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品會大意淺釋》 華嚴經品會大意淺釋 ——講於七十一年秋季華嚴法會 唐譯華嚴經共有八十卷,分為三十九品。此三十九品經文,乃毘盧遮那如來於海印三昧中之所宣流,分別在七個地方,做九次說出,每會有其不同的會主為代表。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九次集會說經的內容: 第一會:六品經文,共十一卷。普賢菩薩為會主,說法地點在菩提場,介紹佛陀成道以後,所親證的依正二報莊嚴。依一般慣例而言,此六品經文屬序分。晉道安法師釋經,把經典內容分成三大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第一會的十一卷經文,即屬本經的序分。其內容分別是:一、世主妙嚴品,二、如來現相品,三、普賢三昧品,四、世界成就品,五、華藏世界品,六、毘盧遮那品。 何謂依正二報?佛經裡講眾生身體為正報,不管是大身眾生、小身眾生,上自天人,下至昆蟲、蟻螻,舉凡其身,皆為正報。人當然不例外。我們這具臭皮囊,有的長得美好,有的長得醜陋,有的看來順眼,也有的令人討厭。這都是正報身。依報呢?依報即正報身體所依之而住、依之而生存的環境。第一會的六品經文裡邊所說種種瑞相、種種莊嚴、一切不思議殊勝事境,這就是佛如來的依正二報。佛陀之所以能感得如此莊嚴果報,乃因他已經在過無量劫海修行而來。經上說:這世界没有一指甲許土地,不是如來捨生命處。可見,佛修因時曠劫久遠,又由於不斷修勝善因,故成就佛果,感得如此殊勝妙好。不但是佛身相好莊嚴,且所感依報世界,亦是種種妙好嚴淨。這在經文裡邊,我們可以體會得到。 華嚴經說此佛果依正莊嚴事的用意,在告訴我等現在眾生,所處環境乃垢穢不堪——土石、砂礫、五濁惡世(所謂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等種種不莊嚴——是個娑婆世界。我們住於其中,以為快樂,不知是一不實在、非永恒的世界。與佛世界較之,相差太遠,藉以告訴我等依報不可取。且這世界有太多苦難,種種災變。眾生依之而住,甚可怖畏。目的為讓我等對這不莊嚴的世界,生厭離心,轉而對佛的莊嚴世界,起好樂心。 華嚴經上說佛的正報莊嚴,具足有十種佛身、無量相好。佛所具足的十種身是:一、菩提身,二、願身,三、化身,四、相好身,五、勢力身,六、如意身,七、福德身,八、智身,九、法身,十、力身。上之十種佛身,是清淨的、永恆的、不生不滅的,這才是我們所應追求的。不似我們這具臭皮囊,九孔常流不淨,內裡充滿膿血糞穢。不管外表如何漂亮、好看,終歸血肉之軀,都要衰老、生病,且要死亡,相當恐怖。既不清淨,也非永恆,更談不上莊嚴。因而佛說眾生之依正二報,都不值得貪戀。此等情況,在佛看起來,是很苦的,不值得貪戀的!而我們卻愚癡得不知自己所處的是這麼一個污穢不堪的世界,就如同法華經裡長者的幼兒們,不明白身處火宅中,還在裡邊嬉戲,不肯出來。幸得長者用盡善巧方便,引謗出離。華嚴經序分也有相同意義。以佛果種種莊嚴,來顯示這娑婆世界的陋劣,使我們對自身所處環境真相有所暸解,而生厭離心,進而對佛果境界生出好樂心、恭敬心、企求心,以達誘發眾生上求佛菩提之目的。因為這世界是粗惡、短暫、如幻、不實的,也唯有清淨莊嚴的佛世界,才值得我等去好樂追求。 以上這一會,清涼國師將之定名為「舉果勸樂生信分」,舉出佛的種種莊嚴果報,令我們生起羨慕心、好樂心,因此叫「舉果勸樂」。有了羨慕心、好樂心以後,要進一步去實行。然而在修行以前,得先有信心才行,故曰「勸樂生信」。令生信之法,即是介紹佛的依正莊嚴,令知實實在在有這回事,不是空頭支票,不必懷疑。這是由等覺位普賢菩薩所說出,是值得我們所信賴的。 第二會也有六品經文,由文殊師利菩薩在普光明殿說出。這六品經文分別是:一、如來名號品,二、四聖諦品,三、光明覺品,四、菩薩問明品,五、淨行品,六、賢首品。前面第一會已介紹佛的依正莊嚴,令信心生起,然單有信心,還是不夠,必得對佛所說瞭解才行。從瞭解認識佛法以後,我們才知道,該如何去進修。所以此會一開始便先說如來名號品,讓我們認識如來,繼而說四聖諦品,以便我等對世、出世間的種種因果現象,更進一步瞭解。再進而正說佛法內容,便是光明覺品。以上這三品所說,也是屬於如來正報。再接著則是從認識而起修,因說菩薩問明品、淨行品及賢首品。這三品所修是為十信位。本會從第十二卷至第十五卷共有四卷經。這十信位在圓教裡邊,嚴格說來,還是在凡夫位次,因這祗是建立信心的階段而已。必得十信修滿,進入初住以後,才算得上是入了賢位。 說起這信心,似乎我們人人都有。你一定會說:「我有信心啊!我信佛教,我是佛教徒,來參加法會、誦經、拜佛。我會念佛,這不是有信心嗎?」的確,要信佛,以乎很簡單,然要信仰堅定不移,可就不易,這得下深功夫。這裡說,修信心,得經過十個位次的歷鍊。看看這三品經,便可知其內容。這第二會乃是由初步瞭解佛法,進而生信心。經上說,要堅固信心,得經過十千劫。可見,修信心,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華嚴經偈曰:「假如熱火輪,於汝頂上旋,終不為此苦,退失菩提心。」如果你具備了這條件,為了向道,為了學佛,縱使是用燒熱的鐵輪,安在頭頂上旋轉,威脅你不要信佛,也不為所動,寧可喪失生命,也不退失菩提心,那種信心就可謂堅固了,進而能安住於佛法之中。所以到了第三會,便正說十住法門。從這第二會生信、瞭解、進修,一直到第七會,這中間經歷了信、住、行、向、地、等覺、妙覺,五十二個階位,是為「修因契果生解分」。 