬如說十方世界,它一定都要把十方世界全說出來;我們中國人喜歡用簡略的方法,超越的方法,我們說東方世界如何如何,西方、南方乃至上下方世界如何如何,我們常常用這種方式表達,不會十方一一列舉;而印度人都是一字不漏地把它描寫出來,這就是梵文經典不同的地方。 中國古代高僧是採取中國文學的技巧來翻譯,使用簡略、超越的方法,將梵文經典言簡意賅地翻譯出來,具足信達雅,並且詞句優美。雖然是四萬五千偈的梵文,翻譯成八十卷的經典,但是這八十卷的經文,已經將《華嚴經》所涵藏的意義,流暢地翻譯出來。這是龍樹菩薩將《華嚴經》從龍宮傳誦出來的經過。 《六十華嚴》是在東晉義熙年間首先翻譯出來,由印度的佛馱跋陀羅尊者,在江蘇揚州謝司空寺翻譯的,有六十卷經文,又稱為《晉經》。在翻譯的當時,出現不可思議的感應。據說當時佛馱跋陀羅尊者,以及中國有名的法師和政府官員們,從開始翻譯經文那一天起,譯場中就出現二位天人來獻供,又如何曉得的呢?就是每天清晨,從謝司空寺門前的水池裡,湧現二位年輕俊美的少年,到譯場裡侍奉譯經的法師,到了晚上休息的時候,又回到池塘裡。有人問他們到底是何人?他們回答說:我們是四天王天的天主派來的使者,要侍候譯經的法師。這是譯經感得天人來獻供侍候的傳說,弘揚大乘經典的感應很多,亦有很多的不可思議。 《八十華嚴》是唐朝武則天的年代翻譯,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有名的女皇帝,同時還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當時,華嚴宗三祖法藏國師,講經時發現《六十華嚴》的經意不完整。武則天是一位有心弘揚佛法的皇帝,就派人四處打聽,聽說西域于闐國有完整的梵文《華嚴經》,武后就派遣使臣到于闐國求經,于闐的國王是一位非常有學問的佛教徒,收藏了很多大乘經典。聽說大唐皇帝派人前來求經,認為是無上的光榮,就很高興的答應這件事;同時,還介紹當時對《華嚴經》非常有研究的實叉難陀尊者,隨同使臣到中國幫忙翻譯,經過四年多的時間完成。在翻譯期間有很多不可思議的感應,據說那一年很久沒有下雨,天旱物燥五穀欠收,大家很難受,在《華嚴經》開場翻譯的那一天,突然天降甘露,下了一場及時雨,大家都非常歡喜,一致認為這是譯經的感應。 《八十華嚴》翻譯完成之後,武則天皇帝就請法藏國師,登師子座宣講;當法藏國師上座講經之時,感得大地震動的祥瑞。佛經當中認為地震不是災害是好現象,尤其佛經上多有記載,佛陀講經往往都會感得大地震動的情況。雖然有大地震動的情況發生,但是不會為人類帶來任何的傷害,所以大家認為那是一種祥瑞。這是翻譯時幾種不可思議的感應。 《四十華嚴》也是在唐朝翻譯的,德宗皇帝好像要過五十大壽的那一年,印度南方有一個名為烏荼國的國家,烏荼國的國王,也是一位研究華嚴的佛教徒;有收藏《華嚴經.入法界品》,平時修學、讀誦此經,聽說唐朝德宗皇帝要過五十大壽,就想送禮到大唐進貢,藉此與唐朝友好。將親筆書寫的梵本《華嚴經》作為貢品,德宗皇帝得到這部經典很高興,得到法寶是令人歡喜的事;德宗皇帝請般若三藏法師主持翻譯,經過兩年的時間翻譯完成。《四十華嚴》就是〈入法界品〉的廣譯,只有四十卷,以上是中國翻譯《華嚴經》的三種版本。 四、《華嚴經》之內容及組織 若要研究《華嚴經》首先要瞭解這部經的來歷,在弘揚當中的歷史。我們已經把這一部經,從佛陀宣說以後,經過龍樹菩薩到龍宮將經典傳誦出來,乃至在中國傳譯的過程都說明了。以下介紹內容、組織,經文有八十卷之多,若不介紹組織,就不曉得它的頭緒,現在為大家作介紹。 (一)組織要點 《華嚴經》的內容、組織相當嚴密而有條理,當初佛陀講經的時候,一共在七個地方做九次的聚會。現在依照七個地方的順序,九次聚會的歷史加以說明。現在把分給各位的這一張表拿出來看,照這表來看,第一項是分次,第二項是周次,第三項是品數或卷數,第四項就是會次,就是說有九次聚會,第五項是會場,就是講經的七個地方,第六項是放光的分別,在幾個地方放光,第七項是會主,在這九次聚會當中,每次都有一位特定的會主,第八項是入定的分別,佛陀講經都要入定,入定有不同的名稱,第九項是說法的差別,每次聚會佛說法的中心。現在照這個層次來為各位作說明。 依照華嚴宗四祖清涼國師的《華嚴疏鈔》解釋,分為四大分:「1.舉果勸樂生信分,2.修因契果生解分,3.託法進修成行分,4.依人證入成德分。」四分就是說法不同的範圍,一般說修行分成四個階段,以這四個階段進入修學法門。首先對佛法生起信心,佛法確實是宗教當中最圓滿,最有科學根據的,不是說神話故事。既然對佛法產生信心,就要進一步瞭解道理,然後依佛所說的道理去修行才能成功,就是瞭解這部經的意義稱為「修因契果生解分」。再依照瞭解來實行,所以稱為「託法進修成行分」。又「依人證入成德分」,有了依法修行功夫,就能夠得到實證的道果,所以我們修行學佛,不只是來拜拜而已,一定要得到結果。 雖然說人人都可以成佛,但如何才能成佛呢?就是要依照佛說的話修行,瞭解佛法的義理,如法的實踐修行,自然會得到實證,成就我們的道果,所以稱為信、解、行、證。這是我們學佛的層次,與修學的軌道。佛教講因果,所謂修因證果,這是鐵定的準則,一定的真理,沒有修因,如何能證果呢?從凡夫修行到成就佛果,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的時間,同時要修滿普賢萬行,才能完成萬德的佛果。 修學佛法要依照信、解、行、證,如法修行,一步一腳印,這是《華嚴經》四大分的要點。 (二)內容綱要 《華嚴經》所詮釋的內容,分為五個環節,稱為五周。第一個環節是「所信因果周」,所說的內容就是起信的問題;第二個環節是「差別因果周」,就是說明差別因果的道理,所謂差別就是層次的問題,因為佛教講差別、平等二法,差別是演繹的,平等是圓融的。在平等一方面,有平等因、平等果;在差別的一方面,有差別因、差別果;就是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這六位修學成佛。平等因、平等果,那就是圓融法,就是稱法界性而修因,稱法界性而證果;修一個因,就是一切的因,這是理性的修法;證一個果等於證一切的果。有圓融的法門,也有行布的法門,行布就是差別法門,圓融就是平等法門。 第三個環節是講平等因果的道理,稱為「平等因果周」。第四個環節是講成行的因果,專門講實際修行的道理,如何依法修行,稱為「成行因果周」。第五個環節就是講證入的部分,我們依法修行,一定會得到結果,修大因得大果,修小因得小果,所以佛教是最實際地,有修就有證,有因就有果,稱為「證入因果周」。 《華嚴經》除了四大分,依信、解、行、證分別層次之外,再以五個環節,說明內容之不同。第三個項目就是說明品數、卷數,從品數、卷數當中可以知道《華嚴經》所說的因果關係,修行不同法門,證入不同果位。 在四分因果周當中,1.舉果勸樂生信分,這一分是所信因果周,這裡有六品經,有「世主妙嚴品、如來現相品、普賢三昧品、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毘盧遮那品」共十一卷經文。在六品經當中,說明佛陀的依、正二報莊嚴;所謂依報就是國土,我們生存的環境是依報,正報就是我們的身體。在佛經當中將我們的身體稱為正報,我們生存的環境稱為依報。我們要修普賢萬行,由普賢萬行為因,感得萬德莊嚴之佛果,所以「舉果勸樂生信分」清楚地將佛果莊嚴,明白地列舉出來。 人人都可以成佛,成佛有什麼好處呢?有萬德莊嚴,可以脫離六道眾生的一切苦難,成就無上莊嚴佛果。佛是已經成就佛果,所以告訴我們佛法之崇高、究竟、清淨,能夠圓滿佛果菩提。人人都可以成佛,都能證得佛果,要我們不要再迷戀這個世界。在苦海當中應該趕快尋求出離,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肯發心修學佛法,就可以與佛一樣,證得莊嚴的佛果,永遠脫離生死。佛陀將這個事實為我們作示範,讓我們對佛法生起信心。 世界充滿苦難,這是不爭的事實,人類為何要有信仰呢?就是為了追求解除苦難的方法,世間自有人類以來,就與災難結了不解之緣,所以到處都有災難,我們想要脫離苦難,就有宗教信仰的產生。在佛未出世以前,大家都是信天、信神、信上帝;因為弄不清楚,這個世界到底是何人在掌握?這些不測的變化,無情的苦難,是誰加之於我們的,好像在冥冥中有主宰。這個主宰就變成信仰的對象,不管東方人也好,西方人也罷,自從開天闢地以來都信神、信天、信上帝;所謂神、天、上帝,是否能為我們解除這些問題呢? 其實,神是人類想像出來的,有一種神是所謂的民族英雄,為了紀念他的功德,故封為神,就是對人類有一點貢獻,又如何能為我們解決問題呢?釋迦牟尼佛為了這個問題,放棄尊貴的王子身分出家修行,為我們人類找出一條光明大道,將人類從神權信仰當中解放出來,為我們找出一條可靠可行,並且能夠行之有效,真正能解除苦難的方法。 釋迦牟尼佛在未成佛之前,捨棄王子的身分,先以五年的時間拜師求道,印度當時有九十七種教派;其間,嘗試各種教派的修行,但是沒有結果,後來進入深山修禪定,經過六年的禪定深思,終於開悟;證悟到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緣起,不是神、不是天,亦不是上帝的安排,萬法皆是因緣和合而成。所謂因緣和合,若用現在的語言來說,因緣就是條件,無論什麼事的成功,就空間而言,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時間而言,是因果關係,有因就有果,播下種子就會得到收成,種子與收成就是因果的關係。這因果關係是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佛陀證悟真理成佛了;其實,並不是今生修行成佛的,據佛經上記載,是經過多生累劫修行成就的;所以將修行成佛的經過告訴我們,讓我們依法修行,讓我們也能夠修因契果。由以上的理路看來,佛法是有條理、有根據的宗教。 佛說人生是大苦聚,基本的苦難就是生、老、病、死。不管是富有、貧窮,或是尊貴、低賤,都要遭受人生的根本痛苦;還有一種就是天災人禍,人際間不協調所產生的苦難等等,若說起來是太多了。比方說我們去年打佛七的時候,曾經給各位介紹〈發菩提心文〉,省庵大師告訴我們說人生之苦難,從無始以來所受的生死苦,假如把身體的骨頭堆積起來,比須彌山還要高。須彌山是佛經上最高的山,有四萬二千由旬,一由旬是十四華里,算一算就曉得有多高了;這麼高的山面積一定很大,我們過去生中所積的骨頭,堆疊起來就有那麼高大,從無始以來在六道中輪迴,生離死別,所流的淚水比四大海水還要深。我們生生世世所受的苦,可想而知。 實際上每個家庭,看起來都很幸福,但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家庭和諧不發生問題的很少。在社會人與人相處,有很多問題會發生,因為一句話得罪人,帶來災難;尤其現在社會,即使不得罪人,人也會來找麻煩,我們到銀行去提款也會被搶,婦女夜晚出門也會有危險。這些災難是預想不到的,但隨時隨地都會有發生的可能。譬如天災,這次的颱風,花蓮發生山崩,將一個村莊埋沒,想像那情景有多悽慘,可以說世間充滿災難,要解除災難唯有依法修行,出離三界,了脫生死才是根本辦法。解脫生死,唯有佛法能夠作得到,其他宗教都沒有談到這個問題。 我們對佛法的信仰要堅定,依照佛法修行,才能得到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希望各位聽了佛經之後,要深深地記住,如法修行實踐。所謂人生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所以要把這一點道理,特別加以說明。這就是我們聽聞佛法最主要的一點收穫。 聽聞佛法最要緊的就是信心問題,我們對佛法如何才能生起信心呢?一方面我們要瞭解佛法真理,一方面要瞭解佛果莊嚴。佛像不管在何處都會受到人們的尊敬,佛法不管在何處都會受到歡迎,依法修行有因有果,有修有證,不是空話,不是神話的宗教。既然如此,我們瞭解一下因緣道理,修行成佛的方法,這就是「修因契果生解分」。 「修因契果生解分」又分為差別因果周、平等因果周。有六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修十信,第二階段就是修十住,第三階段是修十行,第四階段是修十迴向,第五階段是修十地,第六階段是等覺,後面是妙覺佛果。照此看來應該是七個位置,因為一般而言,十信位還是凡夫,凡夫位不能算是果位,所以連凡夫位應該有七個階段。這是我們受教育的層次,我們學佛等於在受教育,受教育的時候,從幼稚園開始,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碩士研究所,以及博士研究所,層層遞進,由淺入深。 十信法門分別有「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菩薩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六品經,只有四卷經文。在十住法門有「昇須彌山頂品、須彌頂上偈讚品、十住品、梵行品、初發心功德品、明法品」六品經,計有五卷經文。十行法門就是修行之行,因為行之久,行之篤,行之認真。分別有「昇夜摩天宮品、夜摩宮中偈讚品、十行品、十無盡藏品」四品經,有三卷經文。十迴向法門有「昇兜率天宮品、兜率宮中偈讚品、十迴向品」三品經,共有十二卷經文,說明迴向法門的殊勝。十地法門就是現在要講的〈十地品〉這一品經,有六卷經文。十地等於大學程度,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於高中以下的程度,十地的後面是等覺,等覺就等於碩士學位。 等覺位有「十定品、十通品、十忍品、阿僧祇品、壽量品、諸佛住處品」六品經,有六卷經文。妙覺等於博士學位有「佛不思議法品、如來十身相海品、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三品經,這是修行的層次,就是差別因果,修差別因,得差別果。差別因、差別果,就是一步一步的修學;還有「平等因果周」,平等因是〈普賢行品〉,平等果是〈如來出現品〉這二品是屬於平等因果周,這「差別因果周」、「平等因果周」合起來就是「修因契果生解分」。 為何有差別因果、平等因果之分別呢?佛法有講行布,有講圓融,平等因果是圓融的說法,何謂圓融呢?就理性方面而言,理性是沒有分別,理是整體不可分;得到一點,就是得到一切,譬如海水是鹹味,一滴海水是鹹味,整個大海都是同一鹹味,不必喝盡大海之水,就知道海水之味,這就是平等之理。平等因果是圓融法,而六位因果是差別法門,是行布法門,是步步進升的修行次第。所以瞭解佛法有二種方式,一種是演繹法,一種是歸納法。演繹法就是詳細地研究,一項一項的瞭解;歸納法就是概念法,是一種概念的瞭解,這是二種不同的方式,同在「修因契果生解」的範圍。 「託法進修成行分」就是我們對前面的道理,都已經瞭解而依法修行,修一分證一分,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又「成行因果周」就是實踐的階段,理論明白了,依照理論去實踐,從實踐當中求證。「託法進修成行分」、「依人證入成德分」以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從實行方面求證。 《華嚴經》在七個地方,以九次聚會的方式演說;九次聚會當中,第一次聚會在菩提場,首先說明舉果勸樂生信。在北印度有摩竭提國,或摩竭陀國,這國家佛法興盛。佛陀在摩竭陀國阿蘭若法菩提場說法,那是很有名的地方,現在還保存佛陀說法的遺址,可以去參觀;這是第一會,第一次演說大法的場所,所說的是「舉果勸樂生信分」。 第二次聚會是說十信法門在普光明殿,普光明殿又稱為普光法堂;在菩提場的東南方,大約有三里多的距離,是非常莊嚴的道場。據說當初這個道場是龍王獻給佛陀的,這是一個傳說。 第三次聚會是在忉利天宮,我們對忉利天宮可能不太熟悉,三十三天就是忉利天。忉利天是二十八重天,當中的第二重天;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四天王天是須彌山的半山腰,須彌山的四面各有一位天王,所以是四天王天。第二重天就在須彌山頂上,須彌山頂上有三十三天,何謂三十三天呢?東方有八天,南方有八天,西方有八天,北方有八天,四八就是三十二天,中間的一天是總天主,就是帝釋天,名為釋提桓因,就是忉利天主。這位天主常常請佛說法,所以佛陀說十住法門就是到忉利天宮說的。佛為何不在人間說法呢?這表示到了十住位的菩薩,已經超出凡夫境界。十信是凡夫位,到十住位已經是賢位,表示超越凡俗的關係,所以到天上去演說。 第四會是到夜摩天宮,夜摩天宮是在忉利天宮之上的一重天,就是第三重天。夜摩是印度話,翻成中國話是時分,或時間,這一重天的天人,是以花開、花合來分晝夜的,花開是白天,花合起來就是夜晚。天人是依照一定的時間去享受天人的快樂,等於有錢人家,講究什麼樣的享受。譬如什麼時候去看戲、打牌、看朋友,這都是有錢人安排的節目。天人的享樂是有一定的時間,所以是時分天。在夜摩天說十行法門,十行法門就是賢位的第二個階段,又比忉利天高了一層。 第五會是兜率陀天,或睹史多天,簡單說是兜率天,兜率陀、睹史多,都是印度話。印度話的梵音發音輕重不同,翻成中國話是喜足,或知足。兜率陀天的天人,常常聽到佛法得到法喜滿足,我們常常說法喜充滿,就是這個意思,聽聞佛法會得到法喜。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天人對於享樂有一定的程度,有修行佛法的需求,不是一味地貪圖享樂。兜率陀天又有兜率內院、兜率外院之別。兜率外院是普通天人的住地,兜率內院就是菩薩住地。釋迦牟尼佛為彌勒菩薩授記,將來要在我們娑婆世界成佛的一位候補佛,彌勒菩薩現在就寄住在兜率天的內院中。 十迴向品就是在兜率陀天上說的,在十迴向位的菩薩修行已經有相當的成就,也有力量去度化他人。十住、十行、十迴向,就稱為三賢位,賢位修滿登地,就是聖人位了。 第六會是在他化自在天宮說的,他化自在天宮就是欲界的第六重天,我們欲界共有六重天,是欲界最高的一重天。他化天的天人享樂,都是他人化現給他的,他便去享受現成的快樂,表示天人很有福報了。在兜率陀天與他化天的中間,還有一個化樂天,那是欲界第五重天,佛說法為何要超越第五重天呢?因為三賢位到聖人位當中,又高升了一級,超越一級,所以在他化天宮說十地法門。 〈十地品〉就是講菩薩法,比三賢位上升了一級,是聖人的課程,為何稱為聖人呢?十地菩薩能夠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初地菩薩已經證到法身,所以初地菩薩,可以分身到一百個世界去成佛,這是三乘教的說法;若以華嚴一乘教而言,初住菩薩就有這樣的程度。一般說法,初地菩薩就能夠無明分分斷,法身分分證。菩薩修行到了十地位,就是證果的階段,好像我們大學畢業,就是大學士。經過這個階段,畢業以後有了學位,層次不同了。 第七會再回到普光明殿,演說等覺、妙覺法門,接近成佛的階段了。成佛的階段,應該更高出一個層次。因為佛陀出生在人間,成佛也在人間,佛對人間眾生是慈悲的。人間有苦有樂,天人一味地享樂,不注重修行。佛經上說富貴學道難,大富人家只會享樂,不想修行的層面;而現實生活樂少苦多,所以佛到人間成佛。成道之後,回到普光明殿暢演修行成佛法門。 三會普光明殿,這第八會也是在普光明殿,演暢修行法門。佛既然在人間成佛,我們學佛修行在人間,佛亦選擇在人間暢演修行法門,所以在普光明殿舉行三次的法會。 第九會是〈入法界品〉是依人證入成德分,是在室羅伐國,祇樹給孤獨園大莊嚴重閣講堂說的。這一會說法的地點也是在人間,佛成道在人間,說法的地點大部分都在人間。 (三)佛光普照 佛陀說法之前,大抵都是要放光的,在第一會佛陀放二種光,放牙齒光,還有放眉間光;第二會佛放兩足輪光,第三會是佛放兩足指光,第四會佛放兩足趺光,足趺就是腳面;第五會放兩膝輪光,第六會放眉間毫光,第七會也是放二種光,是放眉間光、口光;第八會是不放光的,為什麼呢?行是依解而發,所以在解分放光,到行分就不再放光。第九會是最後一會,佛放眉間白毫相光。佛在這部經有十次放光,九會應該是九次,但是第八會不放光,就成了八次,但其中有二會是放二種光,即第一會放齒光、眉間光,第七會放眉間光、口光,所以是十次放光。 有九會應該是九位會主(主席),因每一會有一位會主,第一會以普賢菩薩為會主,計有六品經文,由普賢菩薩承佛神力而說,所說為佛果依正莊嚴。第二會是文殊師利菩薩為會主,計有六品經文,所說為十信法門。第三會是法慧菩薩為會主,計有六品經文,所說為十住法門。第四會是功德林菩薩為會主,計有四品經文,所說為十住法門。第四會是功德林菩薩為會主,計有四品經文,所說為十行法門。第五會是金剛幢菩薩為會主,計有三品經文,所說為十迴向法門。第六會就是金剛藏菩薩為會主,計有一品經文,所說為十地法門。第七會是如來為會主,計有十一品經文,所說為等覺、妙覺法門。第八會又是普賢菩薩為會主,計有一品經文,因為這一會當中,普慧菩薩提出二百個問題,而普賢菩薩每個問題給他十個答案,又「普慧雲興二百問,普賢瓶瀉二千酬」,所說為二千行門。第九會是如來和善友為會主,佛和善友們為此會之主席,計有二十一卷經文,所說為入法界法門。這是本經各會主的不同。 入定的差別,第一會入毘盧藏身三昧,第二會不入定,因為十信位的行者,是凡夫身分並未入位,所以說人天教不需要入定。第三會入無量方便三昧,入無量方便定的是法慧菩薩。第四會是功德林菩薩,入菩薩菩薩善思惟三昧。第五會是金剛幢菩薩,入菩薩智光三昧。第六會是金剛藏菩薩,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第七會入剎那際三昧,這是如來親為會主所入的定。第八會是普賢菩薩,入的是佛華嚴三昧。第九會是入師子頻申三昧。九會當中有八次入定,就是第二會文殊菩薩沒有入定。因為說的是十信法門,十信位之菩薩還沒有入位,所以不入定。 九會當中所說的法門,分別是:第一會說如來依正莊嚴的法門,就是勸人對佛法生起信心。第二會說十信法,是修行信心的法門。第三會說十住法門,信心既立,安住佛法。第四會說十行法門,既信法能度人,應當依法修行。第五會說十迴向法門,這以上是三賢位法門,此乃自利利他法門。第六會是說十地法門,這是菩薩法,此十地菩薩能斷煩惱證法身,故說是聖人位。第七會是說等覺、妙覺法門。第八會是說普賢菩薩的二千行門。第九會說果法界,是說證果的法門。以上是各會說法之不同。 實際上,若要詳細地介紹這張表,幾天都講不完,因為內容是整部《華嚴經》,現在大概介紹一下罷了。同時有一件事向各位說明,就是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念一遍發願文,唱一首鐘聲偈,這目的就是等一等遲到的聽眾,能夠讓人家都聽到《華嚴經》的要義,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華嚴經》不容易聽到,華嚴法門不容易遇到。我們要入華嚴法界就先要發願,所以每天念一遍〈華嚴發願文〉,祈願我們生生世世都有因緣修學《華嚴經》,都能修學華嚴法門,依照華嚴法門來修行,才能夠得到成佛的機會。 貳、《大方廣佛華嚴經》釋義 這部《華嚴經》是根本法輪,在佛最初成道二七日說的,而且是對大菩薩說,二乘人如聾如啞。佛陀成道之後,將成佛的經過,所覺悟的真理,所修行的歷程;同時,最重要的是說明每一位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將覺悟的真理介紹給我們。今日能夠展讀《華嚴經》真是千生有幸,萬劫難逢的好因緣,我們不要覺得深奧,不容易懂得經義,或有其它顧慮畏懼而不研究。我們要對《華嚴經》心生難遭遇之想,能聽聞這部經是一種福報。 我們除了聽《華嚴經》之外,每天還要念發願文。在發願文當中說,希望我們生生世世,在在處處,都能夠聽聞《華嚴經》;只要能依照經文的指示修行,與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甚至是毘盧遮那佛一樣,把過去所有的冤業罪障都消除掉,所有的福報都迴向佛果。讀誦一遍發願文,讓我們在華嚴性海當中種一點菩提善根。雖然耽擱一點時間,只要能夠在佛法上得到實益,這實際的利益,就是生生世世能夠與《華嚴經》結緣,就是能仗華嚴法門的法力,能夠懺悔我們多生累劫的業障,若冤業解除,福報智慧漸漸增長起來,我們這一生就可以說沒有白來一趟。 現在我們開始講經文,經文的順序首先要講經題,《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這部經的題目;次講翻譯這部經的人題,再講這一品經的品題,然後再進入正文。 一、經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這部經的總題目,總共有三十九品,八十卷經文。我們已經看過《華嚴經》內容組織的表解,這題目是全經通用的,所以題目也講一講。又《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經題,是依照人、法、譬喻三大條件組合起來所安立的名稱。「大方廣」就是法,是這部經所要詮釋的法;「佛」就是證悟的聖人,「華嚴」是譬喻,如何才能成佛呢?就要修萬行的因華,來莊嚴法身的佛果。合起來說,佛是能覺悟的人,覺悟大方廣道理的人,覺悟大法的人,又如何覺悟呢?就是修萬行的因華,而證悟諸法真理後,所達成的境界。人、法、譬喻三種要義,就是特別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定的題目。「經」是通題,每一本佛經都通稱為「經」,因為經是恆常不變的道理,通於一切的經書,又「大方廣佛華嚴」是別題,這是聽經的一種常識。 古人訂定佛經題目,不出以下這三種條件:(一)是「人」,作為一部經的名字,如《阿彌陀經》、《維摩詰經》等。(二)是「法」,作為一部經的名字,如《般若經》等。(三)是譬喻,作為一部經的名字,如《寶鬘喻經》等。或以「人」和「法」,或以「人」和「喻」,或以「法」和「喻」,合起來作為一部經的名字,或單用「譬喻」作一部經的名字。一共有七種,所謂人、法、喻三種,這是單的。雙的有人法、法喻、人喻三種,還有一種是人、法、喻三種合成,所以是單三、複三、具足一。這是訂定經題特有的一種方式,這是常識我們應該要知道。 另外有「通題」和「別題」的說法,「通題」就是經字,每部經都是經,所以是「通題」;還有每部經各自特有的名字,就是別題,就是特別為它訂定的題目。譬如用單「人」作經題的,我們最熟悉的有《阿彌陀經》,阿彌陀就是一個人,所以這部經是單以「人」為題的。單以「法」為題的,譬如《般若經》,般若就是「法」。單以「喻」為題的,如《稻桿經》,取田裡稻子的成長因緣,說明因緣生萬法的例子,這部經稱為《稻桿經》,這三種都是單的。又「人」和「法」合起來的,或「法」和「喻」合起來的,或「人」和「喻」合起來的,還有「人」、「法」、「喻」三種合起來的,共有七種。凡是每部佛經定名稱都一樣,譬如《妙法蓮華經》,這是「法」、「喻」合起來的經題。還有《勝鬘夫人獅子吼經》,是「人」和「法」合起來的經題。而《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人」、「法」、「喻」三種合起來的經題。這種例子很多,就舉這幾種,若要詳細知道,查一查佛學辭典。 這部經所要宣示的「法」就是大方廣,大方廣三個字是指什麼呢?就是指我們的心。我們這個「心」在《華嚴經》上稱為「法界」,很奇怪的哦!這個名字沒有聽過。法是法律的法,界是世界的界。為什麼要定這個名字呢?首先我們要瞭解法界是什麼意思,「法」就是世間一切諸法,有情、無情的法;世間法、出世間法。「界」有三種意義:(一)是一切諸法的因種,(二)是「性」,一切諸法都有它特別的個性,譬如水是濕性,火是熱性。(三)是「界」限,是分齊的意思。界限,一切諸法各有各的界限,水是水的樣子,火是火的形象;人是人的樣子,畜生是畜生的樣子,都不一樣的。所以這三種意義,說它是因,它能夠生出一切法來,雖然生出一切法,但是每一種法都有它各種不同的個性,所以是性。界限是每一種法,有它特定的方位。 《法華經》上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還不太容易懂,打個譬喻:就有情眾生而言,從人到地獄、到天堂,乃至成佛,共有十種的境界,即所謂的「十法界」。在「十法界」當中,有四種是聖人法界,六種是凡夫的法界。聖人的法界,第一是佛,第二是菩薩,第三是聲聞,第四是緣覺;若沒有聽過經的人,不曉得這些名詞,慢慢地有機會再說明,這是四種聖人的法界。六種凡夫的法界,就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前三種是三善道,後三種是三惡道。最苦的就是三惡道中的地獄,次等苦是餓鬼,再次苦就是畜生。三善道、三惡道合起來,就是眾生往來輪迴的六道。四種聖人法界和六種凡夫法界合起來,就是十法界。十法界的聖凡眾生,都是從「心」生起來的;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研究這個「心」,把「心」弄明白了,我們就懂得佛法,就懂得人生。因為萬法由心而生,這是佛教的特點,要把握住。我們要瞭解「心」,尤其要明白它的重要性,因為佛教不主張,這世界上有個主宰者,有股能夠創造世間諸法,超自然的特有力量。 佛教主張世間一切萬物的生起成就,是由因緣和合而來的。就時間而言,是因果法生成的;就空間而言,則是因緣法,因果法是生成諸法的方式和條件。那諸法生起的主要原因在何處呢?就在我們眾生的「心」,佛經上有句話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這句話與儒家有相通之處。儒家說:「假如心不在焉,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倘若你的心沒有去注意這個東西,你看東西等於沒有看到一樣,你聽聲音,等於沒有聽到一樣。吃東西的時候,假如心不在焉,就不曉得是什麼味道。這可以幫助我們佛教來說明:「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這個理論確實是這樣,因為佛教講因果,要成佛是心在修行;要墮地獄是心在造業,盡量地做壞事,世間所有的壞事都做盡了,這人死後不需問他到那裡去,天堂一定找不到他,世間找不到他,一定跑到地獄去。 若人一生都作好事,可能在人間找到他,或在天上找到他,但是在地獄一定找不到他。在這裡順道說一個問題,有很多人來問我,人死後是否可以找回來談話?我說機會很少的,因為好人、壞人,或普通人,不管是什麼人,死後在四十九天當中,就要去轉世,因為佛教主張六道輪迴。 若沒有依法修行,四聖法界沒有他的份,但會在六凡法界輪轉。如果他一生的行為思想,是合乎升天的條件,死後一定會上升到天堂。若一生所作所為合乎做人的條件,就會轉世做人,若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大壞人,就只有下地獄的份。若一生的言行思想,是做畜生的條件,就到畜生道去投胎。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分配法,不會受任何人的支配。起心動念對我們很重要,佛教主張要修心,就是這個道理。 若要將過世的人找回來談話,這是不可能的;人間、天上、地獄的時間都不一樣,現在我來說明人間、天上的時間差別。首先我們要知道,佛教所說的天,共有二十八重;最低的一重天,是四天王天;第二重天,就是忉利天。四天王天的一晝夜,是人間的五十年;忉利天的一晝夜,就是人間的一百年。第三重天的一晝夜,則是人間兩百年,這樣一倍一倍的向上累進;如果人剛死不久,他生到四天王天去,才過了一晝夜,人間已是五十年過去。五十年之後,你再把他找回來,我們不知道還在不在人間?假如他生到忉利天上去,才經過一晝夜,人間已經一百年過去,生天的人剛剛到天上報到,受天上美好的環境影響,享受都來不及,如何會想到人間,假定等他想念人間的兒女,想回來看看,兒女可能早已不在了,上那兒去找他們啊?可能都已經老了,或者死掉了,到那裡去找他們呢?這是從好的一面說,假如從不好的一面說,過世的人墮入地獄,也是一樣;地獄的時間,也跟人間不一樣,而且到了地獄以後,不可能把他放出來,讓他跟家人談話的。所以有人說可以把過世的人,找回來談心,這無疑是騙人的話。如果想念過世的人,就幫他做些功德,或念經迴向給他,這是比較實際的做法。 有一個轉世的故事給各位參考,在清末民初期間,在中國大陸,浙江省的東部沿海一帶,有位姓陳的屠夫以殺豬營生,陳屠夫家庭貧窮,雖然一生以殺豬為事業,但是賺的錢不夠養家,常常鬧窮。他有位妹妹命運比較好,嫁給有錢的人家,因此屠夫哥哥沒錢的時候,就向妹妹周轉。後來,哥哥年紀大了常常生病,因此不能工作賺錢更少,就愈來愈窮了。向妹妹借的錢,有時候勉強還一些,有時候就無法還錢。到了病重時,妹妹安慰他:「哥哥你放心,借給你的錢,不還沒有關係,就算我送給你好了。」這是一句安慰的話,也可能妹妹有心這樣做。不過借錢的時候有寫借據,妹妹是說不還沒關係,但是借據並沒有銷毀。因此哥哥死後,過了一年多,到第二年的冬天,快要春節農曆年之時;有一天夜晚,屠夫的太太和兒子大寶,都夢見屠夫回來跟他們講話,說:「明天妹妹家,有人來找大寶去殺豬過年,殺完豬之後,不要在那裡吃飯哦!因為那頭豬就是我變的;我欠妹妹十多塊大洋,沒有還給她,她說不用還,但是借據沒有銷毀,借債的關係還存在,因此我要變豬還給她。所以你殺了豬以後,不要吃飯,向你姑媽把借據拿出來銷毀。」這個夢境很清楚啊!母子作同樣的夢,很傷心抱頭痛哭。正在此時,妹妹家裡果真派人來請大寶去殺豬,大寶就隨來人到姑媽家去。殺了豬之後,就向姑媽談這件事,姑媽留他吃飯,他說今天不行,今天不可以在這裡吃飯;就將父親托夢的事告訴姑媽,姑媽聽了也很傷心,你這傻孩子為什麼不早說,我們可以不殺這頭豬的,現在我們也不忍心吃這豬肉,就把它埋掉吧!把借據拿出來銷毀。這是有詳細記載,有名有姓,有地點的真實故事(感應故事)。這故事說明人死後,確實會轉世。轉世的故事很多,以後再慢慢找機會說。 現在我們繼續來講經題,「大方廣」它是法界心,為什麼不乾脆說它是「心」就好了,還要用大方廣三個字來說呢?這三個字是在形容心的體積形相和它的作用。 「大」是形容心體的廣大,我們這一真心,可不要馬馬虎虎的看它哦!它大起來比虛空還要大,我們的心體是沒有範圍的。如果是我們曾經到過的地方,或沒有到過的地方;在心裡想像,我們到紐約,或到華盛頓,或到英國倫敦,或到法國巴黎;你只要心念一想倫敦、華盛頓等地方的形象就在你心中浮現。或是你想到南非,雖然沒有去過,聽人家講南非是什麼樣子,你的心也跟著人家到南非去了。心是沒有範圍界限的,所謂心包太虛,它比虛空還要大。就時間而言,它是超越時間的;就空間而論,它是超越空間的。佛經上說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我們的心超越過去,如果提問心是何時開始呢?是沒有辦法說出它的起源,只能說它是無始,沒有開始的時候。心在何時了結呢?也沒有了結的時候,成佛之後,還是有這個心。所以心之大是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的,那是絕對的大。 「方」就是軌則、方法。因為我們的心能生萬法,每一種法都有它特定的個性,讓人能夠瞭解它。譬如說人有人的個性,頭朝上腳朝下,兩手兩腳,一看就曉得那是人,這就是人的個性。狗有狗的個性,牠四隻腳在地上走,尾巴在後面搖;看到陌生人就會汪汪叫,一望就知道牠是狗,這就是狗的個性,是它特別的個性。方字還表相,就是形相的相,不是東西南北的方向,可以說是一種法則。法就是說人生有人生的法則與軌道,人一旦脫離軌道,就會做壞事;天有天的軌道,行星在太空中運轉,都有一定的軌道,沒有軌道的話,星球互相碰撞,這世界就會毀滅,所以心有法則、軌道的意義。 「廣」就是心的作用,它能夠造十法界。經上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們的心能造法界,四聖、六凡的十法界,都是由心所造。因此,佛教鼓勵我們要修心,修四聖法界,從聲聞、緣覺、菩薩修到成佛。因為六道輪迴實在太苦,我們既然知道有能夠解脫六道、出離生死的法門,就要精進修行,以免再受輪迴之苦。若有人問一生能修得好嗎?確實一生是修不好的,如果你會修行的話,雖然再出生為人,但是不會痛苦,此話如何講? 轉世有二種方式:一種是普通的凡夫眾生,憑藉著一生的善惡作業,所留下來的影響力量,支配來世的前程。如果是符合做人的條件就出生為人,若合乎生天的條件就能生天,都隨自己的業力往生善處或惡道,別人是幫不上忙的,這就是隨業而轉。由業的力量所支配,本身是無法自主的。 一種是修學大乘佛法的人,佛法要我們發菩提心,發慈悲心,發大悲願心;發心之後,我們要常常去救度眾生,弘揚佛法,所以修學華嚴並不鼓勵人往生西方,只要你發心要弘揚佛法普度眾生,轉世成為居士或法師,在心裡想著要如何弘揚佛法,你的人生就不會有痛苦,不會有煩惱,轉世是自由的,憑藉著願力轉世。若藉著業力轉世,是被業力牽著鼻子轉是痛苦的。這就是學佛之人,為何要行菩薩道的原因。 佛經上說:「菩薩道沒有修圓滿,福慧沒有具足,是不能成佛的。」所以人間是修福修慧最好的地方,我們要乘願再來,再來弘揚佛法,將五濁惡世變成極樂世界,就能圓滿菩薩道。學佛之後,曉得這個心的作用力量,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再來學佛修行,就有不凡的意義。不只今生有意義,生生世世都有意義。這個道理希望大家能多加以思慮,成佛就是覺悟這個心,修行普賢萬行圓滿菩薩道,因緣都具足了就能成佛。人人都可以成佛,每個人都有成佛的份。 心的本體是大而無邊,超越時間與空間是體大。我們的心具足無量法性功德,所以它是相大。廣就是它的用大,心的作用廣大,它能夠造十法界。諸佛與眾生同樣具足這三大功能的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雖然現在我們的心很苦,但我們的心,並沒有比諸佛少一點,也不因為是諸佛,心就比我們大一塊。這就是《心經》上說的「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只不過是佛已經把握住這個心,已經圓滿普賢萬行,法身莊嚴成佛了。我們既然有這個資本,應該發心來修學普賢萬行,我們也會有成佛的一天。佛是能覺悟此心的人,華嚴是譬喻,我們所修學的普賢萬行就是華,它可以莊嚴一乘佛果。 「經」一般的解釋,就是一條直線。佛說的道理,就是用這條線貫穿起來。中國人解釋「經」為常道,是恆常不變的道理。經者,天經地義是不變的。儘管時代如何變遷,真理是不會變的,經裡闡釋的道理,都是真理是不會變的。不管是儒家的經或佛教的經,都是真理的呈現。經有兩種意義:一種是貫穿的意思,一種是常道。《華嚴經》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由佛陀宣說流傳至今,所宣示的諸法真理流傳在人間,所以說是常道。 二、人題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人題」就是講翻譯這部經的人,這部經原來是梵文;在唐朝武則天皇帝的時候,是實叉難陀尊者將之翻譯成中文。武則天很關心佛教的事情,聽說《華嚴經》之經文有不齊全,就派人四處打聽;後來聽說于闐國有完整的《華嚴經》梵文本,就特別派使臣到于闐國去求取經典。于闐國的國王是一位喜愛佛經之人,故保存很多大乘經典,聽說大唐皇帝要來求經,就很高興地將《華嚴經》和其他大乘經典,贈送給大唐的使臣,並且請國內深通三藏的實叉難陀尊者,一起前往大唐幫助翻譯經典。武則天得到經典,又有一位能翻譯的法師,非常高興。將之安排在東都大內的佛授記寺,與當時參加翻譯的菩提流支,中國的義淨三藏,還有法藏國師等佛門俊彥,以及大學問家等。武則天每天到譯場幫忙,譬如〈世主妙嚴品〉、〈如來出現品〉等品名,都是武則天所題的品名。 這位實叉難陀尊者是怎樣的人呢?他是現在新疆省厚田縣的人,古地名是于闐國,當時是一個小國家;他是西元六五二至七一〇年期間的學者,在唐朝譯經的法師中是一位有名的學人。於武則天證聖元年被請到中國來,翻譯八十卷《華嚴經》,歷經四年多完成。另外,還譯有《楞伽經》、《文殊授記經》等等經典,共有十九部之多。由於思念故鄉之緣故,就回于闐國一趟,但是中國的皇帝非常懷念他,又派人請他回到中國;過沒幾年就生病,不久就圓寂了。依照佛教的禮儀將他火葬,結果奇跡出現,他的舍利是一隻完整的舌頭。民初的太虛大師也是一樣,全身都燒成灰,唯獨心臟沒有燒掉,這是我親眼見到的。這是有道德有修行之人,不可思議的感應。爾後,實叉難陀的弟子就在長安建塔供養舍利。實叉難陀翻譯成中國話,是喜學,就是很喜歡學習的意思,是位喜愛學習的學者。這是有關實叉難陀的生平歷史。 三、品題 〈十地品〉就是「品題」,是在第六次法會演說的,為何稱為十地呢?地有二種意義:(一)有持的意思,持就是執持或保持。它能執持百萬阿僧祇的功德,所有大地上的寶藏、人物,都受大地的保持。猶如聖位的十地菩薩,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他的智慧功德,就像大地能執持一切寶物,故以地作為這品經的名字。(二)是生成的意思,所有的礦物或植物,都從地裡生長出來的。菩薩的智慧,也能生長一切的功德。所有世間的眾生就是依靠菩薩智慧教化而得度的。「十」是圓滿數,《華嚴經》是圓教,一到十是圓周數,是圓滿的數,所以稱為十地。而「品」就是品類,這品經是講十地法門一類的大道,所以稱為〈十地品〉。 參、正釋經文 每部佛教經典的組織都很嚴密,首先都有一段序文,先說明講經時的情景。又古大德在研究經典之時,先以科文的方式分段說明,使得讀經之人更能掌握經義。現在〈十地品〉分段來講,又如何分段呢?首先總分為二段:就是長行一段,偈頌一段;長行就是從上到下滿格的長短句,偈頌就是整齊的句子,五言一句或七言一句。在長行當中,再分為二段:先說主題,次說菩薩證成。在〈十地品〉當中,又分為二:先顯十界所說,後結十方齊說。佛在講經之時,我們娑婆世界的佛也在演說,十方世界的佛亦同時在演說。因為華嚴大法是通於十方世界的圓教,所以一方的佛在說法,十方諸佛也一齊在說法。 〈十地品〉有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以此十地為主題詳細說明菩薩之修行。開始有十小段說明,就是序分、三昧分、加分、起分、本分、請分、說分、地影像分、地利益分、地重頌分。現在進入〈十地品〉的經文,我們就順著經文,從初歡喜地開始介紹說明。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爾時!世尊在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眾俱,其諸菩薩皆於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不退轉,悉從他方世界來集,住一切菩薩智所住境,入一切如來智所入處,勤行不息。善能示現種種神通,諸所作事,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而不失時,為成菩薩一切大願,於一切世、一切劫、一切剎,勤修諸行,無暫懈息。 一、序分 所謂序分就是法會由此展開序幕,首先交代時間、地點、說法主,以及參與勝會的菩薩們,此會由金剛藏菩薩為會主,開始十地法門之演說。 序分的經文有四種成就:爾時的「時」是時成就;其二是說法主,「世尊」是主成就;其三是說法的地方,「他化自在天宮摩尼寶藏殿」是處成就;其四是「與大菩薩眾俱」是眾成就。 爾時,世尊在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 此段經文就是序分,「爾時」是說法的時間,「世尊」是說法主,「他化自在天宮摩尼寶藏殿」是說法的地點,「與大菩薩眾俱」是聽經聞法的人。在序分中有四種成就,有「時勝、主勝、處勝、眾勝。」這是〈十地品〉的四種成就。本來是有六種成就的,「如是我聞」包括二種成就,「如是」是證信成就,「我聞」是聽聞成就;但是〈十地品〉沒有「如是我聞」,因為「如是我聞」在第一卷〈世主妙嚴品〉中說明過了,在往後各品經文中不再重述,所以是四種成就。 「如是我聞」是佛陀親自規定的,佛陀住世八十年,在涅槃前夕,許多大弟子都不忍心佛陀離去,有許多未證阿羅漢果的人,如阿難尊者這幫弟子俗情未斷,因此感到難過。證得大阿羅漢果的弟子,如迦葉尊者等弟子。此時諸大弟子們,理智地告訴阿難尊者,現在不是傷心的時候,有很多問題要在世尊涅槃之前,先請佛開示,問題清楚才能如法修行。譬如佛經、佛的遺教,將來要如何結集?又如何使後人相信是佛親口所說?因此佛經開頭的第一句話很重要。第二個問題,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涅槃之後,又以誰為師呢?第三個問題,佛在世時依佛而住,佛涅槃之後,我們要依誰而住。第四個問題,若僧團中有性情暴烈乖張之人,又要如何處理之? 這幾個問題很重要,佛陀開示說:經文就以「如是我聞」為首句,「如是」就是指這一部經,「我聞」就是阿難親耳聽聞的法。爾後,阿難等諸大弟子所結集的遺教,都是以「如是我聞」為開頭。依何人為師?為了避免僧團紛爭,故不立權威的領導者,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涅槃之後「以戒為師」,大家共同遵守戒律。依何人而住呢?就依「四念處」而住,「四念處」就是修行的根本教條,基本的信念;其內容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比丘們依此而住。最後是對不守規矩的人如何處理,就是採取「默擯」的態度,大家都不要理他,令他覺得沒趣,就不會再鬧事。僧團和合是依法不依人,所謂依法不依人,正法永在。 六種成就是經文的重要記載,是取信於後世佛弟子的,等於現在的開會記錄。每次開會的記錄,都要有時間、開會地點,何人當主席,有多少人出席,討論什麼問題,提出何種方案,都要詳細記錄,最後主席要簽字,才具有法律效用。這種記錄方式與六種成就一樣,所以序文是有意義的記載。 序文又稱為序分,經文當中有一段主要部分是正宗分,有一段是流通分。經文分成這三部分,是晉朝道安法師定的,序分、流通分的文字,不一定是佛說的,而是記載經典的人記錄進去的。 (一)時勝 「爾時世尊」就有兩種成就,「爾時」是時間成就,這「爾」是沒有指定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這個爾時,是聽經的人想聽經,講經的人想說法的時候。譬如我們這一次的講經法會,由住持法師訂定日期,然後禮請主講人,再通知聽經的人。當時經會的時間就是爾時,為何不指定時間呢?因為佛說法時間不一定,這個時間很難確切記錄;有時佛在人間說法,有時佛在龍宮說法,譬如《十善業道經》就是在龍宮說的;有時佛到天宮說法,譬如《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在忉利天宮說的。因為人間、天上、龍宮這些地方的時間都不一定,所以很難記載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因此,依照所謂機教相扣的時間,就通稱為「爾時」,這是時間的成就。 (二)主勝 「世尊」是說法主,佛有十種稱號,世尊是其中之一;佛是世間、出世間最尊崇的聖者。佛有三身,毘盧遮那佛是法身佛,盧舍那佛是報身佛,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所謂法身、報身、化身三種。一般讀誦的《金剛經》、《阿彌陀經》等,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因《華嚴經》是圓教一乘的根本大經,是對十地以上的菩薩說;這個教材程度很深奧,聽眾的程度也很高,因此這部經中的「世尊」是指毘盧遮那佛,這尊佛是《華嚴經》的主佛。 (三) 處勝 「在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這是說法的地點,「他化自在天」是我們欲界的第六重天。因為〈十地品〉是教導聖人的法門,所以超越了化樂天,而到他化自在天,欲界最高的一重天說法的。這個天上有天王的宮殿,天王的宮殿是摩尼寶藏殿,「摩尼寶」又稱為如意寶,這種寶是價值最高的寶物。得到摩尼寶就能得到世間一切寶,所以又稱為如意寶。這座寶殿是以摩尼寶裝飾而成,又稱為摩尼寶藏殿,這是說法的地點。 (四)眾勝 與大菩薩眾俱,其諸菩 薩皆於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不退轉,悉從他方世界來集。 「眾勝」就是有很多的聽眾,聚集在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聽佛講經。在眾勝當中又分為:1.揀定眾類,2.歎其勝德,3.依德列名,4.結數難測,5.標說法主。以此五個段落說明其殊勝。 1.揀定眾類 在「眾成就」中,又分成五段:1.揀定眾類,是計算聽眾有多少,又是哪一類的菩薩。「與大菩薩眾俱,其諸菩薩,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悉從他方世界來集。」這三句話是揀別這些修養很深,佛法悟境很高的大菩薩,而且他們的程度距離成佛不遠,在成佛的階位上,已達到不退轉的地位。他們不是娑婆世界的菩薩,而是從他方世界來的,這是揀別這些聽眾的身分地位,以及他們的來處。 「與大菩薩眾俱」佛是說法主,有主講人,就有聽眾;這許多大菩薩都來聽經,佛在摩尼寶藏殿中,為菩薩眾說法,這就是聽眾成就。 「其諸菩薩,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首先介紹與會的大菩薩眾,「其諸菩薩」就是這許多大菩薩,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印度話,譯成中國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果的意思。這許多大菩薩修行程度都很高,是已經接近成佛的地位,而且不再退轉,這都是很有程度的聽眾。 「悉從他方世界來集。」這些菩薩不是我們娑婆世界的菩薩,在開始說《華嚴經》之初,就有很多菩薩在現場,十方世界的菩薩眾,專為聽〈十地品〉的法門而來。「悉從他方世界來集」就是集合在此處聽佛說法,這些菩薩的程度與來歷,修行的程度和工夫,給大家介紹一下。 2.歎其勝德 這些菩薩修學的地位都是很高,都是不退轉的菩薩,對諸佛所證的真理,有高度的證悟,並且能夠自利利他,而且是從他方世界來的大菩薩。 在「歎其勝德」的單元中,共有二十句讚詞;首先二句,是讚歎菩薩的成就;次有十六句,是說明菩薩修行的成就;最後二句是總結,結束這些讚詞。現作重點式提要,其分述如下: 住一切菩薩智所住境,入一切如來智所入處,勤行不息。 以上二句是是讚歎菩薩的成就,菩薩已修得智慧,達到菩薩所住的境界,對諸佛所證的真理,有高度的證悟,並且能夠自利利他,「勤行不息」是「總說」。修學佛法的人,要先懂得學習佛法的道理,再體悟諸佛的最高真理;體悟之後,還要說法度人,這是菩薩們的工作。 (1)「住一切菩薩智所住境」,就是說這些菩薩已證得一切諸法的真理,以如如智證得如如理。「住」是住於理智合一的如如境界,換句話說,就是住在佛的境界,他們的程度已經離成佛不遠,住在佛所住的境界。 (2)「入一切如來智所入處」,入就是證悟,這些菩薩已經證悟到一切諸佛,所證悟到的境界,並且能夠自利利他。又「勤行不息」,因為都已經證悟佛法的真理,行菩薩道是為了要教化眾生,成就利他行,所以要「勤行不息」。 修學佛法的過程,沒有一分一秒的時間可以浪費,要認真修行,要認真學習。古德說:「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因此,我們對佛法沒有弄清楚,未證悟到諸法真理以前,就好像死了父母一樣忙碌地;但是等到大事既明以後,還是如喪考妣,既然悟得佛法真理,就要說法教化眾生,亦像死了父母一樣地忙碌不休。所以要勤行不息,這是大菩薩們依照佛法的要求作的修行。 善能示現種種神通,諸所作事;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而不失時;為成菩薩一切大願,於一切世、一切劫、一切剎,勤修諸行,無暫懈息。 此三句是說明菩薩的修行成就具足,修行必須具足神通,要作好無時無刻教化眾生的準備,為成就菩薩大願,精勤修行無有懈怠。 (3)「善能示現種種神通,諸所作事。」菩薩既有很高的修養,對佛法有很高的證悟,已經得到神通,並且很善巧地示現種種神通來利益眾生。 (4)「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而不失時。」行菩薩道的人,就是弘揚佛法教化眾生。既然證悟諸法的真理,得到佛法的大要,以神通教化眾生,或以語言文字教化眾生。在教化眾生的時機上要把握,眾生需要度化時,就要趁機教化。一旦失去時機,或因緣不成熟,都不容易教化。 「調伏」是對難教化之眾生而言的,因為菩薩教化眾生有二種方法:其一是折伏,針對難調難伏之眾生的方法。其二是攝受,是一種慈悲的方法。慈悲的方法是對聽話的眾生而施設,不聽話的人就要令他折服。所以有時要金剛怒目,有時要菩薩低眉。佛教不是一味講慈悲,該慈悲的時候就慈悲,該發脾氣的時候,不妨發發脾氣。發脾氣的目的,還是為眾生好,使眾生能走上正道,轉迷成覺。 (5)「為成菩薩一切大願、於一切世、一切劫、一切剎,勤修諸行,無暫懈息。」修學菩薩道,首先要發願,又稱為發菩提心。依照發菩提心的意願,作推動教化眾生,莊嚴佛土的工作。既然發願就要圓滿成就菩提願。若發誓願而不實行,就變成空願,是無法獲得成功的。菩薩為了成就大願,不論一切世界、一切劫、一切國土(剎就是國土),都是菩薩的工作地點。「勤修諸行」就是要修六度萬行,「無暫懈息」就是沒有一刻懈怠,菩薩的願力深廣,為成就菩薩道,是不休不息的。 具足菩薩福智助道,普益眾生而恆不匱;到一切菩薩智慧方便,究竟彼岸;示入生死及以涅槃,而不廢捨修菩薩行;善入一切菩薩禪定、解脫三昧、三摩鉢底、神通明智,諸所施為皆得自在;獲一切菩薩自在神力,於一念頃無所動作;悉能往詣一切如來道場眾會,為眾上首;請佛說法,護持諸佛正法之輪;以廣大心供養承事一切諸佛;常勤修習一切菩薩所行事業;其身普現一切世間;其音普及十方法界;心智無礙,普見三世;一切菩薩所有功德。 以上十句說明德用圓滿,修學菩薩道要修福德,要修智慧,福德智慧是助道法;修福德就是做好人好事,修智慧就是研究學問,學問是「濟世之本」。福德是做人的基本條件,大乘佛教最重視福德與智慧,若能福德與智慧圓滿就成佛了,菩薩對於福德行、智慧行,此等重要的修行法門,不僅要認真修行並且要具足圓滿。菩薩修此二大行願,旨在「普益眾生而恆不匱」,若眾生需要物質方面的幫助,就以福德行幫助他們;若需要精神智慧方面的幫助,就以智慧行幫助他們。 (6)「具足菩薩福智助道,普益眾生而恆不匱。」助道就是幫助我們修行學佛的條件,譬如《彌陀經》上所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乃至四念處以及四正勤、四如意足等都是助道法。大乘佛教以十度萬行為助道,這裡主要是讓我們修福德、修智慧,除了自修之外,還要發恆常心利益眾生,將自己的福德迴向,令眾生得到滿足。 (7)「到一切菩薩智慧方便,究竟彼岸。」菩薩運用智慧善巧方便教化眾生,這也是菩薩重要的一項修持。要令眾生修學佛法、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固然要運用智慧,才能夠將佛理靈活地運用在生活中,更要有善巧方便,所謂學道的第一步很難;若喜歡對人說教,眾生多數聽不進去,必須運用善巧方便開導他。例如說:學佛之後,家庭得到平安幸福,事業順利成功。善巧的引導使他對佛法產生信心,產生親近之心,這要運用智慧方便。 (8)「示入生死及以涅槃,而不廢捨修菩薩行。」這是更高的境界,菩薩修行到一定的程度,就要畢業或已經畢業。菩薩道的學分完成,可以不必再六道輪迴,享受寂靜法樂。因為菩薩的大悲心,所以不放棄苦難眾生,不捨棄菩薩行;因為有大悲心之緣故,所以不住涅槃;但菩薩不會在生死道中迷失,和其光而不同其塵。 菩薩若不到生死道中,是度不了眾生的。觀音菩薩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必須身入其境,方知眾生的需求。有時眾生懈怠有依賴心,要斟酌問題所在,應病與藥。要讓眾生適時的放鬆,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對於修行要有恆心,就如琴弦太鬆或太緊都不好;太緊容易斷,若太鬆聲音則不好聽,所以琴弦要調到適中,不鬆不緊方能彈出好聲音。 《法華經》上說:有一位名醫,能夠用種種稀奇古怪的藥,治療人間的疑難雜症。他的兒子也患了很難醫治的病,父親是名醫啊!兒子的病應該很快治好啊!可是兒子怕吃藥,父親雖然有很多好藥,但他不肯吃藥;到了痛苦不堪的時候,才勉強向父親拿點藥來吃,等病痛稍微輕減,又不肯再服藥了。父親看到這種情形很難過,兒子要這樣拖下去,病是不會好的;就想了辦法對他兒子說,有事要出遠門,藥都準備好放在家裡,要是發病就趕緊吃,若能按時吃藥,病很快就能治好。 父親出門之後,兒子還是不肯吃藥,除非痛到不得了的時候,才勉強吃一點藥,病當然治不好。父親曉得兒子的問題,暫時不回家,便托人帶一封家書給兒子,信上說道:你的父親於某月某日,在某地方死了;特別交待你要服藥把病治好,不然再沒有機會治病了。兒子聽說父親死了,心裡難過!就乖乖吃藥,病就治好了。等到兒子病癒之後,父親回來,兒子看到父親就說:「爸爸!您不是死掉了,怎麼又回來。」父親說:「若不用這方法,你不肯吃藥,病也不會好啊!」所以運用方法為兒子治病,這是父親的苦心。菩薩度眾生也是一樣,用盡種種苦心,方便救度一切貪著五欲,不肯求出離生死的眾生。 (9)「善入一切菩薩禪定、解脫三昧、三摩鉢底、神通明智。」這是學佛之人喜歡追求的,禪定有多種:第一種就是四禪,四禪就是色界天分作四個等級,色界天上有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共有十八重天。這十八重天的天人都是修禪定的,其程度高低不一樣,愈到上面程度愈高,這是「四禪」。「定」就是八定,四禪天之上又有「四空天」。「四空天」即是: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佛教講天共有二十八重天,最高一重天的天人壽命,可以到八萬四千劫。印度有些外道認為修行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就已經是成佛了,其實還在三界之內,天壽終了還要再輪迴。最低的一層天,就是四天王天,而四天王天的一晝夜,是我們人間的五十年,他們的壽命都超過五百歲;第二重是忉利天,此天壽命是一千歲;第三重夜摩天,天壽就是二千歲,每進一重天,增壽一倍。欲界之上就是四禪天、四空天,合起來稱為四禪八定。 解脫就是定,修定得到的解脫有八種,就是四禪天、四空天。天人修定能夠斷除心理障礙、煩惱。「三昧、三摩鉢底」,三昧或稱作三摩地,或譯作等持;身心寧靜,止於一境,沒有任何妄念的狀態稱為等持。既不昏沈、不掉舉,更非睡著的情況。三摩鉢底是等持更進一步,或譯為等至,這二種都是定的名稱。「神通明智」由於修禪定能得到神通,能夠得到三明,得到一切的智慧。三明六通,都是修禪定而得到的,這是依三乘教說的。一乘教修十種禪定,《華嚴經.十定品》中詳細說明十種禪定,得十種解脫、十十無盡,這是對圓教菩薩說的,程度比較高一點。這是大小二種教不同的說法,這是菩薩修行的成就。 (10)諸所施為,皆得自在。 由禪定得到神通、三明、智慧,菩薩教化眾生,莊嚴佛土皆得自在。因為有智慧、神通做起事來就方便多了,所以我們修行的利益就在這裡,雖然修行會吃一點苦,一旦修成功,受用都是不可思議。 (11)獲一切菩薩自在神力。 菩薩成就的神通力量,自在受用都是內修功夫成就。大家都知道虛雲老和尚是一位修定成功者,他是民國以來禪定功夫最好,有神通力量的大善知識,不過他很少去表現神通。有一年福州鼓山湧泉寺要修繕,虛雲老和尚到南洋泰國去化緣,他化緣不需要化緣簿,不需要挨門挨戶去托缽,就在住的地方打坐;據說有八、九天的時間都不動,深入禪定。許多華僑都送來供養,大家恨不得把所有的財寶都拿出來供養作功德。在回國的時候行李很多,因為在泰國有人送他佛像、法器都是修廟要用的。在途中,差不多是到雲南邊境一帶,遇到強盜打劫,那時候交通困難,治安不好。此時虛雲老和尚就顯神通,對打劫的人說,要財物可以給你;不過,路邊有塊大石頭妨礙交通,若能夠把它搬開,就給你財物。若搬不動,就看我的。強盜們就去搬那塊石頭,但石頭很大無法搬動,就對虛老說,現在看你的囉。虛老走過去,把石頭搬離原來的地方;那強盜一看,不敢再要老和尚的財物了,這就是神力。這神力從那兒來呢?從修禪定來的,虛雲老和尚的禪定工夫很好,他在終南山住茅棚時,就已經得到「定」了。 據說當年他與一位同參,在終南山修道,兩人平常很少講話,但彼此有約定在生活方面互相照顧。兩人住在不同的茅棚裡,如何互通消息呢?修道的人是不講閒話的,離他們住處不遠,有一個山澗,就是他們取水的地方。就以取水的水瓢,當作信號;若虛雲老和尚舀好水,就將水瓢覆著放;若是同參舀好水,就將水瓢仰著放,就這樣互通消息。若水瓢仰在那裡,我曉得你來過,若水瓢覆在那裡,你也知道我來過。 有一次同參來取水,發現水瓢還仰著,第一天不覺得怎樣,大概沒 關係吧!第二天仍舊沒有動,差不多有一星期都沒動,這一定是虛老入禪定了,就到虛老住處去看看。一進茅棚,發現果真入了禪定,再看他煮飯的那隻鍋,鍋裡的飯都發霉了,可見已入定好多天了。佛門有一規矩,若要讓人出定,用引磬在入定者耳邊敲二、三下,入定者就出定了。 (12)「於一念頃,無所動作,悉能往詣一切如來道場眾會,為眾上首。」一念頃,就是很短暫的時間,就是動了一個念頭的時間,在很短的時間當中,無所動作。「道場眾會」諸佛說法,天人大眾聽經,就是眾會道場;這個世界的眾生,也許還不曉得請佛說法,所以他們去請佛說法。無所動作,悉能往詣,在《華嚴經》上又稱為「不動而升」。 佛在一處說法,亦同時在他方國土說法。當菩薩眾到菩提場,看到毘盧佛坐在那裡說法,其實是遍十方世界都同時在說法。譬如〈十住品〉是在忉利天宮說,〈十行品〉在夜摩天宮說,〈十迴向品〉在兜率天宮說;現在〈十地品〉是到他化自在天宮說的,其實佛並沒有離開菩提場。佛還在菩提場內的金剛座上,這就是不動而升。為什麼呢?因為法身遍滿一切處,佛的法身,與我們血肉之軀不同。我們今天在台北就在台北,明天到台中就在台中,要換地方還得有交通工具,若干時間方能抵達。 (13)「請佛說法,護持諸佛正法之輪。」請佛說法,是菩薩的請求。要參與法會,護持正法,佛說法為人天帶來福音、智慧。世間若沒有佛說法,就是一片黑暗,沒有光明。佛說法又稱為轉法輪,能夠轉變凡夫心而成聖人心。佛法能把我們心理上許多不平之事,無明、障礙驅除。法輪是人天眼目,我們要護持,使正法永傳。 (14)「以廣大心,供養承事一切諸佛。」供養諸佛,是一種恭敬心的表現,亦是施捨心的修養。對一般的貧窮大眾,我們要去救濟是布施。對父母、師長、三寶、龍天稱為供養。同樣是修福行為,而且減輕貪心之作用。因為能夠捨得付出,「施比受更有福」所以建立共識,就不會起貪心。將自己多餘的資財,送給需要幫助的人。我們的社會很需要廣修供養的大願,「承事」就是秉承佛的意旨,為大眾服務,為佛教作宣傳工作。 我們到佛堂來幫忙當義工,現在找人手很困難,大家發心到這兒來,地髒了,幫忙掃一掃;香沒有了,幫忙點一點;燈不明了,把它撥一撥,這都是承事供養的一部分。承事是一種修福的行為,佛法能夠興隆,社會得到安定,大家都信因果,都修行十善道,就不會有貪贓枉法、搶劫、強暴、綁票等的事情發生。所以要多提倡,這一方面的工作。 (15)「常勤修習,一切菩薩所行事業。」這句是總說,菩薩所修所學的功德,我們都要以長遠心、恆常心,不休不息地修持學習。菩薩所行的事業,就是六度萬行,或十度萬行。 凡是眾生有任何需要,都要滿足眾生要求,為眾生服務,這就是菩薩道的精神。假使我們發心修行就是菩薩,能夠將佛法建立起來,若在沒有佛法的地方,我們要趕快建立起來;若是佛法興盛的地方,我們不一定要湊熱鬧。我常常呼籲大家要培養菩薩心,要將菩薩心發揮出來。推廣佛教信仰,促使每一個地方的人士都能有聽聞佛法的場所,都有佛像可以禮拜,盡我們佛弟子的責任。 早期,我剛到台灣第一件事,就是把上海三家佛學書局的經典,選擇有研究性的書籍,請到台灣來流通。因為早期台灣的寺廟很少有經書,尤其是研究佛學的書籍,所以就與一位張老師,一起作流通書籍的工作。當時一共請了四、五十萬塊錢的經書,不到二年的時間就全部流通了。後來我們複印大藏經,發行雜誌,佛法慢慢地興盛起來。第二件事,就是幫忙我的師公創建華嚴蓮社,也是應信徒要求,華嚴蓮社建立以後,我們四十多年來,剛開始每月二次共修,從六十二年起,改成四次的共修,風雨無阻,刮大颱風也都沒有間斷過,讀誦《華嚴經》、宣講《華嚴經》。 另外,在桃園大溪有一僑愛眷村,有些貧苦的軍眷需要救濟,華嚴蓮社從四十八年起,每年都舉辦冬令救濟的工作,也到桃園與軍眷們結緣。當我們與眷村中貧苦的遺眷結緣時,亦請求師父幫忙蓋一間佛堂,讓他們有處拜佛、念佛的場所。因為當時眷村中有兩座基督教堂,一家天主教堂,就是沒有佛堂,這是弘法的工作,如何能拒絕呢?所以就圓滿眾生願,於是桃園僑愛佛教講堂,就這樣建立起來。 又去年到美國看一位老信徒,有很多從台灣去的留學生,看到我是國內來的和尚,他們也提出要求是否能蓋一間佛堂,將來完成學業,會在此處定居就業,離鄉背景信仰是他們的精神寄託,能有禮佛、研究佛法的地方。於是大家一起分工,他們找房子,我回台灣請佛像、經書,就每個禮拜天一起作研究工作。我們不是趕熱鬧,也不是移民,就是為了把佛法傳揚到需要佛法的地方去,這就是「要護持諸佛正法之輪。」 (16)「其身普現一切世間」,又「身」有身業的作用,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 (17)「其音普及十方法界,心智無礙。」又「音」是說法的聲音,就是十方法界都有講經的聲音;心智無礙,這是意業的勝用。佛到十方世界現身說法,無論到什麼地方,都不會有所妨礙,心智都很通達,這是菩薩最高層次的修養工夫。 不管是出家法師或在家居士,既然是佛教徒,無論到何處,在身口意方面都是一種無形的感化作用。在講話方面,要講佛法真理,尤其是沒有聽過佛法的地方,我們要多發揮一下。在心智方面,就是做人、講話、做事,都要能夠表現佛法修養的功夫;不慌不亂隨時注意自己的威儀,這威儀都是宣揚佛法的一種。人家一看,這人有很好的修養,為什麼會有那麼好的修養呢?一打聽,原來是佛教徒,是接受佛陀教育的行者;所以我們要有修養,是無形中的以身說法。 (18)「普見三世,一切菩薩所有功德。」總言之,都能從這許多菩薩的身上,見到三世菩薩所有的功德。這大菩薩們的德行,一一浮現大眾面前,他們到底是那些菩薩?又菩薩代表是誰?以下將代表性菩薩的名字,一一標列出來。 以上這三句話,是進一步要求菩薩深度與高度的進修,亦是讚揚他方菩薩的修養。 (19)「悉已修行而得圓滿」,所有菩薩的功德,都在這菩薩的身上顯現出來,所有的功德,都已修行圓滿。 (20)「於不可說劫,說不能盡。」總之一句話,菩薩的修行都已經圓滿,讚歎菩薩的功德成就,恐怕一劫的時間都說不盡。以下就列名,將代表的菩薩名號介紹出來。 3.依德列名 其名曰:金剛藏菩薩、寶藏菩薩、蓮華藏菩薩、德藏菩薩、蓮華德藏菩薩、日藏菩薩、蘇利耶藏菩薩、無垢月藏菩薩、於一切國土普現莊嚴藏菩薩、毘盧遮那智藏菩薩、妙德藏菩薩、栴檀德藏菩薩、華德藏菩薩、俱蘇摩德藏菩薩、優鉢羅德藏菩薩、天德藏菩薩、福德藏菩薩、無礙清淨智德藏菩薩、功德藏菩薩、那羅延德藏菩薩、無垢藏菩薩、離垢藏菩薩、種種辯才莊嚴藏菩薩、大光明網藏菩薩、淨威德光明王藏菩薩、金莊嚴大功德光明王藏菩薩、一切相莊嚴淨德藏菩薩、金剛焰德相莊嚴藏菩薩、光明焰藏菩薩、星宿王光照藏菩薩、虛空無礙智藏菩薩、妙音無礙藏菩薩、陀羅尼功德持一切眾生願藏菩薩、海莊嚴藏菩薩、須彌德藏菩薩、淨一切功德藏菩薩、如來藏菩薩、佛德藏菩薩、解脫月菩薩......。如是等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諸菩薩摩訶薩眾,金剛藏菩薩而為上首。 「金剛藏菩薩」就是〈十地品〉的上首菩薩;又「寶藏菩薩」是眾寶所成就,寶藏並不是世間寶,而是法寶。第三位「蓮華藏菩薩」,蓮華代表清淨,所謂出污泥而不染,蓮華有此德行,同時亦有因果同時,這是菩薩的修養。又有「德藏菩薩」是一位道德修養非常成功的菩薩;又有「蓮華德藏菩薩」有蓮華般的清淨德行菩薩。又「日藏菩薩」是一位光明像太陽一樣的菩薩,此「光明」代表智慧。 又「蘇利耶藏菩薩」,蘇利耶是印度話,譯成中文是月,就是月藏菩薩。月代表什麼呢?月代表一種清涼,夜晚在月光照亮下,會感覺很清涼;有光明、清涼,這是月藏菩薩。又「無垢月藏菩薩」是清淨光明皎潔的月藏,一點塵垢都沒有,亦是代表菩薩的心已經斷去煩惱。「於一切國土普現莊嚴藏菩薩」一切的莊嚴都是普賢萬德所莊嚴的。 「毗盧遮那智藏菩薩」就是大光明藏,光明遍照就是毗盧遮那。大光明是什麼?就是無漏智慧,所以說毗盧遮那智藏菩薩。又「妙德藏菩薩」,妙德就是能夠具足三明六通,得到佛果功德,有高度德行的菩薩。又「栴檀德藏菩薩」,栴檀是一種名香,這位菩薩是以香氣取勝。香能代表人的德行,有五種的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一般人也講究德行,如劉禹錫的〈陋室銘〉言:「惟吾德馨」,房子並不一定要華麗,只要住房子的人德行好,即使房子簡陋,卻能讓馨香遠播。所謂「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都是具有高度德行之人住的,能散播出道德的芳香,這位菩薩的德行修養無量,所以稱為旃檀德藏菩薩。又「華德藏菩薩」,「華」就是花;以華形容菩薩之德行,華是代表因,有因就有果。華是菩薩所修的萬行因華,所以得名。 又「俱蘇摩德藏菩薩」,俱蘇摩譯為悅意花,這種花開令人歡喜,這種悅意花與我們眾生特別有緣。眾生看到觀世音菩薩都很喜歡,就等於看到悅意花一樣。看到悅意花又如同見到菩薩一樣都起歡喜心,就是這位菩薩與我們眾生結緣的種種功德,所以得此名。又「優鉢羅德藏菩薩」,優鉢羅是一種青顏色的蓮華,這青色的蓮華很稀有,同時青色代表有一種生發的力量。東方世界是代表青色的,東方亦代表春天,植物到春天都會發芽,青色代表生長。生長什麼呢?生長菩薩之萬德,生長佛法之種子。 又「天德藏菩薩」,天代表自然,一切諸法都有自然的法則,萬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這是佛教獨具的真理。還有「福德藏菩薩」,福德藏菩薩專修福德,福德、智慧是佛法當中重要的德行。又「無礙清淨智德藏菩薩」,智慧清淨就是一般人所說的思想純正,無礙就表示這個人事理通達,學問淵博,這位菩薩具有純正的思想和通達的德行。又「功德藏菩薩」,所有好人好事,世出世間的功德都圓滿。又「那羅延德藏菩薩」,那羅延譯作堅固,堅固不壞,這位菩薩信心堅固,道心堅固,能夠成就不壞的事業,所以稱為那羅延德藏菩薩。 又「無垢藏菩薩」,無垢就是清淨,表示菩薩的心地清淨沒有煩惱。又「離垢藏菩薩」,這位菩薩已擺脫煩惱。又「種種辯才莊嚴藏菩薩」,這位菩薩辯才無礙,以辯才說法教化眾生,而且人家都喜歡聽他說法。又「大光明網藏菩薩」,網者有普遍義,這位菩薩的智慧光明涵蓋一切。又「淨威德光明王藏菩薩」,此菩薩清淨威德,猶如儒家所言:「君子應有穩重的威儀,深固的學養。」人若有修養就不會亂動,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莊嚴相就是如如不動,自然而然地發出威德,讓人望而生畏,自然起恭敬心。這位菩薩充滿了智慧光明,而且態度超越,智慧也超越,光明也超越。又「金莊嚴大功德光明王藏菩薩」,金色代表高貴、莊嚴,功德圓滿,光明顯得威赫。總言之,福德智慧都圓滿是一位大菩薩。 又「一切相莊嚴淨德藏菩薩」,一切相代表佛的三十二相,相好莊嚴是讚揚佛陀的福德身,這位菩薩已經修得很圓滿,具有相好莊嚴,清淨的功德藏。又「金剛焰德相莊嚴藏菩薩」,金剛代表堅、利二種美德。堅就是不被動搖的,利就是能破一切暗鈍,焰是從金剛本身發出的一種光焰,代表智慧道德,無垢的莊嚴相。又「光明焰藏菩薩」,這是完全以光明為特顯的菩薩。又「星宿王光照藏菩薩」,星宿代表一種天體,星象。這位菩薩如星宿一樣,運轉不失時,眾生以時得度,菩薩不會失去時機因緣,這是代表星宿,也是一種智慧相。 又「虛空無礙智藏菩薩」,這位菩薩的智慧,如虛空一樣的廣大無邊。又「妙音無礙藏菩薩」,菩薩說法的聲音是無所障礙的。又「陀羅尼功德持一切眾生願藏菩薩」,這位菩薩總持一切法功德,一切眾生大願,說法度眾生又能自修一切功德。又「海莊嚴菩薩」,菩薩的莊嚴像海一樣無邊無涯,這是修萬德所得到的福報。又「須彌德藏菩薩」,這位菩薩的德行修養高超,如須彌山一樣。又「淨一切功德藏菩薩」,一切功德藏都圓滿,所以又名淨藏。又「如來藏菩薩」,這位菩薩對於諸佛的一切真理,都已能證悟究竟。「佛德藏菩薩」,佛所有的德行都圓滿具足了。 「解脫月菩薩」是這品經的發起人,代表菩薩們請金剛藏菩薩說法的,所以是請法主,而金剛藏菩薩則是說法主。解脫月是請法的上首菩薩,又如何解脫呢?「解脫」就是令眾生斷除煩惱,「月」能令眾生得到清涼。若眾生心裡有煩惱像火一樣,煩燥地燃燒形成熱惱;若把煩惱斷除,讓眾生的心地獲得清涼甘露的滋潤,所以稱為解脫月菩薩。 除了解脫月菩薩之外,所有的菩薩都以「藏」字作法號,這有特殊的意義。「藏」有二種解釋:一種是菩薩就是寶、德、智慧、光明等德行的總合,所以是光明藏、智慧藏、寶藏、德藏。一種是菩薩心裡充滿具足,這許多寶、智慧、光明。 4.結數難測 如是等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說,諸菩薩摩訶薩眾。 這結數難測是最後總結菩薩的數字,雖然用了許多大數字,但都不是我們凡夫所知所用的數字,而是佛菩薩大智慧境界。經文上都是以無量數,無邊、無等,沒有齊等的數字可以形容。不可數是無法計算過來,不可稱是說不明白,不可思是眾生的心量亦想不通它,不可量是無法比量,不可說是說不盡的數目。有從十方雲來集的菩薩眾一起來聽法,由此可見十地法門的重要。 5.標說法主 金剛藏菩薩而為上首。 金剛藏菩薩是《華嚴經》的聽眾之一,是這許多菩薩的上首代表,亦是這一會的說法主。 金剛有二種特性:一種是很堅,不容易被融化的;一種是很利,以金剛做寶劍能破壞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就是金剛能傷害一切,而自身並不被一切所傷。「堅」就是不被他物所動搖,亦不被他物所損害,這就是代表我們的自性、佛性。「利」就是我們的智慧,能照破一切的無明煩惱。以金剛作菩薩的聖號,是代表十地菩薩的聖號,亦是代表十地菩薩的智慧,有這種種功能的意思。 若以佛學名詞解釋:就能藏名藏者,金剛即藏,為「持業釋」也;又如懷孕,母孕子胎,所藏名藏,即「有財釋」也。 二、三昧分 爾時金剛藏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 大智慧光明三昧是金剛藏菩薩所入定之名,入此三昧能以大智慧證如理照萬事,大光明可以照破見惑及無明故。 「爾時」是指講經的時間,這許多菩薩雲集而來,為了聆聽十地法門。在說法之前金剛藏菩薩先入定,「承佛神力」表示金剛藏菩薩仰仗諸佛的威德神力加持,仰承毘盧遮那佛的威德神力加持,「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這是入定的名稱,顯示十地法門的崇高。「智慧」又是什麼呢?就是定的體,是以智慧為體。「光明」是定的用,就是從定體發生的作用。「大」是由大智慧發生大光明,宣揚十地法門,這十地法門能夠斷除我們內心的煩惱,使得我們證得廣大的真理,藉由此法門證十地果位,所以「大」形容這種「三昧」。 三、加分 在加分中又分六個章段:(一)辨加所因,說明加持的原因;(二)能加佛現,能加持金剛藏菩薩的諸佛,都顯現出來;(三)同讚得定,這是諸佛讚揚金剛藏菩薩入定;(四)加定因緣,加持有加持的因緣,入定有入定的因緣,這要分辨清楚;(五)辨加所為,說明為何要加持的原因?(六)別顯加相,分別顯示加持的行相。 (一)辨加所因 入是三昧已。 顯示說法者入定,受諸佛的神力加持,準備說法。在這許多菩薩當中,為何獨為金剛藏菩薩加持,因為金剛藏菩薩入此三昧的緣故。 (二)能加佛現 即時十方各過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外,各有十億佛剎微塵數諸佛,同名金剛藏而現其前。 金剛藏菩薩說十地法門,由於十地法門是果法界的理論,依佛典之說法,果法界是不可說的,若是不假言說眾生無由開解;所以由金剛藏菩薩入定,在定中蒙受諸佛加持,金剛藏菩薩等於代表諸佛,演說十地法門。 加持是一種鼓勵後進的方法,使智識尚淺的人,能發揮他的智門。其實這種方法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都會遇到,尤其是少婦帶著剛剛會走路的幼兒,這年輕的媽媽為了鼓勵幼兒邁步學走路,常常讓幼兒獨自站在面前,然後向他招手,高興地喊他,寶寶來!小孩本來是不敢走的,因為媽媽在那邊一喊,就鼓起勇氣來,跑過去媽媽身邊,這種表示就是加持的力量。媽媽把力量加持在幼兒的身上,讓他鼓足勇氣往前邁步。這是佛經上常有的一種先例。 當須菩提尊者,暢演《大品般若經》時,曾表現過這種不思議的境界,就是佛性遍滿一切處的理論,以草木為例。若不相信佛性遍滿一切處,佛的法身遍滿一切處的話,就請當場的草木說話。於是須菩提尊者,為這些草木加持,草木果然開口說起佛法來,這就是最早的加持故事。 金剛藏菩薩本是十地菩薩,已體悟諸法的真理,〈十地品〉所要宣說的法門已修學圓滿,因為要取信於大眾,令大眾對佛法增加信心,所以諸佛給他加持;為何要在入定之時加持呢?因為入定時,住於三昧海中的等持地位,金剛藏菩薩的心能夠與佛的心融成一體,使得菩薩有充分的智慧發揮十地的理論。另外的問題,就是由釋迦牟尼佛,或是毘盧遮那如來給金剛藏菩薩加持就夠了,為何要十佛剎微塵數的諸佛為他加持呢?在過去的祖師解釋說:一方面為了尊重法故,一方面表示佛佛道同。 佛不僅在我們世界暢演《華嚴經》,十方世界的佛亦同時演說《華嚴經》,佛佛道同,也是為了尊重說法的菩薩,所以人家說:「一佛出世,千佛護持。」就是這種道理。 「即時十方各過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外」,這表示加持的佛顯現,而且這許多加持的佛,都來自十方的世界,所謂「十方」,就是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就是十方。十方世界各各又過十億佛剎微塵世界之外,「佛剎」就是每一尊佛的教化區。 一尊佛的教化區有多大呢?就是我們一般講的三千大千世界,那十億個三千大千世界,把它統統磨成微塵,每一粒微塵,就有一個世界,這世界是多的不得了。我們聆聽《華嚴經》要有超時間、超空間的心理準備,不能以我們一般人的時間觀念、空間觀念來聽聞,因為《華嚴經》是諸佛菩薩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既然不是凡夫的境界,我們還學他幹什麼呢?這是一個問題,我們也要證得這種境界,我們過去被無明煩惱遮蔽,我們清淨光明的心被迷昧,不曉得有這回事。今生幸遇佛法聽聞《華嚴經》,使我們明白,眾生與諸佛一樣具有平等覺性,能夠進入諸佛境界。「人人佛性本具,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一尊佛的教化區是三千大千世界,這是一般三乘佛教的說法,而「毘盧遮那佛」的教化區就更大了。以「華藏世界」為教化區,所謂華藏世界,就是包含一切的世界,因此要說「十方各過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外」,這世界不只是三千大千世界,不曉得有多少三千大千世界,所以這一點要加以補充說明。又「同名金剛藏而現其前」,就是十方世界的諸佛,與金剛藏菩薩同一名號。因為在過去生中,諸佛所發的願力,所行的菩薩道都與金剛藏菩薩相同,不但願同、道同,名號也相同。「金剛」有堅利的意思,「堅」就是本身修學佛法有成就,不會被任何的勢力所改變;「利」就是能夠破壞一切物,尤其能破眾生的煩惱,所以十方的諸佛,同名金剛藏佛。還有一個特別的意義,就是比較親切。你是金剛藏,我也是金剛藏,你這個金剛藏說法,我們同名的金剛藏來護持你,給你加持,這表示一種濃厚的師生情誼,或是同學的情誼。 (三)同讚入定 作如是言,善哉!善哉!金剛藏!乃能入是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 這諸佛來到金剛藏菩薩的道場,也就是我們這個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道場以後,看見金剛藏菩薩入定,便開口說話讚揚他,「善哉!善哉!」就是好啊!好啊!「金剛藏!」這就是十方諸佛喊他的名字。「乃能入是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這是讚揚菩薩,能有與諸佛一樣的成就,也能夠證入菩薩的大智慧光明三昧。 (四)加定因緣 善男子!此是十方各十億佛剎微應數諸佛共加於汝,以毗盧遮那如來應正等覺本願力故,威神力故,亦是汝勝智力故。 這十方諸佛來到道場,共同讚歎金剛藏菩藏的表現,以及在佛法上的成就;同時也是十方諸佛共同為他加持,而得到不平凡的表現,這就是「雙辨加定的因緣」。又「以毘盧遮那如來應正等覺本願力故」,毘盧遮那如來是主,而十方諸佛是伴,主伴之佛的願力以及成就,還有金剛藏菩薩的殊勝智力,都不是等閒得來的。 除此之外,還有第二種力量,第二種加持,就是毘盧遮那如來的願力。是什麼願力呢?就是要說十地法門,讓修學佛法的行者都能得到菩薩的地位,由菩薩的地位進而證入無上的佛果。 毘盧遮那如來的願力,希望每位弟子都能成就最高的果位,除了毘廬遮那如來的本願之外,還有毘廬遮那如來的威德神力。每一尊佛都有不可思議的威德,以及神通力量。威德是崇高的修養,自然表露的莊嚴神態,讓人望而起敬。這威德、神通的力量,是諸佛所顯現的一種不可思議妙用。有所謂的十八神變、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這許多的力量。這都是佛果上的威德神力,這種力量也是促成金剛藏菩薩入定說法的主要因緣。 除了佛的力量之外,還有「亦是汝勝智力故」是最主要的力量。若沒有勝智作為主因,助緣再好亦無法成就,佛法講一切都是因緣法。同時要告訴你,這也是殊勝智慧的力量,人的智慧是可以修學的。倘若修行的功夫不夠,可以向諸佛菩薩求智慧,這在經典上有很多的實例記載。 在北齊時代,有一位姓劉的太監(男宮人),是北齊王第三太子的隨身侍者,這位太監是佛教徒。有一天,他陪同太子到寺院禮佛,進入佛殿之後,覺得自己很慚愧,因為是太監,不成大丈夫相。又感恩有幸能禮佛,並且讀誦《華嚴經》,於是,想為《華嚴經》寫註解,讓大家都能夠懂得《華嚴經》的道理。就與太子商量,能否恩准他在這寺廟裡修行,同時求菩薩保佑能完成心願,由於誠懇之心感動三太子,就答應他的請求。劉太監虔誠禮佛三年之後,開始為《華嚴經》寫註解,花了幾年的功夫,寫成六百卷的《華嚴經註解》。當他完成《註解》之後,他的鬍鬚又重新長起來,恢愎丈夫相。所以求佛菩薩,不但可以求得智慧,也能夠改變相貌,增加福德智慧。 (五)明加所為 欲令汝為一切菩薩,說不思議諸佛法光明故。 菩薩共同加持有一個目的,就是要金剛藏菩薩說不思議諸佛法光明故。菩薩從初地到十地,要受高度的佛法教育,這個工作大家一起做。什麼是「不思議」呢?因為菩薩都要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的四十個位次修行,已有相當高的程度;在此時「除一分無明,證一分真理」,而且分身到百世界去成佛,說法度眾生。 初地菩薩已經是一位了不起的菩薩,他所學習的課程是最高的真理。因為這最高的真理,並不是我們凡人能說清楚的,也不是我們想得通的,所以是「不可思議」。每一尊佛都具有不可思議的「諸佛法光明故」,光明代表智慧,十地法門是一種高度的智慧之學,又因為教材、課程都由金剛藏菩薩準備,並負責教育培養,所以大家加被於你,使你能圓滿完成偉大的任務。 諸佛如何加持金剛藏呢?加持的行動共有二十句經文,分成二大部分:首先十句,是提供給十地菩薩修行用的;後十句,是提供給十地菩薩將來度化眾生用的。這二十句話很有意思,我們不但要懂得經文之涵義,更要運用於生活中。 所謂:令入智地故,攝一切善根故,善揀擇一切佛法故,廣知諸法故,善能說法故,無分別智清淨故,一切世法不染故,出世善根清淨故,得不思議智境界故,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 「所謂」是開頭語,要為菩薩演說不思議諸佛法,將內容詳細地為大眾解說。1.「令入智地故」,學佛就是要學智慧,雖然十地菩薩已經證得真理,所要學的是諸佛智慧,度眾生的智慧。2.「攝一切善根故」,善根大家都很熟悉,能夠到佛堂來禮佛,我們都認為這個人有善根。有沒有善根啊?我有考驗過這件事,我考驗誰呢?考驗那剛學會走路,一歲多、二歲不到的小孩,他媽媽帶他到佛堂來禮佛,對他說:「來!來拜佛!」有的小孩很乖聽她媽媽的話,馬上就去拜佛。有的小孩很彆扭,怎麼都不肯拜佛。同樣是智識未開的小孩,為何會有分別呢?很簡單,喜歡拜佛的小孩有善根,不肯拜佛甚至看到佛像就要哭的,就是沒有善根。沒有善根,就是沒有結善緣,所以不肯拜佛,這是我的觀察。 「善根」就是做善事留下的種子,這種子等到有一天因緣成熟,就會發生現行,好心一定會有好報。不要認為做了一輩子的好事,還是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困擾,覺得好心沒有好報。 十地菩薩的修行功夫已經很高,是聖人地位,這點我們要把握住,雖然是聖人地位,但尚未畢業。「攝一切善根」換句話說,不管地位有多高,種善根沒有高低,沒有畢業的時候。有一佛學名詞「善根魔」,是諸魔的一種。以為有種善根就好,不必多做,這是一種魔境,我們不要犯這種錯誤。人生短暫能夠幸運聽聞佛法,有機會做好事,能夠種善根,待善根發芽,就是一顆菩提樹,菩提樹會開花結果,所以十地菩薩,還是要種善根的。 3.「善揀擇一切佛法故」,要教導十地菩薩的學生如何修行?菩薩教人做善事、受持三皈依、五戒,可保障人身不失,並且來生做人比今生好,有智慧有福報,這是人乘佛法。其次是天乘佛法,只要皈依三寶,再進修十善法門,再修禪定就可以生天。這二種都不好,因為出生人道,同今生差不多;若生天堂,只享受而不知修行,福報受盡還要輪迴生死。有人說修小乘行做自了漢,出離三界了脫生死,這種想法不是佛所贊成的。小乘的修行果位,又稱為休息站,佛愍念眾生辛苦修行,怕他們退道心,所以示現小乘教,證聲聞果,讓他們在中途休息一下。待休息後再前進,因為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修行要如何選擇呢?就是要選擇大乘佛教,要學習大乘菩薩行,弘揚佛法教化眾生,要莊嚴佛土,要修福修慧,這才是我們要揀擇的佛法。 4.「廣知諸法故」這是大乘菩薩的基本教育,《阿含經》說:我們要成佛,要有智慧,要有學問。如果世間上的萬事萬物,有一法你沒有徹底弄清楚,就不能成佛。所以說要「廣知諸法。」諸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天法、人法、聲聞法、菩薩法等,統統都要知道,這是菩薩修學的一種要求,也就是要博學多聞。 5.「善能說法故」是作修行功夫,同時要為教化眾生作準備,不只要訓練弘法的口才,學習講話的技巧,如何讓人家聽懂佛法,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是「善能說法」。 6.「無分別智清淨故」這是談修學的程度,「無分別智」是證得人空、法空,所得到的一種智慧,又稱為無生智;同時要究竟徹底證得,所以稱為「清淨」。要證得無生的真理,還有先決的條件,就是要斷除我們內心的根本煩惱。所謂貪、瞋、痴、慢、疑、邪見六種煩惱,就是隨眠煩惱,不容易斷。我們若要得到清淨無分別智,就要將這些煩惱斷除。十地菩薩斷煩惱的方法,是煩惱分分斷,真理分分證。 7.「一切世法不染故」就要與六道眾生結緣,但有一點很要緊,與眾生周旋時不能沾染到世法。有很多年輕人在學校裡,有志向、有抱負,將來要做大事;可是到社會沒多久,有了弄錢的機會,就心癢癢的想要貪錢;有向上爬的機會,就想要做高官,為了貪名貪利,事業還沒起步就失敗。我們修學菩薩道也是一樣,為了教化眾生,三途六道都能去。 8.「出世善根清淨故」又講到善根了,善根需要攝受、培養,這是指「出世的善根」。成佛的善根是高層次的,就是說要把成佛的善根培養好。成佛的善根要如何培養呢?就是修菩薩道,如果將菩薩道修學完成,就得到清淨出世善根。 9.「得不思議智境界故」這句是要我們追求佛果,要一點一滴地向上進取,最後完成佛果的不可思議智慧,作為我們最高目標。得到不思議智境界,才是我們修學的終極目標。 10.「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一切智人就是佛的境界,這一句直截了當地說:要我們完成佛果的大業,不容許中途懈退的意思。 這以上十句經文是說明自利行,就是十地菩薩進修的層次,一級一級向上提升,所修學的課程由淺入深,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十地,這是層次的修養。以下十句則是說明利他行。 又令得菩薩十地始終故,如實說菩薩十地美別相故,緣念一切佛法故,修習分別無漏法故,善選擇觀察大智光明巧莊嚴故,善入決定智門故。隨所住處次第顯說無所畏故,得無礙辯才光明故,住大辯才地善決定故,憶念菩薩心不忘失故,成熟一切眾生界故,能遍至一切處決定開悟故。 這十句經文是講心得方面的,所謂行證,就是一方面要實際修行,一方面要利益眾生,教化眾生,同時要講究自利利他的成績,所以稱為「始終」。有十個始終,等於十個階段的成就,是把我們所做的教化工作,所獲得的成效與結果一一列出來。 「又令得菩薩十地始終故」,這句是總說,就是貫攝到以下的十句話,這段文字的內容所在。希望金剛藏在宣說十地法門的道理時,能夠達到「令得菩薩十地始終故」,要使得十地菩薩,經過自利利他的修行之後,能夠確實得到菩薩十地始終的內涵。十地始終者,就是說每一地從開始到成功,這當中應該修學的,每一地的修行是什麼?如何教化眾生?這內容都要有始有終,完完整整依照理想實現。這句是總說,以下要分別細說這十句話。 1.「如實說菩薩十地差別相故」,這第一句是用意,就是說在修學十地的過程當中,一方面要聽從善知識教化,將學習聽聞得來的佛法,再輾轉講給別人聽,同時依照所聽聞的法門修行,這就是「如實」。如實者:就是從實際聽聞得到的佛法,所得資料再講給修學十地法門的菩薩聽,同時自己也要依法修持,由於資料很多,所以有差別相。其中有布施行,或其它十度萬行的義理,或教人各種不同的修行方法,所以是差別。各種不同的課程,固然要身體力行,同時要完整地依照老師所說,照佛法所要求的講給他人聽,就是「攝始終」,利益他人就是攝受,攝受眾生的開始和終結。 2.「緣念一切佛法故」,這句是「欲始終」,緣念佛法意欲令眾生證故,即思慧上品求心。「欲」就是希望,希望參加受訓的學員,能夠依照佛法的道理,實修實證;要斷除煩惱,要印證真理,這是修學佛法最基本的要求。 3.「修習分別無漏法故」,是「行始終」,以是修慧故名修習。十地法門是無漏法是成佛的法門,如何修習呢?就是以觀想的功夫,分別思維,譬如我們修學三十七道品,依照修學的進度,一般都知道念佛、打坐,或禮佛等依法起修。若依照《彌陀經》的說法,從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乃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依照這順序修學,讓我們對人生有確實的瞭解,對世界有正確的認知,修學佛法就是要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弄清楚,不迷戀世間追求真理,這是修學無漏法的重心。 修學佛法的基本要求,要端正修學的方向,譬如說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要先觀想這四件事。人在一生當中,用盡種種辦法爭名奪利,種種貪戀欲求。總言之,一天到晚就是為身體而忙,要一幢好房子住得舒服,要弄一張好床能睡得舒服,要一套沙發椅坐得很舒服,坐的汽車要舒服。總之,食衣住行都要舒服。 「觀身不淨」就是不值得將光陰浪費在臭皮囊上,我們的身體從內到外都很髒,所謂九孔常流不淨;若是夏天,一天不洗澡就發臭,身體裡邊是臭的,外邊也是臭的。人若是往生,不到兩天就發臭,所以要常常觀察我們身體是如何不潔淨。「觀法無我」,法是包括身體,以及所擁有的一切,所言我者,是主宰義。就是說我能自主嗎?首先就無法為身體作主,生老病死都無法支配,更何況其他的財物。「觀心無常」心念更是妄想紛飛,古今中外,川流不息。「觀受是苦」,我們的人生,快樂有多少?痛苦又有多少? 四念處是修學佛法的基本功夫,假如我們徹底地瞭解,就會看淡人生。佛教不消極,積極地修學成佛之事,有常、樂、我、淨四大功德,所以我們要認真修行無漏功德,這是轉凡成聖,離苦得樂的妙法門。 4.「善選擇觀察大智光明巧莊嚴故」,這是「證始終」,就是我們要證悟諸法的真理,選擇我們所修學的課程與法門。我們要說法度眾生也要知道選擇。在佛教裡,說法度眾生不是隨便講的,菩薩度眾生要觀機逗教,必須先做觀察,何種法門適合眾生。 佛法是智慧之學,在文化水準高的地方,不妨講深一點的經典;若在普通的地方,通俗一點的經典也不妨。「大智光明」是代表佛法,巧莊嚴就是作適當地安排,能令大眾依法修行,能夠得到適當安排,能夠莊嚴自己的身心,聽聞佛法要能有受用。譬如講三皈五戒,大家覺得不錯,學佛應該要皈依三寶啊!要受持五戒啊!他接受了,不但莊嚴自己,也為社會帶來詳和。因為受持三皈五戒,講究因果,就不會作非份之事,更不會犯罪。因此要選擇宣揚佛法的方法、時機以及對象,使得聽聞佛法之人,能夠得到佛法的受用,這一點相當重要。 5.「善入決定智門故」,此句是「修道始終」,決定智就是佛智,如何契入佛智?如何證悟佛法的真理? 佛法的真理,有真有俗,我們要契悟這個道理要能夠通達俗。一般人只知道有真就不能俗,有俗就不能真,那就不是善入了。要能夠悟到真,也能夠達到俗,譬如懂得佛法的道理,對於人情世故照樣安排得很妥當。當然非禮的、不合時宜的我們拒絕它,倘若是合情合理的,雖然是世俗的應酬,我們也照樣要做。 我們中國的佛教,與泰國佛教不一樣,泰國人過於嚴肅、拘謹,在家居士不可與僧人一起吃飯;但中國的居士與出家人打成一片,並沒有妨礙,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能夠通真達俗,不像他們只是真,沒有俗不能圓融。佛法是智慧之門,修學佛法的真理,同時要自利利他,若不能通真達俗,就不能進入智慧之門,那自利利他的菩薩道就行不通,更別說善入修道。修學佛法要有真有俗,才能圓融無礙。 6.「隨所住處,次第顯說,無所畏故。」這是「破邪論障始終」,是對治一種邪門歪理的方法。隨時在所住的地方,次第的演說佛法,都無所畏縮;為了宣揚佛法,要往各種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地方對不同的人種演說。對佛法的原則不可違背,正是古人所講:「依文解字,三世佛怨;離經一定,就同魔說。」所以古來講經就有標準,假使依照文字解釋經論,不能發揮佛法真義;三世諸佛看到也不會高興,因為你不是弘法者。若是自作聰明,背離經義,就等同魔說。要依照佛陀的聖教量為基本,對大眾宣說而無所畏懼,這「無所畏」又稱為「大眾威德畏」。 7.「得無礙辯才光明故,住大辯才地善決定故。」這是「能善答難始終」,是答覆人家問難的資本。我們要有講話技巧的訓練,才能夠得到無礙辯才光明故。光明就是智慧,所學的知識學問都很踏實,再加上智慧的無礙辯才,就能無往而不利。這是弘法者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素養。 8.「憶念菩薩心不忘失故」,這句是「樂著小乘對治始終」,弘法之人要有一種修養,需常常仰仗三寶的威德加持,所以在弘法時不要忘記念佛菩薩的聖號,若常常有這樣的憶念,同時把握機會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要充分發揮菩薩道的精神,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9.「成熟一切眾生界故」,這句是「化眾生懈怠對治始終」,菩薩度眾生有三個步驟:首先對沒有信仰的人,要想辦法培養他的善根,用種種方法與他結緣,這是未信者令信。生起信心之後,要令他產生興趣修學佛法,這是未安者令安,使他安於佛法。安於佛法之後,要令他成熟,要依他的根機教他依法修行,這是度眾生很重要的步驟。 10.「能徧至一切處決定開悟故」,這句是「無方便對治始終」。菩薩發心度眾生沒有界限,沒有一定的場所。「徧至一切處」,凡是有眾生的地方,我們都應該發願,這就是「對治始終」。佛教除了在亞洲地區興盛,現在也慢慢地傳入美國、加拿大,甚至傳到澳大利亞等地。 以上是二十個加持,首先自利方面,訓練學員如何自修;其次是利他方面,訓練他們作弘法的事業。這是合乎現代環境的要求。 (六)正顯加相 「正顯加相」就是顯示諸佛從三方面加持金剛藏菩薩,有口加、意加、身加三種加持力。首先以語業作加持希望能得到辯才無礙,有四種辯才:「辭無礙辯」就是我們要說法時,運用的辭句要恰當,這是辭無礙;又「義無礙辯」是將義理恰到好處的發揮出來;又「法無礙辯」是有條有理地將主題主旨發揮出來;又「樂說無礙辯」就是要有熱情,對於問題能夠盡智慧所能及,將之充分地發揮出來,就是樂說無礙辯。諸佛希望金剛藏菩薩能夠發揮樂說無礙的本能,將十地法門隆重地介紹出來,等待十地菩薩修學成就之後,一起加入弘法利生的工作。 首先是口業加持,得到四種無礙辯才;在無礙辯才當中又分為:自力、他力二種;自力就是金剛藏菩薩本身的力量,他力就是諸佛加持的力量。其次,是意業加持,在心裡為他加持,希望將諸佛的智慧,都能夠傳給他;再次,是身業加持,為他增強威德自在。 1.口加 善男子,汝當辯說此法門差別善巧法。所謂:承佛神力,如來智明所加故,淨自善根故,普淨法界故,普攝眾生故,深入法身、智身故,受一切佛灌頂故,得一切世間最高大身故,超一切世間道故,清淨出世善根故,滿足一切智智故。 這段經文有十一句話,第一句是句總話,後面十句是分別說。這每一句都是中心問題,衷心希望金剛藏菩薩能善巧地宣說。 「善男子」是諸佛同聲招呼金剛藏菩薩,善男子啊!「汝當辯說此法門差別善巧法」大家已經為你加持了,現在請你發揮樂說無礙辯才的本能,為十地菩薩的修行者,介紹十地法門的「行相」以及「差別法」。為何是差別善巧法呢?因為十地法門的內容,一地比一地高深,所以是差別法。雖然是有差別,但是諸佛菩薩以無礙辯才,善巧的方法演說,我們還是容易懂得的。希望你以善巧方便的無礙辯才,為菩薩介紹殊勝的十地法門。 共有十句辯才,除了「承佛神力,如來智明所加故」,是他力辯才外,以下九句,都是金剛藏菩薩的自力辯才。 1.「所謂承佛神力,如來智明所加故」,這是佛加持金剛藏菩薩的一句話,諸佛對金剛藏菩薩說:由你來說這個大法!你的程度是可以的,又擔心你面對大法會有所膽怯,所以我們都來加持你,將諸佛的神通無礙辯才的力量,以智慧的光明加持於你,使你任運自如,無礙辯才。 2.「淨自善根故」,淨自己的善根,就是過去所發的菩提心,所修的菩薩道,在佛法當中所種的善根,此時應該清淨。「淨」是成功的意思,在印度原文是「波羅蜜」的意思。印度人事情做成功都是波羅蜜,而中文譯成「淨」或譯成「究竟」,這「淨」字譯得好,但必須解釋才看得懂。「淨自善根故」,這很有學問,諸佛都證明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但佛性被無明煩惱覆蓋住,所以無法成佛。金剛藏菩薩經過多生多世的修行,煩惱斷得差不多,佛性即將顯現出來,所以「淨自善根故」就是將自己的佛性顯現出來,這在《疏鈔》中言:「有作善法淨」。 3.「普淨法界故」,是說你的佛性被無明煩惱覆蓋,現在將煩惱撥開,將煩惱斷除,讓佛性顯現出來。此句在《疏鈔》中言:「無作善法淨」。以上這二句經文,若是自修的功夫成就了,佛性自然顯現。 4.「普攝眾生故」,菩薩自修成功了,再來利他就是教化眾生,就是行菩薩道。菩薩要完成菩薩道,就要普遍地攝化眾生,將教化眾生的工作做好,佛性就顯現出來,這是金剛藏菩薩自修利人的功德。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高僧,具足辯才無礙的法師很多,其中以玄奘法師的辯才最好,學問最高,他在印度留學十七年,把印度的佛學,甚至世間學問都學得很好。當他學成準備回國,在印度東北邊有一個曲女城的國家,曲女城的國王是戒日王,這國王很有學問,聽說中國和尚在印度留學,非常高興,就請玄奘去供養。在談論佛法之後,就捨不得讓玄奘回國,只要玄奘願意留下,要將國家分一半給他,儘管玄奘是當國王或當法王都好,可以隨心所欲發揮理想。但是玄奘想,我是冒九死一生的危險,千辛萬苦求學十幾年,目的就是要把佛經請回去弘揚,而戒日王苦苦地求他,始終無法動搖玄奘法師的意志。 印度有一種辯論的風俗,戒日王請玄奘參加辯論大會,為我們的國家作學術研究,為學術再放異彩。於是邀請全印度的學者參加,訂一個唯識學的題目,讓大家辯論。印度辯論的風氣很盛,若是辯論勝利,會得到崇高的地位;若是辯論輸了,有可能是輸掉生命。結果經過十八天的辯論,印度的學者都辯不過玄奘,最後戒日王賞賜玄奘「大乘天」的封號。 5.「深入法身、智身故」,這是「身淨」,菩薩已經斷除煩惱,證得法身。「法身」是一種理性身,「智身」是一種智慧身,理性法身是人人本具的,需要有一種智慧身來證悟它,故以智慧身來證悟法身。這表示金剛藏菩薩已經達到成佛的境界,換句話說:十地以上程度的菩薩,已經有成佛的功夫。證悟法身有二種成就:有「菩薩盡」,有「不同二乘盡」。「菩薩盡」是說菩薩的工作,該修的課程都已修圓滿,所以是菩薩盡。 「菩薩盡」又可得二種利益:一種是受位,就是能夠受到佛的灌頂;一種是報身,能夠得到最高大身的一種報身。 6.「受一切佛灌頂故」,何為灌頂呢?就是受佛位,在印度有一種習俗,國家要換新國王時,必須取四大河的水,為新國王灌頂,經過灌頂就是正式的國王。現在這位即將成佛的菩薩,接受古佛的灌頂就是新佛了。所以菩薩身淨的功課修完成,首先得到「菩薩盡」得受佛位的成就。雖然接受灌頂,已經是尊新佛了,但成佛的時間未到,還在等待成佛;等於已經接受職位,但還未就職。 7.「得一切世間最高大身故」,菩薩到了成佛的時候,萬德莊嚴的報身,能感得千丈盧舍那身,這地方說是一萬六千由旬高的盧舍那身,這盧舍那的身相,在娑婆世界第二重色界天最高的一層天上。 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法身是理性身,是無形無相的稱為毘盧遮那佛;若有形相可表現的,就是圓滿報身盧舍那佛;釋迦牟尼佛的丈六金身是化身佛。佛的三身,就華嚴圓教而言,以盧舍那佛說法度眾生的,而《華嚴經》講到的毘盧遮那佛,實際上是光明遍照的本尊佛,是無形無相的理性佛,真正說法的是盧舍那佛。這盧舍那佛的身形有一萬六千由旬高,「由旬」是印度計算長度的單位,一由旬,在我們中國來說是四十華里。一萬六千由旬高的身體,並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想像的,所以我們聽《華嚴經》要進入佛的最高境界,要以一種超過時間、空間的心理來聽聞。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修行時,有一次在雪山修行,欲界第二重天的帝釋天王,想要考驗修行人的道心,就變成羅剎鬼(羅剎鬼是一種很凶惡,而且是會吃人的鬼),在修行人的旁邊自言自語,他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這二句是古佛所說的見道偈,是十方諸佛覺悟的真理,他們都是以這首偈語,表現諸法的真理。 修道人聽到就覺得,是了不起的真理,修行禪定就是追求真理,今天好不容易聽到這二句偈;但一定還有二句偈,這樣這首偈語的意思才能圓滿。當雪山道人要求羅剎鬼,說出後面二句偈,羅剎鬼卻說:「說給你聽可以,不過我現在肚子餓沒有力氣,若你將身上的肉給我吃(羅剎鬼是吃人肉的),就說給你聽。」雪山道人回答說:「沒有問題,修行就是為了追求真理,如果肯將真理講給我聽,身上的肉就供養你。」羅剎鬼說:「好啊!就一言為定。」於是,羅剎鬼就把後面二句偈語說出來。他說:「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首四句偈是諸佛所覺悟的真理。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當雪山道人聽到這首四句偈,馬上寫下來,因為他就要死了,若不寫下來,後人就得不到稀有的真理。當他寫好之後,就從樹上跳下來,(因為羅剎鬼不吃活人,只吃死人肉。)當雪山道人從樹上跳下來時,羅剎鬼(本是帝釋天變的)馬上接住,只不過是考驗道人的決心。這則公案,就是有名的「雪山八字」後半偈;這是記述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在雪山修行時,為了半首偈可以為法捨身的故事。 故事的內容,說明諸佛求法的精神,釋迦牟尼佛本來距離成佛還很久,就因為要得到諸法的真理,肯捨身求半首偈,因此提前十二劫成佛。所以我們學佛,研究佛法,會得到諸佛的真理,也會得到莊嚴的佛果。這故事的精神與儒家的精神是一樣的,孔夫子求真理也有這種偉大的精神,有句名言:「朝聞道,夕死可矣!」意思是能夠聽到至真大道,能夠得到真理,即使早上聽聞大道理,晚上就死掉,也是死而無憾。所以東方和西方的聖人,追求真理的心是一樣的。金剛藏菩薩該修學的課程,都修圓滿證得法身,同時得到了二種利益:就是接受佛的灌頂授記,其次,就是將來成佛,可以得到一萬六千由旬高大身的福德果報。 8.「超一切世間道故」,世間道就是人天二道,乃指世間教而言,提倡受持五戒得生為人,與奉行十善能生天界。亦指人天乘,係導入佛乘之方便教說。由於金剛藏菩薩的課程已經修行圓滿,超越世間道。 9.「清淨出世善根故」,出世善根就是聲聞、緣覺二乘人的善根。金剛藏菩薩已經超越這階段的人,是一位修行成就的大菩薩。另外,因為證得法身真理的緣故,同時完成最高程度的佛道。 以上二句經文,就是超越人天教、二乘教;並說明「二乘不同盡」,然而「二乘不同盡」是說明菩薩修行的功夫,超越人天教和二乘教。在修證的次第中,有人天教和聲聞、緣覺的小乘教,由於金剛藏菩薩的課程已經修行圓滿了,他殊勝的成就超越人天教和小乘教。雖然菩薩道不同於二乘的修行,但也等於完成了二乘的修行,所以說他得到「二乘不同盡」的修行成就。 10.「滿足一切智智故」,就是說已經可以成佛了,「一切智」就是根本智,「一切智智」就是後得智。根本智、後得智合起來就是圓滿法身真理。由於金剛藏菩薩證得法身,所以順理成章完成佛智。 「口加」的文就講到這裡,接下來是講「意加」。所謂「意加」就是用心意加持,心意加持就是精神支持。如《疏鈔》言:「意加者,當時如來但意地冥被,與其智力,都無言說,皆集經者言。」這段文章是結集經典人的意思,佛意地加持,使金剛藏菩薩得到佛智,宣說十地法門。 2.意加 爾時!十方諸佛與金剛藏菩薩無能映奪身,與無礙樂說辯,與善分別清淨智,與善憶念不忘力,與善決定明了慧,與至一切處開悟智,與成道自在力,興如來無所畏,與一切智人觀察分別諸法門辯才智,與一切如來上妙身語意具足莊嚴。 這是諸佛語業加持之後,再作的鼓勵精神加持。「十方諸佛與金剛藏菩薩無能映奪身」是總說,如《疏鈔》言:「身有二種:(1)與無上勝威德身,如王處眾,無能映奪,即色身勝;(2)與辯才無能映奪身,即名身勝。」又「名身」為心不相應行法之一。「名」指表詮自性之名字或名目等;「身」有積聚之義。又總說「無能映奪身」是色身殊勝,別說「與無礙樂說辯」以下九句是名身殊勝,別開名身成九種身。 首先給予金剛藏菩薩光明遍照無能映奪的佛身,這佛身是有形色的報身;其次是「名身」,沒有形色的就是「名身」,又「與無礙樂說辯」是一種說法的身體,是「名身」。十方諸佛給予金剛藏菩薩二種法身之後,再完成以下八句的功德,在心名智,在口稱辯。 (1)「無礙樂說辯」是根本辯才,又稱為「不著辯才」,就是不執著任何一方,有了辯才說法之時,便能不偏不倚地說,不緩不急乾淨俐落,不滯礙事理,這是「總」辯才。 (2)「與善分別清淨智」,這也是一種辯才,是「堪辯分別法相」。堪者,就是能夠勝任,有了辯才之後,即能分別諸法的事理,能如理而說,稱為「分別清淨智」。換句話說,就是於一切諸法,都能夠善於分別。 (3)「與善憶念不忘力」是「任放辯才」,就是說得到這種辯才之後,說法時都能隨心所欲,不會忘記宗旨。有人說法時會忘記主題,說法就好比作文章,盡情發揮但不能脫離主題。 (4)「與善決定明了慧」,這是一種智慧也是辯才,稱為「能說辯才」,能夠應機斷疑,決定明了,凡是有問題,只要來請教,一定會給你明白地指示。 (5)「與至一切處開悟智」是不雜辯,這是給眾生開悟的一種辯才,能夠不 雜不亂說明自相、同相、不二相,就是我們身心世界種種的道理,都能夠有 條有理的說清楚,令人開悟。 (6)「與成道自在力」,這是「教出辯才」,是以如來的十力、四無所畏的智慧化導眾生,讓眾生斷除煩惱,證得佛果菩提,故云自在成道。 (7)「與如來無所畏」,這是給金剛藏菩薩「無畏的辯才」,就是說法的時候,所有言論都能無所畏懼。由於有充分的修養,思路清楚,事理分明,他的言論不會受到批評,所以能無所畏懼。 (8)「與一切智人觀察分別諸法門辯才智」,這是「無量辯」,「一切智人」就是佛,就是給金剛藏菩薩具有佛的觀察能力,讓他分別諸法事理的一種辯才,所以是「一切智隨順說」。 (9)「與一切如來上妙身語意具足莊嚴」,是「同化辯」是具足佛辯才的一種,從清淨身、語、意所發的莊嚴辯才,就是佛教化眾生的三種神通:身業方面,能夠變化神通,使眾生生起信心。口業方面,能夠口頭教化,能讓眾生心開意解。意業方面,能夠憶念眾生,觀察眾生根機為何,該教導何種法門,都要能恰到好處,恰如其分。為了讓金剛藏菩薩在說法上運用自如,將三種具足莊嚴的辯才,賜給金剛藏菩薩。 也許大家會懷疑一個問題,我心裡的想法,你又如何知道呢?若沒有他心通,別人心裡的想法是無法得知的;所以諸佛給予金剛藏菩薩智慧,照理說我的智慧,你的智慧;我的心意,你的心意,別人是無從得知,但有他心通這問題就解決了。他心智通是十種神通之一,只要得到這種神通之後,你需要什麼,我預先可以知道你心裡想要什麼,就可以隨你所需給予。 還有一個問題,假定有人問:十方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十佛剎微塵數的諸佛,一起為金剛藏菩薩加持,為何只加持金剛藏菩薩,不加持其他與會諸菩薩呢? 何以故?得此三昧法如是故,本願所起故,善淨深心故,善淨智輪故,善積集助道故,善修治所作故,念其無量法器故,知其清淨信解故,得無錯謬總持故,法界智印善印故。 「何以故」這是問為何只加持金剛藏菩薩,而不加持其他菩薩?「得此三昧法如是故」,金剛藏菩薩已經得到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既然已經得到三昧,就可以將說法的責任交給他。「本願所起故」,因為他得到三昧的特殊因緣,以及本願力故,由於這二種緣故,所以加持金剛藏菩薩,而不加持其他的菩薩。 「善淨深心故」,這是般若波羅蜜,金剛藏菩薩修行得很成功,所以是「善淨深心」。由於修行成功,心中煩惱已斷除,智慧開發成功的人,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善知識,這是現前的佛,所以就請現前佛為我們說法。 「善淨智輪故」,又「智輪」者,是菩薩斷除煩惱之後,還得到根本智、後得智,等於一切的智慧都修行圓滿,「善淨」就是完全修成功的意思。「善積集助道故」,「助道」就是助長我們修道的一切法門。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十度萬行這許多法門都是助道,金剛藏菩薩都已經修學過,有很好的經驗可以勝任無餘,所以請他來當十地菩薩訓練班的班主任。 「善修治所作故」,「修治」就是調伏自心。我們的心從無始以來,被無明煩惱纏繞,若要將所有的煩惱斷除很不容易。若是一位慣於抽菸的人,要他戒菸是不容易的事,明知抽菸不好,卻無法戒掉,所以要斷除無始劫以來根深蒂固的煩惱,金剛藏菩薩是位難能可貴的優良老師。 「念其無量法器故」,是說金剛藏菩薩自修的功夫很好,教導人的方法也不錯!由於有歷練經驗,所以編起教材來,都能將所有的問題準備齊全。就是教起學生都能勝任愉快,而且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知其清淨信解故」,這是金剛藏菩薩瞭解學生的程度,在教學方面,很懂得善巧方便。「得無錯謬總持故」,總持者,就是一切諸法總綱。這是說金剛藏菩薩能把握諸法總綱,所以我們要加持他。「法界智印善印故」,這是金剛藏菩薩得到諸佛的印證,法界真理的法印。 3.身加 爾時,十方諸佛各伸右手摩金剛藏菩薩頂。 身加,就是身體的加持。十方世界許多佛,每尊佛同時為金剛藏菩薩摩頂,為何要摩頂?因為頭頂是智慧中心,思想泉源,所以摩頂是印證他的能力,有此智慧就能宣說十地法門。 身加,又發生了一個問題,這許多佛同時為金剛藏菩薩摩頂,這許多微塵數的佛,又如何摩頂呢?這不是一尊、二尊、一萬、二萬的問題,清涼國師(華嚴第四代祖師)給了我們解決的辦法,他說:諸佛有神通,運用四種神通作表示:有如意通、幻通、法智通、聖自在通。 「如意通」心裡想怎麼做,就能做得如法、圓滿,恰到好處。如意通運用起來十分方便,隨順諸佛的心意,遠近都無所謂,多少也無所謂,譬如我們想像那麼多的佛,一尊佛一隻手為金剛藏菩薩摩頂,那佛手豈不是堆得像山一樣高,諸佛能夠隨心自在,而且有神通就能自在的完成。 「幻通」就是幻化的神通,十方微塵數諸佛雖然是伸手,為金剛藏菩薩摩頂,但每尊佛都在原位如如不動,這完全是心意的表示,只要意念一動就能完成。所以重點就在這裡,一切萬法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點我們要把握住。世間的萬法不是上帝所造,也不是神所造,也不是自然所造,而是由有情生命的心意識所變現的,所以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世間萬物,都是由我們的意識幻化出來。 「法智通」是從諸法得到的智慧真理,所成就的一種神通。就《華嚴經》而言:「諸法都是自在,都是圓融無礙的。」若以世間法的事相而言,一般人看水是水,看火是火,沒有辦法圓融。但在理性上是能夠融通的,所以得到諸法的真理,凡事都能迎刃而解。 「聖自在通」,是說聖人已經證得諸法的真理,身心自在,都在圓融的境界,這就是聖自在通。 在加持的這一分,由身、口、意三業的加持,到此結束。以下一分是「起分」,是講金剛藏菩薩從三昧中出定的方法。 四、起分 摩頂已,金剛藏菩薩從三昧起。 起分是講金剛藏菩薩從三昧出定的章段,起分在說法的儀式中是重要的。「三昧分」是表示金剛藏菩薩已證得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金剛藏菩薩入三昧的原因,是懇求十方諸佛為他加持;現在十方佛剎微數世界諸佛,同時以神通力為金剛藏菩薩摩頂印證,所以說:「摩頂已」,此時,金剛藏菩薩從三昧起,就是出定的意思。 金剛藏菩薩從三昧起,有四種意義:(一)是說金剛藏菩薩入定,是為了要證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證得十地智的大定,才能為與會大眾宣說十地法門。(二)金剛藏菩薩入定,是為了懇求十方諸佛加持,因為受十方諸佛的加持,而能得到殊勝不可思議的力量。(三)是說金剛藏菩薩入定,是為了要觀察眾生之根機,就是觀察聽眾的程度,是否能夠接受十地法門,所以觀機逗教是諸佛說法前重要的準備工作。(四)有人也許會問,在定中不能說法嗎?為何要出定?現在金剛藏菩薩,就是要解答這個問題。證理時要入定,因為現在要說法,若在定中是無法講話,所以要出定才能說法,這是金剛藏菩薩出定的理由。 五、本分 在本分的經文中又有(一)說明六決定以為地體,(二)標列十名以顯地相,(三)舉十方同說歎地要勝。以下就經文內容進行說明: (一)說明六決定以為地體 這一章有六個問題,雖然只是幾行字,但是所講的道理,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都要把握的。金剛藏菩薩出定之後,首先告訴十地菩薩修行的主要內容,有六個善決定。 普告一切菩薩眾言:「諸佛子!諸菩薩願善決定,無雜,不可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遍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為一切諸佛所護,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智地。」 這一段文很重要,是修行十地法門的主要重點。「普告一切菩薩眾言」,這是金剛藏菩薩要為與會大眾說法,「諸佛子!諸菩薩願善決定」,這是總綱,金剛藏菩薩對與會大眾說:請諸位佛子注意!現在我要說法,但在說法之前,先將十地菩薩求法大願的內涵重新為你們介紹一下。若是你們得到十地精神的核心,就知道十地法門的重要性。 「諸佛子」、「諸菩薩」就是指淨修菩薩道的十地菩薩。這許多菩薩等於是來接受教育的學員,這些菩薩學員已經是聖人階段;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都已修學圓滿;就是從凡夫位到達賢人的位置。現在是進入聖人的第一階段,雖然是來學習,但是他們的程度,都已經有相當高的水平。這一班菩薩學員發大心,要求進一步深造。在修學之前,首先發大願立志向,「願善決定」就是發大願,「善決定」就是非常好的決定。「決定」有六句話,每句話表示一種志向,在修學進度上各有不同。(一)「無雜」,(二)「不可見」,(三)「廣大如法界」,(四)「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五)「遍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六)「為一切諸佛所護,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智地。」 (一)「無雜」就是修行的總體,也就是修行的總目標。這目標是要十地菩薩修學圓滿成就,既然要進修就不再三心二意,或意志動搖。從入學到畢業,始終如一抱定宗旨,決定方向,依照應修的法門修學,這是無雜,就是修行重要的善決定,稱為「觀相善決定」。觀何種相?觀真如相,真如又是什麼呢?真如就是一切諸法的真理,就是法界或法性。真就是真實不虛,如就是如如不動,諸法自性始終是不變的。 《心經》言:「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現在所說的真如相,就是諸法的空相;因為真如是自性,是真理的名詞,沒有具體的形象。現在以一段禪宗祖師與學人的問答為例作說明,有一天,學人問祖師:「請問師父,佛在何處?」這位師父說:「佛在青青百草頭上」,這意思就是天地間到處都有青草,而每一根青草頭上都有佛。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實相無相的意思,真如相就是普遍存在的。要悟得真如理,證得自性身,這目標很重要,既然目標確定,就不再動搖,所以稱為「觀相善決定」。 (二)「不可見」又稱為「真實善決定」,是說明什麼呢?是說修行要在出世間向上修,不是世間的境界可以做得到的。換句話說,若要修行就要放下一切世緣,放下一切俗務修行出世的善根,否則世間的境界是修不成功的。所以,要這樣修行才能達到證悟佛道的真理,而且非要親證到真如不可為的目的地。 若以「真實善決定」而言,在修行的時候要很認真,要能夠腳踏實地,要能夠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雖然在六道當中,但要時時刻刻記住,你是修行出世的菩薩道。等到你修成功以後,要以你的大悲願力入世行菩薩道,救度眾生。以修行作決定非常有意思,尤其經文上以「不可見」作決定的說明,實在是太妙了。一般人做善事唯恐人家不知道,而真實修行並不是做給人家看的;若是做給人家看的,就不是真實修行,就不是真實善。所以「不可見」,並不是說古怪的東西看不見愈要表現給人家看。真正的修行人是腳踏實地,本本份份的,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就睡覺;不該說話的時候,他不說;該說話的時候,他會認真地說,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有很多高僧,就是不以真正的面目見人。有時候,裝得傻傻瘋瘋的,如濟顛和尚這一類的人物。倘若以真正的面目示眾,他想做的一些事物,恐怕不適合一般人的根器。所以,他就裝瘋賣傻做一些人家無法理解的事,反正人家也不注意他,以為他是瘋子並不理他。實際上,他很學問、很有道德,也很有修行。 在明朝神宗年間,福建地方出現一位高僧,他沒有名字,平常邋邋遢遢的,好像是濟公之類的人物,念經也唸不上幾句,平常跟著出家師父在應酬佛事裡邊混日子,大家都認為他是不起眼的人。有一年,皇太后要過生日,神宗皇帝就為皇太后請一百位高僧,到京城給皇太后祝壽。福建這一帶的高僧很多,已經邀請了不少高僧,這個瘋瘋傻傻的和尚聽到了消息,就說:「我也想去啊!可不可以帶我一起去呢?」師父說:「你也想去哦!你這個樣子怎麼去呢?」他說:「沒有關係嘛!你們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嘛!」師父就說:「好吧!你要去,就要聽話啊!叫你怎樣就怎樣,你不能出醜哦!」他說:「沒問題,我一定聽話!」大家還好意給他做衣服,幫他弄得乾淨一點,就去了京城。 到了京城,皇帝第一次召見的時候,這些高僧大家都衣冠整齊很莊嚴,很威儀的進入皇宮。皇帝暗中派一位太監在旁邊看,看這些和尚如何進門,這位瘋瘋傻傻的和尚走在最後,因為他是人家帶去的,並沒有什麼身份地位,所以不能擠在前面,當前面的大和尚們魚貫地朝正門進去了。輪到他時,他不是用腳跟進門的,而是像馬戲班裏的小丑打虎跳法,把頭向下,腳朝上翻進門去的。神宗皇帝派去監視的太監就向皇帝報告。神宗皇帝問:「今天這些法師進門有什麼表現啊!」太監說:「最後進來的一位和尚,好像有點瘋瘋傻傻的,進門時不好好走,是翻身跳進來的。」皇帝一聽就說:「哦!去找他來問話。」皇帝問他:「師父!您剛才進門時,為什麼不好好走路,要用翻身跳進來呢?」和尚答說:「皇帝啊!您那門檻下有一部《金剛經》啊!經典所在之處,就是如來法身所在,我怎麼可以跨過去呢?當然要頭朝著經典,翻身跳進來。」皇帝一聽,覺得他是位有神通的聖僧。這許多和尚接受皇帝招待之後都走了,唯有這位瘋傻的和尚被皇帝留下來。 皇帝跟他說:「師父!您在這裡陪陪我吧!我想跟您學習佛法啊!」他回答說:「皇上您太抬舉我了,我沒有什麼佛法好學的?」皇帝說:「沒關係!您隨便談談也可以。」皇帝沒事,就帶他到御花園去走走看看。皇帝說:「您喜歡什麼東西?只要您提出來都可以給你。」和尚說:「我什麼都不要,您看我這身衣服穿了幾十年,更何況其他東西,我不要任何東西。」皇帝就說:「這樣啊!那怎麼辦呢?」他說:「您只要帶我到處看看就好了!」當他們走在御花園的時候,忽然有一陣風吹起皇帝的龍袍,皇帝的褲子上面繡有龍的圖案,和尚看到了,就對皇帝說:「我從來沒有看過花褲子,這花褲子穿起來很漂亮,我也想要一件,可不可以把您身上的這件褲子送給我啊!」皇帝說:「可以啊!我已經說過,您要什麼都可以給您,沒問題!明天就把這條褲子送給您。」後來,皇帝就封他為龍褲禪師,因為他沒有名字,就以送龍褲的因緣,稱呼他為龍褲禪師。這個故事說明,真正有修行的人「真人不露相」。「不可見」就是這個道理。 (三)「廣大如法界」這是「勝善決定」,要做到最好,最殊勝的,就要踏實地做。是要我們在修行時,儘可能地把心量放大,而且不要留任何的煩惱和是非,心要像法界那樣地光明普遍,這是我們修行的目的。「法界」有多大呢?經上說:「用無不周」,只要是發揮它的用途,什麼都能做。「體無不再」稱為大;「用無不周」稱為廣;「廣大」就是形容沒有邊際,就是無涯無邊的意思。 若要我們把心量放大,而且,心上不留任何雜質,讓我們的心光明透澈,就要修行。唯有修行能讓我們的無明煩惱斷除,身心自在。 (四)「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這是「因善決定」,我們修行要先瞭解佛教的因果觀念,要在因地上修行,而不是在果地上求。種好因,才能得到好的果報,如是因,如是果。而我們凡夫都在果上求,菩薩就不同了,是在因上修的。我們凡人總是等到災禍來臨,才曉得當初做錯事,此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菩薩就與我們凡夫不同,凡事舉心動念都要先考慮後果。所以佛經上有句話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要種什麼因呢?因有二種:「1.菩提因,就是要明白佛法的真理。2.涅槃因,就是要使得我們的心地寧靜。」心神不安使人痛苦,心煩氣躁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飽,心事重重,苦不堪言。若人心情愉快,走到哪都很開心。我們要追求這二種因,「菩提因」就是要把世間的大事,諸法的真理,弄個明白。「涅槃因」就是要求得人格昇華,使心靈沒有瑕疵煩惱。換句話說,就是不生不滅,何謂不生不滅呢?就是心理上沒有人我是非的痛苦煩惱,心裡自然是不生不滅的清淨境界,這是善因決定。 以上二種因,再說得明白一點,何謂涅槃呢?平時我們祝福人家無量壽,我們都曉得,人的生命是不可能無量的。但是,有辦法使它無量,我們做好事在人間留下好名聲,那就是無量壽。還有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明,無量光、無量壽,就是智慧,就是菩提因、菩提果。假如我們有時間多讀書,就會智慧增長,心靈自然就會寧靜。所以,無量光明、無量壽命這兩件事情,就是令我們的生命之光照耀人間。譬如說:寫一本對社會有意義的書,幫助世道人心,這本書在人間流傳,雖然人已往生,但書還在流傳,就表示他的智慧、生命之光還在。 (五)「遍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這是「大善決定解」,就是說我們要發心度一切眾生,所謂眾生,就是我以外的人,或者天人,或人間的人,甚至於畜生,只要他有靈性,都可以照顧他。眾生有苦難需要我們幫忙,隨時都要幫忙人家,「救護一切眾生」是發揮慈悲心,是利益眾生。佛教說要發揮慈悲心度眾生。慈,就是給人家幸福快樂。悲,就是為人解除苦難。所以,只要有人需要幫忙,就要無條件幫助他,要多一點愛心,照顧那些需要照顧的人。這方面,就是實施度眾生的決定性。 (六)「為一切諸佛所護,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智地。」這是不怯懦決定,過去、未來、現在,就是講實踐。既然已發心修行,就要把過去諸佛的成就,未來諸佛所要追求的目標,現在諸佛已經有的修養,一一學習,而且還要證入。入者,就是要真正實際的證入。三世諸佛的境界、智慧,都是我們所要學習的題材,我們學佛的目標,就是要成佛。 也許有人會想,我們凡人如何與佛一樣,我們不要有這種想法,所謂:「有志者,事竟成。」只要立志,沒有不成功的。又古人說:「丈夫志一立,無事不可成。」所以,我們要學習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只要你發心深入三世諸佛智慧境界,為一切諸佛所護念,成佛是偉大的志業,我們不能輕易放棄。 (二)標列十名以顯地相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智地? 十地就是智慧之地,又稱為智地。金剛藏菩薩問說:佛子啊!什麼是十地菩薩所要修行的智地?如何登入十地呢?修行的內容是什麼?又是什麼情況呢?何謂「菩薩摩訶薩」呢?摩訶薩就是大菩薩,十地菩薩都是大菩薩。這句是金剛藏菩薩「寄問徵起」所說的話。 佛子!菩薩摩訶薩智地有十種,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我亦如是說。 金剛藏菩薩開始要說十地法門,自問自答說:「佛子!我告訴你們,這許多大菩薩所要修行的智慧之地,有十種。」將十地菩薩所修行的十種方法,介紹給大家;同時表示三世諸佛都如此說,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過去諸佛已說過十地法門,未來諸佛將要說,就是當說,現在諸佛正在說。十方世界都有佛在說法,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因為三世諸佛都在說此道理,可見佛佛道同。金剛藏菩薩說:「我接受使命說這十地法,當然也不會例外,我亦同三世諸佛一樣說這十地法門。」 何等為十? 這句話是「徵數列名」,就是問一問數目,你說智地有十地,是哪十地呢?換言之,十地菩薩有些什麼名稱,就是現在所說出來的名稱。 一者歡喜地、二者離垢地、三者發光地、四者燄慧地、五者難勝地、六者現前地、七者遠行地、八者不動地、九者善慧地、十者法雲地。 這十地的名稱,我們現在不解釋,因為往後講到每一地都會解釋。但是,為何剛剛好要說十地,不說九地,或者說十一地呢?這是什麼道理呢?祖師告訴我們說:「因為我們有十種根本煩惱,有十種障礙,所以,要用十地的法門來幫助我們,把心裡的煩惱障礙,從根本上去除。如果我們去除心裡上的煩惱障礙,真心就能夠顯現出來,因此,這十地法門,對我們修學佛法而言,是很重要的。我們有哪十種障礙呢? 1.我執障:凡夫還不知道修行是最麻煩的,把「我」看得很了不起,這就是「我執」的障礙。好比受不了人家一句言語,看不得人家一副臉色,別人有一點不禮貌,就馬上要報復,或者懷恨在心。所以社會的動亂不安,我執的心理是佔很大的因素。如果每個人對任何事情都看淡一些,彼此心理存著都是朋友,或者是熟人,你對我怠慢一點,我不會計較啦!這樣就沒有煩惱了,這是我執心所起的煩惱障礙。 2.邪行:就是不走正道,譬如:我們拜佛就拜佛,有人不是真要拜佛,假借拜佛的名義裝神弄鬼,搞一些騙人的名堂,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社會。另外,就是有不正當的思想,不正當的言論都是邪行。邪行的人自己不安,也使得社會不安,這是一種障礙。 3.暗鈍:就是愚痴。愚痴,就是是非不分,因果不明。這種人就會亂搞一通,也不肯聽人家的話。社會上有這種人很麻煩,他不懂嗎?他又好像樣樣都懂,你說他懂嗎?他講出來的,又不合乎道理,做出來的更是非法惡行,這種人是很可怕的! 4.解法慢障:這種慢障,常見於佛教道場中。有一種人看了幾本佛書,或聽了幾座講經,自以為對佛法已有認識,於是常以通家自許,瞧不起 別人。這種因解法而起的障稱為所知障,是能障聖道! 5.身淨慢障:這種人自以為已經受了某種戒,身業已清淨很了不起,認為到哪都是高人一等,瞧不起別人,其實常常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而不覺。 6.微細煩惱習氣障:這種人表面上看起來還不錯,實際上在心裡有些人家不注意的麻煩,所以,不容易與人相處得和諧。 7.細相習氣障:這種人粗的煩惱沒有,古怪脾氣卻很多。譬如:過去不講衛生,有的人到處隨地小便,或者隨便吐痰,或者吃檳榔的人亂吐檳榔汁,若要他改一改習氣,可能還會發脾氣罵人。所以,這種人是很麻煩的。 8.於無相有加行障:這種人也不容易相處,自己有一種特別的怪癖,不能與他人同住。譬如:人家喜歡起早,他偏偏睡得很晚。人家喜歡喝茶,他要喝水,不與人家合作的人,實在很麻煩。 9.不能善利益眾生障:這種人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是不肯做好事。例如:要發動什麼公益事情,大家都爭取和他合作,但他就是一百個不願意。這樣的人現前社會上很常見。 10.於諸法不得自在障:這種人到什麼地方都生活得不自在。我們講究隨遇而安,不必要求十全十美,但是他什麼都要跟在家裡一樣自在,所以在外面無法與人家合群。 以上所說,是我們眾生心裡上的煩惱障礙,我們要用佛法來去除這些障礙。經上說:以菩薩所修行的十地法門,慢慢地化導,慢慢地熏陶,才能使眾生的心轉變。所以,這十地法門,有許多廣大的自在作用,它是菩薩法,只要把它修成功就是菩薩。 佛子!此菩薩十地,三世諸佛已說、當說、今說。 此是金剛藏菩薩出定之後,所說的十地菩薩之名號,同時說十地法門,是十方三世諸佛已經說過,或者現在正在說,或者將來還要說的。為何這個法門如此重要呢?現在就來做一個反證。 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土其中如來不說此十地者,何以故?此是菩薩摩訶薩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淨法光明門,所謂分別演說菩薩諸地。佛子!此處不可思議,所謂諸菩薩隨證智。 此段經文是「彰地要勝」,「彰地要勝者」為欲令眾生渴仰故。金剛藏菩薩說我將所知道的告訴你們,佛子!我不見有哪些佛國土中的諸佛不說十地法門的,這是一句反顯的話。反過來就是說,佛子,我告訴你們吧!我所看到的諸佛國土中,所有的諸佛如來都必須要說十地法門,可見這個法門太重要了。 「何以故」,你要問十地法門為何如此重要嗎?我現在告訴你,這十地法門是修學菩薩道的大菩薩們,走向佛果菩提的最上道。換句話說,諸菩薩修學佛法之目的是要成佛,而成佛必須經過十地法門,因為這是一條必經之路,最後階段的路,也是最上道。如果不經過這條路,無法證得無上菩提的佛果。同時這十地法門,也是修行一切清淨法,通往清淨法的光明之門。 我們修學佛法就是要學習清淨法,所有的佛法都稱為清淨法(六度萬行或三十七道品,十力、十無畏、十八不共法等都稱為清淨法。)又稱為白法,而世間法稱為黑法。能使修學菩薩道成就的都是白淨法,此白淨法是讓你的人格完成,讓你能夠悟到自性,所以清淨法是通往清淨法的一道光明之大門。你要修學清淨法,要完成清淨法,必須從這道光明之大門裡通過,等於我們世間的學問,要念到博士學位。博士學位一定要念博士研究所,論文通過才能得到博士學位。所以我們成佛也必須修完菩薩法的學分才能成功。 「所謂分別演說菩薩諸地」,就是要分別將菩薩諸地所修行之功課,做詳細的說明,而且菩薩能夠完全做到。所以慎重的提醒修學十地的菩薩大眾,還要特別叮嚀一下,佛子!「此處不可思議」,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法門,若修學成就你就成佛了。「所謂諸菩薩隨順智」,因為這個法門,是修學十地的大菩薩們,所必須隨順修、隨順證的大智慧。 六、請分 在「請分」中分三大段來說,(一)「說已默住」就是金剛藏菩薩說完十地法門之重要性之後,就不再講話了。(二)「三家五請」,是有三個人做五次請法。這話如何講呢?實際上還是三次的請法,因為默住亦算是一請,金剛藏菩薩推辭三次不說,最後佛出面請他說法,所以就是五次的請法。在三家五請這一段文裡分成三段,第一次解脫月請法,第二次是大眾同請,第三次是如來加請。(三)「許說分齊」就是答應了,因為如來出面,沒有推辭的理由了,這是三個層次的總綱。 (一)說已默住 爾時!金剛藏菩薩說此菩薩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復分別。 此時,金剛藏菩薩將十地菩薩名號,與十地法門之重要性,以及崇高之價值說出之後,就不再開口說話,亦不再加以解釋。為什麼呢?這表示要說明重要之理論,往往先賣個關子,以作文章之方法而言,等於是先收攝一下,即「欲擒故縱」之筆法,這就是金剛藏菩薩不再分別解釋的原因。 (二)三家五請 這段文就是請法的開始,為何要有「請法」的這一分呢?在清涼國師的註解裡說了好多請法的理由?之所以要請說十地法,是因為它的份量重、價值高,而且不是常常能夠聽聞得到,所以現在有菩薩發心演說,為了慎重起見,要有請法儀式以示隆重,這是第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是順應請法主之心意,讓聽眾們覺得此大法有更高之價值,所以在這一次請法當中,除了解脫月菩薩之外,與會大眾也一起來請,而佛(毘盧遮那如來)也來加請一番,從這三次的請法來看,可見這法門的重要性。我們曉得佛教有《華嚴經》、《妙法蓮華經》二部大經典,《華嚴經》是佛陀成道首先暢演的一部大經;而《妙法蓮華經》則是佛陀即將涅槃,所演說的一部大經。二部大經彼此呼應,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告訴眾生,大家都可以成佛。 因為《華嚴經》聽懂的人太少,所以佛陀在五十年間,演說其他人天乘,或權乘等基本教育,到了即將涅槃時,再將他成佛度眾生給大家說明白。大乘佛法是福利人天,莊嚴佛土,成就眾生,不是自私的自了漢,所以佛在法華會上,將成佛的本願重新提示出來,要大家知道學佛之目的。佛說《法華經》時亦相當慎重,當時舍利弗是請法者,我們知道佛的聲聞弟子當中,舍利弗是智慧第一,他也是經過三次請法,才得到佛之應許。在〈十地品〉也是三次請法,但是三次請法的人不同。第一次是由解脫月菩薩,第二次是諸菩薩同時請,第三次是如來加請。而《法華經》只有舍利弗請法,舍利弗是聲聞眾不是菩薩,就品位而言,《華嚴經》與《法華經》相差很多,不過《法華經》是將羅漢從小乘的地位,提昇到大乘的地位,並為他們授記,所以《法華經》是一部大經典。 在解脫月菩薩請法的當中,分成五段說明:1.怪默騰疑請,2.法深難受止,3.歎眾堪聞請,4.不堪有損止,5.雙歎人法請。 是時,一切菩薩眾聞菩薩十地名,不聞解釋,咸生渴仰,作如是念:何因何緣,金剛藏菩薩唯說菩薩十地名而不解釋? 1.怪默騰疑請:此時,金剛藏菩薩唯說十地名,而不加以解說,是何原因金剛藏菩薩不說法呢?所以解脫月菩薩自告奮勇為大家解決問題,首先出來請法。 解脫月菩薩知諸大眾心之所念,以頌問金剛藏菩薩曰: 解脫月菩薩知道大眾心之所念,知道在座的菩薩對於十地法門的渴仰,以及企盼聽法的心,也知道這許多菩薩都在懸念金剛藏菩薩為何不說法,「大眾」就是指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所有隨從十佛剎微塵數的諸佛、諸菩薩來的菩薩大眾。這大眾如何請法呢?就是「以頌正請」,以整齊的文句正式請法。 「以頌問曰」就是以偈頌的方式來提問,「偈頌」是五字一句或七字一句的整齊句法,每首偈由四句構成。印度記錄文章之方法,不像我們說一卷或一冊,而是記錄多少偈頌。譬如流傳在我們世界上是下本《華嚴經》,下本《華嚴經》在印度梵文有多少內容呢?有十萬頌,翻譯過來有多少呢?有四萬五千頌,為什麼不翻譯完全呢?因為中國文法比較簡潔,四萬五千頌差不多把十萬頌的經文大義,都已經掌握住了。以「偈頌」的方式來請教金剛藏菩薩比較隆重,而且有濃厚的詩歌味道,使人們容易記誦,所以偈頌有它特殊的作用。 何故淨覺人,念智功德具,說諸上妙地,有力不解釋?此首偈頌是說者無過,金剛藏菩薩您把十地的名字講出來之後,卻不對我們解釋,想必是對我們有意見,或是認為我們不能夠聽聞這種大法,還是怎麼樣呢?請您說明一下吧!「淨覺人」是稱讚金剛藏菩薩智慧高、學問深,而且在佛法的修養上,有相當之成就。淨覺是什麼?就是指佛覺,佛陀的大覺差不多修行完成了。所謂證得諸法的真理,覺悟清淨的自性,所以是淨覺之人,這是稱讚的話。「念智功德具」,念就是具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這種四念的功德。智就是代表佛智,是說內心的修養有這樣深的功德成就。總而言之,這是稱讚他是一位真能說法的人。 「十地」就是「上妙地」,再來就是等覺,是佛的地位。以修行之地位來說,已經是微妙的地位,這地位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啊!大家都希望聽這道理,而金剛 一切咸決定,勇猛無怯弱,何故說地名,而不為開演?此首偈頌是「聽者無過」,「決定者」就是這些聽法的人程度好,他們善根深厚,願決定、欲決定、根決定、善根決定,聽法的意願很高,勇猛無怯弱,而且求道的志願非常勇猛,一點畏懼都沒有。「無怯弱」因為有大志願,有志願就不怕了,所以聽眾的程度夠,不要怕他們聽不懂,他們是相當有修養的人。在座的人既然有善根又希望聽法,「何故說地名,而不為開演」呢?金剛藏菩薩不要低估我們在座的大眾,我們都是善根深厚,愛聽佛法的勇猛者,所以您把十地的名號說出來,卻不為我們解釋,所以要請您為我們說法。 諸地妙義趣,此眾皆欲聞,其心無怯弱,願為分別說!這首偈專為在座的菩薩說明他們求法的意願,對於〈十地品〉所含的妙義趣,所含的一切義理宗趣,正是與會大眾所希望能聽到的法門。金剛藏菩薩您儘管說,這菩薩們都有很高的求法壯志,希望您慈悲為大家作詳細說明,將這法門傳授出來。 以上三首偈頌,是解脫月菩薩為大眾菩薩請法而說的。此次與會大眾,除了十地菩薩作為特定的對象之外,還有十方佛剎來的菩薩大眾。 眾會悉清淨,離懈怠嚴潔,能堅固不動,具功德智慧。法會現場除了十地菩薩作為當機眾之外,還有與會的清淨大眾,以及十方來的菩薩大眾,菩薩的心都已經清淨沒有煩惱了。經上說:「一般人有六種煩惱污濁」,但這些菩薩們都是清淨眾。一般人有六種心地煩惱: (1)不欲濁:是不希望學佛之人,只是到佛門裡來隨喜功德而已,並不一定想來研究佛法,沒有上進心也是一種濁,不是只有心不清淨是濁,無大志的人也是濁。 (2)威儀濁:是心理不莊嚴,有些人到佛堂來不知道禮貌,不曉得佛堂是聖地隨便說話,這種人是心理上不莊嚴,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糾正他呢?就是要告訴他佛門的規矩,用嚴肅的方法來對治這種人。 (3)五蓋濁:有些貪求名利的人,喜歡到佛門裡佔便宜,這種人心理不乾淨,當然不會想要研究佛法。這裡都是大菩薩,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學佛之功德,所以沒有這方面不清淨的人。 (4)異想濁:是心地不乾淨,這種人想入非非,異想天開,輕慢而且行為隨便。這種人在佛門當中難免,但是在華嚴會上沒有這種人。 (5)不足功德濁:是心地不健全,就是修善根做好事,不肯出力,這種人在社會上很多,有力量而不肯發心作功德。有故事說,過去佛在世時,常常在摩竭提國說法,摩竭提國當時的國王是波斯匿王,《佛說仁王經》就是波斯匿王作當機眾的。他是位信佛的皇帝,在政事之餘常到佛堂禮佛,或請佛應供,或請佛到山中避暑。有一年夏天很熱,波斯匿王處理政事之餘,就想請佛陀到山中避暑。當佛陀率領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隨弟子到山中,入山之後,聽到一位師父在念經,而念經的聲音非常優雅。波斯匿王聽得非常感動,就向佛陀請問:山裡念經的師父聲音好聽,能否帶我們去看看?佛陀說:可以,不過,你還是聽聽聲音就好,看了以後就會對你的信心大打折扣。因為,這位師父聲音是很好,但是長得非常醜怪,看了甚至會害怕。 於是,佛陀同波斯匿王到樹林裡,坐定之後,波斯匿王就請問這個因緣。世尊!剛才您說那位念經的師父,雖然聲音很好但長相很醜,是什麼因果呢?佛陀回答說,這位比丘前生是大富長者,家裡很有錢也是佛教徒,有一年地方上的教友們,想發心為地方建一座寶塔供養佛舍利,而且計劃要將寶塔建得又高,又莊嚴;好像要有十三層高,要用各種珍寶來裝飾,首先想到地方上的財主,於是大家就到這位財主家,說明來意請他出功德。但這位財主說:為何要建這麼高呢?造五層也可以啊!或七層也可以啊!要曉得募款不容易,也不必用珍寶來莊嚴它,能夠建起來就好了。同時還說,我現在沒有錢,過些時我再出功德,當時大家興致都很高,但第一次化緣卻沒有化到。於是,大家掃興的離開,但不灰心,因為出功德的事很難講,有錢的人不一定出功德,有的人沒錢卻喜歡做功德,所以到處去募款,籌足了建塔的錢,寶塔就建起來了。 有一天,這位大富長者從那裡經過,看到莊嚴的寶塔,忽然想到:他們向我募捐,我還沒有出錢,於是到寺廟裡問:寶塔就要建好了,我還有沒有參加的機會呢?執事的人就說:剛好有一個功德,你可以做,就是每一層塔檐要掛銅鈴,這銅鈴的功德就請你發心吧!這位財主歡喜地發心。 由於這發心之功德,種下善根,轉世成為出家法師。但因當初對功德沒有熱心贊助,所以就有果報不同的問題。首先,他不要人家蓋那麼高的塔,所以感得個子矮小的果報。其次,不要用珍寶來莊嚴,感得又黑又醜的果報。聲音好聽的原因,就是銅鈴功德的關係,銅鈴經風一吹,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所以就得到好聲音的果報。我們一世難得有幾次參加作功德的機會,若有機會作功德不要猶豫,隨我們的力量,隨喜功德。 (6)愚癡濁:就是沒有智慧、暗鈍。這種人很可憐,人家什麼事情都很清楚,他就是不明白。譬如說:今天就有人來請教問題,他說:運氣不好,常常生病,做生意常遭火災很苦惱,應該怎麼辦才好呢?看醫生也看不出原因,很痛苦。我說:很簡單,你家庭失和,或家庭不順利,這種事情使人陷入低潮,就會有這些情形發生,要以一種平常心來面對。因為家裡環境不好,生意不順,或身體不好,夫妻弄得吵鬧不安。此時要以平常心來面對,要記住「家和萬事興」,與太太無論如何不能吵架,你有煩惱,她也有煩惱,她的煩惱可能比你多,要多體諒她一點。 在美國蓮社佛堂裡,就有人來跟我談過這些問題,有好幾對夫婦,鬧得家庭分裂要離婚。我說:千萬不可以,離婚不是好事,如果沒有小孩,離婚是兩個人痛苦,有一個小孩就三個人痛苦,有兩個小孩,就四個人痛苦,不要認為離婚容易。所以常常這樣勸說,好多破碎的家庭都重整起來。若有疾病就將身體交給醫生,將心理交給菩薩,對自己要有信心,依法修行一定會好起來的。當時有一位博士告訴我,他的肝臟腫大必須開刀,當醫生開刀時,肝臟全腫了不能動手術,要他回家休養,等於被宣判死刑。他有一位信佛的朋友,就對他說:醫生既然沒有辦法,只有祈求佛菩薩保佑了。但他只會念「唵嘛呢叭咪吽」,反正生病期間也不能做事,就念吧!說不定會有奇蹟出現,就發心念佛,真的出現奇蹟。一個多月後病好了,再繼續念下去,念了三個月,再給醫生看看,完全好了。他依法修行,果然恢復健康。 解脫月菩薩說:與會大眾心理都很清淨,而且遠離懈怠,他們有很好的修持習慣都是優秀的人。「能堅固不動,具功德智慧」這些人在佛法之信仰方面信心堅固,希望能有更高層次的佛法,讓他們具足功德智慧,希望能圓滿功德智慧,所以請金剛藏菩薩慈悲為他們說法。 相視咸恭敬,一切悉專仰,如蜂念好蜜,如渴思甘露。這首偈是總說,與會大眾的目光都集中在金剛藏菩薩身上,渴望菩薩為他們說法,渴望的心情,就如同蜜蜂思念好蜜,如人飢餓口渴迫切地想要一滴甘露水止渴、充饑一般。所以希望金剛藏菩薩能發起大慈悲心,滿足在座大眾求法的心吧! 2.法深難受止:金剛藏菩薩說了十地名之後,不作說明,引起與會大眾的關心,由解脫月菩薩代表請法,對金剛藏菩薩說您既然蒙受十方諸佛加持,負有宣說十地法之任務,大眾都盼望您為我們演說,請您慈悲為我們宣說。 爾時!大智無所畏金剛藏菩薩聞說是已,欲令眾會心歡喜,故為諸佛子而說頌言: 現在金剛藏菩薩要說法了,這部份經文有長行、有偈頌。長行就是長短句,先敘述說法的經過;偈頌就是以整齊的句法,答覆解脫月菩薩的問題。「大智無所畏金剛藏菩薩聞說是已」,這是解脫月菩薩提出問題,請金剛藏菩薩說法。「大智無所畏」金剛藏菩薩是當之無愧,他有智慧與勇氣,有足夠的資格說法,所以安加「大智無所畏」這頭銜並沒有不妥。 菩薩行地事 最上諸佛本 顯示分別說 第一希有難微細難可見 離念超心地 出生佛境界 聞者悉迷惑持心如金剛 深信佛勝智 知心地無我 能聞此勝法如空中彩畫 如空中風相 牟尼智如是 分別甚難見我念佛智慧 最勝難思議 世間無能受 默然而不說這時為使與會大眾心生歡喜,以偈頌的方式解釋為何只說十地名號,而不加以解釋的原因?因為十地法實在深奧,與會大眾恐怕不容易接受,所以才不說的。這段文章分為四段:首先有二首偈頌,說明「法難說」,說出來恐怕沒人聽得懂。第三首偈頌是「法難聞」,說的人可以說,但是怕聽的人難懂。第四首偈頌是「譬喻」,這大法的道理,好像空中的彩畫,好像空中的風相,沒有辦法說明白,讓聞法者聽清楚,最後的結果還是不說。 在講這段經文之前,首先有幾句話說明,佛教對我們的本性問題,所提出之主張。眾生都有平等的靈明覺性,也就是我們的靈知、靈性,佛說我們眾生與諸佛一樣,自性清淨心是圓滿光明,具足神通智慧妙用。但因一念不覺的緣故,妄心就動起來了,這一念不覺,從什麼時候開始呢?也沒有開始的時候,由於妄念動了,使得我們的心變成二部份,有清淨心、染污心之別,變成雙重的思考。這在佛學名詞解析中,清淨心是智淨相,智慧清淨的樣子;而染污心是不可思議業相,雖然分為二部份,但其實是一體兩面的。 「智淨相」是依法力熏習,如實的修行,修行圓滿以後,把染污心、清淨心和合的原狀打破,也就是把相續心毀掉,相續心就是妄心,這妄心是前念生後念滅,沒有休息相續不斷,所以稱為生滅心,又稱為妄心。我們要將妄心停止,就要從我們心裡排除掉,這樣就是清淨心,能將清淨心顯現出來,就能恢復我們原來的智慧光明,神通妙用的一真法界性,又可說是佛的法身,這是學佛所要求覺悟的最高的目標。我們曉得清淨心很重要,要把妄心止息或消滅掉,使清淨心顯現,我們就是佛了。但這功夫不容易做到,要以法力熏習,如實修行,等到修行圓滿福德智慧,能把一半清淨心、一半染污心的和合相打破,去掉染污心,成為純粹圓滿光明的清淨法身,那就是成佛了。 「菩薩行地事,最上諸佛本,顯示分別說,第一希有難。」就是說這件事大家不容易懂,因為很難,說出來很沒有意思。我們現在研究的問題就是十地菩薩修學的內容與進度,修學的實際情況及問題是「菩薩行地事」,就是菩薩修行十地法門的這件事很了不起。菩薩道就是最上乘的工作,而且是諸佛菩薩成佛的根本,所以是「最上諸佛本」。現在把它一點一滴分別加以說明顯示出來是「顯示分別說」。而「第一希有難」是說法門很稀有,恐怕大家不容易接受,或者根本沒聽過;即使聽到也是懵懵懂懂,但又何因何緣不解釋呢?因為它是第一稀有的緣故,不是不可以說,而是有顧慮,所以不說。 「微細難可見,離念超心地,出生佛境界,聞者悉迷惑。」難是難在那裡呢?這是心性的問題,是精神方面的問題,不是物質方面的問題,而且這理論是在自性心上作研究的,其內容微細,我們粗心大意的人根本就無法進入情況,所以說我們的初心與諸佛一樣,充滿智慧光明、神通妙用。但心性在哪裡呢?假如有人說心性是看不到又無法摸到,假定我們沒有自性清淨心,我們怎麼修行也不會成功。清淨心是諸佛成佛之後所得到,然後諸佛把實證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我們依法修行,就能修行圓滿。這問題很微妙,因為是心性問題,所以說「微細難可見」。又「離念超心地」是超出我們所能想像的範圍,我們的心是妄心在想,古往今來何事不想。超心地的事是不可思議境界,它能有「出生諸佛境界」的修行功夫,若依照諸佛的修行法門來修行,能夠得到三十二種圓滿相,能夠得到萬德莊嚴的圓滿佛身。問題是這理論太高,所以「聞者悉迷惑」,現在講這理論,大家若聽不懂就會迷惑。 現在社會上宗教很多,就是沒有搞清楚這個問題。很多人研究《金剛經》,但有沒有研究出什麼道理來,其實就是抓不到重點。又《心經》言:「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搞不清楚,到底是什麼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有了迷惑就會產生不正確的知解,所以寧可不說,就不會產生後遺症,不會擾亂社會。既然沒人聽懂這道理,又何必提出來呢?金剛藏菩薩說,有一種人能聽得懂。 「持心如金剛,深信佛勝智,知心地無我,能聞此勝法。」所謂「持心如金剛」就是能懂的人,在佛法方面的修養,已有相當的功夫,能夠把持他的一念心,這一念信心如金剛般堅定。「深信佛勝智」,而且對諸佛的智慧有深入體悟,什麼是諸佛殊勝的智慧呢?諸佛的智慧是通達世間法、出世間法,這殊勝的智慧是每位眾生都具有的,佛經過修行實證而成佛,我們還未成佛,所以還不能發揮出來。 「知心地無我」是能夠了知我們的心,佛教講無我,是因為世間都是緣生法,都是各種條件幻象和合,條件分散就沒有了。所以要知道自性上沒有我的存在,一般人認為的我,是執著這個身體的我,或是能動能說的我,都沒有正確地認識無我的問題,要徹底了達無我的道理,「能聞此勝法」他就可以聽這殊勝的佛法。 《華嚴經》講從凡夫到成佛,要修五十二個位次,先修十個信心,這是凡夫位,然後再修十住、十行、十迴向,這是三賢位,經過這四十個階段,才登初地直到十地的時候,就能證悟諸法的真理,能夠證悟到諸法真理的人,就能夠接受這種學問,有這樣程度的人就可以聽這種大法了。十地法門修圓滿之後,還有等覺、妙覺,等覺的階位就像現在的上校要升少將。學佛總共有五十二個階位,我們研究這問題,如同聖人修行十地法門;十地圓滿之後,再修等覺,等覺圓滿,就證入妙覺而成佛了,所以這境界是很高的。因為這道理很難說明白,也很難聽得懂,對一般人說道理,要給有把握的,而且能聽得懂的道理,才容易接受。 「如空中彩畫,如空中風相,牟尼智如是,分別甚難見。」這是譬喻,等於空中的畫,只有印象而無實際,或是空中颳風的聲音,只是聲音而已。佛法就是這樣,只能說說理論,無法拿出實際的東西,只能從理論去意會,無法捉摸。因此,金剛藏菩薩舉出譬喻。「空中的畫」是存在,可是拿不到;「空中的聲音」是有,可也把握不住。所以這佛的智慧,你說存在卻拿不到,若認為沒有又確實存在。「牟尼智如是」,牟尼就是釋迦牟尼佛,他的智慧也是這樣。若一定要分別,它是長、是短、是圓,或是紅、黃、藍、白,是無法分別出來。若要以分別心看,是看不到的,所以說「分別甚難見」。 「我念佛智慧,最勝難思議,世間無能受,默然而不說。」這首偈是「舉難結默」,這是解釋不說的原因。金剛藏菩薩說:我左想右想,想到要研究佛智慧,這「最勝難思議」是非常殊勝而難思議,像這樣的真理智慧,世間一般人是無法接受,那就不必說了,若說出來也是空話,甚至會給人帶來誤解或毀謗。如果毀謗佛法,罪過就大了,想來想去,還是「默然而不說」的好。 3.歎眾堪聞請:解脫月菩薩聽了金剛藏菩薩不說的理由,不肯罷休又再一次懇請。並讚歎與會大眾都有資格聽聞這個大法,說明他們具備資格的內容。 爾時!解脫月菩薩聞是說已,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今此眾會皆悉已集,善淨深心,善潔思念,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能親近百千億佛,成就無量功德善根,捨離癡惑,無有垢染,深心信解,於佛法中不隨他教。善哉佛子!當承佛神力而為演說,此諸菩薩於如是等甚深之處,皆能證知。」 「佛子」這名稱不容易,並不是皈依就成為佛子,成為佛子要具備三個條件:(1)要從佛口生,就是要讀過佛經,從佛法當中體悟的人才稱作佛子。(2)從佛法生,從佛法中產生堅定不移之信心的行者,就稱為佛子。(3)得佛法分,所說的言行都是佛法的氣氛。有這三個條件才堪稱佛子,金剛藏菩薩是修學佛法成功的人,因此稱他佛子。 解脫月菩薩對金剛藏菩薩說,您要慈悲,「今此眾會皆悉已集」,大眾很難得都雲集在此處,等著要聽您說法,這正是您說法的機緣,這些人如果沒有求法的意願,不會坐在這裡等待。解脫月說了十種修養: 「善淨深心」是總說,其餘九句是別說。這句是說大家非常寂靜地 坐著不動等待您說法,求法的意願非常懇切。 (1)「善潔思念」是「欲淨」說他們求法的欲望非常成熟,愛樂佛法。 (2)「善修諸行」,他們求法聽法的心可以從身口意的表現看到很淨,即「求淨」。 (3)「善集助道」,助道即是幫助修道的條件,是從利他方面來說的。說他們發願要生到有佛法的地方,然後運用大悲大智的精神利益眾生,這是助人行道的,所以說善集助道,是「生得淨」。這利益眾生看起來是為他人,事實上是為自己。 (4)「善能親近百千億佛」,就是發願到有佛的地方,親近百千億佛,就是說見了很多佛,參拜每一尊佛,而每一尊佛都會為我們開示佛法,幫助我們道業成功,所以是「受持淨」。 (5)「成就無量功德善根」,這是修行的成就,即「行淨」。這不是普通的修行,為了成就十地大法而修頭陀行。頭陀的印度話是抖擻精神、奮發的意思。以現在的環境食衣住行非常滿足,比較沒有頭陀行者。修頭陀行的人不會在食衣住行上用心,一心在修行上專精於道,所以是「離著」。這樣一心辦道,不會耽擱時間,比較容易成就。 以上「善潔思念,善修諸行」是三學中的聞慧,而「善集助道,善能親近百千億佛」是屬思慧,然而「成就無量功德善根」是修慧。這五句自利較多,利他的少。 (6)「捨離癡惑」是到了見道位的無分別智,就沒有愚痴的煩惱,所以是「得淨」。 (7)「無有垢染」即「不行淨」,就是在修道中斷除一切煩惱。在打坐時心住一緣,把心抓住不打妄想,甚至是停止妄念的清淨境界,那才是無念境界是真修行。念佛時就一心念佛,不能有口無心的念,要念到一心不亂才是真修行,所以是「不行」。何謂不行呢?是煩惱不行,煩惱滲不進來,把念頭砌得像銅牆鐵壁一樣,什麼都打不進來那才是真工夫。 (8)「深心信解」即「無厭足行」,修行人要有的高尚志趣,有人求人天福報,有人求自我解脫的小乘行,但學十地法門的人,要在最上乘的佛法當中用心,就是「深心信解」不求滿足,直達佛乘。 (9)「於佛法中不隨他教」,這是「不隨他教淨」。在佛法中不隨他教,就是自己有主張,有真實的見解,不人云亦云而是趣盡菩薩十地法滿,亦可說是十地法的理趣都在我們心中,所以能夠端正我們修行的方向,不會聽人家指揮活動。 與會菩薩具足這十種德行,若不成就他們要成就誰呢?所以說「善哉佛子!當承佛神力而為演說」,您應該承佛神力為他們演說,「此諸菩薩於如是等甚深之處皆能證知」,這些菩薩決定會接受您的大法,解脫月菩薩的請法是相當誠懇感人的。 爾時,解脫月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願說最安隱 菩薩無上行 分別於諸地 智淨成正覺解脫月菩薩先說長行再說偈頌,表示請法的誠意,希望金剛藏菩薩演說「最安隱」的佛法,這是菩薩所修的「無上正行」。而「分別於諸地」,是分別說明十地法門的內容,十地法門是佛的根本大法,「智淨成正覺」,假定您為大家宣說,大家能夠正智清淨成就,在這情形下又如何能不說呢?所以希望您能體諒在座菩薩們的苦心,慈悲地為他們演說。這是表達個人的誠意,以及這法門的重要和利益眾生的深度。以下這首偈頌是勸請的意思。 此眾無諸垢 志解悉明潔 承事無量佛 能知此地義「此眾無諸垢」,與會的菩薩身心修養都非常成熟,沒有塵垢煩惱,是真正的菩薩種子。「志解悉明潔」是他們的志願以及解行都光明寂靜,在過去已「承事無量佛 」,於無量諸佛前承事供養修學佛法,「能知此地義」,決定了知十地法門。這是解脫月菩薩一再強調聽眾有程度有資格聽法。 4.不堪有損止:金剛藏對解脫月說,您的好意我很感動,但我有顧慮,假如說這佛法對眾生有所損,就是有程度的眾生固然聽懂,若沒有程度的眾生聽了會毀謗。眾生有疑惑就會產生煩惱,就像法華講的「寧可不說法,急入於涅槃。」因為不讓眾生有謗法的因緣,因為謗法的果報是地獄因,是對眾生有損害的,所以是不堪有損止。 爾時,金剛藏菩薩言:「佛子!雖此眾集善淨思念,捨離愚痴及以疑惑,於甚深法不隨他教。」 佛子!是金剛藏菩薩稱呼解脫月菩薩,雖然如你所說的,大眾都已集合到這道場中,同時都能「善淨思念」都能夠把握住修行的法門,都能降伏思想和心念,達到深寂的境地,沒有其他的邪念和逆解。「捨離愚痴」,對於愚痴的行為思想都能放下,我承認聽眾當中是有這種人,什麼是愚痴的思想行為呢?譬如我們信仰宗教,不知道尋求正當的宗教信仰,喜歡拜神、拜鬼,沒有主見,就是愚痴的行為。雖然知道世界上有佛法,而且佛教是世界公認最崇高的宗教,修行的方法最理想,但他們不能接受。不接受的原因,是因為聽不懂佛法,同時講佛法的地方又很少,因為這許多原因,所以社會上有很多愚癡的人。 希望大眾聽懂佛法之後要發心,將佛法輾轉介紹給大家,同時勸止大家不要參與迷信的活動。「及以疑惑」是我們心理上常有不正常的思想觀念。疑就是懷疑,譬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機未到,這是大家都懂得的因果觀念。這因果觀念是千真萬確,是三世諸佛所共同秉持的真理,可是有人懷疑這只是騙人的,愚痴的行為造成錯誤的觀念,對我們信仰宗教有很大的障礙,對我們為人處世,亦是不正確的思想。我們信因果,有因就有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千真萬確、千篇不變的定律,所以我們要相信。 因果報應並不是今天做了,明天就受報,因果有現世報、有來生報、有多生報。因果通三世,今生做好事,應該得到好報,如果我們前生有很多惡業,還沒有消除掉,前生的業力比今生的善業強,當然惡業就現報了。有時人家說做好事卻沒有好報,像事業不順,運氣不好啦!家庭不和啦!他應該請問有道行的人,為何會這樣?有道行的人會告訴他,因果是通三世,因為前生還有惡業未消,若前生是善業,今生再做善事,可能很順利,所以要懂得三世因果的道理,才不會產生懷疑。希望大眾要相信佛法,相信因果論是絕對的真理。 「於甚深法不隨他教」,這是修學十地法門的菩薩們,對於佛法的真理有所證悟,不受其他宗教的影響。不但有自信又明白道理,學問又實在,他們聽聞十地法門,是沒有問題的。 然有其餘劣解眾生,聞此甚深難思議事,多生疑惑,於長夜中,受諸衰惱。我愍此等,是故默然。 若與會大眾有見解低劣,事理不通的眾生,他們聽到甚深難思的十地法門,一定不會相信而產生懷疑,這是很麻煩的事。宣揚正法就是要開發人類正確的思想,開啟人類正確的智慧,如果達不到這個目標,而得到相反的結果,這是不符合佛理的。 「於長夜中受諸衰惱」這是說聽不懂佛法,而心生懷疑,得不到真理,毀謗正法,就會在生死長夜當中受苦。換言之,眾生無始以來,在六道輪迴當中流浪,在長夜中受諸衰惱。什麼是衰惱呢?因為沒有智慧,又有不正確的思想,做損壞真理的行為,墮三惡道中,那是很苦惱的。為了不使他們遭受這種損害,所以不說。因為憐憫劣性眾生,深怕他們謗法,受到長夜輪迴的痛苦,所以情願暫時默然不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金剛藏菩薩說了以上二段話,為了使與會大眾更能明瞭他所說的道理,就重新以整齊的偈頌,宣說他所要講的義理。 以下二首偈頌,第一首偈頌是讚歎聽懂佛法的人,第二首偈頌是說明不說的理由,為了同情劣解的眾生所說的。 雖此眾淨廣智慧,甚深明利能決擇,其心不動如山王,不可傾覆猶大海。這是讚歎聽眾程度高,如解脫月菩薩所說,有很多修養清淨,意願高廣,智慧高深的聽眾。「甚深明利能決擇」是說他們的學問修養很深,智慧很明利。明就是無所不照,利就是無所不斷能抉擇,就是對佛法的道理,都能分辨得清楚。 「其心不動如山王」是說菩薩的心像須彌山一樣不會動搖,已經得到諸法的真理,有定見不再動搖。須彌山是諸山之王,它在海水以下有四萬兩千由旬,海水以上亦有四萬二千由旬。四萬二千由旬的高山,那怕是十級地震都動不了它,人若有真知灼見,才是了不起。 有一禪宗公案:江西有位馬祖道一禪師,常常以「即心即佛」教化眾生,他說心就是佛,佛在哪裡呢?佛就在心裡,我的心就是佛,所以是即心即佛。有人問:師父啊!你說即心即佛,是塑造的佛,還是另有其它意義呢?馬祖回答說:這種話,只不過是哄哄那些在哭的小孩,假定小孩不哭了,我就說非心非佛啊!即心即佛是說佛就是心,心就是佛。這是誘導初學佛的人,用來解除疑惑。若疑惑解除了,小孩不哭了,就給他說非心非佛。這句話等於沒有說,為什麼呢?因為留下痕跡,是人類的一種執著。不過要知道,這是一種方便法,不是真正的佛法。這則公案在馬祖禪師的座下很流行。 後來馬祖禪師有一位弟子大梅法常禪師,聽到即心即佛這句話開悟以後,暫時不弘法,先到山裡修行。有一天,師兄來告訴他:「師父最近花樣改變了。」他問:「改什麼啊?他以前不是教我們即心即佛嗎?我到現在還是這麼參啊!」師兄說:「現在師父說非心非佛了。」法常禪師說:「我才不管呢!老人家專門喜歡捉弄人,我不理他這一套,他非他的心,非他的佛,我還是即我的心,即我的佛。」這就是「不隨他教」是說不受人家左右,因為他能夠掌握真理了。 「不可傾覆猶大海」亦是譬喻,山不能動搖,海亦無法傾覆。那汪洋大海遼闊沒有邊際,表示有正知正見的人,不受任何人動搖它的思想。 有行未久解未得,隨識而行不隨智,聞此生疑墮惡道,我愍是等故不說。這是金剛藏菩薩不說的原因,有些人修行才剛開始,還一知半解,就常常道聽塗說,冒充內行。現在佛教界中有很多這樣的人,尤其是攀附佛教的外道,常說早上不能念什麼經,晚上不能拜什麼佛,佛像要向那個方向拜,樓上住了人,樓下不能供佛、拜佛,這花樣太多了。 有一次美國信徒請我吃飯,剛好他家還有台灣去的朋友,一見到我,就提出十幾個問題。這位居士很熱心,但她被這些問題困擾著,不曉得怎麼辦才好,好不容易遇到法師,得好好問個明白。我說:「很簡單,你做任何事認為合適,就照你的意思去做。假定有人跟你講,早上不可誦什麼經,持什麼咒,晚上不可以做什麼,你就反問他,請問這些話是根據何部經典,要印證一下,我們是依據佛經的說法做事,不要讓人家牽著鼻子走。」那些自作聰明,隨便發表意見的人,就是「有行未久解未得」的代表。 「隨識而行不隨智」,識,就是常識,或是一般的見識。智,就是智慧、真理,普通人的見識、常識,流傳在大眾當中的問題,有時似是而非,好像是對,但實際上是錯的。智,是經過智慧的判斷,智慧的鑑定,所說的真理就不會錯。而一般人都憑常識,不正確的見解判斷是非,而不依智慧作決定,這樣就不容易得到真理。所以金剛藏菩薩說,在這會場中,對這種人講深奧的佛法,憑他的常識和不正確的見解,會扭曲佛法的真義,甚至會毀壞正法,反而會造惡業。若聽了真理,而發生懷疑,或毀謗正法,會墮入畜生、惡鬼、地獄之三惡道。為什麼毀謗、錯解,或產生懷疑,會有如此大的過失呢?因為佛法是人天的眼目,是大家共同的眼睛,假如錯解佛法再講給人家聽,等於把人家的眼睛弄瞎,人就憑這雙眼睛,可以趨吉避凶。如果你把人家的眼睛都弄瞎就危險了,所以這件事不可隨便。 因此金剛藏菩薩憐憫大眾,才不隨便說法,並不是慳吝不說。金剛藏菩薩通情達理,解脫月菩薩是有心人,知道大法若不留下來,將是人間最大的損失,所以提出理由請金剛藏菩薩說法。 5.雙歎人法請:這一段是說有聽法之人,亦有應說的法門,若不說就是違背佛陀弘法利世的宗旨,讓佛法傳世是報答佛恩的唯一方法。因此解脫月菩薩又再一次請金剛藏菩薩說法,這最有力的理由是,若認為大家聽聞佛法之後,會懷疑就會犯過錯,所以不演說,這是因噎廢食。意思是說怕人家吃飯噎到,所以乾脆就要大家不吃飯,那有這種道理呢?同樣的道理,如果怕人家起疑惑犯過錯,就不說,那疑惑永遠解不開,禍害更多,佛法利世救人的功德不能成就。會疑惑的人就是智慧不夠,必須令他智慧啟發出來,將疑惑斷除。因為這理由,所以應該說。 爾時!解脫月菩薩重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願承佛神力,分別說此不思議法,此人當得如來護念而生信受。」 解脫月菩薩又再一次請金剛藏菩薩說法,佛子!希望你能秉承佛陀的威德神力,分別地宣說這不可思議的法門。你要曉得聽聞這大法的人,會得到如來的護念而生信受,為什麼呢?因為如來的謢念,受持大法成就大功德。有時我們聽聞佛法,會覺得太深聽不懂,就不來聽,這是不對的。聽經要多聽,聽久了才會懂,同時聽經還會得到佛力加持。所以請金剛藏菩薩儘管說,雖然與會有一些劣解的眾生,即使聽不懂,還有佛力護念加持,經過佛力的護念加持後,他們就會懂得,終究會接受而信受奉行的。 《金剛經》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這是說,只要受持《金剛經》四句偈,你的形像就會在如來的印象當中,如來對你的修行,對你的修學就會很了解。為什麼呢?因為關心你啊!就像父母關心兒女一樣,所以我們來聽經、念經,如來悉知悉見,如來統統知道我們,由於知道我們的心,就會用神力來加持我們,我們就憑自己的信心與力量,以及佛的加持力,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做成功的呢? 何以故?說十地時,一切菩薩法應如是,得佛護念。得護念故,於此智地能生勇猛。 這一段是再加強前面所說的理由,為何說十地法,佛會護念聽法的人呢?這理由很簡單,當佛或菩薩宣說十地法門的時候,一定會得到佛的護念,「法應如是得佛護念」,是因為得到佛加持護念的緣故,對於十地法門生起勇猛心。 何以故?此是菩薩最初所行,成就一切諸佛法故。 這是重覆再反問,為何佛加持我們之後,就能生起勇氣呢?為了能透徹瞭解,所以再反覆探求。回答說:由於每位菩薩初學佛法時,都從經驗當中磨練,因為佛希望菩薩能夠成功,就等於父母希望兒女成功一樣,所以當菩薩發心研究十地法門的時候,佛都在照顧這些初發心的菩薩,幫助他們成功,這是最初所行成就一切佛法的模式,絕對不會錯的。 譬如書字、數說,一切皆以字母為本,字母究竟,無有少分離字母者。 譬如學習寫文章、學書畫。書,就是字的形象;字,就是文字;數,就是由很多文字組成的句子;說,就是演說、說話。而這些學問以什麼為基礎呢?以字母為基礎,我們上小學一年級都從ㄅㄆㄇㄈ等字母開始學起,美語從ABCD等字母拼成的,這沒有第二條路。如果把字母弄清楚,念出來的字句、文章就不會錯,因為字母就是根本,所以說「字母究竟,無有少分離字母者。」若離開字母,就不能成為字句,拼音更拼不成。譬如ㄅㄚ,你若拼成 ㄚㄅ,就錯了,並且拼不出字來,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學菩薩法也是一樣,只要修學菩薩法的發心正確,佛就會護持。 佛子!一切佛法,皆以十地為本,十地究竟,修行成就,得一切智。 佛子啊!你要曉得,所有成佛的法門,都以十地為根本,它是菩提最根本的法則,就是到達光明智慧重要的一扇大門。十地究竟,是說我們將十地法門弄清楚,學究竟修成功,就等於修行成功,就能得到一切智慧,所以十地法門的重要是可想而知的。 是故佛子!願為演說,此人必為如來所護,令其信受。 這段是加強語氣,根據所說的道理,所引的譬喻,我認為你應該聽懂我的話。因此,佛子啊!你聽了我所說的話,希望你不要再猶豫,趕快為我們演說十地法門吧!在座都是來聽你說十地法門的人,一定會得到佛的護念,而且能夠在佛的護念之下,相信受持這種佛法。 爾時!解脫月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善哉佛子願演說,趣入菩提諸地行!十方一切自在尊,莫不謢念智根本。偈頌是加強經文的義理,解脫月菩薩不厭其煩地再向金剛藏菩薩請法,最後再以偈頌恭維金剛藏菩薩說,好啊!佛弟子啊!希望你趕快演說十地法門,讓我們走入菩提道啊!十方諸佛會護念這成就一切智根本的十地大法,所以來聽十地法門的人,都會得到佛的護念加持,修行也能得到成功。 此安住智亦究竟,一切佛法所從生,譬如書數字母攝,如是佛法依於地。十地法門的智慧,是安住於佛法的根本智慧,是一種究竟大法,是一切佛法的基礎。若得到十地法,就能得到一切法,所以說一切佛法都從十地法門衍生出來。譬如我們學習書畫、學習數字、學習字母,都是從字母開始學起;字母學會了,書數就會背,這是以比方來說的。 「如是佛法依於地」這是說,所要求證的如來大法,就是依十地法而產生的,如果你把十地法門把握住了,成就佛道就不成問題了。 以下經文是第二次海會大眾同請,就是與會大眾一起邀請金剛藏菩薩說法。其中,分為敘請、偈請二部分: 爾時!諸大菩薩眾,一時同聲向金剛藏菩薩而說頌言: 經過解脫月菩薩三次的禮請勸說,金剛藏菩薩仍然有顧慮,而解脫月菩薩請求的理由充足。在此時引起與會大眾的共鳴,異口同聲的勸請金剛藏菩薩說法。這段有長行、有偈頌,先長行敘請之後,再偈頌正請。當解脫月菩薩提出有力的論證,說十地法門是諸佛之所護念,這大法能令聽法的人得到諸佛的護念加持,這是第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是說謗法者會犯過失,我們要想辦法讓他們懺悔,不能一直錯下去,這是做前輩或做師長的人,對後學的態度。這種說詞的確很有力量,讓與會大眾受到感動,才一致出來勸請說法。因此解脫月菩薩勸請之後,諸大眾菩薩不約而同向金剛藏菩薩提出請法的要求。 上妙無垢智,無邊分別辯,宣暢深美言,第一義相應。念持清淨行,十力集功德,辯才分別義,說此最勝地。在八句頌文當中,前五句讚歎說法者的證悟與修養,後三句是鼓勵聽法的人。 「上妙無垢智,無邊分別辯。」為了實行十地法門的教育,說法的菩薩依據真實智,開出上等妙好的教材。真實智就是無垢智,因為這種智慧是無漏的,亦可說是清淨智或實智。依據這實智開演出來的上等妙好法門,分別宣說無邊的義理,同時運用妙辯才。除了妙辯才,還以美妙言辭善巧地宣揚,具有甚深義理的思想啟導無數眾生,讓他們能夠證得十地的真實智慧,聽聞大法的人都能夠獲得清淨智慧,所以是「念持清淨行」。這五句是讚歎說法者的學問與智慧。 後三句是說法者能使聽法者,進入十地法門的理趣。又「十力集功德」,十力是佛果的功德,菩薩以十力功德讚歎說法者,有佛一般深厚的修養。「辯才分別義」是運用無礙的辯才,宣說十地法門的義理。「說此最勝地」是宣說殊勝的十地法門義理,使聽法者都能進入真理的實況。 定戒集正心,離我慢邪見,此眾無疑念,唯願聞善說。這是讚歎聽法者的修養和善根,聽法者已有深厚的禪定功夫,能嚴守淨戒;不會有邪行、我慢,或是不威儀的表現。另外,還有正心,因為他的心非常端正,遠離邪念,所以說「離我慢邪見」。邪見的人不信因果,我慢的人自高自大。「此眾無疑念」,為何沒有疑惑呢?因為他們已得到無漏智,有堅定的信心,不會再動搖,因此滿心渴望著聽聞十地的善法。這是說聽法者善根深厚,有足夠的資格聽聞此大法。 如渴思冷水,如飢念美食,如病憶良藥,如蜂貪好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這六句是譬喻,是聽法者求法的欲望。這是說聽法者求法的欲望高,如人口渴想喝水;尤其是夏天,又熱又渴的時候,若能有一杯水解渴,這是最希望的事情。「如飢念美食」,如人飢餓,希望有豐盛美味的菜餚來充飢。「如病憶良藥」,如人生病憶念過去別人介紹,或自己吃過的好藥。「如蜂貪好蜜」就好像蜜蜂,最重視和最保護的蜜,時時刻刻保護著它們的生命資源。「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這些聽法的人都有如譬喻所說的心情,希望金剛藏菩薩能賜給我們甘露法。又甘露法有幾種作用: 1.受持佛法:就是聞慧,聞慧就是多聽經多熏習,瞭解經典的義理,會越聽越有興趣。就如渴遇水,如久旱逢甘霖一樣。 2.助力:幫助修道是思慧,聽聞佛法之後,要思維佛法的義理,否則只聽不思維,就會忘記不能得其深義。儒家亦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以學習佛法思維很重要,若一味地學而不複習,容易忘記;若一直回想過去,而不求新知識,亦不能進步。所以要一方面學習,一方面思維,這是很重要的,就等於美味飲食一樣,要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回味。佛法要常常思維,就會越想越有意思。 3.遠離:就是修慧,修學佛法的目的,是要斷除心裡的煩惱,所以是遠離。遠離就是遠離煩惱,我們要依佛法修行把煩惱斷除,比如我們知道貪心對我們不好,會妨礙道業,所以應該把貪心降低。瞋心是常常發脾氣,這是不禮貌而且會傷和氣,要用慈悲心來對治。愚癡心也要改變它,用什麼改變呢?用智慧,有人聽經聽不懂,或沒聽過就不去聽,這是不對的。若是聽不懂就要想辦法把它弄懂,這樣才會進步,所以要修慧。 以上三種是安樂行,若依照佛法修行,從聞而思,從思而修,慢慢地就會有進步,就能證得諸法真理,就會得聞思修的結果,等於蜜蜂依靠蜜能維持生命。從聞思修學習,對佛法有進步,等於越學越有味道,這是進步的現象,是用心的結果。 「願聞甘露法」,甘露有四種的功能利益,甘露對我們來說,可以解渴,可以止飢餓,可以治病,同時能夠使我們得到營養。這裡所說的甘露,包括以上三種利益,使我們在修學佛法當中得到安樂,得到佛法的滋潤,使我們除渴、去飢、愈病,身心得到安樂幸福,所以聽聞佛法很重要,請大家要發心聽聞甘露法。 善哉廣大智,願說入諸地,成十力無礙,善逝一切行。「善哉廣大智」是讚歎金剛藏菩薩,您真是大菩薩,具有廣大智慧。「願說入諸地」希望您為我們宣說證入諸地的法門,讓我們成就十力無礙,大家修滿十地法門,都能證得無上佛果。 「十力」是佛果的功德,「善逝一切行」,善逝就是佛,佛有十種尊號: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都是佛的功德名號。大眾都在祈求聽聞大法,希望能夠完成十地的修養,得到佛的功德果。 以下經文是如來說偈加請,在如來加請的這段文有八業二身,長行有二身七業,即表示七種行動;與偈頌的「明諸業」,一共是八業。在長行中又分二段:1.就是毘盧遮那佛,放光照十方世界。2.是十方世界的佛,放光照耀娑婆世界。在毘盧遮那佛放光照十方世界當中,是先說明「光體業用」,就是說明二身七業,再「正明放光」所為何事。 爾時!世尊從眉間出清淨光明,名菩薩力焰明,百千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靡不周遍,三惡道苦皆得休息;又照一切如來眾會,顯現諸佛不思議力;又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諸佛所加說法菩薩之身。作是事已,於上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臺而住。 「爾時」就是大眾菩薩勸請金剛藏菩薩說法的時間,我們的教主毘盧遮那如來,也覺得說法不容許再猶豫了,所以參加請法的行列。為什麼要有這個表示呢?佛已經加持過了,為什麼還要再次加請呢?已經有十方諸佛放光加持,而且有身加持、口加持、意加持。意加,表示金剛藏菩薩說十地法門。口加,告訴金剛藏菩薩說十地法門的內容。身加,十方佛剎微塵數世界以外的諸佛,共同為金剛藏菩薩的摩頂。這三家都有了,應該不用再請了吧!為何毘盧遮那如來還要再加請呢?這有幾個原因:雖然有二家表示誠意,請金剛藏菩薩說法;但是,為了隆重,為了顯示十地法門的重要性和崇高殊勝,所以佛也參加勸說,這是第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是說前二家的勸請,是一種威德神力的加持,沒有形相上的表示。而現在的加持是要正式講話,要發出語言音聲,這是不同之處。前面是諸佛一起加持,現在的加請是毘盧遮那如來親自勸請,這也是不同之處。如來對菩薩的勸請是加持,因為加持勸說,名之為請,就是以加持的方式表示勸說,這是一種請。假使佛要請菩薩說法,是有點不合禮俗,所以用加持勸請。長行就是以加持為請,偈頌就是以請為加持,有加有請,這是特別要說明的重點之一。 「世尊」就是毘盧遮那佛,是法身佛。毘盧遮那,翻譯為光明遍照。換言之,這尊佛是智慧福德所莊嚴的,有光明燦爛的寶相。在成佛時,於世界有頂天現出千丈盧舍那身,《華嚴經》上說是一百六十由旬高,為何要如此形容呢?表示這尊佛是華藏世界的佛,不只是娑婆世界的佛,華藏世界範圍是超空間,所以身體這麼大。佛有三身,一是清淨法身,它是理性佛,沒有形相的。二是有形相的圓滿報身,盧舍那佛。三是千百億化身的釋迦牟尼佛。 此時,毘盧遮那如來也來鼓勵金剛藏菩薩說十地法門,放光是採取勸說的行動。佛在說法時會先放光,而放光的意思,即是表示一種祥瑞,亦表示演說真理,光明即代表智慧。世尊「從眉間」放出光明,眉間就是兩道眉毛中間,表示演說中道妙理。所謂中道者,即不偏於左,不偏於右;亦不偏於有,不偏於無;兩邊不偏,中間不居,這就是中道妙理。從「眉間出清淨光明」,眉間的光明是一道最重要的光明,是從清淨法身真如實際理體,所放的真智光明,所以是清淨光。它的名字是「菩薩力焰明」,是十地菩薩的力量所發揮出來的,一種如火上顯現的焰火光明。 所謂二身七業:1.「覺業」就是清淨光明,是真理的發起;亦是一切智慧的根本,就是十地法門的根本智,所以稱它為覺業,這是一種佛身表現的行為。「清淨光明」是光的體,光的用稱為「焰明」,它是從菩薩力量所發出來的光明。換言之,它的作用是從大覺海中發揮出真覺的妙理,所以這一道光明的名稱,代表佛法的中心。 2.「百千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這是因業,為什麼呢?因為清淨光明就像種子一樣,能生出百千阿僧祇光明的眷屬來,所以這個光稱為因業。 3.「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靡不周遍。」這是「卷舒業」。卷,就是捲起來;舒,就是舒展開來。這光明能夠遍照十方,也能夠照明心地,能收放自如;但在經文上只說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靡不周遍。靡不周遍,就是沒有不周遍的地方,所有地方都有這道光明照耀。 4.「三惡道苦」,這是「止業」。止,就是停止。佛光能夠照到三惡道,三惡道的眾生因這道佛光,暫時停止痛苦,這就是仗佛慈悲智慧之光啊!只要有佛光照耀,一切的痛苦、災難,都可以止息啊!所以我們若能常常念佛,就能身體健康、平安快樂,就是這個道理。 5.「皆得休息」是「降伏業」,這包括三惡道苦,皆得休息。三惡道 裡包括魔道在內,不但三惡道眾生皆得停止苦難的煎熬,魔道亦被佛光 所降伏而停息下來。 6.「又照一切如來眾會,顯現諸佛不思議力。」是「敬業」,這個光明能夠照耀十方世界諸佛所組成的眾會,他們蒙如來的光明照耀之後,都對毘盧遮那如來生恭敬心,所以是敬業。 7.「又照四方一切世界,一切諸佛所加說法菩薩之身。」是「示現業」,佛放光明又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諸佛為說法的菩薩加持,十方世界都有菩薩說十地法門,所以十方世界說法的菩薩,都蒙受到佛光照耀。 「作是事已」,放光之後,發揮許多無比的威力和業用。「於上方虛空中,化成大光明雲網臺而住。」佛從眉間放光,在毘盧遮那如來的道場上空,化成雲網臺,住在那裡不動。佛身,不像我們人的身體一樣運作;佛的運作是以光明來運作,就像以上所說的七種業用,就是佛身上所表現出來的作用。 佛身到底有沒有呢?有,佛身有二種:1.「流星身」,就好像空中的流星一樣。為何要說「流星身」呢?因為佛光好像空中的流星一樣,所以說:「又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諸佛所加說法菩薩之身。」就是流星身。2.「如日身」,就好像太陽一樣,如經文說:「於上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臺而住。」這大光明雲網臺就是佛的如日身,佛的光明就好像太陽高懸於空中,普照於十方一切世界。 時十方諸佛悉亦如是,從眉間出清淨光明,其光名號、眷屬、作業,悉同於此。 此時,毘盧遮那如來放光照十方世界,在道場上空,盤旋成光明雲網臺。十方世界諸佛亦同時放眉間清淨光明照耀娑婆世界,其光之名亦為「菩薩力焰明」,其光名號、眷屬、作業皆亦相同。眷屬亦是百千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作業亦光照三惡道與魔宮殿;受其光照之因,三惡道息滅痛苦,魔宮亦隱蔽不現,同時光照一切如來眾會,顯現佛不可思議力量,十方世界諸佛加持說法的菩薩身,這許多作業都與毘盧遮那如來所放的光一樣。這裡我們要研究一個問題,為何佛不親身為我們說法呢?佛不以常口來請法,而以光明雲海請法;不以常身來展敬說法的菩薩,而以光明的作用來代表,這是什麼意思呢?是為了尊重法故,譬如請法,要依照常理來請,而如來是以放光的方式來請,以光來代替,以光來祈請,這是顯示佛有極度崇高的威神力。 又亦照此娑婆世界佛及大眾,並金剛藏菩薩身師子座已,於上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臺。 如來在大眾請法之後,放光加請。光中顯示七種不可思議的業用,形成道場一種特殊的莊嚴氣氛,在這莊嚴氣氛當中,如來光照十方佛剎微塵數世界。同時,十方佛剎微塵數一切諸佛,與毘盧遮那如來一樣放光,光照娑婆世界,形成大光明雲網臺。 時光臺中,以諸佛威神力故,而說頌言: 在娑婆世界菩提場的上空,此時,在這光明臺當中,以諸佛威神力故,而說的頌言。「頌言」是表示請的一種業用,與前面所提的七種業用,一共有八種業用。這八種業用就是如來加請的慈悲表示。 「時」就是毘盧遮那如來放光照十方佛土,十方諸佛亦同時放光照耀娑婆世界菩提場。在此時,內外佛所放的光明,匯集在菩提場的上空,形成大光明雲網臺。在雲網臺中,以諸佛的威神力而說頌言,頌言的內容就是要加請金剛藏說十地法門。 在如來加請的偈頌當中,前四首偈頌是加請所說,後一首偈頌是教說分齊。前四首偈頌又分為二:有舉法請、舉益請。在舉法請中,初首偈是正顯所加,第二首偈是顯加所為。第三、四首偈是舉益請,第五首偈頌是教說分齊。 佛無等等如虛空,十力無量勝功德;人間最勝世中上,釋師子法加於彼。這第一首偈頌是佛說有四種殊勝:1.「佛無等等如虛空」是「自在勝」,佛是最尊勝的,在世間沒有任何人與佛相等,所以是無等。其次「等」字,是能與佛相等的就是十方諸佛,佛與佛是相等的,因為佛佛道同,完成三覺圓滿,才能夠成佛,所以佛與佛是一樣的。「如虛空」是形容佛的自在,因為佛的心地以智來觀理、觀法,所以很自在地成為法王,於法自在。佛已覺悟諸法真理,已得到根本智、後得智,所以是「自在勝」。 2.「十力無量勝功德」是「力勝」,佛以威德神力分別說十種力,這是佛果殊勝的成就功德,這是「佛有力勝」。佛力能降伏一切邪魔外道的邪知邪見。無量勝功德,佛的種種功德都是殊勝、無與倫比的。所謂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礙辯等種種的功德,這是「力勝」。 3.「人間最勝世中上」是「眷屬勝」,佛具有無量功德,一切眾生皆以佛為皈依處,以佛為師,以佛為大家長,所以說是「眷屬勝」。一切眾生從諸菩薩、諸阿羅漢,乃至人天、六道眾生,都以佛為上首,所以眷屬是世中最殊勝。佛是人間最殊勝的,因為佛具有果德,「上」亦是殊勝的意思,人間最勝、最上,這是殊勝的定義。 4.「釋師子法加於彼」是「種姓勝」,種姓有二重意義:(1)釋迦牟尼佛的種族很勝,因為釋迦族在印度的種族當中,是最優秀的民族,而且是以王子的身分出家,他的身家很勝。(2)是法家很勝,釋迦牟尼佛是法中之王,有釋迦王族與出世的法王。有此二種殊勝的種族身分,加持金剛藏菩薩,並請金剛藏菩薩說法,這是夠份量。 佛是天上人間最尊最勝的,具有無量的威德神力,天上人間、十方法界都是以他為大家長,以眷屬的身分請金剛藏菩薩說法,所以這句話是表示以身家勝、法家勝的身分,加持金剛藏菩薩。 「釋師子」,師子是指一般的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所以經典上以獅子比喻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法中之王,所說的法是最殊勝的,佛一說法,邪魔外道都停息下來,就好像獅子在百獸當中,只要吼一聲,其他的百獸都被降伏下來,因此稱「釋師子」,釋迦牟尼佛就等於釋迦族當中的師子王一樣,這是比喻。 佛子當承諸佛力,開此法王最勝藏;金剛藏菩薩啊!您是佛的大弟子所以要代替說法。此時,大家都希望聆聽十地的妙法門,希望您稟承諸佛的威德神力,為大眾說法。菩薩說法都要稟承佛力,同時表示菩薩是代替佛說法的;一方面表示菩薩說法是有所本的,同時仗佛威力發揮佛法真正的精神。金剛藏菩薩承佛神力,將法王最殊勝的十地法藏開演出來。 「藏」有二意種思:1.義藏,是說十地法門的體。2.字藏,是說十地法門的用。法門的體、用,都在最勝的法藏中,需要開發出來;讓十地菩薩知道如何學習,能夠得到法的體、相、用,可以依法修行。 諸地廣智勝妙行,以佛威神分別說。「廣智」是十地法門的理論重心,「勝妙行」是十地法門修行的方法。這句話是說明十地法門所要闡明的理論,所要談論的修行事相,而理、事都在這句話裡。如果金剛藏菩薩不開演十地法門,與會菩薩就得不到修行義理的方法,就無法完成十地修行的成就。又「以佛威神分別說」,這重要的義理與修行方法,都在最勝法王寶藏中深藏著,希望您承佛的威神力量,詳細演說出來。 若為善逝力所加,當得法寶入其心;諸地無垢次第滿,亦具如來十種力。「若為善逝力所加」假使修學十地的菩薩,得到善逝力加持,而善逝是佛的十種稱號之一。金剛藏菩薩所宣說的法寶,當法寶印入心中,即完成聞法的功德,就是聞持陀羅尼的功德成就了,所以是「當得法寶入其心」。以上二句是聞陀羅尼。 「諸地無垢次第滿」是說金剛藏菩薩開演十地法門之後,聽聞者依法修行得清淨無垢。所以說煩惱分分斷,法身分分證;斷一分煩惱,證一分法身,無垢功德就這樣一點一滴次第地修圓滿了。十地修圓滿,就等於得到如來的十力,所以說「亦具如來十種力」。這二句是說他得到修時的法益。 雖住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聞如是義。此首偈頌是轉生利益,「雖住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這是說只要有信心,就會得到佛的加持,不管是海裡的生物,或是天上的天人,都會「堪受此法必得聞」。這是說儘管發心宣說十地法門,眾生能堪受此法,必會得到利益。海水就是大海,龍是大海裡的眾生之一,龍壽命很長,亦是護持佛法的眾生。佛曾經到過龍宮說法,所以龍宮有收藏佛經,如《十善業道經》就是佛陀在龍宮所說。龍王是畜生道的眾生,畜生道的眾生只要有機會聽聞佛法,都能夠依法修行。 「劫火」就是指天道的眾生,為什麼用劫火不說天呢?這是說二禪天,劫火是三大災之一,火災燒到初禪天,但燒不到二禪天,所以二禪天以上的天人,依然可以聽到佛法,能夠依法修行。這表示只要發心弘揚佛法,令有善根的眾生聽聞佛法,依法修行都得到成就。 「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聞如是義。」這是說眾生對佛法產生懷疑,由於懷疑的緣故,故不相信佛法。這類眾生沒有善根,所以無法聽到十地法門。眾生如何生疑?又如何不信?所以《華嚴經》說:「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譬如房子堆滿寶物,但沒有燈光照明,大家看不到寶物。佛法也是一樣,假使沒有人宣揚演說,雖然閱讀經本,但不懂得經文意思,就會產生懷疑。其過失不在眾生,而在於會說法的人,不肯為眾生說法。這是反詰金剛藏菩薩的話,您有責任說法,而您卻不肯說,讓眾生對佛法產生懷疑,沉淪生死道中,這就是您沒有盡到責任。只要您肯說,眾生都能夠得到佛法的受用;若眾生得不到佛法利益,就是您沒有盡到菩薩的責任。 佛弟子要報四重恩,就是如來恩、母恩、父恩、說法法師恩,四恩最重要的是報佛恩。又如何報佛恩呢?《華嚴經》說:「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遍大千;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這是說以好東西供養佛,或把佛頂在頭上,或把佛揹在身上,或身體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讓佛來坐,這樣還是不能報佛恩。倘若不能說法度眾生,就報不了佛恩,基於這個理由,佛弟子就是要能夠說法度眾生,為眾生說法的確能夠收到實益,眾生受佛法滋潤,也能夠得到安慰。 應說諸地勝智道,入住展轉次修習;從行境界法智生,利益一切眾生故。這首偈頌是教說分齊,「應說諸地勝智道」這是鼓勵金剛藏菩薩演說十地法門,智慧是根本智、後得智,也是殊勝智。「入住展轉次修習」,是說菩薩能夠得到十地法門的道理,以及修行的方法,並且依次序進修。「入、住、展轉」,是三個學法的步驟,一點一滴次第修行,譬如修滿十迴向就是入初地。入心就是入地,進入初地之後,修行一段時期,此時就是初住,就是安住在初地。初地圓滿再進入離垢地,如此輾轉升進,就是次第修習。 「從行境界法智生,利益一切眾生故。」這是說菩薩得到十地法門的開示之後,從修行的境界當中,得到佛法的智慧,這是修學者最希望的理想目標。得到智慧,或智慧生起,就能夠圓滿修行,所以「利益一切眾生故」。菩薩們得到法益,亦能夠說法教化其他眾生,等於產生很多化身,利益眾生的工作,因為您宣說十地法門的緣故,不斷地發展擴充,您的功德不可思議,而且利益眾生是菩薩應該完成的功德。 (三) 許說分齊 「許說分齊」分成二段:先敘說儀意,次正顯偈辭。三次邀請金剛藏菩薩為大眾說法,在說法前先將十地法門的總綱作提示。又「正顯偈辭」是一段很重要的文字,共有十二首偈頌。前七首偈頌是「顯義大」,就是詮釋義理的高深;次五首偈頌說明「化益大」,就是說明教化的範圍廣大。 爾時!金剛藏菩薩觀察十方,欲令大眾增淨信故,而說頌曰: 這段「敘說儀意」是說法的儀式,有它特殊的用意。金剛藏菩薩受如來的加持非常感動,觀察十方表示向放光的諸佛菩薩致敬的意思。又「欲令大眾增淨信故」,之前不說法讓大眾失望,現在表示抱歉的意思,不管這些大眾有無聽法的資格,都是對他們慈心的關懷,也是一種攝受的作用,所以要令他們清淨的信心增長。在這二大理由的要求之下,做這樣的表示。 以下七首偈頌是「顯義大」,就是詮釋義理的高深。在這七首偈頌當中,前四首偈頌是「總顯地智微妙」,要總顯十地法門義理智慧的微妙,在此又分為二:第一、二首偈頌是「總顯地微」,第三、四首偈頌是「別顯微相」,第五首偈頌是「類地行微」,主要說明類似地行的微妙;第六首偈頌是「寄對彰微」,是說明寄顯十地法門的義理微妙;第七首偈頌是「喻顯地微」是以譬喻的方式,顯示十地法門義理的微妙。 如來大仙道,微妙難可知,非念離諸念,求見不可得。無生亦無減,性淨恆寂然,離垢聰慧人,彼智所行處。此二首偈頌是「總顯地微」是總綱,是說明心性的體。「如來」是佛的十種名號之一;「乘如實道,來化眾生。」以如實的大道,教化眾生,所以稱為如來。「大仙」也是佛的意思,因為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在中國歷史上把成仙看得很偉大,道家的修行目標,就是要成仙。佛教為順應世俗的習慣,所以翻譯成「大仙」。「道」就是佛道,佛道是因,要修滿佛道的因,才能成就如來大仙的佛果。成佛之道,就是修佛道的因果大道,佛道的義理深奧微妙,我們修行人要重視它,研究佛法的人也要重視它。 「微妙難可知」是說成佛的大道,其理論幽微奧妙,不容易明白,這是屬於心性的問題。成佛為何稱為明心見性呢?我們的心是什麼樣子呢?這很難具體說明,所以不容易瞭解。因為是精神層面的問題,若要說心性,只能從各種角度,以善巧的言辭說明它。實際上,是要親證才能明白體會,所以說很「微妙」。 「難可知」有二種說法:1.「說時難」就是無法說明白心性的問題,心到底是什麼?自性又是什麼呢?古人說:當你要說它的時候,沒有辦法開口,說不出個道理來,要想真正瞭解它是什麼樣子,什麼時候才能瞭解呢?要在開悟的時候,當我們開悟時,我們的心明白了,我們的智慧與真如相結合;但在此時,還是無法說明白,所以古人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是這個意思。當一口水含在嘴裡,其滋味是鹹、是淡、是熱、是冷;唯有自己能感受那味道,如同「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意思相同。又說:「口欲辯而辭喪」是說我們要說明的時候,任何言辭也說不上來。2.「證時難」,古人參禪開悟,是以真如智證真如理,就是所謂心智開發,徹底覺悟的時刻,開悟之時又是什麼樣子呢?他也沒有辦法說清楚。 《維摩詰經》說:「佛說法無說無示,是真說法。」佛是應機說法,說的都是假相,心法是語言文字所不能表達的。所以無法說明,也無法表示,不說不示,才是真說法。《維摩詰經》上記載,當時佛在世時,維摩詰是一位有修有證的大居士。有一次,維摩居士假裝生病,佛請大弟子、大菩薩去探望他。當來到維摩詰的住處,彼此談到佛法,維摩詰就乘機問:「什麼是不二法門呢?」這是直接談論心性的問題,在場的每位都說出不二法門的理論。結果,維摩詰都不予承認,都沒有給他們滿分。最後,維摩詰問文殊菩薩說:「文殊師利,您智慧第一,請您說說看,什麼是不二法門呢?」文殊師利菩薩不開口,不講話,靜默一分鐘。此時,維摩詰說:「對!這才是真正的不二法門。」 「非念離諸念」是說心性不是我們的心念所能想得到的,它本身離開一切諸念。我們平時心上的想念,那不是真心。我們所要明白的心性,是妄念的體,妄念的體本身是無念的,所以說「非念離諸念」。古人說:「真心很神秘,在耳能聞,在眼能見,在鼻能嗅,在舌能嘗,在身能觸,在心能想。」到底是什麼樣子呢?能拿出來看看嗎?拿不出來,所以說「求心了不可得」。 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這都是無常的。但是,我們的真心、自性心是不變的。我們看到生滅,是妄心的生滅,真心是不生不滅的。所以《心經》上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是「無生亦無滅」的道理。因為這個心,若是成佛,它沒有增加一分清淨;若是極惡的人,亦沒有多一點染污。所以說「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性淨恆寂然」是說我們的本性,原本是清淨的光明,沒有動向,沒有生滅,所以是「恆寂然」。古德說:「有物先天地,其性本寂寥,能為萬物主,不與四時凋。」是說「道」,它先天地而生,它的自性沒有生滅,本是寂寥無聲無相的,但卻能作為萬物的主人;雖可作萬物的主宰,但不會因為春、夏、秋、冬的季節改變而凋謝。換言之,自性是不會變化的。這是古德,對於心性問題的證悟。 「離垢聰慧人」,「垢」是染污是煩惱,就是心裡有貪、瞋、邪見等煩惱。「離垢」就是離開煩惱,「聰慧人」就是有智慧,能覺悟的人。什麼樣的人才能見到自性呢?就是已經斷除煩惱,徹底覺悟到諸法自性真理的「聰明智慧人」。 「彼智所行處」就是他的智慧,可以達到自性的地方。 自性本空寂,無二亦無盡,解脫於諸趣,涅槃平等住。非初非中後,非言辭所說,出過於三世,其相如虛空。此二首偈頌是「別顯微相」,是心性的相。「自性本空寂」是說「自性」就是真如妙心的理體,自性從「本」以來就沒有形相可見,沒有聲音可聽。「空」就是沒有藏裝法緣的相。「寂」就是沒有聲音可聽。所以真如妙心,若要看它的相,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無二亦無盡」,「二」就是兩個,譬如生、滅,有、空沒有相,更沒有生、滅的相。若說它是空的,也不是空,它會有作用;說它是有,又拿不出形相可見。「盡」者,不是說等這東西壞掉之後,才能看到他。其實,我們的心性都一直存在,不是等我們死後,它才會存在,所以說「無二亦無盡」。心性依然存在,只不過是換一換環境罷了,也可以是永恆存在的。 「解脫於諸趣」,自性心在何處可見到?就在「諸趣」當中可見,「諸趣」就是六道。「解脫」就是眾生的自性心,佛是解脫相,佛是從許多妄想煩惱,執著當中解脫出來。這許多無明妄想、煩惱執著,又是如何降伏呢?是以禪定、念佛的功夫,將妄心止息下來,當這煩惱滅除,清淨光明的自性真心就顯現出來,這就是解脫。解脫是在六道眾生的身中解脫,所以是「解脫於諸趣」。 「涅槃平等住」,「涅槃」就是成佛,一般人往往認為佛圓寂,就是涅槃。其實不是這樣的,即使我們現在還沒死,開悟成佛,也是稱作進入涅槃。涅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心性不生不滅的意思,涅槃代表成佛了,與人身剛好是相對;佛是不生不滅的,而我們眾生是有生有死的。不生不滅與生死在本性上是平等的,亦在自性上平等。成佛就是我們的自性心從染污當中解脫出來,眾生的自性心被煩惱纏縛住,因為有煩惱迷惑就會造業,造業就要受報,所以煩惱、造業、受報一直不斷循環,在六道當中輪迴生死。等到我們遇到佛法,又能修學研究佛法,依法修行,讓我們從煩惱中解脫出來,這就是進入涅槃!就是成佛!實際上,「心性」在我們作眾生時,它是一個樣;在成佛時,它依然沒有變,所以是「平等住」。 「非初非中後」是說成佛沒有時間性。初、中、後,或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個時間要修行成佛。一般人認為,要先修往西方極樂淨土,等在彼國成佛之後,再回到娑婆來度眾生,這種說法是有時間性,有先後次序的。真正講起來,成佛是沒有時間性,沒有先後次序的,這是就理性上說。在《圓覺經》上說:「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是禪宗見性的話。意思是說要成佛,要等到你的狂心歇下來,就是成佛的時候。俗語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正是這意思。另《雜集論》說:「從伏而說斷,不從過去,不從未來,不從現在。」斷即斷惱,「不從過去」為什麼呢?因為過去已經沒有了。「不從未來」未來的煩惱未生。「不從現在」現在也不住。那什麼時候可以斷呢?說斷就斷,我們華嚴宗更妙,它說:「一斷一切斷,一修一切修,一成一切成,一證一切證。」是就理論上而言的,理性是沒有先後次序。真正要修行成佛,要具體說出修行的時間,還是有的,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才能修行成佛。現在說的是理性上的話,所以沒有時間性的。 「非言辭所說」,這是談修行,修什麼呢?修般若空觀,修空觀,是什麼都不說,沒有話可說。如《心經》上說:「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所讀的這幾句話,修成空觀,能讓我們成就菩薩道,圓成佛果。 「出過於三世」這是超越時間而言的,是佛的「法身德」。法身是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觀念,所以說「出過於三世」。又「其相如虛空」這是佛的「解脫德」。如果,我們把心地上的煩惱斷除得乾乾淨淨,像虛空一樣明淨,那就解脫了。 以上八句是顯示十地法門所說的自性心微妙相。 寂滅佛所行,言說莫能及,地行亦如是,難說難可受。此首偈頌是「類地行微」,「寂滅佛所行,言說莫能及」是說十地菩薩所要證悟的心性正智,就是寂滅的境界。佛所行的境界,若以語言來說它,是達不到佛境界的。「地行亦如是,難說難可受。」這是說十地菩薩修行的行相,它的理論是不容易說清楚的,亦不容易領受得明白,這是就理性上而言的,理性是不可思議,所以是「難說難可受」。 智起佛境界,非念離心道,非蘊界處門,智知意不及。此首偈頌是「寄對彰顯」,這是說十地法門的義理微妙。「智起佛境界」是說十地菩薩所修行證悟的智慧,經過十地修行之後,所親證的佛境界。佛境界又是什麼樣子呢?經文說「非念離心道」,它不是我們的心念,所能想得到的,也不是我們的「心」所能思念得到,要行者親自證悟才能理解。又「非蘊界處門」,它也不是五蘊、十八界、十二處的佛學知識可以說得到的。又「智知意不及」是說這心性的理論是一種真智,是要以真如「智」才能體會得到,不是我們凡夫的心「意」,所能「及」的。 如空中鳥迹,難說難可示,如是十地義,心意不能了。