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日集》第八集 近代佛教名德 元祖玉成尊宿紀念集序 清末民初,五十年間,是我國政治體制的轉型期,也是我國佛教歷史推陳出新的轉變期,這一翻天覆地的轉變,國政由帝王專制變為民主共和,佛教由閉門清修變成佛化人間。 溯自唐宋以來,我國佛教受歷史環境影響,形成禪宗一家獨盛局面,使佛教與廣大群眾隔絕,迨至清朝末年,國政衰頹,列強入侵,意圖瓜分中國,激發國父孫中山先生起而領導國民革命,推翻滿清,建立共和,文化復興,發奮圖強,風氣所及,知識僧寶,懍於法門衰敗,僧才寥落,順隨潮流,力圖振興,有諦閑法師大弘天台、印光大師力倡淨土、月霞法師廣演華嚴、弘一尊宿重振律宗,佛教幾乎回復到南北朝時期的興隆氣象。但是就佛教復興方面來說,那不是一宗一派的興盛,足以為之的,良以若言復興佛教,除弘揚宗派教義外,還要配合時代潮流,從事利生護國方面的有效行動,方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要達到此一目的,必須培養世出世學,兼具並優的傑出人才,方能有濟。民初以來,有楊仁山居士、太虛大師及常惺和尚等,皆能著眼於此,努力推動此一工作,另有一位幕後推動佛教教育作,積極栽培子孫後輩,默默耕耘、成效卓著的玉成老和尚,也是值得推崇而表揚的! 玉成老和尚,是筆者的高高曾師祖,法諱嚴璞,別號脫山,亦號玉(音束)齋,俗姓沈,江蘇泰縣籍,世代業農,十七歲,隨父渡江,遇暴風,舟覆,幸得救,因悟世事無常,遂發心出家,禮宏開寺應懷上人披剃,學經三年後,辭師,赴金陵寶華山圓具,隨入金山江天禪寺,三叉河高旻禪寺學禪,有省,朝禮九華、普陀、天台諸名山,拜謁高人,以為印正。繼預通智法師楞嚴經座於焦山定慧寺,悟經旨,陳偈通師求印可,有:「尋心蹤跡心無住,究我根源我是誰?」句,通師深韙之。旋得本師函,召回常住,主持寺務,井然有序,翻建寺宇,課讀子孫,植樹培苗,聲譽頓著。 會戊戌年,清廷變法,一般野心份子,假興學之名,行侵佔廟產之實,一時風潮大熾,群情惶駭,莫知所措,縣城諸山暨光孝寺谷鳴和尚,素仰玉公才識,禮請出山,任州僧正司,維持大局,以屏藩僧尼,公掌即後,一封奏摺兩大理由,光緒皇帝立羅其議。其時僧俗訟案,重疊如山,玉公悉心規劃,不辭勞怨,不數年間,風平浪靜,迨至民國肇造,清政敗亡,河山光復,玉公辭職返里,息影家園,一面專心修持,一面整修破廟,栽培子孫,經他修復之舊廟,有營溪觀音寺、蔣家庄西來庵,此庵原為道觀,老道仙逝後,遺下寡婦、孤兒,無法維持,幸得玉公老人慈悲濟助,廟修好後,母子要求出家,因改廟名西來庵。陳家庄竹林庵、孫家庄都天廟,此為佛神共祠之廟,住持為一出家老僧,度一沙彌,廟宇殘破不堪,庄民逐出老僧請玉公住持,玉公一面修廟,裝塑佛相,並改廟名為藥師庵。一面資助沙彌出外受戒當參學,待其學成,促其歸來,將廟交其住持,無任何條件。庄民甚感之!並贖回典出其族姓祖產,建沈氏宗祠,供佛像,安祖位,以報四恩。受他栽培而成為佛門龍象者,有泰縣北山寺的文心大師、焦山定慧寺的智光大師、鎭江竹林寺的靄亭大師、泰縣光孝寺的南亭大師、覺正寺的善遠法師、儀徵寶光寺的存遠法師、棲霞山的自一法師、泰縣雨聲寺的果一法師、宜興罄山澄光寺的守一法師等,另有講學嶺東佛學院的春遠法師、筆者也曾在光孝、上海兩佛學院濫竽教席。可謂人才輩出,龍象滿門,由其子孫輩,所創辦之佛學院、佛研所,培育僧才的,有:焦山智光大師的焦山佛學院、鎭江靄亭和尚的竹林佛學院、泰縣南亭和尚的光孝佛學院,香港靄亭和尚的東蓮覺苑、暨青山佛學院、寶覺女子佛學院、台灣南亭和尚假台中佛教會館倡辦的佛學研究社,筆者承南公命所辦的華嚴專宗學院,及研究所及祖庭營溪觀音禪寺的佛學培訓班等,一門子孫,先後興辦大小九所佛學院所者,殆舉世無多,然此皆玉公長老,熱心僧教育,栽培子孫,為佛教教育所做的偉大貢獻,誠不世的功德也。 成一之能受到佛教教育,能有機會為佛教事業,略盡棉薄,也深受玉公之賜。原來成一為沙彌時,在觀音禪寺學經懺,應赴佛事,十八歲那年秋間,宏開寺佛事欠人,與師弟果一,應召前往湊數,初次拜見玉公,事後一月左右,即得光孝寺南公函,囑我二人年後到泰城光孝佛學院念書,不消說,這一定是玉公太老人之慈悲提攜,此一恩德,未敢或忘。玉公圓寂時,我入學才一學期又一個月,雖亦曾應召至宏開寺參與念佛,乃至參與玉公七中佛事,心中常懷感恩之心,始終無法將所感形諸筆墨,嘗引以為憾! 今者,玉公圓寂,將六十年矣,思做一點文字紀錄,以留芳型,而崇永仰。然以累累播遷,大陸文獻又慘遭燬滅,幸於香港東蓮覺苑澄真法師處,獲得玉公圓寂時「人海燈」雜誌所出特刊,乃將之編纂成冊,以傳永久。付梓在即,爰綴數語,聊申景慕之思,並作懷恩之記,著之編首,作為序言可也。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於桃園僑愛佛教講堂 二祖道如老和尚傳 本蓮社第二代祖師道如和尚、江蘇省、泰州曲塘鎭人。俗家父母姓氏欠詳。和尚幼失怙,家道貧苦。生母於其九歲時,帶其至陳家庄竹林庵,依他姑母某尼師出家,其姑母曾送他念私塾館開蒙。三年後,姑母染絕症,臨終前,將他托孤於同鎭顧家庄宏開寺玉成法師,並請玉公將其竹林庵改為僧寺。沙彌皈依玉公後,法名道如。玉公亦曾栽培其讀書,待至及齡後,並送其至南京大寶華山隆昌寺受比丘戒,囑其住山研習律儀。玉成和尚於清末光緒帝欲提廟產興學,以易皇帝專制為君主立憲。消息傳出,全國譁然!泰州光孝寺谷鳴和尚,召集諸山開會共商對策,決議成立僧衙門,禮請玉成和尚出任僧正司,謀挽救之道。玉公就任後,提上一份奏章,舉出兩大理由,平息了此一寺產興學之謬議。 營溪鄉觀音禪寺,不知始創於何時?距宏開寺,約二十華里,雖是鄉曲寺院,但卻頗具規模,計有寺產良田八十餘畝、寺房三進兩廂加一地藏殿。山門殿中間供彌勒菩薩像、兩邊供四大天王(俗稱金剛),中殿供觀音菩薩坐像,兩邊供十八羅漢及韋馱、伽藍二護法神。大殿供釋迦、藥師、彌陀三尊大佛,兩旁配祀二十四諸天像。與大殿拼排,左邊有地藏殿,奉地藏菩薩聖像,附客廳及方丈室。左廂房五間:安庫房、祖堂、飯廳、廚房;右廂亦五間:會客室、僧寮,儲藏室、洗手間等在焉。山門前有廣場供廟會集眾用。 寺有二十八庄信徒、佛事很多、寺中住眾常五六眾,佛事經常要請他寺客師應付。蓋玉公老人嚴格規定,一、凡初來出家之沙彌,一定要出外研修佛學,二、一律素食,三、不住女客,四、菸酒葷辛不准進門。如此一間莊嚴梵剎。惜以住持無能,致使寺容荒落不堪,鄉民仰慕玉公德望,禮請屈就住持,以圖復興,玉公念其誠,應之。並即著手整修。然玉公此時方任州僧正司,為平息「寺產興學」之大風潮,而忙碌不堪,無暇兼顧。於修葺工程大致就序後,乃函召其徒道如師父歸而助理。道師父方津潤於名山法海中,實不忍離去。然師命難違,而挹助師長以住持道場弘法利生,亦弟子職責所在。乃束裝歸來,力肩重任。道師父任住持後,於隆興寺務,光大山門外、更培育大群子孫。其卓有成就,享譽僧界者,有:泰州北山之文心、鎭江焦山之智光二大上首弟子外,孫輩則有竹林寺靄亭、光孝南亭二大師,另有講學於光孝之望亭、爽亭及遂亭、及住持觀音之潤亭等智識僧,曾孫之能住持名剎弘化一方者,有:儀征寶光寺存遠,泰州覺正寺善遠,竹林講學之厚遠、嶺東講學之春遠及良遠、恆遠、澄遠、旨遠等智識僧。玄孫輩則有南京栖霞,普德之自一,宜興澄光之守一、泰州雨聲之果一、專弘彌勒淨土之成一、及修學精進之唯一、宗一、圓一、正一、均能學有所成,弘化一方。實不負道老人苦心化導、及其自身之能知恩報德有以致之也。 道老人住世六十三載,於民國二十四年春三月示寂於觀音禪寺、遺言咐囑子孫:莫忘隆興三寶,光大佛門! 二○○一年六月二十日華嚴門下第五代孫成一 敬述 道如和尚供讚 精研毘尼 課讀子孫 取得精英滿法門 度眾演佛乘惟真惟誠 廣度有緣人 南無度人師菩薩 法祖常惺大師傳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古曆十一月二十四日,常惺大師既示寂於上海。其門人曇光等,將闇維歸塔於泰縣。乃請於余曰:先法師一生事迹,惟師知之審,敢乞傳次其行實,以示來者。余慨然應之曰:諾,是吾責也,吾必為之。且吾之為師傳也,即所以為法門惜真匠,為含識興咨嗟,豈私也哉!何辭焉!師原名寂祥,後以光孝寺法派,易名優祥,字常惺,每自署曰雉水沙門。俗姓朱,江蘇如皋人,世系未詳弗可述。少孤,賴太夫人賢德,教養有方。總角之年,倚膝授以大學中庸,輒憶誦不爽,太夫人奇之。且天性喜靜,時叉手效沙門狀,太夫人更奇之,以為此子將必為出世丈夫也。爰為之訪明師,適福成寺自誠上人,禪律精謹,鄉里皈崇。太夫人乃割愛,共趨自公座下,因緣相契,遂成師資,時師才十二齡耳。自公歎龍象之不出,悲啞羊之迭起,覩師器量沖淵,期待特殷,使之就學,習世俗文字,為他日宏法之資。師露資天賦,益以奮勉,故屢占前矛,師友獎借尤多,十七歲卒業於邑之省立師範學校。於是俗學既充,真知宜沛。適我先師月霞和尚,及現在應慈和尚,方創華嚴大學於滬上愛儷園。師擔簦來學,與余單次相隣,放參後,攜手躞蹀於水邊林下,縱論古今,繇是情愈投而交愈深焉。旋學校以故遷杭州,師乘此轉移之際,赴金陵寶華山受具足戒。丙辰秋,學校畢業,乃往毘陵天寧寺,究心禪觀。次年夏詣四明觀宗寺,隨諦閑老法師,習天台教觀。此數年中,師對於佛學各宗系門,遍為涉獵,故卒博綜羣籍,貫澈性相,而總匯於賢首一家宗範者也。造詣既深,乃將暢其所學,以報佛恩。民國八年秋,余繼先法師之志,創華嚴大學豫科於虞山興福寺,師摒當諸務壹志襄助,凡諸規制擘劃為多。民國十年,余東渡日本,師即應安慶馬驥平居士之聘,與竺庵和尚,創佛教學校於迎江寺。學侶寖盛,成績斐然。次年冬,受泰縣光孝寺記莂。越二載,延太虛法師講維摩經,並擬設覺海學院於光孝寺,嗣以故中止。十四年秋,受廈門南普陀之請,創閩南佛學院,規模宏大,允稱華南佛教最高學府。十六年夏,王竹邨居士,請赴昆明說法,一時四眾嚮風,皈依者無慮數百千人。當時滇黔不靖,乃復組織救護隊,親歷鋒火,拯人無算。次年余皈自日本,有陳元白,葉香室,趙炎午,李隱塵諸居士,向余求法,假南園簡氏故廬,傳授真言儀軌。師好學不倦,參預壇場,脩習半載,受密教灌頂。繼而杭州昭慶寺僧師範講習所成立,延師長教務。又次年,北平柏林寺台源和尚,請師主辦柏林佛學研究社,並兼任世界佛學院設備委員,教理研究院教務主任,及錫蘭留學團團長。是年夏,余自遼寧講經畢,避暑北戴河,朱子橋居士等,發起北戴河暑期講經會,師與余輪流講演,達半月之久。秋初子橋居士,復邀同禮五台,所過之處,隨宜開示。二十年春,接住光孝寺,辦佛學研究社。蓋斯時師不獨擔任數處教務,而兼負住持之責者,除泰縣光孝寺外,更有北平萬壽寺,廈門南普陀,吁!可謂勞矣。光孝寺累債巨萬,而內外糾紛亦繁,卒賴師慘澹燮謀,而負者償之,棼者理之。並於二十二年春,宏傳戒法,頓使光孝呈中興之象。萬壽寺亦承衰弊之餘,囤無宿糧,舍無完棟,師亦次第規復,漸除否運。南普陀齋供雖較優裕,然清眾乖諍,兩序交鬨,調伏匪易。凡此百務叢脞,人皆以為師不勝其煩,而師弘誓內充,信譽外孚,豈能乍廢而或已哉。且師大悲深重,復熱心社會事業,當民國二十年,蘇北淋澇為災,四鄉之民麕集泰城者,師為之設收容所,籌募賑濟,全活甚多。近年來,任中國佛教會祕書長,凡各省分會,有質疑諮謀者,師從容處理無不當。而辯才之敏捷,辭令之鬯博,尤令人推服不已。故海內碩彥之士,咸願一親諏焉。去冬得肺疾,咯血時見,今夏復延及肝臟,雖略現消痩,然精神固未嘗一日衰也。豈期示寂之前三週間,病忽成劇,竟以不起。嗚呼!師平日著作,有佛學概論,賢首概論,圓覺講義,因明論要解,起信論親聞記,懺悔主義,佛教一線之曙光等行於世。至於應世詩辭散文等,多載於雜誌,及流布人間者,是則曇光等有裒集編緝之責焉。其繼承師之衣缽者,有曇光、曇影、曇華等三人,皆光孝法脈。披髴門人,則有演岑、演教、演藏等三人。演岑演教現得天甯寺受記為副寺知客,演藏任蘇州碧雲精舍住持。其四眾皈戒弟子數多不計焉。師奘沙門曰,師平日有二願未償。一親歷身毒,浴恆河,登雪嶺,以尋夫佛陀遺蹟。一即漫游世界,隨宜為碧眼人說法,兼採摭各邦風物,為歸來弘法之助。夫以形質多累,語文艱澀,與其徒願難行,孰若以意生身神遊,而更示生於此土者耶。斯又此土眾生之所望也。 讀太虛大師彌勒三經講記印行緣起 彌勒法門自東晉時被白蓮教破壞以後,一蹶不振,直至民國初年,太虛大師出,始重加弘揚。然以民初國內鬧軍閥,至民國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在南京成立佛教會,才正式展開弘法工作,太虛大師大力弘揚彌勒淨土,成一初聞此一新鮮的淨土甚為好奇,對於太虛大師提倡並專修彌勒淨土一事,一直想了解其原因,總以機緣不具,未果所願,殆至禁足自修之後,翻閱其彌勒三經講記,方始悟其旨。 原來彌勒淨土法門,乃教主釋尊之遺囑,蓋釋尊臨涅槃前,關懷末世弟子,特授彌勒以菩提之記,命其將來亦來娑婆成佛,化五濁惡世為清淨佛土,度已發心修學佛法之末世弟子,完成道業,甚至祗要念過一聲「南無佛」之人,也要度其成功!偉哉!釋迦慈父之悲心大願,殆無以倫比者也!我讀了此書之後,不禁感激涕零者,再爰乃立志弘修彌勒淨土法門。先後發表了:一、《介絕兜率淨土法門》;二、《請修彌勒淨土法門要緊的幾句話》,三、戊寅美國華嚴蓮社共修會開示,並附帶發表了《彌勒淨土法門修行法》。之後又連續在台北及美國華嚴蓮社、桃園僑愛佛教講堂,講過彌勒上生經及大成佛經。也曾在美國米爾必達市菩提學會、三藩市大覺蓮社兩處道場作過專輯演講。另外在蓮社研究所課餘之暇,又曾花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把彌勒大成佛經、上生經之原文,做了一些修正工作,因為這兩部經,乃早期翻譯過來的讀本,經過幾代讀者的抄寫流傳,使得文字有不少錯落之處,而且文字之章句不清、段落不明,使讀者無法連貫會意,因此特別加以修正,錯者改正、落者補之。順其文義,分章分段,務使讀者能以循文會意,悟其理趣。同時於今年春節前,更將念西老人的《彌勒菩薩本末大事因緣記》一文,印行流通,使人了解彌勒菩薩修因證果之經過,以解除人們誤認彌勒菩薩不修行、不持戒之誤會。同時又從大正藏圖像部中,錄出彌勒三聖之線條畫像,加以填色印行,讓人了解彌勒菩薩,並非流傳民間的大肚胖和尚,那位大肚胖和尚,乃彌勒菩薩之應化身耳。 總之,為了讓大家認識彌勒菩薩的真相,也讓大家了解彌勒淨土法門的真義,所以我除了印行彌勒有關經典文章外,也曾將我歷年來所寫有關介紹彌勒菩薩的文章蒐集起來,出版專書,名曰《彌勒淨土法門集》,今已第五版了。今印太虛大師彌勒三經講要,因大師乃民國以來,第一位弘修彌勒淨土法門的大師,傳述他的遺志,弘揚佛的遺教,是我倡印本書的至意。 佛紀二五四四年四月八日成一於台北華嚴蓮社知足居 文公曾祖老和尚傳 和尚名文心,字彌彬,生于民前三十二年,後受泰縣北山開化禪寺記莂,法諱密堂,為臨濟宗之法裔。俗姓賈氏,為泰縣東南隅景家莊人,家世業農。生而體弱多病,五歲出天花,幾瀕於死,父母許願出家以愈。 年十二,就故里顧家莊宏開寺,依玉成老和尚出家,習經懺(鄉曲小廟,多恃經懺為主,罔知教義為何物)。 光緒二十五年,往南京大寶華山慧居寺,受具足菩薩大戒。期滿後,住山學律二年。因病返里,經紀寺務,非其志也。 光緒三十三年,發願朝九華,禮地藏菩薩。回南京毘盧寺,聽印魁法師講首楞嚴經。印公宗教兼通,敷揚義蘊,暢宣厥旨。雖語音隔礙,亦獲略窺門徑焉。 光緒三十四年,復朝禮南海普陀、天臺、雁蕩、雪竇諸名山大剎;寧波阿育王寺,拜舍利;於天童過冬,入禪堂,親近八指頭陀寄禪老和尚。寄公禪意高遠,而鄉音甚重,又病口吃,以是無所得。 民國二年,至揚州長生寺,聽元章老法師講首楞嚴,頗有省發。講學期中,曾小座六次。本欲長隨以罄教海,奈玉老人迭函催歸,自歎緣慳而已。 民國四年,蒙玉老人頷允,至鎭江金山江天寺,入禪堂,參向上一著。方丈融通和尚,夙具明眼,耳提面命,獲益良多。 六年,出任泰縣北山開化禪寺住持。寺為邑中名剎,廊舍廣袤,以主者不得其人,致棟宇朽敗,田產典質殆盡。二十年間,慘澹經營,規制寖復,典質者,以次贖還。其間以佛教會址設於寺內(主事者為城內光孝寺培安和尚),會員出入,蹤跡雜遝,致啟齟齬,迕構訟端。居士輩復推助之,纏累連年,至培安引去,常惺大師入主為止。十年,先師智光老人掩華嚴關於此,南亭亦寄跡於寺中藏經樓。寺中餘屋為國民小學佔用,借厝棺木,動引是非,幾經交涉,始獲遷出。 二十五年,老人五十二歲矣。雖每晨必誦經、禮佛,視為恆課,曾無一日或間,然憬於頹齡,己躬下事,益自奮厲,乃交住持於皖籍之肇源。源交雲開,開交其法子禪耕,閱十餘年,滄桑迭變。抗戰奏凱,負螞蘇北。惟時南亭適患胃潰瘍,法孫成一促赴鎭江就醫,因與老人隔絕。未幾,赴滬。三十七年,智光老人亦來就南亭住。翌年春末,遂奉智公入臺。老人時尚在南京普德寺,依徒曾孫覺民而居,音問阻闊,不聞動定。嗣聞還鄉,棲居宏開寺雜置農具之草屋中,因浣衣,而墮水者三次。 四十六年,由香港比丘尼弟子本德、本充展轉傳來手書,始悉苦況,悲痛何極!因囑兩人逐月資濟,以維日食。 五十九年,猶獲來函,知老人目已昏瞀,幸有俗家姪孫侍側。次年,已不能起床。追至六十一年入寂,不詳月日。世壽九十三,俗臘八十一。傷哉!執筆記傳,縷公行業,泫然不知涕泗之何從矣! 薙染徒南亭拜擬 智公曾師祖勝蹟恩典兩難忘 ◎成一 先曾師祖智光太老人圓寂迄今,忽忽已過七七。我早就想寫一篇文字,追念他老人家一生的嘉言懿行,以及他對我的許多恩典。但是,在七期中因了要協助喪葬事宜,同時也因為自己病了一個多月,尤其是心緒亂得出奇,所以根本無法執筆構思。 現在,先太老人的七期終了了,他的靈骨也已經奉安了,我的病雖未痊癒,但也稍見好轉了,南老人準備為先太老人出紀念集,徵文的限期轉眼就要到了,因此,我這篇紀念文也實在不能再拖了。 由於方遭大故,又復大病初癒,頭腦終日空空然,根本無法作有系統的思考。而先太老人一生的潛德幽光,高標勝行,又是那樣的深廣無邊,使我時感不知從何著手之苦!所幸,五十多天來,先太老人的生前友好,及海外外緇素大德,紛紛為文讚揚功德,歌頌化迹,因此,我已可以不須在此方面再事搜索枯腸,重拾舊憶,祇想將先太老人圓寂前後的種種勝蹟和盛況,以及他老人家對我個人的種種恩典,記敘幾點,作為永久紀念。 先太老人生前,經常禮拜觀世音菩薩,並稱念菩薩聖號有年,他更普勸弟子們常念觀音聖號,也許是他太信仰和太恭敬觀世音菩薩了,所以他老人家特別選擇在觀音聖誕(二月十九日)日入般涅槃。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巧合。 先太老人在過去一年中,雖然時感不適,但每天仍照常起居行持。在本年初,一度顯得衰弱時,立委楊管北先生來看他,特為介紹陳紹國中醫師為他診治,經一星期的服藥調養,病痛幾乎完全消失,所以太老人在圓寂時,可以說是「身無病苦」「安詳而逝」的。同時他老人家也是預知他的圓寂時至的,衹是他的種種暗示,我們沒有能善加體察罷了。例如他平時都是初一和十五兩天剃頭的,最後一次剃頭的日期他改在十七日;又在請陳太夫治病時,都是夜晚去他藥房拿藥,當十七日晚上我去拿藥時,因十八、十九兩天較忙,他特別關照和體諒我,叫我將十八、十九兩天的藥一次拿回來,守成法師當時在旁問他,二十怎麼辦?他毫不猶豫的說「二十不吃了」。乃至他十八夜裡託夢給鄉居某居士夫婦等,不都是他老人家預知時至的說明嗎? 佛法是重修持的,有一分修持,就有一分感應。先太老人一生持戒謹嚴,修持精勤,克己惜福,度人熱誠,數十年如一日,曾不以環境變換或其他因緣而稍懈其志行,以此他老人家的福澤是深厚的,他老人家能以觀音聖誕日圓寂,釋尊聖誕(四月初八)日終七,這在本上說,他無疑的是一位生有自來的再來人;在迹上說,未嘗不可以說是他上述種種殊勝德行的感招。 一個盛大的典禮,假如碰上一個下雨天,那是很煞風景的事,先太老人的奉安日期,我們選擇在三月三十日,據說這是一個「百無禁忌」的黃道吉日,當我們把日子擇定以後,積極從事各種準備時,電臺、報紙紛紛傳出該日將有陣雨的消息,由於登記參加奉安的信徒多達五百餘人,大小車輛估計要在五十輛以上,這樣盛大的一個莊嚴行列,如果遇上一陣大雨,那多令人掃興呢?誰知到了三十日那天,天氣却顯得分外的晴朗,毫無半點雨意。於是,我們在風和日麗的美好氣候中,順利完成了奉安大典。大家都說這是老和尚的福報。 一代大師的真身舍利,必定要有一處名山佳穴,為之建塔供養,才能使其不朽的精神或不世的事功,與河山並壽,與日月同光,也才能使後人知所景仰,有所楷模,因此,關於先太老人的塔地,南老人曾特命我和悟一法師等注意選擇,臺北近郊的幾處名山,如內湖、新店、中和鄉、成子寮等地,差不多都已跑遍,總是不甚理想,最後由曾子南先生介紹至觀音山獄子頭察看,終於在西方精舍後面山上尋獲一處勝境,其地背靠獅子山、面對淡水河,右鄰周至柔將軍太夫人之墓園,左為往八里鄉之公路,風景之勝,無以復加,山主陳有土君因見是為太老人建塔,更將地價降低三分之二計算,奉安日四眾雲集,莫不交相贊歎,譽為不可多得之勝地。這種殊勝因緣,又豈是等閒人能夠偶然倖得的哩! 華嚴蓮社的華嚴法會,已往總是春季二月十九後一日舉行,秋季九月十九後一日開始,今年剛剛更改為春季從三月初一日起會,秋季十月初一日開經,誰知這一變更,又却却成了先太老人圓寂典禮的一個善巧安排。因為先太老人以二月十九日入滅,二十五日頭七,三月初三日二七,初十日三七,假如不改期的話,那麼二十日根本無法起華嚴會;而今這樣一改,頭七以前已將坐龕、封龕等大典順利舉行了,二七則為華嚴會的第三天,三七則為華嚴會的圓滿日,這一個善巧的安排,簡直像是事前算好了的,這也是先太老人應化事迹中又一勝緣,他如每七誦經拜懺時的四眾雲集,五七「傳供」盛典在本省尚屬首次舉行等等的莊嚴盛況,件件順利,樣樣圓滿!這樣的福報勝蹟,雖不能說絕後,但亦可稱空前了。 以下該說到先太老人惠及我的恩典了。 一個青年的能否努力向上,鄉黨先進以及其本家長輩道德風範的影響力,佔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出家的親因緣固然是因我幼年多病,而增上緣則純然受了先高高曾師祖玉成太老人,以及曾師祖文公,先曾師祖智公兩位太老人的影響,玉太老人俗家和我俗家為近鄰,他老人家的崇高威望,在我方懂事時就印入了我的心版,文、智兩位太老人則都曾在我出家的小廟(觀音寺)上度過小和尚生一個時期的活,當我一出家踏進廟門,就從廟內的道人及方上的施主們口中傳進了他們兩老的德號和道行,尤其智太老人因為他俗家姓孫,跟我舅父是同宗平輩,所以當時雖未見面,但早就對他心嚮往之了。 民國二十五年秋天,玉公太老人為他的圓寂預先安排了一個四十九天的佛七,把一家五廟(宏開、竹林、觀音、西來、毘盧)他的晚輩子孫都從各方召集回去,參加念佛,我當時亦被從泰縣佛學研究社召回。這個機會使我第一次拜見了智太老人,他當時方主席焦山,道貌岸然,威嚴特甚,但對初出茅廬的我,尚能垂慈照顧,詢問學業,慰勉有加。 七七抗日軍興,日機到處濫施轟炸,泰縣佛學研究社為避免無謂的犧牲,乃被迫於二十六年底宣佈停課,我們頓時嚐到了失學的苦味,先太老人則於焦山劫後,返鄉避難,因不忍見我們這一批正當求學之年的青年失學,特發起假宏開寺講法華經,並請得僧曇、戒證、爽亭等法師助講文史等課,召集失學在鄉諸子弟二十餘人前往受業,先太老人除親主講壇外,更注意教授我們以僧伽行儀,其課讀之嚴,誨人之殷,使天資聰敏者一日可得十日之進步,其秉賦稍差者,則會引以為苦事的。我在聽課受訓的五十多天中,獲益良多,尤其佛學方面,替我打下了一個深厚的基礎。這是我從先太老人初領法乳的一個時期。 經期結束後,我和師弟宗一等忽蒙師祖南老人函召去光孝寺自修,先太老人則暫住焦山莊房養靜。翌年春,先太老人因聞我等自修尚見成績,特由南老人轉頒我和師弟果一每人法幣十五元,此一數字,在當時可供一年的求學開支,我倆正苦用費拮据之際,得此一助,精神為之一振,向上努力之心油然生焉。於此可見先太老人對我們的關心,亦可見他老人家對栽培子孫的慈悲慷慨了。 日本軍閥的侵華之戰,一年以後就進入了膠著狀態,牠雖佔領了幾個要城市,但我們的游擊隊則在交通較差的城鎭鄉區,風起雲湧的迅速發展,成為牽制日寇前進的重大阻力,當時我們大蘇北則由革命宿將李師廣、李長江假泰城成立蘇魯皖邊區游擊總指揮部,平等素不關心國是的老百姓,這時也如睡獅初醒般紛紛參加了各種抗戰組織。先太老人因見局勢稍定,事有可為,乃移錫光孝寺,創福田工讀社,號召佛徒生產救國,並相機宣傳抗日思想。我們在光孝自修的十數同學,則做了他老人家的基本幹部。他每天為我上一課佛學和國文,佛學專授概論性的基礎課程,國文則以文法與寫作方法並重,記得他每出一文題,務求切題達意,否則勒令重做,我們有做達四次以上;直到他認為勉強可以而後已!他更唱出讀書不忘工作,工作不忘讀書的口號,所以我們除了在課堂要讀書外,在織布的時候,在鋤草的時候,乃至在飯後散步的時候,總是由他老人家提出問題來研究討論。憑良心說,我們今天能夠看經論,寫寫文章,實皆先太老人當時三年教育之所賜也。 先太老人不但肯栽培後人,教育後人,他更肯提拔後人,記得當泰縣佛學研究社復校的前夕,他因見我的一篇「我的修學志願」一文寫得較為成功,他除了自己高興非常,面予獎勵外,更將該文拿給南老人及葦宗和尚等傳閱,並讚不絕口。不久,社方發表我任復校後的首任監學兼佛學教師,據我猜想,當是他老人家推薦的結果。 二十九年秋,共產黨新四軍到蘇北。先太老人主張年青僧尼須圖學技自立,我因傳諦同學之影響,考取上海新中國醫學院治醫。先太老人對我的赴滬治醫,非常贊成,當我向他老人家告假出發時,他還送了我很多錢,一再叮囑我要努力用功。在我六年學醫期間,承他老人家經常匯錢接濟我,當我假期返鄉為他老人家禮座時,每次他都詢長問短,勗勉有加。 先太老人對我最大的恩典,要算是他能接受我的函請來臺避難了。據說常三十八年春天,京滬風雲日緊之際,我與妙然法師聯名飛函上海,恭請他和南老人來臺之前,曾有人想請他去杭州,他它老人家則打算去香港,後來接到我們的信,才決定來臺灣的,假如他們去了杭州,則固無復逃出之望,亦將難免於凌虐以及饑餓之苦。設或他們去了香港,生活及弘法雖或都能順心,但我們將失去侍奉巾瓶之機會了。所以他老人家決定受請來臺,使我能再親近侍奉他老人家十餘年,這是我畢生最大的榮幸!也使我獲得無邊的功德和法益! 先太老人最後以涅槃作佛事,使我能夠始終躬預其飭終事宜,從製壽衣,打靈龕,一直到建塔樹碑,檢陳遺物,每件都讓我親手做到,我雖在他老人家圓寂的當日,即以受涼受累而致腸疾復作,後經檢查肝臓復有發炎現象,體重減去三公斤多,但從未使我睡倒,這當是他老人家冥冥中給我的加持。這恐怕是他老人最後賜給我的又一大恩典了。 總之,先太老人對我的恩太多了,說不能盡。現在,因為手軟頭昏,不想再一一細述了。不過,我所感到慚愧的是他老人家對我的這些恩典,我將如何報答呢?我祗有每天早晩在他老人家靈前上香頂禮時,祈禱他在常寂光中仍慈護我,令我身體早日健康,淨業早日成就,我願以我有生之年,去為完成他老人家的遺志而努力!同時現在劫運轉劇,救世需人,我更祈求他老人家提早轉世,再來救度眾生! 鎭江竹林寺靄公師祖和尚(一八九二——一九四七) 靄亭和尚,俗家姓吳,名滿祥,受竹林記莂,法名大觀,別號棲雲。江蘇省泰縣人,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歲次壬辰十一月初出生。他父諱寶生,母親部氏,出生未久,母親病故,由父親鞠養。幼年在私塾中循序就讀,聰穎過人。他父親經商,在他十餘歲時也不幸早逝,乃依兄嫂而活。他哥哥繼承父業,他也綴學習商,以哥哥不善經營,幾蕩祖業。他因感於父母雙亡,身世孤零,世事無常,萬法虛幻。乃於十九歲之年,投入泰縣曲塘鎭的宏開寺,依文心、智光兩位和尚落妻出家。時為清末宣統三年。 民國二年,在寶華山受具足戒。是時泰縣諸山集資創辦的「泰縣僧立儒釋初高小學校」成立,由智光和尚(一八八九—一九六三)擔任校長。靄亭奉師祖玉成老人之命,與師弟南亭同入校受學。課程有佛學、國文、算術、史地、音樂、體操等,在當時說,是別開生面的新式教育。靄亭在校特別用功,下課後,於散步、進食時,猶默默背誦課文,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他年長於南亭九歲,出家時日稍晚於南亭,而南師對他十分尊敬。南師曾謂:「予雖出家於先,年尚幼,睹師氣概端莊,貌修偉,年識皆長於余,甚敬憚之。」他二人在儒釋小學只讀了三學期,以諸山不能協力,經費困難就停辦了,二人復回到宏開寺。 民國三年下半年,月霞法師在上海哈同花園創辦「華嚴大學」,靄亭隨著師父智光和尚,於民國四年春,同到華嚴大學入學,唯此時華嚴大學已遷到杭州海潮寺上課,他二人乃遠到杭州入學。在校期間,他以異於常人的努力,功課仍能不落人後。認真的讀了兩年,海潮寺為軍隊佔用,學生提前畢業,靄師隨著智光和尚,到安徽九華山東崖寺,聽月霞法師講《楞嚴經》,翌年復在宜興磬山,聽月老講《法華經》,兼從月老學華嚴經教。 民國六年秋間,靄師到常州夫寧寺、入禪堂習禪。那時佛教界風氣保守,叢林中職事人員,對於受過僧教育的人常存戒心。靄師了解此種情形,在天寧寺特別循規蹈矩,安分習禪,使一些長老們觀感為之一變。民國七年,到鎭江焦山定慧寺,聽霞山法師講《楞嚴經》。他以人品持重、學識優良,而為焦山長老輩所重視,與智光、常惺二師,同被聘為副講,未幾復被任為寺中書記,繼而入衣鉢寮,司會計。民國九年,復陞為知客。大叢林的規矩,必須經過禪堂的生活訓練,而後循序擔任職事,靄師是頓超晉級,前所未有。 是年秋間,夾山竹林寺妙智老方丈選法嗣,焦山方丈推薦了靄師和厚寬法師二人,到竹林寺受妙老記莂,並擔任竹林寺監院。竹林寺在鎭江南郊,林木茂盛,寺院整齊,唯身為監院,要督導工人耕作,接待遊客,下山收租等,這就難得有研究經典的時間了。他忙裡偷閒看書,在督耕巡行的時候,當行經行念佛想,這也是別開生面的修行方法。 民國十六年,在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好多處叢林都趕著交替。妙智老和尚也於此時退居,由靄師繼任住持。十七年上半年,他在竹林寺創辦「竹林佛學院」,聘請戒塵、慈舟、大空諸師為主講,專弘華嚴、毗尼,禪教雙修,培育僧材。是年八月開學,學僧三十餘人。後來妙闊、粟庵二師也來參加授課,到第四年開始,把學生中程度最好的震華法師升為助講,南亭法師也被請來幫忙。 竹林佛學院之創辦,在當時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蓋當時正當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革命軍在高喊「破除迷信」的口號下,各地寺院被拆,佛像被毀的事件屢見不鮮。北伐成功,奠都南京,「破除迷信」的政策變本加厲,南京市長劉紀文,飭令社會局調查全市廟宇:「計有三百八十餘處,有完美精緻之彫刻像品,另造房屋,以資保存,其餘一概拆毀。」當時寧波的寺院曾被破壞,或充作軍營、學校,泰縣曲塘鎭也掀起搗毀神像的風潮。靄師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創辦佛學院以適應「革命時代」,同時也促使思想保守的諸山長老,要認清時代,非創辦僧教育培育人才,則無以生存。有了「竹林佛學院」的創辦,才有以後常州天寧寺的「天寧佛學院」,以及南京的棲霞山、毗盧寺、古林寺等寺院佛學院的成立。所以這是一項開風氣之先的創舉。 民國二十一年,靄師自竹林寺退居,本來可以靜居清修,研究經教,唯以受香港何張蓮覺居士之聘,到香港協助計劃興建「東蓮覺苑」,他以此就留在香港弘化。 何張蓮覺居士,是香港鉅紳何東爵士的夫人。何東(一八六二—一九五六)是廣東寶安人,畢業於香港皇仁書院,歷任香港怡和洋行副經理、經理,以後自營企業,創辦多家公司,及社會教育慈善事業,曾受英皇伊麗沙白二世、授為大英帝國KBE爵士勳銜。他的夫人張蓮覺居士,虔信佛教,得靄師之助,因而有東蓮覺苑的興建。 張蓮覺居士童年信佛,中年遍歷國內名山道場,隨緣捐施,齋僧修寺。民國十一年,靄師隨著棲霞山若舜老和尚、到香港弘化,就和蓮覺居士相識。十七年靄師創辦竹林佛學院。蓮覺居士每年支持經費一千元(那時一千銀元是數字很大的鉅款)。民國十八年,蓮覺居士與何東爵士同遊南京棲霞山寺,親見該寺隋代所建的舍利塔放光,她捐資委託葉恭綽居士代為重修。繼而由靄師陪著到焦山定慧寺,去參禮智光和尚,並禮請智公兩度到香港弘法。 何張蓮覺居士、有感於香港是歐亞通商大埠,中西文化匯集之地,基督教教堂林立,唯少佛教道場。她希望建一處佛教寺院,作為弘法及善男信女學佛修行之所,因此他請靄師來港主持其事。靄師抵港,先在青山的「海雲蘭若」,開辦「寶覺佛學社」,招生開課。繼而蓮覺居士在山光道購得土地,興建「東蓮覺苑」。覺苑在當時耗資十五萬元,建的巍峨高大,富麗堂皇。這一筆巨款,是何東爵士在他與蓮覺居士的金婚典禮中,體念老伴多年心願而撥付的。民國二十三年,覺苑落成,靄師把佛學社遷入,並擴大招生,招收青年女性,授以佛化教育,同時在苑內還辦了一所義學,這在這時的香港,都是創舉。 靄師除主持覺苑教育外,並協助張蓮覺居士創「寶覺女士商科學校」,繼之創辦「人海燈」月刊,宣揚佛教文化,這在當時也是開風氣之先的事,對華南佛教有著啟發的作用。此後多年,陸續又興辦了九龍的「法雲義學」、望角的「植信義學」、澳門的「寶覺義學」等多處。靄師除在東蓮覺苑、青山海雲蘭若讀經弘法外,並分講席於澳門功德林、青山寺、香港蓮社、香港菩提等處,日無餘暇。 民國二十三年,他的曾師祖玉成老人八十壽誕,靄師專誠回鄉為老人祝壽。二十五年冬,玉成老人在泰縣曲塘竹林庵示寂,他趕返泰縣奔喪。治喪完畢,再到香港。不意何張蓮覺居士,於二十六年年底逝世,師曾撰《悼蓮覺居士》一文追念。喪事完畢後,由林楞真居士繼任覺苑苑長。林居士公正無私,能與眾共甘苦,對靄師恭敬虔誠,故覺苑弘法教學事業,照常進行。此後靄飾先後在苑中講經三十餘座,香港仕女之信佛者,多皈依於師之座下。 是年「七七事變」,中日戰爭爆發。在中國八年抗戰期間,三十年日軍佔領香港,靄師與若舜老和尚相率逃避,幾頻於死。後來避難九龍鄉間,拾薪易食,備受艱苦。亂定後仍回東蓮覺苑弘化,而他個人則一直住在青山海雲蘭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歲,靄老已是望六之年,他以去國十年,急於返鄉一行,藉以禮謁祖庭,覲省智光、文心二老,並一睹劫後故鄉及火災後的竹林寺。 三十六年舊曆八月,靄老由香港乘輪抵達上海,住慈雲寺留兩宿。由他的師弟南亭法師,陪他到佛學書局請購藏經,然後陪他乘火車回鎭江,去察看劫後的竹林寺——竹林寺在戰時發生過一次火災,被燒的殘破不堪,他看了後,感慨萬千,心中考慮如何重予復興。看過竹林寺,南亭法師陪著靄老、到金山江天寺,拜訪江天寺方丈太滄老和尚,繼而到焦山定慧寺,禮參剃度師智光老和尚。智老人早年曾帶他到杭州去讀華嚴大學,回首前塵,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他在山上住了數日,師徒話舊,之後,轉回故鄉泰縣,去北山寺禮參另一位剃度師文心老和尚,也住了數日,回鎭江轉赴上海。途中患了感冒,住在上海慈雲寺又名——沉香閣——休養。曾經延醫服藥,無甚效驗。第三天,他的徒孫覺民來告訴他:「返香港的船票買好了」。靄老聽了,決定第二天上船,南亭法師一再勸阻,靄老以為多人同行,且有覺民隨侍,不虞有他。次日下午,南亭法師叫汽車送他上船。 不意第三天,南亭法師接到香港拍來的電報,說靄老在輪船抵香港碼頭時,忽爾圓寂。電報中還說,抵碼頭前醫生查船,靄老眼睛尚開著,不然的話,照航海法規定,航行途中旅客死亡,要被丟在海中的。南老接電報,晴天霹靂,眼淚直流,痛哭失聲! 靄老圓寂之日,時為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夏曆十一月初三日,得壽五十七歲,僧臘四十八載,戒臘三十五年。靄老示寂,由香港東蓮覺苑料理喪事在青山火葬,覺民法師奉靈骨回歸竹林寺,後來由竹林寺為之在祖瑩建塔,擇吉安葬。 靄老示寂,虛雲老和尚有詩悼之云: 毗盧性海本湛寂,幻化生滅示無常, 君為因緣乘願至,眾何不幸導師亡。 香江無復聞師吼,法苑而今折楝樑, 珍重大師諸上足,好將遺教力弘揚。 南亭法師在《夾山竹林寺靄亭和尚傳》一文中,對靄老的評語是: 「⋯⋯師也,天性淳厚,善忍讓,勤儉處已,恭敬待人。不為無益之耗費,不吝有益之正用,不以財利而厲色劇言,不因意外而倉惶失措,處變處常,雍容自若。退席後,蟄居香港之青山海雲蘭若,或赴講筵以利生,或事著述以自娛,夫所謂動則兼善天下,靜則獨善其身,淡泊寧靜,若師者,可以當之無愧矣。」 東初法師著《中國近代佛教史》一書,其中也有一段評靄老的文章: 「師之生活簡樸,形同禪和子,在香港十數年,猶如蓮花在污泥,不為混濁所染,只知修德講學,視名利如浮雲。其在港九未置一磚一瓦之私有財產,即此一端,實為今日僧徒之所不及者。」 靄老生前,民國二十四年曾遊歷日本,搜集得華嚴註疏多種。他多年研究華嚴教義,實已登堂入室,自日本獲得註疏後,披覽數年,撰著《華嚴教義章集解》惜生前未能出版,今則經南亭和尚為之出版後,已成各佛學院之重要教材矣。他遺留的著作,有《棲雲文集》行世。(本文參考資料:棲雲文集) 成一請于凌波敬撰 師祖南公自傳校後書感 ◎成一 師祖南公老人圓寂至今,快十二週年了。 老人全集的編印,在其圓寂十週年時,已將有關解經、釋論學說,及一般言論、法語、文字,計成十二冊,前十一冊已陸續出版了。最後一冊,是老人的自傳。由於所記翔實,總六百二十多頁原稿紙,全部照印,再有兩冊,也出不完。為了維持十二冊之原訂計劃,乃商請主編高明道居士,加以刪減,只挑有關佛門規制、僧伽教育、教會興革、弘法事業、社會教育、慈善、救濟等重要史實,乃至自勵,勉人的思想教誡等,慎選精挑,整理編排,縮成四百八十頁左右,經查閱一過,覺得無法再減,遂決定予以編排付印。 我在清校老人自傳的過程中,發現老人所寫的自傳,有好多出人意外、與人不同的特點。讀起來有字字珠璣,篇篇寶訓的感覺。使學佛行者讀後,於道於學,當能有所助益,因特就我以為最重要的幾點心得,寫在後面,供讀者諸公參考。 老人出身於農家,啟蒙教育,先受的是最原始的私塾教育,僅念百家姓等三本小書,無什可記。後至縣城,就讀佛教辦的現代小學,設備亦甚簡陋,且未畢業,即告停辦。一年半的佛學院教育,草草行事,也是談不上規制。老人的學業,並非由正軌而定時按期得來,幾乎全靠其自己勤苦好學而成就的。 經一再刪減之後,猶有二十三萬多字的一本自傳中,自謙、自責、自悔、自勵的字眼,佈滿於字裡行間,自誇自矜的語句,實所鮮見,這種常人所無的謙德,讀來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師公老人的感恩思想,特別濃烈,對於栽培他讀書求學的師長,如其曾師祖玉成老和尚,師父文公、智公,傳華嚴大教與他的應慈上人,傳南山正宗與他的常惺上人等,不時稱道其功德,感念其恩情。於智師則終生奉養,克盡孝道;於文師、應師、常師,則常以未能奉侍為憾!有於夢中念師困苦而痛器驚醒者,此亦常人之所難及。 師公老人持戒清淨,他最討厭人家打妄語、說謊話。因此,他常因說實話而得罪人,或被人譏為書獃子,但他並不以為意。老人常以「寧可守戒而死,決不破戒而生。」兩句名言,勗勉學子。 師公老人自佛學院畢業,出任常州清涼寺佛學院講師後,即常隨應慈老法師,到處講經、弘法。京滬線上,蘇杭之間,都留有老人講經弘法足跡。來臺後,全省各大寺院道場,乃至眷村、榮民醫院、監獄、看守所等處,可以說是法筵常開,席不暇煖。其收效最宏的,則是假電台作空中佈教。老人所寫的幾部經論講話,就是當時的教材;成立大專佛學獎學金,接引知識青年學佛,成效尤其遠大。 師公老人受其曾師祖玉成長老之影響,對僧伽教育特別重視。他繼常惺上人住持光孝寺後,即接掌光孝佛學院,造就不少人才。來臺後,首創臺中佛教會館佛學研究社。蓮社改建完成後,即囑成一創辦華嚴專宗學院,自任導師,為諸生開講華嚴大經,直至圓寂。五十三年,為紀念其先師智光大師,更與師友合創智光商工職校,成績卓著。