第三會的內容即是修十住法門。「住」有依佛法而住,或安住於佛法中的意思。行者修到信心堅固,絶對不動搖,故曰住。此會亦有六品經——一、升須彌山頂品,二、須彌頂上偈讚品,三、十注品,四、梵行品,五、初發心功德品,六、明法品,一共三卷經文。以法慧菩薩為會主,在忉利天宮所說。此中十住品正說十住法。以一乘教來說,十住位是賢位的初步,可見華嚴圓教一登初住,就見真理,能分身百世界作佛度眾生。所以不可小看這初住菩薩。這位子在華嚴經屬初發心位,乃賢位的起步,經中特以一品經文解說。行者到此發心住,功德已大,故曰:「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此即華嚴法門的特色,為本經「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因果同時」最高理論之所在。發心的時候,就是成佛的時候。此中道理,各位宜深加體會。 本會於須彌山頂說十住法,此中還有一個問題:我們唱讚時說:毘盧遮那如來在菩提場不動而昇。既然毘盧遮那如來坐在菩提場而未動,如何須彌山頂三十三天的天眾,竟為如來佈置了一個莊嚴的講堂,及種種嚴飾的菩提法座,請如來說華嚴經,且天眾也確實見到毘盧遮那如來,於忉利天宮升座說法呢?要瞭解這問題,首先得明白一原理,即毘盧遮那如來乃法身佛。法身是遍滿一切法界的。我們天天所唱的讚偈:「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也就是這問題的注釋了。當然這道理很深,雖然天天唱,也不見得就能契入。現在這第三會既然有此問題,我們就得設法弄懂它。要明白這道理,可由「事」與「理」兩方面下手。華嚴經講四種法界: 第一、事法界:也就是現象界。目前所看到一樣事物,星羅棋布,這是人,那是天,此是房子,那是馬路,又是山,又是水等等,種種景色不同,都屬事法界,亦即每一事物都有其分位,都有他的存在。 第二、理法界:華嚴經上說,事是依理而成的,無理,不能成事。成事之理為「法性理」。此性在諸法曰「法性」,在眾生曰「佛性」。眾生都可成佛,就因其具有佛性,而一切諸法之所以能夠建立,在其有法性。因說佛性、法性,乃就理而說。事各有分齊,有大有小。大的事物住大位,小的事物佔小位。各個存在,彼此界限清楚。理則圓融,一切事物上,均可見理,一切事物,都依理性存在。這一點,應先明白事和理兩種道理,再進一步混融無礙,然後才能通達事事無礙的華嚴最高境界。 第三、理事無礙法界:理與事要如何才能混融無礙?上來說過,事事皆仗理而成。事雖有形,而理屬無形。故要見事容易——眼見耳聞,身觸手摸,隨時可得。見理則難。欲得之,仍須由事相上體會,所謂「理因事顯,事攬理成」。達乎此,方許入此理事無礙境界。 第四、事事無礙法界:事事大小各佔分位,又如何方能無礙呢?我們常聽講經時說:「須彌可以納芥子,芥子也可以納須彌。」這實在是個問題。須彌是一座很大的山,容納芥子理所當然。芥子要容納須彌,可就費思量囉。芥子即芥菜種子。這麼小的東西,根本不可能容納須彌山。可見,重要關鍵在此,也正是功夫所在。如何使其成為可能,又如何方達此事事無礙境界?欲解此,得先明白佛法的中心理論——緣起性空的道理。依佛法而言,不管是很大很大的東西,或很小很小的東西,其成功皆屬因緣幻現,都是因緣和合而有。既是緣起之法,因緣具足,它便成功,因緣消失,它就幻滅。所謂「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則大至須彌,小至芥子,根本都沒有實在個體,同屬緣起法,因而得以大小相容,一多無礙。華嚴的境界就是如此微妙。這也是華嚴最高的哲理。 明白了無礙事理之後,再回過頭來研究主題:毘盧遮那如來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並未移動,而天人見到他上升須彌山頂,到忉利天宮說法。還替他佈置寶座,歡迎他,讚歎他,這就得由法身遍滿於法界的理事無礙的角度來看待,方可得到圓滿解答。在此再說一個譬喻:當農曆十五的夜晚,天上高掛著一輪既圓又亮的明月,某江上適有三條船。一船開往南,船上的人所見的月亮,亦隨其往南行,江裡月影也一齊往南而去;另一條船往北,船中人卻看到月亮跟著他往北,且水中的月影也緊隨著向北走;還有一條船泊在江邊不動,未開動的這艘船上的人們,卻認為月亮很有意思,老陪伴著他,向他微笑,河裡的月也一直沒離開他。這就是「緣」,並非月亮有三個。眾生見佛,亦應作如是觀。眾生之緣來感,諸佛赴感應機,如同月照行船一般。佛是很慈悲的,何處有眾生需佛說法,佛便無遠弗屆應其機、滿其願。此即赴感,所謂:「隨緣赴感靡不周。」眾生的要求曰感,佛應機說法叫應。我們不是常說感應嗎?這即感應。有感,就有應。天上的眾生希望聽佛法,毘盧遮那如來便赴其感、應其機,這就叫做感應,並非如來有兩個身體。由以上的譬喻,可體會到不動而升的理論了吧。 再說,此會談十住法門,因何要至須彌山頂說呢?此表學佛地位漸高之故。普通凡夫皆住人間。到了賢人位次,將其提升到天上,所以要升到須彌山頂去說。到了須彌山頂忉利天宮,天王說法讚佛,迎佛至最吉祥寶殿說法,故我們稱佛說法處為最吉祥殿。華嚴經上記載:「迦葉如來等諸佛,皆曾到此寶殿說法,是故此處最吉祥。」即以最吉祥的寶殿,歡迎毘盧遮那如來說法。因此蓮社二樓佛殿供奉毘盧遮那如來,亦將二樓定名為「最吉祥殿」,不叫「大雄寶殿」,即據華嚴經而來。此是常識,順便一提。 十住位共有十個階位,每一階位,皆有其修行的內含。華嚴經中並没一位一位詳細分析,唯於初住這一階位,標出一品經文,說明其功德。