此首偈頌是「喻顯地微」,是以譬喻來顯示十地法門所證義理的微妙。因為前面的偈文,說來說去,無法有一個確實可以把握的理性真相,所以再說一個比喻,或許比較能夠瞭解。 「如空中鳥迹」是說譬如鳥在空中飛行,不會留下一點點痕迹。「空中」是理性,「鳥跡」是智。一個理,一個智,這在理性上是有的;但是,無法讓你抓到,讓你掌握,所以說「難說難可示」,不容易說清楚。空中的「鳥迹」在那裡呢?你看不到,也抓不到,所以不容易說明白,「難可示」就是不容易表達或示現給你看。「如是十地義,心意不能了。」是說十地所顯理智的義理,就像空中的鳥迹一樣,不是我們凡夫的心意,所能想像得到,所能理解的。以上七首偈頌是說明十地菩薩所證悟的理智境界。 以下五首偈頌是「顯說大」,說明十地教理的廣大。首先一偈半是「顯說大三成就義」,次三首偈頌是「彰己無過戒眾除失」,後半首偈頌是「示說分齊」。 慈悲及願力,出生入地行,次第圓滿心,智行非慮境。是境界難見,可知不可說。此一偈半是「顯說大三成就義」,「慈悲及願力」是說「慈悲」與「願力」這二種心行的表現,是菩薩利益眾生的本願。「出生入地行」是菩薩能夠依照慈悲的願力來修行,就可以成就十地法門。換言之,菩薩修行十地法門,就要有慈悲與願力。「次第圓滿心,智行非慮境。」是說十地菩薩依照修行的次第,一地一地的升進修行,修到十地圓滿,就可以證入究竟大菩提。但是,智慧的修行是心地工夫,並不是我們凡夫的思慮境界,所能想像的。 「是境界難見,可知不可說。」這十地菩薩所證悟的境界,並不是 我們凡夫肉眼所看得到的,亦無法以言語表達,只能用心體會。 佛力故開演,汝等應敬受,如是智入行,億劫說不盡。我今但略說,真實義無餘,一心恭敬待,我承佛力說。勝法微妙音,譬喻字相應,無量佛神力,咸來入我身。此三首偈頌是「彰己無過戒眾除失」,前半偈是總說,次二頌半是別顯。「佛力故開演,汝等應敬受。」這是總說,金剛藏菩薩說:「大家既然希望我說法,現在就秉承如來的威德神力,開演十地法門。」本來以為我們的誠心不夠,不會隨喜,現今如來加持我們,既然有好因緣,希望大家能敬受,恭敬地接受十地法門,現在開始為大家演說十地法門。 十地的內容範圍是廣大無量,是以真實智慧證入真理的,就是以真如智證入真如理的,這「行相」的內容深義,若以億劫的時間而言,都說不能盡,所以「如是智入行,億劫說不盡。」 「我今但略說,真實義無餘。」這是說現在大略簡單演說一下,至於十地法門的真實義理,是無窮盡的無法詳細說明。 「一心恭敬待,我承佛力說,勝法微妙音,譬喻字相應。」金剛藏菩薩說,希望大家專誠一心,以恭敬虔誠的心來等待,我現在就承佛神力,演說殊勝微妙的法,以譬喻來相應,譬喻字是什麼呢?就是卍字,這個卍字譬喻佛的萬德妙音。 「無量佛神力,咸來入我身。」這表示金剛藏菩薩有資格和能力,演說十地法門。金剛藏菩薩說:我現在說法,不是我自己的能力,而是佛神力之加持。這表示他的謙虛,亦表示敬重佛陀。所以說:十方無量諸佛的神通力量,都來入我身,我有充分的力量與智慧,來演說這十地大法。 此處難宣示,我今說少分。半首偈頌是「示說分齊」,「此處」是說義大與說大的內容,這二種 大法都是如來的啟示,不容易講明白,很難說清楚,所以現在只能說其中的「少分」,假使要說全分的話,經一億劫的時間亦說不完。 肆、歡喜地正釋經文 在〈十地品〉中有一特色,其經文內容都分為:來意、釋名、斷障、證理、成行、得果、釋文七個段落作說明。 在未正式講經文前,首先簡單介紹〈歡喜地〉內容的七個段落,其說明如下: 一、來意:這卷經文為何要安排在這裡,這是講文章的用意。這篇經文之所以安在此處的用意為何?因為〈十地品〉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過程中,是從第二阿僧祇劫開始修起。第一大阿僧祇劫是從初發心一直修到〈十迴向品〉圓滿,第二大阿僧祇劫是從初地修到七地才圓滿,第三大阿僧祇劫是從八地開始修到十地才圓滿。 二、釋名:〈十地品〉的初地名為歡喜地,為何稱為歡喜地呢?因為修滿十迴向的階位之後,就證入初地;到了初地的時候,已斷除我執、法執的煩惱,得到人空、法空的真理。證得真理之後,在修行的地位上就不同了,就已經是聖人的地位。此時得到聖位,又證到真如理,成就十度中的「檀波羅蜜」(布施)的修行;由於這三個不容易得到的修行成績,令人歡喜;因此,初地就取名為歡喜地,或是極喜地。 三、所斷障:我們學佛修行重要的第一關,就是要能夠斷除我執、法執的煩惱,而證得人空、法空的真理。這是踏上修行成佛,進入菩薩道之門的第一步。何謂人空、法空呢?我們一般人認為身體是我的,我以外的東西就是法;我是一個精神的象徵,法是一切物質的事相,這二樣東西我們都看得很認真,認為最寶貴的。又有誰不保衛自己的身體呢?有誰不保衛自己所擁有的財產呢?因此執著,煩惱重重,你爭我奪,無非就是要榮譽自己,美化身體和生活環境,這些都是我們造業的因緣。 我們要如何才能破除執著呢?要「逆其道而行之」。首先,我們要把這個人的我,看作是空的,我不能永恆獨立地存在。當四大分解時,一口氣不來,這個我就不存在了。死了之後,儘管你是英雄也好,土寇也罷,什麼都沒有了。在一生中所擁有的財富、地位、一切眷屬等等,到此時都沒有了,這就叫作人空。「法空」是所擁有的一切財富、一切知識、一切名位,這一切沒有實體性的因緣和合的產物,因緣條件一散就什麼都沒有了。若能將這二個問題看破,就能斷除障礙我們的我執、法執,證得人空、法空的真理,那我們就修得初地菩薩的地位了。 在禪宗裡有個故事,在唐朝時,有一位居士姓傅,很有學問,對禪宗有著深入的研究和證悟。有一天拜訪馬祖道一禪師,便問禪師說:「不與萬物為伍的是什麼人?」大家都曉得,我們人類在世界上,總是要與萬物為伍,無法離開社會而獨立的。可是,他偏偏提出這樣的問題,向道一禪師發問。若不跟萬物在一起,這是什麼樣的人呢?他問了一個普通人不容易解答的問題。不過,禪宗有所謂的機語,這位道一禪師如何回答他呢?他說:「等你一口喝盡西江水,我就說給你聽。」傅居士的問題不好答,而禪師的回答方式則充滿禪機。西江水在九江一帶,那邊剛好有個彎道,道一禪師的道場就在江的東邊;道一禪師要傅居士把道場西邊的江水一口喝光,才答覆他的問題,當傅居士聽到這句話當下就開悟了。悟道之後,他想要學佛,道一禪師於是問他:「你想不想出家呢?」他回答說:「我覺得不一定要出家,反正我已經明白了,在家修行也是一樣。」傅居士是一位真正悟道的人,他覺悟到出家、在家都是一樣的。 於是,回家之後,他把家裡所有的財產,金、銀、珠寶、珍貴的東西都沉入江底,寧願沉入江底都不送人。他說:「送人,會滋長人的貪心,或造成搶奪,財物並不是好東西。」僅留下幾畝田,與妻子、兒女一起種田、學佛,過著澹泊如出家人的生活。他是佛教史上一位典型的居士。在悟道之後,什麼都能拋棄,這就是能夠放得下的人。悟到人空、法空的真理以後,就能夠把一切東西都捨掉,並不覺得可惜,反而覺得很自在、很歡喜。 雖然從表面上看修行很苦,但斷了我執、法執的煩惱,證入人空、法空真理,得到初地的聖果之時,內心是充滿歡喜的,所以初地又稱為歡喜地。 因為我執、法執生起的障礙,會阻礙聖道的修行,所以必須先斷除,是那二種障礙呢?就是煩惱障、所知障。「煩惱障」就是貪、瞋、癡等無明;「所知障」就是從知識方面,所產生的執著煩惱。換句話說,貪、瞋、癡就是我執所產生的煩惱障;那些思想、見解產生的法執就是所知障。煩惱障、所知障又分為「俱生」和「分別」二障。「俱生」是與生俱來的,「分別」則是受後天環境影響所產生的。所以登初地之時,必須先斷除現行的分別我執、法執。那要如何修?如何斷呢?要將現實生活中所生起的煩惱,一點一滴的斷除,斷除分別二障煩惱,就可證得人空、法空的真理,登上初地的聖位。 四、所證理:由於斷除二種障礙而證得人空、法空的真如理。能夠證到二空真理時,已經不簡單了,所顯現的無一法而不在。又人空、法空的真理,說起來是二種;但實際上,它包括一切的事理。為什麼說無一法不在呢?因為它是真理,真理必須從事相上顯現。因此,證到二空的真理,等於初步地瞭解諸法十分之一的真相。 五、所成行:就是成就修行,成就那些修行呢?初地菩薩是修布施行、起大願、修信心,布施是十波羅蜜的第一度。雖然,初地標明的是修布施;但是,其餘的九度不是不修,而是隨分隨力的修習,只是著重於布施度的修行。 六、所得果:經過初地的修習以後,可以得到四種的果。(一)調柔果,初地修滿就叫調柔果。(二)得檀行成大財果,因修布施而感得大財富的果。(三)通達二障空,得一切障滅果。(四)得到一切理性、一切禪定的果。初地修行成功,就可以得到這四種果德。 七、釋文:由此開始解釋經文的內容,經文分為長行與偈頌。 一、說明住分 歡喜地的經文分為長行與偈頌,在長行中分成二個段落進行說明:首先說明初地,次說明較量勝分。在說分中有一百句長行,又分為三段:(一)有四十句要說明住分,(二)有三十句為釋名分,(三)有三十句為安住分。以下就依照這個順序來解說。 (一)別顯住法 說分已進入歡喜地正釋經文部分,在長行中有四十句說明住分,在別顯住法當中,初十句依何身,次十句為何義,再次十句以何因,後十句有何相。以下依序說明: 1.依何身 為求佛智 發無上心 佛子!若有眾生深種善根,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供養諸佛,善集白淨法,為善知識善攝,善清淨深心,立廣大志,生廣大解,慈悲現前。 此時,金剛藏菩薩要正式演說,這殊勝難得聽聞的十地法門,稱呼在座的菩薩們為「佛子!」十地菩薩的修行法門是什麼呢?初地的法門要如何修行呢?它的學制又是如何呢?我們現在普通的學級制度,大學一年級念到博士畢業,差不多需要十多年時間。假定有一位,或一部份發心修學佛法的菩薩們,他們發心來修學十地法門,也等於是學生,那十地就等於十個年級一樣,十地菩薩要經過這十個階段的修學,才能完成究竟的佛果。 金剛藏菩薩稱呼在座的菩薩為「佛子!」後,接著說:「若有眾生,深種善根。」這是一句總說。原來發心修學佛法,首先要能夠「深種善根」,不是馬馬虎虎的種善根,那要如何深種善根呢?這裡是指菩薩已經修滿一個阿僧祇劫的功德了,一個阿僧祇劫修下來,已經由十信的凡夫位,進入到十住、十行、十迴向的三賢位,經過這樣的修學,當然是善根不淺了,所以說深種善根。這樣深厚的善根,完成初地菩薩重要的善根因,得到初地果位;在這果位上,還要繼續進修。所以,以下有九句話,就是初地菩薩所要修行的內容。 「善修諸行」就是修學戒、定、慧三無漏學。我們修學佛法者,要修學一切善行。學「戒」就表示我們有所作,有所不作,這就是戒。不應該作的,不應該想的,不應該說的,我們都要制止。不作、不說、不想,這是「止」方面的戒;該作、該想、該說的,就是「修」方面的戒。而「戒」又有「止」的消極不作,有「持」的積極要作二部分。何謂「善修諸行」呢?實際上就是指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修「戒」。 「善集助道」就是修「定」,修定的方法,就是要修三十七道品,它的內容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修這些法門的作用,就是要停息我們的妄念。當我們運用種種的修行方法,就是要拔除我們心中的妄念,拔除妄念之後,我們的心就會沉靜下來。心靜,心水就澄清;心水澄清後,心就不亂動;心就會安定下來,心能定,我們的心就會發生真實的智慧。 以上二句是修學戒、定,以下四句是修慧。 「善供養諸佛」,這個「善」就有學問了。供養諸佛,應該如何供養才能如法呢?這是一個智慧的問題。善供養諸佛,諸佛不一定要我們供養,那我們供養諸佛的目的在那裡呢?我們應該要以什麼樣的心來供養佛,才能夠真正得到利益呢?我們供養佛的目的,就是要學習佛陀偉大的精神,要學習佛陀偉大的志願、悲願,要學習佛陀的偉大成就、神通功德妙用。尤其要學習佛陀度眾生的慈悲心,我們要以這種心情來供養佛。今天我們來上一支香、獻一朵花,都要以這種精神來供養。供養之後要迴向,首先將供佛的功德,迴向人空、法空的真理;其次,迴向佛果菩提,為了成佛而供佛;再來,要迴向給一切眾生,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這供佛功德的利益。這就是一種菩薩行,也是一種智慧行,這是善供養諸佛的意義。供佛如此,供養佛法、供養弘法的僧眾,亦是同樣的心情供養,這就是「善供養諸佛」。 「善集白淨法」這是修「慧」。白淨法,就是修善法、做好事。做好事人人都會做,但是做好事不要有條件、有目的。做好事就做好事,幫忙人家就幫忙人家,出功德就出功德,心中不要有所求,有所執著。要將所做的功德,同「供養諸佛」一樣;迴向真理、迴向佛果菩提、迴向一切眾生,這功德是很大的。不然,你若想要成名,或想如何才能讓人家知道你是好人,那功德就小了,所以這「善」字很重要。好事人人會做,又如何才能合乎佛法呢?就要如剛才所說的,做好事要迴向,如《地藏經》所言:「捨一得萬報」,甚至於不止如此,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法界心是遍一切處的。所以我常常鼓勵大家,我們要「稱法界性」而迴向。譬如佛門中有放蒙山、過堂出食,七粒米可以供養無數的孤魂,為什麼能夠這樣呢?就是修了法,修法就可以七粒遍十方。所以說:「善集白淨法」。 「為善知識善攝」,親近善知識是學佛最重要的課題。善知識能夠指導我們修行,我們不懂的,他會教導我們,我們不會的,他會告訴我們,引導我們走向善道,這是善知識。可是有些人冒充內行,所以我們要分辨,看他的言行是不是符合佛的教法,若真正的善知識是不搞鬼、不騙人的。要成為善知識不容易,必須要有真實修行的經驗,要遍學一切法,才能帶領眾生走向正道。我們修學佛法,要如何才能得到善知識的善攝呢?我們要發菩提心,要認真學習佛法。善知識會觀察我們是否真正學佛,若確實是佛門的法器,他會關心和指導。若有不合規矩,或不如法的地方,他會教誡我們。我們有不懂的地方,他會教授我們。善知識能夠這樣善攝我們,這是我們有心修學的結果。 「善清淨深心」,深心、直心、菩提心,這是學佛的三種心。「深心」就是從我們發心要學佛開始,就要堅定信心,修學佛法一直到成佛;不要得少為足,要以成佛為目的,不成佛絕不休止。另外,要發願度盡一切眾生,要有一眾生沒有度盡,我們就不成佛,就像地藏王菩薩的誓願一樣,「眾生不度盡,誓不成佛道。」這是深心。何謂「清淨」呢?就是以身作則,做好每一件事情,圓滿自己聖潔的人格,這就是清淨。「善」清淨是什麼呢?就是要以自利利他的精神,做好個人身、心的修行功夫,這就是「善清淨深心」。 以上四句講的是慧學,以下三句要講聞、思、修三慧。 「立廣大志,生廣大解,慈悲現前。」這三句就是聞、思、修三慧,是我們修學佛法很重要的課題。「立廣大志」是說什麼呢?就是要我們多聽聞佛法,多研究佛法的真理,雖然佛法的內容很深奧,但不能因此而畏懼害怕,要立廣大志願,深入經藏,總會有通達的一天。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這是聞慧。「生廣大解」這是要我們思惟、分析、理解佛法,這是思慧。「慈悲現前」這是要實修佛法,要我們發起慈悲濟度眾生的精神。慈,就是要給眾生幸福快樂;悲,就是要解除眾生的災難、痛苦,這是修慧。 以上所講之十句話,就是「依何身」,那是依何種身呢?就是依「深種善根」為身,我們修學佛法,要以深種善根作為我們的身體,在我們的善根上發揮修學功能,以莊嚴我們的身相。 2.為何義 為得慈悲 轉勝法輪 「為何義」,這是說基於什麼道理,我們要來修十地菩薩行呢?那是為了求得十種的智慧,又哪十種智慧呢? 為求佛智故,為得十力故,為得大無畏故,為得佛平等法故,為救一切世間故,為淨大慈悲故,為得十方無餘智故,為淨一切佛剎無障礙故,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為轉大法輪無所畏故。 「為求佛智故」這是總說,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得佛的智慧,得到佛智才能解脫生死,救濟眾生。以下九句,是分別說明為何義。 「為得十力故」這是力智,不是要比武的,而是要得到智慧的力量,能夠為人解決問題。倘若是一位博學多聞的人,人家有問題來請教,都能依理如法的解答別人所提出來的問題。 「為得大無畏故」,這是無畏佛智,為何要得到無畏的智慧呢?為了要破除邪見的緣故。現在社會上流傳很多學說、思想和宗教,真正合理、合法的我們要擁護;不合理、不合法的邪說外道,我們要破除。如果沒有破除會障礙我們修行正道,會影響善良的社會風氣。所以為了要讓我們的生存得到保障,宣揚正法是一件重要的工作。 「為得佛平等法故」,這是什麼智慧呢?這是人無我、法無我的平等智慧。如果我們求得平等智慧,得到人空、法空的真理時,我們就能以真實智來教化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 「為救一切世間故」,這是救佛智,何謂救佛智呢?救眾生就是救佛,因為眾生佛性平等,佛教主張普度眾生,亦是基於這個理由。因為佛性平等,所以我與眾生是同一體性,是無分別的。雖然眾生現在是眾生,但知道要學佛修行,一旦修行覺悟,經過佛法的修證成功,眾生就是佛啊!所以佛經上要我們戒殺、放生、救眾生,就是這個原因。因此,救眾生就等於救佛一樣。要如何具體地救眾生呢?佛教裡面有四攝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布施」大家應該容易懂,若有人在財物上有所匱乏,就給予經濟方面的資助,這是財布施。若眾生遇到困難,精神上產生怖畏,需要我們的力量幫助他解決困難,我們要不計任何代價,幫助他遠離怖畏,這是無畏布施。若眾生有道理不明白,我們要以正法教他明理見性,這是法布施。以上三種布施,讓眾生想要與我們親近,以達到度化眾生的目的。 「愛語」是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令其生歡喜心, 感受到和藹可親,想與我們親近,以達到我們度化眾生的目的。 「利行」就是以我們身、口、意諸行來利益眾生,端視眾生的實際需要,使眾生得到方便利益,於佛法中增長功德,並令眾生能感受你慈悲的教化,以達到我們度化眾生的目的。 「同事」就是和各階層的人士親近,待時機成熟,就能度化他們。 以上這四種攝化眾生的方法,是救度眾生走向佛道最好的方便。 「為淨大慈悲故」,這是淨佛智,是發大慈悲心者必須具備的條件。慈能與樂,悲能拔苦,這工作圓滿了,就稱作淨。我們既然發菩提心,要修學菩薩道,要做好這二大功德,並以大慈悲心為出發點,可說是我們主要的修行工夫。 「為得十方無餘智故」,這是無餘智。無餘智者,就是以佛眼觀察世間的眾生,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與佛平等無二,所以我們要尊重每一位眾生,以佛的慈悲濟眾之心來實踐,這是行菩薩道重要的工作之一。 「為淨一切佛剎無障礙故」這是莊嚴佛土,莊嚴佛土亦是行菩薩道的重要工作。《維摩詰經》上說:菩薩的修行工作,就是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換句話說,就是一方面要為眾生解決生活環境的問題;一方面要傳授眾生佛法的真理,所以說要淨一切佛剎,這就是行菩薩道重要的工作。 「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知三世是什麼呢?就是知三世眾生的心,這稱作「覺佛智」。眾生的心,有心王、心所。所謂心王,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等八識,就是心的主宰,所以稱王。另外,「貪、瞋、癡、慢、疑」等,就稱作心所。心王、心所我們都要瞭解,因為瞭解才能夠知道眾生的心、眾生的性向,然後就能順著眾生的根機、性向,應機施教,這就是恆順眾生。 「為轉大法輪無所畏故」,這是轉法輪佛智,轉法輪就是說法度眾生。換言之,就是弘法。把弘法比成轉輪是什麼意思呢?因為佛法能夠把我們從凡夫的地位送到佛地,有運轉的意思。又「輪」可以碾平我們不平的心地,若我們心地不平,做事就容易發生爭執,造諸惡業,所以要讓我們的心平靜。現代人講人權,就是研究心平最好的辦法。什麼是轉大法輪無所畏呢?就是將佛法的理路弄清楚,能掌握佛法的核心,由於心自在的緣故,以各種角度宣揚佛法,無論是橫說、豎說、正說、反說,都可以自在無礙演說,眾生因聽聞佛法真理而得度。以上十句是菩薩發心的目的。 佛子!菩薩起如是心。 這一句是總結發菩提心,我們為何要修學十地法門呢?就是為了這件大事修行的,所以說「為何義」,就是這個意思。就是要發起如上所說的十種心,來弘揚佛法,教化眾生。我們是修學十地法門的佛子啊!既然已是發菩提心的菩薩,就要發起這樣的心來修學啊! 3.以何因 悲慧為主 方便相應 以大悲為首,智慧增上,善巧方便所攝,最上深心所持,如來力無量,善觀察分別勇猛力、智力無礙智現前,隨順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 何謂「以何因」呢?就是發求道的心,修學十地法門的心。為何要發心呢?為了求菩提佛果啊!它是以什麼為體呢?就是以大悲心為體,何謂發大悲心呢?就是為了教化救度一切眾生。這個心,就是前面所講的「為求佛智」之心。總而言之,度眾生、淨佛國土,就是為了求得佛的智慧心,佛的智慧心就是成佛的心。 金剛藏菩薩之前說了「為求佛智」的理由,以及為何要修學十地法門的道理之後。此時又招呼解脫月菩薩說:「佛子!菩薩起如是心。」這「如是心」是指上求佛智之心,亦是指下化眾生的大悲心;所以「如是心」是承接的話,下文共有十句話,第一句「以大悲為首」是總說,其餘九句是分別說明九種大義。 「以大悲為首」,「為首」表示還有次要的!菩提心的內容有深心、直心、大悲心。「直心」就是以成佛為目標,這當中沒有三心二意,就是大菩提心。「深心」就是覺悟諸法真理,「直心、深心」都是以自利而達到利他,「大悲心」則是利他。因為這是十地菩薩的修學法門,所以提出「大悲心的菩薩道精神」,實為重要的修行,自利的目的隱藏在裡面。由此可知,所謂求大菩提,就是要發此三種心。所以,「以大悲為首」是一句總話。 我們來聽經學佛,要發心立志,才能走向菩薩道,方能證得菩提果,所以發心是學佛第一個重要的行動。既然發心聽經學佛,就要發此三種心,發大悲心是為了度眾生。除了大悲心之外,還要發直心,直就是沒有彎曲,沒有回轉,一直到成佛為止,這就是所謂的「佛道無上誓願成」。發深心,就是確實地履行修學佛法,親證覺悟法界的真理。 佛在《阿含經》中說過,要成佛必須將世間諸法真理弄明白,不只是知道,而且要遍知、證知。遍知,就是普遍的知道;證知,就是等於做實驗,確實驗證沒有錯誤。那實驗又從何下手呢?就是要從禪定功夫中,徹悟法界真理的實相,所以我們要發直心,一直到成佛為止。發深心,要覺悟一切諸佛法為圓滿;大悲心,要度一切眾生。若發起這三種心,成佛就有我們的份了。 「智慧增上」是增上大。所謂大者,即意義大、範圍大、所顯現的心量大。比如說,智慧增上大,智慧就是學佛重要的修行功夫。曾經為各位講過,菩薩道上有二件大事:修智慧,要明白覺悟諸法的真理;修福德,就是要度盡一切眾生,莊嚴一切佛土。因為智慧第一,當你有了智慧就會懂得方法,就知道如何莊嚴佛土、普度眾生,所以是智慧增上。「增上」就是要讓它的力量不斷地成長,增上的智慧,不只是瞭解到人生是苦的智慧。我們學佛,只是瞭解一部分佛法,而且只是一點點的基礎佛法。現在講的智慧,是要瞭解人空、法空的佛法真理,而且要證悟人空、法空的真如理。才有智慧做度化眾生的工作,才能夠如大菩薩所說的一樣,沒有疲懈,沒有時間的限定,沒有一定的範圍,所以是增上大智慧。 人生基本的苦就是生、老、病、死四種苦,這是大家比較熟悉,比較有經驗的。「生苦」,雖然我們出生時的苦,都已經忘記了;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可以從別人生兒育女這方面,來體會生的苦。「老苦、病苦」,比如:我們忙碌了一生,有很多財產,有很多眷屬和親戚朋友,在享樂的時候,是丟不開、放不下的,誰願意丟開自己的親人,丟下自己一切的成就,而無條件地離開。但是,「死苦」是平等的,不管你有多少的財富,或是一文不值,無論是貧賤、富貴、聰明、愚癡,在該走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所以對生、老、病、死的種種痛苦,我們若能有所瞭解,就會發起道心。 佛教認為人生有三大苦:「苦苦」,我們的身體是有漏的色身,是來受苦的,不管是聰明也好,愚癡也罷,或富貴或貧窮,人生的苦都要承受。在日常生活當中,不願意接受的事情,偏偏要讓你接受,而且不斷地逼迫、惱害你的身心,都沒有辦法逃避。這是人人平等的,人生應該要受的苦,你統統要受;再加上種種天災人禍,人際關係的失和,家庭的束縛,或兄弟的反目,父子的仇怨,真是苦不堪言,這就是苦苦。 「壞苦」,人生也有享福得樂的生活環境,當你擁有享福得樂的生活,正得意高興的時候,世事就出現無常。當無常一來,就失去幸福,那痛苦是很難受的,這就是壞苦。 古人認為人生四大樂事,就是:「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四件事是人生最得意的事。「久旱逢甘霖」是說好幾個月沒有下雨,突然下了一場及時雨,使得旱象解除;這時候,大家很開心。「他鄉遇故知」,就好比我們現在回大陸探親,見到四、五十年沒有見面的老朋友,一見面就有說不完的離情,過幾天還要分離,這是無奈的。「洞房花燭夜」這是年輕夫婦結婚的人生大事,當然是最開心的時刻,但是現在流行小家庭制度,小倆口常常鬧彆扭,鬧不好就離婚了,才沒幾天的幸福快樂,離婚有什麼好呢?彼此都痛苦,所以這也是一種無常的苦。所謂「金榜題名」時,就是考取功名做官,做官雖然得意,但是遭貶官時也是苦不堪言。綜合以上的現象就是壞苦。 「行苦」,就外在和內心而言。外在是指我們的生活環境,一直都在變遷不定,時好時壞,這是外在的遷流變化。而內心是色、受、想、行、識五陰熾盛,妄想紛飛,無法止息,這是行苦。 人生既然樂少苦多,我們應該要觀苦發心,這是發菩提心的條件之一。佛法要我們從正面、反面看清楚宇宙人生的真相,當我們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但要觀察自己的苦,也要觀察眾生的苦,這就是大悲心,有了大悲心,才能救度眾生。 「善巧方便所攝」,這是「攝大」。攝大就是攝受眾生,攝受眾生要用善巧方便的法門,這個法門就是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最上深心所持」,這是「最上大」。深心是菩提心的一種,再加上「最上」;深心範圍本來就廣,就是要瞭解一切佛法,再加上「最上」,即有教化眾生的成分在內。就是要善盡為眾生服務,要救度眾生而無疲厭之心,這種心情就是「最上的深心」。這是最上大,也作淳至大,表示無微不至的意思。 「如來力無量」,這是「無量大」。是以如來的神通妙用,令眾生生起信心。有時候感應,會讓眾生增加信心。 「善觀察分別勇猛力、智力無礙智現前」,這是「決定大」。何謂善觀察呢?就是觀察眾生,觀察佛法真理,當知道眾生的根性,如何讓他從信、解、行、證的修學過程中,斷除煩惱,悟到真理得到佛法的受用,這是決定大。 「勇猛力」就是能夠下定決心度眾生,度眾生需要勇氣,教人學佛不容易。有些人跟他講學佛的好處,他是沒有興趣聽的。所以要有菩薩的精神,對眾生要有耐心、愛心,以利益眾生為出發點,希望眾生都能得到解脫。這是「勇猛力」。 「智力」,就是智慧的力量。是要我們斷除煩惱,對治我們修行的障礙,我們要有斷除煩惱的決心,將不好的習慣、不好的習氣都改掉,這就是智慧的力量。又換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以善巧方便度眾生,若有過錯不要當面講他,要以善巧的方法,讓他從心裡知道自己的錯,而即時修正,這就是智慧的力量。又「無礙智現前」,當你有無礙的智慧、無礙的辯才,做度化眾生的工作才能得心應手。 「隨順自然智」,這是「隨順大」。這就是〈普賢行願品〉中的恆順眾生,恆順眾生就是隨順智。恆順眾生就是讓人覺得你可親信,是值得信賴的朋友,等因緣成熟再勸他來學佛,這就是隨順自然智的發揮。 「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這是「受持大」。就是能夠受持一切佛法,而且能運用佛法教化眾生。換言之,這是作為教化眾生最好的教材。「受」就是常常接受佛法的熏習,並能讀誦研習經典。「持」就是對經典中的意思憶持不忘,成為度化眾生最好的資糧,這是受持大。 「廣大如法界」,這是「最妙大」。我們攝受深妙的佛法功德,又能以深妙功德自利利他,成就圓滿甚深的功德,這是最妙大。為何說是最妙大呢?因為法界是無邊的,所以說它是最妙的。又因為它能「稱法界性」來修持功德,作為將來證得法界最大、最妙的因素,所以說它是最妙大。 「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這是「住盡大」。我們度眾生要有愛心,這愛心是無止盡的,是「無盡愛」。菩薩要度盡眾生,讓一切眾生都證得佛果,才算是盡責任,所以是住盡大。 以上這九種大,前七種是大悲心的體,第八種「廣大如法界」是大悲心的德相,第九種「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是大悲心的用。大悲心是以求「大菩提」為主要修行,這種種大悲心的因,都是為了讓我們修學十地法門。 4.有何相 超凡夫位 入佛行處 「有何相」這是十地菩薩發心的相,也就是十地菩薩修學十地法門所得到的果位,以及福利眾生的依據。 佛子!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當得無上菩提。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是這段文的綱要、總說。後八句,就是八種超越。菩薩發菩提心,「即」能得到「超凡夫地」的果。 「入菩薩位」,發了菩提心就可以進入菩薩位,進入初地就是菩薩了,因為已經斷除我執、法執的煩惱,證得真理,已到聖人的位置。「入菩薩位」就是超越凡夫地,進入聖人位。 「生如來家」,這是家世的超越、生家的超越。在初地之前是賢人位,算是凡夫位;進入初地就是聖位,登上聖位就是聖人,聖人又作「真佛子」,所謂真佛子的定義:就是要「從佛法生,從佛口生,得佛法分」這是三種殊勝,完全得到佛法的氣氛,所以稱為「真佛子」。此時初地菩薩已生在如來家,「如來家」就是生家高貴,所以說家世超越。 「無能說其種族過失」,這是種性超越。以印度的種姓來說,佛是釋迦王族的王子,是一個貴族。就佛法而言,佛是法王,所以生在法王家。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這是道超越。所謂道者,就是六道;道超越就是超越六道的生死輪迴,入於出世的佛道。在十法界中,菩薩已經進入出世的佛道。佛道,就是菩薩道。「離世間趣」,世間趣就是世間的六道,「離」就是離開。總之,菩薩已經離開六道,進入出世的佛道,這就是道超越。 「得菩薩法」,這是法體超越。菩薩已經得到菩薩法,以菩薩法為他的身體,菩薩法的體是什麼呢?就是以大悲為體,這是法體超越。 「住菩薩處」,這是菩薩住處的超越。菩薩以何地作為他的處所呢?菩薩是以無住為住,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因為菩薩發大悲心度眾生,所以不住涅槃。菩薩有大智慧,無住而住就是他的住處,這是住處超越。 「入三世平等」,這是生命超越。菩薩自證入三世平等的真如妙理, 以真如智滋養法身慧命,這是生命超越。 「於如來種中,決定當得無上菩提」,這是決定超越。菩薩對成佛有 絕對的把握,所以在如來的種族當中,當得上具有無上菩提的人,這是 決定超越。 這八種超越相,就是菩薩修學十地法門,所發的心相。 (二)結住入位 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以不動相應故。 入位就是入菩薩位,「住」就是安住。十地菩薩自從修滿十迴向的果 位之後,進入初地、安住於法中,這是住位。菩薩安住在佛法中,是一 種特別的修養,要能安住才能成長。 「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菩薩安住於初地的法門中,住如是法,就是以上的四十句,作為安心的力量,所以安住於菩薩歡喜地。「以不動相應故」,就是以不動的心相應,以不動的理性相應,所以能安住於初地的法門中。 二、解釋名分 在解釋名分的長行中,有三十句分別說明:正名喜相、出喜所因二個單元。初有十句說明喜相,在出喜所因中二十句,有十句念當得故喜,次有十句念現得故喜。以下依序說明: 佛子!菩薩住歡喜地。 此句是以「說明住分」中的四十句話,做為歡喜地的一個重心的義理。首先是以什麼身份住歡喜地;次以什麼義理住歡喜地;續以什麼因緣住歡喜地;最後以何相住歡喜地。現在開始說明「歡喜地」得名之原因。這一分又作釋名分,「得名」就是為何要稱之為「歡喜地」的緣由。 由於是另外一段文的開始,所以金剛藏菩薩再一次招呼大家為「佛子」,「菩薩住歡喜地」,是說安住於歡喜地,已經正式成為歡喜地的菩薩了。 (一)正明喜相 成就多歡喜、多淨信、多愛樂、多適悅、多欣慶、多踊躍、多勇猛、多無鬪諍、多無惱害、多無瞋恨。 何為得名為歡喜地的緣由呢?因為「成就多歡喜」,菩薩從修行以來,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的四十個階位,在時間上經歷了一個大阿僧祇劫,修行的時間很長,修行的歷程很久,所付出的辛苦,亦是相當可觀,長久以來辛勤修學已有結果了。有什麼樣的結果呢?成就多歡喜,就是成就多方面、多種歡喜的事情。這歡喜共有十種,第一句「成就多歡喜」是總說。「成就多歡喜」有三喜:「心喜」就是入觀時,心很適悅;「體喜」就是出觀時,與喜受相應;「根喜」是說由前心體的內心喜悅,外及五根的輕安調暢,所以說多歡喜。以下有九句,是分別地說出歡喜的情況,及歡喜的內容。 「多淨信」,這一重的歡喜叫作恭敬的歡喜。菩薩登初地之後,就斷去分別煩惱,證得一分法身。菩薩是佛、法、僧三寶之一。菩薩證得三寶的法體,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心裡是充滿歡喜。菩薩證得三寶的法體,同時證得四種不壞信。何謂四不壞信呢?就是信佛、信法、信僧、信戒。這四種的不壞信,是建立在三寶的基礎上,有了三寶的信仰,皈依三寶,再證得三寶的法體。對於佛、法、僧、戒這四種信,已信心堅固不壞,所以是四不壞信。因此增加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心,所以稱作恭敬的歡喜。 所謂不壞者,就是信心不再動搖,對於佛法的修學不再退失,善根不再壞去,所以稱作不壞。一般人信仰佛教,若沒有皈依,或沒有聽聞佛法,對佛教不瞭解,有可能會轉變信仰,或根本就不信,這就是壞。信佛最好能夠皈依三寶,常常親近三寶,才能學習佛法的義理,就可以建立不壞信。 皈依三寶的功德很大,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保持人身不失。我們在六道輪迴當中,天道是最享受的地方,人道是第二等享受的地方,阿修羅道雖然能夠享福,但是好鬥爭也是痛苦,其它三惡道就更苦了。我們修學佛法才能解除生死煩惱的痛苦,得到究竟的解脫。如果我們要保持人身不失,唯一的條件就是皈依三寶。 「多愛樂」,愛就是喜歡的欲望,從什麼地方發生呢?就是觀察真如法,證得真如理,才能發生這種愛的歡喜。不過,為了要進一步地證得全部的真如理,初地菩薩就喜歡觀察真如理,因為未登地是無法觀得真如理。就我們凡夫都知道有真如法性,當我們想看看什麼是真如法性,但是都觀不起來。為什麼呢?因為妄想太多,心定不下來,所以無法入觀。初地菩薩因斷了煩惱,證得法身,所以能夠進入情況,正觀到真如理;當證到真如理時很歡喜,這是一種愛好佛法的歡喜。 什麼是真如法呢?就是法界性。「一真法界性」有不動與動之分:不動的是「真如」,而動的是「生滅」,就是說我們的心有「真如」與「生滅」。我們的心本來是不動的,是清淨的真如心,因為無始以來一念不覺而心動,生起雜染的虛妄心,所以是動的。換句話說,我們的心有動的一面,有不動的一面。動的一面就是真如心被煩惱纏蓋所掀動,而不動的一面,就是真如心保持原狀,保持原來的清淨,保持不動無為的光明真相,這就是真如法。修行就是要把我們本來的真如心開發出來,令清淨光明的智慧開展出來,從生死煩惱中出離,就成佛了。所以我們要學習觀察真如心,證悟真如心的本來真相。 「多適悅」,適悅是什麼呢?就是身心舒適而愉悅。初地菩薩已斷煩惱,得到真如理,身心感到非常地柔和隨順,一點火氣都沒有,所以叫作適悅喜。適悅喜又作調柔喜,就是身心非常地調暢、柔軟、舒適、和悅。完全是得到佛法受用的一種享受,這種享受我們也能夠得到。若會念佛,或會打坐功夫深的人,心理上的妄想就會少,當妄想少到最少的時候,甚至妄想暫時停息的時候,那身心就能打成一片,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這就是輕安。當我們念佛或打坐,有輕安的狀態,整個人就好像在空中一樣,沒有一點阻礙,沒有一點沉重,這就是一種輕安的樂境,就是適悅喜。 「多欣慶」,欣就是欣喜,慶就是慶幸。歡喜地的菩薩證得真理之後,覺得跟以前的修行不一樣了。以前所修的好像似是而非,登了初地,才確確實實地證得真如理,所以心中產生無限的歡欣,無限的慶賀,這就是欣慶喜。 「多踊躍」,踊躍也是一種歡喜的表現,菩薩覺得登了初地以後,身很輕安,心也舒適,有一種滿足感;好像一個人開心的時候,不由自主地舞動身體,表示很開心的樣子,這是踊躍喜。 「多勇猛」,菩薩登地之後,對修行有把握,感覺自己離成佛,不會太遙遠。好像大學生到四年級的第二學期,就快要畢業了,快拿到學士學位了。菩薩的心情就是這種感覺,此時,非常地歡喜,更加勇猛精進,這稱作勇猛喜。 以上是屬於自利方面的歡喜,以下是屬於利他的歡喜。 「多無鬪諍」,為何是「無鬪諍歡喜」呢?因為菩薩已經沒有以前狂妄浮躁,以及喜歡與人鬪諍的心,談起道理能心平氣和,不會讓自己有粗暴的舉止,不會讓人感覺不安。菩薩的修養成就已經到了沒有鬪爭的狀態,這是一種歡喜。如《金剛經》上說,須菩提得到「無諍三昧」,這「無諍三昧」就是這種情況,就是心中非常地安靜、非常地平和,這就是無鬪諍喜。 「多無惱害」,無惱害就是菩薩不會惱害眾生,因為菩薩要以所覺悟的佛法真理攝化眾生,在攝化眾生的時候,完全以慈悲心,以柔和隨順的態度接引眾生,怎麼會讓眾生生起煩惱呢?所以是無惱害喜。 「多無瞋恨」,菩薩證入初地,已斷煩惱;有煩惱的人才會有瞋恨心,沒有煩惱就不會有瞋恨心。初地菩薩已斷分別我、法二障,所以沒有瞋恨心。同時不會讓眾生生起瞋恨心,因為菩薩所說的法都合理,能讓眾生樂於聽聞,不會讓眾生有厭惱之心和煩惱的是非。 無鬪諍、無惱害、無瞋恨,都是利益眾生的,菩薩有這方面的修養,所以在度眾生的時候。都能夠心平氣和,眾生聽到他所開示的佛法都歡喜受用。我們常常聽人家說「法喜充滿」,菩薩已經得到真正的喜悅。因為菩薩經過長久精勤的修學,登上初地,斷一分煩惱,證得一分法身,所以得到這許多喜悅的境況。由於菩薩心中得到這種種喜悅的境界,所以稱作歡喜地。 (二)出喜所因 在出喜所因中分成二段:有念當得故喜、念現得故喜。首先「念當得故喜」亦有十句話,第一句是總說,其它九句是分別說明。菩薩證得初地之後,修行又進入另一個新境界,修行能夠更進一步,所以很歡喜。 1.念當得故喜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念諸佛,故生歡喜;念諸佛法,故生歡喜;念諸菩薩,故生歡喜;念諸菩薩行,故生歡喜;念清淨諸波羅蜜,故生歡喜;念諸菩薩地殊勝,故生歡喜;念菩薩不可壞,故生歡喜;念如來教化眾生,故生歡喜;念能令眾生得利益,故生歡喜;念入一切如來智方便,故生歡喜。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念諸佛,故生歡喜。」這是總說,菩薩安住初地時,為何會歡喜呢?因為能夠念佛,念佛人人都會念,為何初地菩薩念佛會覺得歡喜呢?因為念佛是念心,「心即是佛」、「即心即佛」,菩薩知道佛就是我心,我心就是佛,不再把佛看作是心外的東西,若能瞭解這一點,就是悟到真如理的一種境界,所以菩薩念佛故生歡喜。 佛教有句:「學佛三天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為何佛會在天邊呢?因為不瞭解念佛的意義,真正的佛是什麼?並不瞭解,以為坐在佛龕裡面那個泥塑木雕的,才是佛;其實,那只是一個象徵性的佛相。我們拜佛、敬佛,若沒有對象是不行的,所以要有象徵性的佛來引發我們內心的佛,這是很重要的。 我們念佛也一樣,譬如我們念阿彌陀佛,經上說:阿彌陀佛就是我心,我心就是阿彌陀佛!我們要常常這樣觀想,雖然不容易進入情況,但還是要天天念佛,天天憶想佛,還要常常聽經聞法,理解道理,就會愈念愈有興趣。我們在念佛當中,體悟心即是佛的道理,也會像初地菩薩一樣得到歡喜。 初地菩薩安住此歡喜地,因為念佛,所以生歡喜。念諸佛者,就是念一切諸佛。多佛其實就是一佛,「一即多,多即一」這是華嚴宗的教法。雖然有釋迦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其實稱念一尊佛,就等於念一切佛。當稱念阿彌陀佛時,釋迦佛、藥師佛也在;念藥師佛時,釋迦佛、阿彌陀佛也在。我們要從這個道理來瞭解念佛的意義,所以念多佛就是念一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華嚴經》的圓融哲學,我們要懂得,這樣念佛才能進入「即心即佛」的境界。 「念諸佛法,故生歡喜。」這是說初地菩薩知道諸佛法,就是諸佛開導眾生修行的方法,諸佛開導眾生萬法的真理,都能夠銘記在心,都能學習諸法,所以他的知識領域,愈擴充愈廣大,因此非常地歡喜。 「念諸菩薩,故生歡喜。」念佛、念法、念菩薩。菩薩已是登地菩薩,為何念諸菩薩會生歡喜呢?因為菩薩所行是為了弘揚佛法,利益眾生,成就無上菩提,所以念諸菩薩故心生歡喜。佛法是出生諸佛的寶藏,菩薩是未來佛,所以佛、法、僧三寶是一體的。念佛、念法、念僧都是令我們歡喜的事。登地菩薩正學習諸菩薩所修行、所進修的佛法,進步的機會越來越好,弘法度眾生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所以他念諸菩薩,心中也就生起歡喜來。 「念諸菩薩行,故生歡喜。」凡是菩薩所修行的法門,菩薩修行的道場,都是興隆佛法的重要條件。假如佛法沒有人來修行,社會大眾看佛教界只是忙於世俗的事情,那麼佛法就沒有什麼稀奇,與其他宗教差不多,所以菩薩行是很重要的。菩薩行是什麼呢?菩薩行就是「弘法利生」,就是修行「六度萬行」,如果我們能夠常常念菩薩行,起菩薩行,佛法就會興隆,所以菩薩念諸菩薩行,心生歡喜。 「念清淨諸波羅蜜,故生歡喜。」諸波羅蜜,就是《華嚴經》中講的十波羅蜜,也就是十度。一般經上是講六波羅蜜,就是六度。菩薩念清淨諸波羅蜜,「清淨」就是把十波羅蜜或六波羅蜜修行的法門,修得很成功,而且能令眾生都一起來修行。有人修行佛法,佛法就會興隆,就能佛種不斷,因此初地菩薩感到歡喜。如果他未登初地,就可能看不到此境界,所以念清淨諸波羅蜜而生歡喜。 「念諸菩薩行」、「念清淨諸波羅蜜」與「念佛不壞」,有連帶的關係。菩薩的殊勝行,是以佛法為重心;而佛法的重心,又以實際的修持功夫為重。換句話說,我們要覺悟諸法的真理,就要如法修行。而十地菩薩乃依十度為主要的修行法門,這十度,每一地以一度為中心,其餘九度是隨力隨分。譬如:初地菩薩是專修布施,確實認真地修好初地的課程,而其它的九度並不是不修,而是隨力隨分地修,是專心於修布施度。又如:離垢地是專修戒度,如果把戒修持好,也能夠使佛法興隆,自己的修行也能得到進步。每一地菩薩在一地當中修成功了一度,就斷除一分煩惱,得到一度的功德,證得一分法身,所以這是佛法重要的修行重心。 「念諸菩薩地殊勝,故生歡喜。」殊勝是建立在菩薩行之上,十地菩薩因為斷除煩惱,證得真理,又踏實如法修行。因此,每一地有每一地的殊勝成就,這就是表現菩薩地殊勝的狀況,所以菩薩心生歡喜。 「念菩薩不可壞,故生歡喜。」菩薩如何不可壞呢?菩薩不可壞,就是菩薩修行認真,道心堅固,菩薩修行到不可壞的境界,這在歷史上有很多例子。其中有一則故事:過去有一位叫煨芋老人的祖師,獨自在一座山裡的茅蓬修行,種植芋頭充當糧食,每天煮芋頭吃,吃飽沒事就打坐。他的修行相當好,每天晚上都有很亮的毫光發射出來。那個年時沒有電燈,不可能無緣無故有光。因此,大家都曉得,一定有得道的修行人在山上修行。這消息一傳揚,竟然傳到京城的朝廷,連皇帝都知道這件事情。皇帝覺得國家有這麼一位得道的高僧,修行放光並不簡單,於是生起仰慕之心,特派使臣請這位高僧到京城講經和接受供養。欽差大臣奉命後,就到山上恭請煨芋老人。 於是,在深山裡找到一間小茅蓬和這位老和尚,此時老和尚正在煮芋頭,使臣不懂禮貌,粗魯的說:「喂!和尚!皇上有旨,要請你進京,你趕快準備一下,跟我走啊!」和尚就說:「啊!你說什麼啊?我聽不懂!」其實,這位和尚是故意在跟他玩遊戲。過一會,這位欽差大人又再說一遍,這位和尚才說:「哦!你回去告訴皇上,我的芋頭還沒有煮熟,等我芋頭煮熟就去。」結果,使臣沒有請到人,只好將實情稟報皇帝。皇帝讚歎這位和尚了不起,如果換了別人,趕快上京都來不及,誰還會等芋頭煮熟呢(這是客氣的推辭)!可見這位和尚,不在乎世間的名聞利養,不為名利所動的高僧,於是派人送道糧、袈裟、法器供養他。這就叫作不壞,凡是道心不受環境破壞的,才是修行人,才是菩薩。 儒家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說富貴不能惑亂我的心,貧窮和卑賤的環境也不能轉移我的節操,權勢和武力不能屈撓我的志氣。如果修行人做到這三點,才是成功不壞的菩薩。 「念如來教化眾生,故生歡喜。」如來教化眾生有時機因緣,雖然我們無緣與釋迦牟尼佛一起修行,但能聽聞佛法,依法修行,實屬幸運。有句話說:「有佛說法龍天喜,無僧說法鬼神愁。」是說假如世界上沒有如來說法,連鬼神都會發愁。佛說法時龍王、天人都歡喜。假如世界上沒有人弘法,連鬼神都會發愁。所以說法教化眾生,是一件重要的事,這就是如來教化眾生,令菩薩歡喜的原因。 「念能令眾生得利益,故生歡喜。」在未得到佛法啟示之前,眾生的無明妄想紛飛,不知因果善惡,不知業緣果報。經佛法的開導之後,曉得諸法因緣所生,既然萬法皆是因緣所生,大家就應該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相依存。我們的環境是緣起的社會,我們要關懷眾生,要回饋社會,要將佛法的真理運用到社會。因為佛法能安定人心、淨化社會,當人心向善,大家就能享受安居樂業的生活,這就是佛法帶給眾生的利益,所以能令眾生得利益,能令菩薩滿心歡喜。 「念入一切如來智方便,故生歡喜。」這是說眾生都有佛性,都能夠成佛。佛陀教導眾生佛性平等,都可以經過修證而成佛,這一點是非常的可貴。初地菩薩進入如來的智慧方便,因此心生歡喜。 2.念現得故喜 復作是念:「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故生歡喜;親近一切佛,故生歡喜;遠離凡夫地,故生歡喜;近智慧地,故生歡喜;永斷一切惡趣,故生歡喜;與一切眾生作依止處,故生歡喜;見一切如來,故生歡喜;生佛境界中,故生歡喜;入一切菩薩平等性中,故生歡喜;遠離一切怖畏、毛豎等事,故生歡喜。」 「復作是念」,初地菩薩說明以上歡喜的原因之後,再一次說明還有很多值得歡喜的地方。因為身分轉變,離開凡夫位,所以是轉離。第一句是總說,其它九句是別說。 「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故生歡喜。」這是總說,初地菩薩轉離世間的凡夫境界,現在是佛菩薩的境界,所以心生歡喜。「佛子!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超凡夫地,就是登上初地,「我轉離一切世間的境界」,就是離開凡夫地,登上聖賢位,所以這二句話內容是一樣的。 「親近一切佛,故生歡喜。」這是入位的超越,「親近一切佛」,就是離開凡夫地,「入菩薩位」這是一種入位的超越。換言之,就是轉移凡夫的地位,進入菩薩的地位。 「遠離凡夫地,故生歡喜。」這是轉移,本來是凡夫,現在是菩薩的身分。遠離凡夫地,「生如來家」,唯有菩薩才有資格生如來家。「遠離」是由凡夫轉到菩薩的地位,這是一種超越。初地菩薩不可能再退回凡夫位,所以是「遠離」。 「近智慧地,故生歡喜。」遠離凡夫的地位,靠近智慧的地位。智慧的地位就是代表菩薩的地位,就是進入智慧的地位,入位就是地位不同。 「永斷一切惡趣,故生歡喜。」這是「道超越」,菩薩現在已超凡入聖,不再轉世六道。 「與一切眾生作依止處,故生歡喜。」菩薩作眾生依止的導師,當我們受戒時,戒常住的住持,就是我們的依止和尚。這是「依止超越」。 「見一切如來,故生歡喜。」這與「無能說其種族過失」相同,「見一切如來」就有資格生如來家,成為佛子,這是種性超越。 「生佛境界中,故生歡喜。」佛的境界唯有菩薩的身分才能進住,這是生處超越。 「入一切菩薩平等性中,故生歡喜。」這是業超越,菩薩此時是以平等真如的真理,滋長法身慧命,此時菩薩業就自然超越。 「遠離一切怖畏、毛豎等事,故生歡喜。」清涼國師認為「怖畏毛豎」,是心理上有恐懼感,因為心裡有煩惱。儒家說:「心有所憂患,不得其正;有所恐懼,不得其正。」這意思和「怖畏毛豎」差不多。如果煩惱都斷除,心得自在,就不會有「怖畏毛豎」的事情發生。 3.遠離怖畏 故生歡喜 何以故? 這是問為何菩薩登上歡喜地,就能夠離開「怖畏毛豎」呢?又菩薩證得初地,為何產生如此多的功德,又有如此大的成就呢?以下總列解答: 此菩薩得歡喜地已,所有怖畏,悉得遠離。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如是怖畏皆得永離。 「此菩薩」就是初地菩薩,「得歡喜地已」,就是證得歡喜地之後,「所有怖畏,悉得遠離。」對於心理上的怖畏、煩惱都能遠離。我們依照清涼國師的解釋,因為心理上有恐懼,或心理上有好樂,或心理上患得患失的人,才有恐懼怖畏的心理。因為心理上害怕,身上的汗毛就會豎起來,初地菩薩已斷除心理上的煩惱,所以遠離怖畏、毛豎的煩惱。 「不活畏」,就是活不下去的一種畏懼。我見、我執、我、我所,這種種執著是最強烈的煩惱。因為有我,所以怕失去一切,怕被人破壞名譽,怕人家瞧不起,這許多問題都是對「我」的執著。因此,這種種我執形成之後,就有種種的顧忌,就有一種不活的畏懼。「不活」就是為了維持生命,要張羅生活所需的財物,一旦滋養生命的財物發生短缺,就會產生死亡的畏懼。比如說,到了大荒年沒有飯吃的時候,大家都會恐懼,害怕餓死,這是不活畏的情形之一。 「惡名畏」,就是怕遭到別人的批評,或是譏諷、毀謗,就是名聲遭到損毀。若是一位既貪名、又貪財,或執著的人,對「惡名畏」感到特別強烈地害怕。因為名譽是他的第二生命,當名譽遭到破壞,在社會上就吃不開,人格就會破產了,所以對名譽的畏懼,是貪名、貪財的人最後的結果。 「死畏」,就是壽命終了,對死亡的畏懼。「人人愛命,物物貪生。」誰都不願意死,若我們依法修行,瞭解萬法都是無常,我的身體也是萬法之一,亦是無常法。有生就有滅,有生就有死,假如平常我們有這種認知,對人生的生、老、病、死就會覺得平常。 「惡道畏」,這是怕墮三惡道的怖畏。比如說天人知道自己在天道的壽命結束之後,要墮入豬胎,當畜生道的眾生,會非常害怕。怕墮惡道的人,應該如實依法修行。至於墮惡道的原因,就是壞事做得多;尤其墮畜生道的人,大部份都是因為錢財、債務的糾紛,而遭受這種果報。所謂「世間錢財無人騙,牛馬就無人變。」因此,貪取財物的人、騙錢的人、搶錢的人都會墮惡道。我們曉得因果報應,就會把多餘的錢財,拿出來做功德,布施救濟。 「大眾威德畏」,這是深怕自己的學德不足,在大眾面前暴露自己的短處,有一種怯場的怖畏。這起因於智慧的修養不夠,如果多利用一點時間,凡事都有充份的準備,有豐富的知識,當有機會登台演講時,就不怕被人家批評,所以治療大眾威德畏的方法,就是要多讀書。 菩薩證得初地,這五種怖畏都能夠遠離。接下來更進一步地說明,初地菩薩何以能夠遠離這些怖畏的情形。 此菩薩離我想故,尚不愛自身,何況資財!是故無有不活畏。 初地菩薩已離開「我想」,已斷除我執的思想,對自己身體不再癡愛,何況身外的資財,身外之財是拿來滋養身體的,既然不在乎自己的身體,更不會在乎他身外的財物。所以能夠成就「不活畏」,於是種種死亡的怖畏,就沒有什麼影響了。 不於他所希求供養,唯專給施一切眾生,是故無有惡名畏。 「惡名畏」是怕得壞名聲的怖畏,由於人在社會上,是受人歡迎,或受人毀謗;如有壞名聲,就吃不開。但是菩薩「不於他所」,就是不於別人的地方「希求供養」,也就是菩薩到任何地方不會希求人家供養。反而,不斷地布施一切眾生,自然不會有「惡名畏」。所以享有好名聲,絕對不會有壞名聲。 遠離我見,無有我想,是故無有死畏。 「遠離我見」,登地菩薩已遠離「我見」,已經沒有「我想」,「我」只是一個緣生假名的我。「無有我想」就是沒有我見,沒有我的執著,既然沒有我的執著,所以就不會有死的怖畏。 自知死已,決定不離諸佛、菩薩,是故無有惡道畏。 當證悟初地的佛法真理時,一定轉生在諸佛之家,與諸佛菩薩在一起,還有什麼惡道可畏呢?所以一定要發菩提心,修行菩薩道。有菩提心又認真行菩薩道,如果我們發願與佛一起行菩薩道,就不會墮惡道。轉世是憑我們的願力,願意到什麼地方度眾生,就生到什麼地方去。不像一般的眾生,是隨業力輪轉生死,受到業報諸苦所逼迫而不得自由。所以生死自在,是掌握在我們的手裡,這是學佛修行的重心。 我所志樂,一切世間無與等者,何況有勝,是故無有大眾威德畏。 「我所志樂,一切世間無與等者」,就是說菩薩的志趣與好樂,都具有高水準,都是出世的菩薩思想。所以說「一切世間無與等者」,就是說一切世間人都不及菩薩,因為初地菩薩,已證得諸法的真理,這是一般人所不及的。「何況有勝」,是說初地菩薩沒有「大眾威德畏」,不管在何處弘法利生,都能充分地發揮。 菩薩如是遠離驚怖、毛豎等事。 問「菩薩」為何能「遠離驚怖、毛豎等事」?就是如以上所說的這些理論,所以菩薩能永遠地離開驚怖毛豎等事。這是結束問題的一句結語。 三、安住地分 這段經文分為三部份:(一)總明安住,(二)別顯安住,(三)總結安住。其中「別顯安住」又細分為三部份:1.信心成就,2.修行成就,3.迴向成就。 (一)總明安住 佛子!此菩薩以大悲為首,廣大志樂,無能沮壞,轉更勤修一切善根,而得成就。 這一段有三句話:「此菩薩以大悲為首」是第一句;「廣大志樂,無能沮壞」是第二句;「轉更勤修一切善根」是第三句。這三句話說明菩薩安住十地,進修十地法門的基礎與成就。 「此菩薩以大悲為首」,菩薩所行都是為了眾生,慈悲心是行菩薩道的根本,所以說「以大悲為首」,這是金剛藏菩薩對在座大眾開示所說的話。十迴向菩薩進入十地之後,能遠離怖畏,安住十地法門,發大悲心利益眾生。所以大悲心就是菩薩安住於十地菩薩位,修行十地菩薩法門的重要因素,所以說「此菩薩以大悲為首」。 「廣大志樂,無能沮壞」,志就是志向,樂就是好樂。菩薩發大悲心之後,他的志願好樂是廣大的。不但契悟諸法的真理,並以慈心化導一切眾生,悲願廣大。又「無能沮壞」有二種:人天的凡夫,凡夫界的一切力量不能沮壞;凡夫境界當中有邪知、邪見的人,常想破壞正見,但是邪不勝正,所以不能沮壞。另外,二乘人也不能沮壞,二乘人的心量,當然比不上菩薩的廣大志樂,所以不能沮壞。這是菩薩安住於十地法門的思想觀念。 「轉更勤修一切善根,而得成就。」這是重要的一句話,因為這一段經文有三種成就。因為有三種成就,所以菩薩才能安住於十地,勤修十地法門。等於現在的大學生考進大學之後,能夠安住於學習之中。學習要有耐心、恆常心、精進心,並有志願做為基本要求,才能完成學業。菩薩也是這樣子,因為有大悲心,有廣大志樂的觀念,再進一步勤修一切善法為根本,所以「而得成就」。 慈悲心人人皆有,如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慈悲心不容易常常發起,不能維持長久。譬如說做好事,偶爾做一次可以,要他常常做就不行了,因為他沒那個力量。但是菩薩就不同,菩薩有智慧引導大悲心,救度眾生是菩薩的本分事,如果遇有困難,自然有龍天護持。所以要有大智慧,大悲行才能貫徹始終。發大悲心,修菩薩道並不容易。 (二)別顯安住 在這段落中,又細分為:1.信心成就,2.修行成就,3.迴向成就。此三部份,以信心為首,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心是修行之根本,起信生解,才能修行圓滿。 1.信心成就 所謂:信增上故,多淨信故,解清淨故,信決定故,發生悲愍故,成就大慈故,心無疲懈故,慚愧莊嚴故,成就柔和故,敬順尊重諸佛教法故。 此十句是「信心成就」,先修十種信心。因為心是一切萬法的根本,有信心才能有願,有願才能起行,所謂「信、願、行」三足鼎立,是修學佛法的三種資糧。因此,菩薩安住十地法門,首先要講信心的成就。信心的成就是依據以上總述三句話的力量,而得到滋長成就的。 「所謂」是接續以上「轉更勤修一切善根,而得成就」來的。所謂轉更勤修,就是更加精勤地修行一切善根,使他得到成就。「所謂」就是把修行成就的善根列出來,「信增上故」是總說,就是要增強信心的意思。 「多淨信故」,淨什麼呢?重要的是敬信,恭敬心的增上,內容就是信三寶,佛法以三寶為中心,即信佛、信法、信僧。敬信三寶,所以是多淨信。 「解清淨故」,信三寶,對三寶的理論、思想、內容要清楚,為何要信三寶?定義又是什麼?佛者,覺也;佛能夠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所謂三覺圓滿稱為佛,就是覺悟一切事理,能夠將一切萬法的事理圓滿地覺悟,而且能用覺悟的道理,去覺悟一切眾生。自覺、覺悟一切眾生都能做得很圓滿,所以是三覺圓,方稱為佛寶。「法寶」我們都曉得法寶是佛經,這是一般的看法。真正法寶的定義:所謂法者,有軌持的意思;軌者,一切諸法有一定的性格,不會改變的。譬如說,火是熱性,水是溼性,無論到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都不會改變,有一定的軌則。太陽白天出來,月亮晚上出來,是一定的軌則。如果太陽夜裡出來,月亮白天出來,那就反常,就出軌了,等於火車一樣,離軌就亂掉了,所以萬事萬物都照一定的軌道在運行。「僧寶」就是僧人,印度話是「僧伽」,僧伽中國話翻成「眾」,等於中國的「軍」,軍是由很多兵組織起來的。僧就是由很多比丘、比丘尼組合的。「眾」的定義就是「和合」,以和合為要求。大眾在一起生活,要能夠和合無諍。這是三寶的定義,信三寶能夠指導我們轉凡成聖,所以我們必須瞭解。 「信決定故」就是決定性增上。決定性者,是佛法的真理,能決定令眾生由信而解,由解而行能證,佛所說的法都是能體驗的,所以稱為信、解、行、證。這就是正信。 「發生悲愍故,成就大慈故」,此二句就是行,即慈悲地修行,要證得佛、法、僧所開示的真理,要以慈悲心來實行。「慈」即是給予眾生幸福安樂,「悲」是解除眾生的災難苦惱,所以「行」要以慈悲為中心。 「心無疲懈故」,就是說修行要發長遠心。不是今天做了明天不做,或是做了一、兩年沒有興趣就不做了,這樣是不行的。行菩薩道要長遠,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像地藏菩薩發的長遠大願;普賢菩薩亦同,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我的願也無盡,何況虛空、眾生的業都沒有盡的,所以我的願更加沒有窮盡。因而要發「無疲懈」心,也就是長遠心。 「慚愧莊嚴故」,慚就是自慚,愧就是愧他。慚愧對我們修行來說很重要,有慚心的人,他學習賢人,又怕達不到要求。愧就是要堅拒暴惡,對於暴惡的行為,拒絕參加,要有這種愧他的心,才能夠修道。所以《遺教經》說:「以慚愧服,自莊嚴故。」就是說我們修行的人,要以慚愧為衣服。就是穿慚愧衣,以慚愧心當做衣服,莊嚴我自己。若有慚、有愧,就不會胡作非為,就不會狂妄自大,所以說「慚愧莊嚴故」。有慚愧心的修行人,能夠降伏貪妄之心,因為時時有感恩知足的心,沒有非分的想法。同時,有慚愧心的人,會常常幫助別人;因有感恩的心,覺得都是受人家照顧,時時刻刻都想要回饋人家,所以慚愧心對初地菩薩是非常重要。 「成就柔和故」,這是一種柔和信的增上。這種心理就是希望得到與他相等修行的人做為道侶,交朋友起碼與我們的知識程度差不多,最好是各方面都比我們強的,能夠彼此學習。所以儒家說:「不要交不如己者」,不如自己的人,這是指學問方面。佛教說:「不輕後學」,儒家說:「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就是希望能交到與我志趣相投的道友,與他共同修學,能夠在佛法修學上,互相砥礪、互相幫助,就是以一種柔和隨順的心理,與大眾共修。 「敬順尊重諸佛教法故」,這是要敬法信的增上,對於所學的佛法,能夠以一種非常尊重的心情來守持。佛經上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我們得到人身,又聽聞佛法算是幸運。佛法與普通的知識不一樣,佛法不聽則己,聽後會在你的心識當中,留下永不磨滅的種子,所以說:「一歷耳根,永為金剛道種。」是說只要你聽了,不管懂或不懂;只要聽過一次佛法,這個印象會留在你的八識田中,好像一粒金剛的道種子。金剛是不會壞的,它只會破壞其他東西,不會為他物所破壞的,是不壞的一個寶物。 因此,十地菩薩要尊敬他所得到的佛法,要順從所得到的佛法,要尊重諸佛給他的教化,因為都是幫助他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完成佛果的重要資本。 2.修行成就 日夜修集善根無厭足故,親近善知識故,常愛樂法故,求多聞無厭足故,如所聞法正觀察故,心無依著故,不耽著利養名聞恭敬故,不求一切資生之物故,生如寶心無厭足故。 「日夜修集善根無厭足故」,是說十地菩薩修行不分晝夜,非常勇猛精進。「修」是依照佛法修行的方法,依照我們所學佛法的理論去實行;「習」就是學,就是研究佛法的理論。修習是解,修學是行,就是解行相應。修學善根無厭足,就是說不會感到疲厭,不會覺得聽經沒意思,不想聽了。學佛要成就,就要有無厭足之心,這是總說。總說一句,修學佛法,要日夜精勤,勇猛精進才會有所成就。 「親近善知識故」,我們修學佛法或研究佛法,善知識對我們的幫助很大。「善知識」就是比我知道得多,比我修得好的人,要與他一起學習,所以是「親近善知識故」。從第一句到第八句話,有八種「集」,就是把修行的功夫累積起來,第一種就是「親近集」,要親近善友、善知識。 「常愛樂法故」,這是「樂法集」。樂者,是好樂;就是喜歡研究佛法,喜歡修行佛法。養成愛好,使得我們對於佛法的理解,能夠不斷進步。 「求多聞無厭足故」,這是聞慧。佛法就是要多聽聞、多熏習;因為一次、二次不容易聽得懂,不容易進入情況,慢慢地聽,待聽懂一些名詞,就會愈聽愈有味道,所以必須多聽聞。經中又說「佛種從緣起」,不是一天、二天就會懂,也不是一天、二天就能修成功的,要拿出長遠心來聽聞佛法,要有「多聞無厭足」的精神,就是沒有疲厭,沒有滿足的時候。 「如所聞法正觀察故」,對於我們所聽聞的佛法,再加以思惟觀察。儒家很重視做學問的方法,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就是多聞,思就是思惟觀察。我們要把所聽聞的佛法,再加以思惟將義理傳證出來。「學而不思則罔」的罔,就是罔然;若是聽聞,而不用心研究,過幾天就忘記了,所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說你要多與善知識學習,彼此多交流心得。 「心無依著故」,這是「不著集」,在修行時不要執著,修行就是要修到「不思善、不思惡」,才是真修行。有所執著,執空、執有,都是偏見,偏見就得不到佛法的重心「中道」。「不著集」是在修慧當中沒有執著心,這一點很難做到。很多人都有先入為主或門戶之見,學淨土的人瞧不起參禪的人,參禪的人不贊成淨土,所以禪宗與淨土宗,在佛教歷史上不斷起衝突。到明朝時,有四位大師開始調和,尤其是調和禪宗和淨土,其中永明延壽有四料簡:「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這就是調和禪宗、淨土很好的意見。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釋迦牟尼佛遺留下來的,法門之不同,是順應眾生的好樂與根性的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樣的。 「不耽著利養名聞恭敬故」,這是針對弘法的人來說,從事弘法工作的人,有少數修養不夠的學者,容易犯求名、求利、求恭敬的虛榮,所以是「不貪集」。 「不求一切資生之物故」,資生之物就是資養身體的東西,主要有衣服、飲食、醫藥、床座。現在生活物質豐富,不需要在這方面用心,但是貪心的人,樣樣要求精美。修道者或弘法者應該有什麼吃什麼,有什麼穿什麼。醫藥是生病時才需要,在四事供養方面不要貪求,亦是減少貪心的一種修養,又稱為「不求集」。 「生如實心無厭足故」,如實心就是證悟諸法真理的心。實就是實際,實際就是真如實際的理。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悟道,要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我們的自心具備清淨、光明、智慧、神通妙用,卻被貪、瞋、癡等煩惱覆蓋,現在我們修行就是要生起如實心。「無厭足故」,就是要求悟道的心無厭足,其他生活所需儘量滿足。以上這九句話就是安住十地法門的修行,就是聚集這些修養。 3.迴向成就 求一切智地故,求如來力、無畏、不共佛法故,求諸波羅蜜助道法故,離諸諂誑故,如說能行故,常護實語故,不污如來家故,不捨菩薩戒故,生一切智心如山王不動故,不捨一切世間事,成就出世間道故,集助菩提分法,無厭足故,常求上上殊勝道故。 「迴向」一詞,在佛學裡面常常用到,亦是重要的修行階位。在三賢位當中,十住、十行都是自利的,而十迴向是自利利他的位階。迴向三種:「迴自向他」就是把我們所修得的功德,迴向給眾生,這是利他。其次,「迴因向果」就是迴向佛果菩提,是說我們學佛的目的是為了成佛,所以我們所修任何的善因,都是我們成佛的資糧。又「迴事向理」就是迴向真如實際。我們學佛就是要覺悟諸法的真理,作任何功德都要迴向,使我們能夠開智慧,能夠覺悟諸法的真理。 「求一切智地故」是總說,「一切智」就是佛智,就是佛果的智慧。求一切智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迴向菩提。「菩提」中文翻譯為覺,如何才能夠覺悟呢?就是要有智慧才能覺悟,所以求一切智慧作為迴向的總樞紐。「地」就是十地,十地法門所要成就的就是佛智,所以是「一切智地」。 「求如來力、無畏、不共佛法故」,佛果的功德有十種力量、四種無所畏、十八種不共佛法。這就是菩提佛果的內容。 「求諸波羅蜜助道法故」,就是求諸波羅蜜作為修行的助道法。「諸波羅蜜」就是十地所修的十度。十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願力、方便、力、智等十種。菩薩修行十度的時候,如何才能去除所有的問題和障礙?就是以無所著的智慧來破除煩惱障礙。 「離諸諂誑故」,諂誑是什麼呢?這是說做好事做布施的人,有種種行為態度上的不同。有一種人喜歡說大話,向他募捐化緣,都說沒問題!我會盡力,但內心完全沒有要幫助對方的意思。這種人很奇怪,嘴巴上說得漂亮,實際上沒有行動,這就是「諂曲」的行為。十地菩薩修布施行,首先要求去除諂曲的垢病。 「如說能行故」,這是「如說能行求治不隨先言」。這是修布施時,另一種不好的態度。本來答應幫忙人家,但是現在不幫忙了;或是本來答應人家的捐款,當要出錢時卻打了折扣;本來說給一萬,結果只拿五千或三千。所以「如說能行故」,是治這種妄語,就是希望求得如我所說的去做,不能有不實在的欺騙行為。 「常護實語故」,是「護求治戒垢」。就是指能夠實行不妄語,不欺誑語,同時還要護持實語。換句話說,就是要講實在的話,看到有人講實在話,我們都要尊敬他,這就是護持實語。就是要求治我們的戒,使我們的戒法能夠清淨。 「不污如來家故」,這是「不污求治忍垢」。污,就是污染。佛弟子的行為要做到使佛家增加光采,名聲遠振。中國人講究「光前裕後」,希望佛弟子能夠光耀佛門,要自我要求不要作污染佛家的事。這應該從忍辱方面修,「寧願守戒而死」,都不要作破戒的行為,這就是「不污求治忍」。 「不捨菩薩戒故」,這是「不捨求進垢」,是要求我們要守菩薩戒。在家菩薩戒有六重戒、二十八輕戒。現在台灣傳菩薩戒的地方很多,求戒的在家信徒也很多,每一次戒會都有上百人、上千人。他們所受的六重戒: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邪淫、不飲酒、不說四眾過戒。輕戒有二十八條,其中有一條說:四十華里以內,若有法師講戒經卻不去聽戒,就是犯戒。這條戒,現代人不太容易守持,為什麼呢?因為現代工商業發達,時間寶貴,不可能每天都有空來聽講經,所以這條戒就比較難守。但是,菩薩戒其中有一條,菩薩應該要自我要求精進,要行精進波羅蜜,要「不捨菩薩戒」。 菩薩之所以要發這條願,作自我要求其原因是,當時在印度的菩薩戒之戒條很多,流傳到中國來的戒條,是從戒經上節錄下來的。佛在世的時候,戒條可能比現在還多。因為戒條多,不容易一條一條持守,所以自我要求這條戒就很重要。其次,是持戒的時間很長,既然受了戒就要終身持守;不能受戒後,三天、五天,三年、五年就把它捨棄,所以堅持守戒是難行之事。現在要求菩薩們能「不捨菩薩戒」,就是特別強調這一點。為什麼特別重視這個戒法呢?因為這個戒法有三種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三聚淨戒,是哪三種呢?「攝律儀戒」就是我們行、住、坐、臥一切的行為、威儀;「攝善法戒」就是一切應當要做的善事,我們確實有做,這就是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就是要盡力幫助一切有情眾生。比方說:我們持不殺生戒,眾生就能得到生命的保障。以上這三種戒,一方面能夠自利,一方面能夠利他,對於行菩薩道而言,是相當有助益,所以菩薩要重視這一戒,更要提出持戒的要求。 「生一切智心,如山王不動故」,這是「不動求治、禪二垢」。求什麼呢?它是求助道法,修道時首重修禪定和智慧。「一切智」就是修智慧。「如山王不動」就是修禪定。是希望在修福、修慧、修禪定當中,能夠堅持下去,不要懈怠。這是自我要求,也是修菩薩道的重要功課。 「不捨一切世間事,成就出世間道故」,這是「不捨成就求治障不住道垢」。菩薩修行重要的二件事:「世間事」與「出世間事」,一般人認為修行就不要管世間事,這是錯誤的觀念。大乘菩薩道就是要管世間事,所謂「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所以世間事我們要管,當然出世間事也不能忘記!出世間事要成就它,這是菩薩道重要的修行。出世間道,我們求的是取證涅槃;在世間道,我們求取能夠普度眾生。菩薩要有大智慧才能證得涅槃,但他卻選擇不住涅槃;菩薩要有大悲心才能普度眾生,但他了生死卻不著生死。所以經中說:「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以大智故,不著生死。」這是菩薩重要的工作。 「集助菩提分法,無厭足故」,這是「集求治障助道垢」。是說幫助菩提分法的修行沒有厭足,沒有厭足就是沒有滿足,也沒有厭惡。菩提分法,就是三十七道品和十度萬行,這些都是我們要修集的,每一道都要修成功,使得十地法門能夠清淨完成。 「常求上上殊勝道故」,「上上殊勝道」當然是佛道,無上佛道誓願成。為何說是「殊勝道」呢?因為佛法能使我們「轉凡成聖」,使我們「離苦得樂」,而且是究竟之道,所以說是「殊勝道」。我們要常常發心求「殊勝道」,才能達到發心修學佛法的最高目標。 (三)總結安住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淨治地法,名為安住菩薩歡喜地。 這一段是總結,菩薩勤行以上三種成就法,已具足成就勤行分:信、欲、精進、方便四種道行。「信」就是「信增上故......心無疲懈故。」等七句,是勤行具足成就的信心成就。「欲」即「慚愧莊嚴故,成就柔和故,敬順尊重諸佛教法故。」這三句是修行成就。「精進」即「日夜修集善根,無厭足故......生如寶心無厭足故。」等九句。「方便」就是「求一切智地故......常求上上殊勝道故。」等十二句。以上這三十句話,經過菩薩圓滿的修行,才具足此三種道行。經文說:「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淨治地法。」「如是」就是指信、欲、精進、方便這四句話,亦是指這三十句佛法的內容。「如是淨治地法」,就是指這三十句佛法的內容,是淨治十地的一切功德,名為「安住菩薩歡喜地」。換言之,菩薩完成這三十句佛法的修行,才稱為「安住菩薩歡喜地」。修行成就「淨治地法」是「因」;而「安住菩薩歡喜地」,是「果」。 四、校量勝分 「校量勝分」就是比較十地法門殊勝的特點,有「願勝為標志遐廣」、「修行勝依願造修」、「果利益勝即位行成就」三個單元說明其殊勝之處。其中在「願勝為標志遐廣」的單元中又分為二:有「十願彰自勤行」與「十盡句與眾生共」,「十願」就是十地菩薩的殊勝之處,以下依序說明之。 (一)願勝為標志遐廣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能成就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 此三句是總說,就是希望能成就三件大事,「成就大誓願」、「成就大勇猛」、「成就大作用」。無論我們做什麼事都希望有這三種精神:訂下目標,希望能如期完成,所以要有大誓願;既然訂下目標,就要依照目標勇猛精進地實行;達到目標,成就理想之後,要發揮它龐大的作用。所以發願後,能夠勇猛實踐,就能達到成功的大目標。「願」即誓願,「大勇猛」就是修行,「大作用」就是證果。 佛法講因果,有因就有果,但凡世間有大誓願的人,有大勇猛精進的人,都會得到大成就、大作用。只要依據佛法發下誓願,福國利民,自利利他,再依照大乘菩薩發大勇猛的精神努力修行,自然感得大成就。 1.十願彰自勤行 初地菩薩以十願彰顯精勤修行之殊勝,有供養願、受持願、轉法輪願、修行二利願、成熟眾生願、承事願、淨土願、不離願、利益願、成正覺願等十種大願。此十大願,每一段文又分為:「總標」、「彰願行相」、「彰願德能」、「明願分齊」等四小部分。 (1)供養願 所謂:生廣大清淨決定解,以一切供養之具,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令無有餘。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生廣大清淨決定解」是「行相」,表示初地菩薩發心廣大。「解」就是要瞭解佛法,要瞭解十地法,要瞭解等覺法、妙覺法。這「解」不是含含糊糊的解,是「決定解」肯定瞭解這法門,作得徹底就是清淨。這「解」字的範圍很大,體用周遍,作用廣大,所以是「廣大清淨決定解」。這是發大心瞭解佛法,所以是「心大」。 等覺法、妙覺法是佛境界,為了要達到成佛的境界,所以心要與成佛的境界一樣大,迴向的菩提決定性也是一樣,心是清淨的,所以稱為「決定」。 「以一切供養之具,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令無有餘」,這段話是「福田大」。福田有三種:供養諸佛是敬田,供養父母師長是恩田,布施眾生是悲田。總而言之,都是福田。現在,十地菩薩要「以一切供養之具,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令無有餘。」這供養的範圍很廣,所以福田很大。 「以一切供養之具」,這是種種的供養之物。我們供養諸佛大概分成三種:一種是衣服、飲食方面的生活所需,佛不一定需要這些供養,但是我們需要靠飲食、衣服而生存,我們以資生之具供養諸佛,表示一種誠心。一般供養的物品有:香、花、燈、塗香、供果、財物、飲食、寶貝、珍珠、衣服等十種,「一切供養之具」都包括了。第三種是戒等供養,就是我們的心供養,修行供養;因為我們守的戒法代表五分法身香,所謂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這是屬於修行方面的供養。 佛教主張的供養,等於儒家盡孝道一樣,儒家盡孝道有很多方式;有供養生活所需,有供養照顧,還有一種是供養父母的心。孔子的弟子孟懿子問孔子:「孝道怎麼做?」孔子回答說:「無違。」就是不要違背父母的意思,無違就是順,所以中國人講孝順,順就是一種最好的供養。還有一位弟子問:「用什麼來孝順父母好呢?」孔子說:「色難。」這是說「和顏悅色」地侍奉父母是最難的事,如果臉色不好看,再好的東西供養父母,父母都不會舒服。所以和顏悅色地侍奉父母,代表一種精神上的供養;「無違」表示一種順從的供養,可以說是精神方面的;而佛教戒香的供養,也是一種精神方面的供養。 「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令無有餘」,恭敬有三種:一種是給侍恭敬,就是供養諸佛,或供養父母一切所需要的,這是給侍。第二是迎送恭敬,對諸佛迎送的威儀,對父母師長也應該有這種禮貌。常常說我們要有禮貌,晚輩看到長輩來,要起立歡迎;在路上遇到,要恭敬讓道,都是一種禮貌。第三是修行恭敬,修行的恭敬就是敬順佛及佛法的意思。我們依照佛法修行,也是一種恭敬供養。 「一切」包括所有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這叫無餘;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要供養到,所以一切的供養也都無餘。我們對任何一尊佛都要起恭敬心,因為佛有三身,華嚴宗講佛有十身,在各別的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佛的身形不同,不管是佛的法、報、化三身,或者佛的十身,我們都要供養到,這是「無有餘」,這樣的修行才能成為敬田。 「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而「廣大如法界」是功德大,「究竟如虛空」是因大,「盡未來際」是時間大,這大願包括六種大。「法界」是什麼?在「廣大如法界」中,「廣」是指法界的作用普遍,「大」就是指法界的範圍很廣,無所不在,所以稱「廣大」。「廣大」是形容法界的,「法界」就是一切諸法的自體性,在眾生稱為自性或佛性,在諸佛就是法身。 「究竟如虛空」,「空」是因,這表示因大,就是說我們做的功德如虛空一樣。為何以「虛空」做比喻呢?因為虛空沒有邊際,表示我們發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將來在求菩提這方面,可以成就菩提果,亦可成就涅槃果。涅槃是永久的,不生不滅不動的;菩提是變動的,無常的。所以說如虛空一樣廣大普遍,「盡未來際」表示時間恆遠,無所限制。 「一切劫數,無有休息。」這部分是「明願分齊」,就是說明修行供養,不是今天修明天不修,或修一天第二天不修,或修一個月第二個月不修。修行不是這樣的,修行要有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的精神。劫數到什麼時候,我的供養就到什麼時候,這是「無有休息」,就是不會休息停止的。發大心修大願,做大功德,目的何在呢?因為菩薩道是成佛的境界,是成佛的基礎,而佛法是無邊際的,為了要成佛,「因」的發心要大,才能夠勝過聲聞、辟支佛,所以這段經文是「校量勝分」,要有無窮的大願才能勝過,因為聲聞、辟支佛僅到阿羅漢為止,就不再進步了,所以發心是有限的。 (2)受持願 「受持願」就是受持佛法,不僅如此,還要攝受、護持佛法,所以又稱「護法願」。在《瑜伽師地論》中稱它為「攝受防護願」,有攝、有受、有防、有護,此三名稱,說明這個願的重要所在。 又發大願:願受一切佛法輪,願攝一切佛菩提,願護一切諸佛教,願持一切諸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此大願的內容,剛好合乎一切經典的內容。經典的內容有教、果、行、理,有時稱為教、理、行、果,就是根據信、解、行、證來配合的。教就是信,理就是要解,再依解修行;修行有成,所以證果。又「願受一切佛法輪」,「願攝一切佛菩提」,「願護一切諸佛教」,「願持一切諸佛法」此四句經文,正好代表教、理、行、果四種法,剛好合乎信、解、行、證的修行階次。 「又發大願」是說初地菩薩再次發願,這句是總標。「行相」有四句:「願受一切佛法輪」這是教,「願攝一切佛菩提」這是果,「願護一切諸佛教」這是行,「願持一切諸佛法」這是理。這四句話,剛好合乎教、理、行、果,雖然次序不一樣,但內容是一樣的。 「願受一切佛法輪」,我們既然皈依三寶,進入佛門,那麼不管是大部、小部的經,得到了以後,就表示已經接受佛的法輪。接受之後,我們就要受持它,若時間忙,每天念一卷《心經》,時間久了就會得到智慧,就會得到感應,這是「受」,受持不要忘記。若能念《華嚴經》就更好了,這功德是不可思議。 「願攝一切佛菩提」,菩提就是道,「攝」就是我們要把握學佛的目的,而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覺悟佛法的理論。我們學佛之後,要能夠做到「攝」就是把握住佛菩提的目標,依照目標修學。 「願護一切諸佛教」,佛的教法,不僅是眾生的慧命,也是諸佛的法身。有了諸佛的教法,眾生才能成佛。既然身為佛教徒,就要保護諸佛的教法,以防外人來破壞,這是佛教徒的責任。 「願持一切諸佛法」,持就是受持,佛法的理論要受持不忘,所以要發願。我們聽聞佛法之後,要常常思考;若想要不忘記,或有更深一層的悟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常常講給別人聽。不要認為講經是法師的事情,每個人都可以講經的。現在社會上需要佛法,大家不知道佛教中因果觀念的重要,所以很多人誤蹈法網,迷失自我。若要解救他們,就要以佛法的真理解救他們,最好是每個人聽聞佛法之後,都能發揮這個作用。若是有空不妨一起研究佛法,弘揚佛法,這是一種執持不令忘失的最好辦法,是自利利他的菩薩道。 「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這是「彰願德能」,就是說發願之後,有如此大的功德,有如此大的效能。 「一切劫數,無有休息。」是說明願的分齊,發願的力量到達什麼時候為止呢?沒有止盡的,願力的功德是無窮無盡,時間是無有窮盡,空間是沒有邊際的,所以這是偉大的發願。 (3)轉法輪願 轉法輪是指講經弘法,佛說法就是轉法輪。輪者,它有把凡夫運送到佛果的功用,好比運載的作用。此外,它還能夠把眾生心上的煩惱輾平,把不平的心理輾平,就好像輾路機一樣的,所以「法輪常轉」是祝福佛教興隆,常常使用的祝賀詞。 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佛興於世。從兜率天宮沒、入胎、住胎、初生、出家、成道、說法、示現涅槃,皆悉往詣,親近供養,為眾上首,受行正法,於一切處,一時而轉。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又發大願」是總標,「願一切世界,佛興於世,」是行相,這個願行當中,分成四小節:首先轉法處,其次是轉法時,再攝法方便,最後說明轉法頓周。 在什麼地方轉法輪呢?「願一切世界,佛興於世」,一切世界都是佛轉法輪的地方,如果我們有機會到任何地方,都不要忘記轉法輪。現在常常有人移民到美國、澳洲、紐西蘭,或是加拿大;不管到哪裡,都不要忘記轉法輪,那剛好是轉法輪的新場所。要是能夠在沒有佛法的地方,將佛法興隆起來,就是最大的功德。 「從兜率天宮沒、入胎、住胎、初生、出家、成道、說法、示現涅槃。」這段表示轉法輪的時間。什麼時候轉法輪呢?就是八相成道,就是釋迦牟尼佛轉法輪的時間。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到印度轉法輪,他「從兜率天宮沒」,佛成道有八相。佛本來是寄位住在兜率天宮,兜率天有內院、外院之分。內院就是菩薩等待成佛所住的地方,等待機緣成熟,就到世界去降生。釋迦牟尼佛看到娑婆世界之眾生得度的因緣到了,所以從兜率天下降到人間來。「從兜率天宮沒」,「兜率」是印度話,是天的名字,中文的意思是「知足」。這地方的天人知足,曉得要修持佛法,知道要把福德、智慧修圓滿,至於生活所需的物質條件越簡單越好,所以是知足天。 「入胎」,釋迦牟尼佛的父親叫是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淨飯王是一位聖君,美中不足的是,到了四十來歲還沒有太子,所以他們就到大自在天的廟裡去求,希望能生一位太子。有一天夜裡,摩耶夫人夢到一隻大白象,鼻子上捲了一朵大蓮花,有佛菩薩坐在其上,而且走進她的房間來,這是入胎。摩耶夫人夢一醒,就發現有身孕了,這就是入胎的現象。 「住胎」,大乘佛教才說住胎,小乘佛教沒有。住胎表示佛與一般人相同,並沒有標新立異。住胎是作用,表示與人一樣,因為佛是人成的,表示眾生皆有佛性的意思,同時釋迦牟尼佛在住胎的時候,照樣做弘法利生的工作,還要為許多大菩薩說法,在《菩薩住胎經》中是這麼說的。 「初生」,就是出胎。王子出生是很大的喜事,印度的風俗,凡是太太要生產,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娘家去生產。雖然摩耶夫人貴為第一夫人,還是要照規矩回娘家待產。路上經過嵐毘尼園,當時正值四月,春夏之交,景色宜人,於是便先到花園休息一下,就在花園裡小太子降生了。據說當時有很多天人已經準備好了,例如替太子沐浴的金盆,空中還出現九龍吐水,為太子沐浴,地面上則浮現蓮花。太子出生後,腳踏蓮花,向四方各行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中念:「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又「唯我獨尊」的這個「我」是指法性我,我的法界心最尊,我們的自性心最尊,這也暗示佛出世的不平凡現象。 「出家」,釋迦牟尼佛出生之後,淨飯王為他取名「悉達多」,表示一切成就的意思。悉達多到了十五、六歲的時候,出去遊觀四門;在東門看到了老人,南門看到了病人,西門看到了死人,北門就看到了生。從此覺得人生是痛苦無常,所以想要出家。但是淨飯王是中年得子,希望太子能結婚生子,並繼承王位。因為悉達多是長子,又是王族中的長孫,是法定的繼承人。但是太子堅持要出家,所以要求悉達多結婚,有皇孫之後,就可以出家。因此悉達多在十七歲時與耶輸陀羅結婚,生了羅睺羅。在十九歲時的二月初八這一天夜裡,趁著大家熟睡,與馬伕車匿悄悄地出城而去,到苦行林過出家的生活了。 「成道」,太子為人類找出解脫之道,經過六年的苦行,終於在菩提樹下金剛寶座上開悟。在第一個七日中享受無上的法樂,於第二個七日說成道的真理,就是《華嚴經》。小乘教則說成道初轉法輪,是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這五人有三位是父親的臣子,二位是母親家的臣子。這五人本來要帶他回去繼承王位的,但是看到王子的決心,又沒辦法回去交差,所以就跟他出家修行。因此佛成道後先度他們,就是所謂鹿野苑的阿含時。接著是方等時、法華時、涅槃時,加上華嚴時成了五時教。世尊在世間說法四十九年之後,八十歲在雙林間示現涅槃。佛本來可以無量壽的住世,又為何要涅槃呢?若佛長時間住世,眾生會懈怠起依賴心;其次,諸佛都是八相成道,循著諸佛的規矩入涅槃,所以是八相成道轉法輪。 諸佛成道「皆悉往詣」,希望所有世界都有佛出世,都能到他的道場座下去參加,「親近供養」,聽聞佛法,供養諸佛。「為眾上首」,做為七眾弟子的上首,服務大眾,這樣才能學到佛法,修到智慧,得到福報。 還要「受行佛法」,奉行正法,這是攝法方便。「於一切處,一時而轉。」這是轉法等願,是攝法上首願。我們都要發願,希望都有機會代佛弘揚正法轉法輪。廣大如法界等,叫做攝法功德大、願大、時大。 (4)修行二利願 十地菩薩登初地之後,要發十種大願修行十地法門。初地菩薩修行都是以自利利他為中心,所以是修行二利願。如果從修行的成果和利益來說,亦可說是心增長願,在《十地經論》上說:「以何等行令心增長,一切菩薩所行,教化一切眾生,令其受行,心增長故。」這意思是,菩薩無非是教化一切眾生,教眾生修行受持佛法,這樣才能增長道心,所以是心增長願。 又發大願:願一切菩薩行廣大無量,不壞不雜,攝諸波羅蜜,淨治諸地,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所有菩薩行,皆如實說,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又發大願」是總標,「願一切菩薩行」是別顯,是分別顯示修行二利願的內容。說明發願的原因,菩薩所修的一切菩薩行,都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願一切菩薩行,廣大無量,不壞不雜,」這是行相,「一切菩薩行」是十地菩薩所修的十地法門。「廣大無量」可以分為三個段落來說明,「廣」者,從初地到六地所修的法門比較廣泛,有世間法有出世間法。因為要自利利他,所以出世間法也要修;譬如五地菩薩為了度眾生,會學習世間陰陽術數的學問,就可以為別人解決問題。在佛經上,佛會對弟子講,菩薩應該把五明都學會。 「大」者,是七地菩薩修行的內容,所以稱遠行地。七地菩薩等於是大人,已經能夠外出遠行了。為何七地菩薩要遠行呢?因為他所修行的功德非常遠大,譬如在〈十地品〉中有「入無量眾生劫」、「入諸佛無量教化眾生業」、「入無量世界網」等經文。「入無量眾生劫」,所有的眾生劫,菩薩都要前往教化,這是度化眾生的大。「入諸佛無量教化眾生業」,諸佛教化眾生的事業,都要參加。「入無量世界網」,所有的虛空法界,所有的微塵數世界,七地菩薩都要前往度化眾生,修行的範圍很大。 「無量」者,是指八地以上菩薩的修行範圍。八地菩薩在修行度眾生可以任意而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需要計劃,不需要籌備;只要因緣成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此救度眾生的範圍就更廣大了。 「不壞不雜」,是說菩薩修行的內容。不壞者,菩薩所修行的法門,不容許別人破壞。純淨不複雜,完全依照佛法修行。依照諸佛所證入的法性真理修行教化,所以不壞不雜。 「攝諸波羅蜜」是行體,就是具體的修行法門,是十種波羅蜜,初地修布施,二地修持戒,一直到十地修智慧,這都是具體修行的行相。 「淨治諸地」是行業,指菩薩行的事業,所做的成績。「淨治諸地」就是從初地到十地的修行圓滿,以十地法門、十波羅蜜,將十地菩薩所有的障礙清除,這是「淨治諸地」。 「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這是六相,是《華嚴經》特別的教義,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六相是華嚴圓融法門的理則,舉房子為例,解釋六相的意義。 「總相」,若以整體來說房子是「總相」。而房子是如何形成?它是結合各種條件搭建而成的。譬如說需要樑、柱子、瓦、磚、窗子、門......等等材料,這是緣起法。緣起法是集合各種因緣條件而成的,這是總體,是「總相」。 「別相」,是造房子的材料:樑、柱、磚、門、瓦......等一一分開,看到柱子,就沒有看到房子;看到樑,就沒有看到房子;看到磚、看到瓦,都是一項一項的,這是「別相」。 「同相」,房子是由許多材料組合的,每一種材料,都對總相提供應有的力量,就是「同相」。房子的樑很重要,柱子也很重要,沒有瓦不行,沒有磚不行,沒有窗不行,沒有門不行,所以都很重要。由這觀點來看,每種材料都具有共同的重要性,所以是「同相」。 「異相」,就是作用。每一種組成房屋的材料,各有各的作用。窗子有窗子的作用,門有門的作用,樑有樑的作用,柱子有柱子的作用,這是「異相」。 「成相」,將材料組合成一個整體,用許多條件組成起來,從定型方面來說是「成相」。 「壞相」,就是指各種材料,在各自的地位彼此互不相關。窗子是窗子,門是門,沒有連帶關係,各就各位,這是「壞相」。 「所有菩薩行,皆如實說,教化一切,令其受行。」這是利他,是所增長的心。我們將修行法門、諸佛真理,以六相圓融的理論,融會貫通;所有的菩薩行,都依照這個方式,如實地教化宣說,「令其受行」,很快就能達到成佛的目的。 「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這是彰顯大願的功德。「一切 劫數,無有休息」,這是說明大願的分齊。 修習菩薩大願沒有休息的時候,修行二利願的內容比較複雜,因為限於時間,沒有辦法多說,只好以譬喻的方式,希望大家體會一下,慢慢地體悟。 (5)成熟眾生願 在「成熟眾生願」的這段文中,牽涉到四生六道眾生的情形,我們來研究一下,這是我們平常聽不到的。此段文章,照樣分成四個段落。 又發大願:願一切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三界所繫,入於六趣一切生處,名色所攝,如是等類我皆教化,令入佛法,令永斷一切世間趣,令安住一切智智道;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又發大願」是總標,從「願一切眾生界」以下是行相,分為二部分:首先是「所化眾生」,說明所要教化的對象是誰;其次,是說明如何教化眾生的。 「願一切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三界所繫,入於六趣一切生處,名色所攝。」在「所化眾生」裡面,依外表形相分為六種: 「粗細差別」:佛教主張眾生生存的環境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何者粗?何者細呢?有色的眾生是比較粗的,而無色界為細;有想天為粗,無想天為細。「色」不是顏色的色,是指有形體的眾生比較粗,沒有形體的眾生比較細。無色界的眾生完全處於精神狀態,他們沒有身體是比較細的。佛教把世間分成二大類,一種是物質界的,稱為「色」;一種是精神界的,稱為「心」。有形體的眾生屬於物質界,所以比較粗;沒有形體的眾生屬於精神界,所以比較細。 「依止差別」:是指眾生依止的地方,有色的眾生可分為四類「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都各別依止於各自的環境而生存。舉例來說,化生的眾生依止什麼呢?它們是依止於自己染污的因素而生存,它們的生存環境是由染污依而感召的。 「淨不淨處差別」:端看眾生的心是清淨還是污染的,以三界來說,欲界眾生的心是不清淨的;而色界、無色界之天人的心是比較清淨。 「苦樂差別」:什麼眾生比較苦?什麼眾生比較樂呢?粗相的、三惡道的眾生比較苦;天人就比較樂,人與修羅這二道是有苦有樂。 「自業差別」:以工作環境的不同來區別。譬如三百六十行,各人做各人的行業,那是不一樣的。天人也有不同,甚至於地獄受罪的眾生也有不同,端看他的業力感報來分別。 「自體差別」:種不同的因,就會感得不同的身體。舉例來說,種下的是人的因,感得的就是人的身體;若是種下牛馬的因,所感得的就是牛馬的身體;若是種下地獄的因,就得到地獄因的身體;若是種下天人因,就會得到天人的身體。 四生是指出生的形式,卵生是指從蛋出生的,如雞、鴨等都是由卵孵化。胎生是指經過母親懷胎出生的,如人、牛、馬都是胎生。濕生如蟲,由潮濕的環境,或腐敗的東西中所產生,這是濕生。化生是忽然就有的,沒有什麼依靠,像鬼、天人,這是化生。 以上總稱為四生,所以說有色眾生是指有身體的,無色就是沒有身體;如無色界的天人,因為沒有色身,又無依報之國土宮殿,故稱為無色。另外,在色界淨梵地有一處無想天。無想天的天人壽命有五個大劫,印度的外道人認為無想天的果報是真涅槃,所以修無想定。這些都是眾生的形相。 以下說明要如何「教化眾生」,「三界所繫」是說業力好比繩子,將眾生繫縛在三界之內,無法出離。眾生經過修行,才能斷除煩惱,要將繩子弄斷才可以出離三界。 「入於六趣」,三界之內有六道眾生: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一切生處」,眾生是在適應的地方受生居住。「名色所攝」,眾生是精神與物質的結合,住在所感報的地方。 「如是等類,我皆教化,令入佛法,」以上是三界六道裡的十二種眾生,都是菩薩要度脫教化的對象,為什麼要度化眾生呢?是希望他們能進入佛法。 「令永斷一切世間趣,令安住一切智智道,」世間趣就是六趣,眾生在三界六道裡面,雖然有苦有樂,但畢竟都是苦多樂少,所以菩薩要來教化眾生,讓他們都能知道生死苦、涅槃樂;永斷這一切世間趣,安住於智智道,「一切智智道」就是佛果。 十地菩薩發教化眾生的願,就是為了讓不相信佛法的人相信佛法;已經進入佛門的人,讓他能全心修行;已經在修行的人,幫助他早日成功,所以是「令入佛法」。「令永斷一切世間趣」,就是令他全心修行頓超六道;「令安住一切智智道」,就是幫助他究竟成功。 「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這已經講過,不再重複。 (6)承事願 「承事」是侍奉諸佛、供養諸佛。要到哪裡承事供養諸佛呢?要到諸佛國土才能見到佛,不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往生東方琉璃世界都能夠見到佛。同時,還要恭敬承事聽受諸佛的教誨。 諸佛的世界在何處?在行相的部分中說明,行相分為「明所知」與「辨能知」二部分。「明所知」說明諸佛世界有三種相:一切相、真實義相、無量相,我們當從這三種相中瞭解諸佛世界。 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廣大、無量、粗細、亂住、倒住、正住,若入、若行、若去,如帝網差別,十方無量種種不同,智皆明了,現前知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願一切世界廣大、無量、粗細、亂住、倒住、正住、若入、若行、若去,」這是一切相。從一切相裡再說明世界的種種情形。 「廣大無量」,一尊佛的教化區有三千大千世界,此句是指三千大千世界。 「粗細」是就世界的體質來說,有的世界粗糙,有的世界細妙,這由眾生的業報而定。同樣是開發中的國家,我們國家的建設是美妙莊嚴,但是國民的道德修養卻不夠,不曉得美化自己的環境,所以我們不如人家。聽說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雖然文明不如我們,但是他們的生活環境舒適,這就是眾生的業報。 「亂住、倒住、正住,」這是指世界形相的不同。「亂住」是沒有秩序,亂七八糟的;「倒住」,就是覆世界。有些眾生居住在仰世界裡,有些居住在覆世界裡;所謂仰世界,是正面朝上的,而覆世界是正面向下的。有沒有覆世界呢?有的,譬如蜂窩,全部都是正面朝下,這就是一種覆世界。 「若入、若行、若去,」這是眾生在世界裡往來的情形,有的進入、有的來、有的去,這就是諸佛世界的形相。 「如帝網差別」,這是真實義相。「如帝網」,就是說有諸多世界。在這虛空中,不曉得有多少世界,《華嚴經》上說有佛剎微塵數世界,有這麼多的世界在虛空之中,就像帝釋天以寶珠結起來的珠網一樣,彼此安排得很好,不會紊亂而相互碰撞。因為眾生業力的關係,這許多星球在虛空中運轉,而不相碰撞,不相妨礙。許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研究太空中到底有多少星球,並以銀河系做為計算天體的單位。「帝網差別」就是佛土的真實相,如同帝釋天珠網的安立相,所以稱為真實義相。 「十方無量,種種不同,」帝網差別相的世界,比十方世界還多,而且種種形相都不一樣,這是佛土的情形。在這許多佛土中教化眾生、親近諸佛、侍奉諸佛,要先瞭解佛土的情形,就好比在旅遊前,先參考地圖,看看旅遊的地方是什麼情況,所以佛經上的文意,非常有意思。 「智皆明了,現前知見,」「智皆明了」,就是真實義相;「現前知見」,就是一切相。世界有「真實義相」表示的佛淨土,有「一切相」表示眾生住的地方。「現前知見」是可憑肉眼看到的,佛淨土是「智皆明了」,要用智慧的眼光看。 「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這段文與前面一樣,不再重複了。 (7)淨土願 「淨土」一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是指清淨莊嚴的佛國土。初地菩薩發淨土願的目的為何?除了親近外在的國土,同時也能親近內心的心田;內、外都清淨,就可以安立於佛法中,並弘揚佛法,莊嚴佛土,成就眾生。 又發大願:願一切國土入一國土,一國土入一切國土,無量佛土普皆清淨,光明眾具以為莊嚴,離一切煩惱,成就清淨道,無量智慧眾生充滿其中,普入廣大諸佛境界,隨眾生心而為示現,皆令歡喜;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初地菩薩發「淨土願」,包括藥師淨土、西方彌陀淨土、彌勒淨土,乃至所有諸佛淨土。華藏世界的淨土數量很多,不指定單一淨土。 「又發大願」是總標,以下有七種淨,表示淨土有七種行相,現在解釋這段文字。 「願一切國土入一國土,一國土入一切國土,」這是「行相」的總說,又稱為「同體淨」。此處不只講一個世界,我們都知道,華藏世界是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從法界性來說,所有的世界,都是同一法性。既然是同一法性,一切的國土,一切的淨土,都能進入一國土中,這是「多即是一」。一國土進入一切國土中,是「一即是多」,這是很玄妙的說法。「一即多,多即一」是華嚴宗的理論,雖然很幽玄,但只要說明了,就很容易懂。意思是說一切諸法皆同一法性,而一切國土是諸法之一,所以也不例外,是同一法性的。 《華嚴經》從二方面說明一切萬法:萬法雖多,但同一理性;事相,就是事物外表。就哲學上,理性叫本體,事相指現象。我們平日只看到現象,很少注意本體。研究本體,就是研究哲學方面的問題。在《華嚴經》中以「理」、「事」為代表。本體方面,稱為「理」;現象方面,稱為「事」。一即多,多即一;大能容小,小能容大,這理論又如何解釋呢?「理」在諸法本體中,是我們凡夫看不出的。若要看諸法的本體,要從「事」上看,所以「理應事顯」,「理」藉由「事」顯。「一多緣起之無邊」,是因為萬法同一理性,事相雖然有別,理卻是平等的,所以理是從事顯發出來的。因此一即多,多即一,是圓融無礙,因為理性相同。事是由理來圓融,事雖有千差萬別,但理都是一個。「事由理融」,是如何融呢?佛教講一切事物,都是由緣起而成的。每一件事物,都是由許多必要的條件結合而成的,這是理性。在同樣的理性來說,千差涉入而無礙,儘管事物多得不可計算,它們共同的理論,就是緣起,大到山河大地,小到一草一木,都是緣起法。既然都是緣起真性,就可以「千差涉入而無礙」了。 「千差涉入而無礙」,初聽這理論,可能一下子轉不過來。若說大能融小,是沒問題;但是小能融大,就有問題了。先說有一個故事,或許大家比較能瞭解。在宋朝時,有一位大學士蘇東坡,大家都曉得這個人。蘇東坡與鎮江金山寺的佛印禪師是好朋友,他們常常一起討論佛法。有一天蘇東坡請問佛印禪師說:「師父啊!佛經我也讀了不少,也聽法師講了很多道理,可是有一個理論,我想不通,就是『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須彌是很高的一座山,在海面上有四萬二千由旬那麼高,在海底下也有四萬二千由旬那麼深。芥子是很小的東西,『須彌納芥子』就是說把芥子放到須彌裡,這沒有問題,我能夠懂;而反過來說『芥子納須彌』,把須彌山放到芥子裡,這我想不通,請禪師開示一下!」佛印禪師如何為他開示呢?他說:「大學士啊!你念過很多書,對不對?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萬卷書那麼多,你只不過是七尺之軀,又如何將萬卷書放到你的肚子裡呢?」這話一講,蘇東坡就開悟了。原來這是「理」的問題,並不是「事」的問題。須彌雖然大,也是因緣條件合成的東西;芥子雖然小,它也是因緣條件成長的一種事物。這兩種大、小懸殊的事物,外表雖不一樣,但它的理論是一樣的;從理論結合,那麼大小就可以無礙了。以上這個故事,可幫助各位瞭解「一國土入一切國土」,是沒有問題的,如須彌納芥子。「一切國土入一國土」,可從芥子納須彌來理解,若從事上看,則很難理解;若從理性上體會,就可以明白了。 「一切國土」就是很多國土,「一國土」是許多國土中的一個單位,它們的理論是相同的。就像整片海水與一滴海水,整片海水是鹹的,一滴海水也是鹹的,這樣就可以融會起來,就能無礙。「一切國土入一國土,一國土入一切國土,」都能圓融無礙,就是同一法性,同一理性。因為同一理性,「一、多」相互攝入,所以圓融。 「無量佛土」,就是一切諸佛國土;「普皆清淨」,由於諸佛的福德所感,所以佛住的地方都是淨土,都是無量淨土,這是就果上來說。若就因上來說,眾生佛性平等,所有的國土都有眾生;雖然眾生未成佛,但都有佛性;有佛的國土,固然是清淨,希望眾生也能成佛,將污濁的國土,變成清淨的國土,所以是「普皆清淨」。 「光明眾具以為莊嚴」是莊嚴淨。莊嚴,就是外相的清淨。光明是代表智慧,一切的莊嚴具代表福德。莊嚴要靠修得的智慧福德來莊嚴,若沒有福德智慧是莊嚴不起來;所以希望眾生都能依照佛法修智慧、福德,再以福德、智慧的修養,莊嚴我們的淨土。 「離一切煩惱,成就清淨道」是受用淨。受用者,是從我們內心修養做起。我們的受用,是自己修行所得來的。若要清淨就要斷一切煩惱,斷煩惱才能成就清淨道。有煩惱,就無法得到清淨,因為「心淨,則國土淨。」這是《維摩經》上所說的話。有煩惱,心就不會淨,心不淨,當然國土也不會清淨,做人也是一樣的。這句話,對我們日常生活很重要。若人專門喜歡找人麻煩,自己就不得安寧。假如處處給人方便,幫忙人家,心裡就會快樂。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是有道理的,這就是心淨、國土淨的關係。 「無量智慧眾生充滿其中」是住眾淨,就是住處眾生淨。國土淨,當然眾生也淨,有無量智慧眾生充滿其中。若沒有智慧的人,是住不進淨土的;沒有智慧的人,煩惱很多;有智慧的人,才知道斷煩惱。煩惱斷除,智慧自然生起,所以這些眾生,自然能住在淨土,所以是住眾淨。 「普入廣大諸佛境界」是因淨,諸佛的境界,是智正覺的境界。諸佛的境界,是廣大無邊,所有的國土都莊嚴得起來,所有的眾生都能教化。希望一切眾生,都能普入廣大的諸佛境界,要發心皈依三寶,發心守持淨戒,發心修學佛法,發心弘揚佛法,發心教化眾生,唯有依照佛法修行,才能進入廣大的諸佛境界,這是因淨。因淨,則果就淨。 「隨眾生心而為示現,皆令歡喜」是果淨。果,就是結果。既然有這許多因行,當然就有果德。因為有因,就有果,尤其是「因淨」的一切眾生,都能普入廣大諸佛境界,能隨眾生心而為示現。諸佛的淨土,是隨眾生的心而示現出來的,眾生的心淨,諸佛的國土就淨。「皆令歡喜」讓眾生都得到安樂、幸福、歡喜,這是佛對眾生的一種愛護與照顧。佛陀教給我們的淨土修學法門,有因就有果,有修就會成,這是淨土法門。 (8)不離願 「不離願」就是不離一切諸佛,要如何才能不離諸佛呢?那要有心,心中有佛,才能不離佛。不離願,也可以稱為心行願。照樣分成:總標、行相、彰願德能、明願分齊等四部分。不離願的目標,是希望十地菩薩無論生在什麼地方、什麼國土,恆不離佛,常常與佛在一起,與一切諸佛菩薩在一起。同樣地,修學佛道,不離一乘的廣大佛法,這是發這條大願的中心意旨。 又發大願:願與一切菩薩同一志行,無有怨嫉,集諸善根;一切菩薩平等一緣,常共集會,不相捨離,隨意能現種種佛身,任其自心,能知一切如來境界威力智慧,得不退如意神通,遊行一切世界,現形一切眾會,普入一切生處,成就不思議大乘,修菩薩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在此段文中,有十二句經文,第一句是總說,最後一句是結語,中間有十句,是說明菩薩修行的道理,「又發大願」是總標,與諸佛菩薩同一志願修行。 「願與一切菩薩,同一志行」,金剛藏薩薩又發大願,希望能與十地菩薩同一志行,菩薩的志行是什麼呢?就是莊嚴佛土,成就眾生,與菩薩「同一志行」是總顯。 「無有怨嫉」,這句是別明當中的第一句,是說希望在修行的時候,不要發生爭執,不要讓別人有不愉快的事情。怨,就是怨恨別人;嫉,就是嫉妒別人。總之,就是希望志同道合的在一起修行,不要有這種俗情上的障礙。 「集諸善根」,修行菩薩道時,善根是成就菩薩道的根本,所以積極的把一件一件的善根修集起來。善根要從那裏去修呢?要從六度萬行去修。 「一切菩薩平等一緣」,菩薩修道時,修的是一樣的佛道,所以稱為平等一緣。菩薩所修的普賢萬行,再濃縮就是十大願行,這是華嚴法門的修證方法。一切菩薩都要依普賢萬行、十大願行而修,內在修禪定止觀,外在修十大願行。普賢十大願為: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供養諸佛與學習諸佛的理論,以及學習諸佛的修行方法。在一切諸佛、一切菩薩平等一緣方面,如外在的修行和內在的修行,外在的修行指十大願行,內在的修行指觀想、禪定。在修禪定時要理與智平等,打坐時,心一方面要仔細注意我們紛飛不停的妄想,觀察諸法的真理,把「想」的念頭止息後,才能顯現諸法真理,兼顧到理與智的集合,這就叫平等一緣。一般人都知道打坐、修神通;其實得到神通並不難,難的是這個坐有沒有打好,打坐不在乎外表,而在乎內心是否能止息妄想,以正念觀察諸法真理,如此一來就能得到定,心澄清才能產生定境;有了定境,才能發出智慧,才能產生神通,因為神通只是我們修行的副產品,真正得到定時,就能得到慧,進而就會產生神通。 「常共集會」,菩薩共修時應常集會,目的是要利益眾生;若沒有聚會的話,則信徒無法參加聽經,而誦經時,不管你懂或不懂,因為誦經是要我們一心不亂,久了也會得智慧,所以誦經念佛、持咒時,不見得瞭解。而瞭解是屬於慧的方面,修持是不求瞭解,持是要我們如法的修行;而誦經時,是口念、心觀、眼看三業相應,久之也能使心安定下來。 「不相捨離」,這有兩層意思,就是共修的道友常相親近,互相照顧、砥礪;因人的智慧不一樣,有高低不同,見面以後彼此互相研究,故華嚴宗重視善友、善知識,因為他們可以隨時指導我們,這是不相捨離。另一個是指我們所修的法門不相捨離,也就是不要一曝十寒,應按時地去修,心常不忘受持、捨離,使之通達。 「隨意能現種種佛身」,在菩薩的大願裏,有自己的修持,也有利他的修持,自利利他成功以後,便能隨意而現種種佛身,這起碼要到初地菩薩才能做到,因為初菩薩斷一分煩惱,證一分法身,也可以分身到一百個世界去做佛,所以隨意能行種種佛身,這是指初地菩薩之成就。 「任其自心」,是指自利。能修到自利、利他都是相當好的境地,就能任心自在,心就不會亂。 「能知一切如來境界威力智慧」,這是說將我們的智慧修到與佛的法界心相等。法界心是指理、智,智就是與佛的法界心相等,就能知一切如來的境界,也就是一真法界。對於剛學佛的行者而言,總認為佛離我們太遠,要到佛的境界很難,這是還沒有完全瞭解佛法的原因。要是瞭解佛法的話,就會知道佛天天與我們在一起,所謂「夜夜抱佛眠,朝朝共佛起」,佛恆常跟我在一起,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只要我們把煩惱去除掉,心光就會透露出來。「威力智慧」是佛的境界,若能進入佛境界,就能「得不退如意神通,遊行一切世界,現形一切眾會,」到佛的一切眾會去參加修學。 「普入一切生處,成就不思議大乘,修菩薩行。」以上是講上求佛道,這是講下化眾生。除了能入一切佛境界,也能普入一切眾生處,成就不思議的大乘菩薩行,這是教化眾生的事業,普遍令眾生都能有機會修菩薩行。 「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這是指大願的功德、能力,以及它的分齊。「一切劫數無有休息」,此一大願的範圍、時間,是沒有邊際的。 (9)利益願 菩薩修利益眾生的大願,固然能使眾生得到利益,行此大願的菩薩,也不空過,所以又叫三業不空願。三業是指身、口、意。身業是行為,口業是言語,意業則是觀想。諸佛菩薩就是利用身、口、意三業,修菩薩道來教化眾生。 又發大願:願乘不退輪,行菩薩行,身、語、意業悉不唐捐,若暫見者,則必定佛法;暫聞音聲,則得實智慧,纔生淨信,則永斷煩惱;得如大藥王樹身,得如如意寶身,修行一切菩薩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諸佛菩薩就是以清淨的身、語、意三業,修菩薩道教化眾生。就身業方面而言,佛菩薩有時為了救度苦難的眾生,或是不信佛的眾生,會示現一點神通,讓眾生感受到不平凡的感覺,進而從這種不平凡的力量得到感召。 就語業方面來說,則是以語言開示佛法,開導誘誨,讓眾生對現實的人生遭遇,有確實地瞭解,從而生起厭離心,並且說明,佛法是出離三界、了生死的法門,可以依法修行得到解脫。口業教誡這一輪的弘法工作,對娑婆世界來說非常重要,佛在《楞嚴經》上講過:「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就是娑婆世界的教化工作,著重在宣講,眾生經過耳根聽聞以後,映入識田,留下種子,所以口業教誡輪在娑婆世界的作用很大。 在意業方面的弘法工作即心輪。即心就是佛菩薩能夠觀察眾生的善根、得度的因緣。以前曾講過,只要在佛法當中種了善根,不管時間過了多久,只要因緣成熟就能得度。所以佛菩薩常常觀察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了沒有,一成熟就會為他說法,讓他因而得度。 依照佛法的真理來說,眾生的心與佛菩薩的心是同一心,經上說過:「眾生念念在佛菩薩心中做眾生,佛菩薩念念在眾生心中做佛菩薩。」所以佛菩薩時時刻刻都在關懷我們,把我們看做比他的獨生子還要關心,而且照顧地更親切。因為眾生得度,是佛菩薩唯一的心願,所以利益眾生是這方面所發的大願。 「又發大願」是總標,「願乘不退輪」,是行相中的總明,就是要先瞭解菩薩發願的主要動機。《楞伽經》說:「願所有一切無倒加行,悉不唐捐。」菩薩度眾生,完全用正法、正念來做,所以稱為無倒加行;而菩薩在度眾生時,總是希望一切的作為都能使眾生獲利,所以是悉不唐捐。「輪」就是佛法所稱的法輪,「乘不退輪」,就是我們乘這個一直向前,不會後退的法輪,就是要先做好自己研究的工作,然後再做度化眾生的事業。所以把菩薩道上的所有煩惱、障礙,都用輪子摧毀、碾平;把菩薩道上的功德修圓滿,這就叫作「輪」。又「輪」就是菩薩乘著自利利他的工具而行菩薩道,菩薩乘了不退轉的法輪,一方面修行菩薩道,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身、語、意三業做教化眾生、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工作,同時希望能有實際的成績。比方說講經,希望大家都能聽懂,得到佛法的受用;假如聽講經,卻沒有獲得一點啟示,那就空過了。所以這次講經,盡量慢慢講,盡我所知的介紹出來,讓我們對佛法上的名詞、術語、理論,先得到概念。這是此次慢慢講的一個主要原因,也就是希望不空過,唐捐就是空過。 「若暫見者,則必定佛法,」若在短暫的時間見到佛像,或聽到佛經,因而得到佛法的受用;或聽聞佛法之後,知道諸法因緣生,這是佛法的理論重心。我們修菩薩道是為了自利利他,佛法不單是教人燒香、抽籤,或禮佛就表示信佛了。信佛的目的是要依法修行,所謂六度萬行,是我們修行轉凡成聖,離苦得樂最好的方法。 「暫聞音聲,則得實智慧,」這也是不空過,意思是說暫時聽到講經的聲音、誦經的聲音,或念佛的聲音,而懂得佛理;或是聽到佛法、誦經、念佛的聲音,而使心境得到清涼,這都是不空過,得到真實的智慧。我們曉得佛法講的是真理、因果,之前講到「芥子納須彌,須彌納芥子」的故事,提到一即多,多即一的理論。由此我們曉得社會是大緣起,所以大家應該彼此合作、互相尊重,才能使國家、社會、家庭都能得到佛法的薰陶,使大家安居樂業,安和樂利,所以這就是一種不空過。 「纔生淨信,則永斷煩惱,」這是意業方面的不空過。信佛的人很多,但能做到淨信的人不多,淨信就是清淨信,從不叫人做沒有意義的事。我常常指示人家,依據佛法的因果法則,一定會得到好結果,因此,眾生纔對佛法生淨信,不帶絲毫功利思想與迷信色彩。 以上三句「若暫見者」是身業不空過;「暫聞音聲」是口業不空過;「纔生淨信」是意業不空過,這是三業不空過。總一句說明,就稱為「業不空過」。自己做或叫人做,雙方都能得實益,都不空過。 「利益不空過」有二種,是分別對治人生的二種苦,經文以譬喻說明:「得如大藥王樹身」,人生的第一種苦就是生、老、病、死,尤其對身體不好的人,生病是最痛苦的事情,菩薩有時候會化身為醫生,或變成一種藥草。發願文中提到,在疾疫時現為藥草,把難治的病都治好;饑饉時化為稻糧,讓人有飯吃,所以菩薩發「得如大藥王樹身」之願,這是一種譬喻。是希望將來得到像大藥王樹的身體,整個身體是一棵大藥樹,樹上的枝葉、花、果、皮、根都可以做藥材,假如變成大藥王樹,就可以救很多苦難的人,這是一種譬喻,是救苦的一種發心。 「得如如意寶身」,人生的第二種苦是貧窮,為了幫助貧苦的眾生,菩薩發願,希望得到像如意寶具的身體。如意寶就是摩尼寶,這種寶具可以生出各種寶物、財物,得到如意寶之後,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所以是如意寶。得到上述這二種身體,修行一切菩薩行的時候,就方便多了,到什麼地方都可以隨時隨地利益眾生,解除眾生的苦難。 佛經上對於良藥為人治病的故事很多,尤其在《藥師經》裡,提到藥王菩薩、藥上菩薩,這二位菩薩是在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佛法當中修道的。藥師琉璃光如來入涅槃之後,在像法、末法時期,有一位日藏法師住世弘法,他的道心很好,學問深厚,所以很多人來聽他講經。此時,地方上有位長者名為星宿光,是位有道德而且又發心護法的居士,他聽了日藏法師的開示,便歡喜地將收藏的雪山良藥供養日藏比丘,以及與會聽經的眾生,同時發願,將來要以藥王的身分救眾生的病痛。正當星宿光長老在發願時,他的弟弟電光明也跟著發心,把家中收藏的醍醐良藥也拿出來供養法師,以及與會大眾。同時發願護持佛法,將來要以良藥救度眾生的病苦;日後,這二位弟兄就被大家稱為藥王菩薩與藥上菩薩。 藥能夠醫治生理上的病,也可以醫治心理上的病;寶能夠救貧窮,也可以救人的愚癡。若從對治生病、貧窮來說,可以依照《華嚴經.光明覺品》上的意思來解釋。良藥可以用來治心病,心上的病是貪、瞋、癡,把貪、瞋、癡的煩惱斷掉之後,我們的身心就能自在;沒有智慧可以用如意寶來對治,我們得到智慧以後,身心就能安樂,提高進德修業的成績,也能夠使我們離苦得樂。 「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這是說明這個大願的功德,它能夠給我們救度眾生的力量,同時也說明這個大願無有盡期,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一種境界。這就是利益眾生願,同時也能利益行菩薩道的菩薩。 (10)成正覺願 成正覺願是最後一個大願,成正覺就是成佛,因為佛是完成正覺的聖者,所以成正覺是成佛,這是成佛的願。 又發大願:願於一切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離一毛端處,於一切毛端處,皆悉示現初生、出家、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得佛境界大智慧力,於念念中隨一切眾生心,示現成佛,令得寂滅;以一三菩提知一切法界即涅槃相;以一音說法,令一切眾生心皆歡喜;示入大涅槃,而不斷菩薩行,示大智慧地,安立一切法;以法智通、神足通、幻通,自在變化,充滿一切法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這段願文也分作四段,「又發大願」是總標,以下是行相,行相當中也分作二部分:初、成菩提體,次、菩提作業。 「又發大願」,菩薩發願,就是希望與一切眾生同時得到無上菩提,得到成佛的結果,希望與諸佛一起度化眾生,令所有的眾生都能成佛,這是「成正覺願」的中心思想。除此之外,發這個大願的菩薩即使成佛了,依然會行菩薩道來度眾生,這是佛教中偉大的精神;也就是說,諸菩薩已經可以成佛了,但他不成佛道,而願意與眾生一同生死,度化眾生。菩薩因為具有大悲與大智,所以不住涅槃與生死,也因此願意先將眾生度盡,再成佛道。 「願於一切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是成菩提體,菩提是什麼呢?中文翻譯為「道」或「覺」。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字是無,「耨多羅」翻譯成「上」,「三藐」譯成「正等」,「三菩提」就是「正覺」,整句話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簡單說就是佛果。「願於一切世界」,一切世界就是成佛的地方,成佛不是到某一個世界去成佛,而是要到一切世界去成佛。成佛的目的就是能度一切世界的眾生,所以這個發心很大。 以下開始是菩提作業,就是要度一切眾生。在菩提作業中,有七種業即:示正覺業、實諦業、證教化業、種種說法業、不斷佛種業、法輪復住業、自在業等,做為弘法利生的資糧。 「不離一毛端處,於一切毛端處,皆悉示現初生、出家、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此是「示正覺業」。「毛端」是比喻最小的地方,代表一個國土。菩薩度眾生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世界都要去,所以說在一個國土裡,或在一切國土當中,菩薩都會前往示現。「示現」是一種神通的變現,菩薩因為願心使然,所以他會隨眾生成熟的機緣,隨處度眾生。「初生、出家、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我們以前講過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的故事,釋迦牟尼佛從兜率天下降到摩耶夫人身上投胎、出生、十九歲出家,然後修道、成正覺;轉法輪就是成佛之後說法四十九年,八十歲入涅槃,這是修行成佛的過程。 「得佛境界大智慧力,於念念中隨一切眾生心,示現成佛,令得寂滅。」此是「實諦業」,佛教的真實道理是四諦法,就是釋迦牟尼佛到鹿野苑,度五比丘時所說的四諦法。四諦法是指苦、集、滅、道。 「苦」是我們現實的人生遭遇,整體來說,是苦多樂少,苦從哪兒來呢?苦就是由於我們有煩惱。「集」代表煩惱的聚集,多生多世累積的煩惱,使得我們墮入輪迴,承受生死流轉之苦。想得到解脫就要靠滅、道。 苦、集、滅、道,就是世間、出世間的二重因果。苦、集是世間因果,世間的因,緣於諸多煩惱的聚集,世間的人生,就是煩惱聚集的結果。出世間的果是滅,滅者,就是滅去一切煩惱而成佛。如何才能得到滅果呢?需要修道,修道是成佛的因,所以出世間的因果就是滅、道;而世間的因果,就是苦、集。 這段是說,菩薩得到佛境界的大智慧力,能於念念中示現成佛,隨一切眾生的心說明四諦法,令眾生得到寂滅的境界。寂,就是了悟真理;滅,就是斷除煩惱。 「以一三菩提知一切法界即涅槃相」,此是「證教化業」。「三菩提」就是正覺,以正覺的智慧,正覺的理念契合性淨的涅槃。我們要成就佛果,對眾生開示四諦法,教其修行成道的法門,令眾生生起信心,就是「證教化業」。 「以一音說法,令一切眾生心皆歡喜。」此是「種種說法業」。「一音」就是佛音,佛音是獨一無二的圓音,是佛說法的聲音。佛以圓音說法,任何眾生都聽得懂,不需要翻譯。所以《華嚴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在中國歷史上,有位大廟的方丈就得到這種一音陀羅尼。有一次,一位信徒要求這位老師父幫他念一部《華嚴經》,而且希望在一天完成。為什麼呢?因為這位信徒急著要在一天當中,完成對父母的報恩超度。老和尚說:「雖然一天要念好八十卷《華嚴經》很困難,但不是太困難。」老和尚答應了,他把廟裡的師父全部集合起來,將八十卷的《華嚴經》一人分一卷,八十人就八十卷;接著,老和尚坐在法座上念,弟子們則在下面念,老和尚一人念八十卷,弟子們一人念一卷;但是每位弟子都感覺老和尚跟自己念得一樣,這就是圓音。 「示入大涅槃,而不斷菩薩行。」這是「不斷佛種業」。菩薩因為有大智,所以不住生死;因有大悲,所以不住涅槃。在得道之後,雖然可以入涅槃,卻願意與眾生一同生死,度他們出離輪迴,而不斷菩薩行,目的是為了「佛種不斷」。如果成佛以後都住於涅槃,不再度眾生,這佛種就會斷。菩薩度眾生,使佛種一代一代接續,令佛法的傳承不會中止,所以行菩薩行,其中就有不斷佛種的意思。 「示大智慧地,安立一切法。」這是「法輪復往業」。在〈普門品〉中,觀世音菩薩說過,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菩薩就現其身而為說法,這段經文的意思也是如此。「安立一切法」,就是安立一切眾生,菩薩以大智慧力量,隨機作度化的工作。 「以法智通、神足通、幻通、自在變化充滿一切法界。」這是「自在業」。這三種神通是度化眾生的方便,有法智通,就是講經弘法;神足通,就是以身業弘法;幻通,就是以意業觀察眾生,所以「自在變化充滿一切法界」。 「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這是大願的功德與能力。 「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就是說此大願的實踐無有盡期,盡未來際都作弘法利生的工作,無有休息。 佛子!菩薩住歡喜地,發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以此十願門為首,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 這段經文是總結,是是總結發願殊勝的結尾。內容是說明菩薩發十種大願,所產生的作用。建立大誓願心,發大勇猛修行十地法門,方能達到成佛的境界;有了大智慧,就能證悟諸法的真理,斷除煩惱,完成無上菩提。這三句話就是大智慧的中心,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先立志願,要以願力為首;再依願起行修證,修行能夠得到智慧,有智慧才能徹悟諸法真理,成就佛果。此十大願,是以願、行、智三種法為中心。 「以此十願門為首,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這是「攝眷屬」。十大願就好比是主體,其他還有附屬的願,所以稱為眷屬。菩薩這十大願,是根本願;若依這根本願發展下去,每一願都可發展成無窮無盡的願。為什麼呢?華嚴宗的教義,是以法性為境界,法性是一遍一切處的;一個地方有菩薩發心,處處都有菩薩發心;一個人能發願,每個人都能發願。這句話是說,願與眾生共同享受願、行、智的成果。 我們稱《華嚴經》為根本法輪,既然有根本,就應有枝葉。《華嚴經》是根本經,其他枝葉的經,就稱為眷屬經。但眷屬經義是不違背根本經的,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所有佛教的經典,都以大華嚴為中心。《華嚴經》是根本,其他的經是枝末,都是從《華嚴經》發展出來的。現在菩薩的大願,也有根本願,也有眷屬願。世親菩薩所作的《十地經論》說:這十大願,每一大願中,有百萬阿僧祇大願以為眷屬。這經文是說明眷屬願,是依據《十地經論》之解釋而建立的。 舉例來說:譬如「成正覺願」,就含攝了藥師如來的第一大願,就是當藥師如來成佛以後,一切眾生也能成佛,而且身體與藥師佛一樣,得到內外明澈如琉璃光的身體。再舉「淨土願」為例,其中含攝諸佛菩薩所發的淨土法門願,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淨土願也含攝這四十八大願。每一大願,都含攝諸佛菩薩之願力,如此推演,佛教的一切經典,不管是《華嚴經》,或《法華經》、《楞嚴經》等諸佛菩薩所發的願,都含攝在這十大願之中。還可以再延伸出去,不但所有的願都含攝在內,就是菩薩所修的助道法,也都含攝在其中,所以說這十大願的內容是廣大無邊。 「以此十願門為首」,就是說這十大願,乃是進入成佛的大門。「首」是代表性的意思,「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就是說這十大願中的每一願,都滿足百萬阿僧祇的大願,所以說是眷屬願。必須作這樣的解說,才能顯得十大願之境界遼闊、深廣無邊。 2.說明十盡句與眾生共 「十盡句」法,是顯示大願內容的無量無邊,廣大的範圍,廣大的深度。十盡句在顯示大願本身的深廣無邊,同時也顯示菩薩發願,是與一切眾生共同發願,所以是「與眾生共」。 佛子!此十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 這是金剛藏菩薩,再次招呼解脫月等諸大菩薩而說的。十地菩薩所發的大願,以十句無盡的話,來顯示它的深廣。使大願能具體呈現,將大願深入每個人的心中。 有所謂的四種無盡,即「眾生無盡」、「世界無盡」、「虛空無盡」以及「煩惱無盡」。眾生之所以稱為眾生,是因為眾生的煩惱無盡。這四種無盡,就是構成眾生的依報、正報。「依報」就是我們活動的空間、生活的環境;而「正報」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正報與依報是無法算清楚的。 何等為十?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 以上「十無盡」,就是從四種無盡引伸出來的,我們先把概念把握住,再研究這十無盡句,就會有一點頭緒。「以十盡句而得成就」、「何等為十」就是發問這十無盡句有哪十種,是首先「徵問」。而「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是「顯答」,是四種無盡的「眾生無盡」。 眾生是這個世界的主人,這世界所有的活動、發展,都是眾生的心智所演化出來的。眾生依世界而住,眾生是宇宙間活動的代表。每一世界都有眾生,有眾生就有世界,世界是眾生依住的地方,而世界又依虛空而存在。 「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是說明順序發展的情形。「法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無邊的眾生,在這無盡的世界、虛空當中生存,我們要教化他們,使得眾生能夠轉凡成聖,要用什麼法門呢?就是「法界」,這「法界」就是《華嚴經》中說的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這四種法界,是法界的理論中心。以法界真理教化眾生,使他們轉凡成聖。眾生教化成功了,要安置在何處呢?進一步的發展,就是要把他安置在「涅槃界」中,讓他成佛,讓他住在不生不滅的佛果上。 「佛出現界」,再進一步,成佛以後,住在涅槃界中,有什麼作用呢?涅槃,就是佛果。佛涅槃後,就會出現在世間說法教化眾生。這段文字非常有趣,一段一段地連續答覆。 現在又問,用什麼方便教化眾生,讓眾生也能證得涅槃果呢?就是以「如來智界」,如來的智方便是最有效、最徹底的,若沒有如來的正智,就無法證得佛果,悟不到佛法的真理。唯有如來的正智,才是教化眾生成就佛果的方便。 如何才能獲得如來的智慧呢?如來的智慧又是什麼形象呢?就是「心所緣界」。如來智,是要我們用心去體悟,它是清淨的法界心。所謂「以如如智,證如如理。」真理是佛果上的佛智,佛智要以佛心去證悟,充滿煩惱的妄想心,是證不到佛智的。我們要用功修行,把煩惱斷除,讓清淨法界的真如心顯露出來,就能夠證到佛智。 佛智的境界,到底是什麼樣子呢?這個很難講,理智相合的境界,是很難說出來的。如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當你喝水時,到底水是甜的?是鹹的?是冷的?是熱的?那時候,無法說出它的滋味。當你把水吞下去,或吐出來,想要說明的時候,此時水的味道已不再是你所感覺的那個味道了。這是在證智境界時,所沒辦法說明的。若勉強說明,就是「佛智所入境界界盡」,佛智所證入的境界是什麼呢?就是真心,也就是理與智相泯合時的現象。那個現象,到底是什麼樣呢?很抱歉,我沒有辦法說明,就是三世諸佛,也沒有辦法說清楚,因為是自內證的智境界,只有自己親證體悟,才能知道。 「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這是總合九種界盡。「眾生界」是依「世界」而存在,而世界的存在又依存「虛空界」當中。眾生界、世界、虛空界,這三種法合起來,就稱為「世間」。世間就是世界,眾生就是這個世界的主人,世界所依賴生存的就是虛空,所以稱為「世間轉」。 什麼是「法轉」呢?就是「法界」、「涅槃界」、「佛出現界」三種。如來證悟之後,為使眾生證涅槃所成就之法,這三種都屬於「法界主」,所以說「法轉」。「如來智」就是如來的智慧,「心所緣界」就是心所緣的理,二者就是「佛智所入境界」,所以稱為「智轉界」。 「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是統攝以上的三種世間界、三種法界、三種智界,這「轉」字是無盡的意思。換句話說,即使這些無盡的事理都有盡,但是我的願還是無盡的。這是以「反顯」的說法,顯示菩薩的大願無盡。 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可盡,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盡。 「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就是說,倘若眾生界有盡期,有窮盡的時候,我所發的大願,才有窮盡的時候。 「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這「乃至」是超越之詞,中國的文法比較精簡,不一再重複,所以說假如世界有盡,我的願就有盡。假使法界有盡,我的願就有盡。假如涅槃界盡,我的願就有窮盡。假如佛出現界盡,我願乃盡。就這樣一句一句推理,這就是演譯法,我們中文精簡扼要,以「乃至」一詞說明,這就是超越法。例如: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的願乃盡。 「而眾生界不可盡」,這是「順明無盡」是就正面說的。「而」就是「但是」的意思,事實上眾生界是不可能窮盡的。若有一天母雞不生蛋,太太不生小孩,這眾生界就要盡了,有沒有這一天呢?實際上,不可能有的。因為這樣的理由,所以說「眾生界不可盡」。 「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不可盡故。」本來應該說,眾生界不可盡,世界不可盡,一項一項說明,但省略不說了。 「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大願,就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因為以上的三種界,根本上不可能有盡期;所以,我這個大願善法的根本,也沒有窮盡。這段是「正顯無盡」,說明「願」是沒有窮盡的。 也許覺得這段經文枯燥乏味,但這是在講一種理性。這理性說明什麼呢?說明無論什麼人想要成功,就是要發「願」。而「願」一般稱為「立志」,「丈夫志一立,無事不可成。」意思是說,若想做大丈夫就要立定志向,無論往何處發展,不管是為國家,或為佛教,或為眾生謀福利,都是大丈夫的作為,大丈夫所要從事的工作。若要成就偉大的工作,其基本條件是什麼呢?就是要有「願」要有志向。譬如釋迦牟尼佛看到眾生有生老病死之苦,因此發願要救度眾生。 (二)修行勝依願造修 「修行勝」是顯示修行法門的殊勝,也就是「行校量」,這其中有十種,分成三段:第一段,說明行所依的心,意思是說修行要依什麼心來修呢?第二段,是顯示所成行相,也就是修行的方式。第三段,是結十名體,將修行的十種行動、名稱、體用等做一次總結。 1.說明行所依之心 首先說明「行所依之心」,我們修行所依的心是什麼心呢?就是我們所發的菩提之心,從十大願來熏習,我們所發的這十種大願,就是菩提心,因為有這十種菩提心,所以能得到十無盡來顯示它的廣大無邊。這十種心就是修行時,所依賴的心;這十種心有一個共同的作用,就是要利益眾生,同時也是修行的依據。 以下敘述之十種行當中,利用這十種心發展推動實行。總之,這十種心,有二種的作用:首先,這十種心都是十地菩薩修行的依據;其次,這十種心以對治十地的所有障礙。菩薩修十地法門的時候,每一地都有障礙我們心智,以及障礙菩薩道淨行的煩惱,我們以這十種心來調伏煩惱,每一種心都能夠斷除我們內心上的一種障礙,所以這十種心有很大的作用。斷除障礙對菩薩本身而言是自利,由於正命發十種心,主要還是利他,所以稱為自利利他的十種利益眾生之心。 佛子!菩薩發如是大願已,則得利益心、柔軟心、隨順心、寂靜心、調伏心、寂滅心、謙下心、潤澤心、不動心、不濁心。 「佛子!菩薩發如是大願已」,金剛藏菩薩再次招呼解脫月菩薩,以及在座的諸菩薩眾,佛子啊!十地菩薩發了十種大願之後,得到十種利益心,就是發願的結果。這句是總說。 「利益心」,這個利益,並不是說今天做生意,以一塊錢的本金,賺了兩塊錢的利益。是指發心修十大願以後,對佛法有深度的信心,這是信行方面的一種成就。修行時自己能得利益,掃除了十地的障礙,同時又能發大悲心觀眾生苦,發心去救度眾生,利益眾生。當這個法門開啟時,發起十種利益心,將十地法門的每一地法門都修成功,所有的眾生都能得到利益,這是以大悲心為基礎的發心,所以稱為利益心。 得到利益心之後,能對治菩薩道上的什麼障礙呢?它可以幫助我們克制損害心理的障礙,當你有了悲心,就不會損害別人。有大悲心的人,處處都想要去救濟人,所以說發利益心,表現菩薩的大悲,再也不會有損害別人的不正常的心理,或是殘忍的心理。 「柔軟心」是心腸柔軟的意思,換成佛教的說法,就是大慈心。是隨順眾生,不傷害眾生的一種慈心,對眾生能幸福安樂感到欣慰的一種安慰心。菩薩有大慈心時時刻刻想要給人幸福,給人快樂。柔軟心,它可以對治什麼心理呢?對治我們的瞋恨心,就是動不動亂發脾氣的心,就是因為沒有慈悲心,所以我們修行大慈心,就可以去除瞋恨心的障礙。 瞋恨心最容易影響我們的形象,《華嚴經》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意思是說發了一念的瞋恨心,一百萬的障礙之門隨之而開。因為脾氣不好,大家都會敬鬼神而遠之,誰也不願意與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做朋友,所以這個問題要注意。 「隨順心」就是隨順眾生的心,眾生有所要求,我們都希望能夠滿足他,這就是隨順心,也是布施心。隨順心可以成就我們的施心,同時能夠對治我們眾生慳貪的障礙,布施心能夠對治貪心,我們的生命財產最不容易捐獻出去的,東西可以送給人,但生命不可以給人。在〈十迴向品〉中,眾生要什麼,菩薩就給什麼;眾生要我們的血,我們就給他血;眾生要我們的肉,就要給他肉;要我們的骨頭,就給他骨頭。菩薩有高深的修養,並不把生命看得那麼重要,而把成佛看得比任何事都重要,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財產,完成佛道。「隨順心」就是布施心,對治貪吝不捨的障礙。在普賢十大願有「恆順眾生」願,恆順眾生就是為了度眾生,需要依順眾生的要求。如「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令眾生起信心學佛不容易,這隨順心在度眾生方面很方便。 「寂靜心」是一種「無疲厭心」,因為對眾生的要求,能夠有求必應,不厭其煩地幫助眾生,所以稱為無疲厭心。寂就是空寂,我們對利益眾生的工作,教化眾生的工作,不存任何回報,就是施不望報。靜是不動,即使做了好事也不居功,這種靜就是不動心。寂靜心是我們修學菩薩道最重要的修養,若以佛法的因果而言,要將我們的功德「迴向佛果菩提,迴向真如實際,迴向眾生。」這份功德稱法界心。「施不望報」是重要的佛法修養。 「調伏心」,調伏什麼呢?調伏我們眾生的妄心,眾生的妄心雜亂,摻著許多煩惱,因此產生罪惡的行為。我們學習佛法,或看經、聽經,以及研究佛法;讓佛法的真理,調伏我們的妄心,善心令它繼續生長,不善心,趕快令它停止活動。調伏就像訓練野馬,或訓練野獸一樣,只要方法得當,野獸、野馬都可以調伏,還能聽我們的使喚。我們的心雖然有許多煩惱,只要我們不斷修持,煩惱就有辦法排除。 「寂滅心」,「寂」是說我們的心坦蕩無我,心裡沒有妄想。「滅」就是沒有煩惱,沒有妄想的這種心。我們有了不增長污染的心,在世界上到處做好事,不管遇到好環境或壞環境,都能夠順遂不為其它誘惑而動心,這是與眾生隨順而轉的心。因此,一個人在社會上能夠成功,就要有這種獨立特殊的節操,有這種節操就能夠堅定不移地把握自己修行的目標,循著自己的理想發展自利利他的菩薩道。寂滅心是對治不柔和的心,對眾生沒有同情心,甚至會被社會污染轉移的心,若行者自己把握不住,又如何自度度人呢?大乘菩薩度世,度化眾生最難就是這一點。 「謙下心」,謙就是謙虛,「下」是不貢高我慢,這種人是非常有修養。一個人若能夠謙虛,處處尊重別人,不貢高我慢,常虛懷若谷,這是有道德有修養的聖人,值得推崇。不好的行為不會在他身上增長起來,能做到謙下的功夫,這就是謙下心。在我們儒家非常重視修養這種心,所以易經上有「滿招損,謙受益」之言。「滿」就比方瓶子已經裝滿水,或裝滿油,即使有再好的東西也裝不進去了,這是「滿招損」。人也是,自認為了不起,不聽人家的話,永遠不會進步。「謙受益」,這瓶子沒有裝滿東西猶如空瓶子,假如是空瓶子就好了,因為什麼好東西都可以裝進來,油可以裝進去,水也可以裝進來,這是儒家重視謙德的一種表現。 「潤澤心」能夠修出離法,能讓我們出離生死苦海。對於佛法修養相當的成就,使得我們心靈時時刻刻得到法的滋潤,常常心平氣和,這就是潤澤的作用。潤澤心使我們意志堅定,威儀莊嚴,所謂「誠於中,形於外」,以這種心來修學佛法,就可以對治生死大苦。生死大苦是一種障礙,人都怕生死苦,生死是在所難免之事,只要我們有佛法的修養就不必怕生死苦。在佛法中有對治生死的方法,懂得生死的道理,有了認知心,我們就能產生勇猛的精神。 「不動心」是一種高度的修養,如何才能養成這種心呢?能夠如說修行,對於師長或是善知識傳授的佛法,能虛心接受依教奉行。常常這樣做,我們的心就能夠有主宰,能主宰心就不動了。沒有主宰的人,自己沒有把握,猶豫不定。如何養成不動心呢?常常供養諸佛、親近善知識,就可以養成這種心。這種心成就以後,對佛法的真理產生絕對的信仰,對於師長,善知識的講話,不會猶豫不定,或不順從的障礙。 「不濁心」,水不清叫濁,台灣有一條「濁水溪」,這溪水經常混濁濁,所以稱為濁水溪。「清心」是最好的心,心清淨不濁,如何才能有這種心呢?對佛法有堅定的信心,不會受其他不正確的思想左右,這心才會清淨。依照佛法的理論來講,這心如能養成,可以對治我們不能受菩薩戒,或是修養佛法的一種障礙,心不清淨又如何能守戒呢?心不清淨又如何依法修行呢?所以這種心是非常重要的。 以這十種心修行,就可以順利地完成十地菩薩行,因為它能夠對治十地行的十種障礙,所以稱為「淨治地法」,就是能夠對治十地行的障礙法門,這是非常重要的教法,也是一種修行成道的正法。 2.顯所成行之相 顯示「所成行之相」,這所成行之相有十種修行的科目。菩薩發了十大願以後,又得到十種清淨心,以完成十種修行的成就。十種行即:信行、悲行、慈行、施行、無疲厭行、知經論行、知世法行、慚愧行、堅固力行、供養行等十種。其中,悲行、慈行,在《疏鈔》中,以「雙辨慈悲」合為一說,為免混淆,故為此特別說明之。 (1)信行 成淨信者,有信功用,能信如來本行所入,信成就諸波羅蜜,信入諸勝地,信成就力,信具足無所畏,信生長不可壞不共佛法,信不思議佛法,信出生無中邊佛境界,信隨入如來無量境界,信成就果。舉要言之,信一切菩薩行,乃至如來智地說力故。 此段是「信行」,就是信心具足所行之分,又分成:「攝德成人」、「正顯信相」二部分。「成淨信者,有信功用。」是「攝德成人」,學佛者要有清淨的信心,會由信心產生許多的功德妙用。在「正顯信相」中有十一句經文,其中又以總信因果、別明因果、結略顯廣等三部分說明因果關係。 「能信如來本行所入」是「總信因果」,如來是什麼?如來是修行的結果,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修行是會有結果的,但我們有沒有信心修這個堅定心?行修要具足,修行成功就成佛。本行呢?本行就是修的因,要成佛就要修普賢萬行的因,如來是果,本行就是因,「所入」就是證因果的行相,因有所入,果也有所入,因怎樣修?果怎樣證?所以「如來本行所入」,表示因果的行相,修因證果的行相。 「信成就諸波羅蜜」以下九句是分別說明因果。而「信成就諸波羅蜜,信入諸勝地,」是在修因上做解說。信是如何成就的?是修諸波羅蜜成就的,這是修行的因。「信入諸勝地」,我們信心修成功了,就能夠入諸地,諸地因為有初生的功德,所以稱為勝地。一地超過一地,超過凡夫地,超二乘的羅漢地,所成的菩薩地稱為勝地。 由於我們的信心修養成功,能夠證得一地、二地,乃至五地聖人的勝地,這是行的能耐。所謂諸波羅蜜就是十波羅蜜,或是六波羅蜜,波羅蜜稱為「度」,就是六度或十度,修十種法門能夠從凡夫地度到聖人地。行布施能斷我們的慳貪,修持戒能斷我們的毀犯,修忍辱能斷我們的瞋恚等等。如此,稱為六度或十度,有信心就能成就十度波羅蜜,有信心就可以證入聖人的勝地,所以信心成就,完全是「因」的修行力量。 「信成就力,信具足無所畏,信生長不可壞不共佛法」。這三句是對治勝,是能夠對治,以正對治邪。 「信成就力」,有了力量就能降魔,在修道時常會有一些魔障。有外在的魔,處處為難不讓我們安心修行;有內在的魔,當我們發心修行卻突然生病,當遇到這些情形,我們要有信力,這力量能克制病魔。宿世以來,難免與人家結冤仇,就是所謂宿世冤。這許多的宿世冤親,看到我們修行會找上門來算帳。在菩薩道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與宿世冤親一起修行,要有堅定的信心,與之解冤釋結,持續念經、念佛、持咒,將功德迴向,內在的魔就可以消除。 「信具足無所畏」,信心具足,無所畏懼。畏懼什麼呢?畏懼制伏邪魔外道,「魔」是外道,是破壞佛法的一種力量,因此我們要負起護法的精神。護法的精神如何產生呢?就是信具足,信心具足,就無所畏懼。 「信生長不可壞不共佛法」,信心滋長,修成一種不可壞的力量和不共的佛法。不可壞的力量,是一種堅定的思想。不共者,就是不與小乘人,或凡夫人所共。不與他們共同研究,是因為他們的程度不夠。華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小乘人談不上的;大乘佛法或一乘佛法,是不共二乘,不共凡夫的佛法。只要令信心滋長,就不會被外在的力量破壞。 「信不思議佛法,信出生無中邊佛境界,信隨入如來無量境界,」這三句是從聞、思、修中得到正法。 「信不思議佛法」,就是神通。神通的修成,一方面是定的力量,它是從多聞佛法中培養的,也是信心培養的一種成就。 「信出生無中邊佛境界」,所謂邊,是兩邊;中,是中間。有的人相信世間是實有,萬事萬物都是有的,這是「有」的一派思想;有的人相信無,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空的。有、無這二種思想是敵對的,也有一種是採取綜合的,就是亦有亦無,這是中道思想。 以佛法而言,既沒有兩邊,也沒有中間。因為真理不在任何地方執著,像天台宗說:「故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無不空。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無不假。一中一切中,無假無空無不中。」若說一定是真,或一定是假,或一定是中道都不對。「無中邊」、「無雜亂」是說佛的智慧是圓融的。若證到諸佛的智慧,就不會產生這些龐雜的思想,這是佛的境界。 「信隨入如來無量境界」,這是一切種智的殊勝。證得諸法的真理,通達諸法的事相,就可以隨入一切處;信成就後,就可以「隨入如來無量境界」通達自在。 「舉要言之,信一切菩薩行,乃至如來智地說力故。」這是「舉略顯廣」,就是指出一件事物的要義,讓大家明白它所蘊藏的深意,也就是列舉重要的部分來說。 「信一切菩薩行」的「菩薩行」代表因果,能信一切菩薩行的修因證果,「乃至如來智地說力故」,有二種力量:一種是證得力量,就是將真理弄明白,我們悟道就是證得力量,也是自我的修養。另一種是說的力量,就是教化眾生,利他的力量。如來智地說力,就是教化眾生所說的法。「力」是佛菩薩教化眾生的威德神力,佛教化眾生有三種輪,身有神通輪,口有教誡輪,意有記心(性)輪,佛以這三業輪教化眾生,是佛偉大的威德力量,這是另一種的解說法。 總之,這是強調信心,當信心修行成就,各種問題都能順利完成。成佛的大事,就能夠依著信心順利地完成它。 (2)雙辨慈悲 現在是慈悲二行的合說,就是雙辨慈悲二行。此段在「行分」中,再分為二:首先說明三觀,作為文章的方便;其次,說明所起之行相。在三觀方面,就是文章起頭的引文,所謂三觀: 「遠離最上第一義樂觀」,這是說眾生的佛性與諸佛是平等的,本來我們的佛性,亦都具足無量的光明智慧,神通妙用的;由於無始以來,一念不覺,妄心生起,被無明覆藏,而遠離無量的智慧,遠離真心,而變成妄心,起行作用,才會陷入六道受苦。什麼是最上?什麼是第一?什麼是義樂呢?遠離我們的真心,讓妄心起作用,遠離最上第一義樂事,這是失樂可憫。失去我們的幸福快樂,這是非常值得憐憫的事,為什麼會遺忘呢?由於一念不覺的關係,先說「樂」。樂,就是涅槃寂靜之樂,不容易得到。換言之,從凡夫到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涅槃,就是不動,不生不滅;樂,就是解釋不生不滅,不動的心。這個心,就是最樂的心。第一義就是人間的第一件大事,因為它能利樂一切眾生,所以是第一義。最上就是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超過它,因為佛果是無上的,成佛是最超越的聖人地位,因此稱之為最上。我們眾生一念不覺,把這崇高無上的佛果真理,一真法界的真心妙理給遠離了,真是可惜。諸佛菩薩出世,就是要幫我們眾生,把這個最高無上的真心找回來。 「具足諸苦觀」是講我們現實的眾生世界。眾生的世界,不管貧富貴賤,在這三界六道生死當中,總是苦惱不堪的。即使是富貴,也是「過眼雲煙」一見而過。我們都在種種的苦難當中生活,因為習以為常,過習慣了也不覺得痛苦。諸佛菩薩為了要喚醒我們,要眾生知道自己的生活環境,好來恢復我們原有的佛性,讓我們知道自己的佛性與諸佛菩薩一樣。首先要在觀念方面給予糾正,因為眾生的觀念是顛倒的。 「顛倒觀」是要把眾生的顛倒觀念糾正過來,眾生的理念是怎樣的顛倒法呢?因為迷失真心,把快樂的事認為是苦的。譬如我們信佛、拜佛、靜坐、念佛,使我們的心靈得到片刻的安寧,身心感到安逸舒適,這應該是最高的享受。但一般人認為做這種事很無聊,而且苦悶,不如去唱歌,或到舞廳跳舞,或看電影,這類娛樂才是快樂的。這就是迷昧真理,把樂事當作苦事的。現在社會上,顛倒的人太多了。 佛子!此菩薩復作是念: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靜,如是寂滅,如是空,如是無相,如是無願,如是無染,如是無量,如是廣大。 「復作是念」,即金剛藏菩薩,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了。「諸佛正法如是甚深」,諸佛所宣說的正法很深奧,是如何的甚深法呢? 「寂靜甚深」,「寂靜」就是第一義樂,涅槃樂的心體,心體本來是寂靜的。寂,就是沒有一點動靜。靜,就是沒有一點聲音,一片空明,就是我們真心的描寫。我們打坐時要修的就是這個真心,所謂修行止觀,就是止的時候把妄念停止下來,假如現在來想一下我們的心,有沒有寂,有沒有不動,有沒有聲音呢?會發現心念是一秒鐘也不會停的,所以我們得不到真心的本體,更得不到諸法的真理。因為沒有智慧,悟不到諸法的真理,而寂靜的心理,要離開妄心才能顯現。 「寂滅甚深」,就是一片空寂,沒有動靜。「滅」是把心裡的煩惱妄想,執著分別都清除,讓妄念止息下來。達到滅的境界時,我們清淨光明的智慧心體,就會透露出來。諸佛菩薩悟道以後,才得到這個心,所以說「甚深」,這是第一種甚深。第二種甚深,是可以發揮無限的本能,經上說:「具足無量的性功德」,這是說心的潛在本能是不可測量的。 人類從蠻荒時代開始,逐步發展以至現在的文明世界,這一切的成就從哪裡來呢?西方有神論的宗教,是說從上帝來的,我們所想到的,實際改變人類的生活,提昇我們的文化水準,是我們每個人的「心智」,我們的智慧發展起來的。譬如我們能造阿波羅太空船到月球去,就是我們的心智,科學家運用他的智慧發揮出來的,所以說我們心的潛能是不可思議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本能,只是我們沒有把真心發揮出來。這二種甚深補助說明第一觀,就是我們都有清淨妙明真心,可惜我們都遠離真心。因此,我們現在要把真心找回來。 「如是空」是對治「妄分別障」,要說明覺悟諸法真理,譬如眾生的心被無明覆藏,因為我們有分別心、有妄想心、有取捨心。所謂分別心,就是分別人我是非,它讓妄想埋藏我們的真心,我們有了分別心,就有是非、取捨、爭執、鬥爭,就有許多不平的現象發生。動亂苦難都是從分別心來的,有這許多現象不同之美醜是非分別,就會有所取捨。取捨就是對自己心意相合的就喜歡,違背我的就抗拒,這就是取捨的作用。現在我們要明白的是,這種分別是我們妄想心的作崇。分別出來這許多相,都是假相,都是依他起性,取捨也是一種不平等的心在起作用。 佛教要我們觀察諸法平等,不生不滅,清淨無染。是非分別沒有絕對,在理性上都是平等的,我們若以平等心看一切的事物,這世界就充滿和平。所謂分別就是妄想執著,妄想執著是不真實的,所以說諸法「如是空」,你分別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到底標準在哪裏?好的真相又在哪裏?所以說「如是空」。 「如是無相」是對治「有相障」,我們若懂得對治妄想分別,就曉得分別是非之相是假的,是沒有實體的。無相,就是一切世間的諸法,都是因緣和合,沒有實在的個體,所以稱為如是無相。 「如是無願」是對治「取真捨妄障」,我們不必在事物上有所愛好或嫌棄,因諸法的真性是平等的,所以應以平等心來對待。既沒有分別,也沒有假相的爭取,更沒有取捨的執著,而無所願望和企求。所以這三句,就是「如是空,如是無相,如是無願。」這正是以三解脫門去對治虛妄分別障、有相障、取真捨妄障等種種修行上的障礙。 「明離雜染觀」,雜染就是我們心裡胡思亂想的妄心。妄心,它也在想,也會發生認知或判斷的作用,只不過它的認知和判斷,有的時候是得不到真相的,因它會阻礙真智發揮,所以說它是雜染,我們要遠離這個相,故名「如是無染」。此「明離雜染觀」,即真方便道。 「如是無量」,無量是對善根方面而言,就是我們要以清淨心,啟發不可算數思量的善根,以幫助我們菩薩道能夠順利的進展,這是助道的方便。幫助我們把菩薩道修成功的是什麼呢?就是六度萬行,或是三十七道品。為什麼要說出這麼多不可算數思量的善根法呢?因為佛說眾生有無量無邊的煩惱,八萬四千的煩惱,所以,佛以八萬四千的法門來對治它。 「依自利利他增上智觀」,就是「如是廣大」這一句。是怎麼樣地廣大呢?廣大,就是不住生死涅槃,自利利他。修這樣的菩薩道,就是廣大心。不住生死,就是要成佛,證涅槃。菩薩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證涅槃。但是,每個人都證涅槃,誰來度眾生,所以說要自利利他。證涅槃是自利,度眾生就要不住涅槃,入於生死流中,與眾生生活在一起,才能為眾生服務,才能教化眾生。這一觀又稱為「不住道」,以上這三句話,就是三種的修行的方便。 「難得甚深」,因為這一句在《八十華嚴》的經文中沒有,是在世親菩薩所著的《十地經論》中有,所以我們解釋一下。所謂「難得甚深」者,是指我們從凡夫修行到證無上道成就佛果菩提,一般來說,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能成功地證得諸佛的一切智。「難得甚深」就是證道法、證自性清淨信法,是不容易得到的,所以才說「難得甚深」。 以上這九種甚深佛法,最初二種,是教我們認識自性清淨心及真如佛性;其次,七種則是修行者修行治障、出障的方法及證道的觀法,這是非常重要的。初地菩薩提出來,我們也好好重視它,好好修學。因為這些甚深法正指示行者修學佛法的重要指標,依此可遠離三障,得三解脫,證得無上涅槃寂靜樂及無量廣大甚深微妙佛法。 在「修行勝」的「所成行相」,就是在顯示成就修行的行相。信行、雙辨慈悲二行,這是非常重要的。信行:信心是建立一切事功的基礎,是成功最大的原動力,若有無比堅固的信心,無論修行或做事,都能成功。 慈悲二行:是佛法基本的精神。佛法就是要利益社會、服務眾生的,但是如何服務眾生呢?就是要有慈悲心。相信大家都明白,佛法是以慈悲為根本,「慈」就是能給眾生幸福、安樂;「悲」就是要為眾生解除困難,拔除痛苦。 以下為「具足諸苦觀」,是說明十二因緣法。金剛藏菩薩講出法身真如理的甚深佛法,目的為使眾生能夠背塵合覺。無奈諸凡夫眾生心中,由於一念不覺,而墮入種種邪見煩惱中,迷昧了自性清淨心,遠離最上的真如佛性,與真如理體背道而馳,因此才會有種種生死輪迴之苦產生。由此開始,要說明眾生種種具體的苦況了。 而諸凡夫心墮邪見, 「具足諸苦觀」要說明人生流轉的真相,「而諸凡夫心墮邪見」,這句是先總說凡夫的邪見煩惱,其後將分別說明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這十二因緣即在說明眾生起惑、造業、受苦的緣起。惑就是煩惱,又稱為無明,人生的源頭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當知我們的自性清淨心本來就是無染的、清淨的、不動的,也是光明的、寂靜的、寂滅的,具有如是種種諸德。但無始來,如《起信論》所說,由於「一念不覺故心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所以一念不覺,就是惑;而心動就是會起惑造業,造了業就得受苦報,所以說「動則有苦」。另外,若就「果不離因」而言,任何苦果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偶然的,當是因於一念不覺的無明,起煩惱造業,有了業就一定有苦果,所以說「果不離因」。 這科要以十二因緣來說明具足諸苦相,十二因緣是佛學的中心理論,也是人生的流轉真相,人生如何產生的呢?佛教主張,眾生之所以為眾生的緣由,由於一念無明煩惱生起,迷昧了真心,起惑造業,故形成了生死流轉。這一系列的行相,讓我們明白流轉生死的真相,所以稱「具足諸苦相」,我們應把流轉生死的苦狀,追根究底,追溯明白其根源,把真相弄清楚,再對症下藥,以達救治之根本目標。 「而諸凡夫心墮邪見」是說,對於金剛藏菩薩所開示的真理,與修行方法,諸凡夫都不去體會,亦不能證知,反而使心墮落到邪見煩惱中,自甘墮落,不能自拔,因此才有生死輪迴。邪見就是無明,十二因緣就是由於一念不覺而心動,才會落入無明,因此衍生諸多苦惱。雖然十二因緣是環環相扣,但一切都是邪見在主導,若邪見滅,則諸多苦惱一切皆滅。在生死流中的凡夫,因為其心墮在邪見中不能自拔。這是邪見的總說,以下將一一分別說明。 無明覆翳,立憍慢高幢,入渴愛網中,行諂誑稠林,不能自出,心與慳嫉相應不捨,恆造諸趣受生因緣。 此段開始,要分別說明十二因緣中的各種邪見。「無明覆翳」是指無明,將眾生的自性清淨心給覆蓋遮蔽,又稱為蔽意邪見。意是指心意識的意,意本來是思量之意,這裡以心意識的意,來代表心體。由於自性清淨心一念不覺而心動,就有了無明,這無明就是無始無明,也就是無智慧、無光明。光明代表智慧,所以無光明也就代表無智慧。這蔽意邪見就像十五夜晚的明月,無限光明,忽然天空起變化,飄來一片烏雲,把明月給覆蓋遮蔽住,就像我們的自性清淨心被無明遮蔽覆蓋住一樣,所以說「無明覆翳」,這是蔽意邪見。 「立憍慢高幢」就是憍慢邪見。憍是驕傲,認為別人都不如自己好,傲視他人,目空一切。慢就是貢高我慢,高漲自己,乃是一種自大的心態,有了它就沒辦法進步。凡夫被無明覆蓋,因此樹立憍慢邪見的高幢,無法謙虛待人,故不能進道,這都是憍慢邪見之害。憍慢邪見的產生,乃是凡夫自性真如中,一念不覺而產生無明,生起分別執著之心,產生許多妄想,所以佛陀在成道時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分別執著,則一切智、無師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即得現前。」可見如來的智慧德相是人人本自具足。在聖人沒有增加,凡夫沒有減少,但因眾生充滿妄想分別,所以不能證得。假如眾生肯除去妄想分別,那麼一切智、無師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等,一切如來智慧皆得現前,而成就如來智慧德相。 佛在世時,有一位弟子請問佛陀說:「世尊!您老人家說的經太多了,無法記、無法理解的那麼多,有沒有辦法以一句話,讓我們瞭解您的佛法。」世尊就回答說:「有啊!除去妄想分別,修行就能有所成就。」凡夫因妄想分別,處處執著,所以煩惱很多,無法獲得解脫。佛以平等心看待一切眾生,認為人人都是未來佛,因為佛沒有憍慢邪見。 「入渴愛網中」這是愛念邪見。這「愛」有愛合、愛離二種,合我意的就喜歡,不合我意的就討厭。愛合、或愛離,皆是分別心在作祟。有個公案說:一位賣豬肉的人,有一天正對著一位喜歡挑剔的顧客發脾氣說:「你說這些肉塊,那一塊不是好的?」這時剛好有位禪師路過,聽見肉販說的話當下開悟。禪師看到人家買肉就開悟,我們每天看到的事情很多,為何沒開悟呢?是因為我們的分別心沒斷除,終日在是非中起分別的緣故。 佛平等看待一切,認為世界上每個人都重要,若沒有眾生做我們修行的對象,就無法成就菩薩道。若無自利利他之心,我們就無法生存,若能有這種想法,我們的分別心就會減少,以致轉凡心成佛心。 若合意的就愛合,不合意的就愛離,如此就會陷入渴望得到愛的羅網中;就像戀愛中的情侶,一心想與愛人在一起,彼此談情說愛,幾乎廢寢忘食。而當二人分開時,又彼此牽腸掛肚,尤其初戀中的男女,經常陷在愛網的困擾中,無法自拔。若不幸失戀,有的人幾乎痛不欲生。有的人會因相愛而結婚,也有些人結婚不到三年,發現彼此都有很多缺點,就想離婚。現在離婚的人這麼多,就是彼此愛昏了頭而結婚,又因無法容忍彼此缺點,甚或討厭對方而離婚。這種愛合、愛離也是一種邪見。 「行諂誑稠林,不能自出,」這是諂邪見。諂就是諂媚,是一種專門想討好人家,逢迎奉承的話,想從對方得到好處,而說人家喜歡的奉承話。誑是誑騙,欺誑之意,是指騙人的話。「行諂誑稠林」,就是指常常喜歡說逢迎巴結人家的好話欺騙人。諂誑是一種邪見,若一個人不從事正當的工作,只想騙人,恭維人,那有什麼出息,根本沒什麼可談,「不能自出」是指凡夫無法從邪見中超越出來,因為眾生墮在邪見中,被無明之雲所覆蓋遮蔽,再加上豎立憍慢高幢,陷入渴望的愛網中,而且又進入諂媚欺誑的稠林中。因為有這許多邪見,沉淪在生死輪迴中,無法解脫超越出來,所以說「不能自出」。 「心與慳嫉相應不捨」,這是慳嫉邪見,慳就是不肯布施。布施有三種:「無畏施」以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遠離憂愁畏懼的境地;「法施」是以佛法行布施;「財施」是以資生的物質,如財物、飲食、醫藥等行布施。佛弟子應以慈悲為懷,看到貧窮的人生活過不去,需要幫忙,應隨分隨力幫忙,若一毛不拔,一錢不捨就是慳吝;甚或自己的財物非但不肯施捨,又想將別人的財物占為己有,就是慳貪。嫉就是嫉妒人家,人家比我好心裡就不舒服。不曉得人家的成功是憑他的辛苦付出和勞力換來的,並非憑空而得,不應嫉妒人家,反而要見賢思齊,好好想一想同樣都是人,何不發憤圖強,努力奮鬥,嫉妒人家做什麼呢?世上偏偏就有這些思想不正確的人,由於心與慳貪嫉妒等邪見糾纏不清,相應不捨,遂由慳財之因,感得資生不足的貧窮果報;由於嫉妒他人之因,得生卑賤中,得形貌醜陋之果報。 「恆造諸趣受生因緣」,因眾生的心與慳吝嫉妒相應不捨,又與無明、憍慢、渴愛、諂誑等四種邪見相應不捨,因此常常造業,就會墮入六道中,受生死輪迴的各種苦與受生因緣。諸趣是指五趣,將六道中的阿修羅分配在天、人、地獄、餓鬼、畜生諸趣中就成五趣。因五趣中的好鬪者皆名為阿修羅,如人中的阿修羅,畜生中的阿修羅,餓鬼中的阿修羅等等。 貪、恚、愚癡,積進諸業,日夜增長;以忿恨風吹心識火,熾然不息;凡所作業,皆顛倒相應。 「貪恚愚癡,積進諸業,日夜增長,」是集業邪見,就是苦集滅道中的「集」,集是煩惱業因的總集合,也是貪瞋癡造成的。貪瞋癡是三種根本煩惱,有這三種根本煩惱,就會積集各種惡業。由於貪瞋癡作為主因,促動我們身口意三業積集各種業,不分日夜地發展,貪心的人時時刻刻想得到非份之財,時時刻刻動人家腦筋。像小偷就是日夜不斷地動腦筋,看如何增長偷竊的技巧,如何安全地偷到想要的東西,而且不會被捉到,可見當小偷也要腦筋靈活才行。貪欲、瞋恚、愚癡促使人做壞事,積集各種惡業,日夜不斷增長,所以名為集業邪見。 「以忿恨風,吹心識火,熾然不息,」這是熾然邪見。忿恨心就是瞋恨心,心識本來是平靜的,但被貪欲、忿恨、愚癡三毒的煩惱風一吹,心中的火就熾盛的燃燒起來,因此造了很多惡業。例如:因貪心想去搶劫、偷盜、侵占他人財物,因貪心又加上瞋恨心,就想謀財害命,因有愚癡心想得非分之財,這些三毒的煩惱風,日夜不斷地吹起心識火,促使身口意而造業。 「凡所作業,皆顛倒相應。」這是起業邪見。起業是開始造業,犯罪心火被煩惱風吹動,就要行動。凡是殺、盜、淫之壞事,這些惡業都是與顛倒相應的;不應該殺人、偷盜、邪淫,結果都犯了,這就是顛倒的思想。 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相續起心意識種子。 這是心意識的邪見,要說明所引識支。「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這是四種暴流。暴流是煩惱的別名,諸煩惱能漂溺眾生於三界、六道流轉生死,流失善根,故名暴流。所謂「欲流」就是欲暴流,即指欲界中,貪、瞋、痴、慢各都有五種,而成十五,疑有四種,加上十纏(無慚、無愧、睡眠、掉舉、惛沉、慳、嫉、忿、覆、惡作),共有二十九種煩惱。「有流」者,即有暴流,指色界及無色界的貪、慢各有十種(此二煩惱上二界各有五種),疑有八種(上二界各有四種)總共是二十八煩惱。「無明流」即無明暴流,指三界各有五種癡煩惱,總共是十五種煩惱。「見流」即見暴流,指三界中,每界各有十二種錯誤偏邪的見解,總共是三十六種見煩惱。 以上四種暴流合起來,共有一百零八種煩惱,這四種暴流所具的一百零八種煩惱,相續不斷。「起心意識種子」,就是起心意識邪見,在十二因緣中說,由於無明私心動,起惑造業,因此就有善惡業的種子,藏於心意識當中。此「心」是指第八阿賴耶識,它能積集諸法種子,又能生起諸法。它又稱含藏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的功能及作用,不但有能藏諸法種子的功能,而且也是諸法種子所藏之處所。此是約種子受熏方面說的,所以第八識也是所熏處;另外,第八識又為第七末那識執為自我,故第七末那識為能執藏,第八阿賴耶識為所執藏,簡稱執藏。而「意」是指第七末那識,具有恆審思量,執著自我的功能,是一個最勤勞的心,故名之為意。「識」是指前六識,能了別各種粗顯之境,故名之為識。 由於前六識起意造業,第七識不管前六識它的作意是善、是惡、是無記,統統將它藏在第八識田中存起來,所以第八阿賴耶識藏了無始以來的種種善、惡、無記等種子,這些善、惡、無記等種子,不管經過多少時間,只要因緣會遇,時機成熟,就會起現行。眾生起心動念,所有思想、語言、行為、造作都會留下或善、或惡、或無記等業種子,含藏保存在第八識的倉庫中,等待因緣時機成熟就會起現行,因此才有心意識的種子相續不斷,所以會有生死流轉,會有無盡煩惱,無邊痛苦,使了生脫死遙遙無期,以上將十二因緣的前三支說竟,以下將繼續說明中後九支。 在說明後九支中,又分為:自相、同相、顛倒相三部分作說明。首先解釋「自相」,所謂自相是說名色與所依的本識,二者的關係不從因果來說,而是從所依的自體來說,名為自相。 於三界田中,復生苦芽。所謂:名色共生不離,此名色增長,生六處聚落,於中相對生觸,觸故生受,因受生愛,愛增長,故生取,取增長,故生有。 「於三界田中,復生苦芽。」是說由於眾生有無明邪見,顛倒而行,生貪瞋癡等諸煩惱,造種種顛倒業,使心意識的種子,相續不斷地種於三界業田中,因此又生長出種種痛苦的芽苗,而這些痛苦的芽苗到底是指什麼?即指以下要解釋的名色等支,所謂「名色共生不離」,這是指名色與本識共生,相依而住,如束蘆彼此互相依持,不相捨離,名色與本識也是如此。本識是名色的生起因,名色不能離本識而獨自生起,須依本識為因才能生起的。名色共本識而生,彼此相依,不相捨離。這裡怕人誤以為是指名與色共生不離,而實際上是說名色依本識共生不離,故需特別解釋說明一下。至於「名」即指受、想、行、識四蘊;「色」即是指色蘊,指羯邏藍等,羯邏藍意譯為胚、胎、凝滑、和合、雜穢。即父母的精卵結合受胎以後,初七日的狀態。此名色是精神與物質,心理與生理的結合。 「此名色增長,生六處聚落,」說這受胎的名色不斷增長,就會逐漸長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六根能攝入六塵境(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六識,故又名六處或六入。 「於中相對生觸,觸故生受,」謂此六入於母胎中不斷增長,長到成熟階段就會出娘胎;出娘胎後,相對就會與諸外境接觸,而產生觸支。由於接觸外境,故生出領受的情緒作用,對於討厭的逆境生苦受,對喜歡的順境生樂受,對不討厭也不喜歡的中庸境生捨受,故名為受。 「因受生愛,愛增長,故生取,取增長,故生有。」謂因受而生愛,愛是染著為義,指對於所受的苦境愛離,所受的樂境愛合,故名為愛。由愛繼續增長,故生起種種的執取貪求,因而集起諸業,名為取。由取不斷增長,故能生有,有是存在的意思,謂由愛著進而執取貪求,發為利己損他之行,構成潛在業力,感得後有之報,故名之為有。 以下要說明「同相」,同相是指未來的生及老死憂悲苦惱二支,也同現在因果一樣,有名色等支,故名同相。另外,若由果位來說,生及老死憂悲苦惱等果,皆同樣有無常、苦、空、無我、不淨等緣起過患,故稱為同相。不過自相、同相之分,其實是據隱顯而論,這正說明現在也有同相,只是隱而不說而已,同理可知,未來也同樣是有自相的,只是同樣,為了顯同相,而隱去自相罷了。 有生,故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如是眾生,生長苦聚。 「有生,故有生老死憂悲苦惱。」這是說,若眾生由於有後有之報的緣故,而產生未來的生,這是由能生身心的潛在業力在牽引眾生,於六趣四生中繼續受生,完成另一期的新生命,故名生。既然未來世有生,相對就必然會有與生俱來的老死憂悲苦惱等身心演變的結果。以上這十二因緣中,無明、行是過去的二種因;識、名色、六入、觸、受,那是現在的五種果;愛、取、有又是現在的三種因;生、老、死、憂悲苦惱,又是未來的二種果。這十二因緣正說明了三世的兩重因果。 「如是眾生,生長苦聚。」這句是總結成苦。就是說,如是具有生、老、死、憂悲苦惱的眾生,由於起惑造業,才會有這些流轉生死的十二緣起之生長苦聚。以上十二因緣,已講解完畢。 以下說明「顛倒相」,所謂顛倒相者,是說明眾生由一念不覺而心動,產生無明以後,就一直處在顛倒的情況中,把本來是無常、苦、空、無我、不淨的人生,看做是常、樂、我、淨、不空的,這就是顛倒。 是中皆空,離我、我所,無知、無覺,無作、無受,如草木石壁,亦如影像。 由於眾生對十二因緣所說的苦惱人生,無法覺知體悟。「是中皆空,離我、我所,無知、無覺,無作、無受。」這是說十二因緣所說的人生流轉門,本來就是一切皆空,而且是虛幻不實、緣起無自性的,所以必須遠離對我以及我所的執著,方得解脫。可惜因為眾生顛倒,不知道這一切緣起法本空,也無法覺察到世間的一切有為法,皆猶如作夢,如幻影、如水泡、如露水、如閃電等虛幻無常,反而把我以及我所當做是真的。因此在短暫的人生中放不下,爭名逐利,人我是非,你爭我奪,隨著妄念,造殺、盜、淫、妄等種種罪業,故爾流轉生死,無法解脫,真是顛倒無知,愚癡又可憐。 由此可知,眾生顛倒無知無覺,故對於佛果的無上菩提的覺法樂,以及無上涅槃的寂靜樂,無心修行,無心趣求;一來是怕修行辛苦,或得少為足,或中途退心,這都是眾生之所以離真起妄,背覺合塵的現象;二來由於眾生迷失本性,所以才會起種種顛倒見,造無邊業。雖然佛菩薩慈悲,以種種方便法門開示、誘導、教化眾生,目的為令眾生皆能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無奈眾生癡迷太久,妄執太深,辜負佛菩薩的一番好意,真是顛倒,所以名為顛倒相。 然諸眾生不覺不知。 這是「彼二顛倒觀」,第一種顛倒,在清涼《疏鈔》中說:「妄苦本空,得而不覺」,這是說世間的虛妄苦相,本來就是緣起性空的,眾生常處在苦海中,而沒有覺察到。佛陀慈悲設種種方便,為其開示,並指出十二因緣的苦狀,也沒有覺察,所以名為顛倒。第二種顛倒,《疏鈔》中說:「真樂本有,失而不知,而遠樂就苦。」真樂即是指無上菩提覺法樂,以及無上涅槃寂靜樂。這二種是見性成佛所具有之樂,然而眾生由於迷失真如佛性,反隨著妄心造種種業,這就是顛倒。由於顛倒,故把追求真如本具的覺法樂以及寂靜樂當做是苦的。相反地,把妄心隨緣所造的業苦,當做是樂事,可是世間的快樂並不長久,所以樂極生悲的事情,時有所聞,這就是顛倒。總而言之,眾生之所以顛倒,是由於無法辨識真如心及妄心所致,所以才會遠離真心,隨妄念而造業。因此,受諸苦惱而不覺不知。 以下為說明「所起之行相」部分,在「正起慈悲」中,又分為:明興悲、明興慈。首先說明興悲,由於十二因緣,說明眾生因一念不覺,無明妄動,形成生死輪迴的大苦聚;卻又因為種種顛倒的緣故,沉淪於生死輪迴的大苦聚中,不覺不知。初地菩薩,不忍眾生受種種痛苦折磨,當他看到眾生陷於苦惱的深淵,就興起大悲心,要救拔眾生的痛苦,又興起大慈心,要給眾生得到他們應有的快樂,故名正起慈悲。 菩薩見諸眾生,於如是苦聚不得出離,是故即生大悲智慧。 佛菩薩以慈悲作為攝化眾生的根本,看到眾生受苦就生起慈悲心,要來救度他們遠離痛苦,這就是大悲,並且進一步給諸眾生生活上能過得安樂,這就是大慈。 不過給予安樂,不是單指給他財物的救濟或是給他生活上的無虞而已,菩薩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使眾生能徹底解脫煩惱,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同成無上正等正覺。要引他們入佛智,應先以利鉤牽,所以菩薩得先修布施波羅蜜,滿足眾生現實生活的需求。因此,興悲乃是菩薩救度眾生的第一步。 菩薩見到諸眾生,處於如是生死流轉的苦聚中不得出離,是故即生大悲智慧。就是說,菩薩看到諸眾生處在三世因果流轉的生死輪迴大苦聚中,不能解脫出來,無法超出三界,菩薩看在眼裡痛在心裡,非常不忍,就生起大悲心,如何以智慧救拔眾生脫離苦海。通常大悲心要有智慧來引導運作,才能確實做到拔苦與樂的目的,假使沒有智慧的配合,慈悲可能成為濫慈悲,或是有條件的慈悲。這些沒有智慧的變相慈悲,非但不能為眾生拔苦與樂,也有可能會造成社會問題。 復作是念,此諸眾生,我應救拔,置於究竟安樂之處,是故即生大慈光明智。 菩薩對於這些沉淪於生死苦海中,不得出離的眾生,生起大悲智慧。菩薩「復作是念」,「此諸眾生,我應救拔,置於究竟安樂之處,」是說菩薩慈智雙運,不僅救拔眾生出離苦海,還要將他們安置在究竟安樂幸福的處所,才是徹底地慈悲,才是慈悲智慧雙運的利生行。「是故即生大慈光明智」,「光明」是代表智慧,菩薩有慈悲,又有智慧,知道如何使眾生捨妄歸真,轉迷成悟,徹底解脫痛苦,所以菩薩的「悲」是有智慧的大悲,「慈」是具光明智慧的大慈。慈悲與智慧是菩薩行者修行佛法,行菩薩道最重要,最能替眾生拔苦與樂的菩薩行。上來已將正起慈悲說竟,下面接著將解說第三的施行。 (3)施行 以下總明施行,說明初地菩薩之布施行,菩薩如何修行布施行呢?如下一一說明之。 佛子!菩薩摩訶薩隨順如是大悲大慈,以深重心住初地時,於一切物無所吝惜,求佛大智,修行大捨。 「隨順如是大慈大悲」,初歡喜地菩薩乃是菩薩中的大菩薩,這些大菩薩們都能隨順如上所說的,具有智慧光明的大慈大悲心行菩薩道。有智慧的慈悲心,乃是布施行所具備的菩薩心,有這種慈悲智慧雙運的菩薩心,才能徹底地拔除眾生的痛苦,給眾生幸福快樂。 「以深重心住初地時」,這句話是說明菩薩不但具有慈悲智慧,而且能以甚深難測的菩薩心修行布施度。當菩薩安住於初歡喜地時,才能進展其布施利生的菩薩行,修行圓滿布施波羅蜜。 「於一切物無所吝惜」,初地菩薩是推行布施,而布施為十波羅蜜之首。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在〈十地品〉初地的經文中,以說明財物布施居多;故經中這句話,是說明菩薩對於擁有的一切財物,都能拿出來布施,毫無慳貪吝惜之心,這句是總說布施的體相。至於初地所布施的是哪些財物呢?在以下別顯施物的經文中,將會有所說明。 「求佛大智」,是說明菩薩布施的目的,菩薩修行布施波羅蜜,用意固然是為利益眾生,而實際目的還是為了能令他求得佛的大智慧。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當然需要求得佛的大智慧,因為菩薩要把苦難的眾生安置於究竟安樂之處,故需求得佛的大智慧,才有辦法幫助眾生捨妄歸真,返本還源,成就佛道。所以說,求得佛的大智慧,是菩薩推行布施的目的所在。 「修行大捨」,這句是結施行名,意思是說菩薩修行布施,將自己所擁有的財物,皆施捨出來利濟眾生,拔除眾生貧窮之苦,給予眾生富足安樂。其實「大捨」也是布施度的別名,菩薩為了要將布施度修行成功,一切財物皆能施捨,毫不吝惜,故稱為「修行大捨」。 以上將菩薩修布施度的所依心、菩薩位,以及布施的體相、布施的目的和布施的別名等,一一介紹完畢,這些都是菩薩修行布施所必須具備的,因此行者應好好去思惟其深義。 凡是所有,一切能施。所謂:財穀、倉庫、金銀、摩尼、真珠、琉璃、珂貝、璧玉、珊瑚等物,珍寶、瓔珞嚴身之具,象馬、車乘、奴婢、人民、城邑、聚落、園林、臺觀、妻妾、男女、內外眷屬及餘所有珍玩之具,頭目、手足、血肉、骨髓、一切身分,皆無所惜。 此段分別說明菩薩修行布施度,以及布施的內容。「凡是所有,一切能施。」這是總說菩薩所擁有的一切,無論身外之物或自己的身體,一切皆能施捨。到底如何施捨呢? 「財穀、倉庫、金銀、摩尼、真珠、琉璃、珂貝、璧玉、珊瑚等物,珍寶、瓔珞嚴身之具,象馬、車乘、奴婢、人民、城邑、聚落、園林、臺觀、妻妾、男女、內外眷屬及餘所有珍玩之具。」這段經文是說明菩薩所布施的外財,也就是身外之物以及自己守護的眷屬,菩薩一切都能施捨。菩薩以外財布施,能令眾生得到二種歡喜:一種是藏攝歡喜,一種是利益歡喜。今依序先說「藏攝」歡喜,就是指無論生活所需的錢財、穀類等,或貯藏用的「倉庫」,或黃「金」白「銀」。「摩尼」就是如意寶珠,是一種能讓人所求如意的寶珠。若有如意珠,你想要什麼東西,都會如你的心願。摩尼寶珠唯有轉輪聖王才有,轉輪聖王是統治四天下的聖王,他的福報最大,擁有七寶池,七寶池中就有摩尼寶珠。佛經上常常以摩尼寶珠,譬喻眾生的佛性,因為我們的自性是具足一切性功德的,如同摩尼寶珠一樣,你要什麼就有什麼,具足一切。 「真珠」是蚌類殼內所長一種珍貴的圓珠形顆粒,常將它作為裝飾品。「琉璃」是一種像水晶類的寶貝。「珂貝」是一種白色的珂玉寶貝,有說珂貝是指白瑪瑙。「璧玉」是一種平圓而中間有孔的美玉,玉是有淺綠或翠綠與白色相間花紋的美石,將它雕刻琢磨後,會成為相當美麗而有光澤的裝飾品。「珊瑚」是熱帶深海中所產的一種形成樹枝狀的美麗結晶體,經過人工或機器加工後,成為莊嚴有價值的裝飾品。以上所說的種種財物菩薩都能布施,使眾生獲得寶藏、攝持的滿足。 以下說明八種「利益」歡喜,或以寶玉、寶珠貫串所成的瓔珞等莊嚴身體之具,這些珠寶瓔珞等嚴身之具,配帶在身上,除了莊嚴之外,更使人看起來雍容華貴。這裡所說的瓔珞,就像現在珠寶店所賣的各種款式的珠寶一樣。這一切菩薩都能施捨,為使眾生獲得第一種的嚴飾利益喜。 或以日常使用的大象、馬匹、車乘等,能代步的交通工具或坐騎,布施給眾生,使他們得到第二的代步利益喜。就像現代人坐計程車、汽車、火車、摩托車、腳踏車等交通工具,都是代步工具。布施人家一匹馬、或一頭大象、或一輛馬車、或一部汽車給人代步,都是能生代步的利益喜。 就像唐朝玄奘大師西去印度取經,因為當時朝廷不准人民出關,玄奘大師千辛萬苦地偷渡出去,必須日伏夜走,以免被守關的官兵遣送回去,好不容易出關,又騎馬走了八百多里的大沙漠。有一次,在喝水的時候,不小心失手將整袋水傾倒在地,但他寧死也不願再回關內取水,結果在沙漠中辛苦地走了七天,滴水未進,因此弄得人困馬翻。雖然倒在地上,但他心中還是不停地持念心經,由於誠心地持念及祈禱,果然感得觀世音菩薩的救助,使他和馬皆能再爬起來,照著菩薩的指示找到水草,人馬皆喝水進食,補充了體力,才有精神再繼續趕路。 又走了好幾天,才到高昌國,當時高昌國的國王知道大師是偷渡出國的,就想將他留在高昌國,否則就要將他遣送回國。大師沒辦法,只好絕食抗爭,他這種為法的大無畏精神,最終感動了國王及太后,送給他二十四匹馬,又遣特使持國王親筆信及禮物,請各國的國王多多照應玄奘大師。從此以後,大師就順利地到印度遊學取經,這就是布施象馬、車乘,給人代步的一種利益歡喜。 菩薩還將奴僕、婢女施捨給人,使人得到第三的代苦利益喜。這種代苦的事情,現在文明的國家已經沒有這種事了,這大部分是君主專制時代發生的事情。因君主時代,奴僕、婢女可當財產買賣,自己使喚也可以送人,因奴婢代人做辛苦的工作。另外,假使菩薩是國王,他也能毫不猶豫的將人民甚至國土布施給人,使人民為新國王效勞,故名代苦利益喜。 菩薩又將城池、鄉邑、聚落施捨給人,使人得到第四的自在利益喜。因為受施的人有了管轄權,有人民又有稅收,所以能得自在利益喜。 又捨施花園、森林、亭台樓閣等景觀,使人在華屋美景裡享樂,故可得到第五的戲樂利益喜。 又捨施妻子、小妾、兒女,以及內外眷屬;使得沒有妻兒的人,因此有妻兒,故名眷屬利益喜。 菩薩又將所有珍貴之物施捨給人,眾生都是耽著享樂的生活,所以有得吃、有得住、有得玩還不夠,還要布施一些古董、玩具給他,布施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給他,布施一些名貴的東西給他,滿足享樂的虛榮心,故名堅著利益喜。以上七種屬於外財布施。 菩薩又布施自己的身體,頭目手足,血肉骨髓,這是難行能行的內財布施。登初地果位的菩薩就有這種勇氣,能把自己的頭、眼睛、手腳、血、肉、骨髓布施給眾生,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菩薩為了圓滿布施度,對於內財、外財都能徹底布施,無所吝惜。這是第八的稱意利益喜。 對於內財、外財都能布施,而無障礙、無退悔之心,一定要十迴向位圓滿以上的菩薩才能做到。若只有以外財布施,世間發大心的居士菩薩也都做得到。 有一次,佛在摩竭陀國的王舍城弘法,有位須達長者,又譯作給孤獨長者。這位長者是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的人,為了兒子的親事來到王舍城,剛好有機會聽到佛陀說法,心裡非常歡喜,心想從來沒有聽過這麼好的妙法,因此一心只想請佛陀到他的家鄉舍衛城去講經。但是佛陀的常隨眾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同時,還有隨緣來參加法會的人、天聽眾,必須有一個很大的地方建精舍,才能容納這麼多人,而且這個場所還要莊嚴。雖然佛陀答應邀請,但是須達長者找不到適當的地方,唯有祇陀太子私人的花園令他滿意;於是,鼓起勇氣與太子商量,想購買他的花園。祇陀太子因不好意思拒絕,故意開一個價錢為難他;若你能以黃金鋪滿整個花園,以這滿園的黃金為價錢,就賣給你。須達長者很高興,趕快找人打開倉庫,搬出黃金來鋪地,太子看到他如此誠心,又不惜代價只為請佛說法,深受感動。就說:「花園的地算是你買的,樹木就算是我布施的。」因為花園要有花草樹木方能顯現莊嚴,須達長者感謝祇陀太子共襄盛舉。 整地之後,就由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負責設計及監督興建精舍;當精舍落成,佛陀為它命名為祇樹給孤獨園,意思是祇陀太子布施的樹,給孤獨長者布施的花園,我們常念的《彌陀經》、《金剛經》以及很多佛經都在這祇樹給孤獨園講的,這布施園林的故事隨著佛經永遠流傳。 「布施心易發,無我心難持」,布施若無法達到「無我相」,就無法做到三輪體空。三輪體空就是不執著布施之我相、所施之物,以及受施之人。如施者、施物、受施者這三輪不能空掉,就無法做到施恩不望報,如此就不能成就布施波羅蜜。布施若是別有目的,就變成是一種交易買賣,一種有限的因果報應。佛門常說:「著相布施,是三生怨」,若布施不能三輪體空,就只能得到人天之果報;今生修布施,來生就享富貴,享富貴的時候就容易造罪,造罪就要受報,故到第三生就苦了。由此可見,布施若能做到三輪體空的無相布施最好。 至於內財的布施,若要捨頭目、手足、身肉,並不是一般凡夫做得到的。若捐血、捐骨髓,現在已有很多人在做,也有人會捐腎給親人,這也是非常難得的。雖然如此,還是比不上初地菩薩,一切內外財皆無所吝惜,對一切眾生作無相布施,故能成就布施波羅蜜。 為求諸佛廣大智慧,是名菩薩住於初地大捨成就。 「為求諸佛廣大智慧」,菩薩為什麼要這樣修布施呢?因為菩薩為求得諸佛的廣大智慧而修行,所以必須破人我執、法我執,修學佛法要完成佛果,此二種執一定要破。破人我執,就可以得到人空的真理,「人」就是指我們的身體,我們這個身體是虛幻不實的,是無常短暫的,若遇到嚴重的意外,可能馬上就會死亡。不然,也是幾十年的壽命而已。因此,不值得我們為他而造罪,應該把這個身體看破,照見五蘊皆空,不要為他操心,這樣才能證得「人空」。證得「人空」,才能無我執,如此對我所擁有的一切財產、眷屬、地位、名譽才能看破而不執著。若能看破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緣起性空,如此才能放得下,才能得到法我空。得到人、法二空的真如理之後,才能證得初地菩薩的果位。得到二空真如理,就能分證諸佛的廣大智慧,「是名菩薩住於初地大捨成就」,是說菩薩住於初地的時候,一切內外財都能施捨,故能成就布施波羅蜜。 (4)無疲厭行 疲厭就是做任何事,做久了就會疲倦,由疲倦而產生厭惡。修學佛法不可以有這種心態,修學佛道必須要有長遠心,堅持到底才能成就。因此,初地菩薩修學信行、慈行、悲行、施行之後,現在要進修無疲厭行。 佛子!菩薩以此慈悲大施心,為欲救護一切眾生,轉更推求世、出世間諸利益事,無疲厭故,即得成就無疲厭心。 「佛子!菩薩以此慈悲大施心,為欲救護一切眾生。」此段文是牒前起後,就是承先起後的意思。金剛藏菩薩又再次提醒在座的諸聽眾,菩薩以慈悲布施心,就是指智慧大悲心以及光明大慈心,來推動布施波羅蜜的大施心。菩薩為救護一切眾生,有堅定不移的信心,有拔苦與樂的大慈悲心,有大捨的布施心,這些作為都是為了要把眾生,從痛苦的深淵中解救出來。所有的菩薩行以及救度眾生的基礎已奠定,還要繼續前進,不可以少為多,或覺得可以休息了,或覺得疲倦想告一段落,這都不符合菩薩道的精神。菩薩度眾生,要徹底把他們救度到涅槃的彼岸,度眾生的任務才算完成。 地藏菩薩無量劫以來,已是十地以上的等覺菩薩,論資格早就可以成佛。可是地藏菩薩的願力很大,只要地獄未空,眾生未被度盡,就誓不成佛,故常強調地藏菩薩是「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願菩薩。所以說菩薩為了要救護一切眾生,不容許有絲毫懈怠疲厭。 「轉更推求世、出世間諸利益事,無疲厭故。」此句為正顯行相。菩薩不只度生不能疲厭,更要進一步推求世間,以及出世間一切利益眾生的事。世間利益眾生的事,就是把眾生的生活照顧好,讓他們身心安樂自在。出世間的利益就是要度眾生學佛,以布施、愛語接引他們來學佛,讓他們生起信心,發菩提願,修菩薩行,行菩薩道。這些世間、出世間的利益,初地菩薩都要加強去做,不容懈怠,不可有厭煩的行為。「即得成就無疲厭心」,這句是結其行成。由於菩薩利益眾生不疲厭,成就無疲厭心行,故名無疲厭行。無疲厭行就是拿出大勇猛的精神,以不休息心、無疲厭心推動菩薩的利生事業。 (5)成經論智 成就經論智,就是初地菩薩成就了領悟經論的智慧。「經」梵語音譯為修多羅或素怛攬,翻譯成中國話稱作「契經」。契經即指蘊涵契理契機的佛法,就是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故名契經。「論」的梵語音譯有二種:一種是十二部經中的論,梵語是優波提舍。這是佛自己在論議佛法義理,或佛弟子在論說佛語,議論法相,而所論說皆與佛法相應者。另一種是三藏中的論藏,梵語為阿毗達磨藏。論藏中的論有二種:一種是宗經論,是以大小乘經的義理為宗旨所造的論,名為宗經論。如《唯識論》、《瑜伽師地論》等。一種是釋經論,這是解釋大小乘經義者,名為釋經論。如《十地經論》、《大智度論》等。「成經論智」是指初地菩薩不但利生無疲厭心,而且對深入經藏、論藏有信心,毫不畏懼,成就通達經論的智慧。而且要令眾生同樣能深入經論,智慧如海。 得無疲厭心已,於一切經論,心無怯弱;無怯弱故,即得成就一切經論智。 「得無疲厭心已,於一切經論,心無怯弱。」這是說明初地菩薩已修得無疲厭心,就有一種精進不懈的力量,對於一切經藏、論藏,再也不會有害怕難懂,畏懼經論繁瑣浩瀚的怯弱心,也不怕佛法如大海,不敢去深入。因為菩薩已將佛法弄明白,對於自修或利他都不會膽怯,處眾講經說法都不會畏懼。又因「無怯弱故,即得成就一切經論智」,菩薩由於深入經論,已不會怯弱畏懼,故對經論的義理非常有信心,而且能夠徹底明白,照了諸法實相,深入經藏、論藏智慧如海,所以講解經論、演說法時,辯才無礙,故得以成就通達一切經論智的智慧,故名成經論智。 (6)成世智行 「成經論智」,是比較偏重自利;而「成世智行」,則較偏重利他。菩薩要成就於世間利益眾生,一切無障礙的智慧。 獲是智已,善能籌量應作、不應作,於上中下一切眾生,隨應隨力,隨其所習,如是而行,是故菩薩得成世智。 「獲是智已,善能籌量應作、不應作。」這是指菩薩「成就經論智」以後,對於弘法利生,都能善巧方便,作妥善的安排,考量弘法的時間、地點、對象,以及說法的內容。舉凡一切事理,初地菩薩都能周詳妥善的籌量計畫,並斟酌甚麼事應作,甚麼事不應作,甚麼話應說,甚麼話不應說。若應說的不說,則失人;不應說的反而去說,就是失言,這些菩薩都明白的。 「於上中下一切眾生,隨應隨力。」菩薩於上根利智的眾生,中等根機的眾生,以及下等鈍根的眾生,都能隨順眾生的根機,為他們演說適合根機與相應的佛法。知識水準高的,多談理性的佛法;知識程度較低的,多為他們談感性的話題。這樣大家都能受用,說的人順心,聽的人也高興,這樣說法才能契機,故名「隨應」。「隨力」應從二方面來說:一種是隨自己的智力所能夠講的範圍,先考量自己能說什麼經,或什麼論。一種是要隨聽眾的智力大小,程度高低,演說他們能夠接受的佛法。絕不能光唱高調,不管聽眾是否聽得懂。若是這樣,將會徒勞無功,吃力不討好,所以說法一定要先考慮自己的能力,以及眾生的根機和智力,如此才能做到「師資道合,說聽無礙」。 「隨其所習」,是說菩薩教人修行,會隨著眾生的習性、職業、知識程度來教他比較容易接受的佛法。 如佛陀在世時,有二位跟隨目犍連尊者出家修行的弟子,尊者教導一位修數息觀,一位修不淨觀。過了一段時間,兩人都沒什麼進步。有一次,舍利弗尊者來訪,問起這兩人修行的情況,目犍連尊者告訴舍利弗說:「沒什麼進步!」舍利弗問說:「你教他們修什麼法門?」目犍連尊者回答說:「原本開洗衣店來出家的,教他修數習觀;原本打鐵的,教他修不淨觀。」舍利弗說:「最好把他們修行的法門對調,說不定會比較好。」於是,目犍連尊者讓他們對換法門去修,開洗衣店的改修不淨觀,打鐵的改換修數息觀,結果二位很快就證得阿羅漢果。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洗衣服就是要把衣服洗乾淨,修行不淨觀最適合。另一位打鐵的,因打鐵需要一進一出的拉風箱,以取火熔鐵,這與出入息一樣,所以修數息觀最恰當。教導眾生修行,要隨他們的習慣性比較得利,比較容易成就,這就是隨其所習。相反地,若與他格格不入的法門,就很難成就。由此看來,修行隨其所習是非常重要的。 「如是而行,是故菩薩得成世智。」菩薩能夠如此奉行實踐,很快成就在世間度眾生的智慧大行。 (7)明慚愧行 「慚愧」對修學佛法的行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要有慚愧心,才能激發道心,要慚愧自己業障深重,要念生死苦,這樣就會想要修行。祖師古德常將生死掛在眉梢,存念於心。印光大師的關房裡面就掛了一個很大的「死」字,很多祖師都相當注重這個生死問題。現在由於經濟繁榮,物資充裕,大家都吃得好,穿得好,因此很多人根本沒把生死放在心上。僅管如此,不把生死放在心上,但生死卻從來沒有放過任何一個世間人,而且無常隨時緊隨在後。 既然知道生命無常,就應該把生死問題時時放在心上。如《四十二章經》提到:有一次,佛陀問弟子,人的生命在幾間?有一位弟子回答說:「在數日間」,有一位說:「在飯食間」,佛陀說:「不對」,又有一位弟子回答說:「人命只在呼吸間。」佛說:「很好,你知道了。」人命只在呼吸間,當一口氣不來,便成隔世了。因此,行者要有慚愧心,慚愧自己業障深重,生死未了,慚愧自己比不上佛菩薩。慚愧我們與佛因地同是凡夫,而佛陀發菩提心精進修行,如今早已成佛,而我們至今還在生死苦海中,輪迴不息,實在慚愧。是以修行不能再懶惰懈怠,漠不關心,當勤加精進,才能了生死得解脫,這樣才是有慚愧心之人。 成世智已,知時知量,以慚愧莊嚴,勤修自利利他之道,是故成就慚愧莊嚴。 「成世智已」,就是說菩薩已成就世間法的智慧,又有出世間的學問,已具備這些學佛的條件,菩薩凡事就能「知時知量」,「知時」就是說菩薩知道什麼時候應該修行,什麼時候應該度眾生。哪些因緣成熟的眾生應該先度,因緣未成熟的眾生,應暫緩。《華嚴經疏鈔》中提到,時有三種: 「念時」:是說菩薩每一念的時間都不浪費,念念都用來修行,用來修戒定慧。念佛的人佛號不離心,參禪的人話頭不間斷,有這樣功夫才能進道。 「日夜時」:無論白天或晚上,修行都不應間斷,甚至連中夜都不要懈怠。如《遺教經》中說:「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常當慚恥,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遺教經》這段話,看起來像是專對出家弟子說的,既然是佛臨入涅槃的遺教,凡是佛弟子都應遵守才對。佛要弟子精勤修習一切善法,善法主要以十善為主,身體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嘴巴不妄言、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心裡不貪、不瞋、不癡。即身口意的十善法。這些善法不論白天晚上都要勤修,無令失時,浪費寶貴的光陰。晚上初夜(六點至十點)及後夜(凌晨二點至早上六點)都要繼續用功,只有中夜(晚上十點至凌晨二點),身體可稍微修息一下,但心裡還是不能懈怠,要繼續用功,保持正念,這樣修行才會成功。「般舟三昧」的修法就是如此,九十天中,日夜不斷地用功,不坐不臥。用功的房子裡沒有床,沒有椅子,只有二條繩子掛一塊木板在上面。在房子裡一直念佛,有時站著念,有時繞著念;晚上念疲倦了,要打瞌睡,就趴在懸掛繩子的木板休息一下。休息好又繼續用功念佛,這種修舟三昧,幾乎連中夜也不睡的,修行用功,要有這種精神才能成功。不要將寶貴的光陰浪費在睡眠上,讓一生空過,道業無所增長,這樣就太可惜了。佛常提醒弟子,「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這樣的比例實在相差太大了。既然知道人身難得而易失,修行就要把握今生,好好努力,切莫放逸。因一失人身,萬劫不復,若不好好把握今生,努力修行,就等於在浪費生命,實在令人惋惜。 當念世間,一切悉皆無常,猶如火宅,自己不早求度脫,就有生命危險。而且又有貪、瞋、癡等煩惱賊,常在找機會要殺害修行人,奪取人的生命,比冤家仇人更厲害。怎麼放心大膽地睡,不自警寤,提高警覺呢?心裡的煩惱就像毒蛇一樣,隨時會殺害我們的法身慧命,煩惱未除,又像黑蚖這種毒蟲在你的房間睡,法身慧命隨時都有被傷害的危險。因此,當用持戒的鉤,把煩惱毒蛇、毒蟲鉤出去,這樣修行善根才會增長,道業才會進步,才不會忘失菩提心,這樣才是有慚愧心的人。若生死煩惱未解脫,就安眠放逸,即是無慚愧的人。修行人慚愧心是最為重要的,它可以使人不敢作非法之事。若無慚愧羞恥心,就敢為非作歹,喪失種種功德。所以有慚愧心的人,就能修善法;若無慚愧心,與禽獸就沒什麼差別了。 「所作得必不斷時」:所謂修行當量力而為,不間斷不懈怠,而且不要用功過猛,太過疲累因而生退道心就不好。修行要像調琴弦一樣,合乎中道,不能太鬆亦不能太緊,才能彈奏出美妙音樂。修行是不能選擇時間,必須時時刻刻把佛號放在心裡,時時刻刻把生死掛在眉稍,這樣修行道業才能成就,才是知時。 至於「知量」的內涵,再補充說明一下。知量就是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力量及根機,選擇適當的法門來修,選擇能力所能辦到的功德來做,不可好高騖遠,不知量力而為。其實修行,法無高下,能契機便是妙法。經常有一些修禪或演教的人,瞧不起念佛的人,認為念佛是老太婆的行為;而念佛的人也瞧不起參禪的人,說他們是狂妄之夫,這種觀念都不對。應該是適合念佛的人就念佛,適合參禪的人就參禪。因為八萬四千法門,無論是修行哪一種法門,最後都可通到涅槃城的,所以對任何法門都不要輕易批評,才不會造成毀謗佛法的罪。初地菩薩無論上弘下化,自利利他,都能知時知量。 「以慚愧莊嚴,勤修自利利他之道,是故成就慚愧莊嚴。」初地菩薩以慚愧之服莊嚴自己,使身、口、意三業,不做非法及違背戒律的事情,並能勤修自利利他之道。在自利方面可以道業增長,在利益眾生方面,可以得到一些成就,能夠成就慚愧莊嚴大行。 (8)成堅固力 初地菩薩發大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修慚愧等自利利他的菩薩行以後,為求自度度他更圓滿。 於此行中,勤修出離,不退不轉,成堅固力。 在菩提道上勤修出離心、出離行、出離生死、出離煩惱、出離三界。「不退不轉」,是不因一點障道因緣就心生退怯,也不因一點辛苦就畏難退轉,勇往直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樣修行才能成功,這就是堅固力。這種具有堅固力的道心,是不容易發的,所謂「菩提心易發,長遠心難持」,但學佛如果沒有恆心與毅力,不能勇往邁進,那麼修行就不會成功。初地菩薩所修的堅固力,就是要堅固道心,不為任何艱難的逆境所轉移,這就是菩薩修行具備的堅固力。 (9)明供養行 修供養行就是修布施度,對一切眾生來說是修布施,若對三寶、父母、師長來說就是供養。初地菩薩得到堅固力,進一步要「勤修供養諸佛」。供養有三種:利養供養、恭敬供養、正行供養。 「利養供養」:是說菩薩以內外財供養諸佛,亦是以財布施的一種菩薩行。財供養,有身外的財物供養,以及身體的頭目、手足、血肉、骨髓、器官等的內財供養。 「恭敬供養」:就是身口意對佛虔誠禮敬,殷勤供養,依佛所教,如法修行,這是利養供養及法供養。 「正行供養」:是說初地菩薩於佛所說的教法,皆能如法,依教奉行。 得堅固力已,勤供諸佛,於佛教法,能如說行。 初地菩薩由於精進修行「得堅固力」,不但殷勤廣修供養,而且對佛所說的教法,皆能依教奉行。 「勤供諸佛」是利養供養,「於佛教法,能如說行」是正行供養。無論利養供養或正行供養,都必須具有恭敬供養,方能圓滿。當知供養諸佛,無論財供養、恭敬供養、或如法修行供養,其功德都非常大。 3.總結十名體用 這是為「修行勝依願造修」作總結,菩薩修行必須成就十種淨治諸地障的菩薩法。這十種菩薩法,不僅初地菩薩必須修,其餘九地亦必須修。因這十種菩薩行法,是對治十種障礙的法門,所以名為「十種淨諸地法」。 佛子!菩薩如是成就十種淨諸地法,所謂:信、悲、慈、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供養諸佛,依教修行。 菩薩這十種殊勝行,首先要信佛說的一切法;其次,以大悲心救拔眾生解脫生死輪迴大苦。又具大慈心,使其得到究竟安樂,並毫不吝惜的布施一切內外財給需要的眾生。初地菩薩如此修行布施波羅蜜利益眾生,不生疲厭心;成就深入了知諸經論的智慧,又善於理解諸世間法,以種種方便教化眾生,再以慚愧心莊嚴自己,勤修自利利他心不退轉。成就堅固的道心,復勤修供養十方諸佛,且能依佛所說的教法,精進修行。 (三)果利益勝即位行成就 這果利益勝中,有四種果:調柔果、發趣果、攝報果、願智果。先從調柔果依次來解說,佛教無論大小乘經典,講修學的次第,大致上皆不出教、理、行、果的範圍。在《華嚴經》所說的菩薩道次第也不出信、解、行、證。「信」是信諸佛教法;「解」是瞭解修行菩薩道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法門的道理;「行」是〈離世間品〉的二千行門;「證」是證果,指〈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依諸善知識所教,修學證入的果位。 初地的法門內容亦是如此,具備教、理、行、果的層次。在明住分、釋名分、安住分所說的包含「教」和「理」。其後,在校量勝分中就包含願、行、果。其中,「行」是十種行,而「果」就是現在要解說的四種果。「調柔果」就是調練性情,令其柔和成熟,隨意堪用,故名調柔果。眾生在未學佛以前,大致上煩惱比較多,性情比較粗暴。學佛後,首先就應禮敬供養諸佛,向佛學習,以調柔自己粗暴傲慢的個性。若親友中有性情粗暴的人,有機會勸他學佛、拜佛,脾氣自然會改善。由此可知,禮佛、供養佛,乃是一種修行的方便門。 1.調柔果 調柔果又分為:明行法、譬喻、合法三部分。在明行法中,又有:見佛為練行緣、所練行體、別地行相、練行成就等四段文。以下解釋見佛為練行緣。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已,以大願力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多億那由他佛、多百億那由他佛、多千億那由他佛、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菩薩安住歡喜地,修十種大行,成就十種大願,以此大行願力得以見到很多佛,多到無法計數。由此可見,大願力是見佛的主因,力又分正願力及神通力。《十地經論》說:「菩薩以勝通力見色身佛,以正願力見法身佛。」