老人為智校所付出之物力、心力,難以記述。 以上所記,僅其犖犖大者,他如:流通法寶、校、印三種華嚴經,華嚴經探玄記,華嚴大疏鈔,佛學大辭典等,以成本流通,方便發心修學者;熱心公益、慈善事業。濟助貧病,低收入戶,是為常年舉行者。至於急難救濟,難以勝述。蓮社成立以來,每年都有獲得各級政府獎匾、獎狀。其護國衛教之精神,早已普受政教兩界人士之讚譽與肯定。其尤為難能而可貴者,即平時雖然講座連連,教務法務,叢集一身,然於既定之禱誦修持,恆課、卻從未一日稍懈。這也是常人所難做到的。 師公老人的嘉言懿行,述說難盡,學佛行者,果欲知其詳盡,待書出讀之,可證我言之不虛也。記得老人圓寂後之四七日晨,曾夢示於我,稱其為四地菩薩,勉人嚴持淨戒,莫忘念佛、拜佛。驗之老人一生言行修養,所示應屬可信。果如是,則今日社會人心陷溺已極,極需菩薩降迹化導,仰祈師公老人,早日乘願再來!普度群迷!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清校後書於華嚴蓮社 肉身不壞的慈航和尚 ◎成一長老 慈航和尚,福建建寧人,俗姓艾,名繼榮,父炳元公,清國子監生,母謝氏,系出名門,幼失恃怙,十七歲依峨嵋峰自忠和尚出家,是年秋,至九江能仁寺圓具,是年中華民國開國,師之僧臘與民國齊年,具戒後,遍禮九華、天台、菩陀諸道場,參禪於高旻,聽教於天台,學淨於度厄,學教於太虛,得法於圓瑛,三度閉關,六載閱藏,宗教兼通,弘化不倦。 年三十五,任安慶延江寺住持,創辦佛學研究部僧侶訓練班,興辦義學,致力教育,深得太虛大師讚許。三十六歲,赴香港、仰光,國外弘法,創仰光中國佛教會。四十一歲,歸國,弘化於廣東、上海、南京、江蘇、桐城、廬山、武漢等處,法筵常開,緇素景仰。 四十六歲,隨太虛領導之中國佛教訪問團,遍歷緬、印、錫蘭等國,倡導成立中緬、中印、中錫、中泰諸國文化協會,拆穿日人歪曲宣傳,四十七歲駐錫馬來西亞,七年之間往還於星馬各都市創設星州、檳城、菩提學院,創星州、怡保檳城等城佛學會,創佛教人間月刊於佛教社團學院,五十四歲,應台灣圓光寺禮聘,返國創辦台灣佛學院,五十五歲駐錫汐止靜修院,四方青年僧伽慕道來集,師講授因明、唯識、楞嚴、楞伽、攝大乘等諸經論,次年有趙恆愚等居士,組織護法會,創彌勒內院,至此奔波生涯告一段落。五十八歲,閉關於彌勒內院,五十九歲,立下遺囑,三年後開缸,身如不壞可裝金供養,六十歲五月六日寂於法華關中,四十六年,三年已至,以時局不清,未及開缸,四十八年五週年,正式票決開缸,結果肉身完好,呈紫金色,消息傳出,朝禮者日皆數萬人,經月不衰,師平生修持以彌勒淨土法門為恆課。著作講錄,百二十餘萬言,已編輯傳世,師一生以佛教教育為經,弘法為緯,而完成一代功德,法身不朽之人天師表。 盛德高標歷久難忘 ——慈航法師上生兒率三十週年紀念 寶島光復後,第一位留有全身舍利(肉身大士)的慈航法師,圓寂已經三十週年了。 慈師及門弟子寬裕法師,親自送徵文啟來,說是要為慈航菩薩慈師圓寂五年後,開缸發現全身完好如生,一時轟動(人皆以菩薩稱之),在獅子吼雜誌出一專輯以為紀念,他知道我與慈師也有一段法緣(見拙著慧日集初編),所以要我寫一篇文章,「藉彰盛德」,我對慈師一向景仰,所以對寬法師的囑咐,我毫不考慮的答應了。 慈師一生,沒有傳奇故事,但卻有著無數令人難忘的德行。他為人坦率豪爽,心口如一,從不裝腔作勢,所以留給人們的印象是真實的、親切的,令人難以淡忘的,也許是由於他有著滿腔的熱情吧,所以他平素無論是為法為人,都是毫無保留的勇往直前,說做就做,從來不計毀譽與得失,這大概就是他令人難忘的原因。 那麼他到底有些什麼感人的德行呢?現在選其犖犖大者,介紹幾件如下: 一、關心佛教 民國三十五年春天,那時我濫廁上海學院教席,有一天同學們接到一封從新加坡寄來的印刷郵件,經打開一看,原來是慈航法師籌組世界佛教青年會的簡章,還有些入會申請書之類的表格,其中最引我注意的是那一封給青年佛教徒的公開信,說它情詞並茂,足當之而無愧,其愛教及憂教之情躍然紙上,他除了指出當時佛教衰危的情況外,並且認為唯有團結全世界知識青年佛教徒,共同發揮救亡圖存的力量,佛教方不致於被時潮所淘汰,假如大家再要那樣各自為政,漠不關心,那麼現代的佛教青年,將要成為佛教覆亡的歷史罪人了!我讀完了那篇信文之後,被它感動得熱淚盈眶,於是立即透過教務處集合全院同學宣布這一則令人感動的消息,分發入會申請書表及那封公開信,結果全院師生幾乎全部響應了他的號召,紛紛申請加入世界佛教青年會,慈師關心佛教存亡的情志,於此可見一斑。 二、熱愛國家 自從我們海院師生的入會申請書寄去之後,慈師就不時的給我們通信,並將他在海外發行的「人間佛教」雜誌,按時的寄給我們,每期人刊上都有他的文章,其內容除闡揚教理外,復興佛教的計劃,佔了大部分篇幅,而其中尚有好多傷時憂國的作品,他那熱愛國家的思想不讓於任何一位黨政官員。尤其他在跟我們通信時,幾乎每次都要詢問國內局勢,他對□□黨的破壞國家統一,表現著無比的痛恨!當他每次聽到□□部隊在國內拆廟分田時,簡直如同割了他的身內那樣難受和憤概!他是受國高僧太虛太師的弟子,他的愛國思想,可以說早已植根他的求學時代,所以當大陸淪陷不久,他就放棄在南洋的優越環境,毅然返回自由祖國,追隨政府。創辦臺灣佛學院,培植佛教人材;並不時應邀到各地宏揚佛法,淨化社會人心,增強安定力量。 三、愛護僧青年 當政府播遷來臺之初,為防匪諜化裝透過來寶島,除限制僧道及星相人士入臺外,並對已入臺的上述人士,列入看管的對象,當時曾有不少僧青年受到了管制,慈師為了維護僧眾的尊嚴,同時也為了保存佛教的實力,不惜多方奔走,慨然以搶救僧寶為己任!因此經他擔保入境,以及獲得自由者為數不少。當他把彌勒內院(亦名太虛大師紀念堂)建成之後,依也而住的僧青年多至數十人,即連隨軍來臺年輕法師,退下來無處投奔,也都成為慈師的常隨眾。這些僧青年依止慈師座下之後,慈師一方面要為供養他們的道糧而張羅,同時還要為之施以教育,盡心培植,成有用之材,所以當年聚集於彌勒內院的一班僧青年,今天都各化一方,成為推動佛教法輪最有力的人天師表了。 四、熱忱弘法 慈師弘法的精勤,也是令人十分欽敬的,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或者什麼人,祇要是請他宣講佛法,他都不會拒絶的,有一次善導寺請他講演,我記得那是一個大熱天,那時電風扇也不週全,不要說冷氣了,聽的人固然是滿頭大汗,而慈師則是通身濕透,但他毫不在意,足足講了兩個鐘點,方始下座,大眾都為他那力弘正法,無懼溽暑的精神所感動!由於他的講演深入淺出,辯才無礙,很能抓住聽眾的心理。為了使更多的人聽到佛法,所以筆者曾和賀乙生,韓長沂等居士發起請他到民本廣播電臺做過幾次空中佈教,他常常冒著炎熱風雨,準時到臺宣講,從無難色,亦無怨言,相反地他總是神采奕奕,和藹可親,高高興興直到講完為止,我們為他僱三輪車送他到火車站,他還不肯給我們花錢,當然他是拗不過我們幾個年輕人的誠意的,結果他總是再三稱謝,歡喜而去。有時遇到內院同學,聽他們談起,總是稱揚慈師的教育熱情,同學們說:「慈師平時除了鼓勵同學們讀書,為同學們改作業,解難題外,他能一天連講七小時課而毫無倦容。」慈師那種弘法熱忱,實在太難得了。 五、勤於寫作 慈師除了熱心弘法,教育青年而外,寫作之勤,也是常人所不及的。他為了要向社會大眾介紹佛教,往往苦於沒有適合大眾口味的讀物,古文翻譯的佛經,一般人根本無法接受,因此他決定發心,把佛門常念的經論用語體文來加以註解,務使大家都能讀得懂它,因此,他一有時間就寫,不斷地寫,在他到處弘法之餘,先後寫出了一百多萬字的法集,計有大乘起信論,十二門論,成唯識論等經論講話,相宗十講,菩提心影六篇等專書,每本都是用極其淺顯的語體文寫成,其中還安插好些發人深省的故事,助人了解的譬喻,真正能做到令人一看就懂的境地,慈師這份勤於寫作,不,應該說是為大眾而寫作精神,也是常人所不及的,他那些適合大眾口味的作品,在他圓寂後第二年,已由慈師永久紀念會,委請蘇邨圃居士編輯出版,命名為慈航法師全集,計一十四冊,汐止彌勒內院有流通。 六、不蓄財物 慈師一生,從民國十八年起海內海外,到處弘法,足跡踏遍了上海、南京、漢口、九江、香港星馬泰緬等地方和國家地區,但卻沒有一處特別屬於他的寺院,倒並不是他的人緣不好,也不是他的條件不夠,這完全是因他自始就以「弘揚佛法,復興佛教」為己任,不欲以住持一寺一院的事務,而耗費了他趨向他偉大志願的精力,所以習慣了到處為家的生活,他把信徒給他的供養,在那一家住,就供養那一家常住,身邊從來不留錢,慈師在彌勒內院時,我就曾不止一次的聽到內院的同學們說:「慈師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德行,那就是他不蓄財物,信徒帶錢或用品食品,到山上去供養他,信徒一走,他馬上就分給大眾共享」,這種不事積蓄,利和同均的美德,慈師真正做到了,他也真正做到「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雲水生活了。 七、嚴謹修持 慈師一生,雖然熱衷於弘法度人,海內外到處奔走,席不暖煖,但他對於佛法修持,並不馬虎,非但不馬虎,而且非常嚴謹,由於他自從民國十八年起,就出國弘化,十九年在香港講經數座後,隨即移錫緬甸,創仰光中國佛教學會,領導彼邦人士及華僑,研修佛法,達六年之久。緬甸為南傳佛教三主要國家之一,向奉小乘戒律,度原始佛教生活,因此慈師除在國內圓具大戒外,既弘化緬國,自當入境隨俗,所以除服裝改著南傳諸國黃色三衣外,他如過午持齋,不觸女性等,皆奉行惟謹。至於內修工夫,更是禪誦以時,不間寒暑,慈師平素生活,極其平實,粗茶淡飯,木床布衣,他雖然是一位聲譽遠播,國際知名的大德高僧,但他毫無憍矜浮華之氣,且能維持他那禪和子本色,刻苦自勵,在南洋諸國弘化期間,他留給信徒們的印象是如此;三十七年回國以後,從辦學到建道場,乃至掩法華關自修,大家心目中所看到的慈老,也是這樣。慈師的為人修養,處處皆足當僧眾的楷模。他上生兜率之後,能夠留下全身舍利供人瞻仰,可說是他嚴謹修持的明證。 八、結論 慈師一生的嘉言懿行,太多太多,無法一一細說,以上是他留給我最深的幾點記憶猶新的印象,特別把它追記下來,作為他上生兜率三十週年的禮讚吧! 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四月廿八日寫於華嚴蓮社 寶島興創僧教育的妙果老和尚 五十六年前,台灣光復之初,寶島佛教界,有三位長老,一位是台北觀音山凌雲寺的覺淨和尚,一位是台中寶覺寺的智性和尚,一位是桃園中壢圓光寺的妙果和尚。這二位長老分別主導台北、桃園及台中三地的佛教,道高德重,受人景仰。 這三位長老,在主持及弘揚佛法方面,各有所長,或崇重修持,或專精戒律,或熱心教育。本文所要表揚的是,重視佛教教育,首倡興辦佛學院的,桃園中壢圓光寺妙果和尚。他於民國三十八年,請得原在南洋星加坡弘法有成的慈航大法師來台,在中壢圓光寺首創圓光佛學院。因為我在上海讀醫學院時,曾經兼任玉佛寺上海佛學院教師,當時慈航長老在新加坡毘盧寺弘法,我們也有過幾次通信,我很敬仰他那弘法護教的熱忱,因而曾書信中,討論復興佛教之道,我在來台之前,也曾跟他去信並約好來台見面,之後他受聘來台,在圓光寺主持圓光佛學院,也曾通過一次電話,他約我去圓光寺談談。不久,在三十八年五月初,我已函請我的曾師祖智光太老人,師公南亭上人來台弘法,因要照顧兩位老人家,同時我又要幫助我的光孝佛學院張少齊老師,創辦佛經流通處——覺世圖書文具社工作,生活比較忙碌,所以沒有去成。本來承他老人不棄,也曾約我去圓光教書,卻辜負了他的一番美意,同時也失去了親近妙果長老的一個良好的機會。 圓光佛學院,是台灣光復後第一所佛學院,也是寶島佛教青年,最感到新鮮的一個研求佛法的唯一去處,所以一開始就招到五十多名學生,佛學老師有自上海靜安寺佛學院來的守成、圓明、蓮航等幾位法師,並有將軍居士黃如初老師。慈航老當院長,老師教學認真,同學讀書精進,一時佳譽滿寶島,且遠及大陸、南洋諸邦,那批青年學子,後來都成了寶島上乃至海外各地弘揚佛法的優秀人才,這都是妙果老和尚首倡僧教育的無上功德。 寶島佛教在日人統治的五十年中,不但沒有辦過佛學院,而且也沒有傳過戒,寶島僧青年要受戒時都要遠涉重洋跑到大陸去受。因為日本和尚大都是有家室的,我初至寶島時各處寺院都不可以掛單,原因是他們寺裡不住人,那些有家的和尚,每天早上穿起大袍(海青),到寺裡去上班,下午下班後,都回家陪太太、帶小孩。寺裡除早晩功課的課本,金剛經、彌陀經外,其他佛教研究性、學理性的經論典籍,一概沒有。因此我才向我的光孝寺佛學院張老師建議,開創一家佛經流通處,定名為覺世圖書文具社,(因張老師怕台胞都受日本教育,中文看不懂,我才建議帶售文具)以維生計,得張師同意後,立即去函上海三家佛學書局,請來五十多萬元的佛書論典流通,次年五月,南京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京滬線上商工財主,亦多湧來寶島避難,所以不到兩年,那一大批經典即被搶購一空。 當時,妙果老和尚除了在寶島上首先創辦佛學院外,對於印行佛經,流通法寶,也非常熱心。四十三年,孫張清揚居士出資,託東初法師主持影印大正大藏經,東老即在他的文化館組織印藏會,我也應邀參加成為一個委員,曾在蓮航法師陪同下去圓光寺徵求妙老參加附印,他老人家除了熱情招待我們的茶點外,並很快地就附印了兩部大正藏,並且還送我們每人一個紅包,我們見他這樣慈悲,非常感動,就在腦際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妙果老和尚早年,即得法於大陸福建省鼓山湧泉寺覺力和尚,覺老來台弘法,並在苗栗大湖山上,創建法雲寺,自任住持。後來他把法雲寺住持交給妙老。妙老接任後,除將所有殿宇整修一新外,並自南洋請回一尊丈餘高的大玉佛,供奉在大雄寶殿上,這尊大玉佛,雕細膩而精巧,態度慈祥又端莊,每一位僧尼信徒贍禮之後,都感覺到佛慈廣大,法喜充滿。 妙果老和尚,平時最熱心於弘法事業,經常應各地信徒邀請請經說法外,還特以他那一手功夫字,寫些佛法詩偈警世勸修的法語送人。信徒得之如獲至寶,凡有信徒向他老乞求法語墨寶者,總是有求必應,絕不令人失望,其慈悲喜捨之精神,令人銘感五內,妙老常以隨喜結緣的善巧方便,不知度了多少學者、軍官出家,像當時在佛學院教國文的黃如初將軍,就因為親近妙老,受他那崇高的道風所感化,而發心出家學佛,法名律航,後來也成為一位名僧,同時律航法師也度了很多青年學者出家,其中最有名望的佛教書法家廣元法師,就是他的得意門生。廣師出家後,非常用功,不但練成一手好字,成為名揚海內外的大書法家,而且對律學也很精通,歷年來淨心長老每次傳戒,差不多都請他去戒場弘演毘尼。另外妙老還度了一位累建戰功的名將——繆徵流將軍,皈依他老座下住寺學佛,真是功德無量。 妙老的景德高行,不但是在國內受到僧俗兩界最高的崇拜,即在國際上也頗受人尊敬,且曾獲得日本佛教曹洞宗永平寺方丈贈予金斕袈裟;更蒙日皇迎入內廷供養,欽賜袈裟,以及如意、拂塵、摺扇等多件珍品,倍極尊榮。又於一九六一年時,有位受爾蘭佛教禪學者,法名甘露魏無為者,自歐來台參學於妙老門下得其心要,頗有領悟。妙老示寂後,魏無為居士曾以「台灣一位佛教聖者之善逝」一文,刊於當時「中國佛學」季刊上以讚頌之,其為外國學人崇敬之程度,於此可見一斑。 妙老一生內修外弘,勝德無邊,不但模範世人,且足流轉千古!茲者值其一旦二十歲誕辰之期,其賢徒孫如悟法師擬出一專集以為紀念,遣其令徒性曄師、道成師攜函來台北蓮社,囑文於余,余雖不敏,但妙老乃我所最崇敬的長老,義不容辭,因就記憶所及,草此短篇,以表崇敬而讚誦之。仰祈妙老不捨慈悲,早日回航,善度末世群蒙,同登涅槃彼岸,不勝馨香禱祝之至!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五日脫稿於台北華嚴蓮社知足居 台北善導寺妙然和尚事略 ◎瑞定 和尚字悟玄,號妙然,光孝法派名瑞清,筆名華嚴關主,江蘇泰縣人,俗姓孫,家世業農,為地方望族。祖父扣三公,飽讀詩書,為私塾主講,祖母席氏,亦系出名門,生二子,長曰明傑,次曰明祥,即和尚之尊翁,明祥公之德配張氏,亦地方名門,張氏出三男,曰春鴻、春流、春澗,澗即和尚之學名,一女,曰同美,為明祥公掌上名珠。和尚之二舅父,亦出塵高士,法號大乘。和尚十歲,隨母至覺海寺,探視其舅父、禮佛。詎即善根萌芽,不肯回家。大乘上人,念其佛性顯發,乃為之剃度。和尚披剃後,繼續上小學,一面學習課經文。小學卒業,適其表兄成一法師,方就讀於泰縣光孝寺佛學院,和尚遂徵得其師祖德三公之同意,亦隨成師入佛學院,念預科。二年後,抗日戰爭爆發,佛學院提前結業。和尚亦隨成師留院自修,親炙於智光長老、南亭院長,三數年間,慧學大進。二十九年冬期,和尚跟隨同學成一法師榮登寶華山隆昌寺妙常律師圓具,後仍回光孝續其學業。 三十年秋,和尚往金山江天寺,參究向上一著。年餘有省,應滬上名剎靜安寺聘,任佛學院教務兼副寺,協助窗友德悟和尚,展開弘法、教育工作。三數年間,成績卓著。抗戰勝利後,應南公院長召,回母校,任教職。並與同學廣靜、昌言二師,俱蒙光孝住持沛霖和尚,授予菩提之記。和尚居長,乃奉命發展義務教育,嘉惠貧民子弟,村民感德至深。未幾,戰亂日甚,寺務、教務,被迫停頓。和尚再走上海,出任靜安寺監院,仍兼教務。未三年,京滬局勢緊張,和尚遂啣命赴台,為靜安佛學院,謀東遷之計,三十七年事也。翌年五月,靜安寺住持白聖上人東渡來台,住十普寺,繼續推展弘化事業,仍以和尚為當家,助揚法化。並與成一法師聯名申函,敬邀其法師祖南公,奉智光長老,來台弘法。從此寶島佛教,得以脫離日式遺制,重回祖國傳統。 三十九年,和尚得南公之助,受聘為新北投居士林主持,並供養焦山智光、天寧證蓮及金山太滄三大老。二三年間,三大老各興道場。和尚改居士林為靈泉寺,為養道蘭若。嗣於四十四年七月,和尚發心掩華嚴關於其中,將其閱藏心得,以華嚴關主筆名,向各大報投稿,弘揚正法。曾以「禪史、禪學與參禪」一文,平息「壇經」作者之爭議,名震士林。 四十七年,和尚三年掩關圓滿,出關弘法。與廣慈、悟一、星雲、演培、成一諸師,共同創刊今日佛教雜誌,為復興中國佛教而宣傳。未幾,演培法師接任善導寺住持,迎和尚出任監院。六十一年,和尚受聘兼任智光商工職校副校長。六十五年接辦海潮音雜誌,自任發行人。七十五年後,智校由機、電子及商科,增設電腦、控制、美工、餐飲、資訊處理等。由原來之三科,成為八科:學生人數,亦由三千餘增至六千餘。尤其在聘得張南山先生出任校長後,更擴建校門為九層大樓。增設電腦教室十一間、校史館、會議室、語言教室、視聽教室、老師辦公室、實習工場、運動場、中央冷氣系統、遍植菩提樹等,形成智光優良校園文化。皆和尚辛勤督導之偉大成台北善導寺妙然和尚事略就。而全校三百餘位教職員工,在其道德感化下,使教學成績,臻於上乘。故每年校際競技、學生品學,皆名列前茅,嘉譽滿學林。八十一年智光董事會改選,和尚當選副董事長。 民國六十七年善導寺董事會改選,和尚當選為第七屆董事長,以雲霞和尚為住持。興建慈恩大樓、設圖書館、藝文館、蔣公紀念堂等。蒐集佛教文物、字畫,長期供人欣賞。展覽、閱讀,使寺院成為宗教學術文物陳列園區,別具風格。更就寺中設置獎助學金,獎勵社會優秀青年完成學業,報效國家。不定期舉辦社會救濟慈善工作,使佛陀慈光,照遍社會陰暗苦難之處,充份發揮佛教慈悲救世精神。曾於六十八年以推行社教有功,榮獲內政部頒贈「弘揚社教」獎牌一面。 和尚以經學、禪修之湛深修養工夫自持,不謀私人生活享受,不爭逐於名利場所,衹一本學道、修道、弘道之初衷,孜孜於弘法利生,教學濟世之志業。其生平著作,傳世者,有碧雲集、民國佛教大事年紀、佛教名山名寺名聯輯等巨構。七十年六月,曾榮獲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頒發博愛獎章乙座,表揚其熱心社會服務事業之成績。 和尚法體素健,雖早年即患有喉頭腫瘤,然一無痛苦。詎至大前年,忽然發作,腫瘤擴大,經入榮民總醫院割治,一年多觀察期間,又復健康如常。但至去年底,腰骨忽感刻痛,經醫院掃描發現,癌細胞擴散至脊椎骨部。因再住院照鈷六十,注射化學特效藥劑,二月餘,病痛大減,已能下床散步。方喜其康復有期,不意至六月三日,精神突呈疲憊現象,漸至昏迷。乃由了中大和尚率眾弟子,迎返善導寺調養。詎方入大門,即告安詳示寂。和尚住世七十六載,僧臘六十有六,戒臘五十有七,法臘三十有三。一代龍象,溘然示寂,復興祖國佛教之健將,又折一員!法運使然歟?抑眾生福薄歟?令人不勝愁憂之至!唯祈和尚慈舟,早日回航是盼也! 泰州光孝律寺同門法兄瑞定謹述 祭台北善導寺妙然法師文 ◎董事長成一法師 維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廿八日,華嚴蓮社成一率徒賢度,暨華嚴專宗學院全體師生及蓮社兩序大眾,敬備香華素饈之供,致祭於善導寺故董事長妙然和尚覺靈之前,而繫之以文曰: 繫維妙師 法門之龍 生有自來 異彼愚蒙 童真入道 名師器重 光孝學法 累著靈聰 寶華具戒 金山參禪 力究向上 境智渾融 靜安辦學 培育僧才 襄理寺政 折服魔外 奉南公召 畀以教職 兼理寺政 蒙受託莂 世亂日亟 浮杯來台 卓錫靈泉 涵涵聖胎 掩華嚴關 深入經藏 發表心得 文名遠揚 善導演公 慕道禮聘 出任監院 發展寺政 建慈恩樓 設藝文堂 文化度眾 聖道弘揚 南公創校 報答師恩 延師助理 慈育後昆 黌宇玲瓏 科系頻增 五育並進 丕振校聲 發行雜誌 編海潮音 民國佛教 編列史乘 碧雲文集 傳其綸音 以道自持 不重名聞 護國有志 衛教存心 高風亮節 鐵骨錚錚 何期頑疾 率爾侵尋 道山頹毀 慧日西沉 師壽雖終 師志未盡 慈航倒駕 再來度人 尚饗! 悼念中國佛教會長白聖長老 今日臺灣地區佛教的蓬勃發展,是有目可覩的事實。大家已經很習慣,處處看到莊嚴的佛寺,看到出家人弘法大會的海報,聽到人們讚歎佛教界某比丘、比丘尼對社會的貢獻等等。這些種種已形成臺灣佛教環境發展的一環,可是很少有人考慮到,佛教能有這樣的表現,不是「自然」或「必然」的成就,而是含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在內。其主要耕耘者之一,就是四月三日在圓山示寂的白聖長老。 臺灣光復的時候,本地佛教跟大陸傳統的中國佛教有著很大的差異。其中兩個基本因素,第一是日本五十年之久所進行的殖民政策,刻意消除臺胞們心目中的中國文化觀念,而盡力推行其日本式的佛教制度,也就是出家「僧」眾可以娶妻、生子、喝酒、吃肉的變質制度。第二是民間將龍華、先天、金幢等齋教看做佛教,對佛、道之間的界限毫無判斷、辨別能力。所以光復後來臺的大陸僧侶就面對一個雜亂不堪局面,從事披荊斬棘般地開發工作。 按照佛制,信佛、學佛的人基本上分為在家、出家二眾。二眾弟子因所受的戒律各異,生活方式便有所不同,可是彼此的關係並非對立,而是互相予以利益的:出家眾專攻佛學,修行環境也比較單純,所以有辦法解答在家人對佛法解、行方面的問題。在家人則從事一般社會活動,謀生、生産,以致有供養出家人生活所需之經濟能力。足見,二眾都要健全,佛教才有興隆的可能性。 因此,大陸的法師們到臺灣後,置身在一個「佛教」不合佛制的社會裡,為振興當地的佛教事業,無不以灌輸出家、在家有別的概念為急務,且藉用傳戒的方式當做傳播正統佛教觀念的有效方法。在這一方面,白聖長老的功勞是永遠不可埋沒的。他從民國四十一年在臺南大仙寺開壇傳戒起,直至去(77)年十一月在基隆八堵海會寺傳授三壇大戒時任得戒和尚為止,幾乎每一年都舉辦、參加出家眾具足戒的傳授法會。在他座下圓滿現比丘、比丘尼相的新戒菩薩,相傳就有一兩萬人之多。可以說,佛教莊嚴的戒幢能在臺灣樹立,甚至能在世界上放光,攝受不少外國戒子專程來臺求戒,白聖長它是出力最勤、最大的掌舵者。 透過傳戒的薰習,「僧伽」的觀念逐漸建立、生根了,使得現在臺灣的佛教早已走出日本佛教的陰影。因此,說白聖長它是臺灣佛教再生的恩人,也不為過。而今長老圓寂了,佛門痛失法將。悲哀之餘,我們深深地感覺到,想要報答長老的不世恩德,必須從戒法的弘揚、僧教育的發展作起。臺灣佛教的過去靠傳戒來建立合佛制的僧團,臺灣佛教未來的發展也賴僧伽的培植,才會有光輝的明天!這是教界同道們必須正視的課題。 所謂僧伽的培植,應該有深、廣兩個層面。我們希望,發心出家人,都能夠接受僧伽教育,對佛教義理有系統的認識,在修持法門有實際的經驗,才不愧當為人天師表。可是要實現這個理想,教團要先設立一個完整的僧伽教育制度。這是刻不容緩、神聖的使命!所以在白聖長老圓寂之際,我們呼籲全國的佛門弟子,把悲痛化成力量,大家誠懇地團結起來,認真無私地探討,盡速地規劃出統一的僧伽教育方針,因為在這樣一個健全的基礎上,才能夠做到培植伽「廣」的層面。我們要認識清楚,佛制的實踐不單獨是僧團的問題,而牽涉到整個佛教的存亡。因此,戒律的傳授與僧伽教育的奠定,是大家必須重視、關懷與護持的! 痛悼上海玉佛寺悼真禪和尚 ◎成一 一九四九年大陸局勢不穩,真禪和尚與應慈老法師相約,決定留在大陸。玉佛寺受到衝擊,乃與僧眾五人堅守寺中十年,以糊紙盒度日。真禪和尚注重社福、關懷殘障。一切盡其在我,無怨無侮。 宗門痛失法將 真禪和尚的突然示寂,一時真令人難以置信,但又不得不相信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正當大陸佛教在起步復興之際,而我華嚴宗法門正有待學養深湛的宗門法將振蔽起衰,這時怎堪折損一員大力法匠呢? 真禪和尚是我們蘇北同鄉出家大德中,一位不可多得的傑出人才。他雖曾在我求學的母院光孝佛學院讀過書,他同時也是鎭江竹林寺我靄師公的傳法門人,但因局勢關係,又先後不同屆,我們從未見過面。 直到政府開放探親以後,我第一次回上海玉佛寺拜佛,到他丈室見面時,才知道我們還有同學之誼及法親關係。從那次以後,我每到上海,必去玉佛寺看他,也曾蒙他多次熱情招待。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我接到玉佛寺一封徵文信,為應慈老法師圓寂三十週年出紀念特刊,要我寫一篇文章。去年三、四月間,又接到一封信,說是真禪大和尚八十大壽,要我參加海外諸山送一塊祝壽匾。隨後又接到一封正式邀請函,才知道真禪和尚是十月十一日過大壽,應老是十月十二日過週年,希望我回去參加。還提到,應老的紀念文已收到了,真禪和尚的祝壽匾也做好了。 與此同時,我又接到俗家侄兒王興存的來信,說我出家的營溪觀音禪寺的復建申請,已獲得批准。鄉政府已幫我們征得位於孫庄河南新築的大馬路邊一片地(約十畝餘),也已辦妥征收手續,並決定十月十五日舉行動土典禮要我回去主持。我本在禁足期間,不便外出,但這三大事一時集中,況且恢復祖寺是自家事,不容不出席,因而只好向佛菩薩請假一星期,帶領明度、能度、妙果、恆果等徒子徒孫返鄉一行。 我在十一日上午參加了真禪和尚壽慶,下午出席了應老卅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晚上回到旅店,翻看了真禪和尚的自傳,一時使我對真禪和尚的為人、為法、為國家、為社會、乃至為佛教所做的一切貢獻,直覺的感到:真禪和尚太偉大了。 好學不倦 真禪和尚六歲出家,七歲啟蒙,讀四書,學禪門日誦。八歲習法華經、十四歲應赴經懺、十六歲習毘尼律儀、十七歲入三昧寺啟慧佛學院、十八歲至揚州寶輪寺聽應慈老法師講楞嚴經、十九歲入竹林佛學院、二十二歲隨劉步青秀才學左傳、詩經、易經、禮記、詩詞等古文學、二十七歲入泰州光孝佛學院親近南亭、葦宗二師學華嚴,中間曾至海安居士林聽紹三法師講地藏經、二十八歲聽圓瑛法師講楞嚴經、二十九歲至福慧寺聽摩塵法師講法華經。 真禪和尚自二十二歲起,就分別在各地佛學院擔任教職,但從未對自我的學習稍有鬆懈,凡有名德講筵,皆參與聽講,其好學精神廣受稱道。 衛護佛教 真禪和尚愛教護教的精神,真可用「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來形容。一九四九年大陸局勢不穩,真師與應慈老法師相約,決定留在大陸,以維護佛法的傳承。自此之後,便追隨應老各處傳戒、講經,並參與各級佛教協會的工作。 應老於六五年圓寂。文革十年動亂隨即開始,真師所居的玉佛寺受到衝擊,乃與僧眾五人堅守寺中十年,以糊紙盒度日,並千方百計保護寺廟建築及佛相,使玉佛寺未受破壞。文革後,為被迫害致死的法師、居士進行平反,且率先舉辦宗教活動,文革中被迫離寺的僧眾陸續返寺,增至百餘人,恢復叢林制度修持生活。 弘法度眾 真禪和尚的弘法工作,他隨著大陸宗教政策開放的步腳而日趨積極。尤其自八二年後更是盡全力推動。當年主持了玉佛寺建寺百週年紀念法會,佛像重新裝金,講演般若心經;辦學戒堂,招收學員剃度出家,傳授佛學基本知識及日常課誦、宣講三寶實義;並且進行籌備創設上海佛學院,次年正式成立,翌年,並於慈修庵成立尼眾班。 大陸佛教活動能迅速恢復,和真禪和尚持續而全力的推動有關。即使在年近八十高齡時,還不斷的奔走各地,啟建各式法會、演講經典。其間受聘曾到過河南大相國寺啟建水陸法會,並講勸發菩提心文,並出任住持,使古剎重光。總之,自文革之後,真禪和尚的弘法足跡和受他法喜加被的信眾,每日都在不斷增加。 愛鄉土、愛和平 真禪和尚注重社福、關懷殘障。五一年,主持了圓明講堂及玉佛寺「祝願世界和平法會」的法務工作各四十九天,將香金收入開支之餘,捐贈滬上各慈善機構。亦被聘為上海普陀、靜安兩區傷殘病人福利基金會名譽理事。之後,上海的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兒童福利院、普陀街敬老院、教育衛生獎勵基金會、中國福利會等機構,便經常受到法師的捐贈。其中對於殘疾兒童的捐助基金,前後超過百萬元(人民幣)。此外,並全力配合上海佛協所舉辦的慈善活動。自己並在家鄉設立了真禪教育基金會,提倡教育,鼓勵家鄉子弟就學。儘管曾經過著極度艱苦的生活,但都咬呀撐過,一切盡其在我,無怨無悔。 正由於法師善名遠播,先後被推舉為上海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名譽董事、上海兒童世界基金會理事、福利院名譽院長、慈善基金會副會長等職務。並另行設立了真禪法師殘疾兒童福利基金會。 國際交往 上海玉佛寺為大陸名剎。真禪和尚既居玉佛寺,自難免要肩負起國際交往的工作。自五四年至九五年,先後待過來訪的宗教團體、社會團體及總統、政要,幾乎普及各洲各國,包括:日本、印度、錫蘭、尼泊爾、老撾、柬埔寨、泰國、越南、香港、美國、法國、澳大利亞、韓國、巴西、厄瓜多爾、委內瑞拉、蜜克羅西亞、聖馬力諾、印尼、緬甸、馬來西亞、義大利、巴基斯坦、孟加拉、斯洛伐克、葡萄牙、英國等。 而應邀出外訪問所到過的國家則有:日本、印度、泰國、香港、美國、韓國、墨西哥、加拿大、法國、挪威、澳大利亞、德國、英國、瑞士、荷蘭、比利時、慮森堡、菲律賓、台灣等,所到之處,廣受歡迎,對加強國際交流,貢獻卓著。 流通法寶 在大陸文革的十年動亂後,真禪和尚於七九年在玉佛寺首次恢復舉行浴佛典禮。八一年正式展開各項宗教活動。八三年起,印經出版工作便開始大力推行。首先是鐫刻明華亭董其昌楷書四十二章經、行書釋迦如來成道記。接著就重刻應慈法師「正法眼藏」、雕刻唐宋元明清名家繪印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寶像等。九○年開始出版玉佛寺叢書,計先後出版有「玉佛丈室文集」九集、玉佛禪寺簡史、玄奘求法之路巡禮記、般若心經講義、天竺紀行、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淺釋、華嚴經與華嚴宗、地藏本願經淺釋、九華山弘法講記、真禪禪藻集、玉佛寺畫冊、美法澳弘法記、台灣弘法記等,大量發行。 巴西觀音寺開山自度法師行狀 ◎成一長老 本蓮社皈依弟子,故台灣大學教授楊寶林居士(自度法師),原籍吉林省永吉縣人,生於民國元年五月三日,書香世裔,生而穎慧,五歲歸佛,童真入道。及長,留學德國勃朗司威大學,得航空機械博士學位,被聘擔任德國西門子公司總工程師十餘年。回國後,曾任宜昌同濟大學教授。抗戰勝利後,服務於國防部,任監察官,旋調裝甲兵司令部,任技術處副處長。三十八年,隨政府來台,仍供職裝甲兵司令部,兼台灣大學、花蓮兵工學校、左營海軍機校教授。退休後,由其女公子迎至巴西聖保羅市,任屋尼紙加紡織廠廠長十八年。於七十六年夏,辭退回國,發心學佛。經台北假期飯店,榮瑤明經理介紹,至華嚴蓮社,禮請成一長老,為之剃度出家。長老為之題取法名,內號了性,外號自度。同年十一月,至台北市臨濟寺受具足戒,次年進華嚴專宗學院攻佛學。卒業後,受聘至巴西聖保羅市,出任觀音寺住持,上弘下化,頗具業績。於中在八十一年,他發動當地信徒組成巴西中國佛教會,被舉為會長。該會成立後,榮獲聖保羅州雍帝雅邑市,楊軍偉居士捐地一千平方米,師因創建佛堂一間,定名為華嚴精舍。並於聖保羅州,成立巴西中國佛教會分會,舉楊軍偉居士為會長,丁榮輝、嚴果淨、李果誠居士為副會長。並修建彌陀寺一間,以為養道之所,接受信眾皈依。我駐智利代表,王飛大使,乃其上首弟子。八十二年,彌陀寺成立居士護法會,禮請成一為該會永久導師。自後,每從王代表處,得悉其生活情況,一向尚稱良好。不意於日前,由其弟子曾文賢居士傳來噩耗,謂其師自度和尚,已於本(四)月廿二日凌晨安詳示寂,並於廿六日下午六時,在聖保羅市火葬場,舉行告別儀式後火化。師住世八十七載,僧腊及戒腊,皆十一夏。自度法師一生為人,美德甚多,好學是為其最,生活儉樸,待人誠懇。大概由於用功太過,曾患嚴重胃疾,胃經手術切除三分之二,平素祇進流質飲食,但仍精進不懈,莊嚴道場,弘法利生。他雖是晚年出家,功德不輸終生出家者。而今捨報歸真,誠乃巴西僑界一大損失,我們虔誠祈願他早日再來! 民國高僧傳序 ◎成一法師 美國總統柯林頓氏,今年訪問中國大陸,首站落腳西安,因見當地諸多歷史文化古蹟,脫口說出兩句名言:他說:如此恢宏古蹟,皆中國過去祖先留下之文化遺產。以供後人瞻視欣賞,並引以為榮!吾人他日亦當為後人之祖先,故應努力於文化建設,以為後人留下足資為榮之業績,方不負後人所望。此實至理名言也。 我國古諺亦有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此古之慕道君子、聖君、賢臣,莫不崇重歷史文物,以為弘道興學,治國安邦之典範楷模也。 至於我佛門高賢,傳薪法侶,為謀大法之長久住世,三寶之永作火宅雨澤,亦莫不以精錄高僧大德、護法居士之碩德懿行,載諸史冊,傳之久遠為首務。如梁寶唱之《名僧傳》、慧皎之《高僧傳》,唐道宣之《續高僧傳》,明知惺之《明高僧傳》,民國初年喻謙之《補續高僧傳》等作傳世。其後八十年中,戰禍連年,民不聊生,二次大戰,日寇投降,本可重整家園,詎意內戰又起。國軍失利,政府遷臺,海峽屏障,局勢麤安。追隨政府來臺之僧信大德,雖然生計艱難,然猶不忘隆興三寶。首有少齋張公,因成一之倡議、力助,創覺世社,流通佛經。繼有文化東公,得孫張清揚之資助,倡印藏經,法寶興矣。嗣有慈航菩薩,捨命搶救來臺僧青年,繼有焦山智光大師、光孝南亭和尚,相偕來臺,得白聖法師之助,於臺南大仙寺、基隆靈泉寺、臺中寶覺寺三傳三壇大戒,僧寶具矣。法僧兩全,佛光遍照,三寶隆興,眾生蒙福! 唯念佛法傳世,向憑內弘外護;內弘賴知識僧侶,外護仗正信居士。來臺之初,護法最力之居士,臺北有李子寬、居覺生、孫清揚、張少齊、趙恆惕、朱鏡宙、周宣德、蔡念生、屈文六、陳成、張齡等;臺中有李炳南、于凌波、朱斐、董正之、周邦道等;臺南有朱久瑩、黃天爵、陳樹根等;高雄有黃一鳴、唐一玄等;皆非常熱心之士。或建立道場、或發行雜誌、或成立印經會、或創辦圖書館、或就廣播電臺排列節目、或於大專學府設獎學金、或倡印《大藏經》、或成立念佛會、或創辦學校、或開辦醫院……如是等種種助揚正法之貢獻,皆莊嚴寶島佛教之大功臣也,其具體事蹟,詳各人傳記。 唯有一事,所不足者,將一世紀之長時間中,緇素大德辛勤耕耘,奮力以赴,戮力經營,艱苦締造之偉大業績,未能著之篇章,載諸史冊。長此以往,難免湮滅,誠乃熱鬧佛門,莫大憾事! 所幸,近有于凌波善知識者,關切此事,不忍中國佛教於此一大時段中,留下空白。乃自八十年初,著手進行編著《中國近代佛門人物誌》。以數年之時間,足跡踏遍亞美兩洲,參禮四海十數國,拜訪緇素高賢,探求弘化事蹟,邊採邊印,已出版四集;亦僧亦俗,得兩百餘位,自其一、二、三集出版以來,暢銷海內外,有得之者,莫不視同瑰寶,洛陽紙貴。蓋其資料珍貴,紀載翔實,行文流暢,有以致之也。 今者,于善知識,於其所著,有新計畫。擬將其已所出書,及現存資料,重新改編,正其名為《民國高僧傳》(先刊「初編」),以續前賢之餘緒,用廣流傳於當來。並致函於,囑為之序。於近幾年中,對于善知識之熱心弘宣正法,不辭勞苦,蒐集佛門緇素大德之弘化資料,邊求邊寫,夙夜匪懈,早已由衷感佩,欽其高標,仰其賢勞!尤其于善知識,虛心接納之淺見,將所集僧信大德之弘宣資料,合一編排,以增進四部弟子、菩薩僧團之精誠和合,功德誠乃不可思議!以是一雖自愧不文,然亦不禁歡喜讚歎,而為之序。 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九月八日,寫於臺北華嚴蓮社之退居寮 台北覺世圖書文具社張少齊長者道行錄要 ◎成一 張公少齊老居士,江蘇省如皋縣人,生於民前十年九月初八日。父子儉公,為鄉之名士。母劉氏夫人,系出名門。生公兄弟四人,公行四,姐一人,家世業農,其祖父及父兄皆熟讀四書,長兄務農為生,次兄業漢醫以歧黃術已人病苦,三兄有佛緣,依泰州海安祖師廟,披剃為應赴僧。公亦頗具善根,幼即自動茹素,喜歡拜佛。並於十二歲時在其父親同意下,隨其三哥至景家莊毘盧庵,依覺心和尚出家,法名內號滿霽,外號爽亭。不到兩年,即學會佛門五堂功課,及應付信徒做佛事用的《金剛經》、《十王懺》及《瑜伽燄口儀規》,並已練好一手毛筆字。其師因將常住佛事賬簿交其負責,儼然一小當家也。三數年後跟鄰庵福哉師到樊川水陸寺去學《法華經》,參學正軌法器。一年後,泰州北山寺文心上人(少公師父的胞兄)要福哉師送少公至「光孝佛學研究社」研讀佛學,三年畢業,旋就光孝律寺依常惺和尚受具足戒。隨考取南京金陵僧學苑深造,三年畢業,留任助教。民國二十六年抗日戰爭起,回泰州光孝佛學研究社任教師。次年隨智光師叔回曲塘宏開寺聽講《法華經》,並為光孝失學諸生補課,次年回光孝寺閱藏,忽染黃膽症,乃禮《華嚴經》一句一拜,病中大力提倡放生,並抄錄放生詩偈廣為宣傳,不久病體果然痊癒。 民國二十九年,光孝南公介紹他出任城北朱庄唯心庵住持,庵略富田產,前住持不善經營,致寺容荒落,僧眾星散。南公時任泰州佛教會主席,受該寺信徒請為易人管理,乃介紹少公前往整理。是年秋天,少公應泰城居士林請講《四十二章經》,冬間又應東台縣報恩庵請講《彌陀經》。三十年春,北山寺文心長老介紹他庄南京毘盧寺任監院,是年秋到任後,住持考驗其應付佛事能力,自領眾禮大悲懺、放瑜伽燄口、水陸大齋等佛事,並往來書信及常住眾之生活等庶務,皆能應付裕如。是年秋毘盧寺傳授三壇大戒,會期圓滿後,住持廣明和尚乃為之行授記禮,收之為法子。三十一年秋,少公於寺首先創立佛學院,為佛教培育人才。並成立兩處施診所,為貧病市民服務。是年秋返里探父病,奔父喪以盡孝道。三十二年秋,應鎭江報恩庵請講《地藏菩薩本願經》。三十三年發行佛教文藝雜誌,弘揚佛法,又應鎭江觀音庵請講《大報恩經》。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後,為毘盧寺山田收租制立繳納租穀管理條例,佃農稱便。三十五年春,應南京西門普利寺請講《八大人覺經》。三十六年秋,應孫立人將軍夫人請為其亡母作佛事,感其母託夢稱以法師誦經虔誠已獲超度。孫夫人因請其介紹歸依焦山定慧寺智光方丈,修學佛法。 三十七年冬,少公應台灣佛友請,偕成一法師赴台,後應成一法師建議,成立「覺世佛經流通處」,向上海三家佛學書局,請購大批佛學經論在台灣流通。不兩年,佛書即被搶購一空暫時休業。