前面已說過,華嚴經很特別,菩薩修行入了初住,即可分身百界作佛。在此不妨再提出,為各位作個介紹:初住,一般說來,乃是賢位的開始。若將賢位分成三個等級,則十住位是下賢位,十行位屬中賢位,十迴向位才是上賢位。好比軍中有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一樣。初住等於下賢位的第一個位子而已,何以就具有如此廣大的功德,能夠成佛呢?華嚴經說:初發心住的菩薩要修十種觀境,以觀行的功夫斷伏煩惱,故能見真理。這是一大關鍵。因說我們學佛修行,單是燒香、拜佛、念佛、誦經,實還不夠,還得依佛理修觀行,由修觀而除煩惱。煩惱斷除了,智慧才能生起;智慧生起,才能見到真理。見到真理,即是見佛。何以故?佛即真理也。可見,這是聯貫的連鎖關係。這也是初住菩薩能分身百界作佛的道理。可是如果說,菩薩到此,已能斷煩惱、見真理、分身百界作佛,何必還要有後面行、向、地的施設呢?依頓教說,一念無生,即是佛,這屬理佛。華嚴圓教講的是諸劫相即相入,而其修行時分,一即一切,念劫圓融。長短即入,不達彼一一時法。不礙行布,即是圓融,不礙圓融,即是行布。二門自在,舉一全收。是故才登初住,即能成佛,這完全依理上而言。在事行上,則待後邊一一位中完成功果也。 至於這一會為何特別以一卷的經文,來強調讚揚發心的功德呢?我們也來研究一下!也許有人會問:「我們現今不都已發心,歸依三寶了嗎?師父帶我們發四種大願,不是發心嗎?既已發心,何以未得到這許多的功德?何以我們不能如經上說的起觀、斷煩惱、生智慧呢?」此實因我們對發心內容未完全瞭解,或者歸依時師父未講詳細,或者本身懵懵懂懂,沒聽清楚。在此給各位作個補充:發心的內容有四,包括:一、眾生無邊誓願度;二、煩惱無盡誓願斷;三、法門無量誓願學;四、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句話包括了所有的菩薩行。歸納起來,合為兩件大事;第一件修福德,第二件修智慧。「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此兩句是修福德。所謂「度眾生」,我們都是眾生,皆在生死凡夫界中。前面說過,所處的環境是污穢、痛苦、短暫、無常的。若想到佛地去,得度過煩惱大河。要能度過此煩惱大河,才可到達諸佛涅槃彼岸。這叫做「度」。就如過河,需用船渡過去一樣,成佛也得佛法度我們過去。度眾生、斷煩惱,都像一條船,能把我們度到諸佛彼岸去。眾生又如何度法呢?在經中常說,諸佛菩薩的工作,就是要度眾生。他們說法,令眾生明白道理,知厭離眾生界,而欣樂諸佛界。此是件大事,解除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生死,故不得視為是件普通的事,或認為與你我不相干,甚至說度眾生是佛菩薩的事,這都是錯誤的!發心,就是發與佛菩薩相同的心。要想成佛,就得與佛菩薩一樣發心度眾生。而度眾生的事千頭萬緒。比方說,參加印經是度眾生;辦學校、孤兒院,也是度眾生;辦佛學研究所當然也是度眾生。因為這許多事業可與眾生發生關係,也才有機會把佛法傳給他們。眾生得到佛法,才知道走上菩提道,知所處眾生界外尚有清淨、永恆、快樂、莊嚴的佛界。否則大家不知道,便談不上何為佛?何為眾生?而永遠處於三途六道中受苦受難,不得解脫。因此效法諸佛、菩薩,不眠不休地度眾生。你說,此種發心還不夠偉大嗎? 「斷煩惱」:我們的煩惱太多,所謂貪、瞋、癡、慢、疑、惡見、嫉妒、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等等,這許多都是煩惱。凡夫心一天到晚被這許多煩惱所盤據,而沒有機會起觀行、想真理,更沒有辧法想到度眾生的事。故應起觀行,觀真理,起慈悲心,度眾生,把煩惱轉成菩提,把煩惱轉為慈悲,轉成愛心、同情心。如實轉過來,才能成佛。發心的第二件大事即斷煩惱。能斷掉煩惱,發起菩提心、菩薩心,來修行,自能成佛。所以發斷煩惱的心,也有無量功德。然得真正做到才行,光是懂不去做,也沒有用。有人說:「這很難啊!看到好東西,不貪,我一時做不到。看到蒼蠅、蚊子、螞蟻,不殺,也做不到。」關鍵即在此。事實上這也是煩惱不易斷、殺心不易根除所致。你看他討厭,這討厭的心理,就不是慈悲心。若是把環境清理乾淨,使之不易滋生,由根本上解決,則牠過牠的生活,你過你的生活,根本沒有什麼妨礙。再說,蚊蠅、蟻螻亦是眾生之一。當年,須達多長者布施祇陀林園,舍利弗督工為佛建講堂時,看到地上有許多螞蟻。佛告訴舍利弗說:「這些螞蟻於迦葉時生人道中,因不知修行而造惡因,墮了蟻身,至今未得解脫。」可見輪迴之可怕!既知其為有情,更當想法度他,不要厭惡。螞蟻、蟑螂之所以令人討厭,就是過去造了被人討厭的惡因所致。瞋恨心重、好發脾氣的人,將來會墮毒蛇,人見人打。這是種惡因所感的惡果。因此我說,斷煩惱,必得明理才行。煩惱斷了,才能起觀行,也就能成佛。 修學無量法門,以及誓願成就佛道,是屬於修智慧。修什麼法門呢?修成佛的法門、斷煩惱的法門、度眾生的法門。為什麼要學呢?因不懂,就樣樣皆錯,處處罣礙。懂得了,才免做錯。佛法裡常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何是惡法,不能做?如何是善法,應當行?這都得充分瞭解,且要有高度技巧才行。表面看來,似乎說說非常輕鬆,實際要做,卻相當困難。何以故?道理未懂。因此我說,修學無量法門太重要了。不會修行的人亂跑。聽說,某處有法師講經說法,很了不起,趕快去聽;某處有高人不吃飯,很了不起,趕快去拜訪。