以上是總說菩薩以大願力見到很多佛的情形。 以下分別說明所見佛數,所謂見到很多百佛、很多千佛、很多百千佛、很多億佛、很多百億佛、很多千億佛、很多百千億佛、很多億那由他佛、很多百億那由他佛、很多千億那由他佛、很多百千億那由他佛。「那由他」是印度計算單位中的一個大數目。 初地菩薩見到這麼多佛,到底有什麼好處?見到佛就要恭敬禮拜,稱讚、供養如來,就會善根增長、福慧增長、菩提心增長。若凡夫禮佛、念佛、供養佛,則能使狂妄心、浮動心安靜下來。狂妄心、浮動心安靜下來,有什麼好處呢?如《楞伽經》所言:「狂心頓息,息即菩提。」平常我們的心無一時安定,假如能到佛堂或寺廟靜坐,或念佛、念經。此時心就會安靜下來,心安靜就會得定,得定就是一種覺悟的狀態,才能轉凡成聖。所以說拜佛、念佛的功德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 另外,恐怕有人會懷疑菩薩見到如此多的佛,是不是多神教?這需要說明一下,佛之所以多,是因為眾生皆有佛性,人人修行皆可成佛。因此,無始劫以來,有很多人在佛法中修行,成就了佛道,所以有很多佛,這與多神教是不一樣的。如各種《高僧傳》、《居士傳》、《善女人傳》中,記載很多修行有成就的佛弟子。既然知道佛性平等,佛弟子要能發長遠心,菩提心不退,生生世世修福修慧,破無明,證法身,將來人人都能成佛。 菩薩從初發菩提心一直到登入初地,修行歷經一大阿僧祇劫的無量數時間,不只安住歡喜地中,還能以大願力見到法身佛,以大神通力見到許多色身佛。菩薩往昔亦曾親近侍奉過很多佛,就像我們修學想要有點成就,也要親近參訪很多法師,聽聞很多經,閱讀很多經典一樣。初地菩薩曾以一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在無數諸佛的座下修行,故能證入初地,這個成就是不平凡的。這裡特別強調,菩薩隨時都可以見到無量諸佛,見佛是初地菩薩調練修行成就的因緣,故名調柔果。其實,見一佛即已含攝見多佛,華嚴的境界是一多無礙,見一佛即見無量佛,見一佛即等於見一切佛。佛佛道同,諸佛皆同一法身。為何不直說見無量佛,而說見多百千佛呢?這是一種善巧方便。 現在說一個,佛在世時,弟子以神通力見色身佛的故事。佛陀成道後不停地教化眾生,在晚年時,想要到忉利天為生母摩耶夫人說法。因為太子出生七日,摩耶夫人就去世,往生到忉利天,太子是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扶養長大的。當因緣成熟想到忉利天,為母親及諸天人眾說法,因此有《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簡稱《地藏經》。又《地藏經》是佛教的孝經,不僅說佛陀是孝子,地藏菩薩往昔也是為救母親,而發盡未來際欲廣度眾生的大願,因此《地藏經》被認為是孝經。 當佛在忉利天宮說法時,人間的弟子眾,因多日不見佛,心裡很不自在。於是,優填王就請人用檀香木雕了一尊佛的聖像,讓大眾瞻仰,消解弟子們的思念心情,這是佛像的由來。當佛陀在忉利天宮說完《地藏經》,準備回人間,弟子們都很歡喜,準備迎接佛陀。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本來也準備起身去迎接佛陀;又心想,佛身充滿於法界,無處不在,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因此就繼續用功,沒有下座。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蓮花色比丘尼,以神通力,最先前往迎接佛陀;並對佛說:「弟子最先前來迎接佛陀」。佛陀說:「妳不是最先見佛的人,最先見佛的人是須菩提。」原來蓮花色比丘尼以神通力所見的只是色身佛,而須菩提內心寂靜,與真如理體相契,故能最先見到法身佛。 「所練行體」,即初地菩薩修練菩薩行的方法。初地菩薩過去及現 在,一大阿僧祇劫中,以大行願力,見無量佛。 悉以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皆悉迴向無上菩提。佛子!此菩薩因供養諸佛,故得成就眾生法。 「悉以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說菩薩以上求佛道的廣大心,及虔誠殷重的深遠心,以及正直心,恭敬尊重承事此無量諸佛。修菩薩行必須具備廣大心、深心、正直心。這裡雖然只列大心、深心,其實正直心也含攝在內。 「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說菩薩以虔誠之心,供養諸佛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四事供養,及日常所需的一切資生之物,菩薩毫不吝嗇,全部奉獻布施,供養無量諸佛。菩薩如是修供養行,假如我們有機會親自見到佛,千萬不要錯失供養的機會。因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友難逢,佛世難遇。」所以若有緣遇到佛出世,一定要把握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聽聞佛法,供養如來。 往昔世尊在因地修菩薩行時,有一生剛好遇到燃燈佛出世應化;有一次,國王要請燃燈佛到宮中應供,當時的釋迦菩薩聽到消息以後,非常想見佛。於是,向人化緣幾朵蓮花要供佛,因剛下過雨之緣故,路上多處積水,而且滿地泥濘,非常不好走。釋迦菩薩擔心泥濘及積水弄髒佛的腳,就將自己的長髮鋪在泥濘上,讓佛踩踏過去。由於釋迦菩薩對燃燈佛的恭敬,所以燃燈佛為他授記。說他在賢劫的時候,將在娑婆世界成佛,佛名釋迦牟尼,於娑婆世界廣度眾生。 見佛要發心恭敬供養,這是敬佛的禮節。菩薩由於能以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諸如來,能得到許多佛法利益。 《十地經論》提到:讚歎是一種恭敬的供養,唱讚、唱讚佛偈、稱讚如來都是恭敬供養;而禮拜則是一種對佛尊重的供養;至於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臥具、醫藥、房舍及幢幡、寶蓋等莊嚴具,則屬奉施的供養。 「大心、深心」則是能供養的心,菩薩為成佛道而以廣大殷重的心來修供養行,故名為大心、深心。菩薩如此虔誠以身、口、意修供養行,修布施波羅蜜,成就自己的福德莊嚴。 「亦以供養一切眾僧」,這是說除了供養佛,還要供養佛的弟子。因為佛的弟子是佛的傳人,佛法的宏揚者,佛法的推動及傳播者,所以初地菩薩不僅要虔誠供養佛,同時也虔誠地以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日常生活所需的資生具供養一切大眾僧。 因此,我們佛弟子應該向菩薩學習,以恭敬心去尊重我們的上人及一切師長,我們中國是非常注重忠孝的民族。就是對國家要忠,在家庭要孝,能忠能孝就是好人,因能尊敬長輩、孝順父母、恭敬師長,這是做人最基本的德行。現在社會秩序紛亂,由於太講究自由,太過於誇張人權,甚至不顧倫理道德所造成的,這是社會不好的現象。凡是佛弟子都應該以虔誠心恭敬尊重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同時也要尊敬供養我們的父母師長,佛弟子就應如此成就我們的供養布施功德。 「以此善根,皆悉迴向無上菩提。」迴向無上菩提就是把修行的功德迴向到佛果。所有的修行都要迴向,迴向是指出修行的目標,迴向才能擴大修行的成果。又應如何迴向呢?迴向有三種:「迴自向他」即把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培養慈悲心;「迴事向理」即迴真如實際;「迴因向果」即將修行功德迴向佛果菩提。 佛弟子修行的任何功德,不要只迴向人天福報,要家庭好、事業好、兒女好,應迴向無上佛果菩提才好,若只迴向人天福報,就像以無價珍寶去換取一支棒棒糖一樣,是非常不值得而可惜的。 「佛子!此菩薩因供養諸佛故,得成就眾生法。」菩薩為何要供養諸佛及僧呢?為成就利益眾生法,發菩提心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換句話說,就是要莊嚴佛土,成就眾生。菩薩雖修供養行,實際上還是為了成就利益眾生法。若能依法修行,就會利益眾生,成就眾生,會宣揚佛法,令大家依法修行。 「所練行體」是一種調練心行的修行方法,乃是以行入行。這個方法中包括三種入: (1)入功德行:就是指供佛行及供僧行,供佛、供僧是修福,不知供養的人,就不會有福報。反之,常供佛、供僧的人,就會有很多福報。 (2)入無上果:即指迴向行,就是將供佛、供僧所有的功德,迴向無上佛果菩提,這樣就可以去除下劣垢,下劣垢就是指發下劣心,去修人天福報或小乘果而言。 (3)入大悲心:即指菩薩的利生行,能夠利益眾生就可去除懈怠垢,菩薩就是要利益眾生。若菩薩不度眾生,不利益眾生,那佛道就不容易修成功。菩薩一定要利益眾生,這樣才能去除懈怠垢。 以上為「所練行體」中的三種功德行,供佛、供僧,迴向無上菩提,成就眾生,這些功德初地菩薩都已做到。 以前二攝,攝取眾生,謂布施、愛語;後二攝法,但以信解力故,行未善通達。是菩薩十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 這段要分別說明初地修行的法門行相。在十地中修行的法門行相,主要以四攝、十波羅蜜為中心,但每一地都不相同。今先約四攝法來說明,初地菩薩以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在這四種攝化眾生的菩薩行當中,主要是以布施、愛語之二種攝受法門,攝取眾生,皈依佛教。四攝法為: 「布施」是以內、外財供養父母師長,或救濟眾生,以善巧方便攝化他們。 「愛語」是以慈悲心說愛護眾生的話,說眾生愛聽的話,就是說柔軟語、法語攝化眾生,所以愛語也是一種法布施。 「利行」是以身、口、意行利益眾生的善行,使眾生樂於親近,而接受攝化。 「同事」是為了攝化眾生,方便示現與眾生在一起做相同的事情,做為同事,或觀察眾生根性,或示現眾生樂意聽受教化的形象,而攝化他們。 初地菩薩以布施、愛語度化眾生,至於利行、同事因信解力的緣故,這二種法門還有未通達之處。 「是菩薩十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增上。」此初地菩薩在十波羅蜜當中,是檀波羅蜜增上。十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智。「檀波羅蜜」即指檀那波羅蜜,譯成中文就是布施。初地菩薩於十度當中,以修布施為增上。就四攝法中的布施、愛語含攝其中。因十地菩薩主修十度,初地必須將布施修圓滿,而其餘之波羅蜜,不是不修,而是隨力隨分。 「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每一地之菩薩主修波羅蜜不同,除了主修之波羅蜜外,其它之波羅蜜隨力隨分修行。十地菩薩修行十度,是每一地修行增上,每一地之波羅蜜殊勝。 是菩薩隨所勤修,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以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迴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 這段是「所練行成」,要說明菩薩所修練菩薩行的成就。「是菩薩隨所勤修,供養諸佛,教化眾生。」此初地菩薩隨時隨地所精勤修行的,如供養諸佛為入功德的供佛行,教化眾生乃是入大悲心的利生行,菩薩如此勤修,目的何在呢?皆是以「修行清淨地法」,又如何修行清淨地法呢?就是要令所修皆成為真,令斷盡諸煩惱障,令初地菩薩心地清淨無染,令修行初地法門成就。並將此「所有善根」,悉以「迴向一切智地」,這就是入無上果的迴向行。 「轉轉明淨」,菩薩供佛修功德是自利,教化眾生是利他,再迴向無上菩提果。如此一項修好再修另一項,一項一項來修,漸次勝進,故稱為轉轉明淨。「明淨」就是將初地法一項一項修好,並將身心調練得柔順,若將初地的法門修成就,再修其他的法門,就比較方便。如此就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意,隨意應用佛法教化眾生。 佛子!譬如金師善巧鍊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 這段是說「比喻」,這時金剛藏菩薩又呼了一聲「佛子!」來提高大眾的注意力。譬如鍊金的師傅,他能用種種善巧的方法鍊金,使其成為各種莊嚴的飾品。「數數入火,轉轉明淨,」是說銀樓的師傅,當他要鍊金時,身旁一定要有個小火爐,必須一次又一次,把金子放入火裡燒。每燒一次,金子就更加明亮潔淨,愈燒愈明亮。 「調柔成就,隨意堪用。」說鍊金師傅把金子放入火中以後,金子會變得柔軟,可以做成各種裝飾品。此處以「鍊金師」譬喻菩薩,「鍊金」譬喻修供養行、利生行、迴向行。「數數入火」譬喻三種菩薩行次第而修。「調柔成就」譬喻練行成就。「隨意堪用」譬喻初地菩薩修行成就後,可隨意去度化眾生。 菩薩亦復如是,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為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迴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 這段是「合法」,「菩薩亦復如是」說菩薩也是如此。無論修「供養諸佛」的供養行,或修「教化眾生」的利生行,目的皆是「為修行清淨地法」,就是要把初地的法門修行成功。並將修行的「所有善根,悉以迴向一切智地。」這是迴向行。迴向一切智地就是指迴向無上菩提。 「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說初地菩薩的三種菩薩行次第修圓滿,就能隨意應用佛法廣度一切眾生。就像鍊金師傅將金子作成飾物,就可以隨自己的心意使用,裝飾一切。 2.發趣果 以下要說明發趣果,發是發動,趣是趣向;合起來說,就是發動趣向於果的利益。發趣果分為:正明發趣果、總結地相二部分。在「正明發趣果」中又分為:明法、譬喻、合法、結勸等四小部分。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初地,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於此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此地法故;亦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第二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亦應如是推求請問,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 初地菩薩完成調柔果後,接著要發展趣向的修行過程是什麼呢?「菩薩摩訶薩住於初地」,摩訶薩就是大菩薩的意思。菩薩證得初地,就時間來說已過一大阿僧祇劫,證得一分法身,見一分真理,當然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了。不過雖證得初地,但還沒有畢業,必須往成佛的大道繼續邁進。應多親近隨「諸佛、菩薩、善知識,」推求請問,於此初地中,及其餘諸地中所應修治的「相及得果」,相及得果是指菩薩於此初地中,所應明白的修行方法,及所應斷的障,所應證得的真如,所應成就的行門,所應證得的佛果等。 《疏鈔》中說:「相」即指能觀能修之行,及所治所斷的諸障,即指方便智。初地菩薩修布施,能除慳貪煩惱及異生性障,異生性是指凡夫眾生。凡夫眾生由於一念不覺,無明妄心動了,起惑造業,隨業受報,墮入種種趣中,身心相貌各各不同,故名異生。六道眾生的異生性障,即指煩惱障及所知障。煩惱障理,所知障事,此二障能障無漏身心,無漏身心就是真如佛性。眾生平等具有真如佛性,只因被煩惱無明所遮蔽,而沒有令佛性顯發出來。因為有煩惱、所知二障,障礙其無漏身心,起惑造業而成異生、成凡夫。若此異生性障斷除,就可得到方便智,方便智又名權智,是世間智。得到權智就不再為世間迷理之惑所間隔,故名無間道。 「得」即指證得出世間智,也就是得根本智。若證得出世間智,就不再為煩惱所束縛,而能證得無為理體,此無為理體即指自性真如。菩薩登初地後,每破一分無明,即證得一分解脫,故名解脫道。 「果」即指證果。因菩薩已證得智力,故進而能得世間智及出世間智,這二種智皆為後得智所攝,後得智能夠緣俗,故名世間智。後得智復能無分別,故又名出世間智。菩薩得此後得智後,必須繼續進修到智慧圓滿,故是勝進。為何不說是「加行」,卻要說是勝進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地前菩薩的加行,已不是登地菩薩所攝的範圍,為避免混淆,故名勝進。 總而言之,「相及得果」不祇是三種道,而且是三種漸次。「相」即說明能對治的行法,以及所斷的惑障,故是無間道,也就是觀漸次,即指能觀、所觀的法相,及修治、斷障等種種的差別相。「得」即指能正證出世間智的無為理體,故是解脫道,也就是證漸次。「果」指證得後得智,還要繼續說法度眾生,修滿一切智德,故名勝進,又稱修漸次。 「無有厭足,為欲成就此地法故。」說初地菩薩有發心進取的精神,及種種修證的功夫。這種種求知求證的歷程,是不能存有疲勞厭倦或自滿的心,要繼續精進不懈怠,為何要如此認真呢?目的是為了要成就初地的種種菩薩法的緣故,不是到此就滿足了,還要繼續發心,向前勇往邁進,從初地出發,趣向二地。 亦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第二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 說菩薩為了進求第二離垢地,也應該再次向諸佛諸大菩薩,及諸善知識們推求請問第二地中,菩薩應修行的法門,應斷除的障礙,所需證的真如,以及所當得的果位等種種相。同樣不要有厭倦滿足的心,目的是為成就彼二地中的種種菩薩法的緣故。 亦應如是推求請問,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 這段經文省略了一些文字,這是中國文字的巧妙處,就像《八十華嚴》的梵文本,據說有十萬偈,而中國祖師只用了四萬五千偈就將它翻譯出來了,這是巧妙地應用文字,刪繁取要把經文譯出,而經意大致已全。這段經文雖有省略,但據前所說,此時也應以這樣的進取精神,故向諸佛、諸大菩薩及諸善知識們推求請問,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菩薩所應修的法門,所應斷的障,所需證的真如,以及所當得的果位等種種相。也同樣不能有厭倦滿足的心,目的是為成就彼地中的種種菩薩法的緣故。 通常以十地菩薩所修的十度法門中,初地修布施度慳貪,二地修持戒度毀犯,其餘依次修忍辱度瞋恚,修精進度懈怠,修禪定度散亂,修般若度愚癡,修方便度呆板,修願度無志,修力度疲厭,修智慧度癡迷。這十度法門,能夠度眾生的十種心垢。舉例說,沒有忍辱心的人,就容易發脾氣,受不了人家一句重話,忍不了一點逆境;反之,若有忍辱心,瞋恚煩惱就會消失不見。 人一定要有忍辱心,才能成功。忍辱度如此,其餘諸度也都很重要,十地菩薩各以一度為主修,其餘九度不是不修,是隨力隨分兼修而已。 以下要說明「知」,這段經文中有十句話;而這十句話中,含有五種方便。 是菩薩善知諸地障對治,善知地成壞,善知地相果,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法清淨,善知地地轉行,善知地地處非處,善知地地殊勝智,善知地地不退轉,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 這科要來說明「知」,明知這段經文中有十句話,這十句話中,含有五種方便。 (1)觀方便:即「菩薩善知諸地障對治,善知地成壞。」這二句話。此處的觀不是指觀想,而是指菩薩對能治的法門相。觀而善知瞭解如何對治十地中,每一地各別的十種障。又「菩薩善知諸地障對治」,約所斷明觀。「善知地成壞」者,說菩薩善知修行各種菩薩行門,來完成初地乃至十地的菩薩果位,這樣的修集各種菩薩行,來成就果位名「成」。而各地所修的諸行門,各自不同,各住本位,分散於各地中,並不同在一起,故名「壞」。 (2)得方便:是「善知地相果,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法清淨」這三句話,也就是強調「得」是證入初地的方便。在《華嚴經疏》中提到:「善知地相果」中的「相果」,即欲入的方便,是方便智。「善知地得修」中的「得修」是已入的方便,即根本智,這說明此「得修」是證修,非緣修。而「善知地法清淨」的「地法清淨」是勝進方便,即後得智。 以現代的話來說,這三句話是說,初地菩薩善能知道修行十地法,必須經歷的一切行相,以及欲證入的一切菩薩果位。又能善知如何修行可以證得諸地的菩薩果,諸地的菩薩果是如何修得的。又善修信、慈、悲、施乃至供佛行等十種成就地果的菩薩法,可離諸染障,獲得清淨。 (3)增上方便:即「善知地地轉行,善知地地處非處,善知地地殊勝智。」增上是指初地菩薩善能知曉諸地菩薩得一地後,再繼續進修下一地的情形。「善知地地轉行」的「地地轉行」,是依前地起後地的意思。「善知地地處非處」的「處非處」者,謂若有我執、法執名非處;若已證得人空、法空名處,亦稱為住處。換言之,若我、法二執未除名非處;我、法二執已除,證得人、法二空名住處。而「善知地地殊勝智」的「地地殊勝智」,是指十地中,後地的智德皆勝於前地,故說初地不知二地事,因此愈後地的菩薩程度就愈高,所謂「後後勝前前」,這是菩薩地增長的善巧方便,故名殊勝智。 這三句話是,菩薩善能知道依前地才能起後地,不能越級,必須一地一地循序漸進的修行。菩薩又善能知道於地地中,若有我、法二執絕對是無法證入的,唯有去除我、法二執,而證得我、法二空,才能證入每一地中。菩薩又善能明白十地中,愈後地的菩薩程度就愈高,這是菩薩地增長的善巧方便。 (4)不退轉方便:即「善知地地不退轉」,是說菩薩善能知道,依前三方便所說的法繼續修行,繼續前進。每一地證得以後,無論道心、果位或行法,皆不會再退轉,也就是只會進步,從此不會退步。 (5)盡至方便:即「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此中「盡方便」就是指菩薩「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的垢染,將菩薩地所有的煩惱,以及諸障都斷盡,斷得乾乾淨淨,故名「盡方便」。至於「至方便」則是指「乃至轉入如來地」,轉入如來地即指轉至佛的果地。整句話是,菩薩善知修什麼行法,可以淨治菩薩地各種煩惱障,所知障及菩薩地種種諸障,乃至最後能達臻佛地,成就無上佛果菩提。 佛子!菩薩如是善知地相,始於初地,起行不斷,如是乃至入第十地,無有斷絕。 「菩薩如是」修行,在十地當中,每一地的地相及得果等法,菩薩都「善」於「知」道,並善於實行。「始於初地,起行不斷,」說明從初地開始,就發起不斷地修行進取,「如是乃至入第十地,無有斷絕。」說如是這樣不斷地進修到證入第十地,這種發心、進取的修行精神,從來沒有間斷過,方能完成十地的果位。 由此諸地智光明故,成於如來智慧光明。 就是由初地一直到第十地,於此諸地中,菩薩所斷的諸障,所修的菩薩行,所體悟的真理,所得的智慧光明,由於地地所增長得到的智慧光明之故,將能成就如來的智慧光明。 佛子!譬如商主善知方便,欲將諸商人往詣大城,未發之時,先問道中功德過失,及住止之處安危可不?然後具道資糧,作所應作。 佛說法時,有時怕聽眾不瞭解,所以會用「譬喻」加以說明。這段就是舉出譬喻說明的「法」,其中有二種方便。 (1)不迷方便:譬如一位大商主,「商主」即是做生意的商人之領導者或首領。這個人很有經驗、智慧,並且很有學問,善知種種方便,曉得要如何經營才能安全的達成經商的目的。因此,當他要帶領許多商人,前往大城市去做生意時,在未出發前,都會先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問清楚要經過的道路中,那條路好走又安全,那條路不好走又危險,還有要特別注意的事項。沿途的「住止之處」,何處可以住宿,何處可以休息,途中經過的旅館、客棧或臨時住宿之處安全與否,都要確認清楚。菩薩修行十地法門之初,同樣先瞭解每地當中,修行的行相、證悟真理的經過以及得果的境地。「道中」譬喻行因,「住止」譬喻得地,「安危可否?」譬喻諸障治,障治則安,未治則危。 (2)資具方便:「然後具道資糧,作所應作。」商主先瞭解途中的安危情形,才請隊員準備路途中需要的路費、資本、糧食,以及貨物商品等。凡出發前應準備的事情,都先處理妥當,該做的事項都做好,該準備的行李都準備妥當。 這二種方便中,「不迷方便」,大致上是利他而做;而「資具方便」,則大部分是自利而作。 佛子!彼大商主,雖未發足,能知道中所有一切安危之事。 這位大商主,雖然還未起程出發,但已事先知道旅途中一切安危的事,都是他求知的精神可嘉,此譬喻菩薩修行前先善於了知地相、得果等事。 善以智慧籌量觀察,備其所須,令無乏少,將諸商眾。 菩薩善用智慧,周全地籌劃和準備,又多方觀察以及記取別人的經驗,所需的用品都準備好,不令匱乏缺少。譬如糧食和水帶得不夠是很危險,若到寒冷的地方,禦寒的衣物不夠也不行,凡此種種都要在出發前準備周全,才能帶領諸商人眾出發,這是譬喻菩薩的修行過程。 乃至安隱到彼大城,身及眾人,悉免憂患。 這位大商主帶領眾商人出發後,由於事先已瞭解路途安危,又做充分地準備,所以一路上平安順利地到達他們經商的大城。一路上,商主本身及眾商人,任何憂患、危險的事情都沒有。這位商主是很了不起的領導者,帶領眾商人順利到達目的地。這譬喻菩薩修行已瞭解佛法的道理,依法修行,不至於盲修瞎煉,無法到達成佛的寶所。換言之,菩薩若能依過來人的經驗,依佛所教的佛法修行,就能順利地到達成佛的目的地,不會走冤枉路,浪費時間生命,也不至有憂愁禍患。 佛子!菩薩商主亦復如是,住於初地,善知諸地障對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薩地清淨,轉入如來地,然後乃具福智資糧,將一切眾生經生死曠野險難之處,安隱得至薩婆若城,身及眾生,不經患難。 菩薩像那位商主一樣,證入初地,首先善知從初地到十地,每一地所對治的諸障,這些障礙菩提道的諸障,應以何種方法對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薩地應如何修行,才能清淨無染,而且完成菩薩道,斷除一切障。如此十地一一修圓滿,再歷經等覺位,斷盡最後一分無明,如此才能順利轉入如來地。 菩薩具備圓滿福德智慧,以及萬德資糧。福德智慧是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利他,修行成就的。要成就菩薩道,決對不能當自了漢,如此才能與《華嚴經》的宗旨相契合。菩薩以利益眾生為優先,自利利他,利他是修福德,自利是修智慧。唯有萬德具足,方能帶領眾生出離生死輪迴的曠野,脫離種種危險的三惡道,以及種種災難的三界火宅。令本身及所度的六道眾生,都能順利到達如來地,不經任何的憂患,這是菩薩的大無畏精神,我們要向佛菩薩學習,絕不能懈怠。 是故菩薩常應匪懈,勤修諸地殊勝淨業,乃至趣入如來智地。 初地菩薩精勤無有懈怠,勤修諸地種種的清淨殊勝法門,悟真理、證法身、斷煩惱,得菩提果。這是一種超凡入聖的大業,乃能一直達到如來智地,如此自度度他的功德才算圓滿。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入菩薩初地門,廣說則有無量無邊百千阿僧祇差別事。 以上所說的道理,只是簡略地說明菩薩中的大菩薩,如何進入菩薩初地所修法門的實際情況。若是要詳細說明,就有無量無邊百千阿僧祇的差別事,內容太廣泛了。最初金剛藏菩薩受三家五請,答應要說十地法門時,就強調此法門非常廣大深遠,即使經億劫的長時間也說不完,只能簡略說少數一部分而已,無法廣說。十地的義理是無窮無盡的,說也說不完。 3.攝報果 攝報果分為:在家、出家二果。首先說明在家果,而在家果中又分上勝身、上勝果。其說明如下: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初地,多作閻浮提王,豪貴自在,常護正法。 在佛門中有四眾弟子,在家二眾就是優婆塞、優婆夷,就是男女居士。出家二眾就是比丘、比丘尼。由此可知,有在家菩薩與出家菩薩。《華嚴經》是圓滿經,經中所闡述的是圓融無礙的佛法,無論在家人或出家人,凡是發菩提心者,依法修行的佛弟子,都能依照修行的層次,而證得菩薩果位。 「菩薩摩訶薩住此初地」,修學初地法門的大菩薩們,安住於初地,即得在家人中上等殊勝身相的果報。如「多作閻浮提王」,閻浮提翻譯成中文是勝金洲,閻浮是樹的名字。這種樹是生長在須彌山南方洲上的河邊,此河及河中的沙都是殊勝的金沙,所以這種樹稱為勝金樹,此洲因樹而立名,故稱為勝金洲。此洲在須彌山的南方,所以稱為南閻浮提,又稱為南瞻部洲,是四大部洲之一。 另外,須彌山的東方有東勝神洲,西方有西牛賀洲,北方有北俱盧洲,這四大部洲中。當人壽二萬歲時,有鐵輪王出世,統治南閻浮提,故鐵輪王又稱為閻浮提王。當人壽四萬歲時,有銅輪王出世,統治東勝神洲及南閻浮提。當人壽六萬歲時,有銀輪王出世,統治西牛賀洲、東勝神洲及南閻浮提。當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有金輪王出世,能統治北俱盧洲等四大部洲。這四大部洲中的北俱盧洲,由於沒有佛法,是八難之一,那裡的人福報很大,生活很享受,人民一味地追求欲樂享受,不信佛法,不求解脫,甚至連韋馱菩薩都無法度化那裡的人。因此韋馱菩薩的對聯都會寫「三洲感應」,就是指東、西、南三洲的佛弟子能得到韋馱菩薩的感應,而北俱盧洲由於沒有佛法,所以韋馱菩薩不在那裡感應。 「豪貴自在」,是說證得初地果位的大菩薩,安住在初地,大多示現作閻浮提的鐵輪王,身為轉輪聖王,七寶具足,生活豪華富貴,想做任何事情悉皆能如意自在,故名豪貴自在。此「豪貴自在」亦可表示菩薩所發的菩提心及願力,所修的德行以及所證得的果位、智慧、神通,皆超過凡夫及二乘人,而且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能夠辯才無礙,於大眾中說法自在,故名「豪貴自在」。 「常護正法」,說菩薩一方面依法修行,一方面護持正法。護持正法有二種:一種是護持國家的正法,則賞罰分明。一種是護持佛的正法,令正法得以久住世間,廣利眾生。佛在世時,把護法的責任交給大臣,弘法的責任交給比丘、比丘尼。建道場時,應先立訂宗旨,才不會形成在家居士,干擾出家眾做弘法利生的志業。 以上所說,屬於「上勝身」,說明初地菩薩福報殊勝,當其證入初地後,可以成為閻浮提王,能夠統領一天下的國土,不但身分大富大貴,生活如意自在,而且又能擔起護持世間、出世間正法的任務。 能以大施攝取眾生,善除眾生慳貪之垢,常行大施,無有窮盡,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此段說明講「上勝果」,是依「上勝身」所起的殊勝果。「能以大施攝取眾生,善除眾生慳貪之垢」,是總說菩薩能廣行大施,攝取眾生,這是菩薩大悲利他的菩薩行,在利他當中,同時自利。 菩薩發菩提心是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首先以大布施的方便,攝受眾生,使他們先得好處,再度他們皈依三寶,「先以利勾牽,後令入佛智。」這是度眾生的一種方便。布施有三種: (1)財施:是指外財布施。像我們頒發慈孝獎學金給學生,這都屬於財布施,這些領獎的同學,有的本來不是信仰佛教,或是信其他宗教,因寫論文需要看佛書,結果發現佛教的道理這麼好,這麼有意義,因此就改信佛教。另外,若有貧窮的人無衣服穿、無東西吃、無錢看病,能本著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伸出援手,幫助這些可憐的人,這些都屬於財布施。 (2)法施:是以佛法布施給需要的人,像有些人想學佛,想瞭解佛法,不知如何入門;想修行,不知如何下手。若我們有因緣遇到,就應隨機為他開導,為他解決問題,讓他能明白學佛的好處,明白佛法的奧妙、圓滿與殊勝,這是其他宗教所比不上的。 通常一般學校的老師,有的不太喜歡學生老是問問題,若想學佛的人,隨時歡迎你來向我們的法師們請教,相信可以給你滿意的答覆,所以一些知識份子都有興趣來學佛,研究佛法。總之,法施是以佛法攝化眾生的一種方便。 (3)無畏施:是讓眾生遠離恐怖畏懼的言行。譬如有人遇到危險、困難、或遇到逆境,我們幫忙他,為他解決困難,或安慰他,或教他拜佛,求佛菩薩保祐,或教他修行,受持大悲咒,並至誠求懺悔,等到業障消了,麻煩便會減少,一切就會順利,這也是一種無畏施。 總之,大施行是初地菩薩以方便攝取眾生的菩薩行。以上所說的三種布施,初地菩薩悉皆身體力行,令眾生能見賢思齊,向菩薩學習,效法菩薩行布施。 「善除眾生慳貪之垢」,說眾生向菩薩看齊,修行大施行,以便能好好地除去自身的慳貪汙垢。「慳」是慳吝,不肯施捨幫助別人;「貪」是想貪取別人的財物,佔為己有;「垢」是心裡的污垢。眾生若有慳貪的染污心,心裡是不乾淨的,會障礙菩薩道,所以菩薩用布施行,破除眾生心中的慳貪垢穢。 「常行大施,無有窮盡。」依照布施來說,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財施又有內財、外財的布施之分。內財就是捐身體或捐頭目髓腦、或捐肝臟、腎臟、眼角膜等器官、或捐血、捐骨髓等以自己的正報身作布施。外財則是以身外的財產,或日常生活用品作布施。通常布施只能隨緣隨力去作,若要以身體生命布施絕對不是一般人作得到的。而初地菩薩已證入聖位,故常能以內財、外財,或以佛法,或以無畏行作種種大布施,而且施心堅固,無有窮盡時。 就像印度歷史上有些信仰佛教的仁王,喜歡舉辦無遮大會,以廣利一切沙門及貧窮大眾,對他們作無盡施。以前印度曲女城有一位戒日王,他非常敬佩中國留學生玄奘大師的德學。在大師遊學印度即將歸國時,戒日王邀集當時印度十八國的國王及僧俗大眾,為大師舉行一次辯論大會,發表大師所作的《制惡見論》,弘揚大乘義。在十八天當中,竟無一人敢出來與大師論辯,大師之名傳遍五印度,小乘人尊稱玄奘為「解脫天」,大乘佛弟子尊稱他為「大乘天」。當辯論大會圓滿結束後,正是曲女城每五年舉行一次的無遮大會,戒日王又邀請玄奘大師參與隨喜。無遮大會是一種平等布施的大法會,無論賢聖、道俗、貴賤、沙門、婆羅門、貧窮人等,一切悉無遮阻,一律平等接受布施。印度人常舉行,中國的梁武帝、陳武帝亦舉辦過;現在很少舉辦,這些都是外財布施。 至於初地菩薩常行大布施,無論內財、外財、佛法、無畏行,一切皆能布施。菩薩為普攝眾生而常行布施,布施是十度之首。以下要說四攝法門。 四攝: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十度、四無量心三種都是菩薩行的中心,四攝也是菩薩的殊勝行。不過十度中的布施波羅蜜,因它是初地菩薩當圓滿修行成就的法門,故特別強調之。布施波羅蜜與四攝中的布施攝有何差別呢?嚴格說,布施波羅蜜包含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施;而四攝中的布施攝唯約財施說,法施乃屬愛語攝所收。 愛語攝即是法布施,就是以佛法勸導眾生,以佛法利益眾生,令其棄惡向善,袪除煩惱,或當眾生遇到困難、恐懼時,能以佛法安慰鼓勵,或學佛之初不知如何入門,能發心教導鼓勵,以柔軟語、潤澤語、和善語、法語攝化他,以上都是以慈愛的語言攝化眾生,故名愛語攝。 利行攝是以有利於眾生的善行,攝化眾生。有能力幫助眾生,應儘量幫忙,熱心為眾生服務;應說好話,心存善念,思考要如何做利益眾生的志業。時時為眾生著想,處處幫助眾生,利益眾生,以此善行攝化眾生,是名善行攝。 同事攝是說菩薩以法眼觀眾生的根機,隨其所喜好,示現與他做相同的工作、相同的職業。常與眾生接觸,隨著眾生的需要,隨時廣結善緣,是名同事攝。 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不離念同行菩薩、不離念菩薩行、不離念諸波羅蜜、不離念諸地、不離念力、不離念無畏、不離念不共佛法,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如是一切諸所作業」,這是總說,如上所說初地菩薩以大悲心,行布施波羅蜜、四攝法、四無量心等,菩薩所應作的種種菩薩利他行業,當修行菩薩行業時,「皆不離念佛、不離法、不離念僧」這是不離念三寶。菩薩不只不離念佛,還要向佛學習,向佛看齊,所謂「佛亦人也,我亦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又不離念法,進一步弘揚佛法、修持佛法、護持佛法,令正法久住。佛菩薩時時都關心佛法的弘揚與傳承,因此我們要向佛菩薩學習。不離念僧,「僧」是梵語「僧伽耶」的簡稱,翻譯成中文稱作和合眾,就是指能夠和合過著六和安樂住的大眾。所謂「六和安樂住」就是指六和敬,即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六和眾若廣義的說應通指四眾弟子,但通常是專指出家團體而言。無論出家眾或在家眾,凡是佛弟子皆應同心協力護持佛法,弘揚佛法,令正法久住,才是佛弟子應盡的本分。 「不離念同行菩薩」,這句也是念僧,即念修相同法門的菩薩僧,也就是念同修菩薩行的菩薩僧。凡是僧團都必須過六和敬的生活,無論聲聞僧團或菩薩僧團都應遵守六和敬的生活規約,而在家菩薩也應該同行六和敬。另外《法界次第論》對「和敬」的定義做出如此的說明:言「外同他善謂之和,內自謙卑謂之敬。」第一句指菩薩所修的善法,自己皆應與他同修同行,菩薩大眾皆應共同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十度及四攝法、四無量心等菩薩行,如此方名為「和」。「內自謙卑謂之敬」即指內心應袪除貢高我慢,方名為「敬」。大眾僧團唯有和合無諍,方能安樂共住,方能道業成就,所以闡釋「和敬」對僧團來說非常重要,同行的菩薩要和敬。 另外,菩薩將利他所修的功德迴向無上菩提,並要成就大恭敬事,心無分別,棄除一切妄想,了知諸法實相,無人我、無是非、無高下、無彼此,一切悉皆平等。了知人人修菩薩行皆希望能轉凡成聖,成就佛道,故彼此所修法門相同,目標一致。人人都是未來佛,因此應彼此尊重和敬,如此才能做到同行和敬無諍。以上所說初地菩薩都能做到,故能對同行的菩薩常念不忘。 「不離念菩薩行」是說菩薩不離念十度、四攝、四無量心等菩薩行。菩薩萬行皆以此為根本。「不離念諸波羅蜜」就是不離念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等十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是「到彼岸」的意思,謂眾生可從生死此岸,度過煩惱河,到達涅槃彼岸。又稱為「度無極」,謂眾生修此十度,可使生死中的種種苦,悉皆度脫無餘。又可翻譯成「事究竟」或「事成就」,謂菩薩依此諸波羅蜜可圓滿成就,其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利他的一切功德。「不離念諸地」,即指不離念十地,十地即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四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菩薩不離念此十地,地地功德轉勝。 以下四種是求義念,即念佛的真實究竟義。「不離念力」,即不離念佛的十力,十力者:(1)知處非處智力,謂如來確實了知為善定得樂報,名知處;又了知為惡定得苦報,名知非處,如此種種皆悉了知。(2)知三世業報智力,即能了知一切眾生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業報的智力。(3)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謂如來具有了知諸禪定、八解脫、三三昧的智力。(4)知諸根勝劣智力,謂具有了知諸眾生根性勝劣與得果大小的智力。(5)知種種解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6)知種種界智力,即能普知眾生種種不同境界的智力。(7)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修有漏因行,及無漏因行所至之處的因果智力。(8)知天眼無礙智力,謂以天眼觀見眾生處生死,及徹見其善惡業緣悉無障礙的智力。(9)知宿命無漏智力,謂具有知眾生宿命,及知無漏涅槃的智力。(10)知永斷習氣智力,謂能如實知如何永斷妄惑習氣的智力。菩薩成佛就會得到這十種力,這十種力是菩薩求取的目標。因為有這十種力才能攝化眾生,一切悉皆無礙。 「不離念無畏」,即不離念佛為眾生說法的四種無畏。(1)一切智無所畏,謂佛具一切智,所以於大眾中說法無怖畏心。(2)漏盡無所畏,謂佛已斷盡一切煩惱,故於大眾中說法無有畏懼心。(3)說障道無所畏,即說明佛向大眾說種種障礙佛道的法,心無所畏懼。(4)說盡苦道無所畏,言佛向大眾說明種種可以盡除苦報的道理,心無所畏懼。如來這四種說法無所畏,正是初地菩薩想要求取的究竟義。 「不離念不共佛法」,這是指不離念諸佛的十八種,不與凡夫及二乘、菩薩共有的佛法。哪十八種呢?即:(1)身無失,(2)口無失,(3)念無失,這是說明諸佛的三業沒有過失。(4)無異想,言佛的心中唯念平等普度眾生及念佛法,並無其餘異想。(5)無不定心,佛行住坐臥常不離甚深勝定。(6)無不知已捨,謂佛於一切法悉皆了知方捨,無有一法不了知而捨去者。(7)欲無減,謂佛具足眾善,常欲普度眾生,心無厭足。(8)精進無減,謂佛常度一切眾生,無有休息。(9)念無減,謂佛的智慧於三世諸佛法,相應滿足,無有退轉。(10)慧無減,言佛的智慧圓滿具足,無窮無盡,隨慧演說佛法,亦無窮無盡。(11)解脫無減,謂佛遠離一切束縛,破除執著,煩惱淨盡無餘,名解脫無減。(12)解脫知見無減,言佛於一切解脫中,知見明了,圓融無礙。(13)一切身業隨智慧行,(14)一切口業隨智慧行,(15)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以上三種說明佛的一切身口意三業所為,皆是隨著智慧行調伏教化眾生的聖業。(16)智慧知過去世無礙,(17)智慧知未來世無礙,(18)智慧知現在世無礙,最後這三種說明佛的智慧能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無有障礙。 以上十八種不共法,是佛獨有,不與凡夫、二乘人、菩薩共有。而初地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不離念佛的種種不共法。 「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其「一切種」即多種的意思,如一切種施、一切種戒、一切種忍、一切種三昧、一切種智、一切種子識、一切種性等等,此說明每一法中皆含有多種法。至於「一切智智」則是專指佛智而言。整句話是,乃至於不離具足念一切諸佛的種種法,及一切佛的種種智慧。 以上將勝行中的「大悲利他」及「不失自利」二小段解釋完畢。此說明菩薩修利他行的同時,亦不離念佛、念法、念僧、念諸度、念第一義天等諸念。並將其功德迴向佛果菩提,成就大恭敬事,修行無相布施等諸度,三輪體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不生分別心,除諸妄想,故能順理契合一真法界性體。 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為導、為將、為帥,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勝行是指菩薩利他兼自利的修行,這種自利利他的菩薩行,目的就是為證取無上佛果。以下是菩薩的發願。 「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是說菩薩又生起這樣的念頭,我應當為一切眾生的首領,就像國家的元首,寺廟的住持,團體的董事長、理事長一樣。在《華嚴疏鈔》說:「眾生中為首」這句是總說,即指菩薩希望能成就大菩提果,其位最尊高。就像世間的國王為一國的元首,地位最高一樣。同樣道理,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故於十法界中,佛的果位最高,所謂超九法界而獨尊,所以是眾生之首。今菩薩完成初地的佛法修證,更發起最大的願心,希望達到成佛的最高目標。 可見學佛應向佛看齊,發廣大心,立弘誓願,絕不可像二乘人一樣,得少為足,只想了生死出三界,不想成佛度眾生。要成佛必須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長時間修行,菩薩道才能成就,這不是容易做到的,必須要有崇高偉大堅定的行願才行。初地菩薩是已發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故具有堅定不移的願力,願行菩薩道、修福慧,成就佛果,為一切眾生的首領。 通常學佛就是要像佛一樣,成佛是學佛的目標,因此在最初皈依三寶時,就要堅定這個目標,不能見異思遷,不能畏難而退,這是華嚴行者應堅定的信念。又「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佛陀出世的本懷,是要一切眾生皆能悟入佛的知見,不要每位弟子自求出離,不顧一切眾生。總之,要成佛就要先廣度眾生,成就福慧,才能圓滿無上佛果菩提。初地菩薩首先發願成佛,做眾生首領的大願,這是總說。 以下的「勝」與「殊勝」也可說是總說,亦可說是分別說明。因為「勝」與「殊勝」皆是補充說明「首」的,故「首」有二種:(1)勝首即必須精進修普賢萬行,將福德與智慧修圓滿,才能成為勝首,這是一乘圓教的行者所當追求的。(2)殊勝首就是指佛所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的,是獨一無二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翻譯成中文稱為無上正等正覺;指所證悟的諸法真理,若與無上的究竟真理、最高真理齊等,這就是代表已經圓滿佛果菩提了。 以下諸句皆是分別說明之部分,「妙」與「微妙」也是在補充說明「勝」的。「勝」亦有二種:(1)妙,即智慧自在勝。佛所證得的智慧圓滿無缺,名一切智智;是一切智慧中所有的種種智慧,故又名一切種智。由於佛的智慧圓滿,無論說法、教化、度生皆能自在無礙殊勝,而得到這種智慧自在勝是屬證德。(2)微妙,即離一切煩惱自在勝。此說明佛已徹底遠離一切煩惱習氣,故自性清淨心能完全顯現,而且能圓融自在,微妙不可思議。「妙」是證德,「微妙」則是斷德。 「上」與「無上」則是在補充說明「殊勝」的。「殊勝」亦有二種:(1)上,謂無與等者,言佛果是最高聖位,沒有可與它齊等的。(2)無上,謂無能過者,言佛果菩提最高上,佛的智慧最圓滿,佛的斷德最究竟,再沒有可超過它者,所以稱為「無上」。 以上「首、勝、殊勝」各有二義,加上初句總說的「首」,合起來共七句,即: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這七句是菩薩自身要修證的功德,現在解釋完畢。接下來後四句,則是攝化眾生所應具備的德能,屬利他的功德。 「為導」,導是教導、領導、引導的意思。從教化眾生的方面而言,佛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因此慈悲為眾生分別演說諸法實義。《阿含經》說:佛教化眾生分別法義,此應是以「辭」及「樂說」二種無礙辯,分別「法」及「義」二種無礙辯。 一般而言,「法」是統稱,其實應包含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及大小乘法、有為無為法等。萬法皆依心所生,而「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又「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此心是專指真如心或如來藏而言,此心才是一切世、出世間法的本源。 其次要來談「義」,義即指諸法義理,此諸法義理皆含體、相、用;而此體、相、用皆含攝於一心中。如《大乘起信論》云:「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此說明一切法所依的真如心,自性本自具足、本自清淨,不假修成,此是不變義。而由心體生起相、用,因而產生世、出世間一切萬法,此是隨緣義。 由此可知,一切眾生皆需乘此法才能到達佛地。佛是三界大導師,以無礙辯才演說諸法真實義,其本懷就是為引導眾生,悟入佛的知見,達到成佛的目的。所以初地菩薩發願要成佛當眾生的導師,引導眾生到達成佛的寶所。 以下「為導、為將、為帥」三句皆顯證德。「為將」者,有率領、帶領的意思。菩薩發願令眾生能夠證得真如理,滅除諸煩惱,令自性清淨心現前,此約斷德而言。「為將、為帥」二句屬智德。「為帥」者,此「帥」字有可能是「師」字的筆誤。師是指師長,言師長能教授弟子依正道法而修持,成就出世功德。《探玄記》說:「教令得出世,名師」,這說明佛門的師長需教導弟子修出世法,使他能了生死,證涅槃。「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說乃至可以做為一切眾生智慧之所依止的大覺者。 以上將「明在家果」中之「上勝身」及「上勝果」二小段,解釋完畢,以下將繼續介紹「明出家果」。 是菩薩若欲捨家,於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捨家、妻子、五欲,依如來教,出家學道。 這段是說明捨俗出家。「是菩薩若欲捨家,於佛法中勤行精進。」這是指初地菩薩,若想以在家身分修菩薩行,就要具有前面所說的上勝身,而且要修行完成菩薩的行與願。另一方面,初地菩薩若想捨離家庭的束縛出家修行,第一條件就是要在佛法中勤行精進;既然出家,若不認真修行,道業就無法成就。既然有勤行精進的願心與決心,進一步「便能捨家、妻子、五欲」,就是說菩薩有勤行精進的決心,便能將自己家庭裡所擁有的動產、不動產捨棄,連恩愛的妻子,辛苦養育的兒女,以及財、色、名、食、睡五欲等等都能捨離。財產、美色、名譽、飲食、睡眠稱為五欲。因為這五種欲望乃是世人所追求,人人最想要得到的,所以稱為五欲。初地菩薩大致都示現作閻浮提王,要發心出家就說捨棄妻子;假使是示現作家庭婦女,那就要說是捨棄丈夫而出家了。 另外,出家為何要捨棄五欲呢?因為出家人若有這五種欲望,就會障礙道業,所以要捨離。五欲者: (1)財欲,在原始佛教中出家人必須持金銀戒,手不拿金錢,口袋裡不放金錢。要吃飯得向施主托缽化緣,飲食、衣服、醫藥、臥具等日常生活所需,一切都要向施主化緣。不必為追求金錢而障礙修行,至於所住的精舍、寺院都是國王,或大臣等護法,供養僧團大眾居住的,出家眾只要專心辦道,弘法利生就可以。現在的南傳佛教還是如此,出家眾須持金銀戒。至於北傳佛教,由於地理環境及民俗風情的關係,出家人無法過托缽的生活,因此就無法持金銀戒,只能照隨方毘尼來行持,出家人安貧樂道,不貪求錢財,有多餘的錢財就布施,做有意義又能利益眾生的事情。 (2)色欲,此指男女色欲而言。出家戒必須全斷淫欲,因此出家人要捨離男女的色欲,方能了生死、出三界,成就道業。律典中常說:「淫欲是生死的根本,障道非淺,是故應戒。」 (3)名欲,是想追求名聲、名望。在社會上通常有名就有利,有地位就會受人重視尊敬,因此很多人不計成本,拚命追求。菩薩捨俗出家,已捨棄名譽的追求,不再執著名聞利養。 (4)食欲,貪著好吃的飲食。貪著美味的飲食,本來是人之常情,既出家捨俗為僧,就不應再貪圖口腹之欲,應將飲食當作是良藥,為了治療身體枯瘦的毛病。 (5)睡眠欲,一般人都會貪睡,既然出家就不能再貪睡。《遺教經》說:「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佛告訴弟子只有中夜(十點到凌晨二點)可稍微休息一下,但不能完全放逸,最好是繼續禪坐或誦經。因為生命無常,輪迴路險,若墮入三惡道,想再得人身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得人身又能學佛修行就更加困難,因此行者當效法初地菩薩,當勤精進,慎莫放逸,不要貪睡,浪費生命。 菩薩如此捨棄世俗,進一步「依如來教,出家學道。」即依如來所說的大乘教法,出家學道。「出家」是出世俗家、出煩惱家、出三界之家。「學道」是學種種菩薩道,如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精進修十波羅蜜、四攝法、四無量心等,種種自利利他的菩薩道。 既出家已,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三昧。 這段是說修行剋證,「既出家已,勤行精進」,說菩薩既然將家累放下,捨俗出家,就殷勤精進修行菩薩道,並能「於一念頃」的極短時間內,就可得到百種三昧。「三昧」可翻譯為正定、正受。通常受有五種:即苦受、樂受、喜受、憂受、捨受。而正受是不受諸受,是名正受,也就是什麼受都不放在心裡,放棄一切感受,擺脫一切感受,那個境界就是三昧,就是正定,也稱為等持。一念頃就能得一百種三昧,這是三昧勝。 得見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動百佛世界,能過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眾生,能住壽百劫,能知前後際各百劫事,能入百法門,能示現百身,於一一身能示百菩薩以為眷屬。 以上都是菩薩證得三昧,所得到的成就,到底有何成就呢?共有十一句,分成三對。初六句「橫論」二利是第一對,其中「得見百佛,知百佛神力」是自利;言此時初地菩薩能於十方世界,見到百尊佛的應身。見到百尊佛以後,亦可知道百尊佛的神通力量,並能聽佛說法,受佛神力加被,使菩薩增長智慧。 「能動百佛世界,能過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眾生。」是說明利他,言菩薩依佛開示,如法修習菩薩道,增長神通智慧,又受佛神力加被,能以神通力震動百佛世界,並能以神通力,過百佛世界,而且放大光明照耀百佛世界,以智慧力教化百佛世界的眾生。以上六句將「橫論」二利的一對說明白,這些都由空間說明自利利他。 其次,「能住壽百劫,能知前後際各百劫事。」是「豎論」二利,就時間而言,時間是豎的,有前有後。初地菩薩出家修行至此境界,若想住世,可以住壽一百劫,就是說他的壽命能夠在世間住一百劫的長時間。此長壽用來修行菩薩行,上求佛道是自利,而下化眾生是利他。此時菩薩已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窮通,智慧照了,故能知前後際各百劫的眾生事,也就是能知過去百劫以內的一切事,以及未來百劫內的一切事。因此能知眾生信佛的機緣成熟與否,若已成熟就要為他來開示佛法,及善惡因果,使眾生能依法修行,這是利他的菩薩行。以上二句是由時間「豎論」自利利他的一對。 「能入百法門,能示現百身,於一一身能示百菩薩以為眷屬。」此三句是一對,說明二利速疾。初地菩薩此時能入百法門,其目的乃是為增長自己的智慧,且為思維種種法門,菩薩又能示現一百個化身,並且於每一身都能示現百位菩薩做他的隨從法眷,這是為了多利益眾生故。 4.願智果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以下說明願智果。初地菩薩若以殊勝的願力自在示現,將會超過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無法以計算得知,數都數不盡,說亦說不盡。此說明初地菩薩發心出家修行,其成就是無法以數字計算得知的。菩薩所證的理與事皆無量無邊,所行的菩薩行亦是無量無邊,所修的功德亦是如此。 伍、偈頌 以上經文之長行部分解釋完畢,以下是偈頌部分的說明。佛陀說法以長行之方式呈現,為加強眾生之記憶,再以偈頌方式重述一遍,不但文藻優美,更令人記憶深刻。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若人集眾善 具足白淨法 供養天人尊 隨順慈悲道信解極廣大 志樂亦清淨此時,金剛藏菩薩將長行中的義理,以偈頌的方式重說一遍。若人修集種種善法,並將一切煩惱去除,就能具足潔淨的妙法功德,而且進一步修供養行,至誠供養十方無量諸佛,並且隨順慈悲心行菩薩道,為眾生拔苦與樂。如此一來,信心與理解力極為廣大,樂於行種種菩薩行。 為求佛智慧 發此無上心 淨一切智力 及以無所畏成就諸佛法 救攝群生眾 為得大慈悲 及轉勝法輪嚴淨佛國土 發此最勝心 一念知三世 而無有分別種種時不同 以示於世間 略說求諸佛 一切勝功德發生廣大心 量等虛空界菩薩為求證佛的智慧,發此種種無上菩提心。為能以清淨心得一切佛智、佛十力,以及四無所畏,為成就諸佛平等法,為救護攝化世間一切苦難眾生,為得慈悲心廣利眾生,及轉殊勝大法輪,並以此弘法利生功德,莊嚴清淨佛國土。菩薩發這種種殊勝的菩提心,能以一念心,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種種事情,而沒有分別心。由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種種時間不同,因而菩薩必須示現於世間才能修行菩薩道,成就菩提果。這只是簡略說明菩薩為上求佛道,為求成就一切諸佛殊勝功德,發廣大心,立廣大志,心量廣大如同虛空界一樣。 悲先慧為主 方便共相應 信解清淨心 如來無量力無礙智現前 自悟不由他 具足同如來 發此最勝心菩薩發廣大心之後,以大悲心為首要,以智慧為主體,善巧方便度化一切眾生。與佛法相應,以最深地信解清淨心,得到如來無量神通力。令無礙智慧現前,菩薩修持斷煩惱,證悟無上佛道,這都不是由他人所賜,而是自己修持證悟的。菩薩具足同如來一樣的神力、智慧及種種功德,而發這些最殊勝的菩提心。 佛子始發生 如是妙寶心 則超凡夫位 入佛所行處生在如來家 種族無瑕玷 與佛共平等 決成無上覺纔生如是心 即得入初地 志樂不可動 譬如大山王菩薩生起微妙的菩提心,則能超出凡夫位,進入佛所行的菩提道中。生在如來家裡,身為法王之弟子,種族高貴清淨,無任何瑕疵,一切所行與佛平等無別,修福修慧,積功累德,將來決定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菩薩生起如是心,即能證得歡喜地,菩薩由於志願心堅固,樂修菩薩道,道心如如不動,就像須彌大山王一樣,屹立不可動搖。 多喜多愛樂 亦復多淨信 極大勇猛心 及以慶躍心遠離於鬪諍 惱害及瞋恚 慚敬而質直 善守護諸根救世無等者 所有眾智慧歡喜地菩薩成就多種歡喜心、安樂心,並且對佛法有清淨堅固的信解心、大勇猛心,以及欣慶踴躍心。遠離與人鬪爭的行為,凡事不與人諍論,亦不惱害眾生。當逆境時,更不會瞋恚發怒,言行非常謙虛有禮;有慚愧心,以恭敬心承事供養三寶,又能守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使其放逸懈怠。精進行菩薩道,發心救護世間一切苦難的眾生,三賢位以下的眾生無人能與他相比。所有一切佛的智慧,初地菩薩都會修行證得。 此處我當得 憶念生歡喜初地菩薩於此處當得一切佛智慧,由於心裡常憶念佛、法、僧三寶,及憶念佛如何教化眾生、利益眾生,故能生起大歡喜心。 始得入初地 即超五怖畏 不活死惡名 惡趣眾威德以不貪著我 及以於我所 是諸佛子等 遠離諸怖畏菩薩證入歡喜地,即能超脫五種怖畏:一、不能活的怖畏,二、是怕死的怖畏,三、耽心惡名昭彰的怖畏,四、怕墮入三惡道的怖畏,五、在大眾威德莊嚴的場面,不怯場的怖畏。由於不貪著「我」,就能不執著我所擁有的一切我見、我執、我愛、我受。此菩薩大眾若能遠離我執及我所擁有的一切,進一步明白世間萬物,都是緣起性空的,如此就能遠離這五種怖畏。 常行大慈愍 恆有信恭敬 慚愧功德備 日夜增善法樂法真實利 不愛受諸欲菩薩常行慈悲事,憐愍苦難眾生,拔苦與樂;具慚愧心,日夜修諸功德,使一切功德悉皆具備,如此不斷增長善法。喜歡佛法的真實利益,但不喜歡享受五欲的世俗樂。 思惟所聞法 遠離取著行 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一心求佛智 專精無異念常常思惟佛法真實義,遠離一切愛取、執著的行為。不貪圖世間的名聞利養,喜歡求證無上菩提果,一心追求如佛的智慧,專心精誠,不起二心,不生異念。 修行波羅蜜 遠離諂虛誑 如說而修行 安住實語中不污諸佛家 不捨菩薩戒 不樂於世事 常利益世間修善無厭足 轉求增勝道 如是好樂法 功德義相應修行十種波羅蜜,遠離諂媚、虛妄心,依佛所說如法修行,安住於真實語中,不做污衊諸佛家風的事情,不捨棄菩薩戒,不做世俗無義之事,常行利益世間的善事。菩薩修行善法無有厭足,進而轉求增長殊勝的菩提道,與佛法相應。 恆起大願心 願見於諸佛 護持諸佛法 攝取大仙道常生如是願 修行最勝行 成熟諸群生 嚴淨佛國土一切諸佛剎 佛子悉充滿 平等共一心 所作皆不空一切毛端處 一時成正覺 如是等大願 無量無邊際虛空與眾生 法界及涅槃 世間佛出興 佛智心境界如來智所入 及以三轉盡 彼諸若有盡 我願方始盡如彼無盡期 我願亦復然菩薩發願承事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又發願護持諸佛正法,攝取諸佛無上道。菩薩發上求佛道的菩提願,修行最殊勝的菩薩行,令一切眾生善根成熟,將來成就佛果菩提,莊嚴清淨諸佛國土。 佛子充滿一切諸佛剎土,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平等心,救度苦難的眾生,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薩行。修學菩薩道,無論修福或修慧,自利或利他,所作所修都功不唐捐,絕對不會白費工夫。 菩薩願於一切世界,一切毛端處,一時示現出生、出家、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等八相成道。如是等大願無量無邊,虛空界與眾生界,法界及與涅槃界都不可盡。 如是發大願 心柔軟調順 能信佛功德 觀察於眾生知從因緣起 則興慈念心 如是苦眾生 我今應救脫為是眾生故 而行種種施 王位及珍寶 及至象馬車頭目與手足 乃至身血肉 一切皆能捨 心得無憂悔求種種經書 其心無厭倦 善解其義趣 能隨世所行慚愧自莊嚴 修行轉堅固 供養無量佛恭敬而尊重發如是大願,心自然能柔軟、調伏、溫順等種種溫良的好心。進一步信諸佛種種無量無邊的功德,這是經無量劫的修福修慧所證得的,菩薩應向佛看齊,努力修福修慧,累積功德。 觀察世間萬事萬物,知道眾生皆由十二因緣流轉而生,並且在生死輪迴中,與菩薩累生累世皆曾有過親屬關係。知道這些因緣關係之後,當眾生沉溺在生死苦海中不得出離時,菩薩就會生起慈悲心,以種種方便救他們脫離苦海,給他們幸福快樂。 為了使受苦的眾生能離苦得樂,菩薩發心廣行種種布施。無論王位或種種珍貴的珠寶錢財,乃至白象、駿馬、寶車等外財物品,或以自己的頭、眼、手、腳、乃至身上的血、肉等,一切內財菩薩亦都捨施。無論內財、外財,菩薩皆能布施,並勤求深入種種經論,依教奉行,無有疲勞厭倦的念頭。 菩薩善於瞭解一切經論,把佛法落實在世間法中,能隨世人所需,行利生的菩薩行。以慚愧謙虛的心,勤修自利利他的菩薩道,以此功德,莊嚴無上菩提果。初地菩薩道心愈來愈堅固,進而廣修供養十方無量無邊諸佛。 如是常修習 日夜無懈倦 善根轉明淨 如火鍊真金菩薩住於此 淨修於十地 所作無障礙 具足不斷絕初地菩薩如上所言,常勤修習信心、慈悲、布施、無疲厭心、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供養諸佛等種種菩薩道,日夜不斷地修習,無有懈怠厭倦心。因此善根轉更明淨,就像真金經過一次又一次冶鍊,最後礦金才能被鍛鍊成黃澄澄的純金。菩薩安住於初地,以清淨心,精勤修習十波羅蜜、四攝等種種十地法門,依次才能成就十地果位。菩薩修行一切菩薩道,由於道心堅固,又能精進,故所作所行,悉無障礙,具足智慧光明。菩薩從初地到十地,J乃至轉入如來地,不斷修菩薩法,行菩薩行,精進辦道,永不斷絕。 譬如大商主 為利諸商眾 問知道險易 安隱至大城菩薩住初地 應知亦如是 勇猛無障礙 到於第十地譬如大商主,為利益所率領的商人眾,必須先請問沿路何處危險,何處安全,實際情形如何,事事應有週全的準備,才能率領眾商人安全穩當地到達經商的大城。菩薩安住初地修行,應知如此,要先瞭解各菩薩地中,所應修學之法,及所應成就之果位,而且有始有終精進修學,如此才能順利到達第十法雲地。 住此初地中 作大功德王 以法化眾生 慈心無損害統領閻浮地 化行靡不及 皆令住大捨 成就佛智慧欲求最勝道 捨己國王位 能於佛教中 勇猛勤修習則得百三昧 及見百諸佛 震動百世界 光照行亦爾化百土眾生 入於百法門 能知百劫事 示現於百身及現百菩薩 以為其眷屬安住歡喜地的菩薩,能作大功德王行布施波羅蜜等菩薩法,並能以佛法教化眾生,又以慈悲心作拔苦與樂的事情,無論如何絕不損害眾生。菩薩住初地,多作閻浮提的轉輪聖王,統領南閻浮提,教化閻浮提眾生,令去惡向善,此教化眾生的菩薩行,普及整個南閻浮提,沒有不周遍普及的。並皆令此閻浮提眾生,常安住於大喜捨中,樂於行布施波羅蜜,捨棄慳貪,成就佛的智慧光明。 若為證得殊勝佛道,捨棄尊貴的國王地位,出家學佛,如此地放下名利權勢,勇猛精進,殷勤修習佛法。能在一念的短時間內得到百種正定,以及能見到百尊佛,又能以神通力同時震動一百個世界,其所放的光明同樣普照百世界,又同時能夠教化百世界的眾生,並能同時入百種法門中修行菩薩道,復能知前際、後際各百劫之事。又能同時示現百身教化眾生,並且於每一身各示現百位菩薩做為隨行法眷。 若自在願力 過是數無量若以菩薩的殊勝願力自在示現,超過如上所說的數目很多很多,即使以無量劫的長時間來數,也無法數得完。 我於地義中 略述其少分 若欲廣分別 億劫不能盡菩薩最勝道 利益諸群生 如是初地法 我今已說竟此時金剛藏菩薩說,因時間有限,只能簡略述說其少數的部分而已。若要廣泛地分別詳細說明初地的義理,即使以一億劫的長時間也說不完。菩薩修行菩薩道,其目的主要是利益諸眾生,修福修慧,自利利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上所言初地法門,今簡略地把它全部說完畢。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〇〇期) 第二離垢地 分七 丙一、來意 開始講第二離垢地之前,還是先來講離垢地之來意。依清涼國師的《華嚴經疏鈔》所說,通常會在正釋經文之前,都會先談來意、釋名、斷障、證如、成行、得果等義理,下面將一一來說明之。 來意是要說為何要講第二離垢地經文的理由,這一地的經從何而來,若照清涼國師的《華嚴經疏鈔》所說,應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因戒為出世道三學之首,所以根據《十地經論》顯示,菩薩登初地證得聖位後,即捨賢位入聖流,因此,依出世間道的修行次第,須持清淨戒,修戒、定、慧三學,而三學中以戒為首,故於初地分破無明,分証法身,見中道理後,於第二離垢地中,即應先圓修戒學。 這是由菩薩修行菩提道的次第來立論的,因三學乃一切佛法的總綱,而戒律為修行的軌範,故菩薩登初地見道後,於修道(二地至等覺)中,首先最迫切者應先修戒學,戒為佛道根本,所以不能本末倒置,如人登樓,先由底層,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如此才能到達無學道的如來地,成就無上菩提。 第二個理由是為了斷除微細誤犯戒障的原故,因為菩薩於前初歡喜地中,雖已分破無明,分證真如,但猶有微細的誤犯戒障,不能本性自然持戒,尚須思擇云何護持淨戒,故須於二地中來成就此戒度。 這說明菩薩為離一切犯戒障,成就性戒,所以於二地中,先須主修戒波羅蜜,兼修其餘九波羅蜜,若由華嚴宗「一多相即相攝」的思想而言,雖單修一戒波羅蜜,亦能容攝其餘九波羅蜜,但亦不礙其各各相異歷然。 另外菩薩也是為了順十地配十度的修行次第的原故,因此若以十地配十波羅蜜來修,前歡喜地主修布施度,此離垢地當主修戒度,其餘八地依此例略推可知。故知順十地配十度修學的次第,也是離垢地修學戒度的原因之一。因離垢地必須遠離一切染汙垢穢,遠離心裡上的一切染汙煩惱及身體上的一切殺盜淫等垢穢,令身口意三業清淨無染,持清淨戒,這樣才能分證真如理,分證真如法身,而昇入第二地。 我們凡夫之所以會流轉生死的禍源,是因為造殺盜淫等種種罪業,所以如要轉凡成聖,就必須像佛菩薩一樣,受持清淨戒。 由於初地菩薩已經證入聖位,就是已進入聖人之位的菩薩了,因此已證得十地的真如理、真如法身,這是修布施度的結果。布施度修好,就能證得真如,證得法身,初地菩薩之所以能分證真如、分證真如法身,是由於他在三賢位的時候已經能如法修行,斷去三界的見惑,而在初地時又能把布施度修好,證得一分真如理,證得一分法身,所以能登入菩薩的聖位。因此,依照出世間道的修行次第而言,應受持清淨戒,故順著十度配十地次第來說,布施度之後接著應該修持戒度,初歡喜地說完後接著應該來說第二離垢地。 以上二種含義為離垢地修持戒度的主要原因,同時由第二種的順十地配十度的次第,可知每地所修的法門皆有主有伴,如同大專院校各科系所修的科目,有主科、輔科一樣。所以二地菩薩必須於本地中,主修圓滿戒波羅蜜,並隨緣隨力兼修其餘九度和諸法,以下八地依照十地配十度的修行次第,也一樣各有主修的波羅蜜及兼修的波羅蜜,準此可知。 總而言之,前面所說這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可說是依照修行證位的菩提道次第而言。初地已證入聖位(屬見道位),接著應繼續來說第二離垢地(離垢地為修道位之首,而修道位須依戒定慧三學的次第而修,故首先應先修戒學)。第二個理由是依照修行的法門科目之次序而說,初地已圓修布施度,接下來第二地就應圓修持戒度了,以上來意已說竟,接著第二要來解釋離垢地的名稱。 丙二、釋名 為何離垢地菩薩的名字要叫「離垢地」呢?因為此第二地菩薩經過長期的精進修行後,已能遠離一切的煩惱垢穢,不應該做的不做,不應該說的不說,不應該想的不想,徹底遠離身口意三業的汙染垢穢,成就自性清淨戒。 因為我們自性清淨的心體上,本來就沒有任何垢汙的,而當初由於一念不覺,妄心動了,所以起了煩惱,造了善惡業,流轉生死。今天我們遇到佛法,依法修行,如法懺悔,身心的一切煩惱垢汙就會懺悔清淨,恢復本來自性清淨心,成就自性清淨戒。 而二地菩薩他是徹徹底底遠離一切所有的犯戒垢汙,自性清淨戒已成就,於身心中任何微細的毀犯煩惱垢都沒有,所以才名為離垢地,已經遠離煩惱垢汙了。 這裡有個問題說,初地菩薩不也是持戒嗎?為何不叫離垢地呢?因初地菩薩他修行的法門是以布施為主,持戒度的法門是兼修而非主修的法門,所以初地稱為歡喜地,二地才名為離垢地。 《十住毗婆沙論》也解釋「離垢地」之名說:「行十善道,離諸垢汙故」,所以《華嚴經疏鈔》上說:「此地中,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皆約戒明。」此《疏鈔》上說,十地中每地各斷一種障,十地就斷十種障,前初地斷異生性障,此地斷邪行障,其他諸地所斷之障講到時再說。 (續二〇一期) 所謂邪行者,凡是不合理的思想,不合理的講話,不合理的行為都叫邪行。所以二地菩薩自性戒清淨,斷的是邪行障,證的是最勝真如。通常是有斷就有證,所以修行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能努力修行就會有收穫。努力就是要斷障,收穫就是要證真如理,這就是在說一斷一證的道理,像前面初地是斷異生性障,所證的是遍行真如;而此二地經過長期修行,性戒成就,已斷了邪行障,證得最勝真如,身心遠離一切所有的垢汙煩惱雜染,故名離垢地。 可見二地菩薩之所以被稱為離垢地,這都是圓修持戒波羅蜜的關係。因此可知,持戒的功德很大。現在釋名已竟,下面正式要來談第三斷邪行障了。 丙三、斷障 第三、斷障,是指斷邪行障。此障是所知障中的一分俱生煩惱,由此一分俱生煩惱所造的一些業,就叫做邪行。這種邪行能障礙二地無法證得果位,無法圓修清淨戒度。菩薩經過如法的修行,把這種邪行障徹底的斷去,才能證入二地的果位,所以說二地菩薩要得到這樣的果位,一定要斷邪行障。而斷邪行障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接著應來解釋一下邪行障的內容。 邪行障的內容有兩種:一種是微細的誤犯愚,這種愚是所知障中的一分俱生煩惱,它能生起種種惡業。另一種是種種業趣愚,它就是前愚所起的種種誤犯的身口意三業。二愚之差別,在於前愚是能起誤犯三業;後愚就是前愚所起的誤犯三業。也就是說,前愚是所知障中能起誤犯三業的一分俱生煩惱;後愚就是它所起的種種誤犯三業。若簡單的說,前愚是能起業者(所知障中的一分俱生煩惱);後愚就是它所起之誤犯業。前為能起惑,後為所起業。此能起、所起之邪行,能障菩薩證二地果,所以菩薩證入二地後,即能永斷此邪行障,這是二地菩薩所成就的一種斷德。現在第三斷邪行障已講竟,接下來要講第四證如。 丙四、證如 第四、證如,即指證真如,此二地菩薩所證的真如,就是最勝真如。所謂最勝真如者,因第二離垢地菩薩已能任運自如,自然嚴持自性清淨戒,並且已斷一切身口意三業所誤犯的種種邪行,故能證得最勝真如。 因為二地菩薩已能受持清淨戒波羅蜜,而持戒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因此所證得的真如也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若與一切法相比,最為殊勝。如《大智度論》卷十三中,解釋戒度說「大怖畏中,戒為守護」,一個持戒很清淨的人,假如遇到大恐怖,或遇到大的災難,因為嚴持戒律,所以有護法善神保護,自然能化險為夷,就像平常出去旅行,我們若是一個持戒修行的人,就比較不會遇到危險,這就是持戒的功德在守護我們。 其次,「死闇冥中,戒為明燈」,當一個人面臨即將死亡的時候,前途茫茫,暗淡無光,不知何去何從,這時唯有平時持戒修行的功德可當他的明燈。因為他在世的時候,沒有殺生、沒有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犯根本大戒,那麼死亡的時候就不會恐怖,相信會仗著自己持戒修行的功德往生善道。 又「於惡道中,戒為猛將」,當一個人過去生不小心造業,而墮入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中受苦,若能提起持戒的精神,嚴持淨戒,戒功德就像一員猛將,會很快把他從惡道帶出。 另外,「死海水中,戒為大船」,這說明持戒就像驚濤駭浪的苦海中,一條大救生船一樣。譬如,當人出海遇到海難的時候,面臨死亡,眼前唯有一望無際的大海,水天相連,茫然不知所措,眼見就要滅頂了,在此千鈞一髮之際,這時突然有一隻大船經過,把他們全部救上船來,這種從死海水裡獲救重生的情景,將會使人終生難忘的。 像報上說有個旅行團去大陸旅行,在長江三峽出了事情,假使這個團同行的人當中,有人持戒,有人念佛修行,就會很平安,不會有這種翻船的事情發生。像我們這次去朝五台山,非常靈驗,去的頭一天,山上傳出了下雪的消息,說山上很冷,結果我們到山上的那天,大太陽就出來了,讓我們很順利的朝山。第二天上午還是大晴天,下午我們就離開五台山,到太原的時候天氣就變了,又開始下雪了,這就是很明顯的感應。我們一路上都很順利,一路上太陽都跟著我們跑,大家都非常高興。這就是大家誠心修行、持戒的關係,因為這次去的人都是我們蓮社共修會的蓮友居多,因大家有長時間持戒修行的關係,所以出門很平安,不用恐怖害怕,只要持戒修行,我們就不用耽心,因凡事會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由於持戒的功德非常大,而二地菩薩能徹底圓滿持戒波羅蜜,其功德更是無量無邊,故所證的真如,名最勝真如。現在第四「證如」已講完畢。接下來要講第五「成行」了。 丙五、成行 成行,是指成就戒行。戒行是第二地菩薩所要主修成就的法門,那麼二地要成就什麼戒行呢?即要成就自性清淨戒行。自性清淨心中,本無貪瞋癡,本無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惡行。菩薩修持戒度,恢復到自性清淨的境地,一切的惡行都自然沒有了,成就了自性清淨戒的大行。下面要來介紹第六「得果」。 丙六、得果 得果,是得到最勝無等菩提之果。持戒的果,於世間來說,最起碼可以得到人天身的果報。就像我們佛弟子受三皈、五戒,好好受持,就可以保持人身不失,若再修持十善的話,那就可以生天了。至於出世間法來說,二地菩薩主修戒波羅蜜及愛語攝,兼修其餘諸菩薩行,因此可以證得最勝無等菩提之果。 丙七、釋文 分三 現在開始要來解釋第二離垢地的經文,離垢地整個經文分成三大科,第一是讚請分,第二是正說分,第三是重頌分。第一讚請分是以偈頌來稱讚及恭請金剛藏菩薩來繼續講解第二地。通常一頌有四句,經中常見的頌有兩種,一種是孤起頌,孤起頌是五字、或七字一句的四句頌,其義理在經中是獨立的,就像離垢地開頭的五頌一樣。另一種是重頌,重頌是將長行經文的意思以五字或七字的偈頌重複演說一遍,就像每一地後面的偈頌一樣,都是將前面的經文重複說一遍,由於經文很長,所以重頌的部分我們就不再重複講解了。下面要開始來講第一讚請分。 丁一、讚請分 分二 戊一、慶聞初地 分二 己一、敘其三業慶喜 諸菩薩聞此,最勝微妙地,其心盡清淨,一切皆歡喜。皆從於座起,踊住虛空中,普散上妙華,同時共稱讚。這科讚請分,是結集經典的人在敘述當時法會中,菩薩大眾們聽完初地法門的種種過程。這科讚請分中又成二科:一、慶聞初地,二、請說二地。而在一、慶聞初地的三頌中,又分為二:前二頌是敘其三業慶喜,後一頌是發言申讚。 現在先來說前二頌,這二頌中,是結集經典的人在敘述當時法會中,菩薩大眾們聽完初地法門後,身口意三業的慶幸歡喜情形。以下將順著頌文來解釋。 (續二〇二期) 諸菩薩聞此,最勝微妙地,其心盡清淨,一切皆歡喜。皆從於座起,踊住虛空中,普散上妙華,同時共稱讚。「諸菩薩聞此,最勝微妙地」,此在說明,在會的諸菩薩大眾們,聽聞了金剛藏菩薩為大眾所說的初歡喜地的大法後,都覺得此歡喜地是最殊勝微妙之地,初地所修的法門也是最殊勝微妙難思議的。 「其心盡清淨」,諸菩薩眾他們聽了初地這種殊勝微妙難思議的法門以後,煩惱妄想都沒有了,心中都很清淨,就像《楞伽經》所說的「狂心頓息,息即菩提」,說在會聽經的大眾說不定還有一些妄念,而聽了金剛藏菩薩說了初地這種大法以後,就生起道心,生起大菩提心來,因此他們的內心都非常清淨。 「一切皆歡喜」即說一切大眾心中都充滿聽聞佛法的歡喜,所謂法喜充滿。此第一頌是心的慶喜。 「皆從於座起,踊住虛空中」,說大眾都從他們的座位升起來,踊身上升停住在虛空中,這種身體能升空是證得六神通中的身如意通,所以能夠踊身升空,通常阿羅漢就已經有六神通,可以踊身虛空做種種變化,現大身,變小身,入地如水,履水如地,阿羅漢尚且如此,那麼這些在會的大菩薩眾,個個也都有此能力,能踊身虛空中。 「普散上妙華,同時共稱讚」,此時菩薩大眾在虛空中,普遍都各以種種上好的微妙華,很恭敬的撒下來供養佛陀及說法主金剛藏菩薩。同時共同發出音聲來稱揚讚歎金剛藏菩薩的功德。此第二頌是身口的慶喜。第三頌是第二發言正申其讚。 己二、發言正申其讚 善哉金剛藏,大智無畏者,善說於此地,菩薩所行法。這一頌是當時菩薩大眾所讚歎的話,說「善哉!金剛藏」菩薩,您是具有「大智」慧,大「無畏」精神的菩薩行「者」,您能「善」巧方便的「說於此」初歡喜「地」的法門,說此初歡喜地菩薩「所行法」,菩薩所修行的布施、愛語等種種菩薩微妙法。我們所有在會的大眾都非常感激,非常慶幸,非常歡喜,此生能夠遇到大法,都是您金剛藏菩薩所賜給我們的恩德。上來慶聞初地三頌,本來也是屬於初地法,但在這初地、二地銜接之際,需要頌前請後,故將其判歸屬於二地。以上第一、慶聞初地三頌已講完,接著來說第二、請說二地。 戊二、請說二地 解脫月菩薩,知眾心清淨,樂聞第二地,所有諸行相。即請金剛藏,大慧願演說,佛子皆樂聞,所住第二地。此科是敘述解脫月菩薩代表大眾「請說二地」,當解脫月菩薩聽了金剛藏菩薩說完初地的菩薩法以後,知道大眾聽了初地菩薩妙法,心裡都很法喜,也很清淨,又非常喜樂。再聽聞第二地菩薩所修行的諸菩薩法,及諸菩薩法的種種行相。因此即以虔誠恭敬心,代表在會大眾來恭請金剛藏菩薩說:「大慧願演說,佛子皆樂聞,所住第二地。」就是說,具有大智慧的金剛藏菩薩,唯願您慈悲繼續為大眾演說二地法門,因在座的佛子大眾都非常渴望,非常樂於繼續聽聞菩薩所安住的第二離垢地的菩薩微妙法。 以上已將第一大科的讚請分說完,這讚請分就是此第二地的序分,以下要說的是第二、正說分,就是二地的正宗分。 丁二、正說分 分二 戊一、明地相 分二 己一、發起淨——即入地心 分三 庚一、結前標後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當起十種深心。」 當菩薩大眾以偈頌讚歎了金剛藏菩薩後,接著解脫月菩薩又請祂為在會大眾繼續演說第二地。這個時候金剛藏菩薩就告訴解脫月菩薩說:「佛子!那些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們,已修行證得初歡喜地的果位,若想要繼續修行入第二離垢地的法門,就應當要生起十種深心。」 庚二、徵列十心 何等為十?所謂:正直心、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善心、不雜心、無顧念心、廣心、大心。 在這科徵列十心中,所列舉的是那十種心呢? 第一、正直心:正直心是修行的必備條件,可對治諛詐諂曲等不直心,所以佛門常說直心是修行的道場,因由它可生起許多隨從直心,所以直心是總名,其餘九種直心是別名,即以正直心為主所開展出來的隨從直心。所以正直心是主,其餘九心是伴,這種主伴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又能融攝無礙,也是華嚴思想的特色之一。 第二、柔軟心:此柔軟直心是待人處世,自行化他的必備條件,菩薩欲饒益有情,須著柔和忍辱衣,不惱他人,才能與同學、同行、同法菩薩和合安樂住,共喜持戒。此柔軟直心,可對治剛愎粗暴,瞋恚、忿怒等煩惱垢,令瞋及其隨煩惱所引生的身口惡行不生,令戒清淨。 第三、堪忍心:具此堪忍心之菩薩行者,有大自在力,其性善能持戒,又能堪忍他惱,而不為煩惱魔事所動,難持能持,難忍能忍,寧捨身命,絕不生瞋犯戒。 第四、調伏心:菩薩具此調伏心,即能守護諸根,於一切微細惑令不誤犯,何況故犯,不過此心尚屬作意不誤犯,待證入二地後,方能任運本性自然持戒而不誤犯,因為至此時,於諸行能深見其過,如同良馬性自調伏,無需再調御訓練。 第五、寂靜心:菩薩之心能調伏、柔軟、堪忍,則不生高傲心,不輕慢他人、名事寂靜,又能了知戒的實相乃緣起性空,故於能持所持之戒、心不執著,復能了悟涅槃具有無上寂靜妙樂等勝益,名理寂靜,菩薩須令此事寂靜與理寂靜悉皆成就,而且能相容相成,圓融無礙。此心其他譯本大都皆名為寂滅心,言能滅貪等根本煩惱、得諸禪定,不著相持戒,不自高卑他名寂滅心。 第六、純善心:謂菩薩以真純心勤修妙善菩提分法,能忍諸煩惱逼迫之苦,及忍自行化他諸持戒修行之苦。如真金不畏火煉,故名純善心。 第七、不雜心:不雜即專一,亦即專注、不龐雜之意,謂菩薩修行,不雜用其心,令身心寂靜,不散亂、不懈怠、不厭足、不自滿,依其清淨戒更求勝戒。換言之,謂持律儀戒清淨,依此戒更進而求修攝善法、攝眾生等勝戒,故名不雜心。 第八、無顧念心:無顧念即不貪著,不希求。菩薩行者於世間財、色、名、食、睡等五欲之樂,視如夢幻泡影,無顧念貪著心,但為成就佛道而持清淨戒,非為享人天福報而修行。 第九、廣心:菩薩修行,大悲心具足,為成佛道,願常住世間攝化眾生,廣結佛緣,莊嚴福慧,不入小乘之偏空涅槃,故名廣心。 第十、大心:菩薩行者具大智慧,於世間修行,上求下化,自利利他,而心不染著有為諸法,但求究竟解脫之大利益,是名大心。 上述這十種直心,初地中也有,但未圓滿具足,故未能常喜樂護持而達堅固不退,一直到此十心轉深於上品極圓滿時,方能堅固不退,而堪作入離垢地發起淨戒的因心,菩薩因此十心而入住第二離垢地。故此十心又稱入地心,但它不只是入二地的方便,並且也是修持戒度的基礎。 庚三、結行入位 菩薩以此十心,得入第二地。 菩薩因為有這十種正直的深廣大心,所以才能入住第二離垢地繼續修行。以上已將能發起持戒之因心的發起淨說完,下面將來說明自體淨。 (續二〇三期) 己二、自體淨——即住地心 三 庚一、攝律儀戒 三 辛一、標明所依 佛子!菩薩住離垢地。 從這一段以下是要來說自體淨,而此自體淨,是說明持戒目的是要清淨身口意三業,善護其心,故名自體淨。 此中又分三科:一、攝律儀戒,要斷一切惡。二、攝善法戒,要修一切善。三、攝眾生戒,要利益一切眾生。今先來說明攝律儀戒,其中又分三小科。這一句經文是標明所依。 金剛藏菩薩此時又提醒在會大眾說:「佛子!當菩薩入住於第二離垢中時,心裡遠離一切貪瞋癡等種種煩惱垢染,故名離垢地。」 辛二、正釋戒相 十 壬一、不殺生 二 癸一、總明 性自遠離一切殺生。 此說明二地菩薩本性善良,自然而然地遠離一切殺生等行為,無論故殺或誤殺,只要對眾生生命有威脅的一切事,悉皆遠離。 癸二、別顯 三 子一、離殺因 不畜刀杖,不懷怨恨,有慚有愧,仁恕具足。 菩薩絕對不畜藏一切會傷害眾生的刀杖、弓箭、槍械、彈藥等武器,並且對一切人、一切眾生,都不會懷有怨恨心,而且常有慚愧心,不敢做對不起別人的事情,且具有仁慈寬恕的胸懷。「仁」是對人或眾生有仁慈心。「恕」就是指寬恕、忠恕之意。不祇能原諒別人的過錯,而且還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自己所不想要的事情,絕不會加在別人身上。 子二、離殺法 於一切眾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 對一切有生命的眾生,常生起慈悲的念頭,要儘量去利益他們,不但要拔除他們的痛苦,並要使他們獲得幸福快樂。 子三、離殺業 是菩薩尚不惡心惱諸眾生,何況於他起眾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 這樣精進修行的菩薩,尚且不會起惡心,去惱害眾生,更何況對其他眾生已生起眾生想,認為他是眾生,如此怎麼可能再以嚴重的惡心,而故意去行殺害他們生命的事呢! 菩薩行者對眾生都應起慈悲愛護心,不能去殺害他們的生命,因為殺生是最殘忍、最無慈悲心的暴行,違背菩薩利生的精神,而且在六道輪迴中,一切眾生都有可能是我們的親人轉世,所以殺生不只違背慈悲心,亦不順孝道。何況佛性平等,眾生皆有佛性,將來皆能成佛,因此殺生即殺未來佛,斷大慈悲佛性種子,眾生見而捨去,不敢親近你。 壬二、不偷盜 二 癸一、總明 性不偷盜。 二地菩薩本性善良清淨,離諸垢染,任運自然,不會犯偷盜戒。 癸二、別顯 三 子一、因離 菩薩於自資財,常知止足。 菩薩對於自己的資生財物,常能知止知足,不會貪求,故能知足常樂。若不知足的人,再好的環境,也不會滿意。就像《遺教經》所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子二、對治離 於他慈恕,不欲侵損。 菩薩對他人有大慈悲心、寬恕心,當別人有困難痛苦時,會儘量去幫忙他、安慰他,甚至為利益眾生,連自己的生命財產皆可施捨。菩薩又常存寬恕心,對於自己所不想要的事情,絕不會加在他人身上,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此絕不會為私利而去侵損霸佔他人財物資產。 因財產物質是眾生賴於維持生命的根本,若盜取侵佔他人資產,將使人無法維生,這就違背菩薩慈悲濟物的利生行,所以菩薩絕不會侵損他人財物。菩薩以這些慈悲、寬恕、布施、不貪他財的美德,來對治如何離盜。 子三、果行離 若物屬他,起他物想,終不於此而生盜心,乃至草葉,不與不取,何況其餘資生之具。 若這些財物是屬於他人的,而且心中也生起這是他人的財物這種想念,菩薩始終不會對別人的輕重財物,生起些許偷盜心,乃至連一草一葉這種微不足道之物,只要不是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未經主人給與,絕不私取,何況其餘較貴重的資生財物、用品、器具等,只要主人沒有說要贈與,菩薩更是絕不可能去盜取他人分毫的財物。 壬三、不邪婬 二 癸一、總明 性不邪婬。 二地菩薩本性清淨,若出家自然不犯淫戒,若菩薩示現為在家菩薩,則任運自然不犯邪淫戒。邪淫是與自己配偶以外的人有不正當的性關係,這是違背佛法與道德的行為,因邪淫將破壞雙方的名譽和品德,也破壞彼此的家庭和樂與幸福,這是擾亂社會秩序的惡行,所以佛教行者應當禁止。 癸二、別顯 三 子一、因離 菩薩於自妻知足。 菩薩對於自己的妻子能少欲知足,無貪色欲之心。 子二、對治離 不求他妻。 菩薩自己有妻子就已知足了,不會再妄想去追求他人的妻妾美色,而犯邪淫戒。 子三、果行離 於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尚不生於貪染之心,何況從事,況於非道。 不祇如此,菩薩對於他人的妻妾,或他人所監護的女子,或已被親族媒定婚約的女子,以及由於受戒而為戒法所保護的婦女,對於所列舉出的這些婦女,菩薩尚且不會生起貪染之心,何況怎麼可能實際去從事邪淫事呢?尤其更不可能在不適當的器官、不適當的時間、不適當的處所行邪淫事,即所謂於非道、非時、非處行邪淫等不淨行。以上將身業的三種戒說畢,接著來說四種口業戒。 壬四、不妄語 二 癸一、總明 性不妄語。 二地菩薩本性清淨無染,絕不打妄語,說不實的話,這樣就不會造口業。因為菩薩沒有自私自利的心,通常都是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承擔,所以不需要打妄語。一般人會打妄語,說不實的話,都是為了名聞利養,或為逃避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所以才會未證言證,未得言得,自說得過人法;或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知言知,知言不知;有說沒有,沒有說有;是說不是,不是說是。如此顛倒是非,虛妄不實,即犯妄語戒而得重罪。 癸二、別顯 二 子一、對治離 菩薩常作實語、時語。 此二地菩薩不祇本性不說妄語,而且經常說真實語,不說假話騙人,且當說的話才說,不當說的話不說,於該說話的時侯才說,不該說話的時候不說。菩薩能夠這樣謹言慎行,守口不妄語,就不會失言造口業。 子二、果行離 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無心欲作,何況故犯。 此二地菩薩乃至在睡夢中,也不忍心說覆藏不實的話,來掩飾自己的過失,所以菩薩不祇無心說妄語,更不會故說妄語而犯戒。 壬五、不兩舌 二 癸一、總明 性不兩舌。 離垢地菩薩本性自然不說兩舌語,不搬弄是非、挑撥離間。 癸二、別顯 二 子一、對治離 菩薩於諸眾生,無離間心、無惱害心,不將此語為破彼故而向彼說,不將彼語為破此故而向此說。 菩薩不會在眾生之間挑撥離間,搬弄是非,令其反目成仇,也不對眾生生起離間心,同時也不生惱害眾生的心,不會為破壞別人的關係,故意將此處所聽聞的語言拿到他處去搬弄是非,也不會將他處所聽聞的語言拿到此處來挑撥離間。此戒中,菩薩以無離間心、無惱害心、不搬弄是非、不挑撥離間,作為「對治離」 子二、果行離 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長,不喜離間、不樂離間、不作離間語,若實若不實。 如雙方的關係尚未破壞,菩薩就儘量以智慧去調解,令其不破壞;若彼此的關係已破壞,菩薩也盡力去調和,令雙方的關係不會更惡化。 菩薩的心性一向不喜歡離間他人,不樂意離間他人,而且不造作離間語,同時亦不說離間語,因為這樣才能使人和睦相處,不會結怨。總之,不管事實或虛構不實之事,只要對眾生不利的語言,菩薩絕不會說出口。 離兩舌的方法,以不破壞雙方關係、不喜不樂離間、不作不說離間語,作為「果行離」,也就是離兩舌業。離垢地菩薩如此遠離兩舌業,正是修行者的榜樣,所以行者當效法菩薩,謹慎口過,永絕離間語。 壬六、不惡口 二 癸一、總明 性不惡口。 離垢地菩薩本性不會以惡口罵人,以粗言穢語傷人。 癸二、別顯 二 子一、對治離 二 丑一、列所離 所謂:毒害語、粗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現前語、不現前語、鄙惡語、庸賤語、不可樂聞語、聞者不悅語、瞋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能壞自身他身語。 所謂不說會毒害他人的語言、粗獷不雅的語言、使他人生痛苦的語言、令他人生瞋恨的語言,無論他人面前或背後悉皆不說,又不說鄙惡不遜的語言、庸賤粗俗無教養的語言、他人不樂聽聞的語言、令人聽聞後生出不喜悅的語言、能使人生瞋忿的語言、使人聽聞後非常生氣,猶如用火燒心的語言、聽了能使人心生怨結的語言,這將使人永遠懷恨在心,不會忘記,這些傷人的粗言惡語,菩薩悉皆不說。菩薩又不說會使人生熱惱的語言、不可愛的語言、令他人不快樂的語言、能損壞自身及他人名譽及品德的語言。 (續二〇四期) 丑二、明能離 如是等語皆悉捨離。 如此種種不善的粗言惡語,二地菩薩悉皆徹底捨離不說。 子二、果行離 常作潤澤語、柔軟語、悅意語、可樂聞語、聞者喜悅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身心踊悅語。 不僅如此,二地菩薩並且能積極去說一些可以潤澤人心,使人聽了內心清涼舒服的語言,說柔軟好聽的語言,說使人內心愉快欣悅,非常適意開心的語言,說使人樂意聽聞的語言,及說使人聽了心生喜悅高興的語言,又說能善入人心、別人樂於接受的語言,菩薩又喜歡說一些風雅典故可作眾生準則的語言,說一些可使很多人喜愛、樂於聽聞的語言、說一些可使多數人喜悅快樂的語言、及說一些可使自己和他人身心悉皆舒暢愉悅的語言,二地菩薩常如此說種種自利利他的善妙好話,來使眾生歡喜愉快。 壬七、不綺語 二 癸一、總明 性不綺語。 離垢地菩薩本性不綺語,綺語是指一些會引發人產生遐思的花言巧語,或不正當的邪語,或指情歌豔曲,或談論色情的靡靡之音等無意義的話,這些都會使人動心失性,喪失道心,所以都是綺語。 癸二、別顯 二 子一、對治離 菩薩常樂思審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定語。 二地菩薩一向都謹言慎行,無論做事或說話,都能三思而後行,故常樂經過思考審度後才說出正確的語言;說適時的語言,即正好該說話的時候才說;又喜歡說真實的語言,即不說假話。喜說有意義的語言,說合乎佛法的語言,說順於道理的語言,也喜歡說善巧方便能調伏眾生的語言,眾生有好事儘量讚美他。若有缺點,則以好言去糾正規勸他,菩薩喜歡隨時隨地看場面說話,籌量決定看該說那種既正確又適當的語言,絕不胡言亂語而失言。 此不綺語戒中,說明二地菩薩口中唯說能教化、攝受眾生的適時語,或說能教誡、調伏眾生的有意義等法語,此正說明菩薩以有意義能自利利他之法語去對治無意義的綺語,所以名為「對治離」。 子二、果行離 是菩薩乃至戲笑尚恆思審,何況故出散亂之言。 此二地菩薩言必三思,乃至於戲笑時,亦恆能思量審察言行,故口中絕不說散亂無意義的言語。 這正說明菩薩連戲笑時尚恆能思量審度其言談,何況平時更加能三思而後言,所以口能徹底遠離散亂、不合理的無意義語,此是遠離綺語業的「果行離」。然此綺語非祇離垢地菩薩應遠離,實一切菩薩行者皆當共同受持。上來已將四種口戒說畢。以下來說意業三戒。 壬八、不貪欲 二 癸一、總明 性不貪欲。 菩薩登二地後,本性自然不會起貪欲心。 癸二、別釋 菩薩於他財物,他所資用,不生貪心,不願不求。 菩薩對於他人的財物,他人賴以維生的資產和日用品,認為這是他人應當享用的,因此絕不生起貪欲心,不願以非法的手段去求取他人的財物、資產,來歸屬於自己,也不起想要奪取強佔的貪欲心。 此離貪戒唯有對治離,無果行離及因離,下文離瞋、離邪見(癡)二戒亦然,因貪瞋癡等三種意業,即是身口諸業所依之本,更無餘依,故無果行,由無果行相對即無異因。離垢地菩薩直接以不貪的本性來「對治離」貪欲心,離願他物屬己想,及離起奪取意。故能不貪、不願、不求。 所以此戒須具五緣成犯:一、他物,二、他物想,三、生貪心,四、願得他物屬己,五、起奪取意犯。其中「起奪取意」是究竟犯,若缺此緣則只是煩惱名。文中二地菩薩本性不貪欲,後三緣皆缺,故得究竟離貪。身口七戒的具幾緣成犯,戒經中易見,故不錄,此意業三戒之犯緣,戒經中較少見,故將其從《華嚴疏鈔》中錄出,當可便利有心持清淨戒的菩薩行者。 壬九、離瞋恚 二 癸一、總明 性離瞋恚。 二地菩薩本性清淨無染,任運自然遠離瞋恨恚怒,不假造作,遠離一切忿怒含毒的生氣心。 癸二、別顯 三   子一、別顯能治 菩薩於一切眾生,恆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 此二地菩薩於一切眾生中,恆起慈善心,想要以慈悲來利益眾生,所以要生起利益心,同情可憐的人所以要生哀愍心、以歡喜心去行菩薩道,令眾生歡喜,以和氣潤澤心去使眾生心田得到法雨甘霖的滋潤,得到平安,得到清涼。起攝受心,欲令發菩提心的眾生,同成佛道。 《華嚴經疏》中明示,菩薩以六種慈善心去護祐利益眾生是對治離。首先以慈心對治欲令怨家痛苦之報仇心。其次於惡行有情生利益心,欲令其去惡向善。又對貧病可憐眾生起哀愍心,欲拔其憂苦,令生歡喜;由於眾生歡喜,故菩薩亦歡喜。菩薩復對沉迷世樂的染著眾生,生和藹潤澤心,欲令其捨棄世樂,成就涅槃寂靜樂。接著又對發菩提心眾生,起攝受心,欲令勤修種種饒益眾生行,成就無上菩提。此是二地菩薩永捨離瞋恨、怨害、惱怒,以慈悲心及忍辱行去嘉惠眾生的情形。這是一切菩薩行者皆當奉行的。 子二、總顯所治 永捨瞋恨、怨害、熱惱。 此離垢地菩薩是永遠能捨離一切瞋恨心、怨害心及熱惱心。初發心的一切菩薩行者若欲離瞋,則對一切有情、非有情所加的任何不可意境就應忍受而不生瞋,故無論親人、冤家、或非親非冤之人所加的怨害、凌辱;或長輩、平輩、晚輩所加的觸惱、輕慢;或上司、同事、屬下所加的侮辱、陷害;或苦惱有情的求索惡逼;或兇惡有情的迫害、毒打、惡罵等等,一切有情加於吾身的所有不饒益事,皆應忍受而不生瞋。 甚至世法中的衰、毀、譏、餓、苦、壞、盡,及老、病、死等不可意境;或蚊蟲惡獸觸惱,或風雨、霜雪、寒暑等外境所加之苦;或食睡不得自在苦,乃至一切求學、受法、修行、教化、念誦、事奉三寶、師長等等一切辛苦疲勞,亦皆應忍受而不生瞋,能夠如此護心不瞋,才能成就忍辱度及四無量心。 子三、類通治益 常思順行,仁慈祐益。 菩薩並常思隨順佛法的要求,以慈悲心去嘉惠眾生,修諸善行,成就忍德,故能以仁愛心,去慈愍眾生,及保祐、愛護眾生,去普遍利益一切眾生。 此離瞋恚戒,二地菩薩本性嚴持不犯,至於一般行者則以五緣具足成犯,那五緣? 即:一、眾生,二、眾生想,三、生瞋心,四、起損害意,五、於損害事,期心決定犯。其中最後一緣是由方便而成究竟才算犯。因為心瞋決定去做損害眾生事,如此才能牽引身口去造殺、盜、淫、妄等惡業。若無決定去做損害事的瞋心,但名煩惱。 (續二〇五期) 壬十、離邪見 二 癸一、總明 又離邪見。 二地菩薩性戒成就,本性清淨無垢染,故自然遠離一切無明邪見。 癸二、別顯 菩薩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直,無誑無諂,於佛、法、僧起決定信。 菩薩常住於正道中,不行占卜算命等事,不受取惡戒邪戒,心智清楚,又有正見及正直心,無有誑騙及諂媚心,對於佛法僧三寶能生起決定的信仰。 依《華嚴經疏》卷三十五所示,此離邪見乃是以七種法對治七種邪見。首先是以「住於正道」對治小乘人的異乘見;其次以「不行占卜」對治虛妄分別之邪見;接著再以「不取惡戒」對治戒取見;又以「心見正直」對治見取見;復以「無誑」對治覆藏見,然後又以「無諂」對治詐現不實見,最後以對「佛法僧起決定信」對治非清淨見。 此離邪見戒具五緣成犯,那五緣?一、對人眾,二、人眾想,三、起邪見,四、欲自謗三寶或教他謗三寶等,五、誹謗心決定犯。 以上十種離戒,即攝律儀戒,但即此離戒本身即是善法,故又是攝善法戒;再者,此離戒對眾生的生命財產等作無畏施,故復兼屬攝眾生戒,但常途而言,乃正屬律儀戒,兼通攝善法、攝眾生二戒;而此攝律儀戒顯然是以離三業過失為主,故正屬止持戒。 辛三、結成增上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護持十善業道,常無間斷。 金剛藏菩薩又稱了一聲在會大眾說:佛子!此二地菩薩摩訶薩是如此在護持十善業道等佛法,常無間斷。 庚二、攝善法戒 三 辛一、略觀不善起攝善行 二 壬一、正辨觀智 復作是念:一切眾生墮惡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業。 二地菩薩心裡又再想,一切眾生之所以會墮到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去,都是因為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愚癡等十不善業的緣故。 壬二、明起願行 是故我當自修正行,亦勸於他,令修正行。何以故?若自不能修正行,令他修者,無有是處。 所以我自己當勤修十善業的正行,而且也要把這種道理用來勸其他眾生及周遭的親戚朋友眾人,使他們也都能夠修十善業道的正行,為何我要這麼做呢?因為若自己不能修正行,而卻要勸他人修,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所以要教化眾生,言行舉止都要端正,不能馬虎,自己修好了才能夠影響他人,勸化他人。 辛二、廣觀障治起攝善行 二 壬一、觀不善唯是所治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十不善業道,是地獄、畜生、餓鬼受生因。 金剛藏菩薩又招呼了一聲說:佛子!此修行十地菩薩行的菩薩摩訶薩,心中又這麼想:「十不善業道是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的受生因。」 壬二、觀善法通其能所 五 癸一、人天十善 十善業道是人天乃至有頂處受生因。 修十善業道是眾生受生到人、天,乃至有頂處天受生的因。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因此,想生善道就要修五戒十善。想要有福報有錢用,就要修布施做功德。前世、今生或來世皆是如此,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胡適之先生也說「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栽。」是同樣道理。因此,來生的因果禍福,都不用去問別人,不想墮三惡道,就不要犯十惡,想生人天善處,就須修十善。這裡經文中沒有列阿修羅,若將阿修羅加在人天中,成三善道,因此三善三惡共有六道,若將阿修羅分到其他五道中,就成五趣。 癸二、 聲聞十善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以智慧修習,心狹劣故,怖三界故,闕大悲故,從他聞聲而解了故,成聲聞乘。 又進一步說,十善業道其實是成就十法界凡聖果位的樞紐。其中六種凡夫:即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四種聖人:聲聞、緣覺、菩薩、佛。這段是在說聲聞的十善。 聲聞乘的聖者是聽佛說十善四諦法的音聲,或看佛經而悟道的。聲聞乘聖者雖與人天同修十善業、八正道等法,但他們進一步能以實相智慧去修習十善道法,了知三界內的善惡因果皆是由於貪瞋癡等煩惱,起惑造業所致,因造了業就會有果報,這就是聚集了世間的苦因,就會招感世間的苦果。因此他能知苦了集,這是世間的一重因果。 聲聞聖者聽佛說法後,進而想求出世的寂滅果,也就是想證得涅槃果,因此他要以智慧精進去修上品十善業、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種種佛法,故能如願證得寂滅果。所謂能慕滅修道,這是出世間的另一重因果。 但若比起佛菩薩,他的心量算是比較狹劣,他只能自利,不願利他。他認為世間是苦海,三界猶如火宅,因而非常恐怖害怕再到三界內來受生死輪迴,因此就不願到世間來度眾生,這種小乘人由於缺少大慈悲心,不肯教化眾生,只隨從佛陀聽聞到四諦法的音聲而了解開悟,故成聲聞乘的聖者。 聲聞乘有四種果位,初果須陀洹,翻譯成中國話叫預流果,即預入聖人之流;二果斯陀含,翻譯成中國話叫一來果,即尚要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受生,才能了生死;三果阿那含,翻譯成中國話叫不來果,此三種果位之聖人去世後,會往生色界的五不還天,不用再來人間受生,故名不來果;四果阿羅漢,翻譯成中國話有三種意思,即應供、殺賊、無生。因四果聖人已了生死,出三界,故堪受人天供養,故名應供。四果聖人已將煩惱賊徹底殺盡無餘,故名殺賊。又四果聖人已了生死,出三界,不再受生死輪迴,故名無生。 癸三、緣覺十善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緣法故,成獨覺乘。 又有以出世的無漏心去修這種上品十善業道,把心修治得非常清淨,這種人如出生在無佛的時代,他可以不用隨從他人的教導,自己看到春夏秋冬四時遷移,花開花謝,物換星移,他自己會去思惟觀照無常法,因此能自己覺悟。由於教化救度眾生的大悲心,及利生的方便法比較缺乏,但他能領悟了解較深的十二因緣法,十二因緣是佛教緣起法的基本理論,一切法都是因緣而生,緣是助緣,也就是幫助因結成果的種種條件,世間的一切甚深的因緣法他都能悟解到,但他沒有度眾生的大悲心,只想獨善其身,又能獨自覺悟聖道,不用他人教導,所以能成就獨覺乘聖果。 癸四、菩薩十善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心廣無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攝故,發生大願故,不捨眾生故,希求諸佛大智故,淨治菩薩諸地故,淨修一切諸度故,成菩薩廣大行。 這一科是要說菩薩的上品十善。「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是說菩薩修此上品十善業道及諸菩薩法,修持得力,盡除煩惱,身心清淨。「心廣無量故」,又能發無量廣大心,廣大心就是指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樣的大願心。「具足悲愍故」,要度眾生一定要具有慈悲憐愍的胸懷,才能無怨無悔的幫助眾生,救度眾生。 「方便所攝故」,菩薩還要運用四攝法等各種度眾生的方便去攝受眾生。「發生大願故,不捨眾生故」,這是指菩薩發廣度一切眾生的大願,不忍捨棄任何一個未得度的眾生。就像地藏菩薩所發的大願一樣,所謂「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經上又說:「希求諸佛大智故」,菩薩行者一方面要利益眾生,努力修福報,一方面要上求佛道,希望能證得與諸佛一樣的大智慧。「淨治菩薩諸地故,淨修一切諸度故,成菩薩廣大行」,還要以清淨心去修治菩薩道的十地法門,也就是要淨修十度萬行,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智等十度。這一些菩薩行,菩薩都必須修圓滿,如此才能成就菩薩的廣大行,這是菩薩的十善,以下要來解釋佛最高層次的十善。 癸五、佛之十善 又此上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清淨故,乃至證十力、四無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應令一切具足清淨。 這段要說的上上十善業道,乃是最高一層的十善,這是佛的十善。「一切種清淨故」,修此上上十善必須一切身口意的業種都淨治清淨,一切煩惱習氣盡除,如此即能證得一切種智。 「乃至證十力、四無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乃至能夠證得佛的十力,十力即:一、知處非處智力,這是知一切道理非道理的智力。二、知三世業報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這是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的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十、知永斷習氣智力。 「四無畏故」,這是指佛的四種無所畏,即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法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 「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想成就佛道,該斷要斷,當證得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佛法,都得去成就圓滿,一切佛功德都得修證成功,如此才能成就佛果菩提。 「是故我今等行十善,應令一切具足清淨」,因為要完成最高無上的佛果,這是修學佛法最終的目的,所以我今應當平等去修行十善法。無論人天十善、聲聞十善、緣覺十善、菩薩十善也都要修。前面這四種十善是基礎,若修好了,那佛的十善就能修成就,所以叫等行十善。而且要使這五種十善業道法都修習成就,煩惱習氣斷盡,身口意悉具足清淨。 辛三、總結勸修 如是方便,菩薩當學。 如上所說這些利生的方便法門,是發菩提心的菩薩們所應當學習的。以上所解釋的五種十善中,人天十善是世間的善法;聲聞、緣覺、菩薩、佛的四種上品十善,則是出世的善法。 (續二〇六期) 庚三、攝眾生戒 二 辛一、 廣明攝生戒 五 壬一、明智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十不善業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 這一段是總顯知因。此時,金剛藏菩薩又招呼一聲在座的聽眾們說:佛子!此離垢地菩薩摩訶薩又生起了這樣的念頭,認為:「十不善業道是眾生墮入三惡道的業因,十不善業道也就是十惡,其中又分上、中、下三種等級,最嚴重的上品十惡是墮地獄之因,中品十惡是墮畜生之因,下品十惡是墮餓鬼之因。」 其中分等級的差別在那裡呢?舉例來說,同樣是殺生,有的人心存惡心,並且以非常殘忍的手段去殺害人或眾生,這是上品罪。其次,有的人因沒智慧,又沒學佛,故不肯吃素,因此為了口腹之欲去殺畜生,造了中品罪。另外有一種人他雖學佛,不願殺生,但家人不吃素,公婆或先生逼她去煮海鮮等活物給家人吃,這是不得已的殺生,罪就輕一些。若是誤殺,罪也比較輕,而且時間也有久暫之分。偶爾殺生與終生都在殺生當然不同。殺生如此,其他九種惡同理可知。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三惡道中,畜生應排在第三,餓鬼排在第二才對,《華嚴經》為何次序不同?其實不只《華嚴經》如此,其他經典亦有如此分法,如《過去現在因果經》、《大毘婆娑論》都跟《華嚴經》一樣,將畜生放在餓鬼前面。《法華經》、《涅槃經》、《大智度論》、《俱舍論》等經論則把餓鬼放在第二。 這是因為同一道中,其苦報亦有輕重之分,若以苦報重的餓鬼跟苦報輕的畜生(如寵物之類)排在一起,那當然是餓鬼排在第二,若是苦報重的畜生與苦報輕的多福鬼排在一起,那就畜生排在第二,餓鬼殿後了。 於中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在十種不善業中,第一種是殺生之罪。若人所造的殺生罪非常嚴重,依等級就會分別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中去受苦。這一句是總說,也就是所謂的正報,是造罪所感得的真正果報;其中三惡道於每一道中各有千差萬別的苦報,這是異熟果,即因與果異時異處而成熟的果報。 若人造罪的當生就先有報應,那就是華報。若人造罪死後墮入三惡道受苦報,苦報未盡,若轉生人中,會得到二種果報。其中,第一種是短命的果報,第二種是多病的果報。這是殺生的正報還沒有報完的餘報,又叫習氣果。因殺眾生使他人無法享盡天年,自己也就是無法享盡天年,所以會得短命報。這種短命的果報比多病的果報要來得重,所以是殺生的等流果,就是與殺業有關的同等流類之果。至於多病報則是短命人未死前的果報,是方便等流果。 儒家主張仁慈,孟子曾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由於任何眾生都是貪生怕死的,因此若被殺害都非常痛苦,非常恐懼、驚慌,人應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眾生著想才對。倘若人沒有慈悲心,以殘忍的手段去殺害眾生,就會感得三惡道的果報,及人中的短命、多病報。所以人若常生病,醫也醫不好,治療一點效果都沒有,甚至檢查不出毛病,但是身心就是不舒服,這就是前世殺業重的關係,由《華嚴經》中就知道這是殺生的餘報,所以多病。因此應多懺悔,多護生,多施醫藥,多照顧病人來消業。 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 偷盜是很不好的行為,自己不憑勞力去賺錢,卻要偷別人的東西,搶人家的財物,或強佔他人的財產。這些都是人賴於維持生命的物質資產,因此若犯偷盜罪,也會使眾生墮入三惡道中受苦,等三惡道的果報受完,生到人中,也有二種果報。第一種是貧窮,因為偷搶別人的錢財,使別人受到貧窮之苦,所以自己也會得到貧窮的業報。第二種是共財不得自在的果報,假若與人合夥做生意,或與兄弟家人共同擁有的財產,常無法自由自在的使用,須受別人控制,因此千萬不要犯偷盜戒。 邪婬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 邪淫是指非正式配偶以外的一切不正當淫欲行,無論強逼或兩情相悅,只要不是配偶,發生性行為都算犯邪淫戒。古諺說:「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人若犯邪淫罪,其果報同樣會使人墮三惡道受苦報。 當三惡道的果報受完後,若轉生人間,還會得到二種與自己犯邪淫行為相關的果報。一者妻不貞良,由於自己曾侵犯過別人的妻女,使別人的妻女不貞潔。因此自己的妻女也會被侵犯,而且不注重貞潔,又不賢良,因此就沒有美滿婚姻。二者得不到如意的眷屬,譬如男孩子娶不到好太太,女孩子嫁不到好丈夫。或兒女都不注重貞潔,行為不檢點,讓父母生氣,眷屬彼此不和。由於沒有如意眷屬,因此也就沒有幸福家庭,這都是犯邪淫行的報應。以上三種是身體所造的惡業。 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 第四種是妄語,這是四種口業之一。妄語乃是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聞言不聞,不聞言聞;知言不知,不知言知。故意說違背事實的話,其中又分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 大妄語是未證言證,自己明明是凡夫,為了名聞利養,卻騙人說自己是已證得聖果的佛或菩薩,這種罪非常重。 小妄語就是說謊話,譬如作偽證,人有罪偽證人無罪,人無罪偽證人有罪,這都違背法律及道德的,或平常說一些違背事實的謊話,這也都有罪過。 方便妄語,是為了怕麻煩別人所說的妄語,譬如去訪問人家,明明還沒吃飯,為免麻煩別人,方便說已吃過飯。或有時為救人或動物,明明有看到,卻騙追殺的人說沒看到,這樣是無罪的。 經上說妄語之罪也會使眾生墮入三惡道中受苦報,等三惡道的苦報受盡,轉生人中,還會得到兩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就是常常無緣無故的被別人誹謗,說一些會毀損自己名聲的壞話。二者為他所誑,即常會被別人欺騙。這是往世種下妄語惡因,常常騙人,故餘報也常會被騙。所謂騙人者人恆騙之,殺人者人恆殺之,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是儒家的因果觀念,實際上佛教也是如此。 兩舌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弊惡。 第五種是兩舌,就是挑撥離間,搬弄是非,對此人說彼人在說你怎樣怎樣,對彼人又說某人在說你怎樣怎樣,這樣加油添醋地搬弄是非,使人反目成仇。所以兩舌之罪,也同樣會使眾生墮入三惡道中受苦報。等三惡道的苦報受盡,轉生人中,還會得到兩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就是眷屬彼此乖張不和睦,因而分離,無法和好。現在常看到這種情形,夫妻倆結婚沒幾年就離婚,這可能是往世曾經搬弄是非,破壞了別人的婚姻,今生才會有這種果報。二者親族弊惡,就是親族當中,彼此會互相挑撥離間,搬弄是非,因此彼此怨恨,口中常出不平之惡言,因此親情淡薄,關係很差。 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 第六種是惡口,這是喜歡罵人。此種惡口之罪也會使眾生墮入三惡道中受苦報,等三惡道的苦報受盡,轉生人中,還會得到兩種剩餘的果報,一者常聞惡聲,就是常會聽到粗暴惡劣的音聲,這是往世常罵人,今世餘報也會常挨罵。二者言多諍訟,說話常會使人誤會,以為在誹謗他,因此往往會引起諍議及訴訟,這也是往世惡口的餘報。 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 第七種是綺語,即說輕浮豔冶的語言。這種靡靡之音的語言會引動人生起淫欲心,蕩人心志,增長悲歡,使人喪失道心而破戒。所以綺語之罪,也同樣會使眾生墮入三惡道中受苦報,等三惡道的苦報受盡,轉生人中,還會得到兩種剩餘的果報,一者言無人受,即說話說得再好,也沒有人會相信接受他所說的。二者語不明了,即說話時發音不全,咬字不清楚,所說的話無法讓人聽明白了解,這是很吃虧的,這都是綺語的餘報。 貪欲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 第八種是貪欲,貪欲即指貪心和欲望。通常貪心重的人,欲望較多,他會去貪財、色、名、食、睡等五欲的享受,因此會造許多罪業,這種貪欲所造之罪業,也會使眾生墮入三惡道中受苦報。等三惡道的苦報受盡,轉生人中,還會得到兩種剩餘的果報,一者心不知足,即使住的是高樓大廈,吃的是金玉美食,還是無法滿足,這就是貪欲心重的原故。 《遺教經》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猶不稱意。」二者多欲無厭,這與成語所說的「得隴望蜀」一樣,是貪得無饜,永遠也沒有滿足的時候,因此就無法快樂自在,這都是貪欲心的餘報。 瞋恚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恆被於他之所惱害。 第九種是瞋恚,瞋恚即瞋恨恚怒,動不動就大發脾氣,生瞋恨心,因而造了許多惡業,所以瞋恚之罪也會使眾生墮入三惡道中受苦報,等三惡道的苦報受盡,轉生人中,還會得到兩種剩餘的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即常被別人指責,說他的是非,使他難過。二者恆被於他之所惱害,就是常常會被別人觸惱傷害,這都是往世瞋恚心所造罪業的餘報。 邪見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 第十種是邪見,邪見就是愚癡,是非不明,常持偏見,不祇不相信因果,也不明事理,甚至認為殺生拜拜是有功德的,甚至強占別人的廟產、或強將地主的土地撥給佃農,慷他人之慨,說這才是最正確的主義,這根本是大邪見。邪見之罪也同樣會使眾生墮入三惡道中受苦報,等三惡道的苦報受盡,轉生人中,還會得到兩種剩餘的果報,一者生邪見家,因為種了邪見的因,就會得邪見的果,果報受完,餘報還會生到邪見家,生到邪見家麻煩很大,因邪見之人,見解偏差,非但不能入正道,也不能修正行,得正果。 邪見之人不但會使自己墮落,也會使別人受害,所謂「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二者其心諂曲,諂是諂媚,曲是曲意逢迎奉承權貴之人,以不正當的手段去謀取生活資源,這種人是為人所不齒的,一個正人君子是會以自己的能力去謀取生活資源的,倘若社會上人人都能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這樣才真正符合正道。 (續二〇七期) 佛子!十不善業道,能生此等無量無邊眾大苦聚。 這一句是總成苦因。金剛藏菩薩又叫了一聲「諸佛子!人往世若造了十不善業,其罪報是無量無邊的,能使人墮入三惡道受無量無邊的大苦報!」從三惡道出來,轉生為人,還有如上所說的種種餘報,自作自受,因此行者怎能不戒慎小心呢!以上已將第一科的「智」解釋完畢,以下要來解釋第二科的「願」。 壬二、明願 是故菩薩作如是念:我當遠離十不善道,以十善道為法園苑,愛樂安住。 這一科的願是要用智慧來發的,所以前面先說智,這科才說願,行菩薩道一定要有智慧,還要發自度度他的大弘誓願。因二地菩薩又生了這樣的心念,我自己應當先遠離前面所說的這十種不善業道,因為這十種惡業會自害害他,又會障礙自己的菩薩道。所以從今以後,我要以十善業道做為修行的法則,以歡喜心去實踐奉行,安住於十善業道中。 這當中不造作十惡是止持,若作就犯戒,故是屬止持作犯。反之,菩薩應當力行十善。當然此十善不是只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乃至不邪見而已,而是應當積極做放生、護生,修布施、修梵行,說真實語、說和合語、愛語、法語,還要少欲知足、勤修慈悲忍辱行、具足正知正見等等,這就是作持戒。作持戒是做了就是持戒,不做就犯戒,所以是作持止犯的戒。 菩薩是止持戒及作持戒都要修,否則就沒辦法廣利一切眾生。這裡舉個例子來說明。從前有個縣官,當他去世以後,到陰間去受閻羅王審判。 閻羅王問他:「你在世時,做多少好事及壞事,照實回答。」 縣官老實答說:「我在世時,沒做過什麼壞事,不過也沒做過什麼好事。」 閻羅王說:「那應該罰你下油鍋去炸。」 縣官說:「我雖沒做什麼好事,但也沒做過什麼壞事,為何要罰我下油鍋呢?」 閻羅王說:「你身為縣官,本應造福人群,為民服務,因此沒做壞事是你的本份,但沒做好事就枉為人民父母官,有負皇恩,因此應該受罰。」 菩薩也是如此,不做十惡是本份,不修十善就違背菩薩精神,故應安住於十善業道中。以上將「願」解釋完畢。以下要來說第三明行。 壬三、明行 自住其中,亦勸他人令住其中。 這一科要說「行」,言菩薩不只要自利,也要利他,所以不但自己要安住於十善業道中,而且也要依願起行,努力去勸導眾生,使他們也能夠奉行安住於十善業道中。以下要說第四集因。 壬四、集因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於一切眾生生利益心、安樂心、慈心、悲心、憐愍心、攝受心、守護心、自己心、師心、大師心。 金剛藏菩薩又招呼了一聲說:「諸佛子!這第二地菩薩想要利益一切眾生,因此生起十種增上大悲心。」此十種大悲心依順序是: 一、利益心:這是為了使常行惡行的眾生能行善行,故生起利益眾生心。 二、安樂心:這是為使沉溺在生死苦海中受苦受難的眾生,能得到安樂的生活。《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只要在三界中,時時會有不如意的事情產生,處處有困難。因此,菩薩要以四攝法及苦、集、滅、道四聖諦等法,來使眾生解脫煩惱痛苦,證得涅槃,得大安樂。 三、慈心:慈是與樂的意思。就是對於那些會傷害我的眾生,非但不加以報復,而且還以慈心去感化他。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以三十二種應身,去廣度一切眾生。 四、悲心:悲是拔除眾生痛苦的意思。就是對那些貧苦的眾生,以悲心去拔除他們的痛苦。就像地藏菩薩一樣,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也是以大悲心、大願力要拔除在地獄中受苦報眾生的一切大苦。 五、憐愍心:這是對沉溺於樂境中的眾生,不知修行,懶惰懈怠,只知貪圖享樂,醉生夢死,繼續造業,將來就會受苦報,故對他們生起憐愍心,想要度他們來修學佛道。就像天道的眾生一樣,天福享盡,也同樣要受輪迴,所以菩薩同樣要對他們生起憐愍心,要度化他們。 六、攝受心:菩薩對信仰外道的眾生,只信天神、上帝,鬼神,這樣是無法超出三界、解脫生死輪迴的,所以要攝受他們、接引他們來修學佛法。 七、守護心:菩薩對已皈依佛門的同修道友,要常常去勉勵他們、讚嘆他們,使他們具有道心,精進修學佛法,不要因逆緣而退失道心。 八、自己心:對於和自己一樣發菩提願的眾生,要常常勉勵他,幫助他,不要讓他生退轉心,要把他當自己人一樣來鼓勵他精進佛道。 九、師心:菩薩對於那些發大心,勇猛精進修大乘佛法的眾生,把他當作老師來尊敬。 十、大師心:菩薩對那些比自己更用功精進,而且具足一切善根功德的行者,把他當作像佛這樣的大師來尊敬,向他學習效法。 (續二〇八期) 壬五、集果 1.化顛倒眾生 作是念言:眾生可愍,墮於邪見、惡慧、惡欲、惡道稠林。我應令彼住於正見,行真實道。 離垢地菩薩此時心中又再想說:有一類眾生真是可憐愍,由於起顛倒想,墮在邪知邪見當中,無常計常,非樂計樂,自以為聰明,生起惡慧,又將四大五蘊和合的假我當作是真我,把不淨的臭皮囊當作是清淨的。生起這樣的邪解邪見,就會為了色身的生存及享受而造種種罪業,如此就會墮入三惡道中受苦,就像人走入長滿荊棘的稠林中被困,而無法走出。因此我將度化他們,使他們生起正確的見解,修行真實不虛的佛道。 菩薩通常對貪欲心重的眾生教他修不淨觀,觀色身的種種不淨及無常變化。其次,對瞋恨心大的人教他修慈悲觀、忍辱行,當他生瞋恨時,菩薩應去寬容他、關懷他,化解他的瞋恨心。再者,對愚癡心較重的眾生,不明白一切法皆是緣起緣滅,空無自性的,菩薩教這類眾生能夠修因緣觀。復次,對執著心較重的眾生教他修無我觀。眾生顛倒,常將不是「常、樂、我、淨」之法,誤認為是「常、樂、我、淨」之法,這就是四種顛倒。佛陀說眾生之所以不能成佛皆因妄想執著的緣故,所以執著心重的人就要教他修無我觀,這樣才能了生死、得解脫。 「我」者,為本有義、常義、獨一義、主宰義、自在義。但眾生的身心都是四大五蘊假和合,所以不是獨一的,也不是本有的,而且身心時時都在變化,故是無常的,又無法主宰自己的身心不生老病死,因此也無主宰、自在義,故知是無我的。 另外,對散亂心重的眾生,要叫他修數息觀,即數呼吸,從一數到十,週而復始的數下去,以這種方法來維繫心念,讓妄想散亂心不生起,因此可以得到定力。這是以五停心觀來教眾生安住於正見當中,修行真實的佛道。 其次,可以進一步教眾生修四念處。因邪見眾生通常皆非淨計淨、非樂計樂、非常計常、非我計我,心墮於顛倒見中,因此佛菩薩要教他們修四念處觀。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能生起如是正見,才能修行真實的菩薩道。 2.化欲求眾生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分別彼我,互相破壞,鬥諍瞋恨,熾然不息。我當令彼住於無上大慈之中。 這科是化因受不共財生過失的眾生。經中說:菩薩又作了這樣的念頭:一切眾生若我執很重,就會有我見、我愛、我慢、我癡等煩惱,因此整日分別人我是非,與人斤斤計較,為了自己的利益,彼此互相毀謗,破壞別人的名聲,竊取或強奪他人的財產,彼此為了爭利而互相鬥爭,因而生起瞋恨心,怒火中燒,無法停息。 離垢地菩薩心想,這些眾生愚癡無智,起瞋心,造惡行,將來就會墮惡道受苦,對這類多瞋的眾生,我當教其修慈悲觀,令其了知「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又能明白「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因此才能去除瞋恨心與鬥諍的惡行,進一步安住於佛的大慈悲心中,努力修菩薩行。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貪取無厭,唯求財利,邪命自活,我當令彼,住於清淨身語意業,正命法中。 這科是化受無厭足財而生過失的眾生。經中說:菩薩又作了這樣的心念:一切眾生若不學佛修行,經常都貪取無厭,沒有滿足的時候,一心只想求得錢財,獲得最大利益,因此往往不顧道德,以邪命來自己謀生活。「邪命」就是以不正當的職業賺錢來維生,譬如算命、占卜,或做殺生害命的事業,如殺豬、宰羊、殺牛、殺雞鴨等,或賭博、或做色情行業等,做一些違背道德良心的職業來維生,都叫邪命。 眾生以這種邪命生活去賺取無厭足的錢財,往往會唯利是圖。這種人,菩薩也很憐憫他,想要使他能身、語、意三業清淨,修行十善,具正知見,安住於正命法中。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常隨三毒,種種煩惱因之熾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我當令彼除滅一切煩惱大火,安置清涼涅槃之處。 這科是化受貯積財的眾生。菩薩在此又做了這樣的念頭:一切眾生常隨貪、瞋、癡三毒去造業,因此經常喜歡積聚財寶,這是貪心在作祟,而且慳貪不肯布施,也不肯花用,若有人來向他募捐或求助,他就會生氣瞋恨,這都是愚癡的緣故。由於此三毒煩惱能迷覆住眾生的心智,因而產生種種煩惱,此煩惱火猛烈熾盛,蓋覆住人的法身及智慧,使人無法明白三毒煩惱的禍害,也不了解如何去立志發願求出生死輪迴,及求出三界的種種方便法要。二地菩薩自己認為:我當使他們滅除一切煩惱大火,安住在不生不滅的清淨法身當中,證得常、樂、我、淨等涅槃四德。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愚癡重暗、妄見厚膜之所覆故,入陰翳稠林,失智慧光明,行曠野險道,起諸惡見。我當令彼得無障礙清淨智眼,知一切法如實相,不隨他教。 這科是化追求現報,造諸惡行的眾生。菩薩又作如此的想念:一切眾生由於愚癡極重,如此猶如處在重重黑暗之中,不見天日。此愚癡可使人產生種種妄見,妄見不實,猶如眼中所生的厚膜一樣,會遮蔽人的智慧眼,使人進入陰暗不見天日的大樹林當中,失去智慧光明,沒有智慧光明就是愚癡。愚癡就很容易走錯路,不知不覺走到曠野的險道中,到處充滿毒蛇猛獸,險象環生。這類眾生,時常生起種種惡見,菩薩非常同情他,說我當救度這類具足惡見邪見的眾生,使他們獲得圓融無障礙的境界,證得清淨法身及智慧眼,有了智慧眼就能夠了知諸法的如實相,不用他人教導,自己有主見,能主導一切,不會被別人所誤導。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在於生死險道之中,將墮地獄、畜生、餓鬼,入惡見網中,為愚癡稠林所迷,隨逐邪道,行顛倒行,譬如盲人,無有導師,非出要道謂為出要,入魔境界,惡賊所攝,隨順魔心,遠離佛意。我當拔出如是險難,令住無畏一切智城。 這科是教化追求後報,修習有漏善行的眾生。菩薩又作如此的想念:一切眾生處在生死險道之中,若不修種種善行,反而去起惑造惡,如此將會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中受苦。或是行者著相修諸有漏行,如為名為利著相去布施,著相持戒,來生將生人中或天道享福。在享福中由於不知修行,因富貴修道難,加上不學佛經常會為了口腹之欲而去造許多殺業,如此第三生就會受苦,名第三生怨。古德云:「有相之修,多劫終成敗壞;無心契證,一念便入佛家。」《永嘉大師證道歌》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處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所以修行不能著相,要修無漏功德,才能得到無漏聖果,修了有漏善行,將來享福報時會再造罪,會招得第三生的不如意,將會墮入三惡道中受苦報,由於沒有正知正見,進入惡見網中,皆因沒有智慧,才會為愚癡的煩惱所迷惑。「隨逐邪道行」,所做所為隨著邪知邪見去行事。「顛倒行」,即行顛倒行,如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淨計淨,心墮於顛倒見中,做出顛倒不合正道的行為。 因為觀念錯誤,行為偏差,造了惡業,就會跑到惡道去,這就像盲眼人,沒有明眼的導師來引導他,將不是出三界輪迴所應修的重要正道,當做是出世的要道,如外道的宗教一樣,常將非出世要道當做是出世要道。實際上,想成就佛道,應明白「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妄念錯誤會入魔的境界中,為惡賊所攝受,隨著魔的心意去行事,遠離佛的本意,我應當救拔他們出離如此的險惡災難重重的魔道,使他們安住在佛陀大無畏的一切智慧城中,成就無上菩提果。 (續二〇九期) 3.化有求眾生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 這第三科是化有求眾生。即化三界內還有生死流轉,及種種欲求的眾生。此科又分二:一、道差別,二、界差別。今先解釋道差別中第一科明過中的總說。經上說:離垢地菩薩在此又作這樣的想念,一切眾生皆常為愛憎兩種心所支配,因此常沉溺於生死愛河的大瀑流水中,為滾滾紅塵波浪所湮沒,無法出離。古德說:「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由這兩句話可說明眾生處在生死輪迴的苦海中,處境是相當險惡,就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墮入驚濤駭浪之中隨時會有失去生命的危險。這一句經文是先總說,以下的經文當分別詳細說明。 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生死洄澓,愛河漂轉,湍馳奔激,不暇觀察,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捨。 此下即別說,乃要來分別說明眾生在三界內生活,常有那些煩惱及欲望等心理狀態。首先,先解釋自體漂流。 「入欲流」者,即言眾生為求享受,墮入貪求財、色、名、食、睡等五欲橫流中,而此五欲是通往地獄的五條根,又像五條繩索,能將眾生繫縛在生死流中,不得自由。 「有流」者,是說眾生在三界內有生死輪迴及諸有,如九有或二十五有等,然眾生在生死輪迴中,時而天上,時而人間,時而往來三途,頭出頭沒,無法解脫。 「無明流」者,無明即是非不辨,事理不明,此是由心一念不覺妄動而生起的無明妄想,就會帶動眾生流轉生死苦海中,故名無明流。 「見流」者,這是見解上的偏差,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見煩惱。 「生死洄澓,愛河漂轉」者,是說有了以上這些煩惱,就會使眾生墮入生死流的漩渦裡,生而死,死而生,在六道中轉來轉去,就像人墮入急流的漩渦中,隨時有失去生命的危險。而眾生在此生死愛河中,隨著業浪去漂浮流轉,時而天上人間,時而三途惡道,轉來轉去,永無止息。 「湍馳奔激」,這是形容水流湍急,奔馳衝激非常迅速。好比眾生墮在生死愛河中,也是如此。生命既無常又複雜,生死迅速,輪迴不停。 「不暇觀察」,說眾生由於愚癡無智,只貪圖享受欲樂,無暇迴光返照,因此不知自己的煩惱及過失,所謂:富貴修道難!若又不肯用心去思惟生死大事,也不去觀察生命的流轉如何產生,只能隨波逐流去度日,不肯學佛修行,因此,就無法獲得涅槃解脫。 「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捨。」這三種覺是不好的覺知,欲覺即考量想要去追求五欲等享樂的妄念。恚覺是對逆境所產生的心理反應,當所追求的事無法稱心如願,願望無法達成時就生氣起瞋恨心,名恚覺。害覺是說眾生由於愚癡而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行為,自害害他的邪行,名害覺。這三種也可以說是迷的三種覺,也就是貪瞋癡三毒的反應,這與佛的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完全不一樣的。凡夫眾生就是被這些貪瞋癡三毒等種種煩惱迷覺,隨逐纏繞,無法捨棄,故因而起惑造業,所以才會生死流轉不斷。以上將自體漂流解釋完畢,下科要來解釋「為因起難」。 身見羅剎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欲稠林;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 眾生又常為身見等會毒害身心的見煩惱所障礙,於生死流中執著身體是我,因此就會執著我所擁有的一切,包括妻子、兒女、房舍、財富、名譽、地位等種種一切,也是堅持不捨。如此就為我及我所擁有的一切煩惱去造罪業,這樣將會牽引他永遠墮入生死流中,為愛欲的煩惱稠林所圍繞,對於所貪愛的境界,深深地生起染著心,無法放下,這樣一來就會使他安住於大我慢高原上,自以為了不起,不肯接受聖人勸化,所以就沒辦法出離生死。這是說明眾生在生死愛河裡流轉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思想、心態和行為不正確所引起的。下一科將解釋「便成大失」。 安六處聚落,無善救者,無能度者。 這三句經文,第一句是說眾生處於善道中,卻無出離意願的過失,第二句是說眾生處於惡道中,卻沒有能以善巧方便去救護他人之過失,第三句是說眾生若生在三途八難等種種難處,無法遇佛,沒有佛法,故沒有人能夠救度他們。這些都是非常嚴重的過失,以下依經文來解釋。 前文說眾生既然心思不正,沒辦法解脫煩惱,故漂流在生死愛河中,不能出離,所以只好安住於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貪著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中。沒有人有辦法以善巧方便去救護他,也沒有人有辦法去度化他,眾生如果只安於六根對六塵的虛幻不實境界,不肯向上、向善,不能希聖希賢,這樣就會失去獲得救度的機會,這種過失非常大,因為人生難得而易失,如失去人身要想再來人間,遇到佛法,依法修行,這種機會非常非常難。古德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這四句話大家都知道,但只知道還不夠,一定要常常用來警惕自己。 因為佛在經上說:「失去人身的機會如大地土那麼多,得人身的機會如指甲上的土那麼少」。大地的土與指甲上的土這個比例相差非常大,幾乎不能比,所以要慶幸人身難得今已得,要珍惜佛法難聞今已聞。若說此生未得度,來生還有機會,這很難說,說不定由於隔胎之迷,不只不知道繼續修行佛法,還去造了許多惡業,再到另一生要得度就更難了,所以說:「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因此,若讓六根與六塵繼續糾纏不清,就會驅使身口意去造許多惡業,如此就沒辦法得到善巧方便的救度機會,這種過失是非常大,怎麼說呢?因為錯失了出離道。以上將「便成大失」說完畢。下一科要來說明「對治之道」。 我當於彼起大悲心,以諸善根而為救濟,令無災患,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 二地菩薩見到眾生犯了這麼大的過失,心想我當對這些眾生發起大慈悲心,無條件去救度他們的苦難。以自己所累積的種種善根功德及十度萬行去教化他們,救濟他們,令他們也能修習菩薩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智等種種善根。如此就能使他們解脫生死,永無災難禍患,遠離染污執著,而證得無上涅槃寂靜樂,安住於佛的一切智慧寶洲上,也就是成就佛果菩提。菩薩這樣做,才是真正給眾生啟發菩提心,使他們能夠種下十度萬行的善因,而得無上菩提果,這才是真正救度眾生出離苦海的根本方法。 以上已將第一「道差別」解釋完畢,下一科要來說明第二「界差別」,這又分二小科,首先解釋明過,其次再說明能治。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處世牢獄,多諸苦惱,常懷愛憎,自生憂怖,貪欲重械之所繫縛,無明稠林以為覆障,於三界內莫能自出。 前面的「道差別」是指六道,這科的「界差別」是指三界,因六道的眾生菩薩要救度他們,三界的眾生也同樣要救度他們。實際上,三界、六道都是凡夫眾生生存的環境,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共有九地二十八天。 茲列表如下: ——欲界——————五趣雜居地(共有六天) —————— ——離生喜樂地(初禪有三天)———— ——色界——————定生喜樂地(二禪有三天) ———— ——離喜妙樂地(三禪有三天)———— 三界       ——捨念清淨地(四禪有九天)———— 九地共二十八天                             空無邊處地(一天)——————————  識無邊處地(一天)—————————— ——無色界 無所有處地(一天)——————————  非想非非想處地(一天)———————— 經上說,二地菩薩又作了這樣的念頭:三界六道中,一切四生九有的眾生處在五濁惡世的世間,不得出離,就像犯人關在牢獄中一樣,不得自由自在,這句是總說苦況。 以下是別明,即要來分別說明三界內的各種過失所產生的苦況。一、苦事,二、財盡,三、愛離,四、有縛,五、障礙。 這五種中,第一種「多諸苦惱」,主要是指病苦而言,人想要不生病非常困難,故名無病難。一個人能吃、能喝、能玩、能睡,身體沒有病苦,就是福報。但這非常不容易,因只要四大(地、水、火、風)中,一大不調,就會產生種種毛病,如發燒、頭痛、喉嚨痛等等,吃不下、睡不著,都非常痛苦,所以古德說:「英雄最怕病來磨」,又說:「病時方知身是苦」。至於「惱」則是指憂愁、悲傷、苦惱等心病。但既知病是苦的就要速求解脫之道,這樣生病反而是修行佛法的逆增上緣,是出世解脫的助緣。 第二「常懷愛憎」,是資生難,資生的財物用品不具足,也會產生苦惱,常懷愛憎之心。財物可以解決生活問題,所以凡夫之人都非常愛財,多多益善,貪得無厭,有了想要擁有它,沒有的希望得到它,這就是愛取心。反之,想要遠離貧窮,貧窮卻偏偏窮追不捨,想追求錢財一直沒辦法得到,就會產生憎惡心,這是求不得苦。一個家庭貧窮是非常可憐的,沒錢買東西,三餐不繼,沒東西吃,沒衣服穿,日用品都缺乏,這是非常可憐的,所以古諺常說:「貧窮夫妻百事哀」,這是財盡、資生用品不足的一種苦難。 第三「自生憂怖」,是親人難。親人難就是愛別離苦,與最親愛的人無論生離或死別都非常痛苦的,尤其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出外謀生的親人沒回來團聚,家裡的人就會很掛心,很想念,並且會擔憂害怕他們發生意外的事情。至於遠在他鄉的遊子,每到佳節看到家家戶戶都在團聚,也會倍加想念家鄉的親人,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不過通常父母掛念兒女安危的比較多,兒女掛念父母安危的比較少,所以有一諺語說:「兒去千里母擔憂,母到天邊兒不愁」,這正說明孝道有逐漸式微的現象。 (續二一〇期) 第四「貪欲重械之所繫縛」,這是戒難。指修五戒十善的眾生,他們生到色界、無色界以後,當天福享盡,還會起貪欲的惡念,這是違背戒行的。所以上二界的眾生,貪欲煩惱並沒有完全斷,有了貪欲煩惱,就像犯人身上戴了枷鎖重械一樣,手腳被繫縛住,不得自由活動,人有貪欲,就會貪得無厭,永遠無法知足。因此往往會為追求物質享受,而弄得身心疲累不堪,不得自在,這是為貪欲重械所繫縛的原故,所以不得自由。 第五「無明稠林以為覆障」,這是見難。無明是事理因果不明,這是邪見業,以愚癡為本。無明是煩惱的根本,與正見相違背的。眾生有了無明煩惱,一念不覺,妄心亂動,就像人的眼睛被稠密的樹林遮蔽視線,看不到出路一樣,眾生的心眼被無明覆障,就會起種種顛倒,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淨計淨,因此就會起惑造業,流轉生死。 「於三界內,莫能自出」,這是說前面五種煩惱過失都會障礙人獲得解脫,常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中流轉,無法自由自在地超出三界火宅,獲得解脫。以上已將第一科「明過」說完,下一科要來解釋第二「能治」。 我當令彼永離三有,住無障礙大涅槃中。 二地菩薩心想,我當設法令這些受生死輪迴苦的眾生,能依法修行,永離三界九有的生死苦海,安住在佛的無障礙,不生不滅的大涅槃中,一切智慧、福報、光明、神通、威德、相好都能圓滿,證得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至高無上境界,這才是永遠離開三界苦海的根本辦法。佛出世就是為了令眾生都能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住於無障礙大涅槃中,永斷生死,這是佛出世的大本懷,我們學佛同樣要觀眾生苦,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要有這個精神,才能達成學佛的最高目標。今已將第二能治解釋完畢,這樣第三「化有求眾生」的二小科就全部講完。 4. 化梵行求眾生 這科是第四「化梵行求眾生」,分二:一、化邪梵行求眾生,二化同法小乘。而一、化邪梵行求眾生,又分二:(一)明過,(二)能治。今先來解釋(一)明過。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執著於我,於諸蘊窟宅,不求出離,依六處空聚,起四顛倒行,為四大毒蛇之所侵惱,五蘊怨賊之所殺害,受無量苦。 二地菩薩又作這樣的思念:「一切眾生執著於我」,這句是總說,說一切外道眾生都執著有我及我所擁有的一切。下面六句是別明,別明中前三句說明失道,後三句明失滅。 「於諸蘊窟宅不求出離」,是說不能照見五蘊,於色、受、想、行、識諸蘊和合的身心執著是我,不求出離,將五蘊身心當作是安樂的宅窟,樂著不捨,不能照見五蘊皆空,所以不能度一切苦厄,這樣就不能觀人我空及法我空,所以不能出離生死。 「依六處空聚」並且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執取分別六塵妄境,這些也都是緣起性空,所趣虛假不真,內入無我,故名空聚。 「起四顛倒行」,生起四種顛倒,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淨計淨。行者欲求涅槃,應行八正道,反行邪道及四顛倒行。這三種都是修道的方法不對,修行走錯路,故名失道,因此也就失去證得涅槃寂靜的第一義樂。 「為四大毒蛇之所侵惱」,言不正道,無法證涅槃,就會被地、水、火、風四大假和合的色身違和之苦所侵惱,也就是指身體為生、老、病、死苦之所侵惱。 「五蘊怨賊之所殺害」,此指五蘊隨逐苦,是說五蘊會聚集諸煩惱,起惑造罪,殺害善法,故名怨賊。 「受無量苦」,指受三苦、八苦、無量諸苦。這三句是失滅。由於外道修行的方法修錯,只知心外求法。因此,就無法證得涅槃寂滅,反而會受無量諸苦。以上將第一小科的明過說完,下面要來說第二能治。 我當令彼住於最勝無所著處,所謂:滅一切障礙無上涅槃。 「我當令彼住於最勝無所著處」,二地菩薩說:我應當令這些心外求法,修邪行的眾生,安住於最殊勝,沒有執著的地方。明白世間萬事萬法皆緣起無性,沒有一樣是實在的東西,能如此,才能明白一切緣起性空的真理。 「所謂:滅一切障礙無上涅槃。」就是為外道修邪行的眾生滅掉一切障礙修行的過失,使他們積極修十度萬行等種種菩薩行,而究竟證得無上涅槃寂靜樂。已將教化修邪梵行說完畢,下面接著要來解釋第二、化同法小乘,此又分二,今先明過,下一科再說明能治。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其心狹劣,不行最上一切智道,雖欲出離,但樂聲聞、辟支佛乘。 離垢地菩薩又作這樣的心念:「其心狹劣」,言一切小乘眾生,他們的心量狹小,不修大行、不種大因,不肯教化眾生,志願下劣,不願修學無量大乘佛法。「不行最上一切智道」,言不修行最上乘的一切佛道。 「雖欲出離,但樂聲聞、辟支佛乘。」言小乘根機的眾生雖想超出三界,了生脫死,但心志下劣,喜歡聽聞佛說小乘佛法,依法修行,不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因此只能證得小乘的聲聞四果,或證緣覺果,乃至無佛出世,觀四時遷流變化無常,花開花謝,物換星移,證獨覺果。上來已將明過說完,下面將說第二能治。 我當令住廣大佛法、廣大智慧。 由於小乘人只求自利,利他心薄,所證的涅槃只是偏空涅槃,還不究竟。因此菩薩說:我當令這些小乘人,棄小向大,安住在廣大佛法中,精進修習廣大智慧,證得無上涅槃寂靜樂,這才是佛弟子最究竟的目的。 以上將第三攝眾生戒中,第一廣明攝生全部解釋完畢,下面要來說明第二結成攝生戒。 佛子!菩薩如是護持於戒,善能增長慈悲之心。 金剛藏菩薩又說:佛子!離垢地菩薩就是這樣在護持菩薩三聚淨戒。三聚淨戒即:一、攝律儀戒,這是諸惡莫作;二、攝善法戒,是眾善奉行;三、攝眾生戒,是以十度萬行去廣利一切眾生。菩薩如此護持戒法,因此更能增長他的無量大慈悲心,去廣利一切眾生。 (續二一一期) 戊二、彰地果 (一) 調柔果 1.調柔相 上來將一、明地相,全部解釋完。下面將繼續說明二、彰地果。此中分三,今先來說明(一)調柔果,此又分三,今須逐一說明,1調柔相,此又分三,(1)法,此法中又分三,甲、見佛為練行緣。 甲、見佛為練行緣 佛子!菩薩住此離垢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如是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金剛藏菩薩又叫了一聲聽眾說:佛子!菩薩安住在離垢地時,以他的種種悲願、智慧及善根功德力,可以見到很多很多的佛,所謂很多的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就這樣乃至見到很多百千億那由他佛。二地菩薩以他的願智力及善根功德故能見到如此多的諸佛,我們今生雖未親自遇到佛,但是能讀到佛經,聽到佛法,有佛像可拜,這也是過去世所種的善根。故知眾生要學佛首先就是要有佛讓他拜,所以見佛是調練習性,修行菩薩道的第一因緣。 下面要來說明二、明能練行,其中又分二,其一、供養,其二、受法。今先來解釋供養。 乙、明能練行 於諸佛所,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第二要說明二地菩薩所修練的菩薩行,即所謂供養行,菩薩修行以供養諸佛、供養三寶為第一,佛教以三寶為中心,所以菩薩見佛聞法,就要對佛及佛弟子修供養行。故於諸佛弘法的處所,以廣大心、深心,願生生世世供養十方三世無量諸佛,並且以非常恭敬尊重的心,去承事供養諸佛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一切生活必需品,悉皆很虔誠的奉施,也以同樣的生活必需品去供養一切僧眾,當然對法寶也要恭敬尊重供養。 總之,對三寶都要以恭敬尊重的心,去承事供養。並且也要去供養父母師長及一切眾生,尤其是一切苦難眾生也都要去供養他們,使他們生活安樂,父母師長及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如《普賢行願品》所說:「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由此可知,不祇要以物質來供養三寶,還要以佛法來供養,因諸供養中以法供養最為第一,也就是做如法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弘揚佛法、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受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若能照此佛法來修行,才是真正的供養佛、供養三寶。因諸佛皆尊重佛法,能照佛法來修行,才能出生諸佛,所以菩薩若能行法供養,則能成就供養如來,如此修行才是真供養。 最後還要以此修供養的善根,迴向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這是菩薩行者修行的唯一目標,修行功德若不迴向成就佛道,而只求來生比今生更好,都是有漏善,還會受輪迴苦,無法解脫。所以迴向成就無上佛果,才能根本解決生死輪迴的痛苦。已將第一的供養解釋完,接著來說第二受法。 於諸佛所,以尊重心,復更受行十善道法,隨其所受,乃至菩提,終不忘失。 菩薩並要在諸佛的說法處所,以一種非常尊重的心,再進一步來受持修行十善業道的法門,這十善法前面已詳細解說過,十善是人天因,十惡是三惡道的因,十善是一切戒律的根本,十善修好,十度中的持戒度才能圓滿修成,菩薩隨著自己所聽聞的佛法去修行受持,精進不懈,乃至到成就佛果菩提時,都不會忘記漏失。下面要來解釋: 丙、所練清淨 是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遠離慳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淨滿足。 此二地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那麼長的時間修行,故能遠離慳貪、嫉妒等煩惱,又能遠離種種破戒等染污行,故布施度、持戒度都能修持到非常清淨,圓滿具足。此科所練清淨說完後,於第一、法中的三小科就全部解釋圓滿。下面要繼續解釋:(2)喻。 譬如真金置礬石中,如法鍊已,離一切垢,轉復明淨。 金剛藏菩薩為使大眾更明白,接著又舉出一個譬喻要來加強說明,說譬如要提煉真金,必須將礦金置於礬石中,如法鍛鍊,等鍊去一切雜滓污垢後,就會變得非常明亮清淨,成為純正無染的真金。下面要來講解:(3)三、合法。 菩薩住此離垢地,亦復如是,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遠離慳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淨滿足。 菩薩安住在此離垢地時,也如鍛鍊真金一樣,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那麼長的時間修行,故能遠離慳貪、嫉妒等煩惱,又能遠離種種破戒等染污行,故能使布施度、持戒度都修持到非常清淨,圓滿具足。上來調柔相中的法、喻、合三科都說完。 2.別地行相 佛子!此菩薩四攝法中,愛語偏多;十波羅蜜中,持戒偏多;餘非不行,但隨力隨分。 金剛藏菩薩又叫了一聲「佛子!」說:此離垢地菩薩所修的菩薩法,在四攝法中,主要以愛語攝為主,其他的布施攝、利行攝、同事攝只能隨緣兼修,而在十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中,主要以持戒度為主修法門,其餘九度不是不修,只是隨力隨分兼修而已。 3.總結地名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二離垢地。 金剛藏菩薩又叫了一聲聽眾,說:佛子!以上只是大略地說一些第二離垢地菩薩摩訶薩修種種菩薩行的概況而已。至此已將調柔果中三科全部說完。接著要來解釋:(二)攝報果。此中又分二科:一、在家,二、出家。在家中又分二科,一、明上勝身。 (二) 攝報果 1.在家 (1)上勝身 菩薩住此地,多作轉輪聖王,為大法主,具足七寶,有自在力。 菩薩安住在此離垢地後,大致上多作轉輪聖王,轉輪聖王有四種:即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金輪王是在人壽八萬歲時出世,統治四大部洲。銀輪王在人壽六萬歲時出世,統治東、西、南三大部洲。銅輪王在人壽四萬歲時出世,統治東、南二大部洲。鐵輪王在人壽二萬歲時出世,只統治南贍部洲。菩薩所作的轉輪聖王,為弘揚佛法、利益眾生,所以大都示現為大法主,親自來教化眾生。 此轉輪聖王有千子及具三十二相,而且七寶具足,七寶即:一、輪寶,為輪王的交通工具,欲至任何地方皆自在無礙。二、象寶,就是大白象,勇猛有力,既可抵禦外侮,又可運載重物。三、馬寶,名迅疾風,因其奔馳迅疾如風。四、女寶,即第一夫人,端正莊嚴,具福德之相。五、摩尼寶,就是如意寶,此寶可使人所求如意。六、主藏寶,即經營管理財物的大臣。七、主兵寶,即善於指揮大軍的主帥。這些都是轉輪聖王的殊勝果報所感召的。輪王又有自在神力,能做好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 (續二一二期) (2)明上勝果 能除一切眾生慳貪破戒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為大施主,周給無盡。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又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又能如法如律地破除一切眾生的慳貪、破戒等汙垢及不淨行,以種種善巧方便法,使一切眾生煩惱斷除,安住在這十善道中,作真心布施的大施主,平等周給地布施,去救濟那些可憐的眾生,就這樣無窮盡地布施。而在修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等一切菩薩法、菩薩所作行業時,皆不離念佛、念法、念僧,也就是不離念三寶的功德。 念佛可使眾生離棄迷昧,增進覺悟。念法可使眾生身心清淨;念僧可使眾生避免鬥爭,大家和樂相處,和合安樂住。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善根、一切種智及一切智智。這兩種智都是佛智,一切種智是了知一切法的總相和一切法的差別相。一切智智者,言佛智乃是了知一法的智慧中之最高智慧。 菩薩又生了這樣的心念:我當在一切眾生中為首領,為自利精進的勝利者,為利他圓滿的殊勝功德者,為斷盡煩惱障的高妙人,為斷了所知障的微妙聖人,為人上人,為超九法界而獨尊的無上覺者,乃至作為一切求佛智者的依止師,也就是成佛作為一切修行菩薩道者的依止師。今已將第一、在家科中的上勝身及上勝果完全解釋完畢,下面將繼續來解釋出家這一科。 2.出家 是菩薩若欲捨家,於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捨家、妻子、五欲,既出家已,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千三昧,得見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動千世界,乃至能示現千身,於一一身,能示現千菩薩以為眷屬。 菩薩將二地的法門修圓滿以後,若他想出家,就能順利地在佛法中,殷勤修行,精進不懈。如此便能捨棄家庭、捨棄妻子、兒女,以及捨棄財、色、名、食、睡等五欲的享受,順利的出家。由於出家是自己選擇的,所以一本初心,勤行佛法,精進修行。因此在一念頃的極短時間裡,就證得千種三昧。有了三昧就有神通,故得見千佛,也知道千佛的神力,能震動千世界,乃至可以示現千種應化身,並且一一身皆能於示現千位菩薩作為他的法眷。地藏菩薩也是如此,在十方世界有無數的分身在廣度眾生,眾生未度盡,不願成佛。二地菩薩出家後有這種種功德,這科的攝報果已說完,接著要說第三的願智果。 (三)願智果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二地菩薩若以他那種殊勝的願力及神通,自在示現,要想現什麼身就現什麼身,這種神通的運作,就會超過前面所說的數目,即能在一念頃的極短時間裡,就證得千種三昧,有了三昧就有神通,故得見千佛,也知道千佛的神力,能震動千世界,乃至可以示現千種應化身,並且一一身皆能於示現千位菩薩作為他的法眷。 二地菩薩依照他殊勝的願力,自在示現,還可以超過這個數目,即使用百劫千劫,乃至用百千億那由他劫的長時間去數它,也沒辦法數得清楚而知道,因為菩薩的願力、智慧無量無邊,所以成就也就無量無邊,而菩薩這無量無邊的成就,那裡能夠數得清楚。這科願智果已解釋完,願智是指菩薩的大願力和大智慧所造成的無量無邊功德大果。 丁三、重頌分 三 (一)十頌頌位行 四 1.一頌頌十種直心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質直柔軟及堪能 調伏寂靜與純善 速出生死廣大意 以此十心入二地這個時候,金剛藏菩薩想要重述前面長行的義理,故用偈頌再來表達一遍。說:質直心、柔軟心、以及堪能心、調伏、寂靜心、與純善心、以及速出生死的不雜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菩薩以此十心入二地。 2. 二頌頌律儀戒 住此成就戒功德 遠離殺生不惱害 亦離偷盜及邪婬 妄惡乖離無義語不貪財物常慈愍 正道直心無諂偽 離險捨慢極調柔 依教而行不放逸菩薩安住在此二地中,成就戒波羅蜜的功德,能夠遠離殺生,不惱害眾生,亦遠離偷盜及邪婬,也遠離妄語、惡口、兩舌和乖戾惡劣下賤等無義語。又能不貪圖財物,常有慈悲憐愍心,又有喜修正道的正直心,無諂曲虛偽的行為,並能遠離險惡奸詐等劣行,恆能捨棄傲慢自大,常能謙虛有禮,而且性情極為調順柔和,所作所為皆依諸佛的教法而修行,決不放逸懈怠。 3. 二頌半頌攝善法戒 地獄畜生受眾苦 餓鬼燒然出猛燄 一切皆由罪所致 我當離彼住實法人中隨意得受生 乃至頂天禪定樂 獨覺聲聞佛乘道 皆因十善而成就如是思惟不放逸 自持淨戒教他護那些墮入地獄道的眾生及墮入畜生道的眾生都會受到種種的苦報,若墮入餓鬼道中,因無飲食可吃,就會被饑火中燒,咽喉都生出猛烈的火燄。眾生墮入三惡道,這一切皆是由於生前造十惡業罪所招感的果報。二地菩薩想:這些眾生我當使其脫離三惡道苦,並且進一步能安住在真實的佛法當中,依法修行,故能在人道中,隨著自己的心意,去有善根的家庭受生,乃至想生到欲界的有頂天或想生到四禪天或四空天,去享受天福及禪定樂,或想成就獨覺乘、聲聞乘,或想成就菩薩乘及佛乘道,這五乘果位皆是因為他們修十善法而成就的。菩薩能如此去思惟,不敢放逸懈怠,並且自己能夠持清淨戒,又教他人守護清淨戒。 4. 四頌半頌攝眾生戒 復見群生受眾苦 轉更增益大悲心 凡愚邪智不正解 常懷忿恨多諍訟貪求境界無足期 我應令彼除三毒 愚癡大暗所纏覆 入大險道邪見網生死籠檻怨所拘 我應令彼摧魔賊 四流漂蕩心沒溺 三界焚如苦無量計蘊為宅我在中 為欲度彼勤行道 設求出離心下劣 捨於最上佛智慧我欲令彼住大乘 發勤精進無厭足菩薩因又見到一切群生類受種種痛苦的情形,所以轉而更增加他的大悲心,去教化救度苦難的眾生離苦得樂。通常一般凡夫大都是愚癡無智,沒有正知、正見、正解。只有小聰明、邪智慧,不能正確的了解佛法,也沒辦法依法修行,所以經常懷著忿怒怨恨心,動不動喜歡跟人家爭吵訴訟,而且內心經常只會去貪求一切享受的境界,永無滿足的時候,菩薩想:我應令他們能滅除貪瞋癡三毒。 凡夫因為愚癡,故被無明大暗煩惱所纏,心智被蒙蔽覆蓋住,因此才會墮入大險惡的三惡道中,為邪見網所覆,被生死籠檻所拘,為怨恨的煩惱所困,菩薩想:我應令他們摧破種種煩惱魔賊。 眾生因有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等四流,這四流就是有欲望、有生死輪迴、有無明煩惱、有錯誤的見解,邪知邪見,才會漂蕩於生死輪迴的苦海中,真心沉沒漂溺於煩惱愛河裡,三界猶如焚燒的火宅,因此眾生在三界內,所受的苦無量無邊。凡夫眾生計以色、受、想、行、識五蘊為住宅,認為有個我住在其中,這是非我計我,思想顛倒錯誤。菩薩為想度這一類思想顛倒錯誤的眾生,故殷勤精進去修行佛道。 假如眾生一心只想求出離三界,不願利他,他的心非常狹小下劣,只能修聲聞乘,卻捨棄最高無上的佛智慧,對這類眾生,二地菩薩想:我當令他們安住在大乘佛法中,發心勤精進去修行菩薩道,永無厭足。 (二)四頌頌位果 菩薩住此集功德 見無量佛咸供養 億劫修治善更明 如以好藥鍊真金佛子住此作輪王 普化眾生行十善 所有善法皆修習 為成十力救於世欲捨王位及財寶 即棄居家依佛教 勇猛精勤一念中 獲千三昧見千佛所有種種神通力 此地菩薩皆能現 願力所作復過此 無量自在度群生菩薩安住於二地中,修集種種功德,見到無量諸佛咸都恭敬供養,經過無數億劫的修治,使得善業更加明淨,就像以好的藥物礬石來鍛鍊真金一樣,金子去雜質就更加光亮。 菩薩住此二地時,大多示現作轉輪聖王,施行仁政,普遍地以佛法去教化眾生修行十善,其他所有善法也都一一努力去修習,目的為成就佛的十力去救度世間一切眾生。 二地菩薩若想出家,就能捨棄王位及財寶,立即捨棄在家人的生活,依佛教出家修行。出家後,勇猛精進,於一念中,獲證千種三昧,見千尊佛,這些所有種種的神通力,此二地菩薩皆能隨緣示現。菩薩若隨著自己的願力去顯現他的神通力,還可以超過前面所說的境界,二地菩薩就是如此以無量自在神通力去廣度一切眾生。 (三)一頌結歎所說 一切世間利益者 所修菩薩最勝行 如是第二地功德 為諸佛子已開演一切世間,受到最大利益的人,所修行的都是菩薩的最勝行,如上所說第二離垢地菩薩的功德,我為諸佛子已開講演說完畢。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一三期) 第三地就是發光地,《六十華嚴》叫明地,也有經典叫明慧地。這一地的經前提示,第一是來意,此說明產生這一地經的原因。因《華嚴經.十地品》中,菩薩於十地修十度法門,所以菩薩於每一地都主修一度,好比說初地是修布施度,二地修持戒度,而三地主要就是修忍辱度,其餘的九度不是不修,只是隨力隨分去修而已,這是順著修行的次第來修的。另外,最初三地也可配合聞思修三種法來解釋。聞思修三無漏學是修學佛法重要的次第,不能越級,所以初地就是修「聞慧」,二地修「思慧」,三地修「修慧」。《華嚴經疏》說這是顯修,即顯示三地是實踐修慧的法門。又《俱舍論》說:有三種福業事,即:施類福業事、戒類福業事、修類福業事。故初地由布施修福,二地由持戒修福,三地由修忍等菩薩行而增福,所以此地來意是顯修。 第二釋名,發光地這個名稱如何解釋呢?《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八說:「由聞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顯示,故名發光地。」這是說菩薩由聽聞佛法,依法修行而啟發智慧;或由修等持而啟發智慧光明。等持是一種定,通常菩薩修行能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具有智慧光明,故名發光地。三地菩薩就是這樣聽聞了佛法,依佛法去修忍辱波羅蜜等菩薩行,又兼修禪定,因而啟發智慧光明,所以才名為發光地。 第三離障,修學佛法就是要斷除煩惱障及所知障,也就是要將內心中的無明煩惱及妄想執著斷除乾淨,因這些無明、妄想、執著是會障礙行者修行而無法增長智慧,所以要離障。 《華嚴經疏》說明:離障是約離那種會使行者忘記修聞思修三慧的障礙;《成唯識論》顯示,三地所離的是暗鈍障,暗鈍是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這是所知障俱生的一分,會障礙菩薩行者忘記修聞思修三慧,也會障礙行者修勝定及修總持等圓滿陀羅尼法。菩薩進入三地,聞思修三慧已修成就,具有勝定,故能永斷暗鈍障。 第四證如,即證勝流真如,謂此真如理體所流出的教法極為殊勝,故名勝流真如。《攝大乘論》也說:「從真如流出正體智,正體智流出後得智,後得智流出大悲,大悲流出十二部經,名為勝流法界。」正體智即根本智,說由根本智流出後得智,由後得智流出大悲心,由大悲心中流出十二部經,即名為勝流法界,也就是勝流真如,十二部經即佛經的十二種經文體裁或內容的分類,又名十二分教。今以偈頌的方式將它全部列出來,即:長行重頌並孤起,譬喻因緣與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及記別。其中長行、重頌、及孤起頌,這三種是經文的體裁型式,其餘九種則是經文內容的分類。 第五成行,三地菩薩所主修成就的是禪定行、忍辱行及求法行、利行攝等菩薩行,其餘的菩薩行不是不修,只能隨緣隨力去兼修而已。 第六得果,也就是得到佛法及禪定果,《攝大乘論》說:通達勝流法界後,會得無邊法音果。《金光明經》說:三地發心,得難動三昧果。另外,經文中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及五神通等也是定果所攝。三地菩薩因修禪定、忍辱行,修聞思修三無漏學,因此得到殊勝的禪定果,有禪定力後,又能精進修行,因此得到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有了此智慧光明,就能具足無礙辯才,廣演無量無邊法音去利益眾生,所以所得之果才名為無邊法音果。 第七釋文,正式要請金剛藏菩薩來說法,就是最初讚請分的六首偈頌;第二大科是正說分,這是指中間長行的部分;第三大科重頌分是後面的偈頌,重頌是將長行的經文中所說的道理,再次以偈頌的方式重說一遍。所說的讚請分等於是序分,正說分就是正宗分,重頌分就像流通分一樣。第一讚請分中的六偈,又分成二科,前面三偈是慶前,即慶幸能聽到前面二地中所說的佛法。 一、 讚請分 二 (一)三偈慶前 「佛子得聞此地行 菩薩境界難思議 靡不恭敬心歡喜 散華空中為供養讚言善哉大山王 慈心愍念諸眾生 善說智者律儀法 第二地中之行相是諸菩薩微妙行 真實無異無差別 為欲利益諸群生 如是演說最清淨」其中第一首偈頌是結集經典的人所敘述的話,後面二偈是讚能說的人及所說的法,即讚嘆說法主金剛藏菩薩的慈悲,及所說的教法是最清淨的。 「佛子得聞此地行 菩薩境界難思議」:這第一偈解釋說:諸位佛子能聽到此第二離垢地的修行法門,以及菩薩修行所證悟的種種境界,所斷的煩惱及非律儀行,所莊嚴的佛土,成就利益眾生的許多菩薩行,例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種種菩薩行,菩薩境界。這些境界都是「難思議」的,難以用心去思惟、去想像,難以用言語去議論、去描述它。「靡不恭敬心歡喜 散華空中為供養」:所有在座聽到金剛藏菩薩說了二地微妙佛法的聽眾們,沒有一個人不對金剛藏菩薩生起恭敬心及歡喜心的,於是在虛空中散華來供養菩薩。 第二偈「讚言善哉大山王,慈心愍念諸眾生,善說智者律儀法,第二地中之行相」:是說這時候解脫月菩薩代表在座全體大眾來讚嘆金剛藏菩薩,說:太棒了!您真偉大、真了不起,功德願行像大須彌山王一樣,又能以大慈心去憐愍繫念一切諸眾生,而且善於演說大智佛陀所制定的律儀等種種戒法,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第二地菩薩所要修的種種菩薩行、菩薩法、以及種種自利利他的境界相。 第三偈經文「是諸菩薩微妙行」:這些三聚淨戒,是諸菩薩所應修的微妙戒行。這些微妙戒行皆可以自利利他,不但可上求諸佛的大覺,也可以下度一切眾生的愚昧,這都不是等閒之人做得到的。「真實無異無差別」:菩薩這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行,是真真實實,一點虛假也沒有,如理而行的,我們若想轉凡成聖,離苦得樂,非像菩薩這麼造修不可,這是順理而行。「無異」是沒有第二種說法,古往今來想成就佛道都是依照這樣來修,才能成功。「無差別」就是只有這個道理,就像《論語》所說:「吾道一以貫之。」《法華經》說:「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只有這樣修才能達到轉凡成聖,離苦得樂的目的。「為欲利益諸群生 如是演說最清淨」:金剛藏菩薩的大悲心是為了利益一切諸眾生,才會演說出二地菩薩所修的最清淨的菩薩法。以上這三偈是讚嘆金剛藏菩薩前面說法的成功。 (二)三偈請後 一切人天供養者 願為演說第三地 與法相應諸智業 如其境界希具闡大仙所有施戒法 忍辱精進禪智慧 及以方便慈悲道 佛清淨行願皆說時解脫月復請言 無畏大士金剛藏 願說趣入第三地 柔和心者諸功德」解脫月菩薩再說:「一切人天供養者 願為演說第三地 與法相應諸智業 如其境界希具闡」:一切在座被人天恭敬供養的菩薩們,都盼望您金剛藏菩薩能繼續演說第三地的法門,以及一些與佛法相應的各種智慧道業,也就是說與聞慧、思慧、修慧相應的菩薩志業行願。如第三地所修的法門和所證的境界,希望菩薩您慈悲為在座大眾如理如實來闡述,詳細具體,毫無保留地全部都將它演說出來。 「大仙所有施戒法 忍辱精進禪智慧 及以方便慈悲道 佛清淨行願皆說」:大仙是佛的別號,佛又名大覺金仙,其他九法界的眾生都不能稱大仙,只有佛才能稱大覺金仙,簡稱大仙。這一偈說:在座大眾希望菩薩您將釋迦牟尼大仙所演說的所有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無漏智等十度道法,以及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等菩薩道法,所有佛的清淨無漏智行等法,惟願您慈悲皆把它全部說出來吧。 「時解脫月復請言 無畏大士金剛藏 願說趣入第三地 柔和心者諸功德」:這個時候解脫月菩薩又再次啟請金剛藏菩薩說:修佛法修得很有成就,已經證得四無畏的金剛藏大士,大眾都希望您繼續演說那些可使菩薩證入第三地的法門,那些可使心地柔和無瞋的忍辱法及種種善根功德行。以下正說分,分明地行及明地果二科。 (續二一四期) 二、 正說分 二 (一) 明地行 四 1. 起厭行分 三 (1) 結前起後 明地行即指三地菩薩在這個階段所修的所有菩薩行。二、明地果,地果是指菩薩修行的成就。而地行中又分成四科,一、起厭行分,二、厭行分,三、厭分,四、厭果分。今先來解說(一)起厭行分,其中又分三小科,今先來說結前起後。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淨第二地,欲入第三地,當起十種深心。」 金剛藏菩薩接受解脫月菩薩的邀請,答應要繼續演說第三地的法門,說:佛子!諸位大菩薩們,他們已經淨治第二地,如想繼續修學進入第三地,當生起十種深心,深心是所發的心比以前更深入,追求更高深、更廣大的佛法、發更堅固的道心。 (2)徵列十心 「何等為十?所謂:清淨心、安住心、厭捨心、離貪心、不退心、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廣心、大心。」 (3)結行入地 「菩薩以此十心得入第三地。」 到底是那十種深心呢?即所謂:一、清淨心,清淨心是總說,即具正知正見,沒有染汙的清淨真心。二、安住心,安住心即不為任何逆境而動搖其道心,由於依前面二地的十種深心,不捨淨戒,故能得定,有定心即能安住不動,故名安住心,以上二種是根本建立,下面三種心則是方便發修,起初二種是離過,後一種是造行進善。即:三、厭捨心,乃厭離捨棄一切世俗的貪欲心。四、離貪心,不只要捨棄貪染心,而且要徹徹底底遠離貪煩惱。五、不退心,即殷勤修學,精進佛道,永不退失道心。至於下面三種心則是修已成就,即說明菩薩由於能如法如律進修,所以能修成功。即:六、堅固心,堅固心是指道心非常堅固,任何煩惱皆不能破壞它。七、明盛心,謂由於精進修忍辱及禪定,故於禪定能出入自在,故名明盛心。八、勇猛心,勇猛心指能勇猛精進修行佛道,毫不懶惰懈怠。下面二種心是德用自在,即:九、廣心,廣心即心量廣大,不只要自利,也要利他。十、大心,大心即不求小乘果,發廣大心,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到有眾生的地方去修行菩薩道。菩薩以此十種深心,故得以證入第三地。 第二科厭行分中又分二,一、修行護煩惱行,二、護小乘行。在修行護煩惱行中又分觀無常及明其無救。 2. 厭行分 (1)修行護煩惱行 ➀觀無常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第三地已,觀一切有為法如實相,所謂:無常、苦、不淨、不安隱、敗壞、不久住、剎那生滅、非從前際生、非向後際去、非於現在住。」 在這一科中又分成三部分,今依序來解說,經文云:「佛子!菩薩摩訶薩住第三地已,」這時金剛藏菩薩又稱了一聲佛子,然後說:菩薩中的大菩薩們,當他們安住在第三地以後,會產生下面的觀法,所以最初這一句話是觀時。下面「觀一切有為法如實相,」這一句是總辨所觀,謂菩薩觀一切有為法,也就是指觀世間一切有為的運作法則,其實皆是無常的,而其所依的真如實相則是不生不滅的,下面來解釋別示其相。 共有十句,初句是總說,其餘九句是別明。「所謂:無常」一切有為法的真實相都是無常的,時時在遷流變化,無論生命或色身也都是時時在遷流變化,沒辦法常住不變。「苦、不淨,」而這些身心所產生的生老病死乃至五蘊熾盛等種種痛苦,以及外境的冷熱無常變化,在在都會讓人感受到甚為痛苦。而色身內外的新陳代謝,一切悉皆汙穢不淨。「不安隱」,另外生存的環境,又有種種的天災人禍,所謂:三界猶如火宅,無法使人安隱生活,所以要求解脫生死煩惱,速證究竟涅槃。「敗壞」即指國土危脆,任何依報外境皆有成住壞空,所以皆會敗壞,這也是在說明無常。 「不久住、剎那生滅」,這是說明世間一切有為法皆不能長久住世,它是剎那、剎那不斷在生滅,身體是無常的,它的組織細胞,各種器官都剎那、剎那不斷在生滅,心也是無常的,它同樣是剎那、剎那不斷在生滅,所以人的老,不是到八十歲才老的,而是生下來就開始慢慢在老化了,這都是在說無常。菩薩行者就是應該常有無常觀,修行才不會懈怠。 「非從前際生」者,因為過去已滅了,所以有為法不是從前際所生;「非向後際去」者,由於現在已滅,所以有為法也不能由現在轉到未來。「非於現在住」者,由於有為諸法,念念遷謝,所以不能停住於現在。總之三世皆是緣生緣滅,遷流不息,變化無常的。 (續二一五期) ➁明其無救 「又觀此法無救、無依、與憂、與悲,苦惱同住,愛憎所繫,愁慼轉多,無有停積,貪、恚、癡火熾然不息,眾患所纏,日夜增長,如幻不實。」 「又觀此法無救」這一句是總顯,也是在說明無常。言:又觀世間一切有為法及生命皆是無常,無法救人出離生老病死,就像從四方飛來四座大山,使人無處逃避。因此要常常警惕自己。如晚課常唸的普賢警眾偈所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莫放逸!」此偈顯示我們的生命每天都在減少,就像魚兒的活命水漸漸減少一樣,那裡有什麼快樂?所以,大眾應當殷勤精進修行,如救火燒頭那麼緊迫;應當要常常觀想無常觀,想到無常隨時會到來,千萬要謹慎小心,不能再放逸懈怠了。 另外,在別顯的九句中,初四句是約死亡的過程來彰顯無救的情形。其一「無依」者,謂:人在生死苦海當中,一切都是受業力所支使,這都是自作自受,因此人人都孤立無援,無所依靠,縱然是父子至親,也是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生死業報皆無法代替。其二「與憂」者,謂:人常擔憂無常隨時會到來,無有能救的人,由於怕死,所以常懷憂愁。其三「與悲」者,謂:人當生命快要終了時,對世間一切放不下,往往會悲從中來,或長年臥病,要死死不去,要活活不來,無法解脫,也會悲傷難過。其四「苦惱同住」者,謂:人臨命終正捨壽時,當四大分散,第八阿賴耶識即將離開時,其感受就像活龜脫殼一樣,非常痛苦,加上憂愁悲傷轉劇,所以心生熱惱。在十二因緣中,最後一句也說: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由此可知憂悲苦惱是約死亡的過程,來說明無人能救我們,讓我們不用死。所以若不修行受持,每個人臨死都會憂悲苦惱。 下面兩句約資生事來說,也就是約人的生活環境來說:五「愛憎所繫」者,謂人的生活環境,有苦有樂,有順境,有逆境,但人人都喜愛順境及樂受,憎惡討厭逆境及苦受,因此,心常為喜愛憎惡所繫縛,無法解脫。六「愁慼轉多」者,若業障現前,經常處在逆境當中,苦多樂少,憂愁悲慼的心情就會轉多,若學佛修持,業障漸消,愛憎憂慼心就會一天一天減少。 七「無有停積」者,說隨著年歲增加,身體漸漸衰老,少年時代那種壯碩美貌,都無法使它停留,而永遠不老。下面兩句是針對心病及身病而言:八「貪恚癡火,熾然不息」,說當人少壯時,追求五欲享受的心非常強烈,對於順逆境所產生的樂受、苦受、及不苦不樂的捨受,在這三種感受中,樂受會使人生起貪欲心,苦受會使人生起瞋恚心、捨受會使人生起愚癡心,這三種煩惱,就像火燒得很猛烈一樣,無法用法水將它澆息,這三種煩惱心是病因。九「眾患所纏,日夜增長」者,謂年老體衰,眾病纏身,日夜增長,愈來愈嚴重,身心都無法自在。 「如幻不實」者,這一句是總結前面九句的,說以上九句所說的人的生老病死及憂悲苦惱,其體性皆是緣起性空,如幻影一樣不實在。學佛人就要像觀世音菩薩一樣,能以大智慧去照見五蘊皆空,明了色、受、想、行、識五蘊都是緣起性空,幻化不實的,因此,不要再為五蘊假和合的身心去起惑造業,不再造業是消極的修行,另外還要進一步積極去修智慧行及福德行,等福慧都修圓滿,就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證得佛果菩提。 以上將護煩惱行講完,這護煩惱行,不是要保護煩惱,而是要護有煩惱的眾生,令他們能斷煩惱,修佛道。所以菩薩要先明白諸法的真實相,及眾生的生老病死苦及憂悲苦惱,如此才能度有煩惱行的眾生而不會有障礙。 (2)修行護小乘行 二 ➀解護小心 「見如是已,於一切有為倍增厭離,趣佛智慧,見佛智慧不可思議、無等無量、難得無雜、無惱無憂,至無畏城,不復退還,能救無量苦難眾生。」 護小心是說,將消極的發厭離的小乘心保護不起,進一步去發起大心,要去上求佛智,救度無量眾生。經云:「見如是已,於一切有為倍增厭離」,說菩薩觀見前面所說的無常、無救等有為法的真相後,對於一切有為的世間法倍加增長厭離心,也就是說無論對外在的依報環境,或對內在的正報身心皆倍加增長厭離心。 (續二一六期) 「趣佛智慧,見佛智慧不可思議」,說菩薩進一步要去趣求佛的大智慧,因他能觀見佛的大智慧是不能用心去思惟臆測、也不能用言語去議論它。「無等無量,難得無雜,無惱無憂」,是說菩薩知道佛智是無人能與他齊等,而且無有限量,非常難得到,一定要累生累世修菩薩行才能證得,並且是純淨無雜染,無憂愁煩惱,只有法喜禪悅及覺法樂。「至無畏城,不復退還,能救無量苦難眾生。」說佛智有如此多功德,所以可使趣求佛智的菩薩行者到達無畏城,證得四種無畏法,而且佛智一得永得,至此境地,無論道心、菩提心皆不會再退轉,並能積極去作救度無量苦難眾生的佛事。 ➁護狹劣心 二 A. 悲其淪溺 「菩薩如是見如來智慧無量利益,見一切有為無量過患,則於一切眾生,生十種哀愍心。何等為十?所謂:見諸眾生孤獨無依,生哀愍心;見諸眾生貧窮困乏,生哀愍心;見諸眾生三毒火然,生哀愍心;見諸眾生諸有牢獄之所禁閉,生哀愍心;見諸眾生煩惱稠林恆所覆障,生哀愍心;見諸眾生不善觀察,生哀愍心;見諸眾生無善法欲,生哀愍心;見諸眾生失諸佛法,生哀愍心;見諸眾生隨生死流,生哀愍心;見諸眾生失解脫方便,生哀愍心。是為十。」 這一科有十句是「悲其淪溺」,又分二科:一、牒前標後,初先明「牒前」:「菩薩如是見如來智慧無量利益,見一切有為無量過患。」說菩薩就是如此看見佛的智慧有無量的大利益功德,又看見世間一切有為法有無量過失禍患。接著解釋「生後」:「則於一切眾生,生十種哀愍心」,因此對於一切世間眾生,生起十種哀愍的同情心。 二、正顯悲行:「何等為十?所謂:見諸眾生孤獨無依,生哀愍心」,到底是那十種哀愍的悲行呢?就是所謂看到諸凡夫眾生,有一些是幼年失去父母的孤兒叫「孤」,有些是老年失去兒女或根本就沒有兒女的無依老人叫「獨」,菩薩見這些孤獨無依,不受佛陀慈父教化,不受佛光普照,又不肯利益眾生,缺乏善根,心無所依止的眾生,生起哀愍的同情心,這種哀愍心也就是惻隱之心,這一句是總說,以下九句是別明。 第二種是「見諸眾生貧窮困乏,生哀愍心,」菩薩又見到一切生活非常貧窮困苦的眾生而生起哀愍同情之心,這句與下句都是針對欲求心較重的眾生來說的。貧窮不一定是無錢財才叫作貧窮,人貪心很重,對自己的錢財再多永遠都不會滿足,對別人的錢財卻想要佔有,這種貪而無饜就叫貧窮,故《華嚴疏鈔》引經說:「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之人,雖富而貧,未必無財方曰貧。」菩薩見到這類貪欲心很重的眾生,不知少欲知足,因而生起哀愍心。 第三種是「見諸眾生三毒火然,生哀愍心,」菩薩又見眾生被貪瞋癡三毒的煩惱火燒得暈頭轉向,貪心不足,欲望無窮,這種貪欲多的人,煩惱很多,所謂「多欲之人,多求利故,煩惱亦多。」這種追求五欲順境名貪,當所求欲望無法達成,遇到種種逆境就很容易生瞋,因此常會以非法的手段去爭取這些財色名食睡等欲望及利益,這就是愚癡,菩薩對這些被三毒煩惱火焚燒的眾生,生起哀愍同情心。 下面三句是針對三界內,迷失四諦理的眾生而言,初句是閉於苦果牢獄,二句是被煩惱集因覆障,三句是無觀察道法,由這三種情形,所以無法證得滅諦。 第四種是「見諸眾生諸有牢獄之所禁閉,生哀愍心,」菩薩又見眾生處在三界諸有當中,有生死輪迴,有煩惱,無法解脫,猶如被關在牢獄裡不得自由,因而生起哀愍心。第五種「見諸眾生煩惱稠林恆所覆障,生哀愍心,」菩薩見諸眾生煩惱很多,遮蔽智慧光明,障礙菩提苗,這猶如稠密的叢林遮蔽陽光露水,會障礙地上的植物生長,菩薩因此而對煩惱重的眾生生起哀愍心。第六種是「見諸眾生不善觀察,生哀愍心,」菩薩見諸眾生不能好好地觀察善惡因果,觀察佛菩薩為何可以了生死,證涅槃,得神通,凡夫為何不能? (續二一七期) 這皆由於生逢八難的原故。八難即見聞佛法有障礙的八種難處,即:(一)地獄、(二)惡鬼、(三)畜生,此三惡道業障太重,很難聽聞佛法。(四)北俱盧洲的人福報大,生活太如意,所以不肯學佛。(五)無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天,所以不肯學佛聞法。(六)盲、聾、瘖、啞的人,自然是見聞不到佛法。(七)世智辯聰,是指那些有世間知識及小聰明,卻沒有善根的人,自以為是,誤以為拜佛是迷信,所以不肯信佛學佛。(八)生於佛前、佛後,是指那些出生在佛的正法、像法、末法時代前面或後面,或生在沒有佛法的邊地(偏僻地方)的人,因此,都聽不到佛法,看不到佛經。菩薩對這些聽不到佛法的人,也生起了哀愍心。 政府遷來臺灣初期,臺灣正信的佛教、佛經都很少,所以我跟我的老師第一件工作就是流通佛經。第一批佛經運來臺灣,是我的老師與我做的,後來智(光)太老人與南(亭)公老和尚和我及幾位教內的法師、居士發動倡印藏經,接著又辦雜誌、講經弘法、提倡傳戒、辦共修法會,辦佛學院等佛教事業,如此才使正信的佛弟子漸漸增多。 而大陸佛教歷經文化大革命的破壞,佛寺被挪為他用,佛經幾乎蕩然無存,現在也已逐漸開放,寺廟可以重修,所以我回去重修大營溪的觀音禪寺及泰州光孝律寺。但,印經書卻非常困難,即使海外寄回去的經書,也一定要得到佛教會、海關和統戰部的批准才能收到,否則都被沒收。我們贈送大陸某個寺廟藏經,也都要經過申請批准才能送。大陸現階段不只佛教經書少,講經弘法的人也很少,對那些看不到佛經,聽不到佛法的人,我們也要像菩薩一樣哀愍可憐他們,儘量想辦法來幫助他們學佛聞法。 下面四句是依照修梵行求眾生的行持所立,前面三種是針對小乘人,最後一種是針對外道而言。 第七種是「見諸眾生無善法欲,生哀愍心」:當菩薩看到一些眾生只樂於修小乘佛法,求解脫、出三界、了生死,卻不肯修莊嚴佛土、成就眾生的大乘佛法。這是只修行小因,不求大因,不修大乘的殊勝善法,菩薩因此而對他們生起哀愍之心。第八種是「見諸眾生失諸佛法,生哀愍心」:菩薩見到一些小乘人只執取小乘阿羅漢果為滿足,不願再上求佛果菩提,廣度眾生。其實證得阿羅漢果只是化城,是中途的休息站,唯有成佛才是究竟處,才是寶所,是以只執取小乘果為滿足,只證得偏空涅槃卻自以為已得究竟涅槃,因此不想成佛廣度眾生,這樣就會失去修持大乘佛法的利益。佛在《法華經》說這種人是增上慢者,菩薩對他們皆生起哀愍心。第九種是「見諸眾生隨生死流,生哀愍心」:菩薩看見小乘聖人不想求證大般涅槃,長期處在變易生死流轉中,因而生起哀愍心。以上三種是針對小乘聖者修行的過程而立的。 最後第十種是「見諸眾生失解脫方便,生哀愍心。是為十。」這句話是針對外道而說的。說菩薩見到一些外道眾生,雖然也想求解脫,但卻因為心外求法,認為依靠梵天王、大自在天王、或依靠上帝就可求得永生,這種心外求法就叫外道。這樣作會失去求解脫的方便法。想得究竟解脫就要發菩提心,依照佛法去修福修慧,去斷煩惱,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樣才能獲得究竟解脫。對那些失去求解脫方便法的眾生,菩薩很同情他們,因此生起哀愍心。以上所說是第三發光地菩薩對一切眾生所發的十種哀愍心。 B. 決志救度 「菩薩如是見眾生界無量苦惱,發大精進。作是念言:此等眾生,我應救,我應脫,我應淨,我應度;應著善處,應令安住,應令歡喜,應令知見,應令調伏,應令涅槃。」 「菩薩如是見眾生界無量苦惱,發大精進。」這一句是結前生後。說:菩薩看到眾生處在三界內,未得解脫,具有無量的痛苦煩惱,因此為求解脫眾生的生死輪迴苦,而發起勇猛大精進心。下面一句是正顯救心。「作是念言:此等眾生,我應救」:菩薩又作了這樣的念頭:這類孤獨無依的眾生,我應當救度他們離苦得樂,使他們能夠發心修菩薩行,上求佛道,下利有情。這一句是總說,下面九句是別明。 「我應脫,我應淨,我應度」:這三句中第一句是脫業結,第二句是淨惑染,第三句是度苦果。菩薩說這些苦難的眾生,我應該幫助他們,使他們能了生死,脫離苦海。並且我應使他們業惑煩惱斷盡,身心清淨無染。我應度他們學佛修行,息滅三毒火,以免墮入三惡道,受種種的苦報。 「應著善處,應令安住,應令歡喜,應令知見,應令調伏」:菩薩想:我應更進一步使他們能去惡向善,嚴持淨戒,修學菩薩十度萬行。並應使眾生能安住三昧正定中,因定而開啟智慧,使眾生勤修戒定慧,獲得佛法利益,令心得大歡喜。由於三毒煩惱斷盡,智慧光明增長,凡事皆具有正知正見。又應令他們調伏身心,去除妄想,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應令涅槃」是說:應令眾生各個都能獲得解脫方便,證得無上涅槃寂靜樂。 (續二一八期) (3)方便攝行 四 ➀發起攝行之因 三、思得攝生方便;四、依思修行 「菩薩如是厭離一切有為,如是愍念一切眾生,知一切智智有勝利益,欲依如來智慧救度眾生。」 這一段話是說:菩薩就是這樣地厭離世間一切有為法,因為這些有為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不淨的,所以不值得貪著。菩薩又愍念一切眾生皆沉溺在苦海中,輪迴不已,不得休息,而生起慈悲想要救度他們出離苦海的心。菩薩知道唯有證得佛的一切智智,才能具有殊勝功德利益,因此希望修行佛道,將來成就佛果,即能依如來智慧去救度在六道輪迴的一切眾生出離苦海。 ➁思求方便攝行 「作是思惟:此諸眾生墮在煩惱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濟,令住究竟涅槃之樂?」 菩薩又這樣想念:這些眾生未斷煩惱、了生死,皆墮入在生死煩惱的大苦海中,我應該以什麼樣的方便法門,才能救拔濟度他們,使他們能夠安住在究竟涅槃的寂靜樂當中? ➂思得攝生方便 「便作是念:欲度眾生令住涅槃,不離無障礙解脫智;無障礙解脫智,不離一切法如是覺;一切法如是覺,不離無行無生行慧光;無行無生行慧光,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 菩薩又作了這樣的心念:若欲使在生死苦海沉淪的眾生皆能安住涅槃,甚至證得佛的究竟涅槃,得到無上涅槃寂靜樂,想如此利益眾生,便應教他們「不離無障礙解脫智」,「無障礙解脫智」是一種已經遠離煩惱障及所知障的智慧,而此種無障礙解脫智慧是從「一切法如實覺」得到的,「一切法如實覺」是八地菩薩所證得的無生法忍覺,八地菩薩能了知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的真理,因此能覺悟一切諸法的如實性,也就是能覺悟諸法的真實性,故能斷盡煩惱,生起對事理皆無障礙的智慧。 而一切法要能如實覺悟透徹,必須不離無行無生行的智慧光明,「無行無生行慧光」是說明四地菩薩了知色心諸法皆有本身的自相,以及同為生住異滅所遷的同相,但無論自相或同相,全部都是緣生無性,因此可成就無分別慧,能如此修行,則可入菩薩所證的覺法自性。然此無行無生行的智慧光明,「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此「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乃是三地菩薩以清淨心離相修禪而不染禪,故能得禪善巧,而在修禪善巧時能以智慧觀察而生起修慧,因此決定能發起四地所證之慧。 而此「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此「善巧多聞」即用心去聽聞佛法,然後才能知道如何去依法修行,也才知道修行應有所為,有所不為,嚴持淨戒,因此可由持戒而生定,由定才能發慧。另外也可以說三地菩薩所得的禪中智慧,是由多聞佛法而產生的,所以是由聞慧而產生思慧,由思慧而產生修慧,可見學佛修行之人,聽聞佛法非常重要,以上是追溯源頭、逆推求本的說法,若依菩薩修行的順序:應該是聽聞佛法以後要進一步去思考觀察,思考觀察以後要進一步去實踐修禪定,修禪定以後才能覺悟無生真理,然後才能徹底覺了諸法實相,有了這種覺行才有辦法獲得無障礙解脫智,進而證得無上涅槃果,這才是菩薩度眾生的種種方便行,唯有這樣才能使眾生真正離苦得樂,成就佛道。 ➃依思修行 二 甲.結前標後 「菩薩如是觀察了知已,倍於正法勤求修習。」 這科主要是依聞慧起聞行。菩薩如此觀察,了解知道度眾生的種種方便以後,對於正法便加倍殷勤精進修習。 乙.正起求行 (甲)明求法 「日夜唯願聞法、喜法、樂法、依法、隨法、解法、順法、到法、住法、行法。」 經文說:「日夜唯願聞法」者,言菩薩於晝夜二六時中,一心只希望能夠聽聞到佛法。「喜法」者,因為菩薩心中非常喜歡聽聞佛法,對說法的人也能有贊歎隨喜心,不要有嫉妒心。「樂法」菩薩又非常樂意傳授佛法給初機後學者,使他們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若有人來請問佛法的問題,菩薩都會很樂意為他講解,使他能夠明白佛法的真實義。以上三句是解釋聞慧的,也就是要從聽聞弘傳佛法中去掃除心理障礙。 (續二一九期) 四、五、六三句則通聞思修三慧,其中「依法」者,言要依大乘佛法去修行,自度度人,使眾生也都能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修證佛法,這才能暢佛本懷。「隨法」者,就是隨順所聽聞來的佛法去修行。「解法」者,就是深入去了解佛法,並能為他人解說佛法。第七句「順法」是思慧,即將聽聞來的佛法順著其深意,靜慮思惟如何將此佛法去自利利他,或以定心思惟如何順應諸法實相來自利利他。下面八、九、十,這三句純屬修慧,「到法」者,謂依定修行,可以達到究竟彼岸。「住法」者,謂修行得到出世間智後,即可安住於佛法上精進。「行法」者,這是指順著佛的解脫行去修行菩薩道。 (乙)明求行因 二 A. 常勤求因 六 (A)總明輕財重法 「菩薩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財皆無吝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於能說佛法之人生難遭想。」 菩薩就是這樣殷勤地在追求佛法,修行佛法,弘揚佛法,因此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身外之物,無論珍貴的金銀財寶、田園屋宅、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車乘等種種動產、不動產,一切皆不會吝惜,當用就用,應布施就布施,不看重自己所擁有的世間一切財物,也不認為名聞利養是很難得,而值得重視,只是對於那些能夠演說佛法的人,生起難遭遇的想法。若有會講經弘法的法師蒞臨,應恭請他升座為大眾說法,學佛修行一定要放下名利心,不能向「錢」看,修行才會有成就。 (B)雙捨內外財 「是故菩薩於內、外財,為求佛法悉能捨施。」 就這樣,菩薩為求佛法,對於身體、頭目、髓腦、血液等各種器官、乃至生命等內財,及所有一切身外的財物資產,一切皆能施捨出去,不會吝惜。佛陀的本生故事中有記載佛過去行菩薩道,為救護眾生,曾捨身飼虎、割肉餵鷹,及捨棄王位、妻子、兒女、一切錢財等菩薩行,這就是難捨能捨,難行能行,故能成就佛道。 (C)內財敬事 「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捨,無有承事而不能作,無有勤苦而不能受。」 這一科說:菩薩為求佛法,能放下身段,以身心內財去恭敬承事善知識,對那些能演說佛法的法師善知識,能夠恭恭敬敬去請法,去聽他開示或講解佛法,內心一點都不驕傲、也不貢高我慢,又能以誠懇的態度,真心去承事親近善知識,並且能不畏勞苦,殷勤去侍奉善知識,為法師善知識服勞務。 (D)況捨外財 「若聞一句未曾聞法,生大歡喜,勝得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珍寶。」 菩薩身心內財尚且能捨、能奉獻,何況身外之物的外財,那更沒問題,一切悉皆能捨。所以,菩薩若聽聞到一句未曾聽過的佛法,就會生起大歡喜心,這種歡喜心比得到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中,遍滿整個大千世界的珍寶金錢還更超勝,更高興歡喜。 (E)輕位重法 「若聞一偈未聞正法,生大歡喜,勝得轉輪聖王位。若得一偈未曾聞法,能淨菩薩行,勝得帝釋梵王位住無量百千劫。」 菩薩甚至只聽聞到一首未曾聽聞過的正法偈頌,就生起大歡喜心,其歡喜的程度比得到世間轉輪聖王的王位更高興歡喜。菩薩若能聽聞到一首未曾聽聞過的佛法偈頌,而這首偈頌剛好可使菩薩的內心得到清淨,並且能使菩薩究竟圓滿菩薩行,這時菩薩內心的喜悅勝過得到欲界帝釋天主的王位或色界梵天王的王位更加快樂歡喜,縱使帝釋天王及梵天王能久住天上安享無量百千劫的天福,菩薩也寧可不要王位而要聽聞正法,究竟圓滿菩薩行。 (F)甘苦重法 「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說法,能淨菩薩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極大苦,當以相與。菩薩爾時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說法,淨菩薩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滿中,尚欲從於梵天之上投身而下,親自受取,況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為求佛法,應受一切地獄眾苦,何況人中諸小苦惱!」 若有人對菩薩說:我有一句佛陀所說的微妙佛法,能夠使聽聞受持的人淨治煩惱,成就菩薩行,假若你現在能跳入大火坑中,忍受火燒的極大痛苦,我將把此微妙佛法傳授給你。三地菩薩這時心想:我假如能得到一句佛所說的妙法,來淨治我心中的煩惱,完成我的菩薩行,假使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中皆是大火,我也願意從大梵天上那麼高跳下去大火中,親自受取火燒之苦,來換取佛法,何況小火坑一點小火,那會不敢入呢?我今為求佛法,縱然需要忍受一切地獄中的種種大苦,也甘之如飴,甘願承受,何況只是人中的各種小苦惱,為了聽聞佛法,那會不能忍受呢?佛過去因地修菩薩行時,為求聽聞半偈佛法,也曾為法捨身,佛菩薩這種為求法,能捨內外財的無畏精神和美德,實在是後學之人應當見賢思齊的典範。 B.正修行因 「菩薩如是發勤精進,求於佛法,如其所聞,觀察修行。」 菩薩就是如此發起殷勤不息、精進不懈的喜愛佛法之心,來勤求佛法,就照菩薩所聽聞到的佛法,去觀察思惟,如法修行,成就菩薩的聞思修三慧。 3. 明厭分 三 (1)修行 「此菩薩得聞法已,攝心安住,於空閒處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 此三地菩薩得到了聽聞佛法的智慧以後,收攝身心,安住於寂靜無人干擾的空閒處,專心精進用功。菩薩心中作這樣的思惟:能遵照佛所說的妙法去修行,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成就佛道。修行任何法門,都不只是口頭上說說,就可以達到清淨無染的境地的,必須實修才行。 (2)證入 三 ➀標前 「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地時(即離欲惡不善法)。」 金剛藏菩薩又叫了一聲在會的聽眾說:佛子!這位菩薩行者安住在此第三發光地的時候,就會遠離不善的想法以及邪惡的作為而證禪定。 ➁明四禪 四 A.初禪 「即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住初禪。」 菩薩安住在第三地即能離障,離什麼障呢?離五欲、五蓋(貪、瞋、睡眠、掉悔、疑法)、十惡等會害人入三惡道的種種不善法,也就是遠離身口意在欲界所造作的種種煩惱欲因,及諸不善法。有覺察心,有觀照力,證得離欲界惡所生的喜樂地,名為「離生喜樂地」,身心能夠安然自在的住於色界最初的禪定當中。 B.二禪 「滅覺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住第二禪。」 菩薩住於初禪後,身心很寂靜,進一步能滅除一切邪惡的思想及覺察觀照等粗細思想,內心清淨無雜念,一心一意唯緣法塵境,不像欲界心需緣六處,成六識,就是初禪天也還有眼、耳、身、意諸識,而二禪以上諸天,心只行一處,唯以意識去緣法塵。