三十八年春,京滬戰事緊張,協助成一法師申請其曾師祖智光大師,師祖南亭和尚赴台弘法。暫住十普寺為白聖長老上賓,得妙然法師照顧。使台灣佛教恢復傳授三壇大戒,建立僧寶。智南二公展開講經弘法活動,南公更助章嘉活佛恢復中國佛教會在台辦公。創立華嚴蓮社,領導信徒定期共修。展開空中弘法,監獄佈教,成立大專學生獎學金,接引知識青年學佛。孫立人夫人張清揚居士與李子寬國大代表,合資買下台北善導寺管理權,作為佛教活動中心,請智光、南亭、白聖等高僧啟建「仁王護國安民息災」大型法會。少公於中山北路成立建康書局,發行覺世旬刊,請成一、星雲法師為主編,宣揚正統佛教。更鼓勵張清揚居士出資印行大正藏經,充實廣大佛教信徒研修資糧。四十七年請佛教文化館東初法師負責推行。一時傳統佛教,在寶島大放光明。大藏經發行告竣,少公即結束書局業務。另於永和市中正路成立「琉璃經房」,繼續流通佛經。五十二年九月八日,少公六十華誕,道友集資為其出版《琉璃室閒話》以為祝嘏。五十五年少公應聘任「佛教智光商工職業學校」德育教師,六十五年應聘出任「華嚴專宗佛學院」唯識學教授,隨講隨編,三年後,新文豐老闆高本釗居士,為其出版《唯識三十頌簡義》送人以廣結善緣。 少公晚年得星雲法師之助移居美國洛杉磯,因其唯識學造詣頗深,接受浩霖、成一法師介紹,專修唯識本宗彌勒淨土法門。乃於本(九十)年三月二十六日凌晨,於熟睡中安祥捨報,上生兜率淨土。享壽剛好滿一百歲。消息傳出,教海師友一片震悼!但以其無疾而逝,又皆轉悼為頌。讚其「弘法有致、修行成功」,少公誠乃「佛門表率」也。少公遺著有:《浮生夢語》《唯識三十頌簡義》《琉璃室閒話》《金剛經靈異錄》等行世。 成一敬錄《註》:少公原本為京滬線上一位名僧,抵台後之所以易服,據說是受某人一句閒話恐嚇所致。然成一仍視其為師叔公,於蓮社及大陸觀音禪寺祖堂立位供奉。以報法乳之恩。 為善導寺雲霞和尚封龕法語 ◎成一 諸法無生相 亦復無滅相生滅隨緣現 自性無來去恭維 善導堂上,圓寂故前住持,雲霞和尚,再來人也。垂迹江蘇如皋,出生崔氏望族,現丈夫身,出家學道,禮邑之首剎定慧寺性容上人為師,祝髮出塵,法名法雨,外號雲霞。就南京華山隆昌寺妙柔和尚乞具,圓滿戒品。曾進焦山佛學院學法,親近智光長老;又入上海佛學院深造,參學超塵上人,學業成就,心地開朗。得法於姑蘇圓通寺紹三方丈,住持三載,建樹頗多。為避兵亂,飛錫來台。往來於十普寺、靈泉寺等剎,隨緣攝化。繼至善導寺服務,久住有緣,由清眾升至堂頭。修大雄寶殿、建慈恩樓;辛勤奔走,向政府爭取寺地發還,完成立法贈與手續。大功德事也!繼而創兒童苑,澤及孤雛;設獎學金,嘉惠學子;充實太虛圖書館,成立歷史藝術館,發揚佛教學術文化,嗣又分其餘緒,海外弘法。助印海法師創法印寺於洛杉磯,我立華嚴蓮社於聖荷西,亦承隨喜!連任善導丈席,前後十年。迨殿宇翻新,制度建立,乃毅然引退!自是放下一切,悠遊自在!嘗自喻為閒雲野鶴,以自練心。不意去秋以來,時感不適;延至年底,病終發作;經醫診察,斷為腎上腺癌,且及肝腦;住院兩月,醫藥罔效。至新年正月念一,安詳捨報!和尚住世七十三年,曾共竹林佛聲長老度一徒,法號志德,皈依弟子難計其數。和尚一生,道業事功,皆著成績,為眾欽仰!一旦示寂,四眾同悲!今善導寺董事會妙然主席、住持了中方丈,率兩序大眾,暨諸道友,謹擇於陽曆三月七日,假市立第二殯儀館,為之舉行封龕、荼毗,餞程儀式,邀約山僧主禮說法。夫四大本空,五陰非有,佛有遺教,師必瞭然。雖然如是,即今封龕一句,如何舉揚呢?即說偈曰: 秉持悲願來茲土 真俗融通度迷情功圓果滿萬德具 常寂光土證金身封! 起龕頌詞 生時百花開放 死時萬物凋零藉生死以警覺迷夢捨 迷途而淨土往生恭維 善導堂上圓寂前住持雲霞和尚,大心菩薩,示現受生,弘揚法化,廣度有情,功德圓滿,乘願往生,合寺大眾,道友鄉親,齊集殯館,設齋餞程,諸緣放下,直奔前程!緣熟再來,普度眾生!雲大和尚,請了!起!荼毗頌詞 浮生如夢 幻質匪堅生滅無常 是大苦聚恭維! 善導堂上,前住持,雲霞和尚,大權示現之人也。童真入道,飽參飽覺,住持善導十年,建立不凡功勳!平素隨方攝化,度人無數!功圓德具,撒手入滅!其殆以生死作佛事也!今者,善導寺常住妙然董事長、了中住持、兩序大眾及諸道友,齊集市立第二殯儀館,為師餞程、茶毘,邀請山僧說法舉火。 即說偈曰: 人之有苦為有身 偶無此身即真人為師點起性空火 燒卻幻身證法身燒! 安靈頌詞 古德有言:有佛處,不可住;無佛處,急走過。雲大和尚今證無生,請於無住法中,不住而住! 安!祭文 維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廿八日,華嚴蓮社成一率徒賢度,暨蓮社兩序大眾,及華嚴專宗學院全體師生,敬備香華素饈之供,致祭於善導寺故董事長妙然和尚覺靈之前,而繫之以文曰: 繫維妙師 法門之龍 生有自來 異彼愚蒙 童真入道 名師器重 光孝學法 累著靈聰 寶華具戒 金山參禪 力究向上 境智渾融 靜安辦學 培育僧才 襄理寺政 折服魔外 奉南公召 畀以教職 兼理寺政 蒙受記莂 世亂日亟 浮杯來台 卓錫靈泉 涵養聖眙 掩華嚴關 深入經藏 發表心得 文名遠揚 善導演公 慕道禮聘 出任監院 發展寺政 建慈恩樓 設藝文堂 文化度眾 聖道弘揚 南公創校 報答師恩 延師助理 慈育後昆 黌宇玲瓏 科系頻增 五育並進 丕振校聲 發行雜誌 編海潮音 民國佛教 編列史乘 碧雲文集 傳其綸音 以道自持 不重名聞 護國有志 衛教存心 高風亮節 鐵骨錚錚 何期頑疾 率爾侵尋 道山頹毀 慧日西沉 師壽雖終 師志未盡 慈航倒駕 再來度人 尚饗! 為善導寺妙然和尚起龕法語 ◎瑞定 諸法非生滅 亦後無來去一切皆幻妄 法又何可說敬維 善導堂上故董事長妙然和尚,化緣已了,妄盡還源,撒手塵寰,重返寂光,今日師之生前相識、諸山長老、護法居士、善信男女、眾弟子等,雲集本寺,大雄寶殿,敬備香齋,獻供餞程,邀約山野,代表說法,以壯行色,故於無可說中,且說偈曰: 大權示現七六年 苦海慈航耕悲田功圓果滿今歸去 寂光雖好莫流連起! 弔大湖法雲寺妙然尼師 ◎成一 妙然尼師生未沾葷,夙具善根,穎悟超群,童真入道,長遇明師,福德智慧,湛深修養,感動三寶加被、龍天護持;心想事成絕非偶然。夙具善根穎悟超群 苗栗大湖法雲寺第三代住持妙然尼師,台中縣大甲鎭人,俗姓周,單名紅,父諱吉,母陳氏,世代業農商。師生於民國前四年二月初七日。斷乳後,即食素,一生未沾葷辛,善根夙具也。年十三,隨其母至法雲寺皈依三寶。十五歲,發心出家,禮覺力和尚為師。依師習二時功課、佛門儀規,穎悟超群,覺和尚嘉其慧敏,乃著意栽培。並遣其就讀於香山一善寺佛教講習會,及法雲寺佛學研究社,皆以優等成績畢業。其後即承師命,每月至后里等地方,開示佛法,引導當地青年學佛,此師弘法事業之開端也。 其後,於民國廿一年,應沙鹿陳時金居士之聘,出任鹿苑院住持,領導陳氏親族子弟子及鄉人學佛。廿九年創建永光寺於大甲,大弘法化。不久,應聘出任台中慎齋堂講師,定期領眾修學,法緣殊勝。四十一年受聘出任佛教會館住持,館舍年久失修,師乃力加整頓,並收回被佔之館舍,使成弘法道場,創辦托兒所為里民服務,深獲街坊稱許。自四十三年起,於館啟建舂秋二季誦經法會,禮請大陸來台高僧南亭和尚,蒞會講經說法,市民初聞法音,莫不歎喜讚善。以是信徒日增,法緣日盛。四十七年創辦台中佛學院,培養弘法、住持人才,禮聘南亭和尚為永久導師,主講法華經、起信論等經論。今會館之真裕住持、真願、真行、永光寺之真智當家、在外弘法之達和、達度、達宏等法師,皆當時院中之高才生也。同年,師應台北信徒之請,就東門連雲街,創蓮雲禪苑,作為北部弘法道場,舉辦佛學講座、醫療義診等弘法利生事業,廣結法緣,影響深遠。四十九年師受聘出任苗栗大湖法雲寺住持,接妙果和尚法,為法雲寺第三代方丈。名山得主,四眾稱慶! 不辭勞倦道德感人 法雲寺雖為覺力和尚開山,妙果和尚繼任之正統佛寺,然亦因襲地方風俗,為管理人制度,寺務法務之推展,必得管理人之同意而後可,頗感不便!師接任後,一秉覺妙二公創寺之意旨,領眾精進修學,弘揚法化。一面徵得彼管理人林增璋、劉群芳等居士之同意,整修破舊房舍,築登山道路以利交通,除舊佈新,不辭勞倦,未幾即使寺貌煥然一新,管理人等感其盛德,非但不再加以干涉,反而誠心贊助,此師道德感人之一般也。 五十四年秋,師為感念覺妙二位祖師開山建寺、隆興曹洞宗風之功德,特為禮請證蓮、南亭、道安三長老,蒞山傳授千佛三壇大戒,四眾雲集,盛況空前。五十七年創辦法雲佛學院,禮聘曉雲法師為導師,慈觀法師為院長,培育僧才,師亦間常為諸生開示法要,嘉勉學子。今之本院院長達宗法師,當家達芬法師、達觀、日賢諸法師,皆出身本院不可多得之住持、弘法人才也。六十二年復假台中佛教會館,禮請香港明常長老、南亭導師及道安法師,再傳三壇大戒,戒場清淨莊嚴,殊勝圓滿。弘法利生德譽遠播 六十七年,為獎助清寒學子,專精學業,並慈濟貧病,特創立妙然道秀慈善基金會,為地方社會造福,德澤廣被。 七十年中,師念及法雲寺木造房屋殿宇年久失修,腐朽不堪,乃緣得台中永豐公司何永檀越夫婦發心贊助,以鋼筋水泥全面改造,重新梵剎,經五年之經營,至七十五年落成,巍峨殿堂,輪煥莊嚴,隨於春間,禮請覺光、成一、聖印三位和尚,傳授在家菩薩戒,淨化人心,安定社會。七十九年,由於師之德譽遠播,感動地方政府,提名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並得李登輝總統親臨法雲寺,致賀嘉勉,師之德望,如日中天矣。 綜上所載,妙然尼師一生當中,成就非凡,實乃宿植深厚所致。憑其童真入道,長遇明師,福德智慧,湛深修養,感動三寶加被,龍天護持,故能心想事成,非偶然也。今其化緣既了,安詳示寂,諸法眷信徒,依禮隆其祭典,讚頌追思,虔誠祝禱,盼速再來!會後共商,欲為妙師出集紀念,承蒙不棄,索稿於余,爰將其生平事略,功德懿行,就記憶所及,錄述如上。以為編高僧傳者,列傳表揚,以勵來茲可也。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仲夏月之十日於台北華嚴蓮社) 為妙釋寺住持殊度尼師封龕法語 ◎釋成一 驚聞娑羅樹泛白 古剎失主最傷神兩處伽藍待興復 那堪遽折堂頭僧敬維 傳南山正宗妙釋堂上圓寂住持殊度和尚尼,菩薩示現再來人也。生於宜蘭頭城農家,俗姓王,名鳳蘭,畢業於日式高等女校,心性仁慈,聰穎過人。及笄後,以無兄弟,父母為招贅林氏子為婿,生二男曰林鎭宗、王桂城(從母姓也),二女曰林杏娥、杏菊,皆嫁娶成家。師四十五年禮成一為師,皈依三寶,法名明郁。五十年至華嚴蓮社依成一剃度出家,法名了智號殊度。次年至慈雲寺受沙彌戒,隨佛學院學法,畢業後應師命至大溪僑愛佛教講堂服務,五十四年至苗栗法雲寺圓具後,仍回僑愛聽成一講淨土三經等經論。三年後應頭城蓮光寺聘任住寺,修葺殿宇,裝塑佛相,領眾共修,法務日盛!服務縣佛教會,當選常務理事,應羅東弘願蓮社聘任導師,推動弘法利生工作,應礁溪妙釋寺聘任為住持,修殿宇、裝金身、建僧房、美庭院、造蓮池觀音、莊嚴道場、舖柏油通道,便以行人、領眾共修,古剎重新。師於八十年秋,受成公長老傳南山宗法,為泰州古光孝律寺第十八世傳人。方期修建山門、天王等殿,不意積勞成疾,連年臥病,體力日衰,至今年四月十二日,安詳示寂。師友聞訊,同聲悼惜!爰訂於月之十二日假本寺大殿,舉行讚頌獻供大典,邊請山僧說法封龕,夫四大危脆,五蘊非常,生者有滅,諸佛說故!殊師學法精深,於此等處,諒必了然,雖然如是,即今讚頌封龕一句,如何舉揚呢?即說偈曰: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封! 為覺賢比丘尼封棺法語 ◎成一長老 萬物有生滅 真如不變遷證得無生理 佛國罔計年茲有圓寂比丘尼覺賢法師者,佛緣深厚之再來人也。人間因緣,他於民國元年九月初旬,出生李氏旺族,閨名金葉,成年後,于歸范氏,夫號雨淋。齒德具尊,鄉里尊重。生獨子枝全,亦具善根,福慧兩足,學業成就,服務商界,頗有聲望。覺師早年入佛,家事餘暇,常至寺院勞作義工,以培福德。致蒙佛佑,家道隆昌。民國七十六年,枝全先生,購得福地一方,創建佛寺,同時立出塵,修菩薩業,禮華嚴蓮社成一為師,法名全度。隨後,覺師亦以家事責任有所負託,遂於七十七年,祝髮為尼,以成一為師,法名覺賢。從此依時修持,精進不懈,早晚課誦,從未間斷。今以九秩高齡,於本(九十)年農曆七月五日,安祥捨報,覺師住世整九十年。結果無疾而終,決定轉往他方佛土,普度有緣眾生去也。綜觀覺師一生,道業圓備,功德週隆!謹訂於國曆九月十一日吉旦良辰,假市立第二殯儀館,獻供餞程。禮請山僧之說法封棺,茲用華嚴普賢行願品義,錄其偈語,而讚之曰: 此人善得勝壽命 此人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 如彼普賢菩薩行封! 為宏明寺覺慧和尚尼封龕法語 ◎成一長老 諸法因緣生 緣生即無生悟得無生理 寂滅常現前敬維 傳臨濟正宗弘明堂上開山第一代圓寂比丘尼覺慧大師,菩薩根性之非常人也。生於台灣台北縣雙溪鄉農村,天性穎悟,智明不凡,常隨其母禮佛,仁慈不殺生靈,壯年皈依三寶,常愛聽聞佛法,受持金剛、彌陀二經,以為恆課。民國四十五年春,投台北市十普寺白聖和尚座下,乞求剃度,和尚念其至誠發心,允其所請,為取法名覺慧,外號明福,期其開覺佛慧,以自度度人也。嗣於四十八年春,圓具於十普寺,戒和尚亦即剃度師白公長老,因緣殊勝。隨後即於戒常住學戒聽經,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道業基礎,建立而後。亟思建道場,弘正法,廣度有緣,利益眾生。乃於五十六年夏,率眾弟子於瑞芳鎭之後山,覓得山地一片,開山平地,創建弘法道場,曰:宏明寺。歷時二十九年,刻苦經營,規模粗具,信眾日多。擇吉落成開光,展開弘法利生工作。佛光遍照一方,功德不可思議。 覺慧和尚尼體力素健,加之禪修功深,精進不懈。進入老年之後,時苦腳跟無力,又加常患感冒,以致體力日衰。今年四月上旬,一跤摔斷腿骨,雖經治癒,但精神衰頹日甚。本月又以風寒侵襲,遂致不起,安詳捨報。師住世八十六載,僧臘得四十一春,戒臘三十八夏,其高足弟子宏哲、彌光法師,及信徒代表簡敏豪、謝秀梅居士等。謹遵佛制,擇吉於月之念三日,獻供茶昆。邀約山野,說法封龕。即說偈曰: 師本菩薩再來人 示迹娑婆度眾生功圓果滿今歸去 留有芳型利有情封! 為弘明寺慈定比丘尼封龕法語 ◎成一 念浮生之若夢 嘆幻質之匪堅唯仗佛陀慈力 了此痛苦輪迴茲有瑞芳鎭弘明寺圓寂比丘尼慈定法師,宿具善根,秉賦異常,籍隸台南,俗姓王氏,幼小聰明能讀書,卒業於高級職校,曾任某大公司會計有年,業績優異,頗受主管倚重,學佛因緣成熟,投瑞芳名剎弘明寺,依宏哲上人易服出家,並考入十方叢林書院,鑽研內典,以優等成績畢業,留院任助教年餘,因病返披剃常住休養。七十三年,健康恢復,依台北臨濟禪寺白聖律師,受具足戒,旋奉師祖仁達長老召回祖庭,助理擴建工程。未久,舊疾復作,經醫診斷為癌症,乃遍訪名醫,探求良藥,以是頑疾,時愈時作,遂一心念佛,虔懺宿障,期能輕減痛苦,帶病延年。迨至年初,其師祖仁公示寂,悲痛逾恒,病情以是加劇,群醫束手,藥石罔效,終於國曆五月一日,在念佛聲中安詳捨報,隨佛往生。得年僅三十有八,英年早逝,教失良才,消息傳出,師友輩同聲哀悼!其師宏哲上人率諸師兄弟等,涓吉於五月八日假大慈講堂,為依佛制告別荼毘,邊請山僧說法封龕,舉火。佛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慈定法師,學法有年,於此等處,定有所悟,如其未然,聽我偈曰: 無量劫來生死苦 總由不覺起無明今朝悟得無生理 跳出牢籠任自由封! 佛化教育類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所學生論文序 ◎成一 佛教學院設立研究所,是近二十年來的事,其中最先創立的,當推中國文化學院的佛學研究所,該所在中院屬於乙種研究所,它的作業,衹限於邀集當時教中一些佛教學者,以時集會,撰寫論文,出版學報而已。直到六十六年夏天,聖嚴法師從日本學成歸國,中院創辦人張曉峰先生,延聘他出長該所,起初也是循著舊制運作,後來他邀我參與,我建議他招生上課,方始成為名符其實的研究所。 我華嚴專宗學院,在七十二學年初,增設佛學研究所,現在第三屆已經畢業了。畢業同學總十五、六人,目前均已弘化一方,各著成績。本院副院長,蓮社現任住持,釋賢度法師,就是第二屆的優秀生。高雄市元亨佛學院夜間部主任,也是溪洲蓮華念佛會,中國石油公司念佛會主任的釋觀慧法師,也是本所同屆第一名畢業的研究生。現任高雄市光明王寺住持的徽定法師,以及留學日本東京大學博士班的証光法師,曾留學日本佛教大學的妙果法師,曾任台南開元佛學院教授的會容法師,也是首屆畢業的同學,現任桃園大溪僑愛佛教講堂住持的明度法師,則為第二屆畢業生。他的同學則有賢度法師、傳智法師、証自法師、李宜真居士等,還有留學日本的開智、日賢二師也是他的同學。第三屆畢業生有:修德、圓照、體信、自莊、慧學等法師。一、二屆同學中,除留學國外的以外,在國內的大抵都能發揮所學,或從事教學工作,或服務常住。也有已擔任住持的,如修德師現任宜蘭礁溪妙釋寺住持,體信則自創普光寺而任住持。各人皆能奮發上進,不負所學。總之,這班業已完成研究教育的僧尼青年,皆昔日不被人所重視的少年沙彌,沙彌尼,今日或在國內弘法,或在國外留學的這批青年僧寶群,都是他日住持中國佛教的棟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回想華嚴蓮社,此一高等僧伽教育的創設,我們首先應該感謝本院的先導師南亭老和尚,如果不是他老人家的提倡與鼓勵,成一實在不敗貿然從事,因為當學院開學之初,正是蓮社債台高築之秋,而成一之所以敢於不自量力,大膽起步者,還有另一種因素:第一、成一嘗自思惟,本社開山智太老人、南老人,皆當代不可多得的華嚴學者,國內外華嚴大教,正苦少人弘揚,今者,蓮社道場,幸得成就,正可大振宗風,演揚一乘!所以當南公老人命我創辦佛學院,我就把握機會,立即懇請他老人家,主講華嚴,而且為學院命名為華嚴專宗,幸皆獲得老人慈允,乃不辭簡陋,鳴槍開跑;第二、承蒙當時教界熱心教學的各位師長的鼎力贊助,其中如中國哲學泰斗張起鈞教授,印度哲學專家李志夫教授,國內老莊學者張廷榮先生,哲學博士陳榮波、楊白衣、高柏園等三位先生,天台專家慧嶽法師、顯明法師;禪、律兼弘的聖嚴法師,佛史專家明復法師,華嚴學者楊政河教授,唯識學專家張少齊老師,淨土專家真華老法師,還有文大英語教授黃斐章博士,台大日語教授楊永裕博士,梵文教授葉阿月博士、薛紹平老師。這些學者專家,他們都是熱心僧教育的大善知識。不辭辛勞、不計報酬。學子們在以上所列舉的,各位誨人不倦的名家學者督教之下,學業進步,突飛猛進、成績輝煌!所以我們的研究所,在短短的十年之中,結實累累,人才輩出。給復興基地上的中國佛教,綻開出了智慧之華,這偉大的湛深的師恩,我們也是永誌難忘的! 華嚴專宗學院,今已跨入三十年代了。在院友們慶祝它歡度廿七歲生日的餐會上,通過了一則提案,就是要新任會長賢度法師,負責將歷屆同學們的畢業論文,彙編出版,以資珍藏,以留紀念。賢度法師經月餘時間的蒐集編輯,業已就緒,行將付梓,他要我寫篇序文,以為介紹。他這一次一共挑選了十幾篇論文,都是我們研究所畢業同學寫的。我翻閱了一下他們的作品之後,發覺確有不少具可讀性的文章,是同學們的心血,也是師長們的恩澤,實具出版流傳價值,乃歡喜讚歎而為之序。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脫稿於華嚴佛研所 獎學金會佛學論文集序 ◎成一 近年來,凡到過台灣的國際友人或華僑,莫不驚詫於台灣佛教的出奇興盛,新建的寺院多,新出家的知識青年多,新出版的佛書多,新發行的佛教刊物多,信佛的人多,佛教的活動多,手腕帶念珠的人多,佛教義工人多等等,在在令人感到與其他佛教國家大不一樣,要知道,台灣佛教,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原因,不出下列各種因素: 台灣在三十四(一九四五)年光復之初,台灣同胞信佛(神佛混合)的人,雖然不少,但佛教內容,卻貧乏得可憐,在民眾信仰上來說,大抵是神佛不分的,因為台灣在日本統治的五十年中,日本佛教,始終沒引起台胞的興趣。因此,平時除了幾次大拜拜之外,很少有所謂的佛教活動。所以當我三十七年,初到台灣時,巡禮了北市幾家佛寺,它給人的印象是相當沈寂而落漠的。既無佛經,也無法會,更聽不到講經、傳戒等,弘法大事的訊息了。 當我到寶島佛教的那幅可憐相後,第一個想到要做的事,就是充實佛徒的精神食糧。所以建議張少齊老師,成立佛經流通處,把上海三家佛學書局,所出版的可資研究的經論、佛書,請來寶島流通。從三十七年底,到三十八年五月初,先後運來價值五十萬台幣的佛書,想不到未及兩年,就被搶購一空。從而也讓人們了解知道,佛教的真正精神之所在。所以後來幾位長老、法師來台弘法,很快的就產生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三十八年五月開始,國內許多知名的長老大德,來台弘法,首先是白聖老法師,買得了十普寺的管理權,智光、南亭、道源諸大師來台後,就取得了發展的道場;接著國大代表李子寬居士和孫立人將軍夫人,又合資買下了善導寺的管理權,因此,講經、打佛七、做法會、皈依及傳戒、辦佛學院等,弘法工作,順利展開。讓台胞體會到佛教真正的面目,學佛的真正方向。信佛的人又不斷地增加了,經論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從四十三年開始,東初法師發心印大藏經,恭請南亭和尚領團,作環島宣傳預約,結果大家都有了深入經藏的機會。為了撥正台胞信佛學佛的觀念,慈航、南亭二老,更發起利用民本電台傳播法音,一方面教界又由成一法師鼓勵東初法師發行人生、覺生台中寶覺寺林宗心居士創辦、覺世張少齊居士創辦、海潮音等佛刊,作為文字的宣傳佛教的活動,使信佛學佛的層面,也因而大大地擴展提升了。 四十八年,周子慎居士,提倡成立大專佛學獎學金,印行通俗而基本的佛學讀物,接引知識青年學佛。南亭和尚做了此一偉大理想的有力支助,他籌募獲得二十萬元新台幣,作為基金,取其孳息作獎金用。運用此一方便,不知又度了多少優秀青年,皈依佛門。接著又在各大專院校,成立佛學社團,延請佛學專家學者,蒞臨高等學府,出廣長舌,專題演講,又不知接引了多少有為青年,走向正覺大道。尤其是學校老師們,也被此一學術風潮,捲進了如來的大覺海中。學佛風氣,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風起雲湧地發展開來的。 本蓮社,除了資助國際文教獎學基金外,又鼓勵信徒趙廷箴、朱懷芳兩居士,撥資成立慈孝獎學金以報親恩,兼弘化育,影響所及,許多具孝思者,如:趙宣美貞、高本釗、馬秀蘭、盧慧爕、杜伯軍等居士,皆被引進了這一行列,壯大了獎學陣容。及至智光大師、南亭和尚圓寂後,成一及二老的信徒們,又將二老遺資,及喪禮期間所受禮金,亦都集為獎學基金。智公部份,投入國際文教基金會合發;南公部份,投入趙氏慈孝組織實行。三十餘年來,從獎學而取得的化育成績,可以由大專論文集的三次出版,而見其一斑。 今者,第五本論文集,又已編就。承編者不棄,要我也寫一篇序文,以為介紹。我本不文,然以事關弘法利生,又不敢辭。乃就淺見所及,略述台灣佛教在光復以後的發展歷程,以及獎學因緣而獲致的大成就如上,作為第五集序言可也。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八月廿九日於華嚴蓮社退居寮 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畢業典禮致詞 ◎成一 院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我們首先要向研究所六位畢業同學道賀,她們經過三年辛苦奮鬥,終於今年完成了學業,這是我們佛門增添了新的生力軍,是值得恭賀的一件喜事。今天也是佛學研究所的開學典禮,就是九十學年度開學典禮,歡迎一年級新生,加入了我們新的佛法研究的菩提僧團。過去這一年來,由於政局不安,社會呈現一片萎縮現象,不過有一件事,對我們有利,就是新政府已經承認了佛學院的設立,甚至研究所的設立。問題是,我們的條件距離他們的要求相當不夠,所以我們從這學期開始,我與院長已做好了一項計劃,把這些位畢業的同學,不管這屆或以往各屆的,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夠繼續深造,取得國家最高學府相關的學歷,以使將來在我們佛學院所裡來擔任課程的教授,或者行政工作的領導。這件事對我們來說,是個喜訊,但也對我們增加了幾分壓力。 首先,我們辦佛學院的人,所要來籌備充分的基金,要來準備足夠使用的房屋與校地,這是個大問題。房子、校地也許比較容易籌劃,倒是這個主持人、教學的人感覺恐慌,因為我們過去只是專門研究佛學,對社會科學方面很少涉獵。這點,依據我們政府的要求,顯然不夠,所以我們畢業同學,希望大家立志,投入相關的高等學府去進修,這是今天我們對畢業同學的一項深切期望。因此我對過去像我們本所畢業的同學,即使已經當住持的人,也把他們現前的工作換下來,讓他去繼續深造。只要是有心向學,向新的佛教教育前途發展發心,希望能夠跟我們配合去努力,我想我們的希望是有可能實現的。現已經有好幾位同學去唸書了,像院長賢度法師他已發心,現在已始到實踐大學去念英文,英文念好後,假使可以考托福去出國深造,那我們要給院長打氣鼓勵一下。其次,我們桃園講堂前任住持妙果法師,以前在本所教務處當教務主任,他是在日本佛教大學留學的,畢業已十多年,可是現今他也報名去進讀玄奘。還有,是在美國華嚴蓮社當住持的弘度法師,今年剛好任期屆滿,暫時沒有人接住持,我拼了老命也將他的住持接下來,讓他去讀書,他也非常有進取心,受到院長的鼓勵,他更加決定,希望大家也給他鼓勵!本所畢業同學,天行同學也決定進讀玄奘碩士班了。 所以今後,時代的趨勢不管怎樣,我們弘揚佛法單靠講經是不夠的,一定要有世間學問,要有天文科學、自然科學這些世間學問配合做佛法的弘揚。比方說,大陸是共產國家,他們本身是不相信宗教的。所以,前幾年美國柯林頓總統去訪問大陸時,江澤民主席在致歡迎詞的時候,居然公開的說:我們是贊成保護宗教的,但我不相信宗教。其實對我們認為這句話是多餘的,但在共產黨員的立場上,不表明說:「我們是贊成保護宗教的,但我不相信宗教。」恐怕是不行的。不過,從去年開始有新轉機,去年我出家的觀音禪寺,在江蘇省的海安縣,在五年前把它恢復起來了,還有泰州的光孝寺母校,我也把它復建了一大部份的房子了。但是,我去那裡已有好多次,各位信徒也知道去那兒參拜。如:江西、湖南,甚至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各地方來的信徒,有時他們要求皈依,我為他們皈依講幾句話時,他們一聽到我講話,就神經兮兮的把大雄寶殿的門關起來,怕人家說我在傳道那種神情。 去年,那道鐵門被我們打開了,怎麼打開的呢?去年農曆九月觀音寺舉辦佛七法會,居然北方有天津、北平的人來,南方有江西、湖南的人來,鄰近江蘇本地有上海、南京的人來,附近縣市也有不少人來,來了共有三百多人,主持的人看到很驚訝、很歡喜。當地行政機關,縣政府從縣長、人大、台辦等單位也都很驚訝。我去時,縣長帶著好幾位政府領導去歡迎我,想不到佛教號召力這麼大,尤其是鄉下地方,從來沒有遠方來的賓客訪問過,這是打破他們的記錄,也是開了前所未有的眼界。這麼多的人,我要為他們講經,沒有適當場合怎麼行呢?剛好來迎接我的人多,我就招待他們在旅社的會議室內喝茶,乘此機會,我向那些位領導們報告,目前世界各國宗教的情景,他們熱烈歡迎。雖然他們不信宗教,但行政人員或各界領導人還是有宗教信仰的,尤其是我去恢復祖廟的那一天,請幾位法師灑淨,那天居然湧進了一萬多人。所以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大陸同胞對佛教的信仰並沒改變。現在這麼多人要我開示、講經。要如何講法?就告訴他們,目前世界宗教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知性的宗教,一類是感性的宗教。感性的是原始宗教,拜天、拜神、拜上帝,沒有什麼理論好講,一信就得救,一切天安排、神作主。但知性的宗教就不是如此,它的宗教信仰的理性的,佛教經典有一句令人吃驚的話:假使我們人要成佛的話,那麼對於精神世間的知識、器世間的知識,如果有一點兒沒弄清楚明白,都不能成佛。大家吃驚了!這是什麼宗教?這是知性的宗教,佛教是道地的知性宗教,也是科學的宗教,它主張萬事萬物的生成,是以「因果定法則,因緣成萬事」,例如我們要作任何事,先要有一個動機,那就是因。如果要事業完成、達到理想目標呢?那就要許多的條件幫助成功,那幫助成功的條件就是緣。我常以開工廠來說明這個道理,開工廠首先要確定一個主旨,開什麼工廠呢?假定開電腦工廠吧!好,那就是個因,主因確定,那就進行營運。開工廠先要有一片土地,然後蓋廠房、安機器、接水電、僱工人,請工程師設計計劃圖,這些條件就是緣。一旦機器動起來,產品出來了,那就是果。所以佛教是這樣的宗教,如果人人都依信因果,這社會肯定會安定。什麼原因?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報,所以懂因果就不會作亂。假定知道因緣成萬事的道理,既然大家都是因緣聚合而成的社會,因此大家相敬相愛,不會鬥爭作亂,這就是佛教的安定力量。也是文化水平上升的力量。 還有,佛教教主還是一位天文學的老祖宗呢!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印度有一條大河,名曰恆河,釋迦牟尼佛生前常在恆河兩岸說法,他告訴我們太空中有無量無數的眾生,有無量無數的世界,普通數字無法說出時,就用恒河沙數來表示。讀華嚴經更知道,佛說:「佛剎微塵數的世界,就有眾生,有世界,世界是數不盡的。」眾生當然就無盡的,這理論是釋迦牟尼佛發明的。所以經過我介紹後,大家認為佛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學問,它能安定人心、維持社會秩序。所以請大家放心,弘揚佛絕對會起安定作用,並能提升人們的知識水平。各位領導聽了以後,很歡喜的同進晚宴而去。第二天,維持秩序的公安減少為一個人,而且穿便衣,照顧會場。所以去年公開講了一次佛法,今年我們的院長又回去繼續講了一次經,也很圓滿。今年不單觀音禪寺請,而且上海玉佛寺、沈香閣——應慈老法師南公講經的地方,江西金山寺,一百多名學生的佛學院及九華山的佛學院、閩南佛學院等處,通通有請她去講過經。所以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件大事情,是我們大家努力奮鬥之方向和成就。我們大家把書讀好,更要勤於寫作。賢度法師為什麼會被請去大陸講經?是因為去年他們大陸佛學院代表團來訪問,賢度法師送他們每位幾本她編的書,拿回去一看,認為這位法師了不起,因此紛紛來請去講經,所以同學們要努力用功,常言道:「不怕有貨無賣處,祗怕無貨賣人錢。」,努力學習,弘法的市場打開了,不可公開講經的鐵門打開了。 我今天藉此機會,特別向大家報告這件事,希望同學們將來都能弘法講經,但弘法首要的是,不要懶惰,要多看書、勤寫作、多看報紙,尤其是天文知識類。還有,請同學們以後,不要用「阿彌陀佛」或「彌勒尊佛」做為應酬語,佛號是殊勝尊重的,不要隨便使用它做應酬語。最後,祝大家前途無量! 癸未年中秋節早齋過堂開示 ◎成一長老 ◎天恩整錄 今天是我們中華民族一直為國人所重視的,一年當中三個人節之一的中秋佳節。過去在大陸時,逢到這個假期,每一家人家都要舉行一次團圓慶祝的聚會。因為平常家人各自分散在四方經商或營生,每一年只有三次聚會,第一次是端午節,第二次就是今中秋節,再一次是農曆新年,這是一年當中家人團聚,一起享受和樂平安的良好時辰,所以一向被人重視。我們雖然是出家人,但是我們也還是中國人,所以對這個歷史的習俗,我們也照樣舉行一次團聚慶賀。這個聚會還有一層是祭祀我們祖先的意義。中國人傳統的文化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禮、義、廉、恥這十二個字。這是我們中國人做人的基本的道德。我們出家以後,護戒的內容更是在擴充這個基本道德的精神,真理沒有國界,沒有地區性,沒有時間性,傳統的優良習俗,最好還是將它實質地履行下去。以維繫人心,使人不要走入偏邪。 我們今天在這裡每一個人,都不是台灣人,真正的台灣人是高山族原住民,我們的祖先通通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三個地方,一個是靠近台灣的福建,第二個是廣東,第三個是河南,所以台灣話又叫做河洛話,「河」指河南,「洛」指洛陽,這是一個歷史常識,同學們應該知道。 再說到端午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夏天很熱,在大陸古代時沒有冷氣,也沒有電風扇,熱得很難受,五月初五當天吃菜,菜和茶裡面都放入玄黃,所以端午節有飲所謂的玄黃酒,或用玄黃泡酒塗在頭上或身上,灑在房屋周圍,頗有消毒除蟲的意義。另外吃粽子的典故,則是由於楚懷王時期他有一位宗親名為屈原,是一位大詩人,他常有忠言建議,然楚懷王登上王位即不聽諫言,屈原無法實現他的理想與抱負,常以歌賦抒發其不得意的情懷,結果投汨羅江,以死諫皇帝,這是忠臣愛國最熱烈的表現。這樣的做法,後人對他非常的尊敬與懷念,每到這一天都用竹筒裝飯投到涅羅江去追念他,這是過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另外,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背後也還有一個故事,就是我國宋朝以後,被蒙古人統治過一段時期,蒙古人當時被稱為韃子,他們為了監視漢人,漢人不僅被監視,還要供養蒙古人,於是漢人相約定一個時間殺韃子,聯絡方法,就是吃月餅,在月餅裡夾一個紙條,在什麼時間大家一起行動,據說這一個愛國運動後不久,元人就撤退了。而這三個節日之所以被稱為「人節」,是指人類團聚之意。佛教僧徒雖然說出了家,但還是要尊崇民族思想、愛國思想、衛鄉思想,家庭團聚思想。像我們今天早課後,要拜佛禮祖、拜節,完全是尊重民族傳統的表現。我也借過堂吃飯的機會,順便向同學介紹一年當中,我們要過三個重要節日的意義。 同學們現在是在求學階段,求學的原則是先要廣博,後要專精。先要對社會常識及歷史知識有所了解,然後對佛法作深入的研究。因為我們要弘法利生,將佛法講出去給大家聽,如果常識不夠豐富,或者歷史故事,政治制度都不知道,有時會貽笑大方。弘揚佛法要必備的修件是在什麼場合該講什麼話,如果老是只有一套陳舊的說法,不易為一般社會人士所接受。我們講佛法時,世間法、國家的歷史故事等常識,講因果,說因緣做人道理都要涉獵,所以我常鼓勵大家要多看書,廣博是非常重要的,先要廣博,才來專精,一門深入,例如我們是修學華嚴的,對禪宗、淨土宗、律宗、法相宗、天台宗、三論宗、密宗等七大宗派,也都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中國自古以來,多數人修禪宗及淨土宗,但禪宗也漸趨沒落,因為這個狂心實在不容易抓回來,所以佛陀特為我們開一個方便法門,讓我們念佛,這就是淨土宗獨特興盛的原因。 末法時代信徒最喜歡念佛、拜懺,很少人知道研修佛法,所以像我們這幾年到大陸去,為他們講佛法道理,開啟弘法的大門。前年我回到我出家的觀音禪寺,領導大家拜梁皇寶懺,那次參加的信徒有從北方的天津、北平來,中部的則有上海、南京,南方來的有從江西、湖南、福建、廣東,一下子來了三百餘人。當時大陸上還不能公開講經,但我是用投資者的身份到大陸去的,去修寺院的,所以他們對我很客氣,每次回去他們都歡迎我。這次就利用他們歡迎我的機會,我對他們談到世界宗教的情勢,我表示宗教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知性的宗教,一類是感性的宗教。感性是指原始的宗教,拜神、拜天、拜上帝,只要信就行,沒有什麼理論好講的;知性的宗教是佛教,中國的道教也可以說是知性的,但現在很少人研修了。佛教是講道理的,佛說:「人人能成佛,但是我不能給人成佛。人必須依佛所說的方法,去修才能成佛。」還有佛說世間萬法的生起,在時間上是因果關係,在空間上是因緣關係,在「因果定法則,因緣成萬事」的原則下去學去修,依照佛的成佛的經驗去修去學,人人都能成佛。要了解,我們的佛陀還是一位科學家、天文學家,佛經中有一句話「恆河沙數」的世界,恆河沙數的眾生,這不就和銀河系的無數星球相比擬嗎?如果大家都相信因果,這個社會一定很安定;大家都相信因緣成萬事,人們就會很團結,這個社會就會安定、和諧、團結,文化水平一定會提昇。他們聽完了這段開示之後,立即把派來維持秩序的十幾位公安撤走,因為我的開示,只留下一位公安幫忙,而且還穿著便衣。所以我們現在弘法,必須有時代性的常識,要常看報紙,我的這些知識都是從閱讀報紙而來的。這些新的知識,它能做為一位弘揚佛法人的助緣,所以我們平時要多多汲取廣博的知識,這是我今天想要告訴你們的,給各位做參考的幾句要緊的話,也是同學們求學時期應具備的常識。好了,時間已到,祝福大家智慧增長,福德增長! 華嚴專宗學院二十歲慶 ◎成一 師公南老人圓寂十三周年法事剛完,萬行雜誌編者,就在我桌上留下一張紙條,內容是向我催稿,由來大家又在忙著為華院做生日發行慶祝特刊的工作了。本月廿五日就要截稿,這又是一筆迫在眉睫的文債。 寫慶賀文章,少不了要談談被賀者的光榮歷史,華嚴專宗學院的歷史,從那兒寫起呢?讓我來理理頭緒看。 差不多是二十年前的這個暑退秋來的時節,蓮社的房子,翻建快完工了,在一天的早餐桌上,南老人忽然對我說:「蓮社房子蓋好之後,我們要找點事做做,目前佛教最要緊的工作,就是興辦僧教育,培養弘法、住持人才,我們地方雖不大,容納三十名學生,大概沒有問題,你來發心辦吧!」老人家的慈命,又加上正確的主題,常住經濟雖然還在負債時期,但是培養弘法利生的人才以續佛慧命,事不容緩!於是我毫不猶豫地接受了老人的慈命。 老人見我答應了,接著又說:學院以招收男生為主,你當院長,如果要我參加,掛我一個導師銜可也。忖度老人慈意,他把蓮社住持交給了我,並且聲明,他退下來要自己用功,瑣事自不應再煩他了。所以對此一慈命,我也只有謹遵學行師法,皆崇華嚴的慈示了。不過,我也抓住機會,向老人提一請求,我說:為了紀念曾師祖智太老人,學院訂名為華嚴專宗,恭請老人開講華嚴大經,以老人為主講之主修課。至於院務瑣事,我遵命承擔就是了。老人先是一楞,接著微笑著說:「你還不讓我休息啊?」辦學的事兒就這樣決定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倉促籌劃,民國六十四年十月十六日,華嚴專宗學院正式開學了。教學的老師,除師公老人和我自己外,另請得真華、顯明、廣元、明復、慧哲、果海等法師,張少齊、李志夫、張廷榮、鄭森棨、吳居徹、楊永裕、達安伯、李可捷、高靜華、李幸華、吳允良等居士,計十七位僧信教授,其中不乏具博士頭銜的學者,也有學有專長的大師。唯學生方面,頗令人失望!在一個多月招生的過程中,男眾報考的祗二、三人,而女眾則在二十名以上,所以祗好以女眾為主而開學了。 我們的學制,修學期限定為四年,因為既稱學院,應與一般社會大學同其制度,學生成績,亦採取學分制,計在學四年,修滿一百十六個學分,即可畢業。所授課程,以佛學為主,兼修文、史、哲、宗教、社會等學科為副。期諸同學畢業之後,步入社會,或住持寺院、或執教學院、或服務教會、或經營道場,皆能應付裕如,不致觸途成滯也。 