不錯,他是了不起,但對你卻沒多大益處,除非你跟著他學,才能成功,否則頂多種點善根而已。因此我說,修行不是趕熱鬧。要多注意自己修,多注意自己學,記住南公導師的兩句話:「不要忘記念佛、拜佛!」 第四發成佛願:既知眾生痛苦,唯有成佛,才能永遠離苦得樂,則成佛是我們唯一的目標。時時刻刻不忘此大前提。莫說,我今生做做好事,來生生富貴人家,就滿足了。這是第三生怨。此心發不得,亦很危險!因為今生做好事,來生生富貴人家,不一定知道修行。不修行,也就罷了。生了富貴人家,還會因環境太好而造孽,再墮落至何道,便不得而知!所以發心要發成佛的心,而不單是希望來生比今生好一點的心。這種心太小了,應發大心。發心功德說不盡,一卷經都不能講完,今只將其要義簡單說出,希望諸位由之深入發心要理,並真正依理起行。 第四會:共有四品經文,由十九卷至二十二卷,共四卷經。其四品者,一、升夜摩天宮品,二、夜摩天宮偈讚品,三、十行品,四、十無盡藏品。此會於夜摩天宮所說,內容是十行法門。所謂「行」(厂ㄥˋ)實際上就是「行」(形)。行之久,行之勤,就叫「行」(厂ㄥ、)。修行要有恒常心,精進不懈怠,叫做「行」(厂ㄥ、)。菩薩修六度、萬行(厂ㄥ、),這萬行實即行動的行(形)。「行」字在華嚴經裡解釋為隨緣、順理、造修。我們到寺廟拜佛,歸依三寶,開始持齋,都是修行。有時沒聽講經,往往把修行功夫做錯了,有如走路,未把路線弄明白而走錯路,非常可惜。現在把這「行」字的實義,簡單介紹如下: 何謂「隨緣」?隨眾生緣、隨佛法緣。何謂「順理」?順著佛理。若不合乎佛理之事不做。經中說:菩薩修行,有佛業,有魔業。修得不好,即魔業;修得正,依佛法而修,即佛業。對此,我們要有揀別的智慧,揀別之標準,即順理。佛法的真理開導,教我們依之而行。隨順佛理的修行便成佛業,反之,即成魔業。何謂「造修」?造為塑造。我等本皆凡夫,欲塑成菩薩、塑成佛,就得下功夫,如建造房子一般,本是一堆堆的砂子、石子,水泥和鋼筋,要使其成為房子,得經過營造才行。修行的修,有兩種意思:一是修補,一是修削。衣服破了,找塊布修補修補,或東西壞了,修理修理,使其復原。修削,則削其多餘。故修含補其不足、削其有餘二義。塑匠雕刻佛像亦如是:一塊木頭,一刀刀削去多餘的部分,不夠的地方,又想法填補起來,然後成為莊嚴的佛像。我們修行,也當在行為上用心,不合理處改正過來,未做到之處補足起來。這就是修行,又叫修心。心理不正常的地方,比如貪心強,或瞋恨心重、愚癡心用事,都應該修正過來,使其成為布施心、忍辱心、智慧心。這樣修行,才能成功,也才叫度,把凡夫度到佛果涅槃。談修行,就要瞭解如何修,怎樣行。這是很重要的一課。 華嚴經上說十行,梵網經上曰長養。這是說,發心學佛如同稻種子播撒到田裡,剛長出兩片嫩芽,此時最需細心不斷地照顧它、灌溉它,耐心地施肥、除草,令其有繼續增長的生機。故曰長養。我們學佛,歸依了三寶以後,等於菩提心苗種到佛法田中來。常加注意去除心田雜草,以佛法甘露水來滋潤、灌溉,這就是修行,也就是長養。十行品是由功德林菩薩代表說出,說法之前先入菩薩善思惟三昧,乃諸佛菩薩加被他,給他智慧,讓他代表諸佛而說。他一開口即說:「佛子!菩薩行不可思議。」如何不可思議呢?他說:「與法界虛空界等。」菩薩行深廣的內容與法界平等,和虛空界平等。有法之界叫法界。虛空界沒範圍。菩薩十行法門如此深廣,故不可思議。為何菩薩行深廣不可思議呢?經文說:「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而修行故。」既然菩薩所修十行法門,內容是學習三世諸佛而修行,可見,三世諸佛乃依十行法門而修成功。由於發了心的初住乃至十住滿心的菩薩們至此,更進修具足十行的諸佛法門,而此法門又是如此不可思議,所以稱其為摩訶薩。 經中以四卷經文介紹十行法門,今且依經略釋如下: 一、歡喜行:此位菩薩修布施度。他在前面已證得法空真理,能以三輪體空之智而行布施,使自己成就檀波羅蜜,亦令眾生得利益,自他皆歡喜,因叫歡喜行。菩薩登地以後,初地亦叫歡喜地。此處叫歡喜,乃因眾生得其法財,本身能作法布施所致,且外道邪論已難不倒他,故生歡喜。 二、饒益行:此位菩薩修三聚淨戒(攝善法、攝律儀、饒益有情三種戒法)。本身菩薩行已得清淨;且因持戒圓滿,令眾生獲得饒益。例如因持不殺戒,使許多眾生,免於枉死刀搶之下,此即饒益眾生。 三、無違逆行:此位菩薩偏重修忍辱行,忍順物理,一切行為皆依真理,毁譽無動於心,無端的讚揚或污辱,於我皆不增不減,坦然無動於衷。故修此忍辱行,乃不違背真理,順著正理來修行。 四、無屈撓行:這是菩薩修精進行之位。此位菩薩精勤而不懈怠,不屈不撓,勇往直前,不管如何艱難困苦,都依佛法真理勉力而行,所以稱無屈撓行。 五、無癡亂行:此位菩薩偏修禪定行。有了禪定,不被邪見亂說之所動搖,以慧資定,能離昏沈、掉舉二障。先總統蔣公幾句名言:「處變不驚,慎謀能斷」,安定了我們的社會、國家,增長羣眾的智慧。不管你搞得天花亂墜,我都不被動摇。這就是無癡亂行。 六、善見行:此位菩薩偏修般若度。有了智慧,能顯發真俗二諦之理,思想、見解,都很正確。般若現前,故曰善見。 七、無著行:這是菩薩修方便行之位。能善巧方便,即可不滯事理,都無執著,隨緣說法,普度眾生。 八、難得行:此行位菩薩修大願度。大願者,成就菩薩行之大誓願也。如普賢十大願。要成就菩薩道,得有大願才行。此有二義:一、大願無違故,二、成就大願故。故曰難得。 九、善法行:此位菩薩能善巧說法度眾生。辯才無礙,善說一切法無有障礙,稱為善法行。 十、真實行:菩薩到此,言行不虛,所有言說,都具真實義理。所謂「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都在此位來成就。