內心清淨,無覺察、無觀照,因此能由定而得到法喜禪悅等快樂,證得「定生喜樂地」,而能安住於第二禪天。 C.三禪 「離喜住捨,有念正知,身受樂,諸聖所說,能捨有念受樂,住第三禪。」 菩薩至此進一步要把喜也離掉,心安住於平等、正直中、如如不動,保持正念,有正知見,身心領受禪定的寂靜樂,有此平等、正直的捨心、又有正念、及正知正見,又能受禪定寂靜樂,故能安住於第三禪天,證得「離喜妙樂地」。 D.四禪 「斷樂,先除苦,喜憂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住第四禪。」 菩薩進一步要斷除樂受,因此先要將苦受、喜受、憂受滅除,令心超越苦樂,得到不苦不樂的境地,心中捨棄一切散亂雜念,清淨無念,證得「捨念清淨地」,安住於第四禪中。 (3)明四空 四 ➀空無邊處 (續二二〇期) 「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種種想,入無邊虛空,住虛空無邊處。」 「超一切色想」者,說菩薩有了四禪定的功夫以後,即能超出一切眼識所對的境界,也就是超越一切可見有對色。「滅有對想」者,這是滅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合想,也就是滅不可見有對色。「不念種種想」者,即不念一切意識和合的種種色想,此是滅不可見無對色。「入無邊虛空」者,言既然一切的可見有對色、不可見有對色、不可見無對色三種想都已經滅絕,即能得到修行的利益,證入「空無邊處定」。「住虛空無邊處」者,即能安住於無色界中的虛空無邊處定。 ➁識無邊處 「超一切虛空無邊處,入無邊識,住識無邊處。」 「超一切虛空無邊處」,菩薩進一步需超越一切虛空無邊處,心緣內識,思惟觀察無邊行相,故名「識無邊處」,如此才能遠離一切障礙得識定的粗分別念之過患。「入無邊識,住識無邊處」,進一步才能獲得修行的利益,於六識身能了知如何善取諸相,並能安住於種種勝解中,由假想力,思惟觀察無邊識相,因此得入無邊識中,安住依止於識無邊處。 ➂無所有處 「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少所有,住無所有處。」 所有處者即內外皆無所有,故名無所有處。「超一切識無邊處」者,菩薩進而超越一切識無邊處的境界,遠離粗念事分別的種種過患。「入無少所有,住無所有處」,菩薩修行至此,內無能緣取之心,外無所緣取之境,內外俱無所有,寂然而住,故能進入少許也沒有的無所有境界,安住於無所有處中。 ➃非有想非無想處 「超一切無所有處,住非有想非無想處。」 菩薩又需超越一切無所有處的境界,才能進一步入非有想非無想定,安住於非有想非無想處的境界中,菩薩行者在此處尚有微細想,用以緣無想境,若能了知以上所緣皆不可得,令心寂滅不轉,則可得滅受想定,諸漏永盡,超三界生死輪迴。 另外,《華嚴經疏》又約第一義修,略釋四空: 一、空處定:觀色即空,心安於空,是空處定。 二、識處定:知空色不出於心,是識處定。 三、無所有定:心境兩亡,為無所有定。 四、非想非非想定:亡無所有想,緣無想住,名非想非非想定。 (4)入意 「但隨順法故行,而無所樂著。」 三地菩薩只是隨順著教化眾生的正法去修行,所做所行,都不會隨著個人的喜好而有樂著心,更不會像凡夫及小乘人那樣處處執著。 4. 厭果分 三 (1)四無量 「佛子!此菩薩心隨於慈,廣大無量、不二、無怨、無對、無障、無惱,遍至一切處,盡法界、虛空界,遍一切世間;住悲、喜、捨亦復如是。」 「佛子!此菩薩心隨於慈」者,說金剛藏菩薩為提高大家的注意力,又叫一聲說:佛子!此三地菩薩心中,隨時隨地要施給眾生慈悲,也就是要給眾生幸福快樂,拔除眾生的種種痛苦。「廣大無量」者,進一步說,也就是能發廣大心,要給一切眾生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而且是盡未來際不斷在做,所以這種慈心是廣大無量無邊的,故名廣大無量。「不二」者,說對任何眾生,無不一一皆施與菩提覺法樂及涅槃寂靜樂,故名不二。「無怨無對」者,說菩薩不只心量非常廣大,而且能怨親平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德報怨,不偏私,無怨對,故名無怨無對。「無障」者,說菩薩能以平等心去行清淨慈,所以身心調順,沒有貪欲、瞋恚、睡眠、掉悔、懷疑等五蓋煩惱及種種障礙,故名無障。「無惱」者,說菩薩修慈悲心,成就忍辱波羅蜜,能得到種種利益及快樂,身心安穩歡喜,無諸煩惱,以上八義是眾生緣慈。 (續二二一期) 「遍至一切處」,這一句是法緣慈,謂橫遍十方,豎通三界,遍及一切處,其中所有諸法皆能普遍去緣念它,即緣凡聖的五蘊法及緣種種利益眾生法和教化眾生法。「盡法界、虛空界」這二句是無緣慈,初句是自體無緣,謂菩薩豎窮一切法界去行無緣大慈;第二句是遍至無緣,謂菩薩橫遍一切虛空界去行無緣慈。「遍一切世間」者,謂菩薩遍一切有情世間、正覺世間、器世間去廣行無量慈,也就是說菩薩對世間一切眾生,一切聖者,無一時,無一處,不廣行無量慈的。 「住悲、喜、捨亦復如是。」菩薩慈心如是,至於悲心、喜心、捨心也同樣是廣大無量,無一眾生菩薩不拔其生死大苦,欣喜其離苦得樂,同時菩薩對任何眾生皆無憎、無愛、無瞋、無恨、無怨、無惱,遍至一切處,盡法界、虛空界,遍一切世間,菩薩皆去行無量悲、行無量喜、無量捨。 (2)五神通 五 ➀神境 「佛子!此菩薩得無量神通力,能動大地;以一身為多身,多身為一身,或隱或顯;石壁山障,所往無礙,猶如虛空;於虛空中,跏趺而去,同於飛鳥;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煙燄,如大火聚;復雨於水,猶如大雲;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捫摸摩觸,其身自在,乃至梵世。」 這一科要解釋的神境,又名神足通,或名身如意通。這是一種神通,「神」者,妙用難測,不可思議,故名神;「通」者,自在無窮,暢通無礙名通。 「佛子!此菩薩得無量神通力」,說此時金剛藏菩薩又稱一聲:說諸位佛子!此三地菩薩已經修證有成,獲得到無量無邊的神通力,各種神通悉皆具足。「能動大地」者,菩薩因具有各種神通,所以能使大地生起六種震動:即:動、踊、起、震、吼、擊等種種動相和聲響。前三種是動的形相差別,後三種是聲響大小的差別,於其中各取其一故名震動。 「以一身為多身,多身為一身」者,菩薩能將一個身體變化成無量多的身體,又能將無量多的身體濃縮成一個身體,所謂:一多無礙者是。「或隱或顯」者,謂菩薩有時將身體隱藏起來,讓人看不到,有時又將身體顯現出來,並且可自在變化,隱顯無礙,大小無礙。「石壁山障,所往無礙,猶如虛空」者,就是堅固的石壁及高山阻礙通行,菩薩卻能往來沒有障礙,猶如在無障礙的虛空中通行一樣。 「於虛空中,跏趺而去,同於飛鳥」者,說菩薩能在虛空中,結跏趺坐,而飛行自在,來去自如。「入地如水,履水如地」者,菩薩鑽入堅硬的地底下,就像進入水中那麼容易,又能使身體走在水面上,就像走在平地那樣安穩。「身出煙燄,如大火聚」者,說又能使身體生出濃煙及火燄,整個身體就像大火聚集火力在燃燒一樣,但絲毫都不會燒傷到身體。 「復雨於水,猶如大雲」者,菩薩的身體在虛空中,不只能出煙火,而且也能降下雨水,就像空中的大片黑雲一樣,能夠降下雨水。「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捫摸摩觸」者,說日月高掛在虛空中,菩薩也能以大威神力,親自用手去摸觸它。「其身自在,乃至梵世」者,菩薩得到身如意通以後,他的身體就能夠自在變化,往來欲界諸天,乃至色界大梵諸天悉無障礙,以上神足通已講完。 ➁天耳通 「此菩薩天耳清淨,過於人耳,悉聞人、天若近若遠所有音聲,乃至蚊蚋、虻蠅等聲亦悉能聞。」 「此菩薩天耳清淨,過於人耳」者,說三地菩薩已離欲界諸惡法,得諸禪定,證天耳通,內心清淨無染,其聽聞能力超過平常人的耳朵很多。「悉聞人、天若近若遠所有音聲」者,說菩薩的聽聞能力,無論人間或天上,或遠在天邊,或近在眼前,無論聲音大小,他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一點都不遺漏。「乃至蚊蚋、虻蠅等聲亦悉能聞」者,「乃至」是超略之詞,說菩薩的天耳通可以聽到遠近所有一切聲音,甚至連蚊子、蚋虻、蒼蠅的聲音那樣小,都聽得到。 ➂他心通 (續二二二期) 「此菩薩以他心智,如實而知他眾生心。所謂: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離貪心,如實知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有煩惱心、無煩惱心,小心、廣心,大心、無量心,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定心、非定心,解脫心、非解脫心,有上心、無上心,雜染心、非雜染心,廣心、非廣心,皆如實知。菩薩如是以他心智知眾生心。」 「此菩薩以他心智,如實而知他眾生心」者,說三地菩薩有他心智通,所以能如實際情形一樣,真正知道其他眾生的各種心念,上面所釋這一句是總說。 「所謂: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離貪心,如實知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者,從這一段開始是別明,共有二十六心,總攝為九:其中第一、明隨煩惱,隨煩惱即隨緣現起,煩惱相應故名隨煩惱,共有六心,今依文來解釋它:當一切眾生若有貪心生起時,無論是貪財、貪色、貪名、貪吃、貪睡,也就是指貪一切可意境,貪一些喜歡的事情,菩薩都能真實知道他有那種貪心,於五欲中有那種貪欲,這一切菩薩通通知道,另外,有一類眾生道心比較強,或因善知識開導而悔改,故能少欲知足,安貧樂道,遠離貪心,不貪財色名食睡等五欲境,這些三地菩薩也都一一皆能如實了知他是如何遠離各種貪欲心的。 另外,有些眾生脾氣不好,動不動就生氣,瞋恨心很重,遇到看不順眼、或不滿意的事情就生瞋恚心,這些有瞋恨心的眾生,有他心通的菩薩也通通知道。或有些人因學佛,或因善知識勸導,能痛改前非,改掉壞脾氣,遠離瞋恨心,這些菩薩也通通知道。又有一類眾生,愚癡無智,是非不分,因果不明,常自以為是,撥無因果,可說是可憐憫者,這種人若有因緣,能改過向善,遠離愚癡心,這些菩薩也悉皆明白。上來已將「明隨煩惱」講完。 接著要來解釋第二、有煩惱,「有煩惱心,無煩惱心」者,說又有一些眾生,煩惱心很重,放不下,動不動就生煩惱,終日拿煩惱繩綁自己,心有千千結,無法解脫,活得很痛苦,心不得自在,後來經善友開導,轉煩惱成菩提,遠離一切煩惱,心得清涼,這些菩薩也都清清楚楚。 其次解釋第三、小等四心,即「小心、廣心、大心、無量心」,另外,有些眾生心量狹小,經常自私自利,不肯利他,我執很重,這是人道眾生。又有一些眾生心量寬廣,凡事不願與人計較,又能修十善,此指欲界諸天。又有一些眾生,心量更廣大,處處為人設想,棄惡向善,又能修四禪定,此指色界天眾生。又有一些眾生,具有無量無邊的心識,此指無色界天中的空無邊處天及識無邊處天的眾生,上二空天一為無所有,一則心識昧劣,故省略不說。 接著要解釋第四、有四心,即「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又有眾生,心念單純,繫緣一境,名略心,有的眾生,其心所緣多境,不是很簡略,故名非略心,有的眾生心很散亂,沒辦法專注一境,故名散心。有的眾生心不隨便攀緣外境,很有定力,心不散亂,名非散心。 第五有二心,即「定心、非定心」,定心就是獲得三昧,心能專注不散亂,故名定心。反之,若未入定,或以出定,或心散亂,無法專緣一境,即名非定心。 第六有二心,即「解脫心、非解脫心」,心自由自在,沒有煩惱繫縛,名解脫心。心中煩惱很多,好像被繩子綁著一樣,心結難解,名非解脫心。 第七有二心,即「有上心、無上心」,有些眾生有增上慢心,得四禪誤認為是得四果,名有上心。反之,沒有增上慢心,名無上心。 第八有二心,即「雜染心、非雜染心」,凡夫心,希求名聞利養名雜染心;聖者內心清淨,不貪求名聞利養,名非雜染心。 第九有二心,即「廣心、非廣心」,大乘行者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悲智雙修,名廣心;小乘行者不肯利他,只求偏空涅槃,名非廣心。 以上九類不出三種,第一、第二是煩惱,第三是苦,其餘六種是善惡業。別中九類共二十六心今已講完,下面要來解釋三、明結。 「皆如實知,菩薩如是以他心智知眾生心。」以上各類眾生具有不同的種種心,菩薩皆真真實實知道,三地菩薩由於已證他心智通,故能以此他心通而知道各類眾生種種不同的心念。 (續二二三期) ➃宿住智通 「此菩薩念知無量宿命差別,所謂:念知一生,念知二生、三生、四生,乃至十生、二十、三十,乃至百生、無量百生、無量千生、無量百千生,成劫、壞劫、無量成壞劫,我曾在某處,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種族,如是飲食,如是壽命,如是久住,如是苦樂。我於彼死,生於某處,從某處死,生於此處,如是形狀,如是相貌,如是言音,如是過去。無量差別,皆能憶念。」 這一段所講的宿住智通也就是宿命通。第一句是總標,「此菩薩念知無量宿命差別」,是說此三地菩薩心念中能知道過去無量生中,生生世世的宿命差別。 從「所謂念知一生......」以下開始,要來解釋別顯。所謂心念中能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甚至十生、二十生、三十生,乃至百生、無量百生、無量千生、無量百千生所發生的事,菩薩通通知道。或在成劫、壞劫、成壞劫、無量成壞劫的長時間中所發生的種種事,菩薩通通知道。例如:我自己曾在甚麼地方出生、叫甚麼名字、姓甚麼、出生在哪一種種族裡面、生活中吃的是甚麼飲食、壽命活多少歲數、在世間住多久、生活中有那些痛苦和快樂,菩薩自己通通能記得。菩薩心中能夠憶念:我是在某個地方死的,然後又生到另一個地方去;從那個地方又死後,才生到這個地方來;那時身體的形狀是長得如何,相貌莊嚴或不莊嚴,講話的聲音好不好聽。 以上別顯,今已消文完畢。下面這一句是總結:「如是過去,無量差別,皆能憶念。」像上面所說這些過去無量世的長時間中,生生世世所過的生活及所發生的種種境界差別,菩薩都能夠憶念不忘。 ➄天眼通 「此菩薩天眼清淨,過於人眼,見諸眾生生時、死時、好色、惡色,善趣、惡趣,隨業而去。若彼眾生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賢聖;具足邪見,及邪見業因緣,身壞命終,必墮惡趣,生地獄中。若彼眾生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謗賢聖,具足正見;正見業因緣,身壞命終,必生善趣諸天之中。菩薩天眼皆如實知。」 「此菩薩天眼清淨,過於人眼」:這第一句是總顯能見。這位三地菩薩證得天眼通後,他的天眼清淨無染,能觀察眾生在六道中輪迴的種種情形,這是超過一切凡夫肉眼所能看見的範圍。 接著要解釋的是別顯。「見諸眾生生時、死時......必生善趣諸天之中」,這句是說:菩薩的天眼通可以見到一切眾生出生和死亡時的情況,是好看的臉色,或很兇惡的臉色?是生在善道,還是生到惡道?這些生死的果報,都是隨著眾生自己本身所造的善惡業因,而去承受種種不同的果報的。這些由於菩薩有天眼通,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下面又列舉出眾生身語意造作不同的善惡因,就會得到不同的善惡果報。所見的情形是怎樣呢?如經中指出:假設那些眾生曾經造殺生、偷盜、邪淫等罪業,成就身業方面的惡行;或去造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等罪業,成就語業方面的惡行;或去造貪欲、瞋恚、愚癡等三毒煩惱,成就意業的惡行。或者用嘴巴去誹謗聖人、賢人。這裡只舉出誹謗聖賢為代表,其實包含誹謗佛、法、僧三寶,及誹謗菩薩、聲聞、緣覺等聖人;另外還造作誹謗父母、師長、及破和合僧等種種的違逆罪行。心中具有種種邪知邪見,以及種種造成邪見業的原因和助緣,例如:由於邪知邪見,撥無因果,認為殺生來拜拜有功德,結果真的以種種方便去殺害眾生來祭祀,造了許多殺業,如此作,當身體毀壞臨命終時,必定墮落惡道,生到地獄裏面去受苦。 反之,若這些眾生不曾犯下殺盜淫的罪過,他便能成就身善業;又能守口不造惡業,便能成就語善業;若能不起三毒煩惱,便能成就意善行。又不會去說誹謗聖賢的話,具有正知正見,由此正見業的因緣,使行者不會去造種種惡業。因此當色身毀壞,生命終了以後,必定會生到善道中,比如生到諸天中去享天福,或生到人間為富貴人家等等。以上所說的這些,菩薩以他的天眼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並確確實實能知道。 (3)總結自在 「此菩薩於諸禪三昧、三摩缽底能入能出,然不隨其力受生,但隨能滿菩提分處,以意願力而生其中。」 這句話是說:三地菩薩由於修習四禪八定成就了各種三昧、三摩缽底,能夠自由自在地隨意出定、入定。「三摩缽底」翻譯成中國話叫等至,成就此定時正受現前、身心平和安祥、輕安愉悅故名「等」,然須以定力才能到達此種等的境界,故名「等至」。菩薩雖有這種種禪定的能力,但並不會隨著他所得到的定力到天上受生去享天福,受生的地方也不會揀擇淨土或穢土,只願生到可以修圓滿他的菩提分的處所,因他最初所發的願力,隨著自己的心意去受生。可見菩薩的受生是隨願受生,不是隨業受生的。 (二)明地果 三 1. 調柔果 三 (1) 調柔行體 三 ➀法 三 A. 練行緣 「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這句經文是說:這時候金剛藏菩薩又稱一聲「佛子!」說:這位菩薩安住在發光地以後,因為他往昔所發的本願力的緣故,所以能夠見到許多佛。所謂:見到許多的百佛,見到許多千佛,見到許多百千佛,乃至見到許許多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B. 所練行 三 (A)修福行 「悉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 菩薩見到如此多的佛後,他都以無邊廣大的心,及至誠懇切的深心,去恭敬禮拜這許多諸佛,並且以非常虔誠尊重的心,一一去承事供養諸佛,也就是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日常的資生用品,全都盡心盡力來奉獻布施,毫不吝惜。同時也以日常的資生用品,去供養隨佛出家的一切大眾僧。 (B)迴向行 「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以此供養修福的善根功德,迴向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並要廣度一切眾生成就佛道。 (C)修智行 「於其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隨力修行。此菩薩觀一切法,不生不滅,因緣而有。」 菩薩在諸佛講經說法的道場,以恭敬心去聽佛講經說法,聽聞以後,皆能如法去受持,並隨著自己的能力去修行。此菩薩修菩薩行至此境地,觀一切法的法性法體皆是不生不滅,然法體雖不生不滅,卻不礙因緣而生,因緣而滅。 C. 所練淨 「見縛先滅,一切欲縛、色縛、有縛、無明縛皆轉微薄;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不積集故,邪貪、邪瞋及以邪癡,悉得除斷,所有善根轉更明淨。」 三地菩薩的見惑先前已經斷滅,並且一切欲界的思惑——欲縛、及色界的思惑——色縛,還有無色界的思惑——有縛,以及無明惑通通都轉微薄了,這是由於經過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的長時間,都不再積集的緣故。因此,一切邪惡的貪煩惱、邪惡的瞋煩惱、以及邪惡的癡煩惱也都斷除的乾乾淨淨,所有善根功德轉而更加光明清淨。以上一、法以解釋完畢,接著要來解釋二、喻。 ➁喻 「佛子!譬如真金善巧鍊冶,秤兩不減,轉更明淨。」 金剛藏菩薩又稱一聲佛子!說菩薩修行猶如鍊金師傅以善巧的方法在冶煉真金一樣,雖經多次冶煉,甚至改變成不同的形狀,但它所秤的分兩重量並不會減少,它的成色反而更加光明清淨。 ➂法 二 A. 正合前行淨 「菩薩亦復如是,住此發光地,不積集故,邪貪、邪瞋及以邪癡,皆得除斷,所有善根轉更明淨。」 菩薩修行也是如此,當他安住在此發光地時,由於不積集的緣故,邪惡的貪、邪惡的瞋,以及邪惡的癡,皆得斷除乾淨,所有善根功德,轉而更加光明清淨。正合前行淨講完。 B. 別顯忍淨 「此菩薩忍辱心、柔和心、諧順心、悅美心、不瞋心、不動心、不濁心、無高下心、不望報心、報恩心、不諂心、不誑心、無險詖心,皆轉清淨。」 此菩薩有忍辱心,能忍受他人所加的種種侮辱,難忍能忍;又有柔和心,能以柔和去克服眾生的剛強,令人心悅誠服。此二句是總說,下面諸句是別釋。 此別釋中,初有二心是分別善護他心,一、諧順心:謂其他眾生對菩薩作了惡事,懷疑菩薩會生瞋恨,然菩薩不但不生氣,反而以德報怨,原諒他,與他和諧順利相處。二、悅美心:是指菩薩能以慈愛的語言去教化眾生,勸導眾生,讓他們樂意接受。 其次有三心,其一、不瞋心:謂當別人無理取鬧,以各種惡事加在菩薩身上,或當自己的身體受到惡人侵害時,菩薩皆能忍受,不生瞋恨心,能原諒別人,不與他人計較。其二、不動心:謂當別人用語言來毀謗侮辱菩薩時,他也能逆來順受,心絕不受動搖。其三、不濁心:菩薩的內心清淨無染,無有煩惱,任何逆境都無法觸惱他,染汙他,所以心地純淨無濁,故名不濁心。 (續二二四期) 其次有三心。即:一、無高下心:謂菩薩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平等心去利益眾生,對眾生不會有貢高我慢的態度,也不會驕傲,更不會瞧不起身分地位較低下的人,故名無高下心。二、不望報心:謂菩薩雖大力幫助別人,但他能三輪體空,不執著,所以從不期望別人來回報他。這種施恩不望報的心,正是菩薩心的最佳寫照。三、報恩心:菩薩非常知道感恩圖報的,因此任何人對菩薩只要有恩,無論大恩、小恩,菩薩都會想辦法盡量去報答他的,甚至小恩大報,即世人常說的:「滴水之恩,湧泉以報」者是。 後三心是離障。一、不諂心:菩薩腳踏實地修行,不會為了個人的名聞利養,去諂媚有地位、有權勢的人,故名不諂心。二、不誑心:菩薩不會為自己的利益去說違背事實的話,因菩薩能少欲知足,安貧樂道,不貪圖名聞利養,所以用不著誑騙別人,故名不誑心。三、無險詖心:菩薩心地光明磊落,純善無惡,一點都不會耍心機,也不會隱覆人善,諂佞權貴,故名無險詖心。 以上這些心,有積極的善忍心,和消極的善心——即沒有惡心。該有的善心,菩薩會積極去修它,愈修愈圓滿,不該有的惡心,菩薩會徹底遠離它,如此能使心地愈來愈清淨光明。 (2)別地行相 「此菩薩於四攝中,利行偏多;十波羅蜜中,忍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此三地菩薩修菩薩行,在四攝法當中,他是以修利行攝偏多;而在十波羅蜜當中,他是以主修忍辱波羅蜜偏多;其餘的三種攝受眾生的方法和其餘九種波羅蜜,菩薩不是不修,只是隨著自己的能力和隨自己的緣分去修罷了。 (3)結說地相 「佛子!是名:菩薩第三發光地。」 金剛藏菩薩又稱一聲「佛子!」說:以上所說的這些菩薩法,就是菩薩在第三發光地中修種種菩薩行所顯現出的特色。 2. 攝報果 二 (1)上勝身 「菩薩住此地,多作三十三天王。」 菩薩安住在第三發光地中,大多示現做三十三天的天王,以天王身來廣度眾生。這一句是解說三地菩薩所得的上勝身之果報。 (2) 上勝果 ➀自分行 「能以方便,令諸眾生捨離貪欲。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此已證得三地果位的天王菩薩,能用各種方便法門去教化眾生,使他們都能捨離貪欲心。菩薩如此所作的一切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等種種菩薩行,皆不離念佛的慈悲及佛的種種功德,不離念佛所說的種種微妙法,不離念十方三世一切賢聖僧,乃至不離念一切種智及念一切智慧中的圓滿智慧,也就是念佛的無比大智慧。 ➁勝進行 「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若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三昧,得見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能動百千佛世界,乃至示現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薩以為眷屬。」 菩薩又作這樣的想法,說:我應當在一切眾生中,做他們的首領,作一位智慧才能都比別人優勝的人,作一位有殊勝功德的菩薩,凡事能追求美妙,而且要追求美妙中最極完美微妙,並且要做上等的菩薩行者,甚至成就無上的佛果菩提,乃至成就具足諸佛智慧的大導師。此三地菩薩若殷勤精進修行,便能以一念頃極短的時間,證得百千種三昧,得以見到百千尊佛,能知道百千尊佛的神通力,能震動百千尊佛的世界,乃至示現百千個化身,每一化身都有百千位菩薩作為他的眷屬。 3. 願智果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若以菩薩往昔所發的殊勝大願力,自在變化示現,還會超過上面所說的這些種種的功德,就是用一百劫,一千劫的長時間,甚至用百千億那由他劫的長時間來數,也不能清楚地知道菩薩所證得的三昧、及神通力。以上已將第三發光地的長行經文全部解釋完畢,至於重頌的部分,因其內容是重複說明長行經文的義理,故此將省略,不再講解。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二五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前面已將第三發光地講解完畢,現在接著要來解釋第四燄慧地。菩薩修行至此第四地,無論功德、福報、智慧都比前三地殊勝很多,所以非常值得繼續研究,今依慣例,先來說明四地的由來。 一、 來意 依《解深密》所說,有四種清淨能攝十地法門的修行。前面三地中,初地是增上意樂清淨所攝,二地是增上戒清淨所攝,三地是增上定(又名增上心)清淨所攝,而四地以後一直到佛地為增上慧清淨所攝。智慧對佛弟子來說非常重要,有智慧才能證悟佛的自性,而四種清淨是有其次第的,須一一修齊全才算圓滿,所以已修意樂、戒、定增上三種清淨,再來就是要修慧增上清淨,這是「來意」之一。 另外,《華嚴經疏》說:「慧有多種,四地正明覺分相應,增上慧住,故次來也。」這說明智慧有很多種,有其深淺,所以初地、二地、三地不是沒有智慧,只是比四地淺,因菩薩修行到四地就要修覺分法,也就是指要修三十七道品,前面三地是修世間的四禪八定,而到四地必須捨棄世間的定愛及法愛,對定中的樂境不愛著,對聞持的妙法也不執著,努力修三十七道品,捨棄世間定,修覺分法,因有正定才能證實智。也就是說,由前地的三昧聞持,才能如實顯示智慧清淨,這是四地的基本來意。 二、釋名  燄慧地者,燄是火燄,這是以譬喻來說明此地菩薩的智慧,猶如猛烈的火燄一樣,能夠燒毀一切煩惱柴薪,使身心清淨。由於在十地中這一地是慧增上,也就是要以智慧光明去下工夫,去斷除煩惱,增長智慧,所以才叫焰慧地。 三、離障 第四地所離的是微細煩惱現行障,這是屬於所知障中俱生的一分。因四地要修得覺分,所以必須捨於定愛,把以前所學的世間定,在心�的一種滿足感把它放棄,因即使把四禪八定都修好了,也還是世間定,惟有成就出世間的正智、正慧,才能把瞭解佛法的增上慢心之法愛煩惱也全部捨棄。 四、證如 此四地所證得的是無攝受真如,因為此真如為無所繫屬,非我執等所依取的,所以證得此真如後,就不會有執著定愛的愚癡,也不會有解法傲慢的法愛愚癡。因為人若有妄想執著,有一絲一毫的取著心,要想證悟真如,必定毫無所得,惟有心無所繫屬,才能證得無攝受真如,此真如中,沒有定愛與法愛二愚。 五、成行 四地菩薩已能成就菩提分行及不住道行,並能精進不退。前三地是修世間定,到第四地才是修出世間定,出世間定才能產生慧。前地雖得到世間定的總持,此地要得到菩提分行也就是要得覺分行,即所謂的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等三十七道品。修三十七道品中是以修精進定為主,這是四地行者所成就的菩薩行。 六、得果 此地由於已證無攝受真如,所以能證得攝生無礙之果。因第四焰慧地證得「無攝受真如」以後,就沒有計我的心,也不為我所攝,沒有我所的執著,即能證得二無我的真理。 七、正釋文 此中分三科:一、讚請,二、正說,三、重頌。今先來解釋一、讚請,總共六偈,前二偈半為集經者敘述。「佛子聞此廣大行,可樂深妙殊勝地,心皆踊悅大歡喜,普散眾華供養佛,演說如是妙法時,大地海水皆震動,一切天女咸歡喜,悉吐妙音同讚歎,自在天王大欣慶,雨摩尼寶供養佛。」 此段不是佛說的,而是結集經典的尊者敘述的經文。「佛子聞此廣大行,可樂深妙殊勝地」:這二句是敘述當時在會聽經的菩薩大眾,聽金剛藏菩薩說完初地、二地、三地的廣大菩薩行門後,得到很高的成就,所以名廣大行。因而進一步知道這些行門都是能令眾生產生好樂心之甚深微妙又殊勝的佛法。 「心皆踊悅大歡喜,普散眾華供養佛」:這些聽經聞法的大眾,內心都非常踊躍法喜,因為聽聞大法不容易,所以聽聞了大法後,才會生起大歡喜心,而且普遍散播種種妙華來供養本師毘盧遮那佛及十方諸佛。「演說如是妙法時,大地海水皆震動」:當金剛藏菩薩演說如此廣大甚深微妙佛法時,所有山河大地及大海的海水皆做六種震動。 「一切天女咸歡喜,悉吐妙音同讚歎」:此時一切天女也都生起歡喜心,並且都口吐美妙高尚的言詞來讚歎大經的功德。「自在天王大欣慶,雨摩尼寶供養佛」:而當時欲界第六層天的大自在天王,也特別欣喜慶幸,並且從空中降下許多摩尼寶珠來供養佛。摩尼寶就是如意寶珠,得到如意寶珠後,想得到的事物,即可馬上得到,這是一種非常高貴的寶物,拿來供養佛,這表示是自在天王對佛的一種虔誠恭敬心,即所謂的天眾供養,供養佛及演說大經的說法主和在場的會眾。此段是集經者敘述的經文,下面三偈半是正明讚請,其中最初二偈半是天王請。 「讚言佛為我出興,演說第一功德行,如是智者諸地義,於百千劫甚難得,我今忽然而得聞,菩薩勝行妙法音,願更演說聰慧者,後地決定無餘道,利益一切諸天人,此諸佛子皆樂聞。」這段是天王以口出聲讚歎啟請。「讚言佛為我出興,演說第一功德行」是讚歎說:佛為我等眾生出興於世後,所演說的菩薩地最殊勝、第一流功德的修行法門,這些佛法都是能使菩薩行者聽完佛說法後能離苦得樂,轉凡成聖,所以說它在佛法當中是最高階的。「如是智者諸地義,於百千劫甚難得」說:像這樣的菩薩智者才能夠體悟十地的義理,在百千劫的長時間中是不容易遇到的。「我今忽然而得聞,菩薩勝行妙法音」:我自在天王如今很幸運竟然能聽聞到如此微妙的大法,此大法正是修菩薩殊勝行的無上微妙法音。 「願更演說聰慧者,後地決定無餘道」這是說:希望具有聰明智慧的說法主,金剛藏菩薩,能夠繼續為大眾演說,可以增長聰明智慧的後面第四地的義理,此是決定能成就菩薩行的無餘正道佛法。若能修成就四地的菩薩行,即能使信心堅定不動搖。「利益一切諸天人,此諸佛子皆樂聞」這是說:此殊勝微妙法,除了能利益這些大菩薩外,也同樣可以利益一切諸天的天人大眾,天人有福得聞佛法,在智慧方面也有好樂希求之心。這些皆是佛的弟子,都很有好樂心,喜歡聽聞這樣殊勝的大法。上來將天王以口讚請解釋完畢,下面接著要來解釋二、眾首請。 「勇猛大心解脫月,請金剛藏言佛子,從此轉入第四地,所有行相願宣說。」 這是說:解脫月菩薩發勇猛大心請法,請金剛藏菩薩為大眾說法。說:佛子亦即金剛藏菩薩,從現在開始,我們要進入第四燄慧地,此第四地所有的修行法門境相及菩薩所證得的境界,願菩薩您能為大眾詳細來解說。此是請法的詞,此「眾首請」也就是聞法大眾中的上首解脫月菩薩代表大眾請法。上來一、讚請分已全部說明完畢。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二六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接著要來解說二、正說分。此中分二科:一、明地 相,二、明地果。明地相又分四科:一、清淨對治修行 增長因分,此中分三小科,先說明第一科、結前標後。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第三地善清淨已,欲入第四燄慧地,當修行十法明門。」 當時金剛藏菩薩告訴解脫月菩薩說:佛子,請注意聽我說,修圓滿第三地的菩薩是大菩薩,所以稱菩薩摩訶薩。三地菩薩把所有該修學的法門及功德,都已圓滿修成功,所以稱善清淨。說:既然三地菩薩已經把所擅長修行的法門及功德,圓滿修行成功。現在菩薩進一步要進入第四焰慧地,應當要修行十法明門,也就是要修行十種佛法的光明法門。所謂十法明門,門是通路的意思,明是能入之門,法就是所入之道,以智慧的光明去領悟如何修行進入第四地的大法。因此《十地經論》說:「得證地智光明,依彼智明,入如來所說法中。言證地智者,即四地證智,光明即三地慧光,所說法者,前求多聞,從佛聞說眾生法界等十種之法。」這十法明門的光明是由第三發光地而來。三地修得智慧光明,是能進入第四地的基本原因。現在第一、結前標後這一科解釋完了,接下來要解釋第二、徵列別名,即徵列十法明門。 「何等為十?所謂觀察眾生界、觀察法界、觀察世界、觀察虛空界、觀察識界、觀察欲界、觀察色界、觀察無色界、觀察廣心信解界、觀察大心信解界。」 有那十種佛法的光明門呢?金剛藏菩薩是自問自答,說:第三地菩薩要進入第四地應學十種佛法光明門。此十句有三種分法:(初)第一句觀察眾生界是總說,即因為佛出世的目標,就是要度眾生,菩薩說法的目的即是為了開示眾生,《法華經》上說:「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就是要能使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令眾生聞法得度。(二)前八句是染法,後二句是淨法。染法與淨法的不同是說前面的眾生依存的環境,所以說發菩提心的二句話就是,一要莊嚴佛土,二要成就眾生,這即是修學佛法要掌握的地方。眾生的品類,高低不同;種種的身心,好樂不同,所以要先了解眾生界。最後的二句是「觀察廣心信解界、觀察大心信解界」。菩薩發菩提心的三大要件即深心、廣心、大心。前面說的深心,是就染法界來說的,後面的廣心、大心是就淨法界來說的。前面所說深心是不分種族、品類,凡是有眾生都要去化度,是深入眾生界,度盡一切眾生的一種心。稱它為深心的意思,如同《楞嚴經》說:「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泥洹即是指涅槃。此即深心的一種說法。也就是說後二句,淨法界是已度眾生成功的條件。(三)前五句是推能依至所依。能依是眾生,所依是世界或環境。後五句是依所依立能依。依據眾生所處的環境,教令眾生成熟稱為立能依。 十句中:1「觀察眾生界」,所謂觀察眾生界必須先了解眾生有何情況?有那些眾生?眾生如何成為眾生?這句本就為觀察眾生界的一切情形,故先觀察眾生假名差別,「假」有三種:因成假,說眾生是因無明煩惱業因所成就的,也是四大五蘊假和合。(2)相續假,所謂煩惱業報,無明起業受報,即為前陰滅,後陰續生。(3)相待假,即彼此互相依持,緣起相待的意思,如待非眾生以說眾生,這是推假入實。證悟到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證悟二空的真理。第一「觀察眾生界」是身心不退故,是自住處畢竟智,修學佛法要自己肯定自己的智能,因眾生佛性平等,要藉大乘佛法的思想,把自己安住於佛法當中,修智慧行,使能轉凡成聖,即是不退心,所以修學佛法要發大心,要自度度人,不退菩提心,安住在菩薩道中。 第二「觀察法界」:即觀察眾生依、正之因,依即依報,指我們生活的空間,正是正報,是眾生的身體。法界是依正之因,也就是染法界或淨法界。染法界是造作煩惱業行之眾生所處的環境。淨法界是菩薩修清淨行所證得的境界。通為十種的依報。「觀察法界」者,因佛法以三寶為中心,以三寶為我們修學佛法的對象。佛代表覺,法代表淨、僧代表和,要覺悟明白世間、出世間的事理,要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所以要信佛。如三寶歌:理無不彰,敝無不顯,煥呼其大明,是一個淨。觀察法界、眾生界、世界的總綱內容即以三寶為中心,三寶代表覺、淨、和。淨要把一切真理徹底弄明白,和要統理大眾,一切無礙,這即是佛法最高精神之所在。 第三「觀察世界」:世界者,彼假名眾生所住的依報。世界即我們生存的空間,觀察世界首先要了解一切諸法生萬法,緣起性空之原則,得此原則即得真如智。世界即我們的依報,依報國土是眾生生存所依賴的空間處所。若能了解一切諸法緣生無性,不貪取、不執著,沒有一個我,要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等四相,才能證到二空平等之理,亦方能證到真如智。證得諸法第一義諦的真理、證得二無我的真理,所以得到真如智。 第四「觀察虛空界」:虛空者,依正所依的虛空,我們這依報的國土,正報的人生皆在這空間之中。 第五「觀察識界」:識界為染淨所依,是本識界,識界即眾生的心識,精神的組合。觀察識界有兩項,向前推能依至所依。後五依此所依立後能依。後面的這五句即依前面所依來建立後面的能依。故此識界前後兩句,向前為依正依,向後為染淨依。向前的眾生界、法界、世界、虛空界、識界等五句亦是以識界為依正依。能依即眾生,所依即識界。後五句是依所依「識界」立能依的後五句,所依即是識界,所以這識界有兩個作為,向前推能依至所依,後五依此所依立後能依。可見「識界」是十種佛法明門的中心。因此學佛法要轉迷成覺,轉識成智,須由此心識下手。 「觀察識界」向後五句是染淨依,這句是總明,即三界與廣心、大心是染淨依,前三是染,後二是淨。下面再分別來說明,初三句「觀察欲界、觀察色界、觀察無色界」,由煩惱使染,成染分依他,有三界差別,著欲、著受、及著想故,也就是說,在三界中,欲界眾生是著欲,即著於五欲及種種貪欲的感官享受,可見欲界眾生心 欲望很強;色界眾生是著受,是感受要修定及種種苦受、樂受、捨受等諸受;無色界眾生因沒有色身,只有精神,故是著想,也就是完全在幻想界,此屬精神生活,無色界眾生生存在理想世界,故是著於想。可見識界乃眾生共同的所依,三界唯心,皆不超出一個識界心,這是染分依他。 後二句「觀察廣心信解、觀察大心信解」即菩薩要度化時的一種用心。廣心,相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必須以法來度脫他們,大心比廣心更進一步,大心不但要度化眾生,而且要度化成功,成淨分依他,菩薩了解三界眾生的業因狀況後,由菩薩的廣心、大心來救度他們、成熟他們。前廣心是觀眾生同體大悲,後大心是觀眾生具佛知見,因此發弘誓願欲令眾生同得無上菩提。 以上二句是淨分依他,得此二法修行,即能成就自利利他功德,前句是較偏重拔眾生苦,後句是較偏重與樂,即給眾生成就無上涅槃寂靜樂及無上菩提覺法樂。菩薩行者以平等心去行同體大悲,無緣大慈,觀察自己與眾生皆有佛性,須稱性起修,如法行持,然後再隨眾生的根機,觀機逗教,作自利利他之行。所以修行不只自己要恭敬三寶、學習三寶的行為,還要去普度一切眾生。同成佛道,共證菩提。這二句是發心方面的成就,屬淨分依他。 又十句皆言界者,此通理事也。言事即有種種差別,言理則一一入實,即淨法界,故皆為明門。此十句即稱十法明門,是菩薩入世利他的佛法明門。此十種佛法明門是四地菩薩修學成功的重心,修持成功後,依此十種佛法明門,就能得入第四燄慧地。以上將二、徵列別名解釋竟,接著要來解釋三、結行入位。 「菩薩以此十法明門,得入第四燄慧地。」 此段是說,佛法出世間即為莊嚴佛土,成就眾生。首先由十法明門來了解眾生依報的國土,和正報的眾生,此兩大問題要徹底解決,如此才能使眾生轉迷成悟,使世界轉染成淨。菩薩以此十法明門得入第四燄慧地,亦即菩薩要了解眾生界、法界,乃至大心信解界。以上將一、清淨對治修行增長因分全部解釋完畢,下面要來解釋二、清淨分。其中又分三科,初、總明。 「佛子!菩薩住此燄地,則能以十種智成熟法故,得彼內法生如來家。」 金剛藏菩薩又呼喚一聲:佛子!菩薩住此燄慧地,就能以十種智慧觀察,成熟所修學的菩薩法,除滅三地解法智障,攝入四地的出世勝智,得到如來所說教化眾生的內法,內法即指佛法,也就是指可以使眾生轉凡成聖的佛法,名內法。得到內法之後就能生如來家,成為真正佛子。下面接著來解釋二、徵釋(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二七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何等為十?所謂深心不退故,於三寶中生淨信畢竟不壞故、觀諸行生滅故、觀諸法自性無生故、觀世間成壞故、觀因業有生故、觀生死涅槃故、觀眾生國土業故、觀前際後際故、觀無所有盡故。」 到底是那十種智慧所成熟的內法呢?1「所謂深心不退故」者,言四地菩薩安住於深心中,發無上菩提心,決不會再退失道心。2「三寶中生淨信,畢竟不壞故」,佛法以三寶為中心,所以菩薩對三寶同生清淨信心,同得敬三寶畢竟智,信心堅固,不會動搖,不會毀壞。若要信仰三寶,首先要認識三寶的內涵,確實了知三寶的意義,佛代表覺悟,法代表清淨,僧即指和合眾,學佛對三寶的認知要做深一層的體認,如此信心才能堅定,畢竟不毀壞,也就是不會生起懷疑三寶功德的懷疑心,也不會對三寶退失信心,如此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以上二句約行德,初句是約自分,後句約勝進。 3「觀諸行生滅故」我們的身軀是五蘊和合,五蘊是眾緣和合而成的,所以是緣起性空,沒有人我相。於五蘊中,只有諸行生滅流轉,觀此諸行生滅,故證人無我。4「觀諸法自性無生故」言即此五蘊等諸法,本來不生,故得法無我。上二句約智解差別,初句是證,後句是教。此二句能證入人法二空的真理,即以真如智,見第一義諦,證二無我。菩薩有了自住於大乘的畢竟智,證悟於三寶同體的畢竟智,又以真如智,證悟於二空真理如實智。 下面六句是分別說智,又名教智。5「觀世間成壞故」此句中,世間是眾生的依報,菩薩觀一切依報的器世間悉皆無常,於世間中皆不能避免成、住、壞、空的變化。6「觀因業有生故」,菩薩知道眾生因造業因,才會有生死流轉的果報,這是眾生的正報。此二句是隨煩惱染,是染的境界,亦是苦諦的成因。此依正二報,隨煩惱集因所生故,依報的國土,正報的人生,皆是隨我們過去善、惡的業因所招感的。 7「觀生死涅槃故」此句具染淨,各有世間、出世間二重因果,可依四諦來解釋。生死是以煩惱為體,故是集諦,所以是煩惱因,然後再觀察眾生之所以會輪迴生死的流轉門。涅槃門是所有淨,即滅諦。菩薩觀生死流轉有種痛苦,發心度眾生永斷生死輪迴苦,證取無上涅槃寂靜樂。 下面三句是隨所淨是隨時修隨時淨,是道諦,說隨順前滅諦故,8「觀眾生國土業」,這是觀察諸佛國土中教化眾生修淨業的利他行,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的一種行為,屬利他行,下面二句是自利行, 9「觀前際後際故」所謂約事,觀煩惱及涅槃淨。煩惱是眾生界的事情,涅槃是諸佛界的事情,為了順滅之道,觀煩惱無始。無始無明,忽而不覺,一念心動,而有無明,所以說煩惱無始,稱為前際。涅槃無終,證得涅槃以後,不會轉為眾生,既不會迷失,因此說涅槃無終,稱為後際。我們的自性本來是清淨,但是無始無明,一念不覺,而有生死流轉,因此必須再經過努力修行,才能轉染成淨,返本還源,所以十二因緣的無明、行是前際;生老死是後際。 10「觀無所有盡故」,此句順理觀煩惱本空,所以說無有損減,故沒有可盡;而涅槃的法性本淨,不是新增,既然自性本盡,故皆無所有盡。由於煩惱影取生死,菩提影取涅槃,此菩提之智亦與理相符合。另外在十二因緣的還滅門中,無明滅則行滅,由此自性滅故,亦名無所有盡,接著來釋:三、總結。「是為十。」 此十句是菩薩欲生如來家所應深入觀察的十種出世智慧,有此智慧才能領悟如來教化眾生的內法,也才能真正生如來家。 下面接下來是要解:三、清淨對治修行增長分。此中分二,一、護煩惱行,其中又分七,一、對治顛倒道——四念處,其中又分二,一、別觀身念處。 「佛子!菩薩住此第四地,觀內身,循身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觀外身,循身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觀內外身,循身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 金剛藏菩薩又叫一聲說:佛子!菩薩安住在此第四地後,「觀內身外身循身觀,勤勇念如」,《瑜伽論》云:內自有情色為內身,即自身,我愛愛故,我自己的身體我當然非常愛惜它;外面的非情色為外身,外身是指一切外在的事物、財產、資具等,這些都是我所喜愛的;而身邊周遭的其他有情數則是內外身,即指眷屬妻子,這也是我所愛的。 菩薩觀此內、外、內外三身,即可破三種邪行,此三身觀:有人著內情多,捨妻財以全身,有人著外情多,貪財喪身,也有人為妻子而捨命的。所以能破此三種邪行,即能成就三種正行。 「循身觀」言觀身體,必循著身體從上至下去作觀,勤是指不懈怠,勇是指勇猛不息,念是指銘記不忘,知是指了知,明白,決斷無悔。若能了知身體不淨,即不再為老、病、死苦、三惡道苦、身命無常等苦所牽制,並且不為此而煩惱。菩薩循著自己的身體欲勤策勵去作觀,勇猛精進,不稍休息,而且明記不忘,徹底了知,決斷無悔,來弘法利生。 「除世間貪憂」,世間的貪憂通常皆由身體而起,身是苦本,所以菩薩觀自內身不淨,觀身外的資產物資不可得,雙觀內外身亦不可得,如此作觀,方能除去世間的貪憂,不執著虛假不淨,無常,苦空的內身——自身體、外身財產資具、及內外身眷屬妻子。近的利益能除去世間的貪欲憂愁,遠的利益則能除去身心的煩惱。接下來要解釋:二、類顯餘三——受身法(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二八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如是觀內受、外受、內外受,循受觀;觀內心、外心、內外心,循心觀;觀內法、外法、內外法,循法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  菩薩如此觀內心的感受、外在的身體的感受、及身心內外二者的感受。只要有身體就有身心內外的感受,順著身心各種感受去觀察。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依佛法來觀想內心的感受、外在身體的感受、及身心內外的感受皆不出苦受,樂受、喜受、憂受、不苦不樂的捨受,但依佛法來作觀,此五受皆不離三苦,即:苦、憂為苦苦;喜、樂是壞苦;不苦不樂是行苦。所以菩薩循受作觀,勇猛精進,了知一切身心諸受皆是苦。 心有心王,主要以智慧、慈悲去利益眾生。「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則為基本要求。「觀內心、外心、內外心,循心觀」:意識是內心,五識是外 心;又定心是內,散心是外。去觀心的各種作用,及實際情形。其實觀察心的變化是無常的,心以第六識心的活躍最強,除了熟睡,作夢是一直不停的,睡著了還是在作夢,所以心剎那剎那都在變化,時時沒有休息的時候,所以說觀心無常。 於諸法中,法雖是外,緣內法心數法名內法,緣外法心數法及無為心不相應行名外法,法還有有為法、無為法,諸法皆緣起性空,無恆常性、無主宰性,所以是無我。菩薩作觀,即以心去觀四念處。勇猛精勤,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了然於心,故能除去世間貪欲憂愁。 四念處稱為對治顛倒道,顛倒道即眾生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淨計淨。用此方法,救治顛倒道,至成佛時成了真正的常、樂、我、淨。四念處是三十七道品的首科,其中念處如種子,正勤如種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增長,七菩提分如開七覺華,八正道如結八正果。四念處觀已經解釋完畢,接著要來解釋:二、斷諸懈怠道四正勤。 「復次,此菩薩未生諸惡不善法,為不生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斷;已生諸惡不善法,為斷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斷;未生諸善法,為生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行;已生諸善法,為住不失故,修令增廣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行。」 不好的言語、行為,會傷害自己或傷害他人,皆是惡法,所以,其次此四地菩薩的修行,就是當他在生起種種不善的惡法之前,為了使惡法不生起,修觀的心?,就要生起願心,殷勤精進,發心來對治惡法不讓它生起,這稱「未生惡令不生」,這是消極的令惡法不生;積極的發心,令已生的惡法正斷,即要使惡法真正徹底斷除。 菩薩在尚未生起諸善法時,為了使善法能順利生起,要生起殷勤精進心,令未做的好事、善法讓它生起,菩薩如此殷勤精進,努力不懈,發菩提心、發大願心,真正修行善法;至於已生的種種善法,為了使他不會中途退失善心,必須努力勤修善法,令善心善業日益增廣擴大,為了要讓善法順利生起,菩薩須勇猛精進勤修不懈,發菩提心,修真正善行。 此即「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所以修習前面的身、受、心、法圓滿後,惡法皆不令它生起,為了斷除不好的惡法,必須以正勤精進,發心正斷。止持是不應該存留的惡業,必須立即斷除;作持是要發心,持戒、布施、修道。一個是消極的不讓它發生,一個是積極的讓它增長未生的惡不讓它生,已生的惡趕快斷除,未生的善法讓它生,已生的善法令增長,並且令其增廣擴大願心。四正勤解釋完畢,下面來解釋三、引發神通道,即四神足,亦名四如意足。 「復次此菩薩,修行欲定斷行,成就神足,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行精進定、心定、觀定、斷行。成就神足。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 神,即神通。足,即定。修神通能成功是由定而來的,沒有定就沒有神通的。四地菩薩修了四念處、四正勤以後就要修四神足。實際上四念處、四正勤修圓滿已有相當的功夫,因此,再修行「欲定、斷行」即成就神足通。「欲定」是對佛法生起強烈的好樂心,「斷行」第一要斷現行諸煩惱,第二實踐修行的功夫,即修八斷行。所謂八斷行即欲、勤、信、安、念、正知、思、捨。因為照這些佛法來修,修圓滿了自然得到神通。 而修的時侯要「依止厭」,厭即厭離苦,觀身不淨,觀受是苦,所以要斷苦、斷煩惱。行即修禪定、修智慧,所謂「斷行」即指欲成就神足。依佛法的原則加行用功,厭離貪等煩惱。「依止滅」要進入涅槃道,迴向於捨即是道。迴向於捨即得定,無所作,無所求才能得定。 「修行精進定、心定、觀定、斷行」取三種定時,亦能斷煩惱,行佛法、行正道,此三種定修圓滿亦能成就神足。精進定是四正勤的工夫。心定、是心有定力。觀定是觀察所修的定功。「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這四種定修圓滿,即能得神足,得神足即得神通。發神通道解釋到這?,接著應來解釋第四、現觀方便道,即五根。 「復次此菩薩,修行信根、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行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 《華嚴經》特別強調信之重要。所謂信為入道之根源,功德之母,能長養一切善法。使佛法在修行生根,必須先以信為主。「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迴向於涅槃即是捨。修信根修好了,也要修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首先要能厭離世間的苦及煩惱,滅除習氣,把目標豎立起來,把任何功德皆迴向於捨。捨即涅槃。五根解釋完畢,下面來解釋第五、親近現觀道,即是五力。 「復次此菩薩修行信力,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行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 五力:是由五根成長發生的力量,有二種力量:一種是魔梵外道不能干擾我們,我們且能摧毀他,另一是能破滅我們內心的障礙,降伏外境的阻擾,甚至破滅他們。由五根所修的力量增長,心不為外境所動,能摧破邪信、懈怠、邪念、邪定、愚癡等邪惡法,故名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仍然須依止厭、離世間苦法,滅除煩惱,迴向於捨。上來五力已經解釋完畢,下面是解釋第六、現觀自體道,即七覺分。 「復次此菩薩修行念覺分、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行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 菩提分即覺分。七覺支的修行工夫是自心本體,此七法是道的中心,「此菩薩修行念覺分」,覺是覺悟,念覺分第一,念前面所修的法門,念自體本性,修此法門也是「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是一樣的。已悟自體,所以迴向於捨。「修行擇法覺分」,是對佛法有揀擇,何者是正?何者是邪?悉皆知曉。現觀自體道是觀我們發心本體,即是七覺分,又名七覺支。「念覺分」是個總綱,要修無念,觀無念;修精進覺分是要不懈怠。 「喜覺分」:如有所悟,即得到法喜充滿;「猗覺分」是一種感受,即身心得輕安;「定覺分」指使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捨覺分」即得不生不滅,此修得圓滿要「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不要存有「有所得」的心,還是要厭、離、滅,然後迴向於捨,迴向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七覺支解釋完畢,接著來解釋第七、現觀後起道,即八正道。 「復次此菩薩修行正見,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行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 八正道也就是八聖道,此八正道法可使眾生轉凡成聖,又能破滅邪妄。這是對人生的正確看法、思想及一切身口意都要正確。一切問題皆從思想發起,亦須從思想來解決。一切文明進步皆從思想發起的,思想有正、有邪,有常見、有斷見。常見認為人死後還是會成為人;斷見是唯物思想,死了就沒有,所以是一種斷滅思想。有了正見就不會生邪見,所以是無自性的涅槃境界。 「正見」是正確的思想,稱分別支,是能分別邪正、是非的正見,依前面七覺分所證得的真實揀擇。「正思惟」是得正覺以後開始誨示他支、教化他,如其所證,方便安立思惟名義。「正語、正業、正命」三者,是令他信支,教化作用的一種修養。「正語」者,是離去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的四種過失,說正確、正當的語言,依自己所證,回答他人所問之問題,令他人生起信心,信有正見清淨。「正業」是教化人行正確的行為,身業的進止行為,所做所行都要正確,也是領悟到須以真理來教化眾生,所以要令眾生信有人嚴持清淨戒。「正命」即如法乞求,遠離五種邪命,以正當的謀生方法來維持生活,頭陀行不製造飲食,可除貪欲心,另一方面也可使信徒有種福田的機會,令他人信有正命清淨。 「正精進」是清淨煩惱障支,因精進用功而斷煩惱,由此永斷一切煩惱結使。「結」就是煩惱,實際上是勤修一切諸菩薩道,求證入佛的十力,也就是努力進修佛果的十種力量,這種努力勤修佛道名正精進。「正念」是淨隨煩惱支,由於有正念就不會忘失所學的佛法,也不會昏沉、掉舉。「正定」是有了定力即能引發神通、生出智慧。有慧即有無量殊勝的功德,此正定是引發神通等的三昧,即以空、無相、無願三種三昧為基礎。此八種菩薩修行的正道內容,以三無漏學為基礎。八正道立名為現觀後起道,「現觀」是現實的八種道,「後起」是能夠生起後面的大果。修道即成正果,此八正道,聲聞、菩薩皆須同修,菩薩修的內容較深,所以稱後起道。斷除修道位的煩惱,離去八種的邪見,而開通涅槃路所以稱八正道。八正道解釋畢,所有三十七道品就全部解釋完,其次來說第二、護小乘行(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二九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菩薩修行如是功德,為不捨一切眾生故,本願所持故,大悲為首故,大慈成就故,思念一切智智故,成就莊嚴佛土故,成就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相好音聲悉具足故,求於上上殊勝道故,隨順所聞甚深佛解脫故,思惟大智善巧方便故。」 所謂護小乘即改正小乘心使令不起。「菩薩修行如是功德,為不捨一切眾生故」:菩薩修行三十七道品是為利益眾生而修的。「護」是幫助或糾正小乘當自了漢的偏差觀念。說:菩薩修行如此殊勝的種種功德,將三十七道品修圓滿後,其目的是為了不忍捨棄一切眾生的緣故,為了使眾生能夠轉凡成聖故。這句是總說,下面九句是別明。 別明九句中分四:一、始,二、益,三、希,四、行。初句「本願所持故」,說我們學習積集信、願、行三資糧,應首先建立信心後再發大願心——菩提願,然後付諸實行。因為「願」是生起一切菩薩行的根本動力,所以名為願力,亦稱為「始」,也就是以大悲心為救度眾生之願為本,是本願所持故,即菩薩為了度眾生所發的難行能行之大願心。「大悲為首故」:菩薩發心以大悲為修菩薩行的首要行門,菩薩觀眾生之苦而發起同體大悲,眾生的苦就是我的苦,而要解除眾生的痛苦、災難,給予一切眾生幸福、安樂,這是「大慈成就故」,因此,一切救度眾生的行動要以慈悲為首務,也是菩薩道的兩種利益眾生之事,如此才是化度圓滿。這慈悲二句是「益」,就是要利益眾生。但是小乘佛教是不發菩提心的,他是藉勇猛修行來斷煩惱、證二空真理,出三界、了生死,所以談不上利益眾生的,大乘就不是這樣了。菩薩以大願為本,慈悲為行,成就大悲救度一切眾生,可說菩薩從發心以來就念念不忘利益眾生。此三句是利益眾生,就是下化眾生。「思念一切智智故」,這一句是「希」,是希望以佛果的圓滿智慧來開導眾生,也就是想使眾生皆能成就佛道,所以「思念一切智智故」,這句是上求佛道。上面這四句是防止小乘心令不起。 下面五句是「行」,即防止不令小乘行生起。「成就莊嚴佛土故」,這句是求佛依報,莊嚴佛國淨土。「成就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相好音聲悉具足故」,這句是修佛法行,成就如來一切功德,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及梵音等種種佛的正報,「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菩薩要讓所有得度的眾生得到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相好莊嚴,得到圓滿的音聲,皆修圓滿福慧,修起佛法行的正報,成就國土莊嚴的依報,還要成就神通妙用。以上求佛依正二句是求果。 「求於上上殊勝道故」,求於上上的第五、六、七地的殊勝道,是見一分的真理,證得一分的法身,五地即證得五分真理,得五分法身。六地即證六分真理,得六分法身。七地即證七分真理,得七分法身,所以愈上地所證得的法身與真理愈殊勝。「隨順所聞甚深佛法解脫故」,登上八地的菩薩就能不退轉,他能覺悟佛法自性,隨順所聽聞的一切佛法去修菩薩行,最後必能獲得佛的究竟解脫。菩薩從二地至八地之間,為了成就眾生依、正二報乃至圓滿菩薩道,終究要使眾生皆能修成佛道。以上這二句求因。 「思惟大智善巧方便故」是利他。利眾生要行種種方便,方便要從智慧而來,有了大智慧,佛法就能運用自如,度眾生即能善巧方便。這都是修三十七道品所成就具足的種種功德而來的。 (1)煩惱染生遠離果 「佛子!菩薩住此焰慧地,所有身見為首,我、人、眾生、壽命、蘊、界、處所起執著出沒、思惟、觀察、治故,我所故,財物故,著處故,於如是等一切皆離。」 「彼果分」是攝無盡行,離障成德,即成就菩薩的德行,離去菩薩所有一切的障礙。此果大分二:一、離障果,從護煩惱生,即是保護菩提心,斷除一切煩惱。二、成德果,護小乘眾生,要建立菩薩的果行,也就是救度小乘眾生。這些眾生,無盡的菩薩都要去攝化,而取得離障與成德的果,而且要窮盡眾生界。通常為利樂眾生,度眾生的範圍越廣越深就越能廣利無邊眾生。所以住此燄慧地以後進修菩提分法,完成菩薩道。 「佛子!菩薩住此燄慧地。」金剛藏菩薩再招呼在會大眾,說:菩薩住此燄慧地。這個住不但是入住,而且要出住,每地菩薩的功德皆有入、住、出這三階段(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三〇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佛子!菩薩住此燄慧地。」金剛藏菩薩再度招呼在會大眾,說:菩薩住此燄慧地。每地菩薩的功德皆有入、住、出這三階段,這裏的「住」說的不但是入住,而且是出住。 「所有身見為首,我、人、眾生、壽命。」:眾生有思惑與見惑二種煩惱,有貪、瞋、痴、慢、疑的思惑,有身見、邊見、戒取見、戒禁取見、一切外道邪見等見煩惱。四地菩薩修行的階位是在見道位,身見是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的人我見;「蘊、界、處」是法我見。蘊是色、受、想、行、識五蘊,五蘊組成身、心二法;界是六根、六識、六塵等十八界;處是六根、六塵十二處。在五蘊中,精神也就是心的方面有(受、想、行、識)四蘊,而物質方面只有(色)一蘊。眾生對物質的境界比較了解,精神方面的作用則不大清楚。人我執、法我執的一切煩惱皆由此五蘊產生出來的。 「所起執著出沒」:是從修行方法方面來說,我們的煩惱障皆離去,便得證果。眾生由於有我見及身見,因此在修行當中未證到諸法的真理以前會產生人我、及法我二執及生成六十二見,這許多東西是凡夫眾生及小乘學者所難以避免的現象,這些都是菩薩道的障礙,也都是四地菩薩應離去的種種煩惱障礙。安住在燄慧地的菩薩,應該遠離修到此地時容易產生的煩惱,所以叫離障。 「思惟」:菩薩的思惟清楚明白,若不正確思惟就會生起我慢。「觀察」:菩薩思惟後,進而明白心行緣中多觀所得,無論法或定皆求覓其勝相想,令他人了知。「治故、我所故、財物故」:這三句是明護。治者,數數觀察修治所見。我所者,起於我想,取彼勝相,屬於我自己所有。財物者,因有我執就會積蓄資財,受用、守護,甚至當守財奴,愛財如命。以上三句是防護自己所得的過失。「著處故」:這一句是明過,謂眾生心非常堅持安處於法、定二事中。 「於如是等一切皆離」:這句是總結離惑。四地菩薩於如上所說身見、我見所引生的所有煩惱、妄想、我法二執,一切悉皆遠離。這句的離惑就是離煩惱、無明,智就是智慧,佛法就是要以智慧去修得,那才是證道,這是四地菩薩經過如上的修行,已實踐攝化眾生的功夫以後,所產生的一個結果。 「此菩薩若見業是如來所訶、煩惱所染,皆悉捨離;若見業是順菩薩道、如來所讚,皆悉修行。」 「此菩薩若見業是如來所訶、煩惱所染」:菩薩修行到第四地以後,有智慧辨別何者是惑、業、無明,所以說四地菩薩見到自己身心的行為活動若是合理的就保持,若是不合理的就要斷除。自己所表現出來的被煩惱所污染的發自身、口、意的作為,容易產生偏差,屬於惡業,這是諸佛如來所訶斥的,菩薩尊敬佛,應當依教奉行,所以不會去做。因為,既然是被煩惱所染污的,就不是出於智慧,而是被煩惱心、得失心所染汙的,菩薩害怕眾生對佛教誹謗的惡名,因惡名違背菩薩利生的精神,所以菩薩不會去作惡。「皆悉捨離」,因此這些惡業,菩薩悉皆捨棄遠離它,故稱離業染。 「若見業是順菩薩道、如來所讚,皆悉修行。」:反之,菩薩如果知道有什麼做法是隨順菩薩道的、是良善的、是不違背佛所說的教法而為諸佛所稱讚的,菩薩都會義無反顧地去做。 「佛子!此菩薩隨所起方便慧,修習於道及助道分,如是而得潤澤心、柔軟心、調順心、利益安樂心、無雜染心、求上上勝法心、求殊勝智慧心、救一切世間心、恭敬尊德無違教命心、隨所聞法皆善修行心。」 前段是離業,這一段是進善,此進善是純菩薩行,與凡夫及二乘人不同。這裏開始講這一地中第四科彼果分中的第二、成德果,此中又分四科,先說第一、於勝功德生增上心欲果。 「佛子!此菩薩隨所起方便慧,修習於道及助道分」:這是重述前面的修因,是再述之前護小乘中的總句。金剛藏菩薩又稱了一聲「佛子!」這一位四地菩薩慈悲不捨棄一切眾生,因此隨所起的方便智慧,積集功德,修習佛道,求證智慧,及修一切助道的菩提分法。 「如是而得潤澤心」:這句是顯所得果,是總說。說菩薩如此修行而能得到潤澤之心,此心向上深敬佛陀大聖,向下潤及一切含靈眾生。下面九句是別明,此別明中有三種勝。「柔軟心」者,明樂行勝,菩薩證得此柔軟慈和的心後,精神舒適喜悅,法喜充滿。「調順心」者,是調和善順,於諸緣中無所障礙,這是三昧自在勝。以上二句是行體。 下面七句明離過對治勝,這是行用。「利益安樂心」,利他無過失故名利益眾生,自利無過失故名安樂,菩薩做任何功德都不會以虛榮心、攀緣心去做,所以沒有過失,這一句是總顯離過。以下六句是別顯離過,皆是能治,一、「無雜染心」是治為利於食過及為名妒心過,人就是會對財、色、名、食、睡五欲產生貪欲過失,而菩薩遠離貪吃、貪名、貪利等嫉妒雜染心,內心清淨,無夾雜染汙。二、「求上上勝法心」者,這是對治少欲功德過,二乘人不想修大功德,而菩薩則具有勤求無上殊勝佛法的心,不求世間的名利恭敬。三、「求殊勝智慧心」者,這是對治凡夫及二乘人不求殊勝智慧的過失,若是菩薩則要求證得殊勝智慧心。四、「救一切世間心」者,此對治懈怠不肯攝化眾生的過失,一般人不懂得去利益眾生,攝受眾生,而菩薩則證得救一切世間苦難眾生心。 五、「恭敬尊德無違教命心」者,這是對治自見取不遵聖教過的一種執著。六、「隨所聞法皆善修行心」是治捨不隨佛說修行的過失為首,若佛弟子都隨佛所說教法修行,恭敬尊重無違教命,建立此心即是華嚴學者,亦是彌勒法門的行者。以下說明成德果中第二、彼說法尊中起報恩心果。 「此菩薩知恩,知報恩,心極和善,同住安樂,質直柔軟,無稠林行,無有我慢,善受教誨,得說者意。」 金剛藏菩薩說第四地菩薩知恩,這是一句總說。「知恩」是從說法尊重中生起的心。因為對說法者起尊重心,一般說法者,曾經過人生過程中的學習修為,才有在知、行方面的成就。真理沒有時間性,尊師重道,知恩報德,這種民族傳統要流傳下去。第四地的修行法門歷程有四大科一、清淨對治修行增長因分,二、清淨分,三、對治修行增長分,四、彼果分。這是每一地菩薩修行都有的一定層次。燄慧地菩薩接受金剛藏菩薩的開導以後,從「對治修行增長因分」著手,以修因方面來說,修行應了解宇宙真相,所以稱對治修行。宇宙人生的真相,在佛法來說是苦、空、無常、無我。第四燄慧地修行的方向是先讓我們知諸法真相,世間成就的真相,然後指示修行的方法,那就是「清淨分」,即迷昧的心轉成無染的清淨心。而把無始以來的不合理、自私、言語、行為、思想變成自利利人,自覺覺他,甚至於捨己為人的菩薩精神。這要如何做到呢?這要淨修三十七道品等用功修行的方法,即「對治分」。第四「彼果分」,分二科。一、離障果,二、成德果。而離障果中又分二:(一)是斷去煩惱得到的果,(二)是斷去業障所得到的果。「成德果」是經過修行而到結果,又分四小科。現在是第二小科「彼說法尊中起報恩心果」者,就是說對說法利人天、利眾生的世尊生起報恩心所得到的果。這句「此菩薩知恩」是總說,即菩薩從佛聞法修行,知道佛對自己有大恩德,因此須依法修行,行報恩心才算知恩。下面諸句是別說,可攝為七種:一、「知報恩」是從前面的護持狹心、小心所產生的。當發心學佛,想要「上求下化」時,也就是說想上求佛道,下救苦難眾生時,以此用功修行菩薩道來報佛恩、報善知識恩。第四地菩薩就是從佛或善知識聞法,而對說法者產生尊敬,今起傳法修行的心,聽聞佛法後,想把佛的大法傳揚出去,去教化眾生也依法修行,來報諸佛的恩德。二、「心極和善」,學佛後聞佛開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與人的關係,應該怎樣建立和諧,自覺覺他,自利利人的精神,依佛法修行。菩薩修行證得四地以後,心地就非常和善、客氣、禮貌、慈悲。而此慈悲心是每位佛教徒所應具備的菩薩心,所謂慈是要給人幸福安樂。悲要解除人的災難痛苦,這是學佛的基本精神,所以心情非常和善。三、「同住安樂」是說與人相處絕對不會起爭執,或者起紛爭,相處的非常安祥和樂(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三一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彼果分中,成德果的第二小科「彼說法尊中起報恩心果」講到第四、「質直柔軟」,意思即能隨順師教,不違背師長的教導與命令,「知之言知,不知言不知」,也就是不彎曲,內心天真名質直;柔軟是不會與人起衝突,遇到逆境苦境皆能忍受,如以石投水,水柔軟能受石,心也是如此,柔軟能忍受一切順逆境界。「無稠林行」,稠林是把煩惱比喻成如稠密的森林,其林中不見天日,可覆藏一切動植物。無稠林行是不會隨著自己所起的煩惱去行事,自己有道德不炫耀,有過失不覆藏。 第五、「無有我慢」:雖真正有德,也沒有貢高我慢的驕傲心,態度很謙虛。六、「善受教誨」且善於接受師長的教導訓誨,努力依教修菩薩道,行菩薩行,弘揚佛法,教化度生。七、「得說者意」:即能確實獲得說法善知識的真正本意,對經論的主旨依法宣揚,有正確的方向。當知佛法因善知識的開導而理解,然後依法去實踐修持,修持以後才能證得聖果,自利利他。上面七種中,初二依人,其次三種依行,最後二種依教,其中所依雖不同,然皆同屬報恩。以下總結。 「此菩薩如是忍成就,如是調柔成就,如是寂滅成就。」 「此菩薩如是忍成就」,是說第四燄慧地的菩薩如此的修行忍辱行,不與人爭長短,受欺負怠慢不與人計較,忍波羅蜜圓滿成就。「如是調柔成就,如是寂滅成就」菩薩如是調柔性情,成就諸菩薩行,證得涅槃寂靜樂,這些是證悟者修行所成就的聖行。接下來講成德果中的第三科「彼方便行中發勤精進果」。又分二個小段,第一小段是牒其得時,只有一句話:「如是忍調柔寂滅成就;淨治後地業,作意修行時」;第二段正顯進相,有十種精進。 「如是忍調柔寂滅成就;淨治後地業,作意修行時,得不休息精進、不雜染精進、不退轉精進、廣大精進、無邊精進、熾然精進、無等等精進、無能壞精進、成熟一切眾生精進、善分別道非道精進。」 「如是忍、調柔、寂滅成就」,此四地菩薩如是修成忍辱、調柔性情、證寂滅果成功以後,想要再進一步修行叫做「淨治後地業」。「後地業」是指第五地菩薩所修的菩薩行業。「作意修行時」是菩薩發心修行精進果時,心不懈怠。 「得不休息精進」,十種精進中,這第一句是總說。無論作任何學問,學任何工夫,精進不休息是基本的要求,修行不休息,用功不間斷,精進不懈怠就會成功,因為永恒為成功之本。這樣修行可得到不休息精進。 下面九句是別明,」、「不雜染精進」,心雜染、不清淨,是一種懈怠。修行用功既不能懈怠,也不能操之過急,就好像調琴弦,應該不緊不鬆。所以修行用功應該不急不懈,平等流注,才能進道。二、「不退轉精進」,既然發心修學佛道,對佛法要有難遭遇想。此生已得到人身,又聽聞到佛法,更要加強用功修行一直到圓滿,不能退轉。如果退轉還要轉到六道輪迴不息。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是經上常講的。以上二種精進是屬於自利。 三、「廣大精進」,不但自己要修,還要勸他人修,擴大修行的範圍,就是廣大精進。把佛法弘揚到大眾都能信仰修持,都能成佛,把娑婆變成淨土。四、「無邊精進」是要發起利益無邊眾生的大願,努力攝化眾生,精進修行。我們的心是無邊際的,願力也是無邊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以上二種是利他。 五、「熾然精進」,菩薩發心勇猛精進,如火燒得非常猛烈,這是譬喻自利利他像火一樣的猛烈,它的光明照亮自己,也能照亮別人。六、「無等等精進」,是說此心至高無上,沒有任何精進可以和它相比、和它同等的,這是發起想要成佛的精進心。七、「無能壞精進」,菩薩立志修行,道心堅固,無論魔或外道及任何人都沒有辦法破壞阻礙他精進去修行。修行就是要克服困難,不要為了一點小苦而鬆懈。八、「成熟一切眾生精進」,學佛不要為自己,要為一切的眾生,成熟一切眾生善根的精進,所以菩薩發心是觀眾生苦,發菩提心。以上四種是勝進。合上面的共八句都是「行」,下一句是「解」。九、「善分別道非道精進」,菩薩有智慧,擅長分別什麼是正道,什麼是邪道。學佛修行要能明辨是非,辨別邪道、正道的。如果走錯路是很浪費時間的,人的光陰非常有限,再回頭已百年身矣!下面講到成德果中的最後一科,即第四科「彼增上欲本心界滿足果」。 「是菩薩心界清淨,深心不失,悟解明利,善根增長,離世垢濁,斷諸疑惑,明斷具足,喜樂充滿,佛親護念,無量志樂,皆悉成就。」 心界是我們最初發心的期望,現在我們要把它滿足。那就是皈依三寶時所發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之四弘誓願。現在我們誓必修持,要把本心界滿足達到最高的目的。增上欲本心界滿足果是菩提分的心,是本心果。菩提分即三十七道品,是我們修行的基本功夫。以菩提心去修行時,正念真如為出發點,真如是指本來清淨之心,修的是上等道品,要把希求發心的標準達到,不達目的决不停止的精神,所以稱為佛道無上誓願成。「是菩薩心界清淨」,心界即菩提心界,菩提心是增上欲本心,就是向上求佛果的心即本心。所以四地菩薩已達到心界清淨。「深心不失」,深心即最初發的菩提心,是一種樂欲心,企圖成佛,企圖轉凡成聖的心不失,此心是增上心。「悟解明利」,菩薩得第四果是因悟解明利,對佛法的真理,能充分明白運用。「善根增長」,修學善法的心,像樹根一樣,一天一天增長,開花結果,即對治妄心、妄語、妄行之修行能使善根增長。「離世垢濁」,是除滅所治的煩惱障垢,障礙除去了就能得證聖果,智慧花就開。心的煩惱垢障除盡,才能證得佛法的真理。「斷諸惑」,把心裏的像網慢那樣多、那樣複雜的疑惑除滅,來決立正性。「明斷具足」,斷除四地的疑惑。若修行過程中有人我慢、法我慢都是不好的,這是智慧的障礙,即聰明反被聰明誤。若遇到任何事都能明白判斷即稱為明斷具足。「喜樂充滿」,有如此的修養,自然就無畏無懼,就有喜樂,即為三昧攝身,這是得到法喜充滿的法樂。「佛親護念」,修此工夫後,就是諸佛也高興有如此的弟子,佛即會親近保護。上依佛力,化生故。「無量志樂,皆悉成就」,這是總顯本願,所有的志願,都能獲得成就。所謂增上欲,即是我們最高的理想。本心界,是指原來發的菩提心,現在達到滿足了。 接著來講正說分的第二大科,明地果。在這一科裏,又分成三科,即一、調柔果,二、攝報果,三、願智果。現在先說第一科,調柔果。 「佛子!菩薩住此欲慧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皆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臥具、飲食、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具足修行。復於彼諸佛法中,出家修道,又更修治深心信解,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令諸善根轉復明淨。佛子!譬如金師,鍊冶真金作莊嚴「具,餘所有金,皆不能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於此地所有善根,下地善根所不能及。」 調柔果是菩薩修行性情的總結果,也是凡夫從開始修行到菩薩都如是修行。由於眾生無始以來,因無明而起煩惱,造善惡業,感生死流轉。從信仰佛法,皈依三寶,緣修佛法,歷信、住、行、向四十位階,性情修成柔和了。調柔果的這一科裏有四科,四科中,第一科是調柔行,有三段:練行緣、能練行及所練淨。下面是第一、練行緣。 我們修行學佛最重要是有信心,並遇善知識,所以《華嚴經》在〈入法界品〉中的善財童子,最初發心學佛,是因為聽聞文殊利菩薩宣揚佛法,他感覺佛法是離苦得樂、轉凡成聖的最好妙門,因而發心修行。如何成就呢?文殊說:參訪善知識成就菩薩道,是佛道的第一因,多學習世間法、出世間法、參訪善知識,證悟到究竟真理後方能成就佛道,這是修學佛法必備的過程。 四地菩薩修學佛法的過程,即是練行緣。練是指練習,修練。行是修行的項目。緣是條件。是什麼樣的條件呢?金剛藏菩薩說:「佛子!菩薩住此燄慧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多佛是修學佛法的主要條件,有佛善知識,才能學佛。先發願建立信心,再立志修行。菩薩經過多生多世的修行,發願力行,願力感招,生生世世,在在處處都遇佛,所以說「願力故,得見多佛」。依三乘教的說法每個人從凡夫,初發心學佛到了初地時要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在長遠的時間當中,能按部就班從十信乃至到十迴向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生生世世的能遇到佛,所以說見到很多的佛,數字無法談,如要勉強說的話是「見多百佛、多千佛......乃至那由他佛」,那是無量數的佛。見佛的同時要見菩薩,因為在佛的座下也有無數的菩薩,助佛宣揚。下面說第二、能練行。 「皆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卧具、飲食、湯藥,一切資生悉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能修行成功,是因為對佛菩薩三寶的恭敬供養,所修之福德圓滿,這是學佛必備的修行條件。在這無數、無量、無邊的佛座下發心修行時,對每尊佛、菩薩、三寶皆修供養,發心以恭敬的心,行恭敬行,這樣去做即是「承事供養」一切佛、菩薩、聖僧之供養。有四事供養:衣服、臥具(包括房子、一切起居的用物)、飲食、湯藥」這一切能資養生活之用品,一切資生之物都必須來供養、布施,無論是對佛、菩薩、聖僧,皆以「承事供養」,同時也要「供養一切眾僧」,即佛的弟子大眾。僧有聲聞僧,菩薩僧、凡夫僧。「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所以要供養佛、菩薩、聖僧這是菩薩道能練的行(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三二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上面說的是能練行當中的第一、供佛修福。接下來說第二、回向大行:所做的功德皆悉回向,建立菩薩道的功行,「回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成佛的最高目標回向。有二種回向:一、福德行,二、智慧行。福德是回向一切眾生,智慧是回向一切諸法真理。福、慧行修圓滿即得成佛,所以回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果菩提)為成佛的最高目標。能練行的第三是聽法慧行。經文說:「於彼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具足修行。」菩薩在還沒有出家以前,就要先聽聞佛法,如法修行,經過一段時間,已經能夠具足修習福德、智慧二行以後,「復於彼諸佛法中出家修道」,再現出家相,繼續修行。 在家修行容易有世俗凡情、雜事干擾,無法專心,出家後「又更修治深心信解,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令諸善根轉復明淨。」 這一段是所練淨。說:既已具備上面的緣,出家修行,以後更能認真地發廣心、深心、大心去修行建立不壞信,成就清淨解,如此修集具備福智資糧而後,「經」過「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這樣長的時間,「令諸善根轉復明淨」:讓所修的善根不斷的磨練、不斷的增強,越來越清淨、清楚。下面舉一個譬喻,說:「佛子!譬如金師,鍊冶真金作莊嚴具」,就像是做金子的師傅,鍊冶真金後供養佛,莊嚴佛,「餘所有金,皆不能及」,以這真金做的莊嚴具來供養佛、供養三寶,這金子非常名貴高尚,其它金子是沒辦法相比的。「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菩薩道的人也要像煉金子一樣,把我們的心變成莊嚴具來供佛。四地菩薩及常修大乘佛法的大菩薩也要具備如此的修行。「住於此地」,尤其是住在燄慧地的菩薩進住燄慧地以後「所有善根」也是很成熟了,因為四地菩薩已是見道位的菩薩,所以「下地善根所不能及」,也就是說第四地菩薩的所有善根是三地之前的菩薩所不能及的。以上這是四地菩薩所修行的調柔行功夫的成就。 「如摩尼寶清淨光輪,能放光明,非諸餘寶之所能及,風雨等緣悉不能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於此地,下地菩薩所不能及,眾魔煩惱悉不能壞。此菩薩於四攝中,同事偏多;十波羅蜜中,精進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下面再來說明的是調柔行中第二科:教智淨。經中,此寶光有明、輪,是說明教智淨,教化眾生的智慧具備了,四地菩薩證到真理就要起用。所證的真理之相要用來教化一切眾生,因學佛之目的,自己固然親證諸法真理,同時亦要使一切眾生得親證真理。所以四地菩薩得到諸法的本體,便要發揮起用,化度眾生,因此以前面的緣而使他成證真理,所以舉金子為莊嚴具,譬喻現在從證起教。已證到諸法的真理就要發揮作用,如同摩尼寶放光。「如摩尼寶清淨光輪,能放光明」,是說我們這顆心就像清淨光輪,因為證悟真理的這一顆心已不是凡夫心,是個摩尼寶珠「能放光明」,「非諸餘寶之所能及」,其它的寶不能放光,唯有摩尼寶能放光,所以無法相比的。「風雨等緣,悉不能壞」,即使刮風、下雨都無法破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這四地菩薩的成就也是一樣不會被破壞的。「住於此地,下地菩薩所不能及」,住於此地的菩薩,是三地、二地菩薩所不能及的。「眾魔煩惱悉不能壞」,證悟到諸法真理,這真理是不會被任何事物所破壞的。 「此菩薩於四攝中,同事偏多」,這是說明「別地行相」這一科。說:菩薩既然證悟到真理,則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度眾生。布施行,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先以關懷、照顧眾生圓滿幸福後,再勸化學道、學佛、修行。愛語,度眾生時依愛心為出發點去教化。利行,要幫助他。同事,甚至於參加他的工作,和他一起做。此菩薩在四攝當中同事偏多,四地菩薩是非常的熱心。「十波羅蜜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願、力、方便、智慧。《華嚴經》講圓滿是具十波羅蜜。十波羅蜜當中「精進偏多」,因為四地菩薩已成就見道。「餘非不修」,除了精進當中其它九個不是不修,亦是修,「但隨力隨分」的做,這是談四地菩薩修行的行相。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四燄慧地。」 第四地菩薩修行的經過歷程、行相、成就的道果皆說圓滿。是在總結地相。「菩薩住此地,多作須夜摩天王,以善方便,能除眾生身見等惑,令住正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是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入億數三昧,得見億數佛,得知億數佛神力,能動億數世界,乃至能示現億數身。一一身,億數菩薩以為眷屬。」 修到這裏得到什麼報呢?在正說分的第二、攝報果這一科中,分上勝身與上勝果,說「菩薩住此地,多作須夜摩天王」,菩薩要作須夜摩天王,這是菩薩所得的上勝身。此須夜摩天是世界的第二十八重天當中的第三重天。第一重天稱四天王天,第二重天稱忉利天,第三重須夜摩天,第四重是彌勒淨土所在地。此須夜摩天稱時分為天,此天光明非常強烈,無晝夜之分。因此以花開為晝,花合為夜,居於其中,時時刻刻受不可思議之歡樂。「以善方便,能除眾生身見等惑」,常教化眾生。所謂身見即煩惱,見惑煩惱的一種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為五利使,斷除此五見「令住正見」,升到須夜摩天就沒有煩惱了。「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此天的天人亦修四攝法,這一切的作業皆以尊重三寶,恭敬三寶為出發點,「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是最高的佛果,任何的功德以成就無上的佛果為最高的目標。 上勝果中說:「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此菩薩又作這樣的念頭,要常作眾生的首領,「為勝、為殊勝」,為殊勝的一種階級身份。這一切要「為妙、為微妙」,為妙是普通的好,為微妙是頂好。「為上、為無上」,這品位在上等階級,為無上是最高層的階級。「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一切智智即是佛果位,以一切智智為他們的依止。「是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入億數三昧」,此地菩薩精進修持就能「於一念頃,得入億數三昧」,這是見道菩薩才有的成就,以能見到億數佛,能知億數佛的各種神通力,威力,能震動億數世界的眾生,乃至示現億數眾生身,每一身皆有億數菩薩作為眷屬。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最後這一段長行是正說分的第三科,叫願智果。經上說:若燄慧地菩薩以最殊勝的願力,最自在的示現,可過於上面所說的成就,但不止於「百劫、千劫」甚至於「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這麼長遠的時間皆「不能數知」。以下重頌中的意思同於長行,此不再述(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234期) ◎主講:成一長老 ◎紀錄:釋慈汶 第五地的經文就是從偈頌開始的,今為節省篇幅,來意等六科從略,好廣聞者請自閱《華嚴經疏鈔》。今直接來解釋經文。五地的經文分做三分:第一讚請分:「讚」就是來讚歎佛菩薩的種種功德,「請」是指解脫月菩薩請金剛藏菩薩繼續來演說第五地的諸菩薩行相及佛法。讚請分中共有九頌半,其中又分成二科:初八頌半是供讚,後一頌請說。而前科中又分三:初、一頌是菩薩供讚,次、一頌天王眾供讚,三、餘六頌半天女供讚。今先來解釋初科的菩薩供讚。 「菩薩聞此勝地行 於法解悟心歡喜 空中雨華讚歎言 善哉大士金剛藏」初一是菩薩供讚,就是我們前面念的四句話。這四句偈中,菩薩是指什麼人呢?就是指華嚴法會第六會〈十地品〉的聽眾,金剛藏菩薩是這一會的說法主,代表請法的人是解脱月菩薩。這一偈是結集經的人所記錄的話。他們在每地的經文前面,都有一段讚佛請法的禮節,這是一種禮貌的話。說「菩薩聞此聖地行」:菩薩就是當時在華嚴會上聽講第四地經文的在會大眾。在會大眾當然不是普通人,因為華嚴大教,平常初學佛的人或沒有接觸佛法的人是沒有辦法聽得懂的,所以都是對佛法有相當的根基,至少受過三皈五戒,或是受過菩薩戒,或受過出家三壇大戒的人,或是菩薩示現的那些佛弟子眾,其中有天人,有人間的人,也有非人、鬼神眾等,但這些都是來聽華嚴大教的大菩薩,雖有各種不同身分,而實際上都是菩薩示現,所以通稱他們為菩薩。這些菩薩已經聽完第四地經文中許多佛法義理,所以說:「聞此聖地行」。說他們聽了四地菩薩,有很多殊勝的修行法門,修行理論和方法,這叫聖地行。每一地每一地皆有不同的修行法門、理論和修行方法,依照程度漸次提昇,而且每一地有每一地所得到的果證。所以聽聞佛法有這個好處,能夠依次來聽法,聽了以後,再去思惟,從思惟當中理解所聽到的佛法真理,依佛法的真理去修,就能證到真如理體。所以由聞思修可使人獲得智慧,也就是說行者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正定。有了定就會發慧,就會去求證佛法真理。所以聽經先要有定力,聽了以後再慢慢去思考,這經聽了才會有用。這些菩薩大眾聽了第四地菩薩經文裡面許多殊勝的修行方法,及許多修因證果的理論後,「於法解悟心歡喜」,說菩薩對於金剛藏菩薩所說的大法都能了解,而且也都能夠領悟,並且法喜充滿,心大歡喜。 「空中雨華讚歎言」:佛說法的時候,往往菩薩眾、天人眾會散花來供養的,尤其說華嚴大法的時候,更是會感動菩薩天人來雨花供養。這個「雨」字,應該念第四聲,就是ㄩˋ,也就是當動詞用,有「下」或「落」之意。「空中雨華讚歎言」者,說菩薩聞法後,心中充滿歡喜,因此在空中散下許多花來供養佛及會主(說法主)金剛藏菩薩,並且發出言語來讚歎,讚歎他能演說不可思議的大法。 「善哉大士金剛藏」:因為說十地法門的主講者是金剛藏菩薩,所以「善哉」就是說很好、很了不起。這位修學有高度成就的大士,「大士」就是指大菩薩。我們在會的大眾能夠聽到大士來為我們講《華嚴經》四地菩薩的法門,大家聽了都非常的歡喜,金剛藏菩薩摩訶薩您真是非常了不起!這初科菩薩供讚,因聞法歡喜,故先供,後讚。其次,來解說第二頌天王眾供讚。 「自在天王與天眾聞法踊躍住虛空 普放種種妙光雲 供養如來喜充遍」二、天王眾供讚。通常法會當中,天龍八部都會擁護的。十地在五十二個菩薩位中是屬聖位的菩薩,已距離成佛不遠了,所以地上的菩薩皆是聖眾,聖人大眾在聽法修習佛法。天上最高的大自在天,又名色究竟天,即梵語的摩醯首羅天。色界共有十八天,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共十八天,這十八梵天最高的天就是大自在天。這大自在天王,印度的婆羅門教以他做教主。 所以,大自在天王與諸天大眾,就是指寄位在大自在天上的那些菩薩。「聞法踊躍住虛空」:說自在天王和許多自在天眾也到華嚴會上來聽法,聽了金剛藏菩薩講完了四菩薩的修行法門、成就的功德等等的道理後,非常的歡喜。「踊躍」就是心裡很高興。「住虛空」是許多天眾、天王都現身在虛空當中,就是在當時說法的正法堂的上空。「普放種種妙光雲」:天人來不是隨便來的,是來供養說法主金剛藏菩薩,也供養請法的代表解脫月菩薩,也供養護持道場、十方諸佛菩薩。金剛藏菩薩說法前是要十方諸佛的加被、加持,所以供養這些諸佛。這些天王大眾來的時候放種種的妙光雲。先放光供養,「供養如來喜充遍」,是說明來供養佛菩薩所生的歡喜心及法喜。得到了大法是很難得的,華嚴大法是成佛的法門,是菩薩才能有資格聽得到,今天讓大家都能聽得華嚴大法,所以在座的所謂天人也是無比地興奮,所以是踴躍、滿心歡喜。這是天王天界的供讚(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三四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接著來解釋三、天女供讚。第三科共六偈半,其中又分三:初一偈總標。次四偈半供讚,後一偈結讚。 「天諸采女奏天樂 亦以言辭歌讚佛 悉以菩薩威神故 於彼聲中發是言」這科主要在講天女供讚。天女是欲界天的天女。色界天的眾生已沒有男女相,色界天上的天人,都已經斷欲了,所以天人沒有男女相。既然沒有男女相,所以這些天女都是從欲界六天來的。這六欲天的天女也來到他化自在天的法會會場去供養。 「天諸采女奏天樂」:說六欲諸天的天女穿著華麗有花彩的衣服,聽完第四燄慧地的甚深微妙法後,歡喜的演奏出悅耳的天樂,天人的音樂是非常優美的,所以先用天樂來供養。 「亦以言辭歌讚佛」:同時以言辭配合音樂,用口唱出好聽的歌詞來稱揚讚歎佛陀的功德,及稱揚讚歎說法主金剛藏菩薩的功德。 「悉以菩薩威神故」:這些諸天的天女、婇女們之所以能夠演奏出如此美妙天樂,及讚歎佛菩薩殊勝功德,這些殊勝境界都是在會的佛菩薩的大威德力及神通力所加被。「於彼聲中發是言」:而在他們的歌聲中,發出以下的偈言。以上這一偈是總標,下面四偈半是天女們讚歎佛的言詞。也就是正式的說出他們讚歎佛的言詞來了。 「佛願久遠今乃滿 佛道久遠今乃得 釋迦文佛至天宮 利天人者久乃見」「佛願久遠今乃滿」,是說佛陀因地所發的菩提大願,歷經三大阿僧祇劫這麼久遠的時間精進修行,如今乃能圓滿願心,成就佛果。「佛道久遠今乃得」,說世尊成佛之道,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這麼久遠的時間精進修行菩薩行,如今乃能成就佛道。「釋迦文佛至天宮」,說釋迦牟尼佛如今到他化自在天宮來說法,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佛還有報身佛、法身佛。毘盧遮那佛是法身佛,是沒有形相,盧舍那佛是報身佛,釋迦牟尼佛是示現在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千百億化身佛,故是化身佛。釋迦牟尼佛如今到天宮來為諸天眾說法,「釋迦牟尼」翻譯成中國話叫能仁寂默,能仁是慈悲,寂默是代表智慧。也由此說明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悲智雙運。 「利天人者久乃見」:釋迦牟尼佛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聖者,他可以使天上、人間的眾生得到無上的佛法利益及解脫大道。我們老早就想見世尊了,可是因緣都不具足,所以想見也見不到,如今很幸運佛到天宮來說法,我們經過這麼久的時間,乃能見到佛的金色身,所以大家都非常歡喜,這一偈讚歎佛的德行。 「大海久遠今始動 佛光久遠今乃放 眾生久遠始安樂 大悲音聲久乃聞」這四句是說明佛如何出現於世?就是應眾生的機感而出現的。「大海久遠今始動」,說佛陀的智海久遠以來皆如如不動,今為演說能振動人心,能枯竭眾生苦海的佛法,方才不動而動。 其實佛出世是應眾生的機感而現,眾生的心中都想見佛,佛就會隨眾生的機感而出現於世,眾生久遠以來沒有福報,沒有善根,沒有求佛的意願,所以佛不出現,佛法的大海就不能揚起波浪,如今佛出現於世間,佛法大海也就開始振動人心了。 「佛光久遠今乃放」:說我們天上的眾生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佛光了,如今佛到天宮說法,終於讓我們看到佛的智慧光明了,這是多麼的幸運,多麼的歡喜,這就是天人心裏的感想。 「眾生久遠始安樂」:眾生無始以來都在生死輪迴當中,實在是苦不堪言。如今遇到佛出現於世,眾生聽聞佛法,依法修行,終於可以脫離苦海,逃出三界火宅,得到解脫安樂。 「大悲音聲久乃聞」:佛菩薩說法的大悲音聲,眾生很久沒聽到了,如今佛陀光臨天宮,眾生終於又能聽到佛法了。從這四句話中,顯示眾生見到佛非常不容易,而且眾生能遇到佛都非常歡喜。 「功德彼岸皆已到 憍慢黑闇皆已滅 最極清淨如虛空 不染世法猶蓮華」這一偈是說眾生一見到佛以後,眾生的心裡都改變了。「功德彼岸皆已到」:佛出世以後,大家受到佛的啟示,大家都知道來修福、修慧,都知道修功德,都知道要將功德作圓滿,到彼岸就是作圓滿了。眾生無始來都不知道修行的方法,所以說佛出現於世後,眾生依法修行,功德都可以修圓滿了,故可以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了。到彼岸就是「波羅蜜」,印度話「事作好了」就叫波羅蜜。 「憍慢黑暗皆已滅」:是說這個世界上,眾生的心理,由於佛的出現、佛光的慈悲照耀而改變了。原來眾生的心,非常的驕傲,現在也變得很謙虛了,原來非常自大、我慢,現在也放下了身段,原來心地黑暗、無惡不作,現在終於良心發現,所以驕傲、貢高我慢、貪瞋痴等種種煩惱,及許多黑暗不好的心都消滅了,由於佛光的普照,大家都從心理上自我覺醒,所以世間不能沒有佛法,假如世間沒有佛法,眾生真的是太苦了,因為眾生都會跟著心裏的貪瞋痴煩惱及無始以來的種種習氣去造業,貪瞋痴煩惱會帶動人去造殺、盜、淫、妄等罪業,社會就會紊亂不安。所以佛出世以後,開示眾生要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有了戒定慧的修養,就不會去作亂倫、殺人等一切沒有良心的事,所以說憍慢黑暗都消滅了(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三五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天女供讚中第五個偈頌,「功德彼岸皆已到 僑慢黑闇皆已滅 最極清淨如虛空 不染世法猶蓮華」,現在講到本偈中的第三句:「最極清淨如虛空」,說由於佛陀的出世,世界就變得非常清淨,就像極樂世界一樣,一塵不染;又像萬里晴空一般,黑雲都沒有了。那種境界多麼的平和、多麼的安樂,這是說明佛出世的境界美好。 「不染世法猶蓮花」,佛出世使世界成為莊嚴淨土,眾生受到佛法的薰陶以後,勤修戒定慧,斷惡向善,棄暗投明,原來自私、邪惡的心,都一掃而空,所以心能清淨光明,猶如出水的蓮花一樣,一塵不染。佛出世以後改變了眾生的心裡,因此也改變了依報的環境。 「大牟尼尊現於世 譬如須彌出巨海 供養能盡一切苦 供養必得諸佛智」「大牟尼尊現於世」:大牟尼也是讚歎佛。「牟尼」喚作「寂默」。寂就是寂然不動、無聲無息的寂。默就是沈默的默。這是表示理性。大牟尼就是我們的佛陀,他證得諸法的真理,自性清淨光明,所以才叫作「大牟尼」。他是大牟尼尊出現到世間來了。 「譬如須彌出巨海」:佛陀出世就好像須彌山從大海裡面伸展出來一樣。所謂「須彌山」,根據佛經上講,它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座山,它出水有四萬二千由旬,一由旬在中國的算法是四十華里,所以我們可以算出它有多高,它出水的部份就四萬二千由旬,據說它很穩固。須彌山出於大海,就是形容釋尊出現在佛海中、出現在眾生海中,那樣的高、那樣的凸出、那樣的偉大。 「供養能盡一切苦」:說眾生如能發起心來,對大慈大悲的佛菩薩,去做法供養、四事供養,功德是非常大的,而且可以滅盡眾生生命當中的一切苦難,所以行者應常修供養,但諸供養中,法供養的功德最大,所以供佛、拜佛、念佛、靜坐、觀想佛,這種如佛所教來修行的功德是最大的了。其實學佛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離苦得樂,轉凡成聖。離一切的苦,包括離生、老、病、死,人生最基本的痛苦,離心裡的煩惱痛苦、人際間關係的痛苦、自然界的天災人禍等痛苦,只要能至誠供養,一切眾苦都能遠離。 「供養必得諸佛智」:說供養不僅可以滅盡一切苦,而且進而必定能獲得諸佛的智慧,這是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成就,能證得佛的智慧就代表已經可以成佛了。佛性是平等的、不會自私,佛說一切求生皆能成佛,因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所謂供養能盡一切苦、必得諸佛智,這不是交易行為或賄賂的行為。供養是出自行者的誠心,因為心中有佛才會去供養,當你去供養佛時,你心中的自性佛就放光了。你常常供養、常常禮佛、常常拜佛,那你的無明、煩惱、妄想就會慢慢隱退消失,佛性光明、法身慧命就會漸漸增長,所以才能得到佛的智慧,可見這並不是佛給你智慧,而是因為你自己修行、是自性佛所發出來的智慧。因為你常常拜佛、念佛,心中有佛,所以你一定會成佛,一定會得到佛的智慧。這一偈中具有斷德、智德。 「此應供處供無等 是故歡心供養佛」「此應供處供無等」:說佛來到天宮,這裡就是我們修供養的好地方。因為這裡諸佛菩薩都來了,又難得聽到華嚴的圓滿大法,這是多麼殊勝的機會,讓我們天女能夠來學佛、修智慧,所以這是一個應供的地方。「無等」,是沒有限量的意思,「供無等」就是以至高無上的虔誠心,用最殊勝的供養品來供養佛。「是故歡心供養佛」所以我們這些天女,大家都一致以無限的歡喜心來供養佛。這半偈是恩德。 「如是無量諸天女 發此言辭稱讚已 一切恭敬喜充滿 瞻仰如來默然住」「如是無量諸天女 發此言辭稱讚已」:說當時華嚴會上有無量無數諸天的天女們,他們演奏出優美的天樂,又在天樂中發出讚嘆佛的語言及歌詞,來稱讚佛的功德。「一切恭敬喜充滿」:一切供養佛的心、讚嘆佛的心是無比的恭敬、歡喜、法喜充滿。「瞻仰如來默然住」:當諸天女供佛、讚嘆佛畢,又抬頭向著佛,行非常景仰地注目禮,並且默默的站住來觀想佛的種種功德。以上將天女供讚的六偈半解釋完畢。下面一偈是請說,即恭請金剛藏菩薩來說法。 「是時大士解脱月 復請無畏金剛藏 第五地中諸行相 唯願佛子為宣說」這一偈是結集經典者敘述的話。說:當諸位菩薩、天王、天女都供養過,對佛及說法主的禮貌也盡到了,接著應該來請說佛法。這位說法主金剛藏菩薩,受十方諸佛的加持,來代替佛陀演說《華嚴經.十地品》,他當然是一位具有大無畏精神的菩薩,所以稱他為無畏金剛藏菩薩。 當時請法的代表是解脱月菩薩(菩薩又稱大士),他看到大眾都供養、讚嘆完畢,又再次來恭請具有大無畏精神的金剛藏菩薩,來為大眾繼續演說第五地中的各種修行的行相及五地菩薩修行的過程及法門,希望金剛藏菩薩趕快為在會大眾宣揚解說,在五地之中,菩薩所應該修學的一切菩薩行相因果。以上將第一科、讚請分解釋完畢。這一科相當於序文(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三六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第五地前面的偈讚部分已經講完,下面開始來講解二、正說分的經文。其中又分兩科,現在先來解說一、明位行。此中分三,先解一、勝慢對治。此中又分二,二中第一、治他地慢,其中又分三,先來解釋一、結前舉後。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脱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第四地所行道善圓滿已,欲入第五難勝地,當以十種平等清淨心趣入。」 金剛藏菩薩接受了在會大眾的恭請以後,當然要來繼續演說第五地中的佛法。所謂「爾時」,是指說法的時間,因佛說法有時在天上,有時在人間,甚至有時在龍宮說法,由於說法的時間、地點不統一,各國曆法也不一致,所以說法的時間不能肯定說它是那年那月那日那時,佛為了避免後世弟子對說法的時間起爭議,因而用「爾時」這兩字來代表說法的時間,是指說法的人想說,聽法的人想聽,說聽合一,機教相契。機是聽經的大眾,教是指所說的教理佛法,這樣的時間,就叫做「爾時」。 金剛藏菩薩是十地會上的說法主,代表毘盧遮那如來宣說《華嚴經.十地品》。《華嚴經》說法的人很多,一會有一會的說法主,十地會是由金剛藏菩薩代表說法,他承蒙諸佛的加被,代佛說法。因此金剛藏菩薩要來告訴請法的代表解脱月菩薩說:「佛子!菩薩摩訶薩第四地所行道善圓滿已」,「菩薩」是印度話的音譯,完整的說是菩提薩埵,翻成中國話叫作「覺有情」,有二種意思,一、自利來說,他是對佛法、人生有所覺悟的菩薩,二、利他來說,他是能以佛法來覺悟一切眾生的大菩薩,所以叫「覺有情」,也有翻作大道心眾生的。「摩訶」是印度話,中文譯成「大」。摩訶薩是指菩薩中的大菩薩。說:已經修滿第四地的菩薩,是菩薩中的大菩薩。這些大菩薩,他們一地一地的修,第四地所有的菩薩道都圓滿地修行成就了。所謂「善圓滿」者,即指這些四地菩薩修四地的法門時,不是馬馬虎虎的修,他們認真地修,圓滿地修,就是無遺、無漏,有一法沒修好都不成,直到四地所應修行的菩薩道善法全部圓滿修成功,一點都沒缺漏。行者要像菩薩他們修學菩薩道的態度一樣,我們應該向菩薩看齊才對。 「欲入第五難勝地」,言:大菩薩們懷著上進的心,他們想要進一步由第四燄慧地升入第五難勝地,就像四年級學生要升上五年級一樣。第五地叫難勝地,何謂難勝呢?《華嚴經疏鈔》在釋名中,共舉出五種經論對難勝地的解釋: 一、「彼菩提分法,方便修習,最極艱難」,這是引用《解深密經》上解釋「難勝」這兩個字的說法。什麼叫難勝呢?四地菩薩所修的主要法門是三十七道品,這三十七道品按照它的原文本義去研究,比較容易,而五地菩薩需要進一步「方便修習」,即為了教化眾生,活用佛法,方便運用,不是一般菩薩所能做到的。照本宣科,比較容易,除了正面的說法,還要具有善巧方便就比較難了,為什麼呢?因為要度眾生,接引眾生。菩薩學佛不是學著玩的,也不是學了要裝門面,說是我作了多少功課、聽了幾本經,而是要把學過的佛法拿出來對所有不同根機的眾生。要面對所有異於人類的眾生,這不簡單,通常度人類都不見得圓滿,何況度其他類的眾生那就更難了,但五地菩薩就是這樣,要普度一切眾生,不能有什麼分別,不能有所遺漏,難就難在「方便修習」這幾個字上,所以說名極難勝。 二、在《攝大乘論》上也有幾句話解釋難勝,說:「真諦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合此難合,令相應故。」三十七道品所說的真諦智,是針對真如理體而言,而世間智則是針對運用而言,所以真諦智和世間智要能夠兼攝圓融,並不簡單,那要有點學問修養。因這兩種是相違的,一種世間法,一種是出世間法,要把它們合在一起,運用得很自然,這不是容易的事。何以故?因五地菩薩,除了學「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華嚴大教外,還要把世間的五明(內明、因明、醫方明、工巧明、聲明)全部都學好。為何要學這麼多呢?目的為了能善巧方便去普度一切眾生,這就是俗諦智。真諦智好學,華嚴大教最難不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常常念,常常思惟,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容易明白,可是想要把那許多應付世間無量眾生的學問通通學會了,那就不簡單了。 三、是《瑜伽師地論》上說的,說:「今此地中,顯示菩薩於諸聖諦決定妙智極難可勝,名難勝地」。說第五地菩薩的決定妙智,對於出世間的各種聖諦法的理解,對於各宗各派的佛學理論,也都能通達無遺,非常難得,無人能勝,所以叫難勝地(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三七期) ◎ 主講:成一長老 ◎ 記錄:釋慈汶 四、引《大莊嚴論》說五地的菩薩,有兩種的難:(一)「勸化無惱難」,說五地菩薩很有耐心,去弘揚佛法時,講了人家不聽,不聽沒關係,今天不聽,明天再講,明天不聽,後天再講,一直講到他聽為止,一般人沒有這種耐心,但是想要完成菩薩道,就要有這種耐心,就像常精進菩薩,他為了度一人,花了好多時間,生生世世去盯住他,一定要他依三寶,修學佛法,他才放手,不達目的,誓不甘休,如此才能把菩薩道修圓滿,這是第一種難得。 (二)「生不從心無惱難」,生指眾生,菩薩天天想去度眾生,眾生卻偏偏不想聽他的話,勸眾生聽經,眾生總是推三阻四,菩薩一次、二次這樣做還無謂,若經常碰這種釘子,實在不好受,但菩薩不煩惱、不氣餒,再接再厲的度他們,一直勸到眾生肯學佛為止,具有百折不撓的精神,要作菩薩就要有這種精神。以上這二種難是人家做不到的事情,五地菩薩能做到,由於難得,故名難地。 五、《十住論》說五地菩薩功德力成就,一切諸天魔、煩惱魔不能壞,因難得,故名難地。以上是《華嚴經疏鈔》中引用五種經論對難地的解釋。 「當以十種平等清淨心趣入」,那麼他憑什麼條件進入難地呢?去大學要憑高中畢業的條件,那麼此菩薩要登入第五難地,要具備了十種平等清淨心才可以,因為「平等」這二字有二種意思,第一種,就是真如,世界最平等的東西就是真如,真如就是「理性」,理性無不在,大的書上有理性,小的書有理性,大的人物有理性,小老百姓也有理性,大乘眾生有理性,小乘人同樣也有理性,山上有理性,海裡也有理性,以真理它是無不在,不是這地方文化水準不夠它就不去,以真如理性它是平等的。 第二平等,是因果法,因果法是最平等的,有什麼因他就得什麼果,它不會說你是大人物,你的因,會得果不同,你是小人物,就得差一點的果,不會的,這是最平等的。 那麼現在第四地菩薩,他準備登入第五地的必備條件,是平等清淨心,清淨心是很難得,我們心清不清淨?從早到晚,滿惱子是是非非,煩惱無明,我看不慣你,你看不慣我,想把人家的財富搶,變成自己的,天天有新聞,這就是不清淨心犯下的過失,菩薩的心是一張紙,別人的東西,他固然不要,他自己的東西,看到有需要的人,他儘量的平等的布施給人,對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這種菩提心,非常重視,飯可以不吃,菩薩道不能不行,覺可以不睡,菩薩道不能不行,這就是菩薩的偉大,這種心是最有價值的。第四地菩薩已準備了十種平等清淨心,要升入第五地是沒有問題的。 接下解說二、徵起正顯,其中又分為二小科,一、有三種心明諸佛法。二、有七種心明隨順諸佛法。今次第解說。 何等為十?謂於過去佛法平等清淨心、未來佛法平等清淨心、現在佛法平等清淨心、戒平等清淨心、心平等清淨心、除見疑悔平等清淨心、道非道智平等清淨心、修行智見平等清淨心、於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觀察平等清淨心,教化一切眾生平等清淨心。 這段文主要是藉問答,顯示說法的內容,以十種平等清淨心為主,現在將依序說明這十種平等清淨心,當菩薩將四地修圓滿了,準備晉升第五地時,就須要修十種平等清淨心才能做到,此十種心分二科,第一有三種心說明諸佛法,學佛就是要學習佛法,因此把明諸佛法放在第一科,也就是要對過去諸佛說的佛法,以平等無分別的清淨心修學受持,對未來諸佛說的佛法,也要以平等無分別的清淨心修學受持,對現在諸佛說的佛法,也應以平等無分別的清淨心修學受持,菩薩對三世諸佛說的佛法同樣應以平等無分別的清淨心修學受持。這是朝著成佛的目標學習、看齊、努力。 其實佛佛道同,諸佛的佛法沒有兩樣的,是那些佛法?我們研究一下,過去諸佛成就的佛法是什麼呢?主要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三身四智等法,諸佛成就的佛法,都是用自利及利益眾生的。成佛以後有十種力量,它不是拿來打架的,它是智慧的力量,它能夠明一切諸法的真理,說明一切諸法的真理,傳授一切諸法的真理,這就是智力,還有四種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等,今為節省篇幅,不再一一說明,想知道的話,佛學大辭典可以查到(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三八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後面還有七種平等清淨心,是「隨順諸佛法」,「隨順」就是隨順佛法的真理去追求、去學習、去修持、去完成它,五地菩薩所要隨順學習的要點,這七句的前六句是自利,第七句是利他,前六句中第一種是戒,第二種是定,其餘四句是慧。而第一種是戒,「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法」,一切諸善法就是佛法,所以要成就一切佛法;但一切佛法以戒為根本,戒又為三學之首,所以守戒最為重要,守戒的重要,大家都知道,但是守戒很難,破戒卻很容易。有了戒平等清淨心,不輕視沒持戒的人,並把持戒的功德,平等迴向給所有一切眾生,不生親疏愛惡心,這樣心才能真正平等清淨,自然而然的心就會定下來,要有這個決定才能學道,這種心很不容易發的,很不容易學得好的,希望各位菩薩聽看了《華嚴經》後,要以《華嚴經》的方法去修,那才不辜負《華嚴經》圓滿無上妙理,這是多生多劫很不容易遇到的大法? 有了戒那麼你的定也許成功了,就能夠發慧,心很定,思想就能集中;那麼智慧容易開發,有好多老和尚,沒有念過大學,甚至連學校都沒有畢業,但他卻會講經,會寫文章會說法,好奇怪喔!清末民初有個「慧明法師」,他有一本《慧明法師語綠》傳世,本來慧明法師是一個字都不認識的和尚,只能領行堂、燒飯、菜頭、水頭、淨頭等普通職事,但他做任何職事都很認真,也很用功參話頭,後來領悟到狗子亦有佛性,後來在天童寺聽《圓覺經》開悟,又發心參訪善知識三年,再次回天童寺,被方丈請代講《華嚴經》,法師辯才無礙,講經不落前人窠臼,別有見地,從此受諸方叢林仰重。後來靈隱寺由原來的子孫廟要改為十方叢林,住持找不到人,諸山長老及護法居士開會,一致公推慧明法師為靈隱寺首任住持,為什麼要推選他呢?因為他是一個會講經又會修行的法師,而且又有修有證,所以龍天推出,慧明法師這種認真修行、認真做事、認真聽經、認真參學的典範,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第三是慧,因定才能生智慧,太虛大師,讀過他的自傳就曉得他是很苦的一個小孩子,曾經到雜貨去當學徒,他在那裡沒事就喜歡看看小說,後來他出家到普陀山閉關,他的開悟是看《大般若經》開悟的,有一天晚上看啊看,看到個人沒有了,山河大地都不在了,變成空明一片,這種情況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打板上早殿了才出定,而打從那回以後他什麼經一看馬上就可以給它寫個綱要,本來不會寫詩,開悟後也會寫詩,本來不太會寫文章,開悟後寫文章常常下筆千言,不得了真是嚇人,世間學他也很通,你看他寫了幾百萬字的《太虛全集》就可明白了,最初他那會想到他會寫這許多著作呢?這就是由定啓發智慧的實例。 戒定慧這個叫作三無漏學,把這三個字修好我們學佛的基礎就建立了,這第三是指慧,是經文中的下面四句,這種隨順諸佛法,自利利他七句也就是七淨德。 即「除見疑悔平等清淨心」,這一句話裏面應該有除見、度疑二種清淨,這是《華嚴疏鈔》所說的,先來說明「見淨」,見淨是指滅除見煩惱而獲得正見,有正見才有正確的見解思想,才有智慧能夠辨別是非,才能夠明白因果。至於除「疑悔」即「度疑淨」,也就是要斷除懷疑懊悔的心,對任何修福、修慧、修布施絕對相信功德不會落空,不用懷疑懊悔。進一步說「度疑」是拿不定主意,不知要如何作才好,猶豫不決,坐失良機,我們學佛要以智慧來明辨是非,做事情才不會出差錯了,這就是「度疑淨」,也叫作「除疑悔平等清淨心」我們把這一句話依照疏鈔所說,分成「第三除見平等清淨心,及第四除疑悔平等清淨心」因為《顯揚聖教論》的七淨德它沒有後面的「教化一切眾生平等清淨心」這一句,所以將見疑分為二淨,這是《華嚴經》與《顯揚聖教論》的七淨德稍有不同之處,如上所說滅除見及疑悔等煩惱後,即可獲得平等清淨心。 第五「道非道智平等清淨心」,道非道智平等清淨心即道非道淨,道非道智淨即以智慧去明辨佛法正道及非佛法的邪道,佛住世時,當時印度的社會有九十六種外道,他們所弘揚的思想大致上多少皆有所偏差,所以是邪道。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所依據的標準是什麼?即佛說的佛法正道,這是指示我們學佛的最高標準,修行時就是依這個標準而修,而這「道非道智平等清淨心」道指佛法;非道指邪門外道。道非道能把它辨別清楚,修行以佛法正道為依歸,捨棄非佛法的邪道,因它不能使人成就聖果,那個持牛戒持狗戒的人能夠成佛呢?如此修才能增長智慧,證得平等清淨心,這是第五種。 第六「修行智見平等清淨心」,這個叫作行斷淨,行就是修行;斷即斷煩惱,修行斷煩惱就能增長智慧,修行要以斷煩惱增長智慧為目標,煩惱斷盡,智慧增長,才有正知正見,有了正知正見才能如法修行,成就平等清淨心,這是第六種(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三九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第七「於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觀察平等清淨心」,即思量菩提分法上上淨。上上淨就是成功還要更成功,進步還要更進步,因四地菩薩已經是修三十七道品了,五地菩薩應對於一切菩提分法做更上一層的觀察修證,「菩提」中國話叫作覺,也叫作道,所以七菩提分,也叫作七覺分,那麼我們修這個清淨心就是要把三十七道品的清淨法裏面加上俗諦法,把它大眾化,要能夠把它融化到大家都能夠接受的那種程度,就是什麼根機就給他說什麼樣的法,如此就是上上觀察平等清淨心,以上六句合為三學,屬於自利,下面最後一句是利他。 「教化一切眾生平等清淨心」這句話是把它用來作為總結這一段文字的,就是以上所說的有這七種清淨平等心是自利,而此句偏重於利他,所以叫作「教化一切眾生平等清淨心」,也就是說教化所有一切眾生,也要用無分別的平等心和清淨心。 菩薩摩訶薩,以此十種清淨心得入菩薩第五地。 「菩薩摩訶薩,以此十種清淨心得入菩薩第五地」這每一地進入的十心,叫作「入心」,然後自進入以後,安住於此地中叫作「住心」,修成功了叫作「出心」,每一位菩薩都有這「入.住.出」三心,現在已經講完入心了,說菩薩摩訶薩以此十種平等清淨心得入菩薩第五地。第三結能入地已講完。下面要來講二、治自地慢。此中分三,初、標位,二、總顯,三、別明。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五地已,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淨深心故,復轉求上勝道故,隨順真如故。願力所持故,於一切眾生慈愍不捨故,積集福智助道故,精勤修習不息故,出生善巧方便故,觀察照明上上地故,受如來護念故,念智力所持故,得不退轉心。 這一科是治自地慢。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五地已」,這句話就是初標分位,說菩薩摩訶薩當祂進入第五地以後,接著經文云:「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淨深心故,復轉求上勝道故,隨順真如故。」 第二是總顯,總顯是說菩薩由於善修菩提分法的緣故,又善能清淨菩提深心,更能轉求最上殊勝的佛道,又能隨順真如理體,以平等清淨心,去稱性起修。這四句話叫作總顯。總顯四句有二義,前面的二句話是所治,「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淨深心故」即指四地菩薩所修的菩提分法,及善修前面的十種平等清淨心。因四地菩薩修了三十七道品後,又修十種清淨心來進入第五地,所以這十種清淨心就是一種治地慢的一種法門,四地菩薩得到了出世智要修菩提分法,所以他就覺得很有成就、很了不起,這叫作勝慢,但現在為了讓四地菩薩能順利升進第五地,所以要修十清淨心來對治四地這種慢心。可是第五地的菩薩在修到這種清淨心以後他也會產生一種優越感,這也是一種慢,所以要知道修行來對治它,這修行當中還有一種治慢的作用,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五地以後,已經能善修菩提分法,又能善修清淨身心。後面二句話是能治的方法,經云:「復轉求上勝道故,隨順真如故」說菩薩不可得少為足,應轉求最無上的殊勝佛道,並且要隨順真如理體去修各種菩薩行,後面兩句就是能對治前面驕慢心的作用,故以上四句總稱「順如」就是隨順真如來修學佛法。 第三、別明,共有九句。「願力所持故」說要修學佛法,首先就是要立大願,立什麼大願呢?即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句話是修學佛法的基礎,包含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種心是菩提願心,是不能忘記的,所以要立大願。菩薩依往昔所發的願力來支持他繼續精進修各種菩薩行,要達成成佛的目的,願力絕對不可少,願力能夠支持你,你修行就能成功。我們也要把這句話放在心裏,早晚拜佛,都要對佛發願。 「於一切眾生慈愍不捨故」,前一句的願力較偏重自利,這一句則是利他。說菩薩對於一切眾生要慈愛他們,關懷他們,要給與每一眾生都能夠幸福安樂,脱離危險災害,若遇到不幸的眾生要憐憫他們,去救濟他們,社會上每天都有很多可憐的人受到傷害,或遇到災難、遇到危險,所以要念佛來回向,讓這個社會人心能夠轉惡向善,那就是菩薩行者應作的事情,所以叫作慈愍不捨。以上二句是起行心,下面七句是行。「積集福智助道故」,這是說菩薩積極修集福德智慧來幫助修行菩薩道,天天作功德,天天念經,天天救度眾生,每天弘揚佛法,這就是培植善根,培植福德與智慧就是培植善根。「精勤不息故」說菩薩沒有一天忘記精勤修習菩薩行,培植善根,福慧雙修,精進不息,每天精勤修行、絕不懈怠,要記住佛陀的話,精勤修菩薩行不休息。「出生善巧方便故」說菩薩認真修行菩提道,即能生出種種善巧方便的法門。「觀察照明上上地故」說菩薩要有進取心,不可得少為足,要詳細觀察覺照、明白五地以上諸地的修行法門和果位,才能繼續不斷修滿十地。「受如來護念故」這是希望佛力加被,龍天護持,諸佛保佑,菩薩行者每個人皆希望自己能夠順利的完成菩薩道,這就必須要如法修行,如此才能獲得諸佛如來的護念。「念智力所持故、得不退轉心」修行破無明煩惱,可增長智慧,而修菩薩行卻要靠自己的智力堅持不懈,才能獲得不退轉心、不懈怠心、常精進心,通常修行只要一懈怠就容易生退轉心,如此恐會前功盡棄,那非常可惜,所以修行要進步再進步,成功還要更成功才可以。以上將一、勝慢對治已講完,接著來講二、不住道行勝,其中分二,今先來解釋一、所知法中智清淨勝,其中又分二,今先來說明一、明四諦實法分別。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實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苦滅道聖諦。 修學佛法,以斷煩惱、證涅槃為最高的目標。修行的課程當中,以自利利他,雙向齊頭並進。求自利行的時候,要斷除煩惱心,煩惱心斷除了,就可以超出三界,了生脱死。煩惱是指貪、瞋、痴三毒,由於有染污的煩惱心,所以還要在六道中輪迴,修學佛道,應先斷除煩惱;斷除煩惱就可以不住世間。但雖不住世間,亦不離世間。菩薩要深入眾生世間,去教化、去度眾生解脱苦海。菩薩利他就是要放棄自私、自利、只求自我解脱的小乘行,進一步去修自利利他的大乘行,所以不住涅槃。修小乘行希望自己趕快入涅槃,菩薩不急於去證得涅槃,要住世間行菩薩道,上弘佛道,下化眾生。所以菩薩雖證得涅槃,但卻不住涅槃。不住世間,要有大智慧,人在世間滾滾紅塵裡,若能夠把名聞、利養、財富通通放下,這不是簡單容易之事,沒有幾個人能做得到。佛陀出世最高的目的,就是要讓一切眾生都能夠成佛。怎樣才能夠成佛呢?首先,要發菩提心。菩提心發起來以後,要去行菩薩道。因為真正知道學佛的人不多,能發心出家的人更不容易,所以菩薩行者不要忘記菩提心,要去上求下化,不要急於求得涅槃。即所謂的「大智故,不住生死;大悲故,不住涅槃。」這與此科的「不住道行勝」應有些關連,五地菩薩修學佛法的中心思想,修行的基本工夫,即在此處。所以要特別加以說明,這是菩薩修學的主要目標(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四〇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四諦法是佛法最基本的教材,也是對宇宙人生最基本真理,華嚴會上是學菩薩法門的,學菩薩法程度太高了,只有菩薩程度才能聽得懂。佛出世的基本目的是要度盡一切眾生都能夠成佛,所以單度菩薩不是他的本意。因為很多菩薩以下程度的聽眾都聽不懂。所謂有眼不見舍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教。為了怕那些根基較差的人,沒有辨法聽《華嚴經》,所以佛陀放下高層次的教材,先演說基本佛法。等於辦教育一樣,先淺後深,先辦普及各層次的基礎教育,從幼稚園開始、再讀小學、中學、高中、然後再讀大學、研究所,這樣就能順利畢業。 佛說過《華嚴經》以後,也想到:到人間去說法,即想到這五個人是有助於祂,所以到鹿野苑說四諦法,先去度他們。 四諦法的內容,即三轉法輪: 第一轉叫做示相,第二轉叫做勸修,第三轉叫做覺證。此叫三轉四諦法門。第一轉是示相,苦、集、滅、道四諦的真理,是世間、出世間二重因果。苦是世間種的因。它的性質屬逼迫性,讓人獲得苦果。但是已經造了因,不受不行。所以,逼迫性,不受不行。 「苦」從那裡來的?它的因是「集」,「集」就是一些有漏的煩惱;這些有漏的煩惱造成的;這些因是召感性,都是前生、前世所有的身、口、意三業所召感的業因。以上苦、集是世間的因果,是苦的。 至於出世間的「果」是什麼呢?出世間的果是「滅」。「滅」是什麼?滅除心中的種種煩惱及妄想,回歸到本來的自性清淨的一真法界心。要怎樣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呢?就是要以佛說的方法去修正道。「道」是出世的因,這個「道」是指修行的方法,如果每個人都能發心修道,把道修好了,就能夠證:寂滅果,也叫做涅槃果,這是出世間果。所以想超出三界,應慕滅修道。 二、勸修: 此是苦,汝應知。人生有種種苦,即使能享榮華富貴,亦如過眼雲煙,不值得留戀。 此是集,汝應斷。這些苦是從那兒招感來的,是依因招感來的。所以要從根本上斷起,自己要把苦因斷了,不要再起貪、瞋、痴,去造殺、盜、淫等惡業。如此才能不受苦果。 此是滅,汝應證。寂滅是快樂的涅槃境界,你應該去追求,人人都應該去追求,追求清淨無為的的涅槃果。 此是道,汝應修。道是修行的方法,佛法中的修行方法——正道,如三十七道品,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這都是修道。你發起心來修道,就可以證涅槃,很容易,你只是不知道,現在我來告訴你們,這是我自己親身做到的,我是過來人,我才來跟你們講。佛陀祂說了下面的法義。 第三、證轉: 「此是苦,我已知。」這苦果的人生,我已經自己弄明白了。 「此是集,我已斷。」造成苦果的人生,這些煩惱我已斷掉了。 「此是滅,我已證。」這個最高涅槃、清淨無為的佛果。我已經證到了。 「此是道,我已修。」就是依照過去諸佛所留的菩提大道來修,修好了菩提大道。所以我成就無上寂滅果。 苦、集、滅、道四個字。把世間因果及修行成佛的出世因果表達無餘。所以,佛法你說很難嗎?並不難,說很簡單也並不簡單。今再將三轉法輪列舉如下: 初、示相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勸修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三、證作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現在這一科明四諦實法分別,最基本核心的理論已如上述。下面分別來講解經文。經文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實知此是苦聖諦。」金剛藏菩薩在此時又呼喚在會的大眾一聲說:佛子!此第五難勝地的菩薩是大菩薩,他們已經能夠如實的知道苦聖諦的真理,「如實知」就是如其實際的知道,絕不是馬馬虎虎的知道,而且是徹徹底底的知道清楚,知道此苦聖諦的真理內涵,明白現實人生的真相就是苦,這個苦聖諦的真理是千真萬確,實實在在的,任何人都沒有辦法來推翻它的。是真相、是真理,所以叫做「諦」。而且,是「聖諦」,就是最高覺悟的聖人所闡述的真理,所以在現實的人生當中,本來就有三苦、八苦及無量諸苦的真理存在。 「此是苦集聖諦」,「苦聖諦」是人生的苦果,它是由眾生聚集煩惱因造成的,此「集」的煩惱因也是聖人所覺悟出來的真理。這個「集」是製造苦果的原因,所以叫「苦集聖諦」。 「此是苦滅聖諦」,「苦滅聖諦」就是滅苦的聖諦,就是涅槃。「滅」就是滅除內心的一些煩惱、妄想、是非、執著以後,心地清淨、心光透露,而進一步證得真如理體,獲得寂滅果,所以叫做「滅」。這是出世的大果。 「此是苦滅道聖諦」說行者如何才能達到佛的果位呢?這惟有修道才有辦法,佛陀所說的三十七道品、四無量心、四攝法、十度等許多法門,皆是可以令苦果消滅,而證得寂滅果的道聖諦真理。這些法門能夠將凡夫地運送到佛地。今明四諦實法的分別已解釋完畢,接著來說二、明十觀門化生差別,此中分二,今先解初、列十名。 善知俗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相諦、善知差別諦、善知成立諦、善知事諦、善知生諦、善知盡無生諦、善知入道智諦、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乃至善知如來智成就諦。 現在來說明十觀門化生的差別。此是根據四諦法,把它擴展成十種現象。這十種現象皆是以四諦法為基礎,去從事教化眾生的種種情形。今先把十個名相列出來,後面還要再解釋它的內涵。 這一段是把十種觀門依四諦法陳列出來,華嚴疏中言對實法以明通別,即指十法中,前五法是通觀四諦,其次四法別觀四諦:即六觀苦、七觀集、八觀滅、九觀道。最後一法但觀滅道。這十觀門都是菩薩自內證的智慧,亦即窮證諸法真理的一種智慧,但菩薩的智慧相難以明白,只能由化度眾生的差別來說明。 一、「善知俗諦」這是善知世俗中苦、集、滅、道四諦法的真理。二、「善知第一義諦」說五地菩薩善能觀察無上甚深的真理,明白這第一義的真如理體,其體性是空寂,難思難議,故名第一義諦。佛為什麼要說第一諦的道理呢?目的要告訴眾生有佛果可成。有出苦的方法可修,有涅槃的境界可以證。所以把第一義諦的道理要標示出來,把目標豎立起來,所有修行的方向皆為指導一切眾生知道第一諦。 第三句「善知相諦」,此句中的「相」就是事相,乃是俗諦。事相及俗諦比較容易掌握,事相方面比較容易了解,講到理性太空洞,沒辦法去抓住。但事相是根據理性而建立的,相和性是二而不二,相是依性而立,性是依相而顯,性相是一體兩面。若希望將生活環境的種種事相,及人生的現況弄明白,這是苦相,苦諦。因為一般人都覺得也還不錯這人生有得吃、有得喝、有得玩、騎車尋樂、功名富貴、忙的不得了,有趣得很,他不曉得後面隱藏好多苦,很多的無奈,很多的悲哀。他忘記了。只想刀口上的蜜很甜,用舌舔刀口的蜜,舌頭割傷了也在所不惜,所以眾生就是這樣的愚癡。因此我們要告訴他,把佛法的道理告訴他,去觀想一些事物的真象。不要看事相的表面,要看事相的真象。事相的成立是什麼?這是菩薩所化的利益。要讓眾生大家都能明白,我們還有一個真如心,還有第一義諦的真理,要我們去覺悟。我們覺悟這諸法真理就可以証入涅槃。有這目標給他,他的希望就來了。眾生就得到利益了 (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四一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第三句叫化類分別,世間萬事萬物形形色色、林林種種,我們要曉得這許多東西都有同一個原理,是由同一個理性而產生的,萬事萬物的生起都是從一個不變的因而生起,所以第三句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所謂「差別諦」。性和相要弄明白,性是什麼?人有人性,火有火性,水有水性。水性是涼的,火性是熱的,人的性是可善可惡的。所以性和相不一樣的,我們要證入諸法的自性,還是要向諸法的事相去了解,去證悟。所以禪宗的學者問祖師「佛是什麼?」禪師有時會告訴他說:「山色無非清淨身,溪聲就是廣長舌。」這就是宋朝蘇東坡講的話,他懂得性相的道理。要求佛,真正的佛在哪裏?遠遠的那座漂亮的山就是一尊佛。佛在什麼地方說法呀?在山間那嘩嘩的流水聲就是佛說法的聲音。奇怪!這是什麼話?我不懂呀?這是說它的聲音就代表一切的聲音,它的事相就代表一切的事相,所以華嚴的境界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古人說:「拈一根草,作丈六金身」,手拿一根草起來作釋迦牟尼佛的丈六金身,這樣不是有許多釋迦牟尼佛嗎?因為釋迦牟尼佛的丈六金身是緣起法,這一根草也是緣起法,同樣的緣起法有麼分別呢?所以這根草也可說是佛的身,可以代表佛的身。這第三句是叫眾生能知性相無礙。 第四句「善知差別諦」,是觀性相各異。性與相要弄清楚,佛經就容易看懂,所以性與相要曉得,性就是理;相就是事。事與理完全是兩回事,但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它不能分的。所以這兩樣東西弄清楚了就是第三句就是觀性相無礙,第四句要觀性相各異,怎樣各異呢?事攬理成,事是根據理來成功的。理依事顯,理無形相要依事相去顯現它。理與事是不可分的,二而不二,它是兩樣的,不是一,說它是兩樣又不是兩樣,就是這樣的微妙的。 以下從總的來說,這十種觀門總一句話來說,唯是一化生分別。也就是用這化眾生的權巧方法來說明它的,它整個作用就是教化眾生。既然這樣,若隨它的所化,要分為兩大類:前面的一到九(善知俗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相諦,善知差別諦,善知成立諦,善知事諦,善知生諦,善知盡無生諦,善知入道智諦)是化小乘的。後面的一句「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乃至善知如來智成就諦。」是化大乘菩薩根性的人。 假如隨化所起(隨化眾生的作為方面來說),可分為三類:一、前五是生解(前一~五是讓我們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二、從六~九就是說苦集滅道,第六句「善知事諦」就是苦,事相就是我們人生的一切,世間的一切用事相來代表世間是苦多樂少,對不對?第七句「善知生諦」,這是集煩惱,從集因來的,所以生諦即集。第八句「善知盡無生諦」,盡就是滅,滅諦。斷煩惱,煩惱斷盡了,業因已經亡了,不會再有生相。苦是從業因來的,這時因亡就無生,盡就是因亡,也就是煩惱滅乾淨了。佛果就是無生,無生就是證悟真理,生空、法空就是二空真理。第九句「善知入道智諦」這就是道諦,所以六、七、八、九即苦、集、滅、道。 三、第十句「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一切菩薩就是十地菩薩。十地菩薩次第成就,每一地修不同的法門,初地修布施,至十地修智慧,所修不同的法門,次第地修成就。令所有眾生都能窮證四諦緣起實性清淨法界的真理去成就大乘佛道的。這是明通別,前五句是通觀四諦,後面六七八九是別觀四諦,最後一個是觀滅道。這是成就大乘道的一科。上面是列名,下面要解釋十種觀門的含意。 「此菩薩隨眾生心樂,令歡喜故,知俗諦;通達一實相故,知第一義諦;覺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諦;了諸法分位差別故,知差別諦;善分別蘊、界、處故,知成立諦;覺身心苦惱故,知事諦;覺諸趣生相續故,知生諦;一切熱惱畢竟滅故,知盡無生智諦;出生無二故,知入道智諦;正覺一切行相故,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相續成就,乃至如來智成就諦。以信解智力知,非以究竟智力知。」 此菩薩令這些眾生隨他們的愛好,給他們歡喜,讓每個眾生都能得到法喜充滿,這是第一句,即知俗諦。首先讓眾生都能知俗諦,這怎麼解釋呢?就是對眾生的根性還沒有成熟,還沒有入佛門,剛想要入佛門信佛學佛的人說的。我們對這些人的要求不能太高呀,所以要有方便,隨他們的心裏面喜歡的,如喜歡念佛的,我們就來開念佛法會;有喜歡誦經的就開誦經法會;喜歡佛七的,我們就打七吧;要梁皇,我們就拜梁皇吧。隨眾生的心樂令歡喜,他們喜歡就隨順他們喜歡來做,這就是俗諦。給他們說什麼呢?並不是世間的間話,他們根器還沒有熟,還沒有資格進入大乘的佛法,所以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但也是以基本教育開始,讓他們都知道四諦十六行。四諦十六行相即: 苦————無常、苦、空、無我。 集————因、集、生、緣。 滅————滅、靜、妙、離。 道————道、如、行、出。 修這四諦觀,每一個字下有四個幫助我們理解的項目,了解世間無常是苦,人都有這種體驗,好日子很快就過去了,苦日子慢慢熬,無常啊!我們還記得小時候在玩泥巴,現在已經是老態龍鍾,這就是無常。無常的事情太多了,這就是個苦。第二個苦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僧會、求不得、八苦交加。還有基本的三種苦,生苦、死苦、苦苦(苦上加苦)。第三、空,什麼東西都抓不住,這是空的苦,我們這身體到最後也抓不住它,它也會壞掉、爛掉,是空的。第四、無我,什麼東西也做不了主,自己身體也沒辦法作主,無我就是自己不能主宰的意思。在修苦觀時,有這四種作為基本的原則。 集是招集的因;生,有了它,我們就有了生,它是我們的生源,有它一定會有生的,因此生到這世間是苦事,但有了因就不能不生。滅,就是滅除一切的不自在,不如意,一切煩惱;靜,心裏平平靜靜,什麼人我是非都沒有;妙,非常的微妙,身心一片空明,解脫自在;離,離去一切的煩惱妄想生死痛苦。道,就是一條出苦的大道,是依法修行的指針,所以我們依這道來修行,就可以出離生死痛苦,所以下面「出」。這就是四諦十六行相。雖然眾生開始學佛,這種基本教材的原理還是要說給他聽。 這十句話若用七句來解釋則有兩種,一個是《瑜伽論》,一個是《十地經論》。《瑜伽論》的文意比較不太流暢,所以難懂。我的先師公南老人不依照這講,他依《十地經論》來講。《十地經論》中把這十句話濃縮為七句,在第六句剛好是苦集滅道。 第一句是為信根沒有成熟的眾生說四諦十六行的佛道,讓他先知道人生世間的真相。第二為根熟眾生已經皈依受過五戒,進入大乘來修行的人說法空第一義諦,緣起性空的道理,緣起性空是個大原則,懂得這些道理以後,就不會再有非分之想,或那種強梁惡霸的行為,大家就能彼此融洽,互相幫助。緣起性空嘛! 一個人絕對沒辦法在社會生存對不對?我們都是靠社會大眾來維持我們的生活。所謂「人人為我」也要「我為人人」啊!要把緣起性空道理放在心裏面,就會認識很多朋友,得到很多的幫助。這是進入佛門以後的第二步觀,即通達一實相第一義觀。 第三是覺法自相共相,讓疑惑的眾生知道相諦。在四諦十六行法好像都是說「有」的方面,法空第一義諦都是說空性方面,到底「空」是佛法?還是「有」是佛法呢?空、有交涉的道理他還沒有懂,所以就起疑惑了,對這類眾生給他說什麼呢?讓他對諸法的自相、共相知道相體。什麼叫自相?自相就是個別獨立的自體。共相,由各種不同的獨立個體集合起來的體。人是社會的個體,人集合起來的社會是個大圑體。這就是自相、共相道理。因此不要認為可以不顧一切。這是知道相諦。 第四句為謬解迷惑深法眾生,要讓他知道差別諦。意思就是:「諸法分位差別故,知差別諦。」諸法分位是緣起而互通的,雖然各自有各自的行業,但是精神還是連繫在一起的。社會士農工商的各行各業,但是共同目標是促使社會繁榮進步生活安定,所以說,對迷惑的眾生要曉得差別當中有團體,團體當中有差別,不要執著的。 第五為離正念的眾生,讓他知道成立諦。「善分別蘊界處,知成立諦」。蘊,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根、六塵、六識為十八界。讓他知道人身分別的組成,就是五蘊身。身心跟世界境界接觸所產生的了知就是十八界。十二處除了塵,只有六根和六識。佛說法的時候分三個層次,對於心比較明白,而對境比較弄不清楚的人跟他說五蘊,因為五蘊當中受、想、行、識是精神界,物質界是色。對於心色外境都迷惑的人,要說六根、六塵、六識等十八界讓他徹底了解。我們的身心與外界最初接觸外界就是六根、六識。這是分別蘊界處,知道世間的成立諦。就是靠這些基本原素組合起來的。 第六為正見眾生,知道苦、集、滅、道等事四諦,「覺身心苦惱故,知事諦」,這就是四諦當中的苦諦,從事相方面來說明身心苦惱的。第七句「覺諸趣生相續故,知生諦」,諸趣即六道,人生有六條路可以走,並不是像以前的人認為人死了就到黃泉裏去了,他是輪轉相續的,所以是集。第八句「一切熱惱畢竟滅故,知盡無生智諦」,這是滅,出世間的果。第九句「出生無二故,知入道智諦」,無二是已證到二空真理,沒有人我執、法我執,所以無二,這是思想方面的煩惱。還有一種無二行,即見行、愛行,這是感情方面的煩惱。人就是有煩惱困擾著才不自在,若已證得涅槃證得無生,則生應已滅亡,就叫無生。我們能夠出生無二故,就是能夠出生無二的智慧,沒有見行煩惱也就是得到思想解脫;沒有愛行的感情煩惱也就得到正智的解脫。所以已經知道修行入道的方向。這是第六就可包括這四諦法門,因為這類眾生有正確的見解思想。 最後第十也是第七「正覺一切行相故,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相續成就,乃至如來智成就諦。」這是為大乘可化的眾生,正覺一切修行的作為,所以知道菩薩地乃至如來地的次第相續成就乃至成佛。五地菩薩怎麼會知道這些呢?「以信解智力知,非以究竟智力知。」他是以信解智來了解經的,並不是從行得到的證智。如有的和尚不識字而能寫詩,這是證智不是解智,所以五地菩薩能夠知道這許多道理是還在解智的階段,沒到證智的階段,證智要到八地以後(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四二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諸諦智已,如實知一切有為法虛妄、詐偽、誑惑愚夫。菩薩爾時,於諸眾生轉增大悲,生大慈光明。」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諸諦智已,」 如是諸諦智已,指的就是四諦法。金剛藏菩薩告訴解脫月菩薩,說第五地的菩薩是菩薩當中的聖位菩薩,所以是摩訶薩、大菩薩,他們對於諸佛所說的四諦法門這一個真理,已經完全明白了,並且從而獲得了智慧。菩薩得到了智慧以後,要來利益眾生,利益眾生不是馬馬虎虎的利益,是要勤方便來利益,勤就是要不休不息的,方便就是要運用各種苦心的善巧方法。總之,是能夠度脫眾生,能夠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也就是讓眾生能夠離苦得樂、轉凡成聖,這是菩薩最基本的工作,也是他最大的悲心、願心所在。所以,要度眾生,就像醫生要為病人看病一樣,病人在什麼地方生病?什麼原因生病?然後對症下藥。所以,中國荀子書上說:「必知亂之所自起,而後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就不能攻,這是荀子治國的方法。我們要弄清楚,治國以平天下為目的,平天下要知道亂是出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亂?找出它的根源來治他,以武力降服或者是理論說服。醫生也一樣啊!醫生要為人看病,也是需要把病人的病情、病因、病狀弄清楚,然後再對症下藥,這樣才能達到效果。菩薩度眾生也是一樣的,先來研究眾生的一些錯誤思想、行為,所造成的一切惡果、惡報,運用方法救度他們,所以說「如實知一切有為法」;這觀過,是觀眾生的過,並不是觀菩薩過,菩薩沒有什麼過失好觀的。 「如實知一切有為法虛妄、詐偽誑惑愚夫。」 眾生的過失出在兩方面,第一、就是虛妄,第二、就是詐偽。 虛妄是什麼?虛妄是指我們每個人的身心本體,叫內五蘊,內五蘊是什麼呢?大家太熟悉了,就是所謂色、受、想、行、識五蘊色身,五蘊色身的成就本身是一個怎麼樣的組合?怎麼樣的一個情況?眾生大部分弄不清楚。它本來是一個虛妄不實的緣起法,眾生把它當作一個了不起的寶貝,從生下來一直到老死,時時刻刻的擔心他,要去營養他、保護他、去擁有他,有哪一時一刻疏忽了自己的身心呢?沒有的啊!就為了這個東西,不惜去犯許多錯誤的思想、言論和行動,因而,造了很多的惡業。這惡業造下來就要受報,眾生不知道,就被虛妄的所謂色身誤了終生! 詐偽呢?就是指外在的環境。外在的環境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五蘊色身固然是虛妄不實的緣起法,是一個無常的東西,幻生幻滅的,外在六塵境界又何嘗不是這樣子的呢?同樣是一個虛妄不實的緣起法。可是,沒聽過佛法的人,把一切都當作是真實的,因而,不惜運用各種手段,去追求他所喜歡的東西,也不惜用許多不正當的手段,甚至殘酷的手段,去排斥、去毁滅他不喜歡的東西或人物,從而犯下了很多的罪業、惡業。 由於這兩種的錯誤,所以「誑惑、愚夫」啊!變成一個被虛妄不實的東西所欺誑迷惑,四大、五蘊、六塵境界,都是不實的,也是無常的,所以也是無我的、不淨的,這許多東西,偏偏是凡夫眾生把它當真的,所以受到它的欺誑、迷惑還不知道,為了它不惜的去犯貪、瞋、痴,造殺、盜、淫,闖下了輪迴六道的生死大禍,這種人就叫他愚夫,他沒有智慧去認清這個身心世界的真相。但是,我們也不要去怪他,因為,他們沒有機會來接觸佛法,所以我們佛弟子、學佛法的菩薩們,我們知道了,就應該自己身體力行的去做,同時還要把我們知道的佛法,去向我們的有緣無緣的眾生傳播、去接引、去開導,這是我們菩薩應該做的事情。把眾生的病苦、愚昧的根由找出來了,我們就要發起大悲心來做一切利益眾生的好事。 「菩薩爾時,於諸眾生轉增大悲,生大慈光明。」 佛法常常有兩句話說:「觀眾生苦,發菩提心。」所以這幾句經文,就是說明這個理論的重心。 第五難勝地的菩薩,從戒、定、慧,三十七道品、四聖諦,這許多的佛法,修養過來以後,他已經充份的有了度眾生的資本與資格。所以,到了第五地的菩薩就要開始認真來度眾生了,這叫做起悲。因為已經觀察清楚,明白了眾生的苦相,眾生這樣地陷在痛苦的深淵裏面,我們行菩薩道的人能坐視不管嗎?所以,我們油然的生起大悲心來了,說:「菩薩爾時,於諸眾生轉增大悲,生大慈光明」。生這一種大悲心是基於一種憐憫的心,在儒家叫做惻隱之心,孟子說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不管這個人壞到什麼程度,當他遇到這種極端痛苦的時候,他都會生出一念惻隱的救度之心來的,除非是泯滅人性的所謂是流氓、黑道的那些人,不過有的時候說:「盜亦有道。」中國社會向來說盜也會有道的,不是每一個人都泯滅了良知的,所以菩薩憐憫眾生,跟一般人更不一樣的了。「轉增大悲」,本來從地上菩薩開始,甚至於在十迴向位的菩薩,就一方面自己修持佛法,一方面就救度眾生,初地開始的菩薩就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以救度眾生為唯一的工作目標。那麼,到了五地的菩薩,更加的增廣、增大、增強。轉,就是從前面,一步一步的轉上來的,從十迴向開始轉到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一路轉上來越增越強、越增越大、越增越懇切,所以,這一個大悲心不是一般的了。「生大慈光明」,大慈悲心,本來是菩薩發菩提心以後,就要建立起來的兩種主要的心理:主要的思想,慈能予眾生幸福:安樂,悲能解眾生痛苦、災難。我們這個地方,說他是轉增了大悲,又生起了大慈光明,這種心是殊勝的,跟佛的救度眾生的心沒有兩樣,所以,加上光明這兩個字,就表示這個心完全是基於智慧的體道。五地菩薩不是已經從四諦法,乃至前面的三十七道品,戒、定、慧法門修過來而得到這許多的智慧了嗎?所以,他這個慈悲心是從智慧來說明的。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智力,不捨一切眾生,常求佛智。」 這個同前面一樣,菩薩得到了這許多的智慧的力量,有了足夠的救度眾生的力量,所以他不管那一道的眾生,不管有緣無緣的眾生都「不捨」,平等的去救度所有的眾生,不放棄任何一個眾生,只要他是一個眾生,在六道裏面輪轉受苦,菩薩都是要救的,等同地藏菩薩那種願心,如果有一個眾生沒有度盡就不成佛。我們每天早上唸楞嚴咒,阿難尊者也發了這種心,「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泥洹是什麼?泥洹就是涅槃,這是譯音的關係。泥洹不要把它當作一個尼泊爾就錯了!它是一個涅槃。阿難發願說:「如果有一個眾生沒有成佛,我終不在這個世間上來取涅槃。」這就是大乘佛教、小乘聖者的差別。只要是能夠真正得到佛法真理的啟發,他都會發起這個同體的大悲心來,所以「不捨一切眾生。」 「常求佛智」,可是他自己也不忘記他自己的進修工夫,因為菩薩也不會自己滿足的說:「我已經畢業了」。畢業以後,用一些箱子把那些書,統統裝起來,送回家,沒事了!那不行的。菩薩沒有畢業的一天,我們修學佛法也沒有畢業的一天,有一個眾生沒有度盡,我們都不能畢業,要有這一種廣大心、長遠心,這才能夠稱得起是一個菩薩!所以,常求佛智也不是為自己求的,是為眾生而求。為了度眾生,須要有無量的、無邊的、無盡的佛的智慧,為什麼呢?為要順應無量的、無邊的、無盡的眾生,眾生需要什麼方法得度,菩薩就運用什麼智慧、什麼方法去救度,菩薩絕對不會說用一個法門,去救度一切的眾生。所以,我常常說宗教等於開帽子店一樣,基督教他們就是只賣一種尺寸的帽子,不管你頭大頭小總是一樣的;佛教不同啊!大大小小各種尺寸的帽子都有,大頭有大帽子,小頭有小帽子,這就是方便,這就是一種智慧的運用。人家也有的時候說,唉呀!佛教是很好,就是經太多、理太深,不像基督教那麼方便,不過他那方便沒有用啊!你若真正了解佛法以後,就不會認為這是一個問題了! 「如實觀一切有為行前際、後際,知從前際無明、有愛故生,生死流轉,於諸蘊宅不能動出,增長苦聚;無我、無壽者,無養育者,無更數取後趣身者,離我、我所。如前際,後際亦如是,皆無所有;虛妄、貪著,斷盡出離,若有若無皆如實知。」 化眾生的心是怎麼樣的一個行相呢?「如實觀一切有為行,前際後際」,這一句話講起來很清楚,前際就是過去,後際就是未來,追本窮源,找出眾生的病源之所在、痛苦之所在、救度的方法之所在,把它研究到清清楚楚,這一種救度眾生的方法是最徹底的了。他怎麼會做眾生呢?做了眾生以後又是一個怎麼的心態?要把它研究的很徹底,因為這一科裏面叫做觀苦。慈悲要度眾生,度眾生就要了解眾生啊!所以就是用心的觀察,有大願的志向,心就要真正的起行來了解眾生的前際是什麼、後際是什麼,怎麼樣成為一個眾生的呢?這就是下面要談到的十二因緣、三世因果的理論。 前際眾生在沒有成眾生以前,我們的心跟諸佛的心一樣平靜的、光明的、不動的、無分別的,但是,由於一念不覺以後有了無明心動了。無明這個東西最可怕,無明者,無所明也。什麼都弄不清楚,這種人是很危險的啦!什麼都弄不清楚的人就會蠢動、盲動,亂搞、瞎搞,他不知道什麼是是非,也不知道什麼是因果,由於無明一來以後,接著的行就是行動,無明這些妄想、妄念動起來的時候,它就來支配我們的身體去付諸行動,有行動就會對這個世間產生一種認識,這種認識大部份是錯誤的認識,所以,這是前面的所謂是叫善惡心。十二緣當中,無明緣行、行緣識,這三種緣是開端,有了這個識以後,生死就開展起來了,而產生名色。我們生命的開端,從發展到成熟,就是這樣一個層次:無明、行、識可以說是過去的;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這些是現在的;生、老死是未來的,有也可以說是未來的;所以叫三世,這是有關於它的理論之所在,因此講到前際後際啊!前際,就是講過去的因,後際就是現在的果,也就是四諦法上說的,前際就是苦、集二諦,後際就是滅、道二諦,它不過是要轉;所以「如實觀一切有為行,前際、後際」,這一句就是「如實觀苦」的總標二際,是說生命的時間、階段。 第二是順觀二際,先明前際是顯緣集苦聚,說「知從前際無明、有愛故生,生死流轉」,這裏面減掉了一些字,就是從無明發展到了名色、六入以後,對外境接觸就生產受,有了感受就有愛,愛有二種,愛合、愛離,歡喜的愛合,討厭的愛離,有了愛就有了分別心,從分別心就會去造業,喜歡的就去追求,不喜歡的就排斥,這個是從前際無明,所以有愛故生,有愛就有了生死,有了生死就在六道輪迴,這個就是叫做顯緣集苦因緣的生因,所以造成現實人生的苦果、苦聚。也就是「如實觀一切有為行」,有為行就是我們現實的人生,那麼它的前際是由無明做了生命的原動力,發展起來就有了愛,愛就是一種煩惱,有愛就有生,生有了以後就生死輪轉哪!這是苦聚。這是顯緣集苦聚流轉的因,有無明有愛,流轉在這個世間上的因就是從無明開始的;這兩樣東西能發生,還能滋長,「潤」就是滋長的意思,它也是生死的根本,所以叫做生,有了生死的根本,就有生死的流轉,就有果啊(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四三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於諸蘊宅不能動出」,這個生死輪迴的苦海,不掉進去則已,掉進去以後,很不容易出來。蘊宅就是我們這個五蘊色身,等於我們的住家、房子一樣,在裏面不能出來沒有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力量衝出來。到底有幾個人不聽佛法也知道去追求了生脫死的法門呢?所以,不能動、不能出。而且「增長苦聚」,這個苦聚一生一生的接下去,越走越深、越走越遠,無有了期。「無我、無壽者」,我、壽者都只是眾生不明瞭諸法緣生的一個錯誤思想。「我」是什麼?「我」的定義就是主宰的意思,我對於我、我所擁有的一切,我能主宰什麼呢?我看看我現在,我有房子、我有事業、我有什麼東西等等,這都是曇花一現,只要一口氣不來,什麼都沒有了!這算是「有」嗎?這就是不實在的,這就是沒有啊!無我,就是不能主宰,要是有我的話我就能主宰,我就能堅持說:「我不死」,有誰能夠跟所謂的死神去爭、去打交道呢?沒有的!「無壽者」,也不要希望說我可以活一百二十歲啊!活一百六十歲啊!活三百二十歲啊!活無量壽啊!不要做夢了,活一天算一天,算了不要去妄想了。 「無養育者」,父母對我們有很大的恩,要報恩卻報不到,也就是古人所說:「欲養親時,親不在」。對世間的事做不了主,親人的恩每人都想報,但等到有力量時,想報親恩時,親人已不在。比方說,樹木本來不要招風來搖的,它想要靜下來,但風卻不停。我們想要留住一點機會來報父母恩,可是父母無常到了,他先走了,所以這世間的事情能由我作主,能如我意的,可說真的是太少了,所以說無我。 「無更數取後趣身者,離我、我所。」「數」唸ㄕㄨㄛˋ,即常常的取後趣身,後趣身為下一世。人生在六道輪迴,時而天上,時而人間,時而驢胎,時而馬腹,很快的在那裡流轉,所以名為「數」。「取」即目標,輪迴的地方。所以六道輪迴也是一個虛幻的地方而已,是緣集則生,緣散則滅的,那有實際的東西可得?總而言之,「離我、我所」,離我即我空,離我所即法空,要是能掌握住悟到它的道理,就是證得二空的聖者,那就是一個阿羅漢,地上菩薩了。「離我、我所」是說二空真理。世間的一切諸法就是這樣虛妄不實的,眾生由於不知道這個真象,把虛妄不實、不能主宰的、不乾淨的、無常的,當作是常樂我淨的事情,所以這是非常遺憾,非常沒有意思的。要修到悟到二空真理以後就好了,怎麼好法?現在取一段古詩來看就知道了。有禪宗祖師被皇帝請至宮裡供養,不曉得皇帝為了恭敬這位禪師,或是有意想要試這和尚有沒有道心?他賜很多宮女來招待他,表示以恭敬心來供養。可是這位禪師即時作了一首詩:「擁毳對花叢,由來迥不同,豔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髮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何必待零落,然後始知空。」 「毳」就是和尚穿著的百衲衣,「對花叢」是說身穿百衲衣的和尚面對著穿著花花綠綠的美麗姑娘;「由來迥不同」,和尚、美女,這是兩種境界,當然不一樣。一般人假如在這種環境當中會是什麼樣的想法呢?看到這麼多的美女,心境搖曳,頭昏腦脹,不知怎麼辦啊,但他沒有。他說:「豔冶隨朝露」,豔即美麗、冶即嬌柔,他說不要看他那麼漂亮、美麗、嬌柔,那是像曇花一現,很短暫的時間很快就會過去的,就像早上草葉上的露水一樣,太陽一出來就不見了。「馨香逐晚風」,女孩子身上總是喜歡塗一些香水香料,等到人沒有了,這些馨香也沒有了,從晚風一起歸去了;「髮從今日白」,時間一天天的推著我們,頭髮從今天開始白了;「花是去年紅」,花是紅過一陣,但隨時光過去,已經成跡了;這些都說明無常,虛妄不實。「何必待零落,然後始知空。」沒有知識的人一定到人死後,躺在那裡,發腫發臭之後,才曉得沒有用了。學道的人就會在他還青春美貌的時候,就已看到他將來的一切了,何必等到零落以後才知道萬法皆空?他這首詩表示了對環境的感想看法,也給皇帝上了一課。這就說明了無常,世界上任何聲色赫麗、榮華富貴都是一樣的,美女是這樣的不實在無常,一切的高官顯著、榮華富貴,那一件不是這樣的無常不實在?把這些看透,就是一位菩薩、羅漢了。 「如前際,後際亦如是,皆無所有。」我們看看過去是這個樣子,現在、未來這個世界人生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子的,世間的事就是這麼一回事,皆無所有。大陸上流行兩句話:「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當時的秦始皇建造長城,幾度英雄啊!而今又有安在呢?沒有。以此類推,就是拿前際來比後際,過去的如此,現在的也是一樣,將來的還是這個樣子,沒有兩樣的意思。 「虛妄、貪著,斷盡出離,若有若無皆如實知。」這是指如實知前際後際,逆順有無,用這句話來總結世界的一切都是虛妄的,人生的無知貪著也是沒有結果的,那要如何?就是要「斷盡」,就是證道、證悟、證滅,斷盡了無明煩惱,就證涅槃。「出離」是修道。「若有」即有形相的,「無」是概念、理念,是心裡的,心裡的原則就是幻化無實,緣生無性,唯有把虛妄貪著斷盡,那證得寂滅涅槃,這就是逆觀二際,逆觀就是回過頭來再來觀;順觀就是順著生死流延續下來,從無明到行、行到識、識到名色,這樣一路下來,順流而下就是順觀。我們修道人要逆觀而上,回頭轉腦「皆如實知」。這句話內包括,前際後際,順觀逆觀,若有若無三種意思,也就是雙結二際了。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此諸凡夫愚癡無智,甚為可愍。有無數身已滅、今滅、當滅,如是盡滅,不能於身而生厭想,轉更增長機關苦事,隨生死流不能還返,於諸藷宅不求出離,不知憂畏四大毒蛇,不能拔出諸慢見箭,不能息滅貪、恚、痴火,不能破壞無明黑暗,不能乾竭愛欲大海,不求十力大聖導師;入魔意稠林,於生死海中,為覺觀波濤之所漂溺。」 「此諸凡夫愚痴無智,甚為可愍。」 愚夫不知萬法是空,不知厭離還貪戀虛幻不實的生死境界,這叫愚癡無智,因為沒有智慧,不知厭離諸法本空的世界,所以這種人是最可憐愍的了,要有菩薩發大心來救,否則絕對沒有人會去關心他的,所以甚為可愍,這是「觀深重苦」。 「有無數身,已滅、今滅、當滅」,我們從不知什麼是意念不覺,無明心動而有了開始,流浪六道到今天為止才發菩提心,省安大師說過,我們如果把有生死以來,生生世世的骨頭把他堆積起來,比那須彌山還要高,須彌山有四萬二千由旬高,一由旬有四十華里算一度,山高、亦大,有可能比這山還要高,在這生死流轉中,生離死別,父母親人為我們受苦受難,所流下來的眼淚比四大海水還要深,想想這多可憐,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來的。今生可說很幸運,不曉得過去那一生那一世,跟佛法結了緣,種了一點善根,在今生能夠得到這個機緣來學佛出家修行,這是不簡單的。能回頭轉腦,是逆流而上的開始,我們要千萬千萬把握住這機會,別讓它從手中再失去。祖師講,千萬不要在袈裟下面失去人身,那就太可憐了,所以因此有無數生,數不清的身體已滅、今滅、當滅。我們現在算的是過去,假如今生不學佛,死了以後還是一堆骨頭堆下去,今生不學佛,來生也不見得有機會學佛,未來不知要有多少生的身體堆下去,一直堆下去可能不止一座須彌山高,埋下骨頭都是痛苦悲哀,災難苦痛都起來了,不是自然有的,不能想像的。這是解釋像這樣的情形還不知道要憐憫嗎?眾生經過了這麼多的生死,吃盡了沒有辦法統計的苦頭,還不值得憐憫嗎?這是說憐憫的理由。再來研究眾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遭遇,得到這種結果(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四四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如是盡滅,不能於身而生厭想」,這種重苦我們怎能毫無感觸?好像生死本是自然的,有生必有死,不足為奇。一般人可能都是這樣的想法,渾然無知。所以,生生世世從來沒有想過身體為什麼會這樣?死了以後又怎麼樣?沒有產生對生死厭離的想法,順其自然地好像大家都這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為什麼不能不這樣子呢?這是一種喝斥的意思,是祖師在喝斥我們太愚痴了。 「轉更增長機關苦事」,這不但愚痴不知回頭,還繼續做夢,「轉更增長機關苦事」。機關要人去操作的,生死也是不由自主,亦受命運操作。佛教講業果的支配,有了業因就會感果,有果再造業因,所以惑、業、苦循環無斷,有了業就會受苦,就會結果,苦苦樂樂,並不會想到結束它,續續動煩惱,造業受苦。所以沒有厭想,繼續糊塗、造業,真的很可憐,這些動,好似身不由己的機器一樣,我們生活有幾人能真正做得了主的呢?做不了主的。所以這是以機關證明重苦的情況。 「隨生死流不能還返,於諸蘊宅不求出離」,眾生隨這生死流、習慣了有生就有死,糊裡糊塗的生、糊裡糊塗的死,在這生死流當中也沒有能力來往返佛道,一般人那裡知道呢?「於諸蘊宅,不求出離」,這諸蘊宅是說一會兒到天上是天人的身體,一會兒再到人間是人的身體,一會兒到畜生道是牛馬羊的身體,一會兒死到地獄千變萬化的痛苦,我們忍耐痛苦任宰的痛苦當中,不求出離,好像順其自然,沒有辦法! 有一則笑話說,有一人很吝嗇,一生愛錢如命,做了很多不仁德的事情。死了以後,到閻王那裡,閻王令判官查生死薄,一看好事無一樁,無二話說,就先讓他到油鍋裡炸一炸,將他拖到油鍋前時,這鬼見那一大鍋的油,說:不要不要,我只要一點點油就行了,用那麼多油不是太浪費了嗎?到了下油鍋時,還在那裡吝嗇,直到死都不知悔改,真可憐!這是說明在蘊宅裡不求出離,好可憐,這是第一觀生苦。 第二觀老、病、死苦,「不知憂畏四大毒蛇」,四大毒蛇即生、老、病、死。地、水、火、風是組合我們的身體的,都是四大毒蛇。這四樣東西在圍繞著我們,我們亦不知道,「不能拔出諸慢見箭」,四大毒蛇是不知病苦,即不能拔出以下說明具彼苦集,文有四句:1.妄梵行求,不能拔出諸慢見外道毒集。這是說外道學者們不知道修學佛法而修外道梵行(清淨行),但執著所修的法門是唯一的,且產生以我為獨尊的思想,所以叫作慢見。我慢,這種思想都是外道的,等於我們先總統 蔣公基督教的一位主禮牧師,在民國六〇年左右,是主禮大師,有一天早上參加基督的早餐會,早餐中發表演說:「在文化當中,中國文化已沒有價值可以領導中國人,將來戰爭結束後,領導中國人的是基督文化。」這篇謬論發表後,在香港人生雜誌登出,當時我也在編雜誌,看到時怠到奇怪,一位駐外大使怎會講這種話?真是太可怕了,同時他也太自卑了,所以就寫了一篇文:「自卑得忘了根本」,他對中國文化不知道也就罷了,說中國文化沒有價值領導中國人,這簡直是胡說八道嘛。雜誌出版後,一位立法委員來到這裡參加共修,見到了說:「這人講得好,那報紙還有否?」我問作什麼用?他說要拿去立法院分給大家看,我就拿了幾十份給他。他拿到立法院一分散之後,不得了,引起了軒然大波,大家哄起來了,真豈有此理,董新光主禮大師居然講這喪權辱國的話,把他召回來,什麼大使?他當時是大戰際時,老總統蔣公的老師耶!不把他叫回來怎可以。但在立法院內,眾論難分,只好找外交部把他調來,問他怎可以說這種話?我們中國文化真的那麼沒有價值嗎?你知道中國多少的文化程度?他又答不出。其實從小在外國留學的人,的確不知道中國文化是什麼,很可憐,因此,他就執著他所學的基督教,認為基督教是世界唯一的文化。那就是慢,那個「慢」等於「見」一樣的,他執著它不肯放下的,所以叫慢見。這是第一類的眾生,不能拔出(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四五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第二種「不能息滅貪、恚、痴火」,這是一種欲求眾生,說欲界不能息滅三毒火,指欲界的眾生貪、瞋、痴最旺盛,不能出離,所以說不能拔出生死流。 「不能破壞無明黑暗」,這第三種欲求眾生行惡行者,不破無明,以見少利行大惡事,這種是惡性眾生,談不到想要修行的,他只要滿足他的虛榮心、貪欲心,他沒有做好事,不會去破除無明煩惱的,只要見到少分利益就會行大惡事,爭一點地或者財產而殺人,這主使者就是無明黑暗,思想不清礎、腦筋不清礎,沒有智慧,所以是惡性行惡事。 「不能乾竭愛欲大海」,第四種有求眾生,這是色界的人生,他還是有愛心,雖無男女欲,但還有愛念。三有的愛廣無邊」,三有即三界之內的眾生,對無明黑暗的貪愛不能忘記,愛欲好像是大海一樣,沒有智慧乾竭不了它的,這種三界的眾生都是不容易去以四攝法除生死海的,這是第四種。 「不求十力大聖導師,入魔意稠林」,緣覺順迷,不向佛道去修行,可以說是遠正向邪的人。不曉得修學佛法,只知道依自我意思去說去做,所以這也是一種不容易轉腦返頭的,所以會跑到魔意稠林。他會生出不正當的思想,旁意去發展,行不正當思想的行業,這幾種的眾生都是不知道出離生死,不知道修行的,那真是太可憐憫了。 「於生死海中,為覺觀波濤之所漂溺」。這些在生死六道輪迴的眾生很可憐,不正邪惡的思想,如大海中的波濤一樣,在愛欲大海中流轉不停,「漂溺」沈淪永無出期,這種人沒有什麼希望,所以這是可憐憫的人。 這是大悲觀裡為人生受苦的根由,要憐憫他們要救渡他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此諸眾生受如是苦,孤窮困迫,無救無依,無洲無舍,無導無目,無明覆翳,黑暗纏裹。我今為彼一切眾生,修行福智助道之法,獨一發心,不求伴侶;以是功德,令諸眾生畢竟清淨,乃至獲得如來十力、無礙智慧。」 這科大慈觀是由上面大悲觀來的。由於菩薩看到在六道當中,輪迴生死苦不堪言,卻又愚痴無知,不求出離,任憑苦海漂溺的眾生,起了關懷憐憫而發起大慈心給他們利益安樂的。「佛子」是金剛藏菩薩再招呼解脫月菩薩及在會大眾,告訴他們說:「此菩薩摩訶薩」,就是第五難勝地的菩薩,他觀察了眾生痛苦的生死情況,油然的生起慈悲救度之心,所以他「復作是念」,心裏面就作這樣的打算,這樣的想法。怎麼樣想呢?下面就是他想的內容。 「此諸眾生受如是苦,孤窮困迫」。「孤」等四個字是形容在六道裏邊漂泊輪迴的眾生的苦狀。「孤」就是無依,古時候叫作無怙無恃,等於失去了依靠的意思,就是孤苦零丁。這就是前面所說的恃。「窮」呢?路走盡了就叫窮,有句成語叫窮途末路,這是最不堪的盡況。可以想像一個人到了窮途末路的痛苦。「困」呢?常受生死輪迴苦的逼迫,身體要老的時候不能不老,要死的時候不能不死,死的時候也隨業受生,作不了主。所以這是一種困境,沒有人可以代替的,自己的生死自己去受。「迫」呢?。逼迫,什麼人逼迫我們呢?強力的這種業感輪迴在逼迫我們。所以這四個字是形容眾生,在這個生死道中的一種困境、苦狀。這些不是誰加給我們的,是前生生世世造的惡因,所以今生就受這個惡果。 「無救無依,無洲無舍,無導無目,無明覆翳,黑暗纏裹。」在生死道中無救無依,誰也救不了我們,除了諸佛菩薩憐憫,以及我們發心去修道學道,才有辦法。如果不發心,眾生沒有感,諸佛菩薩也就沒有應,所以這個「救」是要摧我們的要求。但是有幾個人知道自動的發心去皈依三寶,去學佛修行呢?沒有,所以叫無救。「無依」呢?就是上面講的「孤」,是沒有依靠的意思。「無洲」,好像漂泊在個大河裏面打轉一樣,希望能夠得到一片綠洲,這也是很難。在這個沙漠地帶也希望得到綠洲,有水草的地方才有生活的希望,所以這個洲不一定在河裏面。「無舍」,也沒有遮避風雨的地方可住,形容孤露,就是上面講的「窮」的意思。「無導無目」,也沒有人指導我們,我們像個盲者一樣,就是盲目的隨著業感去漂泊,很可憐!這等於上面「困」的意思。那麼結果呢?是被「無明覆翳」。我們的一雙眼睛像被無始以來的無明遮蓋住了,看不清楚前程,這是顯「逼迫」之意。「黑暗纏裹」,整個的人生,就是一片黑暗,不曉得什麼地方是我們的歸處,這樣的情況相當可憐,這是「四住無明」的關係,無明是根本,四住客塵是由無明所產生的枝末煩惱。這是我們照字意來解釋。若要依照疏鈔上的解釋,資料上就有(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四六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我今為彼一切眾生,修行福智助道之法,獨一發心,不求伴侶:以是功德,令諸眾生畢竟清淨,乃至獲得如來十力、無礙智慧。」為一切眾生,我們皈依了三寶修學佛法,發了菩提心的人就是菩薩了,菩薩親自看到這些受苦的眾生,實實在在觀察得很清楚眾生的苦狀,而生起慈悲心救度他們,為了救度這些受苦的眾生「修行福智助道之法」。菩薩要去度眾生,自己要先有一番修持,修福德、修智慧充實自己度眾生的方便資糧,所以要先發願,來自立、自度。這是課文上說:「獨拔修善,令得菩提涅槃之樂」。自己修,當然一方面也鼓勵眾生修。自修、勸修是雙管齊下,菩薩不會說我修好了再去度眾生,那就是升西方淨土的思想。先到西方去,修好了再來度眾生,這個思想有點問題。因為我們讀過了地藏經,地藏經上說,無間地獄當中的眾生,日夜都萬死萬生。眾生那樣的受苦,我們說什麼也不能忍心把他丟下來不顧,自己先修行。那要怎麼辦呢?所以是未成佛果,先結人緣,這是大乘佛教的要求。我有多大的能力,我就來做多大的弘法利生的工作,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學佛者,一個學佛者應有的心態,所以要發起心自己來修行。 修福德、修智慧是說度眾生的兩大資糧。有福德,我們自己修好福德,也勸眾生修起福德來,那就不會再受苦啊!有智慧自己修好了,我們懂得佛法,再鼓勵眾生來修學佛法,有了佛法的體悟,在身口意三方面就向戒定慧三無漏學去學習,就不會隨順無明煩惱去發展了。所以這就是讓眾生能夠回頭轉煩惱最有效的辦法,因此要發這個心修福德、修智慧的助道之法,這個助道之法就是我們上面所講的三十七道品。 確實地把自己的人生弄清楚,依照佛陀的指示,一樣一樣的,一樁一樁的把它修起來,這樣才有徹底了解佛法,究竟了脱生死的一天。所以我現在「獨一發心」,自己先來發心做,「不求伴侶」,不希望去找人來跟我一塊做,有人來當然也不反對。所以,「以是功德,令眾生畢竟清淨」我希望我修好的這許多功德迴向給這些眾生,讓他們都能夠畢竟清淨。都能照我所有的迴向給他們的功德,能夠完成了生死出三界的大工程「乃至獲得如來十力,無礙智慧」。這個心願很大。除了讓他出生死苦以外,還希望他得涅槃樂。這是菩薩發的最大的一個心。這個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發的哦!我們在學菩薩,在聽華嚴經,我們就要照華嚴經的菩薩修行的法門來做,才是真正的一個華嚴學人。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如是智慧觀察所修善根,皆為救護一切眾生。」 前面只是說他先修好了來度眾生。這段文是什麼呢?這是自己廣願饒益的一個大願。也是要把前面的話作一個總結,然後才生起後面的話來。 金剛藏菩薩招呼大家,說「佛子!」這第五地菩薩是菩薩當中的大菩薩,他們已經是聖人位置的菩薩。他們發了這麼大的心,用如上面所說的修行的大智慧去觀察眾生,去修行的善根,「皆為救護一切眾生」。這些五地菩薩們把所修行的善根拿來做什麼?皆為救護一切眾生。他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救護一切眾生。那怎麼樣救護呢?這一句是總話,一方面結前,一方起後。下面就是分別說明救護的方法了。 「利益一切眾生,安樂一切眾生:哀愍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解脱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令一切眾生普得清淨,令一切眾生悉皆調伏,令一切眾生入般涅槃。」 救護的方法有十種的形相,十種的救度眾生的方法。第一個是利益一切眾生,第二是安樂一切眾生。一共有十句話,這是難勝地的菩薩發了要救度眾生的大願以後,開啟的度生科目。十句當中的一、二兩句是就未來眾生所想的,是長遠的計劃。後面八種是通現在和未來,有的就現在說,也有的就將來說。比如說第一「利益一切眾生」,這個工作就是要去教化攝受那些不知道修學佛法的人,所謂的不善眾生,讓他們住於善法。這善根很有意思,因為我們每個人在沒學佛以前,無可諱言的,沒有那一個說生下來就曉得貪瞋痴不好,要修戒定慧,這種人很少,因為貪瞋痴的無明煩惱,是無始以來就跟著我們。那麼一生下來才有那麼一點知覺,有了一點對生活的認識以後,第一個要求就是希望找東西吃,對不對。要活命嘛!那麼有燈光,小孩的眼睛睁開來以後,看到什麼都不稀奇,看到燈光又有好感了,他追求光明的心來了。也就是說明,那怕是一個剛生出來的嬰兒,他都會去追求那個好的,去厭棄那些不好的,這些就是貪欲之心的一個基礎。若什麼地方不舒服,他會用哭泣來代表要求改善,他不會講話嘛!所以小孩的哭有作用的,他用哭泣來提醒父母,他什麼地方不舒服了,或者是尿布濕了,或者是肚子餓了,對不對,天熱了,天冷了他都是這種反應,這都是根本的要求,求生的本能就是這樣的。這無非是貪瞋痴做了他的要求基礎。所以說善要教化那些不善的眾生。他們無知,他不曉得無始以來除了貪瞋痴以外還有戒、定、慧。他不曉得貪瞋痴是生死的根本。 菩薩為了救度這些可憐的眾生,教化不善的眾生令他住於善法。告訴他,讓他把心理改變過來,這就是一個修行的開始,要求利益眾生的一個基本作法。第二、「安樂一切眾生」,教化已經修學佛法的眾生令得安樂。未信的人讓他信,已經信了的人就叫他安,安者就是安於佛法,已經安的人就教他解脱,叫他修成功,這個在化度眾生的過程當中,有這麼一個層次。每人在沒有學佛以前都是不信啊!那麼我們把他的信心建立起來以後,他不會動搖了,決定信佛了,這時候怎麼辦呢?就叫他安於佛法,不要再朝三慕四的,不要再聽說那一位禪師了不起啊就跟他參禪了,又來一個什麼密宗好啊再去跟他修雙身啊!這是胡說八道,這種作法都是可憐的貪瞋痴三毒充滿了鬼呀!弄得社會混亂的情況就是他們在那裏攪的。(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四七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真正講起來要創道場,起碼要受過三皈五戒,他連三皈五戒都沒受的,就是看到這和尚發展寺廟這麼容易,那好了,他用這個來騙,比辛辛苦苦去上班還容易,是這種心理來的。社會上就有這麼愚痴的人,喜歡看他們耍花招,真正本本分分老老實實在修行的人,倒看不出他的花樣來,所以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眾生就是這麼的可憐。所以已信的要讓他安於佛法,已安的要更進一步的讓他得到解脫,修成功。既然佛法難聞,人身難得,今生很幸運的,得到人身又聽到佛法,那還有什麼話好說?認真的修!別的事不必去考慮,學成功了再說。所以上面這兩條就是為未來的眾生,因為他們這些人根基很淺,慢慢的教化。後面八條是菩薩訓練眾生、教化眾生的一個方便方法,我們來學習。 第三「哀愍一切眾生」,對眾生要生起大慈大悲的救度心來,實行憐愍眾生的苦痛,對他要有一種憐愍心,甚至於有哀愍他太苦了的心。等於父母愛他的子女一樣的心去憐愍眾生,成就一切眾生,想盡辦法把他度進來學佛。學佛不一定要花錢才能得度,只要他到佛門來皈依三寶,有時間來參加共修。我們蓮社到現在為止,信徒來參加共修並沒有說你出多少錢可以在第一排,你出多少錢可以在第二排,沒有出錢你就沒有位子。現在有道場這樣的規定哦!我聽說過。我們這裏沒有,我們從來沒有規定過這樣的事情,甚至我在桃園鄉下的道場剛蓋好的時候,我大聲說:只要你們來念佛,不要你們出錢。這種話你們有沒有在別的道場聽過?我想大概不多。為什麼呢?我不是謀福利來的,我們是真正為了弘揚佛法來的,也是應他們的要求去蓋起來的,錢要作什麼?對不對。所以要有哀愍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心。要成就他,想盡辦法把他拉進來,想盡辨法讓他了解佛法,依法修行,這是「成就一切眾生」的方法。還有,若一個修行多障的人,在修行的時候障礙太多了,要想辦法幫他解決問題,他很想修行,但家裏小孩一堆,或是生活有問題,要幫他解決生活問題;身體有病也是障礙,要幫他把身體治好。總之,修行人他的障礙來了,我們要幫助他解除他的障礙。這是生活方面的障礙、身體方面的障礙。還有一種心理方面的障礙,這是由於過去惡業太重,要教他每天早晚認真的禮佛懺悔,假使他認真的做一個時期,業障消了,他的福報就來了,他的身體、心理也就健全了,這個很重要的。這都是屬於幫助他人的方法。 第五「解脫一切眾生」。成就他信了佛,也教他修行的方法,也告訴他真正的解脫生死裏邊不可以摻雜功利思想,要發起菩提心來行菩薩道,才是唯一解脫的方法。若是到佛門,想要弄一個名,或請你當副會長,或者請你當班長,這些沒有意思,但是也有人喜歡,但我們不搞這個。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創教,他沒有說:我是教主,也沒有建立教王制度。在他臨涅槃的時後,他的弟子阿難尊者去請問他說,世尊!你老人家在世時以佛為師,大家都沒話說,你是領袖。你老人家涅槃以後,我們依誰為師呢?意思就是說請你舉出一個領導者。佛陀告訴他們一句話,守戒守得好的人就是你們的老師,他們就是你們的領導者。那麼奇怪啦!這麼多人信佛,僧團都沒有一個領導者,不就是亂掉了嗎?其實真正學佛的人,他不要在這一方面去求名求利的。若一天到晚想盡辦法擴充大廟,想擴充信徒,想度多少人出家的那些人,他腦子裏邊還有沒有時間再去念佛、去打坐?他去忙名忙利,忙不完!對不對。所以我們不要向那個學習,我們還是依照佛經的方法來做比較確實。(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四八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所謂「解脫」就是,當他不自在不自由而要解脫他。這個不自在不自由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身體方面的不自由,如犯法了吃官司,坐牢被關起來,叫繫閉。繫就是用繩索綁起來了,手銬腳鐐了。閉也是被關起來了,這是一種肉體的繫閉。還有一種精神的繫閉是思想有問題,要不然就是不正確的思想,或者是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智慧,那也要想辦法來給他開導,令他得到解脫。所以這是菩薩教化眾生的重要方便法。不是說度眾生就度眾生,眾生苦惱太多、障礙太多、問題太多,所以菩薩度眾生就要有各種的方便,要有徹底的慈悲心才重要。前面這五種是化未信佛的,信佛條件不夠的。 下面五種是化外道的。未信者設令起信,因為他不是不信,而是信邪門、信外道。佛教以外的我們都叫他外道,因為他走到「道」以外去了。佛教修行要明心見性,性就是一切諸法的本體,就是真理,就是我們的思想。要把「性」弄明白清楚,並不是向外邊去找答案,向外找不到,要向心上求。所以要真正的去打坐,並不一定坐在那裏就叫打坐。 六祖惠能他就有種教育,他甚至為這種看相而打坐參禪的人作了四句,很有趣的,他說:「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堆臭骨頭,何為立功課?」真正要參禪悟道要從心上用功。他教我們怎麼參?觀無念,直接觀心。念頭起來了,覺知為什麼會有這念,這個念從那來的?去追,都沒有了,這妄念來無影去無蹤。就是常常要用這種功夫,那麼你參禪才能成功,才能開悟。像這兩天什麼妙天禪師、什麼禪師,太多了,都出來了,他們那種人能不能參禪啊,能不能悟道?老想弄得人家的錢嘛!他去參下來觀鈔票,心裡面都是鈔票;還有的觀漂亮女人,騙財又騙色嘛!唉!太可憐了,所以我們就是不要去管他們那一套。 第六「攝受一切眾生」,眾生的品類很多,怎麼樣憐愍他呢?憐愍那些貧乏者,給他資生之具。貧乏有兩種:一種就是沒有飯吃、沒有衣服、沒有生活,要想盡辦法解救他的生活。第二種就是沒有智慧,他不會念經、念佛,那我們要教他唸經教他念佛,這個貧乏不是專指生活。這是個憐愍的作法。或外道眾生根本沒有信佛教,或者他信旁教了,這種人要把他度過來信佛教,他們並不是不可度的。他沒有得到因緣,若有了因緣,他一樣可以度的。所以這些就要用你的功夫了。佛陀在世的時候,他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隨眾大弟子,都是外道轉過來的。所以我們不要因為他信了外道就不要度他,但是度他是要有方法的。 我在推動世界宗教徒協會,把世界廿一、二個國家地區的各種不同宗教領袖們請到台灣來開會,請他們吃飯。大家來了,開會滿熱鬧的。吃飯時,這些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種族的人類,坐在一個桌子上大家沒有話說,不曉怎麼開口好,我就想個辦法給個溶化劑。我說:各位大家有緣今天到這裡來,但是因為大家信仰、崇拜不一樣,修行方法更不同,格格不入,我們現在提供各位一個做法,把我們信仰的東西放到第二線,丟到後面去;把我們參加這個會的目標放到第一線前面來,我們參加此會的目標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宗教大家共同的目標:救人救世。你能說你不救人救世嗎?那一個宗教不講救人救世?所以我們把救人救世的目標放到前面來,大家多方的談談怎麼樣救人,怎樣的救世。這麼一來,大家真的有話說了! 其實,人類的感情真的很容易交流的,要有方法,對不對?所以要度他也很容易度的。我到中東那些回教國家,這回教國家很奇怪的,他不讓其他宗教的人到他國家去的,我們本來也有申請到沙烏地阿拉伯,甚至希望到埃及去,但都被他們擋下來,怕人家去把他們的宗教破壞了。所以他那個宗教是自然發展的,不要講經說法,也不要用任何規矩來度,他自己生的兒子女兒就是下一代的教徒,但進了他家門沒有第二句話說也是要信他的教,是這樣子的。所以,世界上的回教徒就越來越多,他是強迫信仰、傳統信仰的,那也是一種方法,但是我們不用那種方法。看看我們佛陀給我們提出來的方法,「未信者令起正信」,就是沒有進入佛門、沒有起正信的外道要讓他信佛。今天我們真正的佛教徒要做這種工作,你看外面掃黑,不掃黑也就罷了,一掃黑就通通掃出來這些牛鬼蛇神,阿彌陀佛,扛著佛教的旗子在做那騙人的工作,真令人痛心耶!佛教給他們污染到這程度。這次佛教掃黑,有的人說搞得不好,其實,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但是我給長老建議說:第一件事要把宗教掃黑這個名字改掉,宗教是包括所有的宗教,佛教只是少數的那些人有不正確的觀念,多數佛教徒都很規矩,怎麼可叫作宗教掃黑呢?還有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他們沒有搞這種事豈不都起來抗議嗎?他們認同我的說法。 (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四九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所以我們真的要發心,看看有沒有辦法度他們,但是我們要度他們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這話怎麼講呢?說那鍋子燒了一鍋粥,一直燒一直燒,湯都冒出來了,有人為了防止它冒出來,就用勺子在那兒一勺一勺的舀,叫揚湯止沸。這樣做不行啊!火燒的旺旺的,它止不住的湯往外面冒的呀,有智慧的人怎麼做呢?他釜底抽薪,將裡面的柴火拿出來,沒有火就不沸啦。那我們現在要來止沸,怎麼辦?不要迷信。去拜佛時,看看那廟裡供的是什麼神,正神還是邪神,去看看那個人有沒有真正的接受宗教的洗禮,他自稱什麼大神、什麼無上師、什麼佛的那種人,我們要小心那種人是騙子的。你們到這裡跑了多少年,有沒有那一天我們自己稱大師?我們也沒稱什麼上師、什麼佛的,我們就是個比丘嘛!就是個和尚嘛!那麼普通就是個師父嘛!要弄那些名堂做什麼?騙人嘛!他不得了,他的帽子戴的奇奇怪怪,衣服弄的奇形怪狀,讓人看到好像不得了,好像真的是活佛,我們趕快去拜!連那些政府高級官員、民意代表通通都去,唉!真可憐啊! 所以,我們要到這個社會澄清這些情況,就用釜底抽薪的方法,叫我們親戚朋友,大家把眼睛擦亮。依據我們家鄉人說的話「把那廟門打開,看看裡面是什麼佛,再去燒香」。對不對?這樣才不會上當,這樣也才不會造成社會的一個亂象,那我們還可以度他來,現在度不了他了,怎麼樣呢?因為你幫他忙,他越弄越旺;你不但釜底不抽薪,你還加油添柴啦,那不得了,越燒越旺,很可憐!所以,那樣解救不了眾生,為什麼呢?因為你去助長他的氣焰。 第七要「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未信者信,令離無利勤苦,這叫去邪,這很重要的。這個要拿些智慧來說,無利勤苦就是說,他是一種沒有真正得到宗教信仰的人。在印度,持牛戒、持狗戒的那些人也是在持戒、在修行,但是他沒有所寄託,他受那些戒有什麼用呢?那叫無利勤苦,白吃苦的啦,沒有結果的。那我們就要告訴他,不要那個,那個是錯誤的,叫他去邪。這是第二令疑惑眾生解經除疑。 第八「令一切眾生普得清淨」。怎麼樣才叫清淨呢?得到正解才能得到清淨。首先對人生的正解,我們要曉得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念處,我們開始學佛從這個地方開始下手。觀身不淨是觀我們這個身體是個不清淨的東西、是個非常髒的東西,不要一天到晚為它忙。觀受是苦:我們的感受真正樂少苦多,這個大家都有經驗。觀心無常:這個心朝三暮四的,古今中外的妄想不停,所以是無常。觀法無我:世間就這麼些東西,我對任何一樣東西都做不了主,任何人也一樣都做不了主,即使是總統、皇帝,他走的時候也不能帶走一樣東西,他若說我不想死,想留下來,也沒辦法啊!秦始皇就是一個最大愚蠢的代表,他想到地下去做皇帝,結果做到了沒有?這大家都知道的。所以要這樣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要把人生徹底的弄清楚,疑惑的把它弄明白了,這就是得到正解。 第九、已住決定,勸修三學,「令一切眾生悉皆調伏」。三學就是「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因慧能夠開悟一切佛法,所以學佛一定在這三方面下功夫。那些妙天禪師、妙地禪師,不曉得他受戒了沒有,我想他大概不會受戒的,他搞了這些名堂怎麼能受戒呢?所以要有戒以後才能得到定。他在那些照片玩現象花樣騙人,騙人是罪過的,這次報上登「妙天」事件,說他根本沒有照見五蘊皆空,「妙天」自稱為「禪師」,而且詐騙了二十億多的金錢,五十一張房地產的證書。參禪的人這麼大的野心詐欺財產。這就是學與做的不合,學歸學,做歸做,這是不對的,世間智慧不夠。所以要因戒生定,因定才能發慧。他們那些什麼禪師有沒有得到一天定,我就不知道了,可憐!所以,我們要勤修三學,已經住於決定的眾生,他有希望了,那就鼓勵他勤修戒定慧三學,那麼進入佛門來轉邪成正,就要好好的修行,已住了三學就令得離凡,真正的戒定慧三學修好了,就能「令一切眾生入般涅槃」,你就有成佛的希望,所以這第五地的菩薩為我們開了這樣的課程,度眾生的方便。 (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五〇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五地菩薩修行到這個時候已經有了結果,他有四種結果:一、攝功德勝,二、攝修行勝,三、教化眾生勝,四、隨順世智勝。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五難勝地,名為:念者,不忘諸法故;名為:智者,能善決了故;名為:有趣者,知經意趣,次第連合故;名為:慚愧者,自護、護他故;名為:堅固者,不捨戒行故;名為:覺者,能現是處、非處故;名為:隨智者,不隨於他故;名為:隨慧者,善知義、非義句差別故;名為:神通者,善修禪定故;名為:方便善巧者,能隨世行故。」 菩薩聽聞佛法特殊的成就是什麼呢?「念者,不忘諸法故;智者,能善決了故;有趣者,知經意趣,次第連合故。」這三句就是菩薩修行佛法一點都不會忘記,因為他常常在憶念佛法、思惟佛法,所以諸佛教給菩薩的佛法,他都能堅持不忘。第二、名為智者,能善覺了故,菩薩對於諸佛所教的佛法,都善能徹底去了解,了悟佛法的真理,不是聽過就算了,聽了後認真的思維、思而修,要這樣去做,所以他叫做智者。第三、名為有趣者,有趣不是滑稽,是知經意趣,次第連合故。他了解一切經典的意趣、一切經典的目的,他得到一切經典的中心思想,把所了解的理論,從實行方面再去求證,連合解疑心,菩薩用功是這樣的,他得到這名字是不假的。念者、智者、有趣者,這三者包括了聞勝,就是他聽聞佛法有了特殊的成就。聞勝有二種意思:一種是三慧,次第的配合這三慧,亦說不忘念者、不忘諸法,這就是聞慧;思慧就是他能善覺了,他把所聽過的佛法作一番思惟。第三有趣者,知經意趣,次第連合,他依照所聽到的佛法真理去實行,所以心皆相應,這就是修。這句話也就是修的意思,聽了經要能做到這一點。第二個意思就是顯得有二種執持,第一、念就是聞持,他聽到佛法才會懷念、才會憶念。智與有趣同,就是意趣,所以他有這二種特勝。 第二叫戒勝,經文說:「名為:慚愧者,自護護他故;名為:堅固者,不捨戒行故」;這個有慚愧心的人,他聽了佛法以後,他會認真的去修行。那麼,他怎麼修呢?有慚愧心的人,他有忍辱柔和的情操,遇到任何事情不會暴燥,不會煩惱、不會起報復、反抗,有這柔和的人非常客氣,這就是成就了他的戒因。持戒的人就是要有這種心理,這種人内懷慚愧之心,常常覺得我不如人家,我還差的遠。不會說,你們什麼東西啊!我是第一!他不會有這種想法的。所以不誑幽明,幽就是黑暗的地方,人家看不到的地方他也不會去欺負人家,明亮的地方更不會欺負人家,所以古人說:「一個有操守的人,不欺暗室」。房子裡沒有濁,他也不會混水摸魚偷人家的東西,這些都是沒有修養的人做的,真正守戒的人是不會做的。「自護七支,不招譏毁」,自己把身口七支,護持的冰清玉潔,一點瑕疵都沒有,所以他也不會遭到誹謗,也不會有人譏毁他,這是一個很有修養的菩薩。戒無缺勝,既然持了戒就不要捨戒,戒體成就,乃至命難亦不捨戒故,即使到了生命危險,寧捐其軀也不放棄持戒。古代祖師有二個持戒故事:有一個師父到銀樓手飾店去化緣乞飯,老板是佛教徒,他很高興看到師父來,那時候他正在做一份非常有來頭的工作,是國王給他一個珠子要鑲手飾,其中一顆很大的。他進去拿飯要來供養師父的時候,外面來了 一隻鵝,看到桌上有顆大珠子,當做是好吃的東西,一口就把它吞下去,這老板出來把飯供養師父後,就繼續工作,結果發現珠子沒了。糟糕!這個和尚怎麼這樣,我誠心的供養你,你還要偷我的珠子。和尚說:我沒有。你沒有?這裡沒有第二個人,剛剛我把珠子放在這裡的。這比丘也不敢說是鵝吞的,假若說是鵝吞的,這老板一定會殺鵝。老板很火,說:這是國王給我做的,我要性命交關的,你快說,珠子哪裡去了?他說:我不知道。那老闆真的很氣,拿了東西起來打和尚,一打,不小心棍子揮往鵝頭上去了,把鵝打死。那師父就說了,那珠子在鵝肚子裡。老板一剖開鵝肚,珠子果然在肚子裡。那老板說,你怎麼不早說,你讓我生氣,讓我得罪了師父。和尚:我不能說,我說了你要殺鵝,現在鵝被你打死了,我就說啦。所以持戒的人就要有這種精神,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不破戒。(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五一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還有一個比丘去化緣,途中遇到兩個小偷要去偷人家的東西,想偷又怕師父去通風報信,他就在地上畫一個圈,拿草結了一個篷,把他綁在樹上,說:你不能離開,你離開我對你不客氣。這師父說:你有事你去忙。那小偷偷了東西後出來,這師父還是乖乖的在那裡沒走開。因為持戒的人答應別人的話不能打妄語,明明知道他去做壞事,他做壞事我也沒辦法救他,為了自己持戒清淨,所以這叫做持戒寧可犧牲生命,也不破戒的故事。 以下是攝智勝,有五句話:「名為:覺者,能現是處、非處故」,「是處非處」是諸佛菩薩証得勝利智的一種境界。「是處」,正因緣集,正確的因、正確的緣結合起來,正大光明的東西;無因、倒因就是不正確的因,無因也有無因外道製造的理論;倒因,顛倒是非那種叫「非處」。菩薩是覺悟的聖者,他能觀察出什麼是處、什麼是非處的諸法。「名為:隨智者,不隨於他故」,修學佛法有四正依,聽佛經、讀佛經有這樣的標準:一、依法不依人:法不管是什麼人說的,只要是合乎真理的,就肯定它是佛法。二、依義不依語:依他所說的道理,不會依他的言詞美不美、妙不妙。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他說的道理是正確的,不了義是不正確的。四、依智不依識,依智慧來接受理論,不以常識來接受人說的話;「依」字亦可說為「隨」字,如隨法不隨人;依智者是個有智慧的人,他自己有主張,不會跟人家隨便跑的。「名為:隨慧者,善知義、非義句差別故」「義」就是了義,「非義」就是不了義,這種差別他知道,他是根據智慧來講話的。「名為:神通者,善修禪定故」,要真的得到神通,就是要能夠有定,有定才能得到通,但是告訴各位一個重點,「神通」是修行成功的一個副產品,不是唯一的目的,修成功了一定有通,唯一目的是什麼?徹悟諸法的真理,證入無上的菩提大道,所以佛教不主張神通,不以神通做炫耀。「名為:方便善巧者,能隨世行故」,有方便善巧的人他很圓融,不執著我們能夠跟各種不同宗教在一起工作,為什麼?我告訴他們一句話,因為世界人類、人種、人的行為、性情都不一樣,不是一個宗教能夠救得了的,你適合那一邊的宗教,你到那兒去弘法,那也是菩薩行。佛教的胸襟是依理而擴大的,是不虛假的,事實也是如此。也許有的地方,佛教推行不起來,譬如我們的語言、習慣等各方面彼此都有障礙,所以,能夠隨順眾生的習慣,連那些外道領袖也是菩薩的化身,他至少叫人家不要做壞事,總是真的吧! 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不會叫人做壞事的。像什麼宋七力、無上師,他們不承認宗教,被抓起來的時候,他說:「我不是宗教」,這是良心的話。但在迷惑心人的時候,他就說他是宗教,那是不對的。 名為無厭足者,善集福德故;名為不休息者,常求智慧故;名為不疲倦者,集大慈悲故;名為為他勤修者,欲令一切眾生入涅槃故;名為勤求不懈者,求如來力、無畏、不共法故;名為發意能行者,成就莊嚴佛土故;名為勤修種種善業者,能具足相好故;名為常勤修習者,求莊嚴佛身語意故;名為大尊重恭敬法者,於一切菩薩法師處如教而行故;名為心無障礙者,以大方便常行世間故;名為日夜遠離餘心者,常樂教化一切眾生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勤修行時,以布施教化眾生,以愛語、利行、同事教化眾生,示現色身教化眾生,演說諸法教化眾生,開示菩薩行教化眾生,顯示如來大威力教化眾生,示生死過患教化眾生,稱讚如來智慧利益教化眾生,現大神通力教化眾生,以種種方便行教化眾生,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能如是勤方便教化眾生,心恒相續,趣佛智慧,所作善根無有退轉,常勤修學殊勝行法。 (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五二期) ◎主講:成一長老 ◎記錄:釋慈汶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 這句是總說菩薩度眾生所要學習的多種法門。金剛藏菩薩對在座的解脫月菩薩及聽眾們稱呼:佛子!第五難勝地的大菩薩對佛法的了解,對眾生情況的清楚,而發起大悲大慈的心來救度他們。對於現實的人生現世樂這一方面,佛法不只是解決人的生死問題,而且也著重解決生活的問題,恐怕我們平時還沒注意這個問題。但是,菩薩救度眾生,注重兩方面:一、要解決眾生的生活問題,要令眾生都能得到現世樂;二、生死問題,就是能夠了生脫死,證涅槃樂。修現世樂的方法,主其事的人是藥師琉璃光如來。普通人只懂得藥師琉璃光如來是消災、延壽。實際上,藥師如來在因地修行時,已發十二種大願,關心到眾生生活方面的,如疾病、貧窮、愚癡、沒有教育,以及種種生活的問題,都能關心到。 由於佛法傳入中國剛好是國家亂世,就是東晉南北朝時代的亂世。亂世的時候,大家感覺到人生沒有目標,沒有保障,那麼生死問題較容易被眾生接受。尤其是淨土法門提倡後,給人們一個安樂處——有理想的佛國可以去。所以念佛法門一下子流行起來,而把生活問題拋諸腦後。真正藥師法門到什麼時候被人注意呢?到清朝初年,即明朝末年。有一位玉琳國師注意到《大藏經》裡的藥師法門談到了生活問題;到民國以後,又有太虛大師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我們國家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整個國家涂於次殖民地,被列強所欺,日本人欺負我們最深,東山省佔去不算,還佔去上海租界地,還要併呑中國。日本人野心很大,又殘酷。那個時候,我們真苦不堪言!所以生活問題也引起太虛大師及其他寺院的注意。因此,提倡我們要實行農產共產,不是一天到晚的整天在禪堂參禪,要實際來解決生活問題。自身的生活問題當然不會太多,因為廟產也非常豐富。可是,國民的生活問題,我們不能不關心。因此,太虛大師他有《藥師經》講習。他的學生當中,竺摩老法師也是藥師法門的修持者。在我們大寺院裡供三寶佛,中間一尊是釋迦牟尼佛,左邊是藥師琉璃光,右邊是阿彌陀,所以很明顯的把生活與生死兩大問題付託給兩位佛來分擔。供三寶佛,就是這個原因。那麼這種思想不單是《藥師經》、《彌陀經》一門的功夫,在《華嚴經》菩薩道早就關心這個問題。第五地菩薩除了以佛法自修,以佛法度人以外,還要學世法,以方便接引利益眾生,所以才有這樣的文字說:「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技藝,就是工藝、技術。「靡」者,即是沒有不是的,也就是說沒有不去概括研究修學的。 所謂隨順世智勝,是說明煩惱障、所知障。菩薩對世間技藝,靡不該習的目的,是要對治眾生的所知障及煩惱障。要用甚麼方法來對治?首先,對世間的知識要弄清楚。這一段内容,針對目前社會的亂相非常適用。我們的教育雖已經是普及的,但是國民的智慧低落的很。怎麼知道呢?現代的科學已經發展到太空,登陸到月球了,大家還要那樣偏向執著迷信,還認為死的人是去做鬼,就燒房子、錢紙給他。佛法的思想,在社會上也是很普及啊!但是,他們聽歸聽,不肯實行,還是把過去的迷信放不下。這一點我非常的匪夷所思,真不知道我們的國民犯的什麼錯誤。佛法的思想非常普及。這一功勞,應歸我的師公南亭老和尚的推動發展。因為,民國四十八年開始,台糖公司有一位襄理,叫周宣德老居士。他很熱心推動佛法的弘揚,要我們參加電台的節目,也是我們第一次製作的民本電台。後來他又想把佛法推向知識界,向青年去灌輸,所以一方面發書給他們看。首先,是台大的學生成立佛學社,師大也不甘落後,台北工專、中興大學等,當時大專學府三專以上大概有六、七十所,很快都成立起來了。同學們拿到書,老師也不得不研究。梁啟超先生就有十八篇佛法的研究,把佛法的真義介紹出來。大學學生一看佛法原來是這樣啊!所以大學學府師生都在研究,佛法知識非常充實。因此,四十八年就成立獎學金。那時候的獎學金,計本金共要籌募二十萬。同學領的獎學金是二十萬錢之利息,每位學生領伍佰元。那時伍佰元,等值於現在伍萬元了。因此,佛法就這樣發展出去了。佛法所說人人皆可成佛,自性平等,所以大家如飲醍醐,互相爭取。 (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五三期) 主講:成一導師 記錄:王法壽 所謂:文字、算數 世間的知識都要懂,老祖宗所遺留下來的知識可以應用,也可以放棄,比如文字學的。佛學解釋文字的是「名」,是個名詞;「句」,即集合幾個字變成一句;集合幾句就變成「文」;「身」就等於篇了。「名、句、文、身」,這四種是文字的組織。這種知識我們也要懂啊!《華嚴經》要唱「字母」,「字母」就是一種文字學。這在印度五明當中是屬於「聲明」。所謂「聲明」,是「治懦智障」,對那些沒有智慧的人,用文字來教導他們。「算數」,即數的建立,又「治取與生疑障」。算數範圍最廣,科學家必須把算數學得很好。 圖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咸所通達; 「圖書、印璽」至「咸所通達」,即當因明。印度把所有的學問分五大類:即一、聲明,二、因明,三、醫方明,四、工巧明,即是一切工藝;五、内明,研究智學,屬佛教這方面。圖(圖畫)、書(書籍)、印璽(印章),地、水、火、風與中國人過去研究的五行一樣。中國人以——金、木、水、火、土 ——五行為萬物生起的元素;印度人以——地、水、火、風——四大為世間萬物最基本的元素。現代科學分析就不止這些了。地是堅性,而有保持作用;水是濕性,而有攝集作用,,火是暖性,而有成熟作用;風是動性,而有生長作用。「種種諸論,咸所通達」:這些都是我們容易接觸到的學問,必須要知道的「諸論」。「諸論」,即言論、尚論、諍論、毁謗論、順正論(講理智的)、教道論(教學方面的各種學問)等,都必須清楚,才能應付眾生的需要,才能度眾生。通達了,叫做「明」。 又善方藥,療治諸病,顛狂、乾消、鬼魅、蠱毒,患能除斷; 「方」是治病的方法(醫療學),「藥」是治病的藥材(藥物學)。