綜觀學院,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除大學部已按步就班的進入第六屆教學以外,同時我們在學院進入第三屆時,及時成立了研究所,讓同學們有深造的機會,不但本院成立研究所,供畢業同學繼續深造;我們還曾跟文化大學佛學研究所合作,走訪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農機大學,洽談文換教授及留學生事宜。成一本人也曾走訪美國夏威夷大學,助其成立佛研所,介紹學生前往該校進修佛學;另與日本京都佛教大學也有協定,我佛學院畢業生,可進讀該校三年級,畢業後,取得學士學位,進讀研究所,並可獲得生活等方面的優待與照顧,俾便取得碩、博士學位。總之,在本學院讀書之優秀僧伽弟子,我們都希望盡量幫助他們,完成高層次的學歷,以為因應現代社會須要之弘法、住持人才。 在本院就讀之歷屆學生中,其畢業之後,多有其傑出的表現與成就。以出國留學言,有証光師讀日本東大博士班,現正寫論文中,不久將獲得學位;有如欽師、開智師、日賢師分讀龍谷、立正佛教大學碩士班,不久也將畢業;去美國進修的有明曜師,讀威斯康辛,已得博士;另弘度師、圓果師、紹睿師等正進修中;柯慈修去香港讀能仁書院,已取得學位,在國內念本院研究所畢業,取得學位的有觀慧師、會容師、會清師、悟光師、妙果師、賢度師、明度師、徽定師、傳智師、圓照師、體信師、修德師、李宜真、證自師、自莊師、演智師、體成師、心觀師等,現在這些年輕學子,都能各憑所學,弘化一方;或服務於寺院、教會,皆著有成就。 例如觀慧師、徽定師、賢度師、明度師、德清師、達觀師、如欽師、地觀師、演慧師等,常開講座,法緣殊勝。自創道場弘法的,則有乘瑄師、道映師、圓議師、圓訓師、達度師、仁悟師、法明師、如悟師、性融師、性德師、清雲師、鴻瑞師、圓哲師、圓亮師、開賢師、體信師、彩貌師、鐘慧師、真元師、見勝師、承慧師、禪度師等,服務道場的有賢度師、如證師、果忠師、傳慈師、果銓師、如行師、譯諦師、嚴慈師、炫慧師、繼法師、宗融師、正度師、恆果師、明度師、妙果師、圓亮師、證仁師、淨印師、海德師等;服務教會的有如欽師、文徹師、心諦師、真義師、修德師等;在學院執教的有賢度師、乘瑄師、觀慧師、繼尊師、繼證師、慧學師、自莊師、成文師、鴻瑞師、柯慈修、圓照師等,皆能發揮所長,卓顯成績。 古語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以我們華嚴學院來說,二十年來,雖然教學環境,不甚理想,但是我們卻能一直秉持著「為教育才」的大前提,按已規劃的授課層次,敦聘學有專長的德學教授,在四年的學程中,老師們必認真授完既定的課業,同學們也必須精誠地修完所有的學分,尤其在最後的一學年中,除撰寫畢業論文外,還須作完教學、法務、事務及社會服務等四項應對工作的實習,然後方許參加畢業考試,論文發表評審等測試,於各項成績都達到一定標準下,方始準予參加畢業典禮,頒授畢業證書。因此,我們的畢業同學,走出院門之後,或繼續深造,或服務寺院常住、教會、學院,都能應付裕如,取得普偏的好評。 然而,我們並不以此為滿足。今後,我們除積極設法改善教學環境,並對原規劃好的各科課程,切實認真教學外,使所有學生,都能打好治學基礎,更希望能夠順應時代須要,調整教學內容,例如增列電腦教學,加強外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寫作、編輯能力,以及師資教學技巧能力等方面的努力,以便發揮適應時代的弘教工作,做好各項宣揚法化的傳播工作的訓練,使同學們都能具備各種新的宣傳、領導及服務知識,以便他日步出院門,進入社會,能夠接受任何新的挑戰,而能以嶄新的宣教方式,把佛陀「淨化人心、莊嚴佛土」的偉大教法,宣傳到社會每一階層去,讓陷溺的人心,得到覺醒,讓穢惡充滿的五濁惡世,一變而為清淨莊嚴的華藏淨土,那才是我們全院師生努力進趣的大方向,也才是我們所共同努力達成的大目的。 桃園僑愛佛教講堂華嚴誦經法會開示 ◎成一長老 ◎釋天恩 (上) 各位菩薩辛苦了,這兩天念經念得非常的緊張,現在且請把心情放鬆下來,休息一會兒,聽我講幾句佛法。這卷經是善財童子,訪問普救眾生妙德夜神,給他介紹了下一位善知識,名為寂靜音海主夜神。這位主夜神名為寂靜音的記錄,但他一點都不寂靜。寂靜是無聲意,但是這位寂靜音的聲音很廣大,很圓滿又不可思議。他是要來度眾生的,他說「善男子!我發起清淨平等樂欲心,我發起離一切世間塵垢清淨取固莊嚴不可壞樂欲心,我發起攀緣不退轉位永不退轉心,我發起莊嚴功德寶山不動心,我發起無住處心,我發起普現一切眾生前救護心,我發起見一切佛海無厭足心,我發起求一切菩薩清淨願力心,我發起住大智光明海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超過憂惱曠野心……。」這位寂靜音海主夜神發起了這麼多心,我想,我們都了解,學佛第一個就是要發心,發什麼心比較契合我們而重要呢?我們可以用這篇文章做參考的資料,如這位善知識——寂靜音海主夜神「首先發起清淨、平等、樂欲心」,「清淨」、「平等」這兩句話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焦點。世間眾生的心都是混濁的,原因混濁才會發生無明與煩惱而不得清淨,因為一有分別妄想,就不能明白佛法真理。我們發心學佛就是要與眾生發相反的心,才能夠出離五濁惡世,才能夠證得圓滿清淨平等的一真法界心。發起如是心,自己受用,自己利益,要曉得一個人一天到晚有分別心,好討厭的,受不了人家的批評,也看不慣人家那些分別執著,那是很麻煩的言行,終日亂七八糟的不得安寧。 那麼我們現在第一個就是要發這個「清淨心」,第二個發「平等心」,之所以要修行,就要反其道而行之。世間不清淨,為什麼不清淨,就是心不清淨,心一不清淨就會永久不清淨,不清淨的心做出不清淨的事,說出不清的話,動不清淨的腦筋,弄得整個社會都不清淨。不清淨就是污濁,現在打開報紙,打開電視,很少有令人歡喜的好事,查其原因,就是眾生心不清淨。我們要效法這位寂靜音海主夜神,發清淨心,發平等心,世間一切本是平等的,人就是人,人有人的本性,人有人的生活方向,但是這些人現在都違背了做人的本性,做人的本性是什麼?我們中國文化所提倡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禮、義、廉、恥這十二個字。今天我想各位也會體悟得到,現在社會上具備有這十二個字的心的人,有人重視它嗎?如果有,應該不會做出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事情來,現在有孫子可以殺祖母,兒子可以殺父母,孝道蕩然無存,何謂「仁愛」?仁者,要有愛心,有人提倡,但實行很少,因為人多自私,而沒想到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愛心,是現在社會混亂之根源,人無信用,而盡量騙人,到處招搖撞騙,只講是非,口不出蓮華,更無所謂的禮義廉恥。所以不論新聞或電視,都是無恥的新聞,沒有禮貌的新聞,沒有義理的新聞,我們祖先所傳的禮義廉恥等十二個字,已經沒有人重視了。大家都混濁了,那麼生在這個社會只有痛苦,精神上很痛苦。所以我們讀了這一卷經以後,聽寂靜音海主夜神的開示,我們也應該和他發一樣的心,來認真學佛,要做到古人說的兩句話:「舉世皆濁而我獨清,舉世皆迷而我獨醒。」大家都能發心學佛修行,世界才能太平。 接著,經文又說:「我發起令一切眾生超過憂惱曠野心。」憂愁、苦惱,我們現今社會人類大都陷在憂愁苦惱當中,所以我們要發起超過憂愁苦惱的曠野心。憂愁什麼呢?現在我們的生活發生問題,不論什麼工作的待遇都在縮減,政府機關公司行號的裁員,沒有工作怎麼生活呢?實在糟糕!「要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不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心」,色、聲、香、味、觸、法這是我們生活依憑的六塵境界,處理好六塵境界就會和平安樂,不能如是,即變成混濁的,動亂的,不如意的根源,這六種境界是我們生活的泉源,所以我們要用心維持生活的泉源,使它莊嚴清淨。六塵境界如果是混濁的,我們心如何安呢?如何靜呢?所以要發一個捨離它們的心來轉變它們,使混濁變成清淨。對於不如意的境界。「我要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愛別離苦、怨憎會苦等心」,要發起捨離心,要捨離愛別離苦、怨憎會苦,這是人類八苦當中最苦的兩種,愛別離為了謀求生活,生活不下去,到他鄉國外去,對於一家人也只能分離他鄉,愛別離是痛苦的。「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惡緣、愚癡等苦的心。」一切邪惡的因緣不斷困擾我們,我們很痛苦,愚癡是沒有知識的,那是痛苦的心,我們要求遠離、捨離它們。 (中) 「要發起與一切險難眾生作依怙心」,「險難眾生」表示他的心很險,很邪惡,時時刻刻想作弄人,算計人,傷害人,現在我看,只有我們中國人有這種情形,每一個人家的房子,門裝鐵欄,窗戶裝鐵欄,為什麼要裝這些啊?如果沒有裝,壞人,小偷,隨時可以進來,很危險,這就是我們環境不如意的地方,所以我們要發心學佛化導社會人心。「發起令一切眾生出生死苦處心」,這是學佛最根本的,要出離生死,證得涅槃,是學佛最重要的。要出離生死,不要再生生世世沈淪生死苦海裡,受著永無止盡的生死痛苦;涅槃是不生不死,在未證涅槃以前,我們先求得一個安全淨土;雖然淨土有生死輪迴,但是是清淨,是自在的,隨願往生的,到那裡受生是隨願往生去的,我們要發起心來,遠離這種痛苦生死心,因為我們的這種生死叫做分段生死,我們修學佛法成功後,所受的是一種叫做變異生死,隨著我們的心意,我們想到那裡就到那裡,生到佛國淨土,屬於變異生死,不會再受分段生死。我們目前所修的佛法,它給我們一個很方便的法門,即為念佛法門,過去念佛要生西方,西方條件比較難一點,第一個要把阿彌陀佛念得一心不亂。現在很多人為著生活忙碌,尤其我到美國住了一段時間,華僑每天上班都很辛苦,有的一天要上十個小時的班,到了下班後回到家,什麼也不想做了,急切想睡覺,念佛功夫根本別想做了。在美國的華僑,進入社會工作以後,或者年齡未到退休以前的這段生活當中,每一個人都要去上班。普通上班上八個小時,有的要上十個小時以上,為什麼呢?因為工作趕不了,用人少,加重了工作,常常看到有的信徒,疲勞不堪,我看了心裡很痛苦。不要想華僑過的都是好日子,華僑有華僑的苦,這都是最普遍現象,現在國內也是這樣,大家上班的人也是很痛苦。我們能夠不上班,能夠自由生活的,那就是幸福的,因為很少人可以做到這樣。所以我們現在要想到趕快修行,當然以念佛法門為最方便,但是念佛法門目前有兩種可以讓我們選擇,一種即是修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一種是成立彌勒佛的兜率淨土。西方淨土比較難一點,九品往生,只有上品上生的人,才能一生到西方,馬上見到阿彌陀佛;上品上生的條件,就是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第二個是善根福德因緣,這裡面沒有詳細說明,多少善根,或什麼樣的福德因緣,要正行,正行就是一心不亂念佛功夫,助行就是要善根福德因緣,這兩種通通都具備,才能夠往生。往生西方分九品往生,唯有上品上生的人,才能一生西方馬上見到阿彌陀佛。第二名上品中生的人比較擴大,假使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在蓮花裡面待上一天一夜,才能見到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天一夜,《華嚴經・壽量品》有說,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一個小劫,即人的壽命從十歲開始,過一百年增一歲,過一百年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到頂,再向下減,過一百年減一歲,過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這樣一增一減的時間叫做一小劫。這一小劫,我曾經請數學家計算過,也就差不多是我們修學彌勒法門的五十七億六千萬年,換句話說:我們修彌勒淨土,比修極樂淨土的時間還要快,我們已經到彌勒淨土,向彌勒佛學習了。到那時就是龍華三會我們授記的時候,等於在世間念完博士學位,被授予學位的時候。所以說第二等的往生西方在蓮花裡一日一夜的時間,等於我們到兜率天跟隨彌勒菩薩修行的時間,到彌勒佛下生人間來成佛的時候,我們也跟他一起下來娑婆世界,彌勒菩薩一成佛,他成佛後要在龍華樹園裡開三次大法會,第一會要度九十六億人,現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只有六十億人,到那時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呢?因為一尊佛的化區是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三千個地球,不是只有我們這個地球,其他星球的眾生看我們這個地球,也是閃閃發光的一粒星星,這是一尊佛的教化區,才有這麼多,所以其第一會就能度九十六億人。而彌勒淨土也有三品往生,以修行程度及功夫而分三等,但很方便,彌勒為什麼這麼慈悲,因為他是修行慈心三昧成功的,不是要人家吃苦受苦受難的,彌勒佛只希望眾生發慈悲心,念佛就好,只要能做好事,不一定要念多少佛號,這一點和其他的佛不同;所以這兩種念佛法門比較之下,我勸各位堅持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淨土的人,可以改變觀念,如果還是堅持的話,如果生在下品下生,就要在蓮花裡待上十二個大劫,時間花得太長,划不來,所以今天講到寂靜音海主夜神,藉此機會向各位補充說明。總而言之,我們要學佛,離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實在太苦了。同時我們要發起菩提心來,改造這個世界,如果改好了,多生多世的父母兄弟姐妹夫妻眷屬兒女親戚都可以在未來這一佛國見面,而生西方只有一個人可以去,所以修彌勒淨土法門多好啊,將來有這樣多的好處,勸大家不要錯過這個機會。今天講到這裡,祝各位一生就成就佛道! (下之一) 今天我們念的這段經文,內容介紹善財童子參訪的善知識是摩耶夫人,我們曉得摩耶夫人她是佛的母親,她是修行功德不但是成為教主釋迦牟尼佛的母親,而且她曾做過十方諸佛的母親,她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議!我們來看摩耶夫人是如何修行成功的。他說:「修行最主要是在修心,行是行為,行為的發動是出自於心的,心一動要怎麼行就怎麼行,所以要修心才重要。」那麼摩耶夫人是如何修心的呢?她說:「善男子!應守護心城,不貪一切生死境界。」意為要防守保護好,我們的心。「城」是用來防守敵人的,國家要有城池,來保護行政中心,保護一切人民及其財物中心,不讓外敵來侵犯,這是世間城池的用處;而我們做人,以心為城,心呢,不是法界心,而是染污心,這個心容易犯罪,守護心城,那是我們的清淨法界心,不讓染污心來侵犯我們。有那些不好的心會侵犯我們呢?第一個是貪心,貪心是人最大的毛病,無量的煩惱,無量惡業,無量的是非,都是因貪而起,所以佛書上:「一念貪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切不如意都隨之而來。如果沒有貪心,或者看一切五欲境界,就是成功修行者了。但是這個要做起來,實在很不簡單。有誰看到錢不喜歡的呢?誰看到英俊的男人不喜歡呢?誰看到漂亮的女人不喜歡呢?這都是與生俱來的貪心,但是學佛就是要在不可能當中做到可能,不能行的要能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要有這種功力才能成佛。所以第一個我們要防止貪心不要讓它現行。不但如此,還要有施捨心,假如有力量可以幫忙他人而不肯幫忙,這個也不好。這個叫慳貪心,慳貪心太重的結果,將來會墮入餓鬼道。貪心的行相是這樣的,自己有的不肯施捨,又要去貪人家的這種心,千萬不能讓它存在擴大。第二個「應莊嚴心城,所謂:專意趨求如來十力。」如來有十種力量,能完成這十種力量,即完成我們的修行功課,無量的莊嚴佛果,就是如來的十種力量所成就的。第三個「應淨治心城,所謂:畢竟斷除慳嫉諂誑。」意為要常把心弄乾淨,心不乾淨有了貪心就不清淨了。慳貪心、嫉妒心、諂媢、虛誑等一切不合理的心,都要剷除,心城才能清淨莊嚴。第四個「應清涼心城,所謂:思惟一切諸法實性。」清涼與煩熱相對,心怎麼會熱,因為對色、聲、香、味、觸等追逐不休,追逐五塵境界,這五塵是維持我們生命的源流。當然普通人一定會追求它,但是我們學佛修行的人,對於五塵境界的享用要適可而止。吃飯吃飽就好,不要貪多、貪好,東西夠用就好,如果有多餘的,拿去布施貧窮,那才是修行人的正確心行!這才是平等心,有了平等心才能學佛,這個就叫清涼心,因為這樣做,我們的心就會得到清涼,心清涼,煩惱和是非就不會生起。大慈大悲的人,樂善好施的人,只有受到人家的讚揚和敬仰,永遠不會有人來找他的麻煩。心清涼以後,就會在佛法上用功,沒有貪心,沒有追求五欲的心,一切都可放下,心就清涼莊嚴了!第五個「應增長心城,即謂:成辦一切助道之法。」何謂助道之法呢?指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波羅蜜,能幫助我們成功,所以叫做助道法。第六個「應嚴飾心城,即謂:造立諸禪解脫宮殿。」所謂「嚴飾」,把我們的心漂亮起來,沒有那些貪瞋癡的煩惱、污染,只有戒定慧的莊嚴,這樣修心就莊嚴起來了。佛法所講的就是戒定慧三學,是除滅貪瞋癡的利器,有此三學才可以消滅這貪瞋癡的三毒,煩惱除掉,心就得到清涼,這樣才可建立解脫宮殿。有了禪定深度的徹悟,就能解脫世間名利財物虛妄貪求。第七個「應照耀心城,所謂:普入一切諸佛道場,聽受般若波羅蜜法。」即以佛的光明時常照耀我們的心城,如果黑暗的心一起來,就起貪心、起煩惱心,所以要得到佛的光明。我們常常到道場念佛、共修、聽講佛法,尤其是般若波羅蜜法,般若是智慧,波羅蜜是成功,我們修學佛法的目的就是要把智慧修成功,所以聽講經可以把智彗先給生起來。我們常常以香花或幡蓋等等來供佛,這屬於修福德;但學佛,光佛福德還不夠,善財童子接受他的老師文殊師利菩薩開示以後,立即發起學佛的心來了,不想回家,要向文殊菩薩請示問題。善財童子本為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他聽了文殊利菩薩講了一場經以後,覺得佛法太高妙,如果學會了多好,所以不想回家,一個人去請教文殊師利菩薩說:「佛法是如此高妙,我聽了以後心裡很感動,希望也能修學佛法,但不知要從什麼地方著手?」文殊師利菩薩告訴他說:「參訪善知識是成就佛道的第一因緣。」善知識以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社會上的學者及專家。你看善財童子參訪的人,每個人都有各人的專長,這就是社會上的學者及專家。像我們知道的有限,因為念的不是高中就是大學,那些都是普通知識,不能說是博學,要博學就要到社會上去參學,去訪問專家學者,才能應付複雜的社會,也才能運用我們博學的智慧來貢獻社會、拯救眾生,如果知識淺薄,自己什麼都不知道,自己也修不成功,那裡還談度人?所以修學佛法智慧很重要,所以文殊菩薩才說參訪善知識是成就佛法的第一個因緣。 善財童子接受文殊菩薩開示後,立即起步訪賢求學,經歷了一百一十個城池,到最後所參訪的彌勒菩薩為止,一共參訪了五十二位善知識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與眾不同,他住的房子像寶藏庫一樣,裡面什麼都有,善財童子參訪到彌勒菩薩時,就向彌勒菩薩說:「我已發了菩提心,不知道要怎麼修菩薩道,行菩薩行?」彌勒菩薩看善財童子一路下來參訪了這麼多位善知識,而要善財童子看看菩薩道的內容,菩薩行的實際情形,於是打開了他的大寶樓閣,跟善財說:「你所想要的學問這裡全有!」善財童子接受彌勒菩薩的開示,進了大寶樓閣,進去走了一轉,裡面所有的就是他參訪的善知識所開示的各種法門。到了第五十二位剛好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即告訴善財童子道:「你問如何修行佛法,如何行菩薩道,這兩個問題的內容全在這裡了。」彌勒菩薩還說:「到現在為止,你的智慧門已經成功了,現在還差另一半的福德門,如何修福德門呢?你再回去請問你的老師吧。」文殊師利菩薩有神通,聽到了善財童子與彌勒菩薩兩人的談話之後,立即伸出他那很長很長的右手來摩善財童子的頭,肯定他已經成功了。並告訴善財說:「就在菩提場參訪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會告訴你如何修學福德門。」普賢菩薩有十大願王,十大願王是一個總綱,十大願王仔細分析起來,就來「普賢萬行」普賢萬行,就是福德門的大寶藏庫。今天就講到此為止。 (下之二) 各位辛苦了,今天我再向你們報告我的誦經心得。我們都知道佛陀留下來的最根本法門,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部大經共有八十卷,分四個大部分,第一是信的一分,十一卷經;二是解的一分,三十二卷經;三是行的一分,七卷經;四是證的一分《入法界品》有二十卷經。這些話不是憑空說的,是根據他無量劫依法修行,一天一天地功德圓滿,親身經歷完成的,所以佛教可以肯定地說,它是科學的宗教,佛教說一切諸法的成功,不是天造的,不是佛造的,也不是上帝造的,那是什麼人造的呢?是因緣所造,以「因果為法則」,什麼因成什麼果,一切諸法以此為原則,因和果之間需要有很多因緣條件來成就它,所以說,「因緣成萬事」。這兩句話要把它記住,大家弄明白它的意義及理論,可以讓我們了解佛教,修行佛法,才不會落入虛妄迷信,這是我們應該知道的。在《華嚴經》裡面,佛陀首先以十一卷經說明佛是人成,人都可以成佛的道理;說明這個世界是可以依我們的願力、功力,莊嚴起來,而不是上帝造或天造的,這個道理講出來以後,相信佛不會騙人。佛陀以王子之身,要什麼有什麼,因為他看到當時拜神、拜天的宗教,莫名其妙,徒然地那裡辛辛苦苦,浪費財源精力,結果毫無所得,為什麼呢?天是什麼?神是什麼?上帝又是什麼?這三樣信仰的對象,根本沒有,都是人所想出來的,因為人在科學沒有發展出來以前,對於萬事萬物的生成和發展根本搞不清楚,於是想到這恐怕是天造成的、這恐怕是神在作主,恐怕是上帝在安排,這些感性的宗教是這樣產生的。悉達多王子發現這些不合理、不合法、不合情,不會有什麼結果和成就,所以毅然放棄他尊榮的王子地位,出家修行,想在宗教這條路線上尋找真理。他沒有老師,一切都是從他的禪定中開發起來的,他悟知世間萬事萬物不是天造、神造、上帝造,也不是佛造的,他悟到萬事萬物的生成,在時間上是因果關係,在空間上是因緣條件的關係,他還悟到人人都可以成佛,但不是佛給他成佛的,是他覺曉到因果為法則,因緣成萬事的真理而成佛的。因果是諸法生起法則,因緣是萬事成功的條件;這是非常正確而超然的發現。佛陀悟到的是真理,不是神話,因此我們要相信佛法。 第二個是解分,三十二卷經文說明要了解一切諸法生起的原因,不論釋迦或彌勒,都是千辛萬苦的修成功的,沒有一件是不勞而獲的事,所以我們要依照無量法門去修行,要把無量煩惱斷去,眾生不能夠成佛的原因,就是因為眾生心中有無始以來的煩惱擾亂他們的思想,不能得到正智,必斷去煩惱,智慧才會生起,智慧生起萬事萬物才能弄得明白,這是解的部分。然後有七卷經是屬行分,即依照佛所開示修行的方法,修什麼樣的因行,成就什麼樣的果德,修人、天、菩薩、佛因,則人成、天成、菩薩成、佛成。什麼樣的修行成人?什麼樣的修行成天?什麼樣的修行成菩薩?什麼樣的修行成佛?都分得清清楚楚,各位讀《華嚴經》的菩薩應該有這樣的認識。我們學佛修行,就是要這樣。先要信,再去了解,從了解中去實踐它,得到印證。舉一個例子,什麼人做到呢?善財童子做到,善財童子就是一個標準的榜樣,他是一個純潔青少年,他聽到文殊菩薩講佛法後,覺得很有道理,要將它弄明白,請教文殊師利菩薩這麼好的佛法,要如何去實踐它呢?文殊師利菩薩教他要去「參訪善知識」,因為佛法是般若——一切智的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如果有一點沒有弄明白,就不能成佛。所以佛說:「人人都可以成佛,但是我不能給你成佛,成佛是各人自己的事情,要依照我成佛的方法、路線去做,去行,才能和我一樣成佛」,所以說,佛教是一個知性的宗教,也可以說它是科學的宗教。這是一個徹底的成佛之道,因為它有堅強的理論,並有這樣的實踐之道,所以才被人看做這樣了不起。善財童子接受文殊師利菩薩的教導,一位一位去參訪,共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第五十二位,就是他現在參訪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有一座大樓閣智慧寶庫,彌勒菩薩肯定了善財善子學佛的智慧門已經修成功了,寶藏得到了,不過成佛之道只走了一半,另外還要修福德門,必須福慧雙修,方得圓滿佛果。那麼福德門要怎麼修呢?去求什麼人指導他呢?還是回去求文殊師利菩薩指導吧!文殊師利菩薩伸出他的長手臂,過一百一十個來摩善財的頂說:「你成功了,恭禧你!但是你不要回來,要去參訪修福德的大善知識,這位善知識就在菩提場,即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接受了善財童子的拜訪,很慈悲的說:「你要發心修福德,這門功課以十大願王為主,進修福德萬行。」善財童子聽了普賢菩薩的開示以後,馬上完成這些功德,展開十大願王的進修。最重要的研討是弄明白世間萬事萬物的細節內容,普賢菩薩示現給善財童子看他以前是怎麼修的,告訴善財也要照樣修,說到最後,佛法是什麼呢?佛法就是要修無量的福德,要度無量的眾生,要供養一切諸佛,度無量眾生是慈悲,自己修成功,還有好多好多人不知道修啊,要去度啊!例如我們蓮社創社後,從四十八年開始第一件事就是發起冬令救濟,第二就是發起文化教育,第三件事是發展慈善事業,太虛太師曾說:「這三件事是挽救佛教的三大救生圏」,如果佛教徒只知拜拜、燒香,決不會成佛。我們這個佛堂的工作目標第一是弘法,是希望大家了解佛法,而且把拜佛和拜神的觀念弄清楚,不懂可以請教我們住持或當家師父,他們會教你們,這裡沒有辦法多講。不過,關於為人家做佛事的問題,我要提醒大家,做佛事誦經拜懺,心要專一誠敬,不能馬虎,不然太隨便了,會有因果的。最好是勸信徒大家都自己參加,心要誠敬才有功德。我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清朝末年兩廣總督林則徐身上的一則故事,他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平時上下班坐在轎子裡念《金剛經》以為恆課,有一天,他有一位部屬過世了,當天夜裡托夢給他太太,要他太太請求林則徐為他念一卷《金剛經》,並說明是他亡夫要他求的,那位部屬的太太來請求林大人念經,林則徐答應他,在早上就念了一部《金剛經》給他的部屬。但是第二天他部屬的太太又來告訴林大人說,他的丈夫沒有得到功德;原來林則徐當天早上念的經沒有用,因為經上多了「不用」兩個字,林大人聽後吃了一驚,想起早上佣人進來送茶時,他曾擺了擺手,嘴未講,心裡卻有不用的意思,林大人這樣一想,不禁吃了一驚,隨即說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我會再念的!」第二天早上,林大人把房門鎖上,重念了一遍。夜裡那位部屬又託夢給他太太說:「這卷經念得好,我已生天了,你再去謝林大人一下。」從此一故事看來,我們念經,非一心專注不可,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請大家重新認識彌勒菩薩 編按:此文乃本刊成發行人,為使大家正確認識彌勒菩薩(佛)的正確 歷史及其修因證果的經過,故刊出念西長老的「彌勒菩薩本末大事因缘 記」一文並提出說明,作為代序。初刊時因稿擠未能及時刊出此序,特此 補刊,敬希作者、讀者見諒! 通常一提到彌勒菩薩(佛),人們立即意會到那是一位胖大無朋的布袋和尚,其實那祗是菩薩於我國梁朝時代,示跡於明州(浙江)的化身而已。實際上彌勒菩薩先釋迦牟尼佛四十劫,就開始發心學佛了。祗是他以慈心三昧為自修、利人的指標,所以他對自己的修持、對眾生的攝化,一切皆以「愛的教育」為出發點,不以刻苦自勵,也不以嚴苛求人。因此在法華會上,被文殊菩薩數落:「他在做為然燈佛弟子時,被號為求名菩薩,多遊族姓家,貪著名聞利養,於所讀經典,多廢忘而不通利……」把他批評的一文不值。還有《彌勒上生經》中優波離尊者,也曾對彌勒菩薩的為人,起過一段不大敬的疑問:「…世尊!往昔於毗尼中,及諸經藏、說阿逸多,次當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這時的彌勒菩薩,在眾弟子心目中,簡直不值一顧!我們讀了上面這兩段經文,雖然佛菩薩的善權示現,凡夫眾生不易測知,但若斷章取義以評斷,總不免會留心不敬的影響! 還有我國隋唐時代,白蓮教徒假借世尊入滅後,由彌勒菩薩來補其佛位之事,託言「老佛退位、新佛掌盤」的邪說,鼓眾造反的歷史故事,也給彌勒菩薩的神聖形象,沾上弓很大的污點;甚至也有思想不正之徒,效其妄見,創教迷人,使未審的信徒,跟著造罪!另有一些商場人士,少研佛法,因見布袋彌勒像,笑口常開,呼之為歡喜佛,甚至塑起手捧大元寶的布袋彌勒像來,以之當為財神爺來拜,這種作法,雖不算犯大過錯,但也扭曲了佛菩薩的真情聖德! 為了糾正一般民眾對大慈彌勒菩薩、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的一些錯覺,一些不敬的妄行、荒唐的想法,特將念西老法師所作的「彌勒菩薩本末大事因緣記」一文,恭印出來,給大家結緣,讓大家對我們這個世界的未來佛——大慈彌勒尊佛,從修因到證果的一切聖跡,取得徹底而正確的了解,打破一切不正當的傳說,效法彌勒尊佛的「慈心修道,善權度生」的大慈悲、大智慧的勝德高行,以為自我弘修正法、善權利物的莊嚴示範。那就功德無量了!南無大慈彌勒尊佛! 華嚴蓮社第一屆暑期教師佛學研習會開學致詞 ◎成一 為了配合政府的宗教發展政策,本蓮社第一次舉辦暑期教師佛學研習會。宗教是人類生活旳五大重點之一,人都須要有宗教信仰,因此,政府當局為了社會的安定,乃有所謂宗教的政治運用,實際上;宗教除了可作政治運用以外,它還具有很多的重要性。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三民主義講錄中就曾指出:「宗教是救世之仁。」因為眾生世間都有災難,災難有時靠政治力量來救助,實有未濟之處,就要靠宗教來協助。先總統蔣公在民生主義育樂兩篇中也特別提到:「宗教是社會的安定力,人類不可以沒有宗教信仰。」蔣公還特別強調,人類必須有宗教信仰。李登輝先生一就任總統以後,非常關心社會的治安情形,並且要行政部門運用宗教力量來改善社會治安問題。前內政部長許水德先生遵照總統指示,曾冒雨拜訪各宗教領袖,希望大家配合攻府的政策,來宣揚教義,安定人心,淨化社會改良風氣。這幾年來,我們佛教為了配合政府政策的須要,都有舉辦佛學夏令營之類的活動,蓮社限於環境的關係,雖然早就有意舉辦佛學夏令營之類的活動,但總覺得地方太小,頂多只能容納一百多人,所以未敢輕易舉辦,此次我們受到政府的鼓勵,並由教育局發出通知北市各種學校敦促老師們,利用暑假,接受一次宗教教義的研究,以為修身養性的薫陶。所以報名人數比我們預期的多,超過一百廿人,著實令我們感到欣喜。若環境許可,以後也許可以分幾個梯次來舉辦,先視此次教學情況如何,再來考量,相信大家一定很重視這個活動,令天在座各位老師,可能都已有了宗教信仰及對宗教的認知,並不是跟著別人趕時髦才來的吧!我們都知道,現任監察院長陳履安先生及前警備司令陳守山上將,都曾經在媒體上發表過參禪心得,於是學佛蔚為一時風尚,佛教廣為流行,大家都來信仰佛教,所以有人說:「學佛是趕時髦,其實我們中國人的傳統都是信佛教,不一定為趕時髦才來學佛,我們學佛的目的,旨在破除吾人種種痛苦、迷惑、了知人生真義,使吾人內心能得到清靜、無染、安穩、妙樂的生活。」 在民國五十四年,中國佛教會,第一次召開世界華僧大會時,當時的內政部長連震東先生,應邀到大會報告,他說:「台灣同胞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信仰佛教。」這個官方數字應是個事實。大家既然有個很好的信佛基礎,再進一步,我們來提供大家在佛教方面應有的知識;如何修行才是正確的方式?這是大家目前希望了解的。現在,我們處在一個開放的社會,宗教信仰自由,各種不同的宗派,說法也許不一樣。那麼,到底要如何修行,才是一個正確的途徑呢?在這一方面,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講得清楚的,等待明天我的課——「認識華嚴」,再來詳細地說明吧!現在我來介紹今天到場的貴賓: 首先介紹的是中國佛教會理事長,也是世界佛教僧伽會理事長悟明長老,其次是立法委員潘維剛女士,市黨部徐總幹事湘麟先生,市政府民政局吳科長基瑞先生,市黨部李編審韻影(輔導宗教的)小姐,此次研習會,他給了我們很多的建議,還有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游任村居士,他日以繼夜的發心,使得研習會能順利開學,我們很感謝他!最後,敬祝研習會圓滿成功。大家順利而愉快地完成本會的學習生活! 法海波瀾類 對新戒菩薩的期望 中國佛教會在去年歲末假圓山臨濟寺,隆重的舉行了一次三壇大戒會,共有五百多位出家戒子參加。這一年一度的大規模宗教活動,不僅是國內佛教界的盛事,歷年來還有華僑歸國求戒,甚至有泰西的沙彌、沙彌尼,特地前來我自由中國,以達成他們求受具足戒的願望。所以中國佛教會傳的三壇大戒,可以說,也是一件國際佛教界極重視的大事。 臺灣正面臨傳統社會遽變的階段。一年能夠有五百餘人發心,出離物慾橫流的污濁,為人類精神文化奉獻,這對傳統道德價值的護衛及人間的淨化來說,意義非常深遠。再由佛教本身來看,「僧」是三寶之一,備受尊崇、恭敬、護持。沒有僧,三寶不具足,佛教如何宏傳?因此,有幾百個人同時現比丘、比丘尼相,不管站在整個文化的立場或者在佛教徒的本位,都令人讚歎不已。 然而觀察目前僧傳裡的動態,不禁令人感觸良深。每年求得具足戒的男、女僧寶,既是那麼眾多,何以不能變成一股力量,推動佛教事業,積極服務人群?據得知內情者的反應,原來那些新進僧寶,因為具戒以後未能達其願望,則或即還俗,或離開道場、住進公寓去,自謀「發展」,過著跟俗人無大差異的生活。這個問題,看似平常,實則關係到佛教命脈。我們不應等閒視之,應該設法來加以阻止這種不良現象的繼續發展。 當然,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人民有宗教信仰及居住生活之自由,誰也無權干涉一個人的私生活。但是一個人既然出了家,受了具足戒,那他就是僧團的一分子。他是代表佛教的三寶之一。他的形象好壞,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整個佛教。何況中國的僧團制度原則上一本律制,而每一大寺叢林又復有其特定的生活清規。那是一種培育僧材、砥礪進修的警策門庭。一個受了具足戒的出家人能在那種道場住學上三年五載,自修因可打好基礎,度人也能得到接引之道。所以在大陸時期,新度弟子受戒後,其師必指定他們去某些叢林參學,是有其特殊的教育意義。因此我們覺得,一個受了具足戒僧尼,對僧團的定義與價值應該做了一番實質上的體認和知曉,方不致於走錯了修學的方向。 僧團,印度語為「僧伽」,華譯為「眾」。可知,僧者並非指某一個身分言。那是比丘、比丘尼等群居修學的團體稱謂。不過要達到這僧伽(眾)的尊貴稱謂,必須具備六個重要的條件,即一、身和同住,二、口和無諍,三、意和同悅,四、見和同解,五、戒和同修,六、利和同均的所謂六和合法。這是佛制出家僧伽、共同修行清淨僧團的主要意義。換句話說,出家二眾具戒之後,必須遵此六和合法、共同度其修學生活,方得成為真正僧伽。 我們中國佛教的出家二眾一向以大乘自居,以致動輒說「方便」,而置佛制的律儀於不顧,使得「方便」變質而成為「隨便」。連和合眾最基本的一些觀念——僧伽威儀、六和合法,布薩誦戒等——也往往忽視而不能遵守。威儀戒法既不能彰顯,定跟慧又如何進修呢?三學不修,佛制不守,要僧團清淨、健全,那就根本談不到了。這樣出家受戒,既不能完成自利功德,又不能隆興三寶。佛法衰頹就從這裡開始,實在令人憂心不已 依戒律的規定,一個初出家弟子跟隨師父,至少要經五年以上的時間專修戒律,然後才可以出外聽教參禪。這段時間內向師父學習,跟師兄弟一起用功,修習佛法,培養道心,斷除習俗,然後出外參學,對個人道業有莫大的幫助,將來對整個僧伽來講,也會產生較深刻的共識,進而可以發揮團體的力量。若也不能實踐佛制,以「僧伽」為謀生之職業,那就根本失去出家的意義。有智慧的人,我們想,不會作此選擇的! 三壇大戒的最後一壇是進受菩薩大戒。受此戒者必修菩薩行,以自利、利他為宗。但新戒菩薩出家未久,自利尚且不夠,何能利他。因此自應常住僧團,依傍僧伽大眾的增上助緣,悉心修學,切忌離群索居、閒散放逸。所謂「蒿生麻中,不扶自直」。果能養好戒、定、慧的基礎,方成自利、利他功果。唯有如此,才不辜負出家受具的殊勝因緣,出家學佛才有實際受用。 所以逢此傳戒圓滿之際,我們特向新戒菩薩衷心地表示祝福,企望大家按照佛制實修,嚴守出家人的本分,成為健全僧伽的新生力量! 談如何落實僧伽教育之方針 當我政府於三十八年初遷臺,其時社會紊亂,經濟貧乏、國家政事百廢待舉,而隨政府渡海來臺之佛教僧伽,亦因食無定時、棲無定所,無法發展弘化事業,更談不上興辦僧伽教育。時至今日,經政府多年之周詳計劃,慘淡經營,臺灣由貧窮而轉為富強,由紊亂而變成安定,國家、社會氣象為之一新。尤其工業起飛、經濟成長,在國際間早已受到肯定。托國家之福,經濟生活越趨富裕,佛教弘法事業乃漸次展開。一班有遠見之大德、長老,為使佛法能永住世間,便大力提倡僧伽教育,培植人才。故近幾年來,所謂佛學院,甚至佛學研究所之開辦,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然而今日之佛學院、佛研所,多則多矣,但無可諱言的,大抵雜亂無章,沒有統籌規劃之學制,更沒有由淺入深、從低至高之等級,而且各家程度相差不多,致使一般有志於佛學之僧青年茫無頭緒,不知,進那一家佛學院才好?因而有所謂「一處畢業,處處畢業」之慨。大德長老們辦學之熱心有餘,通盤計劃卻嫌不足,結果事倍功半,甚至白費心血、徒勞無功。我們以為要辦好僧伽教育,應依以下幾點意見,以求發展: 一、教育為百年樹人之大計。社會教育,政府沒有專職機構,建立章法以推進;佛教教育,似應由中國佛教會統籌策劃,設立專職機構,邀集全國諸山長它,會商全國僧伽教育方針,制訂教育學制規則。從而循序推進,以竟其功。 