再者,此位次的菩薩所行,完全替佛宣揚,而非為得大利益或大名聲,所以這真行是菩薩行之圓滿位。 以上菩薩十行,根據十度波羅蜜而修。依此十度來修,才是正確的修行途徑,也才能確實步向正果。 第五會:本會內容是說十迴向法門。前已說過,十住是下賢位、十行是中賢位,今十迴向則進入上賢位。過了此位,便晉升於聖位之階。這三十個位次當中,十住位是得到佛的智慧,安住於佛法,可說,初住於佛家;十行位乃以十種菩薩行,來建立菩薩因行,趨向佛果。這兩門偏重於自利行。到了十迴向位,就要兼修利他行,亦即修迴向法。有關迴向的定義,介紹於下: 在菩薩大乘藏經說:「以少善根,引無量果」,叫做迴向。此於修行當中,屬一非常環節。舉凡誦完經、拜完佛,都要迴向。但有人知道迴向,也有人不知道迴向。不知道者在修行過程中,獲益就較差。觀此二句經文意義,修少善根,即知以很少功德——或者燒一炷香、獻一朵花、禮一拜佛,都是種善根。這樣點點滴滴的修行功德,迴向無上菩提,凡我所作所為,皆作將來成佛資糧,以引發無量果報,此即迴向。引發之法,是以所作事行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雖然拜佛,乃我個人之事,但我不自私,希望一切眾生同蒙此益。此即以少善根,引無量果。一切眾生即無量,無上菩提更屬無量。所以得迴向,對修行而言,可加速進步,並能加速成功。 華嚴經說十迴向法門這品經文的會主,是金剛幢菩薩。地點為兜率天宮。共三品經:一、升兜率天宮品,二、兜率天宮偈讚品,三、十迴向品。會主說法前,入了智光三昧定。菩薩名金剛幢,表地位已升進。「幢」表高顯義。由十住、十行,到此十迴向,階位又高了一層,好像遠遠地就能看到幢幡。又如寶塔,亦屬高顯。「智光」:智慧有根本智與後得智。根本智證真理,後得智明事法。此兩種智慧合起來明照法界心,是智慧光明的三昧。因此我說:「金剛幢菩薩說此十迴向法門」,是從根本、後得兩種智慧光明三昧中所宣流,內容之高超可見一斑。迴向的對象有三: 一、迴向眾生:如上所說,看經、誦經、禮佛、拜懺、供佛,把這些功德都不自私地迴向給眾生,這是大悲心的驅使,乃發普度眾生、普利眾生之願,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此功德,從而得到解脫。此是第一種大悲心的表示——迴向眾生。 二、迴向佛果菩提:這屬大智慧的心理。希望修行能得佛果,所有修行功德不為他求,只望成佛,這就是用大智慧心理來修迴向。若修行希望將來轉世當國王,或希望生富貴人家,以享受生活快樂,或希望成為一個了不起天王,去享天福,這都不對,都沒能離苦得樂。因他未離三界,未離生死。故具足大智慧,方懂得迴向佛果,迴向菩提。 三、迴向實際:此乃迴向真理,屬理迴向。唯有得到佛法真理,才能成佛,故迴向實際理體,是異常重要的。能修的人、所修的法,都不住相,比如三輪體空而作布施,即屬理迴向的作法。這種功德才是實際的功德,才合乎真理的要求。心與真理合而為一,才是最高的迴向。 迴者,轉也;向者,趨向。轉自萬行,趣向三處,故名迴向。由此三種,可開之為十: 一、迴自向他⋯⋯⋯⋯ 二、迴少向多⋯⋯⋯⋯ 三、迴自因行向他因行⋯⋯⋯⋯此上三迴向眾生 四、迴因向果⋯⋯⋯⋯ 五、迴劣向勝⋯⋯⋯⋯ 六、迴修向證⋯⋯⋯⋯此上三迴向菩提 七、迴事向理⋯⋯⋯⋯ 八、迴差別行向圓融行⋯⋯⋯⋯此上二迴向實際 九、迴世間向出世間⋯⋯⋯⋯ 十、迴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行⋯⋯⋯⋯此上二義通果及實際 此中的事與理、差別與圓融、劣與勝等,都是值得注意的。修行、做功德,屬事相,是因種,也是粗劣的;而一步步漸次而修是差別法、世間法。希望成佛,則是理。證真理,證清淨法身,這是屬圓融的、殊勝的、出世的果。以上為簡明迴向之義。 第六會:只有一品經文,所說為十地法門。上面三十個賢位修滿以後,登上初地,晉入聖階。此會為金剛藏菩薩於他化自在天宮入了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之後而說出。十地分別為: (一)歡喜地: 此地為証得聖位之始。斷異生性障,修布施行檀波羅蜜,起十大願,十度等行,無不皆修,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是名歡喜,亦名極喜。 (二)離垢地: 此位治上上十善戒,以法身妙理為戒體,成就性戒,遠離微細毁犯煩惱垢。此地中,斷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誤犯三業愚法,證最勝真如,具無邊德,得最勝菩提之果。蓋法身性戒,能自體無垢,故名離垢地。 (三)發光地: 此地成就勝定大法總持法門,修色、無色界八種禪定,善達色、無色界,世間禪體。斷聞、思、修,諸法暗鈍障,明達三界,智慧明淨,通過勝流法界,證勝流真如,得難動三昧果及出三界智慧。光明現前,故名發光地。 (四)焰慧地: 前三地寄位世間,此地則出世間,乃初入證智,安住最勝菩提分行。修三十七助道觀門,觀身受心法,自性無依,證得無攝受真如,得無漏定及無漏教,精進不退,離微細煩惱現行障。慧加明淨,故名焰慧地。 (五)難勝地: 此地斷下乘般涅槃障,入真俗無差別道,令真諦智與世間智相應。證得類無差別真如,成就諸諦增上慧行,及五明處教化行。以其禪體治三界中寂亂障,契菩提根本無造作禪理,不出三界,不在三界,無有欣求淨慧等障。任理恒禪,寂用自在,以禪波羅蜜發起善根,慈、悲、喜、捨,通達世法,為世技之妙能。