有些病最容易患的,即顛狂(精神病)、乾消(糖尿病)、鬼魅(也屬精神病)、蠱毒。在雲南地區,有人把許多毒蟲放在一起,最後死的或不死的那些蟲,能把別的蟲毒死的,牠是最強的。就把牠養起來,去製藥,再去害人,叫做蠱毒。所以古代要跑到雲南,要很小心的!若是帶著很多錢財,這店就會用蠱毒來麻醉、迷惑你,使你失去知覺,把你洗劫一空。對這些病,醫方明都能除斷,所以我們都要學習一點。 文筆讚詠、歌舞妓樂、戲笑談說,悉善其事;國城、村邑、宮宅、園苑、泉流、陂池、草樹、華藥,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銀、摩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藏,患知其處,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鳥鳴、地震、夜夢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觀察,一無錯謬; 這一段的内容,皆屬於工巧明。「文筆讚詠」,即書算計度數印工業中書所攝。「歌舞妓樂」;就是現代說的演藝人員。「戲笑談說」:在大陸流行說書。說書的人編一個很動聽的故事,用很美的詞兒把它說出來,讓大家也能夠消遣。「國城、村邑、宮宅、園苑、泉流、陂池、草樹、華藥」:這裏都包括建築、園藝、農業。「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這是工巧明方面的學問。「金銀、摩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諸寶貝。「悉知其處,出以示人」:都知道生產的地方,以及特別的性質,而且告訴別人。「日月、星宿」:是觀天文、看風水的。「夜夢吉凶」:這些最容易迷人。有些神棍就用這些來迷人,會把人家的祖先叫回來對話。這完全是騙人的,人死後四十九天就轉世了,到那裡去叫。可是凡夫愚婦就是信的,說他們裝腔作勢的聲音像我父親、母親的調調等。我們不想騙人,當然不會去學那一套,也不去做。「身相休咎」:即是看相算命。這是中國人的迷信。我常說看好曰子,看風水,算命,都是中國人才有,外國人沒有。他們也沒看好日子,照樣結婚了。他們沒這一套嘛!而我們有這一套迷在内心,跑不出來。這種是迷信、愚昧的貪欲心在驅使,比如說想葬一塊好地,將來讓子孫發達。這種人就在愚昧貪心中相應,在貪、瞋、愚昧中討生活。因此,我們不要相信這些東西。「地震」造成了天災人禍,好像是天地向我們示警,要我們警覺。這些都是中國的說法,也都能一一觀察而無錯謬。 持戒、入禪、神通、無量、四無色等 這些是佛法方面的。「戒」:持戒;「入禪」:參禪、修定;「神通」:沒有定,就不能通,所以唯有修定才能通;「無量」;修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四無色等」:是修上二界的自在定。 及餘一切世間之事,但於眾生不為損惱,為利益故,咸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佛法。 一切世間之事只要對眾生有利益的,而不是干擾損惱眾生的,我們都可以去做。以這個為方便,去引導眾生來安住於佛法上。這才是我們的正途。這部經好像是允許我們研究這些問題啦!佛教中有二句話:「真人行邪法,邪法亦成真;邪人行正法,正法亦成邪。」因為心裡不同,邪人的心裡皆是邪思、邪想、邪主義。他怎麼能說正法?若能說正法,是騙人的。那麼正人說邪法,是一種方便,因為眾生喜歡這一套。因此,正人以這一套來接引,也就是邪法也變成正法了。法無定法,五地菩薩並不是要弄些迷信去迷人,他目的是順應眾生的需要,就用眾生所熟知的方法去度化他,也是菩薩的善巧方便。以上是起隨順世間智勝,是菩薩度眾生的成就。五地菩薩自己修行利益眾生方便的成就到這裏結束了。(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二五四期) 主講:成一導師 記錄:王法壽 正說五地菩薩的修行内容,有一、位行,二、位果。位果中又分三:一、調柔果,二、攝報果,三、願智果。現在先說調柔果。 佛子!菩薩住是難勝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隨力修行。復於彼諸佛法中而得出家;既出家已,又更聞法,得陀羅尼,為聞持法師。位此地中,經於百劫,經於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明淨。佛子!譬如真金,以硨磲磨瑩,轉更明淨。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思惟、觀察,轉更明淨。佛子!菩薩住此難勝地,以方便智成就功德,下地善根所不能及。佛子!如日月、星宿、宮殿光明,風力所持,不可沮壞;亦非餘風所能傾動。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智隨逐察,不可沮壞;亦非一切聲聞、獨覺、世間善根所能傾動。此菩薩,十波羅蜜中禪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調柔果中又分四:一、調柔行,二、教智淨,三、別地行相,四、結說地相。調柔行中有法、喻、合上面這段經文,是「法」;喻,即譬喻,因為不容易懂,所以用譬喻說明;合,即拿譬喻來合法。有法、喻、合三段,說明修行調柔得到的結果。第五難勝地的菩薩得到願力成就,因為發很多的菩薩願。發了菩提心以後,又發了堅強的願,如藥師佛十二大願、彌陀佛四十八願。願是行的主導,所以菩薩的成就也是願的關係。每天可以見到佛,每天早晚拜佛,要發願迴向生生世世能夠見到佛,比方說念佛迴向、發願,使我們邁向修行的目標。每天早晚都要去拜,每一次都將功德迴向我們的目標。你願意生彌陀淨土,就迴向西方極樂世界;要生彌勒兜率淨土,就發願生此淨土,還要發願能參與龍華三會。龍華三會是彌勒菩薩成佛的時候,度很多人。只要參與龍華三會,就得到彌勒佛給我們授菩提記,成就會加快。但是,這種願要堅持,每天要發願。因為願的關係,修行以後就可以「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越說越多。這種數字,都是《華嚴經》常出現的數字,是佛、菩薩的境界。三乘大概以「恒河沙數」為基本,《華嚴》是以「一個佛剎微塵」為基本。能見到那麼多佛,生生世世就有機會修學佛法。修學佛法,菩薩道就有增無減,就不會退墮,當然就不會再墮入三惡道。假使將來墮到三惡道,就把願發起來,堅定希望能見到佛,就立即脫離三惡道了。能見到這許多佛,當然要恭敬、尊重、承事、供養。供養資具,最重要是生活起居的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也拿這些供品來供佛、供法、供僧。僧是弘揚佛法的。以此善根所修的再迴向佛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於諸佛所恭敬聽法」:我們發願去見這許多佛,並不是去炫耀說我看到好多佛,不是這樣的。在每尊佛的座下,聽他說法;聽完之後,還要受持佛法,隨力隨分修行。這是見佛的作用。不然,見那麼多佛有何作用呢? 「復於彼諸佛法中而得出家」:修行,最好是出家。出家以後少了很多世俗的紛擾,可以專心修學佛法,去弘揚佛法,所以要出家。既然出家,以後聞法的機會更多,就容易得到陀羅尼(陀羅尼就是總持,得到諸法總綱大意)。「為聞持法師」:一個弘法者是多聞廣博的,而且是能夠修持的法師,不是有口無心的法師。信解相應的,才是我們的榜樣。「住此地中」:住在這第五地當中,經於百劫、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無量長遠的時間),所有善根轉更明淨。不管時間多遠,我們一時一分一刻,都不要浪費。不斷修學佛法,弘揚佛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使善根轉更明淨,不要讓它萎靡或灰暗了。這是法,以下是譬喻。 「佛子!譬如真金,以硨磲磨瑩,轉更明淨。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思惟、觀察,轉更明淨」:這是譬喻此地菩薩所有善根就像真金要採取磨瑩,越磨越亮,也就是說五地菩薩以方便慧思惟、觀察,或對所修學佛法看有沒有錯。「轉更明淨」:這樣越修越有進步。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二五五期) 主講:成一導師 記錄:王法壽 「佛子!菩薩住此難勝地,以方便智成就功德,下地善根所不能及」:這叫「教智淨」,是我們去教化眾生的成就。現在五地菩薩以方便智成就的功德,是前面的四地菩薩所跟不上的。這也是「法」。「佛子!如日月、星宿、宮殿光明,風力所持,不可沮壞;亦非餘風所能傾動」:這是一個喻。如日月、星宿等,不能被破壞。「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此第五地菩薩所有善根也是不能被破壞的。「以方便智隨逐觀察,不可沮壞;亦非一切聲聞、獨覺、世間善根所能傾動」:菩薩修的這種佛法,簡直沒有辦法去比喻,去想像,更沒有辦法去傾動破壞,所以不能傾動。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禪波羅蜜偏多」:他真正參禪的啦!「餘非不修」:禪波羅蜜多是十度之一,其餘九個度並不是不修。「但隨力隨分」:隨自己的時間、力量本分去修,十度都修也可以,不是不可以。十地中,每一地都有一門專修,初地主修布施,二地主修持戒,三地專攻忍辱,四地、五地就是偏重禪定。但是,其他的還是隨力隨分修。這是說「別地行相」,就是分別的說明某一地有不同地相的修行情況。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五難勝地」:這是總結,叫「結說地相」。第五難勝地的行相大概是這樣。 菩薩住此地,多作兜率陀天王,於諸眾生所作自在,摧伏一切外道邪見,能令眾生位實諦中。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這段經文是攝果報。菩薩到了第五地修行成功以後,多作兜率陀天王,就是欲界第四天的天王。第三是燄摩天,第二是忉利天,第一是四天王天,第五地菩薩大部分是做兜率陀天王。「於諸眾生所作自在」:能夠契合眾生的需要環境。因為,他的四智通達,所以能夠摧伏一切外道邪見。因為對外道學問相當清楚,瞞不了他的。「能令眾生住實諦中」:當然能令一切眾生棄邪歸正。在「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攝法當中,如是一切諸所作業,讓眾生安住於四諦實法。菩薩以四攝法為自利利他的方便,所以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一切種一切智智就是我們學佛最高目標。在修任何法門時,都不能忘記我們的目標,叫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復作是念:『我當於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傾得千億三昧,見千億佛,知千億佛神力,能動千億佛世界,乃至示現千億身,一一身示千億菩薩以為眷屬。 菩薩又在想:「我當於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這裏要弄清楚,菩薩並不是要出風頭,是要顯他的成就高貴。讓眾生覺得他的成就高貴,他的話才能讓眾生信任,所以要微妙。「為微妙」:就是說什麼都要做到很好,什麼都要讓人信佛,他的話是貨真價實,真實的功夫。「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一切智智就是佛智。所有的行為,都不離佛智,不離成佛的目標,沒有邪見、妄見。 「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千億三昧,見千億佛,知千億佛神力,能動千億佛世界,乃至示現千億身,一一身示千億菩薩以為眷屬」:這是一種攝報果。能夠現許多身形,並不是他要現相,而是為攝化眾生、利益眾生殊勝的顯現。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上面所說的攝報果還只是簡單的說,大概的說。假如以菩薩殊勝的願力自在示現的話,就不止於此數,要超過於此數。多少呢?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都不能數知。菩薩要成就就是要無量、無限、無盡,所以這就是修學《華嚴》的一種成就境界。 以上是五地菩薩的正文,也就是長行到這裏為止,下面就是重頌。重頌就是把長行的文再說一遍,所以重頌就不多講,得到長行的大意也就夠了。假定這一段文裏有什麼問題、困難,自己可以翻《疏鈔》。《疏鈔》翻不到,還可以翻《辭海》,或看《佛教百科全書》,或《佛光大辭典》等工具書去找相關資料,尤其名相可查得到。第五地就講到這裏結束。(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五六期) ◎主講:成一導師 ◎整理:編輯部 第六地的經文也是從偈頌開始的。為了節省篇幅,來意等六科從略。現在就直接來解釋經文。 六地的經文大分為三:一、讚請分,二、正說分,三、重頌分。讚請分中又分二:一、八偈半是讚,二、半偈是請。讚中又分二:一、一偈菩薩供讚 、二、七偈半諸天供讚。先解說一、菩薩供讚。 一、讚請分 (一)供讚 ㊀菩薩供讚 菩薩既聞諸勝行 其心歡喜雨妙華 放淨光明散寶珠 供養如來稱善說每一品經是個別的單元,所以在要開講的時候,一定有諸天來請佛說法。也有天眾、天王、天女追隨在華嚴大會的菩薩眾後面,來表達内心的讚歎和渴望聽到法的禮請。講經是很隆重的事情,它主要的精神當然是在研究佛陀的教法,但儀式方面還是和講其他的書有所不同。 讚請這一分是聽法大眾雲集以後,首先由在會的菩薩來供養讚歎。「菩薩既聞諸勝行」:「行」讀ㄒㄧㄥˊ或ㄏㄥˋ。行之久、行之勤、行之堅,叫行(ㄏㄥˋ)。「其心歡喜雨妙華」:「雨」字讀ㄩˋ,當動詞用,有「降落」的意思。在座聽經的菩薩大眾,已經聽完金剛藏菩薩說過了第五難勝地的修行内容。啟發學佛者殊勝的修行法門,所以叫「聞諸勝行」。「菩薩」:發了菩提心的四眾弟子,都可以叫菩薩。「菩薩」是印度原音的簡稱,具體地說,叫「菩提薩埵」;翻成中國話,叫「大心眾生」。大心,即菩提心。我們要怎樣修才能成為大心的眾生呢?就是要歸依三寶。歸依三寶時,由歸依師帶我們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是學佛修行的總綱。這四句話非常重要。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就不是普通人了,我們就是菩提薩埵,也就是大心眾生。這一點我們應該知道。知道這個道理以後,我們也可以鼓勵大家來歸依。因為歸依三寶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大事,最低限度可以保持人身不失。 假使真能體會「菩薩」這個名字的内涵,那他就是要荷負如來的家業,要把弘法利生——上以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責任負起來的人。弘法利生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基本功課,也是我們應有的工作。假使不做這工作而想要成佛,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發菩提心、要行菩薩道。這兩句話是大乘佛法,尤其是我們華嚴大教所啟示的學佛重心之所在。這個「行」就是法門,依法修行就稱為「行」。當大眾聽聞了金剛藏菩薩所開示的第五地的殊勝法門後「其心歡喜」:就是法喜充滿。法喜充滿是内心的表現,而外相的表現,是要對說法的菩薩及加持菩薩的諸佛作供養。以什麼來供養最好呢?花最好。花代表因。我們修學一切佛法即在種因,將來我們成佛就是得果。所以花是最上等的供品。一般我們中國人喜歡燒香,香是代表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但是各有各的用意,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含意。一般以「花」為供養品當中的第一。我們的經叫「華嚴」。「華」就是花,就是代表我們要修的五十二個位置的因行。五十二個位置的因行、因華功德修圓滿了,那我們就能證得無上的一乘佛果,所以叫「華嚴」。「華嚴」兩個字就是這樣的意思——華就是因,嚴就是果。這華不是普通的華,是非常妙好的華,一般都是以蓮華,或是芬陀利華,在印度是如此供養,我們中國華也很多。總而言之,用最好的華來供佛。「放淨光明散寶珠」:供佛以後,放光來照明道場。放光來讓與會大眾的心地明亮。放光外一面還散放寶珠,這是一種珍貴的供養。在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十種供養中,用寶珠來供養,是最尊重的,所以要散珠寶來供佛。「供養如來稱善說」:毘盧遮那如來是我們法會的會主,而有十佛剎微塵數的諸佛如來都在華嚴會中來加持金剛藏菩薩。我們都來供養他們、稱讚他們。稱揚讚歎這些諸佛如來都是善說妙法的慈尊,所以名「稱善說」。「如來」這兩個字是「乘如實道,來化眾生」。如實道就是正道、就是佛道,乘此道來化眾生,所以叫如來。這是菩薩大眾來讚歎、供養加持說法者——諸佛如來、諸法會主(諸法的主講者)金剛藏菩薩,還有請法的代表者——解脫月菩薩。要記得這個道場裏面有這樣的三位,而成就了這個法會,所以要供養他們,讚歎他們成就了這件弘法大事,使得百萬人天及微塵數的諸菩薩眾、一切眾生,都能夠聽得到大法,均霑法益,只要依法修行,能夠轉凡成聖,了脫生死,這種大事太偉大了,應該恭敬、供養這樣的如來與菩薩。(本文由慈汶、天行、天悦、王法壽、整理記錄)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五七期) ◎主講:成一導師 ◎整理:編輯部 ㊁諸天供讚 1.天眾讚 百千天眾皆欣慶 共在空中散眾寶 華鬘瓔珞及幢旛 寶蓋塗香咸供彿「百千天眾皆欣慶」:天眾具備的供品很多,天眾有一百千。十千就是一萬,一百千就是十萬。這是一個大數目。實際上可能不只這數量,這是形容天眾之多。在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梵天。這二十四天的天人、天王、天眾、天女,大多數都是護法的。只有欲界第六天是魔王天(即他化自在天),比較不喜歡佛法,而且常常要阻擾弘法事業的進行。其他的大部分都是佛教徒,所以天眾很多。這許多天眾都到道場來了,大家心裡都覺得能夠有機會到華嚴會場來聽經、供佛、讚佛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大事,所以大家心裏都非常高興!「共在空中散眾寶」:這些天人都是會飛行的,所以他們來的時候不是坐車子,也不是騎馬來的,都是從空中飛行來的。而且在空中以種種名貴的寶物散下來供佛,另外,也有華有鬘有瓔珞,也有幢旛。瓔珞就是花環。掛在頸上的,叫瓔珞。鬘就是花冠。幢,是每逢過年的時候會掛出一對圓的、繡花的幢旛,而普通的旛是一片一片的。這種圓的繡花莊嚴具,叫幢旛。這是以莊嚴具來供佛。「寶蓋塗香咸供佛」:寶蓋是什麼?我們常看到佛陀畫像上面有寶蓋,像亭子蓋一樣,四面有柳樹垂下來莊嚴。塗香,是一種美化環境的香料。這都是用來供佛的,使得道場非常莊嚴清淨,空氣非常美好!這是諸天眾為了供佛、為了聽法所具備的誠心供養。讚佛的話也就在他們誠心的供養當中表達無遺了。 2.天王讚 自在天王并眷屬 心生歡喜住空中 散寶成雲持供養 讚言佛子快宣說自在天,也叫大自在天。這種天是在色界。印度早期的婆羅門教徒封大梵天、大自在天為造物主,掌管人、天的一切。釋迦牟尼佛未出家前是悉達多王子。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快到中年還沒有生王子前,就是依照印度的風俗到大自在天廟去拜天神,祈求天神賜她一個王子,所以後來才生了悉達多王子。這等於我們台灣同胞去拜天公一樣的精神、一樣的虔誠。因為佛還沒有出世之前,他們只曉得拜天。 「自在天王并眷屬」:自在天王率領他的眷屬。天王出巡比人王出巡更威風。人王出巡只有他的車子;天王用飛行的,宮殿隨著他飛行,那些侍候他的天女、天神、天眾也都隨著他來,前呼後擁。將來我們要講《彌勒上生經》或《彌勒下生經》,就可以看到兜率天、兜率淨土的莊嚴。我希望有機會能夠為大家介紹彌勒淨土,因為彌勒佛是我們這個世界將來成佛的教主。在時間上來說,他也是比較近的;在空間來說,到西方世界要十萬億佛土,很遠的!而到彌勒淨土却很近。我們現在住在五趣雜居地,再上去是四天王天,再上去是第二重天的忉利天,再上去是夜摩天,再上去一層就是兜率天了。兜率天距我們很近。我們有這麼近的淨土可生,不需要捨近求遠!彌勒淨土的莊嚴不比西方極樂淨土差,彌勒淨土的天眾供養也都是很殊勝、很多、很莊嚴。 「心生歡喜住空中,散寶成雲持供養」:他們帶來的那些寶物散滿了虛空中,就像雲那麼多。天人的財富多到不敢想像。「讚言佛子快宣說」:自在天王希望金剛藏菩薩快點講《華嚴經》,所以供養以後就請法了。「讚言佛子」:佛子有三種意思:一、「從佛口生」,他是讀佛經,聽佛講經,或者是聽任何法師講經得到的佛法,修行成功了。二、「從法化生」,依照佛法,他修行成功了。還有一種「得佛法分」,他修行很認真,行、住、坐、臥,都處處表現一個佛弟子的莊嚴。這我們要學。我們出家以後,或是發心學佛以後的居士,一舉一動不要隨便,都要莊嚴。我們是佛弟子,要得佛法分,要很莊嚴,要很文靜,要有禮貌,不隨便講話,不要有粗野的行動。這很重要的!在金剛藏菩薩得到十方諸佛的加持後,解脫月菩薩禮請他趕快把這種大法宣揚出來。在座的大眾渴望聽聞大法,如孟子說的:「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就是說幾個月不下雨了,渴望下一場雨的那種心情,請他快宣說。這是天王請的話、讚嘆的話、供養的儀式。 3.天女讚 (1)集經者敘述 無量天女空中住 共以樂音歌讚彿 音中悉作如是言這三句話不是天女說的。這是何人說的呢?是集經者說的。描寫當時天女等待佛說法之情形。有「無量天女空中住,共以樂音歌讚佛」。天女們的特長是奏樂,天樂是美妙且不可思議的。假如人間有一個人吹笛子吹得很好,樂器演奏得狠好,大家就會藉用古人的兩句詩來讚嘆他:「此樂此音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表示他演奏的音樂,猶如天上的音樂,特別地優雅美妙。「共以樂音歌讚佛」:無量的天女都在演奏美妙的天樂,這無非都是要用這音樂來讚揚佛陀的功德。「音中悉作如是言」:所演奏的樂音,所描繪的,無非也都是請佛說法、讚揚佛陀功德的這一類内容。天女們把讚揚佛陀的心情,透過樂音而表露無遺。這些天女了不起,值得我們敬仰!(本文由慈汶、天行、天悦、王法壽整理記錄)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五八期) ◎主講:成一導師 ◎整理:編輯部 (2)正讚 佛語能除煩惱病這一句是天女說的。這雖只一句話,但代表教理之作用。佛經的内容,一般是教、理、行、果。「教 」」,指教理、言教,是教我們如何學佛,如何發心;「理」,指理論,緣起性空;「行」,依《華嚴經》五十二位來修行;修行圓滿可以證「果」。至於八十卷《華嚴經》,清涼國師分信、解、行、證。聽經應知經的内容之分類,一部經不管其長短,都有這樣的内容。「佛語能除煩惱病」:這一句是天女由樂音當中說出的。意思就是說:佛所說的法能斷除眾生的煩惱病。眾生最大的苦惱就是有煩惱,如果沒有煩惱,大家都開心了。有煩惱時該如何處理呢?很簡單!只要不計較、放下來。假如能做到這樣,真的可以沒煩惱。與人相處時煩惱無邊的多,是怎麼回事?就是太計較了。「你怎麼如此對待我呢?」「你怎麼這麼不禮貌呀!」兒女對父母訴苦了一下,父母就傷心;父母對兒女稍為束縛了一下,兒女就抱怨。煩惱真多!這些事如果都能不要去計較,隨它去、放下來,那就好了。很簡單,做看看,凡事不要計較。先生對你好,笑嘻嘻;先生對你不好,也笑嘻嘻!你先生不煩惱,你也沒煩惱了。佛說法能斷除煩惱病是千真萬確的!佛陀叫人不要計較、放下!這是佛法。也都是佛經上講的,不是亂說的。這句話就代表了「教」。 法性本寂無諸相 猶如虛空不分別 超諸取著絕言道 真實平等常清淨我們聽佛經、講佛經,能夠得到佛經的道理。這道理的重要核心在哪裏?即「法性本寂無諸相」。「法性」就是理,是無聲、無相、無形。學佛就是要證得法性,也就是法界法身。此道理「無諸相」,什麼性相都沒有,所以作什麼身相都可以。法身遍滿一切處,普現一切眾生前。這就是法性無諸相。「猶如虛空不分別」:它就等於虛空一樣,是一切平等,沒有分別心,沒有人我是非的。假如沒有了分別心,到任何地方都受歡迎。「超諸取著絕言道」:超越一切執著心。人的毛病就是太執著。現今人口膨脹,減少人口是個問題,而如何解決人口均等又是個大問題。最重要的是:打破男女的不平等觀就可以。比如有好多人結婚以後,生了第一個千金,別人就說:「恭喜你呀!開花結果了。」第二胎生了千金,人家還會說:「慢慢來。」到了第三胎......也許已七、八個女兒了,還一直要生個男孩兒來傳宗接代。其實,女孩嫁到他處也是要替人家傳宗接代的。這又有何分別?男女都是一樣。但是,這種觀念打不破。這都是沒有平等,都是有分別、取著、執著的。我們眾生何以不能成佛?有經云:「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我們學佛、學菩薩,其工作就是要引眾生出煩惱的三界。「超諸取著絕言道」:這法性真理無相,你想要了解它是圓的、黃的、黑的,難以了知,也無法用言語去形容。 「真實平等常清淨」:這一個法性真理是最平等的。諸佛成了佛,既沒多一分,眾生在苦惱人間也沒少一分,所以真實平等。在什麼地方?為何沒有看到?其實就在那講話的嘴巴上,就在那看東西的眼睛上,就在那吃東西的舌頭上,或在那皮膚上,無所不在。「真實平等常清淨」是說它始終是清淨的,不會被煩惱無明、分別執著而污染,成了佛不會多一分,對於未成佛以前是苦惱眾生,也沒有少一分。我們學佛就是要把這法性真如把握住就成功了!這是「理」。 若能通達諸法性 於有於無心不動 為欲救世勤修行 此佛口生真佛子此偈分別講十度。「行」,指教行。如何行呢?指十度法門,十度圓滿的修行。「若能通達諸法性」:假如能通達前面所說的法性、真理。「於有於無心不動」:分別心就沒有了,因為知道法性本來是平等的。只要不計較,無你、我、大、小,就能使心不為所動。「為欲救世勤修行」:皈依三寶,學佛就是要救世。皈依三寶有很大的任務,就是要勤修行,不能懈怠。上弘佛道,下化眾生,救度眾生,所以不要浪費光陰做沒有意義的事。有一分光陰就要用在佛法上,不要聊天。聊天障礙道行,增長是非,使心散亂。有兩句話說:「開口元氣散,舌動是非生。」所以聊天有什麼好呢?常常講話,元氣都被耗掉了。而無事能說什麼呢?還不是東家長、西家短,太沒意思了。要多念佛,勤修行。「此佛口生真佛子」:假如真正能這樣依佛修行,就是真佛子。不然,隨便拿個念珠念念佛、看看書,又有何用? 不取眾相而行施 本絕諸惡堅持戒 解法無害常堪忍 知法性離具精進要如何修持佛法呢?第一個就是布施度。如何布施呢?要「不取眾相而行施」。有關係的人要布施,沒有關係的人也要布施,只要需要幫助的,要無條件幫助,不取眾相而平等布施,學布施波羅蜜。「本絕諸惡堅持戒」:持戒是來防非止惡的,我們的心要常清淨,就要受持戒行。「解法無害常堪忍」:人與人相處最難的就是會彼此傷害,若是能解得平等法就不會了。要像彌勒佛一樣,「眼前都是有緣人,相敬相親」,對每個人都笑嘻嘻,滿懷歡喜!如果有煩惱,一到寺廟裏看彌勒佛滿懷高興,煩惱也就沒有了。不過,最怕的是廟裏的人也是苦惱。有一個住持本來很高興,後來經過半年煩惱生起。信徒去拜佛,看到師父在煩惱,覺得師父在修行也在煩惱,而自己也在煩惱,如何傾吐?所以笑臉迎人也是弘法、也是救度眾生。試試看!常笑臉迎人,反正不花錢!要如何不煩惱?就是要能忍。任何不如意、不快樂的事情,都一笑置之!就不煩惱了。「解法無害」:什麼東西對我們有害?都是無害!古時候禪師有一首忍辱偈中有句話說:「有人打老拙,老拙自臥倒」,要有這種精神。他要打人,我們先行倒下讓對方打,就不用煩惱了。「知法性離具精進」:離什麼?法性遠離一切是非、妄想分別煩惱,法性本來就是清淨,要懂得這道理,常常能夠體悟到法性遠離一切邪惡、是非,就是精進,所以說「知法性離具精進」。 已盡煩惱入諸禪 善達性空分別法 具足智力能博濟 滅除眾惡稱大士「已盡煩惱入諸禪」:參禪,要先把煩惱淨除。若煩惱重重,如何參禪?進入禪堂要先有個預備工夫,就是心裏面要先淨空。當年我在宜蘭當家,成立念佛會。有一天,泰山天主堂有個修女來跟我學,很難得可以結緣,所以就教她如何調身,如何調心,如何調息,如何打坐。不過,有件事要告知,即學佛心要空。如果心還有萬能上帝沒排除,是沒辨法參禪的。之後,她沒來了。為什麼呢?要一個天主教徒把上帝忘掉是不可能的。從早到晚的功課,都是讚主、求主。總而言之,一切都是主。以前有一次與神父去中東參訪,看到神父在作早晚課,很高興上前借課本。一看!沒有經文,就是在讚嘆上帝、在祈求上帝。修女來參禪,我告訴她說:一切方法都可教你,不過心要掏空,心裏不能有東西。這句話不是亂說,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說的。參禪,如何參?不是把兩隻腳盤上來就是參禪,而是要把心弄空——「觀無念」。什麼都不想,腿子放不放都沒關係,坐下來可以想,走路也可以想,不用腦筋也可以想,看看是否能參到無念的心。觀到了,就是禪師。「善達性空分別法」:「善達」就是方便,「性空」就是般若。十度中有方便度,我們都要能夠有方便善巧去待人接物,有方便善巧去教化眾生,接引眾生。這善巧方便就是「善達」,在修行上是很重要的一課,所以把它定為十度之一。在儒家也有「人情練達皆文章」之說。「性空」就是般若度、就是慧度。如有性空的智慧,就自然能分別,何法為真?何法為邪?何法為正?何法為假?何法為扁、圓、大、小?這些是要有般若智慧才能自然分別的,所以般若慧是很重要的。「具足智力能博濟」:「智」,指根本智、後得智、菩提智。智與慧不同。智是了別,慧是悟理,不一樣的。有了智慧,才有力量。力量,不一定指手能拿得動重的東西才叫力量。能為人排除心裏上的障礙就是力量。這種說服的力量是很大的,憑三言兩語能把對方的煩惱解除,就是一種無為的力量。「博濟」:表希望。我們的希望要像大願地藏王菩薩一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所以第一為不取眾相而行布施,第二、本絕諸惡堅持戒,第三、解法無害常堪忍,第四、知法性離具精進。「性離」,指這法性向來是離開是非、邪惡。自性上沒有是非人我,沒有貪、瞋、癡、愛。這就是精進。第五是禪:修禪,首先要把心理得乾乾淨淨、把煩惱弄乾淨。「性空分別法」:這五個字為慧。善達就是方便。具足施、戒、忍、進、禪、慧、方便、願、力、智,即為十度。「滅除眾惡稱大士」:假使能做到圓滿修行十度法門,能夠淨除身、口、意一切不合理的言語思想眾惡,就是菩薩大士了。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五九期) ◎主講:成一導師 ◎整理:編輯部 (3)結默 如是妙音千萬種 讚已默然瞻仰佛 十度是佛法的重心,天女真的很會說法,他依據十度法門講了千萬種的佛法,所以說「如是妙音千萬種」。「讚已默然瞻仰佛」:讚揚以後就是靜坐了,坐下來等待說法主開講佛法。「瞻仰佛」:希望佛加持說法主來講《華嚴經》。這是天女讚佛請法的一節。 解脱月語金剛藏 以何行相入後地「解脫月語金剛藏」:這時候的請法代表解脫月菩薩看到大眾雲集,聽到菩薩、天王、天女等大眾讚嘆佛陀、請法的誠意表現,他義不容辭地代表請法的人開口請教金剛藏菩薩:「以何行相入後地?」大家已經聽了很多、很圓滿的第五難勝地的佛法了,還渴望更進一步了解第六地修行的行相,希望大士趕快宣說,用什麼修行的方式能夠進入後面的第六地呢? 二、正說分 (一)正依論釋 ㊀正釋地行 (1)勝慢對治 ➀牒前標後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現前地,當觀察十平等法。 現在從正說分中的勝慢對治開始。勝慢對治分為四個段落:一、牒前標後,二、徵列十心,三、結其行能,四、辨行分齊。 在座的大眾菩薩,尤其是天眾、天女們聽到了金剛藏菩薩說了第五地的法門及十度齊修後,真正了解了修持佛法的重心,所以感到無邊的歡喜。因此,由衷地表露了他們的看法及感恩的一種謝意,而說出以上讚歎的話,敬致了以上的供養。除了表達恭敬的誠意及謝意之後,還希望繼續聽下去。希望金剛藏菩薩能告訴大家,要怎樣修、修什麼法門才能證入第六地?於是,金剛藏菩薩滿他們的願,對著解脫月菩薩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佛子」:是在稱呼解脫月菩薩。「菩薩摩訶薩」:就是稱欲入第六地的大菩薩。大家希望更進一步了解,入第六地的修行方法及證悟的理論。那麼已具足第五地的大菩薩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晉升第六地呢?「當觀察十平等法」:應該要觀察十種平等法。這句話是總綱。「平等」,這二字在佛法上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心思想。基本上說,眾生之所以同樣具有佛性而不能成佛的原因就是心有分別、不能平等。有了分別的妄心就有是、非、人、我、親、疏、善、惡,乃至種種心理上不能平衡的事情。這些都是分別心。如果能夠證悟到平等心的道理,然後再表現在我們身、口、意三業的行為上,那你就是真正的大菩薩。因為我們之所以成為眾生,是因為心不平等,有是非、善惡、人我的差別心,所以才會犯罪。如果把差別心、人我是非心變成一視同仁,真正平等無分別,那你就只有功德沒有罪惡,成大菩薩了,成為真正的佛弟子了。因此,這平等心,是我們修行上重要的基礎。諸法的真理是平等的,真如的佛性也是平等的。它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真如佛性上沒有是非與人我自他的分別,卻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意念妄動,把它埋沒了。雖然如此,它並不會因為眾生的心那樣污濁而改變了它一分一毫的光芒,仍猶如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佛教常用「蓮華」作標誌,就是有這層深意。我們的佛性雖然在六道眾生心中長遠埋沒了,但是它是在諸佛不增其淨,在眾生不減其淨,所以,一旦我們依法修行,仍然能把這個佛性悟到了。它依然還是會光明剔透的呈現出來。 ➁徵列十心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法無相故平等,無體故 平等,無生故平等,無成故平等,本來清淨故平等,無戲論故平等,無取捨故平等,寂靜故平等,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燄、如化故平等,有無不二故平等。 「何等為十」:觀察哪十種平等心呢?在這裡是要藉著問答,把十平等法呈現出來。 一、「一切法無相故平等」:「相」有長、短、 方、圓、青、黃、赤、白。能夠表現出來讓我們看得到、摸得到的東西,就說它有「相」。諸法的平等心是屬於理性。理性是無相的,但是它卻是無所不在、遍一切處的,所以說是法身。在諸佛是法身,在一切事物是法性,在我們眾生是佛性。這是看不出來的。但是,從我們的表現上是可以認知出來的。譬如說我們的眼睛為什麼能看呢?就是因為有這顆無相的平等心。耳朵為什麼能聽呢?也是因為有這顆平等心,所以六根門頭諸佛常常放光。也就是說,我們的自性天真佛常常從六根門頭放光,而我們不知道它,以為諸佛是諸佛、我們(眾生)是我們(眾生)。這就是自己埋沒了自己。禪宗的人所要參透的就是這個。「無相」是一句總話。一切法無相,所以它是平等的。假如它有相,那麼,不是長的就是短的,是圓的就不會是方的。但因為它是無相的,以一切法都能表現它的存在,所謂無相無不相,這才是真正的平等。「一切法無相故平等」這一句話是總說,以下有九句是別說————分別的來說明它。上根利智的人,從第一句話就可以認知到我們自己的自性清淨心。假如聽到了這句話還不能了解,再用以下九句話來分別說明它。二、「無體故平等」:一切法有沒有體性呢?有沒有個體呢?無相,當然是無體了,沒有一個單獨存在的事物可以代表它。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緣起性空的,所以說是「無體」。一切法都是無體。我們認為什麼東西有什麼形相,就說是它的體。實際上,有形相的東西都是幻化,都是各種不同的因緣和合而生起的。緣起本身不是物體,而是一種過程。我們眾生認知一切諸法是兩個條件:一個就是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一個就是對象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當這兩種相對的時候,我們就產生了一個認識作用。如眼睛看到一朵花,我們就知道這是一朵花;看到一張桌子,我們就知道這是一張桌子。但是,所看到的是一種幻相,它是沒有個別的實體的。它是從我們的眼根接觸到色塵產生意識的想像而產生的,事實上它是沒有一個實際的自體存在————它是「無體」的。我們要認知到這無體的作用,就是用這種方式去理解。一切法都是無體、平等的。人也是一直到剎那變化的事物來看,都是一樣的,都是無體的。這是在區除分別心。 三、「無生故平等」:生就是生起來;緣具則生。人也是一樣,從父母的緣,加上我們過去生中所造的業因,於是成就了一個人。在媽媽肚子裏邊經過十月懷胎圓滿哇哇墜地之後,開始就有了我這個人了,那就是「生」了。但是,「生」在佛法來說,它是一個苦果。前生造了許多善惡業,今生感報而來,如此輾轉而成立起來的;這也是緣成的、因緣和合的。假如沒有父母的緣,就沒有我們;沒有過去我們所造作的業因,也不會有我們。若父母把我們生下以後,沒有親人的照顧,沒有衣、食、住、行生活的條件,也不能繼續存在。因此,所謂的「我」也是無實體的、平等的,更是無我的。但因眾生有分別心,有種種會分別人我是非、過去善惡業的因、果的「染分別心」而總覺得是有我的。所以,要用這第三平等法來遣除我們的染分別。 四、「無成故平等」:「成」是什麼呢?「成」是成就。我們人生從出生到長大成人,也是一個「成」相。但是,成相不管成大、成小、成好、成壞,這個成相是由什麼造成的呢?也是緣。要成就我們這樣一個人,首先,最基本的先要父母的培育,然後由學校的教育、社會的教育等等多方面的栽培,我們才能成為一個人,這就是「成相」。「成」有沒有實體呢?一樣是沒有實體的。一樣也都是由許多不同的緣所成就的,並不是說有一個單獨的、一定的我就可以「成」了,所以說是「無成」。既然沒有一個成功的定相,所以也是平等的。就等於說,政府内有許多官位,大家一做官就成就了。這官位不是為我一個人而設立的,也不是個人所擁有的,只是他的機會來了就做官,可是也會有下台時候。由這也可了解到這樣的法也是幻相的、緣成的,並不是一定不變,所以這叫做淨分別。好的分別,守住這一方面的平等性。因此,基本上還是一個平等法。這是就「舉依他緣成,顯無生無我」的道理。五、「本來清淨故平等」:我們的真如佛性本來是清淨無染,與諸佛無二無別的,而都是由於最初的一念不覺,這在佛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真如不守自性」。說我們的真如心本來是清淨無染的,但因不守自性,一念不覺而心動起來了。動的是妄心。妄心一動,而有了無明;無明一來就起煩惱、造惡業、善業,受生死輪廻。這一路的大禍,只因一念不覺而闖下來了。只是因為真如不守自性而妄動,於是就有了妄心、無明。有了無明就不曉得什麼是好、什麼是壞而妄作非為,一切都來了。無邊的生死也由此而開始。等到學佛後才知道原來我們的佛性是清淨平等的、無分別、無污染的。這句話是在「遣淨相」。(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六〇期) ◎主講:成一導師 ◎整理:編輯部 六、「無戲論故平等」:所謂「戲論」是什麼?這是佛學上特有的名詞。「戲論」就是不合乎道理的言論;不能夠產生善法的、不正確思想的、違背真理的、不能尊敬善法的言論,都稱之為「戲論」。 一般眾生在思想上,在未得到佛法以前,他不是知有就是知空,只知世間的學問,對宇宙萬有的真相弄不清楚,有的說一元論,有的說二元論,有的說三元論、多元論,莫衷一是,得不到一個確定的答案。因為他們的智慧還不到平等的地方,所以始終出不了有與無、是與非、空與有這樣的圈子。若只在這些範圍内討論問題,就叫做「戲論」,那是永遠得不到正確結論的。在真如佛性方面來說,真如是平等的、清淨的、無分別的;所說的,要合乎這個法的,合乎因果法則的、合乎緣起性空的,那就是佛法的真理。違反了這個原則的,那就叫戲論。我們的自性、真如佛性是沒有戲論的,所以是平等的。有了這個平等的無分別心,那做什麼事都會很明快,看到什麼人都會很歡喜,如同彌勒佛一樣,保證歡歡喜喜!有煩惱,那是因為你有不平等的分別心。把這個平等無分別的原則掌握住以後,你就可以得到快樂的人生,永遠都沒有煩惱了。 七、「無取捨故平等」:取捨,就是有分別心。取是要取好的、取有價值的;捨是捨棄不好的、無價值的。有價值、無價值,好與不好,都是分別心的作用。有了這樣的取、捨,這就是不平等了。真如法性是沒有取捨的,在佛是如此,在眾生一樣是如此。所以,沒有取捨的。 八、「寂靜故平等」:寂靜,就是沒有紛爭喧鬧。平等寂靜就沒有這些爭執分別妄動了。 九、「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燄、如化故平等」:這是怕眾生說有就執一切有,說無就執一切無,所以用這八種譬喻說明諸法的實相是空相,但是因緣和合而有,並不是全無。這也是《金剛經》說空的四句偈。學佛法就要學諸法的畢竟空性,本來就沒有的,就不要畫蛇添足。以否定的方法掃蕩,什麼都不是就是空,空就是平等的。 十、「有、無不二故平等」:有與無是相對的,成即是有,壞即是無;緣起為成,無性為壞。緣成,即無性,所以有、無的體是不二的。有是無的相,無是有的性,看起來像兩樣東西,但事實上是一體的兩面。雖然看起來一樣,但也不全然一樣,所以就相說二而不二,就性說不二而二。有、無不二,就是平等。這要好好地體悟它,確實地把握住,就可以做大法師了。   金剛藏菩薩說:修,要用以上這十種平等心來修;學,也要用這十種平等心來學,就會得到佛法的適用,那就可進入第六現前地了。 ➂結其行能(結行入地) 菩薩如是觀一切法自性清淨,隨順無違,得入第六現前地。 菩薩有了十種平等清淨心的修行,隨順無違,就可以 進入第六現前地。 ➃辨行分齊 得明利隨順忍,未得無生法忍。這兩句話是來檢定一下,修學佛法到這邊可以畢業了嗎?還沒有。相較於前面的修行,明顯地是有較為殊勝的地方;但是,在和後地菩薩的修行相較之下,就還不能稱為圓滿。 這裡所謂的「忍」,在《仁王經》有所謂五忍的修行階位。我們解釋這經文當中的四句:「得明利隨順忍,未得無生法忍」。「明利」是順忍位的菩薩所得到的一種修行成果。順忍位的菩薩成就的是相當於四、五、六地菩薩的修行。後面還有七、八、九地的無生忍;再向上有十地及佛地,就是無生法忍,或者叫寂滅忍。 《仁王經》上說有五忍。有哪五忍?伏忍:伏忍是三賢位,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三種賢人的位次;到了一、二、三地就是相當於信忍的位階;四、五、六地就相當於順忍的位階;七、八、九地就相當於證得了無生忍。經文說,已經得到明利隨順忍,但是還沒有得到無生法忍。無生忍與無生法忍不一樣。無生忍只得到真理的一半,得到生忍就是得到人我空,得到法忍就是證得了法我空;而無生法忍就是得到人、法二空的真理。五忍的前四忍,各有下、中、上三等品位。地前得到伏忍。地前位就是三賢位。伏忍分三品,就是配前面的三賢位。登地以後,一、二、三地得信忍;四、五、六地得順忍;七、八、九地得無生忍。這叫九地。十地及佛地就是寂滅忍,或叫無生法忍。現在是講四、五、六地,所以說都得到了順忍 六地是得順忍上品的品位,因為是對治細慢煩惱。學佛就是要對治煩惱,第四到第六地的菩薩學佛的階段就是要斷由粗到細的「慢」煩惱。「明利」能對治細慢,如前面已講過五地能淨勝慢。 為什麼叫隨順呢?隨順就是「順後無生忍」。明利是因為它能對治微細的慢煩惱,後面是能隨順無生忍,在這位置上能夠得到這兩種成就。慢有粗、細,忍分三品。四地治眾生我慢、解法慢、人我慢為粗,得下品忍;五地治身淨慢,次細,得中品忍;到了第六地是治染淨慢,染、淨慢的心理最細微了,所以得上品忍。「治於細慢,故云明利」。「明無不鑒,利無不破」,是解釋「明利」這兩個字。順忍就有兩個意義:一、順法:於法有無,皆順知故;二、順忍:未證無生,隨順彼忍故。現在菩薩修行的心理是隨順無生忍的功力去發展,由第六地開始能夠破相,趣入真境,所以能「順上地無生忍」。他已經能夠有資格隨順第七地(就是上地,再向上升一級),達無生忍。假使約十地菩薩修行的實位來說,初地實際上就已經得到無生忍。現在是約寄地位來講的,不是依實位來講,所以到七、八、九地才得到無生忍。 (2)不住道行勝 ➀總顯心境 「總顯心、境」,就是要來觀察眾生的心性。世間萬事萬物的成功,都是由於眾生心性的發展。由於眾生的心性發展,驅使眾生身體去造作行為,行動起來了,所以能夠成就事物,展現出那樣的外境,使我們可以看到。 ❶結前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已, 這一部份分兩段來解釋。「如是觀已」是結前,總結前面的意思。「此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已」:觀,就是觀十種平等心,也就是觀一切法清淨、自性平等,隨順無違,乃至觀明利隨順忍。這樣子觀察以後,再看以下經文說的。 ❷正顯 復以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觀世間生滅。 這四句話是正顯。前面「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三種是能觀的心;後面「觀世間的生滅」是指所觀的境。前面三種都是悲心,後面一種是智。菩薩的大悲心無非是利益眾生,所以能不住涅槃;又以大智為導,所以能不住生死。這章是不住道行勝,所說的「不住」,就是不住在生死與涅槃這兩種地方。 諸佛成佛以後,他並不是跑到涅槃的安樂窩享受去了,而是在十方世界去分身、化現,去度眾生。他們的大悲心是沒有了期的。那麼,他到十方世界去度眾生是不是會很苦呢?不會的。因為他有大智慧。雖然同樣跟我們生在娑婆世界,但他的大智慧使得他能超越人世間的痛苦、不愉快。一般人說隨遇而安,或者說看得開,就是說有大智慧、不會執著。不是說擁有什麼地位的人,應該享受什麼樣的生活,他沒有這樣的想法。什麼地方都能去,隨遇而安。到最苦的地獄也不覺得苦,因為他有大願、大智。《地藏經》中婆羅門女問鬼王:這是什麼地方?鬼王說:是地獄。我如何能到地獄?鬼王說:有兩種人可以到地獄,一種是造作十惡業的大壞人,憑業力墜在地獄裏邊;另一種是大菩薩,憑願力,發願到地獄裡度眾生的,雖然身在地獄也不覺得苦。所以,要發起心去度眾生,不要怕!不要想發起心來願生西方淨土,說娑婆世間太苦了,要往生西方。有這樣的心是違背學佛的宗旨。 假如要生淨土,就發願生彌勒淨土。彌勒淨土還是在我們婆婆世間。生彌勒淨土有一個好處,生彌勒淨土等於跟彌勒佛學法,還是不斷修行;跟彌勒菩薩去度化天眾,將來五十六億年後,彌勒菩薩要來這世間成佛,那時候我們這世界也是淨土了。一生到彌勒淨土就有二個淨土: 一生兜率淨土,後生人間淨土。人間淨土不是彌勒菩薩一個人的,而是我們大家共同參與感化的淨土,符合「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菩提心的原則,所以希望大家要發願求生彌勒淨土。彌陀淨土不是不好,而是沒有發揮大悲心的機會,只有享受的機會,沒有盡義務、修福的機會。「以大悲為首」,首是第一,先生起大悲而去觀察因緣。前三句中,「為物觀緣」。物,是指眾生,就是為眾生觀緣——觀察度眾生的機緣。菩薩的用心就是要找機會觀察十方眾生的根機熟了沒有,觀察十方眾生有沒有聽聞佛法的福報,菩薩要先行觀機。這就是菩薩的大悲。 隨觀不同分為三種:一、「首」,菩薩先生起度生的大悲心,再觀眾生的機緣。這叫觀緣。二、「增上」,菩薩在一切法中「智清淨故」。菩薩一方面觀察度眾生的機緣,一方面進修,所以得到最清淨的智慧,也就是根本智。有了這個清淨智,拿它來作為前導,使大悲心更為增上。三、滿足,是說達到、完成度眾生的心願。三種大悲心輾轉漸深,智轉殊勝了。後句是「標所觀,即前滅後生,染生淨滅故」。十二因緣中,無明緣行,行緣識等,是染生,是順流的緣起;無明滅則行滅者,這是淨滅,是逆流的緣起。這章是以十二因緣為中心,說明佛法的基本緣起道理。這裏先標示菩薩度眾生的心,以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這是菩薩度眾生三個階段的心,是能觀的心。後句「觀世間生滅」,就是觀眾生的境界。觀世間的生滅,也就是要觀察眾生的在生死流轉、六道輪迴。這是所觀的境。菩薩用清淨智觀眾生的境界。清淨智是無分別的智,用它來觀察世間的生滅、眾生的生滅心、善惡行。「由著我故,生死流轉於六道為『生』;不著我者,則無生處名『滅』」。(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六一期) ◎主講:成一導師 ◎整理:釋天行 ➁別明觀相(緣起觀) ❶總顯深廣 接著要講「不住道行勝」裡的第二科,叫「別明觀相」。在這別明觀相當中有十重,是講緣起觀,也就是講十二因緣。這裡再分三項,第一、總顯深廣,是要總標緣起這個道理是甚深廣大的。緣起深義是佛教所宗(宗,即崇尚),如《維摩詰經》上說:「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這是講緣起論的根據。真正的講佛法,不管是世間法或出世間法,都是不離「不有、不無」這個原則。說「不有」,是說一切諸法的存在不能否定它,如山河大地、人物、鳥獸等,儼然滿世間,怎可說沒有?但是這些都是緣起的假相。每一樣東西都是結合各種因緣條件而成立的,它沒有固定的實體,所謂「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沒有一定的實相,沒有一定的實體,一切諸法都是這樣子的。山河大地好像與天地同根,這很長吧?但是天會老、地會荒。天會消滅,地球也會消滅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說「天」根本是個空洞的名字,根本沒有一樣東西。但是,假如你說是沒有的話,就會落入空亡,你會想,既然什麼都沒有了,那就算了,那就什麼都不要作了;那也可以什麼都作,「只要是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這種思想生起來了,那是很危險的。那麼,說「不無」,這是說緣起的事物是虛無、幻化的,但它的理體是存在的,法性是不滅的。所謂滅是滅其幻相,不滅其真性,所以說「因緣不有亦不無」,這是諸法的本性,是佛教所崇尚的。 別明觀相的觀相,所要觀的就是緣起的相。《法華經》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諸佛兩足尊,是說十方諸佛都是福德圓滿、智慧圓滿的至尊,是我們最崇拜、最尊敬的對象。佛如此地尊貴,但他也是沒有實在的個體,也是從緣起,是諸法無自性的、幻化的。「知法常無性」:是指佛已經悟知諸法常無定性。無性就是法性,沒有實在的個性。「佛種從緣起」是說:佛是怎麼成功的呢?諸佛也是從各種因緣成功的。諸佛經過發心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十善、具足戒,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一直到等覺、妙覺,歷經五十二位,一個也不少,實實在在的。這是要把福德修圓滿、智慧修圓滿,所以佛陀的相都是圓滿相,佛種也都是從緣起而生的。「是故說一乘」:一乘就是最高的一乘法,是說明一切諸法的真實相,它是亦有亦無的。這是究竟法。 龍樹與《華嚴經》的因緣很深,我們現在讀的《華嚴經》就是他從龍宮誦出來流傳的。龍樹菩薩對因緣有兩種解釋:一是内,二是外,内是内因緣,外是外因緣。内緣就是十二因緣,外因緣是成就外面諸法的水、土、毅、芽等。有了水、土,它就可以種稻子,就可以生芽,就可以結稻子。這是舉農業來說,其它的一切也都是一樣。只要有外緣,它就可以成長。現在天文學家正在探求火星上到底有沒有水,最近聽說火星上有冰塊。火星上既然有冰塊,那就表示有水份,有水份就有生物可以生長。假如這個問題可以證實,那我們就可以證明「一切世界都有眾生」的這個理論,現在我們也在引領而望地等待科學家趕快發現這個事情。 ❷舉經顯深 第二項、舉經顯深,是從經文中節出來,以說明深廣的内容;也就是依經來辨別内緣的佛法之深奧。在經文裏有十個重點,來表顯無盡。一、有支相續,二、攝歸一心,三、自業助成,四、不相捨離,五、三道不斷,六、三際輪迴,七、三苦集成,八、因緣生滅,九、生滅繫縛,十、隨順無所有盡。 ❸依論科釋 第三項是要依論科釋,先依論立觀,後以論會經。論,是指《十地經論》。清涼國師的《疏》、《鈔》也是依《十地經論》來解釋的。前中分六,有六種觀:一、何者是染染依止觀,即雙辨能依、所依。攝此半門。二、因觀,觀染因故。攝次二門。三、攝過觀,唯苦集故。這是講苦、集二門。四、護過觀,護凡邪見故。眾生有些什麼過錯?即邪見、邪知。五、不厭厭觀,防小慢故。上三次第各攝一門。這是因為小乘人會得少為足。我們修大乘的人不要有滿足的心,不要認為念阿彌陀佛這樣就夠了。六、深觀,顯因緣之理,妙過情取故。此攝後三門。此六觀中初二建立染相,次一就染觀過,次二正觀防非,後一觀行深極。 十二因緣,以現在的話講就是佛教的緣起觀,也是佛教特有的對於宇宙萬有最高真理的看法,也就是因緣生萬法。它是以正法來否定人類原始神造的一切思想。因為在佛陀未成佛以前,我們這個世界上不管是東方、西方,大家一致認為我們這個世界、人類原來是神、天、上帝造的,所以我們的主宰也就在天、神、上帝手裏。這是人類的一種原始的信仰。因為對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生起,有很多不容易弄清楚的問題,所以都把它推之於神,就想到在自然界有大力量的神在主宰、在創造,也因此,中國人拜天地、西方人拜上帝、印度人拜天。這是一個對天文知識未開以前的普遍現象。而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他是王子,他看到宗教那麼發達,教派、教門那麼的眾多,大家所信仰的對象、所修行的方法都不是很合理,所以他經過了長時間的觀察生死,毅然的放棄他應該得到的王位的尊榮,去出家修道,跟著當時的宗教領袖們學習,也依著他們的方法去修行。結果,花了五年的時間毫無所得。因為完全是感性的宗教,沒有什麼好得到的。除了禱告、祈求、感謝之外,別的也就沒什麼了,所以他放棄這種信仰,再到深山去打坐、修禪定。從禪定當中,他證悟到諸法真理。一切諸法的生起在時間上說,是因果關係,在空間上來說,是因緣條件的關係。這中間沒有神的關係,沒有天的關係,也沒有上帝的關係。這個發現,這個創覺,無疑的是給我們人類帶來一盞永不磨滅的光明覺燈,有了這個佛燈的照耀,我們對宇宙人生才有正確的了解,做人做事及人生的目標才有正確的方向。它是理性的、合乎現代科學的一種哲學的基礎,也是使我們了解人生真相的一門大學問。我們依照這個理念去學,去修,去做人做事,那一切都會合理。佛陀成就這個大的思想,為人類開出這樣一條光明大道,我們應該要珍惜它。所以十二因緣這一課很重要。 經文是以十個章段,就十種層面來加以說明它,可是都偏重於理論方面來詮釋、發揮,尤其它引很多的經論來作解說,我相信你們看了也不容易抓到要點。因此,我就把我們佛教辭典裏面的「十二因緣」這一張複印出來給大家參考。我們先看「十二因緣」的一般看法,然後再去看經文中的詮釋方法,用各種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十二因緣。 首先要掌握十二因緣的原理。「十二因緣」在佛經裏面是一個術語,新譯叫作「十二緣起」,舊譯就叫作「十二因緣」。羅什法師譯的是舊譯,玄奘大師譯的就是新譯。雖有這個差別,意思是差不多的。這十二因緣又可單名為「因緣觀」或「支佛觀」。所謂「支佛觀」,是指辟支佛所修的法門。辟支佛雖然是生在無佛之世,可是他看到天地間萬事萬物的自然變化,他就能體悟到諸法生起和幻滅的真理,所以他所修的法門就叫作支佛觀。辟支佛就是修這個觀而成就有餘偏空涅槃的。(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六二期) ◎主講:成一導師 ◎整理:釋天行 眾生是三世而輪迴六道的次第緣起。十二因緣的觀門最主要的就是要說明:我們眾生在(時間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當中,(在空間裏)在六道中輪迴的一個次第緣起的真相。哪十二因緣呢?第一是無明。「無明」,簡單的說,就是「不明白」。一個什麼事情都不明白的人,是毫無知識、毫無文化的。有時會莽動,會盲從,憑自己的意識去產生不合理的思想,做出不合理的事情,說出不合理的話來。這是無始以來的基本煩惱。我們每個人都是由基本煩惱發展起來的,長期的沉淪於六道輪迴,才有今生痛苦的人生。 由於有了這個無始無明的煩惱,所以就會驅使我們的心去妄動,此即第二「行」支:依過去的煩惱而造善惡業的行為、行業。「行」是行動,「業」是事業,就是作為,語言、文字、思想等都是。 第三是「識」支。識,是指依過去的業而受現世受胎的一念心。過去是煩惱、妄動,而後產生了所謂識心。這個「識心」,在唯識家叫作「第八阿賴耶識」,其作用是收藏前六識所有的行為作業所留下來的善惡業種子,所以又叫它做「藏識」。等於是倉庫一樣,作一件好事留一個善種子在裏面,做一件壞事留一個惡種子在裏面,將來要轉世到哪裏去?就看倉庫裏面的善種子多,還是惡種子多。善種子多就自然趨向三善道,惡種子多就自然趨向三惡道。這個阿賴耶識,一般人會叫它作「靈魂」,在《八識規矩頌》中稱它是「去後來先作主翁」,就是一個人要過世時,它最後才走;人還沒生時,它就先來了。人死亡的時候,看體溫從什麼地方最後消失,可以知道是往生善趣或惡趣。最好的、有修行的人,他的體溫是從頭頂消失。從頭頂消失就是成聖,即頂聖;從眼睛地方消失就是昇天;要轉生人道就是從心臟這個地方消失。這三個是好的。還有不好的,就是從肚腹這個地方消失,他是要轉生成餓鬼的;要轉生到地獄的眾生,它的體溫會從腳板消失。這就是去後來先的第八阿賴耶識。因為它收藏我們這一生的或過去多生的善惡業種子在裏面,所以又叫它「種子識」。這是說受胎的一念,是我們過去的善惡業因先已經具備,當要受胎去轉世時,就是由阿賴耶識中所藏的善惡業之種子較強的一念,來引導我們去受胎,這是以精神作的引導。 第四支是「名色」。「名色」,這兩個字代表屬於物質的肉體及屬於精神的心理。「名」,是指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到了母胎裏面,跟父精母血結合,就變成一個胚胎,這時候就把它叫作「名色」,就是在母胎中心,身漸漸發育的這個位子。「名」是心法,心法不是具體的個體,以「名」來說明它。「色」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合起來的身體。名是心的代表,色是肉體的代表,兩者合起來,就叫做「名色」。 第五支是「六處」,或叫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是具足出胎的位置,六根發展齊全就要出胎了,也就是在母胎十個月就要出生了。這中間在《起信論》中說有五個階位:業識(無名力不覺心動而有此識)、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之識)、現識(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之識)、智識(能分別染淨境界之識)、相續識(以念相應,能不斷分別之識)。這是說明我們的心性發展的過程,唯識學家把這些問題研究得比較細密。在母胎裡待十個月,等六根成長完備就出胎了。在將要出胎之前就叫六處。而在六處趨於完備中間,就有以上這五識的過程。 第六支叫「觸」。觸就像是出胎以後到二、三歲時的小朋友,對事物沒有能力識別苦樂,但是很喜歡去接觸它。什麼都喜歡去摸一摸、看一看,那怕是很燙的火他也要去摸一下。他就是好奇要去了解,但是沒有識別的能力。這叫作觸。 第七支是「受」,是到了六七歲比較有智慧能辨別苦樂、好醜、安危的時候,漸漸對事物能識別它的苦樂感受的這個位子。「受」就是感受。 第八支是「愛」。有了接觸、有了感受及領納,然後從心理上採取分別。這是到十四、五歲的時候,才有能力生起這種強盛愛欲的位子。 第九支是「取」。十四、五歲的孩子,他有比較強烈的辨別是非、好醜的能力了,對於所接觸的、所領受的外境,會產生愛的心理作用。愛,有愛合、愛離兩種。愛合是面對一種適意的境界,愛離是排拒違逆的境界。由於有了愛合與愛離這兩種心理,那就會造業了。愛合是貪得,愛離是瞋厭,有了這兩種情況其中之一,就會產生「取」的作用(即執取)。好的,要據為己有————不但合法的要擁有,甚至不合法的也要佔有,社會上常有強奪或霸佔,就是非法的擁有,這樣就犯過了。 第十支是「有」。有,是指後有。用現代的話說:我們這件事做下來有沒有後遺症。這個有,就是後遺症。我們因為愛合、愛離,對事物的貪求或排拒,都會產生種種善惡業。有了善惡業,就有了後遺症。這就是後有,將來就有下一生了。一旦造下了因,就必須要感報的。「有」是依愛取的煩惱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而招感了有來世的果。「有」者,就是「業」的意思。業能有當來之果,所以名為「有」。 第十一支是「生」。既然有了當來世的果,來生就生起來了。這是第二個輪迴了。第一個輪迴是過去的「無明」和「行」。從「識」到「有」是屬於現在的。「愛」、「取」、「有」是現在的因,「生」就是未來的果。這是三世二重因果。「生」是下一生,是依現在的善惡業未來受生的位子。 第十二支是「老死」,既然有了生,生了以後還是要老死,這是來世老死的位子。 十二因緣中的無明和行,這二者是惑業之二。無明,就是惑(也就是煩惱)。無明和行屬於過去世的因。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者,是緣於過去惑業的因而受現在的果。這是過去、現在的一重因果。愛與取是現在的煩惱惑,有(有後遺症的有)是現在造的業。緣於這個現在的惑、業之因,而感招未來生、老死的苦果。這是現在、未來的一重因果。如此即是三世二重因果。十二因緣正是說明這樣的關係。我們人生就是這樣的輪迴,這樣的真相。人生要來做人,並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閻羅王的支配所給予的,而是依這樣的真相來的。 依憑這二重因果,而知道輪迴是無極的。輪迴為何是無極?因為無明的產生是沒有時間,找不到時間的起點的,所以叫無始無明。假使沒有遇到佛法,不知道修行,輪迴就沒有了期。 既然知道現在的惑(煩惱)及「愛、取」的業「有」現在的苦果,是從「識」乃至「受」而生,那麼,就會知道過去的惑(無明)業行,也從過去的苦果而生。所以,既然知道現在的苦果,是「識」乃至「受」而生現在的業「有」,則也會知未來的苦果。從現在的苦果,我們知道未來的果報,會是根據我們現在的「愛」、「取」這兩個煩惱作為因,而有「生」、「老」、「死」這未來的業果。向上溯之,則過去的惑、業是從過去的苦果而來;向下去排演,未來的苦果更生未來的惑、業。如果沒有依法修行,這個生死輪迴是沒辨法斷的,是一直生死又死生不斷延續下去的。向前推是無始(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向後演算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結束;過去是無始、未來是無終。這是生死輪迴無始無終的現象。 辟支佛是獨覺,他生在無佛之世。辟支佛的修行,修這十二因緣觀,第一、厭生死,第二、知無常,第三、知實無我體,第四、逐斷惑、業而證涅槃。 從十二因緣中分別因與緣,則「行」與「有」二支是因,「無明」與「愛」、「取」三支是緣,其它七支總說為果。但「果」乃是起惑、業因緣的緣,所以,果也是緣。沒有果,就能斷除生死輪迴了,因為果是作為來世再來生起的緣。雖然今生有因,沒有來世的果,生命就延續不下去了。因此,是果攝在因緣中,不是因別存於果中,所以稱為「因緣觀」,不稱為「果緣觀」。 這一章很重要,要注意仔細去研究,以後我們讀經文就比較容易知道,也會容易獲得它的概念。(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六三期) 主講:成一導師 整理:釋天行 A、有支相續門 (A)無明  作是念:『世間受生,皆由著我。若離此著,則無生處。』 這一段話是要表顯十重內容中的第一重、有支相續門。這「有支」的「有」,是指三有。哪三有呢?我們生活的環境空間。三界又有個名字,叫三有。我們早晚課的文中有迴向四生九有。為什麼呢?就是把三有這三界分為九地。第一是五趣雜居地,然後依禪定三昧之的深淺,向上有六欲天,名之為六地,再加色界、無色界,合起來叫做九地。九地也叫九有,這個「有」,是指眾生活動的環境、生活空間;這個「支」,當作因果的「因」講,是能生善惡趣的差別因,能生到三有裡面的一個因。說:這欲有、色有、無色有的眾生,他們依憑身、口、意三業能夠產生善惡的業因,而形成「有」、「支」了。這個「支」,是生三有裡面的一個因,也就是差別因。人生生命的相續,就是由這個有支的習氣來引發的;所以我們在這三有當中,有支是我們發展生命、延續生命的一個重要的體。在上文中曾講過,金剛藏菩薩說,以能觀的大悲心,觀察到世間生滅的真相。觀到以後,他「作是念」。這是觀察到以後,在還沒有講法之前,他先在心裡這麼想。想什麼呢?說「世間受生,皆由著我」。我們看過、聽過十二因緣的解釋,了解了十二因緣,就會知道世間的眾生會來受生,是從無明、行、識發展起來的。由於有了無明,就會有行;行是心裡最初的一種妄動。由於無明,就根本沒有智慧辨別是非好醜,妄心就動起來了;妄心一動起來,就會進一步有行動和作為。這個作為就會留下因種、就會產生我們生死輪迴的主要因素,所以說:世間受生皆由著我而來。最初一念的無明帶動我們心性的妄動;心性的妄動,就一路下來都是以「我」為中心來發展它的生命,因此,「著我」是個生死的根本禍端。「若離此著,則無生處」:假如我們人、我們眾生沒有了這一念的執著,那我們根本就沒有生、根本就不會有我們這個人————則無生處了。這是說明著「我」是生命相續的一個主因。 復作是念:『凡夫無智,執著於我,常求有、無, 這是開始有了無明。「執著」,這一句話是總說。生死的一個主因、生命相續的主因,就是因為執著我。那麼,這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凡夫無智」,說:這些凡夫眾生因為沒有接觸佛法,沒有智慧,不能察覺心是依無明而妄動起來,產生善惡業,這是妄動,是沒有智慧的行為,所以說「凡夫無智」。而他的動不會是為別人而動的,都是為了自己而動,所以叫「執著於我」。「常求有、無」是說:常常在有無、是非、好醜、自他這二分法裡頭去分別、去追求、去貪求。一切生死的染緣,就順著這個軌道發展起來了。而這就是無明常求有、無。凡夫既無智,沒有智慧,怎麼能有明呢?對不對!無智就是無明。有了無明就執著我,不會忘記我的。因為他不曉得去利人,只曉得先顧自己。因為執著我,把我看作唯一的重要,那麼就會求有、求無的去分別、去爭取了。這句是辨無明。 (B)行支  不正思惟,起於妄行,行於邪道;罪行、福行、不動行,積集增長; 第一句「不正思惟」:這個心既然動起來了,它就產生一種不正確的思想。由於不正確的思想就「起於妄行」,他的行為也就不正確了。行與無明,兩個聯手就做了不好的事情出來————妄行就出來了。行與無明俱,這是一個人生禍端的開始。第二句「起於妄行」:妄行是不正思惟的人做出來的,這是就人來說,是個過失。第三句「行於邪道」:這是就法上去彰顯它的過失。行於妄行是人的行為;行於邪道,就是法,他所作的不正確,所做的非法,說行於邪道。這三句叫「行過」,是行為的過失。第一句「不正思惟」是行於無明之後,即行與無明結合;第二句「起於妄行」是禍行;第三句「行於邪道」是行過————行是行動,行動產生的過失。 以下三句「罪行、福行、不動行」,是行動的本體。我們做的無非是罪,有點兒智慧的人來修福,沒有智慧的人就犯罪啊!還有一種不動行,就是修禪定的一種名詞。沒有修行時的行為無非是一種罪行,懂得修行就是一種福行,只知道修四禪八定也還是一種愚行。所以,罪行、福行、不動行這三種,是行為之體,是行體。那麼,就是無明緣行,無明做了行的一個緣,而產生了這樣的結果。這種行動、行為不會終止的,它開始「積集增長」,他的生命還有一天存在的時候,他總是要進行不斷。所以,積極增長是行的一種表現。第一個是無明,它是個策動的原動力。有了無明就會產生這些妄行,有了這些妄行,然後就產生「識」支了。 (C)識支 於諸行中植心種子,有漏有取; 在這些許多妄行————罪行、福行、不動行————的妄行當中,都會留下「植心種子」,也就是在我們第八識心裡面植入了它的種子。善行有善行的種子、惡行有惡行的種子,不動行有不動行的種子。在心中的這些種子是「有漏有取」,什麼叫有漏種子呢?「有漏」就是有過失,它會漏落,漏落到三界去。有漏是不淨行、不清淨的。「有取」,取是有一種趣向,有帶動我們趣向六道輪迴的這種力量,所以叫做「有漏有取」。 這是「識」,識心。第三個緣發起來,叫識心。阿賴耶識叫「藏識」,它裡面藏了好多善、惡業種子,這些種子是會把我們漏落到三界,引我們到三界去受生、受死、輪迴的,所以說「植心種子,有漏有取」。 (D)名色支 復起後有生及老死,所謂:業為田,識為種,無明暗覆,愛水為潤,我慢灌溉,見網增長,生名色芽; 有了色以後,就會有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是一路連貫的,所以說「復起」。這段話是說「識」心產生以後,就有「名色」這一支出來了。其實「名色」這一支應該是放在第三的。「名色」,名是精神,色是物質;一個是心法,一個是色法。從名色下乃至有、生到老死,名色到老死,這一句話就是「復起後有」。「後有」,就是指產生後面一連串的緣起。從「後有」到「生及老死」,中間經過「業為田,識為種」:人生的過程是前生造的善惡業,好像是開闢了一片田地,我們八識心裡面的許多識種,就下到這業田裡面來。「無明暗覆」:被無明的煩惱心所罩覆(暗覆,即罩覆之意)。無明沒有一時離開我們,我們的心是無明的。「愛水為潤」:我們的心是貪愛的水為識心種子做了滋潤。「我慢溉灌」:由我慢心來灌溉它。「見網增長」:「見」,是指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五利使。「見網」:這些邪見像網一樣的罩住我們,使得我們得到保護、得到增長。「生名色芽」:再生起名色芽來。這是我們生死過程的一個寫照。 (E)六入等八支 名色增長,生五根;諸根相對,生觸;觸對,生受;受後希求,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生已,於諸趣中起五蘊身,名生;生已,衰變為老,終歿為死,於老、死時生諸熱惱;因熱惱故,憂愁,悲歎,眾苦皆集。 「名色增長生五根」:一個精神與一個物質集合起來變成一個胚胎了。胚胎在娘胎裡面發展,就生起眼、耳、鼻、舌、身五根。為什麼不說六根呢?因為那個時候他的意根還沒有發生作用,所以只說到五根。 這個「人」,講起來很有意思。在娘胎裏面先是一個小尾巴,再冒出一個頭來,然後生出兩隻手,之後生兩隻腳。五根是這樣子生起來的呀!所以我們家鄉裡罵不乖的寶寶,叫他小肉龜,就是這樣子來的。 有了名色以後,胚胎逐漸生成人形,生出五根。五根生起來以後,慢慢長到要出胎了;出胎以後,他就有對象了。對象是什麼?是五塵。五根去對五塵。 五根:眼、耳、鼻、舌、身 五塵:色、聲、香、味、觸 如果再加上意根,意根的對象是法,這樣就是六根、六塵了。 「諸根相對,生觸」:根、塵相對就有接觸了。「觸對,生受」:根、塵相對接觸之後,產生了感受,或者說是領受,有生理上的感受與心理上的領受。生理上,就會曉得冷、暖、澀、滑、粗、細,這些都是我們的感受、感觸。心理上的感受就是喜、怒、哀、樂。「受後希求,生愛」:有了感受,就在感受上起分別。好的,是指一種快樂的感受、適意的感受;不好的,是指一種討厭的感受。有了這種分別,就有愛合、愛離的兩種感情產生了。「愛增長,生取」:喜歡的東西就想辦法擁為己有;不喜歡的東西,希望排斥它、消滅它。有這種心理產生就是「取」了。「取增長,生有」:有,就是指有後世,就生後世了。後世產生了以後,還是同現在一樣,由無明、行、識、名色、六根.....;一路發展下來。 「有生已,於諸趣中起五蘊身,名生」:這個「有」到了下一輩子又「生」出來了。生出來在「諸趣」當中,也就是在六道當中(六道也叫六趣,或叫五趣)。「起五蘊身」:到天道是天身、到人道是人身、到鬼道是鬼身、地獄道是地獄身、畜生道是畜生身等五蘊身。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的身體。那個時候叫做「生」。有了這個五蘊身,也就等於五根成長一樣的,是叫做「生」了。(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六四期) ◎主講:成一導師 ◎整理:釋天行 「生已,衰變為老」:生下來一天一天的衰變,一天一天的成長;由成長而衰變,就變成「老」了。「終歿為死」:這一生終了、沒有了,那就叫做死。那是未來世的一個老死。在老、死的時候,心理上是什麼感受呢?「於老、死時生諸熱惱;因熱惱故,憂愁、悲歎,眾苦皆集」。所以說「老死」支後面還要加上「憂悲苦惱」。老死的後面一定會有這些心理上的痛苦情況。要老死時能夠不憂悲苦惱,最好的辨法就是念佛求生淨土。 求生淨土,要生彌勒淨土最快,因為彌勒淨土就在我們欲界的第四天。生西方極樂世界要過十萬億佛土,生東方阿閦佛國土要千世界,都是很遠的。生彌勒淨土最方便,而且條件很簡單,只要能夠持五戒、修十善,對彌勒淨土產生一種好樂心,常常能夠憶念彌勒尊佛的聖號,這樣就可以了。不必像修其他的淨土,條件較多。我們要想來維持我們今生的菩提心,來世希望繼續來行菩薩道,最好是求生到彌勒淨土。生彌勒淨土,到了兜率淨土還是行菩薩道,跟彌勒菩薩一起去教化眾生,不是在那裏休息的。等到五十六億萬年以後,這世界的人壽到了八萬四千歲了,彌勒菩薩會下生人間成佛。我們生到彌勒兜率淨土的人就一起跟著彌勒下生人間來成佛,再來建設彌勒淨土。所以,生兜率淨土就等於生兩個淨土,先生兜率淨土,然後再到人間淨土。到那個時候,就可以沒有老、死、憂悲苦惱這些情形了。前面是說明人類怎麼來的,是一個順轉,一路下來的流轉、順說的情形。 此因緣故集,無有集者;任運而滅,亦無滅者。』 反過來,我們修行是要逆轉,也就是要逆流而上。逆流而上要怎麼修呢?十二因緣的逆觀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這就是逆的。經文說「此因緣故集」:我們要曉得:上面順流而下的這十二種因緣成就了我們痛苦的人生。十二種因緣和合的成就屬於一種「集」,集合了我們的人生。 「無有集者」:但也沒有一個主宰在為我們組集這回事情,所有集的還是我們自己從無明開始,而有行、有識、有名色......這樣一路來的。 「任運而滅,亦無滅者」:這兩句話就說明無我。生無我,死了也沒有我,是「任運而滅」。他到老了,自然會死。這裏面也沒有一個主宰。生的時候沒有主宰才生,死也沒有主宰才死的,所以這都是說明無我的道理。雖然十二因緣產生了我們的人生,但是並沒有一個主宰在操作它,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 菩薩如是隨順觀察緣起之相。 這第六現前地的菩薩就是隨順這樣的程序來觀察的:順流的,從無明到憂悲老死,一路產生;逆流的,也是從無明開始,無明滅,一直到老死、憂悲苦惱滅。這是順、逆觀十二因緣的情形。這是總說,下面還有細說。以上的經文裏有兩個重點:一、倒惑順起染緣: 由於顛倒的煩惱、顛倒的迷惑生起的染緣,所以,我們從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一路觀來;二、正智逆觀結酬無我:十二因緣都是緣起法,因生緣、緣生因,因緣輾轉。逆順十二因緣,這中間沒有一個一定的主宰,所以是無我,都是因緣所生法。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於第一義諦不了,故名無明;所作業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識;與識共生四取蘊為名色;名色增長為六處;根、境、識三事和合是觸;觸共生,有受;於受染著是愛;愛增長是取;取所起有漏業為有;從業起蘊為生;蘊熟為老,蘊壞為死。 這是有支相續門的後段,叫「迷真起妄緣相次第」。十重因緣說明十二因緣的境界、組合、理念、形成與它的結果等。現在這一段講的都還是在別明觀相裏面的。別明觀相一共分十重,十重當中的第一重就叫做有支相續,前面已說過了。有支就是十二因緣的緣起真理的一個中心,也是我們人生生命延續的真相,所以這一重比較重要。現在分順觀、逆觀來研究它的作用、了解它的内容。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於第一義諦不了故名無明」:無明從哪兒來的?就是從不明了第一義諦生起的。第一義諦就是真理。我們對真理不能明了,所以就叫做無明。「所作業果是行」:這段經文等於將這十二支的名字做簡單的說明與介紹。從「行依止初心是識」一直到「蘊熟為老,蘊壞為死」是順觀。「蘊」是什麼?蘊就是五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從業起蘊,就叫作生。「五蘊皆空」:就是說我們的身體從過去的業為因,生起現在的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的色身。這五蘊色身是不長久的東西,它會慢慢的成熟,也就是會慢慢的衰老、變壞,蘊壞了以後就是死了;死了以後五蘊就分散了。而我們這五蘊身也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合的,到了死的時候,四大就分家了,不合作了,分散了。這個情況的總結果是什麼呢?就是「苦樹」。也就是說,人生到最後就像是一棵「苦」樹,苦樹長成後所結的果實就是「苦果」。所以,可以說,成就的就是個「苦果」。就像下面經文所說: 死時離別,愚迷貪戀,心胸煩悶為愁,涕泗、咨嗟為歎,在五根為苦,在意地為憂,憂、苦轉多為惱。如是但有苦樹增長,無我、無我所,無作、無受者。』 「死時離別」說:死的時候與我們的親友離別了,與我們的眷屬離別了,也與我們的身家財產離別。「愚迷貪戀」:那時候心理上有很多的煩惱,自己都捨不得丟下來,那是非常的痛苦的。曾經去給一位居士助念,這個居士氧氣吊了幾天,到了最後,實在不行了,但還捨不得走,等到去給他開導說:你可以放心走了。沒問題了!你太太我們會照顧她啦......怎麼樣,怎麼樣的......,後來才放下的走了。「死苦」就是這樣子的「愚迷貪戀」,愚癡、迷惑、貪戀自己忙了一生的家財、兒女、聲名、地位。這許多事業丟不下來,當然會貪戀。除非真正把佛法道理弄通了,曉得萬法是緣生無自性,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樣子比較可以看淡一點,可以放得下一點。 「心胸煩悶」就叫做「愁」,「涕泗、咨嗟為歎」:到了臨走的時候,表現出哭泣、嘆息,就叫做歎。眼、耳、鼻、舌、身這「五根」,都表現痛「苦」的情形;「意地」表示出「憂」。心裏面擔憂兒女怎麼辦?事業怎麼辦?對不對?這都是心裏放不下。由「憂、苦轉多」就叫「惱」,心裏煩惱了。像這樣的擔憂,就只有如苦樹生長————好像一顆苦的樹木一直在那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一路發展下去。變成最後結果,就只是苦樹。這是形容我們的人生到最後就是這麼個樣子,這是十二因緣最後「死苦」的結局。其實,用不著來為「死苦」愚迷、貪戀。為什麼呢?我們看下面兩句就曉得了。 「無我、無我所」:本來這個世界上一切的一切沒有哪一樣是屬於我的,就連我們的身體也不是屬於我的。假如姑且要說它是屬於我的,那麼,我就可以叫它不要老、不要死,但是不可能,沒有辨法的。對不對?所以,我們想到這一點就知道「無我所」。那我管它什麼家財、事業,什麼眷屬、兒女、朋友,這些也通通都是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的,並不是我所有的。到了一口氣不來,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曉得這兩句的意思,我們就比較可以放得下了。而且,這些眷屬的聚散、事業的成敗,也都是「無作、無受者」的。我們這個人生是沒有一個可以主宰的個體的,都是緣生的。說「緣生」:就是表示它是沒有一個特定的主宰,也沒有一個作者、受者。「我」,並不是哪一個來造作的。我們生命從哪兒來?是過去的業因召感而來的,而有了這個身體,它不是任何人給我們的。當我們了解十二因緣以後,應該知道這樣的結果。「無我、無我所」,這兩個真理能夠悟到了,就證得阿羅漢、菩薩道了,所以,我們要多用一點心。 復作是念:『若有作者,則有作事;若無作者,亦無作事。第一義中俱不可得。』 菩薩細細觀察十二因緣形成這樣的人生以後,又要去想,怎麼想呢?「若有作者,則有作事;若無作者,亦無作事」:有一個特定的「作者」,那麼就有他所作出來的事業的具體成就,沒有作者就沒有成就了。這是一定的。我們的生命若沒有作者,也就不可能有事業,也不可能有什麼成就。所以無作者,以及所作的事。「第一義」:就是在諸法的自性真理中它是沒有自性的。沒有作者、沒有我、沒有我所,最後是這樣的情況。這是「勝義空」。我們修持佛法就是要能夠觀無我、無作者、無受者,把這個觀通了,才能夠得到第一義諦的中道。所謂第一義諦中道,是不是什麼位子給你呢?也沒有。「俱不可得」:無上菩提貴在無所得。不要以為成了佛以後,以為是像毘盧遮那佛一樣的,今生可以坐在蓮花座上。那只是一個象徵,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在心裏面。所以,在第一義諦當中沒有什麼可得的。 這樣子說的話,那我們學佛有什麼好處呢?這樣到最後不是什麼都沒有了,那還學佛作什麼呢?學佛,是得到了這樣的真理以後,你知道你的自性不會滅。你可以在十方世界一切國土中「恆轉無上法輪」,去教化眾生。成佛以後,也不是什麼都沒有,也不是都歸於空無了,成佛以後,我們要去利益眾生,並不是成佛就一切都空掉了、沒有了。那麼,那個時候不是太辛苦了嗎?不會!因為到了那時候,成了佛以後,是憑願力去發展利生事業。這是一點。第二、成了佛以後,有神通,可以運用神通啊!不是像我們,只能運應用肉體的實力啊!佛是憑願力、憑他的智通去利益眾生、去感化眾生的。我們真正的了解學佛的價值,就是要能夠體悟到這樣的道理。假如學佛是為了逃避痛苦的人生,或者是想到:既然萬法皆空,學了也沒有意思,那都不是一個正確的理念。這是第一重「有支相續」,即十二因緣(十二有支)相續來完成我們虛幻人生的真相。下面還有九個項目,要來研究十二因緣的理念。(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六五期) ◎主講:成一導師 ◎整理:釋天行 B、一心所攝門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這句經文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佛法者,心法也」。要把佛法搞通,就是要先把心法弄通。不管苦也好、樂也好,都是不離一心的,都是一心之所幻現。這是一個基本原則,要把握住。因此,第六現前地的菩薩,在體認到十二因緣的真理以後,他又再想:「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我們上面說十二因緣的人生,到了最後是一個苦樹,什麼都沒有,有的是勝義空。這件事情,好像很容易讓一般人產生誤解。雖然已經加以說明「無作者,也無受者」,一切都是緣起、緣滅,但還怕大家對這一方面不太能了解,所以下文再說明:到底虛幻的現象與緣起的人生是什麼來由呢?例如我們說,人這個「身體」是憑空而來的嗎:怎麼會憑空來呢?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就怕人會有這樣的想法,所以說「三界所有唯是一心」。這正是佛法所講「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之唯心說。 「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 如來根據這個道理————站在這個立場上————來分別說空、說有、說苦、說樂、說長、說短,都無非是說出我們眾生心理上的障礙、分別、執著。所以,要用什麼方法來說明我們人生呢?就是用擁有三世兩重因果的十二有支來說明它。雖然這緣起十二有支中有三世兩重因果的演變,但是,不要忘記它們「皆依一心,如是而立」————總還是歸於一心。「如是」:就是依據這個理論、這個事實而建立起來的。這樣說法還有點不大清楚,所以以下要來自己設問,再自己解釋一番。 「何以故?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何以故?」:為什麼要這樣說的呢?這是徵求意見問答。所以,後面有解釋了,說:「隨事貪欲,與心共生」:這就開始說出了十二因緣的真相。因為我們眾生的心在哪兒呢?於第一義諦真理不能明了、不能通達,所以就有了無明,也就是「隨事貪欲,與心共生」。這個貪欲的生起,就是因為一念不覺,心動了。心不應該貪的,要貪;不應該欲的,要欲。貪欲隨妄念、隨無明而生起來。貪欲「與心共生」是說:貪欲就是「無明」,與心共生就是「行」。妄心再進一步就變成一個識法,識就是要了別外在的事相,叫做「了別為識」。「識」以後有「名色」。識有了行動,叫做「事是行」。貪事就是作意,作意是個行,心的行動就是作意。「於行迷惑是無明」:這再向上追溯,就是妄心動了以後便成行,有了識就對外界有了分別;有了分別,它就會發展一些識業。事就是行。對行迷惑了,就是無明。行做得不對,行動迷惑,做不合理的事,就叫無明。 「與無明及心共生名色」:名是心法,色是色法;也就是名是精神,色就是物質。精神和物質共同組織起來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對行迷惑是無明,無明生起產生行,行產生後便有心意識,才會對外界產生了別。繼續這樣發展下去,無明同行又生起了名色。名色增長便成六處,如胚胎在三、四個月時生起了六根。「六處三分合為觸」:什麼叫三分合呢?有了六處就有觸。這個觸的產生是三分合。三分就是根、塵、識。根是六根,塵是六塵。根、塵相對產生識,識有六識,眼識、耳識乃至到意識。「三分合為觸」:這三個條件合起來就與外境有了接觸。「觸共生是受」:接觸以後,與觸同時生起的是感受。冷、暖、濕、滑、粗、細,這許多都是感受。「受無厭足是愛」:在感受以後就要起分別,是我喜歡的、是我不喜歡的。這裏邊有愛合、愛離,就是有愛心生起。「愛攝不捨是取」:因為有愛心生起了,就把這些種感受據為己有,就叫做「取」。「彼諸有支生是有」:前面一路發展的「有」支,它能生成一個後有,也就是它能使我們有了下一輩子的生命。為什麼呢?因為「有」是從起惑而受業的。就從十二因緣的三世兩重因果來說,無明、行是過去的因,識到受是現在的果,愛、取、有三種形成了未來的因。有了愛、有了取,就有了動作、行為。有行為就是有了因,所產生的生、老、死就是未來的果。 「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這是來生的「生」。生熟了,就叫做老;老壞了,就叫做死。這是來生的果。愛、取、有是今生的行為,是未來的因;有生老死是未來的果。三世二重因果就是這樣的情況。雖然是十二因緣一路發展成三世兩重因果,但是,追溯它基本的來源、原動力,卻是出自於一心,是由一心幻現的而已。(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六六期) ◎主講:成一導師 ◎整理:釋天行 佛子!此中無明有二種業:一、令眾生迷於所緣,二、與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種業:一、能生未來報,二、與識作生起因;識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有相續,二、與名色作生起因;名色亦有二種業:一、互相助成,二、與六處作生起因;六處亦有二種業:一、各取自境界,二、與觸作生起因;觸亦有二種業:一、能觸所緣,二、與受作生起因.,受亦有二種業:一、能領受愛、憎等事,二、與愛作生起因;愛亦有二種業:一、染著可愛事,二、與取作生起因;取亦有二種業:一、令諸煩惱相續,二、與有作生起因;有亦有二種業:一、能令於餘趣中生,二、與生作生起因; C、自業助成門 第三種講「自業助成」。主要說明我們的人生不是外來的,也不是由心以外的因來成就的,而是我們自己的業、自成、自作、自受的。 此段經文中解釋十二因緣每一支有二種功能,說明人生出來都是在發展,不是任何其它的外在因素來操作的。如天主教說:人是上帝造的;這是不可能的。又好比印度人說:人是自在天、大梵天所造的;那也是不對的。印度人還有崇拜自然,說什麼都不是,一切是由自然,跟我們道家思想相接近————自然。道家說:人法道、道法天、天法自然。這也是自然外道的一種理論。因此,那樣的說法也是有問題的。我們後面要講到,這都是從我們一心發展出來的。 「自業助成」,即說由無明因緣能生諸行。經上說這十二因緣各有二種業用:一是自業,二是助成。以無明來說,它的兩種業用「一、令眾生迷於所緣」:這是自業;這個就是無明的作用。「二、與行作生起因」:我們的一切妄作非為,這些妄生的行動是從哪兒來的?這從無明來的。無明就是「於第一義諦不明了」,所以才生起的。這是無明的兩種作用。 「行亦有二種業」:業就是作用。行的業,「一、能生未來報,二、與識做生起因」:有了行動,就留下一個業種;即一行動就留下一個業種。這就是來生的一個生命之種子。這個業種在八識田中留下來,待因緣聚會,它就能產生業報,所以說它能夠生未來果報。你一旦有了行動,就有了業,有了業就會有報。而這個報是會在未來成就的果報。「二、與識作生起因」:這種行動能夠做第三支「識」的生起因。識又怎麼生起呢?就是靠你有行動才能產生的。如果你的眼睛不去看、耳朵不去聽,那不會有識產生。所以說識的產生——認識的產生——是靠心,妄心的行動。這是行動的能力作用。 認識的「識」也有二種功用。一、「令諸有相續」:有了認識以後,我們就會不斷地去造業,那麼,後面會產生後有的這許多支就從這裏慢慢地相續下去了。二、「與名色作生起因」:隨應跟它關係最靠近的就是「名色」。有了識心,就要假借名色的生起來發展生命。如果單有一個識,沒有一個可以依附的體就不能成人。所以名色就是識的依附體。說明白就是胚胎,最初識神找到父母的緣去投胎,娘胎裏面的胚胎是名色。這個識能夠給名色作生起因。 「名色」也有二種功能。一、「互相助成」:精神和物質兩個是好朋友,它們互相幫助。精神幫助物質,物質幫助精神,兩者互相的幫忙來發展它們的身心。這是互相助成。二、「與六處作生起因」:名色同時還能夠幫助六入(六處)作生起因,也就是說,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是基於名色的生起而生出來的。 「六處」亦有二種業。一、「各取自境界」:眼睛去看色,耳朵去聽聲音,鼻子去嗅香、臭,舌頭去嚐味道,各自取各自的境界。而心則是去取一切諸法,心去了別它、認知它,所以叫「各取自境界」。二、「與觸作生起因」:有了六處,對外界六塵就發生接觸。所以說觸法的生起,是靠這六根(六處)的關係。 「觸」也有二種功用。一、「能觸所緣」:這個「觸」,它本身的作用是能觸所緣。眼睛「觸」什麼?觸色法 青、黃、赤、白的顏色,或者是長、短、方、圓的形式。這些都要靠我們的眼睛去看。耳朵聽聲音、鼻子嗅香臭、舌頭去辨別味道,這都是「能觸所緣」。這是它的第一種功能。二是「與受作生起因」:我們對外界所接觸的感受、領受,也是靠觸來幫忙成功的。沒有接觸,怎麼會有感受呢! 「受」也有兩種功用。一、「能領受愛、憎等事」:我們與外界接觸了以後,無非是二種感受:一種是喜歡的,也就是愛的。愛的想佔為己有;不喜歡的、討厭的就排斥,或者想要把它消滅。這都是一種領受。所以受有二種:領受愛、憎。憎是討厭。愛、憎,這二種是分別心所起的分別作用。「愛、憎」這兩種心理,對我們修道來說是有很大的妨礙的。我們修道應該要常常地注意保持一種平等心——不愛、不憎。禪宗的三祖寫的《信心銘》中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意思是說,學道要成功並不難,就是怕你的心理上有分別、有揀擇心。要能無愛、憎,很快可以悟到自性。所以,我們要有平等心,不要有愛、憎心。這是「受」給我們助成的一個作用。受的第二種作用是它能「與愛作生起因」:有了領受、感受以後,喜歡的一定把它收為己有,這是一種愛;憎惡的、討厭的,一定想把它排斥,這其實也是一種愛,叫愛離。這是受給我們帶來的另一種成就。 「愛」也有二種功能。一、「染著可愛事」:愛上一個人,或愛上了一樣東西,心裡一直想著:非得到不可。二、「與取作生起因」我喜歡的東西就要把它佔為己有,一旦佔為己有,就是取。「取」也是心理上的一種執著、取著「我喜歡什麼、我不喜歡什麼」。喜歡吃甜的,不甜的即不想吃;喜歡鹹的,沒有鹹,我不想吃。這也是一種取、一種執著。 「取」的二種功用:「一、令諸煩惱相續」:因為人只要一執著就起煩惱了,貪、瞋、癡、愛就是從這個地方發展起來的。一執著就有分別;有分別,煩惱就會起來了。這種煩惱並不是普通煩惱,這是會有生死的根本煩惱。「二、與有作生起因」:「有」即後有,就是下一輩子。因為有了貪愛、執取,所以就會留下種子而有來生,生死就不能了了。 我們讀到此,假如能忽然猛醒————貪愛不能有,一有的話,要想了生死就沒有辨法了。所以,要想了生死,就該趕快把「愛」、「取」斷掉! 「有」也有二種作用:「一、能令於餘趣中生;二、與生做生起因」。趣,即趣向六道、六趣。假定與「有」結了朋友,可以幫助我們到餘趣去受生,除人道外,還有天、阿修羅、三惡道。人死後一共有六條路可去,所以做鬼的機率只有六分之一。 而我們的愛憎之心、貪欲之心能生起後有,就有了來世。 講到這裡,關於人死為鬼,我們要如何超度他們呢?我們中國人都喜燒錢紙給死者,但不曉得錢紙燒給死者其實是沒有用處的。甚至連鬼道眾生也用不上錢。怎麼說呢?拿件事來證明。目連尊者是一位孝子,剛得到六種神通後,知道他的母親因為不信因果,造了惡業,墮落到餓鬼道中。尊者為了救度他母親,用神通力拿一鉢飯菜供養她。結果,飯菜一到嘴邊卻變成火炭,不能吃。所以,若拿錢紙給她哪有用呢?而且人間還有國界限制的貨幣使用原則,錢紙到那邊有沒有通用都不曉得。燒錢紙是秦始皇時代留下來的一個遺風,傳統的想法即人死後到地下做鬼,剛開始以人陪葬,後來因為覺得太殘忍,就用紙人來代替。民間簡單地就以紙做錢,燒給祖先,以盡孝道。因花費不多,可以聊表孝心,佛教當時沒有阻止這樣的行為。但到了今天,環保的要求,不允許焚燒物品,造成空氣污染;同時,由於佛教教義大家漸漸都能接受,也開始提醒大家現在不用再燒錢紙給往生者,因為那亳無用處可言。《地藏經》中往昔婆羅門女救她母親,她沒燒一張錢紙,而是憑她拜佛、念佛的功德迴向的。目連尊者拿飯給他母親吃也吃不到,所以給錢也沒有用。沒辨法用。因此,大家應宣傳,將此迷信從現代文明社會中早日消除。我們每天早晚作功課都有迴向,迴向給我們的親朋好友、功德堂上的祖先們,「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途共入毘盧性海」,不但蓮社功德堂上的都超渡了,所有法界之内的孤魂野鬼也都超度了,那就不用再燒錢紙給他們了。我們天天念佛迴向,希望他們生西方、生天,成聖成賢。(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二六七期) ◎主講:成一導師 ◎整理:釋天行 生亦有二種業:一 、能起諸蘊,二、與老作生起因;老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根變異,二、與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種業:一、能壞諸行,二、不覺知故,相續不絕。 「生」也有兩種功用。「一、能起諸蘊」:能讓我們到六道去轉世。若我們佛道修得好,發菩提心,不忘記菩薩道,不懈息,來生就是隨願往生。你願意生哪個淨土,就生到哪個淨土。假如修得不好,就只能隨著業力往生。隨業往生是不自由的。人道的業重,就生到人道;天道的業重,就生天道;地獄的業重,就生地獄。依願往生和隨業往生是兩件不同的事:依願往生是自由的,憑業往生則是被動的。假如我今天行菩薩道,修菩薩行,死後要墮落,這絕對不可能。真正發菩提心來行菩薩道,一定是隨願往生的,想往哪一道就往那一道,即使到地獄去也不會受苦的。罪人憑著他自己的惡業墮地獄,菩薩則憑願力去的,是自由的。地獄雖然苦,菩薩並不會苦。所以,大家要了解,只要發菩提心來行菩薩道,絕對不會吃虧。「二、與老作生起因」:有了「有」的業,就有了生;有了「生」的業,就會有老。生、老、病、死是連帶的、一路發展的。 「老」也有二種業:「一、令諸根變異」。眼、耳、鼻、舌、身就是諸根,一共有六根。六根到老時怎麼變異法呢?耳朵首先聽不太清楚;腦子變化記不得,容易健忘。老人的特徵就是過去事記得清清楚楚,現在事忘得一乾二淨,所以老人一坐下來就講過去如何如何;昨天什麼事,或帽子放哪兒,都忘記了。有了「生」就有「老」,老來就會諸根變異。年輕的時候又漂亮、又活潑;老了又醜、又蹣蹬,跑不起也爬不動了;牙齒也掉了,吃個東西都不方便。這就會產生老苦。而老從哪裡來?從生來的。「二、與死作生起因」:老的下一步就是要回家————回老家,也就是「死」了。老為死的因,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很公平的。 「死」也有兩種業用。死,非無緣無故死,死也有作用的。「一、能壞諸行」:所有你的行動、行為、行業、成就都壞了,動不起來,沒有作用了。「二、不覺知故,相續不絕」:這句話很重要。我們這一生就怕不覺知。我們要學佛就是要覺知————覺知萬法緣生、萬法無我、無我所,萬法唯是一心。這個道理要抓緊。抓不緊,還有人我是非,那就空過了。若不發起慈悲心來弘法利生,一旦有人我是非就空過一生,將來被動得隨業往生了,那就由不得你了。所以死要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對於生死要能夠有把握,這才是對修道人而言有價值的事情。 有位鄧隱峰禪師,他修道修得很認真。到了他要往生圓寂前,告訴門人弟子:人死有幾種死相,有的生病死、有的遭災難、有睡著死、站著死了......。但是,我想倒立死。於是他兩腳朝上,兩手朝地,倒立著死了。但弟子看到他的長衫著腿了,不動,覺得不好看,想去搬動他卻搬不動。怎麼辦?這位禪師他有個出家的妹妹,平常他很聽妹妹的話。妹妹一來說:「哥哥!你平常調皮,到死你還調皮。下來了 !別丢人現眼了。」被他妹妹這樣一罵,他倒下來了。人要這樣死,才死得痛快呀!不會痛苦。死得糊里糊塗,還有怕死的,這是「不覺知」。真正的修行者不怕死,真正修行者,對死亡他有把握,是不會怕死的。不覺知,就是「無明」。有了無明,生死相續不斷,沒有了絕。 所以,從上面看來,這十二因緣每一支都有它特殊的功能,如此緣起循環不斷。人的生因就是緣起,就是業因。這是說明以緣為因,以因為緣。「因緣」這兩字不是絕對的,有時因可變成緣。「因緣」是可以通稱、通用的。 前面講過,「取」有二功能:「一、令諸煩惱相續」。一個人有了執取的心,煩惱就不會斷。見到什麼東西就喜歡,怎麼能斷煩惱呢?所以說「令諸煩惱相續」。「二、與有作生起因」:貪心不斷,無明煩惱不斷,就一定有來世。有來世的生起因,這就是助成的功用————助長它成功。前支,指「無明」一支。無明有二種功能,無明能作後支的緣。無明能「令眾生迷於所緣」,也能「與行作生起因」————無明能幫後面一支成功。這作用主要是在破無明無因。無明有什麼因?無明好像沒有什麼因。實際上,無明還是有因的。無明的原因,就是「不覺知」。有一種外道主張無明是無因、無果、老死無果,所以這一章就是要破除他們的那種思想。無明其實是有因的,老死也是有果的。老死如何有果呢?前面已說「死」有二種因:「一、能壞諸行」,「二、不覺知故,相續不絕」。這是老死的果。相續不絕當中有因、也有果! 以上講的是第三、自業助成。 D、不相捨離門 佛子!此中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者,由無明乃至生為緣,令行乃至老死不斷,助成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者,由無明乃至生不為緣,令諸行乃至老死斷滅,不助成故。 什麼東西不相捨離呢?經文中「佛子!此中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者,由無明乃至生為緣,令行乃至老死不斷,助成故」。這是種簡略的、超越的一種說法。這十二有支當中「無明緣行」————即無明做行的緣,乃至生做老死的緣。「無明緣行」:這是自業;「乃至生為緣」:這是做生的緣。這是輾轉助成。從無明緣行到老死,這不斷的助成是順的緣起觀。十二有支就是如此順下去的,說「乃至」,是將中間超越了。後面是「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是逆緣觀。我們修道的人就是要修滅還觀。無明滅了,行就滅;行滅,生就滅;生滅,老死就滅。這稱滅觀。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這樣順流而下的是順生死流。逆流而上呢?就是要向菩薩道。逆流,即「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一路,因滅了,緣也就滅了。 「由無明乃至生不為緣,令諸行乃至老死斷滅,不助成故」:無明不成為助緣,生也不成為助緣了。諸行乃至老死會怎麼辨呢?會斷滅。不助成,分開了。會不會截然地分開呢?不會的。斷滅了就不助成。但,可不可能會斷滅呢?不可能的!因為老死後還會為下一次的生因,生又招為緣,不斷的助成,所以不會就這樣斷滅去的。這是要破一類外道執著二十五種有的思想。他們認為冥冥中有一種主宰,如同天主教的思想,或數論派所主張的一種思想。他們認為只要你知道與主在一起,就可以解脫了。以前曾說「一心一處求解脫」那種修法,就是修外道法。修外道法是不得解脫的,因為它不合因果的法治。這是在說明「無明滅令諸行滅,乃至老死斷滅」、「不助成」的斷見思想。而佛法的緣起論上沒有斷滅思想,即使是老死了,還是能為未來生命之因做助緣的。所以前面說「令行乃至老死不斷助成」,這樣的生命是不會斷絕的。這是在破除外道思想。不相捨離,也就是因和緣永遠是連鎖的、不會分離(分開)的。不會說因不管緣、緣不管因的,因與緣一定是連鎖的(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二六八期) ◎主講:成一導師 ◎整理:釋天行 E、三道不斷門 佛子!此中無明、愛、取不斷,是煩惱道;行、有不斷,是業道;餘分不斷,是苦道。前、後際分別滅,三道斷。如是三道離我、我所,但有生、滅,猶如束蘆。 這段話是來看十二因緣的前、後際。「愛、取」這兩個是未來的因,它們是煩惱。「煩惱」用一簡單名字來代表,就是「惑」。「愛、取」是煩惱道,又稱「惑道」。「行、有」這兩樣呢?「行」是過去的因,「有」是未來的果。「行」與「有」這兩樣為「業道」。「餘分不斷是苦道」:「餘分」是指除了無明、愛、取、行、有這四樣以外的,所以,苦的東西就多了————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個是苦;生與老死也是苦的。有了惑就會起業;起了業,就要受報。報就是苦;有了苦果,在不覺知的情況下又造了業,所以說人生是「惑、業、苦」這三個字在循環而已。說得詳細,就是十二因緣在循環;簡單來講,根源在於煩惱————惑。有了煩惱就造業,有了業就會受苦報。受苦報的時候,如果不覺知,不曉得修行,就起煩惱,然後再造業、受報。如此惑、業、苦一直輪轉不息,就有三世循環圖了。六道輪迴就是這樣子來的。 這些都是我們的心在發展的。沒有作者、所作的事,也沒有任何其他外來的力量在支配我們。大家應曉得:三道是不斷的。為何不斷?就是惑、業、苦循環不斷。那麼,如何才能斷呢?即要覺知。因為不覺知,所以難斷。餘分不斷,便是苦道。「前、後際」,指過去、現在、未來。過去不造因,現在就不會感果;現在再也不造惡業,未來也就沒有苦果。所以三世(過、現、未)都把業因斷掉,沒有分別心,就能斷三道。可是做得到做不到呢?很不容易做的。但這三道都不是有實體的東西。這三道也是緣起的————煩惱由無明來的,業更是緣起的,苦也是緣起的。我自己做不了主,也擁有不了什麼,什麼都不是我的。惑、業、苦的輪轉當中,只有往返在天上、人間或三塗————地獄、餓鬼、畜生去生滅不已。「猶如束蘆」:「束蘆」為何?這是一種比喻,要搭起一個架子,一根棍子豎不起來,兩根也容易倒,三根木頭才可以架得起來。就如同惑、業、苦這三樣,在維持著我們生滅不已的生命,所以就叫「猶如束蘆」。我們的生死是這許多的緣在支持著。我們要了生脫死,就要斷根本無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老死滅則憂悲苦惱滅。老死沒有了,煩惱就沒有,所以十二因緣是非常有意義的。 F、三際輪迴門 復次無明緣行者,是觀過去;識乃至受,是觀現在;愛乃至有,是觀未來。於是以後,展轉相續。無明滅行滅者,是觀待斷。 上面三道不斷門是說十二因緣猶如束蘆,彼此互相憑藉,好像一根蘆束站不起來,二根蘆束站不起來,一定要三根蘆束才能站立起來,所以一切諸法的緣生都是這樣子的情況。以下有幾門是在說明它的生起與還滅。 在三際輪迴門這方面來說,經文說「復次」,又再一次解釋上文,所以叫「復次」。「無明緣行者」,無明和行是十二因緣最初的因緣。這二支是觀過去,是過去的因。「識乃至受」: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支是觀現在。這五支是現在的果。「愛乃至有」:愛、取、有,這三支是觀未來的因。「於是以後,輾轉相續」:有了未來的因,就有了未來的果啊!老死、憂悲苦惱......等等。「於是以後」:就是說從這以後,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所以「愛乃至有」就是未來的因。這以後就輾轉相續了。應該這裡還有「又有是未來因,老死、憂悲苦惱是未來果」這麼一句,但省略掉了,而以「輾轉相續」這句話把它帶過了。這一句應該是順觀————十二因緣的順循方式。這裡面就是說明三世二重因果:第一、「無明緣行」是過去的因;第二、「識乃至受」,這五支是現在的果;第三、「愛乃至有」:愛、取、有,這三支是觀未來的因;後面「老死、憂悲苦惱」就是未來的果。輾轉循環起來就生愛、生取、生有.....,那就是種下未來的因,再就有未來的果了啊!就是像這樣子輾轉不已,循環無斷的。簡單的說,上文畫一個表————「惑、業、苦」這三個字,這是三世輪迴的一個情況。 「無明滅行滅者,是觀侍斷」:這是逆觀十二因緣,這是得以對治生死不斷相續的方法,也是令生死還滅的方法。既然知道過去因會招來現今的苦果,那麼,首先就要斷除愛、取、有的未來因,那就不會再招感未來的苦果了。所以,首先,令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老死滅。 G、三苦集成門 復次十二有支名為三苦。此中無明、行乃至六處是行苦,觸、受是苦苦,餘是壞苦;無明滅行滅者,是三苦斷。 三苦聚集也是分兩科:先順,後逆。「復次十二有支名為三苦」:這苦聚當「有」。有,名為八苦、三苦、無量諸苦。三苦是最籠統的說法。哪三苦呢?經文:「此中無明、行乃至六處(也叫六入)」,這是造因。本來到六入這裡,就是一連串的行動發生。這是行苦。「觸、受是苦苦」:觸是感觸,有了觸,就有了感受、領受。嬰兒出娘胎的時候為什麼要大哭一聲,就是太痛苦了。在胞胎裏面沒有受過這樣的刺激,一出來外界,他那皮膚刺激得很,所以就痛苦了。沒有小孩子生下來的時候不哭的。假如不哭,婦產科的醫生就會打他的屁股。屁股一打,他就會哭起來。這個是生理現象。這是一個苦苦————苦上加苦。我們來投胎是件苦事。走向六道來投胎,就是走向苦聚的一個開端,所以佛經上說:「人生是一個大苦聚」,一大堆苦等待我們去領受。這已經是苦了,再受了以後很多的刺激,那就苦上加苦了,所以叫苦苦。其餘的呢?觸、受以後就是愛、取、有,再加下面的生、老死,這叫壞苦。這就是未來的因、果。未來的因,要受未來的果,這又是一重的因果。未來的果成就了以後,慢慢的敗壞、消失了,就是死亡了,會感受到痛苦,那就是壞苦。 三苦的定義: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之苦。這「苦事」代表的就是我們的果報體。果報體的產生本身就是苦事。任何人從有了這個果報體,再有外界種種的苦,都加諸於我們,所以是苦苦。二、壞苦。壞苦是什麼定義呢?由樂事之離去而生之苦。原本很快樂、很快樂!但是,樂不長久,因無常而樂事漸漸離去,樂到最後的後果變成了苦。比如喝酒,很多人都很喜歡喝酒,喝醉了以後就出了事。喝酒喝醉了以後出車禍,那不是苦嗎?樂極生悲。也有「樂事苦因」這樣的一句話。這種叫壞苦。三、行苦。行苦的因有兩種:一種是身體上的行苦。由幼而長,由長而壯,由壯而老、而死。這樣慢慢的、一天一天的變化,這樣的行苦。二、心理上的行苦,即心理上的煩惱。動其心脈、上下苦心、反反覆覆、困擾不停,這也是一種痛苦。這裡邊一切法遷流,沒有定法,一切法都在這裡生生滅滅。生生滅滅,沒有定法,這叫遷流。遷流無常,由無常法感受到遷流而帶給我們痛苦,比如說由富貴變為貧窮,由貧窮又加上逐漸衰老、死亡。這種都是變遷,這是行苦。苦苦、壞苦、行苦,這叫三苦。我們從十二因緣當中可以去體會它的實際情況。(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二六九期) ◎主講:成一導師 ◎整理:釋天行 H、因緣生滅 復次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能生諸行;無明滅行滅者,以無無明,諸行亦無。餘亦如是。 第八、因緣生滅門。這一門說的也是順、逆流。上一門的逆觀:「無明滅行滅者,是三苦斷」。要斷三苦沒有其他的方法,就是把無明給斷掉,所謂「擒賊要先擒王」,無明斷掉就沒有後續的苦了。 無明要怎麼斷呢?無明者,無所明也。要怎樣才能明呢?要求得佛智。要有佛的智慧來證得諸法無常、苦、空、無我這些道理。證悟了這許多道理以後,就自然能明白這個人生世間是怎樣的真相。哪還犯得著再去犯罪、再去造業呢?我們要趕快去斷除我們的生死流,這才是一個真正學佛的人應有的趣向。要不然,念經歸念經,煩惱還是照樣不斷,也不想了生脫死,這種人便沒有希望了,他是會繼續遷流不斷的。真正要想能夠把這遷流斷掉的話,那是必須要有大智慧把這十二因緣法看懂了、悟通了,從這裡再去想到一切諸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再加上不淨,有這麼許多佛法讓我們來觀想,讓我們可以證悟,等我們把這些問題真正都弄通了,而不是只把它當做書本上的學問。佛法是要把它反應到我們的生活上來的,明知道是苦的事情,明知道這件事做下來會有苦的後果,就該停止不要做。不但自己不要做,還要去勸人不要做,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菩薩行者。 沒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可把無明滅除,因為無明是個禍根,有了無明就什麼都不知道了,道理不明白、因果不清楚。我們學佛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裡,學佛能讓我們知道因果、緣起法,知道生滅法,就不會有貪念,要做到這樣,要能急流勇退,逆其流而行之,不能順其道而去,順流而下,那就是苦,一直苦下去了。我們要逆流而上,把無明斷除。 斷除無明的方法,就是要看佛經、聽講佛經,要知道這世界的真相、人生的真相,然後懂得因果。知道了這許多,接著就要從我們身口意三業的行為上儘量的不再去犯過錯,去除貪、瞋、痴,把無明滅除,三苦就斷了。佛教裡流行兩句話,鼓勵我們修行要這樣做,所謂:「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這才是正確的修行方法。要不是這樣子,嘴上說修行,到了佛堂還懂得拜佛,也去參加念經了,但該貪的還是貪,該瞋的還是瞋,依然故我,這生死哪一天能了?有句話說:「到屬驢的那一年才能了!」有這樣的時間才能了。十二生肖哪有屬驢的那一年啊!古代的祖師們罵那笨的人、不曉得學佛的人、不真的學佛的人說:「你啊!驢年去!驢年你才能悟道啦!」這麼懈怠,這麼不用功,要到屬驢的那一年才能悟道,也就是說「你沒希望了」、「你這傢伙一輩子沒出息了」的意思。 而這生滅法怎樣來的呢?就是從無明開始發展起來的。我們現在要遠離生滅法,去證取無生的真理,要怎麼做呢?那就是從「無明滅行滅」。為什麼呢?「以無無明」:因為沒有了無明,就什麼都沒有了。「諸行亦無」:下面就都沒有了。所以,很簡單、很容易就懂了。其餘也是這個樣子的,沒有無明也沒有行了,沒有行也沒有了色,沒有色也就沒有名色了,沒有名色也沒有六入了,一路都沒有了。有了無明帶頭,生死就一路發展下去。把無明打破消滅,後面的就不會再有了。所以說,因緣生滅就是這個樣,很容易弄得懂,也很容易修的。 I、生滅繫縛門 又無明緣行者,是生繫縛:無明滅行滅者,是滅繫縛。餘亦如是。 只要有生滅,都是一種繫縛。「繫」是一條繩子,「縛」是用繩子把我們綁起來了。我們現在有根無明的繩子在綁住我們,所謂「無明緣行者」:就是我們人生開始的時候就被無明的這繩子綁起來了。一直綁起來,綁到最後老死,再轉過來,還是要被綁,因為無明沒有斷。那麼,要怎樣才能斷呢?「無明滅行滅」。這是個滅的希望,無明滅生死就了了,被綁住的繩子也就斷了。 有「有」就有生,有生就有老死,老死以後還有無明,無明再展轉循環。有些人想不開,遇到有什麼困難的事情就自殺,想要一死了之。這是錯誤的想法。死了怎能了呢?不但不能了,而且死了以後又多加一條罪過。為什麼呢?你想到要自殺的時候也要下一點狠心,那個時候瞋心、無明全來了。哪個人不保護自己的生命呢?跳下去也需要狠心,要頭套進繩子圈也需要狠心,那是一種罪惡、是自己犯下的一種罪惡,所以,只會苦上加苦。自殺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要增加自己犯下的罪惡。 說:無明緣行是生的繫縛,無明滅行滅是滅的繫縛,生與滅,都像是一根繩子綁住我們,使我們不得自由一樣。佛法最主要的就是要我們能夠解決生死問題,能夠了脫輪迴的痛苦。無明滅行滅,識也就滅了。「餘亦如是」:後面其他的也是同樣的道理。行是識的繫縛,識是名色的繫縛,滅也是一樣的。這是一種生滅觀。 J、無所有盡門 又無明緣行者,是隨順無所有觀;無明滅行滅者,是隨順盡滅觀。餘亦如是。 因為緣生法是無自性,無所有就是無自性,所以,無明緣行是順著無所有觀,藉著因緣的無自性法去順流而轉的。這樣轉下去就是一個苦的過程。假使要還原呢?即「無明滅行滅」,那就是隨順盡滅觀。盡滅觀是什麼呢?就是根本一切法是無,是無所有、無自性的。「餘亦如是」:其餘的也是一樣。一條一條的順流而去,都是一樣的體性。這兩種就是從理性上去觀,讓我們知道生死同順流、逆流的一種情形。 ➂總結十名(結成觀名)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十種逆、順觀諸緣起,所謂:有支相續故,一心所攝故,自業差別故,不相捨離故,三道不斷故,觀過去、現在、未來故,三苦聚集故,因緣生、滅故,生、滅繫縛故,無所有盡觀故。 說第六現前地的菩薩,他在這十二因緣、緣起法、緣起觀上面下了很深的功夫,順觀、逆觀,把緣起法發揮到淋漓盡致。用十種順、逆觀觀諸緣起。順觀,就是順著煩惱流而觀下去的;逆觀,就是消滅煩惱流而觀下去的。菩薩用這兩種方法徹底觀察十二因緣生滅的真相。(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二七〇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釋天行 (3) 彼果勝 在《十地品》當中,第六現前地的菩薩以修學十二緣起法門作為主要的功課。這十二緣起法門,也可以說是他化度眾生的教材。因為他已經修成了,也圓滿了這個階段化度眾生的功課以後,得到了一些預期的效果。得到什麼果呢?有五種果。 一、得對治行勝及離障勝。所謂對治行就是修行。我們曉得貪、瞋不好,想要用戒、定、慧來滅貪、瞋、癡,這就叫「對治法」。印度話「沙門」,翻譯為中文叫「勤息」一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是彼果勝當中的第一種,叫「對治行」。以修行佛法中的戒、定、慧,把貪、瞋、癡三毒消除掉(即息滅貪、瞋、癡)。 我們進入佛門學佛,最主要先接受三皈。三皈也是戒,是戒體。三皈以後再受五戒、十戒、菩薩戒,再受比丘戒、比丘尼戒。戒是最重要的。有了戒,就能生定;有了定,就能發慧;有了智慧,就能辨別邪惡、苦樂、因果。所以,戒、定、慧一定要學好。學好以後,就能克制心裡面無始以來的煩惱(貪、瞋、癡)。把這貪、瞋、癡克制了、克除了,那你的心地就光明、解脫了,智慧就會增長,就更能發心成為菩薩了。對事理清楚,就能弘法利生,就是菩薩了。所以,要知道這樣的路線。這是第一種果,叫「得對治勝」。 六地菩薩的修行,是用十二因緣法來體悟到人生緣起性空的真理,也用十二因緣法來把我們愚昧貪、瞋、癡的心理消滅。這是就他修行的結果來說。貪、瞋、癡能障礙我們修行菩薩道。還有另一種障礙,我們要修菩薩道,有人阻擋我們。如:我們要去念佛,有人說:念什麼佛嘛!那是老公公、老婆婆的事啊!年輕人念什麼佛嘛!我們學打牌去、跳舞去。這是障礙。表面看起來好像是好朋友關心,實際上那些讓我們去娛樂的人就是我們的魔障,障礙我們修道。要有正知正見,那我們就會避除罪惡之門,開啟覺悟大道,修行也就從這些地方開始了。對治了就能離障;不懂得對治,就不能離障。不能離障,要想修行也是很困難的! ➀得對治行勝及離障勝 ❶明對治勝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十種相觀諸緣起,知無我、無人、無壽命、自性空、無作者、無受者,即得空解脫門現在前;觀諸有支皆自性滅,畢竟解脫,無有少法相生,即時得無相解脫門現在前。如是入空、無相已,無有願求,唯除大悲為首,教化眾生,即時得無願解脫門現在前。 本來「我、人、壽命」這三種想法是我們最習慣的事情,什麼人也逃脫不了的。誰沒有人、我的分別呢!我家的人、你家的人,一定也分得清清楚楚的,那麼,就會有人、我的想法、作者的想法。我的人生是怎麼會有的?人是從哪裡來的?依中國的想法,人是閻羅王司送我們來的;西方人說,人是上帝造的。這叫作者。其實,受者是我們自己,作者也是我們自己。我們作的是什麼呢?是過去的因。受者,就是我們受著今生的果。 「離有、無想」:有、無,就是對整個大環境當中的執有者與執無者,即有的人說有因果,有的人說沒有因果。有些國家的人民不容易相信有因果,因為他們信仰宗教是有限制的。信仰宗教應該是自由的。我們要有因緣觀,來了解人生的真相、宇宙的真相。現在這裡面,有十種的方法來了解這一樁事情。 一、牒前,就是把前面的話結束。經文裡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十種相」:就是上面所說的十條,從「有支相續」開始到「無所有盡觀」這十種相。六地菩薩用這十種相來觀察宇宙人生緣起的真相。「觀諸緣起」:拿這十種相來觀察諸法的緣起。 二、正顯三空,分三:一、空門。此空門又分三:首先是「人空」。它得到的結果是知道了無我、無人、無壽命這三種真相,就是所謂的人空,也叫做「我空」。二是「自性空」:人以外就是法空,法空就是自性空,一切諸法本來就是空的。一切諸法沒有一個一成不變的實體,就是所謂「自性空」。第三是「無作、受」,顯二我作用空:人空、法空即人我空、法我空。法我空,就是指「我以為...」、「我的法」是空。我以為的東西,還有我的財產、我的眷屬、我的國家...,這都是我的法。我,是指「個人本身」。我所擁有的一切,就是指我有、我所有。知道「我所有」是無常的,叫法空;「我」就是指人空。拿這二種空的道理來顯示二我的作用也是空的,說「無作者、無受者」。作者是什麼?人生的作者是自己,自己造的業因來感的報。 一般人都以為人身是父母生的,事實上父母只不過是個緣而已。真正會來作人,那是你自己前生造的業——也就是作者。這個業是什麼?業也沒有實體,業是一些妄緣成功的。仔細檢查起來,業也是幻起、幻滅的東西,所以叫做「無作者」。「無受者」:既然沒有作者,也就沒有受者。受者就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本身也是一個緣起法,十二緣起換得了我們這樣一個人身。所以,仔細檢查起來,是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的。 這樣子研究了以後,我們得到了什麼樣的智慧呢?得到「空解脫門」。空,這個道理就使我們能夠走向解脫、得到解脫,所以叫它「空解脫門」。這「空」字,在佛法裡面非常重要,但是,一般人最忌諱這個「空」字。尤其是到了過年過節,你如果是恭喜他發財,他很高興;你恭喜他一切都空,他就煩惱了。但是,真正的「空」是一個大道理,不是一般人所以為的什麼都空無所有的空。佛法的緣起性空,不但是人空、法空,空的本身也是空,空的作用也是空,通達了它,可以使人獲得解脫,所以叫「空解脫門」,或叫「究竟空」。「現在前」:就是空的境界、空的智慧都出來了,能夠悟到人空、法空、人法二空混合地所謂作者、受者通通都是空了的。這個道理弄明白了,我們就進入解脫門了。這個時候,解脫的境界、解脫的智慧通通都現在我們的面前了。但是,這個空並不代表什麼都沒有了,而是無自性的空,是沒有一個實在個體存在的空。 正顯三空的第二門是「無相門」:所謂「觀諸有支,皆自性滅,畢竟解脫,無有少法相生,即時得到無相解脫門現在前。」相,就是一切諸法的外表、外在。上一段講的二空,都是在心理、精神方面的。「觀諸有支,皆自性滅」:諸有支,就是指前面說的十二有支。這十二有支都是緣起法,猶如束蘆,都是仗因託緣輾轉而生、幻化假相、沒有實體。不能藉這個幻化的、虛有的假相上去起貪、瞋、癡,去造殺、盜、淫,去造禍端。我們觀察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一切的貪、瞋、癡、愛...那許多無明煩惱,自然而然地就熄滅掉了。我們的障消滅了,就是離障,所以叫「自性滅」。自性煩惱自性滅,這就得到了離障的結果。「畢竟解脫」:這就是得到對治了。拿戒、定、慧來對治貪、瞋、癡,就叫「解脫法」。 無有少法相生:這就是說,有形相的不存在了,無形相的心理也不存在了,所謂内空、外空。一切緣起法都是假相,看透了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念、想都不行了。不會再去起念頭,也不會再去想心思,這時就證得諸法無生的真理了。這就叫做「念想不行」的解脫門。到了這個時候就得到無相解脫門。就是對於一切外在的幻相——從我個人的身體乃至到山河大地,一切外在的假相都把它參透了,都是沒有實體的,都是緣起法。把這個道理弄通了,也就得到解脫了,也就不會再被這些假相的東西所迷惑了。不為它所迷惑,我們就不會再造業;不會造業,我們就不會再受報,根也就剷斷了。這是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後面還有無願解脫門。(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271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釋天行 「如是入空、無相已」:進入了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以後。「無有願求」:這個時候我們的心裡平靜,不會再有許多妄求,有的就只是依佛所說的法,發起大悲心來度眾生。並不是說悟了道以後就什麼都不做了,這裡是說那些妄想、煩惱、惡行通通都停止了,罪惡的一邊、生死的一邊停止了。但是,我們的新生命、涅槃的一邊,我們佛陀的智慧、福德門的這一邊,要讓它產生啊!這些只是講消障、除垢、對治的方法。是說入了二空門以後無有願求了,不要再藉這個假相去貪求,並不是說知道了這二空真理以後,就什麼都不做了。 「唯除大悲為首,教化眾生」:除了發起大悲心來教化眾生。眾生不會每個人都像我們能夠有機會聽到佛經,不會每個人都像我們這麼有福報來印證到這一個最高的真理,所以,我們要把這個事情看清楚。我們因為花了一點時間,得到了二空的真理,曉得了怎麼修行學佛的方向了,一方面把罪惡的、生死的無明煩惱這一邊看穿了、放下了、排開了,不再希望在這方面再有什麼祈求了。另外一面就要發起大悲心來教化眾生了。因為眾生不容易每個人都能夠得到佛法,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佛法。 因此,我們真正要發起大悲心來教化眾生,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夠得到無願解脫門。不要把這個「無願解脫門」誤會它是消極的,以為我們什麼希望都沒有了,什麼都不必做也不做了。不是這樣子的!而是除了發大悲心教化眾生以外,什麼世間的願求都沒有了,都不做了,那是可以的。因為其他那些事情不重要了嘛!這是三解脫門。這在佛法當中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理論重心。我們要把它多體悟、多揣摩一下。十二因緣是緣起的道理,固然重要,三解脫門也是很重要的。我們要得到這三種門,才能得到解脫。 經現在這一說,我想大家都能明白、了解人是緣起的,法也是緣起的。緣起的法是無自性的、是空的,有什麼値得留戀呢?雖然這個幻化的人生、苦惱的人生不値得留戀,那麼我們何不放棄這一個沒有價値的而去進行有價値的一所謂「大悲為首」的教化眾生呢?因為涅槃它有最高樂趣的境界存在。無上的菩提、無上的涅槃,都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所謂「無上菩提覺法樂」,我們能得到無上的菩提,就能什麼都明白了,像過去諸佛一樣,能夠覺悟到一切諸法的真理。這是任何的代價都沒有辦法來取得的,這是無上的。所謂「無上涅槃寂靜樂」,我們修得涅槃境界就是常、樂、我、淨,寂靜是對著煩囂來說的。我們這個人生一生就是在這煩囂裡不得安寧,所以很多人一進到寺院,心裡面一下子忽然間就清涼了,忽然間就寧靜起來了。看到了佛像以後,什麼煩惱也都忘記了,因為這佛像莊嚴啊!寺院莊嚴啊!它也在說法耶!只是有那智慧的人,他才能夠體認到這種境界。但是,一直在社會上煩惱透了的人,往往一旦到了心靜的境界,他也就自然開悟了。罪惡太多的人,看到了佛像那麼慈祥,他也覺得慚愧;看到佛像那麼偉大,他也覺得自己渺小,所以佛法就是處處給人「去迷成覺」。要得到這種境界的樂趣,我們身為佛子的人就要趕快來發心弘揚佛法。我們華嚴宗的要旨就是菩提心先發起來,然後上求佛道(這是自利的)、下化眾生(這是利他的)。這兩件事情不要忘記。 ❷明離障勝 菩薩如是修三解脫門,離彼、我想,離作者、受者想,離有、無想。 菩薩成就了三解脫門之後即離障了。「菩薩如是修三解脫門」:這三種解脫門是菩薩觀前面的十種法修成功的。十二因緣的十種相觀成功了,得到了道理,所以得到了解脫,進入解脫門。「如是」兩個字,就是指的這件事。 「離彼、我想」:因為菩薩已經在修行上有了收穫,再也不會把人、我分得那麼清楚,就如同彌勒佛一樣「眼前都是有緣人,相敬相親」。就不會去分是你的、是我的了,所謂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就會發起來了。 「離作者、受者想」:前面已觀過無作者、無受者,所以不會再想到說:我是什麼人造的、我在受罪...什麼的。因為作的是你的因,受罪是你的果,自作自受。「自作自受」,這也是一個緣起假相,所謂「罪性本空」。要知道這個道理,罪就消掉了,因為罪也是緣起的。懂得緣起法,罪就空了;懂得緣起法,你就不會再去犯罪了。 「離有、無想」:什麼是有、什麼是無,也不去計較了。一個人之所以犯罪,就是在有、無上來計較。為什麼呢?發了財了,還想多發一點兒,物質儘量去貪求。這不就是「有」嗎?失去了就苦惱,所以就有「無」想了。「得失心」是一個痛苦的根源。修成就了三解脫門,就可以除去這一種錯誤的妄想,那麼就得到解脫了。 ➁得修行勝 ❶總明修心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大悲轉增,精勤修習,為未滿菩提分法令圓滿故。 這一段文就叫修心。修的什麼心呢?「佛子!」:金剛藏菩薩再招呼在會大眾。「大悲轉增」:說六地的菩薩因為得到了這三解脫門,得到了般若智慧了,所以更增長了他的大悲心。他看到眾生在流轉生死,沒有了期,很痛苦。現在弄清楚了,就更要發起心來,恨不得一下子像地藏王菩薩一樣,把地獄眾生都度盡。這種心不是狂妄心,而是菩薩高度的悲心。希望菩薩們多運用這種法門救度無智而漂流在生死道的苦海中的眾生。菩薩因為修了這個法門以後,只有一個願求,就是「大悲為首,教化眾生」。他的大悲心特別的增長,所以叫增勝。我覺得我們應該要這樣學習,這樣學才是一個真正佛教徒的精神。 「精勤修習」:更加精進、更加勤勞的來修習。修習什麼?「為未滿菩提分法令圓滿故」:自己還有未圓滿的菩提分法,要去修圓滿;一切眾生還沒有修圓滿的,令他們也修。這菩提分法就是三十七道品,有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就是我們修行的一個內容。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前面四地菩薩修的,他得到了智慧。我們要想得到智慧,也是要這樣修。這是第一個說明。這個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有的是修心,有的是修行,譬如前面說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這都是修心;七覺支、八正道,這是有自利、利他。所以這句「為未滿菩提分法令圓滿故」,包括自利、利他兩方面。為了有這樣的發心,下面就要開始來說明他要修的內容了。 ❷ 別顯 作是念:『一切有為,有和合,則轉;無和合,則不轉;緣集,則轉;緣不集,則不轉。我如是知有為法多諸過患,當斷此和合因緣,然為成就眾生,故亦不畢竟滅於諸行。』佛子!菩薩如是觀察有為多諸過患,無有自性,不生不滅? 菩薩心裡面就想:「一切有為,有和合則轉,無和合則不轉」。這兩句話是要從智慧方面去體會十二因緣的道理,得到十二因緣的般若智。所以,他悟到的是一切的有為法。有為法也叫做生滅法。我們現在的人身、世界,這許多東西都叫做有為法。有為法它的本相是什麼呢?實相是什麼呢?「有和合則轉」:和合,就是因緣具足了,事物一旦因緣和合就生起來。「轉」,就是成長起來了。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就發展起來了。這就是有和合。「無和合則不轉」:無和合,條件不具備,那就沒有了。無明滅,行也滅了,識滅、六入滅...通通滅了,都沒有了。 什麼法都是一樣的,人、房子、地球......,都是緣起法。比如房子,無非是水泥、沙子、石子、磚、瓦、木材這些東西所聚集而蓋起來的,所以「有和合則轉,無和合則不轉」,其中缺任何一樣,事物也就不能成功了。(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272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釋天行 「緣集則轉,緣不集則不轉。我如是知有為法多諸過患」:菩薩研究了十二因緣的道理以後,對於這個問題有了充份的覺悟——緣就是所需要的條件。我們人需要的條件是什麼?他要父母緣,要衣、食、住、行、教育的緣,要整個社會供應他生活的緣,少一分也不行的,乃至大自然的空氣、陽光、水,這些都是緣。所以「緣集則轉,緣不集則不轉」這道理很好懂,因為是緣起的無自性,沒有一個實在的個體。人也是沒有實在的個體。人是各種緣起法聚合起來的,這些緣不集、不和合的時候,這個人也就會死掉,四大分張了。印度人說:人是地、水、火、風四種元素而成立的;中國人講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是差不多的道理。這些東西都具備了,身體才存在。社會支援我們各種生存的資源,能夠按時的供應,我們也能夠維持生存。若有一天、兩天或一月、二月沒有水了,那人就不能生存了,所以說「緣不集則不轉」。 「我如是知」:我就是這樣了解諸法真相的。把這道理弄通了,那我們做人、做事就都從理性上去發展,不會以這妄心、妄念而起無謂的紛爭,貪、瞋多熾盛的情況就不會有了。一切法,都是和合因緣而有的。整個社會也是大因緣和合,彼此互相依存、互相幫助,不應該互相傷害。建立起這樣的觀念,整個社會會是和藹、安和樂利的。其實就是大家對佛法不夠了解,沒有認真的去研究,迷信的風氣才會籠罩在每個地區。所以我們有責任要把這種道理多宣傳給社會,告訴他們有為法就是一切世間法。「有為法多諸過患」:一切有為法會產生諸多的過患。因為在有為法上去用心的人,他的身、口、意三業跟著妄念去造善業、惡業的。有漏善業造起來是人天福,惡業就是三惡道。這都是過患。即使是人天報也是幻化啊!也是有生就有滅的,也是無常的,因此說「有為法多諸過患」。緣不聚就壞掉了,人也是緣起法,壽命期限到了,人就會死掉,所以也是個大過患。菩薩就是這樣「如實知」諸法的真相、諸法的真理的。 「當斷此和合因緣」:所以把實際的情況研究了以後,觀察了實際的人生以後,都明白了,接著就要「斷此和合因緣」了。和合因緣要從無明斷起。「和合因緣」是產生這個痛苦人生的一個禍胎、禍根,所以,要建設我們的正覺人生,首先要把這個禍胎除掉,所以是「當斷」。學了佛法以後,聽了十二因緣的道理以後,我們就要有這種證悟。這是講智慧的修行成功,後面要講「悲」了。 「然為成就眾生故」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不是說不要這和合因緣,和合因緣是一個真理,對它要信賴,但不要留戀,不要在這種和合因緣所成立的假相上去貪、瞋、癡,造殺、盜、淫,造無謂的生死苦因。這是菩薩教我們的重要一課。這是從智慧教我們,讓我們知道有為法的虛幻,知道宇宙人生成立的真相。不是我們一講,眾生就能懂的。佛陀的智慧那麼高、福德那麼大,他講了四十九年的佛法,整個世界有多少人能夠依教奉行?我們面臨這可憐的眾生社會,怎麼辦呢?菩薩只有生起大慈悲心、勇猛心、救濟心來,去度眾生。 「然為成就眾生,故亦不畢竟滅於諸行」:這叫留惑潤生。菩薩把這個道理弄明白了以後,本來可以斷煩惱了。假如是一個小乘人,他就趕快了生死,出三界,證了有餘涅槃,什麼都不要管了,別人的生死與我無關;菩薩他明明可以把煩惱整個斷掉,趕快進入涅槃門,但他不要。就譬如彌勒菩薩,我們要學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他不要生西方,他要建立人間淨土。這是合乎我們大乘佛法的一個思想。千經萬論,每一部經都是這樣的一個要求。只是有些人對於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種思想太迷惑了。生西方極樂世界並不是不可以生,真正的生西方極樂世界,祖師有兩句話告訴我們:「生是決定生,去是則不去」。用這種精神生西方淨土,那就對了。為什麼不去呢?留在這裏要度眾生啊!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諸上善人,沒有什麼好度啊!自己成就了,我信任佛法,我能依法修行,我可以不再受輪迴生死的痛苦,但是還有那麼多苦難的眾生,我們不能丟下不管。所以說,為了要成就眾生,「亦不畢竟滅於諸行」。畢竟滅諸行,就是脫離這世間、脫離這社會。一個人入涅槃,出三界,這叫滅於諸行。什麼事都完成了,不需要再做了一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那是種修行的過程,不是修行的目的。假如把它當修行的目的,那佛法就沒價値了。要修這種自利、利他的大乘行是要有菩薩心腸、要有菩薩的精神、要有菩薩的大勇猛力精神,才能做到先智後悲。智方面,我們要斷和合因緣;在悲的方面,為了「成就眾生故,亦不畢竟滅於諸行」。這種修法就是悲、智勇猛的修行。下面還有丈夫志的修行。丈夫志,就是要能立大志,做大事;立大功,成大業。 「佛子!菩薩如是觀有為多諸過患」:這是瞭解虛實的人生了。瞭解這種虛實的人生過患太多,災難重重,眾生愚痴,迷昧、迷失方向,在在都是。很可憐!明瞭這世間也是虛幻的、無主的、沒有自性。「無有自性」:這句話就是一種真理的說法。我們有幾個人能認識這個社會、這個世界、這個人生是沒有自性的呢?沒有自性是個大學問。一切諸法虛幻無主,就是沒有自性。苦、空、無常、無我,就是沒有自性。我們的身體也是無主,該老它就會老,該死它就非死不可。這就是作不了主,它是因緣所和合而成的,沒有自性。懂得有為法有過患,這些法是沒有自性的法。這是認清緣起性空的世界。「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是一個自性,是一個涅槃的境界。 而恆起大悲,不捨眾生,即得般若波羅蜜現前,名無障礙智光明。成就如是智光明已,雖修習菩提分因緣,而不住有為中;雖觀有為法自性寂滅,亦不住寂滅中,以菩提分法未圓滿故。 菩薩經過丈夫志的用功修行,對有為法的道理弄明白了,但對於事,他不會消極,他積極的「而恆起大悲」。菩薩以大慈心憐憫眾生、同情眾生,油然的發起救度之念,給眾生幸福安樂後,再以大悲心來救度眾生的災難痛苦,不捨眾生。「而恆起大悲,不捨眾生」:就是慈航法師說的「若有一人未度,且莫自己跑了」。《愣嚴咒》每天早上念的:「若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涅槃」,就是這個道理。「不捨眾生,即得般若波羅蜜現前」:般若波羅蜜,就是大智慧、究竟的大智慧。波羅蜜,就是究竟。現前,就是成就。前面「恆起大悲,不捨眾生」,就是得到般若的因。為什麼會得到般若?就是你能同情眾生,能夠油然的發起大悲心,去救度眾生,你就是大智慧人。有幾個人肯發大心去救人呢?都是自私的多。所以能夠發起大悲心,不捨眾生,就是般若因,是一種智慧的行動。能夠不捨眾生,就是般若的體,也得到了所謂「同體大悲」,這就叫「無障礙智光明」。光明就是般若,無障礙智就是一種般若智。 「成就如是智光明已」:這是般若用。我們得到般若智,可以發揮作用了。「雖修習菩提分因緣,而不住有為中」:真正的修成這般若,得到了大智慧光明,那不就可離開三界了嗎?不是的。菩提分法就是「覺」,覺悟的大道。修好了,去常寂光中享受安樂。但是,真正的菩薩發心,不是在有為道。 「雖觀有為法自性寂滅,亦不住寂滅中」:這裡就是有大悲、大智這兩個心理在做主。因為有大悲心,他不住寂滅的涅槃;有大智慧,他就不住於生死,要跟眾生在一起,不捨離眾生,因為我們有大悲心要度眾。但是,我們度眾生是憑菩薩的願力度眾生的,眾生住的地方,如果是很苦的地獄,菩薩到地獄,他還是不會受到地獄苦的,所以是一種無住的涅槃。無住,就是不住涅槃,也不住生死。所以,為什麼不住生死呢?就是因為有大智慧。而有大悲心,能不住涅槃;要度眾生,所以不住於寂滅之中。(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273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釋天行 前面說過,菩薩成就了無障礙智光明後,「雖修習菩提分因緣,而不住有為中;雖觀有為法自性寂滅,亦不住寂滅中」,這是「以菩提分法未圓滿故」。就修行層次上來說,第六地菩薩的修行,還沒有真正到達圓滿菩提、證菩提果、證涅槃果的時候。但這是菩薩修行勝。有了六地這樣的修行,才能離障。菩薩能夠有大慈大悲的心,尤其能得到般若的體、相、用的大智慧光明,他一定能夠捨去虛幻不實的有為法,追求清淨無為的涅槃法。所以,他能離去一切生死道中貪、瞋、癡、愛的許多障礙。這就叫離障勝。自己得到了這個果,即是對治勝,也就是能夠對治我們在菩薩位上修行所產生的成就感、虛榮心。成就感,不是大家很追求的嗎?但菩薩修行卻不會把這件事情當做很重要。若它變成很重要,那就成了執著了。「成就感」本來是個好名詞,而在菩薩修行的時候,是要「無智亦無得」。菩薩做什麼,就同太陽一樣,從早上起來一直到晚上,世界上一切的東西,都被他照過了,但是,過而不留,不去執著一絲一毫的功勞。菩薩有這種心,才能夠利益眾生,才能真正離障。這種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➂得三昧勝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實不分別空三昧、不捨離空三昧、離不離空三昧。此菩薩得如是十空三昧門為首,百千空三昧皆悉現前;如是十無相、十無願三昧門為首,百千無相、無願三昧門,皆悉現前。 這一段是得三昧勝,一共有十種的「空」三昧。菩薩摩訶薩到了現前地的時候,他得到三種的解脫門:一、空,二、無相,第三是無願。道理證得了以後,能夠通涅槃,所以叫它是「門」;也就是它能解脫一切的生死煩惱,所以叫「解脫」。 一、「入空三昧」:這「空」是我們上面所講的緣起性空、無自性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的那個空。空,有十種的空。第一、菩薩到了現前地的時候「得入空三昧」。不是他「進入」空三昧。在這裡,「入」也是一個名詞。「入」,有十二入——六根、六塵。 二、「自性空三昧」:這就是法空,前面十二入是人空。人空、法空,也就是我空、法空。這是二空真理。得到這二空真理也就是證入初地,也是小乘人證入阿羅漢果的悟境、條件。所說的自性空就是法空。 三、「第一義空」:這就是上面兩個空合起來,二空就是「第一義空」。 四、「第一空」:就是精進不放逸,這是從他的精進修行上去得名的。 五、「大空」,這是觀我們的本識空如來藏。空如來藏包含色、心二法的本體。 六、「合空」:就是觀前七轉識。第八阿賴耶識除外,眼、耳、鼻、舌、身、意到第七識,也是一個不空如來藏的合空,因為是空如來藏的不空如來藏。此兩種:空如來藏是空性;不空如來藏就是我們的七種轉識。七種心不離如來藏,和合而起,皆無自體,叫「合空」。 七、「起空」:因為修行成就了功德,功德生起了,所以叫「起空」。 八、「如實不分別空」:因成就了功德所起的利用,得如實空,能淨治「分別」這種獲得智慧的障礙,名叫「智障淨因事」,這是一種自利的作用。 九、「不捨離空」:依德起用。空的理性怎麼會證得的呢?是修學佛法得到,了知到緣起的道理,依空起悲,不捨離眾生,所以叫「不捨離空」。 十、「離不離空」:是事與理互相的融會;在事應該離,在理就無所謂離了。 這是十種的空。十種空合起來就是空三昧。不管他多少空,十八空乃至壹百零捌空,都是空。空有一個要點,不是頑空,而是性空。頑空是什麼都沒有的空。緣起性空是事空,理不空;相空,性不空。 「此菩薩得如是十空三昧門為首,百千空三昧皆悉現前」:現前就是成就。證得了這十種空三昧,其他的空——一百個空、一千個空、大空、小空——,全都在這個空性裡面。 我們所看見的山河大地、人文鳥獸、事物的個體等等,事實上都是一個虛幻的假相,亦即,十種空是無相。還有「十種無願」:既然是無相、緣起性空,我們就不會在這個沒有實在個性的幻化事物上去執著,或對它有什麼祈求。所以叫無願。 「十無相、十無願三昧門為首,百千無相、無願三昧門,皆悉現前」:先得到了空三昧,然後無相、無願兩種三昧根據空三昧的理路證得。證得了這三種以後,我們就可以通達涅槃門這個三三昧,所以叫三昧門。門,就是「通達」的意思。 ➃得不壞心勝(不壞心果)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復更修習滿足不可壞心、決定心、純善心、甚深心、不退轉心、不休息心、廣大心、無邊心、求智心、方便慧相應心,皆悉圓滿。 不壞心果是什麼呢?「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在第六現前地上的菩薩,他修行所成就的功行,能夠遠離障垢,又得到了前面所說的般若智慧,更得到了空三昧、三三昧門,得到了這許多成就以後,他的智慧更高了,他的悲願不會再退失。因為這麼多的佛法、這麼多的智慧,把它的菩薩路已經照得很亮了,他不會再退步了。不但不退步,而且還會再進步。說「復更修習滿足不可壞心」:這是一句總話。後面列出的,還有九種心是「不壞」的。根據這個「復更修習滿足不可壞心」,這是一種究竟行心。 一、「決定心」:分別說明九種心當中的第一個是決定心。這樣才能夠得到決定不懷疑。要能對事物不懷疑,就是要把事物的真理弄清楚。佛法的真理在哪裡?那就是緣生無性。能肯定因果法則、將因緣生萬法的道理悟通,才能產生決定心。 二、「純善心」:心已經有二空真理,得般若智慧,當然身心安泰,為人調柔,不與人起衝突障礙了。 三、「甚深心」:這是智慧、福德滿足的人,明白事理而無所畏懼。 四、「不退轉心」:對自修華嚴一乘大法不退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只此一條路通向涅槃城,所以自乘不退。 五、「不休息心」:即勝進心不懈怠。因為生命有限,福德智慧不把握,那就可惜了,所以要勝進不休息。 六、「廣大心」:無分別心。平等心對待人,無怨親想,為廣大心。 七、「無邊心」:利益眾生廣大無邊的願為無邊心。 八、「求智心」:上求佛的智慧的心。雖然現在居六地智慧,要再上求七地智,直到佛地。 九、「方便慧相應心」:這是度眾生的善巧方便智慧。 具足以上的心,即為不壞心,即為六地菩薩修行終不退失,直至十地,亦皆得不退轉,達至圓滿成佛,方才滿足。 ➄得自在力勝 佛子!菩薩以此心順佛菩提,不懼異論,入諸智地,離二乘道,趣於佛智,諸煩惱魔無能沮壞;住於菩薩智慧光明,於空、無相、無願法中,皆善修習;方便、智慧,恆共相應;菩提分法,常行不捨。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中,得般若波羅蜜行增上,得第三明利順忍,以於諸法如實相隨順無違故。 這段經文是說:菩薩修行成就能得自在力,無所障礙了。 菩薩以前十種不壞心隨順佛菩提道,進一步向前修,這是句總話。如何修行呢?下面以九句分別說明。 一、不懼異論:異論是佛教以外的宗教對自己未弄明白的事,道聽塗說而加以論述。若明白者,則不宜聽信他。這還比較消極一點,積極的就會再取真理說服異論者。 二、入諸智地:這是斷疑力。我們要成就能判斷是非的智慧,就能擁有破除一切疑惑的力量。 三、離二乘道:自修行華嚴一乘大法後,再也不會去修聲聞二乘道,並且心也不會再受聲聞道理所誘惑而動搖成佛的道心。 四、趣於佛智:這是內心智慧的修養檢定,不被任何思想動搖決心。 五、諸煩惱魔無能沮壞:修行者不怕麻煩的外魔,只怕自己內心的煩惱魔。要隨時隨地的去克服煩惱魔,否則即會被煩惱所破壞。這需要精進的力量。 六、住於菩薩智慧光明:要有智慧才能斷煩惱。堅定不移的自信心,制伏一切煩惱魔,智慧是一重要力量。 七、於空、無相、無願法中,皆善修習:三解脫門能遍治一切,六地菩薩能修習,能有遍知一切善惡的力量,輪迴於三有而不受染著。 八、方便、智慧,恆共相應:此為化生力量。有方便、智慧,才能弘法利生。知法運用方便,得智運籌,才能方便度眾。 九、菩提分法,常行不捨:此為智障淨力。以智慧培養的一種淨治的力量,有智慧才能克服一切障難。除了修智慧,還要修福德。福德智慧同時修,即是菩薩道。(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276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釋天行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中,得般若波羅蜜行增上,得第三明利順忍,以於諸法如實相隨順無違故。 這句經文的意思是:假定能像第六現前地的菩薩,按佛所說的十種不壞心、自在力和前面所說之三昧門等去好好地修行,就可以成就般若波羅蜜(智慧)增長;能得般若波羅蜜增長,才能得證修道的五忍當中的第三明利順忍。 五忍,即為修行的五個層次、五個階段。從初發心——伏忍(伏忍,即調伏煩惱的忍)、信忍(信心堅定)、順忍(隨順忍,即是現在所說的,是第三階段。成就此忍即相當於七地以上),八地菩薩即無生忍,九地即寂滅忍。八、九、十,都是無忍般若。到了佛國就是寂滅忍,也就是成佛了。七地以下的菩薩,五、六、七地都是順忍位。所以這一地菩薩,能得第三明利順忍。對諸法的如實相都已弄清楚,不含糊。真假、是非弄清楚也就是對如實相「隨順無違」,不會有錯的,如此自修不會有錯,去度人更為方便。這是真正的菩薩道。這是六地菩薩彼果勝當中的五種果之最後一種。 ㊁位果 位果,為修行的位果,是修行到這個階位的一種成就。到了第六現前地的菩薩,把第六現前地的功課修完了,或是可以說,把利益眾生的功德作成功了,也就會得到一些成果,即所謂的位果。在這果位上有三種果:一、調柔果,二、攝報果,三、願智果。 1.調柔果 (1)調柔行 ➀法 ❶練行緣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已,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從「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已,以願力故,得見多佛。」這一段經文開始是調柔果。又有四個小節:一、調柔行。說安住在此第六現前地的菩薩,因為他的大願力的關係,能見到很多的佛。能見多少的佛呢?因為已經到第六地了,可以「見多百佛、多千佛,乃至見百千億那由他佛」。因為他已具備了見佛的條件,已成就了這所有的佛法了。他自修、度人,都有了一定的成就,所以他能見到這麼多的佛,即是所謂的調柔行。「以願力故」,可見這麼多的佛,這並不是說來炫耀他見地思廣,而是他在這許多佛的座下要去聞法,隨法修行。所以,這是調柔練行的路。 ❷能練行 悉以廣大心、深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得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憶持不捨。又得諸佛甚深法藏, 這是見佛的作用。可以廣大心、深心去供養、恭敬、尊重、讚嘆一切諸佛。之後還拿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去奉施諸佛,乃至於一切眾生三種的福田:供養佛、法、僧三寶,即是一種一敬田;奉養父母、師長,即是恩田;布施貧窮,即是悲田。所謂種福田,就是種這三種福田。去到諸佛那裡,確實也要供養、恭敬。這是修行的功課。 「廣大心」,是指要能夠發無限量的心去供養。「深心」,是指認真、真心地把它做成功。「尊重、讚嘆」後也要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這也是屬於供養三寶之內,眾僧是護持佛法的人,所以也要供養。這些功德做了以後,都要把善根迴向佛果。 「於諸佛所恭敬......又得諸佛甚深法藏」:這是依法的供養,是求佛的開示。能得佛法,才能依法修行。聞得佛法後依法受持,而得佛的智慧光明,「又得諸佛甚深的法藏」,是說得到諸佛重要的佛法,去把它修成功。 ❸所練淨 經於百劫,經於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明淨。 修行,就要修得很好、修成功。經長時間的修學,不計長遠。現在的人念書想趕快畢業,其實,學佛沒有畢業的時候,所以,菩薩才沒有了期的一直在做。什麼時候完成呢?什麼時候得菩提果、涅槃果,那才是畢業的時候。「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明淨」:越修越好,有修不怕多,也不能怕多。這是所練淨,把它修成功。這是法的內容。 譬如真金,以毗瑠璃寶數數磨瑩,轉更明淨。 ➁喻 還有譬喻的內容。修持佛法就像鍊真金一樣,是用「毗瑠璃寶數數磨瑩」,這是鍊金的方法。像淘金一樣把沙滔去,把真金留起來再鍛鍊。「轉更明淨」,一次又一次地把它淘乾淨,所以,真正的金是不留一點雜質在內的。我們修行也要像是鍊金一樣地下功夫。 ➂合 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隨逐觀察,轉更明淨;轉復寂滅,無能映蔽。 第六地菩薩所修持的菩薩道也如同是鍊金一樣地,數數磨瑩,轉更明淨。學菩薩道要學到以方便智慧隨逐眾生觀察,把佛陀利益眾生的事情、供養三寶的事情做好。心地外的外功是種福田,內是修他的智慧也轉更明淨,越修越聰明,越有智慧。這才是修行成功。有些人越修越愚癡,那是不懂得修行的人。 (2)教智淨 譬如月光,照眾生身,令得清涼,四種風輪所不能壞。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能滅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眾生煩惱熾火,四種魔道所不能壞。 有智慧的菩薩度眾生,譬如月光照在眾生身上,令眾生得到清涼。四種風輪的風力極大,能破壞一切,但這四種風輪也不能摧毁菩薩的道心。此地菩薩所有善根,能令眾生煩惱熾火歇下,使他們得到清涼。而菩薩的善根,也是五陰魔、煩惱魔等四種魔道所不能壞的。 (3)別地行相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十種的波羅蜜,菩薩都修,是十度法門。這上面是說第六現前地菩薩調柔果的成績。 (4)結說地名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六現前地。 這是說六地的地名。以上大略地說明了第六現前地菩薩修行的內容與成果。(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277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釋天行 2.攝報果 菩薩住此地,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聲聞所有問難,無能退屈;能令眾生除滅我慢,深入緣起。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一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億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菩薩以為眷屬。 善化天,也叫化樂天。第六地菩薩在第五天做天王。「所作自在」:善化天王能化現種種享樂的環境自己去享受。「一切聲聞所有問難,無能退屈」:因為他的智慧夠多,比聲聞高多了,不會難倒他的。 「能令眾生除滅我慢」:凡人之所以會我慢,是對佛法的真理不明白,更沒有能夠得般若的智慧。但現前地的菩薩已經獲得了般若的智慧,所以,任何邪門外道是沒有辦法難倒他的,也能令眾生除去慢心。他要指導眾生修道正確的方法,在修行路上修福、修慧,不起我慢心。修行有我慢心是不懂佛法,沽名釣譽,所作功德希望回報。此人功德為人天福報而已。所以說要「能令眾生除滅我慢」。 「深入緣起」:一方面令眾生把慢心除去,一方面令眾生深入緣起性空的真理。目前生活條件較好,無限的擴充、膨脹的人要凸顯自己的作為,都是慢心的作祟。真正有修行的人不需要那樣作,非為正道,要深入緣起性空的真理、要能夠悟道。既是緣起無自性,沒有真正的作業,你再擴充、再大,也只是曇花一現。真正的實力是要能夠深入緣起,破除眾生的我慢,而且證果。這是緣起法,是一個真理。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是利益眾生、度化眾生的一種方便,所以要做好。像這樣做的人、修的人的一切所作的工作,都不離念佛。那些膨脹者,他沒有興致念佛,也沒有時間念佛。因為一坐下來一天到晚就是在想如何發展,一年到頭只想膨脹,哪有時間念佛?全被名利心擠滿,佛也就擠不進去,所以是不可取的。修持菩薩法,才是真正菩薩的榜樣。 修學佛法,真正的目的在得「一切種智、一切智智」,即得到究竟智、十種般若智。要得到智慧,也要念佛、布施、愛語等的心,這些都是修福德、智慧。這才是正確的修行方法。破除了眾生的慢心,自己也要破除慢心。若自己也是慢心,要破別人的慢,人家是不會相信的。所以,經文讀了以後應該要檢討,提起我們正確的方向,「一切種智、一切智智」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 「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這是一種廣大心,並不是慢心。為什麼他要為首、為勝呢?這是要去化度眾生,並不是為了利益、虛名去做的。一切種智一切智智,即為佛智。菩薩依止的人是佛,所以目的為的還是成佛,不是為了其他的虛名、妄想。 「此菩薩若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億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菩薩以為眷屬」:照他修行的功行來說,他可以在一念間不只能得到前面說過的三三昧了,能得到百千億的三昧,也能示現百千億菩薩以為眷屬。假如   能度一百個出家人也就了不起了,但跟第六地菩薩比起來,那就沒有什麼了不起了。第六地菩薩修好了,就有百千億菩薩以為眷屬。所以,我們要注意這幾句話,學習也要這樣學喔!我們能做到這樣,但不是為了這個目的去做。為什麼呢?菩薩修行的功夫,依他努力的精神,他可以做到這樣,但他不是為了得到這個成果才那樣去做。是那樣的話,就太過於功利了;會落於功利,也就會引來煩惱,那不是修行的正道。 這是第二種果,攝報果。是第六地菩薩所成就的報得果。 3.願智果 若以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在佛法成就了以後,得到般若智以後,那他如何去發展真正的隨心所欲呢?如儒家說的「隨心所欲,不踰矩」。隨心所欲可以,但不是狂妄的;「不踰矩」,不要跑到範圍以外去。你是上求佛道的,也就是為求佛道;是教化眾生的,除了教化眾生,不要摻雜名利的思想,這才是正確的。假如以六地菩薩的願力自在的示現,要比上面的成就還要大不知有多少倍了!要說,也說不清;數,也數不清。為什麼呢?因為他的福德、智慧力量夠表現、夠示現。可是,菩薩他還是實實在在的,什麼地方有苦眾生,就到什麼地方去現身度化。他不以多、勝來為他的訴求,他是以實際的解除眾生苦為目的。下面是頌文,頌文與經文內容差不多,等於是重說一遍。我們時間不許可,所以不講了。 是時天眾心歡喜 散寶成雲在空住 普發種種妙音聲 告於最勝清淨者了達勝義智自在 成就功德百千億 人中蓮華無所著 為利群生演深行自在天王在空中 放大光明照佛身 亦散最上妙香雲 普供除憂煩惱者爾時天眾皆歡喜 悉發美音同讚述 我等聞斯地功德 則為已獲大善利天女是時心慶悅 競奏樂音千萬種 悉以如來神力故 音中共作如是言威儀寂靜最無比 能調難調世應供 已超一切諸世間 而行於世闡妙道雖現種種無量身 知身一一無所有 巧以言辭說諸法 不取文字音聲相往詣百千諸國土 以諸上供供養佛 智慧自在無所著 不生於我佛國想雖勤教化諸眾生 而無彼己一切心 雖已修成廣大善 而於善法不生著以見一切諸世間 貪恚癡火常熾然 於諸想念悉皆離 發起大悲精進力一切諸天及天女 種種供養稱讚已 悉共同時默然住 瞻仰人尊願聞法時解脫月復請言 此諸大眾心清淨 第七地中諸行相 唯願佛子為宣說第七地《華嚴經》的經文,也是照例的,分成三大分:第一分是讚請分第二分是正說分,第三分是彼果分。讚請分一共有十二頌偈:前面十頌是讚,後面兩頌是請。前面十頌(讚中)再分四小段。第一、有兩頌是天眾抒發的讚詞。第二、第三頌是「天主光、雲供佛」;天主化現光、化現雲來供養諸佛。第三,是一頌「天眾慶聞」,是天眾在聽聞金剛藏菩薩演說了第六現前地的修行以後,已經得到了法喜充滿,所以,表達他們很幸運,能夠聽聞到這種大法。第四,有六頌,那是天女用樂音來讚佛。第四裡邊也分兩個段落:第一頌是顯樂音的聲音(顯聲因緣),後面的五頌就是要來正顯讚詞。末後兩頌是請。請也分兩段:第一頌是天眾、天女默然請,最後一頌是解脫月菩薩請。解脫月菩薩他是《華嚴經》的當機眾的代表,請法都是由他來請的。金剛藏菩薩他是代表說《華嚴經》的,尤其〈十地品〉。這個我們要把它記住。 現在,我們不直接就來講請分的文,因為第七地經文這一分前面它也有來意、釋名、離障、證如、成行、得果,一直到釋文,一共有十種懸談。這是在詮釋這品經重要的大意。 第一就是要先來說明這一品經怎麼會生起來的?它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生起來的?我們看參考資料(《華嚴經疏》疏文)上說:「已說緣起相應慧住,寄於緣覺;次說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寄菩薩地。故次來也。」(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278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釋天行 說法,是有一定的層次、一定的次序的。前面在講第六地的時候,金剛藏菩薩已經跟大家講過了「緣起性空」這個大法了。「緣起相應慧」,就是說了解一切諸法的生起、成長,都是靠各種的因緣條件,它沒有單獨成長的個性、沒有單獨成就的功能,因為它是緣起法;這個緣起法本身沒有實體,所以就叫它「性空」。 小乘聖者——緣覺人——得到了緣起法的真理,他們在佛法的修行上自認為他們已經有了功夫、已經成就了。這種小乘聖者緣起法,他可以生在有佛世,也可以生在無佛世;即使這世界上沒有佛出世,他也能夠悟道。怎麼悟道的呢?因為他是「緣覺」聖者,或者說是辟支佛聖者,他們悟道的因緣,是觀察宇宙間一切萬物的變化,從而悟到諸法緣生無性的道理。但是,他就只是悟到了一部分的空理,沒有能夠全悟,所以他只是一個小乘聖者。在現前地的經文中,金剛藏菩薩已經把六地菩薩所證得的人生的原來、人生生起的真相,以緣起相應智慧來說明了。所以,第六地的菩薩差不多就等同於緣覺位的小乘聖者的智慧了。 但,這樣子還不是究竟的。二乘聖者在菩提道上才跑了一半的路,還要再往前進,所以,在法華會上,佛特別為他們這些人設一個化城,讓他們能夠在那兒休息一下,然後繼續前進。原來,小乘聖者把這個化城——獲得羅漢果位——以為是究竟了,以為是成佛了,那是不懂;等到在法華會上,佛陀再向他們開示,告訴他們:你們得到的那個果,那個化城,只是給你們的一個休息站。因為一口氣從凡夫位跑到佛果,你們沒有那麼大的耐力,也沒有那麼大的體力。那是佛陀慈悲所設的一個休息站。在這個休息站休息了以後,還要前進,才能得到寶所,所成的果位,才是大乘果。佛果叫做「寶所」,休息站叫做「化城」。這兩個名詞我們要記住它。 澄觀大師解釋第七地的來意說:「已說緣起相應慧住,寄於緣覺;次說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寄菩薩地,故次來也。」因為金剛藏菩薩在第六地中,已經對在會的大眾詳細的說明了緣起相應慧的緣起法,緣起的真理,等同於緣覺聖者的果位。但是,那只是一個階段,不是那樣就成功了的,應該要再說「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所以,要再說第七地。「有加行」就是加功用行;「有功用」,是要更努力;「無相住」,是修的時候不要像小乘那樣的著相,要觀空,要以緣起相應慧來主導我們向前修學,這樣子才能夠得到佛法的真義。是這樣的一個順序,所以說,這一地(第七地)是這樣來的。 這一地為什麼叫「遠行地」呢?這個名字有四種的意義。第一、是《成唯識論》上面說:「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說:這一地的菩薩他修行的成就,他的功夫已經到了「無相住功用後邊」。 什麼叫無相住、無功用?就是修行就歸修行,不要著相;不要執意:我非要去修什麼不可!譬如說,我現在在提倡修彌勒淨土,我們也只是提倡而已,我們告訴大家彌勒淨土的勝義,讓你們去選擇,如果大家修彌陀淨土都修慣了,照樣也可以生淨土。這是無相。但是,真正的講,念佛念好了,念到一心不亂,過去的祖師講:「生是決定生,去則就不去。」「往生」不要把它當真的,好像:我坐飛機坐到極樂世界去了!不要那麼想,那樣想就是著相而修了。真正的悟道了,處處都是西方,哪裡不是極樂世界啊?要有這種認知,才是真正的修淨土。一天到晚強調把阿彌陀佛念好了就可以生西方,其他的什麼事情都不要做,這種說法不是究竟的、徹底的。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無相住」,無相緣起相應慧,「修而不修、不修而修」,等於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上說:「有著之修,多劫終成敗壞;無心體證,一念便入佛家。」師公(南亭尊宿)全集第五冊裡面有〈永嘉大師證道歌〉,這是很好的句子,我們修行就是要這樣子修。 如果有執著:我要去念佛、我要去拜佛、我要念什麼佛、我一定要怎麼樣......的,那就叫「有著之修」。那種方法,修上一輩子,最後只是人天福,沒有辦法能夠達到成佛的目的,所以說「多劫終成敗壞」。必定要「修而不修、不修而修」,空性悟得了,才能夠成功,所以說「無心體證」。體證諸法的自性,真正的證到了、體悟到了,「一念便入佛家」,馬上就成功了,不需要經過多少劫數。這是在《成唯識論》上說的「至無相住」。 六地的菩薩,已經修成功了無相、緣起相應慧;第七地呢!說:到了無相住功用後邊。真正的無相是第八地。第八地是無相、無功用,所以,七地已經到了後邊,快要進入第八地了。「出過世間二乘道故」:超過了世間的二乘(二乘佛道)。這有三種意思。 怎麼樣子來完成這個修行呢?說:「善修無相,到無相邊,故名遠行。」為什麼這一地叫「遠行地」?他對修行的法門以「無相」來作為他的基本的用心。所以,他已經到了無相邊了,不再著相。就好比說,我們去布施就布施、拜佛就拜佛,沒有任何的目的,沒有任何的條件,這樣就叫無相。到了無相邊,為什麼叫做「遠行」呢?因為從凡夫開始修,要經過兩個大阿僧祇劫。第一個大阿僧祇劫從發心開始到初地,初地以後到七地是第二個大阿僧祇劫。第二個大阿僧祇劫修滿了就登第八地了。所以,叫「遠行」————他跑的路很遠了啊! 第二種無相的意思是「功用至極」。菩薩修行,修到這裡,功用已經是很到家了,所以說「至極」,「故名遠行」。這是以他修行的過程來說,是「遠行」。 第三說「望前超過,故名遠行」。到了第七地,跟第六地比起來是超過六地很多,所以叫遠行,因為他跑的路多了。這是第一個。是得名的三種意義。 第二是我們的祖師引用《深密經》:「能遠證入,無缺、無間,無相作意,與清淨地共相鄰接,故名遠行。」第二種的說法就是《深密經》上面這樣說:菩薩修十地法門,能夠「遠證入」——能夠很遙遠的,從初地到七地,一個大阿僧祇劫的時間,「能遠證入」。「無缺、無間」——所有的無量法門,一切皆修。雖然是一個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也沒有說什麼時候去休息一下、放個假吧!沒有這回事!菩薩的修行是不放假的。所以,這叫做「遠行」。 第三種意思說:「至功用行最後邊故」,是《攝大乘論》裡說的。換句話說,從一地到六地的修行過程當中都是有相、有功用的,不能忘我的,到了第七地才是真實無相而去加功用行的,所以說到了無相、有功用這個修行的最後邊了,再進一步就要登八地無相、無功用行位了。 第四種,《金光明經》引《莊嚴論》說:「離道鄰一道,遠去名遠行」。「離道」就是出離道。出離什麼?出離生死。為了出離生死去修出離生死的佛道;「鄰一道」,他的功夫已經修到最高一乘的道了,叫「鄰」近「一」乘「道」。「遠去名遠行」:你們看!從凡夫地到這個時候,不是跑了很遠的一段路了嗎?所以叫做「遠行」。這是第二、釋名。(待續)《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279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我們修學佛法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能離障。假使越修煩惱越多,那這個人不會修行,浪費光陰。要越修越好,本來是顛顛倒倒、囉哩囉嗦地,修了以後,不囉嗦,也不顛倒了。到了經堂,不大聲講話了。本來佛殿上、講堂裡邊、禪堂裡邊,我們都禁止大聲講話的。要曉得,修行的環境就是要寂靜,寂然無聲,要靜得針掉到地上都會聽到聲音;要清淨,心裡上不要有任何的無明煩惱,這樣才是真修行。如果你一天到晚地這樣子計較、那樣的囉嗦,粗心大意,大聲哭泣,那你修行要修到哪一年才會成就啊?以前祖師跟人家講,就是批評他不得成功的一句話,說你:「驢年去!」你這樣修,修到屬驢那一年,看看能不能成佛?十二生肖當中有沒有屬驢的呀?這個很有意思的!我們聽過經以後,假如不改,今天聽到經,明天早上照常,甚至於不用等到明天早上,還是像以前哇啦哇啦大聲叫起來了。那樣子啊!你到驢年再去成佛吧!成不了佛嘛!因為你聽的佛法沒有受用,沒有去用心。 所以,「離道鄰一道」,說:現在這位七地菩薩,他所修的出離道,已經靠近「一道」,也就是最後一道——成佛的最後一個階段。「遠去名遠行」:從發心開始到現在,跑這麼多的路下來了,當然叫做遠行了。這一段叫離障,不是光跑的路多就成功,還要能夠離障。離什麼障?六地執著生滅細相。生滅細相、生滅粗相,從哪裡能知道?我們聽過《大乘起信論》的人都知道有三細六粗。無明業相、現相、轉相,這叫作細相。最初的這一念心——細相,很不容易覺察到的,那個心只是微微的動了一下,不像我們的粗心,大幅度的動,容易察覺。細心,微微的動了一下,還是一個相。要等到心整個一動也不動,粗的固然不動,細的也不動,那才是真正的達到無相。離細相現行障,這是第三。能夠遠行,就是能夠離障一遠離障礙行,顧名思義,就叫離障。說:六地執著生滅細相現行故。六地的菩薩認為我們的生滅心,還有一種細相在動,所以有相。 「此生滅相即是二愚」:這種生滅相是什麼呢?在佛教的名詞叫做「二愚」,也就是有兩種的愚痴。第一種叫「細相現行愚」,是執著有生相;第二種叫做「純作意求無相愚」,就是像執著「我們一定要成佛、一定要生西方、一定不要再來做人,不然又會輪迴」。像這一種,所謂「作意求無相」,也是一種愚癡,也是一種煩惱,俱生的煩惱。 離了障以後,心地上所有的妄想都除淨了,那就證到真如了。證到什麼真如呢?「以常在無相故不執生,更不作意勤求無相,故能證得法無差別真如。」無差別是什麼?就是平等。真如法性,在佛不增,在眾生不減。《心經》上天天念的:「不增不減、不垢不淨」,這就是真如。我們要是哪一天心上沒有煩惱、不起心動念,隨便遇到什麼環境,都能夠不動心,那你的修行功夫就差不多了。 證到真如以後,也不是就沒事做了,還要「成行」。「以能空中起有勝行」:真如是一個虛空無相的理,我們已經證得了,可以說這個時候等於已經證得涅槃了。但是我們學佛的人,要有大悲心不住涅槃,這我們都講過:「有大悲故,不住涅槃。」已經可以證涅槃了,但不住於涅槃,還是要來發起救度眾生的種種事業,所以,空中要起勝行;在證得了空性理以後,要能夠起度化眾生、弘揚佛法的這種殊勝行,所以有一句話叫作「成功為方便度,二行雙行」,哪二行?就是悲、智二行;以大悲故不住涅槃,大智故不住生死。證行真如以後,要有這種心境,這是佛菩薩的功夫。 第六是得果,說「乃至亦得無相之果」。修到這種程度當然得果了,《中邊論》上有這麼幾句話:「通達種種法,無別法界,得一切法無相果故。」種種的法,包括有為法、無為法、生滅法、涅槃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我法、人法、佛法、眾生法,這些,一切法。一切法都弄清楚了、通達了,我們要在這一切法當中去找一個法界,有沒有?沒有。沒有其他的法界,一切法的自性就是法界。說:「得一切法無相果故」,到了這個程度,我們就能得到一切諸法「無相」的結論。山河大地、人物鳥獸,這不是相嗎?它是相沒錯,但是,是虛妄的相,是緣生無性的,所以叫無相。這個要把握住了才好。通達種種法,沒有其它的法界,只有一真法界。「得一切法無相果故」,我們修得有結果,就是一切法的無相,就是我們要證得的涅槃果、菩提果。 下面開始,從頭解釋經文。經文跟前面的幾章一樣的,分三大分。第一分是讚請分,第二分是正說分,第三分是彼果分。這個應該都很熟悉了。這三分,我們依序地講下去。現在先講讚請分,有十二頌。四句一頌,前面的十頌分四段,第一段有兩句頌。叫「天眾讚」。 是時天眾心歡喜 散寶成雲在空住 普發種種妙音聲 告於最勝清淨者了達勝義智自在 成就功德百千億 人中蓮華無所著 為利群生演深行這兩頌是天眾讚金剛藏菩薩來興供養。這些天眾都是護法天。護法天很希望有佛出世說法,今天毘盧遮那佛成道了,加持金剛藏菩薩來說華嚴大法,千載難遇,他們當然是滿心的歡喜。這些天眾、天女,散了好多種類的寶物,像雲一樣地,凝住在空中來供養。並且,大家都異口同音的以種種妙音聲來讚歎金剛藏菩薩,同時,也告訴在會的大眾,說什麼呢?說這一個金剛藏菩薩了不起,他已經明了、通達了諸法勝義,得到了智慧的自在運用,他的功德很大。他是修道成功的人,就等於是人中的蓮華、人中的豪傑,對於世間的一切,沒有什麼可執著的。他受到毘盧遮那如來的加持,要來代表佛陀,演揚華嚴大教。「為利群生演深行」是說他的目的,就是要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學佛的功夫,應該是沒有停頓的,自己修好了,固然要度眾生;還沒修好以前,也要自利利他,也不要忘記利益眾生。這是天眾的一種讚歎。這些天眾大概是忉利天、四天王天、大梵天這些天,這些都是護法天,他們在有佛出世、有佛說法的時候,都是要來護持的。 自在天王在空中 放大光明照佛身 亦散最上妙香雲 普供除憂煩惱者自在天王,有的經上叫做自在天主。自在天王他是在空中,以大光明雲彩來供佛的。佛是能夠掃除眾生煩惱的大聖者,所以天主要來供養。用光明和最勝無上的妙香雲,普遍供養能除去眾生憂愁煩惱的大聖佛陀。 爾時天眾皆歡喜 悉發美音同讚述 我等聞斯地功德 則為已獲大善利這一頌,叫天眾慶聞。天人有天人的福報,聲音都非常的美妙,各個發出美妙的音聲來,讚歎菩薩所說的大法。天眾表示,他們剛剛聽好了第六現前地的佛法了,已經是獲得了最大的善法的利益,真的很高興,現在又進一步要來聽第七地的佛法,大法難遇,這是值得欣慶的事啊! 天女是時心慶悅 競奏樂音千萬種 悉以如來神力故 音中共作如是言接下來有六頌,是天女以樂音要來讚佛。第一頌是顯聲因緣。 這許多天女,能夠有機會參與菩提場中十地法門的大法會,這是無量劫來深厚的善根才能夠得到的,所以他們非常地慶幸,也非常地高興、歡喜。他們以他們各人專長的音樂及聲音來讚佛。而這些音聲、樂音的演奏,都是仗佛的神力才能成就的。「音中共作如是言」:這些樂音當中,說話了,說什麼呢? 威儀寂靜最無比 能調難調世應供 已超一切諸世間 而行於世闡妙道下面有五偈是正顯讚辭,其中,前四偈讚寂用無礙,後一偈明起用所由——即悲智無礙。五偈中,這第一偈是先讚說佛的莊嚴相最為第一,是無人能比得上的。「能調難調世應供」:佛陀有時候以這種殊勝的威儀來化眾生,把那些難調難伏的惡性眾生,都可以降伏,他是這個世間上人、天應該供養的聖者。我們出家比丘、比丘尼,在因地叫乞士,到了證到了羅漢果以後就叫「應供」、「無生」、「殺賊」。這裡說,這樣的聖者,他們的品位已經超越了世間,一切世間的任何人,都沒辦法跟他們相比。而他們在這個世間,來宣揚、闡揚諸佛的妙法。(待續) 《華嚴經. 十地品》講錄(續280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雖現種種無量身 知身一一無所有 巧以言辭說諸法 不取文字音聲相這首偈頌前半偈是讚歎金剛藏菩薩或者諸佛,他們能夠現種種的身。我們都知道觀世音菩薩能夠現三十二相身;佛呢,他無剎不現身,而且能夠現種種的「無量身」。他雖能現無量身,但知道這身是幻化的,哪裡有什麼實體呢?後半偈說他能很巧妙地,用他的言辭,來演說一切的佛法,並且,不會在文字上、音聲上去計較,不取這個相。 「雖現種種無量身,知身一一無所有」:為什麼呢?因為這個身是緣起法,性空的,沒有實體;一切都是緣起的,哪裡還有一個什麼實在的身呢?「無所有」,諸佛的身也好,菩薩的身也好,都是緣起法。「巧以言辭說諸法」:這些菩薩能夠運用他巧妙的言辭來說法。「不取文字音聲相」:他也不會執著這個文字好不好,這個音聲美不美,他沒有這種想法,只是說法、就是說法。 往詣百千諸國土 以諸上供供養佛 智慧自在無所著 不生於我佛國想「往詣百千諸國土」說:這些諸佛菩薩,不只是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來說法,也到一切的、到無量的國土去說法。以他們的神通力,要到什麼地方就到什麼地方;以他們的大悲願力,什麼地方的眾生苦,就到什麼地方去化度眾生。「以諸上供供養佛」:他們修行固然是為了要度眾生——「下化眾生」,還要上供諸佛。 「智慧自在無所著,不生於我佛國想」:這些都是很有深度智慧的、修行成功的人,所以他的智慧是自在的,沒有什麼著相的,不分別說這個人我應該度、那個人我應該度,沒有這種事。也不生起佛說法的地方有什麼樣什麼樣的佛國土,沒這種分別。所謂「以如幻身,演如幻法」,能以諸法的真理,讓大家得到開悟、悟到佛法,這是最高的目的,其他,不需要研究了。所以,不談說在哪一國家或者是什麼地方,沒有這種分別心。 雖勤教化諸眾生 而無彼己一切心 雖已修成廣大善 而於善法不生著諸佛菩薩教化眾生,這是一種自然的天職,不管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不管是苦也好、樂也好,只要是眾生,都要去教化、都要去救度,沒有所謂是他、我的分別。「己」就是自己。把佛法弘揚出去,讓他們能夠依法修行,得到解脫,這就是他最高的目的了。 「雖已修成廣大善,而於善法不生著」:這些菩薩,他們都是經過了長時間的修行,成就了廣大的善功德,就像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觀音菩薩一樣。雖然,他經過、成就了那麼多的善法,能夠利益眾生,而他自己心裡邊卻沒有對任何一個善法來生執著心。隨緣化度嘛!有緣就度,不起分別。 以見一切諸世間 貪恚癡火常熾然 於諸想念悉皆離 發起大悲精進力這偈就是說明:諸佛菩薩為什麼要到這個世間上來說法教化眾生呢?在諸佛菩薩眼光裡面看起來,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實在是太可憐、太可憐了!所謂「貪恚癡火常熾然」:對於我們目前所處的這個環境來說,是一個最好的說明。哪一天沒有打打殺殺、偷偷搶搶、殺人放火的那些事情呢?那些都是些什麼東西把它弄成功的呀?就是貪、恚、癡。恚就是恚怒——瞋心,愚癡心、貪心,這三毒之火把它點起來的——常熾然。那麼,要根本上來解決這個大問題,應該從教育上著手。把人類的價值觀提昇,把人類的道德心培養起來。「於諸想念悉皆離」,這個「想念」就是一種禪定的思想,應該去參悟自己的自心,把那些妄想遠離。諸佛菩薩他們已經有了這種功夫了,發起了大悲精進力,到這個貪恚癡火常熾然的世間來救度眾生、教育眾生。 下面還有兩頌是「請」,就是請佛說法。 一切諸天及天女 種種供養稱讚已 悉共同時默然住 瞻仰人尊願聞法第一頌是天以及天女他們請法了,他們請法不用言辭表達,只是默默地坐在那裏,等待佛說法、心靈感通,希望佛陀給他們開示。這是天人、天女來請法,用態度來表現——默然請。 「瞻仰人尊願聞法」:應該要來瞻仰人尊——人中尊。佛是天人師,佛也叫世尊,是這個世間最尊貴的聖者。「願聞」,是希望能夠來聽聽法才好呀!說:應該去親近承事人中尊的天人師希望能夠聽聞到大法呀! 時解脫月復請言 此諸大眾心清淨 第七地中諸行相 唯願佛子為宣說最後一頌就是法會的代表,也叫做當機眾——解脫月菩薩——他看到當時的場面那麼地莊嚴!諸佛菩薩都齊聚,天龍八部都會臨,必然地就是要開弘法大會了,所以,就開口講話了。 「時解脫月復請言:此諸大眾心清淨」:這幾句話是解脫月菩薩對金剛藏菩薩說的。因為金剛藏菩薩是說法主。他說:這些在座的大眾,心裡面都很清淨,要等待您說第七地中一切的修行的情形,修行的道理、修行的法門。「唯願佛子為宣說」:希望您這位佛子,也是繼承佛法的、佛陀的長子,要趁這最好的時候,來為大家作一個法雨遍施——來宣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 十地品中第七地的經文,也是分三大分。第一是讚請分,第二正說分,第三分就是彼果分。現在唸的這個文,就是在正說分的開始。正說分是長行,分兩大段,第一是行,第二是果。行,就是金剛藏菩薩在第七遠行地這個位置上,他所修行的一切行相。後面是果;果,就是彼果分方面的事情了。 修行的行相方面,也有好幾段,第一段,先有五種相差別。這裡面也有幾段,第一段是「樂無著行對治差別」,分為四個章段,現在是第一個章段開始,就是剛剛我們讀的這一段文。 第一就是結前標後: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訴解脫月菩薩說的話。說什麼呢?說:「佛子啊!」這個稱呼是以解脫月菩薩為對象,但是,也是概括在座的聽眾。「菩薩摩訶薩」,這就是第六地在座的這些大菩薩,以及在座準備要聽講第七遠行地的一切菩薩眾。這些菩薩都是地上的菩薩,所以稱為大菩薩。因為已經是聖位的菩薩了,這些菩薩是已經具足第六地的修行功夫了。已經到圓滿了,才叫「具足」。圓滿具足了六地的功課,以後,當然會希望再進一步「欲入第七遠行地」。所以,前面的一句話在科文上叫作「結前」——把前面的結束;「欲入第七遠行地」這叫作「標後」——標示後面第七遠行地的文字。(待續) 《華嚴經. 十地品》講錄 (續281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菩薩修好了六地功德以後,要晉升第七遠行地之前,要做些什麼預備功夫呢?「當修十種方便慧」。首先應該修行的是十種方便慧。「方便」者,就是「方宜便利」,是非常善巧的、活潑運用的,隨順各種不同程度的眾生或者是菩薩大眾,使他們都能夠領受、都能夠懂得所講的這些道理,然後,也都能夠依所了解的這些法門去修行,而完成第七地修行的功德。就是這樣的一個要求,所以用十種的方便。「方便」,就是說這個法門是適合各種程度不同條件的大眾。 起十種的方便智慧,來修行殊勝的菩薩道。菩薩道為什麼要說它殊勝呢?因為七地位上的這些修行的法門,能夠超越第六現前地而完成第七遠行地的修行,所以叫做殊勝道;這種菩薩道不容易,不是隨便就能夠聽得到的,所以是殊勝道。聽了以後,依法修行,就能夠完成第七遠行地的菩薩行。所以,這是稱讚這個法門的一種價值,也是金剛藏菩薩說法的一種苦心。這是第一個小段,叫「結前標後」。 何等為十? 第二段,從「何等為十?」開始叫「徵顯其相」,有十種相。 既然有十種方便慧能夠來讓我們建立殊勝菩薩道的這種法門,大家都很希望能夠聽到。在座的大眾,大家心裡上都有這樣的祈求——希望能夠知道是哪十種?這句話是由金剛藏菩薩自問自答:有哪十種呢?說「所謂:」,也就是我下面要講的。 所謂: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 「空、無相、無願三昧」,這在講第六地菩薩的時候講過了,叫三三昧、三解脫門。第六地的菩薩已經修過了這種法門,到了第七地菩薩當然要更深一層的來修學這種法門。三三昧是定功,三解脫門是空性理論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是空,第二個是無相。一切諸法——所有的相——是幻相,緣起無性的幻相,所以叫做空、叫無相。一切諸法無相、空,所以,對於緣起的諸法上,不要去起貪著、不要去起執著,所以叫無願。 這是種功夫。我們了知到一切諸法的生起是緣起性空,肯定了這個「空」字,一切諸法都是空的。我們仔細的探討一下,世界上的任何一樣東西,有沒有是一成不變、永遠不變的東西存在啊?沒有!人事也好、自然界的一切礦物、植物也好,乃至日月星辰、太空裡邊的星球,都有成、住、壞、空的轉變,沒有一樣東西是一成不變的,沒有一樣東西是真正永恆存在的。這是決定的,是大家都應該能夠知道的。所以這個「空」,我們應該先肯定它。 那麼,為什麼說它「空」呢?空了並不是說它什麼都沒有,而是說它本體的空,它是湊合各種的因緣條件而成就的,「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這東西有什麼實在體性呢?所以是空的。 一般人對於這種理論是沒有辦法體會的,要學了佛法才知道。不學佛法的人,他認為什麼都是實在的。認為都是實在的,所以拼命地去追求:這是我的財產、這是我的眷屬、我的兒女、我的先生、我的太太、我的父母......哪一樣是空的呢?他不會承認是空的。因為把這許多幻化的東西看作是實在的,因此就帶來很多的痛苦。為了要爭取它、擁有它、佔有它,不惜採取各種不法的手段。由於這樣一個發展,就會給我們帶來痛苦。這種痛苦還不只是一生的,會帶來多生多世的痛苦。為什麼呢?因為隨著意念的貪心、瞋心、愚癡心去發展,造下了所謂是殺生、偷盜、邪淫......等等的惡業,這些業造下來之後,有業就有報。沒有造了業而不受報的。受報以後,再起煩惱,再造業,再受報,輪迴就是這樣來了。 「惑」就是煩惱——貪、瞋、癡,無明煩惱。「業」就是行為——身、口、意三業的造作。有了業就要受報,受了報以後,如果沒有機會學佛,繼續造業,業造下來又繼續受報,繼續不斷地輪迴,所以,佛說我們無始以來在六道裡輪迴生死。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裡面說:假如把我們無始以來在六道裡輪迴生死的身體的骨頭堆起來,比須彌山還要高。又說:受苦受難或者生離死別所流出來的眼淚,比四大海水還要深。因為生生世世都要受這個苦啊!這筆帳不算則已,算出來真是可悲、可痛! 我們總算幸運,這一生能夠遇到佛法,了解了這個道理,應該要趕快發心修行,要觀空,不要怕空。空是一個理性,是一切諸法的真相。我們看它不空,那是假相。在假相上去取分別,去製造、去追求,那是一種愚癡的行為。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先修空,然後知一切諸法是無相、無願的,那還對它去追求什麼呢!這三句話我們要把它記住了。這三句話說出了我們人世的一個真相,懂了這個道理,就是最高智慧的菩薩,不是一般人了哦!因為懂了空理了。 那麼,這最高智慧的菩薩懂得這個空理以後,是不是消極、什麼都不做了呢?不!下面一句話說:「而慈悲不捨眾生」。不是消極、看破,不是什麼都不做;看破只是了解一切諸法的真相,不是消極不做。既然曉得這是個幻化空、緣起無性的東西,那我們更應該積極地去發起菩提心、去弘揚佛法,用慈悲心去救度受苦受難的眾生,這樣才是菩薩的精神,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工作。 所以,「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這兩句話,一句是講理,一句是講事;上面一句是講理,下面一句是講事。這兩邊叫做方便慧起殊勝行,是有智慧的事情。《華嚴經疏》上說,之所以稱為方便慧能起殊勝行的道理,疏上說:有十種方便慧可以完成四種的功德,第一就是「護惡行因事」。 菩薩惡行有二種,一種是不樂利樂(樂就是好樂,喜歡做):不喜歡做樂利眾生的事情。這是菩薩的一種有時候會犯的過失。第二種是「起愛見」:喜歡做,但是做了以後,不能夠三輪體空;做了以後,希望得到報酬。即使不希望人家送他什麼好東西,或是禮謝,但是,至少希望能夠得到名聲,或者是紙上表揚表揚。這就是不空,這就叫做起於愛見,有貪心。做功德,做了就算了,應該做的,做好了就好了;所謂「功德」,要能夠三輪體空。什麼叫「三輪體空」呢?第一、我是作功德的人,第二、對方是我作功德的對象,第三、中間是我用以作功德的財物,知道這三樣東西都是緣起法,他需要、我有餘,我送給他就送給他了,送給他就了了、就沒事了,這樣子才能夠完成菩薩道。假如說送給他以後,又貪個名,或者希望人家來個酬謝什麼的,那是人天福報,那不是菩薩道。這有不同的。菩薩道是三輪體空的,做就做了,什麼都不要再去懷念它了,不去記什麼人受了我的幫助、我拿了什麼東西幫助人家......這許多,都不要去想它,這功德是無限的,就是「稱法界性而普遍」,他的功德一直到佛果,是成佛道的一個資糧、資源。 「護」字就是說不懂佛法的人、或者是初發心學佛的人不懂這些道理,他容易犯上面所說的這些過失,我們要來幫助他,對他說明,要用這種方法來護持他,讓他不要犯那種過失,要他把功德真正做到圓滿、做到三輪體空,能夠得到真正的佛果的功德,這才是真功德,所以說叫做「護」,「護惡行因事」。這是第一句。方才唸的就是護菩薩的惡行的。 假定是修了空而不去慈悲不捨眾生,那這個人就是自私自利。懂了空、無相、無願,得到了三三昧,只趕快希望或者是生西方去,或者是生天去,或者是成羅漢果去,眾生苦不苦都不管了,那不是真正佛弟子的行為。 所以,上下這兩句,它是一對的。互相發揮,完成功德。這是第一種。菩薩容易犯的過失,我們不但要知道,而且要能依照佛法的精神,一方面自己來體悟三空的真理,一方面也發起心來慈悲不捨眾生,去行菩薩道。(待續) 《華嚴經. 十地品》講錄 (續282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雖得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 這也是一樣的,前面一句是講理性,後面一句是講事相。 前面一句說:這第七地的菩薩已經得到了諸佛平等法。這個平等法就是法性真如理,諸佛就是證得了法性真如理而成佛的。為什麼叫它平等法呢?因為法性真如理是我們都有分,不只是佛有;而且這法性真如之理,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不是外來的。《心經》說:「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在佛來說,悟道了,也不增加一分;在我們,還沒有悟道,也不減少一分。不因為成了佛以後,這個道理它就最清淨;沒有成佛以前,在我們凡夫心上就是污染。沒有!它是不變的。這個就是最平等的。 雖然,這位菩薩已經證得了諸佛平等法這樣的道理,但是,「樂常供養佛」。他還是跟我們一樣,喜歡去供養佛。為什麼呢?他可以不要供養佛了嗎?如果有這樣子的想法,這叫執理廢事。執理廢事,菩薩道就沒辦法圓了。菩薩道要能夠理事雙修、福慧雙修。因此,這一句話的意思,照疏文上說第二、「即『財及身勝因事』」,這是要修殊勝的因。也就是說,供養了佛,就可以得到福報,這才代表福德。身是代表智慧,有了身體,就可以弘法了。福德、智慧都是因為供佛、種善根而獲得的。 假如我們證得了諸佛的平等法以後,不再喜歡供佛了,心想「我就是佛、我不要再供佛了!」那你只有了智慧,就沒有福報了。所以這兩句話要能夠配合起來。因為財施——拿錢財布施,就可以得到福報;拿身體來布施——身體的布施最好的布施就是說法布施————,說法布施,你就可以得到智慧。福德、智慧,都修圓滿了,你就能成佛。因為福德、智慧是成佛的二大資糧。所以說,這一對兩句話,就是要成就我們的財及身的勝因。這財及身的勝因,不是我們凡夫位的,是佛果位的財及身。疏文中「得平等故,二事皆勝」是說:因為我們得到了平等思想,是以平等心來修福德、修智慧的緣故,所以這兩件事都殊勝,都能夠成就殊勝道。 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 這句話說,雖然已經修空觀修得很成功,得到空觀的智慧了————這個菩薩所得到的智慧已經很高了————那他是不是就可以什麼事都不要做了呢?不行!什麼事都不做,那個空,就變成了頑空,變成了斷滅空,沒有用的空。那麼,要怎樣呢?要「勤集福德」。證悟到諸法的空性、空理、平等真如,更加要發起心來,非常辛勤地去修集福德。因為空是智慧,得到了智慧,沒有福德來配合,佛果也不容易成啊!因此說,這句話叫做「護善根因事」。 要種善根,就是要福慧雙修,不然,這個善根只有一邊,那是不行的。「勤集福德」是為了菩提資糧,為了成佛的資本。為什麼要修福德?修福德,是要做成佛的資本。所以,我們在修任何福德——布施——的時候,也要迴向,迴向到三個地方。修任何一個功德,不管大功德、小功德,通通要迴向到這三個地方,這個功德才有意思。第一、迴向真如實際,就是迴向諸法的真理,平等的真如法性。修任何功德就是希望能夠證悟到真如實性的平等真理。第二、迴向佛果菩提,我們學佛的目的是為了成佛,菩提就是覺,成大覺大悟的佛果。學佛的一個總目標、大目標不能忘記了。所以,做任何功德,要迴向佛果菩提。這上面兩種迴向是自利的,下面還要利他,就是第三、迴向一切眾生。要自利利他,菩薩道才能圓成。這個要能夠把握、也要能夠記住。點一支香、獻一朵花、拜一拜佛,都要迴向。而且,早晚拜佛,除了迴向以外,還要懺悔,要把多生多世的業障懺除了。懺除了業障,沒有任何的業障,修起來就很平平順順的,一直進步,不會有障礙。否則,有的人修學到最後,障礙來了,那就麻煩了。這是我們平常修行需要知道的一些功夫和作法。 這上面的三件事,雖然好像是沒有利益眾生,都是以自利為主。為什麼要說它是以自利為主的呢?這裡面有一個「增上意樂」————就是希望他的佛法要更進步所以來修的。自利成分多,所以把它歸在自利這一邊。下面第四件事開始就是利他的。這一整段話,一共有四種功德:第一、就是要修三昧,不捨眾生。第二、得到佛的平等法,也常供佛。供佛,也供養法、供養僧;不只是供佛,是供養三寶。第三、雖然得到了空觀智,但是,還要去修集福德。這三句話是屬於自利的。後面開始,從「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以下,有七句話,就完全是利他的。 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 怎麼樣才能遠離三界呢?斷除了煩惱,就出三界了。煩惱當中有煩惱障、所知障,所有的煩惱通通都斷盡了,就可以出三界。這不是一般人說得那麼容易喔!說要斷煩惱,認真地去修,容易斷。但是,菩薩不一定斷煩惱。菩薩可以斷煩惱,但是他不斷,還留一點兒煩惱————「留惑潤生」————來利益眾生。煩惱都斷了,證到聲聞果位,那就度不了眾生了。我們現在介紹的彌勒淨土法門,它不一定要你斷煩惱,只要你對煩惱能夠看得淡一點,叫「薄雲若紙」。說:貪、瞋、癡是煩惱的根本,一切煩惱都從這個地方來,「薄雲若紙」————不要你通通都斷光,比較微薄,看得淡一點,不是說什麼都不貪。什麼都可以不貪,但是對於度眾生這件事不能不貪。「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貪心太大了。「佛道無上誓願成」,也是屬於貪心。但是,這是一個清淨的貪心。什麼都斷光了,那就沒有了,那就不能起行————不能起殊勝行了。所以,這就叫留惑潤生,這是菩薩心。 那麼,遠離了三界,就是斷了煩惱了,可是,不斷,而要「莊嚴三界」,是為了要度眾生的緣故。「上弘佛道,下化眾生」、「莊嚴佛土,成就眾生」,這是菩薩道的基本要求,發了菩提心以後,要做這兩件大事。雖然說觀音菩薩已經成過佛了,他重新再回來做菩薩,不是說成了佛以後,就在那裡享福去了。這才是真菩薩,「果後行因」的菩薩。地藏菩薩呢?他不成佛。《地藏經》上說,依他的修行,老早就可以成佛了,但是他不成佛,為什麼?要把眾生度盡了他才成佛。這是一種大菩薩。 他們在做什麼呢?就是在「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所以,這七地菩薩的功夫修起來,也可以遠離三界了,而不出三界,而莊嚴三界,就同彌勒淨土的要求一樣。彌勒佛並不是叫人家通通不要修行,而是要將修行重心放在菩薩道上,不是放在聲聞道,聲聞道就是出三界了,菩薩道就是要跟眾生在一起,這也就是我們《華嚴經》的基本要求。《華嚴經》要我們往生到什麼地方去?你不到那種地方去轉世,你沒有辦法行菩薩道。《普賢行願品》上有句話講得很清楚: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菩薩無佛可成。菩薩為了要度眾生,所以,雖遠離三界,而要莊嚴三界。這一句話就是隨物受生。隨物,就是隨眾生而受生,不急於求生佛國,隨類化生、隨物受生。物就是代表眾生。 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燄,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痴煩惱燄; 這第二句是「化令離障」,也就是在「說對治」法。眾生有煩惱,菩薩能「畢竟寂滅諸煩惱燄」。菩薩以他修行的功夫,自己的煩惱已經可以斷盡了,但是他為了度眾生的關係,「而能」夠「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燄」————把已經斷除的煩惱火燄再燃燒起來。這就是對治了。 本來不應該有貪心的,現在為了眾生,不放棄貪心,而且起的是大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起這種慳。所以說,「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痴煩惱」的火燄,是為眾生而將滅除貪瞋痴煩惱的這一種火燄,重新再燒起來,這實在是菩提心的燃燒,也是一個菩薩「留惑潤生」的說明。這就是(四種功德中,屬於「攝眾生因事」裡「化令離障」的)第二種,叫做「修對治」,幫助眾生對治煩惱障,讓他也能夠得到解脫道、菩薩道。(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283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下面有四句,是要叫眾生住於善法,科文是「攝令住善」。第一句: 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燄,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別; 這是菩薩修行成就的功夫,他知道諸法是這樣的不實在。「自性」不是沒有,「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別」:雖然如幻、如化,但是,還要隨眾生的心去作業,作無量差別的業。前面說過,五地菩薩他什麼都會,醫卜、星相、五明、六藝,什麼都懂,什麼都做,眾生有什麼需要,他就給他什麼,那就是這一種意思。要不然,既然一切諸法都「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燄、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一切通通都是假的,那還做什麼呢?所以,要以假修真。 怎麼個做法?我們佛門裡面有這麼兩句話,說:「坐水月道場,作空華佛事。」我們也是在幻作、幻現。做過了就算了,道場也是幻化、也是緣起的。桌子擺起來,經本分下去,大家有地方坐,有法師來講經,有道場了,等一會兒經講完了,大家散了,道場在哪裡啊?沒有了。所以這叫「水月道場」。我們現在講得天花亂墜,等一會兒離開了之後,什麼都沒有了。對不對?空華佛事。菩薩,尤其是第七地的菩薩,要有這一種的修養。這裡邊有八種譬喻。這八種的譬喻,是根據《仁王經》上來譬喻的。 幻,無中生有就是幻,譬如魔術。玩魔術的人,他這麼弄一個手絹,包來包去,當你不注意的時候,他把手帕一放,咦!跑出一個鴿子來了。以一條手巾,一會兒成一隻鴿子,我們看到好像是真的,而那鴿子是真的?是假的?這就是幻,無中生有的,叫做幻,一切諸法不都是這樣嗎?幻化的。 夢,夢境。夢境大家都很熟悉,人人都會做夢,夢醒了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永嘉大師有兩句話:「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在夢中,熱鬧得很。中國歷史上有所謂「黃梁一夢」,還有「南柯一夢」,夢得有聲有色,但是一醒過來,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叫「夢裡明明有六趣」。六趣就是六道眾生。到了醒過來以後,什麼也沒有了。這就是夢啊! 如影。影,是光的作用。有光,它就會使得物體投射出一個影子出來,如果沒有光,就沒有影了。這個社會上的一切幻化,都是我們的心光去映出來的。一切諸法都是心的智慧揮發出來的,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閰羅王造的,這就是影,也是沒有實在的。無根之談,大家形容叫做「捕風捉影」,風可以把它抓起來、影子可以把它捉起來嗎?不可能的。 如響。響,是東西的碰擊而發出的聲音,也是一種幻化的。響,是個音響,音響有什麼實體呢?音響也是不實在的。 如燄。燄是火上燒出來的。這個燄還是在曠野裡邊,我們到田原曠野,好天,太陽好大的時候,你看到那田地上面,像冒熱氣一樣的,這叫做陽燄,很漂亮的。但是,你跑到那裡,什麼都沒有,遠處看才看得到。這個要在空野的地方才可以看到,也要是好天。 如化,化現的。我們眾生當中,有化身的一種,譬如天人,他就是化身,不需要父母生的。菩薩也會化,三十二種應身,叫化身。天人也有化身。