二、現今我國教育制度,至國中為止為義務教育,也就是由小學到國中三年,為一般國民必受之強迫教育。國民教育之基礎已臻鞏固,我佛教大德如欲興辦教育,可以從國中以後著手,亦即是由高中程度開始。低程度者,可以定名為佛教高等學校,修業期限三年,以國中畢業生為招收對象。高校畢業生升級,則進讀佛學院,修業期限四年(等於一般大學)。欲繼續研究者,可以考讀佛學研究所。研究所又分為二,一是佛學碩士班,修業期限訂為三年,畢業後可授與碩士學位,二是佛學博士班,修業期間亦為三年,待論文審查通過後,才能授其博士學位。 三、無論興辦任何教育,首先要充實經費。社會教育如此,佛教教育亦然。依第二項計劃,來發展僧伽教育,尚符理想。若沒有充裕經費,亦無法成其事,故僅靠一寺或一人力量,實無法辦好。從佛教高等學校而佛學院,乃至研究所,一系列完整之僧伽教育,但可以分層設立,讓有心於佛教教育之主持長老,其所住持寺院之經濟能力,選擇其中某一等級之教育校院來辦學。例如寺院經濟能力強,地方大,可以向中國佛教會登記備案,辦理佛學院或研究所,因為這一階層人數多,學員眾,非有充裕之經濟能力,不能成其事。其能力稍差者,可以登記備案,創辦中等佛教學校,以培養基本學員。 四、凡大學以上之學生,其畢業者,必須嚴格審查其成績,經考試及格,方可准予畢業。如在學時,所受之課程學分成績、畢業論文,必審查合格後,才可以授予學位,切不可聽其鬼混三年或四年,人人可以畢業升級,統統有獎,弄得文憑滿天飛,有名無實,一文不值。審查辦法,其高等學校畢業者,由各主辦單位自行考核審查,逕自授予畢業證書。四年佛學院畢業者,經考試及格,始准予畢業,並授予佛學學士學位。至於研究所畢業者,除應修課程必須讀完並經考試及格外,另應提出論文,經審查委員會聘請專任教授,審查其學歷,口試通過後,則授予佛學碩士或博士學位。能如此,僧伽教育才能落實而有成就,也才能造就出有用之佛教學者、人才,亦即為佛教教育事業奠定永久之基礎。 五、治學僧青年,畢業後之出路。可以隨其志願,自由選擇,學校亦可從旁輔導,如四年制佛學院畢業者,可以直升研究所,或鼓勵其出國留學(日本、美國設有佛教學科之大學,皆設有研究所,可以進學研究)。其研究所畢業者,或在本國弘法,主持寺院或佛教會工作,或到國外弘化,傳播中國之大乘佛教,或獻身教育,擔任各大學、佛學院之教師,也可以輔導其從事各種佛教工作。 以上幾點,實為當今從事佛教僧伽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之事實,但願我佛教大德長老發菩薩心,同心協力,分工合作,辦好僧伽教育,使佛教在人世間,綿延不絕,功德無量! 歡送華嚴佛學院畢業同學贈言 每年六月份,所謂鳳凰花開,驪歌聲中,社會上眾多的莘莘學子,畢業離校,踏入社會,走向人生另一個里程。佛教教育,自民國以來,也順應潮流,擺脫了古老式的叢林教育,改變為現化化的集體教育,同時改變了過去一宗一派的專家教育,而變成各宗各派兼修的綜合性教育。「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修學時限上,也是跟著時代走,半年為一學期,三年或五年,修完所訂的學分,為其畢業年;所以在每年六月份,凡就讀佛學院的青年,亦如社會學生,是其畢業離校的時候。從此,有的住持寺廟,發展佛教服務事業;有的以自己所學弘法利生,傳教四方;有的進研究所,更上一層樓,繼續追求高深教義。總之,畢業對佛學院青年來講,是一件可喜可歡的事。所以我們至誠的慶賀同學們,異業後前程萬里,法緣廣結。但在慶祝之餘,尚有幾許箴言,希望與畢業同學們共勉。 一、去除我慢心。證諸過去的事實,有些僧青年,佛學院畢業後,自以為懂得佛學,狂妄自大,目無餘子,大有「天地之下,唯我獨尊」的憍慢心態,如此所受的佛學,不能學以致用,對佛教沒有盡到弘法利生的責任,對自己白費了多年求學時間,辜負了佛教多年來的培養。要知道,三藏教理,浩瀚無邊,我們即使盡一生的壽命也學不完。在佛學院裡,讀了三、五年的佛學,只能說得到了大海中的一滴,所謂皮毛而已,如此淺薄的佛學常識,心中有何憍慢,矜誇自大哩。 二、勤修廣學。「活到老,學到老」,這雖是一句期勉人們好學不倦的俚語,但用在我們學佛人的身上,尤為切實。「法門無量誓願學」,三藏十二分教,深廣如海,學佛者,盡其一生也學不完,在這短短的三、五年間,雖說是佛學院畢業,但所學到的,只是大概常識,要想深入經藏,還得勤修不懈,繼續努力,胡適之說過「為學如堆金字塔,要能廣又能高」。「能廣」,小乘俱舍、成實,大乘八宗圓頓,都應該廣聞博學,勤修參訪;如此才不會憑一己之得,我是他非,而造成門戶之見。「能高」,因為人生苦短,智慧有限,要想深通三藏教典,稱為「三藏法師」,事實不可能,因此我們只有在中國所謂「十大宗派」中,依自己心得所好,選擇一宗一派,一經一論,深入研究,如此勤修廣學,浸淫有年,自會成一位專家、學者、一代宗師。 三、時下一般青年有一通病,就是好表現自己,標新立異,所謂「作秀心態」。有些學佛的青年,亦不能免俗,深染此種習氣,一旦畢業離開佛學院,就會由「種子生現行」,表現在行為上。佛教青年,是紹隆佛種的弘法者,負有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的責任,若心存雜念,攀緣謀利,如何能進行「自利利他」,弘法事業? 前一陣子,有一自稱從喜馬拉雅山來的清海,假借佛教名義,到處表態作秀,迷惑那些不知佛法真義的阿公、阿婆,此種病態心理,不僅不能淨化人心,反而助長社會迷信風氣。就是說她「妖言惑眾」,想亦不為過。反觀得菲律賓麥格塞塞獎的釋證嚴尼師,秉持佛陀救世的教義,以無我大悲的菩薩精神,從事醫療、教育、文化等佛教慈善事業,救濟社會,所得到世人欽佩崇敬,這一正一邪的人物,學佛的青年,要以正智辨別邪正,以正行弘法利生。如此才是一個純正的佛教青年,住持佛教的棟樑。 賀中華民國宗教教育協會成立 教育,是傳承民族文化道統,培養國民倫理道德,造就術德兼備人材最重要的工作,所以古今中外,世界各國,莫不重視教育,可是近世紀來,由於功利主義抬頭,職掌教育者,因時順勢,大多遷就現實,提倡科技教育,而忽視了精神教育,試看今日台灣,國中學校,有所謂升學班、就業班、工商高職學校,比普通高中多,專科學校,更是清一色訓練就業人材,大學階段旳學院、商學院、技術學院,如雨後春筍一般興起,即是有歷史,向富盛名的大學,其中文學、哲學、史地、藝術等學系,所佔的比率甚少,更談不上有宗教學科的排列,如此教育方針的偏差,因而形成國民知識上的不平衡,做人行事,只求權利,不講公德,只顧眼前,不想未來,視道德為「老調」,認倫理為「怪談」。大學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佛教講:「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今日社會道德衰微,倫理蕩然,巧取強奪,犯罪率日日升高者,究其原因,教育方針偏差有以致之也。 國父中山先生說過:「宗教可以補助法律之不足」,又說:「宗教乃救世之仁」國家雖有嚴律峻法,仍不能遏止人民的犯法罪行,因此要想改善社會暴戾風氣,導正人民善良行為,只有求救於宗教的感化力量。俗語說:「進得了衙門,進不了廟門」,犯罪者,即使進了法院衙門,可以謊言狡辯,巧言脫罪,但進了廟門,見到莊嚴的佛、菩薩聖像,肅穆純淨的聖地,內在的良知善性,悠然而生,所謂良心發現,悔罪自責,痛改前非,從此可以洗心革面,做一個循規蹈矩的好人,現今社會上有一句流行語:「學佛的孩子,不會變壞」,於此可見宗教確是社會安定主要的力量,是導正社會風氣最佳的方法。可惜者,我們的政府,一向忽視了這股力量,對宗教的態度,不聞不問,聽其自然,認為信仰宗教,只是個人的自由,對國家大政方針,無關重要。殊不知宗教對安定社會秩序,導正人民心行,有其重大的功能。 最近各宗教主持教育工作者,有鑑於宗教教育的重要性,乃結合國內各大宗教團體,組成「中華民國宗教教育協會」並經內政部獲准成立,已於七月十九日下午二時,假台北市中山堂召開成立大會,通過會章,選出理監事,並在理監事會議中,選舉佛教長老成一法師為理事長,基督教黃約翰牧師為副理事長。大會主席成一長老在大會致詞時表示:「我國各派宗教教育,二十餘年來迄未落實,且備受莫須有之阻撓,使主辦宗教教育者,遭受無比困擾」。誠然,據傳宗教法案,呈報政府十多年來,竟如石沉大海,迄無下文。並於宗教教育法則更是從未有人提及,但偶見宗教學院登報招生,即出而干涉,種種為難。放眼世界先進國家,如歐美各國著名大學,莫不都是從教會學院或書院開始,逐漸擴大推廣,即如我國鄰邦日本,僅是佛教所辦大學,就有二十餘所,所培養出來的人材,散佈在各處教育機構,以灌輸學子以正心誠意,修身養性之思想,以補助社會教育之不足。反觀我國,佛教要想辦一所大學或學院,不是建校法規不合,就是教學內容不符,百般阻撓,重重難關。甚焉者,要將宗教教育機構,納入補習班法案內加以管理。我國不重視宗教教育,於此可見一斑。 慶幸,宗教育協會,在成一長老及各大宗教主持宗教教育者,多年努力奔走,突破重重難關,今已獲准成立,這是中華民國宗教教育史上一大創舉,令人興奮!我們在慶賀該會獲准成立之餘,謹提出兩點期望,供該會參考: 一、期望該會結合我國各大宗教,積極為宗教教育法的訂定催生,各宗教雖有派別不同,信仰有異,但基於對宗教教育同一理念,共同為宗教教育大計,協力以赴,並希望能與有關當局,建立溝通管道,促進政府與宗教教育團體,共同訂定宗教教育法令,確認宗教教育,對社會國家的貢獻,有匡正社會風氣的功能。 二、盼我政府,不要有一紙許可公文寄出,以後就不聞不問,希望政府既許可成立,繼之要追蹤監督,善加輔導,促使宗教教育,在宗教教育法令軌道上積極推進,期達完美盡善,落實成功境地,以使對國家社會,能發揮最大的功能,改善不良的風氣,收到最大的效果。能如此,才不違背該會成立的宗旨,才不辜負多年來,努力奔走大德善知識們的心願。 發揚菩薩道精神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已於八月十七日落成啟用。該院的開業,不僅大幅提升了東部地區的醫療水準,造福了當地民眾,更是佛教「菩薩道」精神的具體表徵,凡我佛弟子,莫不引以為榮,樂見佛陀光輝永遠普照蒼生。該院在落成啟業典禮時,本刊成發行人曾應邀在典禮上代表致詞。成發行人特以發揚菩薩道精神勉勵參與此項工作的海內外諸佛徒。 我們知道,菩薩道旳精神就是要解除眾生痛苦,給予眾生幸福。然而,幸福是一項主觀的感受。心理學家們常將幸福界說為「精神適應狀態的意識層面」。人的適應,除自然性的適應之外,還有社會性的適應。一般能充分適應社會的各種環境,就不會有焦慮與罪惡的感覺,這是幸福的條件。 在台灣東部地區,由於醫療設備不足,醫師難找,民眾常為病痛而感到痛苦與焦慮,但是限於經濟生活條件的限制,也不得不勉強予以適應。因此,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在東部創辦,其功能是被肯定的。是對症下藥的作法。 可是像台北市這樣工商業發達,社會富裕的地區,因已擁有充足的現代化醫療設備與一流的醫事人才,民眾不再為此感到焦慮或不能適應,而其追求幸福的層次就有所不同了。 不過很遺憾的,直到目前,人們對於健康的真義,仍不十分清楚,常把健康狹隘地定義為沒有生理的疾病或殘缺,而忽略了心理的或社會的狀態。事實上,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憲章裡,將健康明文定義為「一種肉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全安寧狀態,而非僅於免除疾病和虛弱而已」。 試看我們當前的社會,由於三十多年來,大家都熱衷於追求經濟快速發展,結果却支付了相當的代價。這些代價包括緊張忙碌的生活、污濁的空氣及水質、自然環境與生態的破壞、文化古蹟的摧毀、社會犯罪的日益增加、家庭倫理及社會道德的普遍淪落……等。 這樣的社會環境,已使許多人感到焦慮,大家開始瞭解金錢是不一定能買到幸福的。這也促使一些社會經濟學家意識到,僅提高有形的物質水準,已不能充分滿足人們的需要。他們認為要使人們感到幸福快樂,必須對一些不易具體衡量的因素予以櫝極的改善與增進。換言之,就是將過去重視物質的追求轉而充實精神生活。而佛法就是人們所必須的精神食糧,生活的指針。 我們知道,物質生活享受是永無止境的,若無精神生活為之節制沖調,不但會抵銷掉其他方面的進步,而終將造成人心陷溺,道德淪喪的混亂社會。 因此,我們認為,要解除當今人們的焦慮與痛苦,給予他們幸福,唯有依賴「大乘佛法」了!據瞭解,針對當前社會的需要,成發行人已擬具了具體構想,他希望藉著舉辦教育文化等各項活動,來弘揚佛法,救度眾生。不過這一艱鉅的任務是需要所有佛弟子大家一起來發揮菩薩道精神,在成發行人的倡導下共同來推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大家都能為以發揚菩薩道精神,做為這一新時代的弘法救世活動,各獻己能,通力合作,使髒亂的環境,變成清淨的蓮邦;使陷溺的人心,成為光明的燈塔,讓眾生都能得到菩薩道的庇蔭。 為佛教民意代表的產生進言 中國佛教會於五月二十一日召開第十一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的時候,一致通過了一項歷史性的臨時動議。這項由山佳淨律寺住持廣元法師提出的臨時動議的內容是:中國佛教會將明年國會全面改選時,推舉幾位德高望重的法師和居士,代表佛教徒,參加立法委員選舉,以便將來有機會,在國會積極地為佛教爭取宗教團體的地位與權益。 佛教會通過讓該項臨時動議的消息一經傳出,當天就有晚報,非常醒目地刊登在第一版。再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多方面的報導、訪問與評論,於是佛教會要推派代表參加選舉的新聞被紗得熱騰騰,變成了大眾的話題,在教內、教外引起了見仁見智的反應。終於,經過一固多月的時間,競選消息惹起的波浪漸漸平靜下來,我們願意對這個問題提出意見。 個人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人士可不可以參加政治活動,對一個成熟的自由民主社會來講,跟人受過的戒有所抵觸。因此,為了佛制的尊嚴、教團的健全,我們希望,人才濟濟的中國佛教會可以請教內的律學專家,根據律藏的明文,對在家、出家二眾參政的問題提出明確的方針。這個作法將於教內的團結絕對有莫大的益處,因為力量集中,才足以發揮作用。 再看:宗教團體推舉代表競選適不適合?如果把這個問題跟「政教合一」扯在一起,那就很本不應該是疑點,因為個人的宗教信仰不會使得公民權受到任何影響。換句話說,就最基本的層次論,信奉宗教的人士參政,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也就是,問題不在民主政治的體系,而不同宗教的制度。舉例來說,依教廷的政策,一般天主教的教友可以積極從事政治活動,但是神職人員卻不得當民意代表或者政府官員。 眾所周知,佛門弟子有出家、在家二眾。其身分之差異在於戒。要瞭解,在家人或者出家眾是否可以參與政治,就得看,這類活動是否跟個滑稽,證實了缺乏一般常識,不懂得「政教合一」在歷史上指的什麼制度。若是說,此舉會導致宗教間的對立,就必須先澄清佛教會想推舉代表的動機與用意。當天中佛會的理事會道過廣元法師的臨時動議,是為了爭取宗教團體的地位與權益。看起來,的確偏重自家的照顧。然而由於寺廟管理條例的現實,佛教比之近代傳入華夏西洋宗教,不可否認地受到不平等的待遇。這一點,我們不必忌諱。提出來,要求公道,也不是為了打倒別人的宗教,而是為了希望,我們社會上公然存在的、對傳統文化構成侮辱,甚至使得憲法保障的平等成為笑話的沉痾,終能消失無遺! 佛教會推舉代表,只是給選民多些選擇,相信,民眾會歡迎這個機會,也建議佛教會,在地方民意代表選舉時,採取同樣的措施。推舉的代表為佛教會著想,屬理所當然,但是我們懇切呼籲,參加競選者一定要放寬眼界,發揮菩薩的同體大悲與無緣大慈,政見要遍及所有社會問題。讓我們充分地運用佛教的智慧與方便來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如此,絕不只是佛教徒,才會投佛教會代表的票!相信所有同情佛教參選者,均會體念佛教徒的廓然大公精神,而給予充分而無條件的支持的! 自殺非真解脫 在今年裡,曾發生多起意外事件,奪走許多人的性命,這都是在人力不可抗拒的情形下所發生的悲慘事件;但是,近日卻是自殺事件頻傳,發生此等自我終結生命的事情,而且自殺者多是正值春春年華的青少年,實在令人惋惜! 在五月十七日,北市麗山國中、金華國中分別發生國中女學生墜樓死亡案,其中就讀於金華國中的趙姓女生已確定是自殺;另外,彰化縣秀水國中一名梁姓學生,因屢遭同學欺負,在苦無舒解管道的情形下,喝農藥自殺,所幸發現得早,故而獲救。 一個人會自殺,親子衝突,功課壓力……,種種原因都只是一個引爆點,一定是累積了不少壓力,才使一個人走上自我了結一途。此外,現代社會小家庭居多,因子女不多,往往呵護有加,也相對減低子女對外在逆境的抵抗能力,而在無法面對挫折,也無法自行排解壓力的狀況下,因此容易走向極端,導致自我傷害的事件發生。 在青少年心中,究竟累結了多少苦悶而讓他們選擇了自殺?理由諸多,以升學主義所導衍出國中生的標籤化人生:A段班學生,聯考壓力是其揮之不去的夢魘;B段班同學,則已被貼上「次等」標籤因而自我否定,有的甚至自我放逐。而忙碌的工商社會也分瓜了父母與子女相處的時間,使家庭的避風港功能已經變質。在此等親子關係的疏離,家庭問題的複雜紛擾,校園又充滿暴戾之氣等環境因素下,青少年若遭逢問題,而又無親情的撫慰,友情的滋潤,唯有獨自坐困愁城,致使心結難解,終以死了結。 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除了少數自殺者在自殺前沒有任何跡象外,絕大多數自殺者會出現一些警告訊號,例如把自殺當口頭禪;經常說一些很沮喪、消極話的人;本來很憂鬱想自殺,卻突然變得很開朗的人等。因此,當身邊的人有種自我傷害的意圖時,應採取一些協助措施:一、傾聽:讓他們有被關心、了解的感覺,能全然抒發其心中的鬱結;二、尊重他們的想法:了解他們身心真正的需要,而非要求他們生活在父母的期望中;二、尋找諮商協談:若當個人力量不足以為其解決問題時,應尋求專業心理輔導人員如張老師、心理醫生等的協助。 自殺事件可說是防不勝防,每個人所面臨的困難與挫折的來源很多,我們應指導孩子面對問題,如何解決問題,或教他們暫時把問題擺在一旁,讓時間來解決,這就是所課「不做決定也是決定」的道理,讓自我不再面問題時的平静,說不一定反而有助於個人所面臨的困境。我們的教育,對於協助青少年整理情緒的輔導太少了,以致發生問題,衹有以自殺來解千愁。 自殺並非真正的解脫,生命雖已結束,但問題依舊未了,只是帶著問題走向死亡。自殺者的靈魂是痛痛苦不安的,亦很難超生的,須要有人為其超薦,痛苦方能止息。 生命是值得珍惜的,自殺不但是自己的不幸,對家庭、社會都會造成無可彌補的傷痛。人生在世,不可能全都是順境,若能以理性讓自己由逆境走向順境,則將比別人多一份耐力,也將使自己以過來人的角色,多一份為人解決問題的能力,畢竟,在經過考驗的人生,生命才會更形璀燦。 迷失與覺悟 五月三日,中華航空公司B—一九八號波音七四七貨機突然未按原訂行程降落在香港啟德機場,卻飛抵廣州白雲機場。這一出人意料之外的事件。立即成為轟動國際的大新聞。不過由於機師王錫爵數日後才被安排於北平「人民大會堂」發表一些由中共加添材料的談話,而副機師董光興與機械員邱明志則始終未曾公開露面,因此外界對於整個事件的真相莫不存疑。直到五月二十三日,董、邱二人歷劫歸來,在記者會上才將事情的原委公諸於世——王錫爵個人以暴力手段劫機。 據說,王錫爵駕機到大陸的起因,除不滿華航人事升遷制度不善外,思親情切亦是原因之一。然而當他在北平和闊別三十多年的老父見面時,我們無法從照片中看出他對父親孺慕而激動的情懷。這種不尋常旳表現十分令人尋味。從他罔顧一切、制服機上同事而飛向大陸的舉動來看,他或許以為,只要見到親人,即可打開思鄉情結。但事實上如何呢?恐怕不是盡如其願,而他這種一廂情願的相法,太過於天真。反觀副機師董光興的表現:他在甫入中共的地盤時立即聲明,希望趕快回到臺灣。當共幹以母親、妹妹、故友的親情友誼對他大事誘騙時,他絲毫不為所動,同時義正辭嚴地說:「現在不是見面的時候!」這種移孝作忠、犧牲小我的精神,而且保持個人人格的清白和國家國格的完整,難怪博得各界交相稱譽! 我們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王、董兩人的表現,其差別就在迷與覺而已。所謂迷,自然是指對事情真相的認識不清。相對的,覺就是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了分明。即以華航這架貨機降落廣州、導致該公司與「中國民航」雙方派代表在香港談判的事來說,有些人就開始揣測,以乎是海峽兩岸進行某些接觸的預兆。這種揣測無疑是不切實際的敏感,經不起事實的考驗。一個封閉、奴隸的社會,其統治者往往採用高壓、欺騙的手段對付人民。當世界上的自由國家正爭相揭發蘇俄車諾比爾核能電廠災變時,蘇聯領導階層卻仍惶恐地封鎖消息,死不肯承認此事的嚴重性與長期的後果。 同樣的,王錫爵抵達廣州,何以要在機內停留四、五個小時後才下機?在北平「人民大會堂」的記者會上,又何以只是根據擬好的文字來發表聲明,而對於記者的追問,則避不作答,逕行離去?這證明,共產制度下的國家,不僅國外的世界人類,甚至本國的人民,都根本無權瞭解任何事情的真相。近幾年,中共恢復宗教活動,諸如修建寺院、設立佛學院、編纂大藏經等。有些人看到這些現象,竟以為他們開始重視傳統文化!實際上,那不過是玩一種政治性的魔術而已,一切都是為了統治的方便而設的。 王錫爵駕機赴大陸的事件令我們深深感到,釋迦牟尼佛教導人類走向覺悟的人生大道,的確為百世不易的至理。個人一旦迷失人生方向,那就中心無主,終日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今生固然是毫無樂趣,來世恐怕也無法再生善道。至於家國的統治者,如果不能掌穩船舵,勢必陷社稷於危亡。因此,小自個人,大至團體,惟有時時保持佛陀的的悲智精神,刻刻自覺、覺他,才能建立個人及人類之康莊坦途! 虔誦仁王經為國家祈福 今天,全國軍民同胞正以歡欣鼓舞的心情,在慶祝我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双十國慶。然而,在國家面臨內外敵人空前挑戰的此刻,我們佛弟子,更願以虔誦「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來祈禱國家長治久安、全國同胞永享自由幸福! 我們佛弟子,理明因果,恪遵佛語,並常誦、受持「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以破滅邪說,擁護仁王,建設人間淨土。因此,在慶祝國慶日的今天,佛光普照十方,勝利必屬於正義!最好是應時潮趨勢,以國家民族前途為重,把兩岸同胞心連結起來,大家團結共同奮鬥,早日讓我偉大光輝的中華文化復興起來。 實踐佛陀的「七不退法」 雖然今天已是丁卯年正月十三,但是本社全體同仁還是要向讀者們拜個晩年。春節假日已過多日,相信大家目前已恢復了正常工作與生活。回顧丙寅年,由於國人的辛勤努力,而造就了物富民豐的空前繁榮局面;整個國家在面臨不斷的挑戰下,也勇敢地走上更自由、更民主、更開放的康莊之途。自由寶島也確已進入了一個人壽年豐的時代。 我國台灣地區,在過去一年,於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變革進步,校諸滔滔的先進諸國,並不稍遜,誠屬難能可貴。就以和我們關係密切的美國和菲律賓而言,春節前後,雷根總統在新國會發表國情咨文的同時,猶不能擺脫因秘密軍售武器給伊朗所引的信任危機之陰影。而在菲律賓,從去年年初菲律賓民眾以和平方式推翻馬可仕的政權以還,一年之間,菲律賓民眾正像嚐到甜頭的小孩,已經不能自己的呈現對羣眾街頭運動的迷戀。這種情緒的持續,乃導致最近菲律賓部分政府軍的公然發動政變,從而也暴露了菲律賓動盪不安政局下社會的極化現象。 美、菲兩國政局的演變動盪,對我們實有莫大的警惕作用。當然,今天我們的處境,比起美、菲兩國是好多了,準確的來說,真是到足食、足兵的境地。但是足食、足兵並不是國家施政、國人努力的最終目標,固然衣食足可以使人知榮辱,但是如果不導之以正,同樣的也可能因國人的飽暖而出現追求淫慾等病態現象,而腐蝕了我們國家的體質,退化了我們面對挑戰再求進步的動力。 因此,在辛卯年開春,我們願以佛陀的「七不退法」與朝野上下共勉,望國人都能遵照佛陀的教導,來實施民主憲政。而唯有如此,國家的發展才不會退步,國家的統一,也才有希望!那長治久安,富強康樂的日子,更才能提前到來。 依照『長阿含經』卷二當中的「遊行經」(第二經)的經文,這「七不退法」是:一、數相集會,講論正義;二、上下和同,敬順無違;三、奉法曉忌,不違制度;四、能護眾多諸知識,宜敬事之;五、念護心意,孝敬為首;六、淨修梵行,不隨欲態;七、先人後己,不貪名利,則長幼和順。 其意思是:⑴國家應該常常召開會議,廣泛採集民間的意見,做為施政的藍本;⑵攻府和人民之間,應該和睦相敬,沒有歧見,沒有鬪爭;⑶人民與政府都應遵守法律,決不逾越;⑷執政者應敬重具有理國經驗的長老,記取他們的寶貴意見;⑸政府應尊重正當宗教的自由傳播,使民心淨化,倡導孝敬之道;⑹注重家庭及社會倫理道德的建立,敦品勵學;⑺涉及名利謙讓有德,不爭不貪。 雖然,這「七不退法」是佛陀教導當時一個實行民主共和的小國——跋祇,以對抗另一個窮兵黷武的獨裁大國——摩竭陀的方法,然在今日,則更是我們應遵循的不二法則。尤其此七不退法,與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說頗相契合,依之而行政通人和可期!特拈出以供國人參考。辛卯年,是我國發展民主憲政的關鍵年,其成敗就要看國人是能徹底實踐佛陀的「七不退法」了! 請以慈悲心為國造福為民服務 立法院於二月廿三日舉行新當選之增額委員宣誓,以及廿五日開議邀請行政院長報告施政,都發生了「民進黨」籍立委對儀式、程序等問題的「蠻橫質難」;演出搶奪麥克風,佔據發言的台的場面,破壞議事程序,侵犯主席職權;甚至在行政院長上台正式報告施政時,予以無禮的騒擾、指責;且由爭議進而扭打,形成會場的一片吵鬧與混亂,表現出極其粗野的暴行,使民主殿堂蒙羞、令國人同感憤慨! 造成這次民主政治最大的敗筆者,首先是「民進黨」籍立法委員不顧議事規則,將一向摜用的狂妄、囂張與暴力行動,帶進莊嚴的民主殿堂,其醜陋行徑,不僅在立法院議事史上留下污點,更讓對政黨政治新局面有所期盼的同胞深感痛心! 其次是一些自許為「中華民國全民愛國會」的成員,在立法院門口所表現的抗議行為,雖然他們是出乎某種的義憤,但是,他們的陳情、示威,若是訴諸理性地進行,自有他們的權利,而不幸也動用了暴力,則不管他們的動機如何、理由如何,都應受到批判與譴責! 在民主法治社會裡,暴力無好壞之分;凡是違法、脫法的暴力,都不可取!凡是使用暴力侵犯他人合法自由的行為,都應受到制裁!以暴易暴,或者暴力兩極對抗,都是違反民主法治的,我們同樣地反對!在這次事件之後,全國輿論界表示了一致的關切,並一致地希望,代議士們有話可以坐下來談,千萬不可訴諸暴力。鄉野平民尚且有「君子動口不動手」的信守,身為民意代表,應該知所約束了。 老實說,絕大多數的同胞,只有政治意識,沒有政治野心,他們只寄望政治領導人士或民意代表,能發揮高度的道德感、責任心,最好更加上慈悲心(慈心能給予人們幸福;悲心能解除人們苦難),來為全國同胞謀求幸福的生活與永久之和平。 值得憂慮的是,當前我們這個社會充滿著戾氣;尤其是少數民意代表,根本缺少一顆為國為民的慈悲心,只為一己的政治利益著想,稍不順意,動輒起瞋心、發火氣,鬪毆、相罵一起出籠,民主殿堂的尊嚴,毫不顧惜!個人的人格修養,更談不上。這樣的代議士,怎能為國為民謀福祉呢? 法句經第五偈說:「瞋不能止瞋,只有慈悲能止瞋。」這是佛陀在當時給那些宣傳反叛思想者的忠告。 普賢菩薩在華嚴經上也說:「我不見菩薩於他菩薩起瞋心者。」這意思是說,菩薩的發心是廣大的、慈悲的,薩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決不隨便瞋心向人。 由此可知,佛教主張的慈悲思想,是不分親疏的,是冤親平等的。對所有有生命的個體都一體適用的;見到他人遭受苦難,就如同自己遭受苦難一樣。這種不計任何條件和代價,而對眾生所付出的關愛,是值得我們的政治領導及代議士等大人先生學習的! 因此,我們認為,佛教的「慈悲」思想,是當今社會大眾,所以須瞭解與修持的,因為它能產生親和力量,也是謀求永久和平的唯一方法。所以,在此時此刻我們特別將它提出來,以供所有當道者作為參考。 佛陀紀念日的聯想 世界佛教僧伽會於今(十)日上午,假中國佛教會三樓佛堂,舉行慶祝「佛陀日」紀念大會。這個為紀念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陀誕辰、成道、涅槃的活動,今年是第二次在我國舉行。 佛教自傳入我國後,佛教徒慶祝佛陀誕辰、成道、涅槃等三大聖日,一向是在農曆四月初八、十二月初八及二月十五日等三天單期舉行的。然而,去年元月十日,在泰國曼谷舉行之世界佛教僧伽會第四屆大會時,該會正式通過決議,向世界佛教徒呼籲,為表現團結精神,世界佛教僧伽會與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應互相容忍與諒解,共同宣佈五月月圓日為「佛陀日」。該會並於去年五月廿三日在我國舉行了首次「佛陀日」紀念大會。 不過,台灣地區各寺院,並未因這項決議而有所改變,還是各自依照傳統日期舉行浴佛法會。 何以這項決議無法徹底實行?可能是因為這一決議案的本身稍嫌草率。據了解,當時本案一經提出,立即便討論通過,缺乏仔細的考證依據,而走向於「多數決」以致說服力不足。 世界佛教僧伽會的這項決議,是根據南傳佛教國家的傳說。這些國家認為釋迦牟尼佛陀的誕辰、成道、涅槃都是在五月月圓時。因此他們將這三大聖日合併慶祝,並稱它呌「衛塞節」。 可是在我國各地,均無衛塞其名,辭典裡也找不出衛塞這一名詞。而大家對於佛陀誕生於農曆四月初八,是沒有爭論的。我國除了有古籍記載外,在民國二年,國學大師章太炎居士等人,在當時的北平法源寺召開無遮大會,討論佛陀紀念日,決議四月八日為浴佛節。有一點必須確認的是,這個日期為農曆,絕非陽暦。至於台灣地區,也只有各地佛教會以陽曆四月八日為浴佛節,則完全是順應時代的行為。 過去在大陸時期,全國各寺院叢林,在佛誕日、成道日等舉行的浴佛法會,儀式是非常隆重的,且莊嚴氣氛中兼有化世導俗的教育意義。善信們也均攜眾帶眷,前往各寺院參加,並同時享受一餐豐盛可口的素筵。而每一寺院香積廚中,都備有上妙素齋,爭奇鬪勝,各出妙招,以廣招來。 我們在此舉出我國為慶祝佛誕的傳統習俗,並不是反對僧伽會所舉辦的「佛陀日」紀念活動,祇是表示,在我國行之已久佛陀誕辰、成道、涅槃等紀念活動,已有其歷史意義,並已成為我佛教徒重要的傳統習俗,因此千萬不可輕易將慶典日期變更,或將儀式減化。 因為,各地風俗民情不同,如按照南傳佛教國家慶祝「衛塞節」活動方式,在我國是不可能辦得到的。如果我們僅在五月月圓日這天,舉行一紀念法會就將紀念佛陀的三大聖日輕易渡過,我們認為實在是不夠莊嚴隆重的,是值得商榷的。 因此我們建議,中佛會應該要先求得我國自己內部的統一,並在不失去佛陀三大聖日紀念意義下擬訂出一套完善的慶祝方式,使之既有法會的莊嚴,又有歡樂的氣氛,則才可充分顯示出慶祝佛陀誕辰、成道、涅槃等三大聖日的崇高意義。 發揚佛教文化恢復社會秩序! 十二月五日,總統府資政孫運璿先生應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的邀請,在中央圖書館的大禮堂作專題演講,語重心長地指出,中華民國已經締造了經濟奇蹟,國內企業界應該擺脫「暴發戶」的習性,真正表現出富而好禮的大國風度,創造文化奇蹟。過去國人為了追求生活品質的提昇,為了謀求國家的富強,大部分力量都投資在經濟建設方面,導致文化建設的落後。所以許多人,在有錢之餘,更貪得無厭;為爭私利勾心鬥角、不擇手段的可悲現象,充斥社會各個角落。如此一味追求物質上的滿足,不但破壞了美麗的大自然,且更使得文化古國的風範被棄置遺忘。 孫資政呼籲國內各界,在這個開放的時代應該積極著手重建社會秩序關係,並提出四個致力方向:一、企業界領袖要號召全省同胞,推動世界思想,會同教育、文化界,重新建立社會價值觀。二、大家應該恢復社會紀律和秩序,建立和諧的社會關係。三、重視生態平衡及環境保護,興建高水準國民旅遊和休閒設施,以緩和工業社會的緊張、浮躁的情緒。四、在民主的時代,企業家應該重視與員工的溝通,以提高員工的士氣,和諧地增強生産力。 對於孫資政的卓見,佛教界在表示同感、支持之餘,更應該冷靜地反省一下:教內是也有人愛擺出那種庸俗不堪的暴發戶姿態?在文化建設方面,佛教必須是扮演一個怎麼樣的角色?甚至於最切要的問題:今天中國佛教文化已經走到什麼地步?去博物館觀賞佛像展覽,到文化中心看「樣板道場」的照片——這些是活生生的文化嗎?真是值得我們引以為榮、自滿自傲嗎?如果我們不願意陷落於脫離現實的自我陶醉中,那麼重建佛教文化,是何等迫切而深刻的需求!放眼世局,必須重建佛教文化,才能真正使社會價值觀達到改變,社會紀律也才能望其恢復,緊張浮躁的惡劣情緒消除了,人際關係的和諧化、生活環境的秩序化始有實現的一天! 在西文裡,「文化」(culture)跟修行(cultivation)二詞同源,絕非偶然,而且處處顯出其本質上的關連性。「修行」是耕耘心田的工夫,「文化」則為修養的具體表現。假設我們肯定文化的意義,就不得不承認精神在創造文化過程當中的領導地位,換句話說,除非你主張,文化對人類不重要,否則對精神修養的熱忱要遠勝於對金錢、物質的貪著。因此我們敢說,認清文化的根本因素,將會扭轉錯誤的價值觀。 然而如何把正確的認識付諸行動?在佛教來講,修行的大道分成戒、定、慧等三學的層次。當做基石的戒,它是生活紀律、行為規範,也為和合大眾之所依。而培養安隱、靜慮的定,乃是消除煩惱、開啟智慧的唯一途徑,但它由於戒的堅持而得。至於智慧的運用,必以慈悲方便為正導,然後可以無限度地饒益雙重環境——自然界的環境與人類社會的環境。 由此可見,佛法的實修不僅為復興佛教文化的條件,且更對孫資政點出的努力方向,都提出極具體的辦法。但是佛教為什麼不發揮它的潛力來福利社會呢?首先我們必須糾正「修行是『躲』在山上」的謬論。大家要瞭解,六度不外戒、定、慧。高談行菩薩道如何如何,卻不實踐三學,難免流於空洞、虛幻。在宗教方面,因為不開智慧,則既不能如法,又非解脫之道;在世俗方面,因為沒有悲心,也不會產生真正的文化。所以我們在此呼籲佛教界,為了響應孫資政的提議,為了創造時代的佛教文化,大家趕快根除暴發戶的習性,好好從戒、定、慧三學的培養作起! 別讓外道混迹佛門中! 宗教這個人類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現象,會因為社會結構的改變,自然起演化。尤其在近代,社會快速的發展對宗教的型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舉例來說,美國是一個迅速開發過的國家。一、兩百年來,在那邊新創的基督教教派、支流以及由基督教蛻變出來的新宗教,真不知道有多少。或者如日本,明治維新後,全國加緊工業化的腳步,隨即創立的新興宗教不勝枚舉。臺灣的社會目前也是在那麼一個遽變轉化的過程當中,宗教方面呈現出許多往年想像不到的現象,而且因為佛教在一般中國人的心目中有相當崇高的地位,那些新的團體與組織常常藉著佛教的招牌來展開活動。這是佛教界不能不注意的。 像祖籍越南的「清海法師」就是一個例子。在去年年底以前,她的行動並未引起佛教界廣泛的重視,好像大家不知道她的存在。到了十二月臨濟寺傳戒的時候,她的高足便出擊,安排了一場「送書」活動來引起一連串的不愉快。信仰「清海法師」的民眾就在戒場前拿著標語示威,登報罵中國佛教會是秦始皇,更加不惜耗費巨資,將她們的宣傳品重複寄給國內每所道場。從未聽過「清海法師」的佛教同道,到那個時候,即使不想知道,也不得不知道有這麼一個「法師」在作怪。但是除了葉曼教授「佛身上的蝨子」一文略評「清海法師」外,直到今年五月間,才有位護法意念強烈的沙佛林居士寫了「致清海法師四十九問」,以十分恭敬的態度指出「清海法師」眾多與佛教教裡互相乖違的言論。然而「清海法師」不但不願意答覆,而且她這個自封的「明師」與「現在佛」有「開悟」的弟子,還寄四十九個奶嘴、巧克力、糖果、餅乾等給沙佛林來侮辱這位正直的三寶弟子。其程度之幼稚可憐,可想而知。到今年九月份,則有鄭法明居士撰文,揭發「清海法師」的「上師」是錫克教徒,她傳的是一套上佛家術語的錫克教。 「清海法師」對這一點有沒有反應,我們還沒有聽說,但是我們認為,佛教會有必要公開表明立場,劃清界線,讓這場惑眾的騙局儘快結束,因為這件事情牽涉到兩個重大的問題: 第一、「清海法師」既然現比丘尼相,她那群無知的信徒當然深信,她講的是佛法,甚至把她的演講錄看作「經書」,宣稱「完全適合佛教經典,並且和菩提達摩、六祖慧能等古代大師的教理完全一樣」。實際上,「清海法師」的思想根本無正知、正見可言:她高唱的「任何宗教都是講一樣的事情」,與一貫道等混合宗教如出一轍。她講的輪迴跟印度教的見地沒有差別。她不斷強調「魔」,又如同基督教。(其實,她也嚴重地歪曲聖經的意思,並對耶穌的生平提出極其可笑的言論。)她對因果、業等重要的佛學觀念無不自由加以發揮,變質得嚇人,而且更宣揚「萬物從音流創生」的謬論。佛教會可以繼續默默旁觀她展開誤導有情的伎倆嗎? 第二、「清海法師」的信眾也包括「出家」弟子、男、女均有。「清海」以「比丘尼」身分度男眾山家,是違背戒律的。很顯然,她不但搞一個跟佛教會打對台的在家人組織,且同時在發展一個獨立的、不合佛制的「僧團」。這便是所謂「破和合僧」的行為,非常嚴重。佛教會能繼續默默旁觀「清海法師」自立她個人的「佛制」嗎? 「清海法師」蠻聰明,懂得寄生在佛教,披著佛門出家人的法衣來演出她的「宗教秀」,宣揚充滿邪知、邪見的混雜思想,暗地裡進行破僧的陰謀。我們呼籲正信的佛門同道務必提高警覺,也呼籲佛教會儘快公開表明立場,以免更多人為「清海法師」那種混淆視聽的外道玩意兒所迷惑! 請贊助冬令救濟工作 凛冽的冷風一陣陣吹來,讓人感覺到冬天的腳步已來臨了。在復興基地的寶島上,大多數的人,都有著豐衣足食的生活,而不在意它的到達。但却也有少部分低收入的同胞處境艱難,困伏於飢寒交迫之中,等待社會上愛心人士的救助;使他們在一波一波的寒流之中,能夠得到適度的溫飽。 佛教修行向以布施為萬行之首,而布施之內容有三,即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種布施中以財物布施為第一。財物布施之目的,即在助人改善其生活,補足其衣食。其意義之重大,目標之崇高,可以想見得到。今者時屆殘冬,天寒地凍。其豐衣足食者,尚且要及時進補,以養元氣而禦嚴寒;彼衣食不周者,則瑟縮街頭,飢寒難耐。因此,我們謹向社會善心人士,希望能發慈悲心,全力贊助一年一度的冬令救濟工作。對彼衣食不周生活困苦者,伸出援手來幫助他們。讓那需要照顧的同胞,在大眾的愛心中能度過難關,功德無量! 我國社會一向在「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傳統思想熏陶之下,極為重視犧牲自己,幫助別人,青年守則更有「助人為快樂之本」之提示。