下地不如,故名難勝地。 (六)現前地: 此地觀察無染淨法界,說緣起流轉止息相應慧。由緣起智,令般若波羅蜜多現前,因名現前地。此地修無相觀,證無染淨真如,以十度逆順觀察十二有支,成就慧波羅蜜門。三空自在,智慧現前,如貧女宅中寶藏,不作自明。又如窮子衣裡明珠,無功而自現,因曰現前地。 (七)遠行地: 此地行方便波羅蜜,說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此遠行有二義:一、從前遠來,至功用邊;二、此功用行邊,能遠去後位,故曰遠行。此地離細相現行障,證法無差別真如,了種種教法,同真無相,且能於空中起有勝行,故成方便度。以第六地中之三空三昧,現無量無作智慧門,入無量眾生界,興無量教化眾生業,及入無量世界網。以無作智慧入一切世間,等眾生行普令周遍,故名遠行地。蓋入世間行遍周廣大也。此地以行入,亦名不退住地。 (八)不動地: 此地達無功用之初,修願波羅蜜,斷無相中作加行障。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暨諸外道邪魔,均不能動。由從前之差別三乘法進入一乘道。此位菩薩於處世間智不須功用,不思不為,智寓萬有,通化無方。又此地以願波羅蜜為此地智增,以願興行,轉更自在,起廣大慈悲,任運圓滿。 (九)善慧地: 此位菩薩得最勝無礙智,能於異名眾相訓釋差別一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所謂以一音普答眾問,遍斷眾疑也。斷利他中不欲行障,證智自在所依真如,於無礙解得自在故,成就善達法器自在說法行,得應身果。或智藏三昧。由於善知眾法,故名善慧地,屬大法師位。 (十)法雲地: 行者至此,菩薩地盡,圓滿法身現前證受,榮登法王之座,斷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證得業自在等所依真如,具智波羅蜜,得化身三昧,智滿行周,以大慈悲雲,於諸生死海,普降法雨,灌一切眾生心田,令一切眾生長菩提芽,無有休息,名法雲地。從初發心經歷諸位,入此智地,而生佛家,大悲願力功終行滿,廣布慈雲,常施法雨也。 以上為粗說十地內容。「地」者,有能生、能載、能藏等義。大地能生萬法——如花草、樹木、陸行、空飛等等;能荷負萬有:一切山河大地、動物、植物,無不依地而生,為地所載。珍礦、寶藏,皆由地出,故曰能藏。菩薩亦如是,能生一切功德,世、出世間善因果,能載菩薩萬行,荷負一切眾生。又菩薩萬行,都於此十地位中具足,故名之。此十地屬證道位,即見一分真理,證一分法身。前面入住時已提過,發心住,是見真理,能百界分身作佛。這裡又謂分證,乃因前為入理,今此則事理俱圓。比如考上大學,是學士了,但經歷了四年修學畢業,亦仍是學士。再者此華嚴圓教,本屬一位一切位,一具一切旳,如此分齊歷然,乃寄三乘教位,對顯本經不思議法爾。 第七會:有十一品經。這是等、妙覺位。本會如來為會主,於普光明殿所說。十一品經中。分別為:一、十定品,二、十通品,三、十忍品,四、僧祇品,五、如來壽量品,六、諸菩薩住處品,七、佛不思議法品,八、如來十身相海品,九、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十、普賢行品,十一、如來出現品。此中僧祇品乃說佛教中的大數目。由於到了等覺地位的菩薩,所修內容廣闊無涯,普通數目字無法表明,佛果的功德更是重重無盡,常常以十佛剎微塵數來表示。這即大數目字。佛教裡邊的大數目字,十重不可說,不可說,又不可說。如來量品,則顯示佛的壽量無盡。由十定品到菩薩住處品,此六品經文為等覺法門,詮示等覺菩薩自行化他的種種。等覺功行修圓滿時,即證妙覺果海。再來的佛不思議法品、如來十身相海品、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則是妙覺果海上的功德。由此上溯至十信開始,為差別因、差別果。後邊的普賢行品則為平等因,如來出現品為平等果。由第二會直到這第七會,這麼長的經文,在信、解、行、證四大分中,屬解的一分。清涼國師定其名為「修因契果生解分」。其內容著重在佛法修行的全部過程,即圓滿修菩薩萬行的因華,莊嚴一乘無上佛果的具體說明。 第八會離世間品,普慧菩薩為會主,八佛華藏莊嚴三昧。在四大分中屬「行」的一分,澄觀清涼國師名之為「託法進修成行分」。後面入法界品則屬「依人證入成德分」,是第四「證分」。託法進修成行:所謂「法」,就是普慧菩薩提出的兩百個問題,普賢菩薩給予每題十答,而成兩千個答案。由於十數是個滿數,顯圓滿無盡之義。且華嚴旨在顯重重無盡之理,故每問給予十答。在此兩百問之中,其順序亦是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而來,但因內容遼闊,誦來如入大海,抓不到邊際,經古德整理分類後,我們方才知道,何處說何法。據華嚴四祖清涼國師的研究分析,此兩百問題中,最初二十問為十信行;第二個二十問為十住行;第三個三十問為十行法;第四個二十九問為十迴向法;第五個階段有五十問,所問為十地行;第六有五十一問,所問為因圓果滿之行。則等覺、妙覺,皆包括其中。五十二個位子的內容,都在這兩百個問題中解答。換句話說:從第二會到第七會,是一位一位地瞭解、說明,這裡則籠統說出。因此,華嚴經把這兩種文字體裁,定了兩種名稱。一位一位分開來說的,名之曰「行布」;總括起來說的,則叫做「圓融」。既然前已經歷五十二個位子修因契果生解了,何以尚要以圓融方式重說呢?這是因前面的行布偏重於明細、清楚的瞭解;圓融則著重解後起行的實踐功夫。