化身最容易迷人的是什麼?就是演員。演員有的時候是皇帝,威風得很,有生殺大權,坐在那裡,但是下台以後,他還是個凡夫。那一套衣服一穿,一代皇帝,這就是化。 水中月,水裡邊的月亮是真的嗎?影子而已。 鏡中像,也是!所以,都是假的。 這些都是形容有為法都是這樣的一個實際情形——假的、幻化的、不實在的。這些道理也是諸佛菩薩苦心、故意地,要我們認知我們的生活環境,認知我們的所謂是「現實」的人生,從這許多譬喻上去體會人生的真相。肯定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就不會再妄作妄為,隨煩惱心去造業。所以,有這個好處!雖然知道這許多道理,但是我們「隨心作業,無量差別」,我們也不忽視這個道理,而且要運用這個道理來作佛事。所謂是「凡有利益,無不興從」,這是菩薩道的要求,凡是有利益眾生的事情,我們都可以去做。但是,壞事不能做。「無量差別」,雖然知道什麼都是假的,但是,隨眾生心的要求,我們不妨「以幻作幻」。 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 一切國土也是幻化的,也是緣生無性的東西,這是學佛的人、懂得佛法真理的人都知道的。可是,不能因為它是幻化的,我們就不莊嚴它。為什麼呢?因為要「令眾生住於善法」。所以,要在大眾聚會的時候,我們來作佛事,來起莊嚴佛土的一種功德,來做莊嚴佛土的功德事。這是為了成就眾生聞法修行的功德,而不妨來作莊嚴佛土的事情。 雖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其身; 從這裡向下有三句,是身、口、意三業方面的發揮菩薩道。說:雖然知道諸佛法身本性無生......。諸佛的法身也是幻化、空生,「以法為身」,法性身是無相、無形的,「而以相好莊嚴其身」,但是,我們要去裝塑起佛像來,做什麼呢?為了要讓大家有一個尊崇的對象。拜佛有一個作用,就是假藉外在的佛像,去喚醒各人內心的自性佛。我們雖然曉得諸佛法身本性無身,但是,「而以相好」去「莊嚴其身」————要特別把佛像塑得很莊嚴的,因為有了佛,才有個對象。 我在家鄉才剛剛把廟修起來以後,要過年了,他們就趕快去請一尊觀音菩薩回來給信徒拜。來拜的有上萬人,過年的時候好熱鬧。這就是要有對象,才有地方拜呀!所以要「莊嚴其身」。雖然曉得這個相是個假的,但是我們要把它莊嚴起來,為了「利益眾生故」。這是身業的感化眾生。 雖知諸佛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隨一切眾生出種種差別清淨音聲; 口業,不但諸佛的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任何哪個人的話語,也都是一樣性空、不可言說的。一句話說了了,就隨風飄了,沒有了,這是假相。「而能隨一切眾生出種種差別清淨音聲」是說:要隨順一切眾生的要求,能夠發出種種的清淨音聲來。清淨音聲表示這是說法的聲音。種種的差別不同就表示這是為了順應種種不同的眾生。所以,我們希望大家有時間,也要多學幾種語言。現在,世界最需要佛法的地方之一是歐洲,歐洲到現在還是多信仰基督教。他們聽到中國佛教莊嚴的唱唸,非常的嚮往。七十六年,我帶團去歐洲參加了一次第二次全歐洲的佛教大會。是一位荷蘭的比丘介紹我們去的。我們那一次一共有三十幾個人去參加他們的大會。大會一開始是討論佛教的問題,到圓滿那一天,有一個節目,是希望從各個不同國家來參與大會的各個團體,希望他們用他們本國祈禱的方式,來做一次和平祈禱。我們是中華民國的代表團,就準備好去到那裡以後,大家統一地把袈裟——黃海青、紅祖衣很整齊地穿起來,念佛珠掛起來,很莊嚴。上台以後,唱一個香雲蓋、念一卷心經、唱一首迴向偈,時間很短,就這麼一點兒簡單的小小佛事,在會的大眾,聽得如醉如癡。下台以後,一個法國比丘一把抱住我說:「法師呀!你要常常來!」所以,大家要曉得佛法不盛行的地方,佛法之被重視、被需要是很重要的,大家真的要發心。 因此,要隨一切眾生,能夠出種種差別清淨音,這樣發的願,這是口業方面的事。(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284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雖隨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諸行。 這是在意業,心裡方面。這一句話是華嚴的時間觀念。所謂「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十世古今」是表示時間很長遠。時間有長短,是眾生心裡的分別,在諸佛的心中,一念就是十世古今。在諸佛的時間觀上是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這是華嚴的圓融境界,因為時間是一個空的東西,沒有實體的。這長劫、短劫是長時間、短時間,「劫」是指時間。說:雖然知道隨順諸佛了知到三世唯是一念,但是,為了度生,要隨順眾生意解,就眾生的心裡面的了解,去分別時間上的長短。好比中國有中國的曆法,外國有外國的曆法,不妨隨順他們的曆法。西方人1997,我們才86年,不同啊!這是要隨順眾生的意解分別。 「以種種相」:這是不同的時間觀念,是計時間的不同方式。譬如印度人的晝夜分成六時,所謂:晝三時(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夜三時(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晝夜六時恆吉祥」是這樣的。而我們東方人,也跟著西方人來說,二十四小時。「種種時、種種劫數」:「時」是個短時間,「劫數」是長時間,印度的話叫做「劫波」,就是「時分」,也就是時間的意思。整句話就是說:我們要隨順眾生的意解分別,在時間方面去做各種的順應眾生的要求而去修行。 本來修行不一定要打佛七,但是這也是隨眾生的要求來做的。要「剋期取證」,訂定一個時間,讓大家認真地來修,希望在預定的時間以內,能夠取得預期的成果。這就是個運用時間的一種概念。這是在心裡方面,度眾生的一種方便。雖然知道時間是假相,但是我們為了度眾生,不妨順應眾生,利用各種不同的時間方式去做佛事,帶領大眾修行。所以,不執理而廢事。 以上這十句話,都是上、下兩句,一理、一事,互相的來成就。所謂是「勝行得增上無勝者,由此十義故。義各二句,皆上句觀空,下句涉有。」上面一句說空,下面一句說有;上面說理性,下面說事相。上一句得到下一句來配合,就可以成為空中的方便慧。本來是了解了一切諸法皆空,但是由下面說不捨眾生,這就是成就了方便慧了。下面的一句得到上面一句,就可以得到殊勝行。這句話怎麼說?慈悲不捨眾生,這是一般人都會做的,但是要能夠以空、無相、無願的精神來做,才不會執著。所謂是要能夠「三輪體空」,才是真的。所以,上、下兩句要配合,才能夠成就這個功德。理不礙事、事不礙理,理事圓融的道理,就是這樣。 下面是第三個小節,「結勝能」。說:上面所說的十種的方便慧,成就了十種的大功德,我們把握住了,下面就來說這個殊勝行它的功德。 菩薩以如是十種方便慧起殊勝行,從第六地入第七地。 菩薩就是憑這上面所說十種的方便慧起殊勝行,而晉升到第七地去。沒有了十種的方便慧,所有的修行就不叫殊勝行了。因為他會因理而廢事,或者是因事而廢理,或者是有著之修,都是不能成就菩提的。〈證道歌〉上有兩句話說:「有著之修,多劫終成敗壞。」隨便你做多大的功德,有著相的一種修持,簡單地說,得到的功德是人天福報。人天福報,又叫做三生怨。今生做布施,來生生人、天享福,但是,享福的時候不一定記得修行。往往環境太好的人,會容易造業,業造了要受報,所以叫三生怨————在三生留下來麻煩。那是說著相的布施。不著相,所謂「無心體證,一念便入佛家」。體證什麼?體證真如、法性。若能夠證入到法性真如,一念就證入到佛家去,也就是證入到佛的真理了。 所以,兩相比較,價值不同。一個有相,一個無心。這個都要能夠掌握。 入已,此行常現在前,名為住第七遠行地。 六地菩薩完成了十種方便慧,起了十種殊勝行,就等於是升級的一個成績單了。「入已」——進入了第七地以後,說:「此行常現在前」,這種方便慧、殊勝行,就會常常地被我們運用了。因為在六地之前,都還是有相之修,到了七地以上,就能夠無相而修了,無相無功用的修,所以說「常現在前」。「名為住第七遠行地」:這樣,就叫做真實地進入、安住於第七遠行地了。這菩薩地修行就進位了————從六地進到了第七地了。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七地已,入無量眾生界,入無量諸佛教化眾生業,入無量世界網,入無量諸佛清淨國土,入無量種種差別法,入無量諸佛現覺智,入無量劫數,入無量諸佛覺了三世智, 正說分裡面有「行」同「果」兩分。「行」的當中有五種差別相,前面第一、「樂無作行對治差別」已經講完,這裡講的是第二、彼障對治差別。這一段經文一共有二十句,攝成十對,然後再把它分成五對來說明。 這段經文一開始就先標示「牒前起後」,之後就是進入正文。從「入無量眾生界、入無量諸佛教化眾生業」開始,這是第一對,是眾生無量。第二對,是世界無量。第三有兩對,一是「入無量種種差別法、入無量諸佛現覺智」,這是說用何等的智慧來教化眾生。要用橫的、空間方面的世間諸法的智慧、出世間諸法的智慧來化導眾生;二是「入無量劫數、入無量諸佛覺了三世智」,這是用豎的、時間方面的諸佛的三世的智慧,來教化眾生。乃至到後面第四句三對,第五也有三對。一共合起來,是十句、五對。現在我們開始從第一對講起。 經文開始第一句,就是上一科講過的,菩薩以善巧的方便,進修了十種的殊勝行;有方便的智慧,也有殊勝的功行而進入了第七遠行地。「遠行地」者,就是說修行的過程已經走下了一大段的路了,這是在事相方面來說他「遠行」。在理論方面「遠行」,就是到了第七地的菩薩,對於世、出世間諸法的真理,已經證悟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程度了,所以也等於說行了一大段的路下來——遠行——了。但是,還沒有畢業,還是在學、在修的階段,還要繼續前進。前面是修了「無作行」「對治差別」,對治第六地有著、有功用的一種修行差別。現在第二段要對「障」對治差別————要除障。 我們說修學佛法,要把修行的功夫,從有相修到無相、有功用修到無功用。就是說,一般人做什麼事情,他不離開所謂是功利思想————有所努力,就希望有所收穫。而修學佛法,這種功利思想是不能存在的。那麼,不要有功利思想,是不是修了就落空了呢?不會的!因為有相的功利思想的成就,是有限度的,無相的修行,是稱法界性而修。所謂「稱性修」的這種功夫、這種作用、這種範圍,它是無邊無際的。《華嚴經》有兩句修行的話說:「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或者叫「圓修、圓證」,這是跟其他三乘教不一樣的地方。法界性是圓的,法界性是無始、終,無內、外,無大、無小,無生、無滅,無邊、無際。我們能夠稱性而修,就是圓修、圓證了。譬如說,我們要曉得海水是什麼味道,海水很多,但是不需要把全部的海水通通喝光才知道它的味道,只要喝一口,就知道所有的海水都是這個味道了。這是「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比較好懂的一個比方。圓修、圓證也就是這個意思。在七地以前,六地的菩薩他還是有修、有證、有相、有功用的一種修法。到了七地以上,智慧高了,能夠領悟到這種所謂是圓修圓證、稱法界而修的這一種意義了。 而我們怎樣子說他叫做無相無功用的修行呢?就是說他已經體悟到了法性真理的真實性了。法性真理的真實性是沒有相的,也是沒有界限的、沒有範圍的。(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285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菩薩修行是要去對治「障」。障就是有相、有功用的執著。今天念了多少佛、拜了多少佛、做了多少功德?一天到晚的記帳、記算,就叫有相、有功用。第七地的菩薩,修了就修了,做了就做了,不再想了,這是無相、無功用的。〈永嘉大師證道歌〉上有兩句話,說:「有著之修,多劫終成敗壞」:你修多少劫數,有執著心、分別心去修,修到最後還是不能了生死,還是敗壞;要「無心契入」,契入法性真理,「一念便入佛家」。只要能夠抓住這個要點,一念之間你就能夠證入佛法的核心————就證入佛家了。多劫跟一念,這兩個之間差別在哪裡?一念就可以成就,多劫都不能成功,都是白費功夫,為什麼?他就是不在這個重心上去下功夫、去體悟。 那麼,要怎麼對治障呢?就是要開導眾生。要「入無量眾生界」去開導眾生。到了第七地的菩薩,他自己固然還要繼續用功,同時他要以度眾生為修行的主要工作————利他重於自利。要到無量的眾生界去轉世,往生無量的眾生界。好比楞嚴咒,前面偈上有這麼一句話:「五濁惡世誓先入」。不是叫我們生西方的,叫我們要「五濁惡世我先入」。所以,到哪裡去?到五濁惡世去!還有,「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泥洹就是涅槃。又說:「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不要自己先跑了,去生極樂了,把眾生丟下來不管了,那不是佛弟子的行為,也不是佛對我們的期待。佛對我們是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發菩薩心、行菩薩道,以度眾生為第一要務。眾生都成佛了,不要怕我們自己不成佛;不要怕眾生都成佛了,我還是眾生。不會的! 所以,菩薩怎麼修才能夠除障呢?我們身心的障礙有所謂「業障」,要把這個障除掉,我們的智慧才能夠生起來。所以修行的功夫,早、晚拜佛要懺悔業障,那是最重要的。每天都要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如同衣服一樣。衣服要天天洗才不會髒,心也要天天懺,罪才會消掉。所以,菩薩要除障,要去對治煩惱障、所知障,就要修無量種的方法,去治前面有量的障。第一個就是要「入無量眾生界」,先以度眾生為第一,到眾生界去教化眾生。 用什麼方法去教化眾生呢?第一,要用無量諸佛教化眾生的方法去教化眾生。疏鈔上有說:「初一對,眾生無量」。隨所化何等眾生,而以無量化眾生的方法而化之。「隨所化何等眾生」:眾生有六道的眾生,我們隨便到哪一道去化眾生,都是用諸佛教化眾生的方法去教化眾生。諸佛教化眾生的方法我們會不會?實際上我們都會。諸佛教化眾生,教他不要執著、教他不要分別、教他不要貪心,不要隨便發脾氣、起瞋心,不要糊里糊塗的————愚痴心。愚痴心重的人,事理不分,因果不明,有的時候,甚至於一天到晚只顧找別人的麻煩,自己不檢點自己,這種人就是愚痴的人。愚痴的人是這樣子。聰明的人他常常照顧自己,不找人的麻煩,不起分別,不顛倒是非,重視因果,這就是聰明的人。所以,修行並不難,說穿了就很簡單、很容易。也就是說:用無量諸佛教化眾生的方法去教化無量界的眾生。眾生儘可多,但是,我們從佛法知道修行的方法,再把我們知道的修行的方法,去告訴不會修行的人,這就是教化眾生。這叫度眾生。這並不難,每個人都可以講經,會一句就講一句,會兩句就講兩句,這也就是弘法利生了。明天就可以開始,回去看到你們的親戚朋友就可以講給他聽。 「入無量諸佛教化眾生業」:就是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的事業,教化眾生的方法、作用。這裡的「業」,有「作用」的道理。大乘佛教裡面,諸佛菩薩還要教他人發心去利人。發起菩提心來利益眾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修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是念佛了生死、出三界、斷煩惱。大乘佛法不一定要你斷煩惱,好比彌勒法門,它就是說,你不一定要斷煩惱,只要你煩惱能夠淡一點,就可以有資格跟彌勒佛生天了。所以彌勒法門很方便,彌勒菩薩很慈悲。他是修慈心三昧的。諸佛教化眾生的事業、作用,我們都學會了,就可以跟著佛一樣的去教化眾生了。 第二、入世界無量,就是「入無量世界網」。這也是我們佛法最科學化的一種思想的表現。以前的人不相信世界無量。哪裡有那麼多的世界呢?從天文學的學問發明以後,大家曉得太空裡面有很多星球了,有一個星球就是有一個世界了。「世界無盡」,說:太空裡面有多少世界呢?我們知道天文學的數字,是有四十五萬座的銀河系,一個銀河系就不曉得有多少世界了。一條銀河是好多、好多的星球的光凝聚起來的一片光雲,那就叫做銀河系。像那樣的銀河系,我們只看到一條。但實際上,像那樣的銀河系,在這個太空裡面,天文科學上現在說有四十五萬座到四十六萬座了。這個知識在天文學沒有發明以前,佛陀把它說出來的。佛陀從他的正覺海中,覺悟到世界無盡。佛法之所以不可思議啊!「世界網」,就像現在所有的知識都可以輸入電腦了,上了網了————電腦網。世界「網」,就是「多」的意思,多得像網一樣的。說我們不只是這一個世界來用佛陀教化眾生的方法去教化眾生,也要到所有的世界去。太空裡面有多少世界,我們就到多少世界去教化眾生。 用什麼方法去教化眾生呢?「入無量諸佛清淨國土」。清淨國土,就是我們講的,發起菩提心來,學大乘佛法;也就是發起菩提心來,去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成就眾生,就是開發眾生的心地,讓他能轉迷成覺,轉凡成聖。莊嚴佛土,就是改善眾生生活的環境。我們現在要講究所謂是環保工作要做好,這也是菩薩道。因為環境不好,人要生病的!眾生生、老、病、死苦,已經是很苦了,我們處處要想辦法來解救它、改善它、莊嚴它。所以叫「入無量清淨國土」。就是用諸佛莊嚴國土的方法、成就眾生的方法,去無量世界網教化眾生、救度眾生。 前面第一有一對,第二也是一對,現在第三有兩對。第一對,以何等的智慧去教化眾生?「入無量種種差別法,入無量諸佛現覺智」去教化眾生。就等於我們要去當學校的老師一樣。什麼學校、什麼年紀的學生,我們就要預備什麼樣的教材。諸佛菩薩教化眾生,他把它分成一種是空間方面,一種是時間方面。 在空間方面,我們把所有世界眾生的學問、知識、科學、哲學、......,各種各樣的學問,通通都把它弄通了,要去度眾生,就能夠隨機攝化,對什麼眾生說什麼法。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願不是隨便發的,就是為了做這個的準備工夫。我們要度所有的眾生,所有的眾生裡面包括各種部門的。社會上所謂有三百六十行、七百二十行,每一行的知識都要會,要不然就沒辦法跟他接近、打交道,因為他懂的你不懂,這樣不行啊!世間所有種種的差別法,在佛法講起來,有叫做世間法、出世間法。世間法就是我們生活方面的知識,各種的科技、各種的知識。出世間法就是佛法,轉凡成聖的小乘法、大乘法、聲聞法、菩薩法這許多,我們都要會。「入無量諸佛現覺智」:就是用無量諸佛現實地、覺悟眾生的智慧去覺悟眾生、去教化眾生。這是在空間方面來做這個教化眾生的工作。 第二,時間方面,要「入無量劫數」。度眾生的工作,或者說修學佛法的工夫,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或者是一生兩生就能夠做得完、修得好的。所謂要能夠發長遠心,要像地藏菩薩,把眾生度盡了再成佛;像觀音菩薩,雖然已經成了佛,還要倒駕慈航,再來做菩薩,救度眾生。所以,修學佛法,做菩薩、成佛,是沒有休息的時候的。他還是要去度眾生,將這個世界的有緣眾生度盡了,再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度。所以說「入無量劫數」。時間是沒有一定的了期、沒有畢業的時候、沒有工作完畢的時候的。「入無量諸佛覺了三世智」:就是用三世無量諸佛覺悟眾生的智慧、諸佛自己本身覺悟到的真理,用來教化眾生、覺悟眾生的智慧,去教化無量世界的眾生。所以,在時間上是無量的,在空間上也是無量的。這是第三。(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286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入無量眾生差別信解,入無量諸佛示現種種名色身;入無量眾生欲樂、諸根差別,入無量諸佛語言、音聲,令眾生歡喜;入無量眾生種種心行,入無量諸佛了知廣大智; 第四段,有三對。是講調伏眾生的方便。教化眾生,怎麼樣調伏呢?《地藏經》上講,眾生的根性不同,剛強難化。我們要想去度一個人,讓他來跟你學佛、到佛堂拜佛,沒那麼容易。有的人他不相信,有的人沒時間,或者有的人他信別的教了。那麼,我們要度眾生,就要有耐心、要有慈悲心、要有善巧方便去度。這裡就要講到這些問題了。 第四段第一對,是用身業方面去度化眾生。「入無量眾生差別信解」:信就是相信;解就是信了以後,對佛法才去研究、了解。這是用理性來調伏。這是對知識份子來講的。「入無量諸佛示現種種名色身」:這是從身體方面去調伏眾生、去教化眾生。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重視守持淨戒,要注重威儀。不管是出家的法師、在家的居士,學佛以後,都要能夠注重威儀。注重就是一種風度、一種品行。讓人覺得說:這個人拜佛以後不同了,不像以前那麼粗暴,不像以前那麼隨便,好像一舉一動都有章法,都有威儀。 所以,要用無量眾生差別的信解,首先讓人家對你產生一種好感,然後極力邀請,再介紹佛法,讓他對佛法產生信仰,更進一步,希望他加強研究、了解。這樣子的一種度眾生的方法,才是實際的,不是普通的所謂拜拜而已的。而在做這個工作的時候,你就要示現種種名色身。經上說:示現天身。我們在人間,沒有辦法現天身,我們現人身。我們修行還沒有到像觀世音菩薩那一種工夫,說現天身就現天身,說現人身就現人身。觀音菩薩他有三十二種的應身,對什麼眾生他現什麼身,我們沒有辦法,我們只能夠現一個人身。我們做一個很有威儀、很有風度、很慈悲、很隨和這樣子的人,讓人家覺得你非常地可親。 這一方面來講,有的時候也很難。有很多人,他信了佛以後,聽了幾天佛法,去受戒或者皈依了。皈依、受戒以後,當然要守戒,這個方法他不會應用,常常去批評那些不信佛的人:怎麼可以隨便殺生呢?怎麼可以隨便打妄語呢?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的。這樣子給人家一個不好的印象。這樣子的人不能度眾生。要學彌勒菩薩那樣子:要笑笑嘻嘻,你都是對的!非常好的風度,不批評人家,慢慢地去感化,不是去教化的。我們要以身業方面做到非常的威儀,這樣子的一種方法,示現種種的身相去度化眾生。 第二對,在口業方面度化眾生。說:「入無量眾生欲樂、諸根差別」:這是隨順眾生的信仰。他沒有信佛以前,也許信別的教了,最起碼的,他信神教,信一種民間信仰的神教,你不要批評他說他信得不對。 我們剛來臺灣那時候,出去傳教,有很多人批評人家拜媽祖不對。我說:拜媽祖對的,媽祖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媽祖從小生下來就吃長齋了,而且,她常常喜歡跟父親拿錢出去做功德。最後,她是在一個大颱風天,駕了她父親的船,到海上去救那些漁民才犧牲的。我說這不是觀音菩薩是什麼菩薩呢?民間把她叫媽祖,我們就把她叫觀音。這樣子就不會有我拜得不對、你拜得對的隔閡和不方便了。還有的說:怎麼可以拿雞、拿肉去拜媽祖、拜觀音呢?我說:對呀!這個民間人,他們還沒有佛教信仰,是依著民間的一般的禮貌。就像家裡來了一位不常來的貴客,你是不是要拿很好的東西出來待他、恭敬他呢?這是出於一種好心、恭敬心。對人可以這樣,對菩薩也應該要這樣恭敬。而且,市場裡買回來的也是殺好了的,不是拿回來殺的。等他自己進了佛門,都知道了,用不著你講,他就自然會做了。他還沒有進佛門,拜慣了,就不要批評他拜得不對。否則你一說,首先這門就讓你給關掉了,你度不了他了!他想:「這個和尚古怪!或者這個人不曉得怎麼搞得,去拜了幾天佛,和我們不一樣了!」那你怎麼去度他呢?你跟他的關係拉得越來越遠了,這怎麼行呢?對不對?這不方便的! 我在宜蘭那時候,每天晚上到那些神廟裡面去佈教,我都跟他們有了很好的關係,他們都能夠接受我的講法,就是這個方式。不排斥他們、不批評他們。他們懂了以後,就自然而然的會自己改掉了。所以這是一種方便,我們要學到的。他們的信仰,差別不同。 「入無量諸佛語言、音聲,令眾生歡喜」:語言音聲,就是來講話給他聽。譬如,我們出去傳教的時候,先找幾個年輕朋友,先教大家唱佛歌。佛歌唱了一陣子,大家安靜下來了,我們再開始講經。一開始還不能講那些不好懂的經,像這種《華嚴經》不能講的,講了沒辦法聽了。講講故事,講講大家聽得進的話,這樣子,才能夠把他們度進來。這是從口業方面來度眾生,也是從諸佛那裡學來的。佛法拿來示現種種的語言、音聲來度眾生,讓眾生感到歡喜,感到佛門好像很慈悲,都不批評人家,或者不排斥人家,這樣子的這種。 第三種,是從心理方面,「入無量眾生種種心行」:這裡工夫要深一點了,要能夠看得到他的心,他的愛好、他的想法。「入無量諸佛了知廣大智」:心理方面的轉變比較難,生活方面的改變還比較容易一點。要能夠真正的「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便要先投其所好,順從他的習慣,慢慢地改變他。這也是無量諸佛他們運用過的方法。因為他們深深地了知到眾生的心性,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眾生的心性、愛好、好樂,去修學出來的這種智慧方便,用這一種方便去教化眾生。 以上第四種的三對,是從身、口、意三業方面來調伏無量的眾生。調伏眾生就是教化眾生。這是對那種難度、難化的人所用的方法。 入無量聲聞乘信解,入無量諸佛說智道,令信解;入無量辟支佛所成就,入無量諸佛說甚深智慧門,令趣入;入無量諸菩薩方便行,入無量諸佛所說大乘集成事,令菩薩得入。 最後第五,也是有三對。這個程度高一點。這是對已經入佛的人的方法。「入無量聲聞乘信解」,「入無量諸佛說智道令信解」:聲聞乘這一類的人,他們是聽佛說法的音聲而悟道的。我們沒有聽佛說法的機會,我們看佛經,從讀佛經而悟道也可以叫聲聞。因為佛的經就是佛說的話。這種人他們是一種小乘聖者。佛說所謂「四諦、十二因緣」的道理,說人生苦惱,要趕快求了脫生死、出三界。他們把三界、把人生的問題看得太嚴重。 也難怪!假如生在亂世的時候,像我們在大陸那時候,常常都要打內戰。內戰打了以後,再來,抗日八年。那個時候很苦了。我們佛學院也被轟炸,被日本人的飛機轟炸,沒辦法上課了,種一分田還要繳三分稅。苦得不得了,有很多人沒有得吃,所以,那個時候很多人都唸阿彌陀佛,天天都只希望阿彌陀佛來接引去西方。在那種情況,你說還能想什麼,一天到晚地想要趕快出三界、了生死。 佛出世的那個時候,在印度社會,也是那麼苦。印度本來是個苦地方,窮得不得了,苦得不得了,所以宗教很發達。那些宗教就是求解脫,急於求出生死、了生死。他們拜天、拜神,希望求出三界。佛出世以後,這些人還是這種想法。所以佛說:我有方法可以讓你們出三界、了生死。修什麼?修四諦法————苦、集、滅、道,修十二因緣法。這一種思想非常的發達,那個時候我們把它叫做早期的佛教,或者叫初期佛教。 初期的佛教,修行人多是基於想要了生死、出三界。那種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所謂「上弘佛道,下化眾生」那些事情,他們聽不進去。他們想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因此,他們說佛出世的目的,是要度一切眾生出生死,不是度一個人或少數人,是要度全部的眾生出生死。所以,我們對於這一類聲聞學者,怎麼樣子來度他們呢?(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287期) ◎整理: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入無量聲聞乘信解」:這個乘,是大小乘,是代表經典,也是代表那一類的學者————聲聞眾、聲聞學者、聲聞聖者、聲聞乘的修行人。怎麼樣去度他們呢?「入無量諸佛說智道,令信解」:智慧之道,這是對治神道或者是天道來說的。因為佛沒有出世以前,在印度都是拜天、拜神的。其實不管東方、西方,所有原始的宗教信仰都是一樣,都是拜天、拜神的。但是那種是不得解脫的啊!因為天、神是人想出來的,沒有辦法達到所謂了生死、出三界的目的。 佛出世以後,他首先要我們知道人生的真相。人生怎麼來的?人生不是上天造的,不是神造的。人生現實的情況是什麼?用一個「苦」字來代表。這個苦果是從多生多世的煩惱因積集起來的。所以,一開始就說這個字了。其實人生的成因,就是多生多世的那些煩惱、業所集起來的。人生就是這樣來的。現在,要來解決這個問題,人有希望可以轉凡成聖。「滅」,就是成聖。解決了苦的因、苦的果,能夠轉凡成聖。用什麼方法呢?就是要修道。這是出苦的方法。佛本來一成佛的時候就說華嚴教,說人人都可以成佛,但是大家聽不進,不容易接受,所以只好把華嚴經的這種大教、這種博士班的課程放下來不教了,從基礎開始,到鹿野苑去說四諦法。四諦這四種人生的真理——苦、集是現實世間的因果,滅、道是出世間的因果。人的由來就是由苦集而來的;人有希望轉凡成聖的,就是修道、證滅。這是最基礎的佛學,也是小乘佛法的基本教材。 大乘佛法,以《華嚴經》來講,要你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莊嚴佛土,成就眾生」、修十度、修萬行。而小乘佛教要從苦、集、滅、道修起。 「聲聞信解」,對於這一類修小乘佛法的聲聞乘眾,我們要以無量諸佛他所說的智道————智慧之道,在佛法、佛學,也叫做慧學,是智慧的學問、是真理————來開導他們,令他們得到信仰、得到了解,依法修行,能夠得到解脫。這是對聲聞乘者的一種教化方法。 第二種,「入無量辟支佛所成就,入無量諸佛說甚深智慧門,令趣入」。「覺」,佛就是覺。辟支佛就是叫獨覺,或者是緣覺。印度話,具足講叫做辟支迦羅。我們聽了、習慣了、簡單的叫辟支佛。這一類的學者智慧高一點,他是修十二因緣而悟道的。就是了解諸法是因緣生、因緣滅這種緣生無性的諸法真理而悟道的。 他因曾聽佛講十二因緣的道理,而後生在無佛世,憑他自己的智慧來觀察現實世間的變化,看這世界的變化、看萬法的變化而悟道。所謂從時間看萬法的變化,一個自然的變化也會令我們體悟到無常的道理。春天來了,百花開放,百草轉青;到了秋天,萬物凋零,黃葉滿天飛。那就是無常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他會從現實的、事相的變化而悟道。 這裡的這個「入」就是「用」。也就是說,要用無量諸佛他所說過的甚深的智慧門————因緣法,就是十二因緣的道理。「令趣入」:令這些獨覺乘者,他們能夠去證入諸法的真理。以上兩種人,我們通常稱他們為二乘人,或者稱為小乘聖者————聲聞乘或者是獨覺乘。這是兩對。 第三對是對菩薩。這一種菩薩是權乘的菩薩,也就是初發意的菩薩。不是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那一種大菩薩。初發意的菩薩也叫做菩薩,他們發的心就是菩薩心。發的大乘佛教的菩薩心,是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對這一類的聖者,第七地的菩薩,怎麼樣去度他們呢? 「入無量諸菩薩方便行,入無量諸佛所說大乘集成事,令菩薩得入。」說:我們要去度無量的諸菩薩,要運用哪些方便呢?就是用無量諸佛所說過的大乘集成事。「大乘集成事」,也就是大乘佛法集成的條件,那就是六度萬行,或者,華嚴教講叫十度。十度萬行。萬行就是普賢菩薩修的,十度是一切菩薩都要修的。十度萬行、四攝、四無量(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四攝法。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這些都是大乘佛法。這是度化菩薩的法門。這是一對。 以上,從「入無量眾生界...」,到「入無量菩薩方便行...」,這二十句,十對分成五對來說明。這就是七地菩薩他所修的對治障的一種差別法門。不管是對眾生用的所謂是諸佛教化眾生的無量教化眾生的事業的一種學問,或者是教化無量世界眾生的一種淨土法門;或者是入種種差別法、入無量諸佛現覺智——這是空間的運用的一切知識法門;世界上的無量劫數、無量諸佛覺了三世的智慧法門。這許多,都是七地菩薩用來對治心理上所謂有相、有功用的那種修行的障礙。在自行方面,是對治自己的一種障,同時,也把這種法門拿來教化眾生、度眾生,也就是,同樣地用這個方法來使眾生也能夠斷除一切的那些障,去圓證他的清淨法界性。把這種障除斷,清淨法界性才能夠證得。就好像撥開滿天的浮雲,那明月才能夠顯現的道理。這是一科,叫做「彼障對治差別」,就是對治眾生的障的差別。 接下去是第三,「修行無功用行」來對治前面的有功用的障。前面是修無量種種的法門,來對治我們眾生的基本上的煩惱障。這後面的,就是對治一種等於是「所知障」。因為有功用的他是已經在修了,但是他是著相而修的,所以,才要再修無功用行來對治那一種障————所知障。這一段先分兩科。第一、加行趣求,經文說: 此菩薩作是念:「如是無量如來境界,乃至於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得知。我悉應以無功用、無分別心成就、圓滿!」 這是七地的菩薩他的一種自我的奮發。說:七地的菩薩,他修過了上面兩種功夫以後(一種就是無作行對治差別,一種就是障對治差別),他又再進一步地有這麼一個想法,所以叫「作是念」。怎麼想呢?科文是:加行趣求。說:要認真的加強用功去希望落實這兩門功夫。 「如是無量如來境界,乃至於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得知。」說:像上面我們所說的二十句五對的修行對治法門,或者說是無量種的修行法門,這許多,都不是隨便能夠聽得到的道理,這是如來的境界,是佛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 「百千億那由他劫」:等於多生多世。我們從無始以來,多生多世、從來沒有能夠知道的。今生我們可以說非常幸運,能夠遇到這個大法,能夠得知這個法門,不要輕易地放過了。要怎麼樣呢?菩薩他自己說「我悉...」:我對這個法門,應該以一種無功用、無分別的心來成就它、來圓滿它。 因為我們前面一章,修無作行對治差別裡面,修一切諸法,得到一切諸法的空理,說:雖然修空、無相、無願三昧,但是,慈悲不捨眾生。這是從空中去修有相的功德。度眾生,就是修有相的功德。修三空法門,則是悟理的方法。慈悲不捨眾生,是一種修事修時的一種方便。要在空中修有,要在有中修空,空有無礙,才能夠以無功用、無分別的心成就、圓滿這個功德。這是菩薩他要發心來加行趣求,要圓滿達成的修行的功夫。這是第一段。(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288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佛子!此菩薩以深智慧如是觀察,常勤修習方便慧,起殊勝道,安住不動。 修行無功用行中第二段是正顯修行的方法。什麼方法呢?經文說「佛子!此菩薩以深智慧如是觀察」:這個時候,菩薩又再以最深的智慧來觀察。觀察什麼?觀察事、觀察理、觀察修行的法門有相、無相、有功用、無功用的這種分別。這個觀是代表兩個字,一個是止、一個是觀。止就是停止一切妄念,觀就是觀察諸法的真理。「如是觀察」這種功夫,是要一種用深智慧去修的功夫。因此,在這裡說觀察,就是觀察上面所說的無相、無功用的修行以及教化眾生的這些方便。 「常勤修習方便慧」:修習方便慧,就是要依諸法的空性、真理去修方便慧。方便不能有執著,有執著就不能方便。要去發起菩提心來,從諸佛教化眾生的許多事修方面去建立殊勝行。所以,一個是空的方面去體悟諸法的真理、智慧,一個是從諸佛教化眾生的一些事功,去建立殊勝的功行。因此,不是光修空,而且也要修有。空中修有是方便,有中修空就是殊勝行。這個修法是一種最高層的修法。雖然知道一切諸法都是空的,但是,對於利益眾生的法門,一樣都不放棄,這叫空中修有。這是一種方便的智慧。有中修空呢?雖然在修這些有相的功夫利益眾生,但是我不執著,我不留一點功利思想,這叫有中修空。這是一種殊勝行。這是最有價值的一種修行。這也是我一開始就說的,所謂的「稱性而修」、「空有無礙」、「空有和合」。 「常勤修習方便慧,起殊勝道,安住不動」:要以一種深的智慧來觀察事、觀察理,常常地來修習方便慧,是空中修有;常常地來修殊勝道,是有中修空。「安住不動」:以這一種修行的方法,不會動搖我的信心。以這樣子的修行的方法,一定能夠達到成就佛果的目的。這是七地菩薩的功夫。 這一科的科文就叫「二行雙行勝」。二行就是方便慧、殊勝行。雙行是並行。這兩種的修行是並行、不偏的。空中修有,有中修空,這兩種行不偏廢的,這叫做雙行勝。二行雙行勝,這是第三科。七地菩薩修到這個時候,他就是安住在這個功夫上。 無有一念休息廢捨,行、住、坐、臥乃至睡夢,未曾暫與蓋障相應。 這一段經文進入這一章疏的所謂行分的五大科當中的第三科,叫「辨雙行勝」,是要來說明方便慧與殊勝行這兩種修行方法的殊勝。分為四個小段: 第一、就是我們剛剛念的,從「無有一念」到「與蓋障相應」,這是第一小段。從前面的經文中,我們了解到,菩薩修「障對治法」是所謂:即有修空的方便慧,即空修有的殊勝行。說:雖然他已經是證得了三空解脫門,但是他慈悲不捨眾生,這兩句話就是代表了這兩種行的一個總綱。現在還要來再加強說明他修行的內容。說:菩薩得到這個法門以後,沒有一念的時間來休息、廢捨這個修行的法門。也就是不斷地、認真地來修這方便慧跟殊勝道,哪怕是在走路的時候、或者是安住的時候、作習的時候,乃至睡覺的時候,甚至於在睡夢當中,都不曾有很短暫的時間忘記這個修行的功夫而與蓋障相應。 所謂蓋障,就是有五種的煩惱。第一就是貪欲。這個欲就是五欲。人生最重視追求的五種享受——財、色、名、食、睡。這叫「五欲」。瞋恚:有了不順意的事情會發脾氣。昏沈:有的時候昏沈,不該睡眠的時候睡懶覺。掉舉:有的時候浮走、不定,因為妄想太多,想睡卻一時睡不著。昏沉和掉舉這兩個是一對。疑:就是一種狐疑不定,一個問題始終不能取得他的信任。人家跟他講因果、真理什麼的,他常常的會懷疑。就說:這個人生是幻化的,死後有六道轉世的這種道理,是佛親自從他正覺海中證悟到的真理,應該是不容懷疑的,但是這種疑心重的人,他是不容易馬上就接受這種真理的,這也是不容易成功的一種障礙。這五種叫作「蓋」。蓋者,就是蓋覆我們的妙明真心去證悟諸佛所說的法性的真理。有了這許多煩惱在心上,當然就障礙我們的修道了,所以叫作「蓋障」。 這第七地的菩薩得到了兩種的勝行——修行的法門以後,他就很認真的修行,不受這些煩惱的困擾,不為這些障礙所障礙而間斷,這是他修行的第一種殊勝的精神,叫做「二行雙無間」。 常不捨於如是想念。 第二種:「信勝」。這是信念的勝,信心的勝。常常的對於這個法門、這個理念能忍苦不忘,堅信不移,常常的在這個法門當中去觀想,這就是信心的殊勝。所謂信、解、行、證是我們修學佛法最基本的四個信念、四種的精神。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修學佛法的層次來說,要修五十二個位置,第一個十個位置就是信心。信心修得非常堅定是要一段功夫的,要能夠忍苦、印證諸佛所說的佛法。佛說的法,實在都是從大覺海中親自證悟到的,不是隨便聽來的,所以,我們是絶對要相信的。這是「信」的勝。 此菩薩於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羅蜜。 第三種叫「大義勝」。說:這兩種修行的方法,它真正是一種具有偉大意義的方法。十波羅蜜就是十度。十度來度我們十種的煩惱,所以叫作「度」。把煩惱度過來變成菩提。十度在所謂三乘教來講,是講六度,依《華嚴經》,我們華嚴宗就講十度。它是有根據的。 在《解深密經》裡面有這麼個說法。六度以外再加上四度是什麼道理呢?比方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般若),這是六度。這六度本來就應該是大乘菩薩修行的基本功夫,甚至於說這是大乘菩薩修菩薩道通達大涅槃城的預備的勝行。換句話說,除了修這十度以外,沒辦法去通達大涅槃城這一條路的。這是唯一的路徑。 把六度後面再加上四度,第一是所謂方便,這就是第七方便度。方便者,方便適宜的意思。就是我們用的方法,非常的恰當。我們要達到一個目的,或者要完成某一種的事功,都應該要有一種便宜的方法,能夠順利地、恰到好處地把它做成功。這種方便,它要有智慧才能夠運用得起來。同時,它對於六度當中的第一布施度、第二持戒度、第三忍辱度此三度,都是有幫助的。就拿布施來說,不管是財布施、法布施或者無畏布施,都要運用到剛剛好,也才能成功。(待續) 《華嚴經 十地品》講錄(續289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有兩句話說:「說話要說於知人」、「送飯要送於饑人」。要跟他講經、講道理,你要講到他需要聽、他喜歡聽;他不需要聽的時候,講了也是多餘的。送飯要送給他需要吃的人;不需要吃的人,你送給他,不是多此一舉了?所以,做什麼都是要有方便,在他很需要的時候,我們才來送給他。 以財布施來說,我們有錢,要用到什麼地方比較恰當呢?他們需要幫助的地方。以法布施來說,佛在世的時候,他說法也要觀機逗教。看看這個社會,看看這個地方,看看這個時機、時段當中,這些人是不是需要聽佛法,認為說法時機成熟,他才去說法。不是隨便就對人說的。所以說,布施功德很好做,大家都會做,但是也要做得很恰當,才能得到效應、得到功德。 持戒要有什麼方便呢?我們在家菩薩有在家菩薩的戒,出家法師有出家法師的戒。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社會型態,跟以前印度的社會根本沒有辦法相比。像我們比丘出家戒有二百五十條之多,在家菩薩也有六重二十八輕戒。要是依著戒條,一條一條的去守,有的時候是相當有困難的。那麼,我的這個守戒的觀念,怎麼來界定它呢? 我說把它分為積極與消極兩方面來做。受戒就是要防止我們的身、口、意三業的妄動對不對?防止它的胡作非為、妄舉妄動。但是,身、口、意三業,它也有好的地方,它應該做對社會有利益、對國家有利益、對佛教有幫助的這些活動。這也是從身、口、意三業方面來做的啊!所以我說我的一個方法就是這樣的:凡是對國家社會、對佛教眾生有利益的腦筋多動動,這是在心的方面;凡是對國家社會、對佛教眾生有利益的工作,我們多去推動它,多去做做;凡是有益於國家社會、眾生佛教的言論,我們多去發揮發揮。這是積極的方面。 消極方面:就是相反的。於國家社會、於佛教眾生有妨礙的,甚至於有傷害的,這種話少說,要講話的時候先考慮一下,看講出來有沒有對人有妨礙,對自己有損德。動腦筋也是,我們動腦筋想要來發展什麼事業,也要來考慮一下,於社會國家、於佛教眾生都有利益的,我們要來多動動腦筋。那麼,假如不是的,那我們就不要動了。有妨礙、有傷害、有損害,這種就不要做了。 言論、思想、行動這三方面,正反兩面,合法、合理、合情,社會需要、有利益、有功德的事情多做、多說、多想。反過來,不合法、不合情、不合理的事情,於社會國家、佛教眾生有害的,趕快停止不要做。我們要做什麼、要說什麼、要想什麼,這樣子來給它做一個界定。我所謂的戒,可以說,能夠來做這樣一個正反兩面的用心,好像我們就不會再犯過錯了,對不對?我們也會去做了我們想做的功德了。所以,我覺得,我們持戒這樣子來持戒。不要一條一條持。一條一條的持,有的時候環境不許可。 說個簡單的比喻。譬如說,南傳佛教對於不吃晚飯非常重視,那我們這個北正反兩面的用心,好像我們就不會再犯過錯了,對不對?我們也會去做了我們想傳佛教————大乘佛教國家,對於這一條要持有點兒困難。為什麼呢?南傳佛教的修行人,一早起來就去托缽化飯,化飯好了以後,早飯吃過了,中午飯再去化,中午飯吃過了,就在家打坐、看經,不動了,晚上不吃沒有關係。 我們不行,我們每天除了早晚功課的修持工夫,還要接引信徒,日常生活有許多作務要自己去操作,也不能說不講課,或者是不作什麼了,不吃的話有的時候受不了。而且我看有些持午的人,中午他吃過多,結果把腸胃都給吃壞了,本來吃三碗的,就吃五碗,因為晚上不吃了。我看那個樣子,我說不行,為什麼呢?我小時候就是因為腸胃不好,所以對於這一條戒,我受過了以後,就跟佛菩薩求懺悔了,我說:這一條戒,請原諒我不能持,因為我從來沒有吃過兩碗飯,我不能吃多,頂多吃一碗飯,從年輕的時候都是這樣子,到現在還是這樣子,不能多吃,所以這一條,我就沒辦法持了。 持戒、受戒,佛其實很慈悲,他說:我所制的戒,如果在其它的地方不適應,可以捨。「捨」就是可以不持,到了適應的時候你再去持。這個「捨」字是很有伸縮性的。不是說絶對。也就是,在其他的地方,環境如果不適合就可以捨,等到環境許可了,再來持這條戒。什麼事情都有個方便,這方便是很重要的。這是談到持戒方面的方便。 還有一種就是對於修忍辱。在與人的相處上,人家常常說這個社會上跟人相處相當困難。不但社會,就是在家庭裡,有時候也常常會有麻煩,會有煩惱。人的個性不一樣,心理不一樣,人的希望、要求也都不一樣,因為不一樣,所以,常常會發生衝突,因此,就容易發生爭執,甚至於鬥爭。這個會障礙我們修道,也障礙我們處世做人,所以,自古以來中國儒家也非常重視「忍」。 曾經有一位姓張的先生,他是做大官的,他就是百忍堂。他什麼事都能忍,人家不能忍的他能忍。有一天早上,他朝衣朝服穿好了,準備上朝去進殿。一位下女拿茶湯來給他喝,一不小心把湯潑到他的朝服身上來了。這位先生他忍辱功夫非常到家,他說:「沒關係,不要怕,有沒有燙到妳的手啊?」很慈悲的。這樣子就是忍辱功夫了。假如沒有忍辱功夫的人,他就發一頓大脾氣,不得了了。 這是小事,小事能忍,大事也要能忍。忍辱波羅蜜,是一個最重要的修行功夫,所謂「能忍自安」。我們要用方便來幫助我們修忍辱,也就是這樣子,什麼事情都不要太計較,盡量地寬恕人家。忍辱是菩薩行的十種重要修行功夫之一,尤其是菩薩在度眾生的時候,遇到很多違逆的環境,不能忍就不行了。 佛在世的時候,他有一位弟子叫富樓那,他的忍辱功夫最深。這個弟子,他很發心,學了很多的佛法。他知道在印度的邊疆地方沒有佛法,他要去傳教,向佛陀請教,佛陀說:「那個地方你不能去,為什麼?那個地方風俗很不好,那些人很粗暴,假使去了,不好的話,甚至於會有喪身失命的危險。」這個弟子說:「沒關係,我是為了弘法去的,即使是喪生,也是很有價值。」他說:「我能夠為佛法犧牲,那這一生也算是有代價、死得不冤枉了。」 他就用這種精神,實際上他也真有忍辱的功夫。佛說:「那個人假使罵了你,怎麼辦?」「他罵我沒關係啊,他還沒有打我。」他說。「那他打了你,你怎麼辦?」「打了也沒有關係啊!他沒有殺我。」「那殺了你,你怎麼辦?」「殺了也不要緊,是為法犧牲,也是值得的!」他就用這樣的忍辱功夫去傳教,居然被他傳教成功了。那些不信佛的人,他都把他度成為信佛的人了。 這也是一種方便,對不對?忍辱的功夫也可以幫助我們傳教。修忍辱,只要能夠不起瞋恨心,不起報復心,以慈悲心、寬恕的心來原諒他人的無知,來同情他人的愚昧,這樣子,他自然而然的就會不動氣,就會能夠過得去了。這是所謂「方便」這一度。這是第七度。有這麼大的功夫。(待續) 《華嚴經 十地品》講錄(續 290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願度,就是發大願。願波羅蜜,它是精進度的幫助。精進,就是我們學佛很認真。現在的人學佛,實在講,障礙的條件太多,不像以前的農業社會,大家空閒的時間比較多。現在的工商業社會生活很緊張,同時娛樂的設備也很多,真正肯發心什麼事情都放下,坐在家裡念佛,這種人可能很少了。所以,我在看到彌勒淨土法門之後,覺得這個法門是最適合我們現在來修了,為什麼呢?它不一定要你斷煩惱,也不一定要你把佛念到一心不亂。像西方極樂世界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才可以。彌勒淨土只要你念彌勒菩薩聖號。念得多、念得少沒有標準、沒有一定;只要你能夠受三皈、修五戒十善,發願往生,彌勒菩薩到時候就會來接引你。 這五戒十善,實際上就是我們社會上的一個正人君子每個人都要修的。譬如說不偷人家東西。我們一個好好的人要去偷人家的東西幹什麼?不殺人。或者,不隨便殺生,這當然一般的人可能做不到,即使有佛法的人。但是,懂得佛法所謂戒殺、放生的道理,他也不會隨便去殺生了,對不對?至於說男女關係,那是既然修行了還去談什麼呢?當然能夠放得下囉!嘴巴是比較有點兒麻煩的!因為這一張嘴,比較喜歡說閒話。但是,我們真正發了心學佛,把時間拿來念佛,就少開口了,那也就能夠守得住了。喝酒嘛!這也是可以方便的。因此,這五條戒或十善,真正學佛、懂得佛法的人,他一定不成問題的。所以我說這一彌勒淨土法門是最方便的一個法門,最適合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的人來修。 我們這個社會的這些人,時間寶貴。以前修行的人一天講究最多要念十萬聲「阿彌陀佛」。十萬聲要多少時間念啊?早上一大早起來念,念到深夜,恐怕也不曉得念得起來念不起來。不容易念到那麼多。我們在抗戰的那個時候,日本飛機常常去轟炸我們。一天到晚地,小命繫在手裡邊過日子。所以那時候「阿彌陀佛」念到非常認真,天天希望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有做過這個功夫。就是說還是不容易念到十萬聲。不曉得那些祖師是怎麼念的?他們都至少要念到十萬聲。 在精進方面要有「願」來支持它。願,就是說我們發一個大願。人家常常說,「勇猛心」很容易發,「恆常心」就很難持。一下子發起大心來:我要修行,我要趕快修!三天、五天一修,所謂「念佛三天,佛在眼前;念佛三年,佛到了天邊」。他沒有發長遠心嘛!沒有長遠心,要用什麼辦法來堅定這個長遠心呢?就是用這「願波羅蜜」來幫助他。有願了,「佛道無上誓願成」,要成佛,那不認真、不下功夫怎麼行呢?所以,這「願」也很重要。 「力」,就是一種毅力。毅力是成功的一樁事情決定不可少的。這個力波羅蜜是幫助禪波羅蜜成功的。去參禪有的時候也的確是不容易。要想參禪開悟了,很不簡單的。過去大陸上的禪堂,幾百人去參禪,一去都是些年輕的小伙子。受過戒以後,他師父說:受了戒以後不可以亂跑。那時候還沒有佛學院,受戒以後,一定要指定到金山,或者是到天寧,或者到高旻————江蘇就有這三家很認真的禪堂————去。年輕小伙子去住禪堂裏,難過啊!第一關就是腿子痛得要命。不能隨便動,一動就要被打。那麼,這腿子痛得要命也不能動,自己就用一條綁帶或布條把它綁在椅子上,不能讓它動。痛得要命,甚至於滿身汗流出來,眼淚也會流出來。沒辦法!真的不簡單呢!這還是一種身體上的一種難受,心理上難受那更不用說了。 「六祖壇經」上,六祖教我們什麼樣子叫參禪啊?「觀無念」。就是看你心上這個念頭從什麼地方來的?心上本來沒有念,念從哪裡來的?還有,我們在禪堂裡參禪的時候,教你觀「念佛是誰?」什麼人在念佛?也不能說是我在念佛,這不行的,不能說答案,只可以問;只可以在那裡追,一直追、一直追,就用這個問題在追。不可以答說我在念啊!你在念,那你是誰啊?念佛的是誰?這沒有答案的答案,一直在那裡參。這種事情怎麼辦呢?但是也有人成功的。我們參禪成功,對禪波羅蜜有幫助。 智波羅蜜對於般若波羅蜜有幫助。般若,人家說翻成智慧,但這是兩回事。「般若」正確的翻成是「慧」而不是「智」。「智」和「慧」有什麼不同呢?「慧」是悟理的,「智」是悟事的。所以智還可以分根本智、後得智,真智、俗智;因為它是要來認知一切事物、事相的。慧是悟理的,譬如說悟萬法緣生無性的真理,或說空理。空理,我們不容易真正的把握住什麼東西都是空的。這個空也不是說什麼都沒有的那個空。它是個性空。「性空」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要你去體悟它。 從消極來說,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到底是什麼呢?什麼都「不」,「不」到最後還有什麼東西呢?沒有。那就是要去悟。怎麼個悟法呢?要像觀音菩薩那樣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的時候————參悟「般若」工夫最深的時候,「照見五蘊皆空」————能夠「照見」,也就是徹底的體悟到所謂是色、受、想、行、識的這個五蘊色身是緣生無性的。要能夠掌握到這個道理。 「緣生無性」,它不能把「無性」當作是一個結論哦!「空」到最後不能有一點什麼想像的東西存在,叫「畢竟空」。古人說「空性」這東西像一盆大火一樣的。火不能靠近,靠近就被燒了。悟了真空也是的,說什麼都沒有,想什麼都不對。要空到那樣子,那是要相當的功夫! 所以,我們就要用所謂「智」來幫助「慧」。智可以幫助慧。智和慧等於是像弟兄一樣的。但是,智比較容易得到。智,有根本智、後得智;還有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這四智,是八個識轉成的。 前面五識就是眼、耳、鼻、舌、身。五識在凡夫的時候是叫五識,成了佛的時候叫做五種智慧————「成所作智」。第六意識,就是我們想東想西的這個識,成佛後它叫做「妙觀察智」。第七末那這一個識,它是一個我們不會忘記我的這個識。我們隨便到什麼地方、隨便在什麼時候都不會把我忘記的。這個就是第七末那識。它是常常地執著有個我,常常地不放棄我,常常地照顧我。「執著」,那是一個不平等的情況,把它轉過來,它就變成「平等性智」了,不執著了,什麼都是我;我就是一切,一切就是我。第八阿賴耶識就是我們自己的本心。這個本心,它叫做「大圓鏡智」。成了佛以後,它就像一面大圓鏡子一樣,什麼都明白了。 這是我們談到智和慧,這樣來分別。這是增加我們一點常識。現在來看看要修十度是怎麼修的? 「作大義勝」。說:這位七地的菩薩,「此菩薩」,於念念當中,常能夠具足十波羅蜜。為什麼呢?這個是總明的一句話。後一部,就是為什麼了。為什麼菩薩能夠常常地具足十種波羅蜜呢?(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291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何以故?念念皆以大悲為首,修行佛法,向佛智故。 七地菩薩為什麼能夠常常具足十種波羅蜜呢?有兩個基本的條件,一就是他「念念皆以大悲心為首」。這個大悲心就是不忘記度眾生的心。修行佛法就是自己要自修、自利,還要不忘眾生。 自利、利他的佛法的工夫他要把握、他要堅持。為什麼呢?「向佛智故」:他為的是要成佛,得到佛陀的智慧,這是我們學佛的目的。如果把成佛的目標忘記了,那佛就學不成了。 我們既然發心了,歸依三寶,修行佛法了,不要有一時一刻的時間忘記修行佛法的工夫。在慧解方面,我們儘量地多看書,不懂的名詞,要趕快去翻辭典。翻不到,或者來請問法師,趕快把它弄明白。有一點兒沒有弄清楚,都不要隨便放鬆,不要放棄。 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要發起這個心來,就是一方面要以大悲為首,所有的眾生,我們時刻的關懷,常常想:吃苦的眾生太多了!地獄裡面那麼多的眾生,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去救他?什麼時候能像地藏菩薩一樣地把這些眾生通通都救出苦海?常常發這個心,那麼你就會有十度波羅蜜修持的功夫,也就會去堅持修行佛法了。因為有這種基本的工夫,所以七地菩薩能夠具足十波羅蜜。要常常地具足十種波羅蜜,要下這種工夫。不要忘記「向佛智故」! 所有善根,為求佛智,施予眾生,是名檀那波羅蜜。 第二、所具的行相。怎麼樣子具足呢?菩薩第一個修行的功課,就是布施度。「布施」印度話叫「檀那」。印度話「波羅蜜」,中國話應該叫做「事成就」,或者叫「到彼岸」,倒裝文法叫「彼岸到」。「事成就」拿現實的話來說,什麼事情做好了,就叫做波羅蜜;飯吃過了就是波羅蜜,課上了就是波羅蜜。印度話是這樣說的。 所有的善根為了求佛智、為了施予眾生:我們學了佛以後,無論是在佛前上一柱香、上一朵花,做任何一個功德,把這個功德都迴向到佛果菩提、迴向到真如實際、迴向一切眾生————「施予眾生」,要布施給眾生。這就是布施波羅蜜、檀那波羅蜜。這是第一。 能滅一切諸煩惱熱,是名尸羅波羅蜜。 一切煩惱熱,這是眾生大家都有的,只是煩惱的多少不同而已。要說沒有煩惱,這種人恐怕很少。煩惱太多的人,所謂「無薪煩粥」,好像心裡面一團火一樣地不安,那就叫「煩惱熱」。「貪」煩惱:貪得,想貪也貪不到,煩惱啊!東西失去了,煩惱啊!瞋煩惱:討厭一個人、一件事,常常地生氣,煩惱啊!愚癡的煩惱:不明事理、做錯了事,都是痛苦、都是煩惱。想得到的、求不得的,所謂愛別離的、怨憎會的——冤家對頭,煩惱啊!煩惱太多啦!所以,想要得到清涼,就要斷煩惱。 學佛才能夠斷煩惱、得清涼。要學什麼才能得到呢?「持戒」。持戒以後,就像我之前講的,凡是對人、對己、對國家、對社會沒有利益的事,不想、不做、不說,煩惱就會減輕了。有損於人的事情不做,有益的事情多做。助人為快樂之本,君子有成人之美。佛教是說要以慈悲心對眾生,令眾生得安樂,救濟眾生的苦難。 所以,我們同情心、幫助人的心,要多培養。不是理論聽聽就算了,而是真正要去做到。看到人家有什麼事情需要,我能夠幫忙,能夠做到的,儘量的去做,無條件的去做,因為「助人為快樂之本」。這還是一般的。學佛,要慈悲。慈悲還要會運用。慈悲不是放在嘴上說的,要拿出實際行動來啊!人家有什麼需求,好像想要我們幫助他一下,知道了,要無條件,要盡我的力量,能夠幫忙的,盡量的去做。尤其在團體當中,我們每個人隨時都可以做功德。但是,有的時候,就常會有「太計較」的這種心理產生。這種心理產生,對那個人不能幫助,對自己也做不了功德。要有慈悲心,要有同情心,要有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精神。這才是真正的學佛態度。 「持戒」是解除、消滅如火一樣的煩惱的一種法門。能夠消滅一切諸煩惱熱的,就是尸羅波羅蜜。「尸羅」就是「戒」。這是第二。 慈悲為首,不損眾生,是名羼提波羅蜜。 第三、「羼提」,也就是忍辱。我們先前也講過,忍辱波羅蜜很重要。能忍自安。對什麼人忍辱?對人、對一切的眾生。我們現在初學佛的,或者想學佛、沒有學佛的人,常常地這樣問:「師父!要我不殺生,我什麼都可以,但這蚊子不殺不行啊!」我說:你想一想,蚊子有什麼罪過呢?都是我們人的環境不衛生造成的。牠其實是被害者之一,牠不是個製造疾病的劊子手,劊子手是我們自己。只要我們把環境弄衛生了,牠就不會是問題,就可以和平相處了。 所謂:慈悲為首,不損眾生。「眾生」,大的是人,小的蚊蟲、螞蟻。蚊蟲、螞蟻一樣都有佛性,佛陀看牠們會成佛的。我們也應該把牠看做是未來的佛子啊!以佛教六道輪迴的思想來說,那許多蚊子、蒼蠅、蟑螂...,說不定有我們過去的親人轉過世來投胎,投到(畜生道)那裡去了。我們很簡單地——啪,把牠打死了。一條性命走了!殺人要用刀、要用槍,殺蚊蟲、螞蟻,一啪就打死了,很簡單!但是牠也是一條性命。所以,不能這麼想。 要「不損眾生,慈悲為首」。「慈」能給予眾生幸福安樂,「悲」要解除眾生的苦難、災害。我們要給牠幸福安樂,還要救濟牠的災害,我們要慈悲,這就叫做「忍辱波羅蜜」。牠來侵犯我,蚊子頂多抽了我一點點血,所佔有的有限,我們一下子給牠命送掉,這個因果太大了,所以不能這樣做。 求勝善法無有厭足,是名毘梨耶波羅蜜。 第四、「毘梨耶」,就是精進。所謂精進,就是我們把心力、體力都用在有益的工作上;有益於自己、有益於眾生、有益於國家社會的上面,這就是精進。也有人忙得不得了,但是,他自私自利,或者,甚至於去做壞事。那也是忙,但是那一種忙是害人的,那沒有功德,是有罪惡的。我們精進也有個分別,這個分別怎麼做呢?就是說,「求勝善法」——殊勝的善法。善法就是做好事,好事也有等級的。最好的好事就是出世的善法,是讓眾生能夠得度的善法,讓我自己能夠完成菩提道的善法,這叫做勝善——殊勝的善法,這要去做。趣求勝法沒有厭足:不要說「我已經好了、滿足了、畢業了」,修善法是沒有畢業的。 所謂「佛道無上誓願成」,「法門無量誓願學」,或者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什麼時候才能夠把它做滿足呢?不應該有滿足的時候!不厭煩、不要怕苦、怕難,不要有滿足的心,這樣子修,才是菩薩的精神。這就是所謂「精進波羅蜜」了。(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292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一切智道,常現在前,未嘗散亂,是名禪那波羅蜜。 第五是修禪定。「禪那」, 或者叫三昧、三摩缽帝, 翻成中國話叫做定。三昧叫做正受,「受」就是感受、領受。受有五種: 苦受、樂受屬於生理上; 憂受、喜受屬於心理上; 還有捨受,是不苦、不樂、不憂、不喜的一種中庸受。在我們修定的時候「不受諸受」,心裡面這些受都沒有;沒有苦受、樂受,也沒有憂、喜、捨受,心平靜得如同止水一樣,那就是一種定,叫「正受」,或叫「三昧」的定。 修定的法門,要用什麼工夫呢?「一切智道」——智慧的道理——「常現在前」。我們想的、說的、做的都是智慧的道理。智慧的道理就是合乎佛法真理的事情。合乎佛法的要求的事情我們去做,合乎佛法要求的理論我們去講,所以,「一切智道常現在前」。「未嘗散亂」:心不散亂;儘可去做很多工作,心還是定的。我常常告訴人家一個方法;忙得不得了,沒時間念佛的時候,要養成一個工夫——身忙、心不忙。工作儘可多,但是,還不妨一心一意地念佛。要養成這種工夫,就能「一切智道常現在前,未嘗散亂」。修學佛法,最怕的是散亂,不該管的事情也要去管、去問。這種人很多,那就是不會用功的人。用功的時候不亂才能定;一亂就定不了了。所以,一切「未嘗散亂」就叫禪那波羅蜜。參禪就是要這樣參。 還有一種「參禪」,不一定是要把腿盤起來才叫參禪,所謂:行也是禪、坐也是禪。「參禪」是在於心在那裡想,心不要亂動才是「禪」,不是坐在那不動。六祖慧能大師講了一首偈:「生來坐不臥,死後臥不坐,一堆臭骨頭,何必為它立功課?」說:你現在活著了,坐在那裡不睡;死了以後一倒,也不會再坐了。這個身體是一堆臭骨頭,何必一定要坐,或一定要怎麼樣呢? 真正內在的工夫,心不要亂動就對了,所以叫你「參無念」——看你心上的念頭起來了——在佛教裡還有一種叫做「看話頭」。這句話要發起來了,或者這句話說出來了,趕快追——為什麼要說這句話?這就叫「看話頭」。常常這樣子用工夫,就不亂了。 能忍諸法無生無滅,是名般若波羅蜜。 第六、忍:就是忍苦;肯定諸法是無生無滅的,是一個緣起性空的真理。我們能夠修學佛法,對於諸法不生不滅的真理能夠掌握住、肯定住它,這就是「慧」了。這種慧的功夫,要能夠悟到法界法性。法界法性悟到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但是,什麼都沒有那也不是空性,那是一個頑空,真正的空性是不生也不滅、不來也不去、不斷也不常、不染也不淨,「不」到最後,連「不」也不了,「空」到最後「空」也空了。到那個時候是個什麼情形?無話說;不可說、不可說;所謂:「說是一法皆不中」。悟理的事情就是這樣,說什麼都是多餘的,說什麼都是不對的,所以什麼都不說。 《維摩經》中說,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位維摩詰居士,他是個老居士,對佛法很有體悟。他對於修小乘法的那些聲聞弟子,有點兒放不下。有一天,他生病了,佛陀告訴弟子們說:這老居士生病了,你們大家去探望他。這些聲聞弟子乃至菩薩們都去了。文殊菩薩、觀音菩薩...都去了,大智舍利弗及神通的目犍連...他們也都去了。去了以後,老居士並沒有什麼病。他們問他說:「老人家有什麼地方不舒服啊?」他說:「我還好,是因為眾生有病,所以我才有病的。」「眾生有什麼病啊?」「眾生病很多!貪、瞋、癡的心病,殺、盜、淫的身病」,病太多了,所以老居士生病了。 後來,大家談談佛法了。談佛法,他要考考這些大弟子、大菩薩們。他問:什麼是不二法門?這些大弟子們都相當有點兒修養工夫,跟他說:不生不滅就是不二法門,不垢不淨就是不二法門,不來不去就是不二法門。老居士不認可。說他們說的不對。後來,問到文殊師利菩薩,他什麼也不說。維摩詰居士說:這才是不二法門。因為不能說,說出來就不對了。 維摩詰居士,佛已經為他授記,他將來要成佛的。他是將來東方阿閦淨土的補處佛。東方世界的佛,佛經上叫他做:阿閦毘佛。那裡也是淨土。西方阿彌陀佛有極樂淨土,東方有阿閦毘佛淨土。維摩詰居士就是阿閦佛淨土的後補佛,如同彌勒佛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後補佛一樣。 所以,般若波羅蜜怎麼修法?「能忍諸法無生無滅」:能夠認可這種道理,能夠證悟這個道理,那就是般若波羅蜜,就是慧波羅蜜。 能出生無量智,是名方便波羅蜜。 方便波羅蜜不是什麼其他的什麼工夫,而是智慧。要有智慧才能夠運用方便;有方便也才能夠產生智慧。這是互為因果的。沒有方便不能產生智慧,沒有智慧也不能產生方便。方便不是人人都能會用的。一樣的一件事情,解決的方法不一樣。有的人感到非常的棘手、麻煩;有的人覺得很簡單、很容易就解決了。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就是智慧啊!所以,「出生無量智」,名字叫做方便波羅蜜。這是第七。 能求上上聖智,是名願波羅蜜。 「上上聖智」:「聖智」就是法性智、殊勝智,也就是佛智。「上」可以說是菩薩的智慧,「上上」就是佛的智慧。沒有再能超過佛的這種智慧。能成就這種智慧的,叫做「願波羅蜜」。所以,要想成佛,一定要發願。我們歸依三寶的時候,發四種大願——四弘誓願,不是歸依的時候念了就算了,是每天早晚我們都要發的願——歸依三寶的各位,都要每天念。每天要懺悔、每天要發願。要常常把懺悔放在心上,把過去多生多世、現在生中,有心無意犯的過錯,常常地懺悔,同衣服一樣地,為使乾淨,常常清洗。 發願就是不忘記我們學佛的初心,也不忘記我們學佛的目標。這工夫是要天天做的,天天做才能成功。障可以消,智可以生,佛也可以成。假如能這樣子去做,就不要去安太歲,也不要去算命了。你只要每天早晚懺悔、發願,保證你平安無事。這是第八、「願」。「願」很重要的——「有願必成」。 一切異論及諸魔眾無能沮壞,是名力波羅蜜。 第九這種力量不是我們身體的力量,是智慧的力量。一切的異論、各種的學說不一樣;拿宗教來說,有的主張生天國,有的主張生西方,有的主張生東方,都是不同的理論。還有一種魔宗,它用魔的方法、魔的理論,也會說出一套道理來。我們要堅定我們的理論,實實在在地,打從心理上產生一種力量,不但是外在的一切異論、一切魔的邪說不能夠破壞我們,我們還要以所謂是「金剛王寶劍」去破壞一切的外道邪論。這才是工夫、才是力量。所以,這力波羅蜜就是用來制伏一切異論外道、邪魔外道的邪論的力量,不是要拿來跟人家打架、鬥爭的那種力量。(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293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如實了知一切法,是名智波羅蜜。 一切法就是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的理論、行相,我們能知道多少呢?不多。為什麼不多?因為我們沒有智慧。沒有得到智。我們假如得到世俗智,那就能夠了知一切諸法的現象;能夠得到根本智,那就能夠得到了知一切諸法它的緣起的根本。所以,智波羅蜜也是我們要修的,也是七地菩薩修成功的。 「如實了知」,這個「如實」的「實」很重要。「如實」就是確如它的實際徹底了知、徹底從真相去了知的意思。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這些法就是要憑我們的智——根本智、後得智——去了知它。智度,這是第十度的波羅蜜。上面這十個在科文上叫做:「明能具所以」——明能具十波羅蜜的所以;為什麼能具十波羅蜜呢?就是有這十種的功夫。菩薩能夠念念中都具足十波羅蜜。這是第三個章段,叫做「作大義勝」。第四個章段:叫「菩提分法差別勝」。經文說: 佛子!此十波羅蜜,菩薩於念念中,皆得具足。 這個是個結論,說:以上所說的十種波羅蜜——從布施到智波羅蜜——此七地菩薩於念念中皆得具足;沒有一時一刻他會忘記,沒有一時一刻他有所欠缺。這十種波羅蜜他都是完完整整在修持。所謂: 如是四攝、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略說乃至一切菩提分法,於念念中,皆悉圓滿。 說這第七地的菩薩,除了具足十波羅蜜以外,他還能具足一切菩提分的差別法的殊勝。這就是在二行雙行殊勝的修行功夫方面的第四個,叫做「菩提分法差別勝」。 四攝法: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是教化眾生運用的方便法。四持,或叫做四家,也叫四種住處,這四種就是般若家、諦家、捨煩惱家、苦清淨家,也就是依般若智照真俗二諦可以遠離煩惱和苦的意思。這四個我們要把它放在心上,把它當作我們的家一樣地,我們住在裡邊。這四個還等於說是信、解、行、證。這是學佛一定的步驟。我們學佛,首先對於諸法的道理要相信。第二、對於諸法的義理,我們要了解。第三、要依照我們所了解的佛法去實行。第四、我們要證悟。這種方法我們自己用,也要教眾生都能夠用上。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些是三十七道品,我們都見了。三解脫門,就是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這許多都叫做菩提分法,就是修菩提道我們所需要了知、需要實行、需要證悟的這些方法。由信解修行這些法門而證悟,便可以捨離煩惱而得清淨。 「略說」:簡單地說,乃至包括一切的菩提分法。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加上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一共三十七品。這許多道理都是我們修學佛法用功的一種方便,我們都要能夠具足。七地菩薩對於這些都已經完全具備。 「於念念中,皆悉圓滿」:每一個時段裡邊,他都不會忘記,都能夠圓滿具足。這是七地菩薩「辨雙行勝」這一科裡邊全部的情況。「雙行」就是方便行和殊勝道。所有十波羅蜜、三十七道品、四攝、四持乃至三解脫門這許多,都是雙邊行裡邊的內容。它的大綱就是方便行同殊勝道,叫辨「雙行」。 所謂雙行,或者叫二行。前面有一科叫做「二行雙行」,行什麼?就是福德行、智慧行。「雙行」就是同時進行、同時修方便慧和殊勝行。這是七地菩薩修行最中心的功夫。 爾時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但於此第七地中滿足一切菩提分法,為諸地中亦能滿足?」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於十地中,皆能滿足菩提分法,然第七地最為殊勝。」 這是第四科,叫做「前上地勝差別」。這又分二科,初「明勝前六地」,後「明勝後三地」。上面經文的前半段就是「勝前六地」的文。「勝」是增上的意思。就是說第七地菩薩所有修行的行相、工夫,一地比一地範圍又擴大、又深入,所以叫「增上」,又叫「勝」。當然,一地一地的程度要更高!這裡兩小段。先問,就是「爾時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這一段。後答,就是「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下面這一段。 「但」,就是獨。這一個問題是從上文來的。問的就是前面說:「菩薩於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 文略),略說乃至一切菩提分法,於念念中皆悉圓滿」這一句話。問: 此菩薩單獨在這個第七地當中,滿足一切菩提分法,「為諸地中,亦能滿足」呢?說:是只有第七地他能滿足,還是每一地都能夠滿足呢?金剛藏菩薩就要回答這個問題了。 「佛子啊!」這是金剛藏菩薩稱解脫月菩薩,稱他佛子。說:「菩薩於十地中皆能滿足菩提分法」: 菩薩在十地當中,每一地都能夠滿足菩提分法。菩提分法就是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三十七道品,或者加入大乘佛教所說的所謂十波羅蜜、四攝、四無量、四持等等。這許多都是叫做菩提分法。說:不止是第七地菩薩能滿足、能修,每一地的菩薩都能夠修菩提分法,只是程度有淺深不同而已。 所以說,「菩薩於十地中皆能滿足菩提分法」;每一地的菩薩都有修這些菩提分法。但有具足修與不具足修、有深度修與膚淺地修的程度不同而已。「然第七地最為殊勝」說:但是,第七地菩薩他修的功夫最為特別、最為優勝。所以前面要說,「但於此七地中滿足一切菩提分法」。 何以故?此第七地功用行滿,得入智慧、自在行故。 答的話裡邊分四個小段。先標,就是前面的一句話,是先標示這個主題說:「菩薩於十地中皆能滿足菩提分法,然第七地最為殊勝。」但是很籠統,還沒有詳細地說明,所以「次徵」。徵就是來問答,來問、徵問,把問題提出來研究——何以故?——為什麼會這樣子的呢?第七地對於這些菩提分法,為什麼最為殊勝呢? 第三,要解釋(後釋),說:「此第七地功用行滿,得入智慧、自在行故。」解釋的話,先顯示第七地殊勝的行相,然後再有勝進趣後的分別。 顯示七地菩薩修行的殊勝行相,說:「此地菩薩功用行滿」:就是說從初地到六地,每一地修學的態度、精神,都是有所作用、有所作為、有所準備,或者在佛教上叫「有所作意」,這叫做有功用行。有功用行就是要特別設定一個時間,或者一個課程來修。八地以後就叫無功用行。無功用行就是可以隨心所欲的去修,想怎麼修就怎麼修。 「得入智慧、自在行故」:這一句話就是說這七地的菩薩,他是功用行滿了——作意修行的這一種過程到第七地已經告一段落,到第八地就無功用行,可以隨心所欲地修了。 隨心所欲這種的方式,這種的心理作用,類似於儒家孔子說,人到了七十歲,就可以隨心所欲,但是能「不逾矩」。人到了七十歲,他已經生活經歷非常地豐富了,他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他不會越出範圍——不逾矩。做起來不會錯,不會超過規矩。這就是功用行滿的一種情形。「得入智慧、自在行」這就是勝進,他能夠這樣子隨心所欲做出來,而且能合度、合法,這是因為他已經有智慧了。有了智慧,他就可以「自在行」,就可以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做起來才不會錯。這是一種工夫。 這兩句話,就叫做「自分滿足」。有這兩句話,就可以「勝前」——七地就可以勝過前面第一到第六地菩薩他們所修行的行相、功行、成就了。(待續)《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294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以下通示諸地滿相經文云: 佛子,菩薩於初地中,緣一切佛法願求故,滿足菩提分法。第二地離心垢故,第三地願轉增長、得法光明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順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門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滿足菩提分法。 這是十地菩薩修行的功夫。說:我之所以說七地菩薩功用行滿,得入智慧自在行,我索性詳細地分析從初地開始,一地一地的菩薩是怎麼樣修行來的給你們聽吧! 「菩薩於初地中,緣一切佛法願求故,滿足菩提分法。」:菩薩在初地修行入心、住心、出心的過程當中————這三個心,入心就等於入學,住心就是在學習中,出心就等於畢業了,每一地都有這樣的過程。————初地菩薩的功夫,等於考取大學一樣。在第一年功課比較多,因為很多基本的課程,雖在高中時念過,但到了大學還要再加強一下,把基礎打好,然後再進入第二年就比較輕鬆了。初地菩薩也是一樣,雖然前面已經經過了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四十個位置,四十個位置要花一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去修,但是,那修行功夫比較粗糙、比較膚淺。由淺入深,慢慢地,由十信行是剛入門,十住、十行、十迴向才逐步地有所成就,到了初地,程度已經很高了,他是依據什麼條件要求來修佛法呢?「一切佛法願求」,也就是「願求一切佛法」。初地菩薩他希望學習到、能夠求得一切的佛法;也就是基本課程每一門都要去上的。「滿足菩提分法」:首先是把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都約略地來修行。雖然不是修得很好,但是,總是要經歷一下。在初地的過程當中,他就是這樣一個修法。 我們一般說,初地菩薩修行的重心在布施度。十度配十地。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要發這三種心。布施度是破我們的慳貪心的。修學佛法的第一道功夫,就是要破除這個慳貪之心。因為一般人自己有錢不肯給人,這叫做慳;希望獲得意外之財,這叫做貪。這種心是眾生普遍地有的。剛開始學佛時要先勘破這個慳貪心,所以,要以布施度作為這許多學問當中的一個總核心。其餘的諸度「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隨力隨分地修,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但是以布施度作為中心工作。 初地菩薩「緣一切佛法願求故,滿足菩提分法」,就以這樣一個精神,學習這樣一個課程來說,這種的偉大也就值得我們欽佩了。所以他的修行功夫就更稱得上所謂殊勝了。這是第一地。 「第二地離心垢故」。第二地菩薩的修行以持戒為主。持戒的作用是防心離過、防非止惡。戒的作用是所謂諸惡莫作。防非止惡這還是消極的方面,積極的方面是要力行眾善,就是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是「止持」,眾善奉行又叫做「作持」——應該要作的。有了這兩種功夫,我們不該做的不做,不該想的不想,不該說的不說,這是消極的,是止持方面;作持的方面,該說的多說,該想的多想,該做的多做。這是持戒的作用。因為持戒能夠有什麼好處啊?「離心垢故」,把我們心理上那些犯罪的行為,那種的污染,把它洗除掉。因為持戒,就要重視懺悔。懺悔就是所謂「除舊業」,行善就是不再惹新秧。這樣的修行工夫,也不是那麼簡單容易做到的。要是認真地做起來,也是非常殊勝的。這是第二地。 佛經上有兩個故事:一個叫做「草繫比丘」。說:有兩個強盜要去偷人家東西,在路上遇到兩個比丘化飯,怕這兩位比丘去通風報信,破壞了他們偷盜的行為,就想把這兩位比丘關起來。但在曠野中沒地方可關,也沒有帶什麼東西可攔阻他們,後來就用草葉子把兩個比丘綁起來。草葉子怎麼能綁得住人呢?強盜又擔心草葉綁不住人。兩位比丘告訴強盜:我們是持戒的人,我說過答應你們不跑,我們就絶對不會跑,決定能夠守這個戒。這叫「草繫比丘」。 一個是「鵝吞珠」的故事。說:有一位比丘到金子店(手飾店)去化飯,老闆正在用珍珠替國王裝飾皇冠,珍珠放在桌上,他到裏面去拿飯來供養比丘。當老闆進去後,一隻鵝跑進來了,看到桌上有一顆白白圓圓的東西,當作是好吃的東西,一口氣吞下去了,老闆把飯拿出來供養比丘,一看,自己的珠沒有了,大吃一驚,國王的東西丟掉可不得了了!他指著比丘說:這一定是你拿起來了!比丘不否認也不承認。否認了,老闆要殺鵝;承認了,自己要受處分。在僵持了一陣後,不曉得什麼地方來了一個人,粗心大意地一腳把鵝踩死了。鵝死了,比丘才講了珠在鵝的胃裏面。老闆說:奇怪?你為什麼剛才不講呢?比丘說:我剛才不能講,我講了你要殺鵝;我不講,我情願我受罪。這比丘持戒「寧捨生命,終不犯戒」,持戒就是這一種精神。 第三地勤修十法,利益眾生,所謂「願轉增長、得法光明故」。第三地的菩薩修忍辱行,以慈悲心為主。人家對我無論怎樣地來傷害,我總是以慈悲心原諒、寬恕。有十種的法來修,利益眾生。 我們讀《金剛經》的人都知道,釋迦牟尼佛過去世中,他是修忍辱行的一個修行者。有一次他在山上修行,有一天,國王帶著隨行的大臣、宮女、王妃、皇后一起到山上去避暑。印度很熱,一到山上,就找了一個陰涼的地方讓國王睡下來休息。這些傭人沒事做了,就到處去看看、去散散心,到了一個山洞口,聽到有和尚在裏面誦經,他們就跑進去了。看到和尚在裏面誦經,大家就圍住和尚旁邊問長問短,和尚就給他們說說故事、講講道理。時間過了很久,結果,這個國王一覺睡醒了,傭人一個都不見了,叫也沒人應,他就起來找人。一找,找到了這個和尚,他說:「你好大的膽子,把我的傭人都弄到這裏來是什麼意思呀?」和尚說:「我沒什麼意思,他們來,要我給他們講經說法。」國王說:「你不要騙我,你一定是不存好心。」和尚說:「不會的!我是修忍辱行的,我不會做壞事。」「你修忍辱行?你真的能忍嗎?」和尚說:「能忍。」國王就叫傭人們打他。和尚被打了以後不討饒,也不叫苦。後來,國王又叫人割他的耳朵,割他的鼻子,甚至於把他的手一節一節的裁下來剁,他也不在乎,也不動一聲,也不喊一聲。國王想:「咦,奇怪?這個人的修行是真的有功夫的!」和尚說:「我是修忍辱行的,如果有了一個反抗的表示,我的功夫就不到家、就不成功了。」國王說:「這樣子你不就快死了,你怎麼能再活下去?」和尚說:「那沒關係,我是誠心地修忍辱行的。如果真正的修得很誠心、很清淨,沒有一點說假,諸佛菩薩可以使我的身體馬上就恢復。」這話說了了以後,他一咒願,身體馬上就恢復了。國王才真的相信他是位真修行人。這是一種忍辱功夫。 第三地菩薩的忍辱功夫說「願轉增長、得法光明故」,是希望能夠修各種的法門,以忍辱行為中心,來增長,能夠得到法的光明。得什麼法的光明呢?第三地經文裏面有。有十種法,我們自己可以翻到前面看一下。 第四地修什麼呢?「四地入道」。四地菩薩修四諦法————入道法是以四諦法為基礎。苦、集、滅、道,四諦十二因緣,這是最基礎的佛學,所以叫修「入道法」。這是四地菩薩的修行功夫。(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295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在科文通示諸地的滿相中,第五地的菩薩他修的是什麼呢?「順世所作故」:他除了修佛法以外,還修一切世間法。什麼世間法?文雅一點,所謂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名氣一點的,算命、卜卦,替人家解冤釋結......這些都會,這些法門每一項都學。為什麼?為了順應眾生的要求。不過,他是以利益眾生為目的,不是以謀利為目的的。因為眾生有這個需求,這種學問也用得上。 為順應眾生,解決問題,求其放心。你幫他看了以後,他認為這個很好,他就高興了。我們告訴他這個以外,再附帶地告訴他佛法。這樣子也是弘法利生的一種方便。第五地菩薩就是這樣做的。他用世間的技藝去教化眾生、利益眾生,所以叫「順世所作」。 第六地菩薩是修十二因緣觀,了解緣起法,所以說他是「入甚深法門故」。緣起法說起來很容易,但是真正地要理解它,並不簡單。首先,就第一句來說:「無明緣行」,有人問我說:這心上怎麼會有無明的?怎麼會有無明煩惱把這個心遮起來了?心和無明是兩樣東西,既然遮起來了,怎麼樣去把那些無明障礙掃除掉呢?我說:不必掃除。永嘉大師〈證道歌〉上有兩句話,你懂了,就可以掃除掉了。怎麼樣的兩句話呢?「無明實性即佛性」:無明那個性就是佛的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我們這個幻化的肉體就是法身。這個問題怎麼樣去會通它呢?這兩句是一真一假,一有一空,這是就法性理上來說的。「迷為眾生,悟則佛」,一悟就是佛了。佛不是從外面哪裏來的,不是悟了以後成的佛;不是說,我悟了以後,另外有一個佛可以成。從這兩句話去體會它,就會懂得這個道理了。這是十二因緣法,是第六地的。 「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什麼叫「起一切佛法」呢?就是第七地菩薩他能夠生起一切佛法。從一地到六地,已經把應該修的基礎的法門都已經修好了,到這裏(第七地)已經成熟了,有一個總合的成就了,所以叫「起一切佛法」。 「皆亦滿足菩提分法」:菩提分法是助道法,當然也都修好了,也都滿足了。七地是成熟的一地,功用行在這一地是到達頂點了,(八地)以後就是無功用行了。所以說,菩薩十地當中,都能夠滿足菩提分法,但是第七地最為殊勝,就是這個緣故。 通示諸地的滿相,說:每一地都修菩提分法——「十地中皆能滿足菩提分法」,怎麼個滿法呢?就是一地有一地的專修,一地也有一地的通修、遍修,通、遍深淺不同而已。 這樣子講過以後,還恐怕聽的人不太了解,所以下面再來一個問法,再來說這個殊勝——說明「勝後三地」——上面是說勝前面六地,下面是勝後面的三地。後面就是八、九、十三地。 何以故?菩薩從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以此力故,從第八地乃至第十地,無功用行皆悉成就。 「何以故?」這句話就是來問。問什麼呢?前面六地的滿足菩提分法我了解了,後面還有三地,他們滿足菩提分法的修法是怎麼樣的情況呢?大概是問這樣一個意思。為什麼第七地最為殊勝?後面來解釋。這個經文裏面分四小段:第一是「法」,第二「喻」,是譬喻,第三「合」,第四是「因論生論」。 第一個,法。「此菩薩從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每一地都是智慧的修學——修學智慧的法門,所以「成就智功用分」。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從八地到十地是修「無功用行」,「皆悉成就」;因為有了前面六地的有功用,到了七地具足功用行,同時也是要擺脫功用行的時候了,在進入第八地以後,他就有這個功力可以進入無功用行的程度了。「以此力故」:就是因為有前面這個修持的功力的關係,所以後面三地無功用行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所以說「以此力故」,第八地乃至第十地就「無功用行,皆悉成就」了。假使這個還不大懂,說個譬喻了解一下。 佛子!譬如有二世界:一處雜染,一處純淨。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方便、神通、願力乃能得過。 「譬如有二世界」——有兩個世界:一個世界是雜染的,就像我們娑婆世界;一個世界是純淨的,就像彌勒淨土,或者說阿彌陀佛淨土、阿閦佛淨土一樣的淨土。這兩個世界截然不同。這個兩個世界中間「難可得過」。這兩個世界中間怎麼樣通過呢?一邊是雜染,一邊是純淨。到底靠哪一邊走呢?所以說它「難過」。「唯除菩薩有大方便、神通、願力」說:這個地方,就需要菩薩運用他的大方便、神通力量,以及他的願力,就能夠過得去。 這願力的確是很重要的。《地藏經》上有很好的一個故事可以來說明。說:婆羅門女她為了救她的母親到地獄去了。到地獄去以後,遇到一個管地獄的官,她問他說:「這是什麼地方?」地獄官告訴她:「這就是地獄啊!」「地獄?我怎麼會到地獄裏面來的呢?」地獄官說:「能夠到地獄裏面來的,只有兩種人。」哪兩種人?一種就是罪人,他等於是被關起來坐牢一樣的,服刑來的;一種就是菩薩,菩薩他是憑願力來的。所以說,菩薩可以以他的方便、神通、願力,他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去的。因此,在這個染世界跟淨世界當中,菩薩也是能夠隨願往生,他要去到染污世界度眾生去啊!他要到淨世界去供養諸佛去啊!所以他能夠通過這個中間。 佛子!菩薩諸地亦復如是,有雜染行,有清淨行。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願力、方便、智慧,乃能得過。 合起來說,經文說:「佛子!菩薩諸地亦復如是」:菩薩在修行十地法門的時候也是一樣,有雜染行,有清淨行。真正在純粹修佛法的時候修的是清淨行;有修世法方便,恆順眾生修的是染污行。但是,這位菩薩他不是以犯罪的心理去修的, 他是以利益眾生的願心去修的。所以,他雖然修的是染污行,譬如說醫、卜、星、相......!他什麼都要去修啊!他的目的是為了度眾生,那他是可以過得去,他可以方便啊! 有雜染行、有清淨行,「是二中間難可得過」:一個清淨一個雜染,這兩個中間,的確!一般的人是不容易過得去的!染的方面他可以過得去,但是淨的方面他就進不去。是淨的人,淨的方面他可以,染的地方他怕去。就像有的人說:我來生不要再來做人了,做人太苦了!菩薩說:「我就是要來做人!」我們在美國佛堂裏有位講師,他是個軍事學家,三軍大學的教官退休的。他說:「我來世希望做總統、做國王。」他為什麼要這樣子?他說:「到那時候,我就有權力可以來弘揚佛法,大量地來救度眾生了。」他有這樣的一個心。所以,菩薩以他的大願心,是可以過得去的! 「是二中間難可得過」,但是「唯除」——唯獨除去——菩薩有大願力,有大方便,有大智慧,就得通過了!只要具備這幾個條件,你就可以通過了。 討論到這裏,後面又從這個問題再發生了新的問題,所以叫「因論生論」。說: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此七地菩薩為是染行,為是淨行?」 解脫月菩薩說:前面講的意思我懂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在七地這個階段的菩薩,他的修行到底算是染行,還是淨行呢?這也是一個問題。金剛藏菩薩怎麼回答他呢?(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296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從初地至七地所行諸行,皆捨離煩惱業,以迴向無上菩提故,分得平等道故,然未名為超煩惱行。」 說:從初地到七地這些菩薩們所修的一些行門、佛法,基本上都是捨離煩惱業,可以說都是修的淨行————菩薩都是修的淨行,都是要斷煩惱的,同時,還有一個中心目標,為的是要迴向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更加是淨行啊!所謂:清淨法界身!「分得平等道故」:在菩薩的修行成分上,他已經得到平等道————染分、淨行都有。在他修捨離煩惱行的時候,可以說是染污行,因為他還沒有把煩惱整個斷掉;像我們現在修行,煩惱還沒有斷除,還在以煩惱治煩惱。但是他能夠迴向無上菩提,那就是淨行。所以,「分得平等道故」,沒有能夠說他是真正完全是淨行。「(然)未名為超煩惱行」:他還沒有超過煩惱行,還沒有整個的斷除煩惱,所以,有染、有淨,是這個意思。 這樣子還不太懂,下面再用譬喻來說明。 佛子!譬如轉輪聖王乘天象寶,遊四天下,知有貧窮困苦之人,而不為彼眾患所染,然未名為超過人位; 轉輪聖王就是一位能夠統治四天下的大國王。這種國王在增劫的時候,到了人世.....,譬如說我們在彌勒佛下生的時候,是人壽八萬歲的那時候,這種國王有大福報,他能夠統治四天下。依佛教的地理觀,這個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須彌山東、西、南、北四面各有一洲。須彌山四周都是香水海,香水海中間有須彌山。 東邊有東洲,南邊有南洲,我們是在南洲的人,我們叫做贍部洲。西邊叫牛貨洲,東邊叫勝神洲,北邊叫俱盧洲。能夠統治這個四天下,這是轉輪聖王他的福報大。他有七寶、千子。國王的兒子多。人王的兒子有的時候也多得數不過來,輪王的兒子更多,有一千個兒子。有七寶具足,要什麼寶就有什麼寶。這七寶當中,不是完全以珠寶來算的。我們查一下字典就可以知道了。(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 「七寶、千子」,表示他很有福德。轉輪聖王有金、銀、銅、鐵四種。統領四天下的叫做金輪王;統領三天下的就是銀輪王;統領二天下的叫做銅輪王;統領一天下的就叫鐵輪王。這就是四種轉輪聖王。 「乘天象寶」:象寶或者是馬寶是轉輪聖王他代步的工具。馬是會飛行的,象也是會飛行的。「遊四天下,知有貧窮困苦之人」:他出去的時候,都是乘馬寶、象寶去遊四天下。視察以後,能夠知道民間的疾苦,有貧窮困苦的人。 「而不為彼眾患所染」:他雖然遊歷四天下,也曉得有貧窮困苦的這些人,但是,他不會被他們所染污。為什麼呢?他的地位是超然的,他的福報是不同的。但是,「然未名為超過人位」——他還是個人。雖然是轉輪聖王,雖然有那麼大的威力,有那麼大的福德,超過了那許多貧窮困苦那些染污的情形,但是他還是一個人。 就等於說七地的菩薩,他雖然已經沒有那許多污染煩惱了,但是他還是在七地的地位上,所以他還沒有叫做「純淨者」。 若捨王身,生於梵世,乘天宮殿,見千世界,遊千世界,示現梵天光明威德,爾乃名為超過人位。 假使要「超過人位」,要顯示他的特殊身分,「若捨王身」:捨去了輪王的地位;「生於梵世」:生到天上去。生到梵世,就是色界的第一重天,叫做梵天。 三界有二十八天。我們要大家修彌勒淨土,彌勒淨土在哪一天呢?在欲界六天當中的第四天,叫兜率陀天。所以彌勒淨土離我們很近。生到梵世就是到了色界去了。色界中十八重天都可以叫做梵天,因為梵者,清淨的意思。修梵行,就是修清淨行。十八梵天當中的第一天,叫做大梵天。大梵天的天王叫做尸棄。他是最熱忱的一個護法天。他跟欲界第一天————叫做忉利天,忉利天的天王叫帝釋。帝釋天王同尸棄天王,這兩位天王都是護法的天,而且每一尊佛出世的時候,他們這兩位天王都是首先來請佛說法的。這兩位天王也常常的會站在佛的兩邊。梵天王手裏拿的是一把扇,忉利天王手裏拿的是拂塵,是白拂塵。像國王的侍者一樣的。他們是這樣熱忱的護法的。 身體假如生到梵天,乘到梵天宮殿,不需要乘馬,也不要乘象了,可以見到一千個世界。他管轄的範圍廣了,不是四天下了。一個四天下是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就叫做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就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合起來就叫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這樣子累積起來的。這個梵天王,他能夠管一個小千世界,就是他能管一千個四天下這麼大的一個範圍。 他能夠見到千世界,能夠在一千世界當中遊行,示現梵天光明的威德。到了這個程度,就可以叫「超過人位」了。因為什麼呢?是天位。天與人不同界啊!人是人界,天是天上啊!這就超過了。所以菩薩修行,說: 「佛子!菩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至於七地,乘波羅蜜乘,遊行世間,知諸世間煩惱過患,以乘正道故,不為煩惱過失所染,然未名為超煩惱行;若捨一切有功用行,從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薩清淨乘,遊行世間,知煩惱過失,不為所染,爾乃名為超煩惱行,以得一切盡超過故。」 「波羅蜜乘」就是十度,修十度法門叫波羅蜜。在遊化人間,「知諸世間煩惱過患」:也很了解世間眾生他的煩惱、他的過患。「以乘正道故,不為煩惱過失所染」:不過菩薩本身他是乘著正道佛法來攝化世間的,所以他不為煩惱過失所染。他是憑願力去救度眾生的。以正道,就是以佛道來度化眾生的。他不會為煩惱所染。 但是,他還沒有超過煩惱行。這是什麼意思呢?菩薩在人間教化眾生,他一定要保留幾分煩惱,才能跟人間來接近。我之前講過,菩薩不把煩惱斷盡,彌勒佛也不要我們把煩惱斷盡,做什麼呢?有這麼一句話叫「留惑潤生」。惑就是煩惱,潤就是來滋潤眾生,來調劑眾生、教化眾生、利益眾生。菩薩的煩惱是留來利益眾生用的,所以叫「留惑潤生」。因此這時候不能叫做超煩惱行。雖然,他可以沒有煩惱,但是,還是在煩惱裏邊跟眾生周旋,跟眾生一起生活,行同事攝,眾生怎麼樣,我們就怎麼樣,才能度到眾生啊!假如我跟眾生變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生活,或者是形相,那我度不了他啊!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雖然是知道世間的這些煩惱的過患,我們乘的是正道,不為煩惱所染,但是也不能叫超煩惱行。 假如捨棄了一切有功用行,就是從第七地進入了第八地了,乘的是菩薩清淨乘。七地以前乘的是波羅蜜乘,八地以上就是菩薩清淨乘。波羅蜜乘也不是不清淨,特別強調叫他清淨乘者,就是說他是無功用行的修行方式、無功用行的修行的心態。(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297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不為所染,爾乃名為超煩惱行」:七地的菩薩假如捨棄了一切有功用行,進入了第八地,到了第八地以上就乘菩薩清淨乘遊行世間,那就能夠知道煩惱過失,不為所染,「爾乃名為超煩惱行」,到這個時候才叫做超煩惱行。超煩惱行就是淨。解脫月菩薩就是問:第七地菩薩到底是淨還是染?這就是解釋這個問題。 「以得一切盡超過故」說:到這個時候,一切的染污煩惱行都超過了。他修行或者是度眾生,都是隨緣任運而作,不需要作意,所以沒有煩惱。 這一段話是譬喻以後的合法。 佛子!此第七地菩薩盡超過多貪等諸煩惱眾,住此地,不名有煩惱者,不名無煩惱者。何以故?一切煩惱不現行故,不名有者;求如來智心未滿故,不名無者。 這地方把這一個問題再做一個肯定。就是說:第七地對前面來說,是顯勝,也是一種彰淨的意思。所以,總結一句,說:「佛子!此第七地菩薩盡超過多貪等諸煩惱眾,住此地。」超過了這些煩惱,住在(此)第七地。在這第七地上,不叫做煩惱者,也不叫做無煩惱者。為什麼呢?他自己本身修,可以說是無煩惱者,但是他為了度眾生,有時候還要留一點煩惱,去接近眾生,去度化眾生,雖然在煩惱當中,「而不為煩惱所染污」。因此,你說他是淨、說他是染,並不是絶對的。所以不名「有煩惱者」,也不名「無煩惱者」。 這樣子模擬兩可,到底怎麼回事呢?說「何以故?」,「一切煩惱不現行故」:菩薩到了這個時候,他的煩惱已經伏下去。煩惱有伏、有斷,在十地還沒有滿心以前,八地到九地、十地這個階段,煩惱還沒有斷盡,它只是伏下去,不起作用。有瞋心,沒有斷,但是瞋心不發作;有貪心沒有斷,但是貪心不發作。「一切煩惱不現行故,不名有者」:它既然有瞋心但是不發作——不現行,所以你也不能說他有煩惱啊。 「求如來智心未滿故」:他還有希望,還有願求啊!他還沒有滿心。他要到十地滿心,乃至到等覺後心,斷了最後的一品身相無明才能夠清淨。所以這個時候,也不能說他沒有煩惱。 這一章是正說分。行分。正說分裏面分兩大科,第一是行分,第二是果分。行分就是修行的這一部分,文章到這裏結束,下面就是果分了。果分就是修七地法門,得到的一些什麼果呢?這個結果叫彼果分。得到的結果很多。說: 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以深淨心成就身業,成就語業,成就意業。所有一切不善業道,如來所訶,皆已捨離;一切善業,如來所讚,常善修行。 彼果分,是每篇經都有的一分。前面是行分,這是證分。有了修行,就有證悟、結果。這是果分的來由。彼果分當中,一共有四種果,上面的這一段經文是第一種果當中的第一段。這第一種果叫做「業清淨果」。 「佛子」是金剛藏菩薩來招呼法會代表解脫月菩薩,以及在會聽眾諸大菩薩。說「菩薩住此第七地」:第七地的菩薩修行了前面七地應修的法門以後,已經安住於第七地了。這是屬於住分裏面的話。第七地叫遠行地。「遠行地」可以分作兩方面來說,第一、修學佛法要三個大阿僧祗劫的時間,從發心開始到初地,這是一個大阿僧祗劫。從發心到初地這當中修行了四十個位子了————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信位是凡夫位,像我們現在的這種身分。要到了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位子,才叫做賢人位。從凡夫到把十迴向位修圓滿這個階段,要一個阿僧祗劫的時間。阿僧祇就是無量數。無量數劫。佛經上的數字,我們往往很不容易接受。為什麼呢?因為數字太大了,一開口就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等。我們凡夫眾生的心裏,在時間的觀念上,一分鐘、一刻鐘、一個小時、一天、一月、一年,這樣的來計算,我們的心量小,所以我們計時間的長、短度,不能跟諸佛菩薩相比。諸佛菩薩是要遍遊十方法界、十方盡虛空微塵數的佛剎微塵數世界。《華嚴經》講起這個數字來,不是我們現在一般的數字能講到的。講微塵數,而且講世界微塵數、佛剎微塵數。一個佛剎是一個佛的化區,一個佛的化區就是三千大千世界。 (講到這裡,順帶一提:)我介紹了一位朋友一本書。因為他寄一篇文章給我看,我寄一本書給他。他看了這書以後,說:照《彌勒三經》裏面說,彌勒菩薩要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成佛。他說要那麼長的時間,好像生極樂世界比較快嘛!其實,生極樂世界同生兜率天的速度是一樣的,但他不曉得這個道理。為什麼呢?真正的到了我們生極樂世界、生兜率世界的時候,一念就可以生,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因為,那是一個精神世界,不是用我們這個肉體(物質)去的。所以到那個時候,我們也不要坐飛機,也不要坐太空船,我們可以遍遊太空、十方虛空法界都可以。想到哪裏就到哪裏。一念就到了。還有時間也是,所謂「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十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是三世,三世又各有三世,就是九世,再加上現前的一世,就是十世。十世古今,這個時間很長,這是凡夫心的計算,在諸佛菩薩,「不離於當念」,你這一念之間,就是十世古今。 我們讀世俗書的時候,有一個「夢黃梁」的故事:有一個人在山裏面修行,他燒了黃小米的稀飯在鍋裏面,忽然地,他昏昏沈沈地,一會兒做了一個夢,夢到去考試、去升官、發財、生兒子、娶太太,忙了好一陣子,當他醒來的時候,黃米稀飯才剛剛熟。就那麼一點兒時間,他在夢中已經做了一大堆活動了。這也就是說,時間的長短就是這麼個意思。所以說, 我們不要去拿我們的凡夫心,去衡量那問題。 他還談到一個問題。世界的成、住、壞、空他曉得。他說:像這麼長的時間,這世界都壞掉了,等我們回來,還到什麼地方再去度眾生啊?其實,《地藏經》裏有兩句話,說:地獄裏面受苦的眾生,這個世界壞掉以後,寄生到他方去。這個世界壞掉了,他們等於是到綠島去受刑的那些犯人一樣,綠島不能住了,他可以遷到澎湖去,或者是遷到馬公去。他可以再到別的地方去。到了這個地方能住了再回來。並不是說這個世界壞掉了他就沒地方住,他的罪就了了,沒有的。無間業,這時間很長的。 我想,擔這種心的人可能不少!所以,我把這兩個問題提出來,給大家做一個心理準備。不要怕說這個地球的壽命,可能不會有五十六億萬年,可能就要壞掉了。我們假使生了兜率天,這下面的世界壞掉了,還下來度什麼眾生呢?這個世界壞掉了,依然在那裏說法哦!我們說,想要度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所以才希望大家念彌勒菩薩,將來跟隨彌勒菩薩到這個世界來成佛,來度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把我們這個世界變成佛淨土,變成極樂世界。(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298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在前面一開始的時候,說菩薩要入第七地,要修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方便慧、殊勝行,就是「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的那十種。菩薩他雖然曉得三界都是幻化的,但是他還是不斷地去度眾生;雖然曉得萬法都是無常的,但是他還是要去莊嚴佛土。一個是殊勝行,就是在有中修空;一個是方便慧,在空中修有。空、有是根據理與事來說的。理是成事的基本,事是顯理的現象,所以理跟事是一體兩面的。要這樣,它才能夠圓融。方便慧是證理,殊勝行是修事。這兩種修行的方法,我們要掌握它。 菩薩住在第七地當中的時候,修方便慧和殊勝行這兩種主要的利生法門以後,現在得果,也是得這兩種道的果,所以這一個果分也叫做雙行果。一是方便慧造成的,一是殊勝行造成的。我們把握住這個理念來了解就比較好懂了。修這兩種道的果有四種: 以深淨心成就身業,成就語業,成就意業。所有一切不善業道,如來所訶,皆已捨離;一切善業,如來所讚,常善修行。 身業就是我們身體上的行為,語業就是嘴巴講話,意業就是我們的腦筋去思想。這三方面的活動,就是我們修福德智慧的根源,也是我們造罪犯過的一個起點。造罪犯過是從這個三個地方來,修福做功德也是從這個地方來;都是從身體上、嘴巴上、心理上發展出來的。假設一念善心,我們發展出來的是善業;一念惡心,發展出來的是以煩惱來作的,都是惡業。現在七地菩薩是「深淨心」,他以非常有深度的一種清淨心——那不消說,一定是慈悲心、善心、好心,來成就身業。 身業方面他做的是什麼?不殺、不盜、不淫,做的是功德,布施、持戒、忍辱......。以這個來說,三業就是戒行。身體上不殺、不盜、不淫,嘴巴上不妄言、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說謊話、不罵人,心理上不貪、不瞋、不癡,這叫做十善業。十善業就是從這地方來的。這十善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一切菩薩道的基礎。 這是所謂的第一種,叫「業清淨果」——三業清淨。經文從:「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以深淨心......」到「一切菩提分法轉勝圓滿」這個地方。 業清淨裏面再分四分,第一叫做戒清淨,將才說的這三業清淨就是戒清淨。這個戒還是性戒。就是說我們基本上,不管是不是佛教徒,都應該這樣做的,這叫做性戒,或叫明戒。 還有一種就是制戒。止惡修善。世間「所有(一切)不善業道,如來所訶」:不善的業道,就是不善的言行、思想,是諸佛菩薩所不許可、不喜歡的這種眾生的惡行。當中,「如來」代表了諸佛、代表了菩薩。「皆已捨離」:菩薩修到第七地的時候,他對於諸佛、菩薩所不喜歡的,所訶斥的這些惡行、不善業道,全部捨離乾淨了。這是一個廣度的說法。前面身、口、意三業是一個綱要的說法,乃至說所有的,凡是一切不好的行為,不好的思想,不好的言論,是佛不喜歡的、佛訶斥的,這些在七地菩薩都已經捨離清淨了。 反過來說,「一切善業」:「不善業」中把「不」字拿掉,就是所有的一切善業,那也就是十善業了。這十條是總綱。這一切的善業,是「如來所讚」:如來是讚嘆我們的善行,凡是有善行的表現的,不管你是初發心的菩薩,或者是登地以上的大菩薩,有這十種的善行,都是佛歡喜的。或者甚至於一個沒有皈依三寶的普通人,他只要具備這些善行,也是佛所喜歡的,也是佛所讚嘆的。這些就七地菩薩來說,是「常善修行」。他們不單是修,而且修得非常的圓滿,非常的成功。所以這個「善」字,就是強調這句話,修得很好、很圓滿、很成功。這是第一,叫做戒清淨。 這中間,「初、約性戒、明戒」,性戒就是每個人根本都應該要守的。五戒就是人倫道德,就等於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一樣的,這叫做性戒。明戒,明文規定的;佛經上明文規定的。這是三業清淨。 經文「所有」的下面叫「制聰明戒」,佛的制度所制定的,諸佛都是同樣的制定的。這些戒使得我們守持以後,可以得到六根清淨,耳聰目明,所以叫「聰明戒」。守了這些戒,就可以「惡止、善行」。所有一切的惡法停止了;所有的一切善行,就都做起來了!這就是修行的一個標準。 第二、「世間智淨果」。 世間所有經書、技術,如五地中說,皆自然而行,不假功用。 這是說我們一個修行的菩薩他的一種功夫,也是他攝化眾生的一種大用。菩薩除了修五戒十善、六度、萬行以外,他對於世俗間所有的一切,比方醫、卜、星、相,他都有研究,都可以拿它來作為攝化眾生的方便。但是他跟世俗間掛牌行醫,或者是掛牌替人家算命卜卦的那些以「謀利」為目的的人,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菩薩不是想要賺錢的,他是為了方便眾生,假如有人喜歡,說想要看個好日子,要是回他「不看」,很令他失望。照講,我們佛經上說天天都是好日子,處處都是好地方,心淨就國土淨。但是,沒有佛法修養,沒有佛法信仰的人,不能跟他講這個話。跟他講了,他說你這個師父怎麼這麼不慈悲啊!假使你說:沒問題,我來幫你看個好日子!他好高興。他回去討個媳婦了,家裏很幸福,說:「這是我師父給我們看的好日子啊!你看!」第二年就抱孫子了,高興得不得了。這樣子叫做度眾生啊!這是菩薩的方便。五地菩薩就有這種功夫了。我們要曉得更詳細,五地菩薩那一章,把它打開來看就知道了。 這些世間所有的經書,像講的風水、氣象的《易經》。《易經》講得很好的。我們把它拿來作為攝化眾生的方便可以,拿它來營利,那就錯了。有一位華嚴學者,他跟台大的教授方東美先生學華嚴,也出版了一本華嚴學的書,可惜他腦筋動錯了,他不講華嚴,跑去弄《易經》,去給人家看風水。放棄了華嚴學,不教了。他就是弄錯了。這種方便法門拿來利益眾生、度眾生可以,拿去謀利就錯了。 「世間的經書、技術」這許多東西我們都要學的,並不是不可以學啊!因為大乘佛法他鼓勵我們學佛的人,所謂「菩薩要向五明處求」。要做一個菩薩,要把這五明學好。五明是內明、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因明,這是印度的五種學科。內明就是佛經;工巧明就是工業、技術;醫方,大家曉得,就是醫學;聲明就是文字學、音樂這些;因明就是理則學。這些我們都要學的。 佛經上講,我們要成為一位真正的菩薩、要成佛,世間所有的知識你都要懂,有一樣不徹底的明白,都不能成佛。講起來,你們想想,這學佛不簡單呢!但是,你們不要怕,我們真正的去學起來,要成佛就容易了。有心學,什麼事都可以會。經書、技術,這些都要來學,這是指什麼?這是指菩薩他修行的一種大用,叫做「世間智淨」:世間的智慧,我們都要學到圓滿成功。「自然而行,不假功用」:這些學問你學會了,可以隨時運用,不一定要特別的再去做什麼。這是第二種果。(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299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此菩薩於三千大千世界中為大明師,唯除如來及八地已上,其餘菩薩深心、妙行,無與等者。 這位七地菩薩不好做。要做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裏面的大明師。「明」就是什麼都了解,不是只是一個醫藥博士,或者工巧博士,或者文學博士。他是什麼都懂的博士,才叫「大明師」。這種程度,除佛以外,還有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具備這種條件。所以說,我們要學菩薩不簡單。但是不要怕!菩薩不是一天學得會的。學佛的時間是沒有限制的,沒有說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可以畢業。有的是時間讓你學。也不要擔心「我這一生要是學不好,轉過世來的時候怎麼辦?迷失了不行的啊!」告訴各位一個要訣,怕迷失的話,要天天發願。天天發願,你的願力堅強,那就不會迷失。天天懺悔、天天發願,這是學佛的基本功夫。不能說到了上早殿的時候才去發願、去懺悔,不上早殿就不懺悔、不發願。不行的!我們要練習。我們身上隨身放一個佛牌,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們出去旅遊,到了旅館裏面,晚上洗過澡沒事了,把門關起來,把佛牌請出來,照樣拜佛、懺悔、發願。這工夫不能斷,一斷了就沒有力量了。天天這麼做,就很自然,心裏上也會覺得很輕鬆。所有的罪業,同洗衣服一樣,天天把它洗乾淨,不讓它髒,多好呢!修行就是要有這樣的工夫。 因此,要成為一個大明師並不簡單,但是也不要怕,佛既然能夠做得到,我們也能夠做得到。七地的菩薩能夠做得到,我們也能做得到。七地菩薩他有這種預備工夫,才能夠晉升第八地。第八地就是無功用地了。無功用地,就是隨心所欲的,要怎麼做就怎麼做。七地菩薩還要加以發動、發心,來稍為加強、努力、奮鬥一下,八地菩薩就是自然而然地修行了,所以這叫「得自身勝」:把我們自己本身修學佛法的工夫把它做好。這是業清淨果中第三、「明行體」,就是要修行,要得到它的本體。本體就是我們的一真法界心,也是菩提心。菩提心應該具備這些條件,我們就應該這樣做。 這種工夫「深心、妙行,無與等者」。做七地菩薩不簡單,他要把工夫做到「深心」:發心的時候,沒有止境的。「深心」就是證行,證悟佛法的一種行為、表現。證悟佛法就是殊勝道,「妙行」就是方便行。這還是那兩種。「無與等者」:菩薩的這兩種工夫,沒有人能跟他相等的。他太超出了。 諸禪三昧、三摩鉢底,神通解脫皆得現前。然是修成,非如八地報得成就。 第四叫做「明得勝力」:得到殊勝的力量。這力量從哪裏得來的啊?「諸禪三昧」是總說。修一切的禪定,把禪定修得很實在、很成功,這是三昧。「三摩鉢底」或者叫三摩鉢提,這是譯音的不同,這有五種的定,也是屬禪定。第一種就是四無色定,也就是四空定,是無色界的定。第二種是八勝處,也就是八解脫,修這八種,就是把我們三界裏面的煩惱斷除。第三種是十遍處,或者叫十一切處,也叫一切處。還有第四是滅盡定,第五是無想定。 一切處有十種法。十種法就是地、水、火、風、青、黃、赤、白還有空、識,修這十種法。假使修水法——修水定的時候——全是水,修火定的時候就是火光三昧,全是火,所以叫遍一切處。以別相來開發總相,觀念一切、觀想一切,來斷除妄想。修這個做什麼呢?就是讓我們知道這個事法是有為法,都是幻化,都是不實、空性,去斷我們對世間的貪戀,也斷除我們的所謂欲望、貪心——貪欲之念,所以才修這些定。這也是一種方便。「諸禪三昧、三摩鉢底」就是這個五種。我們要曉得詳細內容,可以自己去翻佛教辭典。 「神通」,就是五種神通:天耳、天眼、他心、神足,還有宿命通,就是沒有漏盡通。漏盡通是要證了阿羅漢才能得到。菩薩要到成佛的時候才能得到。 「解脫」是八種解脫。八種解脫就是三摩鉢底裏面的所謂八勝處這些禪定的功夫都可以現前;「諸禪三昧」這許多神通,這許多的定,都能夠現前。因為從學佛以來,也許登了初地以後,一天一天、一步一步地修過來,這些禪定的功夫都能現前,都能修好了。但是,這許多功夫,是當生修成功的,不像八地菩薩。八地菩薩是報得成功的。所以,我們的智慧、我們的聰明,甚至於我們這一生沒有修過行,也會得到神通的,這種神通叫「報得通」。 八地菩薩,他有很多的報得,他是經過很多時間的修行了的,已經到了第三個大阿僧祗劫的修行階段了。前面兩個大阿僧祗劫所修的一些功行、那些神通,都可以帶到第八地了,所以到了第八地就任運而修了。這是所謂第四種叫做「得勝力」的三昧。 此地菩薩於念念中具足修習方便、智力及一切菩提分法,轉勝圓滿。 菩薩他修到第二個大阿僧祗劫快終了的時候,是第七地了,他「在念念當中具足修習方便、智力」。「方便」就是方便慧;「智力」就是殊勝行。他念念都不忘修這兩種行,修行都不離這個模式,修得很成功。所以說修行不要旁雜,要把宗旨拿定。這兩種行我們都要修:一個方便慧,一個殊勝行;於空修有,於有修空,不要執著,不要偏廢。這兩種行要把它們修成功,本著這個方式去修,才能夠圓融。 「及一切菩提分法(轉勝圓滿)」。「菩提分法」是幫助我們修行方便慧、殊勝行成功的。「菩提分法」叫助道法,就是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叫「助道」,是幫助我們修道的,不是「正道」。「正道」就是我們修的這兩門,一個是方便慧,一個是殊勝行。 這句話是什麼?「離智障」。這許多功夫我們修了以後,得到一個大的成就,就可以離去我們的「智障」——就是「所知障」。我們有兩種障,一種叫做「煩惱障」,一種就是所知障。所知障就是從我們的知識方面產生的一種障礙。知識本來是增加我們的處事、修道的能力的,但是把知識當作是一種殊勝的、了不起的成就,助長了我慢,那就變成煩惱,變成「障」了。這個所知障就是這種人執著他的個人的思想什麼的,就叫所知障。 所知障這個障比較容易斷,煩惱障難斷。所知本來不是個障,有這麼兩句話:「所知本非障,是障障所知」,因為你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我會這個,我懂這個,你們不懂。把它當作了不起,所以它就變成一個障了。實際上,所知這個「知」是識,人人都有,只是深淺不同。深淺的知識不同,就是由於大家的機遇或者讀書的環境的關係,並不是說都能夠齊等。那不足為奇。但是有很多人他有了學問就認為了不起,瞧不起人了,或者是自己有了一種什麼學問就否定人家的學問,否定人家的存在,這種人也很多的。這種叫「所知障」。所知,實在是每個人都有的,它不是一個障,而是他自己心理上的障礙在障所知。所以,這是容易斷的一個煩惱。以上這是七地菩薩所得的第一種果叫「業清淨分(果)」。(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300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七地菩薩在念念當中具足修習方便慧、殊勝道及一切的菩提分法,轉勝圓滿。越學越好,越學越圓滿,他具備了條件,下一步就是晉升第八地了。他修行成就的四種果當中第一是業清淨果。第二叫得三昧清淨、得勝三昧。三昧勝分兩段,第一段列舉十個三昧的名字,後面是總結多類。 佛子!菩薩住此地,入菩薩善觀擇三昧、善擇義三昧、最勝慧三昧、分別義藏三昧、如實分別義三昧、善住堅固根三昧、智慧神通門三昧、法界業三昧、如來勝利三昧、種種義藏生死涅槃門三昧。 一共十種三昧,分前後二段。前面的五句是自利方面的,自己修行的功夫。在這當中,初二是知理,次二是知教義,後一是知事。我們先來看他自己修行的功夫是怎麼修的? 「佛子」:這是金剛藏菩薩招呼解脫月菩薩說的。「菩薩住此地」:菩薩住入(在)第七地以來。「入菩薩善觀擇三昧......」:他的修行功夫在自利方面來說,有善觀擇三昧和善擇義三昧,這兩種是從理性方面去證悟的一種成就,叫「知理」。 「善觀擇」:這是對於還沒有觀的義理,把心調伏下來去觀。我們對於不了解的理論,自己把心先定下來,把妄想、煩惱通通都放下,自己來沈思,把問題提出來想一想就會通。這叫「善觀擇」,這是第一個功夫。 第二,「善擇義」:已經觀擇的義理,重新更加深入地思考。譬如,對於一個問題,我們想了一陣子,已經得到一個概念了,接著,我們再把它更深一層的去加以思考、肯定它,把這個理路弄實在了,這叫「善擇義三昧」。我們要悟理的時候,就是要下這種功夫。 在修學佛法來說,悟理可以從念佛方面來入定,可以從看經方面來入定,也可以從禪思方面來入定。從禪思方面入定來說,他不看經,也不念佛,坐下來以後,依照六祖慧能大師修禪的一個方式——觀無念——什麼都不要想,所謂「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無論什麼妄想蹦進來,馬上把它掃出去。這就是「觀無念」的功夫。修禪也不一定要把腿子盤起來。隨時都可以禪。所謂「行一禪、坐一禪,語默動靜自安然」。只要心不要亂動,什麼地方都可以參禪。 所以,善觀擇,把一個問題提出來觀,把心沈寂下來;第二步善擇義,就是把已經觀到的道理,再加以深一層地去肯定它,經過這個功夫以後,可以得到結論。這個結論不是用我們的妄想心得到的結論,這是一個止觀,是直覺的。覺悟、開悟的一剎那,是沒有分別心的。 太虛大師看般若經,看到他人沒有了,經本也沒有了,房子也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從晚上大概八、九點鐘看經,到第二天早上打板上早殿才出定。太虛大師年紀小的時候很苦,並沒有念什麼書,但是他開悟以後,什麼都很容易會了。寫詩他也會、作文他也會、辦事情.....,什麼經書他再看過一遍,就可以抓到它的總綱。那種智慧就是開悟才有的智慧啊! 自修的功夫方面善觀擇三昧、善擇義三昧這兩點,是理性悟入的功夫。下面第二個兩條是「知教義」。佛陀經典的教義是什麼?就是「最勝慧三昧、分別義藏三昧」。 最勝慧:教義所講的,譬如我們《華嚴經》上面標示的所謂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這是理。分別義藏三昧,這就是四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十玄門、六相圓融、十度、四攝、四無量這些道理,這是事。 最勝慧、分別義,一個事、一個理,這兩種是知教義。我們的教義不管大經、小經,總之是要講這個道理。理是讓我們明心見性,事是讓我們培植福德。福德圓滿、智慧圓滿是成佛的兩大資源。 後面一種是「知事」,純粹的知「事」。「如實分別義」:我們真正世間事事物物它是什麼樣,我們就給它個什麼樣子。這叫如實。水是冷的、溼的就是溼性。火是可燃燒的是熱性。這就叫如實。假如你要說火是冷的,水是熱的,那就違背事實。所以,如實就是如它的實際我們來分別它,這就叫事事無礙法界。 前面這五條是屬於自修——自利方面,我們修學佛法真正的功夫要放在這上面來修,先把事、理法界弄清楚,也就是性、相、空、有。真正要研究佛法、聽經,要性、相、空、有都要弄清楚,自修也容易,度人也方便。前面五種叫做「起解」,對佛法要能夠得到了解;後面五種是要「成行」。「成行」就是要利他。佛法雖是講的方式不一樣,詞句用的不一樣,實際上就是自利、利他。怎麼樣利他法呢?說: 「善住堅固根三昧」:這個三昧就是斷煩惱,所謂「依煩惱障淨」。「堅固根」這個三昧怎麼修?《起信論》上說:「真如三昧是諸定的根本」。用真如三昧去打好修學的根本,堅固自己的根本。「根」是什麼?真如三昧就是個根,就是個根本。拿「真如三昧」來打好我們利他的根本。「真如觀,堅固根故」,這就顯得我們利他的功夫堅定,依理來成就眾生。 「依煩惱障(淨)」來修行。菩薩自己的煩惱已經在前面修清淨了,這裏是要來斷眾生的煩惱。斷眾生的煩惱要以真如定來斷。鼓勵學者從修定入手。定又從戒來修起。要有很強力的戒行才能得到定。一個人的心不定,心好攀緣或者心好亂動,不容易得到定。不能攀緣,不能動,要多看經、多念佛、多拜佛,心要不離修持,要念念觀真如,才能得到根本,才能堅固我們的道心,這才能夠斷煩惱。這是利他最基本的功夫,自己當然也要依這樣子做。 「智慧神通門三昧」:「智慧、神通」這兩門一個是事、一個是理。智慧就是理,神通就是事,這也是度眾生的一種方便,也是一種勝行。智慧是殊勝行,神通就是方便慧。用這兩個法門來接引眾生,是最正確的一個方法。這是「依智障淨」。前面第一個是把煩惱斷去,第二個就是要斷所知障。「智慧神通」,就是斷所知障。「智慧」方面,就是把知——所知障——斷除。 第三和第四兩種是證道,這是「法界業三昧」和「如來勝利三昧」。「法界業」就是以證得法界為我們的事業,為我們的作用。「如來勝利」:真正得到如來智慧的一種成功。勝利就是成功。 所以,「成行」中有五種,第一是「依煩惱障淨」,後面四種是「依智障淨以顯行廣」。四種當中的第一是「助道」,就是智慧神通三昧,要用智慧和神通這兩種,來幫助我們修道。次二是「證道」,就是「法界業」、「如來勝利」,這是要我們證入法界,證入如來佛果的一種祈求,所以叫「證道」。後面一個叫「不住道」。不住道是什麼呢?(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301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種種義藏生死涅槃門三昧」:「種種義」就是諸法的法義,通通都把它弄明白,有資格可以掌握生死和涅槃這兩門。「不住道」者,成了佛以後,已經證到了諸法的法界法性,已經證得了最高的真如理趣,所以他不會再住於生死;而他在生死道中來度眾生,那是一種方便,一種大悲心的驅使。就是我們:「有大智故,不住生死;有大悲故,不住涅槃」。這叫「不住道三昧」。 「入如是等具足大智神通門百萬三昧,淨治此地」:這是三昧勝這一分裏面的一個總結——「總結多類(餘)」——其他的一個總結。「入如是等」:就是七地的菩薩他能夠入除了像上面所說的十種三昧以外,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三昧,所以說「等」。「具足大智神通門」:他所修的功夫,無非是大智慧去證悟諸法的真理,大神通去普度眾生的方便。「百萬三昧」:度生也好,證菩提也好,都要有所謂三昧——定——的功夫。百萬的三昧,就是有多種的三昧。「淨治此地」說:以這種的修行功夫,來把從初地到七地的修學過程修好、學成,這是七地菩薩的一種實際的功夫。 彼果分當中有四段經文,四種果。上面講了兩種,一種是業清淨果,第二種是三昧勝果。接著要講的這一段經文是第三段「得過地」勝。得過地分三小段,第一叫做「行修善巧過」,第二是「作業廣大過」,第三是「修行勝入過」。這個「過」不是過失的過,是超過的過。他有這許多(以現在的話講叫)「超越的成就」——超過了前面諸地的殊勝成就。這個殊勝的成就,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 是菩薩得此三昧,善治淨方便慧故,大悲力故,超過二乘地,得觀察智慧地。 第一個小段「行修善巧過」。行修、修行是一樣的。行,是行菩薩道;修,修菩薩行。「此菩薩」就是指第七地的菩薩。說:菩薩修行到了第七地的時候,他「得此三昧」:在前面一種殊勝是得到三昧勝,有十種的三昧,這十種的三昧,給第七地菩薩成就了殊勝的力量、智慧。有這十種的三昧的力量,他修行起來有很多的善巧,超過以前的諸地了,所以叫「行修善巧過」。這裏邊再把它分成兩個小段。第一個小段是「巧智」,就是善巧的智慧。第二個是說明「深悲」。 菩薩道,第一就是要有智慧——修智慧,第二就是修慈悲。智慧修圓滿了就證菩提果,慈悲修圓滿了就是得涅槃果。這兩種還是雙行的。所以這個彼果勝實際上就是雙行果,不離雙行。 「善治淨方便慧」:「治」就是修行,「善」就是他非常認真的修行,「淨」就是成功。修行成功了「方便慧」。這是第一個,巧智修成功的方便慧。第二種是「深悲」——「大悲力故」。所以,說七地菩薩他之所以能夠成就這個「過地」——殊勝的功德,有這兩種的力量。這是第一。也是叫做「過法」:就是在法的修行方面,有「巧智」和「深悲」這兩種。 第二種「過相」,在修行的行相方面也有兩種:一種叫做「過二乘」,第二種叫做「過智地」。向下說,他的修行成就是超過了二乘聖者。二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聲聞乘是聞佛說法的音聲而悟道;緣覺乘是觀佛法的十二因緣而成道,還可以稱做獨覺乘。獨覺乘是生在無佛之世,自己憑著他的智慧來觀察世間萬事萬法的變化而覺悟的。這種成就我們中國人像老莊他們的一種智慧、成就,彷彿就是獨覺乘。因為沒有老師去教他,憑著自己的智慧觀察萬事萬物、宇宙萬有的自然變化而得到的一個諸法真理,這種就叫做獨覺乘。 向下,七地菩薩超過了一切二乘聖者的成就:聲聞乘、緣覺乘的這些聖者,在大乘佛法眼光裏面看他們是自了漢。因為他們看這三界太苦,只希望趕快修行成功離開三界。所以有兩句說這種人:「視三界如牢獄,看生死如冤家」,他們只希望趕快了生死、出三界,別人的苦難他不關心的。所以這種在大乘佛法看起來,不大瞧得起。但他們的修行成就還是有他的超越的地方。起碼他已經證悟到人空,還沒有徹底證悟法空,所以證的是叫做「偏空涅槃」。他們也叫證涅槃,就是不生不滅;出了三界就不再受生死輪迴了。這是二乘聖者。所以,七地菩薩當然超過他們了。七地菩薩已經證悟到了所謂是諸法真理的雙行果了。 「得觀察智慧地」:「智慧地」就是指下一地——第八地。七地菩薩已經有資格晉升第八地了。所以他能夠得到「觀察智慧地」,這是「過智地」。 但是在這「過二乘」的這一句話裏面,在後來的學者研究起來,認為這句話可能有錯誤。說這話的人是作《華嚴纂要》的道培法師。他說應該起碼是要超過三乘。為什麼呢?《華嚴經》有一段偈語說:「一切世界諸群生(就是一切的眾生),鮮有欲求聲聞道(很少有希望求聲聞道的);求緣覺者轉復少(緣覺聖者那比聲聞聖者的智慧更高一層,所以更少)。」雖然說他們是自了漢,但是實際上也是有他們相當的功夫。所以,求聲聞的固然少了,求緣覺的更少。聲聞、緣覺上面還有權乘——大乘佛教的權乘菩薩。「求大乘者」就「甚稀有」了。所以求佛法的應該有這三乘。 「求大乘者猶為易」:現在我們降低要求,說求大乘還不挺困難,還可以求到,還有人在進修大乘。「能信是法為甚難」:能信任這個大法的——大乘法的,這種就更難了。因為《華嚴經》是講一乘圓教,這種理論是超高級的。因此,從這幾句經文來說,這地方說超過二乘地,應該要說是超過三乘地,就是還要包括權乘的——權教大乘的菩薩在裏面。 權乘是對實乘——一乘圓教而說的。修一乘圓教華嚴法門的是叫一乘圓教實乘,修三乘的菩薩就叫權乘。所以這段經文,這位道培法師認為可能是譯經的人當時忽略了,或者是弄錯了,或者是抄寫經典也可能抄錯了,在這裏有這麼一個問題要補充。 總之,過乘地,超過地的勝果第一就是「行修善巧過」。這是七地菩薩的第一種成就。第二種叫「作業廣大過」。 在這第二項裏面也分兩個小段:第一、先正顯過。先正面的來顯示作業廣大過的內容。經文說: 佛子!菩薩住此地,善淨無量身業無相行,善淨無量語業無相行,善淨無量意業無相行,得無生法忍光明。 「佛子」:這是金剛藏菩薩招呼在會聽眾。告訴大家說:菩薩進住了第七地以後,他除了上面所說的「行修善巧」這種超過的一種修行結果以外,還有第二種,就是作業廣大過。作業廣大過當中他超越的內容,首先就他三業修行的成就方面來說。 修行,就是以修好了身、口、意三業為最基本的要求。因為我們一切善、惡業就是從這身、口、意三業表達出來的。善法也是從這三個地方表達出來,惡法也是從這三個地方表達出來。修行的人,尤其是十地菩薩他修行的成就,當然也是從身、口、意這三個方面修起來的。(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302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善淨無量身業無相行」:「無相行」,到了七地的菩薩,他修行不會再有人、我相。到了第八地就是無相、無功用,不要作意的去修;任運而修,也不著相。沒有說:我做了什麼、我為誰做了什麼、......這許多觀念,這叫無相行。這種無相行——不著相的修,就是「乘法性而修」。乘性而修,這功德是無限量的。有句話說:「有著之修,多劫終成敗壞;無心契入,一念便入佛家」。無心就是不著相。有著之修呢?「我在修布施」、「我在修持戒」、「我做了某某什麼功德」......。 我們當初在蓋佛堂的時候,有些信徒來發心,說:「我希望供一尊佛,那佛上面最好給我刻一個名字」,我就告訴他這個道理。這佛造起來、供起來是給人家拜的,你把名字放在上面,你不怕折福嗎?你名字放在上面,人家給你的名字拜,這不對的!而且這種著相的修持功德不大。無相修,是乘法性而普遍的;發心有多大,你的功德就有多大。 所以,為什麼要修三業無相行?身業是做什麼?就是我們的身體去幫助人。身體去做了弘揚佛法的事情。參加去修廟、參加去塑佛像啊!或者我們去做布施功德!這是身業方面的作業、行相。從身體方面去發動、去進行一切修行功德的。身業方面的無相行:所有身體方面的活動表現出來的功德、完成的功德,就不要著相。 「善淨」:「善」是講做好,「淨」就是做成功。善淨兩個字,就是做好、做成功。「無量」就是沒有限量、很多。做了很多,不是做一椿、兩椿。益山了然禪師的發願文說「凡有利益無不興崇」:凡事有利益佛法的事情、利益眾生的事情,沒有不興崇的。「興」就是自己來發動。「崇」就是跟隨別人;別人發動,我也來參加,隨喜。「凡有利益」:這個利益不是利益自己,是利益佛法的弘揚,利益眾生的得度。 做這種「無量的」身業無相行:沒有限量的。隨力隨分,也不勉強,我力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這是在身業方面的修行。這是一種「廣大過」。並不一定是事情做得大,而是心量大。無相行就是心量大,那是叫廣大行。有相它就不會很大了。「有相」行作了頂多如須彌山那麼大吧?須彌山還是限量的,不是無量的。 第二、就語業方面。我們弘揚佛法,用各種的語言、文字來弘揚佛法,也是這樣做。也是很善巧的把它作成功,也是無相行,也是乘法性而修語業。去勸一個人皈依三寶,去把一句佛法告訴人家。 譬如說,我前幾天遇到一個信徒,他的太太往生了,他心裏面很難過、不舒服。為什麼呢?他說自從認識他太太,一直到最後,她沒有一個廟不去燒香,沒有一尊佛她不拜,但是想不到她居然會生這種病,很痛苦的過世。我聽到他這樣子在抱怨,心裏像是有點兒不平。好像照講好人應該有好報,而好人沒有得到好報,這怎麼回事呢?這好像佛法不靈啊!我為了要把他的疑團打破,要對他說明。很簡單的道理!我說:佛法是講因果,因果是通三世,因果不是講一時的。有四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那就是在說明三世因果的。 我們要曉得我們前生作了些什麼,今生我們受的報就是前生我們作為的一個反應。你前生修布施,隨喜功德,造佛像,通通都不說人家壞話,一切都依法修行,那你這個人一定是非常圓滿,福德、智慧都俱備。假如不是這樣子,那麼你就可能差一點。或是你福德多一點、智慧少一點;或是智慧多一點,福德少一點。不一樣的! 經典上說「修福不修慧」得到的福報像什麼?「象身掛纓絡」。皇帝御用的象或者是馬,給牠打扮的、安的都是很漂亮,拿七寶裝飾起來。象是畜生,象身上掛了纓絡,牠這就是有福報沒有智慧。沒有智慧,墮到畜生道,但是牠有福報生在皇家,給皇帝去利用牠,把牠打扮得很漂亮、很莊嚴。那「修慧不修福」呢?「羅漢應供薄」。你修慧不修福,就比如羅漢他化不到飯吃。經典上有這麼四句話:「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纓絡;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最好就是福、慧雙修。所以我們就要鼓勵大家「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這三世因果我們曉得了,今生做的好事,今生不一定會馬上得到好報的,她可能來生才會得到好報。也有今生得到報的。假如你太太她不做好事,不拜佛,不修行,她可能比現在還要苦,因為她做好事、拜佛......什麼的,常常的修佛,今生雖然難免這人生的苦難,畢竟可能是減少不少了。說不定她不修還要更苦。這一點要曉得啊!我說:她今生的遭遇是前生造業的反應,現在它感果了,這一點你如果理解了,你就不會煩惱,就不會覺得你太太的功德白做了。功德絶對不會白做的!這一點我們要曉得。這是語業方面的修行,要把佛法告訴人家。 「善淨無量意業無相行」:意業,就是自己的心地功夫,沒有形相的。也要修啊!在心裏邊想多少的壞主意去算計人家,去挑撥人家,或者是去離間人家,......想出壞主意去傷害人家,這都是心理上的惡業。心理上要修得很好,要修得很成功,也要沒有著相之修。 在三業方面都修得很好、很成功,都修得很廣大、圓滿而且是無相的,是乘法性而修的,這是七地菩薩的功夫。這是修「作業廣大」,是超越一切的,除了「上地」——八地以上的菩薩以外,沒有再能超過他的。說: 「得無生法忍光明」:他為什麼能夠有這樣的作為呢?因為他已經證得了無生忍、無法忍,也就是證得了人空、法空二空真理而有的一種表現。忍,實際上就是無生忍、無法忍。生忍叫做人空、人我空;法忍就叫做法我空。人我空,我們曉得:人隨便過多少歲都要死掉的,死了以後,一堆骨頭都要爛掉的,什麼都沒有的。法我空呢?法包括山河大地啊、日月星辰,小乘人只知道人是空的,法不能空,他智慧還沒有到這個程度,所以執那偏空的道理。 七地菩薩他的第二種,所謂的過地勝——超過諸地的一種殊勝的功德、成就。他能得到這種成就,因為他已經得到了無生忍、無法忍的二空真理。我們最不容易能夠對世間萬事萬物不去追求,不去貪圖,或者是能夠把五欲放下,把名利放開,不去追求那些,一心來追求佛法,這要有點兒智慧的。沒有智慧的人他不會想到佛法重要,他只想到要去追求名、追求利,那多榮耀呀!這就是與佛法背道而馳了。因為名利再多,死了也沒有用,死後空空,一無所有,而且是「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那划不來呀!「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兩句話要把它記住,何必去動那些腦筋,去追求那些無常的東西,造下了業來受苦受難呢?好不容易,「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不依法修行,罪還沒受夠啊!那太愚癡了!所以這一點我們要把它弄清楚。這是第二「作業廣大故」。 後面第三,是「彰過分齊」:彰顯他超越成就的一個分相、分齊。(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303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解脫月菩薩言: 金剛藏菩薩說完「過地」的結果,解脫月菩薩發現了一個疑問,要出來請教,就開口講話了。他說: 佛子!菩薩從初地來所有無量身、語、意業,豈不超過二乘耶? 說: 這位七地菩薩從初地開始修行, 一路修過來, 到了七地, 所有的無量身業、無量語業、無量意業「豈不超過二乘耶?」:哪裏不超過二乘呢?都超過了二乘了!那麼,這是什麼意思呢?前面的成就跟後面的相同;所謂前面的初地、二地乃至六地的菩薩,他們的修行不是都超過了二乘嗎?為什麼這個地方要說唯有七地菩薩超過了二乘呢?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彼悉超過,然但以願求諸佛法故,非是自智觀察之力。今第七地,自智力故,一切二乘所不能及。 這是金剛藏菩薩答覆解脫月菩薩的話。在這個答覆的話裏面,分作法、喻、合;就是先說法理,然後用譬喻來比方,再把譬喻與法合起來,表顯這個理論的完整。 「佛子!」:這是金剛藏菩薩稱呼解脫月菩薩。「彼悉超過」:他們都已經超過二乘了。初地菩薩以來就已經是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當然超過二乘人了。「然」:但是,「以願求諸佛法故」:初地到六地的菩薩超過的那種功夫,是隨他的願望趣求諸佛法的緣故。換句話說,他是仗佛的慈力加被、願力的祈求而有的這種行為。「非是自智觀察之力」:不是他用自己智慧觀察的力量而得到的超越。比方說:我們現在如果說是發大乘心、修菩薩行,也會超越二乘,可是現在我們還不是菩薩,還沒有證到菩薩果,我們的這個表現是願力的表現——希望能夠做到而還沒有能夠實際真正的做到,就是這麼一句話說:「但以願求諸佛法故,非是自智觀察之力」。不是憑他的智慧觀察所得到的結果。 而現在,說:「今第七地,自智力故」:這位七地的菩薩,他是實際的以他的智慧體悟到了真理,實證了真理。這是不同的。前面那些菩薩是以願力,希望能夠得到。是希望的力量,不是自己的智慧的證悟。「一切二乘所不能及」:七地菩薩的這種成就,二乘聖者是沒有辦法跟他相提並論的。所以說他超過二乘是基於這樣的一個理由來說的。這是說的「法」。假如對於這個說法不太了解,再說個譬喻: 譬如王子生在王家,王后所生,具足王相;生已,即勝一切臣眾,但以王力,非是自力。若身長大,藝業悉成,乃以自力超過一切。 比方說:一個王子生在國王家裏面,而且他是王后生的,那一生下來就是王子。生下來他條件就很好,長得也很漂亮,就是王相。他一生下來,身分就跟一切的大臣、文武百官乃至於老百姓不一樣了。因為他是皇帝、王后的兒子,他一生下來就是王子,自然地就勝過一切,連宰相也不及他。但是,這一種的成就不是他自己的,為什麼呢?因為他是國王的兒子的緣故啊!他的這個成就,是完全仗他父王的光彩而得到的榮譽,不是自己的力量。要到什麼時候他才能成就自己的力量呢? 等他慢慢地長大。等到他自己書也念好了,武功練好了,文武全才了,自己自立了,他有本事、有能力作國王了,到那時候,他的成就就是自己的力量了。那才是真正的他的本事,真正的他的成就。 等於說,一地到六地的菩薩就等於王子仗王的力量而得到的一切榮譽,而七地菩薩他是實際上自己修成功而得到的,不是仗別人的力量而成功的。 下面把譬喻跟法合起來說,叫「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初發心時,以志求大法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今住此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出過一切二乘之上。 七地菩薩是菩薩當中的大菩薩了,比三賢菩薩已經高多了。也是這樣。「初發心時,以志求大法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上的菩薩從一地到七地都是大菩薩。地上的菩薩是聖人的地位,也是這樣,從初發心開始,因為立志要追求無上的佛法——「大法」——就是「莊嚴佛土,成就眾生」的、萬德莊嚴的佛果大法,所以超過一切聲聞、獨覺(聲聞、獨覺的志願只是希望出三界、了生死而已)。現在住到第七地了,憑自己實際成就的、自我修成功的一切智慧的力量。超過了一切二乘之上。 這是第二過——「作業廣大過」。第三個是明「修行勝入過」。這位七地菩薩的修行是殊勝的證入,超過一切的菩薩。它的內容說: 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得甚深、遠離無行,常行身、語、意業,勤求上道而不捨離。是故菩薩雖行實際而不作證。」 疏文:「非但如前(面說)廣、多、無量」說:菩薩的修行既廣、才多、才無量,「而力用難測,深無分量」:菩薩修行的這些力用的力量,不容易測知,太高深了。「深無分量」,「勝而過也」:殊勝而超越。怎麼樣子超過的呢? 菩薩住在七地這個地位上,他所得到的成就「甚深」。甚深就是沒有底的,徹底又徹底。就是入無底的成就,就是一切法徹悟的意思。這是第一,他「遠入無底」。第二、「遠離」,就是離去一切障;遠離所有的一切業障、報障、煩惱障、所知障。所謂「無行」者,就是無相之行;他所修行是不著相的。他的修行不同於六地以前的菩薩還是有著相的修行。「常行身、語、意業」:「常」就是沒有間斷,不休不息的。不像我們想起來就去拜佛,有時候懶惰了就不拜了,不是這樣的。 他這種修行的成就,首先,他能夠深入到無底,證悟到一切諸法的最高境界、最深的理論;第二、他能夠遠離一切的障礙。第三、他能夠修無相行;四、他能無間斷的修行。這都不是一般人所能夠做到的。他修什麼呢?還是修身、語、意業,來成就殊勝的三業清淨。這是第三種「修行勝入過」:修行殊勝的深入。這是前面六地菩薩沒有辦法比得上的。 疏文裏面說所謂「甚深」就是「遠入無底」;遠離就是「彼前障滅故」(前障就是一些所謂的煩惱障、所知障、業障、報障);「無行」就是無相行、無所行故;行而無行,就是做了就不著相,就等於沒有做一樣;「常行」是「無間斷」,不間斷的做。得到這樣的三業,「即當體深入過」。 「勤求」以下,就是「趣後勝入」。「趣後」就是向後,再向前發展,更深入。所以說「勤求上道而不捨離」,沒有止境的,學無止境。「是故」以下,就是「結雙行果」。什麼雙行呢?說:「是故菩薩雖行實際而不作證」:雖然他已經證得了所謂最高的真理,雖然他已經修了無相行,證入無底的成就及最高成就,但是他「不作證」——他有資格可以作證,但他不作證,為什麼呢?這就是「殊勝行」啊!「雖行實際」這是方便慧,「而不作證」這是殊勝行。所以這叫做雙行果,和前面一樣的,還是兩種的超越。(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304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能入滅定?」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從第六地來能入滅定。 這是科文第四種果:「明得勝行」,得到殊勝的一種修行成就。 「佛子」:這是解脫月菩薩再來發問。「滅定」就是滅盡定,這種定是最高深的一種定。說:菩薩要從哪一地來可以入這種滅盡定呢?金剛藏菩薩答覆解脫月菩薩的問題,分作兩個小段來答。先「明得法分齊」。「佛子!菩薩從第六地來,能入滅定。」這就是個分齊了。從什麼地方來?從第六地來。從第六地來,他的功夫已經到了能入這個滅定了。 今住此地,能念念入,亦念念起,而不作證。故此菩薩名為成就不可思議身、語、意業,行於實際而不作證。 這是「辨勝過劣」:他的殊勝超過一切的劣行的菩薩。這也是有法、喻、合。「法」當中,先說明「得而不證」。「今住此地」:指現在住在第七地的菩薩。「能念念入,亦念念起,而不作證」:雖然得到了滅定,但是他並不住於滅定——「不證」;藉這個滅定,他等於說能隨時入、隨時出,不作證。這是第一,先「得而不證」。 後面「出不證所以」。為什麼不證呢?第七地的菩薩他已經被稱為成就不可思議的身、語、意業,「行於實際而不作證」:他能夠真正的證悟諸法真理,可以進入涅槃境界,但是他為了大悲心的驅使,為了要利益眾生的緣故、莊嚴佛土的緣故、成就眾生的緣故,所以不作證;雖然他身、語、意業的條件已經夠進入,但是他不這樣做,這就是「以大悲故不住涅槃」。「大智故」,他可以不住生死,但是他有「大悲」,所以不入涅槃——「而不作證」。 這是一個法。拿譬喻來說明它,說: 譬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難;此地菩薩亦復如是,乘波羅蜜船,行實際海,以願力故,而不證滅。 譬如有人坐在船上渡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難」:到海上去行舟,往往是很危險的,但是這一種人,他有善巧的功力,這個善巧包括兩種的功力,一種是他有行船的學問,一種是他知道海的水相深、淺,他有這樣善巧的知識、智慧,所以他不遭水難。 這一個譬喻就是說:這個七地的菩薩,他有了這種所謂是不可思議的身、語、意業的修行成就,他雖然得到了這樣的功力,但是不作證。 「此地菩薩亦復如是」:指這個第七地的菩薩也是這樣,「乘波羅蜜船,行實際海」:這個海是佛法大海,「實際」就是真如實際、真如海,也就是法性,是在法性海裏面航行。法性海什麼船才能跑進去呢?是般若船。要有般若的智慧,才能夠進入法性海。 現在「法性」這個名詞,知道的人不很多。法性到底是什麼形相呢?也不會太了解。法性,我們先董事長 南亭老和尚《釋教三字經》一開始的兩句話:「無始終、無內外,強立名,為法界」。把這幾句念到熟了,就知道什麼叫法性、什麼叫法界了。「無始終、無內外」:這「法性」在時間上來說,它沒有開始的時候,它也沒有終結的時候。談它的面積,它沒有內、外,它小而無內,大而無外。儒家《中庸》上有說:「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這兩句話也可以同於我們法性的道理。「六合」是什麼呢?就是東、西、南、北還有上、下。這是說這個真理,你把它放下來,它遍滿在這個六合世界。捲起來,就是縮小起來,「則退藏於密」。「密」就是很小,很秘密的地方去。這就是所謂「無始終、無內外」。 「強立名,為法界」:它不能沒有名字,勉強給它立一個名字,叫法界。這個同道家的書上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些道理都差不多,都可以說得通的。 這就是所謂的「用般若船可以入法性海」。法性就是什麼呢?法性就是我們的法身。你悟了佛法,就叫做法身;沒有懂,就是無明。所以說,無明跟法身,「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就是這個道理。這是七地菩薩的功夫。 「以願力故而不證滅」:因為他有大願,要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所以他不要去證滅。以他的大智慧,他已經可以進入實際海,但是因為他有大願力,所以他不證滅。這還是所謂是雙行的一種意思。這是雙行果的一個結局。 這一科是叫「明得勝行」,也就是「得勝行果」:得到殊勝修行成就的一種果。這裏邊再分兩科。第一、先得寂滅勝行,就是得到三昧、得到定;第二就是得到「發起勝行」,也就是殊勝行。前面定果的部份比較好懂。第二個所謂「佛子!此菩薩得如是三昧智力,以大方便,雖示現生死而恆住涅槃......。」這下面十句話,在《十地經論》把它分成八個章段來說明(因為後面的八、九、十,三條是合一的)。這個內容其實也是方便慧跟殊勝行,這兩種是主要的修行方式,但是解釋方面略有不同。 佛子!此菩薩得如是三昧智力,以大方便,雖示現生死,而恆住涅槃;雖眷屬圍繞,而常樂遠離;雖以願力三界受生,而不為世法所染;雖常寂滅,以方便力而還熾然;雖然,不燒;雖隨順佛智,而示入聲聞、辟支佛地;雖得佛境界藏,而示住魔境界;雖超魔道,而現行魔法;雖示同外道行,而不捨佛法;雖示隨順一切世間,而常行一切出世間法;所有一切莊嚴之事,出過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及非人、帝釋、梵王、四天王等之所有者,而不捨離樂法之心。 這裏第一句話算是一個「牒前標後」,所謂「佛子!此菩薩得如是三昧智力」:得到「三昧」就是得到滅定。滅定也叫做滅盡定。「智」就是「不作證」的智。說:雖然得到滅盡定,但是不作證。還是依然作一種事功方面的修行。運用這種三昧定跟不作證的這種特殊智慧,成就一個大的方便。成就了大的方便以後,就完成下面八種的修行的功夫。這是「正顯勝行」。 這八種裏面,第一、「雖示現生死,而恆住涅槃」,這一句話就叫做「起功德行」。這一句話也是十句話當中的一句總說。菩薩行菩薩道,就是一個原則,我們儘可修到了身的禪定,甚至於斷盡煩惱,可以證入涅槃,這是屬於大智慧方面的成就;可是,要完成菩薩道,還要再有大慈悲方面的成就,所謂大悲心方面的成就。大悲心方面成就的就是要去利益眾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智故,不住生死(可以證涅槃);大悲故,不住涅槃(而要常行生死)。」這裏也是這樣的一個義理。只是說的方式不同。「示現生死」就是大悲心的一種驅使。他不在生死道裏面他度不了眾生;要想度眾生,一定要在生死道中。因為眾生是在生死道中,跑到生死道以外去,怎麼能夠度眾生呢?所以雖然示現生死,但是他的功夫、他的心地「恆住涅槃」。涅槃者,就是他不動心;心不生滅。能夠有這種功夫,這就是三昧智力成就的一種大方便。這個就是「起功德行」。這一句話是來生起七地菩薩的功德的一種修行。這話怎麼說呢?(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305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疏鈔》裏面的解釋說:因為入生死是一種福業。要修福德,要到生死道中跟隨眾生,所謂是十大願王裏面的「恆順眾生」。你不恆順眾生,沒有辦法完成福德業。過去的祖師也說過:「不入生死海,(就)不得吾家珠」。吾家的寶珠,要在生死海裏面去探求;也就是說,如果不到眾生界,無法完成福德業的圓滿。我們念〈普賢行願品〉有:「菩提屬於眾生」,假如沒有眾生,菩薩也就沒有佛果可成。這是一定的,沒有眾生你就沒有了修福的對象。所以說,入生死是為了要完成福德業。這是一種修學菩薩道的基本工作、基本的工夫。 第二:「雖眷屬圍繞,而常樂遠離」。行菩薩道的時候,並不一定要完全出家,在家菩薩也很方便可以修菩薩道。如佛在世的時候有維摩居士,他眷屬圍繞,好像是一個大家庭,兒孫滿堂。但是他自己本身心地方面的功夫,「常樂遠離」,不會如同世俗人一樣的,去享受眷屬的福樂。為什麼這樣做呢?也是為了要恆順眾生。如果以一個純粹的出家身分來行菩薩道,有很多地方不太方便,假定是一個居士身,那就隨便什麼地方他都可以去,去幫助眾生解決問題。所以居士學佛有他方便的地方。 這是第二個,雖然有眷屬,但是他恆遠離。這種遠離並不是身體的遠離,而是心理的遠離。儘可兒孫滿堂,但是,不像一般的世俗人、不學佛的人,處於一種叫做溺愛或者是受愛的情況。這種菩薩對眷屬是偏重於法愛,他雖然有眷屬,還是要來化度他們。 第三種:「雖以願力三界受生,而不為世法所染」。世法就是世間法,也就是眾生界的一切日常生活的方法。我們行菩薩道的菩薩,尤其到了七地的菩薩,他在三界以內受生,完全是以攝化眾生為出發點,那些世俗的兒女情長是沒有的,所以說「不為世法所染」。這叫作「願取有行」:自己願意在三界裏面受生。「有」就是三有,三界就叫做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三界九有;九地也叫九有。 第四、「雖常寂滅,以方便力而還熾然」。「雖常寂滅」:這是說菩薩的修行功夫,因為有了三昧定力的關係,常常的這個心是不妄動的——「常寂滅」。「以方便力故而還熾然」:而在他的情感方面運用起來,還是很豐富的。因為他要熱情的去度眾生,對眾生常常地冷淡,或者以一種一本正經,或者是滿臉道學的樣子,人家不敢親近他。所以度眾生要有慈悲心。菩薩度眾生不是以一種愛欲的心,而是以一種慈悲心去度眾生。所以說雖然心常常是寂滅的,但是,方便去行起菩薩道來,熱情奔放,到什麼地方都讓人家感覺到這位居士非常的慈悲,或者這位法師非常的慈悲,這種樣子,那叫「熾然」。這是第四,叫「家不斷行」,不需要斷去家事而來行菩薩道;叫「處而不染」,雖然處在世俗,但是心是寂定的。這四條完全是在度凡夫眾生。因為凡夫眾生,是要以這些方便去接近他們,去度化他們。 第五條說:「雖然,不燒」。「然」(燃)就是燒起來的意思。「燃」就是熱情奔放,但是「不燒」,好像情感非常的豐富,但是不輕易的去動於情感。這是一種深一層的感情的功夫,這也是一種最重要的修學佛法的基本功夫。要是沒有這種功夫,常常地會被世俗的情感燒過自己的心智。所以,要能夠做到「雖然不燒」這種的功夫,他要常修梵行。這個不單獨是來教化凡夫眾生,而且也兼攝轉化二乘。所以這個教化的程度又高一層。 第六是「雖隨順佛智,而示入聲聞、辟支佛地」。這是要來度化二乘聖者的。二乘聖者他是為了急於出離生死,所以他對持戒看得非常的認真。順佛智而入二乘地,這是菩薩的行為。順佛智就是要修大乘行,修大乘行就是要能夠自利利他,就是要隨緣攝化。但是,為了要轉化二乘聖者,對於持戒也要認真,甚至這個五欲的境界,其實就是一種道。五欲境界就是財、色、名、食、睡,真正會修道的人,雖然在這個五欲境界當中,而不耽著於五欲,也就是「雖然不燒」的意思。這是第六條,這是專門化二乘聖者的。 第七說「雖得佛境界藏,而示住魔境界」。這一種比較難。也就是他能夠有了深定,或者是方便慧,這許多的法門都具備了,已經得到佛的境界了,但是,為了要普度眾生起見,不妨隨順世俗。所以,這個魔也不一定就是天上的天魔,而是一種所謂世俗境界。第七是叫做「退行」。為什麼叫做退行呢?因為生、老、病、死是能夠障礙我們修道的,使得我們的道心常常的會退失,因為實在太痛苦了。有很多人一輩子吃長齋,但是到了最後病苦的時候,為了想要病好,醫生說:「你吃長齋,大概營養不夠,你不妨開齋來吃葷的。」有人也就這樣做了。這種做法好不好呢?這是一種方便嘛?就是也使我們退道心了。假如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反正人生有生就有滅,早遲總是要走上這個無常路的,早一點、遲一點,有什麼了不起?有什麼關係?何必耽戀這個世間呢?所以說,要堅持到底,不去聽信這些話。不修其因,那就不會退了。這個退行,就是要來斷這個退的因,不為環境所轉。 第八說:「雖超魔道,而現行魔法」。這下面三種叫做「轉行」。這完全是利他的功夫。「自行不染」,可以轉一切的凡夫、外道。這個有三種,第一種叫做「見貪轉」,說:「外道著諸見故,如佛示學二仙」,這是在見解方面的一種轉化。為了要去度化外道,有時候我們不妨去學外道法,去修行外道,但是我們的內心還是存著去度化他們的心;我們是存心去轉化他們的,而不是去跟隨、被他們轉化的。以一種俗話來說,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要跑到他的境界裏去,跟他一起混,才能夠度得到他。是這樣的。這就叫做「見貪」。這是在見解方面,隨順這一種貪欲,去度化他們。 第九、「雖示同外道行,而不捨佛法」。這叫「障礙轉」。「佛示學書、算等」:書、數這算是世間法,其實並不算是外道,但是真正的修出世法來說,這些世間法也是可以放棄的:學畫畫、學寫字或者學算數,學這些世俗技能。為什麼要叫「障礙轉」呢?因為如果不學這些,就不能夠去順應那些世俗的要求。所以佛鼓勵我們菩薩要向五明處去學。五明處就是醫方明、工巧明、聲明、因明、內明,這些都要去學的。 第十種:「雖示隨順一切世間,而常行一切出世間」。這叫貪轉。如佛處在王宮裏面,他的父王怕他出家了,想盡方法來滿足他的需求。選一些美女來侍候他這是不要說了,另外替他特別地起造三時的宮殿。那是適應環境。印度是熱帶,到了冬天怕他冷,宮殿裏面有熱氣設備;夏天怕他熱,宮殿裏面有冷氣設備,那時候不是冷氣,是用一種人為的,比方說,在裏面藏起冰或什麼東西,使氣溫降低;還有一種就是不冷不熱的。所謂是三時宮殿,盡量地給他享受。這種也是所謂隨順世俗、世間。佛對於這些從來沒有去關心過。但是父母的愛心,當然也不好去拒絶。佛的用心,還是一心想要解決對宗教的發展問題:除了神造一切以外,還有沒有第二個思想可以說明萬法生起的原因、理論?佛的用心是要破除神權思想,要把人從迷信當中救度出來。佛的功夫在這個地方。他不在五欲上面去追求,但是也不去厭惡或者是拒絶,因為過分拒絶,就不能夠順應世情,那也難度眾生。這是「貪轉」,好像有貪心,實際上心地上是乾淨的、不生染著的。(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306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住遠行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佛子!」:金剛藏菩薩再來招呼解脫月菩薩,以及在會的菩薩大眾。告訴他們說:「菩薩成就如是智慧」:這個菩薩就是指七地的菩薩。說:七地菩薩修學佛法的功夫,到了這個程度,成就了這一切的大智慧——證得了滅定,得到了不作證的智慧,也成就了大方便,能夠度眾生。這許多功德——「如是智慧」。「住遠行地」:安住於第七遠行地。這是調柔果的前面的一段。 調柔果分作四個小段,第一個叫作「調柔行體」,就是調柔行它的內容。調柔是什麼?調和柔順,調柔也。調柔就是修行的方法,我們一個沒有修行的人,本來心情很粗糙,煩惱多多,動作粗獷,依照佛法來修行,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身心都調練得非常的柔和。 調柔行體方面有法、喻、合這三方面。先說法。在法當中,再分三小段,第一是緣,調柔緣。法是什麼呢?就是緣,修行方法的助緣。所謂「住遠行地,以願力故」:菩薩修行當然是先有願心。願力故,「得見多佛」:可以見到很多世界的諸佛。十方世界甚至於如《華嚴經》講起來是「佛剎微塵數」的世界,十佛剎微塵數世界的諸佛。這裏沒有那麼多,但是數字也不是我們能想像的數字了。見多少佛呢?「見多百佛」:好多個百佛叫「多百佛」,這是跟前面幾句一樣的,都能夠見到好多個單位的百佛。以百為單位,「見多百佛」,「乃至」:就是超越。本來是有「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這樣的幾個層次的,現在這裏超越中間兩個,說是「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這是一個大數字。總而言之就是說,發願能夠見這許多佛。 為什麼要見許多佛啊?十大願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前面這三段都是見佛方面我們的修持。你要有機會、有緣能夠見到佛,能夠對佛禮敬、對佛修供養,對佛稱讚,要有這種功夫的修持,才能夠增長你的福德,有福德才可以消除災障,消除障礙。我們常常生病或者常常遇到一些問題,會阻撓我們修持,但是假如常常遇到佛、常常見到佛、常常供養佛、稱讚佛,那麼這些業障、災障,就可以去除掉了。災障在我們學佛來說,是很傷腦筋的事情。本來是很好的機會來學佛,但是忽然發生一個問題讓你沒有辦法來學佛,這就是一種障啊!生病或者人事方面的糾紛、家庭方面的一些事故,這些都是障。這些障就是要想辦法能夠消除,只有多念佛、多拜佛、多供養佛、多遇到佛。所以,遇到佛,這是修調柔果的第一個重要的條件,就叫做「緣」,我們學佛第一個條件就是要能夠見到佛。 第七地的菩薩他以他的願力的關係,可以一路修下來,修到七地,見的佛當然更多了,所以能夠見到這許多的佛。這許多佛都成為七地菩薩成就調柔果——調柔行體的一種助緣。這是第一個,叫做緣,這是我們學佛最重要的一項。 於彼佛所,以廣大心、增勝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二就是調練行。見佛也還要有修行的法門來修,要對佛來修調練的行為。從行動方面去取得功夫的成就。首先,要以一顆廣大的心。廣大心就是不只是供養一尊佛、兩尊佛,而是供養所有的佛,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增勝心」:供養佛要以一種盡所能的,譬如說一種平等、或者一種誠心來修好供養。以恭敬心,廣修供養,禮敬諸佛,還要尊重佛、讚歎佛。我們早晚作功課,或者甚至於二時臨齋過堂,都是修行這種法門的功夫。 在早晚功課拜佛、念佛這都是恭敬,還有譬如說供養佛,都是。尊重佛:到了佛殿,以一種非常的誠懇、虔誠的心。任何一個沒有修養的人,一到了佛殿,看到了佛相莊嚴,他自然而然地,講話聲音也會小起來,走路也會輕輕的。這種環境,自然就會讓我們起一種敬心。假如到佛殿上還是大聲講話,或者是亂跑、亂撞,那就是不懂修養。真正懂修養的人,到了佛殿不可以大聲講話的,到了佛殿也不能隨便亂跑的。做什麼事情都要輕輕的,才能表示你對佛的一種尊敬心、尊重心。「讚歎佛」:我們所有早晚功課的唱念,都是在讚佛。這是從心裏、行為上一種對佛的尊重、增勝、廣大心。還有就是供養,用衣服來供養佛,用飲食來供養佛。衣服供養佛,現在我們比較少做了。但是,有這麼一天,我們能夠見到真正的佛的時候,我們就要成就這種所謂四事的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是生活所需、不可以少的。 「一切資生悉以奉施」:所謂「一切資生」就是說一切我們生活所需的東西。譬如現在來說,水、電...這許多,都是需要的、資生的東西。還有,不但是供佛,還要供佛的弟子——「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佛到任何地方他不是一個人,他有常隨眾的弟子。我們教主釋迦牟尼佛的常隨眾有多少?「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在《彌陀經》、《金剛經》開頭都是說佛跟他的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這就是僧。除了供佛以外,還要供養一切眾僧。「僧」就是眾,眾就是僧,叫僧眾,或者叫眾僧。 「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把這個恭敬佛、尊重佛、供養佛、讚歎佛這些所修的善根功德「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回向三種回向當中的佛果菩提。三種回向有:回向真如實際、回向佛果菩提、回向一切眾生。我們既然供佛,就要回向佛果菩提。 復於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獲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 供佛、讚佛、尊敬佛以外,「復於佛所恭敬聽法」,同時,還要依法修行。佛接受了我們供養,他開示我們佛法,我們要以一種非常恭敬的心來聽聞佛法,聽了以後,要受持佛法。不能聽了以後就把它丟掉。要依法、領受佛法的深義,要行持佛法所謂的道行。 「獲如實三昧智慧光明」:要在所聽到的佛法當中,去修得如實的三昧和智慧光明。三昧就是定,智慧就是光明,光明也就是智慧。智慧就是要我們體悟佛法、證悟佛法真理。「隨順修行」:就是聞、思、修。隨順所悟到的佛法、所理解的佛法來修行。 於諸佛所護持正法,常為如來之所讚喜,一切二乘所有問難無能退屈; 「於諸佛所護持正法」:聽了佛法,依法修行以外,還有護持佛法的一種功德。佛法住世,有時候也會遇到外道的破壞。我們要維護佛法。護持佛法有兩種的功夫,一種功夫就是自我莊嚴起來;我們一切依法修行,不攀緣,不參與世俗的一切邪行。除了是弘揚佛法、教化眾生以外,自己修持純淨的僧侶生活,就會帶來社會的尊重。隨便的攀緣、隨便的去參與,或者過分的去標榜什麼,那些都是招惹社會破壞佛法的一種惡因緣。這一點我們應該要曉得。(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307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佛法的災難,歷史上有三武一宗。近代有光緒皇帝二十四年的所謂戊戍政變、廟產興學。到了民國十五年(1926)的時候,南京政府也有廟產興學。第一次光緒皇帝的廟產興學,是我們出家的祖師玉成老和尚把它平息下來的。南京政府成立以後的廟產興學,是太虛大師把它平息下來的。所以太虛大師一生特別強調我們要怎樣子生活。要怎樣子實行我們佛教的生活呢?有三大重心:第一是教育,第二是文化,第三是慈善。這三件事,太虛把它叫作救佛法的三條繩子。佛法垂危到好像在大海裏面要沈淪、要被消滅了。民國初年,佛法生死存亡之秋,我們靄亭老和尚的《棲雲文集》裏面,可以看到有幾篇文章,就是在描寫當時佛法的一種處境。 當時真正是在生死存亡之秋。我們要護持佛法,就是要先自我莊嚴起來,作三種事情:第一、教育,把僧教育建立起來,出家眾要能夠應付潮流,單有佛法,沒有世法還不行,所以還要能夠知道世法。比方說,在光緒皇帝那次廟產興學的風潮起來以後,光孝寺的方丈號召全縣寺廟的當家、住持,大家共同開會,恭請玉成老和尚出來主持這件事情。一方面向滿清政府請得一個僧官的衙門;那個時候沒有佛教會,就說要請一個僧官,在泰州成立一個僧衙門,專門來處理這個大問題。我們玉公太老人出來主持這件事情以後,他以一封奏摺說明廟產它的來處、它應該作什麼用途,別人不能隨便用的。他說明它的來處:廟產是十方信徒一種信仰的奉獻。信徒奉獻這個財物,三寶門中要來為十方信徒祈福,讓他達到他的願求,所以這個財物除了供佛、弘法、安僧這三大用途以外,不可以作別的用途。假如把廟產拿去作其他的用途,這樣要破壞因果的。 第二個理由,因為玉成老和尚有世界知識。他說:全世界國家都尊重宗教,都自由保護宗教,自由為宗教奉獻,沒有一個政府跑到教堂裏去拿錢出來用的,假使那樣子做,會貽笑國際、貽笑他邦,國譽、聲譽將會遭到很大的損害。 這兩大理由提出來以後,光緒皇帝還是有點智慧的,聽到以後,知道這件事情不太好,會破壞因果,破壞國家的名譽,這是不能作的。這就是護持佛法,是最大的護持佛法。我們要學習。 所以,我們玉成老和尚,他不主張蓋大廟。他辦教育,栽培子孫都放在第一優先,廟始終都是那個樣子。原來祖宗留下的小房子,他始終沒有蓋過大房子,頂多修一修而已。他有了錢多下來,都拿去幫助人家蓋廟、修廟。人家廟住壞了,佛像壞了,他去幫人家修,修好以後,他看到這廟裏如果有小和尚,就叫他出去參學。參學回來,廟還是交給他。他不會去侵佔人家的廟。護持就是這樣的一種方式,這樣的一種作法。所以他得到地方人士非常地尊敬。他不會多講話的,但是他從他的行為裏、作法上,護持佛法的這種熱誠、這種用心上,得到人家的尊敬。所以我們在這裏講到這一點,就是要來護持佛法。護持正法是我們佛弟子的責任,也是我們修學菩薩道的一種功德。 「常為如來之所讚喜」:如果這樣作的話,就常常會得到諸佛如來的讚歎、歡喜。「一切二乘所有問難,無能退屈」:有了這樣的修持功夫,二乘學者有什麼問題來問難的話,不會為他退屈;也就是說他難不倒你了,因為你的作法,都是依據佛法來作的。依佛法作的,二乘有什麼辦法來破壞你、來扳倒你呢?這是能練的行為。我們修練、調柔身心的修行功夫,第一個就是要能夠見到佛,第二個就是要能禮佛、供佛,護持正法。第三所練淨。說: 利益眾生,法忍清淨,如是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增勝。 「能練行」就是我們修行的一種內容,「所練淨」就是利益眾生。能練行是自利的行為,所練淨就是利他的行為。「利益眾生」就是不忘記來教化眾生、恆順眾生、攝化眾生。「法忍清淨」:對於佛法的修行證悟成功。「如是」:就像這樣子來作,「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增勝」:這佛法修行起來,只有越修越成就,越修越淳熟,越修越精進,越修越增長,越修越成功——「增勝」。這是在調柔果的法的方面的成就。說一個比方,我們這樣作好像什麼呢? 譬如真金,以眾妙寶間錯莊嚴,轉更增勝,倍益光明,餘莊嚴具所不能及。 譬如用真正的黃金作出來的一些莊嚴具,拿許多微妙的珠寶莊飾起來。「間錯莊嚴」:間錯就是刻意地來把它排列、莊嚴起來。這些是什麼呢?這些是我們菩薩道上所謂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許多的菩提分法。用這許多菩提分法來莊嚴我們的菩薩道,這就叫做「妙寶間錯莊嚴,轉更增勝,倍益光明」。這個本身是黃金,黃金上面再加上這許多的妙寶來莊嚴,所謂是好之又好,勝之又勝,轉更增勝。「倍益光明」,真是光明閃爍,更是殊勝,「餘莊嚴具所不能及」:其他的任何莊嚴具也比不上它。這是個真金妙寶莊嚴起來的一個莊嚴具,什麼東西能夠比它更好呢?也就是說,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以菩薩行、以三十七道品的助道法,來把它莊嚴起來。我們假如都能夠這樣子修的話,那還有什麼功夫再超過它呢?所以,這是「餘莊嚴具所不能及」的。這是一個譬喻。 菩薩住此第七地,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力轉更明淨,非是二乘之所能及。 七地菩薩所修的善根也是這樣子的。七地菩薩的功夫本來就已經是很純熟的一塊真金了,再加上上面所說的這些三昧智力、方便這許多利益眾生的行為,弘揚佛法、護持佛法的功德。有這許多莊嚴起來,等於這個金色上面珠寶莊嚴一樣的,莊嚴無比,沒有什麼再能夠超過的,所以,他所有的善根也是這樣的,「以方便慧力轉更明淨,非是二乘之所能及」:是二乘學者及不到的。這是一個合法,前面這是一個所謂是調柔淨。下面是教智淨。 佛子!譬如日光,星、月等光無能及者,閻浮提地所有泥潦悉能乾竭;此遠行地菩薩亦復如是,一切二乘無有能及,悉能乾竭一切眾生諸惑泥潦。 這是譬喻方面第二種的譬喻。第一個譬喻是說莊嚴具,第二是說光明。譬如太陽光,那是光明當中最強烈的光明,星光、月光沒有辦法跟它相比的。閻浮提地——在我們這個南閻浮提、南瞻部洲的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泥潦,「潦」就是一種小水溝,「悉能乾竭」:被日光照射以後,都可以把水溝裏面的污水乾竭掉。 這一個遠行地的菩薩也是這樣,「一切二乘無有能及,悉能乾竭一切眾生諸惑泥潦」:眾生心理上有許多的煩惱、污染,被這個菩薩的智慧光一照,都可以把它照射清除乾淨。這是第二個譬喻,說佛的光、佛的智慧不是二乘人所能及的。這是第二叫做教智淨,佛的教化、佛的智慧的成功。(待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續308期) ◎主講:成一長老 ◎整理:天行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方便波羅蜜偏多,餘非不行,但隨力隨分。 第三、「別地行相」:分別的來說明七地菩薩的行相。就是說明七地菩薩別於其他各地的菩薩不同的地方。用十度來配合十地,到了第七地就是十度當中的方便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第七就是方便、第八是願、第九是力、第十是智。十度中,七地的菩薩是方便度修得最好,也是他的專修。其他的諸度呢?「餘非不行」:並不是不修,「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七遠行地。 第四個叫「結說地名」。金剛藏菩薩再招呼解脫月菩薩等,告訴他們說:我告訴你們,上面所說的這些,是簡單的給你們介紹七地菩薩他許多修行的成就、修行的法門,實際上假使要廣說,不只這麼多。這就叫「結說地名」。把這第七地的名稱說出來,作這一個調柔果的結束。 攝報果當中有二種報,一種叫上勝身,第二叫上勝果。什麼叫上勝身呢?說: 菩薩住此地,多作自在天王,善為眾生說證智法,令其證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菩薩到了第七地的時候,他修行的功德成就,在這個有相、有功用位的地位上來說,他是到了頂端了。他能夠得到自在天王的報身。自在天又叫做摩醯首羅天。這個天在色界十八梵天最上面,是第十八重天;是在色界之頂,也叫有頂天。自在天王在印度人的傳統來說,他是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天主。這個天王的形相有兩隻眼睛、八隻手臂。他的代步是騎在白牛身上。密宗把他說為是大日如來的一個應化身。印度有一派的外道認為他是這個世界的造化主,就等於西方人信的上帝一樣,是造物主。實際上,在佛教來說,他只是色界十八梵天最高重天的一位天王。 那麼,我們七地菩薩修成功以後,他的報果常常作這個大自在天王。他作自在天王的時候,不是印度人所說的那種統領三千世界的造物主,也不是密宗說的大日如來的現身,他就是一個自在天王。七地菩薩他作天王的時候作什麼工作呢?「善為眾生說證智法」。「證智」就是證悟諸佛智慧的一種法。諸佛智慧的法,那只有佛法。佛法才講智慧,其他的社會的法不會講智慧,是講功能、講機能,是世間知識。出世間的佛法才是講智慧。「證智法」:來證悟智慧的方法,也就是修行的方法。 「令其證入」:也令一切眾生能夠證入這一種證智法。由實際地了解而徹證。怎麼樣作呢?也是用四攝法來修持。所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是大乘菩薩攝化眾生的,叫做四攝法。度化眾生有時候從理入,有時候就是要從方便——從行入。理入就是要多講經,讓他證悟諸法的真理;行入就是要用各種的方便,像「布施」就是度化眾生的方便最主要的一種,所謂「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有些人你先給他一點照顧、關懷,然後慢慢度他來進入佛法,這就是一種布施的功用。「愛語」:說些他們喜歡聽的話,這也是一種接近眾生、攝化眾生的方便。「利行」:就是作有利於他的生活行為的一種工作。「同事」:就是跟他一起去工作;他作木工,我們也去作木工;他作泥水工,我們也去作泥水工;他作教書先生,我們也去教書。這樣子才能夠接近他,才能跟他作朋友,有機會把佛法傳給他。這是一種方便。 「如是一切諸所作業」:像四攝法這樣子的「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我們學佛修行,總是以念佛為主。這個念佛不一定指念哪一種的佛。我們親近哪一個世界的教主,我們就念哪一世界教主的佛。譬如說我們現在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我們就念釋迦牟尼佛,極樂世界的教主是阿彌陀佛,就念阿彌陀佛。就是以本教主為主,不離念佛——念自己的主佛。 「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一切種」就是諸法的一個根,就是念真如。「一切智智」:一切智慧的智慧,就是佛智。我們學佛就是要常常地來念佛,要念真如,要念實智——智慧的智。所以我們雖然在恆順眾生,以四攝法去攝化眾生,但是我們內心的修養功夫還是要念佛、念法、念一切種智,以這個為我們身心的依據。 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復作是念」:菩薩有時候還這樣想。除了上面這個功夫以外,說:「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這並不是他好像要抬高他的身分,不是他要來作領袖,而是有教化眾生這一種強烈的趣求:我要能夠作一個領袖,是比較能夠攝化更多的眾生。 「為勝」:就是我什麼都勝過人,我一切都比人家強,這樣我才能夠度眾生。「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一切智智」就是佛智,一切佛智的依止者就是菩薩,是從法者、弘法者。弘法者就是以一切智智作他的弘法工具,所以要常常地以攝化眾生為目的,並不是自己要好強、好勝的意思。 這是叫上勝身,要建立這樣子最高尚、最殊勝的這一種身分。 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億那由他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以為眷屬。 這是第二種果,就是上勝果。說這位七地的菩薩,假使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億那由他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以為眷屬」。他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成就呢?因為他已經得到一切的三昧了。前面已經講過了,得到好多殊勝的三昧,所以他能夠在一念當中,就可以得到百千億那由他的三昧,同時他還會示現百千億那由他的菩薩來作為他的眷屬。這是神通的一種成就。有了三昧的成就,就能夠得到神通的成就。因為通是從定而得的。 「若發勤精進」:這個菩薩如果他再認真地精進,他可以在一念當中,有這許多最殊勝的、最超越的表現。這是說他的一種成就。 第三種叫願智果。說: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菩薩的智慧、菩薩的神通、菩薩的功德,假使以菩薩殊勝的願力自在示現的話,還會超過於上面所說的「於一念頃得到百千億那由他的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那由他的菩薩諸眷屬」:還不只這樣子,乃至要超過不知多少倍了,「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來數數他的成就、功德都說不盡——「不能數之」,就是他的智慧是無量的,他的功德、成就、神通都是無量的。 下面是重頌文,等於是將前面的經文重說一遍,那就不再講了。(下期刊登第八不動地) 321期 〈十地品〉講錄 (續320期) 明芬整理 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至入滅盡定,一切動心,憶想分別,悉皆止息。 三果的聖人就可以入這個定滅盡定――――「滅定第九」――――滅盡定就是第九個。這上面怎麼說:「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至』入滅盡定,一切動心,憶想分別,悉皆止息。」這是拿這個入滅盡定的比丘來作譬喻。因為他是第九個定,所以叫作「滅(盡)定第九」。「乃至」就是超越,超越什麼呢?就是超越初禪、二禪、三禪,......一直到四空。中間都不說,就說「乃至」第九,就是滅盡定。 「動心」就是一切生滅心,那麼止息的時候,為什麼會止息呢?說六識、七識的心王已經停止活動了,因為到了四空天這心王,其實六識都不活動,那麼能依的心王,心想也就是仍然沒有。心王是譬如說第六分別識,第七識叫作末那識,他們不動了,他們不動了自然就沒有心識分別這個心的妄想出現了,所以也就沒有了,這個通通整個的入定,這樣的一個譬喻是比喻什麼東西啦?這是譬喻不動地的菩薩。 從定而得道,所以具足神通,起碼他六種神通都可以得到,因為他已經斷煩惱了,身、口、意業得心自在,得到六種神通。「得心自在」,他已經心解脫了,斷了煩惱,心就已經自在了。「次第乃至入滅盡定,一切動心,憶想分別,悉皆止息。」第九個次第定得到了,所有心王止息了,心所當然也跟著停止了心的活動,(心王、心所)皆止息了。 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不動地,即捨一切功用行,得無功用法,身、口、意業,念務皆息,住於報行。 這是一位上果(阿羅漢果)比丘的功夫,八地菩薩也是跟上果的比丘一樣,也有這樣的功夫。住了不動地,一切功用行也就沒有了,他就到了無功用行。所以,修行就是修行,不起什麼分別,也不起什麼企圖。已經到了無功用法,到了無功用定。 「身、口、意業,念務皆息,」身沒有活動、嘴巴也不講話,心意也不活動;(身、口、意)這些動作都沒有了,就是念務皆息。「住於報行」,「報行」就是八地菩薩的地位。因為,從初地到七地,一地一地所有的修行功夫,修行累積下來到了第八地,自然而念,證得不動地的地位,所以叫作「報行」。 「八地菩薩」因為具備八種修養的功夫,而且他已經到了寂滅現前,證得了真如法性。所以,他住不動地,這是第一個譬喻。 第二個譬喻是: 譬如有人,夢中見身墮在大河,為欲渡故,發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覺寤;既覺寤已,所作皆息。 說一個人在作夢,夢到墮到大河、大水裏邊,他當然要求生。所以,發大勇猛,拿出全身的勇氣,趕快游水渡到彼岸去。因此,「施大方便」,盡量地來找求生的機會,這是用大勇猛、施大方便的原故。 「即便覺寤,既覺寤已」,夢就醒了!因為大掙扎,這種作夢的經驗我們都有的,我們作了很恐怖,或者很興奮的夢時,過多的恐懼,或者過多的興奮也會馬上就醒過來,對不對?這是常有的經驗。既然,醒過來之後,所作皆息,那些夢,還那裏會有呢?對不對? 又譬如有人夢到自己得了獎,他高興了,發財了!他也會笑得醒過來,這種夢都有的,對不對?也有人夢到失火了,趕快逃命了!這種極端地興奮,極端地恐懼情況之下掙扎,忽然醒了,但一醒了,就什麼都沒有。這是一個譬喻。 這就是八地菩薩在修行的時候,他的修行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菩薩道以什麼為主呢?就是上弘佛道,下化眾生,對不對?「上弘佛道」就是我們要到處去弘法講經,把佛法介紹給眾生(人)。「下化眾生」就是要我們能夠用種種的方便,到各種不同的社會環境去隨機攝化眾生,這許多工作就是大乘菩薩修行的工作,如果馬馬虎虎的做,那是不行的!我們現代人比較懶,沒有人請他去講經,他就不會去;即使有人請他去,也並不是頂認真的。實際上,真正的菩薩行,就是要自動自發,要有一種什麼樣的心呢?中國古人說:「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我們看到社會很亂,帶給眾生種種的不安,我們看到這種亂相和痛苦,我們要趕快去渡化,要趕快去救濟他! 假定做不到,至少應該在早、晚功課,或者個人修持以後,再禮拜祈求諸佛菩薩護法龍天,求佛菩薩護法龍天來護持我們這個社會、救濟我們這個社會;讓我們的社會能夠安定,讓人民能夠得到幸福!讓佛法能夠興隆,讓眾生能夠得度。假如大家都能夠發這個願,大家都能這樣做,眾生的心力,憑藉著大眾的願力來感化,似乎可以改變過來的。只可惜,知道這樣做的人,恐怕不會很多。我們希望大家能夠有機會遇我們的道友,或者已經有修行的人,我們趕快來告訴他這種方法。 因為,社會亂象是共業所感,要社會安定,也是要共業來成就。這椿事情恐怕很少人提倡,因為,真正講經的地方不多,講經的人也不多,真正會用佛法來救世的,沒有很多人,雖然佛教看起來很興盛,但實際上,這個功夫還不夠。我希望大家能夠來發心,就像八地菩薩一樣,就如同一個作夢的人,掉到大河裏面,自己掙扎的那種情況、那種勇猛、那種精進。 菩薩亦爾,見眾生身在四流中,為救度故,發大勇猛,起大精進;以勇猛、精進故,至不動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現前。 「四流」者,又叫四暴流,能使善品流失之四種煩惱。即(一)欲暴流,(二)有暴流,(三)見暴流,(四)無明暴流。這是身在三界當中的眾生最基本的苦處,就是煩惱。所以,這些人很可憐!我們要救度他們。你看每天報紙打開來,社會上有多少不幸的事情,有多少人被人傷害,這些人都是愚昧無知,就是對煩惱用事的人,我們要趕快化導他們,讓他們轉迷成覺(悟),這都是菩薩要做的事,也是菩薩化導眾生的功夫。 所以,見到眾生在四流當中,為了救度這些漂流在苦海當中的人,要發大勇猛、要起大精進,真心地去做,勇猛就是心,精進就是行,要有心、有行,說到就要做到。所謂「大勇猛」就是發菩提心,「大精進」就是願行。如此,有次第地去漸修不動地。 若我們這樣修下去,自然而然就能夠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乃至十地,一地一地的修上來。只要能夠依照佛所說的功夫去修行,就能夠一個位階、一個位階的去證得,有修就有證,不會叫你白吃苦頭的,既然到了不動地以後,一切的功用行明白解析。所以,不動地的菩薩,已經證得了寂滅真如的真理。因此,不需再有期望心、功利心的思想,所以自然的就是不動,這是報得的一個作用,所以,一切皆息。八地菩薩再沒有什麼期望心、慾望心、沒有什麼是非心,所以,一切皆息。 「二行、相行,悉不現前」,什麼是「二行、相行」呢?「二行」在凡是生死行,在聖是涅槃行。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322期 ◎ 明芬整理 菩薩亦爾,見眾生身在四流中,為救度故,發大勇猛,起大精進;以勇猛、精進故,至不動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現前。 「二行、相行,悉不現前」,什麼是「二行、相行」呢?「二行」在凡是生死行,在聖是涅槃行。「生死行」我們希望它不要再活動了,「涅槃行」為什麼要把它停止呢?這是一個問題,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真正學佛的人,要怎麼樣呢?以內證方面來說是涅槃行,涅槃行是不生不滅,「二行」沒有了,假如有「二行」就有分別心,也就有生有滅,那就證不到涅槃,因為涅槃是不生不滅的,有生有滅,那就與涅槃背道而馳了。所以,自己內證的寂滅涅槃,自然而然「涅槃行」也沒有了。以外緣來說,生死行、涅槃行都沒有了,這等於說,有個人作夢去救人,等到一覺醒過來,什麼都沒有,空空的,對不對!那裏還有生死的此岸和涅槃的彼岸呢? 八地菩薩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每天都想這樣去做,希望把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度脫到涅槃的彼岸!這是一個譬喻。生死也是一個夢境,所以生死如幻化行,沒有實際地彼岸。若真正地證得了涅槃,沒有自他、生死、生滅,這許多現象都沒有了,所以二行也沒有了。 「悉不現前」這許多幻化的境界通通都沒有了,所謂真正的證悟諸法之理,就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中的兩句話「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如果有時間的話,把師公(南亭和尚)永嘉大師證道歌的講記拿來看看!那裡邊好多文章、好多故事。 所以說夢裡面的境界是一種幻覺,那麼我們生死道中的這些境界也是一種幻覺。有什麼是實在的呢?我們看到好多要好的朋友,他忙得一踏糊塗,最後,一場病死掉了,什麼也沒有了,對不對?我們自己呢?也是忙得一踏糊塗,忙到最後,也會什麼都沒有,對不對?那麼這樣說來,是不要忙了嗎?也不是,盡可能理性上什麼都沒有,但是,我們事功上不能不修,把事功修成功,才能證得理性的實在,要不然消極的話,那是錯誤的。 這是一個夢寤的譬喻,從「作夢」到夢醒的二種境界來說明,我們生活的情形,也說明八地菩薩修行成功以後,他是所謂寂滅現前。「離諸諠諍」這許多成就從那裏來?就是前面的經文,所謂第一、難可知,第二、無差別,第三、離一切相、一切想、一切執著,第四、無量無邊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從這許多功夫的成就而得到的。有這許多功夫,我們就可以離諸諠諍,就可以寂滅現前,那我們學佛就成功了,這是第二個譬喻。 第三個譬喻說: J佛子!如生梵世,欲界煩惱皆不現前。 這個很簡單,就是我們剛才講的四禪天當中的第一天,就叫做「梵天」。那麼我們生到梵天去,欲界的煩惱不現前了。我們現在所處欲界的眾生,他是有情欲的,到了色界的眾生,他就是生活在禪定的梵天當中。「梵」者,是清淨的意思,他心裏上很清淨,沒有這些人欲,常在定中,所以他叫「梵天」。十八梵天都在定中,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有九天,所以二九就是十八梵天。那麼生到梵天去,這個「梵天」我們叫做初禪三天:一、梵眾天,二、梵輔天,三、大梵天。 「梵眾天」就是聽眾、老百姓。「梵輔天」就是這些統治階級。「大梵天」就是天王,昇到梵天以後,欲界眾生這許多的人我是非、生死厚利、男女情欲、功名富貴,什麼都沒有,他沒有這些的思想,因為常修定,所以欲界的煩惱皆不現前。這個譬喻很簡單,就是說梵界到了大梵天,住了初禪天以後,乃至到最高的色究竟天,就是第十八天,從這個一到十八的色界天的人叫「梵天」。梵天的人,他們修各種程度不同的定,所以他沒有欲界這些人欲的煩惱,沒有這許多煩惱,那身心就清淨了,所以叫梵天。梵者,就是清淨的意思。我們修學佛法的菩薩,學到了不動地的時候,所謂欲界的煩惱都不起,心裏邊沒有這許多的是非煩惱。 住不動地亦復如是,一切心、意、識行皆不現前。 心行、意行、識行都不現前。心怎麼行呢?我們上一回講過了,「心」即起唯心;心裏邊藏了什麼東西?藏了我們身、口、意三業活動留下來的種子,現在的話叫「印象」。我們凡是說一句話、做一樁事情、動一下腦筋,我們都會在八識田中,留下一個印象、留下一個種子。在一生中所留下的這許多印象種子,作為我們將來轉識的資糧,我們的轉識不是閻羅王派的,也不是上帝造的。我們的這個轉識的資本、資源,就是靠我們這一生當中,所有的言行、思想所留下的影響力量,這就是即起明心,叫阿賴耶識心,就是第八識的常心。 「意」就是末那,就是生命之所以不間斷的精神作用,我們這一期生命,從哇哇墮地到一口氣不來的這個中間,能夠維持它不死,就是靠這個心。「意」它有什麼作用呢?它有思想的作用,它時時刻刻把這個第八識認為是我,前六識是我所的作用,就因為有堅持不亡,執著到底的這一個精神,所以維持了我們一期生命不會中斷。即使我們熟睡,或者一拳被打昏過去,他還不會死的,第六識都可以暫時停止,但是,第七識心它不會死,所以是「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 以《八識規矩頌》來說明第七識的功用,「恆」——這個心,它都不睡覺的,它一天工作都不休息的,從生命的開頭一直到最後,它都不休息的。「審」——它就是在執著這個是我的、那個是你的。恆審思量來分別執取我,不忘記我的存在,不忘記我的勞役,不忘記我的榮辱,不忘記我的一切,這就是靠這個「末那識」。所以,有情日夜爭昏迷,就是因為有情眾生有了這個心,為了生活而忙,為了所謂的榮耀、享受、名利上的許多欲望,忙得不休不息。就是這個心,印度話叫做「末那」,也叫作「染污意」。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因為它想的都是生死厚利、名聞利養,一天到晚都是這些世俗情事,想的都是不乾淨的事情。要是它修行成功了,它就能成智。它成了什麼智呢?叫作平等性智,本來它執著就是不平等,到了真正成道了以後,就能轉識成智。 「心、意、識」,就「識」來說有八個心都叫做識,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共八識。識又以「前六識」最為特別,「識」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認識的世界環境,我們的日常生活空間的一切事項,都是靠這個識。所以,眼見識、耳聞聲、一直到意去圓法,這就是所謂「心、意、識」的現前。到了色界天的天人,欲界的煩惱已經不動了,八地菩薩證到八地果位的時候,他的心、意、識活動也就不現前了。 此菩薩摩訶薩,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況復起於世間之心。 說八地菩薩真正修成功,不但是欲界的心、意、識行都不動,都不現前了。甚至於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聖人心都不動。並不是要追求菩提,或要追求涅槃的意思。所謂「三界是幻化,涅槃是空花。」這是說他的心真正不動了。 「況復起於世間之心」,這是比喻,比喻那許多的心都不現起了,更何況世間的那些名利心、分別心、執著心、煩惱心當然不會起來。因為不起這些心的緣故,所以叫做「不動地」。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323期 ◎ 明芬整理 佛子!此地菩薩本願力故,諸佛世尊親現其前,與如來智,令其得入法流門中。 八地的菩薩得到無生法忍,成就此功行主要的條件就是有甚深的修行,成就無生法忍之後,即得到無功用行,成就一切八地菩薩過程當中應有的成就。無生法忍可以含概一切佛法,所以是順諸佛法。成就無生法忍之後,再講他的功德,述說其功德之後,舉三種譬喻: 第一滅盡定 ———— 是九種次第定之一,即四禪四定、四空四定此八種定,再加上滅盡定,亦稱為滅受想定。為什麼叫次第定呢?此定功修法,從開始一直到成就都無間斷,都有無休息,不像我們的修行想到修一下,那是很難成功的。此次第定是無有分段的,修到滅盡定之後,所有欲界心想都不再生起。不但如此,連佛想、菩薩想都不再生起,何況是人間的思想呢?此為無生法忍基本功行。 第二夢寤,夢中的境界熱鬧得很,醒來之後什麼都沒有了,就好像我們在夢中一樣,人我是非,古今中外,妄想紛飛,不休不息地起心動念,這都是夢。到了覺悟以後,得到無生法忍,則能除滅一切妄想,夢裡的境界都等於醒了。誠如永嘉大師證道歌所云:「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正好說明夢寤。 第三是生梵天,梵天即色界初禪三天,梵者,即清淨之意。即生到色界天之後修定,欲界所有一切心想煩惱皆不再生起。此三種譬喻來說明修學無生法忍,證得無生法忍之後的境界。 現在開始,要以勸修方式勸八地菩薩,或者勸我們學佛的人,要下功夫來修無生法忍,即以勸誘方法使我們修習成功,名叫發起勝,最後進入第八地。 第二說明發起勝行,亦是攝尊重行,因勸起行,皆尊重故,勝亦尊重之義。在此共分七小節: (一)說主總敘: 說主即是說法主金剛藏菩薩,所以一開始「佛子!此地菩薩本願力故。」就是第八地菩薩,有其根本的大願力量,而能成就無生法忍的最基本力量。又「諸佛世尊親現其前」,這是諸佛加持的力量,所以我們修行為什麼要拜佛呢?拜佛、念佛都是祈求佛菩薩給我們加持,怕我們自己的力量不夠。因為我們發了願心,所以諸佛菩薩會常常的出現在我們面前,是我們不知道而已。佛菩薩出現在我們面前做什麼呢?即「與如來智」,就是給予我們如來的智慧。原本我們什麼智慧都沒有,經過修持之後,知道六波羅蜜中有「般若波羅蜜」,但這還不是最高的智慧,要到「智波羅蜜」才是,「般若」只是慧而已,諸佛菩薩加持我們,令我們得到如來的智慧。 「令其得入法流門」菩薩修學佛法,就是要修學成就。如何才能修成功呢?即進入「法流門」就成功了,法流即是行海,行海即是指普賢菩薩所修行的願力。法流即是總稱,八地菩薩證得無生法忍以後,諸佛會擔心菩薩就此沉滯不動,若悟到無生法忍心就沉寂不動的話,這不行的,菩薩道不容許如此。悟到的真理是修菩薩道的過程而已,此階段成就之後,還要發動菩薩行,假使在此沉滯不動的話,就變成小乘人了。 「法流」即是指無生法忍之止水,要將它開發出來,使之流動。將無生忍、無生法之止水開個缺口,將水導引出來灌溉萬物利益眾生,所以起無功用行。要發動無功用之行,把法流止水變成無功用之河,任運趣佛智海,任運將眾生帶向佛的智慧大海,即法流門之作用。諸佛鼓勵我們,加持我們,幫忙我們,給我們如來智慧,使我們能夠修學成功。雖然得到無生法忍,但還沒有成功,因為二乘人都能證得,二乘人若得到無生法忍,得二空證阿羅漢,就可以不動了,但我們修學大乘菩薩道的人,不能因此而滿足。 (二)勸辭,有七種勸法: 1、勸修如來善調御智 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忍第一,順諸佛法。 「作如是言」這是諸佛說的,諸佛給我們如來智,讓我們進入法流門,然後還要叮嚀幾句「善哉,善哉,善男子!」佛稱我們修學佛法的人為善男子,「此忍第一」是無生法忍在佛法的成就方面是第一,為什麼呢?因為「順諸佛法」,諸佛法的究竟義即無生忍、無法忍,是隨順諸佛所成就的法。此忍可用三句話來說明,「順諸佛法」是句總結,如何順法呢?無生法忍的內容我們又知道多少呢?善男子,你得到無生法忍之後,並不代表佛法就修成功了,還有未得到的。 然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無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汝今未得。 別以為得到無生法忍,能識別已,就成功了,還沒有了。距離成佛還有一大段,最重要佛果上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還沒有得到。這是一句鼓勵之話,亦即勸修的話,「汝今未得」是針對八地菩薩說的,說明有很多佛法尚未得到。 汝應為欲成就此法,勤加精進,勿復放捨於此忍門。 此即是勸修勉勵之話,所以現在對你說,希望你發起修習成就此法之心,勤加精進,修持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法。因為諸佛都是具備這些重要之法而成功的,你現在只得到無生法忍還是不夠。若「欲成就此法,勤加精進。」所以還要認真地去修,努力地修,精進地修。 「勿復放捨於此忍門」,就是不要放棄此無生法忍,已經成功的法門。已經成功的法流門,就是把無生法忍的止水開出一條溝渠來,叫作無功用河,任運的趣向佛智海,這才是該用之功,下的力量,用的功夫,所以不要放捨了此忍門。並不是聽我一說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那無生法忍就不要了。無生法忍是你成就後面這許多法門的基本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此為叮嚀的話,這是「勸修如來善調御智」。 又善男子!汝雖得是寂滅解脫,然諸凡夫未能證得,種種煩惱皆悉現前,種種覺觀常相侵害,汝當愍念如是眾生。 2、勸悲愍眾生: 自己修學成功了,不要忘記眾生。自己沒有修好的佛法固然要修起來,同時不要忘記要度眾生,此即菩薩修學佛法的基本精神。「又善男子!汝雖得是寂滅解脫,」你雖然得到無生法忍寂滅解脫,「寂滅解脫」就是寂然不動,滅除煩惱,在心地上不動無妄念、無煩惱,所以就寂滅解脫了。我們現在檢查自己的心理上是不是煩惱、妄想太多,有妄想就不寂,有煩惱就不滅。滅就是滅除煩惱,寂就是寂然不動,要得寂滅才能解脫。 八地菩薩是已經得到無生法忍了,但眾生還沒有得到,他們還在起貪、瞋、癡,造殺盜淫,輪迴生死,苦惱無邊。這些苦惱眾生你不能放棄不顧啊!所以說「然諸凡夫未能證得」,凡夫眾生還沒有得到無生法忍,凡夫眾生是痛苦的,種種煩惱皆悉現前,基本煩惱即貪、瞋、癡、慢、疑、邪見,六根本,八大隨,十小隨,二種中隨煩惱,共有二十六種煩惱。這種種煩惱始終跟隨著苦惱眾生,無一時一刻離開我們,這「種種煩惱皆悉現前」是指凡夫人說的。 「種種覺觀常想侵害」,是指二乘人而言,因為二乘人已經有一番功夫,煩惱比較少了,但是在用功時,有二種困擾:一種是覺,一種是觀。「覺」是比較粗的心理狀態,亦稱為「尋」;而「觀」是比較細的心理狀態,亦稱為「伺」。又「尋伺」是新譯,是玄奘大師譯。而「覺觀」是舊譯,是鳩摩羅什譯的。修行修心,這些煩惱我們要解決,因為我們的心上有這些問題才不得解脫,所以我們凡夫要先將煩惱弄清楚。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324期 ◎ 明芬整理 又善男子!汝雖得是寂滅解脫,然諸凡夫未能證得,種種煩惱皆悉現前,種種覺觀常相侵害,汝當愍念如是眾生。 「種種覺觀常相侵害」是二乘人的程度,二乘人在用功時,不管是粗或者是細的心理狀態現前,對二乘人而言都是一種傷害。小乘學者因為沒有得到無生法忍,所以常常犯過錯,起惑造業。這種種沉淪,即勸我們行菩薩道。 「汝當愍念如是眾生」,你既是發菩提心的人,而且已修行到第八地的菩薩,應該要憐愍、關懷這些眾生,有一位眾生在受苦,都不能隨意放棄,此即是勸生起大悲心。要曉得眾生是我們成佛的資源,若無眾生,我們成不了佛,這是〈普賢行願品〉上說的。所以千經萬論都是教導我們要關懷眾生、愍念眾生、救度眾生。 3、勸成其本願: (1)廣心: 此有二種心:(1)廣心,(2)大心。 又善男子!汝當憶念本所誓願,普大饒益一切眾生。 大乘佛法在皈依三寶時,即發這種大心了。「汝當憶念本所誓願」,本所誓願就是我們在皈依三寶時,師父帶領我們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四弘誓願,此誓願不是在皈依時念一念就算了,是要時時刻刻放在心上,要念念不忘這句話。本著此願去關懷眾生,去憐愍救度眾生。所以「汝當憶念本所誓願,普大饒益一切眾生。」