民間早已流傳了一句話:「社會到處有溫暖」,又說「施比受要有福」。因此,在歷史記載裡有慈心的官宦之家或者大寺院裡,都有設置義田、義學之善舉,以幫助貧民解決生活及教育問題的。而且那些好人好事流傳民間,一直為世人所稱道。 在我們佛藏經裡有一則故事說:「當初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天,佛陀率領弟子們,到民間去化飯。一位信徒的太太很虔誠地供養佛陀及弟子,美味的飯菜。佛陀飯後為這位信徒祝願說:這種供佛、齋僧的布施功德,一定會得到「離生死苦,得涅槃樂」的無上大果。此時信徒的丈夫剛好回來,而聽到了佛陀的祝願,却有些不大相信,於是就對佛陀說道:「世尊:我們只供養你們一頓飯菜,怎麼可能會感到如佛所說的偌大果報呢?」佛陀說:「你看過門前的大果樹沒有?」丈夫說:「有」。佛說:「此樹是由一粒種子生出來的,你相信嗎?」丈夫說:「這我相信」。佛說:「布施的功德果報,也是一樣,只憑施者及受者的一念心願,皆能如願以償的。」這位信徒得到理解後,歡喜信受。 總之,幫助需要幫助旳人是大好事,布施貧窮是大功德事。世法、佛法皆不謀而合,現正是我們做好事,修功德的大好時機,希望大家一起來贊助一年一度的冬令救濟工作吧! 對國際佛學會議的省思與期許 七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國際佛學研究學會(IABS)假自由中國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召開該學會第九屆國際佛學會議。參加的學者,除開地主中華民國國民外,尚有來自十四個國家的四十多位專家與會,可以說,是中國佛學研究史上未曾有過的盛大場面,而且從該學會每隔一年輪流在不同洲、不同國開會的慣例來看,我國能以召開此一會議,機會實在不可多得。 本屆會議承辦單位華梵佛學研究所及協辦單位國立中央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等機構,不遺餘力地把會議辦好,籌備緊密,設想周到,可以說是成就斐然。美中不足的一方面是政治的因素——據側面瞭解,由於國策關係,並非所有有意來參加會議的國際佛學研究學會會員都能夠如願登陸寶島,順便目覩民主社會迅速的進步與自由學術活潑的發展——,另一方面便是與會者的分量:國內外學者對佛學研究的程度顯然懸殊得驚人。 這些令人感到遺憾的地方,我們雖然無法否定它的存在,但是對國內一般所謂國際佛學會議的情況而言,此次會議算是具有規模、內容和水準的,綜合地看,具有它學術上的意義。臺灣的佛教界本來就熱心於舉辦國際會議。有的是宗教性的,對教界或許有著若大若小的影響,而不涉及學術。像今年十月底將在高雄召開的世界佛教僧伽會第五屆大會,就是一個例子。有的則標榜為學術性的會議,諸如華梵佛學研究所每兩年一次的「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或佛光山「世界顯密佛學會議」之類的國際會議。前者已相當定型,有固定的參與者,卻看不出其對佛教教育的實況有何等具體影響,而後者富麗堂皇,熱鬧鬨鬨,且不乏若干政治色彩。二者性質雖說非一,但以學術成分的薄弱來說,則為其顯著的共同點,使得關心佛教學術的同道們,每每感到,一連串的疑問和失望。 不過話要說回來,舉辦一次學術會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花多少金錢,動員多少人力,不難想像。如果經費的來源是個人發心的或由政府單位贊助的,而所辦的會議對學術什麼頁獻,這其中的因果又該怎麼負呢?難道所謂的國際會議只不過是一種社交場所嗎?其實,我們應該十分認真地肯定國際學術會議的重要意義。只要與會的各國學者其當地有相當的學術地位,不是張三李四都來出席,只要會議的學術性稱得上是學術——客觀、謹慎,而有創見,不為政治或主辦者所操縦,只要宣讀過的論文會後流通於學術界,不為少數與會者所獨享,我們就認為,這個會議必定是一個有價值的學術活動。 這一次國際佛學研究學會在我國中央圖書館開了三天的會議,因緣特殊,與臺灣所開的一般國際佛學會議有所不同,各界人士都給予相當高度的評價。欣聞中華佛學研究所擬於明年元月假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第一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該所學術水準,在國內佛教教育界,可說口碑載道,所長聖嚴法師為學的態度又一向十分嚴謹。換句話說,由這些條件來判斷,中華國際佛學會議照理應該可以達到國際學術會議的水準,可以造福國際學界,提昇國內佛學思想,因此也無須以類似「多少國家地區多少學者專家」的庸俗宣傳詞去炫耀它。我們肯定聖嚴法師高尚的學術道德及中華佛研所非凡的教育成績,深信明年元月的會議,將會為臺灣佛教界的學術活動開闢出一條光明的新路! 為現代佛學翻譯語文請命 眾所周知,在國際佛學研究的領域內,日本的勢力十分龐大,以致有人以日本為世界佛學的中心。的確,從佛教大學的數量、相關學會之林立以及佛學性出版物——包括學報、學術期刊、專書等——的繁多來看,如今連西洋也無法與東瀛相比。對我中華言,更有望塵莫及的無盡感慨。因此,臺灣不少有志之士嚮往日本佛學成就之餘,不是負笈渡海,就是在國內從事翻譯工作,將日本學者的作品介紹給國人。 資料是學術研究的血肉,資料的齊全又是高水準學術研究的必備條件。就這個角度來評論,國內日文佛學的翻譯風氣應該有它積極的意義——為不諳日語的同道提供珍貴的訊息。然而實際上,我們難免察覺到,翻譯的文字,害處往往多於益處,因為看起來似乎是中文,而讀起來卻晦澀難通,不知所云。如此不僅達不到資料介紹的目的,且更使讀者萬分掃興。 這個嚴重的問題,不管在專書裡或期刊的文章上,都可以普遍發現。在此信手各舉一例來分析與探討。首先我們看看「中國佛教」月刊第卅二卷第四期(即今年四月分號)登載的「華嚴禪的思想史研究」。該文第一句就說:「華嚴禪是我計對以圭峰宗密(七八○—八四一)的本來成佛為內容的教學,而命名的稱呼,這並不是有誰要這樣稱呼自己的教學。」句中「而命名的稱呼」六字令人懐疑,譯者對中文「命名」一詞到底有多少認識,因為既然是命「名」,那裡還有命名一個「稱呼」的必要。這只是小問題,接著第二句才算驚人:「向來從神秀(?—七○六)的禪可以看出華嚴的影響,而有把所謂的北宗禪叫做華嚴禪,或在澄觀(七三八—八三九)的教學上理解到到處有禪的影響,而有稱做華嚴禪的例子。」這句話,其他不談,光是「向來」與「有把……叫做……」兩個地方,無論如何觀察,都不合乎國語的語法,不只叫人揣測不已,且根本衊視中文的語文資格。譯者的心態,實在難以瞭解。 然而譯文的問題並不限於語義或語法的範圍。請看該文第二、第三兩段中幾句話:「以往習慣把宗密的教學稱做教禪一致說。且來自反對此一稱呼的意圖,我膽敢使用華嚴禪的命名。……的確,無差別地使教與禪合一的宗密的教學,稱做教禪一致是最適當的,正因為如此,此一稱呼無差別地被使用了,所以為了區別宗密與澄觀和延壽,故宗密的教學叫做華嚴禪。」我們在此不討論,引文最後一句是否稱得上流暢的中文,只提出在理解作者的觀念上所發生的困擾。根據譯文,作者肯定,將宗密的教學叫做「教禪一致」,是最適當的,但同時也聲稱,他個人反對此一稱呼。其中的奧妙,一般人大概不容易體會,不禁令人有所感觸:原作者的思惟如果有不合常理的地方,那麼翻譯他的作品,其價值何在?然而,如果作者母語的意思本來明了,只是翻譯的人無法把它清楚地、正確地表達出來,這樣的翻譯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許多問題,在翻譯的專書上同樣存在。於此參考「法華思想」一書(文殊出版社刊行)序文及前廿頁,略舉數例。該書用語頗具特色,與漢語的習慣相當不同。例如序文第一句「本卷,是有關法華經種種問題的考察,以及法華經中諸中思想的圖解」與序文對第一章的簡介中所謂「接著就是對此大乘佛教的法華經,於其思想上的位置,再予與圖解」,都明指「圖解」,而遍翻該書,連一個圖都找不到,不得不令人懐疑,現代日語的「圖解」與漢語的「圖解」,語義是否迥然不同。又第一頁「法華經縱使是自己讀誦,或是聽他人讀誦,皆能使人深受其宗教性的銘感」一句,不管它邏輯上通達與否,「銘感」一詞,用法十分奇特,跟漢語的原義似難以吻合。 有些地方或許只是譯者個人筆風突出,像「實具有一密切性的關係」(頁四)、「有另一的想法」(頁一三)、「三乘,似非於一開始之初就確立出來的」(頁一七)等等,雖然令讀者感到累贅或不協調,但是還可以看懂。較引起爭議的,恐怕是語法上的創新,例如「是個令人感受到非常美的一經典」(頁一)、「是一誘引所有之人,使其成佛的一方便之教」(頁五)等,數量字的重複實在不像中文的文章。更嚴重的是句子的殘闕,諸如「因而,此中無寧將大乘佛教的成立,視作之因著『大乘』之語的成立而打出自己的立場吧」(頁一六)、「但是,因於般若的修行、空的實習,而悟『法之不生』即成所謂的『無生法忍』這一自覺,而且於此可說是取以『不退轉』(阿毗跋致),即退轉大乘,不應墮於聲聞乘的這一主張」(頁一八)等等,以及文句、文義的不合理,如:「一乘教理,是法華經成立最早的『方便品』所宣說的;然而於此相對的三乘,即是所謂的聲聞乘、緣覺乘(獨覺乘)、菩薩乘(大乘、佛乘)。稱緣覺乘為獨覺乘,是一正確的說法,但是法華經中卻大多音譯為『辟支佛乘』,因而,羅什譯的『妙法蓮華經』,就見不到『菩薩乘』」。(頁一一—一二)這其中的「然而」及「因而」實在教人費解。 我們絕不是吹毛求疵。請問,像「換言之,三乘教是立於人在其能力上,有其差異的這一見解。然而,與此相對的一乘,即是立於其教是『一』種之謂,換言之,就是立於引導所有的人成佛,是佛的慈悲之謂,所以成佛是唯一之教的這一見解。」(頁四)這兩個在譯本上構成完整句子的話,究竟有那一種根機的中國人,可以一口氣讀下去,又一字不差地徹悟它的意思?這種翻譯是慈悲的嗎?是智慧的嗎?中國的佛學研究真能藉著這類天書而提升嗎?其實,中國佛教翻譯傳統不是沒有光輝的歷史!所以我們在此懇切呼籲有意以翻譯作品利益中國學術的同道們,多效法古代譯經師負責的精神,多參考傳統譯場團體合作的優點,作到忠於原義,而不破壞中文,好讓外國的學術成就裨益國內佛學研究水準的提高! 歡迎居士弘法 近讀「禪心」月刊第八期,社論題為「佛教解嚴的時刻到了」,附題是「也談居士弘法」,看了覺得迷惑、好奇怪。所謂「解嚴」者,是國家發生了重大變故,或某一地區發生了動亂,政府為了維護社會秩序,維護人民生命財產,不得已而依法頒布「戒嚴」令,待國家安定,動亂平息,社會秩序恢復正常,再由政府宣布「解嚴」。 然而佛教,自佛陀成道後,初度五比丘,形成佛教教團始,直到現在,時經二千五百多年,地遍整個世界,從未「戒嚴」過,既未有過「戒嚴」,那得談「解嚴」?再者佛教只是宗教,就社會國家而言,只是一個人民團體,不是政府,沒有法令職權,如何能頒布「戒嚴」或「解嚴」呢?而竟有人高喊「佛教解嚴的時刻到了」。不知究竟何所指?令人有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其實談到居士弘法一事,這本來是居士應該做的事,華嚴經上說,有五種人可以說法——佛陀、菩薩、聲聞、眾生、器界——。居士是佛教中,四眾或七眾弟子之一,何以不能說法?智度論也曾說,當正法被外道誤解,或佛教遭遇教難,佛弟子為護持正法,亦應說法。於此可知,居士不但要弘法,進而為護持正法,拯救佛教,應挺身而出,為使正法常住世間;即是犧牲小我,亦在所不惜。所以居士弘法,可說是應該之事。 以佛教史言,居士說法最早而且最有名者,當推印度之維摩詰。及至中國,最早亦有所謂「伊存口授浮屠經」,梁武帝於同泰寺,講放光般若等。所以歷代以來,居士弘法者,不勝枚舉;就是到了民國,也曾有楊文會(楊仁山)、唐大圓、歐陽竟無等居士,研究唯識,弘揚佛法、立精舍、授佛學、人才輩出。即如佛教在台灣,也曾有過李炳南、蔡念生、唐一玄、朱斐等,皆為有名之弘法居士,因此佛教對居士弘法,從未限制過,亦未約束過。現在所謂「談居士弘法」,本來不是問題,更沒有「談」的必要。所以居士弘法,不但沒有人反對,並且非常歡迎而讚美,但有幾點,我們覺得須要加以注意: 一、弘法者,首先自己對佛法要有透徹的體悟,無論開講一經或一論,對其內容、真義,要有全部了解;自己有了正解,然後深入淺出,依義宣揚,切不可「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自己對佛法未能深入了解,而大談弘法,不依「了義」,不談正義,信口亂說,那只是造「口業」,不可不慎重。 二、要以菩薩精神,具有慈悲胸懷,為弘法而弘法,為救眾生苦難而弘法。使聞法者,引發正信,起而正行,終得正果,弘法者切不可存有自私心,為名利而弘法,更不能為炫耀,做態作秀而弘法。 三、要有「正願」也就是純善的誓願,試觀目前社會,正道不行,人心險惡,爾虞我詐,弄得整個社會,充滿著暴戾之氣;我們正應該以無比的菩薩心、悲憫心,為拯救世道,導正人心而弘法,切不可以佛徒身分,掛著弘法名義,裝神弄鬼,妖言惑眾,助長社會邪風惡氣,甚或黨同伐異,製造鬥爭,使不明佛法者,唾罵佛教,詆毀佛法。若如此,那就罪過無邊了。 總之,弘揚正法,廣度眾生,倡導正知、正見,改善社會不良風氣,正為我佛教徒,應行之事。所以,不但歡迎居士弘法,更希望每個正信佛弟子,都要負起弘法的責任,使世界變為大同,使人間成為淨土。 全國上下全面展開掃毒 台灣近年來固然締造舉世羨慕的「經濟奇蹟」,然而隨著社會風氣的敗壞,也創下了中外側目的「貪婪之島」。最近因頻頻破獲花招百出的毒品走私案,又增添了一項壞紀錄,便是「販毒之島」。翻閱報章,幾乎每隔一、二天就有販毒新聞,而且販毒數量愈來愈大,這顯示出毒品在台灣社會氾濫的程度,已經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毒品對社會所造成的傷害日益擴增,已不容忽視!在六三禁煙節前夕,社會各界開始以關切的態度,正視這一可能動搖國本的禍害,身為佛弟子的我們亦大發獅吼,冀能振聾發瞋普植菩提,杜絶毒品綿續漫延蝕腐人心。 古人云:「武器殺人為有形,其害易見,毒品殺人為無形,其害緩而難知」。吸食毒品,輕則傾家蕩產,重則喪生失命,而毒品價格昂貴,一旦沒錢購買,在毒癮難耐之下,很可能去做犯法的行為,以不義所得去換取毒品。治安的敗壞,毒品日益扮演重要的角色。更令人憂心的是,吸毒者的階級有擴散的跡象,從販夫走卒到上流白領階級都有,吸毒年齡層,也有日漸下降的趨勢。「毒癮易斷,心癮難戒」,多少吸毒成癮者想要浪子回頭,完全戒斷者卻寥寥無幾,強烈的吸食慾望,比生理上的戒斷症候羣更難熬,滿心毒慾除不去,最後走上人生「不歸路」,於情可憫於法卻不可恕,是多麼可悲啊!毒品的效應擴張,我們應該正視問題核心所在,不該一味譴責。正因目前毒癮者心癮戒不掉的真正原因還在研究之中,因此政府只有冀望能以宗教界的力量來幫助這些「欲戒乏力」的毒癮者成功戒毒,這是身為佛弟子們所責無旁貸的。 佛法不離世間覺,佛法所教給眾生的覺,是生命的實現,一個人想快樂,也要經過他自己一番努力修行,才能得到快樂,也唯有透過佛法建立自信,才能百毒不侵。以最近喧騰一時的毒品走私案來說,不正是一個值得我們重新領悟佛法「貪瞋痴」三毒的絕佳素材嗎?從佛教觀點來看,首先要戒貪,戒貪可以除去不必要的妄想,減除生理上不必要的衝動,以及心理上不必要的壓力。其次是戒痴,西哲歌德說過:「放棄是智慧的開始」,孔子也曾說過:「為道日損」,老莊也要人們返璞歸真如赤子,佛家更注重去除煩惱障及所知障。能日日去貪者,自然愚痴日少,智慧日開,若能去貪去痴,自然可以慢慢去除瞋心。 目前連戰院長發覺毒害漫延,社會蒙害,特下令各有關機關,一起起來向氾濫的毒害宣戰!我們佛教徒為了救度眾生脫離苦難,現在正是發揮慈悲精神的時候,大家一齊來參與掃毒工作,直至癮君子全部出離毒海而後止,阿彌陀佛! 宗教反對暴力 宗教反對暴力,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因為凡是正統的宗教,無不是導人正軌,勤人為善;儒家講仁愛,基督教講博愛,佛教講慈悲,無不以愛心為出發點,以救人救世為宗旨。所以儒家學者,傳道牧師、弘法大德,終身辛苦,宣揚教義,苦口婆心,勤人行善,因為唯有以愛心待人,才能使人與人和樂相處,社會才能和平安定。 但世間人類,無始以來,就有一種無明煩惱,貪瞋痴三種病毒,使人類蒙蔽了本性,染黑了良知,因貪欲而人自私自利,貪而無厭;因瞋恚而使人蠻橫暴戻,強取豪奪;因愚痴而使人喪失理智,互相猜疑。這貪瞋痴三毒,是人類墮落的病源,是社會戰亂的禍根;因此,所有的宗教徒,尤其是傳教師,不惜摩頂放踵,到處宣揚教義,傳播愛心,希望使人類去除貪瞋痴三毒病源,恢復善良本性,希望社會和諧安寧,化為淨土。 可是近來我們最高代表民權所行使的機構——國民大會、立法院,有少數所謂反對黨代表,立委借民意之名,行一已之利,不遂個人私欲,便互毆打群架。這一打,後患無窮,把全國人民善良的心打碎了,把所有宗教徒,勸人為善的熱誠打熄了。因此我們宗教徒不只是厭惡打架,並堅決反對暴力。 俗說:「君子動口,小人動手」。「動口」者,是學養程度高的人,以理智擇善固執,據理力爭。「動手」者,是野蠻小人,不講理,動輒以暴力相向,所以這雖然是兩句淺顯俚語,但也很傳神將「君子」與「小人」分析得清清楚楚。 四月十一日,代表人民行使政權的國民大會,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的立法院,不知是刻意的安排,還是無意巧合,兩機構同時發生互毆打群架的醜事,經新聞媒體傳播後,使全國人民,看到眼裡,痛在心裡,想不到堂堂國民大會堂,嚴肅立法的議事廳,竟演出武打戲,難怪外國新聞界,把我們立法院形象,立為十大奇聞之一,也使國家元首李登輝總統,接見外賓時,赧顏無奈的強為之曰:「這是民主的過渡時期,過二年就會好了。」 孟子曰:「士大夫之無恥,是為國恥」。貽笑國際,這是多麼丟臉的事,而那班「垃圾委員」,用卑劣手段,乘人不備,偷襲主席一把掌,口中還振振有詞叫說主席醒醒,這種顛倒是非「黒白講」的歪理,竟出在一個民選立委的嘴裡,實叫人不敗想像他們的知識程度。 近幾天來,報章雜誌、傳播媒體、大街小巷到處議論紛紛,無不在批評兩黨少數黨員欠缺修養,暴露淺陋,貽笑大方。其實這些少數代表委員,已不在乎批評唾罵,已無羞恥之心。孟子曰:「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人而無恥,與禽獸幾希。」他們只知洩一時之忿,而不知喪失其人格,影響國家形象,令人浩嘆。 國家者,乃人民之國家也;民主者,乃以人民為主之政治也。所謂民主政治,乃是以人民行使主權之政治,不過我國因幅員大,人民多,不能行使直接民主政治,而衡量形勢,順乎潮流,選出代議士,行使間接民主政治;但國家的主權,仍操在人民手中,那班代表、立委,不過是人民選出來的代言人;明顯的說,不過是為主人傳話,代口信的使者,誰知這班使者,不務正業,為一己之私慾,每會必吵,吵之不足,繼之以打,把主人交代的事情,丟在腦後,為個人作秀,整天吵鬧不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下次選舉,希望全國人民,尤其我們宗教徒,再不要聽信那些「花言巧語」,拜託乞憐的人,選他為代表,所謂「選賢與能」,我們要運用智慧,拿定主意,選定地方上賢能才俊,為我們盡責,為國家做事,如此我們主人——老百姓,才能安心,社會才能安定,兩岸統一的大業,才能順利完成。 論弘法的變與不變 這幾年來,在一般報紙或者街頭的海報上,經常可以看到佛教單位主辦的「弘法大會」消息,使得「弘法」一詞普遍化,再不是於教界內活動的人士方才接觸到的。可是語詞的流行並不代表,大家對它已經有正確的認識,更不意味,它能產生什麼作用。因此,我們感覺到,有必要對「弘法」加一番探討。 「弘法」的正解是「弘揚佛法」。第一位致力弘法活動的,當然為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他自證悟無上正等覺迄至入滅為止,弘法不輟,也就是說,佛陀把他證悟到的真理全盤地、平等地供獻給一切眾生,為有情指出解脫生死苦的康莊大道。不僅如此,佛陀也鼓勵他教化過的弟子,要到各地去說法度眾。弟子便秉著世尊的慈悲精神,不畏辛勞,將佛法傳布印度各國。佛教徒國際弘法的努力就是這樣開展起來的。 從這段歷史可以瞭解,弘法的動機無非在慈悲,希望別人也可以聽聞真諦,然後予以思惟、實踐,以致受用無窮。換句話說,動機要這樣單純,才稱得上真正弘揚佛法。否則很容易拿弘法作為藉口,而實際上只是搞個人宣傳,醉心於大眾的崇仰或供養。這一點是從事弘法事業者的每一位都必須提高警覺、隨時反省的,因為所弘揚的畢竟應該是佛陀的正法,不是自己,也不是個人的學說。 佛法本身是不變的真理。他內涵具有客觀的標準,不過由於時、空的相對性,在不同的時、空裡,表達方面則必然起變化。佛陀在世時已經如此,就是世尊不准弟梵語當作「聖語」,相反地,他教大家,說法時要用方言,即各個地方不同的語言。可見,當時因空間的關係,弘法用的語言,就不作硬性統一。 而距離佛陀兩千五百多年的今日中國佛教,當然不只是語言上的差別。例如傳播媒體,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騰發展,不斷地在進步中。佛教界關懷弘法、利生工作的大德,為了要適應現在社會大眾的生活習慣與興趣,便花費不少心血,利用電台、電視、電影、錄影帶、錄音帶、多媒體、日報等等方式來傳布佛法。從時、空變化的立場來看,可以說,這是一個免不了的發展,從事有關工作的菩薩行者值得欽佩。然而就佛法不變的原則而言,我們不諱言,大眾媒體工作雖然很重要,卻萬萬不可以為了只顧吸引大眾的目標,而罔視弘法的純真動機、慈悲精神與實際內涵。弘法是跟推銷世俗的產品絕不相應的。 佛教要辦好大眾媒體的工作,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它不僅牽涉到技術的熟練、發展與整合,且更要配合對佛法的正確認識與見解。因此我們認為,藉用大眾媒體來弘法是可取的路線,並期待更多人開拓,但是對實際的情況與社會需要來衡量,我們必須強調,它不是現今弘法唯一的一個途徑,頂多作到「廣」的層面,而很難能夠「深」。質言之,底層工作——像最近有人提倡的「家家禪堂、戶戶蓮社」——跟大眾媒體的運用一樣重要,值得極力推動。我們在此呼籲所有的正信佛教徒,大家同心協力,掌握佛法的核心,展開多元化的弘法事務,達成莊嚴佛土、成就眾生的高尚目標! 慶弔法語類 為大陸海安觀音禪寺三寶佛相開光法語 三僧祇間練苦行 百大劫中修勝因功圓果滿成正覺 天上人間獨稱尊南無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如來,二五四四年前,降誕印度迦毘盧國。父為淨飯大王,母乃摩耶夫人,佛為太子,號悉達多,七歲開蒙,無師能教,出四門遊觀,睹老病死苦,感人生無常,遂出家修道。五年隨學婆羅門仙,了無所得,六載山中參禪得定,終悟真常。由是三七日中,暢宣華嚴圓教,無奈人天小乘,莫由領會,因乃脫珍著敝,隱實施權,初轉法輪,鹿野苑中,演提渭阿含,人天小教;二照法輪,說方等般若,大乘始教,揚諸法空性;三持法輪,於大乘頓教,顯中道妙理,悟自性無為。最後於法華會上,會三歸一,開權顯實。綜其一生,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無非因機施教,隨緣攝度。總觀其度生法門,大分為二:一曰:改善眾生生活之法門,請由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主其事,良以藥師世尊,立十二大願,誓救眾生,脫離貧窮孤露、惡疾纏身等,一切苦難,悉令安住,菩提道中,成就佛果。一曰:解脫眾生生死之法門,請由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專其務,總因彌陀如來,發四十八願,接引眾生,往生極樂!示念佛之方便法門,立弘誓任九品同登。解脫生死,同證無生。世稱此三世尊,為三寶佛,觀其勝德,良有以也。 今者海安觀音禪寺,無從稽考之古剎也。代出名僧,法音遠播,為一方至道信仰之中心,乃萬民依法修行之重鎮。二次大戰,毀於兵火,幸逢盛世,得機重興,成一發其誠心,政府大力支持,加以十方檀越,發心擁護,使古剎重光,三寶再建,功德無量,福報難思!慈值大雄寶殿落成,佛聖靈像開光之期,台海兩岸,諸山大德,應邀主禮。成一有幸,恭逢其盛,敬祝國運昌隆,時和世泰,三寶隆興,佛日增輝!即說偈曰: 諸佛菩薩放毫光 天龍八部降吉祥國運昌隆佛法興 江山一統樂太平開! 為華嚴蓮社藥師佛、阿彌陀佛開光法語 梵語鞞薩社窶嚕 此云藥師琉璃光四十八願阿彌陀 同度有情脫苦輪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已稱大醫王佛,復有醫王善逝等尊號,乃東方淨琉璃國之教主,曾發有十二大願,普救眾生之病源,惠施有情資生所需,解除眾生一切苦惱,滅九橫之災難,勤修三聚淨戒,具諸梵行,威令安住大乘,圓成妙果。 南無接引導師阿彌陀佛,因地發四十八種大願,願度無邊眾生,修學佛法,果感莊嚴淨土,接引念佛行人,同登極樂。藥師、彌陀同一悲心。若諸眾生至心歸信,感應道交,功不唐捐。一持名、一供養,廣解諸厄,一皈依、一頂禮,福臨障消,是試闇室之明燈,苦海之慈航也。 今有華嚴蓮社住持賢度法師,率領三寶弟子,信眾一同,精造藥師如來,阿彌陀佛,寶相各一軀,寶殿奉侍,香花供養,並邀山僧,說法開光,俾能廣結善緣,弘大功德!夫佛成萬德,具足光明,何勞吾人,畫蛇添足?雖然如此,事必備而理方隆也!即今開光一句,又作麼生道呢? 藥師慈心增福壽 彌陀悲願度人天五眼齊開心光發 觀察圓明照大千開! 為華嚴蓮社彌勒、準提、地藏、韋馱、伽藍 菩薩聖相開光法語 九十七種大人相 無量妙好莊嚴身三祇百劫練成佛 天上人間獨稱尊今有華嚴蓮社住持率領三寶弟子信眾一同,請得彌勒尊佛、準提菩薩、地藏菩薩、韋陀菩薩、伽藍聖眾菩薩,聖相各一軀,禪堂供養,虔誠供奉,朝夕禮拜,藉勉大眾,效法菩薩,廣修慈心,期圓聖果。今逢觀音聖誕,吉日良辰,邀請山僧,說法開光,夫佛法者心法也,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今者法師、居士,發心學佛,現前當來,必得成佛。雖然如是,即今開光一句,怎麼生道呢? 造像建寺功行深 福慧雙修植善因自他兩利菩薩道 萬眾同登解晚門開! 為美國華嚴蓮社華嚴講堂釋迦佛相開光法語 三僧祇間練苦行 百大劫中修勝因功圓果滿成正覺 天上人間獨稱尊南無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如來,二五四○年前,降誕印度迦毘盧國,父為淨飯大王,母乃摩耶夫人,佛為太子,號悉達多,七歲開蒙,師不能教,出四門遊觀,觀老病死苦,感人生無常,遂出家修道。五年隨學婆羅門仙,了無所得,六載山中參禪得定,終悟真常。由是三七日中,暢宣華嚴圓教,無奈人天小乘,莫由領會,因乃脫珍著敝,隱實施權,初轉法輪,鹿野苑中,演提渭阿含,人天小教,二照法輪,說方等般若大乘始教,揚諸法空性,三持法輪,於大乘頓教,顯中道妙理,悟自性無為。最後於法華會上,會三歸一,開權顯實,綜其一生,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有緣度盡,雙林示寂,分布舍利,福利萬世,此大聖釋尊,一代垂跡之實相也。 今者美國加州米爾必達市華嚴蓮社董事長成一,代住持弘度法師,率領善女人陳寶琴、林素蘭、江瑤琴居士等,發心恭塑釋迦世尊寶相彌勒尊佛各一軀,供奉於蓮社華嚴講堂,供眾禮拜,虔修供養。謹詹於六月二十三日敬為新闢講堂完成,新塑佛相舉行開光典禮,邀約山僧主持說法祝福,夫佛具圓光,普照法界,眾生蒙照,福慧駢臻,世界和平,國泰民安,即今祝福開光一句,如何舉揚。 塵剎世界慈悲主 無盡國土大法王佛光普照諸有情 國家人民共吉祥開! 為美國加州米爾必達市華嚴蓮社阿彌陀佛相 開光法語 梵語尊稱阿彌陀 譯曰無量壽與光四十八願感樂土 百千方便度群蒙南無阿彌陀如來,本名觀自在王佛,無量壽經上云:「過去久遠劫,錠光佛出世,次第至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佛,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棄國出家,號曰法藏,至前白佛,我發無上菩提心願,我當修行,取清淨妙土,使我速成正覺,拔度眾生,生死苦本,佛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淨妙國土,法藏於佛前發四十八願,有一不遂者,皆誓不成佛,於是法藏於不可思議兆載,修集無量德行,願滿成佛號無量壽,世界名極樂,今現在說法。」此阿彌陀佛之本迹因緣也。其淨土法門,頗愜娑婆眾生機宜,故自盧山遠公創宗以來,遠遍近傳,歷久不衰,佛陀威德為如是也。 今美國加州華嚴蓮社李學鄉居士,暨僧信弟子,特發大心,恭塑阿彌陀佛聖相一軀,及以四大天王尊像安奉講堂,供眾善信,禮拜供養。擇吉今朝,為佛開光,邀約山僧,主持說法。即說偈曰: 佛陀願力廣無邊 慈悲接引萬億眾自性彌陀人本具 心淨土淨事理融開! 為美國華嚴蓮社彌勒佛及韋馱、伽藍菩薩聖相 開光法語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彌勒佛化疾呆 手提布袋笑盈腮張海口暢心懷 常日穩坐待當來運慈心得三昧 補處上升兜率界勵性修功德滿 菁度群緣登金階開!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韋駄天將 菩薩化身三洲感應 四眾蒙恩擁護佛法 誓願弘深持寶杵鎮魔軍 功德難與比倫開! 南無伽藍聖眾菩薩南天十八善神誓願護法安僧欽承佛敕為翰屏梵剎賴以得安寧開! 為大陸泰州光孝律寺三寶佛相開光法語 三僧祇間練苦行 百大劫中修勝因功圓果滿成正覺 天上人間獨稱尊南無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如來,二五四○年前,降誕印度迦毘盧國。父為淨飯大王,母乃摩耶夫人,佛為太子,號悉達多,七歲開蒙,無師能教,出四門遊觀,睹老病死苦,感人生無常,遂出家修道。五年隨學婆羅門仙,了無所得,六載山中參禪得定,終悟真常。由是三七日中,暢宣華嚴圓教,無奈人天小乘,莫由領會,因乃脫珍著敝,隱實施權,初轉法輪,鹿野苑中,演提渭阿含,人天小教,二照法輪,說方等般若,大乘始教,揚諸法空性,三持法輪,於大乘頓教,顯中道妙理,悟自性無為。最後於法華會上,會三歸一,開權顯實,綜其一生,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無非因機施教,隨緣攝度。總觀其度生法門,大分為二:一曰,改善眾生生活之法門,請由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主其事,良以藥師世尊,立十二大願,誓救眾生,脫離貧窮孤露、惡疾纏身等,一切苦難,悉令安住,菩提道中,成就佛果。一曰:解脫眾生生死之法門,請由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專其務,總因彌陀如來,發四十八願,接引眾生,往生極樂!示念佛之方便法門,立弘誓任九品同登。解脫生死,同證無生。世稱此三世尊,為三寶佛,觀其勝德,良有以也。 今者我泰州市光孝律寺,東晉古剎,代出名僧,法音遠播,四眾皈依,為一方至道信仰之中心,乃萬民依法修行之重鎮,二次大戰,毀於兵火,幸逢盛世,得機重興,中佛協趙會長,大力支持,市政府諸長官,熱心贊助,肇源長老開其端,松禪二師繼其志,兩序大眾,戮力同心,十方檀越,發心護持,使古剎重光,三寶再建,功德無量,福報難思!茲值大雄寶殿落成,佛聖靈像開光之期,台海兩岸,諸山大德,應邀主禮,成一有幸,恭逢其盛,敬祝國運昌隆,時和世泰,三寶隆興,佛日增輝!即說偈曰: 諸佛菩薩放毫光 天龍八部降吉祥國運昌隆佛法興 江山一統樂太平開! 為宜蘭妙釋寺蓮池觀音、華嚴三聖、韋馱伽 藍寶相開光法語 佛身充滿於法界 相好光明照十方九界聖凡蒙開曉 因圓果滿證真常恭維 華藏教主,毘盧本尊,無量劫前,早成正覺,娑婆機熟,再現金身。悲願力故,大權示現。其為體也,非生非減;其為相也,無去無來,福慧雙圓,莊嚴無比。具九十七種大人相,有無量數隨形妙好。十身初滿,正覺始成,不離閻浮,而升天上,歷忉利、夜摩、兜率、他化、欲界諸天,說十住、十行、十向、十地,華嚴大教,三七日中,暢演根本法輪;四十一眾,同餐甘露妙味。有緣度盡,慧日潛輝,無上法寶,遍傳界內。中外善知識,代代弘演;夷夏有緣者,人人得度,猗歟盛哉!大雄世尊之勝德,不可得而具盡揚也。今者,宜蘭礁溪妙釋寺,殊度法師,偕一寺大眾,諸方善信,發無上之道心,修難思之功德,虔誠恭塑,毘盧本尊、文殊普賢、華嚴三聖,及以蓮池觀音、韋馱、伽藍,寶相一堂,擇吉今日,安座開光,邀請山僧說法慶讚,夫相由心生,造佛成佛,是之功德,難以稱述。雖然如是,即今慶讚安座開光一句,如何舉揚?即說偈曰: 諸佛菩薩現金身 造相因果難思量無上因證無上果 國泰民安大吉祥開! 開文殊菩薩法相光 文殊師利妙吉祥 三世諸佛法身娘輔佐如來弘正法 皈依頂禮慧日長開! 開普賢菩薩法相光 普賢菩薩大願王 願願皆成佛資糧助佛度生賀寶筏 普令同赴菩提場開! 開觀音菩薩法相光 觀音菩薩號圓通 尋聲救苦誓願宏凡有所求皆感應 咸令眾生與佛同開! 開韋馱神相光 三洲感應稱天將 擁護佛法誓宏深寶杵降伏魔軍眾 號稱金湯衛山門開 開伽藍神相光 護伽藍神十八尊 秉佛咐囑護僧倫凡諸魔怨悉驅散 佛法昌隆國太平開! 為屏東覺慧寺三聖佛相開光法語 三僧祇劫練苦行 百千界中修聖因功圓果滿成正覺 天上人間獨稱尊南無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如來,二五四三年前,降誕於北印度迦毘羅衛國,父為淨飯大王,母乃摩耶夫人。父為太子立號曰悉達多,七歲開蒙,無師能教,出四門遊觀,睹老病死苦,於是感人生無常,遂出家修道,五年隨學婆羅門仙了無所得,六載山中參禪,得入正定,終悟真常。由是三七日中,暢演華嚴圓教,無奈人天小乘,莫由領會,因乃脫珍著蔽,隱實施權,初轉法輪鹿野苑中,演揚提謂阿含,人天小教;二照法輪,說方等般若,大乘始教,闡揚諸法空性;三轉法輪,於大乘頓教,闡揚中道妙理,令悟自性無為。最後於法華會上,會三歸一,開權顯實。綜其一生,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無非應機施教,隨緣攝度,佛陀功德,誠盡海墨難書也矣! 今者寶島屏東潮州覺慧禪寺妙度法師,發菩提心,創立道場,蒙三寶龍天之加持,得護法善信之力助,道場成就,佛相開光,邀約會本、傳孝以及成一,三位法師,主禮說法。成一有幸恭逢其盛,隨喜讚嘆而說偈曰: 諸佛菩薩放豪光 天龍八部降吉祥國運昌隆佛法興 四眾同登菩提場開! 奉為屏東潮州覺慧寺新塑伽藍菩薩聖相開光 伽藍護法諸聖眾 南天十八大尊神又加漢將關雲長 共護佛法顯威靈開! 為黃台富、馬玉貞居士觀音聖相開光法語 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三十二應遍塵剎 苦海常作度人舟今有三寶弟子黃台富、馬玉貞,請得觀世音菩薩聖相一軀,家中供奉,祈求慈光照護,福蔭閤家,靈感神應,萬事吉祥,菩提心發,道業增長!並訂今朝吉日良辰,邀請山僧說法開光,乃恭敬虔誠,而祝讚曰: 菩薩勝德盡海墨而難書眾生虔心必有求而斯應開! 為鍾府釋尊、觀音聖相開光法語 釋迦本師大教主 觀音慈悲不思議合運大用度眾生 轉迷成覺證菩提本師釋迦世尊,娑婆世界之教主也,無量劫前,早成大覺,大悲願力,降跡娑婆,非生現生,非滅現滅,廣度有緣,百千萬億!觀音大士,古佛再來,救度眾生,靈感顯著。六道含靈,皆蒙照顧。今有鍾孟紅居士請得佛及菩薩金身寶相,堂上供奉,禮拜瞻仰,植菩提之勝因,圓六度之妙行,誠乃不思議之大功德事,雖然如是,即今恭為佛陀、大士聖像開光慶讚一句,又作麼生道呢?即說偈曰: 釋尊與觀音 救苦共慈心一家蒙庇佑 合境樂太平執巾云:拂去妄心一點塵 顯現光明清淨身 執筆云:點開五眼照塵世 普利人天諸有情 執鐘云:大圓鏡智應群機 與樂醒迷慶太平 開! 為倪府文殊師利寶相開光法語 文殊師利法王子 過去龍種上如來智慧第一諸佛母 倒駕慈航輔釋迦恭維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原是倒駕慈航之古佛也。據首楞嚴三昧經載:「過去久遠劫中,有龍種上王如來,於南方平等世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應化世間,廣度有緣眾生,住世四百四十寓歲而入涅槃。」彼佛即今之文殊師利法王子也。或有謂其為佛世學人,如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謂:「此文殊師利菩薩,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生時屋宅化如蓮花,由其母之右脇而出,後至釋迦牟尼佛所出家學道,以其智慧超群,辯才無礙,成為助佛宣化有力助手。」與大行普賢菩薩同為釋迦世尊之脇侍,分別代表佛之大智慧與大願行之盛德,普賢乘大象,表菩薩大行願,能負佛法住持之重責,文殊騎獅子,表菩薩大智慧,能弘佛道度生之大任。然則文殊師利菩薩之稱為佛母者,良有以也。今有信女倪慈富居士及其眷屬等,素奉佛教崇仰三寶,請得文殊師利菩薩黃銅寶相一軀,堂上供奉,朝夕禮拜,虔誠供養,冀效菩薩,勤修佛智,常沐佛光,吉祥如意!並涓吉於十月十七日,邀請山僧說法開光,夫佛法者,心法也,心明則智慧開,心通則諸佛現。欲明佛法,光明此心。雖然如是,即今慶讚開光一句,如何舉揚,即說偈曰: 欲求出世智 虔奉文殊尊感應道交日 親證法界身開! 為善導寺菩薩戒會上堂法語 正法得久住 戒為其主因佛子受佛戒 即發菩提心四分戒本,歸敬偈云:「稽首禮諸佛,及法賢聖僧,今演毘尼法,令正法久住。」此戒住則法住之明證也。佛弟子,能發心受持佛所制戒,即顯示其已發起菩提之心。此菩提心,乃諸善之王,成佛正因,其行法則為莊嚴佛土,成就眾生。莊嚴佛土,福德行也,成就眾生,智慧行世,福智雙圓,佛果成矣。行人若能行菩薩道,圓成佛果,有修有證,正法住世之景象也。是真佛子,當發此心,當具此行。則圓萬德,報四恩之能事畢矣。 今有○○○寺○○法師○○○大居士等,發心敬備,護法、上堂大齋,供眾,功德回向,真如實際,佛果菩提。現在生中,身心康樂,家宅安和,事業興隆,道業增長;未來世中,二嚴克備,佛果早圓。 即今上堂,祝讚一句,如何舉揚? 識得此心無所住 一切苦厄盡皆除所成功德遍法界 諸佛菩薩常擁護為廣平堂游氏宗祠祖像安座開光讚詞 立雪精神耀千古 觀文風範光萬年居敬清高警季世 游氏宗風永綿延恭維 主祀聖廟先儒 游公酢,諡文肅公,字定夫,號荐山先生,亦稱豸山,先生又稱廣平先生,公元一○五三年,出生於福建建陽,為地方望族,先生天賦聰穎,少言笑,好讀書,宋元豐年進士,為當時之名理學家、教育家,擅書法,好吟詠,歷官太學博士,監察御史、知府、知州、將軍等職。為官清廉,理政有方。治學師承二程,為程門四傑之一,宏揚洛學,貢獻良多。著有:易說、中庸義、論說、孟子注解、詩二南義,游荐山文集等十卷行世(今福建省圖書館有存)為當世有名學者。先生於一一二三年謝世,享年七十一歲,進封朝奉大夫,贈大中大夫,葬安徽含山縣車轅嶺之源。