瞭解等於看地圖一樣。例如從臺北到高雄,中間經過各處之路線,必須掌握,然後才不致走錯。但單知道,還不行,沒有真正上路,則始終到不了高雄。必得一段段地走去,最後,才能達到目的地。所以解的一分與行的一分,大體上有如此的差別。 本品在華嚴經中,佔有極重要之地位。菩薩萬行,都由這裡邊開出。古人有將之單獨刊行,名曰《度世經》。此即離世間品的別行本。如同十地品與普賢行願品,也都有單行本流通。度世也就是離世間。度者,離也。另有一經稱《普賢菩薩答難二千經》。難,乃人家問難。此就普賢菩薩答覆普慧二百問,所作兩千答案內容而名經,也是依能離的人、所離的法而訂經名。今本經稱之為《離世間品》,又作何解釋呢?這是說:世間一切染污惡行,行者到等覺位以後,便不會再沾染之故。另一義為,當我們發心修行時,應該知道,何為淨法,何為染法?佛典裡把淨法叫白法,染法叫黑法。要求出生死、證涅槃,就得遠離世間的貪、瞋、癡、愛、殺、盜、淫、妄等染污行——因那是令我們陷於黑暗之法——而非趣求清淨光明的白淨法。因而在本題來說,離開世間一切染污行,叫「離世間」,並非念了此品經文以後,就跑到這世間以外去。若作此解,不但是無法修行,也無處安立了。這是「離」字之大意。 再介紹「世間」二字。依佛經上說,有三種世間:一、有情世間:即眾生世間。大自大身天人,小至昆蟲、蟻螻,都是有情眾生。將此眾生界歸於一類,為有情世間。二、器世間:器就是器具、容器、器物等,一切有生命以外的東西。大至星球、高山、大海,小至一砂、一石、房子、衣服、剪刀、筷子、碗,都屬器世間。三、智正覺世間:智者,種種智身也。具如來大智慧,覺了世、出世間之法,乃如來為教化一切眾生的種種差別智身。既知有此三種世間,又當如何遠離呢?在佛經上常可見到說,這身體是空的。此一道理,實不易教人接受。明明是一個能說、能講、能吃、能睡、能工作、能行動的身子。如何說它是空的呢?這是由組織個體上而言,並非就功能上說。不管是高矮、美醜,其組成分子都是一樣的。依古印度哲學說,組成眾生身體的材料為四種元素——地、水、火、風。一、地大:代表我人身體中堅硬的東西,如骨頭、牙齒、頭髮、指甲等,這許多有質礙的東西。二、水大:身體中水分佔絶大部分。如血液、汗、淚、涕、唾、小便等,皆歸屬於水。三、火大:我們身體中的熱氣,即恒常保持的體溫。此是火大。四、風大:這風大是指呼吸氣而言。一呼一吸之中所端賴的空氣就是風。就醫學上說,人體必需有空氣中氧氣,隨著血液循環全身,供組織細胞以滋養,才能活命。針灸氣穴,即依此原理。所以人的呼吸以及轉動,就是風大。若一口氣不來,便活不成了。古印度說,身體由此四大元素組成,有如中國人談五行——金、木、水、火、土——相似,所差唯風而已。如此一分析,知道身體由許多元素組合而成。如果一樣一樣分開來,或缺少其中某一種,則人馬上就會死亡。因此佛說,人體是空的。這是由分析而認知的空理。 還有一種,是從根本理論上去體會其空性。因為佛說一切法都是「緣生無性」,都是各種因緣條件組合而成,假如將這些組合條件分散開來,那如幻的組合體便不存在。這就如同剛才所說,人的身體,若把地、水、火、風分開,身體就不存在,不需要一樣一樣去分析,從理論上一想即知。此即所謂的體空之理。瞭解此理,就可以離眾生世間。進一步推及世間一切萬事萬物,大自地球,小至一根針,其本身也是空的。它形成的原理,也是因緣和合而有,缺一因一緣,就不能成立。故說,諸法亦空。山雖大,無非砂粒、土石之所聚集。砂粒、土石分散開來,山在那裡?針乃鋼鐵所鑄。如將其成分解析,針亦散壞。如此體解一切法皆空,則器世間亦可離。智正覺世間,前面說過,是如來教化一切眾生的種種差別智身。既如此,又何以要離呢?我們不是要求一切智,要求取正覺嗎?這是因為佛法主要教我們離執。不好的東西固然不應執著,好的東西亦不應執著。一有執著,就不能解脫。智正覺既是度生之智,也是緣生法,故亦應捨。所謂:「過河必須船,到岸不用舟。」金剛經曰:「法尚應拾。」所指即此。雖然華嚴經上說,毘盧遮那如來有無量功德,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有無量功德,但功德在何處,又拿不出來。儘管「處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但若把這些功德執為實有,那就錯誤。因此佛說:大悲故,不住涅槃;大智故,不住生死。生死、涅槃都不住,「無住而住」,則智正覺世間也是空。若有所住,就不空;不空,便不能成佛。在瞭解人空、法空後,進一步將空理空掉,所以離三世間。本經七十三卷有幾句話,足為離世間之最好說明:救護一切眾生主夜神對善財童子說:「善男子!我唯知此教化眾生令生善根解脫門。」其他還有很多不知道:「如諸菩薩摩訶薩超諸世間,現諸趣身,不注攀緣,了達一切諸法自性。」這了達一切諸法自性,即是法空之說明。「善能觀察一切諸法,得無我智,證無我法。」此為我空。「不住攀緣,無有障礙」,亦是不住世間的說明。「心常安住無二法門」,無二法門,無住而住也。非有,亦非無,不斷,亦不常。這就是離智正覺世間。以上這幾句話涵括了離三世間。 第九會入法界品:此會名叫逝多林園重閣會,說法的地方,在室羅筏國舍衛城逝多林園重閣講堂。逝多有譯為祇陀。此園在金剛經及彌陀經,皆稱之為祇樹給孤獨園。此園為佛陀成道後第一個說法道場,是祇陀太子和須達多長者所合贈,故名之。須達多長者生性仁慈,家中富有,常惠施與孤苦無依之貧者,美名之曰「給孤獨」。入法界品是華嚴經最後的一分,屬於證分。清涼澄觀大師名之為「依人證入成德分」。「依人」,依善財童子及五十三位善知識做示範。在解分中說從凡夫到佛果,經五十二位次的修行圓滿,就可成佛。