普即是普遍,大就是認真的去饒益眾生,普大即是廣心。 皆令得入不可思議智慧之門。 (2)大心: 即是關懷眾生憶念本願,使得你所關懷、憐愍的那些受苦的人,都能夠進入不可思議智慧之門,這是菩提門、是涅槃門。普通的智慧不會講不可思議,只有菩提門、涅槃門才是進入不可思議的智慧門。所以要度眾生就是要把他度成功,不是發了願就算了,發願之後要兌現,不然就是空願。「大心」一方面希望一切眾生,能夠得入不可思議智慧之門,而自己也沒有得到不可思議智慧之門。因為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你還沒得到,你還沒畢業,所以有自得與他得的分別,皆令得入,自己也要入,亦使眾生得入。 4、勸求無礙智: (1)法性真常,定其所尚: 又善男子!此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 法性真常,定其所尚,即是說諸法的自性,是我們修學佛法追求的目標。諸法的自性是如何呢?法性是恆常不變的,不因佛出世或者佛不出世,而有所改變,法性並不因佛出世就有,佛不出世就沒有,它是恆常不變的,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所以我們要把此目標掌握住,我們修學佛法,要以悟得真如法性為主要目標。假如你修學佛法好多年,卻還不知法性是什麼,那你就空過了,要如何知道法性呢?那要去悟入,去參透。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法性並無兩樣,不因諸佛成佛而多一分,眾生未成佛,亦沒有少一分,所以不增不減;不因諸佛成佛而清淨,眾生未成佛,亦沒有污染,此即不垢不淨。此即諸法的空相,諸法的空相如心經上所說的,即法性。 諸法的法性是我們應該要得到的,那即是一種無礙智的對象。無礙智所證得的真常理,亦可說是無生理。 (2)奪其異佛,勸其上求: 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 眾生的法性與佛無有分別,這是怕我們說跟佛不一樣,常有人言,我們算什麼,佛是佛耶!我們是眾生耶!學佛者是要肯定,佛和我們沒有分別,佛是已經修學成就的人,我是正在修學等待成佛的人,照樣有成佛的可能與希望。所以有人說:「仙家還是仙家作,哪有凡人作仙家。」此即是自暴自棄的說法。實際上仙家也是凡人修行而來的,只要認真修行凡人依然有機會成為仙家,要曉得此道理。 「諸佛不以得此法」而稱如來,要知道十方諸佛,是已經成佛的修行者,並不是因為得到這個法才叫如來,在未得到之前也是如來,所以我們也是如來。我們是「迷位」的如來,佛是「覺位」的如來。迷是「在纏」真如,悟是「出纏」真如。佛並不因入法性與否,而稱如來。雖然我們沒有悟法性,但如來的自性沒有少一分,所以「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 二乘即是聲聞、緣覺,這二種人的修行方法不同,修行的目的不同,表示他們成佛的資本也是一樣的,亦具有常住不異的法性真如。 (3)抑同二乘,令不住忍: 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 二乘人不是天生就是二乘人,只是他沒有發大心而已,一旦發了心,就是迴心,二乘只要一迴過心來就是菩薩。在《法華經》上說:「有好多二乘人最後佛陀都給他們授記,將來都可以成佛。有學、無學人都受了記,都可以成佛。」就是有學無學,同成佛道。 這些二乘人有時候是一種菩薩心在起作用,倘若一開始都叫每個人去修菩薩道求成佛,大家都有一點畏懼,沒有勇氣,勇氣發不出來。佛菩薩很慈悲,在成佛的路上設個休息站,二乘人到了休息站,就認為成功了,所以佛說這個休息站不是佛果位的寶所,它是只是一個化城。成佛要到什麼地方呢?要到寶所。諸佛慈悲,怕我們心量小,不容易一下修成功,所以設一個休息站,是為了讓我們休息一下,不是究竟之目的地。休息之後,還要再向前,所以現代有一句話,就是「休息是為了要走更遠的路」。 我們修學大乘菩薩道的人就在這聲聞、二乘人的中途休息一下,再往前進就能成佛了。假使停滯在二乘果上就沒希望,所以佛有時候罵這種人啊!罵得很厲害,叫他焦芽敗種。「焦芽」是說那芽已經焦掉了不會再長,「敗種」是說種子已經壞了不會再發芽,又如「高原陸地,不長蓮華。」所以不要學二乘人,我們要證入諸法的法性,要證入「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的法性。」這是我們學佛最高的目的。這是第四勸求無礙智。因為要得到法性理,是要有無礙智才能得到的。 5、勸成佛外報: 又善男子!汝觀我等身相無量,智慧無量,國土無量,方便無量,光明無量,清淨音聲亦無有量。汝今宜應成就此事! 這是成佛外報,外報做什麼用的呢?就是利益眾生、攝化眾生用的。「又善男子!汝觀我等身相」,就是來加持金剛藏菩薩,加持與會聽眾的,是世尊在招呼與會的諸佛如來,「我等」就是好多佛。在加分、請分上都有許多十方微塵數的佛來參與,「我等身相」就是看看我的身相,觀察觀察我的身相,我的身相上面有些什麼呢?第一要有無量智慧,所謂成佛之後智慧很多,有「無師智、道種智、自然智、一切種智,」通通都具足了,所以有無量智慧。無量的國土,這是度眾生的範圍,智慧是度眾生的方便,用無量的方便來度眾生。無量的光明,無量的清淨音聲,清淨音聲是佛說法的功力。光量、智慧、國土、方便,以及無量的清淨音聲,佛的音聲叫什麼音?叫梵音。梵音是清淨無量的,為什麼要無量呢?因為世界無盡、眾生無盡、眾生煩惱無盡,所以佛要具備無盡、無量的智慧、光明、方便、音聲去攝化眾生,所以一切都是無量的。 「汝今宜應成就此事」,這許多的功德,與許多的外報果,不只是我們成佛的有喔!你們大家都有。大家都有希望得到這些成就喔!所以你們既然是修學佛法,並已經學到八地階位的菩薩,所以還沒有得到的,你們應該趕快把它修起來。應該要成就此事,這許多功德都應該把它成就起來,這是一種勸勉的話。所以佛菩薩的慈悲由此可知,不需諸佛再費心叮嚀重復。希望菩薩都能成功,這是第五佛的外報。 325期 第八不動地 又善男子!汝觀我等身相無量,智慧無量,國土無量,方便無量,光明無量,清淨音聲亦無有量。汝今宜應成就此事! 「身相無量,智慧無量,國土無量,方便無量,光明無量,清淨音聲亦無有量。」這六種的身相,都是諸佛化度眾生的身相,我們現在學佛的菩薩,亦應該修成功這些外報,因為我們也要利益眾生啊! 6、勸證佛內明無量勝行: 又善男子!汝今適得此一法明,所謂:一切法無生、無分別。 前面修學是外報,現在是成佛的內相。「又善男子!你們適得此一法明,」什麼是法明呢?就是「所謂一切法無生、無分別。」無生、無分別也就是無生法忍。分別就是無生,人我空、法我空。無生是「法我空」,無分別是「人我空」。是名詞不一樣,意思一樣。無生法忍,你們已經得到這個法明,也就是一切法的無生、無分別的無生法忍。這是你們得到的。 善男子!如來法明,無量入,無量作,無量轉,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可得知,如應修行成就此法。 善男子!你們得到的還是有限,適得此一法明,才得到一個無生法忍。一切法無生、無分別的一切法忍,要曉得諸佛如來的法明不只這些,善男子!如來的法明,有無量的勝行,「如來的法明有無量入,無量作,無量轉,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可得知。」又「入」就是佛所證入的法明差別,佛具備無量的法門。「作」就是法門的業用,「入」是法門的證入,「轉」就是業用的增上。一切法門證入差別不同的情況,佛的法門同我們得到的差得太遠了。現在八地菩薩雖然已經證得了無生法忍,這句話就是提醒我們不要得少為足,還要再進一步去修佛的法明。 「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可得知。」佛所證悟到的這個法明啊!數量是無量的,要去了解它,不是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可以知道的。所以佛的法明是難解、難知、難得、難證。那怎麼辦?最後就是勸,「汝應修行,成就此法。」就是說不要以得少為足,就是要以得到佛的法明為滿足,現在所得到的法明還是初步而已,應該要發起心來為成就此法繼續努力。 7、勸總修無遺成遍知道: 又善男子!汝觀十方無量國土、無量眾生、無量法,種種差別。悉應如實通達其事。 諸佛菩薩親現其前,諸佛菩薩苦口婆心的勸誘八地菩薩,來進修法門,所以第七勸總修無遺,不要得少為足。 「又善男子!汝觀十方無量國土,」心量要打開來,因為我們要成佛度眾生,以整個世界為我們利益的環境,整個世界是無盡的,我們要現身在無盡的世界中去度化無盡的眾生。把眾生無盡的煩惱斷除清淨,讓每一位眾生都能成佛,那我們學佛的工作才告完成,要有這種心量,所以說「汝觀十方無量國土」就是無量世界,在無量國土裡面就有無量的眾生,要度無量的眾生,就要運用無量的方便法門,用種種的差別法門,去適應、攝化、接引不同根機的人,這是菩薩的修學功夫,不能遺漏一位,所以叫總修無遺。「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以此取泥洹。」這是我們每天念楞嚴咒所發的一個願。 「悉應如實通達其事」,對這許多的要求,我們都要如實做到,應該要怎麼做到,我們就怎麼做,應該如何修?我們就依法而修,這就是結勸,將前面的說法做總結。「悉應」就是完全、統統應該如實的,這個法門應該怎麼修,我們就怎麼修;眾生應該怎麼度,我們就怎麼度,這叫如實,如其實際的通達其事,把應該作的工作,如實的作起來,這才是我們修學佛法的能事。 這7種勸,還可以把它分類一下: 1. 勸修如來善調御智,即自德未成勸。 2. 勸悲愍眾生,即化願未滿勸。 3. 勸成其本願,即本願未充勸。 4. 勸求無礙智,即自德未勝勸。 5. 勸成佛外報,即化業廣大勸。 6. 勸證佛內明無量勝行,即自己所得法門未窮勸。 7. 勸總修無遺,成遍知道,即少作能成增進眾德勸。 佛子!諸佛世尊與此菩薩如是等無量起智門,令其能起無量無邊差別智業。 (三)顯勸所為: 顯勸所為,令起智業故。諸佛世尊為了使八地的菩薩,都能在修行功夫上證入法流門,又勉勵八地菩薩再進修,必須在已經得到的無生法忍之成就以外,再進修所謂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等的佛法,目的就是希望能夠修學佛法,完成菩提道,圓證諸佛果,這是諸佛對菩薩,尤其是對八地菩薩的一種高度的一種期望。 在八地菩薩證得無生法忍的時候,鼓勵他再進修;假如不鼓勵他進修,會什麼危險呢?就是在證得無生法忍以後,就可以入涅槃了,而這涅槃不是究竟涅槃,就等於是小乘涅槃的一點證境而已,會耽擱菩薩進修完成佛道的程序,所以才有「勸」的這一段文。 諸佛對八地菩薩苦口婆心的勸導,用七種方法、七種理論,勸誘菩薩在證得無生法忍的程度上再進一步。這就是說明勸修的目的,以及勸修的利益,這科目叫做顯勸所為,顯示出諸佛為什麼要勸菩薩再進修呢?作用在哪裡呢? 「佛子!諸佛世尊與此菩薩如是等無量起智門。」這是諸佛菩薩為八地菩薩加持,使他得到無量的智慧法門,是什麼作用呢?說:「令其能起無量無邊差別智」,要曉得修學佛道,目的就是為了要成佛,這是自利。若就利他來說,就是為了要成熟一切眾生,要利益一切眾生,圓滿佛果需要許多智慧,再進修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等。那利他呢?當然有許多的智慧方便,使他完成菩薩道。所以令這些菩薩,這個「其」就是指八地菩薩,令他們生起無量無邊的差別智業,這個「業」就是修行的行門,行門就是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十波羅蜜,或者是普賢萬行這許多法門。給了他這許多智慧,希望能夠完成其功課,這是諸佛菩薩之所以要加持八地菩薩,給予八地菩薩這許多智慧的作用。 佛子!若諸佛不與此菩薩起智門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棄捨一切利益眾生業。 (四)彰勸之益: 這是彰顯勸修的利益,先說明不勸的損失,再彰顯勸之利益。又「佛子!若諸佛不與此菩薩起智門者」,這說明假如不給他加持、不勸誘他,就會損失,是怎麼樣損失呢?就是不與這些菩薩起智門的話,那「彼時即入究竟涅槃」,因為八地菩薩已經證得無生法忍,即當進入涅槃。意思就是菩薩修學菩薩道,從初地到七地修圓滿,是第二個阿僧祇劫修下來的。初地以前從初發心開始是第一個阿僧祇劫,兩個大阿僧祇劫的菩提道修下來,就我們凡夫來想是相當地疲累不堪的。八地菩薩已證得無生法忍,若不給他鼓勵一下,就會入涅槃。佛陀在這節骨眼兒上,即時給這些菩薩鼓勵、給他智慧,不讓他入涅槃。若讓他入涅槃就等於培養一位人才,而他不去弘法,那等於是損失了嘛!培養人才,就是希望能夠從事弘法工作,光大佛門啊!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326期 ◎ 明芬整理 以諸佛與如是等無量無邊起智門故。 這是勸誘的利益,這裡還要加以詳細說明,有法、有譬喻,還有合法的文字。法就是要說明這一段經文的主要的意義,「法」中有三:初、就是牒前與智,彰益之因,就是「以諸佛與如是等無量無邊起智門故」,因為諸佛慈悲,給予已經證得無生法忍的八地菩薩,再給他起智門的智慧。因為諸佛給予八地菩薩這麼多無量無邊起智門的智慧,這是勸益的因。 於一念頃所生智業,從初發心乃至七地所修諸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分亦不及一! 二、起行速疾,「於一念頃所生智業,從初發心乃至七地所修諸行,」以下用很多數字作比較,比較什麼呢?就是說這利益相當大,成就得很快亦很大,說「於一念頃所生的智業」,就在諸佛再給予無量無邊起智門的時候,八地菩薩在一念之間,生起了無量無邊的智慧,這智慧數字之多,「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分亦不及一。」就是拿少與多作比較。雖然看起來是用大數字來比,但實際上,這許多大數字,還比不上八地菩薩在一念間所成就的智業廣大。所以佛加持的智慧力量不可思議,這裡面有個道理,到底有多少利益呢?怎麼比法呢? 「從初發心乃至七地所修諸行」,從剛剛發心學佛開始,乃至修到第七地,這需要兩個大阿僧祇劫的修學時間,所有的功行,這許多利益,與八地菩薩一念之間所得到的成就來比,簡直是無法相比。又「百分不及一」,從初發心到七地修行圓滿,修了一百分的成就,亦不及八地菩薩在一念之間所得到的成就。 「百分不及一」是起點,千分不及一、萬分不及一、億分不及一、兆分不及一......;這些大數字一直往上數,現在用一個超越的名詞,就是「乃至」,中國的文字就有這點好處,外國的文字就比較死板,要一個一個往上數,所以中國的文字比較精湛,就用「乃至」將中間的千分不及一、萬分不及一、億分不及一、兆分不及一,統統省略了,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分亦不及一」,「那由他分」是很多的數字,百千億那由他分都不及一,由此可見菩薩一念成就的智慧之高,是無法相比的。 如是阿僧祇分、歌羅分、算數分、譬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如是阿僧祇分」,阿僧祇是無央數,無央數是一百二十個大數目之中的,不是頂大的數字,這是阿僧祇分也不及一。 「歌羅分、算數分」,或者叫迦羅分,有時候這個「迦」也念「歌」。在華嚴字母上有時候就會念「歌」字音。「歌羅分」,是大數目字,還怎麼比法呢?假使要懂得「歌羅分」,要先懂得阿僧祇分,如何是阿僧祇分呢?十個千等於一萬、一萬個萬等於一億、一萬個億就等於一兆,到了兆的時候,作一個基數,然後從個、十、百、千、萬、億、兆、十兆、百兆、一千兆、一萬兆、一億兆,......一千萬兆就是一個阿僧祇分。 「歌羅分」,是將一根毛分成一百分,或者說,迦羅分是一百分之一,一根毛是細得不得了,再把它分成一百分,就很細很細了。但是,一百分之一就成為迦羅分,這是一個說法;另外還有一個說法,就是要把一根毛,分得無法再分,就是「鄰虛」。在唯識學上有這名詞稱為「鄰虛塵」,是無法再細了,就是這一粒微塵再分就沒有了,就變成虛空了,所以稱為「鄰虛塵」。 「譬喻分」,是比方。又「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或「譬如十河沙微塵劫」,譬如......,能以世間的大數字來作譬喻。「算數分」,算數分就是一百二十個大數目字,在《華嚴經》中有,如「一百落差,十億俱胝」,俱祗的俱胝就是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一直到最後,不可說不可說轉又不可說不可說,再不可說不可說,這是那許多大數目字之一。 還有「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亦是一樣。將一根毛分成一百分,再把分出來的一百分,再分成百千萬分,從百千萬分當中再挑出一分來,再去分,分到無法再分,就是「優波尼沙陀分」,就是這樣的一個數字,反正是大數字就是了。 有無法數清楚,以及說清楚的大數字那麼多的功德,與八地菩薩在諸佛加持以後,一念之間所成就的功德,無法相比,就是說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的。這是形容「勸」的利益,就是諸佛勸菩薩修行成就的利益之大。假如諸佛不勸的話,菩薩就此證入涅槃,即變成自了漢,所以那是損失。就這麼一勸,即受益無窮了。 這裡有一個問題,菩薩成就功德怎麼會如此快呢?一念之間成就那麼多的功德,人家菩薩已經修行兩大阿僧祇劫了,而八地菩薩一念之間就能完成,這是什麼道理呢?以下有一個問答。 何以故?佛子!是菩薩先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無量身、無量音聲、無量智慧、無量受生、無量淨國,教化無量眾生,供養無量諸佛,入無量法門,具無量神通,有無量眾會道場差別,住無量身、語、意業,集一切菩薩行,以不動法故。 「何以故?」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成就,簡直令人無法接受。「佛子!是菩薩先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這裡是有原因的,菩薩從初地到七地的修行,是以業報身來修,而到了八地菩薩以後,一個身可以變成很多身,因為他是意生身。「業報身」一身就是一身,不能多的,而「意生身」一身就可以變多身,這是不同的。所以我們現在學起來比較辛苦,但是等你學到七地滿心以後,那就輕鬆了。我們以前講過,說證了法性無生法忍,二空真理法性以後,就可以乘法性而修,就是「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所以到了這個程度以後,不可以拿我們現實的身量來比較,這是不能比的。 「菩薩先以一身起行」,十地菩薩的修行從初地到七地,菩薩在修行的時候,一身就是一身,一個身體的修行功德是有限的。「今住此地」,就是現在住到了第八地「得無量身」,現在是意生身,不再僅是一身了,能夠隨願現身,所以得到無量身。這裡有十一句話來說明這個道理。 就是說在七地以前,只有一個身體在修行,「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無量身。」因為已經證得了法性理,二空真理,所以能夠一即多、多即一,乘法性而遍。在這十一句話當中,前六句是就教化眾生這方面來說的,所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無量身。」就身體方面來說,得到無量的身體,無量身體修行的功德就更多了,所以能夠一念就生起那麼多的功德來了。 「得無量音聲」,有無量的身體就有無量的音聲,因為他是隨類化身,若要度天人就現天人身,若要度阿修羅就現阿修羅身,若要度畜生就可以現畜生身,而就有畜生的聲音啊!所以就得無量的音聲。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327 ◎ 明芬整理 「有無量的智慧」,菩薩現出無量身形,還能夠說各種不同的語言,以不同的語言將佛法發揚出去,讓那些不同種類的眾生,都能夠跟我們一樣,都能夠得到佛法的滋潤,所以有無量的智慧。 「無量的受生」,菩薩要到什麼地方去度化眾生,就現什麼生,隨其本願,非常方便,隨他的意思,隨願現身、隨願受生。我們凡夫是隨業受生,而菩薩是隨願受生。如前生造的是人的業,今生就是人,若前生造的是牛的業,今生就是牛,前生造的是馬的業,今生就是馬,那是改變不了的。而菩薩修行到了八地以後,就能隨類現身,他要去度馬就現馬身,要去度牛就現牛身。現了馬身,就可以化馬的聲音;現了牛身,就可以化牛的聲音,可以說馬的話,可以說牛的話。佛有「圓音」,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圓音就是一切音他都具備,不需要翻譯,都能夠得到隨所知的智慧。這是「無量受生」。 「無量淨國」,就是菩薩要到那一個國家去,亦能隨願往生。若要生極樂世界,就到極樂世界去,若要生阿閦佛國土,就生到阿閦佛國,若說要到彌勒內院去親近彌勒,就生彌勒淨土。所以,清淨國土亦能隨願往生,眾生的身形亦能隨願受生,他對眾生講話,具備各種無量的智慧,又能夠發出無量的音聲,又能顯現無量的身形,這太方便了。 「教化無量眾生」,菩薩現這許多身就是為了教化無量的眾生。「得無量身、無量音聲、無量智慧、無量受生、無量淨國、教化無量眾生。」這六句完全是為了教化眾生而顯現的。 「供養無量諸佛」,這是修福德助道的一句總話。我們要修福德、智慧這兩大門對不對?修福德助道業、智慧助道業,我們現在修行不出這兩種。修福德助道業,最代表性的就是禮佛、拜佛,要拜佛才能夠修福,供養佛亦是修福德助道業的一種。不僅要供養佛,還要供養法、供養僧、供養父母師長、供養一切眾生。這供養佛不只是供養,就像我們出去救濟,跟人家結緣,這都是供養,都是福德助道業。 「供養無量諸佛」,菩薩能夠現無量身形,能夠供養無量諸佛,我們現在還做不到這樣的境界,但是我們可以發願。我們在禮佛的時候,要運心觀想,這一拜佛禮拜下去,要觀想「至心頂禮十方法界,微塵數諸佛如來」,這一拜不僅頂禮一尊佛,而是頂禮十方無量佛。要運心觀想,供養一切諸法,一切賢聖僧,供養多生多劫的生身父母、師長,都可以作這樣的觀想,那你修行的功德就可以隨你的觀想而擴大。這是修密法比較注重的,譬如我們放焰口或放蒙山,它只有七粒米,就能遍十方。七粒米如何能夠供養無量眾生,如偈云:「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要這樣作觀想,放蒙山要觀想,不是光繞手印繞好看的,那樣子是不行啊!心裡要觀想,這七粒米要能遍十方,才能夠普施周沙界。 「入無量法門」,這是智慧助道業,無量的法門我們都要修學。現在就從聽課開始,先把基礎的佛學知識充實起來,我們有了普遍的佛學知識,就可以去讀各種的經,就可以修無量的法門,這個就叫智慧助道業,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供養諸佛是福德助道業,入無量法門就是智慧助道業。 「具無量神通」,有神通是方便我們弘法,以及利益眾生。「有無量眾會道場差別」,無量眾會道場幹什麼呢?在自利方面,到無量眾會道場去,每一個道場有道場主啊!去禮佛或參訪善知識,在道場裡面我們可以結緣哪!或者隨緣說法呀!那就是布施。 「住無量身、語、意業,集一切菩薩行。」這句是起行,就是實際修持佛法,修福德、修智慧等等。修行當從何處發揮呢?修「住無量的身、語、意業,集一切菩薩行」,這是總說。這個「住」,我們要運用它「起行」,用無量的身業、無量的語業、無量的意業,集一切菩薩行。身業,我們以四攝法、四無量心,去做攝化眾生的工作;語業,我們隨緣說法,化度一切的有情;意業,我們要運心供養一切諸佛,這就是身、語、意三業的修行。習行眾多,菩薩萬行都是從身、口、意三業方面表達出來的,所以「集一切菩薩行」。 八地菩薩已經修到無功用行,能任運而轉,不像我們要做什麼事情,都要勞師動眾,要準備一切。菩薩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他想到什麼地方度眾生,就到什麼地方度眾生;想對什麼人說法,就對什麼人去說法,都能隨願而轉,所以任運集成,不需要像我們這樣麻煩。這是解釋為何八地菩薩的一念功德,有如此的殊勝。 在自行化他的菩薩行當中,修行是很快的,為什麼呢?因為「以不動法故」,到了不動地就不再起心動念,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是任運而作。諸佛慈悲說這個甚深法門,又怕我們眾生聽不懂,所以再說譬喻。 佛子!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於海,多用功力。若至海已,但隨風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比於未至;其未至時,設經百歲,亦不能及! 這是多不及少的譬喻,譬如乘船要度這個大海,在沒有進入大海以前,用我們身體的力量去推動,那很是辛苦的。什麼人沒有到大海呢?初地到七地都還沒有到大海,他的船要靠搖櫓,運船的方法,就像划龍船一樣,就是憑勞力運行,這等於還沒到海,在江河、小溝裡推行著。一旦到了大海帆拉起來,就能隨著風力、水力行走,靠著風把舵掌穩,不必再以人力辛苦划動,就能夠順利快速過海。靠人力用的功夫大,時間多速度又緩慢,入海順流則事半功倍。 「一日所行,比於未至,其未至時,設經百歲,亦不能及。」現在入海之後,一日所航行的航程速度,與未到海的人比起來,是無法比擬的。未到海之前靠的是人力,一天能跑不了多遠呢,靠人力推動的速度,一百年亦不能及。一旦到了海面,靠風力就又快又穩,這就是譬喻。 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積集廣大善根資糧,乘大乘船,到菩薩行海。於一念頃,以無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本有功用行,經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不能及! 菩薩在修行菩薩道的時候也是這樣,怎麼說呢?八地菩薩修學佛法的情況,就跟乘船欲入大海航行一樣,未到大海時是靠人力很辛苦,到了大海靠風力推動就輕快了。菩薩修行未到八地以前很辛苦,到了八地以後就快了,所以說菩薩摩訶薩,八地就是大菩薩,「亦復如是」就是這樣子。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328期 ◎ 明芬整理 「積集廣大善根資糧」,從初發心到七地圓滿,經過二大阿僧祇劫長遠時間的修行,積集功德,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積集廣大的善根資糧,他要做什麼方便,他說的法是大乘行,他修的是大乘行,就等於他乘大乘船,到菩薩行海。有大乘心的人修菩薩行不會困難,實踐起來很自在、很快樂。因為修學菩薩行,圓滿菩薩道,比什麼都好。又「助人為快樂之本」,菩薩道與菩薩行無非是利益眾生,修行以無功用的智慧,入一切智智境界,修起來不但不吃力,而且很方便。於一念頃,就能入一切智智,即是入佛智。 「本有功用行」,是指七地以前的菩薩,憑功用去推動,經過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不能及,就是經過很長遠的時間修行,哇!好累哦!這修行的功德成就不及八地菩薩一念的功德,所以我們修行,在沒有證得二空真理,真如法性以前,修行比較辛苦。那麼我們要多聽經聞法、多參悟,把二空真理證得,那以後就方便了,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就等於乘大法船,在大海裡把帆揚起來,隨風飄去。這就是勸的作用,以及勸的利益。 下一科是淨土分,淨土分之內容是講三世間:(一)器世間,是講依報國土;(二)有情世間,亦為眾生世界;(三)正覺世間,就是佛菩薩的境界,又稱為智正覺世間。依經文上之次第,先講器世間,次講有情世間,最後講智正覺世間。 菩薩修行從凡夫位到佛果,要歷經五十二階位。首先是十信位,當屬凡夫的境界,由於剛剛起步,接受啟蒙,所以要修十種信心。第二是三賢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住」要十信滿心之後,安住於佛法當中,是謂十住;十住之後就是力行的階段,所以是十行;經過這二十個位次的修行之後,自修的程度已經建立,接下來就可以自利利他,所以是十迴向位。這三十個賢位修滿以後,就登入初地。 到十地之後,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證到法身就是聖人,這五十個位次修滿;還有二個位次修滿就可以完成佛果,就是等覺、妙覺位。等覺就是已修滿了應修的學分,好比論文通過了,菩薩修行到此階段需要百劫的時間,再來修相好。所謂「三祇練行,百劫修因」,即是以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修福德行、智慧行,再以一百劫的時間來修相好。這階段就到「妙覺」之果海,此時就是斷除最後的塵沙無明,無明很難斷;無明斷盡就成佛了,這是我們修行的層次、路線。 《華嚴經》分為四大分:即信、解、行、證,內容是說明修行成佛的過程。就修行時間而言: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四十位次,為第一阿僧祇劫;又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為第三阿僧祇劫。這修行之過程是我們應該要知道的。 八地菩薩是一直修行下來的,到了「淨土分」已是屬於果分,這一地的經文分成行分及果分。前一大段是修行的內容,後一大段是證果之內容,現在「淨土分」是屬於果分,到底有什麼成就呢? (一)器世間自在行 佛子!菩薩住此第八地,以大方便善巧智,所起無功用覺慧,觀一切智智所行境。 大方便善巧智是七地菩薩所修的功夫,因為七地菩薩修了無功用因,而使八地菩薩能證到無功用的覺慧。一切智就是佛智,佛智所行境就是三世間。八地菩薩是以無功用的覺悟智慧,來觀察一切最上智慧所修行之境界。 佛子!是金剛藏菩薩在招呼解脫月菩薩及諸位大眾,菩薩住此八地以後,以大方便善巧智所起的無功用覺慧。智所行境為所觀,即世界成壞;無功用智為能觀之智,即如實知世界幾時成壞。方便善巧即無功用因,在於七地修無功用行,今得自在。 所謂「無功用」者,是七地菩薩任運自如,並不需特別作意,自然而然,就能隨心所欲的發揮。修行大方便善巧之因,所以現在生起無功用覺慧,無功用是不須作意,想做就自然而然發揮出來,而且能夠如法如理。誠如儒家所說:到了七十歲「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有如此的修養,如此的功夫,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會超出規矩。因為本身修養的關係,所以凡夫到了七十歲算是一種修行。菩薩經過二大阿僧祇的修養,更不用說,一定是能夠起無功用,又能如法如理的修行。 八地菩薩以無功用的覺慧,來觀察一切智智所行境。一切智就是佛智,佛的智慧用在什麼地方呢?用在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尤其是成就眾生,可以說唯有佛智所行境,因為佛無時無刻不在愍念眾生、關懷眾生。以上是標舉總綱,說明「無功用智」為能觀之智,而「智所行境」為所觀察之境。 無功用的覺慧就是能觀的智慧,能觀察一切事理,運用智慧教化世間一切眾生,這種覺悟智慧與普通的聰明智慧不一樣,聰明智慧又稱為世智辯聰,只有世間知識的聰明;而覺悟智慧是證悟到諸法真理,所發出來的智慧,是一種理性的智慧,以此智慧觀察一切智智所行境,菩薩以這高度的智慧觀察所要修行的境界。 我們生活在世間,要觀察世間,我們學習佛法要從基本作起,就是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要成就二件事:要莊嚴佛土,要成就眾生。不瞭解佛法的人常說:「只要修行,什麼都不管!」給人認為,學佛是消極的觀感,實際上學佛的人非但不消極,而且非常積極。「莊嚴佛土」就是要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而「成就眾生」即是要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人格修養要加以開導教化,使之達於聖賢的境界,所以我們學佛要有這樣的心量和認知。所以我們要觀察一切智智所行境,要瞭解我們的環境,瞭解與我們生活的大眾,運用佛陀所給予我們的教材,教化眾生,提昇我們的生活品質及智慧修養,這就是一切智智所行境。 「一切智智」就是佛智,這不是普通智慧,乃是一切智慧當中的智慧,這種智慧是啟發我們的良知、本性。我們每個人的良知、本性在佛教來說就是佛性。佛說:「人人皆具有佛性,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為何大家都不能成佛呢?為了這個問題,佛陀在天上人間不休不息地說法四十九年,教化無數的眾生;又在即將涅槃之時,將佛法交付給彌勒菩薩。交待彌勒菩薩將來要在這個世界成佛,要將與佛法有沾到一點點邊的眾生,都要給他度成功。佛陀是如此的用心良苦,關懷我們眾生,我們必須跟隨佛陀的腳步向前走。 329期 第八不動地 所謂:觀世間成,觀世間壞,由此業集故成,由此業盡故壞。幾時成?幾時壞?幾時成住?幾時壞住?皆如實知! 所謂「觀世間成,觀世間壞,」即是觀察我們器世間的生活環境是如何成就的?又是如何變壞的?就佛教而言,是很有學問的。一般人都知道有世界末日,世界如何形成卻沒人研究。有關世界之形成,東方、西方宗教都有不同的看法,西方宗教說是上帝創造的,印度人說是神創造的,中國人說是天創造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佛陀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就十一年的時間當中,先後以五年的時間向婆羅門教學習,依照他們的方法修行,跟著拜天、拜地都沒有結果最終還是放棄。又到深山裡學習打坐,向內心參究「宇宙是如何形成的?」花了六年的時間便大徹大悟,悟到一切世間的成就,世間的壞滅。總而言之,是眾生共同的業力所造成的,「觀世間成,觀世間壞。」這二句話是說隨心欲,菩薩以身心體悟這個宇宙的道理。觀世間成壞,其相有五種自在,所謂: 1.隨心欲:觀世間成,觀世間壞,觀察就能夠知道。 2.隨何欲:什麼原因成,又是什麼原因毀壞呢?就是眾生的業。 3.隨時欲:就是幾時成,幾時壞滅;即是隨時間的長短,所能示現的。 4.隨廣狹欲:要知道世間的範圍有多大,它成就的內容又是如何? 5.隨心幾許欲:是心能夠想知道什麼,就知道什麼。 隨心欲就是知道四大的差別,即組成世界的要素。四大又是什麼呢?在古老的哲學認為,世間的成就是地、水、火、風這四大所組成的,乃至於我們身體的基本元素也是這四大。我們中國人說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現在醫學知識說身體是由二十五、六種的元素所組成。世間的成就即地、水、火、風四大,亦即古老哲學的說法。 「地界」凡是堅硬的東西,就是所謂的地大。而身體的「地大」就是指骨頭、牙齒、頭髮、皮膚等。「水大」是指我們的汗水、涕唾、血液、大小便等,就是液體的東西。「火大」就是我們的體溫;「風大」則是我們的呼吸。 「由此業集故成,由此業盡故壞。」觀察世界是如何成就的,又觀察世界是如何毀壞的,都是因為眾生的善惡業聚集而成。善惡業聚集起來世界成就,等到善惡業之報盡了,世界就毀壞,這是一種說法。另外,世間的成壞又有詳細地說明:首先成就我們的生活環境,山河大地、草木叢林,就是「器世間」;然後,再成就眾生,就是六道眾生。「六道眾生」即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牲,這一切有情眾生都在這裡,就是有情世間。環境、人都具備了,就有教化主的出世,這是智正覺世間。這裡是偏於講現實的環境。 所謂成、住、壞、空,這世界之形成很有科學說法,首先在太空當中形成一種大氣層。就佛教而言是風輪,在天文學上稱為大氣層,太空船要登入月球,要先穿越大氣層,再步上軌道,這就是風輪。因為有風輪及大氣層的護持,使得我們的星球各自保持距離;同時大氣層中有所謂的引力,互相在各自的軌道中運行。風輪之上再成水輪,再成金輪。 古代印度之宇宙論主張,在世界最下為虛空,虛空之上有風輪,風輪之上復有水輪,水輪之上復有金輪。由於有情之業力所感,搏擊水輪,於其上結成金;而山、海、島嶼等現實世界,即存立於金輪之上。風輪成後,再成水輪;等於說我們地球有水、有大地,大地上形成山、河,形成大地,這是器世間。爾後,漸漸有人類,人類是從業力而來的。而印度古老的說法,總說人類是從光音天下來的,認為天是我們的祖宗,所以拜天。實際上真正的說法是眾生的共業,創造了我們生活環境,這樣才合情合理。漸漸有了眾生,又由於眾生賢愚之程度不同,才有六道之分別,這是世界成就的階段。 「住劫」世界成了之後,就要穩定安住一段時期。此成、住、壞、空四劫之期間,各有二十個中劫,總合八十個中劫,成為一個大劫。這裡山河大地形成,有了眾生,安住一段時間即二十個中劫,到了第三階段就是壞,因為眾生的福報愈來愈薄弱,就容易犯罪,使得我們的生活環境很苦,人類的業報深重,世界漸漸壞。 有關「住劫」的說法,人類的壽命從十歲開始一百年增一歲,增到最高點八萬四千歲時;便向下遞減,過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這樣一增一減,是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就是中劫,八十個中劫就是一個大劫。成、住、壞、空各有二十個小劫,到了第十九個小劫時,就會發生三種災難: 1.刀兵劫,即是打仗。 2.疾疫災,流行病、惡病。 3.饑饉災,即沒有食物吃。 刀兵災、饑饉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人類就遭遇過了;打仗再加上沒有食物吃,饑饉之後,就會有瘟疫等流行病發生;刀兵、疾疫、饑饉,這是小三災,是人類痛苦的經驗。 「壞劫」亦有二十小劫,於最後一劫世界即開始壞滅而引起天災,分別稱為劫火、劫水、劫風。三災之發生,其順序一定;即先以火災壞滅七回之後,再以水災壞滅一回;如此以火災七回、水災一回,反覆經過七次之後,再以火災壞滅七回,最後即以風災壞滅殆盡。 大三災是發生大火災,這火災不是普通燒房子;是整個世間全部都是火,世界燒得精光。火災之後就是水災,在七次火災之後會有一次水災,水淹起來的時候很可怕,那雨點,如經上說:「雨點像車輪那麼大」,從天而降,而且地上還湧出水來,上下交集。這大災難會到何種程度呢?「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颳三禪」好可怕!這是色界天的範圍;再來就是四禪天,四禪天的人不會遭受災難,只有三禪以下才會有災難。七次火災,一次水災;七次火災,一次水災;共有七七四十九次的火災,七次的水災。有偈語形容此情形「要七火一水,七水火後風」,就是「七七火一七水,後復有七火,方有一風災;總有五十六次火災,七次水災,一次風災,成六十四大劫。」這就是毀滅的三大災層次。 成、住、壞、空要經過這三大災之後,整個世界就毀滅了。毀滅之後就一片空蕩,所以三小災是受苦,三大災是毀滅,這就是成、住、壞經過三大災之後的過程。如《經》上說:「什麼時候成,什麼時候壞,怎麼樣成,怎麼樣壞。」八地菩薩的無功用覺慧,一切智智的大智慧觀察,就能夠知道這些事情,而且世界的成是由於眾生的業力成就,眾生業報盡了,世界也就壞滅了。 330期 第八不動地 「幾時成,幾時壞,幾時成住,幾時壞住,皆如實知。」世界何時成,眾生的業力現前就成;世界什麼時候壞,眾生的業報受完就毀壞了。我們要觀察世界是如何成就?又要觀察世界是如何毀壞?所以我們要瞭解世界成壞的因素,都是由於眾生所造的善惡業集聚而成。幾時成住呢?二十個小劫就是中劫,幾時壞住呢?到了二十個小劫,四個大劫的時候,世界就毀壞了。「皆如實知」從成、住、壞的情況而言,八地菩薩都清清楚楚地知道。世界的成就或毀壞,幾時成住,幾時壞住,皆如實知。 菩薩以無功用覺慧,觀察一切行境,而「行境」包括器世間,以及眾生世間,「所謂觀世間成,觀世間壞,由此業集故成......皆如實知。」觀察世間的成壞,就是成、住、壞、空。觀察世間壞,就是指我們這眾生世界,世界是緣起法,是無常的,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大劫。 八地菩薩已證得無生法忍,又有無功用覺慧,能觀的智慧,所以才能觀佛的境界,觀察世間,為什麼要觀察世間呢?因為世間是眾生的依報所在,所以要觀察世間的成住壞空,要瞭解世間的成住壞空。我們學佛,不僅要把佛法學好,世間的學問也要懂得,為了要度眾生,所以觀察世間成,觀察世間壞。這成壞的因素,都是由於眾生所造的善惡業集聚而成;成的時期,稱為成劫,等到善惡業報盡了,就是壞劫。這個劫是如何修成就呢? 人的壽命,從十歲開始向上增,每一百年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的時候,這是增到最高點,又稱為增劫。再從八萬四千歲起,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人壽十歲為止,這是減劫。這人壽一增一減就是一個小劫,合二十個小劫就是一個中劫;宇宙的成是二十個小劫,壞也是二十個小劫,總括成住壞空四劫就是一個大劫。 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分為九品,若以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言,假如是下品下生,必須等待成佛;眾生到了極樂世界,不是馬上就能見到佛,必須在蓮華當中等待十二個大劫,要歷經三次的成住壞空,才能夠華開見佛。所以說往生極樂世界並不容易,修持的成就達到下品下生已經不容易,在未花開見佛之前,仍然要發心受持三皈依、受持五戒,修學十善,從基本修起,在蓮華中等待成佛。因此這個時間我們要瞭解,所以世間幾時成,或幾時壞,是菩薩第一要觀察的。 現在我們的世界就在壞劫當中,因為住劫已過。「幾時成、幾時壞、幾時成住、幾時壞住?」這個世界壞了以後,有一個問題,娑婆世界這麼多的眾生,以三千大千世界為基數,到時候都得要寄生到其他世界去,說不定要搬到月球,但是月球上是不行的,因為沒有水源,生物大概活不成。若將來我們發現火星、木星,或者其他星球上有食物,就可以搬過去,這個不要我們操心,到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有地方讓我們去,這是業力的感召。 若世界壞滅會變成什麼情況呢?就是水,我們《華嚴經》稱它為香水海,這世界最下方是風輪,上面是水輪,水輪上面是大地。那什麼是風輪呢?就是天文學家所說的大氣層,地球為什麼會在空中運行,又為什麼不會掉下去呢?地球是一個很重的物體,為什麼能在空中運轉呢?還能繞著太陽運行,就因為它有地心引力,有這大氣層在維持運轉,所以我們佛學的知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天文學來輔助說明,世界有成住壞空四階段,都要如實知,都要去瞭解它。這是第一成住壞空。 第二要知道地水火風的差別,地水火風就是四大。成住壞空是時間,是我們知道世界的時間,第二是知道世界的成分,所以要知道世界有地界、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我們要知道這地球,有大的地球,也有小的地球。 又知地界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知水、火、風界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知微塵細相、差別相、無量差別相。 又知道這地界有小相、大相、無量相,有種種不同的差別相,這是第一地界。第二是水界、火界、風界,地水火風要知道這四大的差別。水界也有大相、小相、無量相、差別相,有大洋、有小洋啊!有大河、有小河啊!風界就是大氣層,火界就是氣溫。假如我們這世界上,沒有氣溫、沒有熱量,我們人類也沒辦法生存,所以地水火風一樣都不能少,這是組成世界的元素,四大各有大小的不同相、無量相、差別相;還知道微塵相、差別相、無量差別相,因為世界是微塵組合而成。知道四大的差別是廣相,而知道微塵的差別是狹相。 就「地界」而言,凡是堅硬的東西就稱為地大。若以身體而言,「地大」是指骨頭、牙齒、頭髮、皮膚等。「水大」是指我們的汗水、涕唾、血液、大小便。「火大」是我們的體溫。「風大」就是我們的呼吸。我們要曉得所謂地界的範圍有小相、有大相、有差別相、有無量相之分別;「小相」即是凡夫的心量所看見,所認知的東西;而「大相」就是佛菩薩的修行,從定中反映出來的現象或境界。又「差別相」是一種法理方面的說明;而「無量相」是如來的境界是沒有限量的。眾生的境界是小相,大相就是菩薩或聲聞、緣覺在定中的境界,大相、小相是如此分別的。小相、大相、無量相是就「事相」方面說明的,差別相是就「法理」上說明的,所以這二種不同。 總而言之,就是我們瞭解世界的情況,世界的組成分子、形象、種種的差別;地界有不同形象的差別,水界、火界、風界一樣有小相、有大相、有無量相,以及差別相,依道理分開來說的。地、水、火、風每一種成分都有這四種相。比如我們的骨頭有大小,身體上的組織也有大小;世間硬體的東西有大小、有差別相、無量相等等。這都是瞭解現實環境的範圍,從四大方面去理解。 隨何世界中,所有微塵聚,及微塵差別相,皆如實知。 隨著世界中所有的微塵聚集,以及微塵差別相,皆如實知。微塵就是組成世界的分子,微塵如此小,聚集起來就成大地,所以微塵的細相,地球的大相,差別相、無量相,都必須瞭解。「微塵」是諸法的基本單位,在唯識學上,微塵還有極微塵,再分下去,還有鄰虛,這等於虛空歸零了,無法再分下去。 331期 第八不動地 隨何世界中,所有微塵聚,及微塵差別相,皆如實知。 「極微塵」在俱舍學上講得很清楚,是最小的單位,等於我們化學上所謂的分子,或是中子、電子、核子,現在已經到奈米了。太虛大師說這就是原子,所謂原子就是沒有長短、大小、廣闊的分別,是一個不可分的東西。但是現代的數學把它算出來,一個極微的微塵是一萬萬分之七公釐。 若就俱舍學而言,從一個極微一直到手指節這麼長,作為計算的基本數字,這個極微有一萬萬分之七公釐,好像有了長短度可以量了,七個極微量是一個金塵。在註解上「又知世界」的小科裡有「知塵中,細者透金塵,粗者隙塵。」此二句話是說明極微塵的關係。七個極微的面積就是一個金塵,金屬經過熔化變成液體,但凝固之後又會變成固體,是不容易分成最後的極微。七個極微的數量就是一個金塵;七個金塵就是一個水塵,七個水塵就是一個兔毛塵,七個兔毛塵就是一個羊毛塵,七個羊毛塵就是一個牛毛塵。大概是兔毛最細,然後羊毛就略粗一點,到了牛毛就更粗了。七個牛毛塵就變成一個隙塵,而隙塵就是有太陽的時候,把門窗開一點隙縫,陽光從這隙縫中灑進來;在這光線中可以看到,有些灰塵在飛舞就是隙塵。七個隙塵就是一個蟣蝨,就是虱子的小寶寶;七隻蟣蝨就是一粒麥子,七粒麥子大概就有一指節那麼長。就這樣,從極微一直到一個手指節的長度,這範圍的數字就是為了說明「透金塵」的物質單元。 隨何世界中,所有地、水、火、風界,各若干微塵,所有寶物若干微塵,眾生身若干微塵,國土身若干微塵,皆如實知。 所有地水火風界,各由若干微塵所聚集而成,所有寶物亦是微塵聚集,眾生身也是微塵聚集起來的,國土身若干微塵,皆如實知。 知眾生大身、小身,各若干微塵成。 眾生也有大身與小身之別,眾生最大身是恐龍,不過,現在世界上沒有了。小身就是蚊蟲、螞蟻等。接著,就是要知道六道輪迴,在六道輪迴的眾生。 知地獄身、畜生身、餓鬼身、阿修羅身、天身、人身,各若干微塵成,得如是知微塵差別智。 這個學問太微細了,我們不但要做到形象大小,組成基因,都要弄清楚,六道的眾生亦是微塵所組成。這許多的環境、現象、事物所有的微塵,菩薩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而且從中得到差別智。 又知欲界、色界、無色界成;知欲界、色界、無色界壞;知欲界、色界、無色界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得如是觀三界差別智。 要知道天人的情況,色界的「天人」、欲界的「人」,以及無色界天,這三界的成;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壞;要知道色界天、欲界天、無色界大相、小相、無量相、差別相。如是觀三界差別智,因為我們在這三界中生活,所以要弄明白,它的組成與差別,甚至於它的境界,我們都要知道。 我們生存的環境空間就是三界,「三界」共有二十八重天亦即: 1.欲界,六重天。 2.色界,十八重天。 3.無色界,四重天。 彌勒菩薩住第四重的兜率天,我們這欲界最高天是他化自在天。到了色界就有十八重天,「火燒初禪」就是發生火災的時候,從我們欲界最低的地獄開始,一直燒到欲界的第一重天「初禪天」;「水淹二禪」從最低的地獄淹起,淹到色界的「二禪天」;「風颳三禪」從地獄一直颳到第三禪天,四禪以上就不會受災了。 欲界就是有男女情欲的地方,色界也有男女,但他們的情欲很淡,我們的彌勒菩薩住在兜率天宮,又稱為知足天。色界天的男女只有點頭看看而已,因為他們是注重參禪的,所以初禪有三重天,二禪亦有三重天,三禪亦有三重天,而四禪就有九重天,共有十八重天。 無色界的天人就完全是精神境界,色體都沒有了,都在定中完全是精神生活。這些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也有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的分別。這些情況八地菩薩都能夠以無功用的覺慧、一切智智去觀察、瞭解。 佛子!此菩薩復起智明,教化眾生。所謂:善知眾生身差別,善分別眾生身,善觀察所生處;隨其所應而為現身,教化成熟。 八地菩薩以神通教化眾生,又「所謂善知眾生身差別」,要教化眾生首先要觀機逗教,需要知道眾生的程度,知道眾生的身份不同。又「善分別眾生身」,眾生的身相以哪一種方便法比較適宜。「善觀察所生處」,眾生所住的地方,我們也要瞭解,就是說應機化道,若以教育方面而言是因材施教,而我們佛教講得是觀機逗教。「隨其所應而現其身」,如同觀音菩薩一樣,要三十二種應身,要天身就現天身,要人身就現人身,要餓鬼身就現餓鬼身,要地獄身就現地獄身,就是隨其所應而現其身。「教化成熟」,不管是哪一類身形的眾生,要運用適應的教材而教化之。 此菩薩於一三千大千世界,隨眾生身信解差別,以智光明普現受生;如是 若二、若三,乃至百千,乃至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隨眾生身信解差別,普於其中示現受生。 這是八地菩薩的教化範圍,稱為隨類化身。在這三千大千世界以內,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區;在此內的眾生,都能夠受到菩薩的教化度脫。若是眾生的群類不一樣,身形、程度都不一樣,而我們八地菩薩都隨順眾生的身份以及知識程度,以菩薩的智慧光明「普現受生」,為其現身說法。「如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或兩個三千大千世界,或若干個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不可說的三千世界」的範圍之廣。如《經》上說:「所謂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所以菩薩度化眾生不是只度一個世界的眾生,要度無盡的眾生,這心量要放到非常非常之大。又「不可說」,這是大數字,是無法說盡的數字。如此多的大千世界眾生,隨眾生身、隨眾生信、隨眾生信解差別,都要就眾生的程度「普於其中示現受生」;即是沒有分別,什麼地方有眾生就到什麼地方去,這就是八地菩薩度眾生的活動。所以「普於其中示現受生」,就是到天上看到他在天上,到地獄看到他在地獄,到人間看到他在人間,無處不在,又稱為無剎不現身,這是菩薩的本能。 此菩薩成就如是智慧故,於一佛剎其身不動,乃至不可說佛剎眾會中,悉現其身。 在《華嚴經》上有一句「不動而遍」,我們的身體是有能力限制,修到第八地的時候有無功用行,能夠想到什麼地方就到什麼地方,已經沒有分段生死,此時是變易生死,所以能夠隨類化生,能夠無剎不現身,處處都有分身,就是「於一佛剎其身不動,乃至不可說佛剎眾會中悉現其身」。在不可說的佛剎裡,法身遍一切處。 332期 第八不動地 (二)眾生世間自在行 以下是說明「眾生世間自在行」,所謂:「眾生世間自在行」就是隨順機感應化,而調伏眾生自在故。眾生世間就是有情世間,或稱為情世間。器世間就是我們依報的國土,有情世間就是正報的眾生,器世間是我們眾生所依住的地方,亦是菩薩所要化度的世界。 佛子!此菩薩隨諸眾生身心信解,種種差別,於彼佛國眾會之中,而現其身。 這一段是「總明感應」,這第八地菩薩化度眾生的悲願,是很深遠的,隨諸眾生之身心信解,種種差別。八地的菩薩是來化度眾生,而不是隨便出來講話的。菩薩首先觀察眾生的機宜,然後再因材施教,看眾生的程度,再開示教化的法門,這點很重要。 佛陀在世的時候,曾經有二位剛出家的比丘,佛陀請舍利弗與目犍連,帶領他們一起學習修行。這二位比丘在出家之前,一位是開洗衣店的,一位是打鐵匠。在以前打鐵的時候要燒火爐,而火爐有一個風箱,必須用手去拉風箱,才能助燃爐火。這二位比丘,一位修數息觀,一位修不淨觀;但修行好一陣子,都不得要領沒有進步。原來,舍利弗教導開洗衣店的修行數息觀,而目犍連則教導開打鐵店的修行不淨觀。 當佛陀知道原委後就說:何不將二位修行的法門對換一下呢?讓開洗衣店的比丘修行不淨觀,讓打鐵的比丘修行念佛觀。咦!果然奏效,因為這與他們原來的職業有關係,洗衣服的人希望把衣服洗乾淨,所以修行不淨觀,正好將不乾淨的東西洗乾淨,心裡如有不清淨的念頭,就將之煩惱修行清淨。然而打鐵的人因為拉風箱的關係,拉進拉出必須要數數目字,正好念佛數息。 所以觀機逗教,因材施教是很重要,儒家與佛家都有相同的教育觀念。八地菩薩也不例外,觀察一切眾生,看眾生是何種根機,再為他們說法,協助眾生身心信解,種種差別。所謂身解,就是工作習慣;信解,就是知識程度,理解力量。因為根基的不同,因材施教,可以事半功倍。所以種種差別,於彼佛國眾會之中而現其身。眾生所在的國土當中都有佛在說法,而八地菩薩來到會場為他們開示,現身就是菩薩度化眾生的一種自在心,自在就是自然。因為觀察眾生的機宜,施教起來比較方便。 所謂:於沙門眾中,示沙門形;婆羅門眾中,示婆羅門形;剎利眾中,示剎利形;如是,毘舍眾、首陀眾、居士眾、四天王眾、三十三天眾、夜摩天眾、兜率陀天眾、化樂天眾、他化自在天眾、魔眾、梵眾、乃至阿迦尼吒天眾中,各隨其類而為現形。 這一段是詳細說明「別顯感應」,又「別顯感應」於中顯化生行有二種自在:  1.化同物身:隨眾生不同的身相而現其身,即身自同事。 2.化應物心:身相不必相同仍同其所化,即心自同事。 最先化導有相同工作習慣的人,因為有相同經驗,所以比較談得來。沙門眾中示沙門形,盡度出家眾,所謂「沙門」就是印度話,翻譯成中文就是乞士、比丘、比丘尼的意思。婆羅門眾中示現婆羅門形,隨機、隨內策化。所以在沙門當中,示現出家人的身份;而「婆羅門」是印度社會中最勝種姓,是修行清淨梵行的人,在婆羅門當中則示現婆羅門為他們說法。剎帝利就是統治階級的貴族,若在剎帝利眾中,就如是現身化度。而「吠舍」是農人或牧人,專司生產的階級。「首陀羅」則是奴隸階級,佛門是平等的,不管他是何種職業,只要肯發心學佛,佛陀都慈悲度他,所以四姓出家同為釋種,這是佛教的特色。 在佛陀的眼光當中,一切眾生平等,不但人格平等,佛性都平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可以經過佛法的修行而成就佛果,所以絕不輕視任何種族的人,就是這個道理。 「居士」就是有歸依的在家人,男居士、女居士。男居士是優婆塞,而女居士是優婆夷。接著要度天眾、四天王天,須彌山的四洲,每一洲有一位天王,東邊是東勝神洲,南邊是南贍部洲,西邊是西牛賀洲,北邊是北俱盧洲。在這四洲當中,只有北俱盧洲沒有佛法,據說是環境太好,大家只顧享樂,想不到修行層面。 「三十三天」就是忉利天,此天位於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天,是帝釋天所居之天界,位於須彌山頂。因為須彌山頂上地方很遼闊,分東西南北四天;東方有八天、南方有八天、西方也有八天、北方有八天,四方各有八天加中間一天,所以是三十三天。 「夜摩天」是欲界六天之第三天,又稱為善時分天。此天界光明赫奕,無晝夜之分,這天上的人,時時刻刻受不可思議之歡樂。 「兜率陀天」乃欲界六天之第四天,又稱為妙足天或知足天。此天之天人雖有很好的享樂環境,因為靠近佛法的關係,所以有想到修行層面。兜率天有內院與外院之分,內院就是等待成佛的菩薩所居住之地,又稱為兜率內院,就是彌勒菩薩居住之所,當初釋迦牟尼佛也居住過的;等待成佛的菩薩們住在天上不是享福,而是在此教化天眾,或教化受過佛法教育薰陶的眾生。若未修行成功的人,只要發願往生到兜率天上去,彌勒菩薩都會接引、教化他們。 釋迦牟尼佛給彌勒菩薩一個非常艱鉅的任務,凡是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法當中,不管是念過一聲佛號,或頂禮一拜佛的人,將來彌勒菩薩在成佛之時,都要把所有眾生度成功。所以我們要依照《彌勒三經》的修行方法修行,無論修行任何法門,只要迴向彌勒淨土,都有往生兜率淨土的希望;而且將來還可以隨佛下生,成就人間淨土。最後,龍華三會聽聞彌勒菩薩說法,還為我們授記。 「化樂天」又作化自在天、化自樂天。乃欲界六天中之第五天,其上為他化自在天,下為兜率天。此天之人,自化五塵而自娛樂,故稱化自樂。 「他化自在天」即欲界之第六天,此天假他所化之樂事以成己樂,故稱他化自在天。此天為欲界之主,與色界之主摩醯首羅天,皆為嬈害正法之魔王,乃四魔中之天魔,又有「第六天魔王」之稱。 「梵天」在印度古傳說中,為劫初時從光音天下生,造作萬物,佛教中則以之與帝釋天同為佛教之護法神。釋尊曾上升忉利天為母說法,下降此世時,梵王為佛之右脅侍,持白拂,或謂是梵天與摩羅王相合者。 「阿迦尼吒天」乃色界十八天之一,又是五淨居天之一。位於第四禪天之最頂位,亦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為有形體之天處之究竟,故又稱色究竟天。過此天則為無色界之天,僅有心識而無形體。 若這些天眾有發心學佛,或善根成熟的,八地菩薩都會到他們的天上為他們演說佛法。 333期 第八不動地 又應以聲聞身得度者,現聲聞形;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現辟支佛形;應以菩薩身得度者,現菩薩形;應以如來身得度者,現如來形。 「聲聞」是修行四諦法門的小乘聖者,修苦、集、滅、道四諦法門而成功的,就是出生在有佛的世界,聽佛開導十二因緣法門而成功的。 「辟支佛」或是辟支迦羅,翻譯成中文是獨覺或緣覺。出生在無佛世界的獨覺很有智慧,可以觀察四季時節變化或人生的變化,就能夠悟道。比方說春天到了百花開,秋天來了黃葉落。若是普通人僅當成平常的事情,若是修道人就會想到事事無常,有這種時間觀念,或無常觀念的人,比較容易修道。若不在乎的人,一天過去就讓它過去,根本無所謂。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在古時有大禹惜光陰的故事。晉朝有位陶侃先生說:大禹聖人珍惜一寸光陰的寶貴,我們凡人應更加珍惜光陰,一分光陰也不能浪費。這光陰就好比太陽的影子,從窗戶曬進來,光影會隨著轉動,一寸一分的轉動,看光影縮減便知道時間,以前的人是用這種方法計時,而現在的人是幾分幾秒的計時。總而言之,這些用功的人不會隨便浪費光陰,一分一秒都非常重視。因為這一分一秒的光陰,就是我們無價的生命。人生的光陰有多少分多少秒,古聖先賢非常重視這個問題。希望我們也重視這個問題,因為現在的環境,我們的工作多,又由於印刷業發達,各類雜誌、經書讀不完,現代人真有福報。 像中國的老子、莊子這一類的學者,也可以稱他們為獨覺。他們愛惜光陰,也能照顧到諸法真理,不過當時佛法未傳到中國。他們知道人生的光陰寶貴,同時對世間人生的問題加以探討。 八地菩薩對於這些聲聞乘聖者、獨覺乘聖者以及緣覺乘的聖者,都能夠隨時現身為他們說法。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形而為說法;若是大乘菩薩,八地菩薩更高興為他們說法;應以如來身得度者,則現如來形,八地菩薩如何能現如來形呢?因為八地菩薩已經得到無生法忍,不受分段生死。 「如來」是佛的十種稱號之一,如就是代表修養成功,來就是代表度眾生的一種悲願。「如」就是證悟諸法真如,證到真理;「來」就是到處度化眾生,來往不停度化眾生,所以稱為如來。 以上是二種感應,一種是身自同事,一種是心自同事。就是修學佛法的大眾身自同事,就是現同樣的身形度化他們。 佛子!菩薩如是於一切不可說佛國土中,隨諸眾生信樂差別,如是如是而為現身。 這一段是總結感應,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菩薩如是,就是說八地菩薩在一切國土中,只要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不管是千山萬水,或是天上人間都會感應,隨諸眾生信樂差別,而且教材非常充分,不論是何種根器的眾生,都能因材施教。 「如是如是,而為現身。」就像對於一類一類不同根性的眾生,不論是剛學佛的,或是菩薩根器,或是二乘聖者的根性,只要有感應都能隨時為他們說法。八地菩薩的功德不可思議,這是眾生世間的自在行。 (三)智正覺世間自在行 以下是「智正覺世間自在行」,所謂「智正覺世間」是指以無漏智得正覺之智者,即正報中之佛;或指此等智者所依存之境,亦即超越三界輪迴之出世間。若以《華嚴經》而言:有「融三世間十身」之說,而「智正覺世間」是指能化之三身十佛。正覺世間,包括聲聞、緣覺、菩薩、佛,極樂世界、華藏世界都在其中。 佛子!此菩薩遠離一切身想分別,住於平等。 金剛藏菩薩在說明「眾生世間自在行」之後,又招呼我們,佛子啊!八地菩薩遠離一切身想分別,雖然風塵僕僕地天上人間,龍宮海上為眾生說法,但菩薩常在定中,身想分別都遠離了。菩薩不想自身的辛苦,也不想勞役的問題,遠離這些身心分別,住於平等境界。平等境界就是不思善、不思惡的境界。「不動而生」有感而應,就是菩薩境界。 「遠離一切身想分別」,就是離妄,遠離一切妄想、妄念、妄動。「住於平等」就是住持於平等的境界,平等境界就是十地,住於十地平等境界上。由於自身、他身都不起分別才能平等。人的分別心,是從人我開始分別,我們能夠沒有任何分別心嗎?「菩薩」是不分別者,就是心心觀照於同一理性,亦是所謂能所雙亡的境界,所謂能觀的心,與所觀的境。 此菩薩知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 這段是總知十身,八地菩薩的修養功夫很高,佛的十身都完全知道。「國土身」即國土世間,「眾生身、業報身、菩薩身」即眾生世間,「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即智正覺世間。因此十身融攝三世間之諸法,而為毘盧正覺之體。 眾生身就是生長在國土上,有生命的眾生;國土身就是眾生所依賴的環境,此二種身是從業因煩惱所生起的。在總知十身中「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是染分,而「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是為淨分。為什麼叫淨分呢?說聲聞身、獨覺身都是修行成功的人,所以他們是清淨的;菩薩身、如來身,那更不用說了;但聲聞身、獨覺身是小乘聖者,而如來、菩薩是大乘聖者。「虛空身」是不二分,不屬於淨也不屬於染,虛空身是超然的。 在法界總相法門體中,因為染淨凡聖的不同,「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是染分依他,「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是淨分依他,「虛空身」是平等依他,不染不淨。此十種身是我們要研究的大主體總相。 此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能以眾生身作自身,亦作國土身、業報身,乃至虛空身。 這段是令十身相作顯通自在分,十身是菩薩運用身相的一種特別之方便,是以諸身相作來互相運用。這身相是菩薩度眾生的工具,拿來發揮作用,所以稱為「相作」。 菩薩知道眾生的需要,眾生喜歡什麼菩薩就現什麼,這菩薩是慈悲的。現在這第一類眾生喜歡什麼呢?喜歡以眾生身做他的身形,亦可以用眾生身形成為一個國土身,而且也可以做為業報身,乃至虛空身,都可以依眾生而來化現。八地菩薩知道一切眾生心中所喜歡的事,哪一類眾生喜歡什麼,他都明白,於是針對他們的好惡,以契合眾生的方法施行教化。能以眾生身作為自己身,與眾生融為一體。 又知眾生心之所樂,能以國土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業報身,乃至虛空身。 菩薩又知道一切眾生心中所高興的,菩薩能以國土身作自己身,也能以自己身作眾生身,也可以用自己身作業報身,也可以示現虛空身。虛空是取之不可得,因為眾生離不開虛空,所以「不可得中即沒得」,這就是虛空的本體。 334期 第八不動地 又知眾生心之所樂,能以業報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國土身,乃至虛空身。 八地菩薩又知道一切眾生心中所喜歡的,也常現善惡業報身,令眾生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能化現眾生身為自身,也能化現山河大地的國土,乃至化現為虛空身,盡虛空遍法界都充滿佛與菩薩身。 又知眾生心之所樂,能以自身作眾生身、國土身,乃至虛空身。 又知道眾生心中所喜歡的,能夠以自身變化為眾生的身相,或化現為國土身相,乃至化現為虛空身相。 隨諸眾生所樂不同,則於此身現如是形。 八地菩薩知道眾生的根性,好樂的意趣不同,各種身類也有差別,為了教化方便,就隨著眾生的好樂不同,將自己原來的身相,化現如同眾生的身形,接近相同的眾生。 此菩薩知眾生集業身、報身、煩惱身、色身、無色身。 八地菩薩知道眾生之所以會現各種不同類身相的原因,是眾生各自所集聚的種種善業、惡業之不同,才成就此業身。因善惡業力之不同,所感得的果報亦不相同,所得之果報身亦不相同。眾生因為無明之造作,得到無限的煩惱糾纏,所以成就煩惱身。 又知國土身小相、大相、無量相、染相、淨相、廣相、倒住相、正住相、普入相、方網差別相。 八地菩薩又知道其他菩薩所現的國土形相,或小相,或大相,或無量相,或染污國土形相,或清淨之國土形相,或正住國土形相,或倒住國土形相,或是像方網,或圓網有不同差別的國土形相。 知業報身,假名差別。知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假名差別。知如來身有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 菩薩又知道各種業報身,都是根據所造的業因不同,而定下假名以便稱說。又知道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這些稱謂都是因為修證果位的差別,修持的法門各有所專,而有不同的名號差別。 《疏鈔》中提到:「知佛身自有十相,餘之九身,既是佛身,一一有此,則已成百。若更相作,則重重無盡。」八地菩薩知道佛身有十種形相,其餘的九種身相只是名號不同;既然是佛身,每一種形相皆具有此十種形相,所以已成百種形相。一一具此,若更相作,則成重重無盡。 (一)菩提身者,是成就無上覺道而證得的圓滿佛身。 (二)願身者,願生到兜率天的身相。 (三)化身者,所有佛應化故。是佛隨緣應化的不同類身相。 (四)力持身者,是自身舍利住持之身。 以上四種身相,於三身中,皆屬於應化身。 (五)相好莊嚴身者,是所有實報身,無邊相海所莊嚴之三十二相好身,故云實報身,即三身中之報身。 (六)威勢身者,所有智慧之光明能攝受調伏眾生,而示現的威嚴之身;即通於報身、化身。 (七)意生身者,是所有同世界,或不同世界,或出世心得到解脫的聖者,無作意而生之身。 (八)福德身者,是所有不共二乘之福,能作廣大利益因,而種少善根,必得佛果而現之身。 (九)法身者,是所有如來諸漏已盡,二行永絕,三行圓滿,福慧具足的清淨之法身。如〈離世間品〉十佛中,名法界佛,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是藏義、生義,含無邊功德,生世間、出世間諸樂事故。 (十)智身者,是已出諸障垢,成就大圓滿智,證得平等,一切事理圓融無礙之身。 知智身善思量相、如實決擇相、果行所攝相、世間出世間差別相、三乘差別相、共相、不共相、出離相、非出離相、學相、無學相。 菩薩又知道智慧之身的各種不同的形相,「智身善思量相」,智身就是智慧之身。我們曉得佛有所謂的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智慧之身,就是華嚴宗十身當中的一種。華嚴宗的十身,包括以上所說的三身。智慧之身有什麼形相呢?就是善思量相,是以諸法的本體來說差別。「善思量相、如實決擇相」,都是諸法本體的差別。如實知這二種身相,是由於我們聞思修先融入慧而得到,所以說這二句話即是聞慧與思慧;因為聽聞佛法,知道佛有善思量相,知道佛有如實決擇相。「果行所攝相」,即是因果差別;果就是修證的國土,行即是普賢萬行,即是因果分別。聞思修是我們修學佛法的根本,修學普賢萬行,佛果是靠我們修行普賢萬行所得到的果位。 世間、出世間的差別相,這是約修行果位。比方說修學十信有十信位的化身,修行十住有十住的化身,修行十行,或修行十迴向都有其化身。為何十信就有它的化身呢?因為華嚴大教與其它不一樣,十信修學滿心就可以成佛;這是別教所沒有的,唯有華嚴教才說十信滿心就能成佛,這是就理性方面來說的。 智身共有十一種相,「善思量相、如實決擇相、果行所攝相」此三者是聞思修的佛相認知;「世間出世間差別相、三乘差別相、共相、不共相、出離相、非出離相、學相、無學相。」此八者是就證的果位方面來說。先說世間的俗智,什麼是世間出世間呢?以俗智來說就叫做世間,若以真智、實智來說,就是出世間。出世間就是證悟諸法的權實,權實、真智是偏重於理論分析;而俗智是就事相而言的,這二種智慧不同,畢竟以世俗智來瞭解,不及以實相之心,以真智來瞭解。所以真智者,就是一種最高的、最圓滿的、最清淨的智慧,俗智就是世間的所謂萬事萬物的智慧,瞭解萬事萬物的智慧就是俗智。 出世間就是一真法界,真如佛的差別相,這是以階位來說。出世間說三乘差別相,什麼是三乘呢?有大乘、中乘、小乘。所謂大乘是菩薩,中乘是緣覺,小乘是聲聞。由菩薩乘而成就佛道的是大乘,修學四諦法而悟道的是聲聞學者,聲聞學者所證悟的是小乘,這是法的分量,法的體性。中乘緣覺是修十二因緣法而成就的,大乘是修十度萬行而成功的,這是三乘差別相。 「共相、不共相」這二種是般若中,在理的方面有粗細不同。般若有實相般若、觀照般若及文字般若三種。文字般若是粗的,實相般若是細的,觀照般若介於兩者之間,實相般若是證法界性的;證法界性的般若是不共相,不與二乘共的。文字般若、觀照般若是三乘共的。這是般若證入粗細的差別。 「出離相、非出離相」,這是斷煩惱與未斷煩惱的差別。斷了煩惱是身業,是二乘人的出離相。如菩薩未斷盡煩惱、留惑潤生,是為度化眾生,就是非出離相。菩薩不一定要斷盡煩惱,出三界、了生死;而極想出離三界,了生死的是聲聞。所以說出三界,了生死是解脫相,即是出離相;未出三界,未了生死的,在三界中度眾生的菩薩是縛相,即還有煩惱繫縛,這種煩惱是可斷可不斷。為什麼呢?為度化眾生故,在佛學名辭稱之為「留惑潤生」,等於犧牲自我,留些煩惱在人間,在世間與眾生在一起,這就是出離相、非出離相。 335期 第八不動地 「學相、無學相」,是就修行成就而言的。聲聞、緣覺以下是有學,四果以上是無學。若以菩薩而言,八地之前是有學,而八地之後的稱為無學;或可說初地以下稱有學,而初地以上稱無學;因為八地以後是所謂分段生死,是無功用行。這是十一種智身的差別。 知法身平等相、不壞相、隨時隨俗假名差別相、眾生非眾生法差別相、佛法聖僧法差別相。 法身是平等不二,而且無形無相。「法身平等相」,法身有幾種不同的分別,一種是「平等相」,一種是「不壞相」。平等相是什麼身?就是理性身、法界身,法界身是平等性;不但佛有法界身,一切眾生都有法界身,都是平等的,聖凡不分的,就是所謂的「佛性」。眾生都具有佛性,所以學佛才能成就。「不壞相」,不壞是一種修行方法,佛的身相是修行各種功德而成就的,所以不壞。 「隨時隨俗假名差別相」,即是菩薩要教化眾生所現的身。隨眾生的環境隨俗取名化身,若以人道的說法,是以人道的身相在人間的名稱。在天道是天道的身相,天道的名稱與時間不同,所以這就是隨時隨俗假名的差別相。這完全是諸佛教化眾生的一種方法。 「眾生非眾生法差別相」,是就理法的普遍性境界來說的。眾生與非眾生就是情與無情,「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無情也會成道,因為眾生成就佛道,那麼眾生所依的國土就變成佛土,所以彌勒菩薩將來成佛,娑婆世界也變成佛土。我們所住的國土就不是現在的五濁惡世,就是這個道理,這是眾生與非眾生的差別相。 「佛法聖僧法差別相」,「佛法僧」代表三寶差別相。從表面看是三個不同的層次,從理性上看是三位一體。有時候,先有佛後有法有僧;有時先有法後有佛有僧,有時先有僧後有法有佛。若沒有僧,佛法無人說,無人修行,佛法等於沒有用;沒有法也不能修行;沒有佛更沒有法與僧。所以說三者是合為一體的,互為因果,這就是佛法僧的差別相。 知虛空身無量相、周遍相、無形相、無異相、無邊相、顯現色身相。 《疏鈔》云:知虛空身,文有六相: (一)無量相,芥子中空,亦無分量故。假如瞭解空性的人,知道芥子是空性,芥子納須彌,芥子與須彌都是空性。 (二)周遍相,遍至一切色、非色處故。是說普遍到一切色、非色的地方。 (三)無形相,不可見故。今世人見者,但見空一顯色,想心謂見故。《涅槃經》中廣破見空。又此含無為空故,亦不可見。看不見的形相,是指含無為空而言。凡夫所見的形相,都是唯心所造。 (四)無異相者,無障礙故。謂不同色法,彼此相異,有障礙故。是說無障礙的意思,雖然有不同的色法,彼此相異,還是有障礙的。 (五)無邊相,謂無始終、起盡之邊故。是說無始終、無起盡的邊際之相。 (六)顯現色身相,能通受色相,持所持故。 如經文說:譬如虛空寬廣非色,而能顯現一切諸色。因色可分別是虛空,也能因空而顯出色身相。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身智已,得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生自在、願自在、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之身,得很多自在。自在是不受任何束縛,限制及干擾,所以修行要自在,才會受到佛法甘露的滋養。佛身的智慧,智正覺世間的智慧,佛身的智慧,是菩薩、聲聞、緣覺這些聖人的智慧。有了這些智慧,才能得到如下的十種自在。 「命自在」:眾生最苦惱的就是命不自在。大家都喜歡長命百歲,將來二百歲也有可能,因為醫學發達,營養豐富。不過依照佛法來說,現在是減劫的時候,長壽只是少數人而已。現在每天打開報紙,不是這邊火災燒死好多人,就是那邊水災淹死好多人,或氣爆也死了人,或空難也死了很多人。照理這些人不該這麼早死,但又讓他們早死。我們要有佛的智慧,才能命自在,生死自如。在《高僧傳》中有一位臨濟宗的祖師,參禪很用功,也喜歡弘法。有一天閻羅王派人來取命,他才知道大意了,心想以我的禪定工夫應該可以得命自在;於是對鬼差說:我有些事情還未完成,能否可以延後一星期,讓我把工作完成。鬼差見他是高僧就答應延一星期的時間。鬼差走後,他就認真用功起來,甚麼事都不管都不應酬,在第五天就開悟了。這位和尚是誰呢?就是金碧峰。當鬼差再次來拿人時,他已跑掉了,在牆上寫著「要拿金碧峰,猶如鎖虛空。」這個故事是說生死能自主,就是命自在! 「心自在」:在新年時,往往恭喜人家,心想事成。心想事成,如用在壞人就不可以,所以不是每個人可用。修行佛法的人,做弘法事業,絕對沒有害人,所以心可自在。斷了煩惱的人,心中沒有貪、瞋、癡,故得心自在。 「財自在」:財不是金錢財寶的財,而是功德的法財。不一定有錢就自在,只要知足,即使睡在地上也是滿足的。所以說知足的人,沒有煩惱;沒有煩惱的人,就可得這種自在。 「業自在」:業是想做的事業都能自在。那個業即是十善業,即是生兜率天最主要的條件。身體不做十惡業,做十善業,就能業自在。 「生自在、願自在」:修學佛法的人,是隨願往生;沒有修學佛法的人,是隨業往生。勸大家不要急往西方,也不要急往兜率天,因為要留在人間度眾生,全部人都往西方,誰來度眾生。若是沒有把握,或願力不夠,被世俗事情所困擾的話,還是老老實實到兜率天和彌勒菩薩一起修行。修彌勒法門可以生兜率天,所以說生自在。 「解自在」:有了智慧什麼都通,就能得解自在。 「如意自在」:事業能稱心如意,有高度的修養,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就是如意自在。如儒家所言「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在規矩中如意自在。 「智自在」:即是智慧自在,度眾生要萬事都能瞭解,萬事都能憑智慧辯解,分析非常清楚,聽的人都能清楚,這是智慧自在,即是佛教裡的辯才無礙。 「法自在」:度眾生要說法,度什麼眾生說什麼法。如果是到漁村弘法,不能一下子說不要殺生,因為他們的職業是捕魚。佛法有很多種,可以先說其它的法門,等機緣成熟再說不要殺生。所以說法要選擇,也要運用自如。 得此十自在故,則為不思議智者、無量智者、廣大智者、無能壞智者。 這是十種自在所得的結果,一種結果就有一種功德的成就。修學佛法就是要得此十種自在故,得此十種自在就是不思議智者,不思議智即是這個人智慧高。無量智者,即是智慧無量。廣大智者,即形容普遍無限制。無能壞智者,就是智慧超越,即使天魔、外道、學者等都無法破壞他。天魔是邪智,無法破菩薩的真智;佛菩薩所說的是真理,是無法破壞的。 336期 第八不動地 此菩薩如是入已,如是成就已。 八地菩薩「如是入已」,「入」是什麼呢?入這許多的境界,證入一切諸法真理,得到諸法智慧。「如是成就已」,對於佛法有如是成就。「入已」就是這位菩薩已經證入佛法,在佛法方面已經有成就。「成就」就是八地菩薩在攝化眾生、利他方面做成功,這二種是八地菩薩的成就。 得畢竟無過失身業、無過失語業、無過失意業。 這是「正顯業大」共有十二句,業就是事業、功業,無過失的身語意業成就大。以上三句,就是說明三業的成就。三業就是身業、語業、意業。身業就是我們身體的行為,語業就是我們所說的言語,意業就是我們的思想。這三業不但能犯罪、造業,也能成就一切功德;所以修學佛法,要修好這三業。 在《華嚴經.淨行品》中,智首菩薩特別提出這個問題,請問文殊師利菩薩,云何能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修學佛法的人,要如何才能夠得到無過失的身口意三業?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動不動就會犯錯;一般人常常無意中,說話得罪人而不自覺;有些人思想有問題,都會造成社會不安。所以我們修學佛法最基本的功夫,就是將身口意三業修好,不要犯過錯。在〈淨行品〉中文殊師利菩薩的答覆是什麼呢?很簡單,就是「善用其心」,這發動的地方就是心,只要善用這個心,就會清淨,就會得到無過失的身口意三業,說話也是由於心的發動,這是總說。那到底要如何修行呢?若要細分起來,就是從早晨起床,一直到晚上,再上床睡覺;在這一天當中,有一百四十一條大願,當你面對這些事情、這些人,你所面對的任何一樁事情,都要有正確的認識,正確的理解。不但要自己做,並且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做。 每天都要發願,如「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這是三歸依的首句,每一件事情,我們都希望有正確的處理方式,同時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如此做,希望大家都能夠三業清淨沒有過失。所以我們要把〈淨行品〉念熟,做每一樁事都能夠學習文殊菩薩發願。如果都能夠這樣做,大家都能堅守本份,就天下太平了;所以身口意無有過失,是殊勝的功德成就。 因為我們得到智正覺世間的正確認知,我們知道諸佛菩薩、聲聞聖者是如何修學成功的,他們成就什麼樣的功德?我們都以他們為榜樣,依法來修行;所以無過失的身業、無過失的語業、無過失的意業,八地菩薩都成就了。 身、語、意業隨智慧行,般若波羅蜜增上,大悲為首,方便善巧,善能分別,善起大願,佛力所護,常勤修習利眾生智,普住無邊差別世界。 「如是入已,如是成就已。」這是修行的成就因。「無過失三業」是說明三業清淨,可以說是辨別三業,「淨」就是清淨,這是從文字上理解。現在這九句,是說明修行辨業,從我們修行的層次,實際情況辨別他的成就。若歸納起來有四種相,第一句明起,起是那一句啊?「身、語、意業隨智慧行」,身、語、意業是所起,智慧為能起,隨智慧行為先導。 修行「般若波羅蜜」,就是智能起,我們修行要多聽聞佛法,多與善知識學習,要有智慧分別,辨別什麼事情對,什麼事情不對;什麼是真法,什麼是邪法。所以常常鼓勵我們這些參加共修的菩薩們來聽經聞法,要瞭解佛法的真義。般若就是智慧,翻譯成中文就是慧,就是智慧的慧,智慧波羅蜜,波羅蜜就是成就;就是要成就智慧,而且智慧要不斷的成長增上,智慧增上才能不斷地發展。 「大悲為首,方便善巧,善能分別,善起大願。」此四句就是智攝不染,作利眾生行。就是我們有了智慧,就能運用智慧做事,所以是智攝不染。「智攝不染」就是心不染,如何心不染呢?就是要有大悲心,發起大悲心來做什麼呢?要救眾生的苦難,要時時刻刻關懷眾生,關心眾生苦,才能發菩提心。儒家說「人饑己饑,人溺己溺」要有這種精神,才能夠行菩薩道。 「善能分別,善起大願,佛力所護,常行修習,利眾生智。」發菩提心就是要有大悲心,方便善巧;以方便善巧的方法來教化眾生、攝化眾生,還要善能分別,分別是非邪正,不要人家說這樣你就信這樣,人家說那樣你就信那樣,那不行的,要分別是非邪正。「善起大願」,我們要每天發願,我們歸依三寶都有發四弘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結果一願都不學,請他們來聽經到現在還不來,真糟糕。世間事很了不起的,最大的推動力量是大悲心,大願心。「佛力所護,常勤修習利眾生智,」心是發動的力量,發悲心悲願度眾生,佛就會來護持我們,有自己的願力,再加上佛力的護持;菩薩道是自利利他,發大願是自利,佛力所護是利他,所以我們要修習利益眾生的智慧。 「普住無邊差別世界」,就是我們要到不同的世界去,我們要發大願到十方世界去度眾生,作弘法利生的事業。 佛子!舉要言之,菩薩住此不動地,身、語、意業諸所有所作,皆能積集一切佛法。 舉要言之,就是舉些重要的來說吧!菩薩住於不動地,他的身業、語業、意業,諸所作為皆能積集一切佛法。我們依照佛法修行,把佛法研究懂了,這是一句總話。八地菩薩「能積集一切佛法」,所以我們不要怕辛苦,要學八地菩薩把一切佛法積集起來。 佛子!菩薩住此地,得善住深心力,一切煩惱不行故;得善住勝心力,不離於道故;得善住大悲力,不捨利益眾生故;得善住大慈力,救護一切世間故;得善住陀羅尼力,不忘於法故;得善住辯才力,善觀察分別一切法故;得善住神通力,普往無邊世界故;得善住大願力,不捨一切菩薩所作故;得善住波羅蜜力,成就一切佛法故;得如來護念力,一切種一切智智現前故。 菩薩住於第八地,這善住深心力,能夠得到很多功德。「善住深心力,一切煩惱不行故。」八地菩薩安住於此,得到身心的修養,一切煩惱不再現起;因為十地菩薩從初地開始,一地一地的增上,斷一分煩惱,證一分法身,八地菩薩已經斷除八分的煩惱,已證到八分的法身。 「善住勝心力,不離於道故。」不離於道,得到深心得到勝心,勝心就是殊勝的心,無非是智慧的覺心,深心無非是八地的願心。 「得善住大悲力,不捨利益眾生故。」大悲心的力量,要不捨利益眾生,要時時刻刻不忘利益眾生。「得善住大慈力,救護一切世間故。」大悲心的力量是救治眾生的苦難,大慈心是幫助眾生得到安樂。如觀世音菩薩之所以成為觀世音,就是因為他有大悲心,地藏王菩薩也是一樣,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都是一樣的。 337期 第八不動地 「得善住陀羅尼力,不忘於法故;得善住辯才力,善觀察分別一切法故;得善住神通力,普往無邊世界故。」此三句是三輪化益,三輪就是身輪、語輪、意輪。 所謂「善住陀羅尼力」,陀羅尼就是總持定性,這是意業。「陀羅尼」翻譯為「真言」、「密語」、「明」、「咒」、「總持」等,是菩薩及護法天龍八部以及佛弟子們,所通用的一種音聲語言。「真言」,這種音聲是超越時空而不變的語言。「密語」,是咒語含藏佛菩薩不可思議的慈悲願力,以及不可思議的威德加持力。而「明」,是持誦陀羅尼能使身口意得到淨化,進而發出光明;持誦陀羅尼的最高境界,是能夠得到三明六通。「咒」即是祝願的意思,誦念咒語可以得到諸佛菩薩的祝願加持。「總持」,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這是《華嚴經》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境界,例如,《華嚴經》有四十二個梵文字母,只要誦持其中一個梵音字母,就能通達甚深的般若波羅蜜門。 而「得善住辯才力」是語業,得善住辯才力,方能辯別一切法。陀羅尼、辯才、神通力,一種是陀羅尼的總持力,一種是辯才無礙的說法力,一種是神通力。菩薩為了攝化眾生,會應用各種神通幫助他。這是身口意三業的發揮,教化利益眾生的功德,是利他方面。 在自利方面亦有三句:「得善住大願力,不捨一切菩薩所作故;得善住波羅蜜力,成就一切佛法故;得如來護念力,一切種一切智智現前故。」修學佛法要有願力,波羅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修行得如來護念加持力,一切種智現前。「一切種智」是成佛之後所得到的智慧,而「一切智智」的智慧是唯佛能證知。因為「一切智」是通於聲聞、緣覺、佛三者,為分別彼一切智,故稱佛智為「一切智智」,此二智都是佛的實理之智。得到如來的護念,得到波羅蜜成就一切佛法,得到大願力才能不捨一切菩薩所作。修行願力是非常重要的,憑藉願力就可以往生淨土,就可以成就修行功德。所以修行要有願力,要有波羅蜜的力量,要有諸佛護念的力量。 此菩薩得如是智力,能現一切諸所作事,於諸事中無有過咎。 (一)地釋名 菩薩得此如是智力,得以上所說的智慧力量,因為這是智正覺世間的,我們觀察智正覺世間所得到的智慧,所以稱作智力。能現一切諸所做事,所要修行的一切功德都可以成就於諸事中,無有過咎。在眾多之修行中,或弘法利生的工作,都不會有過失,依照佛法修行都會圓滿的。這一段是總結,從智正覺世間自在行,得到許多的功德,得到許多成就。 佛子!此菩薩智地,名為不動地,無能沮壞故;名為不轉地,智慧無退故;名為難得地,一切世間無能測故;名為童真地,離一切過失故;名為生地,隨樂自在故;名為成地,更無所作故;名為究竟地,智慧決定故;名為變化地,隨願成就故;名為力持地,他不能動故;名為無功用地,先已成就故。 此經文為「釋名分」,故《疏鈔》云:「亦攝真如相迴向,稱如不動等故。『釋名分』有二:(一)地釋名,即約法名位者,廣明此地有不動德故。(二)智者釋名,即約人彰德,廣明住此地菩薩有不動德故。」法即是本有八地不動之德,如於菩提。人由得地,故成勝德,猶如覺者。 我們都知道八地菩薩的德號為不動地,但除了不動地之外,根據菩薩的修行,還有九種德號。以下解釋十種德號: 「此菩薩智地,名為不動地,無能沮壞故。」因為八地菩薩修行到智慧地,名為不動地,除了不動地之外,其實還有好多德號。首先介紹菩薩之德號,當我們瞭解菩薩之德號,從德號當中瞭解菩薩之修行成就,何為不動地呢?因為八地菩薩修行聞思修三慧圓滿,定心不動。此時八地菩薩之功行,已經到無人能破壞的境界,所以稱為不動地。 「名為不轉地,智慧無退故。」轉是退轉,菩薩從發心修學佛法以來,依法修行,絕對能夠轉凡成聖,離苦得樂,了生脫死,這是基本的認知。雖然有此認知,但在修行過程當中,唯道是求、唯道是學、唯道是修,並不因為修道辛苦,而有退轉。為何不退轉呢?因為菩薩有智慧,學佛法的人要學習菩薩的智慧,必須具備世間的智慧、出世間的智慧,進而依法修持,才能達到圓滿的人生,成就佛果的德行,所以不會退轉。 一位成功的人,就儒家而言:「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沒有飯吃沒有關係,只要有道可求,沒有錢也不在乎。只要有書可念,衣服穿得破一點沒有關係。若有地位的人,就以我們修學佛法而言,當運用這地位多做一點佛法的功德,富貴對我們修道者來說,就如「富貴於我如浮雲」,好像天空上飄的烏雲一樣。一個人若要成功,必須要堅定目標,更要不屈不撓地向目標前進,克服一切困難,必須具備這樣的精神,這種修養是修學菩薩道重要的因素。 「名為難得地,一切世間無能測故。」何為難得呢?一個人成功是很難得的,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而他成功了,他為何會成功呢?說一切世間無能測量,說他這個人的心智,這個人的德行,以及他的智慧與情操,都不是一般人能具足的,還有他了不起的目標與思想,所以他能成功,非常難得,千百眾人難得一個。 「名為童真地,離一切過失故。」童真,就是剛剛學會說話的幼童,他天真的一面,不曉得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沒有分別心,這也是童真學道的一種境界,所以得到這個德號,這是歷劫修成。菩薩的修行到第八地的時候,不再有人我是非,更不會有不合理的思想,因為已遠離一切過失,只有純樸天真,這樣的一種境界,唯有八地菩薩才有。 「名為生地,隨樂自在故。」生,就是菩薩轉世的意思。菩薩要生到什麼地方去啊!他可以隨樂自在故,心裡好樂去轉世,菩薩是隨願轉世,而眾生是隨業轉世。隨業轉世就不自由了,若造了三惡道的業,就會轉生到三惡道裡去;若造了人天三善道的業,那麼就會生到三善道裡去。所以無法假藉任何人的幫忙,金錢也買不通。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而菩薩的因是什麼呢?就是弘揚佛法,利益眾生,修菩薩道,所以菩薩以這樣的心情轉世,當然不會到別的地方去,對不對啊!這是到生地。 又有經典解釋:得到生地的修行成就,是在三世間觀察眾生。三世間就是器世間、情世間、智正覺世間。器世間就是世界,情世間就是眾生,智正覺世間就是佛菩薩的世界。這三種世間,我們對於器世間有比較充分的認識,在器世間種善因,那麼就可以隨心所欲,轉生到想去的地方,所以稱為生地。 338期 第八不動地 「名為成地,更無所作故。」又「成」就是成功。一切事業作成功,更無所作故。菩薩學得第八地無功用行是一種境界,不會刻意想要做什麼,所修的菩薩道快要圓滿了。這是什麼因成功的呢?是所謂眾生世間,修行成就的功夫,所以達到成地。眾生世間修好了,為何對他的成就幫助如此大呢?原因是菩薩處處為眾生著想,處處關懷別人,甚至幫助一些眾生,那以後我們想要做什麼事業的話,自然有人會幫助我們,得到很多幫助的力量。有句話說:「得道者得助,德不孤必有鄰。」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菩薩只為眾生,教眾生修行,將修行的功德做圓滿。以後想要做什麼,自然而然就會成功,所以稱為成地。 「名為究竟地,智慧決定故。」究竟地就是成功的名字啦!一切都究竟了,怎麼樣才能達到這個地步呢?那就是智正覺世間修好了,智正覺世間包括小乘的聲聞、緣覺;大乘的菩薩、佛,十八界、四聖法界。四聖法界的作業都做圓滿了,所以達到究竟,而究竟就是成功了。因此八地菩薩離成佛不遠,所以這是智正覺世間的一個結果,到達這種歷程名為究竟地。 究竟地是什麼條件得到的呢?是智慧決定故,修智慧得到的,所以智慧很要緊,因此常鼓勵大家要多聽經聞法,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時常去拜拜佛啊!去上上香啊!就算修行了,但只是修了一分福德,福德對面還有智慧。有福德沒有智慧,是不夠圓滿。 又說:「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印度皇家的大象,身上掛著裝飾品,因為有福報生在皇家,不用吃苦,吃的東西也不錯,身上還有瓔珞裝飾。「修慧不修福,羅漢應空缽。」就是有時候大家一起出去化飯,有的人福報大都遇到好施主,飯菜都做好了,都能適時的接受供養;但也有的羅漢,拿缽出去化緣,化了一天也沒有化到,怎麼回事呢?就是因為修慧不修福,所以「羅漢應空缽」。因此,福慧要雙修,這才是學佛修行的正確方向。那麼,究竟地是智慧修好了,當然福德也修好了。 「名為變化地,隨願成就故。」隨願成就故,說菩薩得到十八種神變,其實阿羅漢就有神變成就了。這種神變能履地如水,好像游泳的人跳進水裡游泳;履水如地,在水面上行走猶如地上一般,誰也追不上他,能在虛空現十八種神變,身上可以出火,身下可以出水;或現大身能遍滿虛空,或現小身能鑽入針孔裡,這十八種神變也是修福德、修智慧、修定才能成功的,有定才能得通,所以變化(神變)隨願成就。 神通不是拿來炫耀,也不是為了出名,更不是為了表演,而是為了要成就眾生。因為有很多眾生,跟他講道理是講不通的,教他修行又怕吃苦,但看到有神通,立即對修行產生興趣。是因為修行可以得到神通,所以才有興趣,為了得到神通,吃一點苦並不在乎,神通有時候還蠻好用的。但我們教主釋迦牟尼佛,並不贊同以神通度化眾生,還是老實修行,明心見性,才能成佛。 諸佛或八地以上的菩薩都有神通,這種神通是自然而得的,因為修定成功,就會得到神通。這個神通是修行的副產品,隨願變化成就,度化眾生就較為方便。 「名為力持地,他不能動故。」這個力就是我們修學法門成功的一種力量,佛有十種力。持,就是堅持。當他有這種力量的時候,別人無法動搖他。若沒有定力,隨便人家一句話,就動搖了;好話他不聽,壞話卻聽進去,這種人就是沒有智慧,我們家鄉有句話:「人講話不聽,鬼來就跑。」正人君子希望你好,希望對你有幫助,不會存心騙你,但是聽的人偏偏沒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會隨便受人左右,當然好話可以作為參考,這就是一種功夫,有修行功夫的人,別人不能隨便動搖他。 「名為無功用地,先已成就故。」八地菩薩已經得到無功用智,所以又稱為無功用地。從第七地晉升到第八地就有這種智慧,所以第八地菩薩有這十種德號。無非是用來表現自己修行的成就,也作為度化眾生的方便。以上十種地名,作為自修福德的力量。 (二)智者釋名 以上分別說明菩薩得名的由來。以下是(二)智者釋名,約人彰德。從八地菩薩所得到的智地,是成就智業光明。由智者釋名分為三:1.牒前為因,2.正就人顯,3.總結所在。其中正就人顯,又分為二:①明一向不動,②明一體不動。以下就經文內容說明。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 此是牒前為因,由得智地故。八地菩薩成就十種德號,十種德號有十種的智慧成就。 入佛境界,佛功德照,順佛威儀,佛境現前。 此為正就人顯,雖然菩薩不動,但已經進入佛的境界。又《疏鈔》云:「就人顯中,以何義故,菩薩名為不動地。有二義:①一向不動,謂行修上順故。②一體不動,謂與諸菩薩行體同故。」菩薩由得地智,入佛境界,與菩薩同一體性,佛性隨順因故。 「入佛境界」,就是說一向不動的原因。一向不動分二段說明,先說明不動的基本條件,再詳細說明不動的一種因素。「佛功德照」,佛的智慧光明遍照一切眾生。「順佛威儀」,菩薩的威儀行住坐臥一切動作,都順同於佛,如佛一般的莊嚴威儀,所以行住坐臥無非是做佛事。一行、一言、一坐、一臥都是佛法的表現,順佛的威儀。 「佛境現前」,說佛的境界常常在菩薩的心中顯現,菩薩想的無非是佛的境界,為什麼呢?想佛的境界,無非是為了要成佛。如果修行學佛的人,心裡還想著生死厚利的事情,那就是有問題。所以想要成佛,就得要用功修行,降低欲望。這八地菩薩已經準備好要進入佛的境界,有佛的功德光明普照一切眾生世界,菩薩已經在境界中做佛事。 常為如來之所護念,梵釋四王、金剛力士常隨侍衛,恆不捨離諸大三昧,能現無量諸身差別,於一一身有大勢力,報得神通三昧自在,隨有可化眾生之處,示成正覺。 「常為如來之所護念」,說八地菩薩是佛得意的學生,假如這位學生已經碩士畢業,馬上再進一步念博士拿學位了,老師看到學生有如此的成就,當然會很高興而且還會照顧他,所以得到如來之所護念。我們不論修行的功德有多高超,《金剛經》說:我們修金剛法門的時候,諸佛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對這位修行人說:「如來悉知是人,如來悉見是人。」如來常常照顧這位修行人,所以行持金剛法門,就得到如此大的功德。其實不僅念《金剛經》如此,念什麼經都可以,只要誠心誠意,佛就會照顧你,所以常為如來之所護念。 339期 第八不動地 常為如來之所護念,梵釋四王、金剛力士常隨侍衛,恆不捨離諸大三昧,能現無量諸身差別,於一一身有大勢力,報得神通三昧自在,隨有可化眾生之處,示成正覺。 以上經文分別說明「一向不動」之義,修行不但有如來護念,還有梵天、帝釋天、四天王天,這些天將天神都要來保護你。金剛力士,這是四天王天的護法神,金剛神、力士神常隨侍衛,修行人都會有護法神保護的。我們的家鄉在鎮江金山寺,以前旁邊有一座小廟住有二位師父,生活比較隨性一點。其中有一位年輕的師父,剛剛受過戒,清苦的生活過不慣,最初出家學佛的勇猛心,在受了戒以後,時間久了,應了一句話「學佛三天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到天邊。」時間一久,慢慢戒都破了,真糟糕。最後,只有一戒尚存,因為每天吃飯要念供養,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有一天夜裡就有一位護法神給他把託夢,拜託他說:「師父,我們打個商量好不好!」法師說:「什麼事呀?」護法神說:「你受了戒以後很清淨,所以有很多護法神來保佑你,結果你一條一條的戒律都破了,他們(護法神)都跑了,現在只剩下我在這裡保佑你,因為你吃飯的時候還念供養偈,所以現在看到你很痛苦啊!你這麼不清淨!我受不了。如果你很自豪,從明天開始吃飯時你不要再念供養偈,就讓我離開你。 這位師父一聽不得了,心想持戒有這麼大的功德啊!好,我明天重新去受戒,而你還要跟著我,不要離開我。果然重新受戒,整個人恢復起來認真學習,在大廟裡用功修行,道心堅實,不但經論都讀通了,講經說法樣樣都行。所以要持戒,佛菩薩才要保護你。金剛力士,我們看不到,但是我們生活平安,就是有護法神保護我們,不要說我怎麼看不到護法神?護法神時時刻刻都在保佑我們。 假如你本來有很多問題,現在覺得幾乎沒有問題了,這就是護法神在保佑,這點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許多金剛力士、護法神、四天王、大梵天王,忉利天王通通都來護法。「常隨侍衛,恆不捨離諸大三昧。」八地菩薩不因有護法神保護就隨便,他還是照樣老老實實地修他的功德,別人怎麼修學他就跟著修學,每天功課都不曾馬虎,修學恆心很重要,所以恆不捨離諸大三昧。又「能現無量諸身差別」,八地菩薩能現無量的諸身差別,能夠像觀音菩薩、地藏菩薩隨類化身度化眾生,時而天上時而人間。 「於一一身有大勢力,報得神通三昧自在,隨有可化眾生之處,示成正覺。」此句話有教化眾生功德,眾生都喜歡神通,而神通有報得與修得二種。這報得意思是,有許多人本來是不會寫詩,或不會寫文章,但學佛之後就會了,這就是報得。舉一個例子,太虛大師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困,沒有讀很多書,出家之後認真用功修行,後來到普陀山閉關看《般若經》。有一天晚上入定,直到隔天清晨出定。爾後,看什麼經都通了,不會寫詩也會寫了,不會作文章也會作了,所以只要修行就會成就的。這就是菩薩的報得。有神通三昧就可以方便自在地度眾生,只要眾生根機成熟都可以化導,而且能誓成正覺,以菩薩身度眾生成佛。這即是一向不動,菩薩修行如此精進不退,不但自己努力精進,亦感得外力的護持,修行成就。 佛子!菩薩如是入大乘會,獲大神通,放大光明,入無礙法界,知世界差別,示現一切諸大功德,隨意自在,善能通達前際、後際,普伏一切魔邪之道,深入如來所行境界。 八地菩薩除了以上成就「一向不動」外,還有「一體不動」。如上經文所言,「菩薩入大乘會」,大乘會是大乘菩薩共修的法會。「獲大神通,放大光明,」即是有智慧神通,能通達無礙法界。人要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才能無往不利。因此,有智慧的人而得知世界的差別,什麼世界度什麼樣眾生,不一樣的眾生需要以不一樣的方法化度,菩薩都清楚的知道方法。經上說:「有種種不同的世界,有方的、有圓的、有非圓、非方的......等等種種不同的世界,亦有種種不同的眾生。」而八地菩薩知道世界差別,眾生修學佛法成就功德的差別,這些差別在菩薩心中都是清清楚楚的,因此能隨意自在地化度眾生。 「善能通達,前際、後際,」菩薩不但是這一生一世可以這樣做,「前際」是指過去世,「後際」是指未來世。菩薩通達前際、後際,與民間幫人觀看三世因果,或幫人看來世的不同。若要通達三世必須依法修行,透過修行瞭解三世的情況。又能「普伏一切魔邪之道」,菩薩一方面度化眾生,一方面對於破壞佛法的邪魔外道,亦能攝伏他們。又「深入如來所行境界」,八地菩薩能深入一切諸佛所行境界,因菩薩已證得十分之八的法身,於如來的境界已知道的差不多了。 以下為「總結所住」,菩薩修行無障礙,不斷不轉,念不退故。 於無量國土修菩薩行,以能獲得不退轉法,是故說名住不動地。 八地菩薩修菩薩行,亦可分身到無量國土去修菩薩行。為什麼呢?因為要度化眾生,又「以能獲得不退轉法,是故說名住不動地。」因八地菩薩已證得不退轉法,所以住於不動地,不動地的名稱是從許多方面的成就證得的。這是「一體不動」,諸佛眾生、菩薩、聖人本性無別,故叫一體。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一樣的,因為佛性相同。 「於無量國土修菩薩行,以能獲得不退轉法,是故說名住不動地。」這句話是總結。就是說,菩薩能修得不退轉法,故名不動地。以上是菩薩之行果,就是菩薩修行的成就。以下要說菩薩之位果,即菩薩進升到第八不動地的地位。 佛子!菩薩住此不動地已,以三昧力常得現見無量諸佛,恆不捨離承事供養。此菩薩於一一劫一一世界,見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恭敬尊重,承事供養,一切資生,悉以奉施。於諸佛所得於如來甚深法藏,受世界差別等無量法明。若有問難世界差別,如是等事,無能屈者。如是經於無量百劫、無量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增明淨。 說明八地菩薩之果位,果位有三種:即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菩薩安住此不動地所的果位,以三昧力常見十方諸佛常現在前,也就是菩薩以三昧的力量見到諸佛,並且恆不捨離諸佛,承事供養諸佛。我們知道普賢十大願中,第一是禮敬諸佛,為何要禮敬諸佛呢?我們常親近諸佛菩薩,能令我們的道心不退;時時與佛親近,佛一切的功德時時攝化我們,所以我們要常禮佛拜佛。若佛堂有事需要幫忙,我們佛弟子要盡力幫忙。若是佛堂莊嚴,信徒來拜佛能生清淨心,這是一種功德。而那些服務大眾的義工,他們的作為亦是一種功德。「承事供養,一切資生,悉以奉施。」就是四事供養,如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供養。 340期 第八不動地 此菩薩於一一劫一一世界,見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恭敬尊重,承事供養,一切資生,悉以奉施。於諸佛所得於如來甚深法藏,受世界差別等無量法明。若有問難世界差別,如是等事,無能屈者。如是經於無量百劫、無量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增明淨。 八地菩薩在一一劫中,這裡說到怎樣成為一劫?人壽平均從十歲開始,每隔一百年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的時候,稱為「增劫」。然後從八萬四千歲向下減,過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稱為「減劫」。一增一減是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為一中劫,四個中劫就是一個大劫。我們現在生在減劫中,人壽已經減到平均壽命一百歲左右。 有說現代醫藥發達,現代的人比以前的人長壽,但也有活不到百歲的人。而且現在天災人禍多,雖然有好的醫藥、好的營養,但疾病卻多了。如罹患癌症的人愈來愈多,這是減劫的現象。我們是行菩薩道的人,眾生有病就如同我們有病,我們與眾生是息息相關的,學佛的人應有如此的心量。 菩薩在一一劫中,一一世界中,每個時間與空間都能見到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對於每一尊佛都要承事供養,包括一切資生之物都要供養。「於諸佛所得如來甚深法藏」,除了供養佛以外,最重要是聽聞佛法。「受世界差別等無量法明」,凡世界上所有的學問都要學習,即是「無量法明」。 「若有問難世界差別,如是等事無能屈者,如是經於無量百劫,無量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增明淨。」菩薩能應答所有的問難者,而修學經過無量劫,以累劫中所修的法門,愈修愈精進,愈修愈圓滿,稱為「轉增明淨」。以上為「調柔果」。 譬如真金治作寶冠,置閻浮提主聖王頂上,一切臣民諸莊嚴具無與等者。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一切二乘乃至第七地菩薩所有善根,無能及者!以住此地大智光明,普滅眾生煩惱黑暗,善能開闡智慧門故。 這是譬喻說,譬如以真金做寶冠,送給忉利天王,那樣的精神。八地菩薩所有的善根也是如此,一切二乘乃至七地菩薩所有善根無人能比。因八地菩薩所修的大智慧法明門,能滅眾生一切的煩惱。《普賢行願品》中說,若沒有眾生,就沒有成佛的可能,所以在學佛的過程中,一定要有眾生,彼此相互學習成長。 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主,能普運慈心,普放光明滿千世界。此地菩薩亦復如是,能放光明,照百萬佛剎微塵數世界,令諸眾生滅煩惱火,而得清涼。此菩薩十波羅蜜中願波羅蜜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 如大梵天王能普運慈心,普放光明滿百千世界。八地菩薩也是一樣,能令眾生滅除煩惱,得到清涼。八地菩薩在修行十波羅蜜當中,是願波羅蜜增上,其餘的波羅蜜,並非不修行,而是隨力隨分地修。 是名略說,諸菩薩摩訶薩第八不動地。若廣說者,經無量劫,不可窮盡! 以上只是略說八地菩薩的功德,若要廣說,雖經無量劫,仍然演說不盡。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最勝自在,善說諸義,能與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波羅蜜道。若有問難世界差別,無能退屈。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一切種,一切智智。 此為攝報果,菩薩的報果如大梵天王能統領世界,菩薩能到百千世界為眾生說法。如果有人提出問難,菩薩要一一解答,沒有答不出來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法當中,不離念佛、念法、念僧,不離念三寶並且常常當眾生的首領,讓眾生依止修行。 八地菩薩得到「攝報果」,那成就是什麼呢?經文告訴我們,行菩薩道還是行菩薩道,以天王身行菩薩道。佛教講三界二十八重天,欲界有六重天,色界有十八重天,又稱十八梵天;無色界還有四天,稱為四空天。經文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多作大梵天王。」就是標示八地菩薩在修行的報果上,是生在色界第一重天,色界第一重天就是大梵天。與兜率天王,就是三十三天王,都是護持佛法的。 梵天主領一千個世界,這世界有小世界、中世界、大世界,所謂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又稱為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千世界,指一千個大千世界。每一尊佛之化區,即一大千世界。「最勝自在」,是八地菩薩的福報,威德非常殊勝,同時修學佛法也相當成功,所以非常自在。這自在有心自在與身自在二種,凡是智慧的修行成就是心自在,而福德修行成就即是身自在。有福的人身體健康,沒有什麼病苦折磨;而沒有福的人,多病不健康就不自在,長壽健康是身自在。 另外還有一種攝化自在,行菩薩道的人,以度眾生為事業。「善說諸義」是攝化自在,大梵天不是普通的天王,不但能夠說法,而且「善說諸義」,說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所含藏的道理。又「能與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波羅蜜道。」聲聞是修四諦法悟道,辟支佛修十二因緣悟道,菩薩修六度萬行悟道,所以三乘的聖者修行的各種法門,大梵天王都能跟他們講解。 「若有問難世界差別」,就是菩薩對世界的種種施設差別,對眾生根機的聰慧有不同的教化。假如有人問他問題,不僅懂得佛法、三乘法,連世間法都懂得。因為世間、出世間道理都懂得,對於眾生所提問的問題,不但不會退屈,更難不倒他。由於知識廣博,對於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的修習得心應手。我們曉得布施、愛語這些功行,在三地的時候就已經修行圓滿了,尤其是布施在初地時就圓滿了。 341期 第八不動地 「如是一切諸所作業」,就一方面弘法,一方面化作天人,統領一切世間佛法。這些作意雖然有世間法的作意,但還是不離念佛,不離念一切種,不離念一切智智。「念一切智智」,這裡的二個智智,概括講是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不離念戒;我們要念四種,念佛、法、僧、戒,菩薩總是常念「乃至不離念一切種、一切智智。」一切種是一切佛種,一切智是智慧的智,菩薩時時刻刻不忘自己的任務,就是要能夠紹隆佛種,續佛慧命。 我們早晚做功課時,一定要念三皈依。由於《六十華嚴經》是佛陀跋陀羅於東晉義熙十四年(418年)翻譯,其卷六言:「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自歸於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歸於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然而《八十華嚴經》是實叉難陀於唐證聖元年(695年)翻譯,其卷十四言:「自歸於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意。自歸於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歸於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由於《六十華嚴經》的翻譯最早,二部經典的翻譯時間相差近三百年,所以我們一直沿用《六十華嚴經》的「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這個版本。後來也有採用《八十華嚴經》的版本。 「紹隆佛種,發無上意。」即是要盡力弘揚佛法,讓菩提種子散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讓每位眾生都有機會種下成佛之種子,做弘揚佛法的工作,就必須要發起無上心。當願每位眾生都能紹隆佛種,發無上成佛之心。因為「體解大道」是屬於法的問題,所以八地菩薩以發菩提心,為修道最高指導原則,而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以菩提心為中心,菩提心的要求就是要我們上弘佛道,下化眾生。 發菩提心是佛業,有人特別給我們學佛的行者,提出十種魔業的問題。說修行人若是修學得不好,就會產生十種魔業;若是修行好就會產生佛業,佛與魔是相對的,只在一念之間,那到底會不會產生魔業呢?有一句話很要緊,「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終成魔業。」這是〈離世間品〉中的一句話,為何善根會變成魔業呢?這句話必須說明一下,修行與否,或是否正念修行,這要分別說明清楚。善根是做一切好事成就的,做一切功德都能稱為修善根,但是修行善根,要使之成為魔業,或是成為佛業;就要看是從哪一方面做迴向,是從清淨的方向做迴向,或從世俗的方向做迴向。 一般人祈求家庭幸福,兒孫孝順,事業發達,最好能夠長命百歲、富貴健康這一類的。假如到寺廟上香拜佛,祈求世間福報的話,就是魔業。若要祈求出世間的福報呢?有三種迴向要特別注意,如何修迴向呢?迴向真如實際、迴向佛果菩提、迴向一切眾生。這幾句話都沒談到自己對不對?其實迴向真如實際、迴向佛果菩提都是自利的,而迴向一切眾生是利他。 修行迴向真如實際,就是要悟入一切諸法的真理;迴向佛果菩提,修行的目的就是佛果菩提,為何要悟入諸法真理?要悟入諸法真理不容易,要覺悟諸法真理,才能夠成佛。欲覺悟諸法真理就要修智慧,修福德度一切眾生。假使修學佛法,不曉得利益眾生,只曉得求自己趕快念佛生西方,有這種觀念就是無福德、無智慧的人。 有很多人只顧自己修行,一天到晚念經、拜佛,認真誠心地做功德,卻忘記迴向,只是想做這麼多的功德,將來一定生富貴之家,長命富貴,那是會變成魔業的。為什麼呢?即使你的功德修得再大,只能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不過是八萬四千歲的壽命,到了八萬四千歲以後照樣要輪迴。假如你的前生有地獄因,或畜生因,照樣要墮地獄、輪迴畜生道。因為過去世的業沒有消掉,可以說不懂得迴向的人,就是自找苦吃,所以是魔業。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 假如說我只想這樣就好,那我現在不是很苦嗎?不會的,就是利用這種興趣修不會苦的,所謂身自在、心自在。你有這樣的修法,你就是有智慧了,心就自在;你有這樣的修法,你就有福德了,身就自在。不會苦的對不對?這一點我要大聲疾呼,要跟大家說明,不然我們修了一輩子的佛法,念了一輩子的佛經,最後還是人天果報,魔業!魔業就是人天果報,因為人天果報不是究竟,還有輪迴之苦,唯有修習成佛之業才是究竟解脫之道。 不錯!人天是享福的,但是這種福報,不好啊!還要墮落輪迴的,所以我們要真正地把佛法弄懂,才是最重要的。八地菩薩雖然生到天上做了梵天王,可是他不以享福為目的,而是要以說法度眾生為他的事業,就是這個道理。雖然身為梵天王,還是不離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一切種、念一切智智。一切種一切智智,就是佛果菩提;一切智慧的智,就是佛智,佛果的智慧。 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經文在前面幾章都有為首、為勝、為上、為無上。為什麼呢?總而言之,都是第一,為什麼要這樣地好勝,好出風頭呢?不是,菩薩要有這種修養,才能夠去弘揚佛法,才能夠攝化眾生,這個與好出風頭不一樣。 又「一切智智依止者」,就是佛智的依止者,是說要想修佛的人都到我這兒來,我把佛法傳給他。求一切智智的依止者,我們想到那裡去依止善知識呢?都是想到那裡房子大,吃得好啊!住的好啊!怎麼樣享受好,是不是啊!不是的,是為求菩提道而去的。為一切智智的依止者,是懂得一切智智的意思才去的,其他的並不考慮,考慮了也沒有用的,因為吃得好、穿得好是世間事,對不對啊!根本無法解脫生死,所以求一切佛智,才是究竟,是不是啊! 此菩薩,若以發起大精進力,於一念頃得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的三昧,乃至示現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 八地菩薩是無功用行的修行者,他要修的是乘願而修,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的那種功夫,在一念當中,就可以修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的三昧都會修成功。不像我們凡夫,現在要修一個數息觀,或不淨觀,都不容易修得好,你們有沒有修過數息觀呢?修習數息觀,是將心念放在氣息與數字上,藉以停止心念的遷流與昏沉。一般人通常會有妄想心、昏沉;修習數息觀,不僅可使身體健康、壽命延長,進一步令人心智清明、超凡入聖、達到定心、淨心、明心之境界。 342期 第八不動地 此菩薩,若以發起大精進力,於一念頃得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乃至示現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 修習不淨觀,我們凡夫一天到晚為這個身體煩惱,總想著如何來保護他,如何來莊嚴他,如何來照顧他,如何來美化他。實際上這個身體最不堪一擊,不但很髒、很臭,又不長久,每天都在衰老,所以說要修不淨觀,可是不容易修啊!但是八地菩薩修起來很快,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的菩薩,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的三昧,都能一下子修成功。乃至示現,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的菩薩以為眷屬。 菩薩有福德修學成功了,會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與之一起修行,不怕沒有眷屬。因為菩薩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心裡發這個願,那所有的眾生都是你的眷屬,都是你的學生,你的兒子,還怕沒有眷屬嗎?一定不會的,所以我們說:「和尚無兒,子孫多。」就是這個道理,和尚沒有結婚哪來兒子,但是子孫特別多,到處都有徒弟,問題是你能不能做一位降魔和尚,是否能說法度人,問題在這個地方。假如你能說法度人,成就那麼多的眷屬,這就是你的福報,由於福報的關係,將來轉世會變成殊勝偉大。 以下是願智果,說八地菩薩功課修完了,證得八地的功行以後,除了以上所說的調柔果、攝報果以外,還有願智果。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菩薩有無量的殊勝願力,在空間方面,能夠在無量國土自在示現;在時間方面,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都無法數知,這是菩薩的願智。 就以調柔果來說,菩薩能夠接受世界差別等無量的法門,諸佛如來生成的法藏都能夠修成功,而且還能變成大梵天王,這功德已經很大了。假如要以八地菩薩所修行的願力,這種自在示現,都是憑他願力成就而發展出來的。過於是數,要超過以上所說的多非常之多,說能夠一念當中,得到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的三昧,不只是十佛剎微塵數的三昧,都能修得起來。因為經典只是這樣說,沒有按照層次來說的。 實際上八地菩薩,已經證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諸法真理了,再跨二步就是百分之百。所以他當然會有這許多的功德,當然會有這許多的成就了,「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說菩薩得到的功德成就,我們以百千億那由他劫數的時間,來數他的功德仍然說不盡。功德太多了,時間那麼長也沒有辦法說盡佛功德,誠如經上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發心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沒有辦法以我們眾生的心量來數的,所以說不能數知。這就是願智果,菩薩大願所成就的智果,所顯示的成就,不是我們眾生的心量所能想像的。 以下是重頌分,共有十八首半的偈頌,再一次讚歎佛功德。以簡潔有力地偈頌方式重述一次,增加我們的記憶,加深印象。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七地修治方便慧,善集助道大願力,復得人尊所攝持,為求勝智登八住。功德成就恆慈愍,智慧廣大等虛空,聞法能生決定力,是則寂滅無生忍。知法無生無起相,無成無壞無盡轉,離有平等絕分別,超諸心行如空住。成就是忍超戲論,甚深不動恆寂滅。一切世間無能知,心相取著悉皆離,住於此地不分別,譬如比丘入滅定。如夢度河覺則無,如生梵天絕下欲,以本願力蒙勸導,歎其忍勝與灌頂。語言我等眾佛法,汝今未獲當勤進,汝雖已滅煩惱火,世間惑燄猶熾然。當念本願度眾生,悉使修因趣解脫,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礙智,如是人天所應供,與此智慧令觀察。無邊佛法悉得成,一念超過曩眾行,菩薩住茲妙智地,則獲廣大神通力。一念分身徧十方,如船入海因風濟,心無功用任智力,悉知國土成壞住。諸界種種各殊異,小大無量皆能了,三千世界四大種,六趣眾生身各別。及以眾寶微塵數,以智觀察悉無餘,菩薩能知一切身,為化眾生同彼形。國土無量種種別,悉為現形無不遍,譬如日月住虛空,一切水中皆現影。住於法界無所動,隨心現影亦復然,隨其心樂各不同,一切眾中皆現身。聲聞獨覺與菩薩,及以佛身靡不現,眾生國土業報身,種種聖人智法身。虛空身相皆平等,普為眾生而示作,十種聖智普觀察,復順慈悲作眾業。所有佛法皆成就,持戒不動如須彌,十力成就不動搖,一切魔眾無能轉。諸佛護念天王禮,密跡金剛恆侍衛,此地功德無邊際,千萬億劫說不盡。復以供佛善益明,如王頂上莊嚴具,菩薩住此第八地,多作梵王千界主。演說三乘無有窮,慈光普照除眾惑,一念所獲諸三昧,百萬世界微塵等。諸所作事悉亦然,願力示現復過是,菩薩第八不動地,我為汝等已略說。若欲次第廣分別,經於億劫不能盡。以上是重頌,意思和前面的經文一樣,八地菩薩的經就講到這個地方。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343期) 現在開始講第九地,第九地是善慧地。善慧地分成七個課題來講,第一個是「來意」,解釋第九地善慧地這一品經是怎麼來的,說明為何會有這一品經文。在《瑜伽論記》中說:「從初地到七地,雖然在無相住當中,捨離了功用,在七地以前都是修有功用的,所以有功用的修行都圓滿了。有功用還是一種中等以下的功夫,而八地菩薩已捨離有功用,無功用是一切相都能自在,而未能於異名眾相;於異名眾相,多一個眾字,訓辭差別,一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這該如何說這幾句話呢?又為何稱名善慧地呢?為什麼會有善慧地這一品經,首先解釋善慧的名字,就知道它的道理。以下說明為何得名善慧地的原因。 第二是「釋名」,說明善慧者得名之由來,在《攝大乘論》云:「何故九地說名善慧?由得最勝無礙智故。」由於得到最勝無礙智慧的緣故。又云:「言善慧者,謂得最勝四無礙解,無礙解智於諸智中最為殊勝,智即是慧,故名善慧。」得到四種無礙解,由於無礙解的智慧,是諸智慧中最為殊勝,又智即是慧,故稱為善慧。四種無礙解即: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 「法無礙」就是說對於一切諸法,菩薩認知它,都能隨心所欲的發揮,稱為法無礙。「義無礙」是將所含的義理,從正面、反面的發揮出來,亦是沒有妨礙的。「辭無礙」是解釋諸法義理的用詞,亦是無礙的,就是我們對於義理要會解釋說明,說明一件事,或一件理要正面說、反面說、譬喻說,還要舉例說明,對不對呀!有人不會寫文章怎麼辦呢?我說你要多看書,多注意問題,菩薩如何能無礙呢?菩薩一樣要學習的,努力學習才能有成就。 「樂說無礙」,就是法也通了,義也通了,辭也通了。然後到任何地方暢演佛法,都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從正面說到反面,從天上說到地下,從古至今說個不停,對不對呀!為什麼能這樣子說呢?這裡邊的故事多,菩薩的學問充實,不管是什麼道理,都能夠解釋地很清楚,這就是樂說無礙,又稱為辯才無礙。若要辯論,你是辯不過他的,菩薩是有成就的人,因為有這四種無礙,故在諸智中最為殊勝,智就是慧,所以稱為善慧。由於九地菩薩的智慧最深、最好、最高,所以稱為善慧地。 下文還要介紹四種無礙,在《莊嚴論》上將這問題做了解釋:「於九地中,四無礙慧最為殊勝,云何勝耶?於一剎那,三千世界,所有人天、異類、異音、異義,問此菩薩能以一音普答眾問,遍斷眾疑故。」如何殊勝呢?於一剎那頃,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人天、異類、異音、異義,同時發問。各種不同種類的六道眾生,光是人類,不同種族就有不同的語言;眾生的根機不同,所請教的問題各有不同,但菩薩能以一音答覆各種問題,令眾生各得解。誠如經文所言:「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當三千大千世界的人們一起來發問,請問的義理不一樣,說的語言亦不相同。若是人們遇到此問題,又如何為眾生解答問題呢?因為我們眾生的知識有限,但善慧地的菩薩,能夠在一剎那當中,一音普答眾問,將問題解答無疑,這種本事就稱為圓音。佛陀有這種本事,圓滿的音,什麼音都包括在內,什麼語言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發揮大功用。這是多少的自在,「遍斷眾疑故」,把所有的問難、疑難、問題都解答了。因為這緣故,所以稱為善慧。又《成唯識論》云:「成就微妙四無礙,能遍十方善說法故。」此二句頌文說,他已經成就了微妙的四無礙辯,遍往十方世界去說法,這是得名善慧地的原因。雖然八地菩薩有無功用的智慧,但沒有九地菩薩的高妙。 第三是「離障」,離什麼障,離「利他中不欲行障」。在《成唯識論》中提到,雖然十地行有無量門,而皆攝在十到彼岸。十重障者有:「(一)異生性障,(二)邪行障,(三)闇鈍障,(四)微細煩惱現行障,(五)於下乘般涅槃障,(六)麁相現行障,(七)細相現行障,(八)無相中作加行障,(九)利他中不欲行障,(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十地菩薩的修行有無量法門,皆攝在十度波羅蜜,斷一分煩惱,證一分法身;而九地菩薩是離「利他中不欲行障」,就是不想利益眾生。 又《疏鈔》云:「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利樂有情事中,不欲勤行,樂修己利,彼障九地四無礙解,入九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九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然而「不欲行障」,就是不想要利益人們,就像有些出家人,想要自己貪圖安逸、舒服,弘法利生多麻煩,所以很多人不喜歡住在廟裡,自己到公寓弄一間小房子,或是弄個小佛堂,就躲起來修行了,這所犯的就是「不欲行障」,不行利益眾生的障。這個「不欲行障」,不想利益眾生的障,若不度眾生就沒有成佛的希望,這一生只是貪圖一點安閒自在而已;年紀一大,轉過世來,糟糕了、墮落了,因為你欠了信徒的供養債,要去還,所以這主意是不能打的。打這主意不得了的,不但不能成佛,而且還債還不清,欠人債務還不清麻煩啊!九地菩薩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他一開始就是為利益眾生而來,弘法利生以菩提心為他修行的主要原則。 第四是「證如」,修定、修慧之目的,就是為證悟諸法的真理,證悟諸法的真如。在真如當中,所證之真如是怎樣的真如呢?所證得的真如,稱為智自在所依真如,智慧自在所依的真如,偏重在智慧方面。若證得此真如,故能於無礙解得自在。 第五是「成行」,修行善慧地法門之後,便能成就善達法器自在說法行,成為一位善於表達諸法的法器,他能自在說法,成就這樣的功德行。《莊嚴論》上說:「四辯自在,成熟眾生,無邊總持,廣受法行。」 第六「得果」,修學善慧地能得到什麼果呢?就是成熟眾生果,先是得到成熟眾生果,再得到總持法義果。成熟眾生果,就是功德果,總持法義果,就是智慧果;成就這二種果,得到這二種果。 第七「釋文」,乃分成三大段:有讚請分、明地行、明位果。第一大段讚請分,有十三首偈頌,此十三首偈又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初二首偈頌是如來現相,就是諸佛要現身這法門。第二部分,次十首偈頌是別讚。第三部分,後一首偈頌是結請。 一、讚請分 首先就從讚請的二首偈頌來看,就知道這個法門的殊勝,首先介紹如來現相,又如來是如何現相的呢?故《疏鈔》云:「如來現相,顯說無功用行,無動之動,難思議故。」 說此菩薩八地時,如來現大神通力,震動十方諸國土,無量億數難思議。這首偈是說明菩薩在八地的時候,諸佛如來都顯大神通的力量,首先請佛說法,請菩薩說法,如來也來加請;不但本土的如來加請,十方微塵數諸佛菩薩都來加請,菩薩顯現大神通力都有八地菩薩的程度,佛現大神通力的時候,震動十方諸國土,無量億數的難思議,無量億數的眾生,對於佛為了要請菩薩說法,所表現的都是不平凡的現相,所以是難思議,這就是八地的境界。 344期 第九善慧地(二) 一切知見無上尊,其身普放大光明,照耀彼諸無量土,悉使眾生獲安樂。「一切知見無上尊」,佛有十個稱號,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亦是每一尊佛共同擁有的稱號。無上尊就是世尊,因為沒有比世尊再至高無上的,所以稱為無上尊。 「其身普放大光明」,佛出世就會放光明,又為何要放光呢?光代表智慧,佛出世就要說法,說起法來就等於放大光明,放大光明做什麼呢?為了照亮我們眾生的心地,眾生的心地本來黑黑的,什麼都不清楚;但經佛光普照之後,全部都明白了,全部都敞亮了,所以佛普放大光明。 「照耀彼諸無量土」,佛的光有無量光、無礙光、無盡光等等,有無量佛放光。無盡,照的範圍沒有盡頭的,佛的光沒有阻礙的,就連須彌山都擋不住佛的光;佛在這邊放光,須彌山那邊的眾生一樣能受佛光普照,普通的光是照不到的,普通一張紙就照不到了。佛的光無礙光、無盡光、無量光,所以說無量國土都能蒙佛光普照。 「悉使眾生獲安樂」,佛為什麼要放光呢?要使所有眾生都獲得安樂,佛出世沒有別的事,就是為了要度眾生。眾生心地不明,所謂無明妄想,佛要放光來照亮他,心地光明才能知道是非邪正,才能選擇正法來修行。 第二部分,有十首偈頌是別讚,亦分成三個段落:第一首偈是菩薩供,第二首偈天王供,其餘八首偈頌是天女供讚。 第一首偈是菩薩讚請,由於金剛藏菩薩說十地法門,實在不簡單,感得諸佛來放光,菩薩來讚歎。 菩薩無量百千億,俱時踊在虛空住,以過諸天上妙供,供養說中最勝者。如來為了要證明,並鼓勵金剛藏菩薩說十地法門,諸佛菩薩都來到華藏世界,而且無量百千億數的菩薩都踴現虛空中。「以過諸天上妙供,供養說中最勝者。」對於說法者金剛藏菩薩要來修供養,因為金剛藏菩薩代表毗盧遮那如來,到我們人間來宣揚這個華嚴大法,所以金剛藏菩薩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菩薩,感得菩薩都要來供養他,請他說法。一方面說法,一方面讚歎。這是第一首偈頌。 第二首偈是天王供,大自在天王讚揚菩薩,歡喜供養金剛藏菩薩。 大自在王自在天,悉共同心喜無量,各以種種眾供具,供養甚深功德海。「甚深功德海」即代表佛說,代表能說十地法門的金剛藏菩薩,不說他的名字而說他是甚深功德海,這許多供具都是大自在天王,以及天民、天眾、天子、天女等,各以種種不同上好的供具,以無量歡喜心來供養諸佛。 大自在天是什麼天呢?「大自在天」梵語為「摩醯首羅天」,是色界十八天中的第十八天,居色界之頂。大自在天一般說他是魔王天,但是在佛法當中,這位魔王是皈依佛法的,所以天王來供養、來讚歎。 以下有八首偈是天女供讚,有很多天女都來修供養,都來說讚辭、來讚歎菩薩的功德,讚歎金剛藏菩薩的功德。 復有天女千萬億,身心歡喜悉充遍,各奏樂音無量種,供養人中大導師。色界天的天女,「身心歡喜悉充遍」,聽說金剛藏菩薩要來說十地法門,都歡喜的不得了,所以說身心都充滿歡喜。天女又「各奏樂音無量種」,天人喜歡奏天樂來供養,以天樂「供養人中大導師」。金剛藏菩薩有資格代替毗盧遮那如來宣說十地法門,當然是人間的導師了。這是天女供,天女來修供養。 是時眾樂同時奏,百千萬億無量別,悉以善逝威神力,演出妙音而讚歎。此時千萬億之天女,一時之間各演奏不同的天樂,所以是無量別。善逝亦是佛的十種稱號之一。皆以佛的威神力為「演出妙音而讚歎」。他們有那麼多不同的音樂,承佛的威神力演奏出各種不同之妙音,而來讚歎金剛藏菩薩,說十地法門的功德和希望。這首偈頌是標讚。 寂靜調柔無垢害,隨所入地善修習,心如虛空詣十方,廣說佛道悟群生。這是讚歎金剛藏菩薩的偉大,「寂靜調柔」是形容金剛藏菩薩之修養,心地「無垢害」,當然沒有煩惱,沒有垢當然沒有害法。煩惱會垢污我們的心地,煩惱能傷害我們的法身慧命,這是菩薩沒有的。「隨所入地善修習」,菩薩修行到什麼地方呢?都是以教化十地菩薩來修習佛法的。 「心如虛空詣十方」,菩薩的心量就像虛空那麼大,眾生無邊誓願度。「廣說佛道悟群生」,所有的佛法菩薩都要說出來,廣泛地說出來,對什麼根基的眾生,就能說什麼法來悟群生。 天上人間一切處,悉現無等妙莊嚴,以從如來功德生,令其見者樂佛智。「天上人間一切處」,天上人間的一切地方,都能看到「無等妙莊嚴」顯現出來,供養說法的金剛藏菩薩,供養十方諸佛菩薩。「以從如來功德生」,這許多莊嚴事都是從如來的功德所生。「令其見者樂佛智」,讓與會大眾看到這些莊嚴事,都會對佛法生起好樂心,令其見者都有如佛般的智慧。以上二首偈頌是顯辭,讚歎菩薩通於八地,以及讚揚說法主金剛藏菩薩。 以下四首偈頌是雙讚,讚歎佛以及菩薩。讚歎菩薩什麼呢?就是讚歎菩薩三輪化益,就是身、口、意三方面教化眾生的一種利益表現。 不離一剎詣眾土,如月普現照世間,音聲心念悉皆滅,譬猶谷響無不應。「不離一剎詣眾土」,菩薩並沒有離開佛剎,但是一切佛土都有佛的顯現,這就是《華嚴經》中所言:「不動而升」,有時升到忉利天,有時升到他化自在天。「如月普現照世間」,好像一輪明月高懸於天空,照亮全世界,不管在那個角落都能看見明月。「音聲心念悉皆滅」,世間之音聲,眾生的心念,此時經過佛光一照都停息了。為什麼呢?在這幽靜的環境下心念滅了,音聲沒有了;但是「猶如谷響無不應」,佛說法的音聲如在幽谷,四面都有迴響!雖然看不到人,但聲音迴盪開來,這就是「身無心而普應」,雖然見不到佛,亦聽不到佛的音聲,但佛普應一切眾生的根基而示現,這是身輪化益。乃就從身體方面而言,佛的身相發出來的效應,這是度化上等根基的。 若有眾生心下劣,為彼演說聲聞行,若心明利樂辟支,則為彼說中乘道。這是為二乘聖者說的佛法,因為二乘聖者只想著自己了生死、出三界,不發菩提心,所以說他「心下劣」。因為佛不讚歎二乘人,因此批評其心下劣。為這種心性下劣的人,佛為他說聲聞行,聲聞就是修學苦集滅道之四諦法門的;或者有的眾生比較有智慧,希望修學辟支佛行(又稱為獨覺行或緣覺行),就為這種人說中乘道,緣覺是修學十二因緣。因為聲聞乘的程度最低,緣覺是第二等,再來就是菩薩乘;聲聞、緣覺、菩薩,因此緣覺乘又稱為中乘,是中等程度的人。 345期 第九善慧地(三) 若有慈悲樂饒益,為說菩薩所行事,若有最勝智慧心,則示如來無上法。此首偈頌是「口隨機而演說」,這是口輪化益。「若有慈悲樂饒益,為說菩薩所行事。」這是上乘的人。若有慈悲樂饒益,對眾生有慈悲心,歡喜作饒益眾生的功德行,那麼菩薩要為他說什麼呢?「為說菩薩所行事」,就要說菩薩道,菩薩道就是上弘佛道,下化眾生。「若有最勝智慧心,則示如來無上法。」這是最上乘,最上乘就是「隨機而演說」。 身無心而普應,身、心這是一部分,第二部分為口演說,口化益了,這就是三輪,身、口、意三輪來化益。對眾生有慈悲心,有高度的慈悲心,喜歡作饒益眾生的事情,那麼菩薩就為這些善根眾生說菩薩所行事。菩薩所行事在華嚴的修學中,就是十度萬行,還有一種就是佛乘。「若有最勝智慧心」,這些眾生的志向、智慧很高,有最殊勝的智慧心。那麼為這些人直接宣說如來的無上法,讓他修學成佛,就是所說的「三輪化益」。 譬如幻師作眾事,種種形相皆非實,菩薩智幻亦如是,雖現一切離有無。「譬如幻師作眾事,種種形相皆非實。」諸佛菩薩為度化眾生,雖然是顯現各種不同的化益、化法,但不要把它當成實在的。它等於幻師、魔術師玩魔術一樣,「種種形相皆非實」都是不實在的。那是什麼意思呢?要曉得諸佛菩薩化度眾生,就心理上而言,眾生本來就是佛,不需要佛來度化;但眾生的佛性無法發揮出來,因為心裡有無明、妄想,所以無法顯現。 眾生心中的無明妄想一滅了,與佛無二無差別,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參加三時繫念佛事,其中有幾句話,我們記得了沒有?「阿彌陀佛就是我心,我心就是阿彌陀佛,此土即是西方。」我們這個世界就是西方淨土,不一定要跑到王舍城去。這個統統是就發心以上之菩薩說的。 嚴格說來,所謂眾生本來就是佛,這個說法是度眾生的一種方便,所以說如幻化。因為種種形相都不是實在的,不要把它當成實在的,如果當作有一尊實在的佛在度眾生,那就是不懂佛法的說法了。因為眾生是虛妄的,佛亦是虛妄的,所以說佛不度眾生。佛經上有二句話:「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佛不度眾生,法界就是心。這心、眾生與諸佛都是平等的,不要說佛與人的心平等,佛與一切螞蟻,蚊蟲的心也都是一樣的平等,只是由於現在業障作縛,所以平等真法界。 佛不度眾生,眾生本來就是佛,只是一念迷覺之心而已。因為一念迷就是眾生,一念覺就是佛,所以說「譬如幻師作眾事,種種形相皆非實,菩薩智幻亦如是。」菩薩說法度眾生是智慧的顯示,也是一種幻化的,如果你要是執著一定有佛、有眾生,那你就有分別心,有了分別心就不能悟了諸法的真理。 「雖現一切離有無」,雖然對二乘人說四聖諦、十二因緣,對聲聞說四聖諦,對緣覺說十二因緣,對菩薩說六度萬行,對佛心眾生說上乘佛法。雖然有這樣程度上的差別,實際上還是如幻如化的。這是個結語,以下還有一首偈頌結束讚供說法的。此時,解脫月菩薩代表聽法大眾,來禮請金剛藏菩薩說法了。 如是美音千萬種,歌讚佛已默然住,解脫月言今眾淨,願說九地所行道。「如是美音千萬種」,千萬億天女演奏各種不同的天樂,演揚佛的妙法。「歌讚佛已默然住」,以樂音來讚歎佛、供養佛,讚歎菩薩、供養菩薩。菩薩代表聽法的大眾,請法主解脫月菩薩,與說法主金剛藏菩薩都在裡面了,都是來供養他們,他們都是來作佛事的。這種樂音讚歎,供養行動做圓滿,「默然住」就是停息下來。 隆重的請法儀式之後,輪到解脫月菩薩當機眾來講話,「解脫月言今眾淨」,解脫月菩薩說話了,現在與會的大眾來聽金剛藏菩薩宣說十地法門,菩薩們都很清淨,這清淨表示身清淨、心清淨、智慧清淨,一心想聽聞佛法。「願說九地所行道」,希望為大眾演說九地菩薩應該修學,應該證得的菩薩道,讓這些聽法的菩薩們能夠得到利益。這是今天最大的希望,最高的理想,讚偈就是這樣的作用。讚歎之後,就要開始講經了,以下為正說分。 二、正說分 「正說分」分為地行、位果二大科。九地菩薩所要修學的各種法門,「位果」有修學就有證得,就有結果。「地行」又分為四個章段:第一章段為「法師方便成就」,第二章段為「智成就」,第三章段為「入行成就」,第四章段為「說法成就」。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 當諸佛菩薩與天女們,這許多凡聖大眾請法供養儀式作完以後,現在要來說法了。金剛藏菩薩開始說話了,向與會大眾招呼一聲,佛子!你們大家都是佛的弟子,能夠來聽《華嚴經》,還不是佛的弟子嗎?尤其能夠來聽十地法門,那更是佛地乘弟子,所以稱為佛子。有時稱為善男子,那就差一點了,佛弟子就不同了。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無量智思量觀察, 「以如是無量智」,這是牒前,一路從初地修學到八地,修了很多的無量智慧,這是前面的成就;「思量觀察」,這是起後,算是後面的文章了。現在繼續考量,再思量,再觀察思量,希望繼續聽法,觀察當時會場的情形,也是金剛藏菩薩應該說法的時候了。大眾都是如此渴望佛法,如蜂念好蜜,如渴思甘露的那種心情,此時不說法,還待何時,這是一句牒前深厚的話。 以下要正式的顯示方便,「法師方便成就」,說法的大師之方便來成就,有十句經文,此十句經文無非是說明「自利利他」的道理。 欲更求轉勝寂滅解脫,復修習如來智慧,入如來秘密法,觀察不思議大智性,淨諸陀羅尼三昧門,具廣大神通,入差別世界,修力、無畏、不共法,隨諸佛轉法輪,不捨大悲本願力,得入菩薩第九善慧地。 「欲更求轉勝寂滅解脫」,這句話是利他,這些菩薩雖然已修學到了八地,但還沒有圓滿,他們還希望再進一步向前繼續深造下去,所以說再轉勝到寂滅解脫,才是他們的目標。這是法師成就的第一句為「為他作想」。 「復修習如來智慧」,這句是自利,在自利方面還沒有畢業,才到第九地,而且是最重要的關頭,再修學第十地就要畢業了,還要繼續修習如來的智慧。如來智慧還沒修學圓滿,必須再前進修習如來的智慧,向上學習的都是如來的智慧。這是前二句,第一句為利他,第二句為自利。 346期 第九善慧地(四) 欲更求轉勝寂滅解脫,復修習如來智慧,入如來祕密法,觀察不思議大智性,淨諸陀羅尼三昧門,具廣大神通,入差別世界,修力、無畏、不共法,隨諸佛轉法輪,不捨大悲本願力,得入菩薩第九善慧地。 九地菩薩說為了利他,所以我們要轉勝,要鼓勵大家以寂滅涅槃為解脫的目標。為了自利,要再進一步繼續修習如來的智慧。以下五句是利他。 「入如來祕密法」,這是對什麼樣的人說呢?為得究竟自利依護,所以還要修學如來的智慧,雖然我們已經到了九地,但還沒有究竟,要十地圓滿才究竟,所以為了自己本身的利益,和將來要利益眾生,應該要繼續修習,要修到如來祕密法,那才是我們的理想,這個課程才修學圓滿。祕密法不是法有什麼祕密,而是一種不是大家都容易知道的最高的法,這稱為「祕密法」。 「觀察不思議大智性」,佛智的法性是無法以思量的心,或以有限的言語表達的,所以稱為「不思議」。不思議的佛智法性真理,我們要用心觀察,用心體悟,這是證悟的,這是利他的第二句。 「淨諸陀羅尼三昧門」,淨者,修學成功的意思。這是對根性已經成熟之菩薩說的,要把它化成如來的祕密,翻譯成中國話為「總持」,就是一切諸法的總綱。三昧就是三摩耶,它就是「定」,要學三昧陀羅尼的總持。 「具廣大神通」,為了度化邪念的眾生,那是對外道講的,對於那些外道的人,我們要展現神通來感化他們,這是度化上的善巧方便。因為一下子與他們講高深的道理,還不容易接受,如果為他們顯現一點神通比較容易就範,所以這是說法的方便,以神通來度化外道。 「入差別世界」,這是對不知道佛法的人,來對他轉法輪,讓他們知道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這差別世界的理論,讓它弄清楚。 以上五句為利他行,「具神通」就是要讓修學佛法的眾生得到神通,我們要特別為他們解說佛法。為什麼呢?若他們得不到正法才相信那些邪門,假如大家都知道正法的好處,就不會去相信那些邪門了。 諸法以因果為主,諸法以緣生為原則,像這種道理他們不懂,他們只曉得求神、求天、求上帝,因為受到迷惑的這些人,搬弄鬼神之道,所以社會才瀰漫迷信的風氣。修學菩薩道的人,要度眾生成佛道的這些菩薩,我們要發大心,發大心入差別世界,社會上各行各業的各種學問知識,我們都要研究,學習各種學問知識,要將其弄通、弄懂。為什麼呢?對什麼人我們以什麼方法來度化他,要如何破除他的邪知、邪見,如何引他入正法、入正道,這是很重要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又對於有正知、正見的人,就要以「修力、無畏、不共法,」這是修學佛果的功德法,「修力、無畏、不共法,」是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或程度比較高之眾生必須修學的。 「隨諸佛轉法輪」,跟隨諸佛菩薩到各處去,轉高層次的法輪。「不捨大悲本願力」,這是我們大悲心的源頭,本願力的根本。我們一開始學佛,皈依師父就教導我們發四弘誓願,對吧!「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句話不能忘記。此四句話就是菩提心的根本,所以「不捨大悲本願力」,為了度眾生成就佛道。 「得入菩薩第九善慧地」,要完成以上十句話的修行,才能證入第九善慧地的地位、佛果。以上是「法師方便成就」的內容。 以下為「智慧成就」,智慧成就的內容有,說明諸法三性、有漏的世間法、與無漏的出世間法等等。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善慧地,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定、不定法行,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有為法行、無為法行。 這個時候我們對於諸法,要把它分門別類的弄清楚。首先一切諸法有三性,聽過唯識課的同學都曉得,三性為善性、不善性(惡性),以及無記性(不好、不壞、不善的中庸性)。「善性」境與信等相應,即為善性;「不善」境與貪著等相應,即為不善性;「無記」境不與善法相應,亦不與煩惱等不善法相應,便稱為無記性。 「如實知」,對於理論、言辭或修行方法都要分別瞭解,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如果是求神問卜,或裝模作樣地裝神弄鬼,我們知道那不是善的。教導我們參禪悟道、禮佛,那才是正法、正道。不善的人,雖然他也吃素、也拜佛,但不研究佛法,說不上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這種人我們只要依他的程度,依他的方法來接引他,度化他就好。 「有漏、無漏法行」,「有漏法」即是有漏失功德法財的法,使得有情眾生繫縛於三界之內,輪轉生死。有漏法是佛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與「無漏法」是相對的。「有漏法」的特徵是煩惱,煩惱會隨其增長;因為「有漏法」使煩惱得以增長,進而導致輪迴和痛苦,所以教導我們要從「有漏法」的繫縛中解脫出來。 有漏即是漏失,善事有所謂真善、假善;有目的的善,或無目的的善,或高尚門第的善,有清淨的善,有不清淨的善,這就是有漏、無漏之分別。雖然我們同樣在做好事,但求人天福報的就是有漏,還要輪迴三界,還要來三界受生死之苦,輪轉六道,不能了生死就是有漏,是世間法。若這個功德做了,能夠悟道了生死,出離三界,這一生圓滿了,使我們能夠悟道了脫生死,那就是無漏功德,是出世間法。所以有漏法、無漏法必須要徹底地瞭解。 「世間、出世間法行」,何謂世間法?何謂出世間法?世間法就是人天福報,是有漏的;出世間法就是從慈悲智慧得到解脫,是清淨無漏的。「思議、不思議法行」,可思議的,不可思議的。可思議的是思想方面,不思議的是理想方面,要弄清楚,分別清楚。 還有一種「定、不定法行」,所謂定、不定這個理論,故順法理的是「定」,不順法理的是為「不定」。那麼需要分別去發心,根據發心有幾種標準,再決定什麼是聲聞乘、什麼是緣覺乘的發心?什麼是菩薩乘的發心?我們對這些都很瞭解了,聲聞乘是研究四諦法而悟道,緣覺乘是研究十二因緣法而悟道,菩薩乘是修學十度萬行悟道的。 「如來地法行」,就是修最上乘的智慧。有最上乘智慧心的人,就給他修學如來最上法,就是佛乘。「有為法行、無為法行」,總而言之,大乘就是有為法、無為法。有為法就是世間法、生死法;無為法就是出世間法、涅槃法,很容易區分的。這就是智慧方面的一種成就。 以上是智慧成就,九地菩薩經過長遠時間的修行,成就了無功用智如實知,能夠輾轉地來修菩薩道,教化眾生,達成佛教的基本精神,以發菩提心為主。 347期 第九善慧地(五) 發菩提心的要求就是上弘佛道、下化眾生,我們秋季華嚴誦經會讀誦《華嚴經》時,有讀到〈壽量品〉,而〈壽量品〉是談實踐的;還有〈離世間品〉是說菩薩修行的時候,有十種的魔行、魔業,學佛修行的目的是要成佛,魔與佛是相對的,基本上是不相容,魔業是障礙成佛的阻力。 對於修行人而言,佛與魔僅是一念之隔,故《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假定我們忘失了菩提心,雖然修習一切善根,做一切功德事,但終成魔業。這件事情我曾經在誦經會場上,提醒過大家,到桃園去參加華嚴誦經法會時,亦為當地的信眾特別作說明,發菩提心這件大事的重要性。 修行呀!不能把菩提心忘了。現在是宗教非常複雜的時候,有人喜歡標新立異,搞種種的花樣,這種情形,就是忘失菩提心,忘失菩提心修行的結果呢?就是變成魔業,怎麼說呢?因為修行的時候,無非是存著功利思想的要求,我今天做功德、做好事,希望能夠成名得利,能夠成大功、立大業,希望在這世間上出人頭地。 做好事當然有好報,但這是人天福報,若是投生人道,可以大富大貴;若生天道,就到天上享受快樂,與成佛這件事就沒有關係了。因為沒有發菩提心的緣故,那麼菩提心又要怎麼發,才能達到真正要求的目的呢? 我們皈依三寶的時候,皈依師父會教我們發四弘誓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句偈,不管你做任何的功德,迴向時都可以念,或者念三種迴向,就是迴向真如實際、迴向佛果菩提、迴向一切眾生。發四弘誓願或發三種迴向的功德,都具有菩提心的精神,因為真發心而普遍,功德之大是無與倫比的,這是一件大事,所以要不斷地提醒大家,為大家作說明。 善慧地的菩薩,經過了八地的修行以來,八地以前有二大阿僧祇劫以上的時間來修行,聚集圓滿的階段,再晉升一級到十地就圓滿了。 善慧地的菩薩,以如是智慧。以所修行成就的如是智,無功用行的如是智、真如智,以這種智慧如實的知道一切眾生的情況。 此菩薩以如是智慧,如實知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 此段經文是講,第三入行成就,這裡有十一種的稠林。這十一種稠林就是描述,眾生修學佛法過程的身心表現。菩薩以如是智慧,如實知道眾生的心,眾生的心是非常非常地複雜,故以「稠林」來形容它。稠就是很密,林就是很多;多木成林,一棵樹不能稱為林,要很多樹木才能稱為林,很多茂密的樹在一起稱之為密林。「稠」除了眾多樹木之外,又有許多地雜草、雜樹。 「如實知眾生心稠林」,眾生的心之亂,心之龐雜;這個現實的心,是非常複雜,像稠林一樣數不清的一個亂心。要請他來參加法會,是很難做到的啦!要能夠心定,心水澄清,智慧才能夠顯現。如《經論》云:「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眾生心水亂的像稠林一樣,如何能產生智慧,如何能夠得到菩薩的加被呢?這是眾生的病態,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以度眾生為志業的菩薩們,最關心的就是眾生心。心者是萬法之根本,「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諸法唯心所生,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心對我們修行的人來說太重要了,我們要把心弄明白,把心弄清淨,把心弄覺悟,才能達成修行的目的。 「煩惱稠林」,就是從煩惱來的,煩惱怎麼會升起來呢?《起信論》上說:由於我們一念不覺,從無始生死以來,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起一切煩惱就跟著來了。要分析心之所以亂,亂得像稠林一樣,其因素就是煩惱多,煩惱從何而起呢?從一念不覺而起,心亂動而起,所謂動則有苦,果不離因,這《起信論》上說:這個心一動,一切煩惱就從那兒開始了,就等於黃河潰堤,洪水就氾濫了。我們的無邊生死,就是從此時發生的,所以一念不覺而心動,而有無明,這煩惱之多像稠林一樣。 在《百法明門論》中提到,煩惱有幾種,「根本煩惱」有六個:貪、瞋、癡、慢、疑、惡見。「隨煩惱」有二十個,分為「大隨煩惱」八個,「中隨煩惱」二個,「小隨煩惱」十個。這些名相可以去查佛學辭典,或者聽過這個課的人都知道。不僅二十個隨煩惱,當然還有其它的,由這許多煩惱再產生出來的枝末煩惱,這都是重要的,煩惱之多像稠林一樣。煩惱一來,所謂貪、瞋、癡、愛、妄想、分別執著,這許多不正常的心理就出來了,促使我們發動身、口、意三業去造殺、盜、淫,貪、瞋、癡,無邊生死的惡業種子就此萌芽生根了。煩惱之多,煩惱之害,我們不能不重視,有了煩惱,就有業因,就要造業啦!所以稱為業稠林。 業有善業、有惡業、有不善不惡的無記業,善惡業的程度有高低,在第二「離垢地」時就說得很清楚,上品十善、中品十善、下品十善,生什麼地方得什麼果。又有上品十惡、下品十惡、中品十惡,生什麼地方呢?那是地獄因,得地獄果。上品十善,是人天福德因,感得人天福德果,這就是正報,還有餘報;這個報受了以後,還要捨棄其它的,一切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不能隨便造業。因為不造業,從那開始有度他的緣,要斷煩惱,斷了煩惱之後,千萬不可再造業;有煩惱存在要不造業都很難,我們之所以會有生死因果循環,就是因為有煩惱,有了煩惱就有造業,造了業以後就受報,受什麼報呢?受苦報呀!因此生死不斷循環。 因為煩惱造出來的業不是好東西,不是好的業,就不會是好報,那麼有了受報呢?就會再造業,譬如生到人道,或生到天道,還是會再繼續造業,所以惑業苦循環不斷,無邊生死不能了,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 「根稠林」,根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根性,我們的根性是從那裡來的呢?根性有聰明的,亦有愚癡的,為什麼同一對父母的兒女,有的非常聰明,有的很笨,是什麼原因呢?就是根性的問題,這個根又是怎麼回事呢?若過去生中,有福德智慧的薰習,當他轉世時還是聰明的,有智慧的,對不對呀!還能夠有福報,假如是一位惡業偏重的人呢?他就是苦惱的,假如是從多劫以來,從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來的呢?那他就不僅是很苦惱,而且很愚癡哦! 清朝乾隆皇帝的時代,有一位紀曉嵐先生,乾隆皇帝任命他主持編輯《四庫全書》,他是大學問家,很有智慧,他念書是日記萬言,在他十五、十六歲之前,晚上讀書是不用點燈的,眼睛自然能發光,那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前生修行而來的。 348期 第九善慧地(六) 在佛教的歷史上,晉朝的道安法師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當他還是小和尚的時候,因為他的長相有點醜醜笨笨的,所以師父不太重視他,要他去放牛,當時廟裡是有養牛的,由於放牛的時候,並沒有其它的事做,就向師父要一本經書念念,學那個李密,牛角掛書,放牛的時候亦能用功,師父看到他的表現覺得不錯,就給小和尚一本書,至於是什麼經書呢?有可能是《金剛經》,或者是〈普門品〉這一類吧!他一天就能背熟了,第二天又要向師父拿書,師父問:昨天才拿書,今天怎麼又要書了。他就說我已經讀熟了,就背給師父聽,果然不錯;師父又拿一本比較長的經,大概是四、五千字的一部經書,他仍然是一天就能讀熟,這就是他前生的福德智慧修養過來的。 我們儒家有這麼一句話,「書到今世讀已遲」,若要把書讀得好要有善根、慧根,到今生才開始讀書,要想成功,就比較難一點了;有的人很聰明,很會讀書,那就是前生的智慧,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根就是一種智慧,有智慧根性,就是這個道理。 「解稠林」,我們要瞭解的知識太多了,對不對呀!尤其是佛法,就現有的藏經來說,只是佛法而已。菩薩道的要求,對世間法要修行圓滿,佛陀在《阿含經》裡面說:如果我們對於世間法、出世間法,有一法沒有徹底弄明白,都不能成佛。佛經上稱為正知、遍知。正知這個知道了,那遍知呢?這個正面、反面,都要能夠實踐、瞭解,至於做學問呢?佛法的要求是非常徹底的,我們要想真正的修好智慧,那就要用功夫了,多用一點功,多看看書,一分光陰都不要隨便浪費,這是非常要緊的。 「解稠林」,我們要瞭解的事情太多,有那麼多的經書我們能看幾本呢?對不對呀!要看的書還很多,除了佛教的經書以外,還有世間的學問,為了要度眾生,對於世間的學問不懂也不行呀!所以世間、出世間的學問都要懂得,而且要正知、遍知的懂得才行,才算是有道理。現在的出家人必須要全能,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性稠林」,性就是我們的根性、習性,有的人喜歡讀書,有的人喜歡做工,每個人的習性都不一樣,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習慣。「性稠林」,因為每個人的愛好不同,我們就要順應他的根基,他的個性,來教育栽培他。假如我們喜歡寫字、畫畫、讀書、寫文章,或寫詩等等,就順其自然,在興趣中培養專業,時間用在那裡,成就就在那裡。若喜歡打坐、參禪、念佛、誦經等等法門,都可以隨自己的意願做選擇。若法門相應,使得你的修行更加順利成功,性不同人心不同,我們也隨著個人的本性、習性來進行教育,給他鼓勵。 「樂欲稠林」,是說人有一種好樂、嗜好。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愛好與欲望,我們要順應他的愛好與欲望,來度他。 「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這三件事是有連帶關係的。這裡開出十一種稠林,而實際上「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這三種稠林可以合而為一,因為解就能夠成立我們的個性,順託我們的個性,產生我們的愛好與希望,這像一個連帶關係,所以三種可以合為一種稠林。 「隨眠稠林」,這是一種煩惱的種子、煩惱的別名。這一種煩惱會污染我們的清淨心,障礙我們的修行,它像種子在我們八識田中,一直跟隨著我們,當我們要做事的時候,它就會現身出來,它是贊助的比較少,來打攪破壞的比較多。因為它會污染我們清淨心,基本上我們想要修行,它就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所以這是一種煩惱稠林。隨眠這種煩惱很多,譬如喜歡睡覺,或喜歡貪睡的人,可能是這種隨眠的煩惱在做祟,使得我們覺得睡覺很有味道,所以我們要提高警覺,常常使我們的心清醒,這是我們修道要防治的一種煩惱。 「受生稠林」,受生是一種報業,果報方面的事情。受生是隨業受生,這是眾生的業障,輪迴轉世隨業受生,眾生在六道當中輪迴。我們從無始以來一念不覺,心動而有無明,就動了煩惱,感得生生世世不得出離的苦果,這稠林就是生死稠林或受生稠林。對於無邊的生死我們要發出菩提心,若要斷無邊生死,就要斷無邊煩惱,要有這樣決心才能夠學佛。 「習氣相續稠林」,習就是薰習,氣就是氣質。譬如說:喜歡吃甜的,或喜歡吃鹹的,養成習慣之後,非甜不吃,或非鹹不吃,就是習氣。一般人愛好看電影,或愛好跳舞,這都是習氣。這種習氣是漫不經心的,若隨意培養起來,要斷是相當不容易的。譬如愛抽煙的人,要他戒煙也相當困難。我們如何來形容這個習氣呢?就等於在一片白牆底下放一個火爐,在那燒飯燒茶,那黑煙就天天燻白牆,時間久了白牆就變黃牆,時間再久就變成黑牆了,要想把這片牆恢復原樣,就相當地困難,這種習氣算是一種煩惱。在成佛過程當中,十地以後所有的煩惱都斷盡,等覺位的時候習氣才斷盡;尤其到了最後一品的「生相無明」,與生俱來的無明習氣,要以很銳利的金剛喻定,才能把習氣斷除,愈到最後愈難,但這一品「生相無明」,若不斷盡就無法成佛。 「生相無明」,就是一切煩惱之根本,不覺迷妄之心。「生相」就是一念不覺而心動,是最早產生的那一念心,又微細又難斷的東西,所以我們的先師公南老人在講經的時候,講到這個生相無明,他就用這個脫衣服來做比喻,從外面的大衣脫到最後一件,最難脫是什麼呀!就是汗衫,如果是長衫,就是一件脫掉就好了,對不對?習氣,習氣相續,習氣就是不容易斷,是相續不斷在危害我們修道人,所以我們要斷習氣,必須要用非常銳利堅強的定,才能把習氣斷除,這是十一種稠林。 煩惱稠林,在眾生的修行過程中,對生理、心理產生障礙我們修道的因素,所以菩薩為了要度眾生,必須先把眾生的病因給找出來,如此才能對症下藥。誠如墨子所言:「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這就是以醫生治病的方法,比喻聖人之治天下,要知道亂源之所在,針對問題進行治理。醫生治病要瞭解疾病的根源,才能應病與藥,方能達到治療的效果。相同的道理,菩薩度眾生也是一樣,瞭解眾生的根機,以善巧方便教其修行的方法。 349期 第九善慧地(七) 「三聚差別稠林」,這是指一切眾生而言,可分為三種:(一)正定,(二)邪定,(三)不定。就「正定」這一類的眾生,他有相當的善根,因為有正信,所以容易度化。「邪定」就是根本沒有信仰,或者相信外道,邪定的人比較難度化。「不定性」的人比較容易度化,因為就像一張白紙,你要染他黃,他就黃;你要染他青,他就青。菩薩就看眾生的根性、根基,所以度化眾生的時候,要先觀察他是那一類的根基,如果他是邪定這一類的,就用對治邪定的方法來度化他們。 邪定的眾生為什麼難度呢?因為他有一種偏執,相信某一種宗教,或某一種神靈,若我們要度邪定的眾生,要告訴他所信仰對象的本質是什麼,譬如說:信神、信天、信上帝,我們要告訴他,神、天、上帝的由來。神、天、上帝自己不會說:我是神、我是天、我是上帝。因為人類對宇宙萬有的變化不清楚,認為有一股大力量主宰在操縱,所以我們東方人拜天,印度人拜天、拜神,西方人是拜上帝,這是一種原始的信仰。 現在是科學時代,要相信與科學接近的理性宗教,不要迷信神權的信仰,這種說法比較容易使人接受。若要令人改變信仰,必須從根本上讓他瞭解宗教的由來,這是度化邪定眾生的一種方法。 正定的人沒問題,不定的人也比較好,因為他是一張白紙,不懂得怎麼做,教他正確的知識,他就知道該如何運用知識;但邪定的人就沒那麼簡單,他是執著的,所以我們要有充分的智慧,才能達到上弘佛道、下化眾生的工作。 以上這一段經文是九地,所謂「入行成就」的一個總綱,將這十一個稠林提出來,告訴我們眾生有許多情況,慢慢地順應或者克服這許多的情況,達到上弘佛道、下化眾生的工作,成就菩薩道。 由於「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這三種稠林在經文中合而為一,所以十一種稠林,就成九種稠林了,以下經文分成九個章節,詳細分析說明之。 此菩薩如實知眾生心種種相,所謂:雜起相、速轉相、壞不壞相、無形質相,無邊際相、清淨相、垢無垢相、縛不縛相、幻所作相、隨諸趣生相。如是百千萬億,乃至無量,皆如實知。 這段經文是說明心稠林,「眾生心稠林」是一句總說,眾生的心是非常複雜的,「如實知眾生心種種相」,是詳細分析眾生的心有種種相,依照實知的情況來了知眾生的心態,以及眾生的心理。 「雜起相」,心要升起的時候有各種不同的因素,因為外界的刺激造成身心的不安,人事的紛擾,以及世界的變化等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萬象都是由心的造作而生起的。 佛教講:「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心因境而有,境因心而生,心境不二,唯是一心。」這就將境與心的關係說得一清二楚。心既然是因境而有,境亦不能離開心而獨立,故境是因緣所生,無有自體。又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都因妄心而起。心要升起來,一定要有個外境來刺激他,否則是升不起來的。若只有一個心沒有外境,這個心亦無所造作,亦不會升起來。境亦是因心而生起,若沒有心,境亦無法升起來,所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速轉相」,這個心的變化很大,這個轉,就是講生、住、異、滅四相。這四個境界是無常的,若以我們人的一生來說,就像人出生之後的變化,由幼而長而老而死,這變化的時間是很快的。速轉相就是妄想不停,內心的妄想不停息,除了有幾個時間,幾個地方休息之外,這六識心始終不會消停的,就是說除了做夢、熟睡、休克會暫停一下,其他的時間都不會停,都有生、住、異、滅的變化。 「壞不壞相」,若以生、住、異、滅的變化來說,轉者是異,壞即是滅,不壞就是生,速即是住。這都是心的分別相,心有境現就是生,心消失了就是滅,所以心是對境而生的。 「無形質相」,無形質者,第一義相,觀彼心離心故。無形質是心的本相,本相是什麼,是心的空相,心沒有實相可得,所以無形質相又稱為記憶相。 「無邊際相」,就是自相,順行無量境界取故。因為心的活動沒有範圍,又是無邊際的,而且時間是非常快的,譬如我們到過非洲的人,假如再回想一下,開羅是什麼樣子的,心念一想,開羅的形象就在我們的心裡出現了,所以是很快的,無邊際就是心的自相沒有範圍。 「清淨相」,即自性不染相。這是一個斷盡煩惱以後的心,在佛學中講的是真如,斷煩惱以後的一個真如相,所以稱為清淨心。 「垢無垢相」,因為清淨心也會隨緣,隨緣就是垢,不隨緣就是淨,所以稱為垢無垢,隨緣的時候並不隨著垢染,因為他的心是離垢的,所以保持一貫的清淨相。 「縛不縛相」,就是一種煩惱,能不能束縛他呢?因為他煩惱,雖然是混在一起,但不會與他同行的。 「垢無垢相」與「縛不縛相」,垢就是隨緣而成,污垢本身不會隨緣而變的;縛就是一個煩惱,染污的心,但「無垢、不縛」並不會因煩惱與煩惱在一起而變成煩惱,他自性恆離煩惱,始終保持清淨的。 「幻所作相」,是佛菩薩的神通力量所變化的身相,以神通變化各種形相,或到六道隨緣受生,這是九地菩薩所能做的一種大事。 「隨諸趣生相」,諸趣就是六道,菩薩為了要度眾生,常在六道裡面,與我們一樣的輪迴,不過菩薩是不會苦的。因為我們眾生是隨業轉世,所以眾生是苦的;但菩薩是隨願轉世是自由的,沒有苦的。故《華嚴經》上常提到,我們要到有眾生的地方去轉世,不要離開眾生,不要怕受苦,因為你是隨願去的,所以不會痛苦。 誠如《地藏經》上那位婆羅門女,到地獄裡面去救母親,他不曉得那是什麼境界,見到刀山、劍樹、油鍋等等的現象,就問鬼官這是什麼地方,又為什麼會到地獄來,鬼官回答:有二種人可以到地獄來,一種是大惡人是來受刑的,一種是菩薩來度眾生的,你大概是菩薩來度眾生的。婆羅門女又問鬼官,我的母親剛過世不久,不曉得她生在何處,我母親名悅帝利。鬼官一聽說:恭喜聖女,悅帝利三天前已經超度了,升天了,聽說他有位孝女,為她禮拜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承此功德升天,不但他一人升天,而且與他一起受刑的人都沾他的光一起升天。不僅修行人得到救度,連同他的關係人都一起得到救度,佛法無邊就是有這個好處。 「如是百千萬億,乃至無量,皆如實知。」都像以上所說的,眾生心的活動情況,只說代表性的這幾種,如是百千萬億,乃至無量數眾生心的狀態,這九地菩薩都能如實地清清楚楚。 350期 第九善慧地(八) 又知諸煩惱種種相,所謂:久遠隨行相、無邊引起相、俱生不捨相、眠起一義相、與心相應不相應相、隨趣受生而住相、三界差別相、愛見癡慢如箭深入過患相、三業因緣不絕相。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 這是第二煩惱稠林,眾生心有什麼樣的煩惱呢?又知道種種的煩惱相,煩惱有不同的心相,九地菩薩能夠如實知道這一切真相,那是什麼相呢?以下有九句話來說明。 「久遠隨行相」,這個煩惱與我們眾生,從無量劫來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故無始以來有當初一念不覺之心,妄心動了就有無明,從初開始這煩惱就跟隨我們在六道中輪轉,我上天,他也上天,我到地獄,他也到地獄,這就是隨行相。 「無邊引起相」,煩惱如何會升起來的,引起煩惱的因素是無量無邊的,有的莫名其妙會升起,因為煩惱是個人的心理變化,有的是因為環境的刺激、人事的紛擾、生活的困難,總總不如意的事都會有煩惱,這是大家都有的經驗,說起來實在太多了,古人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可悲啊!煩惱總是無盡的。 「俱生不捨相」,眾生總是不離煩惱,不管我們生到何處,煩惱總是如影隨行,為什麼呢?惑、業、苦是循環不斷,其關係是不會決裂的,所以煩惱就像好朋友一樣俱生不相捨離,久遠以來一直互相依賴、互持。 「眠起一義相、與心相應不相應相、隨趣受生而住相、三界差別相、愛見癡慢如箭深入過患相、三業因緣不絕相。」以上六個合為染相,就是煩惱,與清淨心混合出來現實人生的心相。 「眠起一義相」,眠就是睡眠,這是依照字面解釋。若以佛學的名相來講,眠就是隨眠煩惱。我們之前講煩惱的種子起現行,煩惱是因緣所生法,種子遇到因緣那個妄想心就起來了,隨著貪、瞋、癡、愛等根本煩惱,妄心起來就會造業,所以稱為眠起一義相,眠會污染我們的身心,是一個麻煩的朋友,這是染相。 「與心相應不相應相」,就是我們妄心升起的時候,有的與煩惱相應,有的與煩惱不相應,我們唯識有五個遍行心所(作意、觸、受、想、思),因為你的心念一動,它就跟著來,所以它是遍行的。貪、瞋、癡、愛這些妄想一動它就跟著來,不管是好環境,或壞環境,妄念一動想要做什麼,或說什麼,它就會跟著起來。 有五種遍行的心所,亦有五種別境心所,就是「欲、勝解、念、定、慧」,這五種它不是你心動,它就跟著你動,它是有選擇的,所以稱為別境。有時候相應,有時候不相應。 「隨趣受生而住相」,我們到六趣或到五趣去受生,它也跟著我們去,這是不相捨離的,不僅離因不同,並且環境各異。 「三界差別相」,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煩惱有粗細的不同。生在欲界,有比較粗的煩惱跟隨;若生到色界,是比較細的煩惱跟隨;也許到無色界的時候,煩惱更微細,但還是跟隨不散,所以這三界也有差別的不同。 「愛見癡慢,如箭深入過患相」,這些煩惱最麻煩,貪、瞋、癡、慢、愛,這愛煩惱就是一種污染心,愛合、愛離,討厭就希望趕快離開,喜歡的希望趕快結合,所以稱為愛。 見就是思想見解,癡就是愚癡,這種人就是不加思考亂糾纏,慢就是我慢心很高,這四種煩惱好像箭一樣射入,我們幾乎無法擺脫,這種過患相,這種煩惱傷害人比較深,愛就是一個貪做主導。 「三業因緣不絕相」,這個好懂,三業就是幫我們煩惱升起,或著活躍的一個溫床,有了它的活動,我們的煩惱就有了生存的空間,直到有一天我們身體不動作了,腦筋不轉動,因緣就斷了。簡言之,身、口、意三業因緣,可以說是煩惱升起的助緣。 以上是簡略地說,假如我們要詳細地、分別地廣說它,眾生何止有八萬四千的煩惱。因為有八萬四千的煩惱,所以有八萬四千的法門來對治。皆如實知,九地菩薩對於這些情況,這些煩惱活動的升起,菩薩對一切都很瞭解,所以得到真如實知的一種成就。 又知諸業種種相,所謂:善不善無記相、有表示無表示相、與心同生不離相、因自性剎那壞而次第集果不失相、有報無報相、受黑黑等眾報相、如田無量相、凡聖差別相、現受生受後受相、乘非乘定不定相,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 這是第三業稠林,我們眾生在六道中流轉生死,是由於過去多生多劫以來,所造的善惡業所致;菩薩降生在六道當中,為救度眾生,因為無量的大願力為主要之原因,所以菩薩在六道中是不苦的。我們眾生的業力有多種,經文有十句話來分別解說。 「又知諸業種種相」,此為總說。諸業即是善業、惡業、不善不惡之無記業,約此三種。善是好的,不善的就是惡業,不善不惡就是無記,說不上善或惡。此種種相,這裡面還附帶說明業有二種,我們受生中有一種是引業,有一種是滿業。引業就是引領我們到三界六趣去受生,滿業是填滿我們受報的業果。譬如說我們生在人道,人類有各種不同之差別相,同樣是人稱作引業,引導到人道來。但是人道裡面又有智愚賢孝的差別,有的人長得美麗大方,有的人長得醜陋不堪,有的人生來富貴,有的人生來就貧賤,這種種的不同就是滿業。同樣是人,生來命運不同這是滿業,這是附帶說明。 金剛藏菩薩又告解脫月菩薩以及諸位聽法的菩薩,說善慧地菩薩,除了知道種種煩惱相外,還知道業相。業是煩惱之果,煩惱是業因。此種種的業相,有各種不同的善、惡、無記業。經文中業相有十句,以下分別說明之。 知諸業有種種相是總說,分別說共有十句,分為二段,前八句又分為三對,對果辨業,第九句說明定、不定之問題。 「善不善無記相」,業的三性,即善、惡、無記性。三性通六道,總之是六道眾生受生之因,又稱為道因差別,六道眾生就是憑這個業力受生的。在《華嚴經.十地品》之第二離垢地中講得很清楚,就是所謂三性為六趣的因,這稱為道因差別,升天亦是憑此業因,或入地獄,或出生為人亦是此業因。 「有表示無表示相」,業有表示與無表示的,此二種大概說明,一為籌量的時候,一個為作意的時候所產生的。籌量為在思考的時候,我們想做什麼?就稱為籌量,開始去付諸實行,此就是作意的時候。此有表示,已是開始作意的時候;無表示,是在籌量動腦筋的時候。 351期 第九善慧地(九) 「與心同生不離相」,此為方便差別。心是我們的作意心,作意心一般來說是以第六意識為主的。一切的造作都是以第六意識為主導,心能造業,而且與跟隨他所作之業是不相捨離的,由構想到成功為止,始終是不離開的。比如建造工廠,或作一番事業,先有一個構想,不是構想之後就不管了,要一直盯到成功為止,這就是與心同生不離。此就稱為方便差別,因為心是作意之原動力,一切方便都是起業之心來做主導的,與心同生,此番事業做起來了,心也跟著起來了,是不會互相捨離的。業共心生,生已不離,此業是與心同時生起,成功以後,心也不會離開,還是乖乖作意。如同母親照顧子女一樣,所以說母親從生到死都不會忘記子女。眾生造業的心力亦是如此,所以生已不離。此業行常依心王,第六意識之心王,若無此心王常關懷注意,他可能會發生錯誤。此業力是非常重要的,與心同生不離。 「因自性剎那壞而次第集果不失相」,因自性等者,盡集果差別,謂無始以來之業因。「因自性剎那壞而次第集果不失相」,這句話有好幾個環結。第一個環結就是自性,自性就是我們的心。自性剎那壞,此心前念生後念滅,滅即壞,壞即滅。因為念念不同,不是想什麼就一直想什麼,如果是每一念都相同,故變化不出許多的意念來;因為每一念都是一念,每一念都不相同,如是念念都是獨立的,所以前念生後念滅,前念生後念滅,如此生生不息,從不間斷。自性剎那壞,剎那剎那壞,剎那為短暫時間,等於鐘錶一秒鐘,一秒鐘即是一生,剎那是極短的時間。如《仁王經》說:「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剎那時間很短,但是生滅心時時變換的過程比它還快,一念有九十個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時間極短、極短。 又《疏鈔》中說:「自性剎那壞,故云盡,此顯非常。而得持至果,功不敗亡,故云集果不失,此顯非斷。前念雖斷,後念續存,故云次第。」前念滅後念生,滅去的時候就是盡,念念生滅是無常法。此二法即非常非斷。常法是常見的邪見,斷法為斷滅見的邪見。 又「常見、斷見」,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今世是人,來世亦是人,以為常見;而斷見是今世是人,卻無有來世。所以,這個以自性為主導的心力是非斷非常的,因為剎那生滅,故稱為盡,不是盡而不生,是盡了會再有。而得持至果,從念心生起,直到得果,都不會離開,不是常也不是斷,功不敗亡,故云集果不失。 雖然是剎那生滅,但還是不斷的關懷,一直維持到果業的現前,功不敗亡,還是時刻在他的關懷當中,所以稱為集果不失。雖然已是剎那壞,但還是維持他的關懷,看起來好像是斷,但實際上是繼續不斷的,此顯非常。一直到得果,成功了,他的關懷並不會斷去,此顯非斷,因為前念雖滅,後念續存,所以也不是斷,故稱為次第。 次第的生起,世間上都是這樣子的,次第生起,生住異滅,山河大地就是這樣不斷地變遷,人生的生老病死亦是這樣變遷,所以說非斷非常。自性不壞,自性非斷非常而次第集果,亦不失他的自性運作之力量,故為不失相。 「有報無報相」,此為已受果與未受果的差別。過去生的報業,現在已受,名為有報;後報未受,名為無報。 這是已受果與未受果之差別,我們的業因造作起來以後,就會有業果。有業因就會有果報。為何會有「有報、無報」之別呢?即是俗話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並非不報,時辰未到。」不是不報,是時機未到,故非不報而是有報的。 有報、無報,已受果、未受果的差別。過去生的報業,現在已經受了,稱為有報。過去生造了很多業因,善業、惡業、無記業、人天業、三途業,或者是淨業,淨業即是白業,即是可以生佛國淨土的。這許多都是過去報業,過去之人天業,現已做人或升天了。因為過去的白業、舊業,我們已經升淨土了,這是過去之報業,這些稱為有報。後報未受的稱為無報,由於過去的業因已造,但受報時間未到,因為沒有受報,故名無報相,所以言有報相,無報相。 「受黑黑等眾報相」,善業又名白業,或者淨業,惡業又名黑業。此有四業相對,成差別故,有黑白相對,漏、無漏相對。 (一)「黑黑業」即是因果俱惡,又因果俱與無明相應,為三途因。黑黑業即指三途說,惡因惡果皆是惡的。 (二)「白白業」因果俱善,俱與智明相應,即色界善業。黑黑業與白白業相對,白白業是善業善果,因果都是善的,果報為升色界天,是屬於人天業。 (三)「黑白業」,有黑有白,即欲界善業,即是我們現在受報的地方。欲界有六天,五趣雜居。黑白業是欲界之因,因中有善有惡,善、惡業都做不少。 又〈十地品〉是在他化自在天說的,他化自在天是欲界最高之第六重天,第一重天為四天王天,第二重為忉利天在須彌山頂,而四天王天在須彌山之半山腰。第三重天是夜摩天,亦名時分天,無有時間,以蓮華之開合為度,華合名夜,華開為晝。 第四重天為兜率天,不可忘記喔!這是為將來建立娑婆為淨土的地方,我們先到兜率天去留學,與彌勒菩薩一起學習。待修學畢業之後,再於彌勒菩薩下生之時,與他一起下生到人間,把苦難重重的娑婆世界,變為極樂世界。 彌勒菩薩是當來下生佛,有「龍華三會願相逢,彌勒佛前親授記」的說法,彌勒菩薩在華林園之龍華樹下示現成道,開三次法會度盡上中下根之眾生。在三次的法會中我們都有機會聽聞正法,而且彌勒菩薩會親自為我們授記,將來我們會降生到哪一個國土,會度化多少人,如何地莊嚴佛土,所以我們要發願生兜率天。 第五重天為化樂天,這裡的一晝夜為人間的八百年,化樂天的壽命為八千歲,之後會繼續在輪迴中流轉。此天的天人,都在美化環境,享受天福。 第六重天是他化自在天,這裡的一晝夜為人間的一千六百年,其壽命為一萬六千歲。他化自在天的的天人福報大,不用自己去美化,因為第五重天的天人已美化好了,故名他化自在天。 這些名相你們大家要記清楚,弄明白,不要到將來講經的時候,在法座上說等一下,我去查一下佛學辭典。現在當學生就要把書讀好,不要等到「書到用時方恨少」,會悔不當初的。不要嫌我老和尚囉嗦,是為你們好,才要苦口婆心,一直叮嚀你們,不要嫌我囉嗦,要記得我的話。 (四)「非黑非白業」,無異熟業,能盡諸業。對上黑白業,立雙非名。無漏業到什麼地方感果,無異熟故,應是感菩提果,因為修菩薩道,所以應該要感得菩提果。 352期 第九善慧地(十) 「如田無量相」因緣差別,謂識種為因,業田為緣,隨田高下等殊,令種亦多差別。受生之識種是因,藏於第八阿賴耶識田中。我們來受生之時,識種即是受生時之因。什麼條件來幫助我們成功,那即是業識田,識種要有塊田地來讓他種下去,就是業識田,它就會受報。田有高有低,有肥沃的,有貧瘠的,長成的東西就不一樣。識種無異,由於眾生之業因,有善、惡、無記的差別,即感召果報亦不同,如田裡生長出來的稻穀,果品、蔬菜等亦不一樣。如淮河之南長得是橘子,淮北長得是枳,我們江蘇有一條淮河,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淮北長得枳又酸又難吃,淮南的橘子又甜又好吃,這是氣候之關係,故業田無量相。眾生的因有好多種,所以同樣的一塊田地,感得的果報就有不同,即如田無量相,有種種不同的差別。 「凡聖差別相」,即已集、未集之差別。即業因種下去,已受報的,名為已集;未受報的,名為未集。又《疏鈔》中說:「出世未集,世已集故。」出世的業,感得出世報的業,即是說凡夫未能集聖法,凡夫身即使修了聖因,但還未成聖果,所以稱為凡聖差別。未集並不是永遠不會受報,業因雖種下,但未受報,是機緣未成熟故。 「現受、生受、後受相」,「乘、非乘,定、不定相」二句是說明定不定差別等,「現受、生受、後受相」是說明三種時報定不定。故《疏鈔》中說:「現作現得報,名現受。現作次來生獲報,名生受。現作第三生去方得報,名後受。」此句話是說因果通三世。三種時報定不定(定業不定業),即是善、惡之業所召感之果報,有定與不定之別。分為召感結果之定與不定、召感結果之時的定與不定、時與果之定與不定等三種。 這三種時報是各有定,各有不定,視其實際因緣。「現受、生受」此二時定報通定與不定,「後受」時報俱通定不定,不是說做了馬上就會有受報的。我寫的疏文是根據課文寫的,因為《疏鈔》的解釋,不曉得引了多少的經論,找不到頭緒,故以一句一句來做介紹,這樣比較容易瞭解。 我先說個故事,不懂得因果的人常抱怨,記得兩個月前有位先生,因為太太過世很傷心,一直愁眉苦臉。有一天遇到我,對我說他太太是好人,什麼地方有廟就去拜,什麼地方有好事,她就去做,可是也死掉了,他心有不甘、有怨,所以非常鬱悶。我告訴他,不要怨,佛教講因果通三世的,不是今生做好事,今生就會受報的。今生的報是前生修的因,今生做的好事,要在後世或後後世才會受報,你要相信這個道理,你太太做的好事,不會喪失掉,你放心,因果不會排錯的,你不要難過。你應多拜佛、多念經迴向給她,這樣比較有幫助,若一直憂傷,於事無補。有的是今生造業,今生受報,那是現世報,這機會不多,因為過去之業因,還未受報,故報於今生。此三種時報定業不定業,即是如此。 我們剛才講的就是「如田無量相、凡聖差別相、現受生受後受相、乘非乘定不定相。」乘是法門,修行的法門,非乘是沒有修行,就是凡夫,是就眾生來說的。定不定是什麼時候修行,什麼時候一定會受報的問題。 「乘非乘定不定相」,乘代表修行成功,代表成熟。以大乘來說,「定」自己的功課修好了,就一定會受報,什麼因就是什麼報。若他沒有修成功,就沒有定了,沒有修成功是什麼人呢?差不多就是懶人了,懶人他修一修就不修了,有人到了有徒弟的時候,就享受就放逸了,心想我有徒弟、有徒孫了,那我早上可以不起來上殿做早課了。這種人會比較有問題,早晚課是一個最起碼的修行,假如說:「哎呀!我年紀大了,我骨頭痛了,早上不要拜佛了。」不行!不能原諒自己。原諒自己就是選擇自己的痛苦,這點很重要,我要建議各位,不要有不上殿的念頭。哪一天可以不上殿呢?當你像毗盧遮那佛一樣坐在佛龕中,就可以不用上殿,但是到了像毗盧遮那佛的時候,我想佛菩薩比我們還要忙,因為他們要度盡無量的眾生,肯定比我們還要忙,佛菩薩並不是坐在裡面休閒,這點我們要清楚。 我的師公南老人當年佛學院畢業,住在文心老和尚那個廟裡,有一天早上他沒有起來上早殿,剛好被老人家看到了,老人家就說:「不可以喲!不可以因為你是佛學院畢業,就不上殿了哦!上殿,是一個最起碼的修行,不能斷的!」所以師公從那時候開始一直到最後,雖然不跟我們一起念經拜佛,他還是四點半或五點按時起來拜佛。我也受到他老人家的影響,不管到哪裡,四點半還是起來拜佛,我把佛卡帶在身上,在旅館裡面也是佛堂,晚上洗過澡之後,把佛卡供起來,在家裡拜佛多少拜,在旅館裡也拜多少拜,第二天早上四點半起來照樣拜,為什麼呢?這功夫不能斷的,功夫就是不能斷的,要功夫不斷才能修行成功。 「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這個煩惱業的形相,說起來有八萬四千,皆如實知,而善慧地的菩薩,通通清楚瞭解,並且真真實實地知道,清清楚楚地明白,這是業稠林。 又知諸根軟中勝相、先際後際差別無差別相、上中下相、煩惱俱生不相離相、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調柔相、隨根網輕轉壞相、增上無能壞相、退不退差別相、遠隨共生不同相。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 這是根稠林,根就是根性,我們是什麼根性呢?在三十七道品中,五根又稱五力,即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一切善法之根本。這個五根是我們修行的根本,因為這五件事能增長我們的道心、道力、道業,所以說像根一樣的,五根進一步學的很好稱為五力,這五種力量能夠助長我們的菩提道。 「又知諸根軟中勝相」,根是根性,或者是根本的意思;軟就是弱,就是劣,就是上中下的下,下品的下。軟就是初學者的一種程度,中就是修行有一段時間的,勝就是修行功夫最好的,我們的根力有這三種形相的不同。 「先際、後際,差別、無差別相」,先際就是過去,後際就是未來,差別就是根器的差別,時間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差別,程度上是上中下三品的差別,稱為先際後際差別無差別相。解釋這根性的三種等級,亦可稱為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差別,上中下三種就是說明這三種相,上是菩薩相,中是獨覺或者是緣覺相,下是聲聞相。 353期 第九善慧地(十一) 「煩惱俱生不相離相」,這是軟相。「先際後際差別無差別相」是淨相,軟相就是說煩惱俱生不相離相。煩惱當中有俱生煩惱、有現行煩惱。俱生煩惱就是與生俱來的煩惱,從媽媽的肚皮裡面就帶來的,名為俱生。現行,就是遇到現在的環境生起來的。煩惱大部分是俱生的比較多,俱生我執,俱生法執,這是不相捨離的,要到什麼時候才捨離我們呢?要等到登初地以後,十地菩薩的初地以後。每一地斷一分,每一地斷一分,所以煩惱分分斷,菩提分分證,法身分分證。 「乘非乘定不定相」,這句與前面那段說法一樣。大乘當中,修行好的人是定的,不會改變的;未修行好的人,會說他是不定的,他有可能會轉變。若是小乘裡面,修好的人,他是不定,真正小乘佛法他修好了,為什麼會不定呢?他會轉向大乘,他會迴小向大;沒有修好的人他是定,他是不成熟的,為什麼呢?因為還沒有修好的,各隨自乘而解脫。 「淳熟調柔相」,這是大乘。「乘非乘定不定相」與「淳熟調柔相」,此二相是說明定與不定之間的問題,大乘本來就是定,「乘、非乘」說明難度與易度的關係。乘、非乘皆約說明熟與未熟,大乘中熟者定,不熟者不定;而小乘中熟者不定,不熟者定,因為熟者可迴小向大,不熟者各隨自乘而得解脫。乘就是修道修成功了,非乘就是還沒有修道成功。乘就是三乘,就是大中小三乘,聲聞、緣覺、菩薩。唯修自乘業,名定。就是菩薩人修菩薩道,緣覺人修緣覺道,聲聞人修聲聞道,唯修自乘業,名為定。 「乍修此乘,復修彼乘,名為不定。」不定之修行者易度,因為有時候修菩薩道的,他會去修小乘業;修行小乘道的,他會去修菩薩業,所以是不定,不定的人比較容易度化。因為他沒有自乘的執著,所以比較容易度化。而定者之人就難度了,因為已經定型,所以不容易改變,就稱為難度。定者難度是就非乘與二乘之說,各於自分而已定的。 若就大乘而言,因為大乘菩薩他修好了,不會再改變,所以沒有難度與易度的分別。這就是乘非乘、定不定的說明。「淳熟調柔相」,就是大乘。 「隨根網輕轉壞相」是順行差別,又《疏鈔》說:「此知眼等根順行境界,得增上故,於中有三種順行:(一)依身順行,謂六入展轉迭共相縛。如網魚、鳥,不得解脫,故云根網,此行內境。(二)生滅順行,謂體是有為,生住不久,故云輕。易可異滅,故云轉壞。(三)觀行取相順行,此行外境。」這就是隨根網輕轉壞相。六入就是六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是內心境界,彼此展轉相縛,猶如魚、鳥入網,不得解脫。 「增上無能壞相」,就是說聲聞淨差別,希望凡夫、二乘人修行增上故。以二乘人的根性,由滅障能成,故煩惱無能壞。由於二乘人滅除眾生的分段生死等煩惱,所以煩惱無能壞,煩惱破壞不了他,這就是增上無能壞相。 「退不退差別相」,是菩薩淨差別,此通三種退不退。差別相有三種:(一)位不退,十住位以上。(二)行不退,就是我們修行不能後退,到初地以上。(三)念不退,修道的人正念不斷,正念不會隨便忘記,時刻不離念佛、念法、念僧、念一切種、念一切智智。〈十地品〉每一地的位果都是這樣,就是不離念佛法僧三寶,不離念一切眾生,亦不離念佛果菩提,所以名念不退。 「遠隨共生不同相」,是說示一切根攝差別,謂三無漏根,總攝諸根。這是菩薩的作為,這有三種:(一)始行即未知、當知根。(二)方便即已知根,正在修道,故名方便。(三)報熟者,即具知根,謂前信等,共三無漏根生,而隨優劣,三位不同,自始至末,故名遠隨。這就是前面說過的五根,即信、勤、念、定、慧五根。三無漏根生的時候,而隨優劣的不同,自始至終,故名為遠隨。三無漏根修成了以後,他會一直跟隨我們到成佛為止。 「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亦是一樣的,業相、根相,細說起來很多,故結之,乃至八萬四千。 又知諸解軟中上、諸性軟中上、樂欲軟中上。皆略說,乃至八萬四千。 這是解釋的「解」,瞭解的解。解有三件事,所謂「諸解軟中上、諸性軟中上、樂欲軟中上。」此解、性、欲三件事,與根有連帶的關係。如《疏鈔》云:「言性相順入者,依根生解,依解成性,依性起欲,皆悉相似,名為相順。義理相參,名為順入。」因為激勵了我們的善根,成就了我們的根性,隨順我們的根性進入佛道,就有一種修道的欲望,這稱為好樂。歡喜修道,不認為修道是苦事了。 「又知諸解軟中上」,諸解就是我們對佛法的瞭解,他有上中下三種程度的不同,接受佛法的等級不同。 「諸性軟中上」,是我們的根性培養了,亦有上中下三種的等差。 「樂欲軟中上」,我們對佛法的好樂與興趣,追求的意念,亦有上中下的不同,這與根器是同等的性質,所以說以根為例,來解釋「解、性、欲」三種。 「皆略說,乃至八萬四千。」解很多很多地不同,性亦有很多很多種不同,樂欲亦有很多種的不同,若要詳細地說明有八萬四千種之多,都說不盡。 又知諸隨眠種種相,所謂:與深心共生相、與心共生相、心相應不相應差別相、久遠隨行相、無始不拔相、與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鉢底神通相違相、三界相續受生繫縛相、令無邊心相續現起相、開諸處門相、堅實難治相、地處成就不成就相、唯以聖道拔出相。 「隨眠種種相」,隨眠就是煩惱的別名。隨眠是一種煩惱的種子,他潛伏在我們的八識(阿賴耶識)當中,我們任何一個心念要生起的時候,他都會來參與,尤其是污染我們的真心,所以稱為種子,又稱為隨眠。潛伏在我們八識心中,隨時污染我們的身心,是一個很討厭的煩惱,他有種種的相。 「與深心共生」,我們的心生起來,他就跟著起來。「與心共生相、心相應不相應差別相、久遠隨行相、無始不拔相。」無始以來,就與我們的真心在一起,所以拔也拔不掉。 「與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鉢底神通相違相」,煩惱是來破壞我們的,當然就與禪定、神通相違了。我們在修定時,他會來破壞,解脫他會來破壞,也會來破壞三摩鉢底神通等等,不斷地來破壞我們,所以是我們修道的一個障礙。 354期 第九善慧地(十二) 「三界相續受生繫縛相」,他在什麼地方來隨眠?什麼地方來起作用呢?就是我們心生起來的時候,他就跟著起來,尤其是在我們修定的時候,他就跟著我們修定,破壞我們的定功。 「令無邊心相續現起相,開諸處門相。」諸處,就是十二處,十八界。又「堅實難治相」,這種煩惱很不容易斷。 「地處成就不成就相,唯以聖道拔出相。」唯有修學聖道,才能把煩惱從我們正信當中排除出去,這是一個最麻煩的煩惱。 又知受生種種相,所謂:隨業受生相,六趣差別相,有色無色差別相,有想無想差別相,業為田、愛水潤、無明暗覆、識為種子生後有芽相,名色俱生不相離相,癡愛希求續有相,欲受欲生無始樂著相,妄謂出三界貪求相。 這是受生稠林,受生又稱轉世,重新轉世來做人,我們六道眾生是隨願受生,或隨業受生。我們在六道中受生,六道又稱為六趣,其範圍在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三界六趣是我們眾生受生轉世的環境。眾生的受生是各隨他生前的所做所為,思想行為、行動言論,所有善惡業的業力推動力量,來決定在六道中的輪轉。 若從原始宗教來看,西方人由上帝支配,東方人由天地支配;而佛陀出世以後,教導一切眾生受生的原動力,並不受任何神、天地、上帝支配,完全是憑我們眾生過去生中,所有思想、言論、行動所留下的善惡業,來決定我們是隨願受生,或是隨業受生。 眾生受生的各種情形,善慧地菩薩都非常清楚地知道,在「又知隨眠種種相」之後,接著說明「受生種種相」,菩薩知道眾生在六道當中受生的一切情況,這是一句總話。 「受生稠林」,有十句經文,「又知受生種種相」是總說,後九句是分別說明,這裡劃分出二科,(一)身種種,謂形類多故。(二)業因種種,對因辨生,由業不同,故生成種種。我們受生無論在哪一道,各人隨業都有不同的身相,所以說身有種種的差別。形類的產生因素是什麼呢?是前生的種種業因所致,由於業因種種分別不同,善惡業所感,因為各人的業因不一樣,所以身形亦不一樣。 在六道當中,天人就是前生有修天人的因,由五戒、十善生天之因所感得的果報;而人道的因,是三皈、五戒所感得;修羅道雖然有天人的福報,但由於瞋心太重,固然有天人之福,但沒有天人之德,又生性好鬥。天道、人道、修羅道,這是三善道。三惡道是憑十惡業受生的,十惡業有上中下三種的等級,上品十惡是地獄因,中品十惡就是餓鬼因,下品的十惡就是畜生因。這當中是分得清清楚楚的。 尤其在〈離垢地〉當中說得清楚,要知道詳細的內容,有時間可以再拿出來看看,再複習一下,你們有聽講過的應該有印象。這是隨業受生,隨我們個人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業、惡業。善業亦是分上中下三品,上品十善是生天,中品十善是人道,下品十善是修羅道,這就是隨業受生的情況。 「六趣差別相」,六趣就是三善道,天、人、阿修羅,三惡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其差別各不相同。這裡是一個大分,在每一趣當中,天不是籠統的天,三界有二十八重天,他的福報享受亦各有不同,什麼因素生天呢?就是說天人有修天福,上品十善,上品十善只是一個籠統生天的因。天有三界二十八重天,我們的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生色界四禪天的因,主要依修禪定的次第深淺。無色界四空天的禪定功夫就更深了。 除了十善之外,還要修定才能夠生天,所以說天人的因,生天的因不同,天人的身形亦不一樣。這說起來很多,每一重天之天人的形相都不一樣,身體的長短、大小亦不一樣,甚至衣服都不一樣。欲界天之天人的衣物一重比一重的高貴,四天王天的比較粗一點,到了忉利天就好一些了,到了夜摩天以上,一件衣服就只有幾錢那麼重,很輕很軟很細,不像我們的衣服那麼粗糙。天人的衣服一件只有幾錢、幾分那麼重,天人的身形高大,不像我們的身形矮小,天人的身形很高的,像我們說要生兜率天,兜率天的天人身形就很高,與我們的身形差得很遠。 彌勒佛在兜率天他的法身有多高呢?有十六由旬,一由旬有四十里,十六由旬有六百四十里。我們從台北到高雄,到鵝鸞鼻大約五百里,是不是很高大,也許有人不相信,哪有那麼大的身子,待將來生到兜率天就知道,就會看到,佛不會說騙人的話,那一定是根據事實來說,這就是福報的問題。 佛有三種身,即法身、報身、化身。毗盧遮那佛又稱光明遍照,這是法界身;在色究竟天上現千丈盧舍那身,報身如此巨大,這高度假如與彌勒佛的兜率天之高度比起來,好像不算高,有一千丈這個比例的分法,還需要再查資料。 盧舍那佛有自受用報身與他受用報身,在色究竟天上現他受用報身,這是一種可以給眾生瞻仰。所謂的自受用,是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有,自受用報身其實就是法身,其法身顯現的報身。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化身人間八十年。 這就是佛身的不同,佛身莊嚴而偉大,這不能以凡夫的心來衡量,比方說我們讀《華嚴經》的時候,其〈壽量品〉我們剛讀過,說西方極樂世界一晝夜,是我們人間的一劫,這一劫還沒說是小劫、或中劫、或大劫。如果是以小劫來說的話,人的壽命一增一減,人壽自十歲起,每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為止;然後再從八萬四千歲,每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為止,如是一增一減,為一小劫。或許有人認為佛經上說的那些話,是不可捉摸的話,不是的。 現在天文學家可以給我們證明,已經曉得金星一晝夜,是我們人間一百一十七天,就有這個差距。這個數字前幾年報紙上有報導,我們平常看報紙,除了看新聞消息以外,對於這些科學常識要多留心,醫學常識也要關注,因為這些常識對我們有幫助,都應該要知道。 因為六趣差別,所以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呢?就是要希望我們的生命得到升華,希望我們的生命能轉凡成聖,希望我們的生命能夠不要老是在六道輪迴,受苦受難,能離苦得樂,這轉凡成聖的法門,千萬不能隨便放過。為什麼呢?因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到佛法沒有把握,實在可惜。 六趣差別相,最苦的是地獄眾生,地獄有很多,最苦的地獄是無間地獄,無間有五種無間,這經上有。受苦無間,所謂一日一夜,萬死萬生,又怎麼能再生呢?在地獄裡有一種業風,人死掉之後經業風一吹,又活過來了。 355期 第九善慧地(十三) 我們要發心祈求彌勒菩薩早日下生,彌勒菩薩即使按照經典來說,下生時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或五十七億萬年,我們聽起來很長的時間。事實上,以佛菩薩的眼光來看,時間很短,所以我們要趕快發心,這一生把握這個機會把彌勒法門修好,將來跟隨彌勒菩薩下生,那就最好。六趣差別相,不能細說,實在太多了,就先說到這裡。 在《疏鈔》上引《十地經論》的內容,將其歸為八句,前七句說從因去顯果,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後一句從果上知因,對後苦彰能生集。集就是因,後苦是六道中之三惡道,甚至於天界延伸是苦,因為還要輪迴,這是一個總說。對因顯果當中,一共有三對。「受生種種相」是總說。第一對,有「隨業受生、六趣差別」二相;第二對,是「有色無色差別相,有想無想差別相,業為田、愛水潤、無明暗覆、識為種子,生後有芽相。」三種相;第三對,有「名、色俱生不相離相,癡愛希求續有相」二種相。「欲受欲生無始樂著相,妄謂出三界貪求相。」此二句是集苦諦種種。 「受生種種」是身種種,當相論生。從他的身形知道他的受生相,人有人相,天就是天相,畜生就是畜生相。 「隨業受生相」,這是業因種種,對因辨生,由業不同,故生成種種。由於業力的差別,故有種種不同的受生相。 「六趣差別相」、「有色無色差別相、有想無想差別相」,此三者是住處種種,六趣差別是種什麼因,決定受生在哪一道,隨業受生。住處種種,非唯六趣,一趣之中無量處故。其「有色、無色,」是三界眾生分別住處的地方,一趣之中無量處,天人生天界,人受生在人間,畜生、餓鬼、地獄都在他們各人的地方,有無量的地方,有色無色的差別相,就是住處的不同。 「有想、無想差別相」如何分別,「欲界、色界」這二界是有色身(物質身),「無色界」就是四空天。無色界就是無色,無想天就是無想,而「非想非非想天」有時候是無想,但實際上有細想,沒有粗想,其餘都是有想。 「業為田、愛水潤、無明暗覆、識為種子生後有芽相」,同外色因種種,即對因辨生,以舉過業之因,顯有芽故。這是外色種種,產生生命的最基本條件,就是業,業有善惡業,由愛取來滋潤,由無明煩惱保護,從八識田中的種子,成熟後就受生,後有芽相,就生起一個生命,就像種子發芽一樣。 「名、色俱生不相離相」,是自體種種,名色與識俱生,相依不離。