靈位以先儒之尊,入祀聖廟。至極哀榮。鳴呼!先生之功德言,三具立,足以風矣。 恭維游氏宗祠 配祀國公宰輔讚詞 景德為安邦修文再造初唐治仁慈兼愛眾堰武重興後宋風游公似先生,諱景仁,利路提點刑獄仲鴻公之子,嘉定十四年進士,歷官大理司直,旋升大理寺丞,遷太常丞兼權兵部郎官,遷秘書丞兼權考功郎中,直秘閣,夔路轉運判官,移潼川提點刑獄兼提舉常平,遷軍器監,宗正少卿兼樞密都承旨。兼權禮部侍郎,兼侍講,權禮部侍郎。兼禮部尚書兼侍讀。遷禮部尚書,兼給事中,權工部侍郎。兼修國史,充四川宣撫司參贊軍事,兼給事中,遷吏部尚書。嘉熙三年,拜端明殿學士,同簽樞密院事,封南充伯,八月,拜參知政事。四年,知樞密院事兼知政事。淳祐四年,授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進爵郡公。五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七年,特授觀文殿大學士,進爵國公。十一年,轉兩官,致仕薨。特贈少師。鳴呼!先生學貫今古,位極人臣,立雪之光,將因先生而永耀焉! 恭維游氏宗祠 配祀御史侍郎讚詞 居官清正掌朝綱恩封都御史敬衛森嚴憑將略聖眷鎭黔陽游公居敬先生,荐山夫子之十六代孫也。出生書香門第,秉賦自是不凡,登嘉靖壬辰進士第,累官兩京刑部右侍郎,為官清正,拒千金不受,憤中貴擅權,忤高拱宰相,羅莫須有之罪名,招致迫害!辭歸故里,抑鬱以終。於明隆慶五(一五七一)年,御賜祭葬。宰相葉向高寫御葬碑文,讚公躬行實踐,具宋儒之風;南平縣志,八閩理學源流,稱公係明代理學家。先生著有:五經旁注,可齋文集,奉議丹圓集,延平邵志等行世,先生五世仕宦,芳名遠播,不愧立雪世家之足稱頌者!鳴呼!先生之志業,永垂青史矣。三公偉績,略陳如上。系之以詞,曰: 游氏歷祖,道學傳宗,會通三教,理事融通,功業彪炳,世難追蹤,奕奕相承,永續高風。祠宇侖奐,祀斯人龍!願垂德蔭,本茂枝榮!賢能繼起,重振家聲,傳茲古道,世澤長新,造福國族,普利群生,馨香祭祀,來格來歆!然則即今祝讚一句,如何舉揚?即說偈曰: 廉能道徳家聲遠 光前裕後世澤長文章濟世民德厚 福慧雙圓證真常慶弔法語類——剃度法語 為郭祐燑居士圓頂法語 極樂教主彌陀佛 大慈大悲愍眾生四十八願造安養 廣度一心念佛人今有郭祐燑居士者,志願深切之修行人也。原籍省屬桃園,國中卒業後,隨其父兄學商,小妹依其母主持家務,居士廿六歲完婚,育兩男,中等家庭,尚稱和樂。母親篤信佛教,祐燑受其影響,放棄機械生意,改營佛經流通處。由是親近佛法,於三十歲時,某晚詣寺拜佛,聞入誦普門品,中心感到無比喜悅,因乃參加念佛會,皈依三寶,嚴持五戒,且思棄俗出家而未果所願,因緣未成熟也。然出塵心願,未嘗或忘。遂爾朝夕禮佛誦經,虔禱諸佛加被,俾早日完成宿志。幸得賢妻同情離異,岳母又願代撫幼童,更得明嫦居士介紹,偕至蓮社求度,余念其誠,允其所請,為取法名,內號了本,外號德度。冀其培本立德,以自修利眾也。並涓吉於彌陀佛聖誕良辰,為之舉行圓頂剃度典禮。即開示曰:古人道:「出家容易守規難,信願全無總是閑,淨戒不持空費力,縱然落髮也徒然」。於此可知,出家所為何事?當為何事?守清規、持淨戒、起正信、立誓願,殆為必備條件,汝其細心審察力行,莫負出家初心,則圓成道業可期矣。汝能依教奉行否?答:能依教奉行!既然如此,當成法器。聽我偈曰: 衝破難關求出家 脫卻俗服披袈裝世間萬緣全放下 許汝出生如來家今當為汝圓頂,隨我發願曰: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永斷煩惱 究竟寂滅剃! 為吳錢美珠居士圓頂法語 信女發心求出家 捨妄歸真志堪誇但望牢記菩提願 莫負佛祖老釋迦吳錢美珠居士,台北縣人氏,現年五十八歲,發心於中華民國八十二年正月十五日詣桃園縣大溪鎭仁善里僑愛佛教講堂,禮成一和尚請求剃度出家。原來吳居士在講堂拜佛有年,信心虔誠,夫君往生後,即發心皈依三寶,棲心佛乘,勤儉持家,慈育子女,今者兒女成長無所牽掛,爰乃決心出家,以求解脫。余念其誠,乃為題取法名,內號了吉,外號祥度,並於今朝講堂例行共修日,為之說法圓頂,並開示曰:夫出家大事,是了生脫死之基礎,轉凡入聖之要務,所以仁者既然發心出家,就要認真修行,才能成辦此一大功德事。但言修行亦非易事,古人說:「出家容易守規難,信願全無總是閒,淨戒不持空費力,縱然落髮也徒然。」因此望汝圓頂之後,能不違初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修福德,修智慧,守清規,持淨戒,時時照顧自己念佛功夫,切切不談他人是非長短,如是心淨身安,道業方可成就,汝能依教奉行嗎?答:能依教奉行!即然如是,可成法器。 師執刀作剃狀,並帶其發願曰: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永斷煩惱 究竟寂滅剃! 為廖瑞蓮善女人圓頂法語 欲生如來家 先發菩提心嚴土兼熟生 水到渠自成今有善女人廖瑞蓮者,台灣基隆市人,善根宿具,慧解天成,兒時即知禮敬三寶尊崇聖教。結弁後,每念世事無常,乃萌出塵之心,時赴道場之會,八一年,經常度師介紹,至桃園佛教講堂為義,晨鐘暮鼓,激起宿願。本年元月,參加華嚴佛七之後,發心皈依,同年觀音出家法會之後,立出塵志,由明度、明果二師介紹,至蓮社請求山僧之圓頂,余念其誠,允為剃度,爰為之題取法名,內號了宗,外號乘度,期其了達宗趣,圓修佛乘也。並開示曰:出家之道,有其層次,先出世俗之家,再出煩惱之家,三出生死之家,後出三界之家,能順序出得此等之家,即可出生如來之家,而為真佛子,荷擔佛家業!所以祖師說: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汝能發如是心依教奉行麼?答:「能依教奉行!」既然如是,聽吾偈曰: 發起大心求出家 火宅門外有三車大白牛車最穩當 爭取金縷祖袈裝隨吾發願曰: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永離煩惱 究竟寂滅剃! 為江新和、殷郭梅居士圓頂法語 一念不覺迷本真 六道輪迴受苦辛今生幸遇華嚴教 皈依三寶求出塵今有江新和、殷郭梅賢伉儷者,台灣省花蓮縣之高山人也。宿具善根,秉賦不凡。家世素奉天主教,為上帝之兒女。偶遇佛教講經機會,聽後深覺聞所未聞,滿心歡喜!江居士於軍中通信學校卒業後,國學基礎增厚,領悟能力加強,從廣大佛法中,深覺此乃出苦舟航,遂商諸其夫人殷郭梅居士,決心改信佛教,皈依三寶。禮僑愛佛教講堂成一上人為師,進求出家。師念其誠,爰加攝受。為江居士題取法名,內號了學,外號志度;為殷居士題取法名內號了修,外號感度,共開示曰:佛說眾生佛性平等,人人皆可成佛,但由往昔一念不覺,迷失真如佛性,背覺合塵,起惑造業,流轉生死,六道升沈,受苦無量!今幸善根成熟,得遇知識,皈依三寶,志求解脫!但願不忘初心,上求下化,滿菩提願,得涅槃果。果然如是,則今朝圓頂一句,如何說呢?聽我偈曰: 宿世善根熟 今朝慶出家道圓功德滿 登大白牛車剃! 為陳春蘭居士圓頂法語 一念不覺落凡塵 幸有因緣禮佛僧從此走向歸真路 修因証果度眾生今有善女人陳春蘭者,屏東潮州人氏。生于民國四十六年二月六日,畢業於屏東商專,幼年即常隨其母鍾添妹居士禮佛吃齋,成年後,入社會工作,因感社會紛亂、眾生多苦,遂萌出家學佛之志,曾入佛光山東方佛學院研修佛法,後於民國八十二年十月六日隨其母鍾老居士至台北華嚴蓮社,聽成一講華嚴經,感法界法性,義理妙圓,乃頓發大心,出家修道,請求皈依成一,研修佛乘,一感其誠,應其所請,乃依南山律宗字派,題取法名,內號了生,外號妙度,乃為開示出家要義曰:古杭徑山禪師曰:「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今汝既已發心出家,必須發菩提心,立堅固志,上弘佛道,下化眾生。華嚴經離世間品云:「護明菩薩以十大因緣故,示現出家:所厭居家故,令著家眾生捨離故,為隨順聖人道故,為宣揚讚歎出家功德故,為顯永離二邊見故,為令眾生離欲樂我樂故,為顯出三界相故,為顯自在不屬他故,為顯當得如來十力無畏法故,為顯最後身菩薩法應爾故。」觀乎此,則出家功德,其乃出苦之階梯,成佛之坦途也。然則即今慶讚圓頂一句,如何舉揚呢?乃振錫道: 三界無安如火宅,世俗家庭煩惱多,佛子當立丈夫志,自度度他出娑婆。以上誓詞所願,汝能做到否?答「能」!既能立此願,是即真佛子,隨我發願吧! 第一刀,願斷一切惡行! 第二刀,願修一切善法! 第三刀,願度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 為林玉堂居士圓頂法語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現又更發上乘願 決心濟世誓出塵林玉堂居士者,出生廣西書香世家,祖父為前清進士,父母皆有佛教信仰,居士幼讀紅樓夢小說,即悟人生如幻,而懷出塵之志。其兄畢業於陸軍大學十七期,曾任陸軍某部參謀長,居士三十七年亦考入南京國防部,無線電台總部服務,卅八年隨顧參謀總長來台,仍服務總台任機務官,後政府成立中山研究院,調往儀器組參與研發工作,成功後,獲頒弼亮獎章及忠勤加星勳章。八十二年屆齡退休。居士雖服務軍中官至上校,然學佛之心未稍退懈,修行功夫從未間斷,茲以所生五位男女公子,皆已學有專長。類能自立,乃商得其夫人林碧順女士之同意,決心出家,虔修佛乘!並於九月之初三日,來到蓮社,求為剃度,余念其誠,遂為題取法名內號續緣,外號思淨,並開示曰:「古杭徑山禪師曰:『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或曰:『夫出家一事,剃髮染衣耳,何繁難若斯?』」當知所謂出家,有出世俗家、出煩惱家、出生死家等之深義,要完成上開三種出家之能事,必須一切放下,甘淡薄,守寂寥,發菩提心,進修福慧,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必如是行,方得稱為真出家也。林居士善根夙具,學佛有年,於此等處,當能契入!果然如是,聽吾偈曰: 真善男子發道心 皈依三寶誓出塵放下一切得自在 自利利他菩薩行剃! 隨我發願曰: 正出家時 當願眾生同佛出家 救護一切南無大慈彌勒如來(三稱) 為謝王彩蓮居士圓頂法語 長劫流浪生死海 涅槃彼岸總無緣今生幸遇毘盧佛 得登慈航般若船今有謝王彩蓮居士者,宿具善根之有道人也。居士籍隸台北市之內湖區,娘婆兩家皆地方望族。幼而聰穎,長而好學,于歸謝氏之後,秉持中饋之職,事翁姑能盡孝道,育子女寬嚴兼施,夫唱婦隨,一門歡樂。迨二子一女,成家立業之後,乃發心學佛,皈依三寶,參豫佛教慈濟工作,財力三施,功行日進,聞法悟道,立志出家,得佛恩寺通度住持接引,禮請山僧度之入道。余念其誠,允其所請,為題法名,內號了莊,外號進度,期其能莊嚴佛土,進化眾生也。爰涓吉於三月十五日假佛恩寺圓通寶殿為之說法圓頂。夫出家之法,非同等閒,乃入道之津梁,成佛之始基,故須發長遠心,立堅固志,貧賤不移,威武不屈,三車不取,一乘方入,福慧二嚴修其因,萬德莊嚴圓其果,進度仁者,汝能依教奉行否?答:依教奉行!既然如是,聽我偈日: 莊進立志修佛乘 秉此一心奔前程一朝桶底忽脫落 三世諸佛把臂行師執刀代發願曰: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永斷煩惱 究竟寂滅剃! 為陳兆邦善男子圓頂法語 一念不覺妄心動 流浪生死苦難量此生幸遇佛正法 捨妄歸真禮法王有善男子陳兆邦者,善根夙具之再來人也。祖籍浙江東陽,生於台灣嘉義,父母兄弟俱全,一家都信佛教,具高等學歷,有理想職業,唯於生命需求,時苦無法滿足,嗣於新竹香山金剛經洞,皈依法智和尚,茹素學佛,又於永修精舍,勝光尼師,乞受不邪淫戒,八十三年,樹林海明寺進具優婆塞戒,依悟明長老為和尚。從之發菩提心,進修佛道。自是以來,深覺法益難量,因思落髮出家,以求究竟出離,作是念己,因至華嚴蓮社,求為之剃,念其求道心切,立願真誠,允其所請,為題法名,內號續明,外號思淨。冀其續求明悟,思維淨定也。爰為開示曰:夫出家者,當以求道為心,學道為願,修道為功,證道為的。古德云:出家容易守規難,信願全無總是閑,戒不持空費力,縱然落髮也徒然。又道:學道容易悟道難,不下工夫總是閑,能信不行空費力,空空論說也徒然。讀此兩偈,當知出家學道,必如何用心,方能有濟。明仁者,汝果能依教奉行否?答:能依教奉行!既能依教奉行,他日必成法器!聽吾偈曰: 曠劫迷失本真 今朝尋回覺性從茲篤直行去 望能眉毛拖地剃! 隨我發願曰: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永離須惱 究竟寂滅為游任村居士圓頂法語 要成佛道先出家 剃除鬚髮披袈裝斷盡煩惱證菩提 丈夫壯志殊堪誇游居士任村者,寶島台北縣人,祖藉福建省汀州府永定縣望族。居士七歲喪母,父業礦工,居士孩提時即與父相依為命。幼時均受日本教育,後又畢業於師範學院,讀書認真,頗著成績。年廿四與陳金貴女士締結連理,生兩男兩女。曾任某小學教師、主任、校長。從事教育工作歷有年所,直至八十六年屆齡退休,過著美滿的小康生活。 居士信奉佛教,退休後與其夫人金貴女士皈依三寶發心學佛,除平常精勤於佛教弘傳及慈善救濟事業,廣修功德,於佛學之研究亦孜孜不倦,凡遇蓮社弘法活動如:教師佛學研修夏令營等,皆全力以赴,精勤不懈。今年夏季遠赴泰國,參與佛學夏令營,精進修學成績斐然,因感佛法難聞今以聞,忽萌出世學佛之大願,回國後即欲依請成一剃染出家。因成一赴美弘法,乃就賢度法師先行剃度,待成一歸國後補行剃度典禮。今晨成一自美歸國,居士迫不及待,要求立即與之圓頂以初願。感蒙其誠,今乃為其題取法名,內號續慈,外號思勤,冀期慈心廣被,精勤度生也。續慈仁者能依教奉行否?答能。既然如是,聽我偈曰: 發心出家修佛乘 慈心廣被度有情情與無情皆施度 度盡眾生報佛恩剃! 勤度仁者隨我發願: 第一刀 願斷一切惡 第二刀 願修一切善 第三刀 願度一切眾生總願成佛道 為劉文進居士剃度法語 七月三十是良辰 暹羅王子成聖僧發心誓度眾生全 菩薩悲願是借鏡劉文進居士者,宿植深厚之再來人也。出生於佛教世家,父諱桂才,岐黃名士,生母為黃氏太君,系出名門。居士畢業於國防醫學院,亦傳其父國家醫術,懸壺濟世活人眾多。其德配謝氏金葉,生二男一女,皆大專畢業,學有專長,服務社會,報效國家。居士閱讀佛經,悟人生無常,眾生多苦,乃思皈依三寶披剃出家,效法地藏菩薩發宏誓願,弘修佛法,普度眾生。遂於本月二十九日,地藏大士聖誕良辰,詣社請求為之剃度,余感其誠心,應其所請,並開示曰:出家有出世俗家、出煩惱家、出三界家之別,汝應以出煩惱家為第一選擇,蓋必斷去煩惱,方能圓證菩提也。居士誠心應諾。爰為題取法名,內號續燈,外號思明,冀其續佛心燈,明宣法化也。續燈仁者,汝能會斯旨也乎?答:能。既能領斯旨,是為真法器。聽吾偈曰: 出家延續佛慧命 自度度人志堪誇斷惑證真修正法 龍華三會圓自他剃! 隨我發願曰: 第一刀 願斷一切惡 第二刀 願修一切善 第三刀 願度一切眾生 總願成佛道 為沈埜善女人圓頂法語 佛本由人成 祗要能發心修福並修慧 因圓果自生茲有沈埜善女人者,夙具善根之再來人也。沈居士出生台南沈氏望族,幼受傳統教育,成年後,留學印度,修碩士、博士,經歷社會工作,頓悟人生苦惱,富貴虛幻,爰發大心,進修佛道。初受藏密,審其攝機不廣,乃束裝返里,進求佛乘,經賢度法師介紹,來社請求皈依,俾便研修華嚴大法,以培佛因,兼化有緣。一念其大心頓發,宿植匪淺,乃允為圓頂,以成其志,並為題取法名,內號思源,外號續慧,冀其悟徹法源,續佛慧命也。遂開示曰:出家有三種法:一、出世俗家;二、出煩惱家;三、出生死家。汝既發大心,當以出煩惱家為志願,蓋必斷盡煩惱方能圓證菩提也。汝能依教奉行否?答:「能依教奉行!」既能依教奉行,聽我偈曰: 出家要出煩惱家 六根清淨披袈裝無邊眾生誓願度 因圓果滿志堪誇剃! 隨我發願曰: 第一刀 願斷一切惡 第二刀 願修一切善 第三刀 願度一切眾生 總願成佛道 代賢度徒為其弟子李碧玲圓頂法語 人謂出家為消極 出家積極超世人出家能了生死苦 出家能成無上尊今有童女李碧玲,臺灣宜蘭人,出生於佛教家庭,畢業於金甌商職,因其生父李清波先生,六年前發心於中和市之金山寺,依常淨法師披剃出塵,進修佛乘,碧玲受其影響,開始探求佛法旨趣,於八十一年秋月,承妙釋寺殊度上人之介紹,入華嚴蓮社充會計役,晨鐘暮鼓,經聲佛號,引發八識田中菩提種子,因乃頓發學佛大心,於觀世音成道吉日,皈依三寶,禮賢度和尚尼為師,法名心巧,冀其發無上心,巧思佛法義理也。困然自皈依之後,益發精進,早晚參加課誦,禮佛虔修,菩提幼苗不斷滋長,遂在徵得其生母林氏之同意下,決心出家,以求解脫,其師賢度,察其堅志,為取法名,內號悟勉,外號勤果,允其於釋尊成道紀念日,度為沙彌,邀請山僧為之說法圓頂,余念其師徒誠意,樂為成就,因開示曰:「夫出塵之道,捨家居先,擺脫塵緣,聖胎易於培育,依傍三寶,道業是可成長。然而出家修道,非等閒事,古人有云:『出家容易守規難,信願全無總是閑,淨戒不持空費力,縱然落髮也徒然。』」悟勉沙彌尼,汝於此等語句,會也麼?汝能依教奉行否?答:能依教奉行!既能依教奉行,可成法器,然則現前圓頂一句,怎麼生道呢?即說偈曰: 割愛辭親入空門 不求世俗不求真期能摸得娘生鼻 三世諸佛把臂行師拈刀作剃狀!代發願曰: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永斷煩惱 究竟寂滅剃! 為明度、檀度徒新度弟子陳淑雲圓頂法語 無量劫來輪迴苦 總由業力作牽纏今生幸遇如來故 出家修行養性天僑愛佛教講堂新任監院檀度法師,度得徒弟陳淑雲者,本省籍基隆市人。宿具善根,秉賦不凡,昔因多病耽擱學業,憑其自修,已具閱讀能力。曾進工廠為裝配員,以其工作勤奮,深得主管賞識,嗣以學佛因緣成熟,經道友介紹,皈依佛門。然未曉佛法,後至僑愛佛教講堂拜佛,遇檀度法師,授以入門佛書,方知學佛要領,藉知世間苦樂總由因果循環,眾生佛性平等,回頭即登彼岸,因即發心皈依,並求剃度。檀徒感其誠懇,滿其所願,並為題取法名內號悟莊,外號嚴果。並擇吉於華嚴法會圓滿日,為之圓頂,禮請山僧代為主持說法。度人出家,紹隆佛種,大功德事也!乃應所請為說法曰:出家大事乃成佛正因,功德之大,世無倫比,然必發菩提心,一切放下,勤修三無漏學,力除三根本惑,念眾生苦,行菩薩道,必如是方能達到利己利人,與諸眾生同登彼岸之目的。悟莊仁者,汝果能依教奉行否?答:「能依教奉行」,既然如是,聽我偈曰: 自他兩利發大心 同登覺岸修一乘無上誓願今朝立 最高佛果他日圓剃! 悟莊仁者,隨我發願: 剃第一刀 願斷一切惡 剃第二刀 願修一切善 剃第三刀 願度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 為善女人涂慧娟、游雪惠圓頂法語 臘月初八佛成道 大地遍傳慶賀聲信女易服求解脫 要步教主出世塵《禪家龜鑑》有曰:「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又《出家功德經》云:「若人出家持戒清淨,則見一切法眾,善法住處,觀佛法身,具沙門相,為世福田,能知身心世間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具三十七品助道之法,得無相無願無佛三昧,趣向正覺涅槃之城。」出家功德之豐隆、之難能可貴,於是可見。誠乃諸佛同讚,龍天護持,難可思議也已。今有善女人者,善根夙值,學佛虔誠。於八十三年九月投考華嚴專宗學院,立志修學華嚴大法,二年以來品性端正,學業有成,因緣成熟,發心出家。故吾今據南山律派三十九世字派為取法名,內號,並依華嚴宗三十八傳題取外號。 爰涓吉於農曆八四年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為之行剃度禮,說法圓頂。並為開示,出家要義:「夫出家者,要出煩惱之家;修佛道者,要修一乘妙道。煩惱不斷,無以了生死;一乘不修,無以證佛果。了生死,要能放下一切;證佛果,必須萬行圓修!」 仁者!汝能依教奉行否?答:弟子能依教奉行!既能依教奉行,聽我偈曰: 放下一切修聖道 無邊生死今朝了普修萬行嚴佛果 無上菩提此生圓第一刀 願斷一切惡行 第二刀 願修一切善法 第三刀 願度一切眾生 圓滿菩提佛果,頂載如來家業!剃除鬚髮,當願眾生,遠離煩惱, 究竟寂滅。悉殿都漫多羅 跋陀耶 娑婆訶 代妙度師為何惠雪善女人圓頂法語 二月十九觀音生 洛迦山頂罩祥雲信女立定大誓願 效法圓通修佛乘屏東潮州覺慧寺,妙度法師,創興道場,弘法度人,一郷士女,感其精誠,發心擁護,常著瑞應!俗諺有云:人有誠心,佛有感應。以視覺慧道場,信可征也。近有善女人何惠雪者,因感妙師,精進為道,要求皈依,參加修學!數月虔誠,殊覺靈妙,爰乃進求妙師,為之剃度!妙師念其真誠,允其所請,擇吉於二月十九日,觀音佛誕,邀約山野,代為說法圓頂,遂為題取法名,內號悟願,外號天音,並為開示曰:「古杭徑山禪師有言:『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必也,發至誠心,立堅固願,放下萬緣,精進趣入,乃可成辦!」或曰:「出家一事,唯雉髮染衣,長齋茹素,進住寺院,依時課誦,清淨優閑,何難之有?」此不明出家真相之妄談也。夫真正出家,有三大要,曰:「一、出世俗家,割愛辭親;二、出三界家,了脫生死;三、出煩惱家,斷惑證真。」即此三者,豈易為哉!然亦非不可為,但須發心真切,堅誓不渝,依法進修,終必成就,古往今來,悟道成功者,不可勝計。古人所謂,有志者,事竟成!此之謂也。今者,惠雪居士,既遇明師,又聞妙法,志願堅定,成功可期也。惠雪居士!能如是發心,依教奉行麼?答:「能依教奉行!」既然如是,聽我偈曰: 切念生死苦 莫忘初發心福慧勤精進 結果自然成惠雪居士,一心至誠,隨我發願: 正出家時 當願眾生 同佛出家 救護一切 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訶薩(三稱) 大眾師 請唱消災偈 祝福! 為善女人姚明芬圓頂法語 六月十六是良辰 大地遍傳慶賀聲信女易服求解脫 要步教主出世塵《禪家龜鑑》有曰:「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又《出家功德經》云:「若人出家持戒清淨,則見一切法眾,善法住處,觀佛法身,具沙門相,為世福田,能知身心世間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具三十七品助道之法,得無相無願無作三昧,趣向正覺涅槃之城。」出家功德之豐隆、之難能可貴,於是可見。誠乃諸佛同讚,龍天護持,難可思議也已。今有善女人姚明芬者,善根夙植,學佛虔誠。於八十四年九月投考華嚴專宗佛學院,立志修學華嚴大法,近一年以來品性端正,學業有成,因緣成熟,發心出家。故吾今據南山律派三十九世字派為取法名,內號天悅,並依華嚴宗三十八傳提取外號悟施。 爰涓吉於八十五年六月十六日,就本蓮社為之行剃度禮,說法圓頂。並為開示,出家要義:「夫出家者,要出煩惱之家;修佛道者,要修一乘妙道。煩惱不斷,無以了生死;一乘不修,無以證佛果。了生死,要能放下一切;證佛果,必須萬行圓修!」 天悅仁者!汝能依教奉行否?答:弟子能依教奉行!既能依教奉行,聽我偈曰: 放下一切修聖道 無邊生死今朝了普修萬行嚴佛果 無上菩提此生圓第一刀 願斷一切惡行, 第二刀 願修一切善法。 第三刀 願度一切眾生; 圓滿菩提佛果,頂載如來家業!剃除鬚髮,當願眾生,遠離煩惱, 究道寂滅。唵 悉殿都 漫多囉 跋陀耶 娑婆訶 代善度仁者為其徒沙彌圓頂法語 金風送爽好時光 圓通教主慶出家一對有志善男子 剃除鬚髮披迦裟茲有陳前煌、黃明運善男子者,善根深厚,宿植德本,念眾生之多苦,發菩提之大願,割愛辭親,決心濟世,皈依善度法師,研求一乘圓教,三年虔修,一朝頓悟,欲登涅槃高山,必渡生死業海,雙雙發心,請求剃度,善師念其真誠,允作接引恩師,為彼二人,題取法名,陳前煌內號悟修,外號道果;黃明運內號悟達,外號明果。並於圓通教主,觀音大士出家紀念良辰,偕來蓮社,禮請山僧,代為說法圓頂,乃依傳統佛制,完成莊嚴儀式,並開示曰:出家大事,諸佛同欽,菩提大道,九地共步,良以塵世多障,入道艱難,捨俗出塵,底事易辦,古杭徑山禪師,所以讚嘆出家,為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者,非無因也。抑尤有進者,依一乘佛教,救剃度出家,首要發無上心,修普賢行,上弘佛道,下化眾生,必也福慧具足,始許圓證極果,汝二沙彌,於是等義,能依教奉行否?答:能依教奉行!既能依教奉行,必為佛門法器,我今依法,為汝二人說法圓頂,聽我偈曰: 一念不覺妄心動 無邊生死苦糾纏今朝喜得出塵路 上弘下化登金蓮師執剃刀曰:汝二沙彌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永離煩惱 究竟寂滅為善女人石阿秀及陳大方童子等圓頂法語 諸佛出世間 普施甘露法廣度有緣人 修行成佛道善女人石阿秀,具善根之再來人,出生於臺灣省雲林縣,斗六市農家。曾結婚,育兩兒,丈夫出家學佛,門戶由石氏獨撐,勤儉持家,撫育幼兒,致家道小康。兒漸長,懂人事,因見其父出家,亦萌出塵之念,乃告其母。石氏見其夫子同志學佛,亦歡喜發心,投法界精舍善度法師,請求剃度。善師念其誠願,允其所請,為題法名,內號天如,外號悟來,願其隨佛如來,悟出世道,廣弘正法,普度眾生也。善度法師於本月之十六日攜石氏其及二子,同來蓮社,請余為之說法圓頂,乃開示曰:「三世諸佛之能成佛,莫不因其當初決志出家。今汝等既能發心出家,當知出家深意,昔杭城徑山禪師說:『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原因是出家要出世俗之家,再出煩惱之家,乃能出得三界時空之家,必須如此,方算真出家。汝能依教奉行否?」答:「能依教奉行!」能發如此心,當成法器!聽我偈曰: 若人發心出家 乃至一晝一夜念度生死之中 不墮三途惡道為陳大方童子,法名香宏,外號睿智,圓頂,乃說偈曰: 香熏三千界 宏揚華嚴經 睿悟真如理 智通一佛乘為陳廣嚴童子,法名香傅,外號睿思,圓頂,乃說偈曰: 香嚴真如海 傳法度迷情 睿達菩提道 思證遮那身大眾隨我發願曰: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 永離煩惱 究竟寂滅剃! 為曾青如、趙曉慧小姐圓頂法語 十方三世一切佛 莫非出家修成道若人能堅出塵志 無邊生死徒此了佛世有鞞羅羨那王子,懼於生死地獄諸苦,求佛出家,一日一夜受持淨戒。命終,七返生於六欲天中,為天王子,享受妙樂。後轉人世,二十劫中不墮三途,常生人、天,受勝妙樂。最後生中,生富貴家,感念無常,落髮修道,勤修精進,成辟支佛,名毗流帝,放大光明。令諸群生,種解脫因。阿難問佛:「若當有人,放人出家。若有出家者。任其所須。得幾所福?」佛告阿難:「我以無盡智慧,除飲食時,滿百歲中廣為汝說,此人功德,猶不能盡。是人恆生天上、人中,常為國王,妙樂無窮。」阿難問佛:「若復有人,毀破他人出家因緣,受何罪報?」佛告阿難:「若復有人,破壞他人出家因緣,即為劫奪無盡善財福藏,壞三十七品助菩提法、涅槃之因。緣此罪業,墮地獄中,常盲無目,受極苦處。若做畜生,亦常生盲。若生餓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惡道,久乃得脫。若生為人,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於百歲,常問是義,我將百歲,以無盡智慧說是罪報,亦不可盡。」此《出家功德經》之所說也。由此以觀,人能發心出家,或成就他人出家因緣,乃至一日一夜,均能果證辟支,永出輪迴。苟作破壞他人出家因緣,罪報三途,久乃得脫。《華嚴經》云:「一切諸佛,莫不示現八相成道,以度眾生。」出家乃八相中之第五相也。然則出家之事,實乃超脫生死、成就聖果,必由之徑乎?杭州徑山禪師曰:「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良有以也。 今有信女曾青如者,宜蘭人也。戡破俗緣,立志學道,禮普照寺音度法師,求度出家。明師為取法名悟真,號天融,期其能起正信,修正因,悟正理而成正果也。另有信女趙曉慧,台中縣人,發心學佛有年,今見內城普照寺,道場清淨,發心皈依明度法師,法名睿法,號香傳,期其悟曉諸法自性真理,弘法利生也。且選今日吉旦良辰,並邀山僧,代為說法圓頂。夫出家功德,佛說難盡,我何人斯,乃敢嘵舌?雖然如是,即今慶讚出家,不可無言,乃說偈曰: 發心出家勝功德 超凡入聖難思議因果交涉稱性修 發心時即成佛時和尚執刀作勢而剃,云: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永離煩惱 究竟寂滅為沙彌尼釋定慧傳法法語 稽首禮諸佛 及法賢聖僧今演毘尼法 令正法久住夫律為三藏三學之一,律之所在即佛法之所在,釋尊成佛而後,諸大弟子如雲攏月,然皆大權示現,悉如精金美玉,毋待琢磨,為愍末法弟子,人根陋劣,故特曲垂方便,而有毀犯,釋尊大慈,因即隨犯隨制,俾為後世之模楷耳。 有沙彌尼釋定慧者,民國八十六手七月,投考華嚴專宗佛學研究所,鑽研佛學,三年攻讀學有所成,立志弘揚華嚴大法。吾今據南山律派三十九世傳授記莂,為之題取法名,內號曰天藏;並依華嚴宗三十八傳,題取外號曰悟經。冀其深入經藏,悟法源底也。 爰涓吉於八十九年九月三日,華嚴經共修會期,就本蓮社為之舉行傳法禮儀,禮請成一為之開示法要,曰:「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總為完成一大事因緣,即欲令諸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超脫生死,誕登覺岸。歷代祖祖師出家修道,參悟佛乘,無非欲令苦海眾生,出生死苦,得涅槃樂!其道一揆,無以異也!今我華嚴學子,定慧沙彌尼,道心堅固,學業完成,足以荷擔如來家業,應授記莂,付予責任,俾能本此宗旨,弘法利生,度諸苦趣,光大佛門!」定慧仁者,汝能發心膺斯重責大任也乎?汝既默然,能依教奉行,諒已得旨,聽吾偈曰: 天生佛性具 藏德啟慧源悟入一乘道 經行化大千汝得此偈義,即成千華第三十九世、光孝堂上第十九代、華嚴宗三十八傳傳人矣。汝其勉之,頂戴如來家業,圓滿菩提佛果! 為善女人王靜之圓頂法語 九月三日是良辰 法界遍傳歡喜聲信女發心求出離 要學釋迦証法身《禪家龜鑑》有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又《出家功德經》云:「若人出家持戒清淨趣解脫處,見一切法聚,善法住處,觀佛法身,具沙門相,為世福田,能知身心世間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具三十七品助道法之因,得無相、無願、無作三昧,趣向正覺涅槃之城。」出家功德之豐隆、之難能可貴,於是可見。誠乃諸佛同讚,龍天護持,難可思議者也。今有善女人王靜之者,善根夙植,學佛多年,虔誠有加,因緣成熟,發出離心,禮拜賢度法師,要求出家,立志修學華嚴大法,吾今據南山律派三十九世,為之題取法名,內號天學;並依華嚴宗三十八傳,題取外號曰悟修。冀其悉心修學,悟得兩家宗旨也。 爰涓吉於八十九年九月三日華嚴誦經共修會期間,就本蓮社為之行剃度禮,禮請成一為之說法圓頂,爰開示法要曰:「夫出家者,要出煩惱之家;修佛道者,要修一乘妙道。煩惱不斷,無以了生死;一乘不修,無以證佛果。了生死,要能放下一切;證佛果,必須萬行圓修!所謂:『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即行者畢生、乃至盡未來際,皆須奉行者也。』」 「天學仁者!汝能依教奉行否?」答:「能依教奉行!」既能依教奉行,聽我偈曰: 放下一切學佛乘 立志要做福田僧無邊煩惱今朝斷 無上菩提誓願成和尚執刀作剃勢云: 第一刀 願斷一切惡行; 第二刀 願修一切善法; 第三刀 願度一切眾生; 頂戴如來家業,圓滿菩提佛果! 隨我發願曰: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遠離煩惱 究竟寂滅唵 悉殿都 漫多囉 跋陀耶 娑婆訶 為比丘尼慧道師傳法法語 稽首禮諸佛 及法賢聖僧今演毘尼法 令正法久住夫律為三藏三學之本,律之所在,即佛法之所在,釋尊成佛而後,諸大弟子如雲攏月,然皆大權示現,悉如精金美玉,毋待琢磨,為愍末法弟子,人根陋劣,故特曲垂方便,而有毀犯,釋尊大慈,因即隨犯隨制,俾為後世之模楷耳。 今有比丘尼釋慧道者,民國八十六年七月,投考華嚴專宗佛學研究所,鑽研佛學,三年攻讀學有所成,立志弘揚華嚴大法。求請傳其法要,吾念其誠,今據南山山律派三十九世傳授記別,為之題取法名,內號曰:天因;並依華嚴宗三十八傳,題取外號曰:悟華。冀其深入經藏,悟法源底也。 爰涓吉於九十年五月六日,華嚴經共修會期,就本蓮社為之舉行傳法儀式,恭請成公導師為之開示法要,曰:「切念今日佛教法運遲暮,建寺尚易,育才為難,良以二十世紀物質文明,五欲誘人,道心難發,余隨先法祖南公近五十年,於老人法乳深恩,時思報答,媲以培育僧才,續佛慧命,中興祖業,為最亟要。顧念吾華嚴學院八屆以來,不少學有專長之者,堪作屬累傳人,因以傳法儀式,授汝以菩提之記,望汝一心為光孝祖庭及華嚴蓮社,僑愛佛教講堂、美國華嚴蓮社等處道場,謀復興發展,紹隆佛種,弘法利生,勿負吾望,特書此法卷以為憑證。」 天因仁者!汝能依教奉行否?答:能依教奉行!既能依教奉行,聽我偈曰: 天生佛性具 因地萬行修悟入法界性 華嚴果自成汝得此偈義,即成千華第三十九世、光孝堂上第十九代、華嚴門下三十八世傳人矣。汝其勉之,頂戴如來家業,圓滿菩提佛果! 為善女人桂夢娟剃度法語 茲有善女人桂夢娟者,現年四十五歲,於民國四十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出生於浙江省,慈谿縣,俗姓桂,名夢娟,父桂莊,母黃省,家世業商。初中畢業,曾依其父學治商業。十五歲隨友人入寺禮佛,即善根初發,決意出家,並至台南開元禪學院修學,畢業後復於八十八年考入華嚴專宗佛學研究所深造,研修華嚴教義,乃知出家學佛,必須依法修行,了悟諸法自性,普度苦海眾生,直至福慧雙圓,乃為真實出家。遂於民國九十年十月七日,乞求剃度,其蒙師明度賜題法名,內號天喜,外號悟法。期其知足天道,性圓明也。並於同月七日吉旦良辰,禮請成公長老代為說法圓頂,成一念其真誠,允其所請,並開示曰:「出家要依法修行,發菩提心,上弘佛道,下化眾生,待至福慧雙圓,徹悟自性圓明,方達出家目的,天喜仁者,能依教奉行否?」答:「能依教奉行。」既能依教奉行,聽我偈曰: 諸法自性空 本無有生滅然必悟自性 法性始現前剃! 隨我發願曰: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永離煩惱 究竟寂滅第一刀 願斷一切惡行 第二刀 願修一切善行 第三刀 願度一切眾生 為悟嚴仁者依止儀式法語 出家教授等 五種阿闍梨依法不依人 是名真了義佛言:「始度受沙彌戒,是名出家阿闍梨;受具足戒時教威儀法,是名教授阿闍梨;受具足戒時為作羯磨,是名羯磨阿闍梨;就受經乃至一日誦,是名受經阿闍梨;乃至依止住一宿,是名依止阿闍梨。故律中制定未滿五歲,或已滿五夏之愚癡者,應依止有德者,咨承法訓。」 今有善女人洪思宜者於八十九年,依台中淨嚴精舍了定比丘尼剃度。取名悟嚴。後投考華嚴蓮社,華嚴專宗佛學研究所,矢志專研華嚴大教。不料了定法師志在雲遊四方,隨緣化度,並將淨嚴精舍讓渡。悟嚴仁者因尚在求學當中,故而另尋依止,以為常住。 於是悟嚴仁者,欲依止華嚴蓮社住持明度和尚尼,即請求曰: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悟嚴,今請大德住持明度和尚尼為依止阿闍梨。願大德為我作依止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如法住(乃至三說)。』 住持嘉許其誠,賜其法名天慈,法號仍為悟嚴。勉其學習彌勒菩薩慈悲度眾,莊嚴自性,發菩提心,立堅固願。心發則慈度眾生;願立則莊嚴佛果。雖然如是,即今慶讚依止一句,如何舉揚?即說偈曰: 背塵合覺丈夫事 依教奉行發菩提慈悲喜捨嚴自性 三祇功圓看今朝依! 為善女人婁靜華圓頂法語 今有善女人婁靜華祖籍上海市,淡江大學日文系畢業,擔任公職十餘年,於八十五年元月因三姐往生而接觸佛法,九月又逢母喪,美滿的家庭轉眼之間,不復存在,頓覺人世無常,為了替親人作佛事而漸漸接解佛法,也在參與共修的功課中,讓自己從喪失親人的悲痛中走出來。更有幸的是有機會到佛學院中選修佛學,深入了解華嚴經的甚深義理。雖然年過四十四,但經過師父及善知識的引導,即下定決心放下世間凡情,學習華嚴菩薩利益眾生的大願行,所以經住持賢度法師應允,慈悲成就其出家修行的心願。 故吾今據南山律派三十九世,為之題取法名,內號:天恩;並依華嚴宗三十八傳,題取外號曰:悟德。冀其常存感恩之心,虔心修學佛道,斷除一切煩惱,圓滿無上菩提。 爰涓吉於民國九十年四月二十二日華嚴蓮社共修會期,就本蓮社為之行剃度禮,恭請成公導師為之說法圓頂,開示法要曰:「夫出家者,要報四重恩,一要報父母恩,二要報三寶恩,三要報國家恩,四要報眾生恩。所謂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即行者畢生、乃至盡未來際,皆須奉行者也。」 天恩仁者!汝能依教奉行否?答:能依教奉行!既能依教奉行,聽我偈曰: 放下世間煩惱事 親情枷鎖擱一邊發心修學菩薩道 圓滿十聖與三賢第一刀 願斷一切惡行; 第二刀 願修一切善法; 第三刀 願度一切眾生; 頂載如來家業,圓滿菩提佛果!隨我發願曰: 剃除鬚髮,當願眾生,遠離煩惱,究竟寂滅。唵 悉殿都 漫多囉 跋陀耶 娑婆訶 為善女人丁若文圓頂法語 四月十五是良辰 法界遍傳歡喜聲信女發心求出離 要學菩薩度眾生《出家功德經》云:「裨羅羨那比丘畏於生死地獄苦故,捨欲出家一日一夜,持淨戒故,滿二十劫不墮三塗,常生人天,受福自然。最後人中,厭世出家,勤修精進,成辟支佛。」出家功德之難能可貴,於是可見。成乃諸佛同讚,龍天護持,難可思議者也。 今有善女人丁若文者,江蘇泰興人,畢業於幼師專科,從事幼教工作十年之久,八十六年因父親往生,至蓮社接觸佛法,發心學佛,後於八十七年歸依三寶,八十八年受菩薩戒,為更深入經藏,並於八十九年投考華嚴專宗佛學研究所,精研法要,今日,因緣成熟,捨俗出塵,禮拜賢度法師,為之剃度。吾念其誠,據南山律派三十九世,為之題取法名,內號:天願;並依華嚴宗三十八傳,題取外號曰:悟誠。冀其依持經教修學,漸備一切諸佛智德。 爰涓吉於九十年四月十五日華嚴經共修會期,就本蓮社為之行剃度禮,恭請成公導師為之說法圓頂,成公慈悲,開示法要曰:「夫出家者,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願發直心正念真如,願發深心樂修善法,願發悲心救護眾生。所謂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即行者畢生、乃至盡未來際,皆須奉行者也。」 天願仁者!汝能依教奉行否?答:能依教奉行!既能依教奉行,聽我偈曰: 願棄塵緣淨佛乘 立志修學菩薩行法門無量誓願學 無上菩提誓願成第一刀 願斷一切惡行; 第二刀 願修一切善法; 第三刀 願度一切眾生; 頂戴如來家業,圓滿菩提佛果!隨我發願曰: 剃除鬚髮,當願眾生,遠離須惱,究竟寂滅。