但這成佛的法門可行嗎?真有人能做到嗎?會不會是空頭支票?為了解開眾人的疑惑,乃有此品經文的施設。善財童子也是從一凡夫經過一百一十城,拜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最後進入了彌勒樓閣,證入了一真法界。可見,這是能夠做得到的,且已有人現實做到了。法界即佛果名稱。證了佛果,成就了諸佛功德,所以叫做「依人證入成德分」。本會說法主為毘盧遮那如來。由於所說為果位法,毘盧遮那如來為本尊佛、法身佛故。只有一切諸佛能說果位之法。如來在說本品以前,先入了師子頻申三昧定。師子睡醒了,伸個懶腰,掉過頭來,向後看看。這是比喻。佛成道以後,要回顧一切眾生。佛住世的目的,法華經說:為一大事因緣,就是要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亦即為說法度眾生。佛看一切眾生有如稚子,在三界中被火所燒,不知求出離,是非常令他憂心的事!今既成佛,說出成佛的法門,乃再回頭看看這些幼稚的孩子們,能否信之而依法修行。因而最後作師子頻申,以無窮的慈悲心、急切心,希望每個稚子,都能離苦得樂,了生脫死,乃入此定。並放眉間光,希令一切菩薩、一切眾生來修行,以五十二個階位升進到佛果,而證入平等法界。 華嚴的聽眾當時只有四十二位法身大士,以文殊師利和普賢為代表。聲聞、比丘在華嚴會上,由於根基不夠,有耳,不聞圓頓教,有眼,不識舍那身。他們幾乎成了「化外之民」。然而諸佛出世的本懷,是要普令眾生同登華藏玄門,共入毘盧性海的,怎可任令有人不能得度呢?因此,佛在入法界會上,以師子頻申三昧的眷顧,希望他們都能同得法益。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從華嚴會上出來,帶著六千比丘、五百聲聞,走向人間、走向福城,把平等一味的出世大法,介紹給人間大眾。文殊師利菩薩是一位弘法健將。他接受毘盧遮那如來這一偉大的使命,以完成普度眾生的任務。當時有五百比丘、五百比丘尼、五百聲聞、五百優婆塞、五百優婆夷、五百童男、五百童女,都跟著他來弘法、聽法,另有無量世主,如天神、龍神等八部神眾。這五百童子裡邊,有一位善財童子,聽法以後,便發起心來,要求成佛。文殊師利菩薩為他介紹善知識,讓他去請教進修成佛之道。這是本會會眾修學佛法的情形。 接著來瞭解入法界的品名大意。入是趣入。有能入的人,有所入的法。能入是指對華嚴經能領悟,且能起敬心不懷疑,並能依所解之理起修、親證。具備這些條件者,即能入的人。當時與會人中,善財童子不怕辛苦,歷一百一十城,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於差別門頭,一一歷練。惑盡真窮,法界圓證,最具能入資格。所入的法就是「法界」。此二字在經裡,具有多義。依文釋義,有法之界,即名法界。「法」在佛經上指眼見、耳聞,一切事物,或心理上所理解一切理論而言,可分色法、心法、有為法、無為法、世間法、出世間法等等。簡言之,凡所看到、聽到、想到的,都是法。這是籠統解釋。分別說來,法的定義是軌持。軌者,比如太空中的星球運轉,彼此不相妨礙,乃因它有一定軌道的緣故。法亦如是。萬法皆有常軌,可令人循之而起認識。布是紗織成的,人則頭在上,腳在下,兩手在兩邊,眼睛、鼻子、嘴,各有定位。一看,就知道是人。人有人形,狗有狗樣,都屬常軌。持者,是任持自性,如水是濕的,火是熱的,風是動的,各有特性。能保持自性,讓我們對之產生正確瞭解,這就是法的定義。「界」字也有多種解釋:一、性義,二、因義。性者,人無我性,法無我性,是以人無我為性,以法無我為性。眾生由於不能體悟此二性真理,故為眾生。若悟達之,即是佛、菩薩。因者,因行也。聖人所修,都依四念處等一切法門正因而生。能修因,就能證果。我們修學佛法,應順著三十七道品進修。例如四念處、四正勤——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滅。學佛者依此四種心走上修道之路,是為心地功夫——、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循序以進。這三十七種修行法門,都是成佛正因,故界又有修行正因的含義。界另有「藏」義:一切真實法、虛妄法皆收藏起來,同於唯識說阿賴耶。阿賴耶含藏了一切善惡種子,因而界又有「藏」義。此處正確含義指超過了一切世間,曰正因、真理、法界性,等等甚深義。它能成就一切善法、淨法。這許多,都是界的意思。上來已分別將法與界解釋了。華嚴講四種法界,乃把所有一切諸法,歸納於四法界中。而四法界有理、有事,又融歸而為一真法界。此一真法界既圓融無礙,又行布歷然。華嚴大教五位因果之修證法門,於三十九品經文中,橫說豎說,行布圓融,言教已周。至此入法界品,則重諭五位因果,為去言依行,圓彰法界,託善財童子行五十三參,作忘修絶證之實際示範,要人舉慧劍、斬葛藤,直掃心言之滯迹,回復德用之大全,廓爾忘緣,超然自得。乃一經之綱要,至道之要津。此華藏教海之臻極也。毘盧垂教,善財發引,皆欲人人造極於此。各位於此應善加契入,莫負深慈也! ——這篇講記是在先師祖南公老人七期之中講的。當時心緒固然不寧,同時也沒有時間去找資料,祗是隨便談談而已。不意,心宏同學竟把它記錄下來,經整理之後,送我批閱。我覺得,這篇東西雖不盡令人滿意,但供初研華嚴者參考,尚不無價值,乃交予海刊發表。唯不妥之處,在所難免,尚祈達道大德,不吝賜教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