名就是精神,色就是物質,五蘊當中受想行識就是名,精神和物質組合而成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就是這樣組成的。五蘊或者十二處、十八界,就是來說明身體組成的情況。名就是精神境界,受想行識是精神,色是物質,相依不離是報自體故,這是一個總報體,我們的身體就是這樣組成的。 名色俱生不相離相,詳細地說明同外色種種,對因辨生,生從什麼地方,什麼情況變為受生,所謂業為田,色為種子,實際上無明才是種子,無明就是所謂惑,惑就是煩惱,由惑去造業,由業去受報,這是三種循環。無明讓我們起煩惱,煩惱起來就造業,造什麼業就受什麼報,生命就是循環不斷。受報以後,再起無明煩惱,再造業再受報,如此循還不已。 「癡愛希求續有相」,是本順生因種種,謂癡愛為本,順生求有,令有續故。因是我們過去的善惡之業,順生的誘因以癡愛為本,癡愛就是煩惱無明,因為無明煩惱作為原動力,然後去造受生因。順生求有,應該是本生因,不是本順生因。本生因是我們生起來基本的因,種種基本因,種種就是癡愛,有了癡愛再去造業,令有續故,就是有生命的延續。 「欲受欲生無始樂著相,妄謂出三界貪求相。」此二句集苦諦種種,謂三求不同,皆是業因,但集苦果,故云種種。「欲受欲生無始樂著相」是顯欲有二求,(一)欲受即欲求,貪愛共取,追求不已。(二)欲生即有求,愛生三有,自得勝身,復攝眷屬。有求就是希望有後世,希望有來世,這二求就是「欲受欲生無始樂著」之相。無始樂著就是二求基本的動因,希望愛好,做了我們生命產生的源泉。 「妄謂出三界貪求相」,即邪梵行求,由心取著,不知三界輪迴,貪求三界大小無量之相。妄出三界貪求相,就是外道,不是依佛法來修行,或者是想靠天想靠神,或想修什麼法門,或持牛戒,或持狗戒,印度奇怪的法門很多,他們也是希望修來世,即所謂的來生。在印度有一種外道,名為「檀提婆羅門」是很奇怪的,可能你們沒聽說過,他是用拍腹修行,我身即道,是計欲界為道,是一種邪行求,梵求、邪求。梵行就是清淨,婆羅門是修淨業,是修梵行,想追求生天道的一種淨因,是外道的一種希望,實際上轉生轉世是憑業力,不能是用這些方式求得到的,這就是所謂受生種種。 又知習氣種種相,所謂:行不行差別相,隨趣熏習相,隨眾生行熏習相,隨業煩惱熏習相,善、不善、無記熏習相,隨入後有熏習相,次第熏習相,不斷煩惱、遠行不捨熏習相,實非實熏習相,見聞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熏習相。 這一段是講習氣,行不行差別相,隨趣薰習相,如來薰習相,習氣也是煩惱之一,煩惱的餘習。習有二種:一種是習慣,一種是薰習。習慣是譬如我們喜歡喝茶,或抽煙喝酒,非它不可,稱為習氣。 還有一種過去的習氣,它可以帶到來生去,以下有二則很有趣的故事,可以說明習氣對我們的影響。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弟子名為憍梵波提,又名牛齝(牛反芻),雖然憍梵波提今生是人,但因為過去五百世為牛的習氣仍然存在。反芻是指草食性動物在食物消化前,將食團經瘤胃逆嘔到口中,經再咀嚼和再嚥下的活動。當牛吃完草料後或臥地休息時,我們會看到牛嘴不停地咀嚼,再重新吞嚥下去的動作。 憍梵波提就是有這種習氣,整天都好像牛吃草似的不停咀嚼。這是他的習氣一直到今生,所以壞習慣不能養成,養成就麻煩,養成好習慣才可以。好習慣是什麼,譬如你喜歡讀書,或寫字彈琴,或喜歡畫畫,都可以使其變成習慣,假如好習慣傳到下一輩子的話,一生下來就有這種動作。 356期 第九善慧地(十四) 在佛陀時代,又有一位畢陵伽婆蹉尊者,翻譯為餘習;因為他在多生多劫以來,習氣總沒有辦法盡除,所以又名餘習。 這位尊者已證得羅漢果,是有神通的羅漢。每一次當他要過河,就請河神停止流水。因為這位河神是女的,尊者就說:「小婢,住流!」小婢,就是奴婢的意思。 因為尊者是證果的羅漢,河神不敢不聽他的招呼,但是心裡又很不舒服,敢怒不敢言,很不滿意,並且不止一次,是每一次都這樣喊他,河神就到佛陀那裡去抗議。對佛陀說:「世尊!您有一位畢陵伽婆蹉的弟子,他一點都不尊重我,他多次到我的地方,當要過河的時候,他就喊:『小婢,住流!』這樣講話,太沒有禮貌了。」 佛陀說:「好,等他回來,我請他道歉、認錯。」 畢陵伽婆蹉尊者回來了,佛陀就對他說:「你過河的時候,為什麼喊河神『小婢,住流!』呢?你不應該這樣講話的,必須道歉,去說一說好話,認認錯吧!」 此時,畢陵伽婆蹉尊者便合起掌來,對著河神笑嘻嘻地說:「啊!小婢莫瞋!」本來這位河神,就因為尊者喊她「小婢」,已經很不滿意了,佛陀才要他去道歉;現在又喊她「小婢」,說「小婢莫瞋」,真是讓人生氣。 河神就對佛陀說:「世尊!您看,現在當著您的面,他都這樣喊我。」 佛陀說:「哦!妳有所不知啊!妳與畢陵伽婆蹉,在五百世以前,妳就是給他當工人的,所以他喊妳『小婢』,因為已經喊習慣了。儘管妳現在當河神,但他這個習氣並沒有改變,就因為過去你們有主僕的關係,所以現在還是喊妳『小婢』。」河神聽佛陀這麼一說,也就釋懷了。這是尊者的習氣使然,因為多生多劫的習氣,已經習慣了,所以稱為餘習。 對於這個餘習,我常常對剛學會走路的小孩,考考他有沒有善根,就帶小孩到佛堂來拜佛,引領他到佛前來,有的小孩一看到佛相很歡喜,ㄣㄣㄣ用小手一指,很喜悅;有的小孩ㄛㄛㄛ趕快逃了,這是什麼因緣,同樣是小孩一個有拜佛的習慣,一個沒有,這很容易看得出來。還有一種是讀書人,有人念起書來很方便,隨便念都能念得好;有的人念起書來很痛苦,不管如何認真讀書,都使人洩氣。 在《高僧傳》中,晉朝有一位道安法師非常了不起,他這個小孩長相不怎麼好看,所以出家以後,師父不怎麼喜歡他,好像粗粗的、蠢蠢的,所以派他去看牛。古代廟裏會養牛,看牛也沒事做,他心想能不能給我一本書,或一本經,在看牛的時候可以一邊看書。他跟師父要一本書,於是師父就給他一本五千多字的經書,師父也沒考他,到底能不能念,反正要經書就給他一本。 道安法師一天的時間,就把這五千多字的經讀熟了,晚上回來到師父那裡去咕嚕咕嚕就背熟了。師父覺得這孩子不錯,第二天又拿了一本一萬多字的經書給他,在郊外放牛時,很快又背熟了。真了不起,所以人不是今生念書,而是宿世有讀書的善根來的。我們念書有好處,不但是今生開智慧,生生世世也都不怕念書,而且要把書讀熟,不要看一看,或聽一聽就放在櫃子裡。那不行的,要將書念熟,才有印象到腦子裡去,就這麼一聽就放回去櫃子裡,是記不得。 我的先師公南老人,他的書上這麼寫著,他到一個寺廟擔任當家時,才二十來歲,當時有佛學院,他當家的時候工作不多,有多餘時間,他喜歡看書,於是就買了一本《古文觀止》回來每天念,自己念自己背,背了二十多篇以後,好像《古文觀止》裡的辭句都領悟通了。後來念佛學院的時候,不管聽什麼經,或聽什麼論,如《十二門論》、《中論》,其中有人反應說中觀挺麻煩的,他聽得一點都不麻煩。這熟讀古文書太方便了,如果你們感覺《中論》、《十二門論》這個聽不懂,就念念古文吧!把古文讀熟,認真背書,背個三十篇或五十篇以後,寫文章就方便了,信手捻來都是一篇好文章。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道理。多讀古文,讀經也容易讀得通,的確是這樣,這都是習氣的問題,腦子裡多給他一點印象就方便,現在這個習氣,我們來看書上是如何說的。 又知習氣種種相,所謂:行不行差別相,隨趣熏習相,隨眾生行熏習相,隨業煩惱熏習相,善、不善、無記熏習相,隨入後有熏習相,次第熏習相,不斷煩惱、遠行不捨熏習相,實非實熏習相,見聞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熏習相。 這一段是說明「習氣稠林」,解釋習氣先總說,再分別說明。總中有四個重點:(一)雙標,(二)引證,(三)正釋,(四)結通。雙標是什麼?即餘習、熏習。習氣既通二義,如羅漢的餘習,舉得例子是牛齝比丘,與畢陵伽婆蹉尊者。熏習,就是我們把書讀熟了,背熟了慢慢地養成習慣,就是熏習。 熏習的工夫不可少,成佛亦是這個熏習的工夫。我們來做人來成佛,也是這個熏習的作用,第八阿賴耶識「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翁。」它是根本識,對外境收集了好多資料,或者做了好多的事業,或者是有了好多的印象,都由第七識來做收藏的工作。收回去以後,就放在第八識,所以稱第八識為藏識,又稱為智種倉庫,這就是它特別的作用。「受熏持種根身器」,根身器界都是它的主旨變現出來的,所以「去後來先做主翁」。我們來受生時,因為它是一種習氣,我們人走的時候,它還是最後走的。受生的時候它先來,它先來受胎,所以它好像我們的主人翁一樣,這就稱為熏習。 357期 第九善慧地(十五) 在唯識學當中,前七識為能熏,第八識為所熏。前七識就是將這些做善做惡的影響,收藏到倉庫裡去,所以稱它為所熏。若依《起信論》說:真如為內熏,佛與善知識朋友等為外熏。我們之所以能夠成佛,就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內熏的真如佛心;假如沒有這一分內熏的真如佛心,你如何熏習,它也不生為熏,它只是一個緣而已,內熏才是一個因。真如心是內熏,佛菩薩與善友是外熏,我們靠拜佛、拜菩薩做外在的熏習作用,這是熏習的二種意義。 習氣種種相,有十種差別,以下分別說明之: 1.「行不行差別相」,與果現在非現在差別,這種熏習的現象,在我們已經感到的果報體上來看,因過去的善惡業因,與今生的果報差別。有現在的,有不是現在的。現在,可以從我們的言行理論上,思想上看出來。比如一個學佛的人,過去生中喜歡布施,今生還是慷慨的。假如沒有學過佛的人,從來沒有這種布施的精神,要他拿一塊錢給人,那是不容易做到的,從這裡就能看出來。有的小孩子喜歡拜佛,有的不喜歡拜佛,也是這個道理。 2.「隨趣熏習相」,隨趣熏者,道熏差別,六道熏習差別。比方說一個人從天道來投胎,他是個天人,天人的習慣最怕髒,最愛乾淨,最怕吵,所以我們供佛齋天的時候,盡量要寂靜。如果生來就有這種習慣的人,可能是天人來投胎的。假如是豬來投胎的,那這人就邋里邋遢的,可能整個月都不洗頭,也不愛乾淨。這是六道眾生的生性習慣,是熏習的一種習氣,稱為隨趣熏,這是一種道熏。 以上這二種是談過去、現在,過去喜歡布施,今生還是慷慨的;過去是天人喜歡乾淨,喜歡亮麗,今生無論是衣服或頭髮,人前人後都希望是乾乾淨淨的。 3.「隨眾生行熏習相」,親近眾生熏差別,此是緣習。所謂緣習,有句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人的習氣因環境影響而改變。硃砂是紅色,靠近硃砂就容易被染得紅紅的;若你常常靠近寫字的黑墨,就容易變得黑黑的。 過去佛經上有個故事說:有一位國王養了很多大象,準備訓練它們來作戰,大象養在哪裡呢?豢養在寺院旁邊,寺院天天晨鐘暮鼓,天天念經,這種聲音將大象戰鬥的心性改變了。到了作戰的時候,大象不動了,沒有暴戾之氣,後來被一位大臣想到了,把象群搬到屠宰場旁邊。因為靠近修行人,它的心性變成善良的,若在屠宰場旁邊,天天看著如何屠殺動物,它的惡性會起來。動物都會如此,更何況是人。這種作法就是緣熏習,受外在環境影響的熏習。 4.「隨業煩惱熏習相」,是功業煩惱熏習差別,業就是起作業之因。 在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代,有一天來了二位要求出家的新人。當時,新出家的人都是交由舍利弗、目犍連去帶,這二位青年在佛寺住了好久,修行一直修不上路。有一天佛陀問起,這二位青年學佛學得如何,修行修不上路,你們是教他們什麼法門。舍利弗、目犍連回答,一個教他數習觀,一個教他白骨觀。佛陀又問,這二位青年在家時,從事何種行業。目犍連回答,教他修數習觀,是替人家洗衣服,開洗衣店的;教他修白骨觀,是打鐵的。佛陀說你們弄錯了,換一換,把他們的法門換一換,開洗衣店教他修白骨觀,打鐵的教他修數習觀,打鐵的一吹一吹要用數字;開洗衣店的人要修白骨觀,因為要把衣服洗乾淨,修白骨觀比較容易。二個人的法門一換,真的沒幾天就修成功了,這算是一種業熏習的例子。 5.「善、不善、無記熏習相」,是善業等熏差別,此業即是業因,以是善等三性。如過去生中有布施習慣之人,他的布施之心會轉增濃烈,若以現世而言,他有愛布施的習氣。又如道安法師,一天能誦讀那麼多經書的關係,這就是一種善業的熏習,累世以來的一種好習慣。若過去世留下來的是不善業,那這個人的生性粗暴,又好鬥爭。 6.「隨入後有熏習相」,是中陰熏差別。中陰,什麼是中陰呢?我們這個身體死了,但是心的生死還未展開來,這中間的靈識沒有寄託,自己變成一個幻化身,稱為中陰身。蘊是五蘊身,舊的五蘊身死了,新的五蘊身還沒起來,所以這中間有一個中陰身,又稱為中有身。 雖然中陰身的壽命只有七天,但它可以延續,七天變一次,七天變一次,一共變七次,所以根據這個理論,認為人死後要作七個七,七七四十九天,等待轉世的時間。人死後,要等待一段時間,等待父母緣成熟,在等待的這段時間,就是中陰身,壽命只有七天,七天轉一次,七天轉一次,可以轉七次。如同我們到外國去,先登記一個月,若一個月事情沒辦完,再延期一個月,能延期幾次,就看他們國家的法規而定,這就是中陰身。 中陰身的熏習,中陰身應該還算是現有的熏習,因為它還沒轉世嘛,它的習慣還是現在生中的,所以有時候人一過世,家裡有一些不平凡的現象發生,一般人說是鬼魂在作怪,實際上,是中陰身在活動,並不會危害人的。有時候很奇怪,比如兒子死了回去看媽媽,媽媽不理他,因為他們沒辦法溝通,因為一個是中陰身,一個是活人,沒有辦法溝通。 中陰身他可以看到媽媽、爸爸、兒子、太太,但這些人都看不見他,都不理他,他就煩惱了,因此要替他做超度,最好是剛過世以後,供一個蓮位超度,表示還在關懷他。他回來就接受供養,或者是念經,他一聽到佛法,仗此功德轉生到好的地方,或者是懺悔他的業障,這是對先人臨終最好的獻禮,其它的東西實際上是沒有用的。比方說燒紙錢、燒汽車、燒洋房等等的東西都沒有用,只有念經的功德最圓滿,這是我們要曉得的常識。 中國人都燒了多少年的紙錢,為什麼現在不燒了,燒了沒有用啊,既然沒有用,那又何必燒呢,我們多念《地藏經》,念《地藏經》有很大的功德,如《地藏經》上說:婆羅門女要度他的母親,她母親死後,她把家裡的田產,甚至房子都賣掉,買香花供養定自在王如來,她的誠心感動了定自在王如來。感得定自在王如來在空中發聲對她說話,你回去靜坐,就會知道妳母親到哪裡去了。果然靜坐了二天,像夢境一般,來到了大海邊,看到好多人在海裡漂泊,遇到一個像管理的人,就問他這是什麼地方,這是地獄呀!那我怎麼到地獄來呢?到地獄來有二種人:一種是來受罪的人,一種是菩薩乘願來救人。婆羅門女又問剛過世母親的下落,我很思念她,不知她到什麼地方去了。管理的人又問,你母親是什麼名字,我們是婆羅門的,母親名悅帝利。此時,管理的人稱婆羅門女為聖女,妳很了不起,妳母親三天前已升天了,怎麼會升天呢?聽說她有一個孝女,供佛的功德,不但她一個人升天,同她一起受罪的人也一起升天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358期 第九善慧地(十六) 又如目蓮救母,《盂蘭盆經》上說:目蓮得到六神通,以天眼一看,看到她母親墮在餓鬼道中,肚子大大的,咽喉細細,嘴裡還噴火。目蓮看了很難過,就以缽盛飯運用神通送給母親吃,但母親一看到飯,抓了想吃,還未送到口裡就變成火炭。目蓮看了很傷心,就請教佛陀如何救母親,佛陀說:你準備一個盆裝一些供養品,今天正好是七月十五日結夏安居圓滿,有好多得道的高僧,請他們幫忙,你個人的道力超度不了你母親。如此一來,他母親果然仗此良因升天了。 由以上的故事來看,人死後燒紙錢給他有用嗎?沒有用的,誠如明朝的蓮池大師所說:「父母恩重如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祭祀祖先,如此做法實無用也,五鼎三牲是最豐盛的祭品,五鼎是五大盆的菜,這樣能酬報你的父母恩嗎?不能,親得離塵垢,你的父母親人能夠超脫生死,子道方成就,做兒子的孝道才成就。我們苦口婆心勸人不要燒紙錢,來參加早晚課,或念經功德迴向,就是這個道理。現在很好,有很多人都能接受這個作法,不容易呀!燒了這些年的紙錢,我們將這習慣改掉了,這工作做的很好。 7.「次第熏習相」,次第者,與果次第熏差別,謂修善惡業,於後有位諸趣之中,受果次第,習亦與果,次第無差。上二約現望後,以說熏習。 8.「不斷煩惱、遠行不捨熏習相」,不斷等者,離世間禪因熏差別,「不斷煩惱、遠行不捨熏習相,隨入後有熏習相,次第熏習相。」次第熏習相就是果次第熏習,離世間禪因熏差別,是後有或是中有,就是我們人死以後,能知生因知果的方便,能生後世因方便,所以有一個中陰等待生下一期生命的開始,這是解釋次第的。 我們要有一個後有,一個中陰身,此中陰身成就後因的方便,稱為次第差別。不斷等者,離世間禪因熏差別,有一種無漏定、三昧定,修離世間禪,修這種定功,能讓我們超離世間,這種定雖然修成功了,但是煩惱未斷,還要受干擾牽扯,這煩惱名為遠行不捨。若煩惱要斷盡,要到十地以後,所以這種遠行不斷,跟著我們去轉世。但他修這個無漏定是可以離世間的,因煩惱還沒斷盡,所以名為遠行。 9.「實非實熏習相」,實非實者,同法異外道行解脫熏差別。實就是談我們修行,真實的修佛法,就是一個實有,一種同修佛法,但那是外道,外道亦修佛法。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在修佛法,一個是真實的修佛法,一個是外道在修佛法。這二種因呢?佛弟子與外道二者都同修佛法成功,這二種成功的果實,各有熏習。真佛子修行憑熏習而來,外道修行亦憑熏習而來,同樣修行佛法的緣故,此即邪正雙明,同法異外道行。同法是指外道,法是指佛法,這二種亦是修行,一正一外道亦是修行佛法,故稱為實非實相。 10.「見聞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熏習相」,乘熏差別,唯就於正約其見聞。乘就是修行,熏就是學習,修行的時候學習,唯就於正法來修行,才能得到真如,不會偏差。乘熏差別,修行的時候一定要以正法來修行,以正念來修行,方能得道證果。親近聲聞、獨覺、菩薩,三乘聖者,就可以得到如來熏習相,就可以成佛。 又知眾生正定、邪定、不定相,所謂: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二俱不定相,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二俱不定相,八邪邪定相,正性正定相,更不作二俱離不定相,深著邪法邪定相,習行聖道正定相,二俱捨不定相。 此段是「三聚稠林」,說的是我們的根性,眾生的根性有三種類別:就是「眾生二俱不定相,眾生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這就是三聚。正見是善行因,邪見是惡行因,二俱不定者無正慧決擇。正定是我們三寶弟子,邪定相就是外道,不定相就是他還未生起信心,不信佛法亦不信外道。「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二俱不定相,」就是沒有正見,亦沒有邪見,這三種是一般的分別。 「五逆邪定相」,什麼是五逆呢?就是「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合和僧、出佛身血。」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弒就是殺,我們的古大德在翻譯佛經時,不僅用詞嚴謹,用字亦很風雅,不說殺而說弒。「破和合僧」,和合僧就是學佛的出家人生活在一起,破壞他們的和諧。「出佛身血」,就是傷害佛陀。 「五根正定相」,五根即:信、勤、念、定、慧。修到有功夫就是五力,這就是正定相。「二俱不定相」,不修邪定亦不修正定。「八邪邪定相」,就是八正道之反面,即「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等八邪。「正性正定相」、「更不作二俱離不定相」、「深著邪法邪定相」,執著外道堅固的人,深著邪法邪定。「習行聖道正定相」,修行佛法非常認真的人。「二俱捨不定相」,不是正道亦不是邪道,邪道的人最麻煩,正定的人容易度,不定的眾生也好度,如同是一張白紙,因為未定心或修行的法門未定,教他念佛就念佛,教他參禪即便參禪,最怕的是邪定的人,這三種個性的人都難以對治,這是九種稠林到這裡講完了。 佛子!菩薩隨順如是智慧,名住善慧地。 這裡是「總結安住」,雖然經文是屬於「入行成就」,但是總結「法師方便成就、智成就、入行成就,」要有這三種成就,方能安住善慧地。 住此地已,了知眾生諸行差別,教化調伏,令得解脫。 這一科是正說分第四「說法成就」,九地菩薩這一篇經文分四大科,第一法師方便成就、第二是智成就、第三入行成就、第四說法成就。「法師方便成就」,就是法師要準備說些什麼法,必須依眾生的根器準備教材。「智成就」,要瞭解教化的內容,說法的真理,教化眾生。「入行成就」,就是瞭解眾生根器,要如何教化眾生,需要瞭解眾生的程度,所以又稱之為觀機逗教。瞭解眾生的程度,眾生的問題之所在,然後開始做教化眾生的工作。 菩薩到第九地,應該了知眾生的諸行差別,最後教化調伏,令得解脫。諸佛出世的一個目的,就是要救度眾生,菩薩學佛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工作的重心,不能夠忘記。 「入行成就」那一科是講眾生的問題,眾生的毛病,種種的根機。現在開始正式來說,教化調伏令得解脫了。九地菩薩經過前面的修行,已經了知到一切眾生的心行、品行、德行,這諸行差別程度,了知以後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要教化眾生、調伏眾生。眾生的根性,有善根的、有善良的,也有剛強難化的。品行好善根深厚的,就以慈悲攝受就可以了。罪孽深重的,法性難化的,必須加以調伏。調伏這門功課,就好比北方的人養馬,馬不是生下來就乖乖讓人家騎,要騎馬的話,一定要下一番的功夫,把一匹馬訓練好,才能夠讓你騎,這就是調伏。 359期 第九善慧地(十七) 菩薩要做教化的工夫、調伏的工夫,要令眾生依法修行,而解脫煩惱、了脫生死,這是大工程、大工作。這是此科經文的中心,顯示經文的內容走向與大概。 佛子!此菩薩善能演說聲聞乘法、獨覺乘法、菩薩乘法、如來地法。 第二小段,菩薩顯示他的工作內容,現在發表他要開的課程,教化眾生的課程。菩薩開四種課,第一種低年級的聲聞乘課,聲聞乘的人要修的,聲聞乘的人修什麼,修四諦法苦、集、滅、道。第二種比較高一層的獨覺乘課,或稱緣覺乘課,這獨覺或緣覺有個區別。第三種如來地法是最高層的博士課程,成佛的法門。 獨覺乘的人,是出生在無佛之世,但他有出世的善根,亦能夠悟道,故很多有學問的哲學家、宗教家,他們會自己悟道的,如中國老子、莊子、孔子這些人,都是經由自己修身養性、品德修業這些工夫,知識都很充沛這些人稱為獨覺。他們觀察宇宙萬事萬物,人生這許多生生滅滅,這許多事情隨著時間,春、夏、秋、冬四季變化的現象,他們就能夠從中悟道,這是獨覺。 緣覺就是聽佛講經,修十二因緣這種法門悟道的,這二種都是小乘人。這二種人修行的要求不高,只希望能了脫生死出三界,不要再輪迴就好了,因為在三界內輪迴生死太苦了,所以這種人稱為自了漢,他不想度人亦沒有發菩提心。 菩薩乘就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菩薩,在印度稱為菩提薩埵,中國翻譯為覺有情。菩薩是已經覺悟的有情,有情就是眾生,同時能夠以佛法教化其他的有情。菩薩就是要度眾生、要發菩提心的,我們講過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大學課程。 如來地法是最高層的博士課程,成佛的法門。有一佛乘、三乘、五乘。三乘佛法就是聲聞、獨覺、菩薩乘。五乘佛法是三乘加上人乘、天乘。一乘唯一佛乘,佛乘成佛的法門,這是博士的課程,又稱為如來地法。這是一乘、三乘的解脫差別。想要修學成功,要進修這許多課程,就是九地菩薩準備要來教化調伏。菩薩瞭解眾生,令眾生能夠解脫,這所知法、所知根、所知機,要為不同程度的學生,準備不同的課程。 一切行處,智隨行故,能隨眾生根性欲解,所行有異,諸聚差別,亦隨受生煩惱眠縛,諸業習氣,而為說法。令生信解,增益智慧,各於其乘而得解脫。 從這裡開始要進行度化眾生的工作了,做度化眾生的工作,就是要有「智成就」為先導。在準備的課程當中,又有總明、別顯二部分,其「一切行處,智隨行故」,就是總明,菩薩教化眾生的方法、工作內容,都是以智慧為中心,有了智慧能夠觀察眾生,才有因器受教的智慧,「觀機逗教」對不同程度的眾生,施以不同的法門,因材施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智隨行故」,隨就是隨行智慧心,菩薩為了教化眾生,開發這個智慧課程,教導眾生轉凡成聖,轉愚成智,智慧行故。 「能隨眾生根性欲解,所行有異,」對於什麼程度的眾生,就開什麼程度的課程,這就是隨眾生根性欲解。眾生又有什麼根性?什麼喜好?有人的偏向是喜歡念佛,有人喜歡參禪,有的人喜歡持戒。法門很多就看他的喜心所好,順應其需求為他開課程,這樣比較容易成功。佛法的運用是方便善巧的,「所行有異」,為不同程度的人開不同的課程。 「諸聚差別」,聚者是一類一類的,喜歡參禪,開禪堂給他們打坐,喜歡念佛,開念佛堂讓他們念佛。諸聚差別就是一類一類都有不同的差別。 「亦隨受生煩惱眠縛諸業習氣,而為說法。」同時要瞭解眾生的善根,知其智慧深淺再為他說法。為什麼要談煩惱問題,有的人煩惱重,一下子給他講佛法,他不容易接受,並且容易誤解,業障重、煩惱重。「眠縛」,眠是隨眠,縛是一種習氣,隨眠習氣把整個心重重包裹,一點都透不出光。不接受佛法這種人很苦惱,習氣重亦是煩惱之一。不能因為煩惱重、習氣重,這些業障、魔障,就不教化他們,順應是一種方法,順應他的心理,順應他的品性,因材施教透過種種的方便、善誘,菩薩慈悲為眾生說其相應法門。 「令生信解,增益智慧,各於其乘,而得解脫。」總而言之,以如此慈悲的方法教化眾生,只有一個目的,為令眾生能夠產生信心,有了信心再進一步瞭解並實踐,為增加他的智慧,各於其乘而得解脫。每個人選擇了所喜歡的修行法門,進修而達到解脫的目的。 這一段是智成就的作法,菩薩觀機逗教,以智慧觀察,以智慧安排課程,以智慧調教眾生,希望都能夠得到解脫。 佛子!菩薩住此善慧地,作大法師,具法師行,善能守護如來法藏,以無量善巧智,起四無礙辯,用菩薩言辭而演說法。 這裡開始是「口業成就」,就是講經說法教化眾生。「智成就」是心理上的準備,觀察眾生的根機開課程,「口業成就」,實際上就是開始講經教化。 「菩薩住此善慧地,作大法師,具法師行,善能守護如來法藏。」這一段《疏鈔》說:「口業成就,先總明具說之德。」這幾句話是說老師的學養,老師要以其專長來授課。「做大法師」開始說法教化眾生,「具法師行」,具備法師的一種德行,所謂法師者依法治事、依法度人。不但瞭解佛法,依法修行,依法做日常生活的體驗,以佛法來教化眾生,具備這樣條件的法師,善能守護如來法藏,所以有這種修養的法師,就能擔負起如來的使命。 我們是佛弟子必須擔負起助佛宣化的責任,善能守護佛法,不僅依法修行,還要守護如來法藏。佛法若無人弘揚,沒有人修持,慢慢就會在歷史的洪流中淹沒。現在出來教化眾生的法師,有個很大的任務,一方面依法治事,一方面依法度人,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守護如來法藏,如來出世說了很多佛法,這個法藏我們要守護,要使法藏常住世間,慧命永續,眾生才有希望得救。這是講經說法者的任務與責任。 「以無量善巧智,起四無礙辯,用菩薩言辭而演說法。」這是一句總說,佛子負責弘揚佛法,守護如來藏。我們佛弟子要如何弘揚佛法呢?以無量善巧智,我們聽聞佛法,從中所學習到的佛法,運用善巧智發起四種無礙辯。四無礙解又稱為四無礙辯,第一就是法,第二就是義,第三就是辭,第四就是樂說。 一、法者,法體謂法自體,有軌持故。 二、義者,法境界體,謂於法體上差別境義。 三、辭者,正得與眾生得彼方言,與他說故。 四、樂說者,正求與無量門,謂樂說乃辭中別義。 這一章是以「四無礙辯」為中心,我們來認真研究一下,什麼是法呢,法就是佛法也是一切法,佛法的重心就是心法,故《俱舍論》說:「說法者是眾生心,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我們研究佛法要先瞭解自心,這個心不是我們心臟的心。自心就是自性,自性就是我們能說能動的力量,我們做晚課時有念到,「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的自性。 360期 第九善慧地(十八) 什麼是法體?法的自體,諸法的自體,或法的自性。比方說水有溼性,火有暖性,風有動性。人有什麼性?人有自性,這就是法。法有很多道理,明白這個法或自性,許多道理有污染的、有清淨的,有聖人法、有凡夫法,有轉凡成聖的法。法有很多,每一個法都有很多的道理來說明,說明就是義。 辭就是表達的工具,辭句、文字、語言等。樂說者,就是勇敢的說,說法不怕辛苦,修行有無量法門,要用各種方法,或引經據典來說明,讓聽眾都能聽得懂。首先辭無礙,語言表達要到位,甚至各種方言都懂,文字修辭都能表情達意。 弘揚佛法的人,若有辭無礙說起法來就方便多了,就能勇敢的去說,不管正面說、反面說、側面說都能圓融無礙。佛法要求悟道,這個道理不只說辯才,還要正知、遍知,所以有這四種方法來講經說法,或以這四種方法來研究佛法。我們要努力修成這四種無礙,有無礙的法智、法義,有無礙的辯才,法無礙辯、義無礙辯。對於不同根機的眾生,運用各種方法為他說明,運用各種語言、文字說明,要不辭勞苦地為對方說法,一直到瞭解為止,弘法必須具備這一種精神。 九地菩薩一路修下來,已經修學成功了,有很多善巧的智慧,善巧智慧就是能夠運用,各種方便善巧來表達說明佛法。有如此的智慧,再發起四無礙辯,表達佛法都無障礙。菩薩運用四種無礙辯,法無礙辯、義無礙辯、辭無礙辯、樂說無礙辯,這是說法者必須具備的無礙智慧。有無礙的瞭解,就要發揮他的說明作用,表達作用、理解作用,所以稱為四無礙辯。 「用菩薩言辭而演說法」,菩薩的言辭是一種清淨言辭,這是表達因緣法,因果法,轉凡成聖的慈悲法,利益眾生的慈悲法,轉凡成聖的自修法,菩薩言辭不會說村野的說話,菩薩言辭來表達而演說法,這是一句總說。 此菩薩常隨四無礙智轉,無暫捨離。何等為四?所謂: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 接著要廣闊的演說下去,把方法顯揚出來、說明出來。菩薩說法度眾生,就等於是教授佛學的老師,不僅教導學生要有智慧、要有辯才、要有說話的方法,更要有無量的善巧方便。 「此菩薩常隨四無礙智轉」,菩薩已經得到四種無礙智,從法方面得到無礙智,從義方面得到無礙智,從表達法的方面得到無礙,從樂說方面得到無礙。菩薩常常隨順四無礙智在轉,就是常常運用這四種無礙智,來說法利益眾生,無暫捨離。 九地菩薩以無礙智運用四種無礙辯才,來說法利益眾生,何等為四?有哪四種呢?請菩薩解說一下,這個問答,實際上是自問自答的。「何等為四」,這一句話是解脫月菩薩問的法,那麼金剛藏菩薩就要來回答,所謂四種無礙辯,我來告訴你。 「法無礙智」,是真實理解佛法的那一種智慧,是有深入、有高度理解的智慧。一般人沒聽說過諸法真理,什麼是自性?對於諸法自性的本體,必須運用內涵、智慧表達出來,這是法無礙智。「義無礙智」,一切諸法的道理、類別、心得、作用,這些都要瞭解。這義方面的道理,義理方面我們要有這種無礙的智慧來理解。「辭無礙智」,辭就是表達義理的工具,如語言、文字等,能夠運用自如。還有一種「樂說無礙智」,就是善於發揮,弘揚佛法要能夠橫說、豎說,不斷地說、無間的說,一直說到眾生能夠理解為止,這種精神就是樂說無礙智。 透過問答的方式將四種無礙智表達出來,現在以十種相來說明,以十個總類,十個等級來說明問題,我們要把佛法運用起來,針對眾生的根器宣揚佛法,開導佛法讓眾生都能依法修行,達到所謂令得解脫,教化調伏的目的。 有「依自相、依同相、依行相、依說相、依智相、無我慢相、小乘大乘相、菩薩地相、如來地相、作住持相。」以此十種相來說明四種無礙智。 《疏鈔》言:「(一)依自相,謂知事法體各殊故。(二)依同相,謂知理法,若性、若相,各有同理故。(三)行相,此約時辨法,三世遷流故,上三知義,即是所詮。(四)說相,此知教法,上四皆約所知。(五)智相,此約能知。(六)無我慢相,此約所離明淨。(七)小乘大乘相,此約所行。上二通辨諸乘行果,後三別約一乘。(八)菩薩地相,此約因行,後二知果。(九)如來地相,約體。(十)作住持相,約用。」 (一)依自相,一切事、一切法、它的本體各自不同。水有水的個性,火有火的個性、地有地的個性,風有風的個性,地水火風四大,各有個性不同,所以這就是自相。 此菩薩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相;義無礙智,知諸法別相;辭無礙智,無錯謬說;樂說無礙智,無斷盡說。 此段經文是「自相」,如何去瞭解它呢?自相有四種,如「法無礙智,知諸法自相,」就是生法自相。法無礙智,就是瞭解一切法的智慧,當然知道諸法的自相。又「義無礙智,知諸法別相,」是差別自相,有理解諸法義理的智慧,所以知諸法的別相。自相是各自的,別相是各自分別的不同。如水有濕性,火有暖性,風有動性,各有不同。「辭無礙智,無錯謬說,」是想堅固自相。若要表達諸法義理、性別的不同,就要以文字、語言來表達,這是辭無礙智。「無錯謬說」,就是將義理正確表達出來,沒有錯謬。又「樂說無礙智,無斷盡說,」是彼想差別自相。具備這種智慧,就能盡情的發揮,能應聽眾的問難,不斷解答能說到眾生理解。 復次,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性;義無礙智,知諸法生滅;辭無礙智,安立一切法不斷說;樂說無礙智,隨所安立,不可壞無邊說。 此段經文是「同相」,約性與相分於法義。如「法無礙智,知諸法自性,」說一切法同相,謂諸法同以無性為自性。因為諸法是緣生無自性,是空性,空性是諸法的共同性。又「義無礙智,知諸法生滅,」有為法同相,同生滅故。一切諸法有為法的同相,是同生滅相。可以由事相看出來,就是有一個共同的現象是生滅的。不管是大、小的東西,都是同生滅的。 又「辭無礙智,安立一切法不斷說,」一切法假名同相,故說安立、所立之法,已是假名,更以言詮假名而談,名不斷說。假名就是辭,就人而言,人有什麼定相,不叫人可以嗎?人是假名安立的,如果當初「人」安立假名為「狗 」也可以。因為名是隨順而安的,沒有固定的名字,因此,便以言詮、文字不斷說明之。又「樂說無礙智,隨所安立,不可壞無邊說,」假名為同相。假名是同相,以不同的言辭不斷發揮。 361期 第九善慧地(十九) 復次,以法無礙智,知現在法差別;義無礙智,知過去、未來法差別;辭無礙智,於去、來、今法無錯謬說;樂說無礙智,於一一世無邊法明了說。 此段是行相,約三世以分法義。行是行動、動相。行相是以三世的時間來說明法義。因為是一種行動,就是生住異滅,生老病死之行,是以行的方式說明諸法的四種情況。 「法無礙智,知現在法差別,」是生行相,現法緣生故。說一切諸法,是由一切條件令他生起,故說一切法緣生。有沒有一法不是緣生的呢?是沒有的,因為世間一切萬物都是緣生的,所以一切諸法是緣生無自性。 又「義無礙智,知過去、未來法差別,」是已生、未生行相。「已生」是現在的,「未生」是未來的。這是時間上,過去、現在、未來的差別相。亦知現在,亦知過去未來。已生未生的諸法行相,現在是生滅不停,過去亦是生滅不停,未來亦是生滅不停的。行相在三世間,都是緣生無性的。 又「辭無礙智,於去、來、今法無錯謬說,」是物假名行相,總說三世之物不謬。是說能有一樣東西是真實的嗎?是沒有的,一切事物都是緣生假相。又「樂說無礙智,於一一世無邊法明了說,」是說事行相,然所說事,不出三世總相物中。在三世時間上說明,可以從各種不同的事情來表達,並可達成樂說無礙的情形。「無邊法明」是從時間上瞭解諸法的行相。 復次,以法無礙智,知法差別;義無礙智,知義差別;辭無礙智,隨其言音說;樂說無礙智,隨其心樂說。 此段是說相,約本釋以分法義。如「法無礙智,知法差別,」從法的無礙智說,是修多羅相。修多羅是印度語,即是契經。經本就是修多羅,修多羅相即是法,說諸法差別。修多羅的內容即是智者說的一切法,故以法無礙智來說明。又「義無礙智,知義差別,」是解釋相,就是將經文的道理說明出來。又「辭無礙智,隨其言音說,」是隨順相,經文的內容,隨順各地方的語言,音聲來表達。又「樂說無礙智,隨其心樂說,」是相似說相,是隨各的喜好來表達,隨人的愛好來表達。 復次,法無礙智,以法智知差別不異;義無礙智,以比智知差別如實;辭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樂說無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 此段是說明智相,是以四種方式來理解諸法。如「法無礙智,以法智知差別不異,」是現見智,法無礙智,就是以法性的智慧,去瞭解一切諸法的本性。又「義無礙智,以比智知差別如實,」是比智。法智與比智不同,「法智」是指諸法的本性,是以自性的智慧瞭解諸法的差別。「比智」是指比較分別的智慧,就是能夠分別諸法的同相。諸法的同相或不同相,是沒有實際的根據。如諸法的生法、滅法、清淨法、污染法,所以用比智的方法,而如實的瞭知諸法的差別。 「辭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是欲得方便智,是以世間的智慧,言辭的方式說明諸法的差別,此是以世智正見故知說法。又「樂說無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是得智,樂說無礙智,是以第一義智。辭無礙智,是以世間智慧差別說,而樂說無礙智是以第一義智,而能無窮地說,不管正說或反說,一定要有第一義智。第一義智即真智,真智亦是實智、如實智。第一義智才能徹底地說明諸法的真相,有了第一義智才能善巧方便表達諸法實相。 復次,法無礙智,知諸法一相不壞;義無礙智,知蘊、界、處、諦、緣起善巧;辭無礙智,以一切世間易解了美妙音聲、文字說;樂說無礙智,以轉勝無邊法明說。 此段是無我慢相,約真俗以分法義。法無礙智是說明法的一相不壞,義無礙智,是知蘊界處諦緣起善巧。「法無礙智,知諸法一相不壞,」是第一義諦無我。菩薩以法無我相,了別諸法的一相,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不壞,亦不可能壞。因一相是諸法自性的一種代表。若說諸法,有壞則有生,有生則有滅,若有生滅,就不是第一義諦。故說諸法一相是不壞的。 「義無礙智,知蘊、界、處、諦、緣起善巧,」是說世諦無我,說諸法一相是屬於事相方面,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等緣起法的事相,這是對宇宙人生的瞭解說明。又「辭無礙智,以一切世間易解了美妙音聲、文字說,」是說美妙無我。以一切世間容易瞭解的美妙音聲、言辭來表達。世間一切音聲、言辭表達最好的,就是佛法。因為佛法以第一義智,無礙智來表達經典。 「樂說無礙智,以轉勝無邊法明說,」是說無上無我,故云轉勝,辭中差別,故曰無邊法明。說無上無我的真理,因一切諸法是無我、無生無滅是最高的境界。辭中差別,是各種言辭的差別。 復次,法無礙智,知一乘平等性;義無礙智,知諸乘差別性;辭無礙智,說一切乘無差別;樂說無礙智,說一一乘無邊法。 此段是大小乘相,約權實以分法義。說大乘是菩薩乘,小乘是指聲聞、緣覺。以法無礙的智慧去瞭解「一乘平等性」,一乘即是一佛乘,成佛的法門,是平等心,佛性平等,生佛平等,是佛智。一切眾生平等具有佛性,所以要說法度眾生,度眾生是佛法的最高精神。此即是一佛乘的平等性。又「義無礙智,知諸乘差別性,」一乘是最高乘,用最高的智慧。義無礙智,就是瞭解五乘,五乘等於五部車子都是能轉勝,能令眾生離苦得樂,能轉凡成聖,故名為勝。 「辭無礙智,說一切乘無差別,」諸乘有高低,其作用是無差別的。五乘目的都是轉勝,離苦得樂,其基本原則是一樣的。又「樂說無礙智,說一一乘無邊法,」就是說佛法無邊,眾生亦無邊。「無邊」是沒有分別,沒有什麼眾生不能修,沒有什麼眾生不能度,都是平等的。因為乘有大小之分別,其作用則是平等的。 362期 第九善慧地(二十) 復次,法無礙智,知一切菩薩行、智行、法行智隨證;義無礙智,知十地分位義差別;辭無礙智,說地道無差別相;樂說無礙智,說一一地無邊行相。 此段是說明菩薩地相,約地體相以分法義。「知一切菩薩行、智行、法行智隨證,」是智相。以法無礙智,說明一切菩薩行當中,包括智行與法行。智行即智慧行,法行是佛的行,這是成佛的兩大條件。智行也好,佛行也好,都是以智為主,修行者就是以智慧為主。若無智慧,就是忘失菩提心,是為魔業。因此,修菩薩行,必以智為主。 「義無礙智,知十地分位義差別,」是說初地修布施,二地修持戒,三地修忍辱,經文說每地菩薩專修某一度,兼修其餘九度,就是隨力隨分的修行。十地都是專修某一度,有重點修行,故十地分位有差別。又「辭無礙智,說地道無差別相,」是說諸法的平等性,方便巧說十地。因十地菩薩斷一分煩惱,證一分法身。法身是平等無差別相,這是十地菩薩的無差別相。又「樂說無礙智,說一一無邊行相,」入無量門相,入諸地相差別。 復次,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一念成正覺。義無礙智,知種種時、種種處等各差別。辭無礙智,說成正覺差別。樂說無礙智,於一一句法,無量劫說不盡。 此段是說明如來地相,約真應以分法義。「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一念成正覺,」這是法身相,無二之法身,故言一念成正覺。一念者,《起信論》言:「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一念相應者,即始覺與本覺相應故。眾生與佛的差別,在於覺悟、迷妄之分。一念覺即成正覺,一念迷即是眾生,一念是很短的時間。 「義無礙智,知種種時、種種處等各差別,」這是色身相,菩薩經過多少劫辛苦修道,如說釋迦牟尼佛修菩薩道時,先到娑婆世界度眾生,亦是經過八相的修行成道。佛陀示現人間,亦與眾生眾生一樣,有入胎、住胎、出胎,從小孩開始長大,中年、老年一路來的。雖然說菩薩是乘願而來,但這一段辛苦還是少不了的,所以說佛恩難報。為了要度眾生不惜犧牲,到娑婆世界來度眾生,念念不捨地要將娑婆世界的眾生度盡。 釋迦牟尼佛未涅槃前,將度眾生的責任交付給彌勒菩薩,要他到娑婆世界來成佛。在成佛以後,凡是在釋迦牟尼佛法當中,上過一根香,獻過一朵花,念過一句佛號的人,都要給他度成功。釋迦牟尼佛對娑婆世界的恩德說不盡。 「辭無礙智,說成正覺差別,」這是正覺相,通說正覺十佛差別。「樂說無礙智,於一一句法,無量劫說不盡,」這是說相,佛的恩德無盡,說法無盡,因眾生無邊,佛說的法亦是無邊。 復次,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語、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大慈大悲,辯才方便,轉法輪,一切智智隨證。義無礙智,知如來隨八萬四千眾生心行根解差別音聲。辭無礙智,隨一切眾生行,以如來音聲差別說。樂說無礙智,隨眾生信解,以如來智清淨行圓滿說。 此段是說明作住持相,所言住持的工作是什麼?住持的定義是什麼?約諸佛能說德,所說聲教,以分法義。如《圓覺經》中說:「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意思就是,一切佛都安住在光明莊嚴的境界裡,住持佛法,即當如來護持救度眾生的事業。 「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語,......」這是覺相,即作住持德,覺法性相。力是十力,無所畏即是四無畏,不共佛法即是十八種的不共佛法,唯佛與菩薩特有之十八種功德法。大慈大悲,辯才方便,轉法輪等,都是住持必須具備的條件。為何要具備「十力」呢?「十力」就是要破魔的,因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世間魔太多,就以十力來降魔。 「方便」是以善巧方便度眾生。「轉法輪」是以說法度化眾生,因此具備住持之德。這些工作必須以一切智慧為主導。一切智即佛智,住持的許多工作必須以智慧為主,不能有功利心、名利心,這是住持的定義。故以法無礙智,瞭解住持的定義與內容。 「義無礙智,知如來隨八萬四千眾生心行,根解差別音聲。」這是差別相,就是瞭解眾生條件的差別,教化眾生的方便,眾生有八萬四千的煩惱心行,菩薩就有八萬四千的法門來對治。 「辭無礙智,隨一切眾生行,以如來音聲差別說。」這是說相,隨一切眾生所需,如來以種種差別的音聲而說法。 「樂說無礙智,隨眾生信解,如來以智清淨行圓滿說。」這是彼無量相,隨眾生的信解,示現菩薩無盡樂說。如來以智慧清淨的心行利益眾生,這是善慧地菩薩的智慧,利益眾生的精神事業。 佛子!菩薩住第九地,得如是善巧無礙智,得如來妙法藏,作大法師。 此段是「法師自在成就」,這幾句經文就是牒前標後的意思。九地菩薩已經有各種成就了,這「法師自在成就」可以說是綜合以上各種的成就,所做的結論。 佛子是金剛藏菩薩招呼解脫月菩薩,以及與會聽法的菩薩。九地菩薩在這個階段的修學已經成功地得到善巧智、無礙智,得到如來妙法藏,如來所要宣說的一切諸法就是妙法藏。因為這個法藏,包含菩薩從發心開始,經過所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以及十地。從初地到九地,菩薩的修學得到了應得的成績,或者預期的成就,所以說得到了善巧無礙智和如來的妙法藏。 「作大法師」,九地菩薩做為大法師是沒有問題的,條件充份具足。以法治事、以法制人,依照佛法做為我們學習的標準,修行的依據,同時將如來的大法宣揚出去,令聽聞大法的佛子們都能夠依法修行,得到如來之妙法藏。「法師自在成就」,就是做為弘法之工作者,修學佛法的修行者,所必須具備的資格與學識,這是總綱。 363期 第九善慧地(二十一) 以下的內容就是正顯法師的成就,分為四小段,第一段是「持成就」,第二段是「說成就」,第三段是「問答成就」,第四段是「受持成就」。 得義陀羅尼、法陀羅尼、智陀羅尼、光照陀羅尼、善慧陀羅尼、眾財陀羅尼、威德陀羅尼、無礙門陀羅尼、無邊際陀羅尼、種種義陀羅尼。 此段就是「持成就」中的十種持,從所起業用立名。這十種持當中,分作身口意三方面來說明,「義陀羅尼、法陀羅尼、智陀羅尼,」此三起意業。「光照陀羅尼、善慧陀羅尼、眾財陀羅尼,」此三起身業。「威德陀羅尼、無礙門陀羅尼、無邊際陀羅尼、種種義陀羅尼。」此四起口業。 這十種持非常重要的,是要銘記不忘,要學得實實在在,並且依照此十種持來修學,來化度眾生。持就是我們實踐菩提心的基本,持就是不忘失、不走樣,等於古代師徒的技藝傳承,必須學習三年才能出師,與他的師傅學好了本領,爾後依照所學的技術為社會服務。 「義陀羅尼」是持義,「法陀羅尼」是持教法,「智陀羅尼」是持能知智,「光照陀羅尼」是慈光攝照,「善慧陀羅尼」是善慧降伏,種種施為故。「眾財陀羅尼」是上供諸佛,下攝貧窮。「威德陀羅尼」於大乘中狹劣眾生,示教大乘,威德勝利,令眾生歡喜。「無礙門陀羅尼」是不斷辯才,智常說故。「無邊際陀羅尼」是無盡樂說、無盡深說。「種種義陀羅尼」是種種義樂說、種種義廣說。 「持義」就是要明瞭,執持諸法,學得一些諸法的義理。「持教法」,法就是一切諸法自體。「持能知智」,我們靠什麼認知覺悟諸法的義?靠智慧,而且是無漏的智慧,靠無漏的智慧瞭解諸法的意義。以上是意業方面的一種修為。 「慈光攝照」,顧名思義,光照我們,學習佛法之後,有了智慧心裡就發光,這個光呢?就是照明眾生的心,甚至於要瞭解眾生的心境,要做利他的工作。「光照陀羅尼」,還有一個說法,清涼國師解釋此法門,對於修學佛法有基礎、有善根的人,就以慈悲心、以智慧的光明來攝受他、化導他。 「善慧降伏,種種施為,」就是對比較難化度的人,或者妄執不捨的人,或者是邪思邪見的人,就要以善巧方便的智慧來說服他。「上供諸佛,下攝貧窮,」行布施要向上供養諸佛,向下利及有情眾生。這是一種自利利他的工作,這三件事都是要身體力行,這是身業方面的事情。 「威德陀羅尼」,修學佛法不容易,因為人的智慧不夠,程度不齊,依照佛法的本旨來說,佛出世的大目標,是希望大家都能夠接受大乘佛法,大家都能夠修學自利利他的福慧雙修,大家都能夠以成佛為目標去修行,現在有幾個人發這種心,菩薩教化眾生有慈悲的一門,亦有智慧的一門。威德陀羅尼,就是希望大家放棄邪見,歸入正道。雖然現在教育普及,但始終彌漫一股迷信,令人傷腦筋,邪門一來就趨之若鶩,要弘揚正法實在不容易。威就是要我們本身修得好,德就是我們本身慧學方面的成就高,這樣子才能將大乘佛法介紹出去。 「無礙門陀羅尼」,就是樂說無礙,要不厭其煩去講。這平常要多充實自己,說法的內容會更豐富,更能圓融無礙,因為資料多了引經據典更為方便,不能得少為足。有些人啊!認為現在可以不用聽課,就不去聽課了,不聽課這個損失很大。如果我們有時間,什麼課都可以去聽,沒聽過的課都要去聽,不要說這門課我沒有修,就不去聽,只要有時間都要去聽課,為什麼呢?在《莊子.養生主》中如是說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我們的生命有限,而學問要廣博,講經說法更能圓融無礙,智慧是教化眾生重要的功夫。若你具備這樣的功夫,不管到那裡去弘法都不會有問題。 「無邊際陀羅尼」是無盡樂說,無邊際代表深,學問有深度,亦有廣度。若什麼都懂,能夠得到弘法的方便。 「種種義陀羅尼」是種種義廣說,從事弘法的工作,就是要有樂說無礙的能力。以上四種口業,就是要有深度與廣度的修養和訓練,以儲蓄我們的知識。 如是等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皆得圓滿。以百萬阿僧祇善巧音聲辯才門,而演說法。 像這樣用功修學,是九地菩薩要做的工夫,雖然我們還沒有到九地菩薩的程度,但我們不妨先把這種精神培養起來。有了百萬阿僧祇門的智慧與知識,運用百萬阿僧祇善巧辯才去演說法。 此菩薩得如是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已,於無量佛所,一一佛前,悉以如是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聽聞正法,聞已不忘,以無量差別門為他演說。 「以百萬阿僧祇善巧音聲辯才門,而演說法。」這是利他的;「以如是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聽聞正法,聞已不忘。」這是自利的。聽聞正法是自修的法門,不能因為已經有百萬阿僧祇音聲辯才,就認為已經具備很高的功夫,就不自修了。還是要自修,要一方面度人,一方面自修,這才是標準的修學方法。 「聽聞正法,聞已不忘,以無量差別門為他演說。」因為聽聞佛法以後,不會忘記。聞已不忘,正顯持義,為他演說,亦持之用。不忘就是持,以無量差別門為他演說,這功夫是為我們弘法利生做的。 以下是第二段「說成就」,有了如此好的修養,智慧寶庫充足了,就要去做弘法的工作了。 此菩薩初見於佛,頭頂禮敬,即於佛所得無量法門;此所得法門,非彼聞持諸大聲聞,於百千劫所能領受。 這段話是「顯所受法多」,顯示九地菩薩所得到的法門之廣博,絕非聲聞所能領受的。 此菩薩得如是陀羅尼、如是無礙智,坐於法座而說於法;大千世界滿中眾生,隨其心樂差別為說;唯除諸佛及受職菩薩,其餘眾會威德光明無能與比。 此段話是「能廣開演」,九地菩薩有如此高的功夫,因為有這深廣的修養功夫,得到這麼多陀羅尼,得到這麼多無礙智,於法座說法的時候,這成就不可思議,隨大千世界眾生之心樂而為說法,隨各種眾生的心樂,隨眾生所喜歡的,菩薩都能滿足他,這不簡單喔!只有諸佛,或者受職菩薩,受職菩薩就是後補的菩薩,也就是準備成佛的。誠如彌勒菩薩一樣是補處菩薩,稱為受職菩薩。「其餘眾會威德光明」,說法人的資格,除了佛與受職菩薩之外,無有能夠與之相比的。 364期 第九善慧地(二十二) 此菩薩處於法座,欲以一音,令諸大眾皆得解了,即得解了;或時欲以種種音聲,令諸大眾皆得開悟;或時心欲放大光明,演說法門;或時心欲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演法音;或時心欲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形、無形物,皆悉演出妙法言音;或時心欲發一言音,周遍法界,悉令解了;或時心欲一切言音,皆作法音,恒住不滅;或時心欲一切世界簫、笛、鐘、鼓及以歌詠,一切樂聲皆演法音;或時心欲於一字中,一切法句言音差別,皆悉具足;或時心欲令不可說無量世界地、水、火、風四大聚中所有微塵,一一塵中皆悉演出不可說法門。如是所念,一切隨心,無不得者。 此段話是「明起說自在」,菩薩處於法座,欲以一音令諸大眾悉皆瞭解,要令大家都明白,這個不簡單,唯有佛能做得到。「如來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只有佛有這種功夫,能以一種音聲說法,但大家都能聽得懂。 「或時欲以種種音聲,令諸大眾皆得開悟。」第一個要讓大家聽得懂,第二個要大家能開悟,這個不簡單。講得好能夠讓聽眾開悟,這要有功夫的,我們的祖師玉成老和尚,未出家前與父親學習做生意,有一次在渡江的時候翻船,掉入江中差點淹死,被人救了起來。爾後,發願出家努力修學,到四大名山去朝山,參訪善知識,後來到焦山聽了一年的《楞嚴經》開悟了。 開悟以後,本來不會做詩了,現在會寫詩了;不會做文章,現在會做文章了。尤其處理事情能夠如法,因為當時光緒皇帝發動廟產興學,故佛教諸山開會到滿清政府去申請省衙門,禮請玉成老和尚擔任僧官。上任以後,一封奏摺,就把這個大風潮平息下來,這是要有智慧的。當時有些出家人拼命置產,有很多廟堂財產很多,寺廟都有財產。玉成老和尚一門心思培養子孫,待其將來能夠弘揚佛法。 「或時心欲放大光明,演說法門。」有時候想到要能夠針對時代,與眾生的需要,放大光明就是要弘揚佛法,將正法弘揚出去。「或時心欲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演法音。」一一毛孔如何能發音呢?這要怎麼講,若一個人修養好,不管走到什麼地方,不必講話,從他身上就能得到寶,憑什麼呢?憑他的威儀,舉止安詳,不必多講話,每個毛孔都能發出智慧光來。 「或使心欲,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形無物形,皆悉演出妙法言音。」三千大千世界,包含我們現在住環境,就是要莊嚴我們的環境。佛家說的好,若是環境乾淨整潔,有條不紊莊嚴的環境,人家一走進來,就有一股道氣,為什麼寺廟要塑造莊嚴的佛像,為什麼教堂要富麗堂皇,就是要讓我們在親近道場的當下,腦子裡的煩惱束縛,都能夠得到法水的清涼滋潤,讓環境來轉化的心情。 三千大千世界有形、無形的事物與境界,如山川大地都能發出說法聲音,就像蘇東坡說:「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我們看到山,只是山;看到水,只是水。但有佛法修養的人,聽到山澗溪水嘩拉嘩拉流,都覺得是諸佛說法的聲音,看到美麗的山色就想到是如來的清淨身,為什麼說山色是清淨身,因為如來身是莊嚴的,說明佛法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不僅山川大地,日月星辰對我們說法,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都有佛法。一切的言語皆是法音,恆住不滅,並且常常給我們一種好的印象,改變我們的心境。 「或時心欲一切世界,簫、笛、鐘、鼓及以歌詠一切樂聲,皆演法音。」一般的音樂都是流行歌曲,看你怎麼聽,能夠聽出法味。過去禪宗有位祖師,從人家的窗前經過,聽到人家裡邊在唱歌,當聽到這句「此情應是長相守,你若無心,我便休,」祖師就開悟了,奇怪吧!這是一首情歌,聽了情歌如何能開悟?看你如何意會,若你心裡是佛,聽到的聲音都是佛音。若你心裡是污濁的,被污濁的感情所著,那聽到的又是什麼音聲。我們要發願學好梵唄,以這種梵音來度化眾生。 當年我在頭城的時候,有人跟我說,他為何到佛堂來拜佛?是因為有一次經過佛堂,聽到佛堂裡面在拜願,而拜願的聲音是從來沒聽過的,因此深受感動,從那以後開始來拜佛的。所以我要告訴你們,在唱念時不要急、不要快,要慢慢地唱,這唱念的音韻是很感人的。還有一點,我常常覺得很遺憾,我們有一架鋼琴,都沒有人願意發心去彈琴,偶爾有時間去練練手吧!這裡是藉音樂來弘揚佛法。 「或時心欲於一字中,一切法句言音差別,皆悉具足。」這是要會作文章,中國字很奧妙,一個字可以拆解出很多的義理來,是廣博,一句話一種音聲,我們都要把他說出佛法來,有人喜歡在文字上、語言上作研究,如果文字學得好,運用得好,感人的文字能夠引起人家的共鳴,亦是弘法的方法之一。我常常鼓勵大家學習寫文章,我們有辦一份雜誌可以發表文章,若不去發表文章很可惜,不要放棄機會。 「或時心欲令不可說無量世界,地、水、火、風四大聚中,所有微塵,一一塵中皆悉演出不可說法門。」我們的環境、所有的語言、音聲,我們都把他運用到佛法上。因此這地、水、火、風四大組成我們的環境,四大是微塵聚合起來的,一一微塵都能演出不可說的法門來。「如是所念,一切隨心,無不得者。」如上菩薩所說的這些工夫是十地菩薩要修行的,我們眾生的程度差太遠了。但是佛法要隨心,有心最重要,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以上是說「明起說自在」。 佛子!此菩薩,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咸至其前,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仍以一音普為解釋,令隨心樂,各得歡喜。 此段開始是「問答成就」,說「佛子!此菩薩,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咸至其前,」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都來了,「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這問很多問題來。「一一問難各各不同」,就是很多問題,不是一個問題而已。 365期 第九善慧地(二十三) 「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這菩薩的工夫真是高。大千世界那麼多人,無量眾生,無量音聲一起發問,「仍以一音普為解釋,令隨心樂,各得歡喜。」這不得了,這工夫大了,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想像的。大千世界所有的眾生,各種語言,各種音聲,對於各種不同的問題,答覆問題都能令每個人歡喜,只要能夠掌握法性,這些都不是難事。因為九地菩薩有得到無礙智,所以這些問難都不是問題,都能從容自在,得心應手的回應。 如是乃至不可說世界所有眾生,一剎那間,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亦以一音普為解釋,各隨心樂,令得歡喜。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滿中眾生,菩薩皆能隨其心樂、隨根、隨解而為說法,承佛神力廣作佛事,普為一切作所依怙。 在很短的時間內一一回答問題,眾生都得到滿意的答案。要做無量眾生的依怙,如做眾生的父母一樣。以上是問答成就。 佛子!此菩薩復更精進,成就智明。假使一毛端處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諸佛眾會,一一眾會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眾生,一一眾生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性、欲,彼諸佛隨其性、欲各與法門;如一毛端處,一切法界處悉亦如是。如是所說無量法門,菩薩於一念中悉能領受,無有忘失。 此段開始是「受持成就」,說「佛子!此菩薩復更精進,成就智明。假使一毛端處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諸佛眾會,一一眾會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眾生。」每一眾會都有無量微塵數的眾生,「一一眾生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性、欲,彼諸佛隨其性、欲各與法門。」如此多的眾生各有不同的心性與欲望,隨其眾生的心性與欲望,而給予不同的法門。 「如一毛端處,一切法界處悉亦如是。如是所說無量法門,菩薩於一念中悉能領受,無有忘失。」一毛端是很小的單位,一切法是普遍的。菩薩於一念中都能領受,無有忘失,這是不容易的。華嚴說得是一真法界,我們將一真法界弄懂了,理性通了,問題都解決了。這是九地菩薩的成就,得善巧無礙智,得如來妙法藏,這是具備大法師的資本。 佛子!菩薩住此第九地,晝夜專勤更無餘念,唯入佛境界親近如來,入諸菩薩甚深解脫,常在三昧,恒見諸佛,未曾捨離。 九地菩薩經歷各階位的修行,他的智慧與修行成就都是不可思議的。晝夜精勤更無餘念,一心一意欲進入佛的境界,親近如來。 一一劫中見無量佛、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恭敬尊重,承事供養,於諸佛所種種問難,得說法陀羅尼,所有善根轉更明淨。 不僅見到佛,還要請教佛法,得到說法陀羅尼,所有修行善根轉更明淨,越來越好。 譬如真金,善巧金師用作寶冠,轉輪聖王以嚴其首,四天下內一切小王,及諸臣民諸莊嚴具,無與等者。 「譬如真金,善巧金師用作寶冠,轉輪聖王以嚴其首。」如工匠以真金為轉輪聖王作寶冠。「四天下內一切小王,及諸臣民諸莊嚴具,無與等者。」轉輪聖王的莊嚴福報,轉輪聖王有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等,四天下之內的小王。金輪王能夠統領四大洲,銀輪王能夠統領三洲,銅輪王能夠統領二洲,鐵輪王只能統領一洲,因為是小王的關係,所以四天下之內小國王的莊嚴具,都無法與轉輪聖王相比。這些法門也不是八地以前的菩薩所能比的。 此第九地菩薩善根亦復如是,一切聲聞、辟支佛及下地菩薩所有善根無能與等。 「下地菩薩」就是九地以前的菩薩,乃至十迴向位的菩薩,都無法與之相比的,修行成就的程度不同,這是「調柔果」的部分。把我們的煩惱斷除,把修養修起來,本來容易發脾氣,現在學習佛法之後,脾氣修養變好了,調和柔軟起來了,不良嗜好也改了,這就是調柔見佛緣,如同野馬經過訓練,馴服之後變成良馬一樣。 佛子!譬如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身出光明,二千界中幽遠之處悉能照耀,除其黑暗。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能出光明照眾生心,煩惱黑暗皆令息滅。此菩薩,十波羅蜜中,力波羅蜜最勝;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 九地菩薩的工夫,如同大梵天王的光明一樣,大梵天王是統領二千世界的世界主,在《法華經》中說:大梵天王統領三千世界,為何此處說大梵天王統領二千世界,這有機會再來查證。大梵天王的光明,能夠照耀二千世界中幽遠之處,其光明照耀眾生的心,滅除煩惱。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力波羅蜜最勝;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就是說九地菩薩在十度的修學中,修學最好的是力波羅蜜,其餘的波羅蜜並不是不修行,而是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九善慧地,若廣說者,於無量劫亦不能盡。 就是說以上是九地菩薩的修學與成就,這只是簡單地說說而已,若要廣說無量劫都說不完。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多作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善能統理,自在饒益,能為一切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分別演說波羅蜜行。隨眾生心,所有問難無能屈者。 菩薩住此地作大梵天王護持佛法,統理世界饒益眾生,能為三乘人分別演說法門,對於眾生請教的任何問題,都能圓滿的答覆。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一切種、一切智智。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是四攝法,這是九地菩薩的福報,除了作大梵天王之外,不忘修學佛法的宗旨,修學四攝法,一心繫念三寶,一切智智是佛智。 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做為一個修學菩薩道的領導者,以弘揚佛法,化導眾生為己任,乃至作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三昧,乃至示現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 此菩薩的修行工夫很高,於一念頃,能得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三昧,乃至示現無量數菩薩以為眷屬。這是攝報果。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這裡是願智果,九地菩薩的智慧與願力成就都是無窮,無法數知。善慧地的經文就說此,後面偈頌的部分,就不再說明了。 (善慧地到此結束) 366期 第十法雲地(一) 現在開始講十地中的「法雲地」,在「法雲地」同樣分別有來意、釋名、斷障、證如、成行、得果,以及釋文這七個部分。法雲地是如何來的,《瑜伽師地論》言:「雖於一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而未能得圓滿法身,現前證受,今精勤修習,已得圓滿。」又說九地中已作淨佛國土,及下化眾生,第十地中修行令智覺滿,此是勝故。第十地又在一乘中居最高位,因第八地與第九地同為無功用,與其對之猶顯殊勝。 法雲地菩薩以智慧含德,遍斷諸障遍證法身,因說法如雲,故名為法雲。斷障是斷何種障?所覆粗重,即所離障,所謂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此障十地大法智雲,及所含藏所起事業故。斷此障,便能證得業自在等所依真如。所謂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皆自在故,便成受位等行,具智波羅蜜,得化身三昧等果,即是雲雨,究竟成佛法身,及所證如皆亦所遍虛空。 在釋文部分,首先有十六首偈頌,前十三首為偈讚,後三首為讚請。讚歎金剛藏菩薩,讚歎諸佛菩薩,讚歎與會的聽法大眾。禮請金剛藏菩薩為大眾說十地法門,請法者有天王、天人、天女、菩薩等,我們來看看經文如何說的。 前十三首偈頌,又分成二部分:最初三首偈頌是「但申供養」,後十首偈頌是「天女供讚」。 淨居天眾那由他,聞此地中諸勝行,空中踊躍心歡喜,悉共虔誠供養佛。淨居天為色界第四禪天,又稱為五淨居天。證不還果之聖者所生之處有五地:一、無煩天,無一切煩雜之處。二、無熱天,無一切熱惱之處。三、善現天,能現勝法之處。四、善見天,能見勝法之處。五、色究竟天,色天最勝之處。此五名淨居天,唯聖人所居,無異生雜,故名淨居。 淨居天都是修學佛法有成就的聖人,聽到有人暢演華嚴都很擁護,都來供養讚歎。聽聞初地至九地之殊勝,滿心歡喜,聽聞佛法已是難能可貴,更何況是聽聞華嚴這種大法,更是殊勝難得。這些聖者聽聞金剛藏菩薩說法,都來隨喜供養。 不可思議菩薩眾,亦在空中大歡喜,俱然最上悅意香,普熏眾會令清淨。有無量的菩薩大眾,悉大歡喜,以最上悅意香來供養,香代表佛的法身,有五分法身香,菩薩大眾一起來供養,華嚴會上的諸佛菩薩,彼此隨喜功德。 自在天王與天眾,無量億數在虛空,普散天衣供養佛,百千萬種繽紛下。十種供養有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第一首偈頌是以虔誠之心供養,第二首偈頌是以香供養,此首偈頌是以天衣供養。有百千萬種的天衣繽紛而下,供養諸佛菩薩眾。 以下十首偈頌是「天女供讚」,初首偈頌是「總標供讚」,九首偈頌是「正顯讚辭」。在「正顯讚辭」中又分為二,前八首偈頌是「讚佛德能」,後一首偈頌是「勸修利益」。在「讚佛德能」中又分為二,前五首偈頌是「讚大用自在」,後三首偈頌是「顯自在所由」。在「讚大用自在」中又分為二,前二首偈頌是「用益普周」,後三首偈頌是「隨見不等」。在「隨見不等」中又分為二,前一首偈頌是「總明」,後二首偈頌是「八相」。 天諸采女無有量,靡不歡欣供養佛,各奏種種妙樂音,悉以此言而讚歎。此首偈頌是「總標供讚」,有無量的采女,以音樂供養佛,各奏種種妙樂音,音樂亦是一種供養。在《彌勒三經》當中,音樂是修供養,是讚歎三寶的。 以下九首偈頌是「正顯讚辭」之部分。在「正顯讚辭」中又分為二,前八首偈頌是「讚佛德能」,後一首偈頌是「勸修利益」。在「讚佛德能」中又分為二,前五首偈頌是「讚大用自在」,後三首偈頌是「顯自在所由」。在「讚大用自在」中又分為二,前二首偈頌是「用益普周」,後三首偈頌是「隨見不等」;在「隨見不等」中又分為二,前一首偈頌是「總明」,後二首偈頌是「八相」。 佛身安坐一國土,一切世界悉現身,身相端嚴無量億,法界廣大悉充滿。雖然佛身安坐在一國土中,但一切世界中普現其身,為什麼呢?因為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世界有佛,一切世界都有佛。佛身都有無量的莊嚴,所有法界都有佛,因為這裡是「大用自在」,又是「用益普周」,所以法界廣大悉充滿。 於一毛孔放光明,普滅世間煩惱暗,國土微塵可知數,此光明數不可測。此二首偈頌是「用益普周」,前一首偈頌是說佛的莊嚴,此首偈頌是說佛的光明。佛放光明將世間的煩惱黑暗破除,此光明數是不可測量的,數不盡的。 以下三首偈頌是「隨見不等」,前一首偈頌是「總明」,後二首偈頌是「八相」。 或見如來具眾相,轉於無上正法輪,或見遊行諸佛剎,或見寂然安不動。此首偈頌是說如來的神通,因為如來隨機轉法輪,說法度眾生,或者安然不動,或遊行各佛剎,都是做佛事。 或現住於兜率宮,或現下生入母胎,或示住胎或出胎,悉令無量國中見。或現出家修世道,或現道場成正覺,或現說法或涅槃,普使十方無不睹。這二首偈頌是說「八相」的過程,從兜率天宮降生、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涅槃。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將來彌勒菩薩下生一樣要經過這八相。現在彌勒菩薩是住在兜率天宮等待成佛,現在我們推廣彌勒淨土修行法門,將來我們與彌勒菩薩一起成佛。 關於八相成道的說法有二種不同,在《起信論》中的八相有住胎,沒有降魔;而天台家有降魔,沒有住胎;然而《華嚴經.離世間品》中亦有降魔這一相。釋迦牟尼以凡夫相示現,三十歲成道開始說法,到了八十歲時示現涅槃。 釋迦牟尼佛為何會示現涅槃呢?因為要視同人道,不然人們會說只有佛能成道,我們凡夫恐怕沒有機會成佛,所以佛陀同我們一樣在八十歲時示現涅槃,但是將佛法傳給彌勒菩薩,並交代彌勒菩薩將來要在娑婆世界成佛,把娑婆世界變成佛國淨土,將當時在釋迦牟尼佛之時期,或稱念過一聲佛號,或禮拜過一次佛的眾生,或上過一次香的眾生,有如此一點點善根的人,都要在彌勒菩薩成佛以後把他們度成功。提倡彌勒法門就是希望與彌勒菩薩完成這份大功德。這份大功德完成以後,我們的娑婆世界變成極樂世界,再不會有六道輪迴,再不會有苦難的眾生受苦了,唯有念眾生苦,才能發菩提心。不管是微少善根或是稱念過一聲佛號的,將來都能在龍華三會與彌勒菩薩一起成佛。 367期 第十法雲地(二) 以下三首偈頌是「顯自在所由」,前一首偈頌是「了知世幻」,後二首偈頌是「證窮性相」。有性有相是理論方便的發揮。 譬如幻師知幻術,在於大眾多所作,如來智慧亦復然,於世間中普現身。此首偈頌是「了知世幻」,佛在世間示現成佛,說法度眾生,乃佛乘神通來化現,佛在靈山不動的,佛到人間來,千百億化身,好像變魔術一樣,這是彰顯如來自在示現的緣由。 佛住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而於第一實義中,示現種種所行事。佛的八相成道,說法度眾生的種種現象,佛已證得諸法的甚深法性,而這許多的示現於第一實義的當中,示現種種佛事。 所作利益眾生事,皆依法性而得有,相與無相無差別,入於究竟皆無相。此二首偈頌是「證窮性相」,佛性平等,這許多利益眾生的事,佛是已成佛的人,眾生是未成佛的人,已成佛的人要把未成佛的人度成佛,這才是真佛子。現在有佛有眾生,當我們都成佛以後,彼此平等平等。 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導師。此首偈頌是「勸修利益」,我們修學佛法,就是要得如來智,又如來智是何境界呢?是沒有分別心,現在我們倡導彌勒法門,有很多人認為我念了一輩子阿彌陀佛,現在要改成念彌勒佛,這很難改。沒有關係!你照念阿彌陀佛,當你晚上做迴向的時候,迴向彌勒淨土就可以了。但又有疑問,我如此做,阿彌陀佛會不會不高興。不會,因為阿彌陀佛沒有分別心,阿彌陀佛是成佛的人,佛佛道同。如果我們能遠離一切妄想分別心,斷除妄心,就同佛的境界。 以下三首偈頌是「偈請」的部分,前一首偈頌是「結默念請」,後二首偈頌是「上首言請」。 無量無邊天女眾,種種言音稱讚已,身心寂靜共安樂,瞻仰如來默然住。此首偈頌是「結默念請」,讚請之後,請佛說法。無量天女眾請佛說法,以十二萬分虔誠之心,請佛說法。 即時菩薩解脫月,知諸眾會咸寂靜,向金剛藏而請言,大無畏者真佛子。上首解脫月菩薩代表大眾出來請法,此時大眾默然寂靜等待聽法,解脫月菩薩稱讚金剛藏菩薩乃真佛子。 從第九地入十地,所有功德諸行相,及以神通變化事,願聰慧者為宣說。此上二首偈頌是「上首言請」,稱讚金剛藏菩薩了不起,從初地乃至第九地這許多佛法,現在九地欲入第十地,所有的功德與修行諸法行,我們都在等待您來宣說,包含這許多的神通變化事,請這位有智慧的聖者為我們宣說大法。 以下經文為「正說」中「彰地行」的部分,在《十地經論》中言:「此地中有八分差別:一方便作滿足地分,二得三昧滿足分,三得受位分,四入大盡分,五地釋名分,六神通力無上有上分,七地影像分,八地利益分。」 在《疏鈔》中言:「第二正說,《論》分八分:一方便作滿足地分,攝前九地所修,總為方便滿此地故。二得三昧分,初住地行行德無量,偏舉受職之所依故。三得受位分,正住地行,依前定力攝佛智故。四入大盡分,是地滿行,望前諸地行已窮盡,今復地滿盡之極故。五釋名分,此地學窮辯德顯稱故。六神通力有上無上分,地滿足已妙用自在,形前無上形佛劣故。七地影像分,以喻顯法如因影像知形質故。八地利益分,彰說殊勝勸修趣入故。」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從初地乃至第九地,以如是無量智慧觀察覺了已,善思惟修習,善滿足白法,集無邊助道法,增長大福德智慧,廣行大悲,知世界差別,入眾生界稠林,入如來所行處,隨順如來寂滅行,常觀察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名為得一切種一切智智受職位。 以上經文為「方便作滿足地分」,金剛藏菩薩在解說月菩薩及十方諸佛加被之下,為大眾宣說十地法門。金剛藏菩薩接受大家誠懇地請法,說第一分「方便作滿足地分」,從初地到九地這一路修行下來,所應修行的法門都已經修完了。 這種修行的法門就稱為「方便」,方便有自修的方便,與利他的方便。尤其是利他方面的方便,才能完成菩薩道的功行,與自利利他的功德,所以稱為「方便作滿足地分」。因為滿足了所有的修行方便,所以得一切種、一切智智的受職位。「一切種、一切智智」,就是佛種、佛智,就是成佛的受職位。又「一切智智」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菩提心為因者,讓行者如實知自心。大悲為根者,使行者發悲願,拔眾生之苦,給予以樂。方便為究竟者,為一切智智之果,即以利他之行而名之。《仁王經》言:「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智慧入受職地已,即得菩薩離垢三昧、入法界差別三昧、莊嚴道場三昧、一切種華光三昧、海藏三昧、海印三昧、虛空界廣大三昧、觀一切法自性三昧、知一切眾生心行三昧、一切佛皆現前三昧。 此段經文為第二「得三昧分」,在「三昧分」中分為二:有「牒前起後」與「正顯」二部分。在成就了「方便滿足」之後,自然得到很多三昧。如說「菩薩摩訶薩以如是智慧入受職地已」,這是「牒前起後」。如是智慧,是從初地到九地所學的各種法門功課,是指滿足各種修行功課所得到的智慧,等於畢業了,現在受職了。 在「正顯」中別舉十種三昧,說「即得菩薩離垢三昧」,離煩惱垢,這是總說。三昧是正受,「正」是恰當的,「受」是別人的感受,不是自己的感受,如果自己還能感受,都不是三昧。什麼是正受呢?就是我們的心裡沒有任何其他的感受,寧靜光明一片,古人形容這顆心為本覺自性,圓滿光明的,一絲痕跡,一點微塵都沒有的清靜光明自性,就是「無垢三昧」這是總說。 細分別說有九種定,離八種垢。如說「入法界差別三昧」是入密無垢,法界是什麼呢?法界是我們的自性、清淨性、一真法界。在理性上,一真法界,自性清淨;在事相上,一真法界亦有差別相,它做為一切事的這個自性,就是差別相。可以說「離垢三昧」是總,「入法界三昧」是別,是差別相。 「莊嚴道場三昧」是近無垢,菩薩的差別三昧,為什麼要有差別三昧?就是要莊嚴道場。道場有理性的道場,有事相的道場。理性的道場就是自性,事相道場就是弘揚佛法,講經說法,或者是修學佛法的地方。道場是清淨的、是寂靜的、莊嚴的,在道場裡面能夠使大家的心維持寂靜。 368期 第十法雲地(三) 「一切種華光三昧」是放光無垢,使光開心華,令見其實,亦能坐種種大寶蓮華,光無不照。有了莊嚴道場,就要發揮它的作用。放光,就是發揮智慧作用。放光代表智慧,代表講經說法,或者參禪念佛,無非是要發揮我們心地的光明。 「海藏三昧」是陀羅尼無垢,如海包藏。無垢就是沒有垢染,垢染不僅是那些垃圾,心裡妄動也是一種垢染。無垢是寂靜的、光明的,放光也是無垢。修行快要進入道場,放光無垢就是要做自利利他的事。陀羅尼三昧,羅陀尼是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一切諸法要掌握一個共同的概念,就是總,義理也要弄清楚,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總持一切法陀羅尼。 「海印三昧」是起通無垢,則無心頓現。海藏即是我們的心,心如大海一樣包容萬物,我們稱它為藏。海印即是我們的心,清淨心即是一真法界心,所含藏的一切印象,等於一個大圓鏡,一切諸法皆在海印中顯現,所以稱為起通無垢。就是能夠發揮所謂神通妙用,在《華嚴經》上說一切諸佛的功德法,皆是從海印三昧中顯發出來的,所以稱為起通無垢。 在「虛空界廣大三昧,觀一切法自性三昧」,這二種三昧是屬於清淨佛土無垢。而「虛空界廣大三昧」,乃虛空界廣大無量,則盡法界之疆域。又「觀一切法自性三昧」,是正觀窮國土之體性。以上六種無垢,屬於自利方面。 「知一切眾生心行三昧」是化生無垢,與清淨佛土無垢,這兩種無垢,「一切諸法自性」是依報方面的,「一切眾生心行」是正報方面,乃依報、正報方面莊嚴成就。 「一切佛皆現前三昧」是正覺無垢三昧,謂勝進。上覺將成菩提時,一切諸佛迭共現前而證知。 這是十地菩薩在受職以後,得到十種的三昧,而成就八種的無垢定。以下講「結所得數」。 如是等百萬阿僧祇三昧,皆現在前。 因為在課文當中,就「正顯」部分有四個小段落,第一段「別舉十名」,第二段「結所得數」,做一個總結。又「結數者」亦是眷屬皆現前。久修成就,不加功力,自然現故。 菩薩於此一切三昧,若入若起,皆得善巧,亦善了知一切三昧所作差別。 這是第三段「彰入滿足」,說中能入者,通方便定體。入起相即,隱顯無方,故云善巧。善了所作,即知業用。這裡說十地菩薩得到十種三昧,乃至包括一切三昧,「若入若起,皆得善巧」是入定、出定,皆得善巧。菩薩得到許多三昧,當然知道三昧不同的作用,不同的覺性。 其最後三昧,名受一切智勝職位。 這是第四段「彰最後名者」,將說受位分。一切智者,佛無分別智。最後名稱是「受一切智勝職位」,在「方便作滿足地分」中說「得一切種一切智智受職位」,一切種即一切諸法的種子,一切智智即是了知一切諸法的智慧,即是佛智。唯有佛才能徹底地了知一切諸法的如是心,如是相,如是種種分別,所以這裡的名稱不同「受一切智勝職位」。 以下是「受位分」,這一分經文比較長,分為四科:一法,二喻,三合,四結。在初「法」當中,再分成六個章段:(一)座,(二)身,(三)眷屬,(四)相,(五)出處,(六)得位。前五個是自分德備,第六個是上攝佛果。座是寶座,身是什麼身相,眷屬,相是不動的表現,就是莊嚴相。出處即是一切眾生的來源,得位。六個章段中,從第一個到第五個都是十地菩薩自己修行成就,稱為自分德備。第六得位就是說得到佛果。 此三昧現在前時,有大寶蓮華忽然出生。其華廣大,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以眾妙寶間錯莊嚴,超過一切世間境界,出世善根之所生起,知諸法如幻性,眾行所成,恒放光明,普照法界,非諸天處之所能有。毘瑠璃摩尼寶為莖,栴檀王為臺,碼碯為鬚,閻浮檀金為葉,其華常有無量光明,眾寶為藏,寶網彌覆,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蓮華以為眷屬。 「自分德備」是十地菩薩的修行功德,又分為體、相、用三種,而「座、身、眷屬」是位之體,即依正眷屬。而「相」是位之相,「出處」是位之用。 「隨何等座」謂「大寶蓮華王座」,於中首先說「主華」,次說「眷屬華」。而「主華」自有十種殊勝相。如《疏鈔》言:「先明主華,自有十相:一主相即寶蓮華,二其華下量相,三以眾妙下勝相具德故,四超過下地相生處故,五出世下因相,六知諸下成相,七恒放下第一義相,正觀普照法界現事故,如世蓮華開敷,菡萏為第一故。八非諸天下功德相,菩薩德招故。九毘瑠璃下體相,十其華下莊嚴相。」 一「大寶蓮華」為主相,如世間之華,上者為主;菩薩之華,大寶故上。這朵大寶蓮華是菩薩的主座,世間以蓮華為清淨,出污泥而染;出世間以大寶蓮華為殊勝。 二「其華廣大,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為量相,廣大為量。三千大千世界是佛典的宇宙觀,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領域,又稱為一佛國。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合稱三千世界。這朵蓮華之多大,有百萬的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大,這是《華嚴經》一乘教的心量。 三「以眾妙寶間錯莊嚴」為勝相,具德故。說這朵大寶蓮華的殊勝妙相,這朵大寶蓮花不是木本的,也不是草本的,是由許多的妙寶,微妙的珠寶,是諸多珍寶裝飾起來的。 四「超過一切世間境界」為地相,法界智地,為生處故。這是一個生處,一切世間的境界,都沒有辦法與這個殊勝的莊嚴寶座相比的。 五「出世善根之所生起」為因相,就是成就大寶蓮花的因。這個大寶蓮花不是種子生長起來的,而是十地菩薩所修的一切出世善根成就起來的。我們現在也在修行,我們現在慢慢地開始修行,一點一點的修行,修到所謂普賢萬行修圓滿了,也會有一朵大寶蓮花給我們當座位的。這就是修因得果。 六「知諸法如幻性,眾行所成」為成相。這朵大寶蓮華是緣生無性的,是各種因緣所成就的,就是修道的各種因緣,修行的基本是十度萬行,對不對?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這些。並不是特定的,也不是一成不變,每個人修因得果成功的。眾行所成,就是修普賢萬行所成功的,是一切眾緣和合所成就的。 七「恒放光明,普照法界」為第一義相,正觀普照法界現事故,如世蓮華開敷,菡萏為第一。法界現事,如開菡萏,披敷見蓮,華(蓮花)實(蓮子)雙美,事理昭著,權實開榮。「成相」是說大寶蓮華的外在,「第一義相」說它的本性,基本因素。說「恒放光明,普照法界」是什麼意思呢?菩薩從初發心開始修行,就依據菩提心的要求,上弘佛道、下化眾生。「恒放光明」就是菩薩在講經說法,「普照法界」是說菩薩在普度一切眾生。因此說我們修行的工作很神聖的,不能懶惰,懶惰的話功德就具備不起來,要精進,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掉,最好還要有特定的修持,不然功德就具備不起來。沒有第一義的成就,怎麼會得到這麼大的寶蓮華座,這是最主要的因,要放光明照法界。 369期 第十法雲地(四) 八「非諸天處之所能有」為功德相,如世間之蓮華,人德感故;今此之大寶蓮華,出世德感。諸天是修人天福報,一般的修行人不知以菩提心迴向,今生做好事,即享有人天的福報,修善因就生天,三皈五戒就得人身。修行也修不少,但是沒有依照佛法來迴向,那得到殊勝的功德,殊勝的成就是有限的。諸佛菩薩依法來迴向,它的成就就會變得無量,乘法性而普遍,乘法界性而迴向法界一切眾生。這心量有多大了,法界一切眾生,我修行的功德都要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到時候得到的果報,就是乘法性而普遍,那諸天當然不能相等。 九「毘瑠璃摩尼寶為莖,栴檀王為臺,碼碯為鬚,閻浮檀金為葉,」此為體相,瑠璃為淨,栴檀為樂,瑪瑙為我,檀金為常。乃常樂我淨四德為體。我們世間代表無常、無我、不淨、痛苦,我們凡夫位與涅槃四德剛好相反。我們什麼地方不淨,身體首先不淨,內在的有大小便,外在的油垢,三天不洗澡臭不可聞,我們把身體當寶貝,實在不是好東西。我們要學的是這四德,常、樂、我、淨。 十「其華常有無量光明,眾寶為藏,寶網彌覆,」此為莊嚴相,智光圓照,照如來藏,教網遐張為莊嚴。這朵大寶蓮華有無量光明。 「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蓮華以為眷屬」為眷屬華,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的蓮華,以為眷屬。那朵大寶蓮華是主,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的蓮華是伴,就如同毘盧遮那佛是主,十佛剎微塵數的菩薩是伴。現在是十地菩薩為主,而聽法的大眾是伴,是眷屬。 爾時,菩薩坐此華座,身相大小,正相稱可。 這裡是「隨何等身」,說菩薩殊妙之身,坐此大寶蓮華座,剛好相稱於座,大小剛好。 無量菩薩以為眷屬,各坐其餘蓮華之上,周匝圍繞,一一各得百萬三昧,向大菩薩一心瞻仰。 這裡是「隨何眷屬」,有無量的菩薩以為眷屬,各坐其蓮華之上。這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蓮華,就是要提供給這無量的菩薩眷屬坐的,這無量的菩薩都坐在蓮華上,「周匝圍繞,一一各得百萬三昧」,來參加聽經的菩薩們都有心得,而且心得不平凡,每一位菩薩各得百萬三昧,一場法會下來得到如此多的三昧,向大菩薩一心瞻仰。 這位菩薩已受一切智勝職位,等於是未來的佛了。現在來聽法的大眾,十方來的菩薩都圍繞著他、恭賀他、尊敬他、瞻仰他。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麼一天,能夠參與大會,見證菩薩修行成功,我們的心裡也會生起恭敬、羨慕之情,對不對?一定會有這種心理的,這個見證的時間在什時候呢?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為什麼在那個時候?你們曉得嗎?因為那時候正逢龍華三會,我們現在修彌勒法門,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龍華三會上。那時彌勒佛成就佛道,我們成為彌勒佛的聽眾,聽他講經。到那時候,彌勒佛坐的是大寶蓮華座,我們成為彌勒佛的眷屬,當然少不了一朵蓮花座。 鼓勵大家認真修行,照我寫的彌勒迴向文,每天迴向,迴向真如實際、佛果菩提,迴向一切眾生。早晚迴向時照這樣迴向,迴向就像種花要每天澆水,不然花是會枯掉的。迴向要每天做,不然功德會斷掉,這是很要緊的事。聽經聞法不是來湊熱鬧的,也不是來敷衍了事的,到了期末就隨便交一份報告,就沒事了。假如是以這種心情來聽經的話,那麼恐怕很難有這種機會。 佛子!此大菩薩並其眷屬坐華座時,所有光明及以言音,普皆充滿十方法界,一切世界咸悉震動,惡趣休息,國土嚴淨,同行菩薩靡不來集,人天音樂同時發聲,所有眾生悉得安樂,以不思議供養之具供一切佛,諸佛眾會悉皆顯現。 此段經文是「隨何等相」,周遍作業,為其相故。「相」是什麼相?就是十地菩薩修行得到這些三昧,完成了這許多的功德,並且他的菩薩眷屬大家都有這樣大的成就。他們如何來表現這個「相」呢?就是「所有光明及以言音,普皆充滿十方法界,一切世界咸悉震動,惡趣休息。」到那時候地獄,餓鬼,畜生都休息了。所有的世界都得到十地菩薩的光明,所有十方世界的眾生都能夠聽到十地菩薩,以及菩薩大眾在說法,大地因此感動而震動。 這種大法功德不可思議,惡趣休息了,國土嚴淨了,本來是五濁惡世,假如有一位大菩薩圓滿了十地法門受職了,我們娑婆世界就乾淨了,「國土嚴淨」不但沒有垃圾,而且有各種莊嚴、成就、嚴淨。 「同行菩薩靡不來集」,與十地菩薩同時修行,同修十地法門的菩薩都來了,不約而同都來了,不需要預約的。為什麼呢?因為法普遍法界,佛光普照法界。「人天音樂同時發聲」,人間的音樂與天上的音樂,這些音樂都是什麼聲音,人間的音樂是:「苦、空、無常、無我。」天上的音樂是:「常、樂、我、淨。」這許多音樂都發出來了,「所有眾生悉得安樂」,苦不堪言的眾生,到時候都得到安樂。 「以不思議供養之具,供一切佛。」他們得到一個際遇,是非常的難得的機會,趕快準備各種的供養,去供養一切諸佛。「諸佛眾會悉皆顯現」,每一尊佛都會按時的,或不定時的舉行弘法大會,每個地方的佛都在講經說法,每處都有百萬的人天在聽聞佛法,這就是「相」。 在註解上就只講了八個字,「周遍作業,為其相故。」看這段經文,就是弘法的表現,弘揚佛法的表現,大家修行佛法的表現,這就是「相」。 以下經文是「隨何出處」,「出處」就是菩薩所要成就的、攝化的、度脫的這些眾生,來看看如何度脫這些眾生,如何使他們超脫。如《疏鈔》言:「十處出光,令惡道出離,菩薩增行故。文分為四:一舒光作業,二眾聖咸知,三下類奔風,四同聲相應。」在「舒光作業」中有十處放光,又《疏鈔》言:「今初十處放光,有三種業:一利益業,二發覺業,三攝伏業。」前七處放光有「利益業」,第八、第九,第十有「發覺業」。 佛子!此菩薩坐彼大蓮華座時,於兩足下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諸大地獄,滅眾生苦。於兩膝輪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諸畜生趣,滅眾生苦。於臍輪中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閻羅王界,滅眾生苦。從左右脇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人趣,滅眾生苦。從兩手中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諸天及阿修羅所有宮殿。從兩肩上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聲聞。從其項背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辟支佛身。 我們首先說「舒光作業」中的「利益業」,說「佛子!此菩薩坐彼大蓮華座時,於兩足下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諸大地獄,滅眾生苦。」第一先度地獄的眾生,因為地獄的眾生太苦了,「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想到這句話,飯也吃不下去,覺也睡不成了,一日一夜萬死萬生,那是什麼境界,我們被蚊子叮一下,或被東西刺一下就痛得不得了。地獄的眾生死過去,業風一吹又活過來,死過去又活過來,萬死萬生,多苦啊!所要趕快度他們。 370期 第十法雲地(五) 「於兩膝輪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諸畜生趣,滅眾生苦。」第二是度畜生,畜生道是很苦的。投生畜生道以後,固然受盡了種種的苦,時時刻刻都有被殺,被吃的苦,變豬、變羊、變牛,變魚、變蝦、變雞、變鴨,不是每天都會有被人吃的恐懼嗎?好苦啊!所以菩薩第二要度畜生,滅眾生苦。 「於臍輪中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閻羅王界,滅眾生苦。」第三是度閻羅王界,閻羅王界就是幽冥界,又稱為閻魔王,等於是人間的衙門一樣。閻羅王殿的功曹會記錄人的行為善惡,這些人在一生做了多少好事,做了多少壞事,都記錄得清清楚楚的。他們的職事有「日值功曹,月值功曹」,還有很多值班的工作人員,白天晚上都有人值班,不分晝夜的,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他們的功曹都會記錄下來,你做了多少好事,都給你記錄得清清楚楚,到你這一生結束了。 閻羅王殿有十位殿主,所謂「十殿閻君」各有其主:「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森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輪轉王。」到了閻羅王那裡,是一個殿一個殿的審察,到了第十殿,閻羅王就給你發落了,你去變豬、你去變牛、你去變人、你去變男人、你去變女人,該往那裡就往那裡,都弄得清清楚楚的。相傳關於閻羅王的審判是鐵面無私的,想要送錢給他,或想買個人情,閻羅王是不賣帳的。 閻羅王殿的善惡審判是分得清清楚楚,所以不要落到閻羅王那裡去,在閻羅王那裡是沒有你說話的份,這是傷腦筋的。審判之後,該上天的就上天,該做人的就來做人。這種思想中國本來是沒有的,隨著佛教傳入與道教信仰相互影響。佛教是偏重發揚其教理,讓人家能夠依法修行,隨著生前所造善惡業,感受不同的果報。 「從左右脇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人趣,滅眾生苦。」第四是度人間的苦,滅眾生苦。「從兩手中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諸天,及阿修羅所有宮殿。」第五是度天、阿修羅。這「天、阿修羅、人」是三善道的眾生,佛菩薩一樣放光度他們。其實天道眾生、阿修羅道眾生也是苦的,天道眾生有五衰相現的時候。當天人福盡,五衰相現時,頭頂上所戴的花冠萎謝了,身上開始流出臭汗,衣服會著塵埃,兩腋會出汗,不樂本座,這就是五衰相現。阿修羅有天人之福,但沒有天人之德,好鬥。這樣的眾生苦更多,雖然有福報,但是內心不平靜,所以要放光照他們的宮殿,滅他們的苦。 以上五種是利益六道眾生,以下二種是利益小乘人。 「從兩肩上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聲聞。從其項背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辟支佛身。」就是講利益聲聞、辟支佛這二種人。 從其面門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初始發心乃至九地諸菩薩身。 這是第八個光,這光是照菩薩的,照初發心的菩薩,包括我們在內,你們敢不敢稱自己是菩薩啊!已經皈依的就是菩薩呀!發了菩提心對不對!不要小看自己,你也是初發心的菩薩,皈依三寶以後,就可以稱是菩薩了,身為菩薩但不要忘記菩薩要做的事,要發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每天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早晚都要發的願,有人認為現在身體不好,或者說現在可以不用上早晚殿了,這觀念是錯誤的,是不可以的,修學菩薩道是沒有畢業的時候,這個一定要做,若不修行這菩薩道又如何能完成,從初發心的菩薩,乃至九地的菩薩都蒙光普照。 從兩眉間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受職菩薩,令魔宮殿悉皆不現。 第九種光是從兩眉間放出來的光,普照十方受職位的菩薩。這一道光是照第十地的菩薩,受職位的菩薩,「令魔宮殿悉皆不現」,這道光出來之後,魔王的宮殿都隱沒不現。因為佛、魔是相對的,有佛就不必有魔,有魔也不希望有佛,所以釋迦牟尼佛成道不久,魔王就常常去催他,釋尊請您早一點涅槃。魔會做這種事,因為有了佛,魔道就行不通。 從其頂上放百萬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道場眾會。 第十種光,「百萬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光明」,這道光多了,「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道場眾會」,這道光普照我們也有分,我們這裡也是一個道場啊!對不對?假如沒有那道光,經講不起來,也不會有人來聽經,都是這道光感召的。 右繞十匝,住虛空中,成光明網,名熾然光明,發起種種諸供養事供養於佛。餘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九地所有供養而比於此,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其光明網普於十方一一如來眾會之前,雨眾妙香、華鬘、衣服、幢幡、寶蓋、諸摩尼等莊嚴之具以為供養,皆從出世善根所生,超過一切世間境界。若有眾生見知此者,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這裡就是「正顯作業」的內容,這光明普照許多凡聖不同境界的眾生,而它最主要的作用在於「右繞十匝」,為什麼不多不少剛好是十匝呢?有沒有人知道呢?這十數是什麼意思呢?華嚴經都講十數,為什麼呢?因為「十」是一個圓滿數,因為一到十,十以後再到二十,二十以後又再到三十,所以是十十無盡,是無盡數。右繞十匝,住在虛空中,這些光明成為一個光明網,就稱為「熾然光明」,熾然的光明是很強烈,不是一般的光明。 「發起種種諸供養事,供養於佛」,這光明普照凡聖不同境界的眾生,發起種種諸多的供養,發心供養有發心供養的功德。「餘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九地,所有供養而比於此,百分不及一」,供養佛與供養凡夫眾生,那當然不一樣,乃至九地菩薩的供養。而九地菩薩的供養亦不及十地菩薩的供養,因為十地菩薩已經是受職位的菩薩,已經是可以拿到畢業證書的人,那當然不同了。又說「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怎麼都比不上這些數字,「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萬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當然比不上。 「其光明網普於十方一一如來眾會之前」,這些光明網都在十方佛前,「雨眾妙香」,這個「雨」是動詞,就是「落」的意思,落下眾多的「華鬘、衣服、幢幡、寶蓋、諸摩尼等莊嚴之具以為供養,皆從出世善根所生。」這許多的供養都是菩薩修行出世善根所得到的。又說「超過一切世間境界」,這些供養不是凡夫所做得到的,得到這些供養的人,會增長他的菩提道、菩提心。又說「若有眾生見知此者」,若有眾生能夠看到這種境界,或是知道這種境界都能種下菩提道的因,都能得到不退轉,這個功德很大,這都稱為「舒光作業」。 371期 第十法雲地(六) 佛子!此大光明作於如是供養事畢,復繞十方一切世一一請佛道場眾會,經十匝已,從諸如來足下而入。 此段為「事訖收光」,這十千數道光作利益功德的事圓滿了,光收起來。這許多光「從諸如來足下而入」,這是什麼意思呢?有個說法,說從頂上放光是果,從足下放光是因。果不能離開因,所以有這層關係。以上為「舒光作業」的部分。 爾時,諸佛及諸菩薩,知某世界中,某菩薩摩訶薩能行如是廣大之行,到受職位。 此段為「眾聖咸知」,放光之後,佛事也做了,這十方世界的諸佛菩薩都知道受職位的菩薩出現了,這是大喜事,大功德事。 佛子!是時,十方無量無邊乃至九地諸菩薩眾,皆來圍繞,恭敬供養,一心觀察。正觀察時,其諸菩薩即各獲得十千三昧。 此段為「下位奔風」,這無量菩薩眾看到這些光明,看到這些境界,都不遠千里萬里微塵數以外,悉皆來到這個大會,來做什麼呢?來供養諸佛,來供養修行成功的人,恭敬、圍繞、觀察,當他們「正觀察時,其諸菩薩各獲得十千三昧」,他們來觀察道場以後,都能得到百千三昧。 當爾之時,十方所有受職菩薩,皆於金剛莊嚴臆德相中,出大光明,名能壞魔怨,百萬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普照十方,現於無量神通變化。作是事已,而來入此菩薩摩訶薩金剛莊嚴臆德相中。其光入已,令此菩薩所有智慧勢力,增長過百千倍。 此段為「同聲相應」,這時候十方所有的受職位菩薩,都在金剛莊嚴臆德相中,出「能壞魔怨」的大光明,百千萬億的光明以為眷屬。十方菩薩都來這個道場,「入金剛莊嚴臆德相中的大光明」,其光令此菩薩所有的智慧,得到的勢力增長百千倍,這聽聞佛法的功德不可思議。 爾時,十方一切諸佛從眉間出清淨光明,名增益一切智神通,無數光明以為眷屬,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右繞十匝,示現如來廣大自在,開悟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菩薩眾,周遍震動一切佛剎,滅除一切諸惡道苦,隱蔽一切諸魔宮殿,示一切佛得菩提處道場眾會莊嚴威德。如是普照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已,而來至此菩薩會上周匝右繞,示現種種莊嚴之事。 此段為「隨所得位」,在「隨所得位」又分為二:有「放光」、「入頂成益」二個單元,在「放光」的單元中有十種作業。 「從眉間出清淨光明,名增益一切智神通,」在《疏鈔》中言:「初光名即益業,益一切智,令成佛故。」此光明稱為益業,就是利益的業。「無數光明以為眷屬,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右繞十匝。」此是眷屬光,是因業。這是恭敬的表現,因為右繞是圍繞、嚮往、敬仰的一種相,所以右遶十匝,還有繞無量匝的。 「示現如來廣大自在」,此示佛是敬業。「開悟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菩薩眾」,此是開悟業。放光、大地震動作佛事,無非是為了要開悟眾生。「周遍震動一切佛剎」,此是震動業。做大佛事的時候,大地會震動。在武則天王朝時,八十卷《華嚴經》翻譯出來,就請我們的三祖法藏陞座講經,講經時就感得大地震動,這「地動」與「地震」是不一樣的,地震是有傷害,會有危險的,而地動是不會有損害的。 「滅除一切諸惡道苦」,此是止惡業。是滅除一切惡道眾生的苦。「隱蔽一切諸魔宮殿」,此是降魔業。令魔王發起正念,發起菩提心,而隱蔽一切諸魔宮殿,魔王亦會改邪歸正。「示一切佛得菩提處道場眾會莊嚴威德」,此是示現業。這放光之後,示現莊嚴的菩提場。「如是普照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已」,這是卷舒業。說「舒」就是展開的意思,而「卷」就是收起來的意思。這個放光可以卷、可以舒,就是卷舒自在。「示現種種莊嚴之事」此是變化業。示現莊嚴佛事,在這裡可以顯現出來。 現是事已,從大菩薩頂上而入,其眷屬光明亦各入彼諸菩薩頂。當爾之時,此菩薩得先所未得百萬三昧,名為已得受職之位,入佛境界,具足十力,墮在佛數。 此段經文是「入頂成益」,「現是事已,從大菩薩頂上而入,」就是從十地菩薩的頂上而入。在前段的經文有「從諸如來足下而入」,那稱為「果不離因」,這裡從頂上而入的,稱為「由因證果」。 「其眷屬光明,亦各入彼諸菩薩頂」,本來有眷屬光的,對不對?這眷屬光也入所有來參加法會的菩薩頂上。「當爾之時,此菩薩得先所未得百萬三昧」這個佛事做了以後,諸佛不可思議,使這些菩薩得到前所未得百萬阿僧祇三昧。「名為已得受職之位」,這些菩薩已得到受職位,「入佛境界,具足十力,墮在佛數。」欲入佛的境界,並已具備十力、十無所畏、十八不共的功德,已經在成佛之列了。 佛子!如轉輪聖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其轉輪王令此太子坐白象寶妙金之座,張大網幔,建大幢幡,然香散花,奏諸音樂,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王執此瓶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墮在灌頂剎利王數,即能具足行十善道,亦得名為轉輪聖王。 此段經文為「喻」,就是「譬喻」的部分。「如轉輪聖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這是初喻,隨何身。十地菩薩就是法王子,轉輪聖王如同整個世界的大國王一樣,正后所生的兒子就是太子,身相具足。 「其轉輪王令此太子坐白象寶妙金之座」,這是喻隨何座。這白象是比較名貴,是比較稀有的象。如果有白象一定是王家豢養的,只有國王或者太子才可以乘坐白象。這白象有各種的珍寶、珠寶給它裝飾,白象寶,妙寶莊嚴。「張大網幔,建大幢幡,然香散花,奏諸音樂。」這是喻隨何相,是環境的表現。 「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王執此瓶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墮在灌頂剎利王數。」這是喻隨所得位。轉輪聖王比喻真身,手比喻應身,瓶比喻白毫,水比喻光。 十地菩薩受職之後,得到法王子位,因為王子要繼位必須經過隆重的灌頂禮,甫成為合法的王位繼承人,這是印度的規矩。轉輪聖王是已經灌頂的王子,灌頂是以水灌於頭頂,受灌者即獲晉升一定地位之儀式。印度有四條大河,從四大河裡取了淨水,放入淨瓶裡,皇家拿他來灌頂,稱為灌頂禮。 經過這個儀式把它放在小王子的頂上,這個沒有詳細的說明。王就是真身,手就是佛的應身,真身就是法身,應身就是化身,瓶喻白毫光。灌就是喻水,灌太子頂,這四樣是譬喻。太子經過灌頂,受職王位之後,「墮在灌頂剎利王數」,剎利又名剎帝利,我們中國翻譯為田主,好像我們農業社會時的地主,是一種王族,統治階級。一般稱王族的人才能成為剎利種,這是一個剎帝利王種,他具足行十善道,推行十善道,人民都修行善業的話,國家就很有秩序。轉輪聖王的福報很大,有百寶千子,有一千個王子。 「即能具足行十善道,亦得名為轉輪聖王。」這是說明隨何等出處。 372期 第十法雲地(七) 菩薩受職亦復如是,諸佛智水灌其頂故,名為受職;具足如來十種力故,墮在佛數。 此段經文是「合」,前面說十地菩薩已得受職位,對不對?這裡說「諸佛智水灌其頂」,以諸佛的智慧水來為王子灌頂。在過去大叢林裡要收法子傳法時,要授記,亦是這種儀式,不過它沒有灌頂,或是傳念珠,或是錫杖。「具足如來十種力故,墮在佛數。」這位受職的菩薩已經具足了一切佛法的功德智慧,圓滿了功德智慧,「墮在佛數」,已等同是佛了,是後補的佛,就如同彌勒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一樣。 佛子!是名菩薩受大智職,菩薩以此大智職故,能行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難行之行,增長無量智慧功德,名為安住法雲地。 此段經文是「結」,是總結「得受位」這一分,菩薩受了大智職之後,「能行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難行之行」,受了大智職之後,要去推行難行能行,利益無量眾生莊嚴國土的功德行。「增長無量智慧功德」還要繼續不斷地增長無量智慧功德。這個增長無量智慧功德,不僅是佛要增長,一切眾生亦增長無量智慧功德,要將佛法傳給眾生,「名為安住法雲地」,菩薩此時已是法雲地的菩薩了,智慧如雲,智慧無量,說法如雲,故稱為法雲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法雲地,如實知欲界集、色界集、無色界集、世界集、法界集、有為界集、無為界集、眾生界集、識界集、虛空界集、涅槃界集;此菩薩如實知諸見煩惱行集、知世界成壞集、知聲聞行集、辟支佛行集、菩薩行集、如來力無所畏色身法身集、一切種一切智智集、示得菩提轉法輪集、入一切法分別決定智集。舉要言之,以一切智知一切集。 此段經文是說明「入大盡分」,這部分有五個:智大、解脫大、三昧大、陀羅尼大、神通大。其中,又以「智大、解脫大」二者是自利,「三昧大、陀羅尼大、神通大」三者是利他。說明「智大」又有七種智,在《疏鈔》中言:「今初智大分二:先別明,後總結。今初有七種智:一集智大、二應化智大、三加持智大、四入微細智大、五密處智大、六入劫智大、七入道智大。此七展轉相生。」 「集」就是形成的意思,諸法形成、成就之意思。如何成功有其客觀的條件,因為十地菩薩從初地到九地,歷經一段嚴謹的修行過程,成就了各種的智慧,所以到這裡就能知道一切諸法是如何「生成、成長、變化」,集即是此意思。集的定義總說,就是依據我們斷疑的力量,判斷一切懷疑的智慧,以這種力量來解悟了知一切法的緣集。一切法的成功是靠各種的因緣,所謂的緣集,乃靠各種因緣生起。 「集智大」的經文有二十個集,此二十個集,以六重來分別說之。一是污染的染,一個是清淨的淨,一個是生滅的滅,這三個條件。有的法是單獨的染,有的法是單獨的淨,有的法是單獨的滅;也有染和淨的「淨染合說」,也有滅和淨的「淨滅合說」,還有「通染淨滅」的,這三個條件,總為六種分別。 此智大是集一切智,產生諸法的,判斷諸法、研究諸法、成就諸法的力量,稱為智。依這個智發展出來,就是從修行到成功,我們細說這個「集智大」,智大當中有二十個集,就是諸法生起,那麼有為法、無為法、生滅法、不生不滅法、眾生法、菩薩法全在內,總共有二十個類別。此二十個類別當中,因為沒有單獨生起的,沒有無緣而生的,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亦「通真、通妄」,所以就有淨的條件,有妄的就有染的條件,有和合的條件。因此,把它分成三大類,即是染、淨、滅三種,另外,還有加上和合的條件,所以變成有六種。 第一種是「染」,就是污染因成就的,是什麼法呢?有「如實知欲界集、色界集、無色界集、世界集、眾生界集、諸見煩惱行集。」等六個。「欲界集、色界集、無色界集」此即是三界,是眾生生存的空間,是依報的國土世界。又「世界集」,世間亦是三界存在的空間,三界是眾生分別存在的空間。再加上「眾生界集」,此界集是染的,憑染污因而生的,還有一個是「此菩薩如實知諸見煩惱行集」。諸見即是思想,見即照見五蘊皆空,八正道的正見,此見字是思想。若諸見、煩惱,見就是分別,煩惱就是通見,此兩種就稱為「十使」,又稱為十種煩惱。見就是五種見:有「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稱為五利使。煩惱是」貪、瞋、癡、慢、疑,」稱為五鈍使,合起來稱為十使。 第二種是「淨」,就是純淨,無染污的。即「知聲聞行集、辟支佛行集、菩薩行集、如來力無所畏色身法身集、一切種一切智智集、示得菩提轉法輪集、入一切法分別決定智集。」等七個。 第三種是「滅」,即「虛空界集」。此一滅相,乃生住異滅之滅相,此滅相說不上是染或是淨,故單獨成立一個項目。滅相又稱為本相,因為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故《法華經》上說:「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生住異滅之滅相,諸法之本相,非染非淨。 第四是「淨染合說」,即「有為界集、識界集、知世界成壞集。」等三個。我們在凡夫位上是染,到轉識成智時是淨的。有為法就是一切有為法,它不一定是染或是淨,有時染有時淨,可以染可以淨的。還有一種是世界成壞,「成」時有時是淨,「壞」時有時是染的。此三個事相為染淨合說的。 第五是「淨滅合說」,即「無為界集、涅槃界集。」無為法就是有為法之相對,「無為法」略有六種: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滅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擇滅無為」為淨,「非擇滅無為」為滅。依照法相宗的分類,涅槃有四種: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無住處涅槃。「自性清淨涅槃」為滅,「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無住處涅槃」為淨。 第六是「通染淨滅」,謂「法界集」。以法界通善、不善及無為。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如是上上覺慧,如實知眾生業化、煩惱化、諸見化、世界化、法界化、聲聞化、辟支佛化、菩薩化、如來化、一切分別無分別化,如是等皆如實知。 此段經文說明「應化智」,就是眾生應化等差別。應化就是諸佛菩薩以眾生之機宜,施設各種的教化,讓一切眾生皆可轉凡成聖,離苦得樂。此分為三部分:「以如是上上覺慧」是牒前起後,以依前緣集智身起化用。以集智將眾生的空間,生活情形,修道情形,菩薩攝化的情形,作二十個緣集介紹出來,這要有很大的智慧才能做如此的事,所以稱為「上上覺慧」。以這樣的智慧如實知眾生的業報,對於眾生的情況瞭若指掌,攝化眾生就方便了。 373期 第十法雲地(八) 「如實知眾生業化、煩惱化、諸見化、世界化、法界化、聲聞化、辟支佛化、菩薩化、如來化、一切分別無分別化。」是正顯。「如是等皆如實知」是總結。總合十句話,說十地菩薩上上覺慧,對眾生如實瞭解。 在「正顯」部分有十種應化,「如實知眾生業化、煩惱化、諸見化」,為眾生世間自在化,化起眾生善惡業,及利鈍使,令眾生見,似真造作故。「世界化」是器世間自在化。「法界化、聲聞化、辟支佛化、菩薩化、如來化,」是智正覺世間自在化,三乘正覺故,「法界化」為三乘所說法行。「一切分別無分別化」,是通三世間,有情世間有分別,器世間無分別,智正覺世間通此二者。 又如實知佛持、法持、僧持、業持、煩惱持、時持、願持、供養持、行持、劫持、智持,如是等皆如實知。 此段經文說明「加持智」,謂依彼應化,常化不絕,為加持行。「佛持、法持、僧持」,乃不斷三寶是境界持。「業持、煩惱持」是逆行,是眾生的事情,眾生造業基本上是有煩惱。「時持、願持、供養持、行持、劫持、智持」是順行。 逆行即是菩薩度化眾生,有時以方法制服對方,如《華嚴經》中之勝熱婆羅門,以大火坑、刀山為法門,要求參訪者上刀山、跳火坑。當善財童子參訪此位善知識時,起大反感。發心學佛,參訪善知識為了完成道業,現在反而要我上刀山、跳火坑,讓人起疑非善知識,此時魔王從空中發聲告知,此乃善知識才令善財生起信心。當善財跳下火坑時,火坑即變成蓮花池,這就是在考驗我們的決心,我們修學佛法就是要有這樣的決心。 還有一位無厭足王,亦是一位令人懷疑之善知識,不但仿照法官把房子弄成刑場,各種殘酷的刑具都有,為令兇暴者不敢再犯法,善財童子當時也是懷疑他的,故得到啟示之後才生信。又如婆須蜜多女,此善知識現美女身,如現在之娼妓館,善財同樣生疑,後來知道是在引好色之徒,只要看他一眼,心中之慾念即停止。如坐椅子上,馬上知道要如何修道,甚至抱他一下,馬上得到清涼,此三位是逆行善知識。是許多善知識的化現。 「順行」第一個是時持,時持是修行的時間,起因的時候,發願的時候,每個人都有發願、起因的時候,每個人學佛都不是偶然的,都有一個的特別原因,此是時持。願時,要發什麼願,希望怎麼做。願是起因的一個時持,要發什麼願心,從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驗證,此是修行之事。 「供養時、行持」即依願正行,供養攝福,行攝智故。「劫持、智持」就是得果的時候,修行要三大阿僧祇劫,時間有長短,智就是得果的時,此就是加持的一種。 我們每個人都有父母,當父母帶我們去寺院發心,這是最初的因緣。當然修行不是每個人都能順利,尤其在我們小時候是很苦的,我當小和尚的時候還好,沒有受過什麼苦難;而我的表兄弟妙然法師,他八歲出家吃了好多苦頭,當時寺院那些出家師父也是妙字輩的,都是趕經懺的和尚,有佛事出去念經,沒有佛事在家裡就對小和尚耍威風,常常被打得好傷心。妙然法師有一篇文章寫他這一段,寫他母親,懷念他母親,有這幾句話,他說媽媽是恨他、想害他、還是愛他,愛他為什麼要把他送去做和尚,讓他吃那些不必要的苦頭,如果是想害他方法有很多,並不需要送去廟裡,他很傷心寫了許多話,很有意思。 那年代還有童養媳,女孩從小就給人家做預約的媳婦,那種日子也不好過。這個我經歷過一次,有一次我到台北橋下的石器店買石器,因為當時住的地方庭院裡有一座牆,在牆上開了一個圓洞門,圓洞門上就買一塊石頭,請老和尚題幾個字,蠻雅緻的,前面有小花園,還有水池。當我們去買石頭的時候,石器店的老闆就在打童養媳,追著那個女孩打,跑前跑後一直追著打,我看了實在不忍心,我問為什麼要這樣打她,打得實在離譜了。我說你停止,再不停止,我就叫警察來,我說犯了什麼罪打成這樣子,那時候的人很怕警察,聽說叫警察就不打了,這是修道的時候有順境、有逆境。 又如實知諸佛如來入微細智,所謂:修行微細智、命終微細智、受生微細智、出家微細智、現神通微細智、成正覺微細智、轉法輪微細智、住壽命微細智、般涅槃微細智、教法住微細智,如是等皆如實知。 此段經文說明「微細智」,謂知佛化用微細自在。十地菩薩有了上智,開始度眾生,第一應化世間,第二加持修道人,第三示現八相成道,化導世間。所謂微細智,是何種智慧?知道諸佛化用微細自在,就是教化眾生大用微細自在,釋迦牟尼佛多生多劫的修行,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果,因為寄居兜率天宮時,看到娑婆世間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所以在二千五百年前在印度降生,就稱為八相成道。 若說「知佛化用」有十件事,就是說佛成道的八相。第一句「諸佛如來入微細智」,就是說寄居兜率天宮的時候,下生人間救度眾生的事。所謂「修行微細智」,修行以前還得受生,這沒有按照秩序來,修行微細智可從他到人間來示現修行開始,從兜率天宮下生就是「命終微細智」,入母胎就是「受生微細智」,包含住胎、出胎、然後出家,即「出家微細智」,出家後還要修行。 「現神通微細智,成正覺微細智」,這二句話,應該是先成正覺,後現神通的。「現神通」就是世尊開始讀書時,在啟蒙的階段就已經現神通了,父王請老師來教他,他都讀懂了,又自己想了很多問題請教老師,老師被問了一天、二天以後,就向國王請辭了。老師說小王子問題太多,我沒有辦法回答,就是表示他神通開始了。到了十四、五歲時,要召開比武大會,王公大臣的兒子都一起來參加,在途中有一隻大象,趴在馬路中間睡覺,世尊就輕輕地舉起大象的前腳,把它摔到城外去。在比武時,騎在馬背上射箭,連射三箭,箭箭都不偏不倚的正中紅心,大家都對他另眼看待,王子武功很好,因此贏得美人歸,鄰國的公主耶輸陀羅就嫁給他,這就是顯神通。 還有降魔,就是在菩提樹下成道,成道是何種境界,就是十二月初八日那天早晨,本在禪坐,忽然間出定,這時滿天的星星,就在這一剎那間開悟了,悟道就是這樣子,想悟道時悟不到,不想悟的時候,在一偶然的機會,一個什麼樣的聲音,或一個什麼樣的警示,就開悟了。悟到什麼呢?奇哉!奇哉!大地眾生莫不具如來智慧相,但因妄想、執著、無明、煩惱而不能證得。假如眾生能夠去除妄想、執著、煩惱、就可以成佛,這個覺悟就是如來的大化。 374期 第十法雲地(九)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為了使眾生都能成佛,因為眾生都有佛性,每位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乃至將這大法傳給彌勒菩薩,要他到我們娑婆世界來,將有緣的眾生都要度成佛。佛陀成正覺的微細智,轉法輪就是他四十九年的說法,住世八十歲,那時候人的壽命平均八十歲。為示現與眾生平等的緣故,並不會要多活一百歲、二百歲、一千歲,活到八十歲即示現涅槃。就是要佛法傳下來,傳給彌勒菩薩,這就是他住壽命的微細智。 「般涅槃微細智」就是入滅,這時佛陀八十歲,在拘思羅城,婆羅雙樹林間吉祥而臥後入滅,八國國王送終,荼毘火化分舍利,佛傳上都有敘述,這就稱為般涅槃。 「教法住微細智」,流傳的教法,就是佛陀的遺教,這些為什麼都加上微細智,這許多行動都是證得二空真理,得到一切智智以後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不是粗淺的知識能夠體會,所以稱為微細智。這是為何現八相成道的目的,為度眾生而到人間示現受生,為了要到娑婆世界來度眾生,而示現受生,示現入滅。選擇娑婆世界這是佛陀的悲心,選擇了大弟子彌勒菩薩將來帶領這個世界的眾生成佛,凡是種過一點善根的人都能在龍華三會成佛,這是我們教主釋迦牟尼佛的悲心。 又入如來祕密處,所謂:身祕密、語祕密、心祕密、時非時思量祕密、授菩薩記祕密、攝眾生祕密、種種乘祕密、一切眾生根行差別祕密、業所作祕密、得菩提行祕密,如是等皆如實知。 這裡是「密處智」,依護根未熟眾生不令驚怖故,現粗隱細而祕密俱成。開始有所謂「身祕密、語祕密、心祕密,」這是身、語、意三密。這三密就是密宗最基本的,手結密印,口誦真言,心存觀想,放焰口亦需要用這種功夫,放蒙山亦用這種功夫。佛經裡有咒語,也就是密,顯密應該雙修不分的,念咒語時應該把它的密意正確的學一學。 「時非時思量祕密」,就是一種意,意知化時。在心裡要觀察度化眾生的時機,看時機、機宜,選擇眾生根性成熟,釋迦牟尼佛為彌勒菩薩授記,要他五十六億萬年到這世界來成佛,即時間的考量,早來了不行,現在人惡業太重,障難太多,說法他不會聽的,現在說法的人很多,電視上天天在演播,有法師講佛法。照理說社會應該很安靜,但是行惡的人太多了,現在刑警隊長官的家都有人跑去偷東西,報紙上發出來。 「授菩薩記祕密」,眾生都成熟了要給他授記,釋迦牟尼佛為了關懷娑婆世界的眾生,為修行慈心三昧的大弟子彌勒菩薩授記,讓他到這個世界來成佛。彌勒菩薩修慈心三昧是有道理的,因為有慈心才能同情這些苦惱眾生,這世界有多少苦惱眾生,每天報紙都有災難,不是這裡死人,就是那裡死人,火燒水淹、山崩地裂,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死掉,這就是苦。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有的,但是這些災難冤枉死的很多,這都是我們學菩薩道的人要關懷的事情。修學佛法一段時間要給他授記,要給他畢業,要授記他成佛,交代他度眾生的任務。 「攝眾生祕密」,攝眾生就是度化眾生,就是身意。這是起教化的密用,攝受制伏,就是遇到剛強難化的人要以善巧方便的方法,甚至於用威脅恐嚇的方便來度化他。 「種種乘祕密」,這個乘就代表教,如來的教法。「一切眾生根行差別祕密」,就是要觀察,觀察眾生根行差別,眾生根機弄清楚,度起來比較方便。業差別,要知道眾生從事什麼行業,給他學習什麼法門,這就是「業所作祕密」。「得菩提行祕密」,知根、知業、知逆順行得解脫菩提,得菩提行就是讓他能夠得到菩提修行的功夫,就是逆行、順行都可以,看他的根機,如是等皆如實知。 又知諸佛所有入劫智,所謂:一劫入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入一劫、有數劫入無數劫、無數劫入有數劫、一念入劫、劫入一念、劫入非劫、非劫入劫、有佛劫入無佛劫、無佛劫入有佛劫、過去未來劫入現在劫、現在劫入過去未來劫、過去劫入未來劫、未來劫入過去劫、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如是等皆如實知。 這裡是「入劫智」,依命行加持捨自在意。謂劫時遷流,名為命行。一攝一切,名曰加持;一入一切,名之為捨。以廢己隨他故,劫隨心轉,名為自在。 「又知諸佛所有入劫智」,劫就是時間,印度話就是劫波,中國話就稱為時分。有長時間、短時間,這是劫以它的單元來說。以人的壽命增減來計算的,人的壽命從十歲開始,向上增,一百年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然後再向下減,過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一個增減就是小劫。也有經上說一個增劫也叫一個劫,一個減劫也叫一個劫,說法不同,我覺得還是一個增減比較合理,一個增減就是一個段落。二十個小劫就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就是一個大劫。菩薩度眾生的時間觀念,這時間觀念比較玄,不過也很好懂的。 所謂「一劫入阿僧祇劫」,一是一個單元,阿僧祇劫是無量數,就是多。「一、多」是可以互相攝入的,「阿僧祇劫入一劫」,「有數劫入無數劫」。有數目的時間,再多也是有一個數目。不可數、不可數劫,也是一個劫。也有無數劫,沒有數量還有一念入劫;一念是極短的時間,一個念頭,就進入一劫的時間。這很容易,但是一劫入一念,一劫很長,一念很短,但是很長、很短為什麼能夠相即相入呢?等一下會說。 「劫入非劫,非劫入劫,」非劫是一種不計時的時間,「有佛劫入無佛劫,無佛劫入有佛劫,」無佛劫,像我們這個世界,末法一萬年,現在已經二千五百年了,還有七千多年,七千多年以後,這世界沒有佛法了。到那時藏經櫃的藏經打開來看上面的字都沒有了,佛法都會消失,我們現在算是幸運有佛法,有藏經可以看,到了七千年以後藏經上的字自然會消失,那時就是無佛劫,到了無佛劫眾生就更苦了。 「過去未來劫入現在劫」,這是三世互相攝入,現在劫入過去未來劫,過去劫入未來劫,未來劫入過去劫,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一個劫就是短劫,無數劫就是長劫,如是等皆如實知。為什麼能夠互相攝入呢?十地菩薩已得不思議解脫,他心目中智慧,已經看不到「長短、一多、大小、染淨、有無」的分別相與差別相。因為這許多差別相,是眾生的分別心,實際上諸法都是平等相,什麼是平等相?一切都是緣生無性的,都是平等的,沒有凡聖、大小、一多的差別,萬法一體混融,既然都是緣生無性的,同一體性互相混融沒有分別的,所以能夠大小相融,一多相即,時空有無,互相攝入。 在十玄門當中,就有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世:「過去、未來、現在」,這三世又各有三世即成為九世,再加上九世諸法不出當前一念,就成為十世。十世無盡,也是在一念間,所以在〈發心品〉上有這種理論的發揮。這是時間上的問題,現在我們沒有辦法體悟這個道理,十地菩薩他就有這種智慧。 375期 第十法雲地(十) 又知如來諸所入智,所謂:入毛道智、入微塵智、入國土身正覺智、入眾生身正覺智、入眾生心正覺智、入眾生行正覺智、入隨順一切處正覺智、入示現遍行智、入示現順行智、入示現逆行智、入示現思議不思議世間了知不了知行智、入示現聲聞智、辟支佛智、菩薩行如來行智。 這裡是「入道智」,十地菩薩又以正覺智,了知證入諸佛所有教化眾生的智慧。「入毛道智」,這是凡夫的智慧,為何稱毛道呢?因為凡夫的心剛剛發起來,還沒有定,像風中的草一樣,隨風吹而不定,像毛道一樣。這是度凡夫的智慧。 「入微塵智」,依我慢行者,令入微塵智。所謂我慢,就是高估自己,自以為是,導致對於自我產生錯誤的認知,因而產生的心態與見解,都可被稱為我慢。無論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優越,或自己比別人低劣,或是自己跟別人相同,這種種心態會導致對自己或對別人不尊重,產生痛苦與煩惱。 「入國土身正覺智」,依信求生天者,入淨國土,過於所信故。求佛道的亦有生兜率天,求生天正覺智。其餘皆依覺觀,修觀就是開始修學佛法的時候,修觀起正覺知。 「入眾生身正覺智」,就是起覺觀身。「入眾生心正覺智、入眾生行正覺智」,就是正顯覺觀,心行差別。「入隨順一切處正覺智」,說明所覺境。入就是教化的意思,觀察眾生的身,觀察眾生的心,觀察眾生的行,隨順一切處教化眾生。以上四者為身心行處,是「所化之覺觀」。 「入示現遍行智」,總顯遍行故。遍行是沒有邊界,隨緣變化的。「入示現順行智、入示現逆行智」,隨順逆之機宜教化。順行以攝化的功夫來度他,逆行以制伏的功夫來度他,菩薩以這二種方法度眾生。 「入示現思議不思議世間了知不了知行智」,此句若深若淺,這是深淺的問題,隨眾生的根機而有不同的度化方法,根機淺的以可思議法門,根機深的以不可思議法門。可思議法門比較容易瞭解,不可思議法門就比較難瞭解,看眾生的程度來運用這種智慧。以上四句為「能化之行」。 「入示現聲聞智、辟支佛智、菩薩行如來行智」,化令入三乘果,這就是四聖智,入三乘行者的佛果。就是「入道智」,教化眾生的道法,希望眾生能進入佛道來修行。 佛子!一切諸佛所有智慧廣大無量,此地菩薩皆能得入。 這裡是「總結」,總結前面的七種智慧,有「集智、應化智、加持智、微細智、密處智、入劫智、入道智,」這七種都是佛的智慧,十地菩薩都能悟入、運用,菩薩運用這七種智慧來度眾生,所以它的作用是廣大的,故名為「智大」。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即得菩薩不思議解脫、無障礙解脫、淨觀察解脫、普照明解脫、如來藏解脫、隨順無礙輪解脫、通達三世解脫、法界藏解脫、光明輪解脫、無餘境界解脫。 這裡是說明「解脫大」,解脫斷煩惱,心也解脫,身也解脫。佛子!這是金剛藏菩薩對與會大眾打招呼的用語,說菩薩摩訶薩住此「法雲地」,菩薩到第十地以後,得菩薩不思議的解脫,這種解脫就是成功的解脫,所以稱為不思議解脫。 「菩薩不思議解脫」,依神通境界,轉變自在言念不及故,如淨名所得。唯有菩薩能運用自如,這就是神通的境界,唯有菩薩能轉變自在、運用自如。不思議解脫是近於果的解脫了,神通境界不思議,為何神通境界稱為不思議?因為能轉變眾生,轉變自在教化眾生。 「無障礙解脫」,能至無量世界,以願智力無拘礙故。願智的力量,發願、悟道的力量。 「淨觀察解脫」,說明離障解脫,故云淨觀。所謂離障解脫,是離煩惱障、所知障。 「普照明解脫」,約心明通,普照物機隨意轉變。一時普應,如觀音普門示現故。心明普照,心裡煩惱斷除。 「如來藏解脫」、「隨順無礙輪解脫」,此二句約法明智。「如來藏解脫」即法陀羅尼,謂顯示如來藏中蘊含有恆河沙之德。「隨順無礙輪解脫」即能破他言,隨彼言破無礙圓滿。「如來藏」是法界的別名,眾生本自具足佛性,而佛性就蘊藏在眾生心中稱之為如來藏。佛性蘊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有一天我們自性清淨心全體顯露,如來藏不思議的。「隨順無礙輪解脫」,簡言之,就是說法教化眾生之時,必須隨順眾生根機來說法。 「通達三世解脫」、「法界藏解脫」,此二句一對,相入通智。約時明通,由達三世劫,隨意住持相入故。約因緣集顯智,一切種智包藏法界之中。「通達三世解脫」,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都能隨時隨地觀察眾生的機宜,以解脫眾生的苦難。「法界藏解脫」,法界藏就是心的解脫,心就是一真法界。 「光明輪解脫」、「無餘境界解脫」,此二句一對,約相,即明通智。約身明通,不離一身光明輪而普照故,是解脫光輪。「無餘境界解脫」,約時,明智,即一而能知多故。「光明輪解脫」,得到光明通達的智慧,此句在《十地經論》中乃為「解脫光輪解脫」,這是版本的問題。「無餘境界解脫」,以時間來說,得到菩薩最高的智慧,無餘的境界,對於所有諸法都能徹底明白。 此十為首,有無量百千阿僧祇解脫門,皆於此第十地中得。 以此十種解脫門為首,因為有無量解脫門,有無量百千阿僧祇解脫門,皆於此第十地中得。 如是乃至無量百千阿僧祇三昧門、無量百千阿僧祇陀羅尼門、無量百千阿僧祇神通門,皆悉成就。 菩薩在十地當中,能得到無量百千阿僧祇解脫門,這是解脫大。無量百千阿僧祇神通門,皆悉成就,得到解脫當然就有神通,這是一定的,解脫是因,神通是果,有因就有果。 如是十地入大盡分已說畢。以下要介紹「釋名分」的部分,十地菩薩是如何得到「法雲地」的名稱?在「釋名分」中分成三部分,(一)能受如來大法雲雨,故名法雲。(二)明能注雨滅惑,故名法雲。(三)明注雨生善,故名法雲。 在《十地經論》中說:「釋名者有三種:(一)雲法相似,以遍覆故。此地中聞法相似,如虛空身遍覆故。(二)滅塵除垢相似法,此法能滅眾生煩惱塵故。(三)度眾生,從兜率天退乃至示大涅槃故。漸化眾生故,如大雲雨生成一切卉物萌芽故。」 為什麼稱為法雲呢?因為在十度的修學當中,十地是「智」波羅蜜多「增」勝。除佛之外,九地菩薩的一切智慧善根,都不能及。所以十地菩薩不但能自在說法,而且能遍法界而現神通,現身說法。降「澍」大法雨,如大雨滂沛,無處不滿;大地的一切卉艸樹木,不問大小,都能夠得到滋潤而成長一樣。法雨從法雲而來,十地菩薩是:「從願力生大慈悲,福德智慧以為密雲,現種種身為雜色雲,通明無畏以為電光,震大雷音,說法降魔。一念一時,能於上所說微塵世界,皆悉周普,以雨善法甘露法雨。」所以,十地菩薩的現通說法,能長養一切眾生善根,如大雲的時雨一樣滂沛。 376期 第十法雲地(十一)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通達如是智慧,隨順無量菩提,成就善巧念力。 如《疏鈔》言:「今此一段,從所受立名。《論》云:雲法相似,以遍覆故。此地中聞法相似,猶如虛空身遍覆故。謂佛身雲遍覆法界,法雨亦多,唯此能受故名法雲。文中二:先總明能受之德,由前七智成就念力,能受多法。此智實成多德,故云無量菩提。近說受持之義耳。」佛身如雲,說法如雨。由「集智、應化智、加持智、微細智、密處智、入劫智、入道智,」這七種都是佛的智慧成就念力,故能受多法。 十方無量諸佛所有無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於一念頃皆能安、能受、能攝、能持。 在《華嚴經》當中都講十方,有十方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就有佛,有微塵數的世界就有微塵數的諸佛,而這諸佛都是覺悟諸法真理而成的,所以每一尊佛都有無量的大法,「大法明」是指諸法的法性、真如,「大法照」是有能自悟悟他的功德,「大法雨」是利益眾生的。佛出世就是要宣揚佛法,宣揚覺悟諸法真理,讓發起菩提心的菩薩覺悟自性的法明,以大法照自修利人,利益眾生,大法雨能普潤天地萬物,這「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最大的功用是自利利他。 「於一念頃皆能安、能受、能攝、能持。」安就是能順利的接受這些大法;能受就是信仰,能夠信仰這些大法,能攝就是攝受思惟,攝受大法再自己思惟抉擇;能持就是依法來修行,先是瞭解他的經義,再依法修行。我們聽經、修習佛法也是運用這個作用,於一念頃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接受信仰依法修行。 譬如娑伽羅龍王所澍大雨,唯除大海,餘一切處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攝、不能持。 怕我們不能理解,再說一個譬喻,「譬如娑伽羅龍王所澍大雨」,佛陀說法,我們都會說是法雨,龍王的法雨能潤萬物,法雨亦能利群生。「唯除大海,餘一切處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攝、不能持。」這大海能容下龍王所澍的大雨,海能容納一切百川之水,就是說佛陀的大法是給發菩提心的菩薩,信仰思惟抉擇,依法修行,令發菩提心的菩薩自利利他,對未發菩提心的眾生不起作用。 如來祕密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亦復如是,唯除第十地菩薩,餘一切眾生、聲聞、獨覺,乃至第九地菩薩,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攝、不能持。 「如來祕密藏」這是譬喻,是說根性未達到一定程度是聽不懂的,不是如來的法有祕密,而是根性的問題。又「如來祕密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亦復如是。」除了十地菩薩之外,如眾生、聲聞、獨覺,乃至第九地菩薩都無法受持,唯有十地菩薩的程度才能攝受修持大法明。 「乃至九地菩薩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攝、不能持。」由此可見,十地法門的程度之高,條件之深,我們今天很幸運能聽聞如來大法,是因為我們過去所修的善根,才有如此的際遇,所以我們要發菩提心。 以下是「歷數顯多」,到底有多少,我們一起來看看經文是如何說的。 佛子!譬如大海,能安、能受、能攝、能持一大龍王所澍大雨;若二、若三乃至無量諸龍王雨,於一念間一時澍下,皆能安、能受、能攝、能持。何以故?以是無量廣大器故。住法雲地菩薩亦復如是,能安、能受、能攝、能持,一佛法明、法照、法雨;若二、若三乃至無量,於一念頃一時演說,悉亦如是。是故此地名為法雲。 這裡亦是從譬喻來說的,龍王所下的大雨,唯有大海能容受。如來大法,唯有十地菩薩能夠修持。於一念間,有無量諸龍王雨一時澍下,大海能容納一切百川之水。菩薩經過修行,再加上前九地的歷練。一佛法明、法照、法雨;若二、若三乃至無量,於一念頃一時演說,悉亦如是。是故此地名為法雲,由於菩薩具備如此的條件,因此故名為法雲。因為智慧已達佛陀的智慧,能說法如雲,所以稱為法雲。 以下是「問答顯多」,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如何具備法雲的條件。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此地菩薩於一念間,能於幾如來所,安受攝持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 這是解脫月菩薩的發問,為何要發問呢?因為剛剛聽聞金剛藏菩薩說話以後,有了疑問,說十地菩薩在一念之間,能夠攝受,信仰思惟抉擇,依法修行如來大法,若依十地菩薩的智慧,能夠在幾處的如來所接受大法。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不可以算數能知,我當為汝說其譬喻。 首先以受一尊佛的法來說,不是普通的數字可以說清楚的,我以譬喻的方式來為你說明。 佛子!譬如十方各有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其世界中一一眾生皆得聞持陀羅尼,為佛侍者,聲聞眾中多聞第一,如金剛蓮華上佛所大勝比丘;然一眾生所受之法,餘不重受。佛子!於汝意云何?此諸眾生所受之法為有量耶?為無量耶? 譬如十方各有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十方世界有如此之多,在這許多的世界中,每一位眾生皆得聞持陀羅尼,都能得到佛法修養的功夫,已經有資格當佛的侍者了。如金剛蓮華上佛處的大勝比丘,在聲聞眾中多聞第一,「然一眾生所受之法,餘不重受,」在這許多的世界當中的眾生,都得到聞持陀羅尼,作佛的侍者,大勝比丘就是摩訶俱絺羅,他的智慧很高,與舍利弗不分伯仲,這是以受一尊佛的法來說的。 因為世界太多,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每一位眾生皆得聞持陀羅尼,其智慧如同大勝比丘一樣地超凡入聖。若依你的意思來看,諸眾生所受之法是有多少呢?是有量,或是無量,因為世界無量,眾生受法亦無量。這是顯其多。 解脫月菩薩言:其數甚多,無量無邊。 這數量是無量無邊,無法以文字語言來敘述的。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我為汝說,令汝得解。佛子!此法雲地菩薩,於一佛所一念之頃,所安、所受、所攝、所持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三世法藏,前爾所世界一切眾生所聞持法,於此百分不及一,乃至譬喻亦不能及。 現在就你的問題來解釋清楚,說此法雲地的菩薩於一尊佛的處所,在一念之間,所安、所受、所攝、所持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三世諸佛所說的法藏,就前面提到的所有世界一切眾生所聞持法,於此百分不及一,乃至譬喻亦不能及。就是說法雲地菩薩的智慧,所得到的法是無法以數字表達的。 如一佛所,如是十方如前所說,爾所世界微塵數佛,復過此數無量無邊,於彼一一諸如來所,所有法明、法照、法雨、三世法藏,皆能安、能受、能攝、能持,是故此地名為法雲。 這裡是「類顯多佛」,三世法藏就是三世佛法之藏也,法明、法照、法雨蘊藏在法界。無論是一尊佛,或是三世諸佛所說的法都夠能信受奉行。到了十地菩薩有如此高的智慧,故稱呼他為法雲。以上這是「問答顯多」的內容。 377期 第十法雲地(十二) 佛子!此地菩薩以自願力,起大悲雲,震大法雷,通明、無畏以為電光,福德、智慧而為密雲,現種種身,周旋往返,於一念頃,普遍十方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國土,演說大法,摧伏魔怨;復過此數,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國土,隨諸眾生心之所樂,澍甘露雨,滅除一切眾惑塵焰。是故此地名為法雲。 這裡是「注雨滅惑」,佛陀說法又稱為法雨,法雨能滅眾生的煩惱惑。十地菩薩憑他的願力,發起大悲雲,普覆眾生,說法如震法雷,如來有三明、六通、四無所畏,有這許多的神通。現種種身,周旋往返,能於一念之間,普遍十方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國土,隨順眾生的根基,演說大法。 為何要演說大法,其目的是為了要摧伏魔怨。魔有三種:有天魔、五蘊魔、煩惱魔。有了煩惱就會造業,有造業就會受報。復過此數,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國土當中,隨順眾生的根基,隨諸眾生心之所好樂,而為演說妙法,滅除一切眾生的煩惱惑業。十地菩薩有如此高深的功德,所以稱他為法雲地菩薩。 佛子!此地菩薩於一世界從兜率天下,乃至涅槃,隨所應度眾生心而現佛事;若二、若三,乃至如上微塵數國土,復過於此,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國土,皆亦如是。是故此地名為法雲。 這裡是「注雨生善」,是要解釋說明八相漸益的。法雲地菩薩於一世界示現八相成道,隨順所應度的眾生心而示現佛事,有句話說「佛法雖好,難度無緣之人」,與佛無緣,佛法再好都使不上力,不起作用。佛的神通廣大,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國土,皆亦如是。十地菩薩具備如此的能力,故名為法雲。 佛子!此地菩薩智慧明達,神通自在。 這裡是「神通力有上無上分」中,有六種相:「一依內,二依外,三自相,四作住持相,五令歡喜相,六者大勝。」神通從哪裡而來?從智慧明達而來,假如沒有智慧,對諸佛的真理沒有通達,神通是起不了作用,神通自在是結果,得到神通就自在了。這就是「依內」,依我們內在的智慧成就的一項。 隨其心念,能以狹世界作廣世界,廣世界作狹世界;垢世界作淨世界,淨世界作垢世界;亂住、次住、倒住、正住,如是無量一切世界皆能互作。 「隨其心念,能以狹世界作廣世界,廣世界作狹世界,」這就是「依外」,謂業用依外境而起故。亦是第三依自相,謂轉變作用是神通相故。此二句經文是一義分為二,今依自相釋文自有二種:一、轉變外事,二、應化自身。在「轉變外事」中,又分為三:(一)同類略廣轉,(二)垢淨異事轉,(三)自在轉。 就「同類略廣轉」而言,就是說同類可略可廣。如「能以狹世界作廣世界,廣世界作狹世界,」就是說同類可略可廣。 就「垢淨異事轉」而言,就是說有垢有淨。如「垢世界作淨世界,淨世界作垢世界,」就是說有垢有淨。 或隨心念,於一塵中置一世界須彌盧等一切山川,塵相如故,世界不減;或復於一微塵之中置二、置三,乃至不可說世界須彌盧等一切山川,而彼微塵體相如本,於中世界悉得明現。或隨心念,於一世界中示現二世界莊嚴,乃至不可說世界莊嚴;或於一世界莊嚴中示現二世界,乃至不可說世界。或隨心念,以不可說世界中眾生置一世界;或隨心念,以一世界中眾生置不可說世界,而於眾生無所嬈害。 這裡是就「自在轉」而言,就是說一塵中能容一世界等是自在轉。就是說隨菩薩的心念,在一個微塵中放進一個世界,這世界上有須彌山等,一切山川大地,一個微塵當中能容這許多山河大地,塵相如故,世界不減。這是神通自在境界,就是「自在轉」。 或隨心念,於一毛孔示現一切佛境界莊嚴之事。 這裡是「應化自身」,隨菩薩的心念,於一毛孔中示現一切佛境界莊嚴。在皮膚上看得出毛孔,這個毛孔示現一切佛境界莊嚴,佛土莊嚴都在我的毛孔中示現出來,這稱為「應化自身」,這種神通境界是十地菩薩以上之諸佛菩薩能應化的事情,故九地以下的菩薩不成的。 或隨心念,於一念中示現不可說世界微塵數身,一一身示現如是微塵數手,一一手各執恆河沙數華奩、香篋、鬘蓋、幢幡,周遍十方,供養於佛。 這裡是「作住持之相」,有如小說中,描寫孫悟空一樣,一個身體能變化出很多身體來,在一個毛孔中能顯示出很多世界來,相信這種境界是從佛經套用過去的。在一念當中能示現不可說世界微塵數的身,每一個身體上示現微塵數的手,每一隻手又能執持恆河沙數的華奩、香篋、鬘蓋、幢旛等各種莊嚴之具,周遍十方,供養於佛。這是修供養,因為十方世界都有佛,有三世佛,所以要用這種神通來供養。 奩:盛裝婦女梳妝用品與飾品的小匣子,如現代的化妝箱、首飾箱、飾品盒。 篋:放東西的小箱子。大的是箱,小的是篋。 鬘:以線貫穿成的花環,用來裝飾頭部或身體。小花環頂在頭上,大花環掛在頸上。 蓋:佛龕上之寶蓋。 幢:是圓形的幡。 一一身復示現爾許微塵數頭,一一頭復現爾許微塵數舌,於念念中周遍十方,歎佛功德。或隨心念,於一念間普遍十方,示成正覺乃至涅槃,及以國土莊嚴之事。 如是微塵數的手,一一各持寶物,周遍十方供養諸佛菩薩。一一身復現微塵數的頭,一個頭上現出微塵數的舌頭,於念念中,周遍十方讚歎佛功德,為了讚揚佛的功德,於一念間,周遍十方。菩薩為了要度眾生,因為眾生懈怠,所以就示現無常相。 當我們看到一個三十多歲的壯年人死去,就會覺得很可惜;又或者看到一個人死了,昨天還好好的,今天一口氣不來走了,就體會到人生無常。常常驚覺所謂:「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非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看到人家死不是好事,所以佛有時以死亡來警覺眾生,示成正覺乃至涅槃,或以八相成道來度眾生。 或現其身普遍三世,而於身中有無量諸佛及佛國土莊嚴之事,世界成壞靡不皆現;或於自身一毛孔中出一切風,而於眾生無所惱害。 這是一種變化,在他身上普遍三世,我們只能見到今世,但菩薩現身能同時顯現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而且在其身上有無量諸佛國土莊嚴的現象顯現出來,為什麼呢?都是為了度眾生,所以「世界成壞,靡不皆現。」這個世界成壞之目的,就是要我們知道諸法是緣生無性,是空的,不要執著。雖然示現風災,房子及樹木都吹倒了,葉子都吹飄了,但菩薩示現大風災,不會惱害眾生。 或隨心念,以無邊世界為一大海,此海水中現大蓮華,光明嚴好,遍覆無量無邊世界,於中示現大菩提樹莊嚴之事,乃至示成一切種智。 這是示現成佛,是從海中變化出來,變化出蓮華、菩提樹,光明莊嚴,遍覆無量無邊的世界,如此莊嚴之事,乃至示現成佛。 378期 第十法雲地(十三) 或於其身現十方世界一切光明,摩尼寶珠、日月星宿、雲電等光靡不皆現;或以口噓氣,能動十方無量世界,而不令眾生有驚怖想。 或於其身示現十方世界一切光明,或吹一口氣,十方世界都振動,但是眾生不會有驚怖之感覺。 或現十方風災、火災及以水災;或隨眾生心之所樂,示現色身,莊嚴具足;或於自身示現佛身,或於佛身而現自身;或於佛身現己國土,或於己國土而現佛身。 示現三災,讓眾生驚覺我們的世間是一個痛苦的地方。雖然眾生喜愛健康美妙,莊嚴之身體,菩薩也會隨眾生心之所好顯現,但顯現條件是甚麼呢?只要信佛,你也能得到好的身體,健康美妙之莊嚴身。甚至於顯佛身來度人,在佛身上見到自己的身體。或於佛身示現自己的國土,或於自己的國土而示現佛身。這就是一中現百,百中現一,理事圓融。 佛子!此法雲地菩薩,能現如是及餘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自在神力。 這裡是總結神通分,總結神通,神通是證悟到一切諸法真理以後的一種境界。因為法雲地菩薩的境界,能現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自在神力。 那麼,勉強說一段能讓我們體會到的,在宋朝有一位大學士蘇東坡,有一天他跑到廟裡與和尚的一段對話,其對話如下: 蘇學士:法師,佛法很好,但是有一句話,教人無法相信。 和尚:怎麼一回事。 蘇學士:我們能知過去、現在、未來及十方三世之道理,有時候又是神通變化,尤其是我對兩句話不能理解。「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芥子是芥菜之種子,須彌是一座大山。須彌納芥子,我可以相信,一粒芥子放在須彌山上,沒有問題;但芥子納須彌,芥子如何納入一座須彌山,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欺騙人的,這怎麼可能呢?(這個問題好像有點麻煩) 和尚:大學士呀!你不是讀了很多書嗎?滿腹文章了,那麼學到的經書,你這一個身體,怎麼會裝得下呢?對嗎?(經過和尚這麼一講,蘇東坡恍然大悟。) 蘇學士:啊!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其實這是一個理性上之問題,不能以事相來瞭解它,事相是有形相的,大就是大,小就是小,你現在覺得大與小是對比的。譬如說海水是鹹味,用手指弄一點來嘗一下,也是鹹味,對嗎?並不是因為大而不一樣,在理性上是一樣的。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大小相容,一多無礙,這是華嚴境界純粹在理性上所說的話。 以下是「斷疑顯勝」,求取學問難免會有懷疑,現在我們要把這些疑惑消除。 爾時,會中諸菩薩及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護世四王、釋提桓因、梵天、淨居、摩醯首羅諸天子等,咸作是念:若菩薩神通智力能如是者,佛復云何? 十地菩薩就有這麼大的神通,菩薩之上還有佛,那佛就更不得了,所以有懷疑之意。佛有這麼大的神通,也許我們會相信,菩薩都有這麼大的神通,我們不太相信。經文中有些名字,我們都應該懂,如: 天:天神。 龍:龍王。 夜叉:亦作藥叉,《藥師經》中有十二藥叉大將,又是護法神。 乾闥婆:樂神。 阿修羅:六道眾生之一,這種是非天,有天人之福,沒有天人之德,常與帝釋天爭鬥。 護世四王: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釋提桓因:忉利天王。 梵天:大梵天。 淨居:淨居天。 摩醯首羅:大自在天。 這個大自在天很利害,印度人把它當作一個時時掌控人間的大神,可是他的身體比三千大千世間還要大,所以我們這些眾生好像他肚子中的蟲一樣,他有三隻眼睛八隻手臂,是奇怪的大神。他如果高興時,世界的眾生就很平安,若他不高興發脾氣,我們就倒霉,戰亂就來,這就是印度人的一種信仰。是否有這樣的情形,我們現在不能斷定他。 在座聽經的人,菩薩乃至許多聽眾,及諸天子,大家聽了金剛藏菩薩這一段話後,都產生懷疑。菩薩既然都有如此的神通智力,那佛又怎麼呢? 爾時,解脫月菩薩知諸眾會心之所念。 解脫月菩薩知道眾會中,這些當機眾的心之所念,好像有些人心中已產生疑問,所以馬上向金剛藏菩薩稟白。 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今此大眾聞其菩薩神通智力,墮在疑網。善哉仁者!為斷彼疑,當少示現菩薩神力莊嚴之事。 大眾聽了這一段話之後,每個人都墮入疑網中,滿腹疑雲,請金剛藏菩薩來為大家解說,斷除大家的疑惑,好不好?因為金剛藏菩薩是說法主,大眾有疑問,您應當要來示現菩薩的神力,莊嚴的事情,表演一下,您是大菩薩這種事情,請您現場表演給大家看看,這是解脫月菩薩之請求。 時,金剛藏菩薩即入一切佛國土體性三昧。 這件事情難不倒金剛藏菩薩,馬上表演入定,在定中才能示現這種境界,是入了什麼定呢?入了「佛國土體性三昧」,佛國土是事,體性是理,理事無礙的三昧。 入此三昧時,諸菩薩及一切大眾,皆自見身在金剛藏菩薩身內,於中悉見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種種莊嚴之事,經於億劫說不能盡。 入了這個三昧以後,諸菩薩及一切大眾,皆自見身在金剛藏菩薩身內。一時之間,大家都跑進金剛藏菩薩的身內,金剛藏菩薩身體變成一幢大廈,所有聽眾都跑進去。大眾進入裡面一看,三千大千世界都在金剛藏菩薩的身體中顯現,所有的種種莊嚴之事都示現在眼前,這是在空間上之擴大無比,在時間上亦如是。這些境界經於億劫,都說不能盡。 379期 第十法雲地(十四) 又於其中見菩提樹,其身周圍十萬三千大千世界,高百萬三千大千世界,枝葉所蔭亦復如是。稱樹形量,有師子座,座上有佛,號一切智通王。一切大眾悉見其佛坐菩提樹下師子座上,種種諸相以為莊嚴,假使億劫說不能盡。 又在當中見到菩提樹,有十萬三千大千世界這麼粗的大菩提樹,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這麼高,枝頭上所有葉子遮出的蔭,也是十萬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大,所以說「亦復如是」。在場大眾悉見菩提樹下的師子座上有一尊一切智通王佛,有種種諸相莊嚴,即使以億劫的時間都說不能盡。 金剛藏菩薩示現如是大神力已,還令眾會各在本處。時,諸大眾得未曾有,生奇特想,默然而住,向金剛藏一心瞻仰。 金剛藏菩薩應大眾要求示現神通,看到神通境界不是不可能,大眾有要求,菩薩就親自來表演,這不是神話。此時每位都看到金剛藏菩薩顯示神力,在場大眾一心仰慕。接著,當機眾解脫月菩薩又出來講話。 爾時,解脫月菩薩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今此三昧,甚為希有,有大勢力,其名何等?」 此時,解脫月菩薩請教金剛藏菩薩,此三昧甚為希有,是何等名? 金剛藏言:「此三昧名:一切佛國土體性。」 金剛藏回答:此三昧的名稱為「一切佛國土體性」,就是理事圓融的三昧。 又問:「此三昧境界云何?」 又問:這入定的境界,究竟是怎麼樣呢? 答言:「佛子!若菩薩修此三昧,隨心所念,能於身中現恆河沙世界微塵數佛剎,復過此數,無量無邊。」 佛子!你只要把這個三昧修成功,你一入此三昧,就能在你的身中示現這麼多的世界出來。這是「問答決擇」,以下面說「類顯廣多」。 佛子!菩薩住法雲地,得如是等無量百千諸大三昧,故此菩薩身、身業不可測知,語、語業,意、意業,神通自在,觀察三世三昧境界、智慧境界,遊戲一切諸解脫門;變化所作、神力所作、光明所作,略說乃至舉足、下足,如是一切諸有所作,乃至法王子住、善慧地菩薩皆不能知。 這是最高的境界,只有十地菩薩才能知道,九地以下菩薩都還不能知道,所以修行講求的是「有一分功夫,就有一分收穫。」以前有一位法師說,修行四兩可以裝半斤,學問四兩就是四兩,無法變出半斤。因為學問這件事,要你能夠說得出來,寫得出來才算數,要能拿出來給人家看,要說得出來給人家聽,神通的世界也是這樣。 佛子!此法雲地菩薩所有境界,略說如是;若廣說者,假使無量百千阿僧祇劫亦不能盡。 金剛藏菩薩說到這裡,解脫月菩薩懂得了吧!他說:我告訴您啊!法雲地菩薩的境界,我簡單地說是這樣,假如要詳細地說,無量百千阿僧祇劫,亦說不能盡。這十地菩薩的境界,智慧神通之境界是無法說得完。以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剛才說菩薩有這麼大的神通,那佛怎麼樣,以下請金剛藏解說一下。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若菩薩神通境界如是,佛神通力其復云何?」 我聽了您這句話後,還有疑惑,菩薩都有這麼大的神通境界,佛應該有更大的神通力。請您為我們解說佛的神通力如何? 金剛藏言:「佛子!譬如有人,於四天下取一塊土,而作是言:為無邊世界大地土多,為此土多?我觀汝問,亦復如是,如來智慧無邊無等,云何而與菩薩比量? 這裡回答問題,「總訶問非」以顯佛德無量。金剛藏菩薩以比喻來作說明,假如拿起一塊泥土,現在問你,是無邊世界的土多,或是我手上的土多呢?這當然是無邊世界的土多,這個比喻甚麼呢?就是說十地菩薩雖然神通廣大,但佛的神通智慧,更是高到不得了。這意思是有點諷刺解脫月菩薩,說他見識不夠,這個問題問得太幼稚了。佛的智慧是無邊無等,菩薩如何與佛的智慧作比較呢? 復次,佛子!如四天下取少許土,餘者無量;此法雲地神通智慧,於無量劫但說少分,況如來地! 這裡是「舉所未說」以顯佛德無量,菩薩的智慧好比手上的這些土,而佛的智慧像地上的土是無量無邊的,法雲地菩薩的神通智慧雖然多,於無量劫但說少分。 佛子!我今為汝引事為證,令汝得知如來境界。 這裡開始是「引其事類」以顯佛德無量,再引一個事實,來證明給您看!讓您知道佛的境界有多高。 佛子!假使十方,一一方各有無邊世界微塵數諸佛國土,一一國土得如是地菩薩充滿,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彼諸菩薩於百千億那由他劫修菩薩行所生智慧,比一如來智慧境界,百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能及。 現在引一個事實來證給您看,您注意聽,說十方諸佛世界之國土,每一個世界國土中都充滿了像法雲地之菩薩一樣,如大樹、如甘蔗、如竹葦、稻麻,及叢林樹木等等。彼諸菩薩於百千億那由他劫,修菩薩行所生智慧,都比不上一如來智慧境界。優波尼沙陀就是數目最少最少的,這到了邊緣,再數下去就沒有了,數目數到最後就是空了。經過這樣一比,解脫月菩薩應該知道了。 以下是「說法斷疑」的部分,金剛藏菩薩雖然以譬喻說了一段,可能怕現場大眾還有人沒有聽懂,所以再說一次,為令大眾都聽明白。這段說法,實際上是這一品最後的階段。這裡開始說明「法雲地」之「位果」,有「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這〈十地品〉快要講完了。 從此段經文開始是說明「調柔果」,在「調柔果」中又分為五個部分有:調柔行、教智淨、勝過自在、別地行相、總結地名。以下分別說明之。 佛子!此菩薩住如是智慧,不異如來身、語、意業,不捨菩薩諸三昧力,於無數劫承事供養一切諸佛,一一劫中以一切種供養之具而為供養。一切諸佛神力所加,智慧光明轉更增勝,於法界中所有問難善為解釋,百千億劫無能屈者。 這裡是「調柔行」的部分,法雲地菩薩住如是智慧,其身、語、意業等同於如來,不捨菩薩諸三昧力。如《疏鈔》云:「說法斷疑者,謂此地菩薩智慧能令眾生入一切智。復顯上說其德不虛,故疑除生喜。」法雲地菩薩的智慧之高能令眾生入一切智,為再次彰顯以上所說其德不虛,續為眾生說法斷除心中之疑,而令眾生歡喜。 因為還在菩薩位,所以於無數劫當中承事供養諸佛,於一一劫中以一切種供養之具而來行布施供養。十方一切諸佛接受供養,亦要以神力來加持他,令菩薩的智慧光明轉更增勝,凡有菩薩學人對佛法有任何問題,那麼菩薩亦能為他解答。於百千億劫,無能屈者,菩薩的智慧是沒有人能難倒他的。 佛子!譬如金師以上妙真金作嚴身具,大摩尼寶鈿廁其間,自在天王身自服戴,其餘天人莊嚴之具所不能及。 譬如鍊金的師傅擁有最好的金子,能夠做成首飾、裝飾品。上妙真金的嚴身之首飾,大摩尼寶鈿亦在其間,供自在天王自由穿戴裝飾之用。所有大自在天的天王,他們福報高能享受到如此的莊嚴之具,其餘的天人就沒辦法享受如此的待遇,因為智慧不足,福報不夠。 380期 第十法雲地(十五) 此地菩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乃至九地,一切菩薩所有智行皆不能及。 法雲地菩薩的智慧,無論是初地乃至九地,以及一切菩薩所有智行,皆不能及。因為初地乃至九地所有的修行都已經修圓滿了,所以有這個智慧光明,能令眾生乃至入於一切智智。 此地菩薩智慧光明,能令眾生乃至入於一切智智,餘智光明無能如是。佛子!譬如摩醯首羅天王光明,能令眾生身心清涼,一切光明所不能及;此地菩薩智慧光明亦復如是,能令眾生皆得清涼,乃至住於一切智智,一切聲聞、辟支佛乃至第九地菩薩智慧光明悉不能及。 這裡是「教智淨」,十地菩薩的智慧光明,不是用來自己享受的,而是將智慧光明完全拿來利益眾生,普度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度脫一切眾生,所以說智慧光明能令眾生入一切智智,即是成佛。只要眾生發心願意學習,他一定會高興的。 「餘智光明,無能如是。」其他的智慧光明,沒有這種功能。「譬如摩醯首羅天王光明能令眾生身心清涼,一切光明所不能及。」大自在天王的智慧光明,要具備這種功能,能令眾生身心清涼。剛才已經講過,他高興,眾生就舒服,很平安了;他不高興,就麻煩了,就痛苦了。所以這個大自在天王一舉一動與我們眾生很有關係。 「此地菩薩智慧光明亦復如是,能令眾生皆得清涼,乃至住於一切智智。」十地菩薩修行一直修到一切智智,可以成佛。「一切聲聞、辟支佛乃至第九地菩薩智慧光明,悉不能及。」十地菩薩的智慧光明,不是聲聞、辟支佛乃至第九地菩薩能比得上的。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能安住如是智慧,諸佛世尊復更為說三世智、法界差別智、遍一切世界智、照一切世界智、慈念一切眾生智,舉要言之,乃至為說得一切智智。 這裡是「勝過自在」,法雲地這位大菩薩,已經能安住於這個智慧當中。安住什麼智慧呢?諸佛、世尊更為他說三世智。已經具備了十地的智慧,世尊還為他說三世的智慧,乃至法界差別智、遍一切世界智、照一切世界智、慈念一切眾生的智慧。即等於一個學校的學生快畢業了,但課程都上不完,但是老師還是不放心,因為出了校門要服務社會,怕他智慧不夠,還要再為他補充,所以要給他很多智慧。總而言之,乃至為說得一切智智,連成佛的智慧都說給他聽。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智波羅蜜最為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 這裡是「別地行相」,十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法雲地菩薩以「智波羅蜜最為增上」,其他的波羅蜜,不是不修行,而是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十法雲地。若廣說者,假使無量阿僧祇劫,亦不能盡。 這裡是「總結地名」,這只是略說法雲地菩薩的智慧功德,若要廣說無量劫都說不盡。 佛子!菩薩住此地,多作摩醯首羅天王,於法自在,能授眾生聲聞、獨覺、一切菩薩波羅蜜行;於法界中所有問難,無能屈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這裡是「攝報果」,這在修十波羅當中,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若勤加精進,於一念頃,得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三昧,乃至示現爾所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 菩薩要有這種心量,十地菩薩要具備這些智慧,這些力量方能普度眾生,要能夠做眾生的依止者。若勤加精進,若是以這種修行精進的方法,於一念頃,能夠得到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三昧,乃至示現爾所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得到如此多的三昧,得到如此多的菩薩眷屬。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所謂:若修行、若莊嚴、若信解、若所作、若身、若語、若光明、若諸根、若神變、若音聲、若行處,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這裡是「願智果」,菩薩透過殊勝的願力,而自在示現。所謂:若修行、若莊嚴、若信解、若所作、若身、若語、若光明、若諸根、若神變、若音聲、若行處。以上是菩薩的修行,是無法數知的。這是十地菩薩修行之總說明。 以下是大科第八「地影像分」,以「池、山、海、珠」四種譬喻分別做說明。這一分當中,以四種譬喻點出十地菩薩修行法門的功德內容,以及修學的偉大成就。又分成「法、喻、合」三段來說明之。 在《疏鈔》云:「地影像分,於中四喻,謂池、山、海、珠,喻四功德;前二是阿含德,後二證德。」池、山是阿含德;海、珠是證德。 又《疏鈔》云:「前中『池』喻修行功德,即諸地中起修之行。二『山』喻上勝功德,即依修成德,德位高出故。三『海』喻難度能度,大果功德即修所成德。能至大果故,謂大海難度,十德皆遍,故名能度。大海難成,由攬十德,能成智海,故云大果。此釋法喻兼含矣。四『珠』喻轉盡堅固功德,謂從初地轉至法雲。障盡證堅故。」 以「池」來比喻修行功德,即諸地中起修之行。以「山」來比喻上勝功德,即依修成德,德位高出,修行是從基層開始,漸次修行,就如同蓋大廈,萬丈高樓平地起。以「海」來比喻難度能度,在古代航行的工具不發達,要渡海航行是很危險的。以「珠」來比喻轉盡堅固功德,因為珠有圓潤堅固的特性,故以珠來比喻堅固功德。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十地行相次第現前,則能趣入一切智智。 這一段就是以池來譬喻修行的功德,金剛藏菩薩說:佛子呀!這位十地菩薩,或修學十地法門之菩薩,這些菩薩是大菩薩,十地行相次第現前。從初地歡喜地到法雲地,所有修行的項目次第現前。次第者,即按照次第將一件件、一樁樁都已經修行成功了,功德現前,這個功行修圓滿了,則能趣入一切智智。現在已有資格能夠成佛,圓滿萬行佛果。一切智智即是佛果。這是「法」之說明,就是十地菩薩依次第修滿了十地法門,還有資格能夠入一切法門,這就是法。 381期 第十法雲地(十六) 《疏鈔》云:「今初修行德中,有法、喻、合。法中始從歡喜,終至法雲,名次第行相。次第既具,則入智海。」 在解釋修行的功德當中,有法、喻、合三種說明。就法而言,菩薩從初地歡喜地修行,完成每一地主要的修行波羅蜜,地地晉升到法雲地,所有修行的項目次第現前,則入如來的大智願海。 譬如阿耨達池出四大河,其河流注遍閻浮提,既無盡竭,復更增長,乃至入海,令其充滿。 這是「喻」之說明,因為擔心我們不明瞭所說內容的意思,再以譬喻來做一次說明。現在以「池」做譬喻,「阿耨達池」譯成中文為「清涼池、無熱惱池」,相傳為閻浮提四大河之發源地,在贍部洲之中心,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在喜馬拉亞山之佛母嶺,高出海岸一萬五千五百尺處,有一湖名瑪那薩羅華,即阿耨達池。有殑伽河、信度河、縛芻河、徙多河,四大河從此流出。大池中的水流到閻浮提,充滿各處。 《疏鈔》云:「譬中四大河者,面各出一故。具如〈十定品〉而言大者,〈阿含〉、〈婆沙〉云:『出二十河,以四河去池四十里,各分為四,并本四為二十。』今就本河,所以言大。下云增長,攝餘十六。而〈勝鬘〉云:『八者,以東面五河,人皆具見;餘三大河,名聲普聞。十二小河,不聞不見,故但言八。』」 以這四條河流來譬喻十地菩薩修行法門的四種功德成就。四大河流注,遍閻浮提,即說河水分別流注在南瞻部洲內,即我們住的地方閻浮提。「既無盡竭」,說這個河水不會乾涸,水是源源不斷的。「復更增長」,不但水流源源不斷,而且河水隨著流經之處亦會增加,乃至一直流到海洋處,令海水充滿,這是河流的作用。 佛陀的平等思想亦是舉這個河流來作譬喻,印度將人民分成四種階級,第一是婆羅門,第二是剎帝利,第三吠舍,第四首陀羅。前兩種是貴族,或是宗教領導者;後二種是工商、奴隸或種田的。佛陀覺得這樣不合理,這種思想是從婆羅門教中安立出來的。佛陀說:「眾生佛性平等」,應該大家一樣,所以喊出一個口號來,四姓出家,同為釋迦種。無論甚麼貴族,只要是出家人,通通都姓「釋」了。這是佛陀對平等思想的一個說法。 佛子!菩薩亦爾,從菩提心流出善根大願之水,以四攝法充滿眾生,無有窮盡,復更增長,乃至入於一切智海,令其充滿。 這裡是「合」,又是怎麼說呢?「佛子!菩薩亦爾,」菩薩是指十地菩薩,十地菩薩亦是一樣,「從菩提心流出善根大願之水」,凡是學佛的人,都先歸依三寶。歸依三寶的時候,師父教我們發菩提心,四弘誓願即菩提心。發菩提心之後,就要如法修行,就能出生各種之善根,亦能生起各種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些大願就像四條大河的水一樣,時時灌溉眾生,利益眾生,以四攝法充滿眾生。 《疏鈔》云:「合中菩提心合池,流出善根等合四河。依菩提心,修四攝行,自善增長故。準〈十定品〉說有四河。今文含具:(一)願智河,即大願之水。(二)波羅蜜河。(三)三昧河,即今善根。(四)大悲河,即以四攝法充滿眾生故。言無有窮盡等者,合上無盡竭,大願等皆無盡也。」 這四個大河流出之大願水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之四攝法一樣,充滿眾生無有窮盡。這四攝法是菩薩度眾生所運用的四種法門,以這四種法關懷眾生,幫助眾生,攝化眾生,所以無有窮盡。從來沒終止過,從來沒有休息過。這些度眾生無有休息之時,所以我前幾天講的,我們出了家修行要更加精進,沒有休息之時,等到有一天修行菩薩時也要工作,要度眾生。我們佛弟子應該有這樣的精神,所以是無有窮盡。不但不窮盡,而且要繼續的增長。功德那會怕多呢?是愈多愈好。所以「復更增長,乃至入於一切智海」,入一切智海就是成了佛。「令其充滿」,令其福、慧二嚴。滿是圓滿。 這個譬喻,就是以菩提心的水,就是以四攝法利益眾生,令眾生大家都成佛,自己也就功德圓滿,也就成佛了。依著本願力修行,以四攝法作利益行,不僅自己善業增長,發菩提心得菩提果,利益自己亦利益他人。這是一個池水的譬喻,池水是修行的功德,修行以度眾生為目標。救度眾生要先充實自己,所以沒有休息的時候,所謂「法門無量」修行就充實,就像流水一樣源源不斷。 佛子!菩薩十地,因佛智故而有差別。 《疏鈔》云:「第二、山喻上勝功德中有四:初總舉於法;次如因下,總顯於喻;三佛子如雪山下,法、喻對顯;四佛子此十寶下,總結法喻。」 「山」是比喻上勝的功德,山是高高的,勝就是殊勝。修行就是這樣,是一天一天增長,一天一天成就。山表示很高,很殊勝,我們修行菩薩道,乃是一點一滴的累積,修普賢萬行,到了修圓滿之時,好像高山一樣。 《疏鈔》云:「今初,言因佛智者,為修平等佛智,而起諸行。修既未窮,故隨十地之行,各一增上。斯乃為修無差,而成於差。以本統末,非全隔越。」 因為修行有階位上的差別,眾生的智慧深淺不一,修行法門有無量種,找到自己相應的法門,對修行有無限助益。「為修平等佛智,而起諸行。」就像我們要上大學之前,要先從小學、中學、高中、再至大學,每一個時段的學習都不一樣。初地菩薩有初地菩薩的智慧,十地菩薩有十地菩薩的智慧。 如因大地有十山王。何等為十?所謂:雪山王、香山王、鞞陀梨山王、神仙山王、由乾陀山王、馬耳山王、尼民陀羅山王、斫羯羅山王、計都末底山王、須彌盧山王。 就等於我們大地上有十種高山一樣,是哪十種大山呢?「雪山王」是指喜馬拉雅山。「香山王、鞞陀梨山王、神仙山王、由乾陀山王、馬耳山王、尼民陀羅山王、斫羯羅山王、計都末底山王、須彌盧山王。」就是這十座山,好像菩薩修行的十地,以此十種山來代表說明。 《疏鈔》云:「第二、總顯於喻,喻意可知。鞞陀梨者,此云種種持。由乾陀,此云雙持。迴文,即云持雙也。尼民陀羅,此云持邊。斫迦羅,此曰輪圍。計都末底,此云幢慧。」 這裡是總顯譬喻,「鞞陀梨山王」稱為種種持。「由乾陀山王」稱為雙持。「尼民陀羅山王」稱為持邊。「斫羯羅山王」稱為輪圍。「計都末底山王」稱為幢慧。 以下經文是「法、喻對顯」的部分,如《疏鈔》言:「第三、法喻對顯中,語其山體,前二土山,餘八是寶。」說這十種山王,如「雪山王、香山王」是土山。而其餘之八種山則是寶山王。其經文說明如下: 佛子!如雪山王,一切藥草咸在其中,取不可盡;菩薩所住歡喜地亦復如十是,一切世間經書、技藝、文頌、咒術咸在其中,說不可盡。 雪山王有什功德呢?「一切藥草咸在其中,取不可盡。」這個山上有很多珍貴的藥材,藥草是要救人命治病的,所以有這個大功德,就等於菩薩利益眾生一樣。山上的藥草不斷有人去採取,但是採之不盡,因為採取之後會再長出來。 382期 第十法雲地(十七) 「菩薩所住歡喜地亦復如是」,菩薩住在歡喜地也是這個樣子。「一切世間經書、技藝、文頌、咒術咸在其中,說不可盡。」我們有緣來學佛是很有福報的,學佛最大的福氣,就是佛陀給我們留下的所謂「三藏十二部教典」。我們從佛陀的經典,祖師著作的論典,乃至到現代人大家來發揮的著作,窮其一生也看不完的無量法寶,就等於雪山中之藥草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是法寶。 這裡以歡喜地之菩薩,所修行這些法門來比喻雪山的藥草一樣,藥草是用來治療生病的人。病又分為心理上、身體上的病。藥草是用來治療身體上的病,而佛法是治療眾生的心病。眾生的心病可真多,有些眾生無緣無故發脾氣罵人,有些不安好心去搶劫人家,偷人家的東西,可謂煩惱無邊。 每天打開報紙沒有一件好事,現在我們出家了要修行,相信我們不會去搶,也沒有必要去造這種罪業。哪裡會有理由發脾氣,菩薩都是以慈悲心來度人做事。假如這個菩薩一天到晚罵人,還能算是菩薩嗎?不像一個菩薩了,所以不可能再有這種煩惱。 藥草是治人的身病,佛法是治人的心病。如果聽了佛法之後,心病不能治好,這個人業障太重,要認真拜佛、懺悔,這是真的,要不然他這一生等於白過了。雖然在佛法中學習,但等於沒有得到佛法的受用,來生會更受苦。為什麼呢?因為這一生白白的享用佛門的供養,但他沒修行,沒有做利人的功德,而且還造了很多罪,這種人很可憐。這不是開玩笑的,所以我們要小心,當我們想要發脾氣罵人時,或想到要陷害別人時,必須先想清楚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發脾氣很容易,罵人也很方便,好像一時開心,罵完你了,你受了我的磨難,自己痛快一下,但是已種下無窮惡果。 在「離垢地」中有一句經文,我們講過,地獄因是無緣無故罵人。不得了,罵人要到地獄,不是開玩笑。隨便發脾氣,隨便罵人,那修道修不成,更犯了滿身的罪,這是划不來的。雪山有這麼大的功德,菩薩在初地修行時,此地菩薩能夠利用世間一切的經書、技藝、文頌、咒術做什麼呢?不是想貪名、貪利,想的都是如何利益眾生。 佛子!如香山王,一切諸香咸集其中,取不可盡;菩薩所住離垢地亦復如是,一切菩薩戒行、威儀,咸在其中,說不可盡。 「雪山」是一切藥草,菩薩的一切經典及度眾生之法門。而「香山」上有一切的香料,說不可盡。這些香料可以供佛,以香來供養佛有什麼意思呢?你曉得?不曉得?香有五分法身之香,第一是戒香、第二是定香、第三是慧香、第四是解脫香及第五是解脫自在香。所以說燒香不是隨便燒的,它有作用的。 離垢地菩薩是持戒的,是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及解脫自在香,來成就菩提功德。所以一切的威儀,一切的戒行都在離垢地當中,說不可盡。這個三千威儀,百萬細行,那裡能說得盡。那麼多,簡直一舉一動都要注重威儀。就在經上說,眾生的一舉一動,無非是罪。如不修行,一舉一動是沒有利益,只佔人家便宜,傷害眾生之心。你說這不是罪是什麼?這一聖一凡,只在一反掌之間,在於如何選擇它。 佛子!如鞞陀梨山王,純寶所成,一切眾寶咸在其中,取不可盡;菩薩所住發光地亦復如是,一切世間禪定神通、解脫三昧、三摩鉢底,咸在其中,說不可盡。 第三是甚麼山呢?是鞞陀梨山,這個山是純寶所成。修學佛法、出家修行就是要修這些,這是我們的寶,我們修禪定就有定功,有定就有慧乃至神通。有神通就能解脫自在,就能得三昧。如「三摩缽底」翻為中國話是「等持」或「等至」的意思,即至心頂禮的至。什麼是「等」,就是要我們不輕舉妄動,心很定,這稱為「等」;不散亂,稱為「至」或「持」。心不散亂,除了念佛、看經、拜佛外,或為常住服務,那裡有時間閒話家常呢?這就是「三摩缽底」。是身心安好的一種狀況,就是三摩缽底。這許多都是有修行的功德,在菩薩道中修行,在這發光地的菩提道中,等於在鞞陀梨山當中。這山中盡是一切寶,發光地菩薩所修的都是我們應該要修的法寶。 佛子!如神仙山王,純寶所成,五通神仙咸住其中,無有窮盡;菩薩所住焰慧地亦復如是,一切道中殊勝智慧,咸在其中,說不可盡。 第四是神仙山,五通神仙,咸住其中,一般都說六通,如「六通」是六種神通境界,包括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雖然「五通」是沒有「漏盡通」的,但五通並不一定是佛教修行者所專有,必須經由禪定的訓練,外道亦能得到五通的;而「漏盡通」是一切阿羅漢所必有,但其餘五種神通,端看修證禪定的程度,以及是否加修神通而定。 五通即是六通除去「漏盡通」。神仙沒有這麼多煩惱,五通神仙任運住在裡面,無有窮盡,他們在當中修行;菩薩所住燄慧地亦復如是。「菩薩所住燄慧地亦復如是,一切道中殊勝智慧,咸在其中,說不可盡。」這一地菩薩是著重修慧,說不可盡。十地中之初地是布施、第二持戒、第三忍辱、第四精進、第五禪定、第六修慧。那麼菩薩所住燄慧地亦是一樣,一切道中殊勝的智慧都在其中,一切佛菩薩道當中殊勝智慧,都在這裡,說不可盡。 佛子!如由乾陀羅山王,純寶所成,夜叉大神咸住其中,無有窮盡;菩薩所住難勝地亦復如是,一切自在如意神通,咸在其中,說不可盡。 第五是如乾陀羅山,這山都是純寶所成,夜叉大神住其中,它比喻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寶。菩薩所住難勝地亦復如是,一切任運自在的神通變化,一切的善巧自在都在其中,說不能盡。 佛子!如馬耳山王,純寶所成,一切諸果咸在其中,取不可盡;菩薩所住現前地亦復如是,入緣起理,聲聞果證,咸在其中,說不可盡。 第六如馬耳山王,一切諸果都在其中,取不可盡。般若法門就是緣起性空,菩薩所住現前地亦復如是,深入緣起的道理,還有無數聲聞證果的聖者,都在其中,說不可盡。 如尼民陀羅山王,純寶所成,大力龍神咸住其中,無有窮盡;菩薩所住遠行地亦復如是,方便智慧,獨覺果證,咸在其中,說不可盡。 第七如尼民陀羅山王,大力龍神都住其中,方便善巧如大力龍神,超過現前地所深入的緣起之因,成就方便的智慧。得緣覺果位的聖者都在其中,說不可盡。 如斫羯羅山王,純寶所成,諸自在眾咸住其中,無有窮盡;菩薩所住不動地亦復如是,一切菩薩自在行,差別世界,咸在其中,說不可盡。 第八如斫羯羅山王,一切的自在聖者都住在其中,此「自在眾」即是密迹諸神。八地菩薩無功用心自在,成就任運自在的功夫,有不動其身而能夠分身到無數不同世界的神通妙用。 383期 第十法雲地(十八) 如計都山王,純寶所成,大威德阿修羅王咸住其中,無有窮盡;菩薩所住善慧地亦復如是,一切世間生滅智行,咸在其中,說不可盡。 第九如計都山王,有大威德阿修羅王住在其中,不知其數。菩薩所住善慧地亦復如是,一切世間上的生滅緣起的道理,以及如何消除生滅流轉苦惱的智慧與修行的法門,都在這一地中圓滿成就。 如須彌盧山王,純寶所成,大威德諸天咸住其中,無有窮盡;菩薩所住法雲地亦復如是,如來力、無畏、不共法、一切佛事,咸在其中,問答宣說,不可窮盡。 第十如須彌盧山王,有大威德的諸天們都住在其中,十地佛德如天,已淳淨故,十地菩薩一切佛事都已經修行圓滿了。如來的十力、四無畏智、十八不共法,以及一切殊勝的佛事。菩薩要證得以上種種如佛的境界,必須在此地中精勤修學,圓滿菩薩所應具備的功德,方能進入等覺妙覺的果位,而證入佛果。這些過程都在十地中成就,以及種種的問難,宣說妙法等等,不可窮盡。 以下是第四「總結法、喻,即結成本意」的部分。 佛子!此十寶山王,同在大海,差別得名;菩薩十地亦復如是,同在一切智中,差別得名。 如《疏鈔》言:「第四總結法、喻,即結成本意。本意有二:(一)既同一智海,得差別名,則差非差也。(二)互相顯義,謂彼十大山因海得高勝名,若在餘處,不足為高故。大海亦因大山得深廣名,含斯大義故。十地亦爾,因修佛智,故得高勝。佛智亦因十地所不能窮,方顯深廣。」如同十座大山,因有大海而顯高勝,若在別處,或許顯不出巍峨高度;又大海因為有巍峨高山,而見其深廣。菩薩十地亦復如是,雖然同在一切智海中,故差別得名。 佛子!譬如大海,以十種相,得大海名,不可移奪。何等為十?一、次第漸深;二、不受死屍;三、餘水入中皆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無量珍寶;六、無能至底;七、廣大無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過限;十、普受大雨,無有盈溢。 如《疏鈔》言:「大海十相,明難度能度大果功德。先喻,後合,皆有總、別。」大海有十相,說明難度、能度,大果功德。先說譬喻,再說合的部分;不管是法喻或法合都有總說、有分別說二種解釋,如何為大海十種相呢? 第一是次第漸深,大海是由淺漸深的,越到海中央是越深。與我們修學佛法一樣,從十信、十行、十迴向到十地,紮紮實實完成每一階段的修行,由淺至深修行下來的。如歡喜地的菩薩,出生大願而漸次深故。 第二是不受死屍,大海雖然大,但對於死屍不能容受,像落海死亡的人都會被海浪沖上岸,絕對不會留在海裡。我們佛法說大海不容破戒之人,若以在佛門中而言,粗口罵人、動手打人是不共住的,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已經喪失修學佛法的資格,所以說佛法大海不容破戒之人。 第三餘水入中,皆失本名。不管是江水、河水,或是什麼水流到海裡都變成海水,海水只有一個味道,鹹味。任何江河之水、雪水、雨水,只要流入海中都同一鹹味。 第四普同一味,這是佛法的平等相。 第五無量珍寶,雖然大海看起來是汪洋一片,但海水之下有無量珍寶,如南台灣的珊瑚,澎湖有硨磲。 第六無能至底,大海很深,雖然現代的潛水有很好的技術,但因為水壓的緣故,還是不能至底。 第七廣大無量,一望無際。 第八大身所居,就是大鯨魚等等的大型魚類所居之處。 第九潮不過限,大海的潮汐是有時間性的,假如沒有限制,就把大地淹過了。 第十普受大雨,無有盈溢。不管大雨有多大,江河流入的水有多急,大海都能容受,不會因為水量而有盈溢的現象。大海的容量深度、寬度、大度、難度、能度,也就是說大海的容量,深不可測。 菩薩行亦復如是,以十相故,名菩薩行,不可移奪。何等為十?所謂歡喜地,出生大願漸次深故;離垢地,不受一切破戒屍故;發光地,捨離世間假名字故;焰慧地,與佛功德同一味故;難勝地,出生無量方便神通、世間所作眾珍寶故;現前地,觀察緣生甚深理故;遠行地,廣大覺慧善觀察故;不動地,示現廣大莊嚴事故;善慧地,得深解脫行於世間,如實而知不過限故;法雲地,能受一切諸佛如來大法明雨無厭足故。 如《疏鈔》言:「合中總云,不可移奪者,此有二義:(一)果海,因十地相,不可奪其果海深廣之名。(二)地行因相,由依智海,不可奪其因行之稱,以是海家之相故,果家之因故。若奪因相,則果亦不成。喻中約果,名不可奪。法中舉因,名不可奪。」 「菩薩行亦復如是,以十相故,名菩薩行,不可移奪。」十相就是十地的果位,每一地都有每一地的果位。何等為十?現在要把名字說出來,就是要來說「合」的部分,合有兩種,第一是總說。大海有十種相,得大海名。大海有十種相不可移奪。菩薩行也有十種相,不可移奪。這是總說。 如《疏鈔》言:「故《論》云:因果相順故。云何相順?謂十地如大海,此總舉也。能度難度者,顯因順果也。如海十相,方能成海。得大菩提果,故果順因也。如海成時,不失十相。離十相而無海,離十地而無佛智,故十地即智海也。」 大海以十種相,得大海名,不可移奪。菩薩行亦有十相,名菩薩行,不可移奪。若分別說,則攝十為八。我來解釋一下。 如《疏鈔》言:「別中攝十為八:(一)易入功德以漸故,(二)淨功德,(三)平等功德,(四)護功德,護自一味,恒不失故。(五)利益功德,利世間故。(六)六、七二句合為不竭功德,以深廣故。(七)住處功德,無功用行是菩薩所住故。《經》云:大身者,以無量身修菩薩行,十身相作故。(八)末後二句合名護世間功德。九地潮不過限,不誤傷物;知機授法,不差根器。十地若無大海,水溺四洲;餘不能受,必生毀謗。又得此二法,用護世間。」 何等為十?第一所謂歡喜地,出生大願漸次深故。要進入初地是漸進修成功的,從十信到晉升三賢位修行圓滿了,才能登入初地,是由漸至深,如同大海由淺入深一樣,稱作「易入功德」。 第二離垢地,不受一切破戒屍故。離垢地稱作「淨功德」,在佛法大海二地是修持戒的,若說破戒的人,佛法大海是不容許的。佛法是慈悲的、寬容的給煩惱眾生機會修行。 第三發光地,捨離世間假名字故;是什麼功德呢?是「平等功德」,什麼是平等功德呢?捨離世間假名故。 384期 第十法雲地(十九) 第四燄慧地,與佛功德同一味故;是「護功德」,護自一味,恒不失故。保護什麼呢?保護自己持戒的功德,自己的法門,護自一味,恒不忘失。自始自終,與佛功德同一味故。 第五難勝地,出生無量方便神通、世間所作眾珍寶故;是「利益功德」,利世間故。能出生無量方便神通,利益世間。難勝地是修學禪定能夠得到方便,得到方便神通。在佛陀時代,有位老太太就住在佛陀的對門,他不願意聽到佛的名字,更不願見到佛的相貌,千方百計的躲開佛不願見面。佛陀心想,我自己對面的老太太都度不了,那要度世間人不是更難嗎?佛陀想盡辦法要度化他,有一天就到老太太家去敲門,老太太開門一看是佛陀來了,趕緊用手將臉遮住。此時,佛陀運用神通,在老太太的每一根手指上化現其中,老太太一急哭了起來,怎麼辦是好。後來,佛陀以神通讓他覺醒,這位就是俗稱的城東老母。 很多人都知道用功修行,卻忽略了結緣的重要性。由於城東老母貧苦無依,從來不聽聞佛法。有一天,佛陀自己說,他度化不了這位城東老母,弟子們不相信,佛陀化現大神通,城東老母就是不肯見佛,乾脆用手把眼睛遮起來。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佛與這個老太太沒有緣,即使成就了無上菩提,有無量的神通智慧,亦無法度化無緣之人。於是,釋迦牟尼佛觀察眾弟子中,羅睺羅與城東老母最為有緣,便派羅睺羅去度化這位老太太。羅睺羅尊者一去,老太太歡喜得不得了,馬上就受了三皈依、五戒,當下便證得須陀洹果。因為與其有緣,故輕鬆完成任務。 第六現前地,觀察緣生甚深理;就是功德深,觀察緣起甚深的道理。第六個般若的部分。 第七遠行地,廣大覺慧善觀察故。現前地與遠行地,這兩地都是以智慧為首的,所以合為「不竭功德,以深廣故。」 第八不動地,示現廣大莊嚴事故;是「住處功德」,無功用行是菩薩所住故。《經》中說:「大身者,以無量身修菩薩行,十身相作故。」 第九善慧地,得深解脫行於世間,如實而知不過限故。 第十法雲地,能受一切諸佛如來,大法明雨無厭足故。如《疏鈔》言:「末後二句合名護世間功德。九地潮不過限,不誤傷物;知機授法,不差根器。十地若無大海,水溺四洲;餘不能受,必生毀謗。又得此二法,用護世間。」九地呢?是潮汐不過限,漲潮或退潮有一定的時間,不誤傷生物,知機授法,不揀別根器。到了第九地,知道什麼眾生該說什麼法。第十法雲地,是能受一切諸佛如來,大法明雨,無厭足故。大法明,就是我們度眾生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我們自己修行最基本的功夫。大法明是自利、利他的功德;大法雨,是普利眾生的功德。必須具備這個條件,才算圓滿,無厭足故。 如《疏鈔》言:「《涅槃》三十三明海有八德:一者漸漸轉深,二者深難得底,三者同一鹹味,四者潮不過限,五者有種種寶藏,六者大身眾生所居,七者不宿死屍,八者一切萬流大雨投之不增不減。」以上是以大海十相之譬喻,來說明難度能度大果功德。 佛子!譬如大摩尼珠有十種性出過眾寶。何等為十?一者從大海出;二者巧匠治理;三者圓滿無缺;四者清淨離垢;五者內外明徹;六者善巧鑽穿;七者貫以寶縷;八者置在瑠璃高幢之上;九者普放一切種種光明;十者能隨王意雨眾寶物,如眾生心充滿其願。 如《疏鈔》言:「第四寶珠喻,轉盡堅固功德者。先喻,後合,各有總、別。......一出功德,可取者,選擇出海故。由初地中,如智善觀,出煩惱海也。二色功德,由治理之則色明淨故。三形相,四無垢,五明淨,並可知。六起行功德,即次下三句,謂智行穿徹,方便行攝持,自在行高顯故。相用不染,猶彼瑠璃。頌云金剛,取不動不壞。上三皆是異相莊嚴,故合為一。後二句明功用殊勝,謂七神力功德,聞持普照,體用微妙故。八不護功德,謂隨王雨寶,無護惜故。約法則得佛正智受位如王。令一切眾生同己善根藏故,如隨意雨寶故。合云廣作佛事,合文可知。」 摩尼寶珠喻中合於十寶性,一者從大海出,大摩尼珠是一種寶貝,不是普通的珠,從大海裡去採到的。印度人啊!從古以來一向樂於到海裡去採寶。這個是「出功德」,菩薩行是超過一切的功德,由初地菩薩中如智善觀,出煩惱海。雖然小乘聖者一樣修行,但他的修行只有自利,不能利他;而菩薩行是利他的,像大海一樣能出生一切珠寶。 二者巧匠治理,這是「色功德」。珠寶必須經過巧匠治理,寶石啊!都要由店裡的工藝師,做成各種形象的飾品,如戒指、項鍊、手鐲等等的飾物。菩薩修了十地法門以後,威儀莊嚴,則色明淨。 第三圓滿無缺,是「形相」的功德。凡是寶物總是形相很好的,珠圓玉潤沒有瑕疵,若有什麼缺陷,那就不成珠寶了。 第四清淨離垢,是「無垢」的功德,第四燄慧地沒有這些煩惱。 第五內外明徹,這是「明淨」的功德,跟珠寶一樣圓潤。 第六、七、八合為一,「六者善巧鑽穿,七者貫以寶縷,八者置在瑠璃高幢之上;」是「起行功德」。善巧鑽穿,就像我們要將珠寶鑽孔,然後再貫串起來,修行也是要積功累德。要貫以寶縷,用一條繩子將珠寶串起,如108顆的珠子串起來成為念珠。 第九普放一切種種光明,就是光明神力的功德。 第十能隨王意雨眾寶物,如眾生心充滿其願。是「不護功德」,為什麼不護呢?因為他已經隨王雨寶,無護惜故。 這是一切的珠寶,不是一般的東西,不是一般人物所能享用。這是國王統治階級,我們這裡說的是法王。法王能度眾生,應用各種的方便、智慧、神通。隨眾生心想,都能夠需要什麼就給什麼。如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充滿其願。這裡是「喻」的部分。 佛子!當知菩薩亦復如是,有十種事出過眾聖。何等為十?一者發一切智心;二者持戒頭陀,正行明淨;三者諸禪三昧,圓滿無缺;四者道行清白,離諸垢穢;五者方便神通,內外明徹;六者緣起智慧,善能鑽穿;七者貫以種種方便智縷;八者置於自在高幢之上;九者觀眾生行,放聞持光;十者受佛智職,墮在佛數,能為眾生廣作佛事。 這裡是「合」的部分,「有十種事出過眾聖」,說十地菩薩有十種寶物一樣的,出過眾聖很特別。何等為十呢?一者「發一切智心」,十地菩薩從初地歡喜地開始,經過了一個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對於成佛已經現出了一線光明,能夠斷一分煩惱,就證一分法身,所以說發一切智心。 385期 第十法雲地(二十) 第二「持戒頭陀,正行明淨,」頭陀是什麼呢?持戒修苦行的人,稱為頭陀行者。一般而言,修學持戒的人大部份是修苦行的比較多,如過午不食,再好的飯菜也不能吃,正行明淨,他修的菩提心是清淨光明,明淨功德。 第三「諸禪三昧圓滿無缺」,第四「道行清白,離諸垢穢,」這個是無垢功德。第五「方便神通,內外明徹,」是明淨功德。第六「緣起智慧,善能鑽穿,」是起行功德。第七「貫以種種方便智縷」,縷是線,穿珠子的線,也是起行功德。八者「置於自在高幢之上」,也是起行功德。 九者「觀眾生行,放聞持光,」第九是普放光明,放一切種種的光明,放聞持光,是說要度眾生,說法給他聽,希望放出一種光來,讓他能夠執持不忘佛法,是神力功德。第十「受佛智職,墮在佛數,能為眾生廣作佛事。」說十地菩薩已經是具備佛的資格了,這是第八科「地影像分」,就是以十種寶珠來比喻十地菩薩修行的經過,修行的進程。 以下是第九「地利益分」,看修行有什麼利益?這裡是「顯法利益」,又分為二科︰有「生信功德」、「供養功德。」在「生信功德」中複分二科︰有「說益生信」、「動地生信。」現在從「生信功德」的部分,開始說起。 佛子!此集一切種一切智功德菩薩行法門品,若諸眾生不種善根,不可得聞。 這裡是「生信功德」中之「說益生信」的部分,這是集一切種一切智功德的十地菩薩法門品,假如是沒有種過此善根的人,是沒有機會聽聞十地法門的。 解脫月菩薩言:「聞此法門,得幾所福?」 由於解脫月菩薩是當機眾,故請問金剛藏菩薩聽聞這個法門,能夠得到幾種福德呢?說沒有種善根的人聽不到這種法,那倒要請問一下,聽了這種法以後,我們可以得到多少福呢?金剛藏菩薩開始回答說︰ 金剛藏菩薩言:「如一切智所集福德,聞此法門福德如是。何以故?非不聞此功德法門而能信解、受持、讀誦,何況精進、如說修行!是故當知,要得聞此集一切智功德法門,乃能信解、受持、修習,然後至於一切智地。」 金剛藏菩薩說:「如一切智所集福德,聞此法門,福德如是。」你問我聽聞這個法門,會得到幾種福德。現在告訴你,能得如一切智所集的福德,一切智就是佛智,所有佛智所集的福德,就是有機會聽到十地法門,所得到的福德是一切智的福德。 解脫月菩薩對金剛藏菩薩說︰您這解釋太籠統了,還不太清楚重點,是否請您再加以說明。「何以故?」也可以說是金剛藏菩薩的自問自答,為何要如此的答覆您的問題,為何要如此的說明呢? 「非不聞此功德法門,而能信解,受持,讀誦,何況精進,如說修行!」假定沒有聽過這種功德法門,是不能夠信解的,所以說一定要聽聞過這種功德法門,才能夠信解,受持,讀誦,何況精進。受持讀誦是初步的工夫,信解之後,方能精進修持,如說修行則更難! 「是故當知:要得聞此集一切智功德法門,乃能信解,受持,修習,然後至於一切智地!」要能得到聽聞此集一切智功德法門,才能信解,受持,修習,然後至於一切智地。不是隨便能夠得到的,這是「說益生信」,說這個法的利益而生信。 以下是「動地生信」的部分,使眾生產生信心,加強眾生的信心。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十方各有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六種十八相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踊、遍踊、等遍踊,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擊、遍擊、等遍擊。 此時,十方各有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六種十八相動。這個是要加強我們的信心,什麼是六種十八相動?六種動相各有三個行相,大中小三種層次的動相,以增加我們的信心。因為每一種動都有三種相,如「動、遍動、等遍動,」所以有十八種相動。要令眾生知道一切法無常,還有一說,如要將衣服來染一染,要將塵土先抖掉,再將白衣服染成其他顏色。地動等於把眾生心上的塵垢抖掉,使心得到清淨。讓三界的眾生知道佛的功德不可思議。 據《華嚴經疏》卷六記載,佛將說法之時,所示現之地動有七個原因,稱為地動七因。即:(一)為使諸魔怖畏,(二)為使眾生心不散亂,(三)為使放逸者生覺知,(四)為使眾生警悟,覺了微妙法相。(五)為使眾生觀佛之說法,遍於一切智。(六)為使根熟之眾生得解脫。(七)為使眾生隨順而問正義。 令聽法者知道佛法難聞,不得輕慢,珍惜因緣珍惜把握機會。佛說了大法以後,出現了六種動相,第一種就是「動」:地動了起來,是怎樣動?是搖晃不安,這我們都有經驗。第二種「起」:我們可以發現,忽然地凸出來,升高了。第三「踊」:就是有的地方凸出來,有的地方凹下去。還有「震」:耳朵聽到有聲音是震。「吼」:發出大聲音,有的時候大地震之前,也會發出這種聲音。最後是「擊」:就像用什麼東西在敲打一樣。 地動的原因,要令眾生知道一切法空、無常。要以恭敬的心來接受佛法,所以來六種震動。 當開始翻譯《華嚴經》之時,禮請武則天進壇上香,感得天降甘露。因為好久沒下雨了,這一天開始要翻譯大經,天忽然下雨了,這是一個瑞相。翻譯出來之後,恭請賢首國師來講經之時,則有地動的瑞相。地動就是要警覺眾生。 雨眾天華、天鬘、天衣,及諸天寶莊嚴之具、幢幡、繒蓋。奏天伎樂,其音和雅,同時發聲,讚一切智地所有功德。 這裡是「供養功德」,諸菩薩聽法以後,都來讚歎供養。 如此世界他化自在天王宮演說此法,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這裡是「結通十方」,因為十地法門是在他化自在天王宮演說的,此時十方所有一切世界,亦同時在演說十地法門。所有十方一切世界悉亦如是,也都有佛在說此大法。就是說佛身充滿於法界,一處就是一切處,就是這個意思。 爾時!復以佛神力故,十方各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十億佛剎微塵數菩薩而來此會,作如是言:「善哉善哉!金剛藏!快說此法。我等悉亦同名:金剛藏,所住世界各各差別,悉名:金剛德,佛號:金剛幢。我等住在本世界中,皆承如來威神之力而說此法,眾會悉等,文字句義與此所說無有增減;悉以佛神力而來此會,為汝作證。如我等今者入此世界,如是十方一切世界悉亦如是而往作證。」 386期 第十法雲地(二十一) 接著,最後一個段落是「地重頌分」,以偈頌的方式,重新再講一遍十地法門。 爾時!金剛藏菩薩觀察十方一切眾會,普周法界,欲讚歎發一切智智心,欲示現菩薩境界,欲淨治菩薩行力,欲說攝取一切種智道,欲除滅一切世間垢,欲施與一切智,欲示現不思議智莊嚴,欲顯示一切菩薩諸功德,欲令如是地義轉更開顯,承佛神力而說頌言: 其心寂滅恒調順,平等無礙如虛空,離諸垢濁住於道,此殊勝行汝應聽。百千億劫修諸善,供養無量無邊佛,聲聞獨覺亦復然,為利眾生發大心。精勤持戒常柔忍,慚愧福智皆具足,志求佛智修廣慧,願得十力發大心。三世諸佛咸供養,一切國土悉嚴淨,了知諸法皆平等,為利眾生發大心。住於初地生是心,永離眾惡常歡喜,願力廣修諸善法,以悲愍故入後位。戒聞具足念眾生,滌除垢穢心明潔,觀察世間三毒火,廣大解者趣三地。三有一切皆無常,如箭入身苦熾然,厭離有為求佛法,廣大智人趣焰地。念慧具足得道智,供養百千無量佛,常觀最勝諸功德,斯人趣入難勝地。智慧方便善觀察,種種示現救眾生,復供十力無上尊,趣入無生現前地。世所難知而能知,不受於我離有無,法性本寂隨緣轉,得此微妙向七地。智慧方便心廣大,難行難伏難了知,雖證寂滅勤修習,能趣如空不動地。佛勸令從寂滅起,廣修種種諸智業,具十自在觀世間,以此而昇善慧地。以微妙智觀眾生,心行業惑等稠林,為欲化其令趣道,演說諸佛勝義藏。次第修行具眾善,乃至九地集福慧,常求諸佛最上法,得佛智水灌其頂。獲得無數諸三昧,亦善了知其作業,最後三昧名受職,住廣大境恒不動。菩薩得此三昧時,大寶蓮華忽然現,身量稱彼於中坐,佛子圍遶同觀察。放大光明百千億,滅除一切眾生苦,復於頂上放光明,普入十方諸佛會。悉住空中作光網,供養佛已從足入,即時諸佛悉了知,今此佛子登職位。十方菩薩來觀察,受職大士舒光照,諸佛眉間亦放光,普照而來從頂入。十方世界咸震動,一切地獄苦消滅,是時諸佛與其職,如轉輪王第一子。若蒙諸佛與灌頂,是則名登法雲地,智慧增長無有邊,開悟一切諸世間。欲界色界無色界,法界世界眾生界,有數無數及虛空,如是一切咸通達。一切化用大威力,諸佛加持微細智,祕密劫數毛道等,皆能如實而觀察。受生捨俗成正道,轉妙法輪入涅槃,乃至寂滅解脫法,及所未說皆能了。菩薩住此法雲地,具足念力持佛法,譬如大海受龍雨,此地受法亦復然。十方無量諸眾生,悉得聞持持佛法,於一佛所所聞法,過於彼數無有量。以昔智願威神力,一念普遍十方土,澍甘露雨滅煩惱,是故佛說名法雲。神通示現遍十方,超出人天世間境,復過是數無量億,世智思惟必迷悶。一舉足量智功德,乃至九地不能知,何況一切諸眾生,及以聲聞辟支佛。此地菩薩供養佛,十方國土悉周遍,亦供現前諸聖眾,具足莊嚴佛功德。住於此地復為說,三世法界無礙智,眾生國土悉亦然,乃至一切佛功德。此地菩薩智光明,能示眾生正法路,自在天光除世暗,此光滅暗亦如是。住此多作三界王,善能演說三乘法,無量三昧一念得,所見諸佛亦如是。此地我今已略說,若欲廣說不可盡,如是諸地佛智中,如十山王嶷然住。初地藝業不可盡,譬如雪山集眾藥,二地戒聞如香山,三如鞞陀發妙華。焰慧道寶無有盡,譬如仙山仁善住,五地神通如由乾,六如馬耳具眾果。七地大慧如尼民,八地自在如輪圍,九如計都集無礙,十如須彌具眾德。初地願首二持戒,三地功德四專一,五地微妙六甚深,七廣大慧八莊嚴。九地思量微妙義,出過一切世間道,十地受持諸佛法,如是行海無盡竭。十行超世發心初,持戒第二禪第三,行淨第四成就五,緣生第六貫穿七。第八置在金剛幢,第九觀察眾稠林,第十灌頂隨王意,如是德寶漸清淨。十方國土碎為塵,可於一念知其數,毫末度空可知量,億劫說此不可盡。按照《華嚴經疏》上的解釋:十地菩薩所成就的利益,是無盡的。成公導師之〈十地品〉講解,到此全部結束。此單元將由〈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接續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