唵 悉殿都 漫多囉 跋陀耶 娑婆訶 為善女人李怡臻圓頂法語 茲有善女人李怡臻者,幼年喪父,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可謂倍嘗人間苦難,五年前因母親往生接觸佛法,警覺人世無常,即放下工作至佛學院聽聞佛法,去年曾參加本社秋季華嚴法會,甚感法喜,今年有幸再度參與春季華嚴共修會,即下定決心以華嚴經終身乃至盡未來際所依止之法門。並希望把握有限生命從事利人利己的出家生活,求余為之剃度,賢度念其一片至誠之心,乃成就其志願。 今據南山律派三十九世,為之題取法名,內號:天念;並依華嚴宗三十八傳,題取外號曰:悟持。冀其但念無常,堅其初願,受持佛法,精勤道業。 爰涓吉於九十年四月十五日華嚴經共修會期,就本蓮社為之行剃度禮,恭請成公導師為之說法圓頂,成公慈悲開示法要曰:「夫出家者,要念身不淨,念受是苦,念心無常,念法無我。立志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即行者畢生、乃至盡未來際,皆須奉行,慎勿怠惰。」 天念仁者!汝能依教奉行否?答:能依教奉行!既能依教奉行,聽我偈曰: 但念六道苦無盡 學習菩提智慧門受持法門精勤修 速乘慈航到彼岸第一刀 願斷一切惡行; 第二刀 願修一切善法; 第三刀 願度一切眾生; 頂戴如來家業,圓滿菩提佛果!隨我發願曰: 剃除鬚髮,當願眾生,遠離煩惱,究竟寂滅。唵 悉殿都 漫多囉 跋陀耶 娑婆訶 為善女人賴秀里剃度法語 今有善女人賴秀里者,民國八十三年皈依僑愛佛教講堂成公上人,法名「法美」,可謂善根深厚之再來人也。其在俗同修俞欽先生,為陸軍裝甲兵少校退役,亦篤信佛教,且常到僑愛佛教堂共修,及做義工。 法美居士育一兒一女,男為電腦工程師,女已嫁人,即念人生責任已圓,乃於九十年十月七日,求願出家,吾念其誠,允其所講為之題取法名,內號天仁,外號悟慈,並擇期於十月七日禮請蓮社導師成公上人,為之說法圓頂,並開示曰:「夫出家者,先出世俗家,再出煩惱家,後出三界家,依法修行,求取正覺,乃為真實出家,悟慈仁者於斯等義,能領會而依教奉行否?」答:「能依教奉行。」既能依教奉行,聽吾偈曰: 脫除俗服披袈裟,一朝直入如來家。摒息俗念悟真諦,莫教法服空被掛。剃! 隨我發願曰: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永離煩惱 究竟寂滅第一刀 願斷一切惡行 第二刀 願修一切善法 第三刀 願度一切眾生 總願成佛道。 為吳金菊、劉愛秋婆媳短期出家圓頂法語 曠劫流浪生死,今幸忝獲人倫!又遇佛聖及法僧,暫求出塵報四恩!今有吳金菊、劉愛秋善女人者,夙植德本,今發大心。特於今年八月二十三來社皈依三寶,乃為吳金菊取法名續仁,並為劉愛秋取法名為天順。二仁者並求短期出家,以報四恩,此之發心,因緣殊勝。《出家功德經》云:「若人一日一夜出家,可免二十生中三途之報。」夫出家有出世俗之家,出煩惱之家,出三界之家,出生死之家,今彼等雖屬短期發心,功德亦具其四,《華嚴經》云:「初發心時,即成正覺。」又云:「發心畢竟二不二,如是二心初心難。」以是昔徑山禪師讚揚出家功德曰:「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然則菩薩發心出家之大心大願,豈等閒哉!今吳金菊、劉愛秋二仁者,於五濁塵勞之中,頓發此無上大心,功德亦難可具述矣!雖然如是,出家只是外相莊嚴,皈戒方置內心清淨,二仁者隨我言詞,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既皈依已,容當更傳仁等五戒,一不殺生戒能持否?」答:「能持!」「二不偷盜戒能持否?」答「能持!」「三不邪婬戒能持否?」答:「能持!」「四不妄語戒能持否?」答:「能持!」「五不飲酒戒能持否?」答:「能持!」既能具持三皈、五戒,是真佛子!聽我偈曰: 佛子發起菩提心,披剃出家修佛乘!皈戒堅持無欠缺,許汝悟道圓一真!剃! 隨我發願曰: 剃除鬚髮,當願眾生!斷除煩惱,究竟清淨!慶弔法語類——送往生法語 羅無虛居士上生兜率淨土之讚頌文 維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二十七日,美國華嚴蓮社董事會會長釋成一,暨全體僧信同仁謹以香、花、鮮果、素饈之供,敬獻於美國菩提學會會長羅無虛居士之蓮座前,而系之以文曰:翳惟羅公,社會精英,出生望族,長學工程。創辦工廠,長於經營,聲聞商界,遠近稱頌。善根宿植,三寶是從,善友接引,學行順融。讀書萬卷,儒佛兼通,創青年會,接引群蒙。歲次丁亥,避亂香港,組織學會,以時講誦。科學佛學,互相融通,理論精闢,發瞶震聾。與曾璧山,設念佛堂,弘揚淨土,立意西方。八○年代,移民美西,僑居灣區,普灑法雨。菩提學會,一手創立,奉持施戒,正道是依。長年濟度,心性圓通,華嚴蓮社,應聘講學。破邪顯正,導歸正覺,晩年修持,彌勒法門。精進不懈,信心堅真,誓生兜率,依侍慈尊。龍華三會,記受上品。時臨末法,眾生苦深。祈法善慧,再來度人,謹此奉讚,盼早回程!無虛老居士上生兜率助教憶當年朝夕辛勤萬千佛子吹法乳上生慟此日師生悼念咸盼蓮舟早回航 美國華嚴佛教會成一率眾弟子同敬讚 敬悼趙樸初居士 一、敘言 今年四月中旬,我決心再回大陸掃墓祭祖,並決定走一趟北京,到中佛協去向趙樸初會長敬致謝忱。我為什麼要向趙會長致謝呢?那是因為泰州光孝寺復建的事。光孝寺是晉朝義熙年間創建的,已有一千六百年的歷史,代出高賢,弘揚佛法,領袖僧倫。民國初年,住持無能,荒廢不堪。幸得學德高僧——常惺、南亭兩位上人,刻苦恢復,傳戒興學,聲譽重振,繼又毀於抗日兵火!消息傳出,門人痛心!南公尤其寢食不安!幸得國家平定,落實宗教政策。成一因受先法祖南公遺命,與同門兄弟妙然、守成,矢志恢復!後又得了中法師,戮力同心,共負艱鉅。唯以泰州地處鄉僻,條件較差。而國家修復寺廟,首重名山古剎,光孝修復,力勢微薄。幸得趙公會長大力支持,乃能順利步上復建之路! 二、光孝寺復建因緣 這段因緣成熟於民國七十五年(西元一九八六年),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五屆大會在尼泊爾召開,成一應台灣中國佛教會徵召,帶團前往出席。會中巧遇故友趙樸初會長,乃請他協助修復海陵古剎光孝律寺,承他不棄,滿口答應。並於當年農曆除夕,派員赴泰,了解光孝毀壞情形。並於年後,電召泰州宗教科陳科長進京,指示組織復建會等籌備工作。他並親擬公文,代向中央文化局申請按原狀復建。不久成一接到光孝寺住持肇源老的來信,囑速回寺,共商修復大計,成一與妙然法弟於一九八八年五月間,初次奔回故里。先到上海將戰前南法師祖老人藏於中國銀行的名人字畫、佃戶租約田契等物(僅取得有署名之字畫)取回交還常住珍藏。肇老見我們回去非常高興,特邀約市府有關單位首長、市佛會及人大等單位代表設宴招待,表示歡迎。席間成一報告前年在尼泊爾遇到趙會長,請他助修光孝祖庭,承蒙慨允幫忙之經過。肇老接著致歡迎詞,他特別提到「如非成一法師請得趙會長幫忙,要修復光孝談何容易?」接著他還說:你們要早點回來,我們是在為你們做事噢。因他這一句,使我們知道暗示他們(含禪耕、松林二師)皆非光孝法系人。因此我們決定提出書據一份,要他們在祖堂常、南二公靈位前拜法,他們三位欣然同意了。並於次日設宴邀請政教兩方有關首長,來寺聚餐,並宣佈肇、松、禪三師承接光孝法脈喜事,光孝人事是以安定。並商討修復光孝寺事,先遵從趙老指示,成立復建委員會,並請趙老出任名譽主任委員。市府陳科長說:我在北京已邀過他,趙老他已欣然接受了。 三、光孝寺復建起步 九○年秋天,成一第二次率團回鄉禮祖,肇老在歡迎會上報告,他說:復建光孝祖庭事,復建委員會已積極籌備中,趙會長已答應擔任名譽會長,並已代向中央文化局提出申請,當承批審通過,現在準備先建天王殿,動土奠基就等你們回來。今天你們已經來到,待會兒我們就舉行奠基典禮,請法師你領導進行。今天市府朱愛群市長、陸鎭餘副市長、台辦張主任、政協人大、統戰部等機關首長都到了。肇源老及松、禪二師本年春天已行過拜法儀式,了中法師當時為肇老拉著一起拜法,了師因帶團朝山未及跟著行禮,但紅帳子已掛出來了。松師問我怎麼辦?我說紅帳子已掛就算定了吧!天王殿於九一年秋天正式開工。成一也曾帶團回泰州參加開典禮。那年冬月,因佔住光孝寺的廠房遲不拆遷,影響我們大雄寶殿的興工。成一遂帶同松林住持、禪耕監院,肇老已於當年春天圓寂,北上京師,面請趙會長再次幫忙。時趙老方住醫院療養中,因我等至,特向醫師請假,回會接見我們。我將來意陳說後,他慨然慈允,設法推動,並於當晚假廣濟寺設齋款待我們。此情至為感人!老人家並於次年農曆年初六日南下泰州,向市府有關單位領導鼓勵,請為加速光孝寺的復建工作,並當場捐出一萬五千元人民幣,做為建寺功德以資倡導。同時他還約定,大殿落成開光時,他會來主持典禮!地方首長十分感動,工廠負責人也立即加快了搬遷行動。因為趙公這一趟的玉駕親臨,使得光孝寺的大雄寶殿就在這一年(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六日,舉行了奠基典禮。他老人家的這一行動,不但地方首長普受鼓舞,地方民眾也大受感動!成一對他老人家這一熱情表現,一直感動難忘! 四、趙公愛國愛教的偉大表現 光孝寺得以順利進行復建工作,趙老菩薩的大力支持,無疑的是一分莫大的慈悲感召。為此,成一更時刻不忘他人家的發菩薩心,圓成功德。對他老人家那種對佛教、對三寶的誠敬之心,對國家、對眾生的那種熱愛之情,非真正發了菩提大心的人,所能望其項背的。尤其他那一份偉大無比的愛國愛教的滿腔熱忱,是平等的,是無分際的,他對光孝寺的協力復建,可能是他對常惺大師、南亭和尚,有著深厚的情誼而使然的。但他第一關心寶華山隆昌寺的修復,海南島的南山寺、無錫市太湖的祥符寺等的創建,乃至其他不知名、不知數的名山古剎的創建、修造,恐怕都是基於為國家復興文化,為佛教莊嚴道場,而發心促成的吧?總之,我對趙老的偉大志願、偉大成就,是無限欽敬的!不是我此隻拙筆所能表達的!所最遺憾的一件事,就是他老人家因玉體欠佳,未能於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日,法駕再度南下,主持我們光孝寺最吉祥殿的落成開光典禮,使得本寺負責人、市府各單位首長、以及廣大信眾,莫不感到空前的失望,要知道大家是怎麼樣地熱切的盼望著能夠再度一瞻他老人家的道貌風采啊? 五、沉痛祝願趙公再來 事後,成一一直想偕同禪耕住持(松林法師已於年前圓寂了)一同再上北京,趨前禮謝,怎奈禪弟也因法體違和,總想待他法體康復,然後啟程,誰知他病情日益沉重,不幸於今春年初示寂歸真。成一痛失手足,結伴望滅。乃決定於今春四月率團北上,到達中佛協會,副秘書長告訴我說:趙公病情沉重,醫院不讓會客,乃失望南歸。隨飛美國華嚴蓮社趕赴五月十四日的佛學講座,開講《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不意於第二次講座(二十一日)已是樸老菩薩辭別人間,上生佛國的涅槃日子了。三天後台北蓮社小徒賢度打來電話,報告此一令人震悼不已的噩耗!乃隨於功德堂上恭立趙公往生蓮位,率領常住大眾及諸信徒誦經回向,祈趙公不捨娑婆乘願再來!同時擬就一份電報稿上傳中國佛教協會以表敬悼之忱。返台後隨於台北華嚴蓮社、桃園僑愛佛教講堂兩處道場中,分別恭立趙公往生蓮位,共修會中誦經上供,並向與會大眾敘說趙公會長為國為民的偉大貢獻,並介紹他老人家助我修復法常住泰州光孝律寺的廣大功德,要大家謹記莫忘這位趙公大菩薩,對我們法常住資助修復的無量功德!並囑咐大家於每天早晩功課時,要記得為偉大的趙公大菩薩回向功德,並誠懇地祝願趙公大菩薩,早日乘願再來!南無彌勒尊佛! 敬悼李玉階老居士 滬上故友李玉階老居士,忽以證道聞,上海朋友,又走一位,面對訃函,不勝愴然! 李玉階先生,是我抗戰勝利以後,在上海所認識的愛國志士之一,也是有志於融合世界宗教於一家的同志之一。記得那是抗戰勝利的第二年春天,李先生由陝西終南山修道結業,出山行道,弘化人間。來到上海。結合滬上一班富於宗教熱情的愛國志士,大家幾經聚會商談,交換意見,擬出一個結合宗教力量,共圖在勝利的國家社會基礎上,為建設新國家,開創一番新的計劃與志業,成立宗教大同盟,為這一理念的主軸。也就是要團結國內所有宗教,凝聚共識,集中力量,共同為戰勝後的新中國,謀求貢獻一分力量。 這一個構想提出之後,立即獲得國內各大宗教領袖們的響應與支持,因為我國近百年來,一直在戰亂中,一直在列強帝國主義者的欺壓之下,過著非常痛苦而不自由的日子,幸有國民政府領導全國軍民,對日長期抗戰,經八年的奮鬥犧牲,好不容易,打倒日本軍閥,收復所有失土,讓日本退出所有東北九省霸佔勢力範圍,歸還臺澎我國領土,廢除所有列強加之於我國的種種不平等條約,讓中國恢復國際社會地位及尊嚴。我們宗教界雖然所崇拜的對象不同,所奉的教義有別,但愛國之心,救國之志,殊無二致。所以經李玉階先生,提出此一愛國、救國、建國的宗教大同盟主張之時,大家一致支持,熱烈響應。當時上海宗教界及社會名流,如李圓淨、陸淵雷、蔣竹莊、江味農、丁福保等都一致擁護此一主張,均加入為籌備委員。筆者當時中醫學院剛畢業,但我早已擔任上海佛學院講師,市佛教會有事,我也經常參與。所以聞說李玉階老居士此一偉大的號召之後,立即跟隨當時負責上海市佛教會會務的白聖、悟明二大師之後,也加入了大同盟的籌備陣容,經常參與會議,也曾從玉老那兒,學得了不少做人做事的方法,所以我一直把玉老當為亦師亦友來尊敬他。 來臺以後,玉老創自立晚報,倡導民主,鼓吹兩岸和平統一,建國思想。成一恢復僧裝後,依舊從事上求下化的佛法生涯。中國宗教徒聯誼會(現改為宗教徒協會)在臺復會,我被選為理事。玉老當時代表道教申請入會,格於聯誼會章,以國際宗教為主軸之規定,未能如願,非常遺憾。七十八年聯誼會改選,成一承乏會長之職,乃提案通過廣納國內政府登記有案之各教派入會,玉老此時已另成立天帝教,而以新興宗教申請入會,受到會中大眾熱烈歡迎。承玉老不棄,特別枉駕到蓮社看我,並對我所做的融合各大宗教於一家的工作,讚譽有加!他的四公子子繼先生,亦當選協會理事,他學識豐富,經驗老到,對會務工作,熱心推動!給我贊助多多! 十多年前,玉老在台中清泉崗天極宮道場,慶其八十上壽,我亦曾前往祝賀,當時大家都說他不似八十歲人,蓋其精神矍鑠,若六十許人也。之後,常從其所發行之天帝教訊雜誌中,敬悉其為法為人,為國家為社會,孜孜不息,成就非凡!其於教務之發展,更是一日千里,建道場、弘法化,到處受人崇敬歸依。我近年來,雖因教務法務,國內海外不停奔波,疏於請益,但於玉老的崇仰,未嘗或忘。今年,我因禁足自修,消息較久靈通。不意,玉老竟以證道歸天聞!教損大老,國失忠良,噩耗傳出,舉國痛悼! 今其哲嗣子弋先生等,擬為玉老出紀念集,以崇永思。一忝屬交末,遂就記憶所及,於玉老之景德懿行,略書數端,以誌不忘,而昭永念也。 為姬泰安居士封棺法語 諸法因緣生 諸法因緣滅緣生無自性 了悟得解脫恭維 姬泰安居士者,深具善根之再來人也。降迹於河南姬氏望族,傳承彼耕讀世家事業,年十六歲,以國民革命軍在蔣校長領導下進行北伐聖戰,居士激於愛國熱忱,毅然投筆從戎,參與統一國家之大業。以其思想新穎,工作勤奮,頗獲長官之獎掖,積功累升至陸軍通信兵部隊通信兵中校科長,屆齡退役後,被選為僑愛新村村長,自治會會長,僑愛里里長等職,為地方軍眷服務。因念及村中缺少佛堂,乃發心籌建,並聯合村中信佛長者居士李振翊、潘元愷、李惠方、李振武等五人,共同在王鳳德居士引介下,發心歸依台北華嚴蓮社南亭長老,成一大和尚座下,並請二公出而領導,購地造屋,三數年間,僑愛佛教講堂,宣告成立,從此每逢朔望,皆由成師主持做消災會,每週六做念佛會,隨宜宣講佛法,村內村外眾信徒,有所念佛共修,聽經聞法之佛堂,莫不歡欣萬分,法喜充滿。居士公餘之暇,亦偕其夫人陳桂珍居士隨喜結緣。佛光能以普照僑愛,皆居士當初熱心推動之功德也。姬夫人生男公子一,表字新文,亦繼承父志,服務軍旅,官至空軍某部中校科長。女公子新蘭,適沈,亦事業有成。孫男明宇,孫女明潔,皆聰明伶俐,好學知上進。居士事業成功,婚姻美滿,兒孫賢孝,克紹萁裘,可謂福壽雙全,圓滿人生,具大福報者也。 居士身體素健,前年起發現心律不整,兼高血壓,進出醫院,多能康復,今年二月忽患中風,行動不便,住院復健,方期疫癒,不意於三月二十七日凌晨,安詳捨報,住世七十有七載,將軍謝世,袍澤同悲,佛門僧信,尤痛大德,茲者其親戚道友,於桃園市立殯儀館,為之舉行飾終告別儀式,邀山野說法封棺。居士學佛有年,於四大無常,五陰非有之佛理,早有心得,何待山野饒舌?雖然如是,即今封棺一句,如何舉揚?即說偈曰: 無量劫來生死本 多因業力苦糾纏如今悟得性空理 佛國圓證上品蓮封! 為王鳳德慧和居士封棺法語 佛說三界如幻化 縱使涅槃亦非真仁能悟達無生理 常寂中光禮慈尊敬維 故護法王鳳德慧和居士,宿植深厚之再來人也。出生山東王氏望族,畢業北平中國大學,曾任河北省政府科長,新疆省稅務局長,南京總統府秘書。來台後歷任戰略顧問委員會戰略委員,警備總部監察官等要職,供職文武機關,莫不盡忠職守,因之累著佳猷,而蒙上峰獎譽,六十七年,屆齡退休,與其德配孫丕貞大夫,經營婦產科診所,以醫道濟世,夫婦同時皈依三寶,禮華嚴蓮社南亭和尚為三皈本師,研修佛法,護持佛教,福慧雙修,精進不懈,蓮社之弘法救濟工作,無役不與,四十八年冬,介紹成一至僑愛新村與軍眷結緣,促成僑愛佛教講堂之創立,使村中善信,修佛有所,功德難思!婦聯一村之弘法,千百善信,皈依三寶,結緣甚深!受聘主持花園新城社區之開闢,提高居民生活品質,散播菩提正法種子,植福深廣!平素居家,於贊助孫大夫之診務外,服務鄰里,亦不忘介紹佛教,度人眾多,人皆稱其為現代維摩,非虛譽也。居士為人耿直,嘗以監察職務,與權貴相抗衡,廉政譽滿軍旅,德行傳遍士林,良有以也。居士之德配孫丕貞居士,法名慧鳴,醫學湛深,服務鐵路醫院有年,佛心仙手,濟世活人,向為識者所稱道!其女公子妙華居士,東床李文傑先生,皆學現代科技,服務生產機構,貢獻所學,負責盡職,同為上司所倚重,皆受慧和慧鳴二居士之優良庭訓,有以致之也。居士壽與佛齊,悲智雙圓,可謂善得人生,善得壽命也矣。茲值孝眷道友,集會餞程,恭送往生之期,邀約山野,主持上供說法,夫萬法緣生,無常無主,生者有滅,聖說如是。居士學佛有年,早悟佛乘,於此等處,諒必了然,毋須山野饒舌,然則恭送往生,不能無言,且說偈曰: 諸法緣生本無常 生滅來去不足奇居士且請登雲路 莫忘再來作佛事封! 為李灶枝居士封棺法語 虛妄有生滅 真如不變遷悟得無生理 隨佛往西天今有李灶枝居士者,夙具善根之再來也。台北市士林望族之苗裔。天賦異秉,幼懷大志,勤儉好學,力求上進。事父母有孝心,處鄰里能謙讓。成年之後,得林玉緞夫人為賢內助,乃能專心事業,服務桑梓,不爭名,不攘利,重傳統,遵古訓,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得道多助,事功大成,供獻社會,報效國家。居士虔奉佛教,素具慈心,樂善好施,救孤恤貧,至德君子,感格天心。公子清波,英俊聰明,克紹箕裘,家聲丕振,迎娶林氏,素蘭千金,夫唱婦隨,一室溫馨。居士德厚,善得人生,壽登期頤,體力康強,含飴弄孫,念佛上香,信願精進,感應道交,忽示微恙,安詳捨報,道友雲集,助念往生。今者孝眷、親友,假第一殯儀館舉行祭典,告別餞程,邀請山僧說法封棺。夫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緣生幻質,虛妄無主。居士學佛有年,於此等事理,諒早有所悟。果然如是,即今封棺告別一句,如何舉揚呢?即說偈曰: 無邊生死今朝結 無上佛果他日圓放下萬緣西方去 九蓮台上禮彌陀封! 為賈臨杰先生封棺法語 萬法因緣生 有生斯有滅唯有法性身 不生亦不滅賈臨杰先生者,才藝出眾之優秀青年也。籍隸甘肅慶昌。幼失恃,賴寡母掬養成人,高職畢,服兵役,秉持庭訓,效忠國家,執行命令,表現優異,曾蒙長官,敘獎表揚,退役後,入餐飲業謀發展,親主庖廚,調和鼎鼐,未幾即揚聲業界。先生曾不以此為滿足,更遠渡重洋,介紹中華美食技藝於海外,頗為我僑胞所摧祟。閱二載,遄返祖國,供職北市之慶昌公司,此端為就便侍奉慈母之故也。先生秉性忠厚,操持嚴謹,孝事至母,友愛手足,待人誠信,任事盡責。值此英年,方期大展抱負,發揮長才,獻身社會,報效國家。不意病魔侵襲,竟至不起,遺髮妻楊書文女士,愛女淳閔小妹,於痛苦深淵,造物弄人,至於斯極,何不仁乃爾?佛說:人生是一大苦聚,信有征矣。今者,其孝眷親友,齊集市立第二殯儀館,為之舉行告別儀式。邀請山僧,說法封棺。夫因緣生法,性非堅牢;生則有滅,聖者說故。諸佛興世,端為救度眾生,出生死苦,得涅槃樂。眾生若能依法修行,一心念佛,則出苦可期也。先生聰明過人,於此等真理,亦能有所領悟也乎?若猶未也,聽我偈曰: 人生萬般不如意 皆由妄念起禍胎今朝悟得無生法 極樂國中上金階封! 為謝榮松居士封棺法語 人生本如寄 彈指一生間諸般皆幻滅 靈性自往還今有謝榮松居士者,台灣省嘉義縣人也。幼年聰明異常兒,長而勤學知上進,學業成就後,入嘉義市自來水公司第五管理處供職,直至屆齡退休,未嘗他離,其敬業恆心,令人欽敬!其善與人處之德行亦非常人所及。其德配翁麗雪夫人,賢淑有令德,秀外而慧中,生公子男宗偉,公子女錦鶯、玉芸,皆學有專長,除玉芸出家學佛外,餘皆成家立業,服務社會,卓著成績。居士一門和樂,善得人生,平素生活秩序井然有致,殊少疾苦,篤信佛教,深明因果,廉潔自守,人所欽敬。不意於五月初旬,勤人尊重佛聖,遭致反擊,誤傷致命,撒手西歸,其亦償宿命債之業報歟?茲者其孝眷親友假市立第二殯儀館為之舉行告別儀式,邀請山僧為之說法封棺,夫生死輪轉,棵循環,善惡報應,一皆因果,然業因間雜,重者先牽,若著善緣,重報亦可輕受,榮松居士之不幸遭遇,未嘗非此等理數所導引也。果然如是,則居士之宿債已償,往生淨土可期矣。居士靈知不味,聽我偈曰: 業果連連苦糾纏 幸得此身能參禪重報輕受宿債了 從此逍遙往西天封! 為李陳明里居士封棺法語 生時春花怒放 死刻秋月潛輝世事原本無常 正念隨佛西歸李陳明里居士者,宿植深厚,秉賦不凡。出生名門望族,為人聰明伶俐。幼時家境不裕,未能多受教育,然其自學功深,處世謙遜合度。于歸邱氏之後,敦親睦鄰,勤儉持家,育男女公子各二人,皆使接受高等教育。致令人各學有專長,服務社會,報效國家。居士教導有方之明徵歟?居士素信佛教,樂善好施,慈心濟世,救孤恤貧,令德懿行,郷里推崇,子孫孝賢,一門歡樂,居士可謂善得人生矣。居士身體素健,生活正本,唯以操勞過度,引起肝功欠良,以致日形消痩,終於今年三月卅一日捨報西歸。今者孝眷親友,集會市立第一殯儀館,舉行餞程先別儀式,邀請山僧說法封棺,夫佛法者,心法也,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吾人由于無始無明妄動,扇動染心,以致起惑造業,輪轉生死,受苦無量!今者,幸得人身,又開佛法,依法修行,斷其妄念,逆流還滅,無明戡破,法身顯現,曠劫殊勳,今日圓成,居士有善根人,於此等理,尚能體悟也未?若也尚有猶豫未決者,聽我偈曰: 一念妄動起生滅 諸緣摒息吾真如封! 為金江玉英居士封棺法語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悟得真如理,佛國把名揚。金江玉英居士者,宿具善根之道中人也。出生於浙江省溫嶺縣之江氏望族,幼而岐嶷,長而好學,聰明伶俐,秀外慧中,年二十三,來歸金氏,伉儷情深,患難與共,勤儉持家,相夫教子,事翁姑能孝,處鄰里以賢。居士出公子男二數,公子女三人,皆受良好教育,服務社會,敬業樂群,致令其夫君,得以專心志業,報效國家,然則居士一門和樂,鄉里稱羨,可謂善得人生也矣! 尤其居士一心奉佛,樂善好施,皈依三寶,法名仁傑,奉行十善,惠施貧患,大陸親友,常予惠助,施不望報,慈心濟世,不欲人知。堂上供奉,西方三聖,念佛誦經,日有恒課,組團念佛,助人往生,親屬家人,感恩不盡,然則居士實乃自行利他之菩薩行人也。居士勤於修持,不辭辛苦,終致積勞成疾,以六十三歲,溘然長逝,消息傳出,親友同悲!居士殆以虛妄色身,遲早當謝,虔修功德,助長菩提為得計歟?若然,居士之智行悲願,又豈常人所能知者! 今者,其孝眷親友,集會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行餞程告別儀式,邀請山僧為之說法封棺,佛說四大本空,五陰非有,國士危脆,虛幻無主,世間萬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唯有證悟無生,方能了脫生死,居士學佛有年,智悟不凡,於此等理,諒能悟入。雖然如是,即今餞程封棺一句,如何舉揚?即說偈曰: 無量勢來苦糾纏,生死總由業力牽;今朝悟得無生法,皈依彌陀世尊前。封! 為林黃趵居士封棺法語 四大本性空 五陰亦非有人生今圓滿 念佛生淨土林母黃妁老居士者,宿植深厚之再來人也。出生台北望族,秉持高尚志節,于歸林氏,伉儷情深,相夫教子,敦親睦鄰,育公子男五,公子女二,皆受良好教育,服務社會,卓著業績,老居士教導有方之成就也。老居士虔奉佛教,樂善好施,熱心公益,廣結善緣,親友誦德,鄰里推崇,老居士壽登期頤,一門餘慶,兒孫滿堂,和樂融融,可謂善得人生也矣。 老居士勤儉持家,身體素健,不意於本(82)年八月初旬,忽感心臟衰竭,延醫施治,藥石罔效,乃於月之十二日,安詳捨報,極樂往生。今者,其孝眷親友,集會於市立第二殯儀館,設奠家祭,餞程告別,邀請山僧,說法封棺。 夫佛法者,心法也,若人悟得此心之真如實相,即能了生死苦,得涅槃樂,若人迷昧此心,隨順煩惱,妄想用事,則生死輪迴,無有了期。此所以佛陀降迹,說法救世度人,要人參悟,明心見性也。老居士奉佛有素,於此尊處,會得也麼?若猶未也,聽我偈曰: 虛妄有生滅 真如不變遷悟得無生理 隨佛往西天封! 為吳浩源居士封棺法語 諸法從緣起 自性無生滅悟得無生理 清淨法身現恭維 吳居士浩源道友者,善根深厚之再來人也。出生滬上吳氏望族,接受時代科技教育,是即嶄露其菩薩精神,與彼儕輩迥異其趣者也。夫菩薩發心,有其二致:一曰莊嚴佛土,二曰成就眾生。觀夫居士所學所為,於此二致,若合符節,蓋居士所學香精化工,為化粧品、清淨劑之頂尖科學,得德人納克氏之真傳,隨市場需要而發揮。由滬而粵而港而台,以美琪、瑪利二廠,生產推銷得法,竟執台灣香皂業之牛耳。使國家經濟賴以繁榮,民生得以改善。居士先任台灣區肥皂清潔劑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協調財稅機關,爭得貨物稅之合理計算方式,以是被推為該公會理事長。嗣又歷任台灣區日用衛生化學品工業同業公會、工商協進會、僑資事業協進會、中央獅子會等團體之常務理事、理事,推動工商業發展,造福國家社會,凡此皆莊嚴佛土之具體表現也。居士處事嚴謹,待人寬厚,事父母以孝以敬,待妻子以愛以慈,與夫人吳長華居士,同為極虔誠之佛教徒,夫人治家有道,教子有方,俯仰之間,格守分寸,使先生能以人脈暢通,於事業具莫大助益。其賢伉儷尤熱心於佛教教育事業,蓮社為紀念其皈依師父,創辦智光商工職校於永和,居士以當時該校苦無出入通道,乃慨捐巨資,購入當門通路土地,今日九層大樓之大門部分基地,即其布施之功德,此即成就眾生之菩薩行也。謂其為菩薩再來,信有徵矣。吳居士既已具足行菩薩道矣,則其已具菩薩之大智,其於人生如幻,萬法苶常之佛法真理,殆早已了然明白於心,則其今之示現往生,又將捨此土既圓之功果,趣他方待度之眾生、待淨之佛土也。然則於居士之非生現生,非滅現滅之大機大用,唯有敬仰之、讚歎之而已矣。未可作常人之生死觀也。雖然如是,即今餞程封棺一句,又作麼生道呢?即說偈曰: 機熟菩薩降靈 功圓大士隱退嚴土熟生隨心 生滅去來自在封! 為蔡陳福硃居士封棺法語 有生有滅為常理 無生無滅即菩提萬緣放下快歸去 解脫道中達蓮池蔡母陳太夫人出生於台北,其後于歸蔡氏於高雄,夫君從事營建事業,蔡母以夫業為重,相夫教子,持家勤儉,為賢內助,育有二男二女,皆受高等教育,長女嫁於黃家,婿現任職於美國阿拉巴馬州,州立大學醫院,長子任職於美國德州,亞細亞化學公司,次女嫁翁家,婿任職於中鼎工程公司,次子克紹父職,從事營建事業,任職於豪強營造公司。 蔡母一心奉佛,樂善好施,皈依三寶,法名福硃,生活規律,奉行十善,晩年身體欠佳,行動略顯不便,乃每日早晚虔誠禮佛,至心谶悔,不意於本年九月九日,安詳捨報,享年七十。 今者其孝眷親友,集會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行餞程,告別儀式。禮請山僧,說法封棺,夫四大本空,五蘊非有,國土危脆,生滅無主,乃佛陀昭示吾人,人生生滅之至理,居士其能領悟也未?若猶未也,聽吾偈曰: 世間多憂苦 生死復熾然悟得緣生理 一心歸極樂封! 為劉際飛居士封棺法語 生是業因招感 死乃緣盡捨報生滅緣起性空 斯為佛陀正法今有劉際飛居士者,河北省安新縣望族之苗裔,誕生於民國三年夏曆元月二十七日。幼年聰明異常兒,長知勤學有大志,弱冠成年遊學滬上,入復旦大學,攻經濟學系,以優等成績畢業後,旋入中央銀行工作,盡忠職守,公而忘私,嘗以優績為主管敘獎。三十八年隨政府來台後,續留央行服務,南京同事,泰半星散,居士則始終不離岡位,其為長官倚界之重可見一斑。居士信奉佛教,常以慈悲胸懷待人接物,其在台夫人,穆舜英女士,為虔誠之佛教徒,皈依南亭長老,修學華嚴大法,法名本能,樂善好施,慈心廣怖,護法功深。居士育有男女公子六人,皆學業成就,家庭美滿,內外孫輩十有八人,皆聰明伶俐,居士兒孫繞膝,年登期頤,可謂善得人生也矣。居士體力素健,忽染癌疾,經醫施治,藥效不彰,於本(82)年元月廿六日安詳捨報於三軍總醫院,享年八十,親友聞訊,同聲悼惜!今者孝眷親友集會市立第二殯儀館至忠廳,為之舉行飾終告別祭典,禮請山僧,說法封棺,夫浮生如夢,幼質匪堅,生者有減,佛所說故。居士課佛有年,於斯等理,諒早有所悟,既然如是,收拾前程,西方去也。聽我送別偈曰: 八十年中人間遊 酸甜苦辣味如何而今悟得性空理 極樂國中禮彌陀封! 為陳劉松老居士封棺法語 佛說無生法 為度生滅人若人悟斯理 即證法性身敬維 陳劉松老居士,夙植深厚之再來人也。生而聰穎,長而賢淑,秉承母訓,嚴守禮教,來歸陳氏,伉儷情深,事翁姑以孝敬,處夫婿以真誠,相夫教子,敦親睦鄰,敬老尊賢,夙著賢聲。居士生男公子六、女公子七人,類皆學有專長,立業成家,和樂融融,服務社會,頭角崢嶸。居士一家皆奉佛教,多以慈悲待人,熱心公益,樂善好施,功德厚積,福樂盈門。皆居士愛心感召之業績也。居士曾於民國五十、六十兩年,先後當選模範母親,榮獲政府頒獎表揚,居士身體素健,雖年登九一上壽,亦尚精神矍鑠,健步康強。不意入夏以後,忽感不適,經送醫院診治,藥效不彰,其子女孫輩,悉心照顧,親侍湯藥,期其早日康復,怎奈天年既盡,終以腸胃微疾,撒手西歸,親友聞訃,莫不痛悼不已也!今者,其孝眷親友,假北市第一殯儀館景行廳,為之舉行餞程告別儀式,邀請山僧說法封棺,夫生者有滅,聖者說故。居士奉佛有年,於此真理,定有所悟,然則,即今封棺一句,如何說呢? 居士善得此人身 福壽雙全世競稱今朝解脫生死苦 極樂國中禮至尊封! 為馬宜法居士封棺法語 諸法因緣生 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 常作如是說我大恩教主,釋迦世尊,成佛之初,曾於華嚴會上慨然言曰:「奇哉!寄哉!大地一切眾生,莫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若也,破除妄想,放棄執著,則一切智、無師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即得現前。」觀乎此,則吾人之生死大事,皆緣無明妄想,分別執著,起貪瞋痴、造殺盜淫等業因而來!生死之根由已得,若欲斷生死流,脫輪迴苦,其道云何?佛在法華經上,又開示道:「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可知出苦之道,亦至明顯。前曰:眾生以妄想執著而感苦果,在一迷字肇禍;今示出苦之道,為開示入佛之知見。重在一覺字。佛者覺也,以此覺悟昔非今是之心,轉迷成覺,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圓果滿,誕登覺岸,則無邊生死斷,無上佛果成矣!今為馬宜法先生,往生告別之期,邀約山僧,說法封棺,然則馬宜法先生,於如上所示佛法大義,其能了然否耶?若猶未也,聽我偈曰: 生滅起於無明妄執 寂滅重在返妄歸真尊靈若也如是會得 十方佛土立現金身封! 為林李秀清仁淨居士封棺法語 一念不覺妄心動 無邊生死苦輪迴今生幸得蒙佛度 誠求接引上金階林李秀清仁淨居士者,深具善根之再來人也。出生南市望族,秉賦高尚志節,以門戶相當,于歸林氏,夫君終身從事教育工作,歷任中學校長,省教育廳督學等要職,居士以夫業為重,主持中饋,相夫教子,為賢內助。一家和樂,里鄰艷羨。不幸兒女尚在幼年,夫君即告棄世,居士獨撐門戶,茹苦含辛,使一對兒女完成高等學業,公子男耀東先生,先後卒業成功大學、交大研究所,並留美深造,獲企管碩士學位,出任美國俄州克樂培公司經理重職,公子女淑芬女姐,卒業東吳外文系,任教職於教界,念有餘年,譽滿杏林。此居士持家有道,教子有方之成就也,居士誠奉佛教,皈依三寶,生活規律,身體素健,樂善好施,廣修功德,晩年雖患中風,行動略顯不便,然日常生活,絕少假手他人,早晚虔誠禮佛,至心懺悔,猶自精進弗懈!不意於七十九年底,體力日衰,至本年七月,終以腦溢血症而安詳捨報,享年八十有五,居士可謂福壽全歸也矣。今者,其孝眷親友,集會於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行餞程告別儀式,邀請山僧說法封棺,恭送往生。夫生者有滅,聖者說故。況人身乃四大五蘊假合而成,本屬無常幻現之法,自難長久不滅,居士學佛有年,於此等理,諒早有領悟,果然如是,即今恭送往生一句,又作麼生道呢?聽我偈曰: 收拾身心奔前程 萬緣放下莫因循一心念佛西方去 九蓮台畔禮世尊封! 為葛傅秋榮居士送往生法語 諸法本無常 因緣假合故悟得無生理 生死得解脫敬維 葛傅秋榮居士,善根宿植之再來人也。公元一九一二年二月一日,出生於福建龍溪名門望族,居士生性聰明仁慈,溫純敦厚,及笄之年,于歸葛氏,勤儉持家,相夫教子,敦睦親鄰,人欽其賢。家事之餘,發心學佛,敬禮台北華嚴蓮社南亭和尚,為皈依本師。蒙賜法名淨忍。自是,設佛堂於中庭,持功課於朝夕,虔誠研修,精進勿懈,雖僑居來美,亦從未間斷。於蓮社及各佛寺之弘法活動,亦多熱心參與,樂好惠施,為人稱道。 居士生男女公子多位,類皆學有專長,家成業立,貢獻家邦,一門俊彥,蘭桂騰芳。曾玄孫輩繞膝,天倫之樂融融!居士可謂喜得人生也矣!居士養身有道,玉體素健,詎於客歲體檢,肺部忽呈癌徵,經施手術並用化療,終以高齡體虛,回天乏術,乃於年之八月一日,在僧侶道友念佛聲中,安詳捨報!今其孝眷親友佛門同道,集會於桑尼威爾家庭殯儀館,設奠餞程,恭送往生。邀約山野主持上供說法。夫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生滅無常,虛幻無主。居士學佛有年,於此等處,諒必早有所悟,若猶未也,聽我重申一偈,作為參考: 無量劫來生死苦 多由未透如來禪今朝頓悟無常道 彈指即升兜率天淨忍居士,汝其了然也未?若然,即請早上登雲路,莫忘了,得道早回度娑婆!請! 為李坤永居士封棺法語 涼秋金風起 萬物現调零佛門損護法 桑梓哭賢能敬維 李坤永居士者,宜蘭縣林故縣長之首席東床也。亦深具善根之佛教護法也。居士出身宜縣頭城鎭之望族,幼讀小學並習詩書,故其立身處世,重視禮法,具愛國熱忱,十五歲時,即與地方青少年群,組織青年團,任文藝部長,宣揚國策,地方譽為模範青年,成年後,才華益著,林縣長以長女公子妻之,旋至台北經商,營電氣業,繼為發展地方實業,返鄉創設三和製鈣廠,兼任添大興業公司總經理,與日人合作,轉移技術,使添大成為全台生產電礙子最大工廠。居士之泰山,為地方首長,地位崇高,政聲佳好,居士於商務之餘,亦常參與地方政務,曾任頭城鎭居民代會主席,配合政府,推動地方建設,屢獲政府頒予獎狀,深受鎭民愛戴。其德配林秀美女士,幼承庭訓,學養俱佳,于歸後,主持中饋,勤儉嫻淑,育有一子三女,皆受高等教育,卓然有成,尤其難得者,一門皆佛教護法,禮成一為師,樂善好施,鄰里稱道。居士身體素健,少沾湯藥,詎知七十八年,再度中風之後,體力日衰,殆至本年九月五日安詳捨報,享年七十有二,噩耗傳出,親朋莫不可聲哀悼,今者其孝眷戚友,假北市第二殯儀館,為之舉行告別儀式,邀請山僧,說法封棺,佛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人身亦屬無常法,難違生者有滅原理,居士於此等真理,諒早有所悟,雖然如是,即今封棺祝願一句,如何舉揚?即說偈曰: 生死由業力支配 無生仗證悟真常居士願護持正法 定蒙佛接引西方封! 為王陳環居士封棺法語 娑婆世界苦無邊 生老病死一生纏幸有淨土法門在 念得彌陀往西天茲有王媽陳環太夫人者,宿植深厚,圓滿人生,世緣既了,安詳捨報,其孝眷親友,設奠告別,邀請山僧,說法封棺,佛陀宣示,萬法緣生,宇宙人生,苦空無常,世界有成住壞空之定律,人生有生老病死之苦痛,此事最為平等,任何人無法規避,亦莫由替代,然而此之自然法則,亦非一成不變,良以宇宙人生生滅變幻之形成,實由眾生共業之感報,而此共業,惡性偏多,故爾娑婆苦多樂少,苟欲改變此一現象,則眾生發心去惡修善,至於純善無惡,則娑婆苦惱,立可變成極樂清涼,故我教主釋迦世尊,愍念娑婆眾生苦楚,特為介紹淨土念佛法門,眾生若能誠信勤修,淨土極樂,即可乘願往生,王媽陳環太夫人,本佛教徒,一向念佛拜佛,於此等佛理,諒早已悟達,如其未然,聽我偈曰: 誠信勤修淨土法,乘願往生在今朝放下萬緣隨佛去,極樂清涼任逍遙封! 為李林明章居士封棺法語 世間萬事可忍耐 唯有生死最難堪不悟緣生無性理 流盡眼淚也徒然李林明章居士,宿具善根之有道人也。居士出生於宜蘭頭城之望族,幼而聰穎,長而賢淑,其大父才添公為宜縣之民選縣長,其生母薛玉川仁長耳士,亦曾任宜縣婦女會會長,才添公從政有政聲,為縣民所愛戴;仁長居士則推動地方婦幼福利有成績,廣受崇敬。明章居士受上人影響,亦頗能發揮愛心,熱誠服務地方,當其夫君李坤永先生出長頭城鎭民代表會時,於地方婦幼福利工作之推動,低收入戶之照顧,亦不遺餘力,累受府敘獎表揚!在宗教事務方面,明章居士特別關心縣佛教會及鎭念佛會之會務發展,出錢出力,往往不欲人知,故兩會會友對其均崇敬有加。居士在鎭念佛會成立不久,即皈依三寶,禮拜成一為師,明章法名,一所取也。明章居士對家庭事業方面之努力,亦為坊間戚友所樂道,居士于歸李氏後,值其夫君事業發軔之初,居士餘撫育一男三女之幼兒生活,及主中饋事務外,嘗協助李君推展業務,使其夫君在商場、政壇,均能力創佳績,而無後顧之憂,良由其夫妻生活,鶼鲽情深,唱隨始終,令人無限羨慕,尤其李君晩年中風,八年病榻,明章居士悉心照顧,曾無少怠,鄰里莫不欽其賢德。居士身體素健,少沾湯藥,不意於其夫往生後,忽感不適,且於就醫途中,遭到車禍,傷及後腦,雖經醫院急救,終以傷重而回天乏術,不幸於農曆十一月一日西歸捨報,其公子育忠孝媳陳淑惠,女公子敏如、敏吟、敏君等,隨侍在側,助念佛號,送其往生,今其孝眷親友,謹訂於今朝吉旦良辰,為之舉行告別儀式,邀請山僧說法封棺,嗚呼!明章居士,一生善長,廣做功德,而竟遭此災難,天道何其不公!然以佛法觀之,是殆所謂重報輕受者歟?果然如是,則明章居士可以隨願往生也矣。雖然如此,即今恭送往生封棺祝願一句,又怎麼說呢?聽我偈曰: 無量劫來生死苦 總由業力所感招今朝隨佛西方去 從此解脫任逍遙封! 為慈定比丘尼靈龕荼毘舉火法語 成一 生如百花開放 死若黃葉飄零人生生死最無情 趕緊念佛求超生今此慈定比丘尼者,佛教之青年才俊也。不意為病魔摧殘,致令壯志未酬身先謝,聞之者,莫不為之哀悼不已!幸其念佛功深,定當蒙佛接引!今者,其師友輩及諸信眾,為其舉行告別、荼毘儀式,送其往生,邀請山僧說法舉火,即說偈曰: 點起一把無情火 燒卻無用臭皮囊無邊生死從此了 靈光迥照遍十方燒!